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性反思论文(精选13篇)

时间:2023-12-13 18:51:24 作者:雅蕊

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成长。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学习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环境的创设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以优化课堂教学。

1、关于学习环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环境创设的理论基础,其基本观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四个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即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协作”与“会话”即学习过程中人际和人机的交流、讨论和合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起关键作用。“意义建构”即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它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掌握,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在这四大要素中,“情境”(即学习环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的背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都必须以之为依托;它是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学习过程充满活力的.条件。教师应该致力于学习环境的创设,并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和调控,发挥帮助学生探索发现的作用,促进学习者对其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这四大要素构成的环境我们姑且称之为“研究性学习环境”。

2、教学模式的确立。

在讲碘知识时,故意提问学生碘的用途。有的学生马上想起“食盐加碘”来。教师接着问:“食盐中加人的是碘单质吗?”一时学生回答不出,但又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如何用实验验证呢?”教师应追问。于是他们开始设计思路,自行分组进行讨论与实验。向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无蓝色出现。结论:食盐中不存在碘单质。那食盐中加人的到底是什么形式的碘呢?学生头脑中马上闪现出这一间题。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参考方案。方案一:碘离子;方案二:碘酸根离子。为了寻求科学的答案,学生们再次思考、设计、判断、推导,不断地批判、假设、验证。过程如下:。

(1)加人适量抓水,验证碘离子(i一)?是否存在:在naci溶液中加抓水和cci,溶液,振荡。cci;层无紫红色出现?说明食盐中无碘离子。(2)加少量iq溶液,滴人适量稀h2s0,验证碘酸根离子(i0,一)是否存在。在naci溶液中加hzsoa和cc1,溶液,振荡。ccl;层有紫红色出现?说明食盐中有i03。

同学们很兴奋地讲述他们的发现,此时老师再给以适当的点评与鼓励,然后告诉学生们碘单质不能直接食用。而碘化钾口感苦涩且在贮藏和运输中易变化,也不被采用,所以食盐中的碘是碘酸钾。

在该化学教学中采取了以“间题”为核心形成情境要素;以“思考”、“讨论”为手段构成协作和会话两要素;以“实验、推理”为途径和以“发现”为目的形成意义建构要家。从上述教学案例可看出这一教学过程充分包含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大要素,同时也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它使我们的教育能培育出具有研究、探索、创新意识的现代新型人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为教育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合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营造了另一种氛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也不是单纯的学;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更好的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创造有利的教学情景,促进其交流与合作。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很好的发挥,也是教育教学所一直向往的境界。

20世纪8o年代建构主义兴起,并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哲学上,建构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知识社会以及科学史的影响。因此正如斯拉文所说:“在教养心理学中正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他叫法不一,但更多的称他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体学派学习理论在当今的进一步发展,其奠基人皮亚杰明确指出,人不是发端于主客体,而是发端于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其核心主旨是知识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来的。杜威的经验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心理中的图式理论等均对建构主义理论产生了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阐述和理解来探思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且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于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虽然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相同的理解。因为每个学习者对命题的理解都给予自己的经验成果而建构起来的,这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历程。

(二)学习观。

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为学习者并不是空者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习者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吸收者,他要主动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知识的建构有如下三个特征。

1.主动建构。面对新经验,学习者必须充分激发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高层次思维活动,即需要付出高度心理努力的有目的、有意识、连贯性的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应用、反思和评价的认识活动。

2.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并内化为知识技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完成,即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即由学习者及其诸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

3.情景性。因为情景总是千变万化的,具体的抽象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景的变化。因此,传统的学习让学生难以灵活运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难以有限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化的存在。

(三)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侧重教师的教,很多情况下教师不在乎学生已有的经验而实行千篇一律的满堂灌的教学。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该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其作为知识的生长点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以促进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移和改造。而教学就要为我们的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高级思维活动,而不是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教学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资源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自身建构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情境的建立以及学习中的相互合作,它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以往的教学,多数情况下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参也变成了固化教师思维的利器;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融入不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教师教授知识纯粹为达到教学目的而教,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考试的结果而学。以至我们的学生在实际应用和创新思维方面十分欠缺,有人这样讲,我们的教学是把学生小学时期充满好奇的问号,变成了中学时代沉默的逗号,大学时代无话可说的句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却认为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也不是僵化不变的,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应该强加给学习者,应同学习者商量决定。因此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了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从现象上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其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互补性,通过师生互动沟通、互补,达到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就明确提出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充分关注、尊重学生的主体,增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

(二)创造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主体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心理表征过程。而心理表征的建构有两种含义:一是对信息的理解和学习。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读取就是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更易于构造。例如:出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对清代及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普遍缺乏了解,针对这一现实与历史差距很大的背景,单靠字面讲解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风波》(杨干忠《大学语文》,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一课时就可以创建学习情景。即可以借着媒体搜集一些形象直观的资料,如满清男子拖着长辫的形象;清除汉人法提法斗争的史实;太平军剪辫须发的图片资料;辛亥革命前后穿洋服剪辫子的风潮等。通过这些形象的资料让学生对“辫子”历史有个较全面地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形象的资料把学生引入到一个他们意想不到的情景:一条辫子竟然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这一民族,这一国家的无数子民的生死问题。这样的教学情景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对“辫子”的兴趣,从而推动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理解、钻研学习内容。

这则语文教学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情景”的作用。当然“情景”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生长”或新的经验重构的过程。同时也突出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问题。

(三)重视学习中的合作。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世界的存在并非独立于主体的存在,而是始于主体的建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建构世界的意义的方式,所以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和学生也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主体,他们也有自己建构世界的方式。每一个教师因此要承认主体对世界意义建构的差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中主体间彼此的互不来往,互相隔绝。相反,这种差异性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的价值。通过合作,主体间的思想得到交流、碰撞、融合与提升,更大大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九节《科学探究》时,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事先准备好一些放有不同物体的盒子,放人的物品要尽量易于探测。由于是根据学生各自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探究工作相对简单,以四人为一组为宜。其次,组内分工。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如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当“记录员”,胆子大些的、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当“汇报员”,动作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当“操作员”,另一位同学当“检查员”。第三,分组实验,进行黑盒探究。由操作员动手为主,记录员及时记录,检查员监督,完成探究。在整个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起指导作用,否则课上学生小组合作将得不到好的效果。教师也可适当的激励学生。第四,汇报实验结果。经过一致努力由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晶。上述案例是一个小组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组,将平时各自为主的学生联系到一起,通过组内合作与组间的交流,同学们的积极性不但提高,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学生们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也补充了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通过组间的交流和适当的竞争,使各小组同学都进一步补充自己的不足,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在学习期间,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交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等。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它为今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动态的知识观打破了传统把知识当作定论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拓宽人的思考和思维能力,并充分肯定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其学习观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的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主动构建,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体现了学习者主动构建信息的过程;其教学观更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当然每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我们更要完备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让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为教育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合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营造了另一种氛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也不是单纯的学;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更好的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创造有利的教学情景,促进其交流与合作。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很好的发挥,也是教育教学所一直向往的境界。

20世纪8o年代建构主义兴起,并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哲学上,建构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知识社会以及科学史的影响。因此正如斯拉文所说:“在教养心理学中正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他叫法不一,但更多的称他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体学派学习理论在当今的进一步发展,其奠基人皮亚杰明确指出,人不是发端于主客体,而是发端于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其核心主旨是知识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来的。杜威的经验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心理中的图式理论等均对建构主义理论产生了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阐述和理解来探思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且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于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虽然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相同的理解。因为每个学习者对命题的理解都给予自己的经验成果而建构起来的,这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历程。

(二)学习观。

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为学习者并不是空者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习者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吸收者,他要主动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知识的建构有如下三个特征。

1.主动建构。面对新经验,学习者必须充分激发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高层次思维活动,即需要付出高度心理努力的有目的、有意识、连贯性的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应用、反思和评价的认识活动。

2.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并内化为知识技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完成,即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即由学习者及其诸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

3.情景性。因为情景总是千变万化的,具体的抽象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景的变化。因此,传统的学习让学生难以灵活运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难以有限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化的存在。

(三)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侧重教师的教,很多情况下教师不在乎学生已有的经验而实行千篇一律的满堂灌的教学。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该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其作为知识的生长点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以促进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移和改造。而教学就要为我们的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高级思维活动,而不是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教学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资源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自身建构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情境的建立以及学习中的相互合作,它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以往的教学,多数情况下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参也变成了固化教师思维的利器;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融入不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教师教授知识纯粹为达到教学目的而教,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考试的结果而学。以至我们的学生在实际应用和创新思维方面十分欠缺,有人这样讲,我们的教学是把学生小学时期充满好奇的问号,变成了中学时代沉默的逗号,大学时代无话可说的句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却认为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也不是僵化不变的,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应该强加给学习者,应同学习者商量决定。因此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了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 从现象上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其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互补性,通过师生互动沟通、互补,达到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就明确提出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充分关注、尊重学生的主体,增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

(二)创造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主体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心理表征过程。而心理表征的建构有两种含义:一是对信息的理解和学习。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读取就是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更易于构造。例如:出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对清代及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普遍缺乏了解,针对这一现实与历史差距很大的背景,单靠字面讲解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杨干忠《大学语文》,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版)一课时就可以创建学习情景。即可以借着媒体搜集一些形象直观的资料,如满清男子拖着长辫的形象;清除汉人法提法斗争的史实;太平军剪辫须发的图片资料;辛亥革命前后穿洋服剪辫子的风潮等。通过这些形象的资料让学生对“辫子”历史有个较全面地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形象的资料把学生引入到一个他们意想不到的情景:一条辫子竟然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这一民族,这一国家的无数子民的生死问题。这样的教学情景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对“辫子”的兴趣,从而推动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理解、钻研学习内容。

这则语文教学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情景”的作用。当然“情景”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生长”或新的经验重构的过程。同时也突出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问题。

(三)重视学习中的合作。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世界的存在并非独立于主体的存在,而是始于主体的建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建构世界的意义的方式,所以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和学生也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主体,他们也有自己建构世界的方式。每一个教师因此要承认主体对世界意义建构的差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中主体间彼此的互不来往,互相隔绝。相反,这种差异性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的价值。通过合作,主体间的思想得到交流、碰撞、融合与提升,更大大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九节《科学探究》时,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事先准备好一些放有不同物体的盒子,放人的物品要尽量易于探测。由于是根据学生各自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探究工作相对简单,以四人为一组为宜。其次,组内分工。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如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当“记录员”,胆子大些的、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当“汇报员”,动作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当“操作员”,另一位同学当“检查员”。第三,分组实验,进行黑盒探究。由操作员动手为主,记录员及时记录,检查员监督,完成探究。在整个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起指导作用,否则课上学生小组合作将得不到好的效果。教师也可适当的激励学生。第四,汇报实验结果。经过一致努力由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晶。上述案例是一个小组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组,将平时各自为主的学生联系到一起,通过组内合作与组间的交流,同学们的积极性不但提高,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学生们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也补充了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通过组间的交流和适当的竞争,使各小组同学都进一步补充自己的不足,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在学习期间,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交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等。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它为今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动态的知识观打破了传统把知识当作定论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拓宽人的思考和思维能力,并充分肯定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其学习观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的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主动构建,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体现了学习者主动构建信息的过程;其教学观更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当然每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我们更要完备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让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它提出的教学观,使人们从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使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它提出的学习观,提出了更符合人的学习规律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最大限度的激发,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深人研究而产生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川。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则认为,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承担着知识传递的功能,人类的知识积累是通过教师对知识的复制和输出传递下来的。这决定了教师对知识是否正确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学习的主动精神,更压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它的产生既有哲学的渊源,又有心理学的基础,更有其现实的原因。

1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一种新的学习哲学,有人认为最早的建构主义者是苏格拉底。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应该算是建构主义教学的成功范例。到18世纪,哲学家维柯被奉为建构主义的先驱。德国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也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色彩。进人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然科学哲学家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提出了科学哲学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后现代提出了关于科学的观点,尤其是库恩强调知识是个人的理解,为建构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之后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思潮影响下,建构主义就从认知主义中繁衍而出,它是在综合二者的核心概念思想的基础上现代教育思想的必然发展趋向,是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学习理论中的一种体现。

2.心理学基础。

从心理学角度讲,最早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是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杜威提出了经验性学习理论,强调经验的生成和改造。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被认为是当代建构主义的先导。他对建构主义的出现发生影响基于他的关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即活动内化论,认为学习最基本原理就在于发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杰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为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3.现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因特网的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构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传统教学在科技的冲击下,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建构主义所关注的核心是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提出的一系列设想,对改革传统教学有重大意义。

1.学习观。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意义建构是双向的。一方面,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成的;另一方面,从记忆系统中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视具体情况的变异进行重新建构,而不是原封不动地被提取。建构主义还倡导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社会性、学习的反思性,学习的创新性。

2.教学观。

建构主义者从他们独有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教学过程有着独到的见解。建构主义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合理性[31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在教学观念、教学目的、对教学环境的认识上都有所不同。在教学目标方面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观念上首先强调教学的理解性,其次是重视教学的情境建构,第三是重视活动与主体的交往,第四是在师生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必须树立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善于建构知识,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具有发挥主体性的潜力,应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技能和习惯;而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是提供给学生现实世界复杂的真实问题,在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在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其角色从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或高级合作者。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学习过程中的“做一反思一学习一应用”等四个环节的内容,通过设计一定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3.教师与学生的定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建构主义对学生与教师的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改革,提出了新的观点。教师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和引导者。

1.从认识论上来说,建构主义阐释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有力地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它反对机械反映论,对认识个体的主体性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科学地处理认识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认识论方面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经验论的种种弊端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攻击。但与此同时,建构主义(特别是激进的部分)走向了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相对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不要去追求“真理”,另外,它过于强调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甚至完全否认本质、否认规律、否认一般,有一定的相对主义色彩。

2.从教育理论与实践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具有合理性。它提出了新的知识观,影响了我们对知识观念的重新建构;它提出的教学观,使人们从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使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它提出的学习观,切中了传统学习的要害,提出了更符合人的学习规律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最大限度的激发;它提出的学生观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主张和观点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符合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因而对教育改革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3.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在当今已为许多人所熟知,是无可争议,有目共睹的。但是它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有:。

(1)建构主义理论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和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由此而导致往往忽视实际知识内容的教学和那些常识性的、系统性的知识的传授,这样学习者通过自身意义建构学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会带有一定的片断性、不连贯性,甚至出现知识断层现象。这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

(2)建构主义过于强调发现学习法。建构主义理论适用于指导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开发。但即使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发现学习法并不是绝对有效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去意义建构、去发现学习;而且,发现学习法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适合于高级学习,很多学习者并不能通过这种学习有效地建构知识;还有就是它占用的时间较长,并不一定适合于实际教学。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过分强调它在具体教学中的地位。

(3)建构主义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对师生角色互换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教师来说,要协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课下要做的事情更多。这可能会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过高。在现实中,教师并不一定具备建构主义所要求的所有能力,或者能力的大小有区别,是不是有如此多的时间去设计教学,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4)虽然建构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但它的教学设计没有具体的可操作因素,不易于实施操作,充满了不可把握和不可知的因素,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而不是对个人的学习结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继行为主义、认识主义之后迎来了当代教育心理学界的又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普遍流行。建构主义以皮亚杰、维果斯基等人的思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内容丰富、观点驳杂,具有极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思想内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受到普遍关注。

建构主义对于知识的认识与以往的传统观念有着革命性的变化,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关于知识的真理性。以往观点认为,科学知识是对现实世界的纯粹客观反映。建构主义者则认为,知识并不能够成为准确表征现实的真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二是关于知识的存在状态和获取方式。建构主义者虽然承认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他们认为知识不能因此而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三是关于知识的可教授性。知识并非天然具有权威的光环,即使被声称获得了权威专家证明也无法保证。因为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被人们合理运用时才能发挥出来。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被合理运用的根本前提并不在于知识文本被人们了解和熟知,而在于知识内容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基础,存在一定的知识观,那么必定有与之相契合的学习观。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既然知识不能像成型产品那样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那就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中不能够是一味接触刺激的被动角色,他们必须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这种加工并非是对知识描述性信息的记忆,因为这种外部信息对于学习者并无意义。在学习中,学习者要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自身对于知识意义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互累加,原有知识经验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在经历新、旧经验冲突与观念转变后,新旧知识发生结构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进入课堂时,头脑中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具有了大量主客观经验。建构主义认为,这些经验是他们继续感知、认识、解释之后经历的认识起点,一般情况下是无法被屏蔽的。基于这一认识,建构主义推断当人们面对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时,虽然可以依靠以往经验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但同时也难以摆脱以前经验框架对当下认识活动的限制和影响。正是这些事实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学习过程中“个性化切身经历”对于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具有不可代替性的原因原在。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者观的阐述,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习者原有经验另辟天地的想法和努力都是违背现实的和徒劳的。在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师的职责不应该是一般性的“给予”,而是帮助学习者通过自主经历而批判地“获得”。这需要教师回到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以与学习者平等的姿态“陪伴”学习者开展针对某一问题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真正尊重和深入了解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他们基于原有基础是如何看待、理解新知识的。

(一)随机进入式教学。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是开放状态下的非结构良好问题,问题中涉及的各种事物具有多方面的性质,且在不同的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果要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全面了解和掌握,达到“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能够从足够多的角度来探索问题的解决路径,在多种情境下发现问题的本质。基于此,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或弹性认知理论)发展出了被称为“随机进入式”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意思是,在不同的時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对知识加以呈现。

(二)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这样被定义的:“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最初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在他的辅助学习观点基础上,受到建筑行业“搭脚手架”的启发而形成的教学概念。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习者对陌生问题的认知负担,在教学中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按照先小后大的步骤,逐步建构起整体的概念,从而达到深刻全面的认知。当学习者意识到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后,再撤走“脚手架”。其优点是化繁为简,使认识路径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使所学易于理解与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脚手架”的设计搭建要既是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即所谓的“走在学习者前面”,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背景相契合。从而真正发挥出“脚手架”对于认知活动的支撑作用,不停地把学习者的知识构建活动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三)抛锚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借抛锚来比喻要将教学建立在与学习者经验背景相关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上,就像船被锚定在礁石上一样。这是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只有这样,学习者才可以真切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实实在在地观察、认识与评价,使思考和讨论不会由于仅仅聆听教师的介绍和讲解而一直陷于空泛。同时,学习者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会获得较强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也更容易产生师生间的合作与共鸣。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反应了认知心理学的新进展,它是对当前学习心理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结合之后的应用模式,它们虽然有助于建构主义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但模式的具体形式仍需要在运用中不断优化,以更为切近学习规律。

参考文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多媒体网络教学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并着重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关节点。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

自20世纪9o年代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兴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与突破性。它在教学领域带来了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根本性变革: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

1.1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这自主学习,学习者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1.2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学习。情境学习是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而进行的学习斯皮罗等人倡导的认知灵活性理论(建构主义中的一支)主张,为发展学习者的认知灵活性,形成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应把知识学习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多次进入重新安排的情境,使学习者形成背景性经验,从而掌握知识的复杂性及相关性,在情境中形成知识意义的多方面建构。

1.3学习的社会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自己的结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基础、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通过协作交流,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丰富和全面,认知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水平。“协作学习”是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体现了学习的社会性。

探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电工教学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因此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学习氛围。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电工教学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以致用;创设有具体任务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注重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强调师生互动。

电工学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于文化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电工理论的学习有一定难度,而且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经验不足,对电工实践也会产生畏惧心理。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教学模式不但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更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其结果往往是,理论学不好,而实际动手能力又差。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也只能是改变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首先,对于学习者来说,先前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讲解一些电现象和概念时,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发现问题和阐述问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潜在知识经验,使学生感觉书本知识只是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概括总结。其次,知识是个体主动构建的,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第三,尊重个人意见。知识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因此,教师不应单以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不同的知识概念。第四,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气氛,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

(一)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获得知识,对知识形成深层理解。电工学是研究电能的转换、输送、分配和控制的科学,是一门直接服务于生产实际的应用性的基础学科,而建构主义电工教学理念,不是强调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的推导、概念的记忆和原理的分析,能否计算典型习题,而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工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电工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在掌握电工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基础上,能正确使用电工仪表,能阅读和分析电路原理图、分析常用电器设备工作原理,会使常用电器设备。可见,使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知识综合能力,满足市场要求是电工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认知结构上分析,对知识的理解是实践应用的基础,实践能力是验证学生对知识是否深刻理解的唯一依据,所以学以致用又是电工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教学要理论结合实践。

电工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实践电工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电工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不但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实验来感悟电工的重要作用,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电工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或教材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验证理论结果即可,只是加强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的主观创造性没有得到发挥。建构主义强调把学习置于一个真实、具体的任务情境中,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思考、设想,而不是让学生直接接受结论。教师要重视实验,把实验作为探索知识的手段。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开展实验,直接对各种现象进行实验探索,与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检验假设。新电工基础教学大纲规定将实验单独设课,提高实验课比例,为发挥实验功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兴起,虚拟仿真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体会实验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口语教学中教师的定位应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和启发者。其次,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口语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方活动。要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就必须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教师要通过设置情景,营造学习氛围,采取互动式操练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教学光盘及自制的课件,增加教学信息量,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扩大了语言的输人量。第三,坚持“听说结合,以听带说”。要提高口语能力,首先要增加语言输人的类型和数量,给口语练习积累素材。教师让学生跟着音像资料边听边模仿,或者由教师读完后,再要求学生重复。第四,开展多种口语练习活动。如故事复述、图片描述、课文朗读等。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英语口语教学应坚持“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的原则,大力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以延续。如利用课外时间举行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比赛、英语知识竞赛、英语角、英语讲座、影视赏析、英语调频广播等与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全方位营造校内语言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五)以测试听力和口语作为段考内容。

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将每学期的段考内容规定为测试听力和口语,使口语考试成为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口语重要性的认识,给学生提高口语带来了一定的动力,也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使英语教学更着重于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

实践表明,通过自主、合作、互动及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口语教学,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英语思维得以强化,学生在兴趣、自信心及口语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职业教育新型师生关系论文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需始终把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凸现。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育教学中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他们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教师的劳动,从而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尽量吸收,提高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共同担负任务和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行为就倾向于维护这种关系,这样相互间的交往就会促进学习。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学生尊敬、信赖教师,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意见,从而避免由于人际关系而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教师教学态度的事件发生。

二、架构心灵的桥梁。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交互的民主、相处上的和谐,是师生间心理相融,心灵互相接纳,形成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即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提高,人格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获得成就感及一些积极的价值体验,逐步塑造独有的个性和健康人格;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让每个学生感触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学习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变“单向型”为“双向型”,即从教师的知识传递,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潜力、有人格、有主观能动性。以数学教学为例,我们要克服把成人对数学的认识方式强加给初中生,主动去研究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把学生当作合作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尊重自己,就是尊重教育。如果把师生关系形容为一个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相同的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就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反之则会产生短路,导致学生厌学。显而易见,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才能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彰显“爱”的力量。

以情动人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双向活动进行情感、兴趣等各方面的心理交流。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的容器。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对师生关系很敏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应以“爱”为桥梁,师生处于相互关爱、平等、尊重、民主等和谐氛围中,学生才能直面教师,大胆、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在教学中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沟通交流是构建这种良好关系的平台,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关爱学生。充分运用肢体语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浓浓爱意,如沐春风。表扬的手势既可以传递教师的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能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面部表情表达着教师的情感和意图,教师情绪饱满,和蔼可亲,一定会带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亲切的感觉,有助于促成学生形成积极、愉悦的心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的微笑、表扬,都可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幽默诙谐的教学艺术等会让学生不知不觉从内心接受教师,自觉进入学习状态。

四、多元评价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但由于应试成分太重,评价方法单一,为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一些麻烦,有些学生由于对评价机制的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考核评价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中教师不应只以一张考卷定成绩,而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以学生的现在状况与以前作比较。

我认为自尊心、人格的保护,才能言说建立自信与学习热情的问题。只要能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从学习中感到自尊,认识到自我,适当降低一些标准有何不可?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虽然学生的评价幼稚不够准确,但能体现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合理、公平、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树立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关键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教育就是爱”,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正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提供条件!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职业教育新型师生关系论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教学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老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直到我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的辅导,发现他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板书,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殃殃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二、要尊重学生。

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所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结束后,我在全体学生的面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成绩较差的一位男生,我说:“男同学劳动时应该向他学习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魅力。”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来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进了很多。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取一定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三、要研究学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想孩子所想,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有一次我得知班上有位同学和父母观点冲突,矛盾较大时,我先找这位同学了解了他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得知这位同学已经十七岁了,而父母却任何事情都不让他做,成天唠叨让他学习,于是我教他做个换位思考,去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然后我与该同学父亲作了交流,让他意识到孩子长大了,有时该放放手让小孩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接下来我发现这位同学又能想以前一样集中精力学习了,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他和父母的关系不再紧张了。

四、要提高自己。

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点,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是学生的监督者,而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引导者。

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点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改革中,我国新课改突出强调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性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课程实施尤其是创新取向的课程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作为一种当前非常流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驳杂,流派纷呈。各个流派的观点虽有不同,但共通之处也很明显,有着较多的共识。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决非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表征,而是人们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建构的一种对于世界的解释。

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西方教育改革中,课堂教学主要是学生自己确定主题、搜集资料、上机学习,教师讲解较少。很多学者对此表示忧虑:学生的中心地位是体现出来了,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无从体现,教育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在我国,新课改突出强调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性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课程实施尤其是创新取向的课程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然而在课改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片面理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把自主变成自流,有的课堂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学习方式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课堂乱哄哄,有了活动但缺乏真正的体验;二是在摒弃了“满堂灌”的做法之后,换成了“满堂问”,问题缺乏启发性,缺乏思考深度,不少教师在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忽视课程内容的需要,忽视教学任务与学生学习的需要,不顾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习内容的特点,不加区别地一律把“探究”“讨论”“互动”派上用场,割裂了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出现了课程实施中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弱化了教师指导作用的倾向,影响了课程实施的实际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林淑媛,)鉴于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同时需要对指导我们教育发展的理念进行必要的反思。

其实,在传播和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始终都有主张对建构主义应该审慎的声音。高度的不确定性和情境性的人类知识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观,以及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和支持者的教师观,这些看似动人的观点,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中并不陌生。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做中学”的教育主张和实验,以及布鲁纳所倡导的学科结构理论和发现学习,无一不是当今“建构”思想的原型。人们也都清楚地知道,以上述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改革也无一例外地基本以失败收场。但是人们始终也不愿放弃以培养适应社会变化和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教育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其自身的不断演进,从极端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到现在的社会建构主义,不断地燃起人们熊熊的理想之火。所以,尽管仍有失败的风险,但人们却不愿面对其先天的缺憾,总是想将其按照自己的理想完善起来。

2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学生中心及“主导――主体相结合”

任何事物不可能单独存在,单独强调系统因素的任何一方面的独立价值在操作中都容易丧失系统整体的最大效果。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具有很多适应现代发展理念的良好基础上,必须注重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诸因素的配合和平衡。相对主义的哲学基础凸现了教育过程中思想的开放性、灵活性以及教育关系的平等性,但同时潜藏着教育过程缺乏导向性和教育内容缺乏客观性的重大危险。“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深入吸收建构主义学习观合理因素的同时,科学合理地确认了同一过程不同方面教师和学生不同的地位和功能,即在教的方面教师必须具有主导性,而在学的方面学生必须具有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只是强调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学生,教师的引导最终是要实现学生的自我指导,即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这两者如何处于一个和谐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永远不可能用程式规定下来的问题。

是否应该将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社会各种条件的配合,依靠哪一种单一的理论做局部的调整都很难获得整体的发展效果。所谓天时、地利与人和的配合,我们必须注重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了解中西部和东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把握社会各阶层不同的心理。建构主义在相当程度上调动了人们的想象力和自由发展的积极心态,为个体创新提供了心理支持。但同时我们的传统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有明确的导向,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是我们不可动摇的信念,基于个人经验的人生探索必然要回归到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的正途上,伦理道德的建设绝不能为相对主义所迷惑,建构主义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科学探索的方法,而不是一种能够涵盖教育人生的智慧观照。我们需要更加深邃而完美的理念,为我们的美好人生勾画蓝图。

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合理设定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知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起来,将教与学有机统一起来,需要的不仅是完善的理论做指导,同时更需要一种教育的智慧。显然,这种智慧是以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积累为基础的。这种智慧的获得才真正可以使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淡定从容,游刃有余。因为,正确的判断源于我们清醒的认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不例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诸方面提出的新理念,给传统教学抑或课程理论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将其渗透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确实收到所期待的效果,着实值得我们去反复实践和深思。

毋庸置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传统教学带来了福音,理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以充分体现,而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又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与控制。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组织的重要依据,半点忽视不得。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促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也就是说,为了追求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的内容、教的方法及采用的教具等进行统筹计划与安排。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知识的动态性与情境性是建构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它的全新理念是: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说,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有其适用范围,须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不同的学习个体对同一命题的理解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因此,在设计教学时,需要精心去构建知识体系,从已有知识结构出发,挖掘出新的知识体系,更新和发展原有的知识网络。并在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针对知识的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实际任务中求知,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可变化、有弹性,避免过分抽象。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的形成。教学内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没有量的局限,教师给学生传输的不应只是课本知识,还应给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复杂的真实问题。学生应该学到的是生动丰富的、能让教师和学生同时感到充实和满足的“意义的结合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相关内容或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评价环节上,教师须改变传统的评价策略,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的效果、纠正错误认识,澄清模糊的观念,增强知识结构的清晰度,从而呈现新知识的基点和兴趣点。教师要知道评价不仅仅是说出好和坏,对和错,更多的是热情的鼓励性评价。评价时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对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对相同知识有不一样的理解。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脑子不是空空的,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而要把他们已经形成的知识或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经过自己的循循善诱导出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新知识经验。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不由教师任意捏塑。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应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每次授课前,教师须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抑或学生的前期经验,制定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近期目标,使得学生达到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促进他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好的“导入”。不应局限于固定的学习内容,要对学生的若干“可能”进行预测。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教学手段,积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揭示学生的认知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通过苏格拉底产婆术式的辩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了促使学生能从感性的认知逐步内化为学习和探索的自觉行为,亦即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还需提供大量的变例,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丰富或改组和重建。此外,教师要准备相应习题,使学生能够巩固迁移,运用新的认知结构。在认知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消化、吸收和整理的时间。教学评价上,教师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愿望出发,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恰当反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只是教师的单向传递,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硬塞入头脑中,而是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建构新的意义。建构过程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重要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应是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也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形成独立的知识系统,或者说是自觉的求知行为和习惯。意义建构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教给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正确途径,向学生介绍除教材之外的学习工具,例如同步资料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或通过协作式探索,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学习者本人是学习的最好评价者。教师应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掌握评价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元认知来认识、检验、反思与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反思与评价:“我领会所学内容了吗?”“我收获了什么?”“我运用的学习策略是否适合自己,有效吗?”等,进而对自己的学习作出恰当的诊断与评估。

新课改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指出:教师只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外部辅助者、支持者,给学生提供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基于此,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主角,是独立的学习者。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而愉快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在教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熟谙多种教法,自主灵活地选择使用。采用抛锚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生活事件上,让学生就真实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思考能深入到真实环境中去,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当然也可采用随机进入教学,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若能参与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将会对同一问题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并能培养发散思维和分析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与支持、增加学生自我控制的过程。教师可通过示范或者反馈搭建“脚手架”,但要逐步增加问题的探索性成分,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在教学评价环节中,采用包括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的非量化的整体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自评转向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同伴、家长等辅助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设计是很有裨益的,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借助很多辅助条件,如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认知特点等。此外建构主义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未必适合各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在将其运用到教学设计时必须审慎思考,灵活运用,同时应该结合和吸取其他学习理论的精华。

[2]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目前,该理论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但是,该理论在实践的应用中也有一定局限性,其原因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理论在转化成实践时会遇到一些阻力。

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于实施“以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在热衷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赋予了知识、学习和教育以新的内涵,但是,建构主义理论的现状是:宣传、倡导的多,具体实施的少,国内外皆然。为什么一种前景看好且初期实验已取得成功的教育模式却得不到有效实施呢?本文将探讨这一理论的缺陷并分析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知识的相对真理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不能被人真实地反映的,人所认识的世界图像是按照人已有的认知图式,有目的地建构的,每一个主体只能认识自己所建构的经验世界,至于外部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根本无从知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图式,或不同的旧有经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建构方式与结果。没有一个世界比另一个世界更加真实,不存在唯一的真实或任何客观的实在。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与主观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相同,而与科学精神是相悖的,也是与当代科学教育的目标相悖的。

2.如何评价知识的建构。评价意味着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他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1]。如果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述,具有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法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那么是否还需要提出最适宜的目标?事实上,有谁能比建构者更好地评价知识的建构呢?这种评价标准的模糊甚至丧失,可能导致学生最终无法建构出清晰的意义,教学也只能流于形式。

4.是否任何知识都需要意义建构?建构主义一再强调知识只能基于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而成,否认传统课堂中的“传递——接受”式教学,但是否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意义建构获得呢?对一种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是否还需要让学生建构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呢?如果处处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建构,那么,如何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呢?其实,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具体经验的学习只是一种辅助或补充,如果过于强调其中的一端,就会失之偏颇,而传统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可能正是处于这个平衡的两端。此外,建构主义认为:既然科学是科学家共同体共同建构的理论体系,所以学生的科学知识也必然是与教师谈判的结果。科学探索是前沿的东西,反映了最新的科学知识产生的曲折过程,但这些曲折不是必须要在今天的一个基础教育学科的课程里反映出来。来自于教学实践的研究也表明了目前的大部分高中生还不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的性质[2]。而且,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没有达到认识真理的相对性水平的时候,过分超前的科学教育是否会导致违背科学性的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的不良思维习惯呢?因此,建构主义的错误正是在于把科学新理论的产生过程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性质相混淆。

5.在具体情景中建构的“意义”如何进行有效的迁移?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只有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学会运用知识,抽象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這虽然有助于克服教育的空泛和脱离实际,但建构主义过分强调教学的具体与真实,而忽略了教学中抽象与概括的重要功能。实际上,教育者和认知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个体在某一情境下获得独立于这一情境的知识技能,通过学习迁移,他就能在其他任何情境下应用这些知识技能[3]。与情境紧密相连的知识是刻板的,不利于知识的迁移,而且教学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具体。

1.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重心,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强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势必会在观念和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冲突和隔阂。在许多教育机构,建构主义理论仅仅是停留在谈论的层面上,而在实际中根本还没有进入到具体的实施阶段。对大多数教师而言,这种角色转换绝非易事,大多数教师过去耳濡目染的是传统的客观主义教育模式,新的建构主义教育模式对他们而言是相当陌生和缺乏直观经验的。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一个权威者或传递者的角色。对学生而言,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建构者,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传统观念中,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坐在课堂上被动地听教师讲课,他们只需理解或记笔记即可,现在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者,对学习负有更多的责任和控制权,这使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此外,建构主义学习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缺乏唯一标准性,这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上不确定感的增强。

2.教学实施的困难。在建构主义这种新的教学观念或教学模式中,教师从传递知识给学生的权威人物变成了一个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共处的高级伙伴。他们既要精通教学内容,又要指导新的可能是连他们自己都不太熟悉的学习技巧:要想方设法设计或找到合适的、能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知识的“支架”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从熟悉转向陌生,从轻车熟路到不可预测,教师会感到紧张和不适应,这些都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和外界的阻力,想要在教学实践中大力推行绝非易事,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完全符合教学实际,这需要理论研究者们不断去完善理论,也需要一线教师们不断去在教学中积累经验,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2]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

[1]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3(1).

探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电工教学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机械地迁移物理知识的过程,也不是学生模仿的过程,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协助下建构知识的过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完善物理课堂目标教学的操作体系,有助于大面积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同化顺应提高建构完成建构。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教学观念的更新,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认知型、“独奏”型、封闭型、统一型的传统教学的弊端日益明显。改革课堂教学,积极建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物理知识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机械地迁移物理知识的过程,也不是学生单纯地模仿和接受教师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模式,必须创造一个合适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和学的整个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对人类物理规律及物理知识构建正确的理解,使课堂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思维场所。本文以初中物理“电功”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体现这一思维理念。

1以旧导新弓f导学生确立新知识的学习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直接先驱皮亚杰认为:对客体的认识是一个“同化”过程,即如何把所说的对象纳入(整合)到已有的物理知识的框架(认知结构)中。所以教师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模式和认识特点,通过提供相应的问题(目标)以促进学生反思,通过学生主动的建构建立起新的物理知识结构。例如,关于“电功”的概念,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力对物体做功的回忆,再列举电流通过白炽电灯、电炉、电风扇等以电器发光、发热、运转等形式,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机械能等实例,让学生产生电流做功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力对物体做功到电流做功的类比思维:力电流、机械能电能,引出电功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没将新的物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功的概念)和思维能力(类比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形成新的概念,同化电功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c层生:理解电功的概念、公式、单位、测电功的仪表;b层生:在c层生的基础上还要能应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公式的变式应用;a层生:在b层生的基础上能根据公式变式及注意事项进行自拟出题方向,从理解的程度拓展空间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认知理论认为:这种由学生通过自身的主体活动而得到的知识,才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财富。

2组织测试检查目标的达成度。

b・s。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的理论就是调动内因,主动索取的理论。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是否能准确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达标度,重要的手段之一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编制物理课堂目标测试题。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进行测试,题目不仅要能反映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也要能反映学生对物理的数学过程掌握的程度,如推理过程、分析过程、计算过程、作图过程、实验过程等。例如,这节课可出示这样的目标测试题:将一个10q的小灯泡在6v的电源上,通电5min,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目标测试,教师基本上了解学生对电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等学习的达标度。教师下一步的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电功的计算式的变化及推导式的应用条件的学习。

3小组讨论反思自己的学习目标。

演示电流做功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测出电机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大小,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砝码上升的高度。学生观察交流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在相同时间内,电机两端电压越高,电流越大,砝码被举得越高,电流做功越多。这个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2投放目标组织小组学习产生新知识框架。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和成人(教师)对同一物理概念、公式、物理规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基于不同的体验和理解,人们从来不能确切地知道别人的结构怎样,但是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交流和协作得到相互发展,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在课堂教学中的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多向的协作关系。例如,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中产生疑问和设想,在亲自体验中探索新知,开发潜能。

给足够时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小组交流协作,相互激励、相互评价等合作学习,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生生关系。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反思,由原来的教育目标的“认识领域”中的识记能力,上升到了理解、应用能力,由原来的字面理解上升到公式的变异推广及其它应用范围,利用欧姆定律及电流公式i=u/r、t=q/t,推导出w=uq,=・t,w=fr・t,并理解了电能表的用途、读数方法等新知识。

4质疑反馈提出新的学习目标。

学生小组学习后,各层次学生基本完成相应层次的学习内容。为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让学生上讲台分析“问题”,参与教学,指正讲解不到位和错误的地方。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确立高一层次的学习目标,让c层学生完成b层生的学习目标,b层学生完成a层生的学习目标,a层生能提出更高层次的质疑与设想。

5整理知识完成建构新知识的目标。

建构主义主张:“为理解而学习”。这就要求学习中不能只识记一些物理概念、原理或只能应付课本上的一些习题,要求学生获得的物理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化的,而不是零碎的、片面的。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多角度、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能灵活利用它们来解释新物理现象,形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做法是应该在教学的最后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构建“典型例题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建构的质量。在本环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重、难点制定“典型例题”投放于学生,通过对学生的检测了解学生学习的达标度,以便及时纠正并提高教学质量。经过观察学生的解题速度、思路,了解学生的掌握目标程度,作及时的补偿。

(2)组织学生复述教学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复述知识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小组对唱式、闭目自述式、对公式出题自测式等。在本节课中,笔者让b、c层生简述电功的概念、公式、单位、电能表的读数等,而让a层生进行对比电功的公式w=uit,w=uq及推导公式=・t、w=frt适用范围,并分别进行自己出题自测。让学生构建出题及解题方法。这样关于“电功”知识的构建不是教师生硬地塞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主动地建构起来。

总之,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中要施给学生积极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活动的状态。为此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习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和学的整个活动,使课堂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思维场所,从而引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