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和右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3篇)

时间:2023-12-08 12:26:41 作者:曼珠

大班教案的编写应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行为动词的准确运用。请参考以下大班教案范文,了解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大班数学教案

通常的数学学习都比较枯燥,幼儿对数学不太感兴趣,上课的时候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让幼儿能对数学产生兴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发现幼儿对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涉及到数字问题的,尤其是买东西,对幼儿学习算术非常有助,于是本节课我尝试在数学课中加入故事,让幼儿边听故事边学数学,让幼儿感觉到学习数学,其实也是一件很简单、很快乐的事情。

1、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并学习4的加法

3、初步学习自己编应用题

图片若干、手偶1个、小熊头饰1个

一、游戏:听算式做动作

得数是2:坐下得数是3:起立

二、在故事中学习4的加法

故事:

今天天气真好,小熊、小狗、小马、小鸭子4个好朋友想出去买吃的东西。

1、小熊和小鸭子出门了,小熊说:“天气真热啊,我们要买些又好吃又解渴的东西,买什么呢?”小鸭子说:“买冰淇淋吧!”小熊说:“恩,可是我们要买几个冰淇淋呢?”“哎呀!你真笨!我们一共4个人,当然是买4个啦!”他们走啊走啊,终于看见一家小商店,小熊进来问:“阿姨,请问有没有卖冰淇淋的啊?”“有”“我要买4个冰淇淋”小熊说。售货员阿绎他们拿出来4个冰淇淋。“小鸭子你拿2个,我拿2个,好不好啊?”“好吧”小鸭子说。“等等,我忘了数数是不是4个了,恩2+2=4,对了。”

2、过了一会,他们把冰淇淋吃完了,可是觉得还不过瘾,怎么办?小熊说:“小鸭子我们再去买些冰淇淋吧?”小鸭子说:“不,我们买些西瓜吧,又又好吃!”“好吧,我们一起去吧!”小熊和小鸭子一起手拉手的来到商店。“阿姨,我们要买西瓜!”“你们要买几个啊?”“我们有4个好朋友,要买4个西瓜!”售货员阿姨拿出了西瓜,小鸭子拿不动就拿了1个,小熊拿了3个,最后小熊算出1+3=4,一共买了4个西瓜。

3、西瓜吃完了,4个好朋友肚子有点饿了,于是,小熊和小鸭子又出来好朋友买蛋糕吃。他们又来到商店买了4个蛋糕。小熊说:“上次你拿了1个,我拿了3个,这次该换换了,你拿3个,我拿1个好不好啊?”小鸭子说:“好吧,你拿1个,我拿3个,1+3=4,对了,我们走吧!”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他回忆一下好不好啊?

三、复习4的加法

第一次:小鸭子2个,小熊2个,一共4个算式2+2=4

第二次:小鸭子1个,小熊3个,一共4个算式1+3=4

第三次:小鸭子3个,小熊1个,一共4个算式3+1=4

四、请幼儿自己编应用题

师:那个蛋糕哪去了呢?这时候小熊,红着脸说:“我的肚子太饿了,那个在路上已经让我吃掉了!”家听了以后哈哈的笑起来,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小朋友你们知道故事里这几个算式宝宝都有谁了吗?幼答。

幼儿答

小熊:你们真聪明,可是如果我出算式,让你们来根据算式来编应用题,嘿嘿,你们能做到吗?(出算式)

幼儿答。

五、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1.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学习用符号记录结果。

2.乐意操作,大胆尝试,感受拼图活动带来的快乐。

1.教具: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2块,幼儿操作板大图一份。

2.学具:每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图操作板每人一块。每组一份固体胶或者浆糊。

1)出示一张三角形的范例板,幼儿观察范例板,并按范例板拼图。

提问1:今天天气怎么样?(很冷)风怎么样?(风很大)昨天夜里挂了一阵很大的大风,把小白兔家的房子给刮倒了。小白兔很伤心,我们要怎么帮助她呢?(给小白兔盖一幢房子)

提问2:(出示房子结构图)这是小白兔家房子的结构图,我们看一看它的墙壁是由什么组成的.?(正方形)它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提问3:小白兔还给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些图形片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图形片片?(三角形)小白兔想让小朋友们用这些三角形片片给她盖一幢新的房子。小朋友们看看墙壁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拼一下)

提问4:小朋友能用手中的三角形拼出这幢小房子吗?我们一起来拼一拼。(幼儿动手操作)

2)、出示另一张范例板,请幼儿按范例板拼出图形。

提问1:小白兔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了,这还有一张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这这是什么?(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由什么组成的?(三角形)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6个)

提问2:原来是用小的三角形拼出了一个大的三角形。你们想不想用你们手

中的三角形来拼一拼这个大的三角形?这次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前拼一拼。

1)讲述规则: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一个记录表,在记录表的左边,有什么?(正方形长方形)在正方形的左边有一个大的空格,在这个空格中小朋友们要用小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正方形。拼完后数一数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并用符号记录到后面的空格中。

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符号来记录呢?(小圆点,波浪线直线数字??)记住,你用了几个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就在后面的空格中记录几个符号。

2)教师引导幼儿复述规则。

师:(指着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在长方形后面的空格中我们要干什么?(用小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拼完后要干什么?(数一数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然后干什么呢?(用符号记录到后面的空格中)

3)介绍操作工具。

面的空格中。

3)教师总结,

师:谁能到前面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记录表?

4)幼儿相互检查。

师:今天我们一起用三角形拼出一个大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更多的图形。

活动反思:

当时在选课的过程中,由于怕自己对课堂的把握不够,所以我选择了这节环节较少,目标目标明确的三角拼图活动。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学习用符号记录结果。所以在设计上将环节简单化,增加幼儿的操作次数,让幼儿自己在拼拼凑凑中找到诀窍以及拼图的乐趣。

虽然在这节活动中基本做到了环节清晰,语言流畅,但是还是有许多的不足:

一、整个活动显得生硬,游戏性不强,缺少让幼儿感兴趣的东西。

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在游戏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虽

然我在第一环节加入了情境以及游戏,但是在整体活动中没有将情境贯穿与整个活动中。尤其是在出示大三角形时,已经有幼儿说出这是屋顶,但是我还是说大三角形。我没有好好把握住幼儿给我的启发,从而导至整个活动有些生硬。我想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我会多注意活动的游戏性。

二、没有让幼儿有充分的观察机会,引导不够。

一个活动的导入环节是整个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幼儿能否理解和接

受新的知识关键还要看导入的够不够充分。在导入环节中,我让幼儿观察小房子的结构时没有给幼儿充分的观察时间,在让幼儿观察时我缺少了让幼儿自己思考的过程,我没有让幼儿自己思考正方形是如何用三角形拼成,怎么样才可以拼出一个大的三角形等等。如果幼儿有充分的思考时间的话,那么在后来完成记录表的过程中应该会轻松许多。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1、学习2—8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的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课件、表格、铅笔。

一、引题,理解“邻居”

1、师:看,来了一辆快乐大巴,快乐大巴邀请各位小乘客去参观房子,快乐大巴,快乐出发吧!

3、你现在的位置旁边的邻居是谁和谁?

二、比一比:

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前面数比中间数小1,后面数比中间数大1的关系。

2、为什么要把2个放在3个的前面,4个放在3个的后面(2个比3个少1个,排在3个的前面,4个比3个多1个,排在4个的后面)。

4、小结:3的邻居朋友是几和几,也把2和4叫做3的相邻数,通过刚才比大小,我们知道相邻数的一个特点:就是前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小1,后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大1。

三、找一找:

数字找朋友。

1、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数字住的房子,你们看一群数字来了,他们是几?(出示数卡2——8)。

2、数字国王为他们买了新房子,数字宝宝要搬到新家里去,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住在那一幢,国王出示一个标记图:小——大,数字要按标记排队该怎么排?请你们送他们到新房子里去住。

3、数字宝宝3和5的中间数字朋友捉迷藏躲起来,我们找一找应该是几?为什么?

4、数字宝宝5的前面朋友也躲起来了,应该是几?后面呢?(引导幼儿知道比5少1是4,比5多1是6,5的的朋友是4和6)。

四、幼儿操作:

1、填空格:哪些邻居躲起来了,帮它画出来,并在正方形里写上数字。

2、圆点找朋友:圆点要找到它的前面和后面的邻居,请你帮相应的圆点相邻数画出来。

3、连连线,教师和幼儿一同评价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数学教案

跳房子(地面)如图:

三个房子中间圆形的石子路

贝贝羊、嘟嘟牛、宝宝兔;数字卡贴在圆形的石子上

一、出示贝贝羊嘟嘟牛宝宝兔引起幼儿的兴趣

l按要求铺路:

a贝贝羊―嘟嘟牛是顺着铺路1~10。

b嘟嘟牛―宝宝兔是逆着铺路10~1。

l请个别幼儿手拿带有数字的“石子”来铺路,铺好后请幼儿来正数、逆数,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请幼儿说一说,两种顺序唱数有什么特点(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二、补路(请其他老师拿掉其中几个“石子”)

l“有一天,贝贝羊发现他到嘟嘟牛家的路上少了几个小石子,小朋友帮贝贝羊补路吧”

l请个别幼儿操作,在顺、逆唱数的过程中寻找缺失的石子(即数字)。

三、游戏:

跳房子:由一跳到十,再由十是跳到一(如图)引导幼儿在跳的过程中进行顺数和逆数。

四、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l数数看红色箭头上的数字应该怎样数?白色的圆圈里应添上哪个数字(依此类推)

大班数学教案

1、感知立体图形的空间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砖块的数量。

2、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1、各种形状的砖块若干。

2、遮挡关系复杂的图片四张(见活动材料)

3、幼儿用书。

1、复习学习过的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让幼儿从中找出所有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并能说出它们共同的特征(六个面、六条边、六个顶点、立体图形)。告诉幼儿这些图形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方体”。

2、动手操作:搭积木。

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等16页,观察页面上的四个造型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搭建页面上的一个造型。

第一组:搭建页面左上角的造型。

第二组:搭建页面右上角的造型。

第三组:搭建页面左下角的造型。

第四组:搭建页面右下角的造型。

请幼儿在桌面上搭建,四组的桌子依次并排,以便后面的观察和计数。)

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实施指导。教师重点观察第三组和第四组幼儿是怎么搭建的,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建方式)。

3、请幼儿依次从各个角度观察,并计数每个造型分别用了几个立方体。

幼儿集团回答每个造型用的砖块数量。待幼儿回答完第三组和第四组造型使用砖块的数量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启发幼儿从各个角度观察找出造型看中被遮挡的部分。)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答案呢?(启发幼儿思考验证答案的方法:把造型拆散,数一数它用了几个砖块。)

请第一组幼儿分工合作拆除第三组搭建的造型,并恢复原型。

第一组幼儿商量谁负责拆除并计数砖块数量,谁负责恢复原型并计数砖块数量。

请第二组幼儿分工合作拆除第四组搭建的造型,并恢复原型。

第二组幼儿商量谁负责拆除并计数砖块数量,谁负责恢复原型并计数砖块数量。

教师小结并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和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幼儿。

4、出示遮挡关系较复杂的造型,请幼儿看图数立方体并说出其中被遮挡的部分。完成幼儿书上的练习题。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大班数学教案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学生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课前导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解决新的问题。

1、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示出来。

(3)、发现“平均分”。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

3、让学生动手平均分。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4、动手操作。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1、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本节课是让学生发现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学会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却不十分理解。

大班数学教案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多种工具的测量,尝试简单记录;。

3、感受测量活动的趣味性。

1、直尺、卷尺、皮尺、小棍、书本、橡皮、铅笔等测量工具若干。

2、幼儿用书。

3、教学ppt。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师:大家看黑板上的图片是什么呀?

幼:小朋友在擦桌子。

师:我们平常是完饭也经常的这样擦桌子,但是小朋友知道我们的桌子有多长吗?

师:非常好!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进行测量。比如说我们桌子上的书、铅笔、橡皮。下面老师告诉小朋友们如何用这些物品来进行测量,老师测量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数。请看黑板。

3、指导幼儿用书、橡皮、铅笔再次测量桌子。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始测量吧!

(启示幼儿测量物体需要从物体的最头端起开始测量,测量时用手暂时记录长度,下次测量需要紧挨手部最后端起开始测量。)。

4、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5、分析测量中的问题。

请小朋友们回家测一测父母和自己的腰的尺寸,并尝试记录下来。

大班数学教案

1、学习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培养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自制钟表一个

一、教师出示自制钟表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戴在手上的,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3、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二、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三、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大班数学教案

在运动会跳绳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跳绳计数的结果产生了分歧,原因在于跳绳计数方法不对,计数结果不准确,孩子们觉得不公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已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为抓住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真"问题,并以此作为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学习正确计数。

3.能与同伴分享合作,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1.材料准备:来自幼儿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跳绳比赛争执瞬间",记录纸和笔。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体育比赛的资料,观察了解各种比赛的过程和名次确定的方法;幼儿已有跳绳和跳绳计数的经验。

1.重点:通过实践,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在不断增强计数兴趣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计数。准备运用实践体验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这一重点。

2.难点: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准备运用启发提问法、活动延伸法突破。

1.导入活动: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一看,录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完录像后提问:

(1)录像中的小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执?

(2)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的问题?

2.第二遍录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儿观察跳绳速度与计数速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现场计数时出现的问题。

提问:

(1)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问题出在哪儿?

(2)如果是你,会怎样为跳绳计数?

3.小组实践,集体分享:如何使跳绳计数更准确。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取一根跳绳。幼儿可以边实践,边商讨计数方法,并通过图画标记等形式记录跳绳计数的方法。

(2)集体分享。

a.分享探索过程,如:

开始计数时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们是怎样想出解决办法的?

b.分享计数方法,如:

看跳绳小朋友跳动的脚计数;

看跳绳小朋友起伏的头计数;

看跳绳小朋友抡绳的双臂计数。

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c.讨论计数注意事项,如:

跳与数要对应上;

踩绳或一脚跳过另一脚没跳过,不能计数;

记清楚小朋友跳过的数,再往下接着数,并说出最后计数结果。

4.分组学习跳绳计数,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尝试跳绳记录方法,还可以探索和发现新的方法。

5.讨论:还有哪些运动项目是通过当场计数来统计结果的?

如:幼儿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戏;体育项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赛等。

6.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运用计数方法解决体育比赛及生活中的问题,如值日生发碗筷、取午点等,并用绘画、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记录下来,张贴到主题墙上,和同伴分享、交流。

首先,本次活动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科学领域学习"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通过探索"跳绳计数方法"的活动,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幼儿从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及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其次,活动过程符合《纲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儿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

第三,活动过程体现了《纲要》和《指南》倡导的以幼儿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由"教授"转变为"支持"和"引导"。

大班数学教案

1.能使用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在地图上沿直线测量,学习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2.能在表格里记录测量的结果,并进行比较。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1.中国地图,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娃娃图片。

2.小棒,回形针。

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四个民族娃娃图片,让幼儿猜猜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找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在广州,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和长春)。

2.幼儿操作并记录。

(1)在地图上寻找中国首都_北京的位置。

(2)讨论: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小棒,回形针)。

(3)怎样测量?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测量时要收尾相连。即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才能测得准确。

(1)教师出示记录表,让幼儿学习记录方法。

小结;记录表上有变的格子是我们画选用的测量工具,左边的格子是记录测量的数据。

(5)幼儿分别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3.比较结果测量。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在区域中继续提供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记录表格测量周围的物体,如桌子的长度、植特的长度等。

大班数学教案

1、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间接比较算式卡片的长度。

把玩具中相应的卡片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17页、搭配第17页的玩具卡、10以内的算式卡片如干、1—10的数字卡片若干,加号与减号的卡片若干、、黑板、磁铁。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演加减号,一组幼儿扮演数字宝宝。然后带领幼儿玩算式接龙的游戏。

规则:扮演数字宝宝的幼儿站成一排,扮演加减号的幼儿站成一排。有教师随机点一位数字宝宝出来,他先找到一位代表加号或减号的幼儿,再由这位幼儿随机找另一位数字宝宝,此时3位幼儿站成一排与其他幼儿面对面,5秒钟内代表算式结果的数字宝宝就要出来,然后由这位幼儿再开始找代表加号或减号的幼儿,游戏继续进行。如果期间有狮子宝宝该出来的时候没有出来,或者不该出来的时候出来了就要被惩罚。每当正确的数字宝宝出来就表示一轮结束,此时其他幼儿就要回归原位。

2、你们自己代表什么数字?能看清楚别人代表什么数字和加减号吗?

3、每次算式组成后赶快算算结果是多少?代表这个结果的小朋友马上就要站出来。

1、每组都有一套算式卡片,和你的同伴玩一玩,怎么能接起来呢?

2、哪个组的算式接龙最长?为什么?

1、书上也有算式接龙的游戏,请把玩具中相应的卡片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2、教师来回指导。

1、引发幼儿对一组数字的记忆与敏感性,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理解并遵守规则,按不同任务要求进行游戏。

任务卡,游戏币。

1、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接龙吗?接龙就是在座的小朋友指定一个“头”和“尾”,从头到尾说一件事情或东西,中间不能说错,不能停顿,一个接一个,到了尾再回到头。

师:今天外面用数字来接龙游戏,现在有1~5一组数字,请你们听好游戏规则。

规则:头尾相连,以接龙的方式一个接一个的数:一组数字数完以后一组重复的接下去。不漏数、不慢数。有节奏的数。

小结:接龙的游戏会了没有?一旦漏数、慢数、错数,这条龙就接不上,也就输了。

2、出示任务图示,颠三倒四数数。

师:我今天带来了任务卡,你们能看明白吗?上面告诉我们些什么?(数字3和4有两个箭头是什么意思?数的时候3和4的位置要变一变,先数4再数3)。

师:谁能按要求任务上的要求数一次。

小结:任务上告诉我们要数哪些数字,任务表上的箭头还告诉我们数的过程中哪些数字的顺序有了变化。

3、接着我们就这个颠三倒四的任务开始接龙。(强调不漏数、不错数和不慢数)。

师:你们都数对了,你是用了什么好办法?

小结:注意力集中,挺好前面小朋友数的数。在数字的顺序有变化时要特别注意,别人数的时候你要一起思考。

游戏玩法:每个人手中会获得10枚游戏币,参与游戏。从简单到的一组数字颠倒开始游戏,有人说错就要往盒子里扔1枚游戏币作为惩罚,同时游戏难度逐步提升。

游戏规则:

1、每人获得10枚游戏币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游戏币,掉落作废。

2、难度会随游戏次数提升。

3、报错数字或没跟上节奏,就要在一关结束以后自觉丢弃一枚游戏币。

4、三关游戏结束后,所剩游戏币最多的幼儿获得冠军。

1、第一关:1~10为一组数字3和4颠倒。

2、第二关:第一关3和4颠倒的同时,7和8颠倒。

3、第三关:添加新任务,指定数字不报数,而拍手。

师:学会了这个游戏,我们也可以把它带回班级里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我们来看看4位老师是怎么玩的吧。

师:(提示观察:游戏准备、游戏过程、游戏规则)。

小结:此游戏按要求来进行,记得不漏数、不错数而且要有节奏的数,回去把游戏分享给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们。

大班数学教案

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将数量与数字对应起来。

ppt,数学本子。

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来我们这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谁?

1、出示长颈鹿(谁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又来了几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可以有数字几表示?)。

2、出示狮子(谁来了?请小朋友数数有几只狮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出示斑马(谁也来了?有几只?看看又来了几只?现在有一共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4、我们来听听谁也来了?(老虎有几只?又来了几只?现在一共有几只了?可以用数字表示?)。

1、出示交警(谁来了?交警会在哪工作呢?)。

2、出示厨师——厨房。

3、(猜猜拿着剪刀,吹风机的是谁呢?)出示理发师——理发店。

4、出示建筑工人(带着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

5、(猜猜坐着消防车,穿着消防衣。一有火灾就马上赶去的是谁?)消防员——消防大队。

6、出示医院,(猜猜谁会在这工作呢?)。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找这些叔叔阿姨的工作呢?

要求:

1、将同一职业的人用笔圈起来。

2、数一数,有几个?将数字宝宝贴在旁边。

3、把这些叔叔阿姨和他们的工作地方用铅笔连线。

大班数学教案

1、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元、角的认识,进行点数并记录。

2、知道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物品,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练习50以内的加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及社会交往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课件。

2、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一、观察画面,认识、区分人民币。

1、取出钱币,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上的钱币分别是多少。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钱币上的图片,比较这些钱币的不同。

可根据钱币的明显特征,如数字、文字、图片色彩等加深记忆。

二、进行“装钱包”游戏,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按照老师的指令将不同面值的钱币放到钱包里,

三、换钱游戏“我们一样多”,学习钱币等值兑换。

1、教师拿出一张五元钱,幼儿利用角币任意组合,与五元等值。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组合方法,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归纳五元钱的不同兑换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2、逐步引导幼儿进行10、20、50的兑换。

四、情境游戏“买水果、买玩具”,练习购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