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优质14篇)

时间:2023-12-11 00:14:12 作者:薇儿

情况汇报可以帮助上级或老师了解当前工作或学习进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情况汇报能力,下面是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情况汇报写作有所启发。

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修好农村路,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是**区委、区政府落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一项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全区将完成通村公路建设投资2.3亿元,建成通村公路1150公里,今年将完成304公里。截止目前,已完成路面204公里、路基304公里,分别占年计划的67.3、100,累计完成通村公路建设投资5080万元。我们坚持以“回报农民、反哺农业、扶持农村”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政策作驱动,以规划为指导,靠科技抓质量,积极推进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政府支持,政策扶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爱民工程”实施。路网建设战线长、任务重、困难多,为了取得预期目标,我们把营造宽松环境作为必要前提来抓。

一是领导靠前指挥。省、市农村公路建设会议后,区委、区政府及时召开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动员会,分析形势,宣传政策,部署任务。同时成立了**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路网办),统一领导、协调、督办全区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在推进、攻坚等不同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召开了两次现场会议,通报进度,研究措施,明确要求,对推进全区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各乡、镇、办、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指挥机构和专班,使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主管领导挂帅,部门配合,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坚实组织体系。为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区政府采取了签订责任状、动员会上表硬态等形式,明确职责,落实奖惩条款,实行公开监督,形成了各方配合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机制。区四大家领导全员上阵,靠前指挥。区委书记袁善谋、区长胡超文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农村公路建设现场,检查和指导,参与交通决策,为农村公路建设排忧解难,撑腰壮胆。区人大、区政协常委也先后对农村公路进行视察,专题听取农村公路建设报告,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政策重点倾斜。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路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征地拆迁和路基工程施工实行乡镇属地负责制,通村油路路面由当地政府组织施工完成的,每公里奖励10万元;公路建设涉及到公安、土管、工商、劳动、水利、环保等职能部门的各种收费一律全免,各种税收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用于公路建设;乡、镇、办、场财政收入中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和通过“一事一议”收取的用于公路养建的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强化交通事业的公益性地位,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管理的各项交通资金免征调控基金,用于公路建设。各乡镇也根据各自的实际,积极制订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浮山办事处对在规划范围内已启动的通村公路,每公里补助4000元。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启动,使乡镇政府和农民修路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你追我赶的农村公路建设热潮在全区各乡镇全面展开。

三是宣传全面到位。干部群众蕴藏着巨大的修路热情,关键在于要引导好、调动好、组织好、保护好。我们借助省、市路网建设的`强劲东风,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做到以村组为主要阵地,以报纸、广播、电视、标语、横幅为主要手段,以省、市、区农村公路建设会议精神和有关的政策为主要内容,全面展开宣传攻势,使全区干部群众形成了“交通好、流通活、群众富”的共识,激发了干部群众建设公路的热情。为了修路,有的拆除世代居住的房屋;有的让出赖以生存的田地;有的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有的奔赴工地,义务投工投劳。

四是协调督办有力。公路建设千头万绪,为使各方步调一致,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协调督办专班,并从区委办、区政府各抽调一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副主任专门负责路网建设的协调督办。区政府办副主任邓仁杰同志常驻公路建设现场,在征拆迁、“三杆”迁移、房屋主青苗补偿等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协调,减轻了交通部门的外部压力,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2、精心组织,相互配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亲民工程”落实。农村公路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资金投入大,仅靠交通部门一家难以顺利实施。为此,我们积极发挥乡镇和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

的贺袁公路改造,成为我区最长的一条通村等级油路。

二是全面调动部门的积极性,顾全大局,各司其职。各相关部门围绕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以大局为重,各尽其职,各尽其责,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打总体战。交通公路部门作为全区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者,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施工,全力筹措资金,义无反顾地战斗在第一线,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计划部门积极制定全区路网建设总体规划,项目报批;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建设投资和资金监督;广播、电力、通讯等部门积极配合,组织专班,及时搬迁“三杆”;土地、城建、工商等职能部门改进服务方式,在公路建设占压面积拆迁、还建、土地征用等方面实行现场办公,做到优先照顾,特事特办;公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打击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整治工程沿线治安环境;水利、环保、林业、税务等部门也积极予以配合,为公路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多轮驱动,多方筹资,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示范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明确实行的是奖励补助政策。在上级政策补助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坚持“不搞强行摊派,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一切有生力量,多方并举,多轮驱动,广筹建设资金,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多方支持”的交通建设多元投资渠道。

一是狠抓项目,积极向上“拱”资金。我区把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龙头,大力争取公路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建设的笼子。为了交通项目建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带领计划局、交通局的同志上北京,跑武汉,争取国家以工代赈、国债资金投资和省、市补助资金。目前,已有3.97亿元投资项目已成功获省交通厅批准立项,另有1.76亿元投资项目预计可争取省交通厅立项,为我区“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二是深挖潜力,各级向内“抠”资金。区委、区政府把交通建设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政府工程来抓,千方百计加大对交通的投入,加快路网建设步伐。区财政在十分吃紧的状态仍勒紧裤带挤出资金用于公路建养。同时通过采取将乡村公路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行工程捆绑,同步规划,资金集中使用,一同建设,一步到位。各乡镇政府也积极投资,上半年全区各乡镇投入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累计达130万元,其中贺胜桥镇政府一次性投入28万元建设贺滨公路。

三是广泛动员,引导社会“捐”资金。充分利用海外关系和**籍在外任职的领导、在外经商的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请求他们支持,为家乡公路建设捐资,同时发动全区干部职工勇跃捐款。桂花镇花园村在外经商人员何文中一次性捐款21万元资助家乡修路。大幕乡下岭村四组居民周有森是原市肉联厂一位退休职工,听说自己家门口的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要改建成油路,主动捐出了自己的退休金15586元。今年,全区企业老板和知名人士捐款达350万元,沿线群众和在外打工村民捐款达650万元,区直有关单位驻点乡镇对口扶贫助资40万元。

4、强化管理,建养结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长效工程”管理。保证公路路网建设的质量,发挥其效益,是公路路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

一是推行“五制”管理。严格推行“五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廉政建设制。对全区公路建设超过30万元的项目均实行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坚决制止在公路建设中出现腐败工程。同时明确项目法人,严格合同管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公路建设进行监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并且对每个工程项目预留10的工程款,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后拨付,如验收不合格的,待返工修复合格后拨付。

二是强化质量督查。我们把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建立区路网办抽查、公路段巡查、施工单位自查、监理单位跟踪检查、村民义务督查五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同时我们引入了新闻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等社会监督机制,让质量保证体系贯穿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为进一步搞好工程监测验收,区交通局还投入40多万元购买了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了工程验收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由于有严格的监督体系,我区目前已完工的公路建设项目合格率达98,优良率达85以上。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示范等形式,组织各乡镇相关人员、村干部、质量监督员以及施工单位技术员100余人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提高了参建人员的工程建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

四是严格资金监管。我区在路网建设中严格执行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建设资金的监督和审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严格实行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只能用于县乡公路的路面和防护排水工程,路基工程所属乡镇投资投劳,区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对公路建设资金实行按项目设立专户,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由区路网办审批,按工程进度拨付。

五是加强养护管理。我们将已完成的通村油(水泥)路交由区公路段养护,每年按1000元/公里的标准从区财政中拨付专项养护资金。同时参照国、省道管养模式,鼓励乡镇设立农村非列养公路的养护管理专班,落实养护人员和专项资金,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公路只注重投入,不注重养护而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影响其发挥效益的局面。

的贺袁公路改造,成为我区最长的一条通村等级油路。

二是全面调动部门的积极性,顾全大局,各司其职。各相关部门围绕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以大局为重,各尽其职,各尽其责,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打总体战。交通公路部门作为全区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者,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施工,全力筹措资金,义无反顾地战斗在第一线,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计划部门积极制定全区路网建设总体规划,项目报批;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建设投资和资金监督;广播、电力、通讯等部门积极配合,组织专班,及时搬迁“三杆”;土地、城建、工商等职能部门改进服务方式,在公路建设占压面积拆迁、还建、土地征用等方面实行现场办公,做到优先照顾,特事特办;公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打击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整治工程沿线治安环境;水利、环保、林业、税务等部门也积极予以配合,为公路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多轮驱动,多方筹资,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示范工程”建设。20农村公路建设明确实行的是奖励补助政策。在上级政策补助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坚持“不搞强行摊派,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一切有生力量,多方并举,多轮驱动,广筹建设资金,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多方支持”的交通建设多元投资渠道。

一是狠抓项目,积极向上“拱”资金。我区把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龙头,大力争取公路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建设的笼子。为了交通项目建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带领计划局、交通局的同志上北京,跑武汉,争取国家以工代赈、国债资金投资和省、市补助资金。目前,已有3.97亿元投资项目已成功获省交通厅批准立项,另有1.76亿元投资项目预计可争取省交通厅立项,为我区“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二是深挖潜力,各级向内“抠”资金。区委、区政府把交通建设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政府工程来抓,千方百计加大对交通的投入,加快路网建设步伐。区财政在十分吃紧的状态仍勒紧裤带挤出资金用于公路建养。同时通过采取将乡村公路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行工程捆绑,同步规划,资金集中使用,一同建设,一步到位。各乡镇政府也积极投资,上半年全区各乡镇投入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累计达130万元,其中贺胜桥镇政府一次性投入28万元建设贺滨公路。

三是广泛动员,引导社会“捐”资金。充分利用海外关系和**籍在外任职的领导、在外经商的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请求他们支持,为家乡公路建设捐资,同时发动全区干部职工勇跃捐款。桂花镇花园村在外经商人员何文中一次性捐款21万元资助家乡修路。大幕乡下岭村四组居民周有森是原市肉联厂一位退休职工,听说自己家门口的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要改建成油路,主动捐出了自己的退休金15586元。今年,全区企业老板和知名人士捐款达350万元,沿线群众和在外打工村民捐款达650万元,区直有关单位驻点乡镇对口扶贫助资40万元。

4、强化管理,建养结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长效工程”管理。保证公路路网建设的质量,发挥其效益,是公路路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

一是推行“五制”管理。严格推行“五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廉政建设制。对全区公路建设超过30万元的项目均实行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坚决制止在公路建设中出现腐败工程。同时明确项目法人,严格合同管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公路建设进行监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并且对每个工程项目预留10的工程款,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后拨付,如验收不合格的,待返工修复合格后拨付。

二是强化质量督查。我们把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建立区路网办抽查、公路段巡查、施工单位自查、监理单位跟踪检查、村民义务督查五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同时我们引入了新闻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等社会监督机制,让质量保证体系贯穿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为进一步搞好工程监测验收,区交通局还投入40多万元购买了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了工程验收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由于有严格的监督体系,我区目前已完工的公路建设项目合格率达98,优良率达85以上。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示范等形式,组织各乡镇相关人员、村干部、质量监督员以及施工单位技术员100余人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提高了参建人员的工程建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

四是严格资金监管。我区在路网建设中严格执行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建设资金的监督和审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严格实行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只能用于县乡公路的路面和防护排水工程,路基工程所属乡镇投资投劳,区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对公路建设资金实行按项目设立专户,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由区路网办审批,按工程进度拨付。

五是加强养护管理。我们将已完成的通村油(水泥)路交由区公路段养护,每年按1000元/公里的标准从区财政中拨付专项养护资金。同时参照国、省道管养模式,鼓励乡镇设立农村非列养公路的养护管理专班,落实养护人员和专项资金,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公路只注重投入,不注重养护而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影响其发挥效益的局面。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省检查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指示精神,**市交通部门紧紧围绕省厅工作部署,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回头看”、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平面交叉专项治理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好路杯”竞赛等活动,全市农村公路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一、工程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省厅下达**市农村公路预安排计划建设项目88个建设总里程为299.6公里计划总投资15880万元(其中县乡道36个215.8公里通村公路52个83.8公里);危桥改造项目10座507延米计划总投资1516万元。截止目前已完工项目68个完工里程209.7公里完工率70%。在建项目8个54.96公里未开工项目12个34.94公里。危桥改造项目完工4座199延米在建6座308延米。

二、质量管理及质量年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我市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部列入市质监站质量监督范围,并严格执行三阶段验收制度。全市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督都以设计文件、相应技术规范和质量检测评定标准为依据,突出质量检测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检测频率,建立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把好建筑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等“五个关口”,市、县区分别成立督导组,把质量监督落实到位,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问题严重的必须返工,有效地确保了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4.9%。

今年是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的最后一年,按照《**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市交通局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各县区均抽调业务骨干成立调查小组,参加质量调查,并加强宣传,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推进。对以来修建的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包括路面病害情况、路基及附属设施情况、桥梁病害情况,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病害情况认真细致地填写了调查表,做到实事求是、数据真实、不疏不漏、不编不造,真实地反映了我市农村公路的现状,为下一步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对调查发现的质量缺陷无条件进行了整改。

三、工程试验室建设落实情况。

市、县两级农村公路部门一向注重试验室建设。今年我市进一步增强了试验室建设力度。目前,市处及两县三区都相继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心试验室,共有试验检测人员5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5人,初级职称以上和获有试验检测证书的共27人,投入资金120余万元,购置了各种试验检测仪器150台/套,已能满足当前农村公路建设检测需要。

试验室为我市农村公路工程做了大量的试验检测工作。主要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试验、石灰稳定土试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试验,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等,不仅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也为保证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谢连章为组长的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靳克文十分关注农村公路建设,多次调研,听取汇报;市长祁金立先后数次到县区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市人大、市政协非常关注农村公路建设,先后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关农村公路建、管、养所提的建议和议案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市、县区交通部门积极主动向市、县区政府作好汇报,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工程进度快,质量控制好。如**区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及危桥改造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施工一线,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县实行县四大领导班子分包路段,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乡镇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门抓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具体对沿线取土、清障等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协调处理,确保施工环境宽松优良;**县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强化责任、领导到位;营造环境、宣传到位;多方筹措、资金到位;规范操作、管理到位;严格验收、督导到位,从而确保了工程进展顺利;**区、**区都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政府承诺十件实事之一,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构筑起了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体系。

(二)交通部门精心组织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

一是抓好项目筹备和管理工作。**市紧抓当前国家加大基础建设的重大机遇,争取更大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在项目规划上,以打通断头路,实现“乡乡联,县县畅”为目标,加强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联络,形成公路经济圈,最大限度的发挥路网效益。在计划的安排和资金的投放上,我们打破过去按里程和地域面积平均分配的模式,按照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平衡,确保进一步向农村新型社区倾斜,进一步向移民新村倾斜,进一步向双汇产业化基地倾斜,进一步向各县区有影响的大型种植示范基地倾斜。在项目建设管理上,通过规范建设行为,加强施工的全过程监控。对项目建设的薄弱环节,采取超强措施,盯紧每个环节,步步跟踪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建成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二是制订办法,严格措施,规范管理。相继出台了《关于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实行分片督导的通知》、《关于下达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基、基层顶面弯沉控制指标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各个方面,不同层次,来强化、加强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规范化管理。

(三)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除国、省安排的补助资金外,我市已建立起了通村公路、县乡道、桥梁改建的配套资金方案。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通村公路每公里奖励2-3万元,对通乡公路,5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每公里奖励5万元,7米宽的,每公里奖励7万元,县区也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通村项目建设。对危桥改造,除国家、省投入外,配套资金采取县区负担50%,市财政配套50%的办法解决。同时,出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按照规定金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市县两级财政和市交通主管部门制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各级交通、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监察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合理使用和安全。

(四)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公路里程不断增加,质量问题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上不断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使农村公路持续适应并满足新农村需要,长期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目前,在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是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体现。第一、坚持建设标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和充分论证,我市在县乡公路设计和建设上,坚持路面结构标准不降低,要求全部修耐久实用的水泥路,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群众和社会的满意度,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第二、加强过程控制。认真落实“政府监督、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监管”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坚持推行工程质量三阶段验收制度,确保各工程项目的各个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全部达到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市交通局加强对招投标工作和施工过程的检查指导,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加强与质检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全方位的质量监管工作。业主单位进一步强化建设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强度、密度、厚度等主要指标的质量抽检,确保了主要技术指标一次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同时,市委、市政府督察室不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进行督察,通报情况,实施政府监督。市人大、政协领导多次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三,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质量责任追究。如**区交通部门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采取旁站监理及三阶段验收制度,对在建的每座桥和每条路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区交通局整合人力资源,抽调业务精、素质高的人员组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办、工程质量监督站,每天上路巡查工程质量及进度,分组包片,明确项目,明确负责人,实行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严格考核。第四,加强督导检查。近年来,**市形成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督导制度,明确职责,分片督导,在每周一督导例会上,将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反馈。对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存在问题进行“会诊”,并及时上报市政府有关领导,反馈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同时,市交通部门主要领导不间断对农村公路质量、廉政进行明查暗访,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有举必查,有错必改、有报必回”,并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确保把好事办实办好。

存在的问题。

1、目前,由于受原材料涨价,**市汛期内涝等原因影响,部分项目进展较慢,部分项目尚未开工。

2、部分县乡公路主干道年久失修,通行能力降低,致使路网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境内河流较多,县乡公路普遍存在“有路无桥”、“路宽桥窄”的'状况。一些桥梁当时修建标准是行人和通行畜力车辆。公路修通后,部分桥梁被列为危桥,限量限载通行,设计标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一、政府责任主体和资金落实情况。

按照《**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县区、乡镇都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到了年度目标管理,层层签订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依据《方案》要求,市财政700万元,各县区411万元(占承诺330万元的125%),农村公路管养资金已全部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并及时超额拨付到位。

我市20养护大修工程完工22公里,中修挖补罩面36112平方米。县道养护大修工程在养护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均采用5公分沥青混凝土面层或者水泥混凝土面层,有效地保证了养护大修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此外,所有符合招投标条件的养护大中修工程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了招投标工作。大修工程和单项工程在100万元以上的中修工程均纳入到了市质监站三阶段监督检查范围。

文明示范路开展情况:按照《河南省农村公路(县乡道)“文明示范路”实施标准》要求,在保持原有文明示范路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开展了“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年全市共创建“文明示范路”64公里(其中**区鲍姬线13公里、**县石临线11公里、**区坡大线13公里、**区皇十线10公里、**县东大线+孟寨东环线共17公里)。

三、目标养护常态化和规范化落实情况。

按照“分级养护、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养必有效、专群结合、确保长效”的原则,全市五个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相继建立了农村公路专业养护公司,49个拥有农村公路的乡镇全部建立起了乡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根据考核、评定,分别与764名农民签订了农村公路管养合同,市、县区、乡镇、村各级已切实负起了农村公路的管养责任,农村公路管养实现了日常养护常态化。按照专业养护和农民承包养护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行“日常养护承包到人、中小修工程专业施工、大修水毁社会招标”的养护办法。为确保养护质量,县道的日常管护,由县区农管所择优选择专业养护公司进行捆绑承包,乡、村道路日常养护由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站就近承包给沿线群众,实现了日常养护规范化。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厅豫交【2010】29号文件精神,积极向市政府做好汇报,取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市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平面交叉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漯政办[2010]101号),该方案要求各县区政府负责本次专项治理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在逐项目排查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量;明确目标和时限,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市县两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次活动的专业标准制定及活动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确保该项活动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推进。

专项治理活动从2010年6月20日--12月底,利用6个多月的时间,彻底解决农村公路路肩培护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抗灾害能力。同时要求各县区在今年所有计划建设项目施工中,工程建设与路肩边坡培护和平面交叉同步进行,修建一段,培护一段,治理一段,对没有进行路肩边坡培护整修和平面交叉工作不到位的,视为该工程项目没有完工,不予竣工验收,按每公里2万元扣除建设资金作为路肩培护和平面交叉的专项资金。截至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共培护路肩729公里(其中**县培护路肩167公里,临颖县培护路肩162公里,**区培护路肩151公里,**区培护路肩126公里,**区培护路肩123公里),治理平面交叉113个。

五、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责任主体和资金落实是保障。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着管养主体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公路的健康快速发展。如何管理好、养护好农村公路,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把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在了突出的工作位置。自《**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发以来,市委书记靳克文多次调研农村公路建设与管养,听取汇报。在视察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情况时,靳克文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落实资金投放渠道和养护人员,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巩固和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祁金立市长、谢连章副市长多次到农村公路养护一线视察,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并明确提出:各县区政府和各级交通部门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以大胆改革的勇气和精神抓好农村公路管养责任的落实,实现我市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有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总体目标,要求县区作为责任主体抓好落实。市人大、市政协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公路进行视察,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管养资金直接决定管养成效。今年,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原拖养费)我们已安排了部分作为养护费用下拨到各县区;省厅的专项养护资金也已下拨;在市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市政府列支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各县区政府也给予了全力支持,配套农村公路专项养护资金411万元,目前已拨付到位。各县区还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广泛宣传,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出资、捐资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

为加强养护资金监管,市县两级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与建设资金一并纳入了管理范围。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监督管理方式。市交通局负责监督指导全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的农村公路维修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各县区对当年省、市安排和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于年初编制上报资金使用计划,经市县财政、交通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使用。省、市安排的养护资金,全部用于县乡公路养护,由市财政根据当年已批准计划及时下达各县区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市交通局纪检部门一季度一检查,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定期进行内部审查,确保了养护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创新举措是动力。

为保证农村公路管养效果,市交通运输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畅通杯”竞赛活动的通知》,在全市掀起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畅通杯”竞赛活动,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发展氛围。除对获得奖杯的县区进行奖励外,还对参赛路段中达到以下标准的另行补助:即对于沿线绿化、路肩边坡管护、管养公示牌和沿线设施均高标准、严要求地达到创建标准的,县道给予每公里1.5万元补助,乡道给予每公里1万元补助。各县区在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模式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区每季度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现场观摩、现场点评,把考评结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考核内容。县级村道管养资金每年随着里程的增加而增加,由承诺的60万元增加到80万元。另外,**区制定了完善的养护管理规章制度和考评标准,组建了区、乡、村三级管理养护网络,区里设所、乡镇建站、村里成立养护协会,分片区、分路段,把里程分解到所、量化到站、落实到村、分包到人。政府督查科与区交通部门联合,采取明察暗访和月底考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开展了“先进管理示范站”、“优秀乡镇主管副职”和“先进领养员”评比活动。对在管养工作落实中成绩突出的乡镇奖励现金5000元-1万元,奖励全区领养员先进个人三轮车32辆、奖励全区乡镇管养站长电摩6辆。**区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拿出了一套实用可行的措施。如在推进日常养护责任人制度时,采取了多种承包形式。有个人牵头成立农民道班整路承包的,有以家庭为单位成立家庭道班分段承包的,有专业养护公司集体承包的。对这些农民养护员来说,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使这些平时忙于劳作的养护员尽快了解自己的职责,在进行岗前培训的过程中,**区编创了读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养护员职责歌》。通过读背职责歌,养护员对自己的职责任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区制定了《**区农民养护工暂行办法》。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出勤一天者在原有工资基础上每人每天奖励5元,不出勤者每人每天从当月工资中扣除5元”等规定,做到奖勤罚懒;**区交通部门与乡镇管养站每天多次上路查岗,加大日常管理力度。重点抓好路面清扫保洁及路肩边坡平整,改善路况。同时送“制度”上门,把《暂行办法》送到各乡镇养护站、村委会,组织农民养护工学习,提高他们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向群众讲解爱路护路知识,增强责任感,营造良好氛围。目前,我市以政府主导、群专结合、覆盖全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网络和运行考核机制已初步建立,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已经由行业行为、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和全民行为。

拉高标杆出形象。

《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颁布实施,给我们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市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除出动宣传车、散发《条例》手册、悬挂横幅、张帖标语宣传外,还在《**日报》全文转发,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积极汇报,使社会各界尽快熟知《条例》内容,为今后农村公路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市县交通部门按照省厅和《条例》规定,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坚持以注重文明示范路创建为载体,拉高标杆、树高目标,着力在养护工程中抓样板、抓亮点、抓精品,取得了显着成效。市交通运输局采取“以奖代补”办法,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和“文明示范路”创建奖励专项资金,由市局牵头,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对各县区农村公路养护和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给予奖励。各县区以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标准化为切入点,行道树种植采取高、中、低相结合的立体绿化,确保四季常青,致力打造农村公路绿色走廊,逐步实现“一路一品、一村一景”的农村公路美化目标。各县区在路肩培护上,起点高、动作快、效果明显,部分乡道路肩培护超标准实施,由80公分拓宽到1-3米,且边坡线型流畅。**县把新改建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工作纳入乡镇农村公路管养目标,多次召开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路肩培护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路肩培护工作。目前,全县已高标准完成了今年新修、改造、大修的农村公路路肩培护任务,共出动人员2.8万人次,培土50万方,栽植绿化树3.6万棵,施划标线85公里。同时,又对全县600多公里的乡、村道路进行了路肩杂草整修、路面堆积物清理和树木罩白。**区以创建农村公路文明示范路为载体,除保持县道后宋线文明示范路外,又创建了13公里文明示范路。创建中,他们按照创建标准,逐项、逐条、逐路段进行落实,对文明示范路段、路面进行了全面的挖补和整修;路基构造物的增设、维护,沿线设施和绿化得到进一步加强。**区、**区、**县在文明示范路创建中,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扎实推进。目前,**区、**县部分文明示范路创建路段已成为我市农村公路的样板工程,成为我市农村公路的“景观路”,有效地带动了全市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存在的问题。

受地方环境、土源等因素制约,有些过村路段存在路肩培护不到位情况。特别是一些乡村的十字路口,如果治理平面交叉就意味着要拆迁,工程量大;一些乡道交叉路口周围都是深沟,如果治理需要大量土方。

最后,衷心祝愿检查组各位领导在**工作期间,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市公路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规模逐年增长,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十二五”以来,公路建设投入达18.41亿元。先后完成了省道梅武线、大金至石佛寺段一级公路、黄标线、蕲龙线、横岗山旅游公路、石大线、松梅线等18条(段)路面新建、改建、大修工程。我市“三纵(梅武、横马、龙莲)四横(横岗山旅游路、黄标线、松马线、沿江一级路)”两高速交通大格局已形成。“十二五”以来新建通村公路518公里,改造农村危桥68座,在农村公路“村村通”的基础上,85%村实现了“垸垸通”。

截止20xx年底,我市公路总里程达2095.43公里,公路密度网168.2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155公里,省道119.598公里,县道189.626公里,乡道515.23公里,村道1239.821公里。

20xx年,全市交通运输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0.24亿元,其中重点公路建设6.2亿元,普通公路建设2.62亿元,农村公路项目1.06亿元,站场建设0.36亿元。截止目前完成投入5.5亿元,占年初目标任务的53.71%。其中重点公路建设2.8亿元,普通公路建设1.5亿元,农村公路项目0.9亿元,站场建设0.3亿元。沿江一级公路、石佛寺火车站—官桥段正在加紧实施中。梅川—四望、大法寺—席盘石、张胜—刘寿等60余公里的大修工程,也正在启动中。

二、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

今年,我市交通建设存在推进速度慢,项目无法启动,除了客观上因素外,也与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够有关。我局公路建设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主要面临的困难是资金异常紧张。目前我局公路建设面临上无计划,地方配套不到位,旧账未还,又添新账的严重局面,欠债达2亿元(除一级公路外),沉重的债务严重影响了今年计划项目的开工,以至市委、市政府不满意,群众意见大。

沿江一级公路:沿江一级公路是“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根据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十二五”项目必须完成,完成情况与明年农村公路挂钩,与“十三五”计划挂钩。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沿江一级公路(武穴段)一期工程年前必须全面完成除安保工程、标志标牌、绿化工程以外的路面、路基和桥涵等主体工程。目前该工程一期正在施工中,二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该工程推进速度不快的主要原因:一是一期资金缺口大。一期工程需征地1016.8005亩,征地费是3914.68万元,地面附着物补偿(树木苗圃、坟墓、鱼塘等)574万元,自来水管道改迁950万元,黄冈电力管线迁移240万,亚东、华新水泥公司皮带长廊迁移120万,村级产权电力线路和自来水管道改迁500万,房屋拆迁费4362.22万元,拆迁安置点用地及“三通一平”961.8万元,合计1.162亿元。由于土地征收政策变化、房屋拆迁定额标准提高,所以中交三航局所带前期费用6636万元不够用,资金缺口4984万元。目前已从财政借款万元,维持前期拆迁等工作。二是协调难度大。一期工程沿线征地、拆迁等工作正在处于收尾阶段,现在协调难度较大的是涉及到各村村级低压电力管线和自来水管道的迁建。三是二期施工单位未确定。二期工程与中交三航局谈判无结果,导致施工单位迟迟未确定,影响了二期进度,目前已进入公开招投标程序,计划9月份实现开工。四是二期前期费用缺口大。二期工程涉及征地、拆迁等前期费用,根据评估报告需3000万元(征地1850万、房屋拆迁750万、地面附着物180万、其他200万),市政府同意借款2000万,还缺口1000万元。

普通公路:由于近年来我市启动的公路建设都是在上级补助资金不足和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情况下实施的,如横岗山红色旅游路,全长23.34公里,按每公里617万元标准,总投资14401万元(23.34公里*617万元/公里),其中部省补助资金为路线每公里100万元,桥梁补助162万元,合计2492万元(23.34公里*100万元/公里+16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应为11909万元。又如郑席线,全长21.6公里,按每公里220万元标准,建设资金为4752万元(21.6公里*220万元/公里),上级补助资金为每公里30万元,合计648万元(21.6公里*30万元/公里),地方配套资金应为4104万元,但我市政府无配套资金。

20xx年至20xx年,我局先后完成了刘马线(刘元至马口段)、松马线(石佛寺至大法寺段)、松梅线(梅川至松山咀段)、梅武线(梅川至大金段)、黄标线(吴文至周国段)、莲龙线(双城中心至农场段)、郑席线(凤凰路口至八峰村段)、蕲龙线(祥云厂至治超站段)、松马线(余川至花桥段)、梅武线胡罗玉段,合计122.99公里路面大修工程。其中,莲龙线(双城中心至农场段)、蕲龙线(祥云厂至治超站段)、梅武线胡罗玉段是在上级无计划的情况下实施的,加上其他大修工程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导致20xx—20xx年我市已建成的公路负债达8143万元。由于公路建设欠债多,水泥、砂、碎石无法供应,导致已列入今年建设计划的郑席线(八峰村至韦庄段)、横马线(梅川至四望段)、梅武线(火车站至官桥段)大修工程迟迟不能动工,这三个大修工程资金缺口分别为20xx万元、2212万元、4062万元,合计8828万元,加上已建成公路欠债8143万元,公路局路桥公司总资金缺口达1.64亿元。

农村公路:按照农村公路养护县道每公里补助7000元,乡道每公里补助3500元,村道每公里补助1000元补助政策,我市农村公路需养护资金611.4万元。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实际拨付166万元,地方政府拨付配套资金100万元。这些资金仅仅够能满足日常保洁,无法维持正常养护,更谈不上大中修养护。

三、存在的问题。

1、部省补助标准偏低,导致公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根据鄂财建发[20xx]84号文件精神,目前的补助标准是:一级公路补助400万元/公里;二级公路补助是实行2、5、8政策(路基20万元/公里、沥青路面50万元/公里、水泥路面80万元/公里);县乡公路30万元/公里;通村公路10万元/公里;农村公路桥梁1.5万元/延米。这些标准是《湖北省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普通公路建设定额补助标准。由于近年来物价上涨的影响,公路建设所需材料价格的大幅提高,公路建设实际投资远远高于上级补助资金。一般的一级公路造价1500-2000万元/公里、二级公路造价240-350万元/公里、县乡公路造价约200万元/公里、村级公路30-50万元/公里。而上级安排的补助资金还不到工程成本的30%,其余的70%要求地方政府自筹,而我市财力有限,每年安排了3000-5000万元的公路建设资金,与上级安排我市公路建设计划所需的配套资金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2、公路养护资金偏低,导致公路养护不到位。根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规定公路日常养护标准:国道15000元/公里年、省道9000元/公里年、县道7000元/公里年、乡道3500元/公里年、村道1000元/公里。但是上级安排的养护资金都是下达的定额计划,每年上级安排非列养公路养护资金166万元,同时地方配套非列养资金100万元,而实际我市非列养县道41.5公里、非列养乡道520.97公里、村道1219.83公里,如果根据实际里程及上级标准应需养护资金666.75万元,其中政府配套100万元,每年农村公路养护缺口566.75万元。由于受资金限制,导致了部分公路失养严重,造成新的“行路难”。

3、通村公路补助低,导致村级债务重。通村公路从开始时是5万元/公里,是7万元/公里,到现在一直是10万元/公里。其余资金由地方自筹来解决,以至镇村因公路建设背上沉重的“村级债务”。

四、建议:

1、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希望市委、市政府再借沿江一级公路建设资金3000万元(一期2000万,二期1000万)。另帮助解决交通流动资金3000万元,便于今年普通公路项目启动建设。

2、加大对农村公路支持力度。建议市政府将农村公路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解决我市20xx—20xx年农村公路工程改造建设资金2000万。同时建议市财政每年增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566.75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建立长效机制。

3、加大对交投公司的支持力度。恳请市委、市政府参照刊江村镇投资公司模式,批准设立土地储备交通分中心,解决收储程序复杂难题。支持交投公司自主收储公路两侧土地和交通系统内部范围内闲置土地,所得收益用于交通建设,切实发挥交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

4、协调解决公路养护应急中心用地指标。根据省公路局﹝20xx﹞283号文件精神,要求各地公路部门在20xx年底完成公路养护应急中心建设任务,总建设用地不小于70亩,我市公路局目前还未拿到用地指标,恳请市政府协调解决。

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内容摘要:为推动**区农村公路建设,**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总结**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拓宽资金渠道,健全长效机制,发展农村客运和物流运输等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的建议,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有效借鉴。

为推动**区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解决农村公路断头路、错车难等问题,近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4个调研组深入全区19个镇街,对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把农村公路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多方争取资金,持续加大投入,全面实施“村村通”“撤并村通达”工程,率先在全市实现街镇通达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四百”目标,全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投入大建设快,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湾湾通。自以来,**区农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7,963万元,其中市级补助38,150万元,区级配套15,81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10,000万元),镇街和农民自筹14,003万元;累计建成农村公路约3,026公里,其中:乡道171公里,村道2,855公里;累计硬化农村公路2,710公里,硬化率89%,行政村、撤并行政村通达率均100%,全区大部分自然村落都修通了公路。

(二)实施畅通工程,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大幅改善。实施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区交委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争取市级补助资金,加宽改造农村公路710公里,其中主干村道212公里,基本满足了车辆在主干村道上的错车需求。实施错车道建设工程。今年区政府投入690万元,在全区重要村道规划建设错车道2300个,逐步缓解农村公路错车难问题。实施通农客工程。截止目前,**区223个行政村已有219个实现农客通,城区至镇街、镇街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的农村客运干线网络已基本形成。实施安全防护工程。在农村客运通行线路的危险路段,安装了防撞护栏、减速带等安全设施,保障了车辆运行安全。

(三)出台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管机制日趋完善。为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区政府先后出台《**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提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区县扶持、以街镇为主,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思路,热门思想汇报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区为主、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体系,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资金来源及管理方式,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度,提升了农村公路管护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历“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大规模建设后,**区农村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

(一)断头路、零星支路多,“最后一公里”连接不畅。一是路与路之间连接不通。因受益程度差异、线路选择不合理、土地纠纷矛盾等原因,部分位于镇、行政村、组交界处的连接道未能连通,增加了行车距离。二是地势阻隔形成断头路。一些山区道路因溪流、沟渠、陡坡等阻隔,需要架设桥梁、修建涵洞、挖山开路,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超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承受范围,在现有的条件下难以修通,形成了断头路。三是零星支路未修通。少数村组因村民在土地调整、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列入前期建设计划,形成了一些未连通或硬化的支路。这些断头路和零星支路,很多都不足1公里,既争取不到上级补助资金(市交委在申报村道公路建设计划时要求单条路不少于1公里),村民又不愿意集资,导致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迟迟无法打通。初步统计,全区有需要修建的断头路和零星支路有220余条,涉及100余个行政村,总长度223公里,范文写作数量多,分布广。

(二)道路建设标准偏低,农民出行难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农村公路路面较窄,会车难。前,国家补助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只有11万元/公里,由于财政配套和村民集资不足,大多数农村公路都降低了建设标准,按照3—3.5米的宽度修建,并省去错车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村道上运行的车辆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春节、清明等节假日村道车辆猛增,经常出现堵车的情况,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二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滞后,车辆行驶安全隐患大。大多数农村公路是在原来的简易路基上硬化建成的,路面窄、坡度陡、弯道急,公路技术等级低,加上安全设施和路肩等配套不到位,车辆行驶安全隐患比较大。三是农村公路通农客进展缓慢,农民出行难。目前,**区72条农客线路中,城区到镇街(行政村)的客运线路47条,镇至镇、镇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的客运线路25条,大多数村组是路通车不通,农民出行工具主要还是摩托车,不仅费用高,而且安全隐患大。由于村道公路建设标准低,加上农村客运存在运距短、运量不均、成本高、经营效益差、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农客线路开通难度大、进展缓慢,20以来全区仅增加7条农客线路,而且大部分都处于收不抵支状态,镇、村之间群众出行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任务重,资金缺口比较大。一是新建公路资金缺口大。个人简历从年起,全市村道公路建设市级补助资金为25—30万元/公里,**区农村公路修建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公里左右,边远地区成本在65万元/公里左右,即便**区财政按10万元/公里标准配套,仍然还有20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二是断头路建设资金缺口大。目前,各镇街申报需要打通的断头路约223公里,按照工程造价每公里60万元左右预估,预计投入资金13,365万元。由于不足1公里的农村公路未纳入市级补助范围,修建这部分断头路的资金,需要区镇两级财政和农民“一事一议”筹资解决。三是道路拓宽资金缺口大。据统计,全区现有3.5米宽村道2145公里,占村道总里程的70%,这部分农村公路无论是扩宽改造还是修建错车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从起,国家不再安排加宽改造和错车道方面的.资金补助,要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只能依靠各地自筹资金解决。

(四)养护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农村公路养护难度大。一是管护资金落实不到位。**区农村养护资金实行市级补助、区级配套的政策,由于财政困难,**区政府未能予以配套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实际到位的管护资金只有市级补助的1000元/公里·年,农村公路养护费用明显不足。二是农村公路日常管理不到位。按照**区农村公路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公路实行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目前在镇村一级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加上农村公路分布广、线路长,日常管理难度大,效果不好。三是损坏道路修补不及时。根据**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规定,农村道路损坏后由管养单位自行恢复。在目前镇财区管的模式下,镇级财力有限,群众不愿意出钱出力,如果申请上级资金补助,程序多,时间长,造成部分村道损坏后长时间得不到修复,影响道路畅通。

三、几点建议。

**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格局下,与全区交通建设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水平。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一是做好时间规划。在摸清全区农村道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全区农村公路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和项目库,范文参考网列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时间表,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农村公路硬化率100%,彻底解决断头路和错车难问题。二是做好空间规划。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新村建设规划有机衔接,按照农村公路建设跟着产业走、人口走、资源走的思路,重点推进乡村旅游、农民聚集点、农业产业区、贫困村的村道建设;优先打通区与外区,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连接线,形成农村环线公路。三是做好等级规划。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农村公路等级,逐步将车流大、物流量大的村道升级为乡道、县道,不断提高农村公路整体水平。四是做好配套规划。分批完善现有农村公路安保设施、路牌标识、停车场、公交站点等配套设施;新修建农村公路附属设施要与道路建设同步,并列入道路建设预算。

(二)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拓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渠道。一是加大上级资金支持力度。做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与国家、市级政策对接工作,力争将断头路、道路扩宽、心得体会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纳入上级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范围。二是建立稳定财政投入机制。每年从区级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债务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并足额配套市级补助资金;有效整合各部门分散的道路建设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稳定资金渠道。三是创新农村公路投融资模式。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政策优惠、贴息贷款、税费减免、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农业经营主体、农民集资投劳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扩大资金渠道,弥补财政投入不足的缺口。

(三)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健全农村公路建管长效机制。一是完善资金补助政策。根据地区差异和道路状况,对一些位置偏远、地形条件较差以及贫困地区的村道修建,给予资金上倾斜。综合财政收入、建设成本、经济发展等因素,适时调整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补助标准。二是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农村公路建设耕地占用补偿机制,化解土地纠纷矛盾;范文内容地图简化项目建设审批流程,降低农村公路建设行政管理成本,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效率;建立道路质量责任追究制,强化农村公路通行的安全监管。三是严格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区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考核的力度,进一步落实管护的主体责任;区交通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推动管护资源向村道延伸;各街镇要加强管护机构和力量建设,建立一支稳定道路养护队伍。四是创新管护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以签订养护合同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村民承包或专业公司)负责公路日常维护,并根据养护质量支付养护费用,提高养护管理质量。

(四)发展农村客运和物流运输,提高农村公路使用效益。一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客运市场,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优化线路组合、片区运营等方式,支持有条件农村地区开通农村客运线路,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加快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干支衔接、循环畅通农村公路网络,缩短区域之间行车距离。三是依托场镇、村民聚居点、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特色农业基地,构建布局合理、节点联网、运营高效的农村公路站场体系,有序发展客货运输、农产品运输、工作总结小件快运、农资配送等农村物流新业态,有效发挥农村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x月x日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按照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的要求,落实项目,抓紧建设,目前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来势较好。

1.国道106茶炎段建设有序推进。县政府下拨征拆安置资金2000多万元,妥善安置了拆迁户,协调解决矛盾和问题,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保证了施工环境稳定,工程按期推进,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40%,完成路基16公里、铺油15公里,预计xx月份可完工。

2.和高公路和衡茶吉火车站连接线前期工作有条不紊。xx和吕至攸县高和公路76公里项目的工可报告、评审等前期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开展现场勘测、设计,正与国土部门协调办理土地预审工作。3月份,县长主持召开了衡茶吉火车站连接线项目建设协调会,全县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配合做好项目土地预审、报批工作,x月份上报省厅。

1.危桥改造工程:x月底可完成9座危桥改造计划项目的'设计、评审工作,x月份开展价格评审,x月份招投标,x月份开工建设,xx月份可完工。

2.重点县乡道路改建工程、连通工程和通畅工程计划项目:正在开展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待项目资金下达后可全面开工建设,年内可完工。

二、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计划和资金问题。一是今年的项目计划到目前还没有全部确定。如:通畅工程目标任务27公里,目前只下达了项目计划15公里;连通工程目标任务65公里,目前只下达项目计划23公里。二是项目资金还没有下拨,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二)农村公路建设面临新的压力。今年的农村公路改建工程、连通工程、通畅工程建设标准高,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要求路面宽度全面提升,我们面临着征地拆迁矛盾多、任务重、压力大。

(三)扶贫项目与群众期望有差距。xx作为扶贫片区县,群众对扶贫项目期望值很高,但目前只下了20多公里的扶贫项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十五”期间,在交通部、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公路等级得到了大幅提高,农村公路硬化率由的10提高到底的46,到20底实现了96.2的乡(镇)通油(水泥)路、91.0的行政村通公路、52.5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缓解了乡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了改善。现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市简介。

**市地处**中部偏西,位于赣江中游,罗霄山脉中段以东,属山地丘陵区,地势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南北长218公里,东西宽207公里,全市总面积2527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14,居全省设区市的第二位。全市辖13个县(市、区),213个乡镇,7个街道,3112个行政村,人口470万。**是历史名城,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的美称,人才辈出,名士荟萃,文化发达,名胜遍布,**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是红色旅游圣地。

到年底,**市农村公路总数达到13788公里,其中县道3198公里,乡道3343公里,村道7247公里,比“九五”末的6352公里增长117.2。

以来,部、厅下达给我市的中央补助农村油(水泥)路建设计划项目主要有县通乡国债、革命老区、通达工程、井冈山革命圣地、战备公路、商品粮基地、国家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等七类项目计962个5659.6公里,计划投资28.4亿元,其中:中央国债1.8亿元,车购税6.2亿元,地方国债0.5亿元,地方自筹19.9亿元。

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4719.9公里,占计划里程5659.6公里的83.4,完成路面3414.4公里,占计划里程的60.3,完成投资19.7亿元;已建成项目540个3138.9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962个的56.1,在建项目420个2493.7公里,未开工项目2个27.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60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76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402个。各类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1、县通乡国债项目:部、厅下达我市的县通乡国债计划项目69个1045.8公里,计划投资8.1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1010.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6.7,完成路面822.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78.7,完成投资6.7亿元;已建成项目52个775.8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75.4,在建项目17个27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53个。

2、革命老区项目:部、厅下达我市的革命老区计划项目有18个181.25公里,计划投资1.5亿元。截止6月底,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资1.1亿元,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1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9个。

3、通达工程:部、厅下达我市的通达工程计划项目有204个928.3公里,计划投资4.8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862.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3.0,完成路面862.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3.0,完成投资3.5亿元;已建成项目200个862.9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97.6,在建项目2个38.4公里,未开工项目2个27.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2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6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76个。

4、井冈山革命圣地项目:部、厅下达我市革命圣地计划项目有387个2151.6公里,计划投资8.3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2059.3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5.7,完成油(水泥)路面1236.8公里,占计划里程的57.5,完成投资6.5亿元;已建成项目215个1113.5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55.6,在建项目172个1038.1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4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48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207个。

5、战备公路项目:部、厅下达我市战备公路计划项目1个9公里,计划投资1290万元。截止6月底,该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1200万元。

6、商品粮基地项目:部、厅下达我市商品粮基地计划项目2个24公里,计划投资1739万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24公里,占计划里程的100,完成水泥砼路面2公里,占计划里程的8.3,完成投资495万元。

1.3亿元;已建成项目54个196.4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19.2,在建项目227个1123.2公里。

三、建设成效。

“十五”期间是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好时期,投资之多,里程增长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得到了缓解。“十五”期间,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7672公里,其中:油(水泥)路4605公里,砂石路306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

到2005年底,全市213个乡(镇)有205个乡(镇)通了油(水泥)路,占乡(镇)总数的96.2;全市3112个行政村有2832个已通公路、1635个已通油(水泥)路,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91.0和52.5。

1、公路运输有了很大的发展。

公路建设的发展,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九五”末的20,**市有营运客、货车9440辆,其中客车2590辆,49165客位,货车7350辆26852吨。到2005年,全市有营运客、货车11314辆,比“九五”末增长19.9;其中客车1663辆34923客位,由于京九铁路开通和运输结构的调整,客车和客位数比“九五”末分别有所减少;货车9651辆51876吨,比“九五”末分别增长31.3和93.2。

“九五”末的年,完成客运量3566万人,周转量168281万人公里,“十五”末的2005年完成客运量4285万人,周转量206173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2.2和22.5。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货运量1951万吨,周转量167786万吨公里,“十五”末的2005年完成货运量2501万吨,周转量23609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8.2和40.7。

2、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市37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产品流通,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优质粮油、草食畜禽、特种水产、林产化工等优质农产品一车车运往全国各地。山区的矿产、水电、森林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便利的农村交通,加快了农业招商,吸引了一批批外商来农村办厂,很多农民农忙务农,农闲进厂,安置了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农民收入大幅度地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67元,比2000年增加1161元。

3、“红、绿、古”旅游火爆。

便捷的交通为我市旅游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和活力,200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664.7万人,全市的旅游收入达3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1倍和3.2倍。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红、绿、古”旅游将进一步升温,旅游兴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十五”期间是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好时期,投资之多,里程增长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得到了缓解。“十五”期间,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7672公里,其中:油(水泥)路4605公里,砂石路306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

到2005年底,全市213个乡(镇)有205个乡(镇)通了油(水泥)路,占乡(镇)总数的96.2;全市3112个行政村有2832个已通公路、1635个已通油(水泥)路,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91.0和52.5。

1、公路运输有了很大的发展。

公路建设的发展,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九五”末的2000年,**市有营运客、货车9440辆,其中客车2590辆,49165客位,货车7350辆26852吨。到2005年,全市有营运客、货车11314辆,比“九五”末增长19.9;其中客车1663辆34923客位,由于京九铁路开通和运输结构的调整,客车和客位数比“九五”末分别有所减少;货车9651辆51876吨,比“九五”末分别增长31.3和93.2。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客运量3566万人,周转量168281万人公里,“十五”末的2005年完成客运量4285万人,周转量206173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2.2和22.5。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货运量1951万吨,周转量167786万吨公里,“十五”末的2005年完成货运量2501万吨,周转量23609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8.2和40.7。

2、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市37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产品流通,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优质粮油、草食畜禽、特种水产、林产化工等优质农产品一车车运往全国各地。山区的矿产、水电、森林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便利的农村交通,加快了农业招商,吸引了一批批外商来农村办厂,很多农民农忙务农,农闲进厂,安置了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农民收入大幅度地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67元,比2000年增加1161元。

3、“红、绿、古”旅游火爆。

便捷的交通为我市旅游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和活力,200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664.7万人,全市的旅游收入达3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1倍和3.2倍。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红、绿、古”旅游将进一步升温,旅游兴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随着“普九”目标的基本实现,教育科研将被摆在学校工作的显著位置,毋庸质疑搞好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笔者发现,农村小学在教研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一些教师素质低,业务不精。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在日常接触的教师中发现,有的教师基本素质差,上课写错别字、出现知识差错;还有个别的抱着原有的文凭认为有些知识就够了。孰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不断的更新,如不加强学习,就将成为一潭“死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教师就得不断地研究、探索,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研工作重形式,不重实效。

许多学校在教研活动方面形式化的东西太多,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记录、业务学习笔记大多是应付性的东西,大部分学校有课题,但围绕课题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寥寥无几;评议课也多为应付性的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也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普遍教法陈旧,课堂效率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听课中经常看到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如在教“象”时说:“大象的象,记住了吗?……”。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仍然使用,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个性被扼杀,课堂上教不会,课下搞题海战术,其结果使学生苦学厌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课堂效率低。

四.作业批改质量差,缺乏经验总结。

从学生的作业中看出,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都是由批无改,有日期无批语。昨夜使学生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批改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技能、技巧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教师还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批改作业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发扬优点,纠正错误,提高质量。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教学方法,但总结不出来或不总结,而只重视教,教学经验性的成型的东西特别少。一个教师课上的再好,如果不善于总结经验,不进行反思,那么它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已。教研部门和学校也缺乏对教师教研成果的奖励措施。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西充县交通局:

1.8公里,途径5个社,总投资250万元,其中村自筹资金6万元,群众集资64万元,以劳折资10万元,其它40万元,尚有缺口130万元。根据目前群众的出资情况和村委会筹资情况,已经向李桥乡党委政府书面申请开工日期,为了顺利完成我村的5公里村道路建设,特向贵局申请立项,望贵局查实后给予批准为盼。

特此申请。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我到交通局任职已经一年有余了,一多来的交通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交通工作无论怎样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都必须明确主要任务,抓住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前提条件。下面我就将今年我县新农村公路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如有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1009km,其中乡级公路18条456km,村级公路446km,专用公路二条26km。全县共有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末期,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待克昌公路建成通车后,便可实现乡乡通水泥路。现在,全县已通水泥路村14个,已通白色路面147km。尽管近年来我县公路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公路质量逐年提高,但是由于我县公路建设基础薄弱,总体看,当前,我县的农村公路还是以砂石路为主,有很多地方还还是泥土路,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就目前而言,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和等级与我省发达县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县的公路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尚存在很大距离,所以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是任重而道远。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发展目标。

为抢抓“十一五”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村白色公路52条479km。其中:计划建设13条线162.7km,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计划建设22条线200km,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计划建设17条线147km,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辐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的交通发展环境。

今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有两项,一是商品粮食基地项目克昌公建设,二是通村公路建设。

(一)商品粮食基地项目克昌公建设工程进展情况。

总投资3170万元的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20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10.5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下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工程所需2.3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预计9月末可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今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162.7km,其中林场计划30km,预计总投资5532万元。其中:上级投入资金2,754万元,地方财政补贴资金800万元。通村公路途经我县4镇3乡34个行政村、三个林场,受益人口5.8万人。全县设置16个标段。目前,工程招投标已全部结束,通过“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部分工程任务已初步落实,施工单位与各村(场)对接已完成,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开始备料。截止5月13日,累计进场石料2.4万m3,中砂1.7万m3。县财政补贴资金到位500万元,市商行贷款到位196万元。5月13日,通村办在第14标段召开了我县通村公路现场推进会,以此为标志,年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

“十一五”时期,我县通村公路建设计划是400公里,按照县政府要求,这400公里五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要三年完成,如此庞大的通村公路建设工程,我们还是第一次偿试,通过半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存在以下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资金问题。“十一五“期间,根据省市计划,结合我县实际,通村公路水泥路面建设标准宽度为3.5米,每公里需要建设资金3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每公里10万元;省投资金每公里7万元;县投资金每公里6万元;各乡镇村自行解决资金每公里11万元。按400公里计算:“十一五”期间我县财政需补贴2,400万元,农民出物出劳折算为4,400万元。这对财政拮据的县级财政,对还不富裕的农民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非常重的压力。财政拮据,需要我们全县上下付出艰辛和努力,由此,不难看出中,“十一五”期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瓶颈。其二是技术问题,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就必须有一支具备路桥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队伍,就目前我们刚刚成立的工程办的技术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农村公路建设中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的需要,技术力量关系到工程质量,就工程造价来看,我们没有能力招聘工程监理,主要依靠自己的队伍和每村派两名质量检验员来解决。而这些人大多缺乏专业知识,所以,我们将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说,技术力量薄弱也是我县通村公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三,工程价格与工程质量的问题。我们现在每公里瞀价格为34万元,而这34万元的实钱只有23万元。这23万元只能够打板钱。那么可以说施工已无利可图。可工程队都想挣钱,想挣钱就得危及工程质量,这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解决的`问题。其四,“一事一议”问题。每公里11万元的乡村自筹资金,由乡村和农民出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决定通过村民委员会“一事一议”采取村民出物、出劳的方式。目前,从工程启动工作看,虽然一部分乡村“一事一议”工作已经得到了落实,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尚未召开村民大会,任务尚未落实,有的村还在观望,思想工作还没做通。上述这些问题有的明显显现,有的隐藏不露。但无论如何,我们将通过加倍的努力工作,认真对待、认真解决。从而保证我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今年我县公路建设任务之重,在我县公路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为保证今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结,努力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稳步推进。

(一)抢前抓早,扎实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按照省市计划,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162.7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部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中旬,针对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艰巨的实际,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时间观念,迅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面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工程早日开工,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如实完成。

(二)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

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农村公路建设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由于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加之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作为交通主管部门,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各乡镇把工程质量工作做为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一要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要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督责任制。做到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同时要建立农村公路质量责任档案,将每条道路的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责任人的名字挂牌明示,并存入档案,实施工程质量终生追究制。二要健全质量监管体系。要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督人员,必须身临一线,现场检查、跟踪督查,严格把握质量标准,力争将每一条通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放心工程”。三是要强化通村办作用,特别是强化通村办工程技术人员及协调督察员的培训,使其尽快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落实配套资金。

资金是投入公路建设的基本保障和决定因素。为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统筹安排,认真研究农村政策,积极推进多无化投资体制,千方百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一是县财政划拨一点,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等形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在今年乃至“十一五”期间我县应该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积极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今年,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大、投入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大领导力度,狠抓措施落实。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落实工作责任是推进工作的主要手段。为此,我认为,从县、乡到村应该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通村公路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全力推进农村公路有序开展。二是要强化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各有关部门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要应从在局出发,树立全县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自觉地把部门工作与农村公路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五)克服困难,明确责任,认真做好通村公路建设的启动工作。

开工在即,时不我待。为了认真做好工程的启动工作工作,保证今年通村公路计划的全面完成,我们应该积极协调各乡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通村公路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安排好质量监督人员,对尚未落实村民“一事一议”的村,立即组织其召开村委员会,抓紧落实“一事一议”筹工筹劳事宜,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工。各行政村应该以千丰福建村为标杆,在落实好“一事一议”的同时,积极主动与施工单位配合,帮助其解决好备料场地、用电、用水、住宿等相关事宜,千方百计为施工单位分忧解难,解决施工单位的后顾之忧。各施工单位要抓紧时间保证备料机械设备全部进场,并集中力量搞好工程备料,保证村屯路基土方完成后顺利开工。各相关部门应该按照县政府的要求,为通村公路在开方便之门,特别是各包乡村的部门和单位应从单位实际出发,要积极深入各村屯,帮助其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总之,我认为,公路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好公路建设工作是我们交通部门的神圣职责,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与各乡镇以及全县人民一道,克服困难,负重拼搏,扎实若干,圆满完成今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向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阿勒泰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过去公路建设中欠帐较多,基础薄弱,公路发展相对缓慢。到2002年底,我区公路通车里程2985.5公里(不含兵团及林区道路),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212.85公里,全地区53个乡镇有2个不通油路,560个行政村有248个不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高达44.28%。由于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公路经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02年开始,交通厅做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为阿勒泰地区的农村公路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2003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268万元,建设里程81.397公里,分布在地区境内四县一市11个乡,工程当年基本完工,解决了8.59万农牧民的出行问题。2004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总投资11651.6万元,建设里程723.12公里,其中重点农村公路配套工程总投资5611.6万元,建设里程119.12公里,分为六个合同段(即哈巴河—阿舍勒铜矿第一、二合同段,青河县—阿热勒乡乔夏第三合同段,富蕴县—吐尔洪乡第四合同段,哈巴河—克孜喀英第五合同段,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省道318线第六合同段),根据设计评审和资金到位情况,地区交通局分别于4月8日和6月14日分两期组织进行招投标,以上工程除哈巴河—克孜喀英为跨年度工程,其余项目要求今年必须完工,目前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5%。通达工程449公里,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0%;通油工程155公里,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0%。

2004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超过了前20年农村公路投资的总和,公路建设覆盖全地区六县一市31个乡、121个行政村,沿线6万人口受益,这在阿勒泰地区公路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今年农村公路完工后,地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将增加到1661.85公里,全地区53个乡镇有43个行政村通油路,380个行政村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降至32.2%。

二、精心组织,规范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今年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量和投资额巨大,特别是第一年组织实施“通达”、“通油”工程,战线遍布全地区六县一市,施工组织难度大,建设管理任务艰巨。为落实自治区提出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确保完成”的公路建设要求和公路局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地区交通局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明确工作分工,全面加强各项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地区交通局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总揽全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根据项目分布情况,下设招投标办公室和两个项目执行办公室。局长对公路建设全盘负责,三位副局长分别对重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乡村“通达”、“通油”工程项目及工程廉政建设情况具体负责。制定了通达通油工程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实行重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和乡村“通达”、“通油”项目,以地区交通局执行办与各县市政府分工负责的形式进行协调管理。即由两个项目执行办分东西片区,负责所辖区域内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各县市政府具体负责乡村“通达”、“通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各县市都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机构,对全县公路建设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硬指标下达给各乡镇。各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亲自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带头冲锋陷阵,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在东部地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域观念逐步淡化,金融竞争开始延伸至广阔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大中城市遭遇到外资银行的强势竞争,其在增强竞争力、巩固大中城市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转变经营战略,重新瞄准县域市场的优质项目,陆续回到农村地区拓展市场,与农村信用社争夺优质客户群。这一变化,对处于弱势竞争群体的农村信用社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做出新的战略选择,巩固和拓展优质客户群,就十分紧迫地摆在农村信用社各级经营管理者的面前。笔者以为,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导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并实施严密的信贷营销战略,是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应对入世后农村地区新一轮金融竞争的必然选择。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市委政研室:

按照市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协助搞好全市农村道路建设调查的函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县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通乡通村公路现状。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1009.66公里,其中通乡路6条168.8公里,通村路65条407.9公里,专用公路两条26.2公里。全县共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期末,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去年又成功地启动了商品粮基地克昌公路建设项目以及通村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县通乡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55.1公里,硬化率92,硬化乡镇6个,硬化率85.7,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27公里,硬化率6.6,硬化村8个,硬化率8.2。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及资金安排。

为抢抓“十一五”我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乡白色路1条13.7公里。建设通村白色路52条509.9公里,其中20建设13条线162.9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计划建设22条200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计划建设17条线147公里,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幅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总额为1774.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贴资金为3809万元,地方匹配资金13331.5万元。由于我县财政拮据,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公路建设的瓶颈。面对缺口资金,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一是县财政投一点。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积极利用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五是抓准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足额投入。

三、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启动情况、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通乡工程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总投资3170万元的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10.5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该工程所需2.3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

(二)通村工程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2006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162.9公里,总投资402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的有力配合下,在市通村办的指导下,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目前,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组织机构及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基本落实,各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备料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按照市政府和市通村办的部署和要求,xx县政府和交通部门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摆上首位。纳入日程、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一是为切实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董颖秋、副县长吴昊、县助、财政局长邹德玉、交通局长范德强为正副指挥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举全县之力,出台优惠政策,为通村公路建设创造条件。三是指挥部靠前指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四月中下旬总指挥,县长董颖秋、副指挥、副县长吴昊、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深入各乡、村和路段实地踏察,并与各乡村研究通村工作,指导各村“一事一议”,同时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带队分别深入各村自4月22起各施工单位开始陆续进入各标段,开始紧张的备料工作。目前,通村工程整体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5月中旬,我县通村公路将破土动工。

(三)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今年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前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上级计划下达晚,所以致使工程建设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期。二是由于我县财政拮据,在资金筹措上难度很大。三是工程技术力量馈乏。

为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抢前抓早,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照省市计划,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162.9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面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份,各项工程已全面启动,我们一定要强化时间观念,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确保今年我县通乡、通村工程如期完工。

第二,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由于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做好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查处质量问题,要力争将每一条农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

第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为此,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办公室一定要代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搞好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各乡镇、各行政村都要成立由乡、村长负总责的领导组织,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服务和监督。

第四,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各方公路建设积极性。有效的奖惩制度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动力,为此,今年,县政府将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将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评比表彰,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表现突出,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县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通乡、通村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

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启动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总指挥县长董颖秋的带领下,深入各乡村现场办公,动员沿线百姓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献策。通过“一事一议”受益村屯百姓主动投工、投劳,负责土方、基础砂、路肩等基础工程,同时各村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纷纷为施工单位安置驻地,解决水电,提供服务,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保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建养并重,管养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针对我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立足村情提出了“找准优势定路子,立足实际上项目,能工则工,宜农则农,依托市场,多途径、多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多业并举“,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所有村两委成员实行“同目标、同考核、同奖惩“的招商管理办法,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努力改善项目质量,增强村发展后劲。探索多元化、多样化、多业化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着力在开发资源、盘活资产、严管资金上下功夫。对荒地、荒水、荒滩等“三荒”农村集体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统一发包或出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砦村位于高新区沟赵办事处西部,辖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村辖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3856人,拆迁改造征地后现余耕地约600亩。牛砦村克服种种困难在高新区、办事处党工委、政府的支持下于2018年2月10日完成了村民回迁分房工作,现近800户村民已入住新居。虽然村民已居住高楼,现已回迁接近三年,但小区配套商业房迟迟未建,大大影响了村民以及村集体的收入,从而制约了我村的发展。以前村集体收入仅仅依靠政府征地村级提成,现村域土地已基本征收完毕,现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也大大影响了村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为发展壮大我县村级集体经济,进而带动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以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县共有310个村、14个社区,目前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75个、社区4个,村集体经济空白村235个、社区10个。我县村级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原有村级集体经济,彻底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经过6年(2015—2020年)努力,力争全县所有村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三分之一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一)转变观念,深化认识。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利民工程,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大举措,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要从根本上克服承包经营就是不发展集体经济的错误观念,树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共同发展的思想;克服深化农村改革、企业改制改组就是不要集体经济的模糊认识,树立个体、私营、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克服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畏难不前的消极倾向,树立敢闯敢干,加快发展的市场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上到下形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舆论氛围。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机遇,拓展思路,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形成发展共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发展信心,力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理清思路,科学规划。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市场法则,多渠道多形式探索发展路子,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发展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各村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规划瞄准现代农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要大力推进旅游和休闲农渔业发展模式。依托特色农渔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旅游业和“农(渔)家乐”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三)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千方百计增加集体积累,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做到管理、效益齐抓,生财、理财并重。一是要准确界定集体积累的范畴。集体积累不仅包括村集体办公设施、村企业资产和流动现金及各种债权,还包括责任制未分到户的村集体所有资产资源。二是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全方位、多渠道提取积累的办法。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集体非耕土地的入股联营,土地有偿转让及集体耕地专业承包和专业经营,使土地增值、集体增收。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村集体领办农民合作社,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积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通过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并在优化服务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要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财产物资管理、财物收支、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开展“四清四定”工作,加强会计核算,强化审计监督,严格财务管理。四是要切实用好集体资产,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抓好集体资产的投入运营,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增加生产发展资金比例,逐步建立投入、增值、再投入的滚动发展机制,提高集体资产使用效益,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四)配强班子,育好队伍。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村党支部班子。要坚持把选好人、用好人当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前提来抓。一是选配好党支部书记,采取下派、回请、竞选等形式,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镇企业家、复退军人、回乡青年、致富能手中挑选思想正、作风实,有一技之长、能够带领群众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同时对部分落后村实行选派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通过集中培训、赴外培训等形式,帮助村干部切实提高政策水平、依法办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本领。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市场需求和变化确定、调整发展思路,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发展和管理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村两委班子要集中精力,精心组织,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工作日程。一是制定规划。各村都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项目,制定规划,提出措施,规划指标,采取目标管理的办法,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把目标、任务、项目、措施落实到人,作为考核年度工作和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落实责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落实半年检查督促,年底全面考核,加强宏观指导,研究解决问题。三是抓点带面。继续采取政策引、骨干带,典型推、领导抓的方法,通过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启迪思路,开阔视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地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集体经济的指导、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企业、财政和金融部门负责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今后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城乡结对共建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起色不脱钩,在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发展局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确保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下派优秀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为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我县分批选派优秀干部下村任职村组织第一书记。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支两委班子集体战斗力逐步增强。

(二)积极筹建村级扶贫门面。

根据《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县扶贫开发办、县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县扶贫开发办、县财政局关于集中使用2009—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的通知》文件。根据文件精神,我县近年积极筹建村级扶贫门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止目前,全县项目扶持门面38个村,2014年村集体总收入增加220700元。

(三)盘活村级资源,增加集体收入。

我县部分村利用村级“四荒“资源,通过合作开发、租赁、承包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如灵溪镇南山社区从2000年以来,利用本村丰富的岩山资源进行租赁开发,累计为村集体创收达15万元,年均1.2万元。

(四)引导村集体领办农民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近年来,我县通过引进凯迪生物质能源公司与村集体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商业运作模式,由村委会领办农民合作社,凯迪公司支付办公经费,兴办原材料加工厂,实行订单生产,增加了农户和村集体收入。

一是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强。有的村干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狭窄。

二是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自然条件差,有的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人才、资金、信息匮乏,有头脑、懂技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发展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贷款控制过严,村集体很难得到发展经济必需的启动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过于分散,对一个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能集中财力解决发展问题。村干部与外界接触少,信息渠道不畅,加上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关心,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即使村里想发展也缺门路、无项目。

三是非生产性支出较大。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与审计工作,制定方案,印发文件、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大力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水平,现将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全县22个乡镇(办事处)均实行了村级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制度,设有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全部设立办公室,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502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委托代理,并在银行开设账户,22个乡镇(办事处)所有行政村纳入电算化管理,电算化率达到100%。

(一)积极印发文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操作步骤,规范收支票据,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单县制定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不断深化农村财务公开,确保全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操作规范。

(二)严格财务管理。坚持“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提前介入”原则,严格执行农村财务规范管理制度,突出资金管理,不许个人随意支取,杜绝“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不良现象,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将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开设了办事处村级资金专项账户,将村级资金全部直接存入银行专项账户,村会计将银行缴款单上交至所在乡镇(办事处)三资管理办公室,规范落实资金收支制度。

(一)代理内容不全面。按照有关要求,集体资金的使用与核算、集体财产的管理与核算、内部往来、应收应付款、各项债权债务等村(组)核算单位发生的各项财务事项和会计业务,都要由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统一代理。但目前有的乡镇只代理了财政拨付的村级经费及其核算和监督,有的地方仅代理了会计账目的核算,没有代理资金的监管,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涉嫌逃避委托代理中心对村级财务的实质性监管,极可能形成村组织资金账外循环或账外有账。

(二)财务管理欠规范。一是部分乡镇将财政拨付的村级经费与村级自有资金混收混支。本级安排和上级下达的村级组织保障资金,在乡镇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年初未明确预算、核定到村。二是正规票据使用率低。为了规范农村财务收支,省里制定了统一的“村级财务票据样式”,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地方还没有使用。三是记账不规范。个别乡镇没有按照制度要求设置会计账簿和科目;固定资产等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或有总账无明细账;同一类型经济业务,发生前后会计处理不连贯,科目使用不一致,总账和明细账不相符。有的村收款开具非统一收款收据,不及时入账,收款人不签字盖章;支出没有正式发票,以白条入账且无经办人签字等。四是超范围支出。仍有个别村本应由村民承担的非管理性费用在村级财务报销。

(三)经管队伍不健全。乡镇经管队伍人员少,全市乡镇经管人员均2.2人,乡镇经管站人员人数1人的占27.65%、2人的占34.12%;工作人员多数年龄偏大,兼职过多,缺少专业的学习和相关培训、业务水平较低,且更换频繁,不能满足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和相关工作的要求。

一是强化业务知识培训。县乡农经人员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导力量,要从市层面上加强政治学习、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县乡农经人员自身素质,自觉承担起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各项农经工作任务。

二是配足配齐经管站人员。加强乡镇(办事处)经管站队伍建设,按每乡镇(办事处)配备3-5名专职经管站人员的原则,从现有在岗人员调剂或考选招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到乡镇(办事处)经管站,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

三是公开选聘村级报账员。要求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配备一名会计(报账员)。农村财会人员的配备可由现有村会计直接过渡为村报账员,也可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村民代表民主讨论、审批备案、聘任等程序进行选拔、任用。乡村共同确定的会计(报账员)人选,由乡镇(办事处)聘任。同时,农村财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换、撤换,确需撤换的,须经村“两委”成员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乡镇(办事处)批准,报县农业局审查同意。

XX县农村“六小”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出台以后,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亟需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几年来,我们从解决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实际问题入手,着眼于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的发挥,在全市探索、总结和推广了依托乡村党组织,由党员干部领办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形成的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农户、股份合作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服务区经济联合体+农户等四种工作模式。目前,全市以乡镇干部为主体创办领办产业示范服务基地810个,以村屯干部和农村各类能人为主体创办领办股份合作公司、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3300多个,以农民党员为主体建立党员服务区和经济联合体4.6万个,共引带农户55万多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6.7%。一、应对挑战抓党建,新形势催生新模式绥化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一个时期以来,乡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业增效慢、农民增收难、农村不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现行农村经营体制的变革带来的基层党组织行政管理职能弱化,基层干部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不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融合、相促进的载体缺乏,基层党员干部带民致富的能力不强、办法少,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体现不明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进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想富快富无门路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在群众中的威信。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紧扣发展主题,在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思路上寻求新的突破,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用上寻找新的办法。为此,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具有绥化特色农村党建工作模式的要求,把指导思想定位在“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上,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组织农民进市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在全市相继总结、规范、推广了具有绥化特色的农村党建“四个工作模式”。即“依托乡镇党委,以乡镇干部为主体,按产业领办创办融科技、示范、服务于一体,辐射和引带群众共同致富的乡镇干部产业示范服务基地”的工作模式;“依托村党支部,以农民党员为主体,由党员与从事相同生产经营项目的农户组成党员服务区经济联合体”的工作模式;“依托村党支部,以村组干部为主体,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动员农民以土地作价入股或以资产、资金、技术、设备入股,按照自愿原则组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股份合作公司”的工作模式;“依托村党支部,以农村党员和各类能人为主体,把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到一起,为共同致富而自愿联合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的工作模式。目前,这“四个工作模式”基层组织认可、党员干部愿意、农民群众欢迎,已在绥化遍地开花,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了乡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及能人大有作为,农民群众真正得实惠的可喜局面。二、围绕特色抓党建,新举措打造新模式在打造“四个工作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围绕特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在工作取向上求实、在工作载体上创新、在工作方法上放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保证了“四个工作模式”的健康有序发展。1、坚持放活基层,提供创造新模式的广阔空间。在“四个工作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坚持放活基层,给基层放权松绑,不搞等齐划一,千篇一律。一方面,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创新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允许基层结合实际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项目和工作重点,给基层创新工作提供更大的空间。如股份合作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就是来源于安达市委为了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成本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问题而进行的实践与探索。2、实施规模推进,加大新模式的落实力度。对“四个工作模式”,我们采取规模推进的办法,狠抓工作落实。抓组织引导。上升为市委行为,对每个模式的推广,市委都进行专题研究,明确具体要求,召开现场会议推进落实。并在电视台、《绥化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抓专项推进。把“四个工作模式”纳入全市组织工作重点督查项目,落实了乡村“一把手”责任制,明确了具体的创建目标,实行了“三单”督查制度,通过下发问题整改催办单、通报批评单、组织调整建议单的方式,专项督查推进。抓扶持发展。市委和各县(市)区委对“四个工作模式”的发展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信息上给予大力扶持。对领办创办新经济组织的乡村干部,取消“坐班制”,实行身份不变、政治和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对基地、联合体、股份公司和合作社(协会)实行税费减免、不允许任何单位乱收费;划拨专项贷款扶持,近两年全市共下拨党费贴息贷款1768万元,党费贴息近70万元。3、着眼运行质效,建立新模式的保障机制。用创业型乡村班子做保证。把实行“四个工作模式”作为考核创业型乡村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每年末进行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对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上挂乡镇副职,乡镇党委书记优先提拔重用;对两年内未创办领办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和股份公司的坚决进行调整。以来全市共有21名乡镇党委书记走上了副处级领导岗位,86名村党组织书记被上挂为乡镇副职。对56名工作不力的乡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用“五型”乡村干部队伍做保证。为确保“四个工作模式”对高素质乡村干部队伍的需求,我们确立了“小康领路人型、产业带头人型、科技明白人型、市场经纪人型和群众贴心人型”目标,通过深入开展争当“佘树德式”乡村干部活动、实行联户帮扶制度、开展大规模培训轮训、进行学历教育、组织外埠考察学习等方式,全市“五型”乡村干部已达50%。用“双培”工程做保证。通过实施“双培”工程,一方面,使一大批党员干部成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排头兵,成为推行“四个工作模式”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全市80%以上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参与到新经济组织中来;另一方面,使一大批符合条件的致富带头人加入了党组织。去年以来,全市共发展农村各类能人入党2360名,占发展农民党员总数的80%。4、实行规范运作,提升新模式的服务水平。我们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原则,使“四个工作模式”沿着致富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向健康发展。建立规章制度。对于新组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积极协调工商、税务、科协、民政、供销联社等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健全完善各项章程制度,指导建立组织管理机构,使其成为比较规范的新经济组织。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行业管理,保证了各种新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搞强迫命令、不违背大多数农户意愿、不低于市场价格压价压级、不向农户摊派费用、不随意违反与农户签订的有关协议。设置党的组织。坚持新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组织设置就跟进到哪里。凡是具有3名以上党员的新经济组织都设立了党组织,开展了正常的组织活动。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也都落实了乡村党员干部包联制度。三、力求实效抓党建,新模式带来新变化几年来,在总结完善推进“四个工作模式”上,我们坚持把推行新工作模式取得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提高了农民进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增收致富有了新变化。“四个工作模式”的推行,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带作用,把千千万万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整个市场体系,改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素质。农民群众通过参与新经济组织,发展专业生产,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意识,激发了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开展经贸、市场营销、法律、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律意识。“党员干部出智慧,农民群众得实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125元,同比增长5%。安达市农民股份公司入股农户人均纯收入达3821.5元,比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096.5元。2、加快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有了新变化。“四个工作模式”的推行,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利用资源,发展专业生产,调整优化结构的局面,较好地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几年来,使全市801个村和3180个屯成为专业化生产村屯,促进了全市以玉米、水稻、大豆、奶肉牛、瘦肉型猪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快速升级。全市近3年农业增加值实现295亿元。肇东市通过示范服务基地引带,全市奶牛、肉牛、生猪、山绵羊、肉蛋鸡养殖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全市畜牧业产值实现19.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1%。3、取得了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方式有了新变化。“四个工作模式”的推行,使乡村党员干部从春抓种、秋抓收、年底抓税收的矛盾和直接管理中解脱出来,通过领办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转变了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掌握了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工作方法。由原来的“直接干预”、“行政命令”的领导方式,转变为靠活生生的事实引导农民,靠周到细致的服务帮助农民,靠基地、公司的龙头作用带动农民,从而有效地把党的富民政策和各级党组织的发展规划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实现了对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效领导。4、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干部形象有了新变化。“四个工作模式”的推行,改变了过去乡村干部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状况,领办创办各类新经济组织的热情空前高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的表率作用更加突出,拉近了同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出现了“想致富找干部、有难题请干部、有好事想干部”的可喜局面,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根本性转变。同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党员干部,想事、干事的人越来越多,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越来越多,“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党员党员致富在前”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共识。四、与时俱进抓党建,新模式引发新思考“四个工作模式”的实践证明,农村党建工作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抓出成效,才能进入新的发展境地。思考之一:做好农村党建工作必须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来促进生产力。如何把蕴藏在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的巨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之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经济优势,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提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特别是面对农村实行“两补一免”的新情况,农业要发展、农村要稳定、农民要致富的现实对这种转化的要求更加急迫。采取什么办法,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这种转化,是我们各级组织所必须回答好的严峻课题。我们实行的“四个工作模式”初步趟出了一条使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经济优势的新路子。思考之二:做好农村党建工作必须坚持抓党建从经济出发、抓经济从党建入手,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来进行。农村党建工作怎样才能具有活力,创新的工作载体怎样才能有生命力,推行“四个工作模式”的实践表明,做好农村党建工作必须突出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来谋划、来开展。在工作思路的谋划上、措施的落实上、成效的检验上,都要保证和促进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充分体现抓党建从经济出发、抓经济从党建入手的思想,进而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有机融合。思考之三:做好农村党建工作必须坚持抓好素质升级工作,切实发挥乡村党员干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双带”作用。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如何发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任务如何完成,农民低素质、低组织化程度的现状如何改变,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如何体现,回答好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建设一个坚强有力、能够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基层党组织和一支走在时代发展前列、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党员干部队伍。通过实行“四个工作模式”,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了一支适应当前农村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具备“五型”标准的、“双带”作用突出的乡村党员干部和能人队伍。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切实肩负起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自我解放、自我发展、共同致富的历史责任。思考之四:做好农村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新农村党建工作,应放宽思路,敢于破旧立新,不受旧有的条条框框限制,只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载体,就应大胆尝试、敢于坚持;应当放活基层,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认真总结,符合实际的给予充分肯定,及时推广。只有这样,农村党建工作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

[1]。

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

清溪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镇一系列重大决策,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第九次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首要任务,努力发展村级经济,实现以服务市区和景区为龙头,着力打造韶山整体发展中的服务中心、后勤中心、供应中心,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发展的同时,清溪村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之大、里程增长之快、经济效益之好前所未有,农村公路发展进入了机遇期,是农村地区交通事业发展最快、农民出行条件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基本情况。

清溪村是占地面积3679亩,有水田890亩,旱地320亩,林地593.4亩,林场一个210亩,茶场一个150亩。地形为平原丘陵地带,处长江中下游,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耕地面积较大,现有水稻种植,蔬菜、瓜果及其它各类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全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共392户,总人口为1472人,其中党小组4个,党员54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80元。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很多实践证明过的经验。我村在市委市政府、市交通局大力支持下,于xx年完成了混泥土硬化道路5.43公里,基本上完成了村到组的道路。

(一)社会效益。

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地实现村村通、组组通,村民脸上笑了,身上口袋鼓了,行路方便了,家家电器齐了,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表现,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有如下表现:

一是改变村容村貌,促进了乡风文明。整洁通畅的公路拉近了城乡距离,农民可以较方便地接受城市文明,改进生活方式。我村在公路修通后,相继开展了改水、改电、改房、改厕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生活习惯和乡村习俗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化。公路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二是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稳定。交通条件好了,儿童辍学率低了,到城市医院就医近了,农村的教育和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了,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地区差距,维护稳定奠定了基础。

三是信息更通了,促进了与外面的沟通。通往各组和村的道路加强了村与村、组与组的沟通,同时也实现了农村与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政治的沟通,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者融合的结果。

(二)经济效益。

清溪村农村公路建设打破了农村的封闭,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调整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真正的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

1、农村的'信息化。

对于农村公路建设所产生的明显效益,当地的干部群众都喜形于色。“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手脚勤了,观念新了。”这是许多村民普遍的切身感受。由于道路畅通,我村彻底告别了“牛耕地、跑跑车娶新娘”的历史,如今可以实现了用上小汽车随意进入各组、各村。

全村程控电话普及率100%,有线电视普及率100%,合作医疗参与率100%,电网改造率95%,手机普及率70%,移动电话、计算机进入农户家庭,现在省、市、镇与中国移动合作下“飞信”病虫害信息也飞进村民手机。农村公路村组通扩大了农民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2、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清溪村农村经济快速地发展,造成了村上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他们的就业问题就成了村上的一个难点。由于农村公路修建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力,清溪村村干部与村民民主商议,决定组建一个建筑工队。在修好清溪村农村公路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村上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一个平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