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读后感的相关(优秀14篇)

时间:2023-11-26 15:57:45 作者:曼珠

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的致敬和赋予意义,通过文字的表达,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他人,引发更多人对书籍的关注和思考。请大家静心聆听一下面精选的读后感范文,体味不同读者对书中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国学读后感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

最近一直在网易云音乐单曲循环《山鬼》,不为什么的喜欢。或许兴趣也遵循“吸引力法则”基因自有一套科学的算法,遇到潜意识里灵魂相契,自然镌刻。

1.解题:楚辞有两种意思,一、“专门指带有楚地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等创作的诗赋”二、西汉刘向整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因此本书就是刘向整理版本的一个删减版。

2.楚国背景:战国时期楚国在长江汉书流域,统治者是芈姓贵族,自称是中原祝融部落的后代,楚地“信巫鬼,重淫祀”,一度繁荣。战国中期一度成为领土最大的国家。而中原诸侯国兼并激烈,纵横家四处游走,“自然选择”法则慢慢让强秦凸现,而楚国到楚庄王前后逐渐衰落。

3、有所惑:战国时期青史留名的伍子胥是楚国人,被迫害离国去家,用刺客专诸协助阖闾上位,吴国开始其辉煌的几年。伍子胥也借力回楚掘坟鞭尸报了家仇。

另外一个是太史公评价“刻薄寡恩”的吴起投奔楚国,因改革得罪楚国贵族,最后被乱箭射死。楚国自己的人才流失了,外来的人才改革也失败了。

战国时期,是不太讲对一国一君的忠义的。读《史记》《战国策》就会发现商鞅在秦国变法,他是卫国人,苏秦配六国相印,范睢在秦国当宰相他也不是秦国人。连廉颇老将不为赵国容的时候也远去魏国。

可是屈原,为什么执着于楚国的不为其用,最后投身汨罗呢?

4、或许吧:

屈原是楚国贵族,历经两代楚王,被怀王疏远时曾自己放逐汉北,第二次被顷襄王放逐到江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流放时所作。恰恰是他这种“虽九死尤未悔”的对国,对君忠诚的这种精神才让人感动。也为以后历代郁郁不得志的文臣武将,在精神上有所皈依。

5、关于本书:

了解屈原和楚国的背景,了解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比喻,每一篇文章都不难理解,因为主题基本一致,那就是:爱而不得。种种比喻的男女关系,其实都是君臣。楚辞,真的是太浪漫深情了,我读不懂海子,顾城,等现代诗歌种种隐晦,但是某一时刻,我读懂了那句:

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就像司马长卿一定也明白长门深闭阿娇的心情,才有其《长门赋》。

补充:这本书排班,目录,注释都不太好。不如微读上朱熹注解版的要详细。

“国学读后感”的相关作文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山东省首届“国学小名士”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感受到国学经典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激发了我学习国学、诵读经典的热情。

这次诵读大赛的主题是“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我认为所谓“经典”,是指古人的思想、古代文学、古代文化所留下来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学习了解和发扬光大。“经典”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是因为它们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经过历史的积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导人们做人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值得人们一代代学习传承的。如果把国学比作一棵大树,则先人传承的经典则为树的根须与主干,我们青少年只有从中汲取养分才能茁壮成长。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下去,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要多诵读经典,认真学习、用心体悟。小到一则故事,大到一册著作,其中都蕴含了丰富的道理和感人的美德。比如,我们从《孔融让梨》中知道了要尊老爱幼;从《班门弄斧》中明白了做人要谦逊,不能自负;从《竭泽而渔》明白了要从长计议;从《程门立雪》明白了要尊敬师长;还从《司马光砸缸》中明白了要临危不惧、冷静处事……感悟道理后,我们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让我们先从最基本的做起:管理好自己,然后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与人为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国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华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中华文化是一朵花,我们就要让它香飘世界;如果它是一棵树,就要让它的枝冠像大地一样广袤;如果它是一团火,就要让它的光芒驱走黑暗,照亮人类!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文化精髓,开启国学大门,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国学读后感”的相关作文

001.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002.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00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004.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00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00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尚书》。

007.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008.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009.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01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0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01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01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014.多行不义,必自毙。

01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01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国语》。

01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018.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019.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战国策》。

02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02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022.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

02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024.图穷而匕首现。

025.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孙子兵法》。

026.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027.故兵贵胜,不贵久。

028.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029.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030.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031.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032.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033.后人发,先人至。

034.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035.故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036.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谷梁传》。

037.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038.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老子》。

0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04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04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04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04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04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0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4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礼记》。

0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04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049.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05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051.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05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05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05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055.来而不往,非礼也。

056.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057.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058.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059.苛政猛于虎也。

《墨子》。

06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061.贫则见廉,富则见义。

062.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063.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

06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06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066.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067.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庄子》。

06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06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07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07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072.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07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07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管子》。

075.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07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077.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078.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079.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080.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081.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082.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083.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084.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

085.善人者,人亦善之。

086.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

087.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

088.言不周密,反伤其身。

08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090.知子莫若父。

09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荀子》。

09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09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09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095.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096.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097.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098.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099.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00.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10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韩非子》。

102.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103.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10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05.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

106.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

107.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108.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109.器满则倾,志满则覆。

110.远水不救近火。

11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列子》。

112.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113.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114.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

11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116.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

117.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118.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吕氏春秋》。

11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2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121.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122.井中之无大鱼也,新林之无长木也。

123.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124.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离骚》。

12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生之多艰。

1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论语》。

1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3.朝闻道,夕死可矣。

1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4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42.言必行,行必果。

14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4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4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8.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49.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5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5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5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孟子》。

157.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5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6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6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6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6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6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6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6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8.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6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7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7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73.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174.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7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诗经》。

17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77.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7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79.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8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181.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182.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8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84.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8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86.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8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8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89.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19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91.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9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93.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19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95.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96.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19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9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99.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0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影响。下面是《国学经典》读后感,欢迎阅读!

“国学读后感”的相关作文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记录来,就成了一本本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底蕴丰富,蕴藏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道理,其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所谓的“五常”。

就拿“五常”中的智来说吧。“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过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父与子相关读后感作文

世界上最深的情,莫过于父子情了。读完父与子的你,该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父与子相关读后感。

作文。

希望你喜欢。

《父与子》这本书是讲父与子中的感情,有他的搞笑事件、感动事件、有趣事件。里面由50个故事组成的。父亲是一个光头、滑稽的人,儿子是一个矮小、聪明的人。父亲只要看见儿子做错了事就要打屁股的人。儿子是会耍小聪明的人。他们热爱动物,爱惜动物。虽然父亲要打儿子,但他们的感情非常的好。他们发明了许多东西,有棋盘式领带、蒸汽机式咖啡壶、可上锁的衣服、无顶帽子、带衬衣领的低帮皮鞋……他们出名之后,什么东西都是关于父与子的,有衣服、烟斗、气球、父与子杂技演出、父与子烟灰缸、父与子的脑袋(不过是套在头上的而已)。后来父与子告别了我们。这里面我有许多故事看不懂,但看了三、四遍,自然而然的就看懂了。

我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那浓厚的亲情,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挚爱,理解,信任。在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是只要一家人互相扶持,互相信任,不论有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坚强的度过。

在这篇课文中,我感受到了父子之间感情笃深,互相信任,心灵相同。沟通,成为父子之间度过难关的最大的条件之一。沟通,可以互相了解,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和父母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沟通也是一门“艺术”,这个“艺术”

殿堂有一扇门就是诉说和倾听。假如文中的父子没有互相沟通的话,我想儿子也不回被他爸爸所救;他的爸爸也一定会像其他家长一样,哭过之后,一走了之。

我想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多沟通。亲人之间一旦多多沟通,就会心灵相通,彼此之间就有了信任。有了沟通,家人之间就会互相体谅,就会互相忍让,也不会整天吵架过日子了。

所以我们小孩子,应该和家长多多沟通,多多沟通,就不会有太多这样那样的隔阂了。

寒假里,我看了《父与子全集》这本漫画书,这本书有趣又生动,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致的画里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永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其中的一些连环画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忘加葡萄干的蛋糕》、《输不得的父亲》、《不值得帮助的家伙》、《驯马的对策》、《假面舞会的化妆》、《画的照片》……,这些连环画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有时我笑得前仰后合,有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还有时一发不可收拾,笑得我话也说不出来……。

这是一本以漫画的形式表述父子情感的书,秃头的大胡子得爸爸的和蔼、慈祥、幽默。留着刺猬头的淘气的儿子的调皮、聪明、可爱。漫画形象地刻画了一对父子的生活情景,他们时常在一起玩耍,一起搞怪,其乐融融。看完后,觉得这本书有着不同的“味道”。

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的说比较有趣的故事:《忘加葡萄干的蛋糕》,父亲在做一个蛋糕给儿子吃,等大功告成后,却又发现忘加葡萄干了,这该怎么办呢?正当父与子苦苦思索时,儿子抬头看见1把枪,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好主意:他让父亲把葡萄干当成子弹发射到蛋糕里。看到这里,我感到了秃头的大胡子得爸爸的幽默,和留着刺猬头的淘气的儿子的调皮;《输不得的父亲》。父亲在与儿子下象棋,下着,下着,父亲输了,可是,他却把儿子一顿打。仿佛回到了童年,有了一颗“嫉妒心”;《不值得帮助的家伙》让我铭记于心。有一天,父与子正在街上散步,看到有一个人十分卖力地在拉一辆车,父子俩起了善心,要帮帮这个人,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人一开始还一起帮着推车,后来,他竟然自己坐在了车上,一边抽烟,一边唱歌。这可气坏了父与子,父亲给了那人一个巴掌:“真是个不值得帮助的家伙!”这本书中的故事里,我感受到父与子那颗纯真的童心。

快乐是金,快乐使我们健康、使我们幸福,让我们每天都怀着快乐的心情,去迎接早晨的太阳吧!

“国学读后感”的相关作文

国学《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兵家史书之瑰宝,博大精深;兵书理论之宝库,包罗万象;兵学圣典之美誉,威名远扬;归纳演绎之逻辑,缜密严谨;启迪人生之智慧,精髓宏瞻;阐释儒道之传统,淋漓尽致。

——题记。

从三皇五帝的太平盛世,到春秋战国的风云变幻;从盛唐气象的博大雄浑,到宋代词篇的婉转豪迈……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而国学经典代表《论语》更是全世界的精神财富!

《论语》是一部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着作,因集中表现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成为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

孔子的学说的核心——仁,贯穿《论语》。《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一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已成仁,”照亮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

《论语》居“四书”之首,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深远影响!

据说,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每天回家都关起房门苦读。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只有一部《论语》。有一次,宋太宗和赵论语普闲聊,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的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足以使天下太平了。”于是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纵观整部《论语》,相信你一定会感受到中华文明,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到文学精髓。你也一定会在《论语》中,受益匪浅!

《国学》读后感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着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读后感

《论语》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它写什么的?是谁写的呢?我猜你们都想知道吧!其实它是一本语录。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师孔子,他对学生非常有耐性,对人非常的谦逊,所以很受人尊重。这本语录主要是他的学生把孔子上课说的话和生活中做的事记录下来。

《论语》记录了很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句话是孔子通过称赞伯夷叔齐俩兄弟不记仇,因此别人就就不记得他们的旧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国学读后感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如饥似渴地读完《国学启蒙》之后,深知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只不过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沧海一粟。同时,也深知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奋就是珍惜时间,努力做好事情,包括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究、勤实践。勤奋不光表现在身体上,表现在行为方式上,还表现在精神上。勤奋靠的是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还能让我们获取更多知识、劳动成果。无论你是天才还是普通人都要勤奋学习、勤奋工作,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古代有许多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有为防止打瞌睡影响学习而用绳子将自己头发绑在房梁上孙敬,也有用锥子将自己大腿刺痛而刻苦读书的苏秦,又有贫穷买不起蜡烛而冒着严寒“映雪读书”的孙康,还有因家境贫寒点不起油灯而“凿壁偷光”学习的匡衡。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博览群书,最终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当然,也有让我们引以为戒的反面例子,比如被誉为神童的方仲永,据说他五岁时就有作诗的天赋,作出的诗轰动一时。但他自恃聪明,不思进取,导致诗越写越差,直到才华消失殆尽,从此由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印证了韩愈的那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

细读了这些故事,我深知世上其实并没有永远的天才或神童,那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不要让所谓的小聪明误了自己的终身。要知道,创造财富靠的不是先天的聪明,而是后天的勤奋和坚持。只有刻苦学习、研究学问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就算没有天赋或者家境贫穷,只要你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终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一个有学问的富豪。

《国学启蒙》让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我也会不断地从中汲取养分,因为,天道酬勤!

国学读后感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听故事。后来上了小学识字了,妈妈给我买了许多故事书,其中就有《365夜国学启蒙故事》。

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木兰从军”。一次,朝廷要与邻国打仗,需要大量人马,地方官让木兰家派人参军。花木兰想:父亲年老体衰,弟弟还未到参军的年龄,怎么办呢?看着父亲愁眉不展,花木兰人偷偷将自己化装成一个小伙子,代父参军去了。战场上,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机智勇敢,骁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还被提升为大将军,直至带领大军胜利归来。花木兰衣锦还乡,却拒绝了受封。

我认为,花木兰不仅有着一颗孝心,同时,她还有着一颗爱国心,忠君报国,舍生忘死,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花木兰的原因,她的精神太令人钦佩与学习!

书中其他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常使我爱不释手。我知道这些故事都是几千年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的文明,颂扬了古人们的传统美德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人生哲理。

我从《365夜国学启蒙故事》中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了许多学习与做人的启发,它指引我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我在阅读中学会了成长!

国学读后感

从前有—个小和尚,他很想做出一番修为,于是,他找到了一位高僧,并恳求师父收他为弟子。两年后,小和尚自认学到了很多东西,便不再跟高僧参禅拜佛了,向高僧告辞后就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通过一个试验来告诉小和尚学无止境的道理,小和尚明白了师父的一片苦心,愧疚地请求师父原谅他的愚昧无知。

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我的`心像海面的波涛,汹涌澎湃,不能平静。看了这则故事后,我恍然大悟我不正是现实中的小和尚吗?有一次,老师正在讲解新课,我不耐烦地想,怎么那么简单啊!算了,不听了,反正我都会了。于是便拿画纸来画画,做做小动作,神游天外,可是怡然自得啊!但老师讲的内容,我一个字也没听进去。结果,第二天考试可想而知……直至今天,我才真正明白: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奋进不息的!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要谦虚地向他人请教,不能不屑与老师的教导与他人忠言。

《国学动漫城》不仅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还让我增长了许多国学知识,有些学生,看书看得少,课外知识自然也不丰富了,俨然成了一个活脱脱的书呆子,只会墨守成规的死读书:死记硬背!但是,有了《国学动漫城》后,只要观看动画,课外阅读知识就会突飞猛进,掌握得也快、也轻松得多,学习起来,自然也容易多了!就拿我来说吧!在通往文学殿堂的路上,我常常茫然无措,学习起来眼前好像总是弥漫着袅袅薄烟,忽隐忽现,明明很想去探索那氤氲深处丰富的知识,却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可《国学动漫城》却仿佛是一阵风吹散了那一阵阵烦人的素烟,为我指点迷津。现在那以往在我听来是烦人的聒聒的读书声,也顿时让我觉得享受,仿佛是高山流水,人间绝弦!《国学动漫城》让我重拾了学习的信心,燃起了学习热爱的火焰!

国学读后感

我们学了《国学》这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国学》里面《父母呼》这一课。

里面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告诉我们: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过了很久才答应,父母叫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慢吞吞的。因为父母的养育并非易事,所以我们要体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勤快。

这一篇短文虽然内容比较长,可它还是围绕着一个“孝”字来写的,来告诫现在的`我们,要时刻体谅父母,时刻让他们感受到有我们的温暖,让我们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的美德。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只是我们的一个动作都能让父母心生感动,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牢记书中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国学读后感

《国学小子丛书》是我看过最好看,最有用的书,这是我在看完《国学小子丛书》后的第一感想。

据传说,五千多年前,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无论传说是否属实,它都表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字。几千年来,汉字担负着记载历史、传播文化、创造文明的重要使命。可以说,没有文字,就没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

国学小子丛书里的汉子故事这本书,讲述与汉字有关的`故事和与故事有关的汉字,让小读者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加深对汉字文化的了解,并感受中华文明的恢弘壮阔。

《国学小子丛书》通过各种故事,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很多的国学,这是非常难得的。我喜欢国学小子丛书。

国学读后感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孔子,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与诱导式教学以及他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并在课本中都学到的知识。

自认为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已经很透彻了,只要在工作中实行就行。说说容易,做做难。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我却对自己满怀信心,觉得自己努力这些都不是问题。一定会碰到难以“驯服”的学生,以及会遇到叛逆的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会视而不见,完全忽视。对待不同的叛逆期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可真正遇见的时候自己就开始茫然失措。

当现在的.我翻开这本书时,让我对孔子的观点有了新的认识。因材施教,并不是说根据学生的缺点或不足进行解决学生的问题,而是发现学生的各种品格优点。尽管要根据学生的专长来培养放在现代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是并不是所有科目只有规定的范围,所有科目之间都有所联系。本册书中的说明文就与科学息息相关,如果科学好,或对科学兴趣浓厚的学生就可以抓他本单元的学习,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对启发与诱导式教学也存在一系列认识的偏差。曾经的我以为启发与诱导式是一种教学的方法,其实并非只是如此。反而想告诉人们不要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叛逆无非只是不愿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觉得作业太难。然而大部分问题都是上课时已经分析完成的问题,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听课效率并不高,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也因此失去了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导入新课的任务,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学习课文。

温故而知新,古人的话能流传至今自然有他的道理。一开始学课文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些话,看完这本书后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还掌握了教育学生的小技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