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专业19篇)

时间:2023-11-26 14:59:36 作者:影墨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个人阅读体验和思考的方式,可以展示我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读后感样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技巧。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老师,您在听吗?》,重在一个“听”字,反思自己,我们有真正的去聆听吗?我们听见了孩子们吵吵闹闹的声音,却常常没有懂他们的语言。书中的第五、六、七、八章节例举了一些倾听孩子的方法,如我们可以收集孩子们的对话来真正的聆听孩子们的世界,收集的方式书中也都有详细的介绍,光收集是没有用的,还得去解读,书中的“您可以这样做”告诉了我们很多去解读对话的方法,也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书中的记录对话的表格清晰的展示了,老师们对于孩子们语言的记录和解读,书中不仅学到了对发展高质量的引导、记录、解读对话的技能方法,也有助于我把这些技能应用于新的教学实践。

在一次画“切开的西瓜”活动中,我要求孩子们把西瓜的瓜瓤画成红颜色或者黄颜色,可是在最后完成的作品中,我发现一块西瓜被涂成了粉红色,是正正画的。我就问他说:“平时我们吃的西瓜只有红颜色和黄颜色的瓤,你怎么乱涂颜色了呢?”正正只是一贯地保持他天真的笑容歪着脑袋没有说话。这时保育阿姨正好进来,看见正正的西瓜说:“正正你的西瓜没有熟就摘下来啦!”我这才“恍然大悟”的我赶紧又当着大家的面对正正说:”原来你画的是没熟的西瓜呀!“他想了想之后害羞地点了点头。于是我便把正正的这一特别的想法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大家一致认可了他的想法。此时此刻,我在尊重正正自身想法的同时,也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同时也为其树立了绘画的信心。

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学习和思考的潜能和能力”是“你有没有倾听”的关键。每天在与儿童的对话中应有一些问题是为了揭示儿童的想法,但仍有一些对话是为了准确地从儿童那里了解信息。但慢慢地,更多的对话是要弄明白儿童的想法,教师要开始逐渐询问儿童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主观臆断。当孩子们中产生一些特殊的想法或特别的想法时,作为老师,我们应尊重他们的想法,努力地支持他们。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上最得人缘的,不是会说话的人,而是懂得倾听的人。”手捧《老师,你在听吗?》,一个“听”字是那么的醒目,不觉让人反思起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听的行为。于是乎翻看书本,仔细阅读,书中用有目的地倾听、倾听儿童的想法、放弃对话控制权、尊重儿童的想法、从一两分钟开始,阐述了我们应学会认真倾听,有效地倾听,只有倾听才能对儿童进行教育。与此,让我深刻体会到被孩子爱戴的老师,大都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真正的倾听,不是简单地听孩子把话说完,而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是情与情悄悄地交流;是一颗心去感受另一颗心的跳动,一种爱去共鸣另一种爱的真情。

《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只要确确实实做到走进他们的心灵,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问题,给他们表达自己想法、情感的机会,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和谐地发展。

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常有这样一种不好的习惯,别人在说话时很少耐心听,常常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方式主观判断对方的用意,因而误解对方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教师在倾听时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既听清楚幼儿说的每句话,还要看仔细幼儿的行为,准确理解孩子说话的本意,善于揣摩话外之音。倾听时千万不能戴“有色眼镜”,要蹲下身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言行,不要轻易打断幼儿的发言,只有这样才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心灵感应,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不断成长。

倾听本身是一种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即使你没有给对方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他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倾听,能使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更有利于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那就让我们都学会认真倾听吧。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老师,你在听吗?》一书拿到后,一看书名似乎就知道此书大概讲些什么内容,可是直到读完之后才发现此书的理论高度。它不但是一本实践指导性很强的著作,还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民主教育的理念和思索,探讨了师幼之间谈话的艺术,以及通过对话教育幼儿的好途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例如,在第六章解读对话中,作者说:“孩子的对话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挖掘。比如,对话是否揭示了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儿童是以一种有趣的还是出乎意料的方式把新旧观点联系起来?对话是否表露了儿童对新概念或观点的一些困惑呢?”是啊,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朦胧的,孩子的语言表达也是有限的,而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又是那么丰富,成人的理解与孩子的思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记得上学期,我班来了一个新小朋友小顺,他的好动与坏习惯令老师们头疼,我第一次去班里带班,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就告诉我,要特别关注小顺,因为他一不小心就会离开位置溜走,上课也会冷不丁来几声怪叫。带着对他的偏见我来到我们的花花班,小顺来了,一看见我就显得有点兴奋,拉着旁边的小语指着我说:“她是‘花’老师”,小语瞪他一眼、小嘴巴一翘:“不是的,她是吴老师”,说完马上转过头来告诉我:“吴老师,小顺说你是‘花’老师”。只见小顺不急也不恼,一个劲看着我笑,小脑袋一歪指着我说:“呵呵,你就是‘花’老师”。我有些纳闷,可瞧他那个样子实在是蛮可爱的,我把他拉到跟前:“谁告诉你,我叫‘花’老师?”他很神气地回我:“我妈妈。”我正想很严肃地纠正他,我不是‘花’老师,我叫吴老师,可还没等我把话说出,他却更加兴奋地指着幼儿园的大门口方向说:“在那里,你在花里,好多花,全是花,‘花’老师!”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教师简介”里我那张在花丛中的照片啊。我大笑一把抱住他:“哈哈,你是看见了吴老师的照片了?”他使劲点头,嘴里还在嘟哝:“‘花’老师呵呵好看!”。我问他:“你喜欢照片里的花还是照片的吴老师?”他毫不犹豫说:“都喜欢,花好看,你好看!”边说还调皮地用手指指我。我告诉他:“吴老师有一次去看牡丹花,也觉得那些花好好看,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所以,就在花丛里拍了那张照片。小朋友还不知道你为什么叫我‘花’老师,你现在去告诉她们,好吗?”“好!”

现在想来,好在小顺是一个开朗、大胆的孩子,好在他的急于想告诉我原因,才使我强于更正的话没有及时说出,才让我听到了孩子对我的认识、孩子对称呼的理解,才让我们有了一段很开心很开心的谈话。就像《老师,你在听吗?》一书中说的,“孩子的语言正处于发展之中,或许他们的母语与自己所在的学习环境中的主流语言不一样。”所以,更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理解,耐心去解读。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几位教师可能同时看到了一个孩子扔积木的行为,但是她们对这一行为的动机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位教师也许认为这是孩子调皮的表现,另一位教师也许觉得这个孩子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而第三位教师也许认为这个孩子是在表达因为无法用语言解释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挫败感,以上每一种观点都是教师个人学习观和儿童观的产物。

当老师要给予幼儿一个知识经验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心中有明确的计划,要有一个大的高位目标,并且要有一个切合幼儿的具体小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充分的研究学科,理解幼儿年龄特点,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使自己给予幼儿的内容是丰富有价值分量的。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理论如同教育专家,是教师成长的必须。

书中还阐述了一些儿童怎样才能进行最有效学习的观点: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习始于先前知识;学习发生在真实的、社会化的情境中;冲突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

儿童与生俱来对世界就有独特的感受和观察的角度,他们活泼好动,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如何让孩子获得更多,首先我们需要洞悉儿童认识、想法、困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就是认真倾听孩子的对话。对话是我们互相交流认识、想法、感觉和婚活的.最有力的工具。然而,我们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用“提问——回答”的模式控制着对话;对话仅仅是从教师指向孩子、再从孩子返回教师;教师内心给孩子的想法做上“对”或“错”的记号;因为不理解孩子而忽视他们的想法;根据自己的计划、进程等,是活动显得尤为仓促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也许无法很好地发现孩子是如何看待、认识世界的,更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探索的氛围。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找到了一个比对话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在活动中力求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对话的学习环境,它能促使孩子参与到主动建构对世界认识的过程中。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对话的特征: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应该是学习者即孩子的声音;我们通过谈话活动试图发现孩子的想法;孩子需要时间去思考问题;话题和孩子们的兴趣、探索相关;对话应该用来拓宽孩子的思维。那么怎样做才能让这一切发生呢?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要为孩子提供对话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与孩子、孩子与老师之间进行对话,并且认真倾听孩子,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当孩子收到鼓励和支持,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观点是中哟的,他们更会愿意在将来的对话中分享他们的想法,淫威他们知道别人会倾听自己,他们的想法对于朋友来说是重要的,孩子越多地参与到对话中,他们就得到越多的机会去运用具有真实目的的语言;在对话过程中还可是党进行记录,充分利用对话记录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当孩子的话被记录下来,折让孩子的学习变得可见了,因为通过对话的再度和回顾,成人会有更多的发现。

让我们在一起倾听、解读孩子,使孩子在一个快乐、自由的氛围中不断成长。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态度;播种一种态度,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让孩子们在倾听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是有这样的渴望,如今自己做了老师,将心比心,我做到了吗?我想更多的只是赋予了形式,而少了一些实在真实的东西。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不是一个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被灌输知识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主动理解新信息或新经验的更为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这句话强调了幼儿应是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者,没错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将发挥幼儿活动的主体性挂在嘴边,可是我们仍会把理论当成是学习的目标,让幼儿掌握所谓的“知识”。我们在教学中会不自己的为所提的问题设定一个“标准答案”。如果孩子回答的不是那么就会让孩子继续回答直到满意为止或者是稍微改变之后再提问。更有甚至老师会终止了他的回答或忽略掉这个孩子的回答。

其实这两种情况都会让孩子比较沮丧,表现欲望减弱,也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事情就是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反思教学活动,往往是以师幼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的,而我还愚蠢的将提问的部分看做是对幼儿的引导。其实是否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呢?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将问题提出并尤大家一起讨论得出答案。其中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是在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图式与新经验相冲突。而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则是幼儿将两者想融合的过程。总之,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表达的空间,多给孩子自我表达的机会,让孩子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下产生智慧的火花。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老师,你在听吗》一书第三章“为对话创设正确的环境”中提到,教师经常无意识地用不同的活动把儿童的一日活动安排得太过充实,以至于儿童几乎没有时间去尽情享受并探索每个学习机会,我对此深有体会。

我班有个辰辰小朋友,前一段时间经常往厕所跑,通过几次观察,我发现,厕所有小朋友时她就去,厕所没有小朋友时,她也要在那里蹲着等一会儿,我决心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一天,辰辰提出要求小便后,我悄悄尾随其后,只听辰辰一到厕所就和佳佳聊开了:“看,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我妈妈说放学给我买汉堡吃”……我恍然大悟:原来她不是真的要小便才去厕所的,而是把厕所当成可以和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和宣泄的地方,因为,那里没有老师的干扰,能使她小小的心灵的情感得以寄托。

我可以采取强硬措施限制她去厕所吗?不行!这样只能压抑她的'宣泄,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我领悟到,平时给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太少了,才使得她们不得不到厕所去寻找自由,同时我深深体会到,在平日工作中孩子们的每一次告状,每一个表情,每一回争执,每一次轻轻抚摸你的手……都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孩子在向你传递着幼小心灵的需要。以后的日子里,我尽量为幼儿提供不受干扰的谈话时间:来园后、吃点心后、午餐后……而我也可以走进他们的世界,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忧伤,聆听他们的秘密,真正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创设一个健康宽松的空间,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自由。

瑞吉欧的教育者们把环境说成是儿童的另一位教师,这种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去思考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学习环境应该成为充满学习、乐趣和希望的地方。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在研读时有这样一句话“给儿童指导也许能教会儿童如何按照指示去做,但不能让他们投入地思考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提出的仅仅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问题,那么儿童不会参与到可以扩展他们图式的互动对话中。”

正如文中指出的那样在“完成课程”和“确保孩子们知道这些东西,并通过考试”。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主导着师幼之间的对话。确保我们的声音能最大限度的传达到幼儿的耳朵里。可是孩子们的想法是什么,孩子们在我们提问的.当下又在想些什么呢?孩子们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呢?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我们忽略掉。而我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忽略掉得也许是孩子们的创造力、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的探究欲。

过去的也就让它过去吧!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努力做到让孩子们有时间去思考。因为一旦有了思考的时间,你在交流自己的想法就会变得重要。时间能让我们加工信息、反思、联系自己原有的想法。对话需要有一个放松的节奏,这样儿童在其中才有时间去思考、反思、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们在此同时还可以在倾听幼儿谈话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些孩子们的兴趣点,从而为孩子们创造对话的时机,让每一个孩子们都能参与到对话活动中。

观念正在改变,而倾听习惯也是需要培养的。

让我们蹲着与孩子们交流,耐心倾听每一个孩子们的想法,并给予恰当的回应。

让每个孩子觉得被尊重。

让孩子们的声音被最大限度的听到。

你瞧,倾听的种子正在发芽……。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老师,你在听吗?》向我们介绍了倾听儿童,与儿童进行言语互动所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包括科学的儿童观和儿童学习观,把握对话时机、创设对话环境的策略以及促进、收集、解读和应用对话的技能与技巧。全书深入浅出、实例丰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尽量提醒自己避免“用提问——回答的模式控制对话;内心给儿童的想法做上‘对’或‘错’的记号;因不了解儿童而忽视他们的想法”等的做法。从而让自己更进一步理解“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的含义,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每个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一百种语言不是整齐划一的,存在差异,我们应用心读懂孩子的语言,允许孩子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去发展,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

认真倾听儿童的语言,从倾听中学会关注。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种行为背后存在着内在需求,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注意身边的每一个孩子,以职业者的敏感对孩子的言语、表情、动作、行为等全身心关注。我们只有通过观察,对话,才能了解孩子的经验获得、能力发展、心理需求、学习方式,才能获得真实具体的`信息,进而寻找有效教育的切入点。

认真与幼儿对话,从对话中学会沟通,从解读中学会了解。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孩子的语言会告诉我们他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透过孩子眼里的万花筒来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每一幅作品、甚至每一句话,都标示了一个五颜六色、富有诗意的美好世界。假如我们只注意孩子是不是守成规、听指挥。假如我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评价孩子的创作、孩子的行为,假如我们对孩子看似“出格”的想法和做法不去努力地理解和加以鼓励,孩子的创造潜力就会在我们的“管教”中慢慢消失殆尽。

《老师,你在听吗?》它告诉我们要积极倾听、支持幼儿,鼓励幼儿敢说、想说,勇于、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让我们成为一名倾听式、对话式的教育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绚丽多彩的世界,多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内心需求,用爱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尊重架起沟通理解的桥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

涵:我们来做小实验吧!

两人开始摆弄电池、电线、电珠。

涵:(惊喜地)看:电珠亮了!

宸:你教教我,我也想让它亮。

涵:电珠放在电池上,用一根线通电。

还是不亮。

以上是宸和涵两个小朋友在探索区的对话。我把它记录了下来,并在活动评价时读给了小朋友听。小朋友的反应时这样的:

佚:哦,你们两个真有办法!下次我也去做实验!

弈:你们两个是科学家,长大像吴健雄奶奶一样!

特:电珠很烫会触电吗?……。

多么有意思的谈话!当你静下心来,走近孩子聆听并记录他们谈话时,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纯净美好,我多么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将孩子们的童言趣语记录下来。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幼儿园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繁琐。环境布置、区角材料的准备、培训作业、成长档案、随笔、论文……手头的文案好似永远都写不完。

理想是美好的,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和我一样有一颗爱孩子,想尽力做好这份工作的心。也懂得记录孩子的一段话,一个活动的精彩片段对孩子、家长的意义是多么的深远。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的话是多么的重要,因为自己的老师会花时间写下来。家长会觉得孩子的想法是重要的,因为老师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且在学习环境中认真地呈现。

在真实的幼儿园教学环境中,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安排得非常紧凑的,特别是大班,一个环节紧接着又一个环节。刚开展完一个活动,又得马上准备开展下一个活动了。一个上午老师们往往忙得喝不上一口水。即使在游戏时也很难驻足于某个游戏区来静静地聆听,或置身于游戏中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去捕捉那些精彩的瞬间,因为还有30多个孩子需要老师去关注。所以常常是走马观花而遗漏了许多的精彩。

因此记录、解读孩子语言背后隐涵的意义的最佳方法是和同事、家长的共同合作,让那些不在对话现场的人也能参与到解读和挖掘意义的过程中来,这就是目前作为幼儿教师对于“记录”这个工作所能尽的微薄之力吧!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

《老师,你在听吗?》第七章,让语言发展中的儿童加入对话这一节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小女孩:她叫劳拉,6岁。她拒绝和学校中的任何一个人说话,包括他她的老师、同学。但是她在家绝对是一个爱说话的孩子,她在家里会经常和家人说起学校的事情,而且每天早晨都乐意来学校。在学校的休息或午餐时间,她也会和其他小朋友在教室玩耍。但是在学校她就是不开口说话。

我读着读着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我们班的小c,他长得人高马大,他也是这样一个不爱讲话的孩子,每天早晨来园见到老师、阿姨是他最尴尬的事,因为他很不愿意说“老师早!阿姨早!”他喜欢一个人看书,看书的时候会自言自语,但是一旦有人走近他便不再发声。他很要好,每次老师布置的手工、绘画都力求完美,因为动作慢常常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于是大哭大闹。当他有求于老师的时候,也常常拽着老师的衣服,用手指着某件物品让你猜测,如果你领会错了他的意思,便又是一场疾风暴雨。

大班开学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这个月里,他没有发过一次脾气,阿姨说小c长大了,进步了。可是恰恰相反我却多了几分担心,因为这一个月里我几乎没听见他的一点声音,哪怕是哭声。我多么希望小c像劳拉那样突然有一天也能高高举起他的小手或是主动跟老师,同伴说话呀!

我能为他做些什么?这是我目前需要明确的事。他喜欢看书,他对汉字认读感兴趣,在这个时候跟他交流汉字也许会更令他舒服、自然。重要的是可能要营造一种对话的氛围。如:亲切的态度、积极地鼓励性的回应以及对他能力所表现出来的信任,能让他渐渐找到安全感,然后慢慢地参与到对话中。

不管这些对于小c来说是否有效,我必须尽力去尝试。我相信:要有耐心,并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成为有学习成就的一员;我也相信有付出一定有回报!我静等着花开的美妙瞬间!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

教师的谈话是为了促进儿童成长,培养其独立性和学习能力,拓宽儿童对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和理解,而不是为了考察儿童知识或是控制他们的思考和行为,那种只是为了找到一个正确答案的教师谈话被称为“封闭式”谈话,这种谈话无法发现儿童关于话题的丰富图式,下面是一组是教师与一名儿童正在玩动物玩具的时候的一段封闭式谈话:

教师:这是什么动物?

幼儿“马。

教师:对了,它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黑色的。

教师:是的,你还看过另外一种颜色吗?

幼儿:白色的。

这样的谈话没有试图去发现儿童先前的只是经验,另一种教师在谈话中会使用“开放式的”问题和评论来引出更多的信息,在同样的情境下,开放式谈话的内容是这样:

教师:这里发生了什么?

幼儿:马在跑。

教师:噢,还有呢?

幼儿:这个男孩想骑马,但是马跑了。

教师:那会怎么样呢?

幼儿:他等着,他的爸爸会把马抓住,看见了吗?(向教师展示一个代表爸爸的玩具小人)。

教师:那爸爸怎么抓住马呢?它跑得那么快。

幼儿:马上的绳子,马被套住了,爸爸会把绳子套在马上,小男孩就能骑到马了。

在第一段的对话中,教师的提问几乎没有为幼儿关于马的想法和知识提供信息,这些问题是封闭式的,教师只了解了幼儿能辨认马,知道马的一些颜色。然而,第二段的对话透露了更多关于幼儿的内容,教师开放式的问题是为了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找出幼儿对于他正在玩的动物的知识,教师知道幼儿有了这些知识:马跑得快,人骑马,爸爸帮助解决对于孩子来说太难的问题,绳子可以用来抓住马。这个话题同样激发了教师的好奇心:幼儿说的绳子是套索还是缰绳?幼儿是否见过像他爸爸这样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人呢,关于骑马,他还知道些什么呢?这种对话对于发现他先前的知识来说是更为有效的,符合幼儿的兴趣并能促使其学习,它也让幼儿独立思考。

开放性谈话能发现幼儿的想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先前知识运用到操作中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应该多运用开放式的谈话,了解幼儿更多的信息,培养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精密性,不断提高活动的效率。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

在《老师,你在听吗》一书中曾经说过:“对教师而言,理解学习理论是很重要的……”不同的学习观和儿童观,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观点。丽萨·波曼女士在书中例举了三位教师面对孩子扔积木时出现的不同看法:一位教师觉得这是孩子调皮的表现;另一位教师认为这是孩子想获得他人关注的表现;第三位教师则认为这是孩子在表达无法用语言解释自己需求产生的挫败感。

每一种观点的产生都是教师们的学习观和儿童观的产物。这些不同的观点又会引起教师产生不同的言行,“教师的言行会创造出一些条件支持可以引起儿童学习的对话或是扼杀儿童相互交谈、彼此倾听的机会和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学习观,意识到儿童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他们是独立的学习者。

作为教师,虽然我们都认同儿童是有能力的,可我们的行为和言语并不总是一致的,我们在每天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中却常常会忽略这个观点。当面对能力弱的孩子时,我们往往缺乏耐心,总是不由自主的包办代替,没有给他们留下足够探索、思考、操作的时间。

在书中作者提倡我们要跟随学习者而不是书本来创设课程,这是对我们忽视儿童的深刻提醒。“只有在真实的生活经验情境中,儿童才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在开展大班社会活动《兄弟姐妹是一家》前,我对孩子们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宇宇刚去过大草原,可去的时候并没有真正遇到过赛马节,因此我在活动中认识蒙古族的部分中增设了观看赛马的环节。

当赛马的视频播出后,立刻引起了宇宇的兴趣,他显得非常兴奋,因为宇宇对蒙古包、摔跤、骑马等蒙古族人的生活特色印象深刻,有一定的前期经验,所以他看边主动向同伴们介绍了很多自己在草原上的所见所闻。

同时也引起了他了解其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将自己的旧经验与新经验联结在了一起,从而建构了新的知识。这让我感悟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时刻关注孩子,“只有了解了儿童的先前知识与经验,你才能识别并为他们提供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经验。”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

有幸翻阅了由丽萨·波曼女士所着的《老师,你在听吗》一书,让人受益颇多。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向我们介绍了倾听儿童,与儿童进行言语互动所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包括让我们确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学习观,学会把握对话时机,掌握创设对话环境的策略,促进、收集、解读、应用对话的技能和技巧等。

本书运用了大量的教学实例,深入浅出,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分析孩子。翻开导言部分,作者例举了两类未能投入学习的类型:一种是以安东尼为代表的.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一种是以安东布列塔尼为代表的被动学习的孩子。

读完这两个例子,不由让人深思,其实我们的身边不乏这两类的孩子,可我们在的教学工作中却往往忽视了他们。记得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他在幼儿园里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他话不多,在学习活动中有时也能举手发言,而且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喜欢满活动室乱跑,平时早晨来园后总是静静地坐在小桌子边上画画、捏橡皮泥或者折纸工。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他的的确确是个‘好孩子’。他不像那些调皮的孩子那样,容易给老师带来麻烦,也不像那些能力弱的孩子那样,经常需要老师的帮助。

所以他尽管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却容易被忽视。可当我们私下和孩子的家长了解情况时才发现,原来孩子在家话很多,而且也非常活泼好动,这和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是完完全全两种不同的样子。

正如书中坦言的,对这类孩子而言,“学校似乎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可以探索世界、满足好奇的地方,而是一个取悦老师、做个‘好孩子’的地方。”通过本书的学习,让我意识到这样的孩子其实是被动学习者,尽管他们有时也会发言,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自然而然体验不到探索学习的乐趣。对于这类的孩子同样需要我们教师的关注,我们必须因材施教,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设计课程。孩子只有当处在一个令他们感兴趣的学习环境中,他们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

你觉得儿童是什么?对于儿童是学习者,是和你密切相关的人的这种说法,你的看法是什么?成人倾向于持有两种认识儿童的观点:儿童是“空白”的,儿童是有能力的,你持有哪种观点(或是你在这两种极端之间)会影响你对待儿童的方式:你如何与他们互动,如何向他们提问,如何应对他们的想法以及不断涌现出的对世界的看法,以下是我记录的一则案例:

一次美术活动,涂色画一大苹果。幼儿通过摸、看、闻和吃等的活动已经对苹果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用红色把苹果的形状画在纸上,然后请小朋友拿红色的蜡笔涂色。当我走到明明旁边时,只见她正用绿色的蜡笔涂色。“明明,你怎么用绿色笔呀,你看小朋友的红苹果多漂亮呀!”听我这么一说,明明吓了一跳,连忙用手捂住画,并来回搓动,仿佛要把画的颜色搓掉。

看着她这样,我又好气又好笑,说:“没关系,涂绿颜色也挺好看的,只是绿苹果还没熟,不好吃呀?”听我这么一说,明明笑了,捂着的手也松开了,说:“老师,我姑姑就吃这样颜色的苹果,她说可好吃了,我是给姑姑画的苹果。”听他这么一说,我仔细一想,对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说起苹果就常常是红苹果,画苹果时,认识苹果时往往是以红色苹果为标准,仿佛苹果只有一种颜色。当孩子在生活中看到了绿苹果并画了出来,说明孩子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我们所给的唯一标准反而限制了幼儿对自己认识的表达机会,我们应当尊重、表扬幼儿对自己认知的表现。

如何更好地教育幼儿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对儿童的认识,尊重孩子的体验,与孩子在共同的探索中认识和发现事物。让孩子有用眼睛看事物的机会,并承认每个孩子的感受。原来我们的教育观是多么的让人不安,因为它压抑了幼儿的.自主性,甚至幼儿个性的发展。我们在教育儿童时,本质上幼儿没有自主的权利,它只能听老师的,否则那就是错的。这一切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包括幼儿。承认幼儿的认识尊重幼儿是幼儿学习和探索世界的动力,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让我们转变教育的观念,一同伏下身子,从幼儿眼中看世界,了解、理解、尊重幼儿,走进童心世界,把认识和探索的权利交给孩子。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

《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是由美国教育工作者丽萨。波曼女士所着。书中共有八个篇章,分别为《学习与你的儿童观》《教育环境中的对话》《为对话创设正确的环境》《促进对话》《收集对话》《解读对话》《倾听处于语言发展中的儿童》《有目的地运用对话》。

第一章向我们讲述了理论学习下的教师儿童观,每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的儿童观,正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样,他们不同儿童观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理论理解的不同,所看到的事物和现象也会不同。

第二章阐述了开发儿童思维、支持儿童学习的对话的特征和类型。

第三章讨论了学习环境和课程设计的问题,并给教师提供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比如环境的空间布局、课程的时间安排、课程的材料组织,以及促进儿童对话最有效的学习情境等等。这些鲜活的案例正好给我们一线教师献上良策。

第四章种探讨了教师在促进儿童对话中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故事,向我们阐述如何引导儿童小组学习、向儿童提问、挖掘儿童对新知识和新经验的理解以及组织对话的策略。

第五章则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收集对话的内容、收集对话的方法。

第六章介绍了解儿童对话、理解儿童产生的想法的策略。

第七章主要讲的是某些儿童不善于表达,那我们教师该如何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

第八章讨论了一些利用对话的方法,和家长交流,和儿童分享,以及指导你的课程设计的方式。书中列举了通过儿童的游戏、绘画、建构作品、对材料的探索、区角操作和深入对话等多种方式来拓展思维的例子,将学习理论与日常。

教学。

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本书想幼儿教师介绍了倾听儿童,与儿童进行言语互动所需要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包括科学的儿童观,把握对话的实际、创设对话环节的策略以及促进、收集、解读和应用对话的技能与技巧。全书深入浅出,实例丰富,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反思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纠正自己的不适宜言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

《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一书中,对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角色定位也做了十分到位的解析,让我们知道如何在与幼儿的对话中进行自我反思,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在学习环境中,试着把过程录下来,过后再来反思自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语言表达和互动的有效性,从而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今后自己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能够“游刃有余”寻找突破口。

提出问题进行反思在一开始会让教师产生些许的恐惧,因为它挑战了教师的权威。其实那是促进自我成长的助推剂,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分析自己在与幼儿互动对话中的表现,并全面地解读自己。

首先,解读自己的角色,也就是自己在与幼儿的互动对话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我们都知道应该是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那么在与幼儿对话时,我们的语言是否真的起到了这些作用呢,可能还是需要再对自己严格地审视一下的。

其次,要解读所提的问题,而不是针对提问者。只是解读和评论客观的问题,而不针对具体的提问者。问题要客观,并且不能伤害个人情感或侮辱人格。

最后,解读交流的质量,而不是自己的话语。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花语的“你来我往”,要确保能理解儿童所说的话,而不仅仅关注自己的语言。师幼间的对话应该是动态的,相互联系的,特别要关注是什么促成了对话,对话的主题是什么,而不仅仅关注儿童对教师问题的回应,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学会理清思路,进而清楚地表达。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

【导语】本站的会员“沁笙子”为你整理了“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最近,读了《老师,你在听吗?》这本书,这一书是出自美国。美国五岁的安东尼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有两只眼睛,那为什么只看到一个东西?”可见幼儿的求知欲并不局限与幼儿园里所教的课程,他们并不是都对课堂活动感兴趣。美国自由、开放的幼儿园都尚且不能给幼儿的好奇心提供支持,无法使幼儿从幼儿园的经验中有所收获、产生兴奋感。我们中国的幼儿园更不用说了。

《老师你在听吗》书中谈到孩子的自发型对话。自发型对话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只要你给孩子时间去谈话,读到这里我深有体会,想到自己在日常。

教学。

中的一件小事例。一次在堂课中,发现小a和小b小朋友在悄悄讲话,小a讲的很投入,有时甚至忘记观察老师。小b听的很认真,还不时的微笑表示对小a的话题很感兴趣。课后我将两个孩子叫到身边,问起了课堂中他们聊的话题,小a在介绍自己昨晚新买的恐龙玩具,并邀请小b去他家一起玩。这是孩子们在交流自己的生活趣事,忽然我感到是不是我给孩子这样自由交流的时间太少了呢。每天各个活动安排很紧凑,每个活动都有一定的常规纪律,也许真该找个时间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正去自主交流。于是我灵机一动,在课前挤出十分钟给孩子自由交谈,渐渐我发现孩子们上课随意聊天的现象少了,孩子们的关系密切了,交际范围也广了。在这种自由谈话中老师可以是一个观察者与倾听者,尽量不去打扰到孩子们的谈话,孩子们会在这种自发型的谈话中成长。

另外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本书中谈到关于课堂中的谈话部分细节。书中说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属于让孩子“猜测老师想法”的问题。老师如果不喜欢这个答案会让孩子继续回答直到满意为止或者是稍微改变之后再提问,孩子在这个提问中是被动的。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有时我的处理方式也会比较急躁不是很妥善。当一个孩子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是老师所要的答案,也许会有两个现象发生,一个是老师终止了他的`回答,另一个可能是他的答案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应被忽略掉了。其实这两种情况都会让孩子比较沮丧,表现欲望减弱,也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事情就是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现在反思起来我想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表达的空间,提问也多提发散性的问题,答案不要单一,让孩子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下产生智慧的火花。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师,你在听吗?》第七章,让语言发展中的儿童加入对话这一节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小女孩:她叫劳拉,6岁。她拒绝和学校中的任何一个人说话,包括他她的老师、同学。但是她在家绝对是一个爱说话的孩子,她在家里会经常和家人说起学校的事情,而且每天早晨都乐意来学校。在学校的休息或午餐时间,她也会和其他小朋友在教室玩耍。但是在学校她就是不开口说话。

大班开学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这个月里,他没有发过一次脾气,阿姨说小c长大了,进步了。可是恰恰相反我却多了几分担心,因为这一个月里我几乎没听见他的一点声音,哪怕是哭声。我多么希望小c像劳拉那样突然有一天也能高高举起他的小手或是主动跟老师,同伴说话呀!

我能为他做些什么?这是我目前需要明确的事。他喜欢看书,他对汉字认读感兴趣,在这个时候跟他交流汉字也许会更令他舒服、自然。重要的是可能要营造一种对话的氛围。如:亲切的态度、积极地鼓励性的回应以及对他能力所表现出来的信任,能让他渐渐找到安全感,然后慢慢地参与到对话中。

不管这些对于小c来说是否有效,我必须尽力去尝试。我相信:要有耐心,并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成为有学习成就的一员;我也相信有付出一定有回报!我静等着花开的美妙瞬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