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

时间:2023-12-10 13:52:05 作者:雅蕊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教学计划范文中汲取一些教学设计的思路。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初步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三个玩具。

生:盲人摸到的分别是大象的牙齿、耳朵、腿和尾巴。(他们摸到的是大象的一个部分。)。

师:对,盲人摸的是大象的一个部位,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

师: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除了用摸,还有什么方法?

生:可以用看的方法。生:可以用观察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生通过观察,在小组内自由述说自己看到的小汽车部位)。

生:我看到的是小汽车的车头。(该生拿起小汽车指着说)。

师:其余小组也是看到小汽车车头的同学请站起来。(生一一站起来)。

生:我看到的是车尾。生:我看到的是车的左侧面。生:我看到的是车门。……。

生:(充分讨论交流后)小刚在车的前面看到车头,是第一幅图;小红看到的是车的侧面,是第三幅图;小强在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车尾,是第二幅图。

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相同吗?看到小汽车的形状一样吗?

生: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生:小红是从上面观察小汽车的。

师:她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请选择正确的图形。

生:(独立思考后,全体学生举手示意)小红看到的是第二幅图。

师:第二幅图中的大、小长方形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生:(通过观察汽车实物)小长方形是车顶,大长方形是车的身子。

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

生:可以从下面观察小汽车。

师:请拿起小汽车,从下面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自由活动观察)。

生:我看到了车轮。生:我看到了车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

生: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面去观察。生: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生: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大家都知道了怎样去观察物体,那么请你们来认一认(屏幕显示物体其中的一个侧面),这是什么物体?生:这是一架飞机。

师:同学们判断得真准确。你们看到的是飞机的什么面?生:是飞机的前面。

师:(将飞机转动一个角度)这又是飞机的哪个面?生:这是飞机的后面。

师:那你们知道飞机的左翼和右翼在哪里吗?请你们用小手来表示。(生把左、右手举起来表示飞机的左翼和右翼)。

生:这是飞机的右面。

师:对。那这是飞机的哪个面(继续转动飞机)?生:(全体回答)这是飞机的左面。

师:同学们都说对了。(屏幕显示另一个物体的侧面)这又是什么物体?生:这是洗衣机。师:你们都同意吗?(全体学生点头示意)。

师:这又是什么物体呢?(屏幕里显示一个动物的背面图)生:这是一只鸭子。生:是一只鹅。

师:我们来认一认,这到底是什么动物。(把动物换个角度)生:(观察后)原来是一只鸭子。

师:我们再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呢?(屏幕显示手提电脑的背面图)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这是沙发。生:这是黑板。……。

师: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意见不太一致。你们能想出什么好方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物体吗?生:(沉默一会儿)转转物体。

师:就按你们说的方法。(转动物体,出现不同角度)生:是手提电脑。

师: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生:不能只看一个面。生:要从不同位置去观察。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准确,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下面,请同学们用刚刚说的观察方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桌面上的茶壶,把看到的形状用动作表示出来。

(生分小组进行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演示给小组的其他同学看,教师巡视,组织、指导学生)。

师:有4个小朋友也在观察茶壶。(屏幕出现4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茶壶,并在旁边画有4幅不同形状的图形)他们看到的是哪幅图,请同学们边小组讨论边连线。

生:戴头花的小女孩看到的是第一幅图。生:短头发的女孩看到的是第三幅图。

生:穿绿衣服的男孩看到的是第四幅图。

师:还可以怎样观察?生:从上面和下面观察。

师:看到的又是什么形状?生:(分小组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茶壶盖、茶壶嘴和壶把,从下面看到的是壶底。

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出示一座小房子实物)请大家观察这座小房子,把从不同位置看到的房子的形状画下来。

(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绘画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展示学生画得好的作品)。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它三个方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景,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二、认识书面上的东、西、南、北。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1、认识南、北。

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驾驶员是靠什么认清方向的?

出示指南针:指针所指的方向是南面。那么它后面的是什么面?

2、认识东、西。

每天太阳从(升)面升起,面对太阳,你的`后面是什么面?是(西面)。

3、说一说填一填。

(1)观察教室说说教室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墙上分别有些什么?

(2)面对南面,左面是,右面是()。

(3)面对东面,后面是(),右面是()。

1、到操场观察。

(1)、看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2)、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先确定哪个方向?

其它三个方向又是怎样确定的?

2、出示p87第3题。

创设情景:一天小明要到公园玩。可是在。

十字路口他迷路了,你能帮帮小明吗?

看路标:说说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在哪个方向?那么人民公园在哪个方向,小明应向()面走。

3、p87第4题。

出示两张球票:观察思考说说这两个小孩。

能坐在一起吗?为什么?

(1)从票面上的东区、西区。

(2)从蓝球场图上看出。

p87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为什么?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月日

教案(序65)。

课题。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

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学生喜欢感兴趣的猜一猜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什么是观察。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2)换位观察: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4)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

做”)。

2、巩固新知。

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题”)。

2、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3题)。

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2题)。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

1.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

2.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瞧!解放军叔叔有时还借助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呢!

3.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师: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民兵直观思考和初步的宽间观念。

3、使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活动,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各种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的道理。

照片、玩具猴、茶壶、教学挂图。

1、出示一张课前本班某同学拍的照片(投影)。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谈话:同学们认识这是谁吗?你们怎么知道他是谁的?你们喜欢拍照吗?好的,我们来玩一个拍照片的游戏吧!来,像老师这样架起自己的照片机。你们这么多相机一齐拍老师,老师得准备一下,好了,你们拍吧,请仔细观察,你拍的照片里,能看到老师的什么?谈话:同学们还想拍吗?好,老师再换个姿势你们拍吧。

学生活动。师:这次你能从你拍的照片里看到老师的什么呢?为什么和刚才看到的不一样?导入新课: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1、教学例1出示书上94页上的两张照片。谈话:小明和我们一样也在教室里拍了两张照片,想一想,他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照片?请在小组中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小结:虽然两张照片都是在教室里拍的,但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2、教学例2。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谈话:同学们还想拍照吗?我们再来为四只小猴子拍照吧。请每个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玩具猴,让它面朝黑板坐好。

学生把玩具猴放好,教师检查一下每个小组的玩具猴摆的位置对不对。

谈话:请小组长从信封里拿出4张小猴的照片,想一想:哪一张会是你自己拍的?为什么?提问:你们四个同学都是为同一只小猴子拍照片的,为什么拍到的四张照片都不一样呢?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谈话:你们想换个位置给小猴拍照吗?请90度旋转你们的座位,然后再拍,这样组织三次。

(1)独立完在再交流。

(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3)提问:为什么同是一个学校的大门拍到的却不同呢?

(1)小组交流。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2)全班讨论。

出示编好号的茶壶图,让学生想一想,你看到的是哪一幅图,猜一猜,你们小组里的其他3位同学看到的分别是哪一幅图。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继续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方块统计图。另一部分是教学法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教材的编写特点通过认识方块统计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4、教学本单元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支,结合熟悉的生活事例,体会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儿童的自我体验,达到知情合一,促进儿童统计观念的发展。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刘老师拍了两张学校校门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校门的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校门,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出示并介绍小猴。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察小猴,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察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观察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继续示范:再观察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老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分别让每个小组2、3、4号小朋友举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并说一说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较:(举起每个组2、4号小朋友选择的图片)这两张图片,分别是每个组2、4号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吗?你是怎样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谈话:刚才每个组的四个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小猴,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小猴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吗?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按这样的顺序(手指顺时针方向)换个位置再观察,并在四张图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观察后,组织反馈。

继续换位观察,使每个学生都分别从四个位置观察小猴。

提问:通过刚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着重让学生弄清判断从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视图的方法。如:当学生说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图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指出自己看到的视图。

提问:你能说出你们组其他三个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吗?(着重引导学生根据壶嘴和壶把的朝向判断茶壶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辩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像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向学生渗透要想全面地认识一个事物,就要进行多角度地观察和了解。

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卡片三张、玩具四个、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一部。

一故事引入,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几个盲人说的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这些人都说错了?

生:因为这些人只摸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错了。

生:因为这些人没摸大象的整体,就说自己摸到了什么,所以就错了。

师:对了,盲人摸的是大象的一个部位,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看来,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就需要我们对物体进行全面地观察。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师:今天老师还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师:就请同学们赶快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师: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你的位置上对小狗进行仔细的观察,你看到了小狗的哪一个面?是什么样子的?观察完的同学,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学生活动)。

生:第一幅和我刚才观察到的是一样的。

师:这是小狗的哪一个面?

生:这是小狗的正面。

(生说师板书:正面)。

师:是什么样子的?

生:有两个大耳朵,还能看见两条前腿。

生:还有两个大眼睛,两个眼眉。

生:还有一张嘴和几根胡须。

师:有哪些同学也看到了小狗的这个面?请举起手来。

师:这些同学观察到的是小狗的正面,那其他同学呢?你们又看到了小狗的哪个面?

生:我看见了小狗的后面。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后面)。

师:能在屏幕上选出你看到的画面吗?(课件)说说是什么样的?

生:我看见了小狗向上翘的尾巴。

生:我看见了小狗的两条后腿,和上面的斑纹。

生:从后面也能看见小狗的两只大耳朵。

师:谁也观察到了小狗的后面?请把你的小手举起来。

师:刚才一直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小狗的哪一个面?

生:侧面。

师:(板书:侧面)。

师:是哪一幅图?说说是什么样的?

生:我只能看见小狗的一只耳朵。

生:我能看见小狗的一条前腿和一条后腿。

生:我看见小狗的身上有许多的斑纹。

生:它的脑袋后面还有一个吹气孔。

生:因为我们坐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也不一样。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明白了,因为我们坐的位置不同,所以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2换位观察。

生:想。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起立,按照老师手指的方向,走到下一个位置上坐好。(生活动)。

师:你们现在看到的小狗和刚才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现在看见的是小狗的哪一个面?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自己看见的样子。

生:观察后汇报。

师: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我们怎样才能对一个物体进行全面的观察呢?

生:要对物体的每一个面都进行观察。

生:要全面地看一看物体。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3观察练习。

师:现在老师想找一个小模特到前面来,让全班同学对你进行观察,谁愿意来?

师:(让学生站在前面)现在同学们看到了他的哪一个面?

生:正面。

师: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他的脸和红领巾。

师:(让学生走到四个小组的中间)现在同学们又看到了他的哪一个面?(找找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学生说)。

生:我看见了她的正面,看见了她的脸和红领巾。

生:我也看见了她的正面,看见了她的两个胳膊。

生:我看见了她的侧面,看见了她的一个胳膊。

生:从她的侧面,还能看见她的小辫和头花。

生:我看见了她的后面,能看见她的小辫和两个耳朵。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我们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结果确实是不一样的。

师:谢谢你,到前面来当小模特,请回去吧。

4课间操。

师:刚才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的非常出色,下面我们来跳个舞轻松一下吧。

生:和老师一起跳舞。

师:轻松过后,老师相信同学们会比刚才表现的更加出色。

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

生:观察过。

生:我观察的是数学书的正面。

师:把正面的图片对应黑板上的板书贴上。

师:谁还能说一说?

生:汇报后选图片。

师:贴图片。

师:现在请小组长快速把数学书放在桌面上。坐好,看谁坐的最精神。

2、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不仅爱学习,而且喜欢做好事。昨天,老师正好看到一位同学主动地从地上捡起废纸,这是多好的行为呀。老师悄悄地拍下了这个镜头,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课件)(后)你们能猜出来他是谁吗?

生:(猜测是谁。)。

师:为什么这么难猜?

生: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后面。

师:(课件)我们现在看到了他的哪一个面?

生:侧面。

师:能猜出来吗?

生:(猜)。

师: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个面就知道她是谁了呢?

生:正面。

师:他是谁?

生:李奉泽。

师:我们都应该向这名同学学习,能够做一些好事,为大家服务。

生:音乐老师能看见钢琴的正面,因为老师坐在钢琴的前面。(课件演示)。

生:唱歌的同学能看见钢琴的侧面,因为他站在钢琴的侧面。(课件演示)。

生:跳舞的同学能看见钢琴的后面,因为她正在钢琴的后面跳舞呢。(课件演示)。

生:欣赏的同学能看见钢琴的上面,因为他扒在了钢琴的上面。(课件演示)。

师:是呀,我们观察物体不仅可以从它的前面、侧面、后面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进行观察,有时还可以从它的下面进行观察等等,观察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4、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张照片,老师是站在哪进行拍摄的?(课件)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教师是站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因为拍的是我们的前面。

生:因为照片上是班级的后面,只有站在前面才能看见后面。

师:这一张呢?(课件)。

生:这张老师是站在教室的侧面拍的,因为拍的是我们的侧面。

生:还能看见教室侧面的大窗户。

师:这一张呢?(课件)。

生:这张老师是站在后面拍的。因为能看见教室的前面。

生:因为拍的是我们的后面。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善于观察,还特别看动脑筋,真了不起。

5、师:刚才同学们看了老师拍的一些照片,你们想不想自己拍几张照片呢?

生:想。

生:愿意。

生:学会了。

师:老师想让同学们给老师照一张正面的照片,你们应该站在哪给老师照相?

生:站在老师的前面。

师:谁愿意给老师照这张照片?

生: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拍照。

师:老师想照一张侧面的,你们应该站在哪给老师照相?

生:站在老师的侧面。

师:谁来给老师照?

生:拍照。

师:同学们在拍照时,还挺专业的,就像真正的摄影师似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拍的照片吧。

师:我们看这张照片,(照相机连接电脑)是谁给老师拍的?你们觉得拍的怎么样?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给老师拍照,老师很喜欢这些照片,冲洗出来,老师一定把照片摆在写字台上留做纪念。

6、师:刚才,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了观察,我国北宋诗人苏轼在初游庐山时,就对庐山进行观察,并写了一首优美的诗,你们想听听这首诗吗?老师就把这首诗送给同学们。(课件)。

师:你们喜欢这首诗吗?

生:喜欢。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苏轼在诗中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站在了山里,看不见山的整体了。

师:看来呀,我们要想了解物体的全貌,就必须对物体进行全面的观察。

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生:开心。

师: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要想了解物体的全貌,就要对物体进行全面地观察。

生:我还知道了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呀,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成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只有你有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你才会发现更多的美,在数学中你才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大量的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实践活动。在这些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既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情感,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本课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观察人物的这一环节中,学生不能抓住人物每一个面的特点进行表达,我想这时如果我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就会使这一练习的实效性发挥得更大。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具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引入复习内容。

2.出示复习目标。

(1)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出示复习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我们小学阶段所学习过的观察物体的知识,思考:

(2)如何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如何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可举例说明)。

(5分钟后汇报复习收获,看一看哪一位同学汇报的最好)。

4.想一想。

学生根据复习指导的提示进行独立整理复习。

5.说一说。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说明。汇报时有的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有的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相关的知识。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汇报,看来同学们收获都很多,下面就利用你们所复习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多媒体出示: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

(2)。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对老师想说什么话?

生1:我又熟练的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生2:我进一步知道了要正确画出自己看到立体图形的形状,首先要认真观察,看看哪些小正方体是隐蔽的,是看不到的,哪些是能看到的,画好了之后还要进行对照。

生3:我又明确了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的关键是找到隐蔽的小立方体。

看来同学们这节课收获都很多,下面就利用所复习到的知识考一考大家。

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

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

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

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3.巩固练习。

(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

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1.娃娃不能移动;2.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3.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

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巩固拓展。

(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幻灯片、玩具小熊、水杯,长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学生活动:将长方体盒子放在讲台上,让三名学生分别站在长方体盒子的不同面,把各自观察到的盒子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抛出疑问,引发冲突,促使学生思考。)。

生:因为刚刚三名同学站的位置不一样。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小熊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小熊的正面、侧面、背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小熊。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小熊的()面,我看到了小熊的()”。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

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熊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小熊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四个面的小熊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巩固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三)观察上下认识上面、下面感知物体。

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出示图片)。

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老师拿出杯子,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四、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五、书本练习,课堂作业本练习做,反馈。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课时安排: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上面、正面、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经历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3、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物体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物体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形状。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玩具米老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观看3组照片分别为从不同方向拍摄的教学楼、雕像、饮水机。问:这些照片你熟悉吗?你知道老师是怎样拍摄的吗?通过学习本节课,你就会找到答案。

2、猜一猜:你能知道他是谁吗?(课件依次出示学生背面、侧面、正面图)。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正面背面侧面。

从背面观察很难确定是谁,从侧面看到正面就知道是谁了。

3、你知道老师是站在小朋友的那边拍出这些照片的吗?

4、揭题: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5、观察玩具。

师小结:像玩具,我们从它的上面、正面、侧面、后面观察,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师总结(出示):对一般的物体来说,从它的不同方位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二、探究、学习新知识。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幻灯投影展示画面)你们喜欢吗?咱们一起来欣赏吧。

要求:从远到近观察,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别人说的时候,你一定要认真听,他说不完的,你再补充,你补充的一定他没说过的。

2、师:看这只大船,桥上的小男孩看到的是船的哪面;洗衣服的阿姨看到是船的哪面,划小船的小男孩呢。

师:请再观察这幅图,下面图形分别是从船的什么位置看到的?

谁来说第一幅图是从船的什么位置看到的?(第二幅图、第三幅图呢?)(指名说)。

3、师: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同时看到了这轮水车,他们看到的水车的形状一样吗?

生:(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交流看法)指图回答。

师:他们分别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生:举手回答。

三、巩固目标。

1、课本第69页第1—3题。

第一题:

请看:读要求!

第二题::说一说:齐读要求,

谁来说第一幅图是从电视机的哪个位置看到的?第二幅呢?第三幅呢?

第三题::看一看。

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左到右,你都看到了什么?

如果小女孩看这座房子,她看到的房子是什么样子呢?戴草帽的叔叔呢?

如果开收割机的叔叔看稻草人,他看到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呢?小鸟呢?

四、达标训练。

新课堂、亮点激活部分练习题。

五、总结:

你有收获吗?

学生总结:学习了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对一般的物体来说,从它的不同方位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2、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合作意识,培养初步的辩证唯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准备。

课件配图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一、情景创设。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2、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问题探究。

1、讲解每个面的名称。

2、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3、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4、组织学生互相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2、口算。

3、连一连。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的《资源与评价》。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上新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识别方向,看我们班谁的反应快而且指的方向准确。同学们以自己为中心,听口令用手指出你的方位。

师:正面正面在哪里?侧面侧面在哪里?后面后面在哪里?

设计意图:以游戏作为全课的开始,既缓解了上课开始时学生的紧张心理,又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游戏活动也恰到好处地为新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初步感悟到方位的初步知识,为下面的上课做了基础性的铺垫。

谈话:“课件出示玩具熊猫图”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小熊猫。)。

同学们,下面是四个小朋友从不同方向观察熊猫,那你们能说说下面这些图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举手回答。

师逐一出示答案。

师追问: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小熊猫的。

师问: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到熊猫,要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

生1:可以把小熊猫转一转。

生2:也可以我们围着小熊猫转一圈。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所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全面、有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熊猫”再让学生知道要让每个人都能全面的观察熊猫。就要换位观察,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谈话:这时,开来了一辆大货车,同学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大货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学生观看大货车图)这四个同学分别看到大货车的哪一面?同桌相互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

(二)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4题。

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学生填写序号,并说明理由。

(三)填一填(课件出示动物们观看房子图)。

小猪盖了一间特别漂亮又坚固的房子,邀请了它的好朋友小狗、小猴、小猫和小鸟来看看它的新家。那同学们能说说这些动物看到的是哪一面吗?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结:小猴看到的是正面,小鸟看到的是上面,小狗看到的是左侧面,小猫看到的是右侧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站在不贩位置观察物体,看到手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要想清楚、全面地观察物体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板书设计。

正面。

左侧面。

侧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右侧面。

后面。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观察活动;能克服困难,努力追求成功。

教学重点: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的角度。

教学难点:

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的角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出示《盲人摸象》的画面,选用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导入新课。

师:故事中的盲人们分别把大象说成什么,为什么?引发学生讨论。(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由“摸”过渡到“观察”。既能为新知做好铺垫,又能渗透本课的重点内容,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体验感悟,探索新知。

1、猜一猜。

运用课件出示一个小猴的照片,先出示从前面拍的让学生说一说都看到了这个猴子的哪个部位,再出示猴子的后面、侧面的照片,分别让学生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师:拍的是同一个猴子,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知道吗?(设计意图:这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物体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初步感受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这样的做得主要目的是以身边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观察物体的角度,如正面、侧面、背面)。

得出结论:同一个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分别从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出示课本例1。

让学生观察图1,赵亮、王丽、丁一、江分别看到水壶的哪一面?并说一说为什么。

小结: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呢?(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想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的形状,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2、实物观察教学。

教师在教室中间的桌子上放一个水杯,全体同学面向水杯进行观察。

(1)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看到水杯的那些地方。

(3)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面只能看到水杯的一个面,怎样才能看到水杯的其它面?(小组讨论)请对面的两组同学交换位置,说说所观察到得结果跟刚才一样吗?你知道为什么?(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位置的变化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小结:站在各个位置观察到的水杯的部位是不同的所以得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出示课本例二。

进一步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小女孩的正面、左面、侧面分别是小红、小军、小明画的。

3、观察验证。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观察的方法以后,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实物(如长方体,正方体,玩具车等特征较明显的)放在桌面上,小组四个人分别在自己的位置观察,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看到的是实物的哪一个部位。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究,总结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这一结论。(板书)。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利用多媒体出示课堂活动第一题,说一说图中三个人看到的小汽车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汇报,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练习。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回家后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形状都不相同呢?(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介绍了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形状不同,然而,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一些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形状是相同的,因此,可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去寻找,观察,如球、苹果等,这样既体现了知识的严密性,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幻灯片、玩具小熊、水杯,长方体盒子。

一、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学生活动:将长方体盒子放在讲台上,让三名学生分别站在长方体盒子的不同面,把各自观察到的盒子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抛出疑问,引发冲突,促使学生思考。)。

生:因为刚刚三名同学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小熊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小熊的正面、侧面、背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小熊。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小熊的()面,我看到了小熊的()”。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

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熊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小熊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四个面的小熊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巩固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三)观察上下认识上面、下面感知物体。

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出示图片)。

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老师拿出杯子,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四、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五、书本练习,课堂作业本练习做,反馈。

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本课伊始,创设儿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仅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

(2)组内交流: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

(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点拨。

(4)设疑探究:你们看的是同一个熊猫玩偶,为什么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

2、全面观察,丰富表象。

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

(1)再次观察:每组同学按顺时针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2)交流反思:你现在看到小汽车的哪一面?为什么和刚才的一样呢?

3、重点观察,深化表象。

(1)对比观察:刚才有两个位置看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请再到这两个位置进行观察。

(2)质疑辨析:你看到的熊猫左右个侧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明确认识:引导学生根据熊猫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说明熊猫的脸、四肢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偶为直观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中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为下一环节的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运用表象,发展观念。

刚才我们在不同位置对熊猫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出示例1情境图:

1、情境模拟。

(1)看一看:对照情境图,先请每组的四位学生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看看小明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再到小红、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看一看。

(2)想一想:请学生静静地想一想上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

2、运用表象。

(1)说一说: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四个不同侧面的熊猫图片,学生说一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相应的图片下板书四位同学的名字。

(2)辨一辨:课件任意出示上图中的一张熊猫照片,判断是哪个座位上看到的,请快速站到相应的座位旁。

3、自主迁移。

找一找:除了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你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又会看到什么?(例如,从上面观察,看到熊猫玩偶的头顶。等等)。

4、反思提升。

(1)启迪反思: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归纳提升: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板书: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模拟、方法迁移、想象推理等形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观察者与熊猫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较好地实现由实物到形状图的转化,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四)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连一连。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观察推理: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大卡车的哪一面?分别是右边的哪幅图?

(3)独立解答:学生各自在书上连一连,然后汇报,同时课件显示答案。

2、站一站。

(2)活动判断:课件分别出示茶缸前、后、左、右四个不同位置拍的四张图片,学生想一想在哪个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站到相应的位置。

3、填一填。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2)想象推理:有三名学生分别站在3个序号所在的位置,为城楼拍照,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个位置拍的,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3)交流汇报:学生回答后显示照片的序号。

4、猜一猜。

(1)课件依次出示:电脑的背面图、盘子的底面图、茶壶的顶面图、兔子的背面图、储蓄罐的侧面图、闹钟的正面图。

(2)大胆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分别是物体的哪个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激活经验储备,经历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大胆猜测、合情推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智慧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体验,学会数学思考,感受数学美。

(五)全课总结,迁移延伸。

1、畅谈收获。

2、小结延伸。

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今后在看待事物时,不能像盲人摸象中的盲人那样只凭某一方面的了解来判断,这是不准确的,必须从事物的各个方面来观察,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设计意图】课尾小结呼应课始,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引向课外,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这节课的知识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第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两点把握较好。

一、学生的空间想象与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

新授开始要求学生在4个相同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基础上再添一个,从正面看形状不变,怎样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聚集每个组员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拼摆的过程中体验同一个形状摆放物体的多样化,使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空间想象得到训练,大部分同学摆出了6种,而且说出理由和摆法。因此我们上每一节课都要充分去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当然教师备课时也要把问题想得完整、全面。

二、充分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课一开始就要学生观察由4个同样小正方体摆出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要求学生用鼠标在课件里指出来,同时教师画在黑板上的平面图形要学生上来填出是从什么方向所观察到的,逐渐升华到给出6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来的立体图形,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先从正面、侧面画,发现正面和侧面的平面图形是相同的,但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比较难画,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不要老师指导也能画出,效果很好。

这节课我让学生在“拼摆”和“观察”中进行探讨,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通过想象从实物中抽象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又在拼摆中体会多种摆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像、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