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模板16篇)

时间:2023-12-25 23:44:23 作者:薇儿

教学重点是指在整体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强调的知识点、技能或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一年级语文教案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有几辆车5以内的加法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加法的含义。

2、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加法的意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二、探索新知,认识加法。

学生一起回答:铅笔。

学生可能提出:左手和右手拿的铅笔,哪边多,哪边少?

右手拿的铅笔比左手拿的多。

学生回答:对。

学生回答:能。

上黑板表示。

仔细思考提出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小组内交流、谈论,并汇报本小组的学生成果。

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用加法来进行计算。

学生回答:同意。

3枝。

学生写出。

1+2=3。

“=”和“+”

没有。

知道,表示合在一起的意思。

学生一起数。

3枝。

等号。

加法。

书中的小朋友左手拿了2枝铅笔右手拿了3枝铅笔。

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加法。

2+3=5。

3+2=5。

可以。

三加二等于五。

二加三等于五。

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我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花丛中有2只蝴蝶,又飞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教师拿出一些铅笔问:孩子们,看看老师手中都拿了些什么?(左手1枝,右手2枝)。

看到老师手中的铅笔,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注:及时肯定并鼓励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孩子们真聪明,那谁来说说,哪只手拿的铅笔更多呢?

换句话说,也就是左手拿的铅笔比右手少,对不对?

那根据咱们前边所学的知识,你们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找学生上黑板表示,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吗?

认识加法(板书课题)。

新课标第一网。

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多少枝铅笔呢?

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老师巡视,可作一些小提示。

刚刚这位同学提出,可以用加法来进行计算,孩子们,你们同意吗?

那1枝铅笔和2枝铅笔和在一起到底有多少枝铅笔呢?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用一个式子将它表示出来吗?

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个式子,你从这个式子中发现了哪些符号?

孩子们真会观察,“+”咱们学过没有?

那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

这个算式,咱们就称之为加法。

咱们再一起来数一数,老师手中是不是有三枝铅笔。

有多少枝?

那1+2是不是和3相等?

所以它们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

在这个式子中1和2都是加数,3是得数。

非常棒,那以后咱们再看到合在一起的问题,咱们会解决了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第22页,看看书中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那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注:对于孩子们提出的其他对的问题,要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

用什么方法计算?

那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在上面写出式子吧。

注: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

谁把你的式子写到黑板上去。

有不同的式子吗?

可以吗?

一起读一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用3+2=5来表示?

对于孩子们所说出的例子一定要给与鼓励。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复习前边所有的知识。

引出本课课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合在一起”

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对前面所有等号的概念引出复习。

根据算式找对应的情景,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叙述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加深理解。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妈妈给了我一个桃子,爸爸又给我了三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加法。

学会了加法。

看着书中的摆一摆,第一幅图,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它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

自己列出式子。

用刚刚的方法解决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中的问题。

孩子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找一找生活中有关加法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同过此环节深化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巩固本堂课所学。

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认识加法。

1+2=32+3=5。

3+2=5。

备注: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法》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训练题20以内加减法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书:1+2=3。

加号等号。

读作: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加号像一个+字架,等号像一双筷子。

生2: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气球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3只红气球,1只蓝气球,合起来有4只气球。

师: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1+4=5。

三、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1)第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摆小棒。

2+11+1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相检查。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有几辆车5以内的加法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

3.渗透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一、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三、拓展性学习。

四、小结。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

全班反馈。

集体汇报数数的方法。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

生思考,得出结论不能。

小组交流。

同桌之间开始交流。出示“帮助盲人过马路”情景图。

师:从这副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老师有问题问你们,图中哪些物体高?哪些物体矮?

1、讨论图中什么物体高?什么物体矮?

2、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师:谁愿意上来比较高矮?

请一名小朋友上来,大家能看出他的高矮吗?

请各组同学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

3、比较高矮游戏。

请一名学生上台和老师比高矮,然后学生自己选择高矮的对象。

小结:注意比高矮,比大小都是相对的,我们比高矮和比大小要用同一标准来衡量。

选用哪个钉子好?

(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物体有、有短,有人高有人矮,通过小组同学的讨论,发现了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各种方法,真的很了不起。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高矮。

注意比高矮,比大小都是相对的,我们比高矮和比大小要用同一标准来衡量。

备注: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的:

1、能正确地计算6、7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挂图、图片、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1、通过生活情境和直观图、让学生认识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1+6=76+1=7。

这两个算式都是求一共几个同学,都是把1个同学和6个同学合起来,体会两个算式结果相同的合理性。

2、教学例2。有括号和问号的题这里是第一次出现。理解后,要让学生讨论能列出哪些算式,计算后讨论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还要交流不同的算法,如果能从3+4=7想到4+3也得7,应该表扬。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然后遍题。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6题。先通过摆一摆的操作和直观图,让学生学习其余的一些得数是6、7的加法,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巩固和是6、7的加法计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能力检测。

(小黑板出示)。

2+5=4+3=3+3=2+4=。

5+1=5+2=1+6=6+1=。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的:

1、巩固5、6、7以内的加、减法,有关0的加、减法;

2、一方面重视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更深一些,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逐步培养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黑板、圆片、挂图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第1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口算。指导学生做数字卡片,在小组活动中练习。

2、第2题从几号房子里抽出的卡片,算式的得数都是几。根据得数说出其他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培养学生逆向思考的能力。

3、第3题要注意计算的正确,不宜提速要求。计算后,要了解学生都算对没有,及时帮助他们改错。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4题列出算式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对自己的算式作简单的解释,并交流算法。

2、第5题让学生自己确定方法,要求比前面的高了些,可以先让学生说图意,再列出算式,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两题的算法为什么不一样,感知实际问题与数学方法之间的联系。

3、第6题先启发学生提出(1)、(2)两个问题并解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启发他们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四、找规律。

第7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第一行各种形体排列的规律:即按“长方体、球、正方体、圆柱”这种次序重复,再看图说出3个箱子里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第二行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回答。

五、课堂小结。

六、能力检测。

(小黑板出示)。

3+4=7–1=2+2=4–3=。

7–2=6–0=6–3=0+4=。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有几辆车5以内的加法

1、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理解其空间位置的向对性。

2、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初步培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在活动中知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懂得要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理解前后的位置概念,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由于参照对象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

三、练一练。

1、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起来大声的讲给大家听。

2、大胆想象,说出不同的情形。

3、初步认识前和后。

1、看图,在小组内交流看法,全班汇报,用前和后介绍比赛情况。

3、交流、汇报:

小兔的前面是小松鼠,后面是小乌龟,小乌龟的前面是小兔,后面是蜗牛。

4、积极参加赛车比赛。

踊跃报名参加。

做游戏,说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配合指令全部向后转,再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5、看图,独自完成填一填,不会早的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6、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

3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4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全班说。

2、看图回答,小红的前面还有3个人。

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1、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4、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现在我们来进行赛车比赛。

让5名学生沿教室过道进行赛车比赛。

在某一时刻停下,让其中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再让其余同学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说得越多越好。

如果发家全部向右转,前后顺序有什么变化呢?是怎样的情况呢?

5、小动物们也在进行赛车比赛,咱们快去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怎么样?

6、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回答这些数学问题吗?

指多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

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又是谁?

2、第2题。

小红的前面还有几个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又怎么解答呢?

按照以上的方式做剩下的练习。

通过讲故事、续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看图获取信息,用前和后进行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始终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新知,体会前后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前后的认识和理解。

四、数学故事。

出示数学故事主题图,引导学生根据这两幅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要求:讲故事时,要用到前和后。

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新知。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前后。

森林运动会:

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小兔的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备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有几辆车5以内的加法

1、从活动中体会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数感。

2、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能看图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3、能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法。

4、利用各种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探索新知。

三、课堂练习。

做了。

1、我买了2件衣服,妹妹买了1件衣服,我们一共买了几件衣服。

1+2=5。

2、树上原来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2=4。

3、我家有3多花,妈妈又买回来2朵,一共有多少多花。

3+2=5。

有小孩,有车。

书中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小女孩这边停了3辆车,小男孩这边停了2辆车。

一共有多少辆车?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女孩这边停了3辆车,小男孩这边停了2辆车,一共停了几辆车?

3+2=5。

2+3=5。

一个同学先看的前面2辆车,再看的后面3辆车。

另外一个同学先看的后面3辆车,再看的前面2辆车,所以列出的式子不同。

1、两个算式中相加的数相同,得数相同。

2、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3、两个算式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但得数不同。

左边有1多花,右边有2多花,一共有多少多花?

加法。

1+2=3。

拔萝卜。

孩子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们做了吗?

那我找几个同学起来说一说,在你的生活中,你都发现了哪些加法问题。

注:对于孩子们所提出的有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应该给与鼓励。

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24页,看着书上这幅图,看一看你观察到了些什么?

你能说的更具体一些吗?

孩子们真棒,观察的非常仔细。

那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小组合作讨论。

注: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巡视,可以对个别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

指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先提出问题,在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最后的结果。

有不同的意见吗?

问什么同样一幅图,同学们列出的式子不一样呢?

同学们真棒,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可能会列出不同的式子。

但是不管你是先看的前面还是先看的后面,车的总数是不变的,停车场一共有5辆车。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看着摆一摆。

根据第一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用完整的话进行叙述。

用什么方法计算?

请同学们自己列出式子。

接着看第二幅图,按照刚刚的方法来做。

看着试一试。

图中的小兔子们在干什么呀?

检查作业,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训练孩子看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让学生经历观察、计算、对比的过程,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

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一共有几只兔子?

一共有几个萝卜?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

那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自己列出式子,请同学起来回答。

按照上面的要求做第二幅图。

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加法交换律、带0的加法计算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通过总结,加深对本堂课知识的理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5以内的加法。

3+2=52+3=5。

3+2=2+3。

备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有几辆车5以内的加法

1、能熟练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2、培养初步的比较、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认识位置的相对性。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位置与顺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具)准备说一说、练一练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师生互动,巩固知识。

1、配合老师进行谈话。

2、看图,先以小女孩为标准,再以小男孩为标准,分别说说他们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1、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有序地说。

2、多名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3、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1、同学们,大家到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好玩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一玩!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前后左右说点儿什么吗?

1、出示教师图,或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说说教室里有什么。

2、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情况,自由说说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3、组织学生做以下游戏。

排队游戏,明确前后关系。

听要求拿放物品,明确上下关系。

正说反做:教师说口令,学生做相反的动作。

让学生拿出文具盒,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它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自由发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多种游戏训练学生对位置和方位反应的灵敏性。

三、拓展训练。

四、课堂小结。

4、独立思考,全班汇报。

5、看图,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答案:淘气的前面有1个人,后面有2个人。

学生积极发言。

4、出示练一练第2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

答案不唯一,学生说出的路线正确即可。

5、出示学校所在地的地图,让学生用前、后、左、右、上、下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物。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路线图,发展空间观念。

拓展训练,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训练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教室。

教室的前面有:

教室的后面有:

教室的左边有:

教室的右边有:

备注:

小学数学一年级《加法》教案

会填写未知加数。

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图片。

1.看盒里有几只果茶?(7瓶)再放几瓶就是10瓶了?(3瓶)你是怎么算的?(从7数到10,还有3个。10-7=3)。

注意几减0还的几。

猜一猜左右手凑10。左右手凑9。

1.观察哪一队跑得快?为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算术问题?(两队共有几人?哪一队快?男生几人,女生几人,共几人?

练习10以内加减法口算卡片。

板书:8块糖。

飞机图2块糖。

10-2=88+2=10。

多数学生计算较快。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积木玩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意思。

2、分一分,帮助学生把积木按形状分成四类:

3、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4、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5、教学各形体的名称。

6、感知认识:(1)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

(2)也可以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再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三、总结拓展。

四、能力检验:练习与测试。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1、 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 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主题图

(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观察书上的主题图)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师:你知道他们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百以内数的顺序教案

1. 使学生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明确百以内数的顺序,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

2. 使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3.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照教科书中百数表里格子的大小,每人准备一个田字框、一个十字框和一个1010的方格图。

1. 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题中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表中已经填出的数分别读一读。

2. 启发:这张表中一共可以填多少个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几?最大的一个数呢?如果要求按顺序填数,你能把这张表填写完整吗?试一试。

3. 学生各自填表,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填表的情况。

学生完成后,指出:同学们刚刚完成的这张表,我们通常称它为百数表。

4. 根据填表的过程,回答问题。

(3) 89比哪个数大1,又比哪个数小1?40比哪个数小1,又比哪个数大1?

5. 按顺序填数。

(1) 出示教科书第36页第2题的第一张表。

28

29

33

要求学生按顺序填数。学生完成后,把表中的28、29和33分别改成48、49、53,让学生再填一填。

(2) 出示教科书第36页第2题的第二张表。

98

97

93

要求学生按顺序填数。学生完成后,把表中的98、97和93分别改成78、77和73,让学生再填一填。

1. 提出要求:从刚才填好的表中横着选几行数,分别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行数的个位上分别是1、2、30;每一行数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相同,最后一个数的十位上比前九个数多1;每一行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等等。

2. 继续要求:从刚才填好的表中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排数的个数上都相同;每一排数从第2个开始,十位上分别是1、2、39;每一排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0,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0等等。

3. 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全又快。

(1) 写出1~100中个位上是5的所有的数。

学生完成后,追问:个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2) 写出1~100中十位上是5的所有的数。

学生完成后,追问:十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4. 解决实际问题。

(2)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联系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因为第35号病人还没有看,所以已经看了34个病人。

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找到答案。

3. 出示图。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6. 出示图。

提问:你能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根据中间的这个数,猜出框内其余的几个数吗?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启发:这节课我们通过填教科书上的百数表以及看表、用表,进一步认识了百以内数的顺序,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想一想,除了教科书上的这种填法,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填百数表吗?用其他方法填出来的百数表中又会有什么规律呢?请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按自己的设计再填一填。

数学一年级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练习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假发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在浇花。

提问: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明: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书:=5)。

认识加号,带领学生书空“+”,并读算式。

指名学生结合图意,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顾整理: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结:算3+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二、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1、依次出示“试一试”中的二副图,请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题意:左边来了1个女孩,右边来了2个男孩,现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问: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写成什么算式?

互相说一说,教师板书算式,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的得数。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3、变换角度看图意:右边来了2个男孩,左边来了1个女孩,秋千上现在有3人在一起玩。从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4、回顾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分与合的知识角度说到加法,也可以从加法角度回到分与合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观察书上的主题图)。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师:你知道他们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小学数学一年级《加法》教案

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3、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能正确计算7加几、6加几、5加几、4加几、3加几,掌握口算方法。

培养迁移能力,会举一反三。

尝试指导法。

cai课件,小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树,树上有9只小鸟,瞧!又飞来了6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呢?谁能算出来?生:(回答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

(2)如果树上有8只小鸟,又飞来6只,一共有多少只呢?这次谁又会算?(学生根据创设的故事情境,继续思考并回答。)。

(3)请你们继续接受挑战:如果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呢?怎么提问?怎样计算?

(4)小结:今天我们将用前几天学习的计算方法继续学习7、6、5、4、3加几。(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共同学习7+6.

(1)同桌之间动手摆小棒,说一说可以怎样想?

(2)指名汇报。(指名到讲台前,边操作边讲解,师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师相应板书。

2、做一做,说一说。

(能看懂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阐释出的算理。)。

3、圈一圈,算一算。

进一步体会“凑十”的策略和计算过程。

4、想一想,填一填。

(意图:(1)巩固学生的计算技能;(2)通过计算,观察、继续填写算式,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

四、巩固练习,加深体验。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习题。

(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独立探究,开拓思维。)。

如: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圈的?那种方法最简便?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办法?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五、课堂小结,优化算法。

今天我们发现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计算7、6、5、4、3、2加几,你能说一说这些方法吗?你觉得那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有几只小鸟(7、6、5、4、3加几)。

7+6=137+6=13。

作业设计p84第3题。

(略)。

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

3、各种图片每人一张。

一、老师示范。

1、老师拿出红气球3只,说:“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上有多少个气球啊?”(答:3个)。

“刚刚我又买2只兰色气球,现在我一共有几个气球啊?”(答:5个)。

“你们真聪明,那么现在有谁可以照着我说的样子说一遍?”(指导幼儿模仿老师的叙述,初步学习描述应用题。)。

2、老师再拿出4个男娃娃说:“我这里有4个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个女娃娃,那你们知道我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娃娃吗?”(请小朋友回答,表扬答的好的,鼓励答的不好的。)。

“刚刚几位小朋友已经学着我的样字说了一遍,现在还有谁想试一试的?看看谁编的最有趣?”(指导鼓励幼儿编题,肯定幼儿编的好。)。

提出新要求:“刚刚你们都编的很好,可是现在呀,我们编题的小朋友不要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有多少个娃娃,考考他们,好吗?”(老师示范一次。)。

3、每个幼儿都发一张图片,让幼儿根据内容编应用题。“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图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个,想想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每人编一道加法题考考旁边的小朋友。(老师巡视,检查幼儿是否学会,纠正错误的,鼓励正确的。)。

在活动中我采用挂图作为教具,在此过程中还进行多重游戏亦配合这次教学活动,所以幼儿很容易产生兴趣。而且整个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整个活动幼儿都精神饱满,而且也充分的体现了纲要的精神————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自编5以内口头加法数学应用题,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以内加法应用题的自编,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体会到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动中试着让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