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乡端午风俗吃粽子(模板16篇)

时间:2023-12-21 19:07:33 作者:笔舞

优秀作文是一种洞察世界的窗口,通过文字的表达可以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和生活。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写作风采。

家乡风俗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一天晚上,妈妈看见大姨在朋友圈发自己包的粽子,妈妈和我也想试一试。

我们先把包粽子的食材准备好,然后妈妈拿起粽子叶,包了一个三角筒,紧接着把豆沙、蜜豆和糯米依次装进三角筒里面,把粽子叶往里一堵,再把它卷起来,最后用粗线绳缠好,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该我包了,我原以为包粽子只要卷一个三角,然后装上米,再卷一卷就好了。可是谁知道,我包成之后,整个一个四不像,歪歪斜斜躺在桌上睡大觉呢!我重振旗鼓,准备再战。我先拿起粽子叶,卷了一个三角筒,往里装上一点米,把粽子叶往上一卷,可是角儿那里露了,米全洒了出来。“妈妈,我总也包不好,我不想包了,你自己包吧。”妈妈鼓励我说:“别灰心,多练练就好了。”于是我再一次鼓起勇气,这次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双手紧紧地用粽子叶包紧米,这一次米没有洒,“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我高兴地大叫着,妈妈也向我伸出了大拇指。

通过学包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所有事情都要经过磨难才能成功!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作文二: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作文三:端午节的由来。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饭厅快快乐乐的吃着粽子。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只好自己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悲愤不已。有一回强大的秦国派人找楚怀王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阴谋,便去劝阻楚怀王,没想到楚怀王不但不听他的,还将他驱逐出都城。结果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关机牢房里,三年后因忧郁成疾死在了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后,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国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劝说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遥远的汨罗江边。后来亲王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因不愿做亡国奴而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里。后来百姓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面投放粽子和鸡蛋,希望江里的鱼不要吃屈原,还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便驱赶水怪。从此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喔,原来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作文四: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当时,秦国把楚怀王抓走了,屈原建议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把大王救回来,但楚顷襄王怕打不过秦国,犹豫不决。有一个坏人不想让屈原受宠,就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信了那个人的话,就把屈原的封地没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罗江那里了。终于,楚国被秦国灭掉了。因为屈原是一个很爱国的诗人,他心如刀割,就写了一首《天问》的诗,决心和国家共存亡,在农历五月初五时,就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农历五月初五,就驾着船,向江里投放用粽叶包的饭团,并向江里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在这天,举行赛龙舟活动,并包粽子、喝雄黄酒。

我一定要像屈原那样做一个爱国的学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作文五: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作文六:端午节的来历。

你们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赛龙舟。我们这儿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送绿豆糕、吃绿豆糕的习惯。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天不仅仅能吃到粽子和绿豆糕,而且还能表达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家乡风俗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哇,好香啊……”香喷喷的粽子终于出炉了。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进入了我的眼帘。“啊呜!还真不错。”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的心像打翻了的蜜罐——甜丝丝的。

那已经是去年端午节的事了。“吃粽子,赛龙舟,欢欢喜喜过端午……”我哼着小曲,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提着几把绿油油的竹叶。我们先把叶子放在水里浸泡。接下来就是准备包粽子的配料了。奶奶准备了糯米,红豆,五花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蛋黄了……真是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让我来告诉你怎么做吧!

每想到端午节,我心里总会有一种包不住的喜悦。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在5月28日,我与母亲、姥姥、姥爷来到江边踏青,我所看到的一切让我非常伤心与失望。

成堆的垃圾铺在先前鲜又嫩绿的草地上,空中已不是昔日的蓝,显得有时灰暗;江水已不是昔日的清,显得有些污浊。时不时有塑料袋从头上拂过,幼稚的小孩子们还在追着白色泡沫垃圾。路旁的花枯了,草也被人踩扁了,小食品的包装袋与冰棍杆被风吹得满地“飞舞”。江风吹来,一股臭气熏鼻。就算大家看到此情此景,还是向地面投置烟头、空瓶——没有人愿意去清扫,没有人愿意去维护,没有人愿意去管理,没有人愿意去在意。

我静静地拾起一张报纸,将它扔进垃圾桶内。可能路人认为我很可笑,可能大家认为我很愚蠢,但我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做为一个冰城人,人们应该为城市甚至说是为自己付出你的微薄之力。

不一会儿,龙舟比赛开始了。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最能展现团结的节日运动。而此时此刻龙舟比赛正在我的面前,一个个坚持而又团结的身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团结在此时此刻也成了俊姿。飒爽英姿的他们以整齐的动作挑战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江边的人们也发出了人声鼎沸的加油声、祝贺声,第一艘龙舟为2号船,团结永远是他们的口号,所以胜利也属于他们。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而今天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伤心欲绝,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居民知道屈原是个好官,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做成粽子,把划小船变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妈妈告诉我: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按照妈妈的方法,把粽子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我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吊人的胃口的,使人馋诞欲滴,只要我一闻到味,我的食欲就会被挑起.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湖面上,有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群众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星期天就是端午节了,所以星期五我们举行了一场包粽子比赛。我们准备第一节课包粽子,第二节课写粽子,第三节课尝粽子。

开始包粽子了。大家都熟练地拿起一张粽子叶,我也不例外。我先把粽叶卷成一个筒(筒底下要是尖的,不能漏),然后开始填米。开始还一切顺利,可到了盖粽叶这一步我就怎么也包不好了,不是个扁扁的三角形;就是盖上后漏米。同学们都说我们这一组是“一点就通”,可没人“点”,可我觉得我是“百点不通”啊!奶奶在家教了我好多次了,可我还是一点不会。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出了第一个粽子,这个粽子该尖的地方不尖,该圆的地方不圆,真不成样子,不过我还是很重视它,把它放进了我的小盆里。

开始写粽子了。所谓写粽子,就是包粽子的过程结合自己的感想写一篇作文。我虽然包得不好,可写起来是“下笔如有神”。我写了一行又一行,很快交了上去。老师问:“怎么这么快?肯定没好好写。”我打趣地说:“我这是速成作文,保证质量!”

终于开始我们最喜欢的环节:尝粽子了!老师把煮好的粽子发给我们,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虽然这些粽子不如家里包的好吃,不过在我们心中,各种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它—一个自己包的粽子,因为那是我们全心全意包出来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理解更深了,我还明白了:任何事都不能一味地去做。就像包粽子,这样包不行,再换一种方法包。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端午节这天,妈妈买来粽叶,端出泡过的江米,洗好蜜枣,准备开始包粽子。我也想自己动手包粽子,便自告奋勇要帮妈妈包粽子。我拿起粽叶一卷,挖了一大勺江米倒在粽叶里,双手一合,结果粽叶散开,里面的江米也散落一地。看来包粽子并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

妈妈笑着说:“你要仔细观察,多多练习,就能包成一个漂亮的粽子”。我又一次拿起粽叶,认真观察妈妈如何包粽子。只见妈妈不慌不忙地拿起两片粽叶,卷成圆锥形,往里面倒进少许江米,然后放入一颗甜丝丝的蜜枣,再倒入一些江米盖住蜜枣,然后用粽叶包裹形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紧紧扎住,一个饱满、精致的粽子包好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又尝试了几次,终于包成一个“合格”的粽子。

妈妈问我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我知道那是因为人民为了纪念古代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妈妈还说包粽子是流传很久的民俗,我们要学会这门“技术”,更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知识,长大才能做像屈原那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哎呀,我的粽子煮好了,我可要好好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啊。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家乡端午风俗吃粽子的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填入汩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入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

首先是包粽子,要把竹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在准备好绿豆、鸡蛋黄、肉等材料做馅。再把长长的竹叶折叠,围拢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后把竹叶包着的粽子做四个角的形状。包粽子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棉线绳包好粽子,不然粽子在煮的过程中就会松开。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水要漫过粽子,用猛火煮,大约一个小时后,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钟。等粽子熟了以后,就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

然后是划龙舟,千姿百态的各式彩龙在江面游弋,有的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有的摇头摆尾,有的神采奕奕。当划龙舟比赛开始时,各色各样造型的“蛟龙”如箭里弦,欲争群龙之首。此时,健儿们狠劲猛划,奋力冲刺,两岸滚起阵阵“加油”的声浪。

端午节不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还是一种古老的传统。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不愿做亡国奴,勇敢在投入乌江,以死表示自己对祖国的忠贞不渝。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进行包粽子,划龙舟比赛等活动。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打算亲自下厨——包粽子。

早上,我准备了五花肉,腊肠,冬菇,糯米,绳子和粽叶,便开始包起粽子来。我先把两片粽叶平放在手中,再将手弯弯一勾,粽叶就成了一艘“小船”。我将一勺子枧水浸过的糯米和“脱衣”绿豆均匀地倒入“小船”内,在中间间挖了个洞,放什么材料好呢?我夹了一块肥肥的五花肉,两根腊肠,一个冬菇,嘻嘻,都是我的最爱!我又将一勺子糯米盖住了材料。接下来就帮粽子穿上“绿衣裳”了。我先把粽叶左右都折向中间,然后上下两边往下折,再用绳子在粽子中间绑了一结,两边也绑了一结,妈妈说我就像在绑螃蟹一样——五花大绑!

粽子包好了,我和妈妈就拿到锅里蒸。妈妈说:“要先用武火蒸一小时,再用文火蒸两小时,就大功告成了!”一小时过去了,粽子的香味已经飘入我的鼻子里了,真想马上吃一口,哈哈!

等呀,等呀,两个小时终于过去了,粽子新鲜出炉了!我馋得直流口水了,狠不得马上把粽子塞进口里。

我和妈妈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味道真是好极了!我决定,明年的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乡风俗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条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来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中国各地都一样。

相传端午节是用来纪念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每年端午节来临,人们都会包粽子,赛龙舟,在大门上插艾条,给小朋友手上戴五彩绳。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我们准备包粽子。之前的端午节都是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包粽子,今年我也要学着包粽子,要展示展示我的聪明才智。刚开始时,爸爸就是不同意,因为今年的粽叶实在是太贵了,爸爸怕我闹着玩,浪费粽叶和江米。但是经过我的软磨硬泡,爸爸只好同意让我包粽子。我想,我一定要拿出自己的本领给你们看看。

妈妈拿出了一片粽叶,熟练地用手一卷,便成了一个圆锥形,像一个漏斗。妈妈教我淘了淘米,然后一边往粽叶里放糯米,一边往里面加水,把米压实了,再放个枣,把粽叶对折起来,往旁边一折,用马兰草一扎,一个漂亮的,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感觉到很简单,就试了一下,可是我把粽叶弄破了,糯米从那个缝里面露出来了。但是我不气馁,学着妈妈的样子,又包了一个,但是那个不是菱形,而是扁的,妈妈笑得弯下了腰。她说再来一个,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包了几个粽子,虽然歪歪扭扭的不好看,但是妈妈说:“煮出来一样是粽子的味道。”

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蒸煮40多分钟,粽子才熟了。等热气过后,我迫不及待地把高压锅打开。喔!满满的粽子香味飘了出来。拿出一个粽子,剥开皮吃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真香!

我挑出自己包的四不像的粽子,剥掉了粽叶皮,送给爸爸尝。爸爸说:“嗯,好吃!好吃!”我别提多开心了。

五月稻禾熟,端午粽子香!在纪念屈原的时刻,我们也不能忘记袁隆平爷爷,是他让我们远离饥荒,吃上甜甜糯糯的粽子。我喜欢粽子带来的这种香味儿,这是端午节特有的味道。

写家乡风俗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今天中午妈妈下班回到家,说:“今天是端午节,待会儿吃粽子。”说着从食品袋里掏出几只粽子。我迫不及待开始观察起粽子来,它既不像方形,也不像圆形。它共有4个棱角,4条边,4个三角形面。粽子身披翠绿的外衣,身体上缠着一条洁白的丝线。妈妈把粽子煮熟后苇叶变成了墨绿色,散发出阵阵的清香。剥开墨绿色的外衣,只见洁白如玉的米团上镶嵌着一颗又大又黄的蜜枣。黄、白、绿三种颜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美丽。我忍不住轻轻咬上一口馅,真是甜而不腻,黏而爽口,好吃极了。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味,又是营养丰富的馈赠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爱吃。

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仅外观漂亮、色泽诱人、味道鲜美。而且还包含着对一位伟大诗人的怀念。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楚怀王对屈原的爱国主张不予采纳,还听信别人对屈原的栽赃陷害,导致屈原被流放到南方。最后楚国被占领,满怀忧愤的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了。人们崇敬他、怀念他,纷纷将米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江中,作为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后来这一天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啦。

妈妈说,粽子不仅是美食,还要让我学习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

家乡风俗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精选】

上个星期天,作文班的陈老师举办了一次包粽子活动。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包粽子,并且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上书楚怀王联齐抗秦,被当朝权贵子兰陷害,后被流放。此间,他写下了著名诗篇《离骚》《九歌》等,表达了自己忠君爱国的情怀。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投汨罗江,老百姓为了他的尸体不被玉龙虾啃食,把煮熟的米饭团,鸭蛋、鸡蛋等投入江中喂水族类。久而久之,五月端午包粽子的习俗就形成了,并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这,大概就是最早版本的端午节由来了吧。另外,传说五月初五那天还是“恶日”。据说这一天生的孩子不能养活,如果养活了男孩害父亲,女孩害母亲。还有就是这一天不能盖房子,如果哪家盖房全家秃头。我国民间还有五月初五五毒出没的传说。当时科技不发达,人们认为这一天蝎子、蜈蚣、毒蛇、蟾蜍、壁虎等毒物以及妖魔鬼怪都会来到人间祸害人类。而这些东西怕雄黄酒,所以在这天我国很多地区人民都喝雄黄酒,以此驱赶五毒,保护身体健康。

老师说完这些就带我们包粽子了。我看老师包的那么轻松不由自主地说:“太简单了!”可是,我却把大话说前面了,我怎么也包不好。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历了十几次尝试,才包好了第一个粽子。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后来,老师又把包好的粽子煮好拿给我们吃。我头一次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那味道真叫一个字“香”!

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眼高手低”!

家乡风俗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精选】

五一在家,奶奶教了我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采新鲜的芦苇叶,我兴高采烈地与奶奶在清澈的小溪边采了许多芦苇叶子,忙了一上午,终于要开干了。

奶奶准备好糯米,蜜枣,她先将粽叶煮一会儿,我便不解地问道,“奶奶,粽叶为什么要煮呢?”“这样粽叶更柔软,且不容易破裂,”奶奶说。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啦。我认认真真地看奶奶包了一个既精致又完美的三角粽,心想:也不是很难,便跃跃欲试。我先把粽叶一层一层铺好,可我铺的间隙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点也不均匀,“这样会露馅的,好比造房子,地基没打好,房子能建好吗?”奶奶说。我只好一遍又一遍地铺,经过多次尝试,终于铺出了均匀的粽叶。

接下来就要开包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一手托着粽叶一端,另一只手托着粽叶的另一端,然后小心翼翼地对折,折成一个圆锥形,虽然折得不怎么样,但已经不错啦。我抓了一大把糯米装在“漏斗”里,再放颗蜜枣,可是糯米多得让粽叶无法裹住它们。于是它们变飞珠滚玉一般洒了一地。哎,这次我再也不想包了,我在心里,打起退堂鼓。奶奶乐呵呵地说:“来再试试,你就快成功了!”就这样,我不断地改良,我的粽子从“四不像”到有棱角的“丑小鸭”,再到完美的“白天鹅”,这个进化过程可不容易啊!

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让你品尝品尝我包的粽子。

家乡风俗包粽子作文

“5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端午节的各种风俗。

端午节这天,母亲买来粽叶,端出泡过的江米,洗好蜜枣,筹备开始包粽子。我也想自己动手包粽子,便自告奋勇要帮母亲包粽子。我拿起粽叶一卷,挖了一大勺江米倒在粽叶里,双手一合,结果粽叶散开,里面的江米也散落一地。看来包粽子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容易。

母亲笑着说:“你要注意观察,多多训练,就能包成一个好看的粽子”。我又一次拿起粽叶,认真察看母亲怎么样包粽子。只见母亲不慌不忙地拿起两片粽叶,卷成圆锥形,往里面倒进少许江米,然后放入一颗甜丝丝的蜜枣,再倒入一些江米盖住蜜枣,然后用粽叶包裹形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紧紧扎住,一个饱满、精致的粽子包好了!在母亲的帮忙下,我又尝试了几次,终于包成一个“合格”的粽子。

母亲问我端午节为何要包粽子,我知晓那是由于人民为了纪念古时候一位爱国诗人屈原。母亲还说包粽子是流传很长时间的民俗,大家要掌握这门“技术”,更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常识,长大才能做像屈原那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哎呀,我的粽子煮好了,我可要好好品尝一下我们的劳动成就啊。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风俗作文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湖州粽呈特有的长条形,形似枕头,故有“枕头粽”之称:又因其身形瘦长,中间凹,两头翘,颇具线条美,小巧优雅,故有人戏称其为“美人粽”。湖州粽基本都是纯手工制作,很是考究;用料亦多种多样,如酱油、鲜肉、豆沙、蛋黄等。现今湖州有名的粽子有震远同、诸老大等。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正面方形(金字塔),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样。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稻草灰汤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北方的粽子,多是糯米所做,蘸白糖或红糖食用。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

粽子的多样品种。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腊肉香肠粽”:腊肉香肠包的小粽,入口就有过年团圆的气息。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黄粽”:中间一个蛋黄,蛋黄必须采用上好鸡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

“九子粽”:唐玄宗李隆基曾赋《端午三殿宴群臣》诗一首,里面一句就是称赞九子粽的: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

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家乡风俗包粽子作文

5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5月节等。端午节的风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还有赛龙舟!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吃粽子了,不仅仅是吃粽子,我还特别喜欢包粽子,如此领会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成就后,那种自豪与喜悦是满满的,什么也不可以代替的!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跑到奶奶那里去帮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门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进去,我跟奶奶聊着聊着忽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术活,第一要选择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细选一番,最后认可地址点头!下面就是用把粽子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糯米填进来,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说如此有益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馅料充满整个粽子。

然后根据螺旋的手法,把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卷到最后的样子,要留一点小尾巴。接着把尾巴全部卷起来,用大拇指把它压住,把卷起来的那一面对折过来,最后用棉线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来,捆好不让它散开就好了!大家把二十个粽子全部包好之后,粽子们就该下锅了!

我耐心地等着,就等着那香喷喷的粽子出炉!“好了!”当我听到奶奶的话时,天知晓我有多开心!我急忙把脑袋凑过去,去看看我的劳动成就!耶!大功告成!我屁颠屁颠地请母亲父亲他们过来吃粽子,他们都说美味,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每次端午节都给我带了非常大的喜悦!

家乡端午的粽子作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课件下载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文档为doc格式。

家乡风俗包粽子作文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端午节这天,妈妈买来粽叶,端出泡过的江米,洗好蜜枣,准备开始包粽子。我也想自己动手包粽子,便自告奋勇要帮妈妈包粽子。我拿起粽叶一卷,挖了一大勺江米倒在粽叶里,双手一合,结果粽叶散开,里面的江米也散落一地。看来包粽子并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

妈妈笑着说:“你要仔细观察,多多练习,就能包成一个漂亮的粽子”。我又一次拿起粽叶,认真观察妈妈如何包粽子。只见妈妈不慌不忙地拿起两片粽叶,卷成圆锥形,往里面倒进少许江米,然后放入一颗甜丝丝的蜜枣,再倒入一些江米盖住蜜枣,然后用粽叶包裹形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紧紧扎住,一个饱满、精致的粽子包好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又尝试了几次,终于包成一个“合格”的粽子。

妈妈问我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我知道那是因为人民为了纪念古代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妈妈还说包粽子是流传很久的民俗,我们要学会这门“技术”,更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知识,长大才能做像屈原那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哎呀,我的粽子煮好了,我可要好好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啊。

文档为doc格式。

端午家乡风俗作文

“插艾叶,喝雄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端午节又称端阳、五月节。在这一天,地地道道的宝鸡人从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就开始他们的端午之旅了。

天蒙蒙亮时,勤劳的妇女们早早地开始劳作。先取出去年端午采集的粽叶,放在水盆里泡开,之后再把水盆放在暖暖的阳光下让粽叶晒一次“日光浴”。同时取出糯米在水中泡软,还要取来猪肉、腊肠、咸蛋黄、卤牛肉等咸粽子的馅料,又找来红糖、赤小豆、红枣、蜂蜜等甜粽子的馅料,一一摆在盘中,为待会儿包粽子作准备。这天,男人们还要上山去采集明年端午要用的粽叶。

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到了端午节的高潮—包粽子了。

全家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人闲着,人人都在为包粽子而忙碌着。瞧:充满着暖暖阳光味儿的粽叶在心灵手巧的妇女手中上下翻飞,如同一只只飞舞的墨绿色蝴蝶一般。不出三十秒,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完成了。具体是这样的:将两片棕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无盖的圆锥,先放入三分之一的糯米,放上馅料,这馅料还有不同的寓意呢:红枣寓意早生贵子,白糖寓意生活甜甜蜜蜜;腊肠寓意友谊天长地久……放入馅料后,再倒入一层糯米,封上口,用五彩的花绳绑的结结实实的就可以上锅蒸了。一个个“五花大绑”的、胖嘟嘟的粽子排好队上了蒸笼,享受四十分钟的“桑拿”后,就可以大饱口福了。

晚饭后,桌上横七竖八的躺着粽叶,裹粽子用的花绳跑到了孩子们的手腕、脚腕上,青花瓷碗内的一大碗调凉粉,一家老小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晚上,妇女们刷洗好锅碗瓢盆,人们上床睡觉,宝鸡人的端午之旅才算结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