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权平均数教案(通用15篇)

时间:2023-11-27 21:49:34 作者:BW笔侠

教学工作计划是一项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详细规划和安排。接下来是一些国内外知名教学专家对教学工作计划的建议和分享。

平均数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1.继续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平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

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

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

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男生 女生

6+9+7+6=28(个) 10+4+7+5+4=30(个)

28÷4=7(个) 30÷5=6(个)

平均数: 7 平均数: 6

加权平均数教案

这节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分组计算平均身高和年龄学生们有兴趣,很快就能算出来,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还能把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在这种前提下,简便算法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如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课内外结合等等。

但有的学生基础并不好,对数学没兴趣,上课时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被动地学习,收效一定不高。有的学生没有带计算器,在课堂上的计算时间增加了,教学用时出现了不应有的浪费。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讲解上,教师显得较为匆忙,定义讲解怕基础差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接受。新课改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可如果课堂学习我们只顾少数基础好的同学,那就与新课改理念相背了。所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平均数教案

知识与技能: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练习和区别。

教学难点: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3分钟,复习导入,学生回顾)。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25分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内容:1.做一做[。

我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一天,三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

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一班95909085。

二班90958590。

三班85909590。

对于第(1)问,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计算,然后教师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投影展示,进行评价。正确的答案是:

一班的卫生成绩为:9515%+9010%+9035%+8540%=88.75。

二班的卫生成绩为:9015%+9510%+8535%+9040%=88.75。

三班的卫生成绩为:8515%+9010%+9535%+9040%=91。

因此,三班的成绩最高。

对于第(2)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在全班交流体会:

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内容:2.议一议。

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两种解法,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9%+30%+6%)=15%。

小亮: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由于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3600,1200,7200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小亮的解法是对的。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内容: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某校招聘学生会干部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四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测试成绩。

abc。

语言859590。

综合知识908595。

创新959585。

处理问题能力959095。

平均数教案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议论、交流、总结出结论: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由于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8.2。a组(优等生)1、2、3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1、2。

平均数教案

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尝试研究一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整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

3、学生试着补充完整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予以提示。)

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较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

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1、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第1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2、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2题。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记录自己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课后

反思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统计图由纵向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升华,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加权平均数教案

加权平均数到底是不是教学中的难点,各有各的看法。这部分知识作为初中数学的一个学习内容,专门介绍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在具体教学时,我对它的感觉总是有些两难:觉得它既不是难点又是难点。

二是教材中在让学生体会了上述加权平均数后,给出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但这里的“权数”往往是用连比的形式或是所占百分比的形式体现了一组数据的重要程度,并且用一道例题改变其中的权数,讨论哪个人会被录用的问题,通过此例反映了权数的差异对结果(平均数)的影响,显然权重不同,最终导致了结果的不同。由此发现,对“权数”的理解是否到位,制约了计算公式的运用。课堂上学生能仿照例题的模式去解决类似问题,但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这样做的道理,而且,只要稍加变化学生就会出错。所以,它又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中我发现在学生运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解题时,导致出错的原因就是直接弄错了哪些数字是“数据”,哪些数字是数据的“权”,因而错用了公式。这是学生的难点,也是课堂教学中要重点突破的`地方。首先要弄清学生对“权”重的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有差异,对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高低不同;大部分学生认为该内容看起来简单易学,兴趣不大。小学学生已经学习过(不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于用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总个数来求得平均数这一计算方法。在学习加权平均数时,易局限于以前的思路。

针对学情,在教学中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典型练习,训练要充分。加深学生对问题中的“权”重的理解,分清“数据”和“权”,从而减少错误的出现。想要学生准确的理解加权平均数中的“权”,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学习中的思维定势,对比小学所学的(不加权的)算术平均数和现在的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及联系,其实不加权的平均数并不是真正的“不加权”,而是各个数据的权重相等,都是“1”,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所有的算术平均数都是加权平均数,再以适当的实例让学生对“权”的理解更加深入,只要学生真正明白“权”重的含义,也就可以突破学生学习的疑点,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平均数教案

课堂教学只要以人为本,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本人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增强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平均数问题的理解进行阐释,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感受,不以教师权威压制学生的思维,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做到课堂教学体现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激励学生,从而提高人的教育原则。

求平均数教案

1、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的方法.

2、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难点是准确操作计算器.

2、计算器上的标准差用表示,和教科书中用s表示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而计算器上的s和我们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意义不一样.在计算器上s和是并排在一起的,按同一键,都是统计计算用的.因s在前,在后,这样要想显示出标准差,就需要发挥该键的'统计功能中第二功能,于是就得先按键,再按键.

教学设计示例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养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具有数学美的底蕴.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步骤.

2.教学难点:正确输入数据.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计算器上的键s主认为是书上的标准差s,教科书中的符号s与cz1206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计算器上的符号相同.

4.解决办法:首先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再将一些数据输入,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一)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学过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过哪些运算?(求数的方根、求角的。

三角函数值等),那么用计算器和用查表进行这些运算在运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什么不。

同,(计算器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查表慢,且准确性低).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它会使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优越性.

这样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进行统计运算,是科学计算器的重要功能之一.一般的科学计算器,都含有统计计算功。

能,教科书以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这些统计量除了平均数、标准差外,还有数据个数n,各数据的和,各数据的平方和.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另一个量s.计算器上的键s,并不表示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

(三)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讲清解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方法:在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2ndf、stat,便使计算器进入计计算状态.第二步输入数据,其过程一定要用表格显示输入时,每次按数据后再按键data.表示已将这个数据输入计算器.这时显示的数,是已输入的数据的累计个数,表中所有数据输入后显示的数为8,表明所有数据的个数(样本容量)为8,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如有7个数据是3,那么输入时可按37(前面是输入的数据,后面是输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按一下有关的键,即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

在教师讲情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计算器求14.3节例1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输入一个数据,就检查一下计算器上的显示是否。

与教科书的表格一致,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可按键del将它清除,然后继续往下输。

入.

教师还要指出教科书上的符号s与cz1206型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该计。

算器上的符号相同,在cz1206型计算器键盘上,用表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由于这个计算器上未单设方差计算键,我们可以选按键,然后将它平方,即按键=,就得到方差值.

让学生把表5、表6与前面的笔算结果相比较,结论是一致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计算器与笔算两种算法,总结出计算器有哪些优越性;(省时,省力,计算简便.)。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

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和要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科学计算器。

在中学的普及使用.

课堂练习:教材p177中1、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科学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操作方。

法与步骤,由于数据输入的过程较长,操作时务必仔细,避免出错,在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前提下,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来比较它们的波动大小,而不必再转到相应方差的比较.

方法小结:用cz1206型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布置作业。

教材p179中a组。

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

1.60,40,30,45,70,58。

2.9,8,7,6,9,7,8。

教学设计示例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

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

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

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的方法?

引入新课。

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工具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可以用这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本课我们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方法.

新课。

让学生阅读并在教师指导下计算教材例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同时,通过应用计算器,了解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2.计算器中,stat是____的意思,data是____的意思.

3.计算器键盘上,符号与书中符号____意义相同,表示一组数据的____.

4.在cz1206型计算器上设有标准差运算键,而未设____运算键,一般要通过将标准差____得到____.

选择题:

1.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____即可[]。

a.标准差b.方差。

2.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

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92,90,89,88的标准差为[]。

a.0b.1c.约1.414d.2。

a.6.3,1.27b.1.61,6.3。

c.6.3,1.61d.1.27,1.61。

教师可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或示意图纸)写好操作效果图和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

小结。

1.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

2.学会算(用计算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动手,要让学生动手作,为帮助学生中动手能力差者,要提倡互相帮助.

2.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

《求平均数》教案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

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

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

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与应用.。

复习提问。

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

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的方法?

引入新课。

新课。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2.计算器中,stat是____的意思,data是____的意思.。

选择题:

1.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____即可[]。

a.标准差b.方差。

2.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

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92,90,89,88的标准差为[]。

a.0b.1c.约1。414d.2。

a.6。3,1。27b.1。61,6。3。

c.6。3,1。61d.1。27,1。61。

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

小结。

1.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

2.学会算(用计算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2.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

《加权平均数》教学反思

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第一课时《加权平均数》这个内容的教学时,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因为学生在前面已学过算术平均数的有关知识,并且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讲并不是很难,所以我借鉴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一、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运算公式中分子与分母的含义;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三、用小黑板展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内容;

五、学生做练习;

六、公布答案;

七、选择学生做错较多题目进行点评;

八、学生自行小结;

九、课后作业。

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成功之处:预定的目标已经达到。学生主动参与面广,学习兴趣浓,练习的达成度高,教师得到了解放,学生也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很多学生从自学中找到了自信,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过度依赖老师转到了先自学再提问,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非常有用。不足之处:这一节课由于学生自学所用的时间较多,练习量较大,运算量大,学生运算速度较慢,所以原来计划安排几个学生板演一些练习这一环节无法进行。再上设计: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精选练习,减少运算量。从中得到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所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既解放了教师自己,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加权平均数听课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的课程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加权平均数。在最近的一次数学课中,老师讲解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公式和应用,让我深受启发。通过了解和学习,我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二段。

首先,我认为加权平均数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需要对不同数据进行计算的情况,这时就需要用到加权平均数。通过对各个数据乘以不同的权重值,再除以权重值的总和,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质量、计算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等多个方面。

第三段。

其次,我认为学习加权平均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统计学中的一些概念。在学习加权平均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权重和平均数的概念,还需要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统计学中也是需要的,通过掌握加权平均数,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理解统计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第四段。

此外,我认为加权平均数的学习还有利于我们培养一些实用的思维方法。在计算加权平均数时,我们需要对不同的数据和权重进行分类、整理和计算,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分类思维和计算能力。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计算来判断一个值是否合理、是否适用于我们的需求,这有助于我们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

第五段。

综上所述,学习加权平均数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掌握一种实用的工具,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统计学中的一些概念、培养实用的思维方法。但是,在学习加权平均数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准确地确定权重值、如何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如何判断加权平均数的可信度等。只有在深入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真正受益于学习加权平均数的过程。

《平均数》教案

师:为了公平起见,女生队也派出四人。

师:男生队先投,比赛结束了,你觉得男生队的水平怎么样?

师:因此,第一场比赛谁赢了?生:男生赢了。

师:比赛结束。各位裁判,男生队赢还是女生队赢啊?师:你有什么办法能公正的裁判那?可以拿出练习册算一算,汇报时要讲出你裁判的依据。

师:谁来汇报?生汇报师板书6+7+9+。。。

生:生汇报师移动课件。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那?

师: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举手?用算式的举手?

师:同学们真棒算出了决赛成绩谁赢了:生:男生。

师:热烈掌声老师量好了看一看在本上算一算剪下几厘米就一样长了?

师:总数54平均数8师:刚才谁没有说清楚?这回你能再说一说吗?

师:我是员工,现在要问经理们问题了?

师:篮球队几人平均身高是?篮球队有一人的平均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

生:可能。

师:算完我吓了一跳啊新的平均数原来五个人都达不到你说这人的身高会是什么样?

师:你是怎么想到12的。

师:不过女生队还没赢,只是打成了平手,如果想赢的话,这个高手至少得投中多少个?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去了解一下生活中哪里会经常用到平均数,了解后和同学老师交流一下。

求平均数教案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

2、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然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实践应用。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2、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2、师总结。

求平均数教案

一、活动导入,引出平均数的意义。

1、创设情境:比身高。

(1)第一次比较。师:今天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3)第三次比较。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的办法吗?

2、同桌学生讨论。生:求出几个同学的平均数。

3、现场测量台上同学的身高。

4、学生尝试练一练,指名板书。

5、比较结果。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6、小结:看来平均数(板书课题)还真能帮肋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数学《平均数》教案

1.通过观察、比较、计算等方法,理解平均数含义。

2.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特征,体验平均数的价值。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理解平均数的特征。

1.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某工厂两个生产小组进行制作海宝比赛。

每位工人1时加工情况如下:

第一组

第二组

1)你认为哪一组工人获胜?

2)比总数公平吗?怎么比比较合理?

3)你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平均每人加工的个数?(揭题:平均数)

a.用移多补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b.列式计算

(7+8+6)3=7(个)

(3+7+4+10)4=6(个)

4)观察:6是哪个工人加工的个数?

5)归纳: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哪一组的成绩好,一般比平均结果比较公平。

2.平均数的概念出示条形统计图:上海世博会9月1日至9月5日参观人数统计图。

1)尝试计算

2)观察交流:什么是平均数?

3)归纳:将一组资料中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

3.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平均数=总和个数

4.平均数的特征出示10月1日至10月5日参观人数统计图

1)估计平均数

2)计算、交流、分析

3)观察讨论:观察一下这几个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归纳:也就是说,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它的大小是在这一组数据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

归纳:所以说平均数并不代表某一个具体的数量,它指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数,也知道通常情况下可以用总和除以个数来计算平均数,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它的大小是在这一组数据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平均数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数量,它指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