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模板17篇)

时间:2023-11-28 17:29:34 作者:MJ笔神

开题报告不仅是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体现,也是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基础。这些开题报告范文的作者在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上都有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mb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xx公司是由xx集团投资控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集团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主要从事高效节能、零排放纯电动汽车的开发、研制、销售业务。集团宗旨:倡导绿色、驱动未来。集团在唐山、辽源、长春分别创建生产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锂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系统及动力总成系统共五家新能源有限公司,分别承担生产型号不同的锂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市场订单。公司即其中之一。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3月,是吉林省新能源、新材料重点产业基地项目,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电动轿车、电动客车电池组,产品应用在纯电动汽车上可以持续行驶300km以上,最高时速可达150km,电池使用了磷酸亚铁料,不含重金属,全部材料可回收处理,无污染,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一家年轻的小型生产企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还处于传统的事务性管理阶段,并未与公司的战略规划进行有效的融合。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念滞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再次,管理者对员工的培训与激励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内部未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选题意义。

中小企业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到底是融资还是技术创新?是市场局限还是管理水平?在管理诸问题中是管理模式创新还是管理技术的运用?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同时就是经营者,两者同一使得所有者能直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控制。这使企业的管理缺乏明确的分工,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多为亲属或好友,家族管理色彩浓厚。机制灵活,创新性强,成长迅速和决策快捷,管理效率高是其主要特点。研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主要是应该针对其固有特点,发挥其管理尤其是人才资源管理的优势,才能发挥其灵活性特点,激活其创新功能,从而赢得成长机会。

本文以公司为例,在详细分析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以及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公司设计了一套新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过程中所学的有关战略管理及人力资源方面知识,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全方位分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况,详细探讨了公司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原则以及如何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方法,指出在构建中要注意的问题,结合搜集到的有关公司的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方法。

本人搜集并研读了国内外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的相关书籍及文章,并通过互联网查阅了大量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资料,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规范性理论分析方法。

本文对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论述,并在对其详细论述的基础之上对其在公司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3)调查研究法。

本文搜集公司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制定出了适应lyny公司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4、要解决的问题。

公司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小型民营生产型企业,尽管拥有经营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快速和适应多样化需求等优点,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企业在管理的整体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落后性十分明显,尤其是体现在对人的管理方面。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战略性人资源管理实践才能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要解决的问题有:

(1)提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及其总体要求。

(2)指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依据战略的要求提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策略。

论文基本结构与内容:

MBA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注意事项

1、参加开题报告会的同学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导师签字同意的“论文开题评审意见书”,从而获取论文开题资格。评审意见书逾期未交或导师未签字同意,则延期至下个学期进行论文开题。

2、参加开题报告会的同学应携带四本开题报告书进行开题,三本交开题专家组评阅,一本用于陈述使用。

3、对开题报告的意见分为2种:“建议修改或补充后同意开题”和“重新开题”。

建议修改或补充后同意开题:同意学生论文开题,但是开题报告本身需要修改,如文献综述、论文选题、框架或思路等。此类开题报告请mba学生记录需要修改之处,待修改后,在规定时间内交到mba教学管理部。

重新开题:论文选题、框架或思路等存在较大的缺陷,需要重新开题。

4、开题报告成绩表为“五级记分”,综合平均分在三分以下的开题报告,视为需要重新开题。

5、每位mba学生开题时间在5—7分钟之间,自己制作并播放powerpoint演示文稿,陈述论文开题报告。

6、开题报告结束后,由开题专家组宣布开题报告结果。

7、开题通过后,请同学们认真准备资料,主动与导师联系,按要求撰写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二、研究概述。

硒是人和动物的必餺微量元素,缺乏会严重影响健康。我国约72%国土面积的土壤缺硒,靠天然食品来补充硒无法满足人和动物对硒的需求。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比例63%以上,富硒猪肉的研发对人体补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研究了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不同阶段猪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抗氧化等保健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血浆和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研宄了硒在猪不同组织中的沉积效果,筛选出硒源和硒水平的最佳组合,建立了富硒猪肉生产的关键技术体系,为开发优质富硒猪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创新点。

(1)首次系统地开展了晒源及硒水平对母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等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等保健功能的影响,对血装和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及硒在猪不同组织中的沉积效果等系列研究。

(2)研究筛选了对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富硒猪肉生产的最佳硒源和硒水平组合,为富硒猪肉的生产奠定基础。

(3)实现背最长肌和后腿肉硒沉积量分别达到0.34nig*kg_i和0.33mg*kg-i,比普通猪肉高出2.4倍和2.3倍,达到富硒猪肉标准,实现了富硒猪肉生产的目标。

(4)本研宄围绕富栖猪肉生产整个系统,以生产富硒猪肉为目的,以猪肉无公害为标准,首次系统地从日粮的添加硒源及硒水平到词养管理、健康养殖、屠宰加工和鲜肉!r: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体系,为富硒猪肉的产业化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四、展望。

(1)进一步展硒和ve,硒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协同作用对猪生产性能、保健功能和硒在组织中沉积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猪的生产水平,提升猪肉的生产效率和硒在猪肉组织中的沉积量。

(2)开展富硒猪肉产品的深加工研究,探索深加工过程中肉中硒的稳定性,丰富富硒猪肉深加工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3)开展富硒猪肉生产和产品的标准研^究,制定富硒猪肉的生产和产品标准,填补国内相应标准的空白。

(4)展富硒猪肉市场开发和营销创新模式的研究,提升猪肉的附加值,提升猪产业链的整体价值。

(5)展富硒猪肉对人体保健功能和抗癌作用的研宄。通过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性肿瘤模型考察富硒猪肉中硒蛋白的抗肝癌作用。

五、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综述。

1、硒的存在形式与分布。

2、硒的代谢机制。

3、硒的储藏和排泄。

4、缺硒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5、硒中毒。

6、硒在动物生产种的应用研究进展。

7、富硒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现状。

8、主要研究内容级意义。

第二章不同硒海和硒水平对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

1、引言。

2、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

3、小结。

第四章富硒猪肉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第五章创新点与展望。

1、创新点。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生及在职申请设计人员论文质量是衡量设计师培养水平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而学位论文的合理选题直接决定着设计论文的质量.开题工作是设计师选题得以确认的重要过程.通过开题,设计师可以对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实验路线,仪器设备,实验的可行性,预期结果,时间进度等各个方面作出比较明确的论述.由此,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设计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现对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工作作出以下规定:。

设计生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前即开始准备.选题要考虑本学科的发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围绕研究课题,广泛查阅有关国内外文献,分析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在完成文献查阅和最终确定科研立题的基础上,做好预实验,并在导师(指导小组)指导下独立完成科研设计.在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硕士生的专长和不足,结合硕士生在某方面的特长和兴趣指导选题.积极鼓励由研究生自己拟出论文题目,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科研设计。

开题工作不仅是研究生确定选题的重要步骤,也是研究生加强交流,加深理解,广集贤言,整理思路,弥补不足的重要途径.通过开题,研究生可以对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实验路线,仪器设备,实验的可行性,预期结果,时间进度等各个方面作出比较明确的论述。

开题报告要面向全校公开进行,并且聘请三至五名校内外相关学科的专家参与考评,以达到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目的.其中,博士研究生至少应聘请一名校外相关学科专家参加开题,硕士研究生至少应聘请一名院外相关学科专家参加开题,而导师不能担任考评小组主席.通过听取研究生对所选题目的论述及答辩,各位专家将对开题报告的选题依据,创新性,难度,可行性及预期结果等多方面做出打分,各项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实施阶段.对开题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在经认真讨论和分析之后,合理的意见研究生须在规定日期内做出修改,必要时限期重新开题.

各院,所主管领导及所在学科带头人应积极参加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严格把关.决不可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对于选题合适,方法得当,措施落实的可批准论文开题;对于尚有不足的,须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不合格者必须重做开题报告.在审核开题报告时,若评议为科研能力差,缺乏培养前途的研究生,不宜进入论文阶段,改为对其进行中期筛选.

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一般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报研究生部备案,并应及时补作开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应在第三学期.

(一)学位课程审核.在研究生课程(专业课程除外)学习完成后,导师及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对其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培养方案中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后才能进行开题报告.

(二)撰写合格的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在进行开题之前,研究生必须撰写一份内容充实,思路清晰的高质量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立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研究目的,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2)课题研究生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3)完成课题的条件;(4)研究进度,具体安排及预期结果等.研究生提交开题报告后,应交由导师认真审核,并准备好有关的参考文献和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或预实验实验数据.

(三)填写开题报告申请表.做好以上工作后,研究生应向导师及所在二级单位研究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以便安排开题报告的具体时间,地点,并将审批后的申请表及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一份报送学校研究生处培养科备案,领取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议表.

(四)开题报告评议表是研究生开题工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得以确定的的重要凭证.该表应现场填写,在给出相应评审意见后,考评专家须当场签字,并送交研究生处学位办备案.导师及设计生个人复印留底保存.

(五)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应向全校公开进行,接受质疑,并由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成员,分委会成员及校外专家组成的开题报告3~5人考评小组对博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全面评议,分别对选题依据,创新性,选题难度,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案的合理性,科研工作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经费支持及研究生的口头报告等方面进行评议及打分,加权后得分及格,方可正式开题.不符合要求者必须重新开题.若评议为科研能力差,缺乏培养前途的博士生,不能进入论文阶段,改为对其进行中期筛选.硕士研究生可在二级学院内完成.

(六)设计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设计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及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按上述程序进行。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由学院和学科组共同组织专家组,以答辩的形式审核。专家组应由3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学校教师和有相当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专家组成,总人数不少于5人。开题报告一般应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6个月内完成。

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项目名称、来源、总经费、合作单位、完成时间和本人在该项目中承担的任务简介;。

(2)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方案。

(1)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技术措施);。

(2)方案实施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

(3)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

(4)预期达到的目标。

3、研究计划进度、经费预算及经费落实。

4、主要参考文献具体要求:

(1)阅读过的对开题报告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2)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须将引用源列入文献源;。

(5)参考文献书写顺序: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5、开题报告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应重点阐述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案。

三、审核。

开题报告结束后,专家小组应对开题报告所述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对论文选题的评价,对研究方案的理论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综合评价,提出针对对该课题研究的有关建议。

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不通过者必须在3个月内重新开题。

第二次开题报告不通过者,不能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需更换题目重新准备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和专家组评议由研究生所在学院保存,待研究生申请学位时提交研究生处。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拟研究课题的名称)。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该部分应对课题来源、选题的依据、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等做出充分的说明。

三、文献综述。

该部分是对拟研究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动态和述评。应对所研究的课题做一研究综述。

四、研究基本构思。

该部分应包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途径和预期目标以及论文工作的时间安排。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框架。

该部分应列出详细的论文纲要,要求结构严谨,有创造性。

六、参考文献。

该部分应详细列出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索引。

文档为doc格式。

MBA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注意事项

(1)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2)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3)培训制度存在问题。

(4)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问题。

4.3.3mm电力公司现行激励机制的总体评价。

4.4mm电力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4.4.1电力公司经营宏观环境。

4.4.2电力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4.5mm电力公司激励机制优化方案设计。

4.5.1激励机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4.5.2优化电力公司的激励机制原则。

(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三)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并重的原则。

(四)适度性原则。

(五)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

4.5.3mm电力公司激励机制的具体优化对策。

(一)完善招聘选拔激励机制。

(二)推行全面薪酬机制。

(三)优化员工发展激励设计。

(四)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4.6mm电力公司激励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4.6.1树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观念。

4.6.2确立“注重能力和绩效”的价值观。

4.6.3转变“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思想。

4.6.4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6.5完善配套制度和支持系统。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运用价值。

5.3后续研究建议。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1]陈清泰、吴敬琏:《可变薪酬体系原理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朱克江:《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3]王清:《薪酬方案设计与操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奚玉琴:《企业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5]林泽炎:《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6]彭志源:《成功企业薪酬设计与年金管理制度典范》,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7]于建原:《营销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南兆旭、滕宝红:《营销组织管理规划》,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9]马同斌、刘凌云、张志强:《现代企业行业营销》,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2、卢强:《价格与渠道》,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0]卜妙金:《分销渠道决策与管理》,东北财经大学版社2001年版。

[11]罗伯特.l.齐利斯:《以顾客为中心的销售》,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12]戈登.福克塞尔:《市场营销中的消费者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13]陈海滨:《弱势药企代借力‘修渠’》,《销售与市场》,2002年4期。

[14]王兰云:《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见《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6期。

[15]谢奇志、贾怀京、汪群:《简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见《科学学研究》,2002年12月,第4期。

[16]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见《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6月,第6期。

[17]胡君辰、郑绍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8]宋劲松;《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版。

[19]傅永刚著:《如何激励员工》(第一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徐成德、陈达著:《员工激励手册》(第一版),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21]孙健著:《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22]王学力著:《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3]王祖成著:《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激励》(第1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24]俞文钊著:《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孙春雷:《领导与激励―人性化管理漫笔》,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26]孟莉:《薪酬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载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第1期。

[27]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载于《科研管理》,2001年第6期。

[28]刘武、富萍萍、杨永康:《以价值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员工激励》,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6期。

[29]何叶、李鑫:《团队激励薪酬模式研究》,载于《软科学》,2004年06期。

[30]丁志刚:《激励员工的艺术》,载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2期。

MBA开题报告

(1)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2)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3)培训制度存在问题。

(4)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问题。

4.3.3mm电力公司现行激励机制的总体评价。

4.4mm电力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4.4.1电力公司经营宏观环境。

4.4.2电力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4.5mm电力公司激励机制优化方案设计。

4.5.1激励机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4.5.2优化电力公司的激励机制原则。

(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三)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并重的原则。

(四)适度性原则。

(五)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

4.5.3mm电力公司激励机制的具体优化对策。

(一)完善招聘选拔激励机制。

(二)推行全面薪酬机制。

(三)优化员工发展激励设计。

(四)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4.6mm电力公司激励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4.6.1树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观念。

4.6.2确立“注重能力和绩效”的价值观。

4.6.3转变“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思想。

4.6.4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6.5完善配套制度和支持系统。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运用价值。

5.3后续研究建议。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1]陈清泰、吴敬琏:《可变薪酬体系原理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9月版。

[2]朱克江:《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1月第1版。

[3]王清:《薪酬方案设计与操作》,中国经济出版社,1月第1版。

[4]奚玉琴:《企业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月第1版。

[5]林泽炎:《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9月第1版。

[6]彭志源:《成功企业薪酬设计与年金管理制度典范》,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第1版。

[7]于建原:《营销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版。

[8]南兆旭、滕宝红:《营销组织管理规划》,广东经济出版社,年版。

[9]马同斌、刘凌云、张志强:《现代企业行业营销》,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2、卢强:《价格与渠道》,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0]卜妙金:《分销渠道决策与管理》,东北财经大学版社年版。

[11]罗伯特.l.齐利斯:《以顾客为中心的销售》,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12]戈登.福克塞尔:《市场营销中的消费者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13]陈海滨:《弱势药企代借力‘修渠’》,《销售与市场》,年4期。

[14]王兰云:《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见《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6期。

[15]谢奇志、贾怀京、汪群:《简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见《科学学研究》,2012月,第4期。

[16]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见《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6月,第6期。

[17]胡君辰、郑绍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月版。

[18]宋劲松;《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版。

[19]傅永刚著:《如何激励员工》(第一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版。

[20]徐成德、陈达著:《员工激励手册》(第一版),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21]孙健著:《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22]王学力著:《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3]王祖成著:《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激励》(第1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24]俞文钊著:《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孙春雷:《领导与激励―人性化管理漫笔》,经济管理出版社,19版。

[26]孟莉:《薪酬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载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第1期。

[27]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载于《科研管理》,2001年第6期。

[28]刘武、富萍萍、杨永康:《以价值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员工激励》,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6期。

[29]何叶、李鑫:《团队激励薪酬模式研究》,载于《软科学》,2004年06期。

[30]丁志刚:《激励员工的艺术》,载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02期。

MBA开题报告

xx公司是由xx集团投资控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集团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主要从事高效节能、零排放纯电动汽车的开发、研制、销售业务。集团宗旨:倡导绿色、驱动未来。集团在唐山、辽源、长春分别创建生产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锂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系统及动力总成系统共五家新能源有限公司,分别承担生产型号不同的锂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市场订单。公司即其中之一。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是吉林省新能源、新材料重点产业基地项目,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电动轿车、电动客车电池组,产品应用在纯电动汽车上可以持续行驶300km以上,最高时速可达150km,电池使用了磷酸亚铁料,不含重金属,全部材料可回收处理,无污染,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一家年轻的小型生产企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还处于传统的事务性管理阶段,并未与公司的战略规划进行有效的融合。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念滞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再次,管理者对员工的培训与激励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内部未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选题意义。

中小企业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到底是融资还是技术创新?是市场局限还是管理水平?在管理诸问题中是管理模式创新还是管理技术的运用?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同时就是经营者,两者同一使得所有者能直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控制。这使企业的管理缺乏明确的分工,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多为亲属或好友,家族管理色彩浓厚。机制灵活,创新性强,成长迅速和决策快捷,管理效率高是其主要特点。研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主要是应该针对其固有特点,发挥其管理尤其是人才资源管理的优势,才能发挥其灵活性特点,激活其创新功能,从而赢得成长机会。

本文以公司为例,在详细分析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以及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公司设计了一套新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过程中所学的有关战略管理及人力资源方面知识,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全方位分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况,详细探讨了公司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原则以及如何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方法,指出在构建中要注意的问题,结合搜集到的有关公司的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方法。

本人搜集并研读了国内外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的相关书籍及文章,并通过互联网查阅了大量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资料,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规范性理论分析方法。

本文对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论述,并在对其详细论述的基础之上对其在公司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3)调查研究法。

本文搜集公司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制定出了适应lyny公司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4、要解决的问题。

公司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小型民营生产型企业,尽管拥有经营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快速和适应多样化需求等优点,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企业在管理的整体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落后性十分明显,尤其是体现在对人的管理方面。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战略性人资源管理实践才能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要解决的问题有:

(1)提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及其总体要求。

(2)指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依据战略的要求提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策略。

论文基本结构与内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MBA开题报告

课题来源: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自选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渠道是市场营销理论中永恒的主题,国内外大量学者对渠道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近年来电信行业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研究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文章、成果层出不穷。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信息化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信市场的营销模式和用户的消费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不同地域电信市场的竞争环境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根据深圳当地电信市场环境的实际特点,研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移动公司或深圳移动)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构建合理的渠道架构体系,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电信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和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国内移动通信行业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的重点呈现出由网络技术、价格资费竞争向渠道竞争转移的趋势,营销渠道已经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外部环境和竞争形势的变化,深圳移动原有渠道架构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结构变化进行不断变革。为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深圳移动需要适时地调整渠道发展规划,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提升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渠道优势,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渠道改革的措施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市场的发展,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对这些措施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考核和评估,以便为下一步的渠道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显得很有必要。

(三)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西方关于渠道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研究渠道结构,二是研究渠道行为,三是研究渠道关系。

l、营销渠道结构理论。

营销渠道结构理论是以效率和效益为研究重心的营销渠道理论,是渠道理论最早研究的领域。1916到1934年间,韦尔德、巴特尔、布瑞耶等分别研究了渠道效率的问题。韦尔德认为职能专业化产生经济效益,专业化渠道所从事的营销是合理的。巴特尔认为营销渠道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基本效用、形式效用、地点效用和时间效用。布瑞耶认为营销机构可以集中和分配所需要素,所以能够有效克服交换障碍和阻力。1940年到1965年,康弗斯、胡基、奥德逊、麦克马蒙等研究了渠道一体化和渠道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康弗斯、胡基认为一体化会带来营销费用降低、原材料或商品销路的确定性但是也会带来相应的管理和协调问题。

奥德逊认为经济效率标准是影响渠道设计和演进的主要因素。麦克马蒙认为可以用公司型、管理型和契约型三种方式有效地协调营销渠道体系。以效率和效益为重点的研究是主要基于与效率有关的经济学概念,而对营销渠道中的行为变量缺乏相应的研究,因而此后很少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

2、营销渠道行为理论。

这种理论重点研究渠道成员间的各种权利、冲突等行为,认为营销渠道是渠道成员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联合体。这种理论将权力的来源和使用、权力和冲突的关系及冲突的衡量、渠道成员组织之间的合作和谈判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1969年,斯特恩研究了渠道的冲突问题,认为,依存和承诺是理解渠道中权利关系的关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拉斯切、布朗、凯苏黎世、弗雷兹耶等研究了渠道权力的来源、使用和衡量等方面的内容。1981年、1987年德瓦耶、沃奥克、葛雷玛等研究了权力和冲突的关系以及组织间合作和谈判等。

3、营销渠道关系理论。

九十年代以后,一些营销管理学者提出新的关系营销理论,对营销渠道的认识和管理逐渐深入。这种理论重点研究渠道(不同的法人)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联盟。由于利益冲突,一般渠道组织间合作常以失败而告终,为此渠道战略联盟等关系形式应运而生。,辛古瓦、贝克尔研究了渠道关系绩效,提出了渠道合作关系能产生更高的利润,而且每一方都从联盟中得到更多利润的观点。克雷玛研究了渠道关系的目的`,认为信任可以帮助渠道合作双方处理不良后果。1995年奥德森提出了渠道关系的生命周期理论。,斯特恩研究了渠道关系实质、选择合作者等内容,提出了渠道联盟等观点。渠道关系经过知晓、探索、拓展、忠诚和衰退及解散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可能进入一个相互忠诚的阶段,联盟是渠道关系中最高、最好的形式。

(四)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营销渠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渠道组织体系、渠道的效益及渠道模式、渠道行为、渠道的新型关系与渠道创新等方面。在营销渠道设计创新方面,韩兆林()等探讨了高技术企业分销渠道的模式、特征和影响因素;姜以聪等(1999)总结了国外连锁经营的特点对我国企业营销渠道创新的启示;易斌等(2000)提出了实施通路精耕完善终端管理的主张;林三卓()研究了关于西门子的通路运作的问题;危素华(2001)分析了家乐福赶超沃尔玛过程中的渠道管理。

在渠道的效益研究方面,陆忍波(2003)认为各种销售渠道的效率差异成为企业市场营销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张庚森等(2002)从消费者立场出发,提出了五项营销渠道业绩评价指标。

在渠道模式研究方面,徐天佑(2002)提出了“堡垒式营销”与“撒网式营销”模式;黄丽薇等(2001)提出了渠道的逆向模式:孟令华(2002)提出了销售渠道的强势模式。

在渠道权力及冲突方面,庄贵军(2000)主要研究了西方渠道的权力、冲突和合作;吴冠之(2001)研究了渠道网络的竞争与合作;王朝辉(2003)研究了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形式与对策。

在渠道关系方面,苏勇、陈小平(2000)提出了关系型营销渠道理论,研究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新型渠道关系;桂琦寒(2001)也对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对营销系统的冲击作了分析。

随着网络电子渠道等新型渠道的出现,对网络直复营销、互联网营销等的研究也盛行一时。(责任编辑:东兰)。

MBA开题报告

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自选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渠道是市场营销理论中永恒的主题,国内外大量学者对渠道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近年来电信行业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研究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文章、成果层出不穷。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信息化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信市场的营销模式和用户的消费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不同地域电信市场的竞争环境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根据深圳当地电信市场环境的实际特点,研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移动公司或深圳移动)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构建合理的渠道架构体系,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电信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和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国内移动通信行业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的重点呈现出由网络技术、价格资费竞争向渠道竞争转移的趋势,营销渠道已经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外部环境和竞争形势的变化,深圳移动原有渠道架构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结构变化进行不断变革。为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深圳移动需要适时地调整渠道发展规划,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提升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渠道优势,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渠道改革的措施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市场的发展,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对这些措施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考核和评估,以便为下一步的渠道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显得很有必要。

(三)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西方关于渠道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研究渠道结构,二是研究渠道行为,三是研究渠道关系。

l、营销渠道结构理论。

营销渠道结构理论是以效率和效益为研究重心的营销渠道理论,是渠道理论最早研究的领域。1916到1934年间,韦尔德、巴特尔、布瑞耶等分别研究了渠道效率的问题。韦尔德认为职能专业化产生经济效益,专业化渠道所从事的营销是合理的。巴特尔认为营销渠道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基本效用、形式效用、地点效用和时间效用。布瑞耶认为营销机构可以集中和分配所需要素,所以能够有效克服交换障碍和阻力。1940年到1965年,康弗斯、胡基、奥德逊、麦克马蒙等研究了渠道一体化和渠道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康弗斯、胡基认为一体化会带来营销费用降低、原材料或商品销路的确定性但是也会带来相应的管理和协调问题。

奥德逊认为经济效率标准是影响渠道设计和演进的'主要因素。麦克马蒙认为可以用公司型、管理型和契约型三种方式有效地协调营销渠道体系。以效率和效益为重点的研究是主要基于与效率有关的经济学概念,而对营销渠道中的行为变量缺乏相应的研究,因而此后很少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

2、营销渠道行为理论。

这种理论重点研究渠道成员间的各种权利、冲突等行为,认为营销渠道是渠道成员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联合体。这种理论将权力的来源和使用、权力和冲突的关系及冲突的衡量、渠道成员组织之间的合作和谈判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1969年,斯特恩研究了渠道的冲突问题,认为,依存和承诺是理解渠道中权利关系的关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拉斯切、布朗、凯苏黎世、弗雷兹耶等研究了渠道权力的来源、使用和衡量等方面的内容。1981年、1987年德瓦耶、沃奥克、葛雷玛等研究了权力和冲突的关系以及组织间合作和谈判等。

MBA开题报告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更是一个人力资源激烈竞争的时代。就企业来说,现在各个企业对人力资源都加以高度的重视,注意到人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大的和最关键的资源。而如何获得企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就必然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激励问题以及激励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企业第一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激励员工,使其产生更好的业绩表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面对竞争与挑战,如何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把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在竞争中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mm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力公司)成立于年11月,地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本部设在陕西省神木县城,企业注册资本金20亿元.按照公司发展规划,到“十一五”末,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790mw,煤炭产量1000万吨,发电量189亿度,销售收入70亿元;公司经营区域由陕北、蒙西两个地区拓展到整个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由参与神华集团内部产业循环、地方经济循环向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转变,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发电企业;公司的产业规模、产业层次、产业模式、综合竞争力都将迈上崭新的台阶,完全走上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从电力企业本身来看,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没有人才,电力企业就不可能迅速发展,更谈不上企业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当前,电力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虽然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普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和发展人才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相反,由于收入方面的差距,以及分配上的不公平等原因而导致技术人才流失现象。

造成公司目前状况,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在该公司的薪酬激励、福利激励以及培训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该公司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该公司的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致使很多优秀员工不满意该公司的激励现状,进而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创造力下降,甚至导致大批优秀人才流失。因此,如何改善和优化该公司的激励机制,并重新激活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该公司在激烈行业竞争中进一步发展,是公司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结合现有的激励理论体系和电力公司状况,对电力公司的激励机制在诊断剖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本文研究,也希望对国内相关企业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1.2研究意义和目的。

进行本文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促进电力公司更好适应激励的市场竞争。

本文分析了电力公司员工流失状况以及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准确认识电力公司激励现状,也有助于完善电力公司激励机制,从而有利于电力公司做强做大。

2、促进电力公司吸引优秀人才,形成良好的人员流动机制。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也在不断建立、健全。企业人员的流动己经成为普遍现象,如何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完善电力公司激励机制,将有才能的人、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并长期为企业工作;同时,将不适应企业的人员逐渐分离出去,保持企业人员的生命力。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在人才流动机制方面有所贡献。

3、促进企业员工自身发展。

现代企业人员不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企业实现长期经营目标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追求工作外在报酬的同时,也很看重工作的内在报酬,他们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有成就感,这对电力公司来说,完全适用。企业如果有一套较为健全的激励方案,给予员工有意义的工作,并在赋予适当的工作报酬的同时,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赋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和升职空间,对他们的自身发展将非常有利。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人员同样需要知识更新,特别是现代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相应的各种先进的工作经验需要充实,所以,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进修深造的机会,以充实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必将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伴随着他他们的健康成长。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公司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转折点。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转变观念,创新激励机制,迅速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永续经营、持续发展的引擎。通过本文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参考。

1.3待答问题。

mm电力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的某些内容是近一两年来开始实行的,应该说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中的某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员工的需要,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企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大量技术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是,现行的激励机制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真正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是能调动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需要获得满足。但从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分析,却造成了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技术、设计、销售人员和中级及基层管理人才大量流失,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薪酬水平竞争力不足,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较大,其中包括福利措施实施不到位;(2)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导致员工工作缺乏挑战性,员工的工作热情下降,工作的吸引力不强;(3)缺乏对员工的系统性培训,员工价值得不到进一步提升;(4)职业发展路线单一,员工对个人发展前景不乐观。在这些原因中,有的占主要地位,如职业发展、系统性培训等,有的占次要地位,如薪酬、福利等,这是由对员工的需要层次不同造成的。因此,对ab公司的激励机制必须作出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为此,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1)分析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状况。(2)分析公司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并对公司现行激励机制进行了总体评价。(3)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了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设计出公司激励机制的具体的优化方案。(4)提出公司实施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

1.4有关名词解释。

1、激励概念。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维持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心理过程。调动人积极性的各种措施,按其实质来说,就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去激发行为的动机,使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自觉主动行为的过程。

激励的特点是:有被激励的人;被激励的人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的愿望和动机,而产生这种动机的根源是需要;被激励动机的强弱,即积极性的高低是一种内在变量,不能直接感觉到。它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长期的动力,持续地发挥作用,可以通过被激励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得到觉察和证实。从实质来说,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人的工作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努力水平取决于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取决于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实现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勤奋工作。机制原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方案和制度的有机组合。

2、股权激励。

对骨干人员授予股权,他们就也成为了所有者,拥有了剩余收益权,因此他们的个人收益利益是与公司的价值增长利益保持一致的。授予股权,是一种着眼于长期的激励,其具体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1)股票期权。多用于上市公司和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的收益来自于市场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额,对于一个强有效或半强有效的股市来说,这个价差的多少是与经营者的努力密切相关的,而且由于期权从授予到行使相隔较长时间,受益者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股票增值收益,这样就促使经营者更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利益,降低了代理成本,避免了短期行为。(2)业绩股权。业绩股权是一种只和工作业绩挂钩、不涉及股价变化的激励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3)期股。首先授予骨干人员一定数额的股权,开始的时候这部分股权类似虚拟股权(只有分红权和增值收益权而没有所有权、表决权和转让权),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3-5年),每年激励对象可以用这些股权的分红来认购这些股权的年均份额(不足部分由激励对象以现金补足),直到期满后,这些股权被激励对象以各年分红和现金出资全部购买完毕,这时就转变成享有各种法定权利的实股。

MBA开题报告

大连华信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研究。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如今的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管理的水平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和发展水平标志着这个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对于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劳动成本等方面都显示出了重大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管理发展的研究也就自然形成了。他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

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连华信)是我国最大的应用软件产品、信息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间较早,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各个部门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建立了一个个信息系统,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等。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软件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能力上的竞争,也是管理效率和能力上的竞争。如今,在整个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变革中,企业竞争力的意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信息化产业的一部分,软件开发企业更需要通过建设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也是大连华信管理系统设计的初衷。通过改进管理信息系统,大连华信能够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管控内部流程、建设起更为高效的内部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率并压缩企业运行成本,最终达到尽可能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结果。

三、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基于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要求,本文对大连华信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做了全面分析,指出了几个子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改进现有管理信息系统,使其适应大连华信的企业工作情况。具体而言,本文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现有多项目管理相关理论,论述了软件企业施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首先对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做了了解,然后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做了概要性介绍。

第二,针对大连华信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大连华信管理信息系统现有子系统中的运行现状进行勘察,运用组织结构图、管理业务流程图等方法,描述了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貌,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现有系统运行中的不足之处。

第三,对大连华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进。首先确定改进的可行性,并结合关键成功因素法等方法分析基于系统实现的目标和系统构建的原则,详细论述了系统关键业务模块的功能,并结合实际给出各个子系统的修改意见。

最后则给出了系统实施的保障措施。

四、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典论文研究流程,以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和保障方案。

该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到:。

第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文章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阅读,辅助研究者明晓其所要研究的课题内容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能帮助了解相关问题来龙去脉,帮助确定研究课题。其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再次,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最后,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第二、定量分析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各个属性的量化研究,可以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此问题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进而达到对事物属性的正确判断和以及对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

第三、信息研究方法。本方法是通过应用信息来分析系统功能的科学研究法。信息研究法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信息研究法仅指对信息内容本身的研究,也就是针对特定的问题或行业搜集相关信息,再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在研究中使用的方式;广义的信息研究法是指对整个信息系统的研究,包括研究信息系统内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以及信息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则等。

第四、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应遵循的要求:一是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二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是要全面考察,注意多方面的联系;四是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上升到理论高度,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五是要有创造革新精神,不受因循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六是以先进经验的总结为主。

五、论文提纲。

摘要。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3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综述。

2.1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演变过程以及应用状况。

3、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3.1大连华信简介。

3.2大连华信企业管理发展简介。

3.3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3.4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分析。

4、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改进方案。

4.1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的可行性分析。

4.2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的原则。

4.3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的主要内容。

5、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改进方案实施及保障措施。

5.1实施策略。

5.2实施关键步骤。

5.3系统实施。

5.4实施保障措施。

结论。

六、工作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步骤)。

(一)准备阶段。

1.20xx年12月10日至20xx年1月8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xx年1月9日至2月17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3.20xx年1月18日至3月1日,进一步查阅文献,在网上开展问卷调查,收集资料,为论文写作做准备。

(二)写作阶段。

1.20xx年3月2日至3月9日,整理文献资料和数据。

2.20xx年3月10日至3月31日,撰写论文初稿。

3.20xx年4月1日至4月21日,提交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和二、三稿。

4.20xx年4月22日至4月25日,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准备论文答辩。

(三)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的具体时间由系确定。

参考文献。

[1]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设.

[2]李德亮.企业文化建设简论[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3]李玉海.企业文化建设实务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王吉鹏.价值观的起飞与落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刘克梁.企业文化实务与经典案例评析[m].2009。

[6]王兰云.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动态战略匹配的视角[m].2009。

MBA开题报告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更是一个人力资源激烈竞争的时代。就企业来说,现在各个企业对人力资源都加以高度的重视,注意到人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大的和最关键的资源。而如何获得企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就必然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激励问题以及激励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企业第一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激励员工,使其产生更好的业绩表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面对竞争与挑战,如何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把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在竞争中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mm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力公司)成立于11月,地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本部设在陕西省神木县城,企业注册资本金20亿元.按照公司发展规划,到“十一五”末,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790mw,煤炭产量1000万吨,发电量189亿度,销售收入70亿元;公司经营区域由陕北、蒙西两个地区拓展到整个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由参与神华集团内部产业循环、地方经济循环向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转变,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发电企业;公司的产业规模、产业层次、产业模式、综合竞争力都将迈上崭新的台阶,完全走上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从电力企业本身来看,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没有人才,电力企业就不可能迅速发展,更谈不上企业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当前,电力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虽然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普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和发展人才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相反,由于收入方面的差距,以及分配上的不公平等原因而导致技术人才流失现象。

造成公司目前状况,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在该公司的薪酬激励、福利激励以及培训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该公司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该公司的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致使很多优秀员工不满意该公司的激励现状,进而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创造力下降,甚至导致大批优秀人才流失。因此,如何改善和优化该公司的激励机制,并重新激活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该公司在激烈行业竞争中进一步发展,是公司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结合现有的激励理论体系和电力公司状况,对电力公司的激励机制在诊断剖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本文研究,也希望对国内相关企业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1.2研究意义和目的。

进行本文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促进电力公司更好适应激励的市场竞争。

本文分析了电力公司员工流失状况以及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准确认识电力公司激励现状,也有助于完善电力公司激励机制,从而有利于电力公司做强做大。

2、促进电力公司吸引优秀人才,形成良好的人员流动机制。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也在不断建立、健全。企业人员的流动己经成为普遍现象,如何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完善电力公司激励机制,将有才能的人、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并长期为企业工作;同时,将不适应企业的人员逐渐分离出去,保持企业人员的生命力。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在人才流动机制方面有所贡献。

3、促进企业员工自身发展。

现代企业人员不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企业实现长期经营目标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追求工作外在报酬的同时,也很看重工作的内在报酬,他们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有成就感,这对电力公司来说,完全适用。企业如果有一套较为健全的激励方案,给予员工有意义的工作,并在赋予适当的工作报酬的同时,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赋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和升职空间,对他们的自身发展将非常有利。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人员同样需要知识更新,特别是现代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相应的各种先进的工作经验需要充实,所以,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进修深造的机会,以充实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必将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伴随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公司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转折点。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转变观念,创新激励机制,迅速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永续经营、持续发展的引擎。通过本文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参考。

1.3待答问题。

mm电力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的某些内容是近一两年来开始实行的,应该说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中的某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员工的需要,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企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大量技术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是,现行的激励机制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真正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是能调动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需要获得满足。但从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分析,却造成了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技术、设计、销售人员和中级及基层管理人才大量流失,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薪酬水平竞争力不足,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较大,其中包括福利措施实施不到位;(2)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导致员工工作缺乏挑战性,员工的工作热情下降,工作的吸引力不强;(3)缺乏对员工的系统性培训,员工价值得不到进一步提升;(4)职业发展路线单一,员工对个人发展前景不乐观。在这些原因中,有的占主要地位,如职业发展、系统性培训等,有的占次要地位,如薪酬、福利等,这是由对员工的需要层次不同造成的。因此,对ab公司的激励机制必须作出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为此,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1)分析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状况。(2)分析公司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并对公司现行激励机制进行了总体评价。(3)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了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设计出公司激励机制的具体的优化方案。(4)提出公司实施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

1.4有关名词解释。

1、激励概念。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维持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心理过程。调动人积极性的各种措施,按其实质来说,就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去激发行为的动机,使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自觉主动行为的过程。

激励的特点是:有被激励的人;被激励的人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的愿望和动机,而产生这种动机的根源是需要;被激励动机的强弱,即积极性的高低是一种内在变量,不能直接感觉到。它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长期的动力,持续地发挥作用,可以通过被激励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得到觉察和证实。从实质来说,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人的工作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努力水平取决于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取决于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实现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勤奋工作。机制原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方案和制度的有机组合。

2、股权激励。

对骨干人员授予股权,他们就也成为了所有者,拥有了剩余收益权,因此他们的个人收益利益是与公司的价值增长利益保持一致的。授予股权,是一种着眼于长期的激励,其具体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1)股票期权。多用于上市公司和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的收益来自于市场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额,对于一个强有效或半强有效的股市来说,这个价差的多少是与经营者的努力密切相关的,而且由于期权从授予到行使相隔较长时间,受益者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股票增值收益,这样就促使经营者更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利益,降低了代理成本,避免了短期行为。(2)业绩股权。业绩股权是一种只和工作业绩挂钩、不涉及股价变化的激励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3)期股。首先授予骨干人员一定数额的股权,开始的时候这部分股权类似虚拟股权(只有分红权和增值收益权而没有所有权、表决权和转让权),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3-5年),每年激励对象可以用这些股权的分红来认购这些股权的年均份额(不足部分由激励对象以现金补足),直到期满后,这些股权被激励对象以各年分红和现金出资全部购买完毕,这时就转变成享有各种法定权利的实股。

1.5研究范围及限制。

当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己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正在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的招聘、企业员工岗位设计、企业员工的培训、企业员工的激励以及企业员工生涯开发等。本文仅就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由于具体企业的员工的激励机制具有企业自身特点,因此很难对整体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否则则有可能导致研究缺乏针对性以及笼统性而失去研究意义。为此本文仅就具体企业--mm公司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二、文献评论。

(一)激励的基本思想。

激励的基本思想由二部分构成:。

1、人性假设理论。这是探讨激励的基点,正如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所言:“每一种管理决策或管理行为都以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的假设为后盾。”西方管理学把人性作了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x理论),自我实现假设(y理论),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和复杂人假设(z理论)。

2、理性行为理论。这种理论构建了人的行为逻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和目标就是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寻求风险最小化,总之一个理性思维的人最终都是在追求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二)主要的激励理论。

1、内容型激励理论。

人们工作的动机各不相同,有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有人为了家庭和子女,也有人为了国家和社会,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会有不同的原因。对于人们各自不同的行为动机的诱发因素的研究构成了激励理论的内容学派,主要有以下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形成一定的层次,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人的行为受到人的尚未满足的需要的驱动,己经满足了的需要不会起到激励作用。由于个人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同时具有这五种需要且每种需要都具有同等强度,所以人的行为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需要。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效的激励必须针对员工的主导需要,员工的主导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同一时期,不同员工会有不同层次的主导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不断客观地了解员工的主导需要,找出相应的'激励因素,采取积极的组织措施,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以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实现组织目标。

(2)双因素理论。

美国著名学者赫茨伯格(rg)在1959年出版的专著《工作的激励因素》中提出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把作为保健因素的工作环境和作为激励因素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区分,并指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双因素理论使企业管理者注意到工作内容对于激励员工的重要性,满足员工不同需要所起到的激励效果是不同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将导致不满,但有了它并不一定能带来满意。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满足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应该关注工作本身,赋予工作更加丰富的内容,给员工成长的空间,赋予工作更多的责任和挑战性以进行精神激励。

2、过程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对人类的不同需要以及激发其特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但并没有解释人们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为什么选择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关于人们的各种需要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行为发展、持续、终止的全部过程的研究,构成了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当人的动机被激发起来以后,如何选择行为,导向目标,并持续下去的心理过程。它采用动态、系统的分析方法,试图找出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和努力程度的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修正转化人的行为,从而达到诱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这类理论主要有费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激励理论对电力公司的启示是,设计一套合理与科学的薪酬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并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这些激励理论在设计员工激励机制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些理论在企业员工的激励实践也发挥了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其中需要层次理论产生时间较早,而双因素理论及过程理论产生较晚。笔者认为上述理论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些理论相互补充,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和解释激励机制,单独一个理论都不可能全面反映激励机制的作用及功能。

三、研究方法和设计。

3.1研究对象。

陕西省mm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是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金20亿元,下设11个部室,5个独资二级单位,3个合资控股公司,1个合资参股公司;现有员工多人,主要负责神华矿区自备电源电网的建设与经营,同时发展与之相关的煤炭、化工等产业。

3.2资料的收集方法与过程。

为了调查了解目前电力公司员工激励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本文进行了实证调查,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方法以及访谈方法。

调查问卷编制程序主要是:(1)进行文献检索与理论研究。笔者对激励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其中所使用的有关问卷与测量工具作了仔细的分析,初步提出电力企业员工激励体系。(2)进行现场观察与访谈。笔者通过与部分员工进行谈话和讨论,了解了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员工激励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以及激励发展方向。(3)形成问卷项目。在对员工激励体系基本确定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调查等方法对激励体系等问题进行筛选、归类,最后形成测查每个维度的项目,以考察电力公司员工激励状况。(4)预试,初步的项目分析与修订。选取小样本进行预试,并征求有关员工意见,对每个项目的可读性、内容的相关性、意义的明确性、建构的适当性以及项目的格式与编排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和计算结果对问卷的主要维度和项目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项目分析,最后,形成正式问卷。

为了解电力公司激励状况,为完善激励机制提供质量保证,笔者耗时两个月,对电力公司部分管理人员和生产岗位员工发放问卷计200份,回收问卷184份,有效问卷175份。

同时,还对部分所调查人员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包括一般员工及部分管理人员。个案访谈是让被选的人员书面回答所提的以下几个问题:员工激励存在问题、员工流失原因、员工的需求以及员工对目前激励的态度等,这些问题涵盖了本研究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1.3论文研究方法设计。

(1)实证调查与分析方法。

通过对电力公司员工流失以及目前人类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找出了公司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后面的完善激励机制措施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并不局限于对激励机制作定性的分析,通过大量采用公式、图表和模型,使分析更为透彻、更易于理解。

(3)文献分析法。

笔者收集和研读了国内外有关员工激励机制方面的专著和文章,并借助互联网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索。

1.4资料处理及统计方法。

对问卷进行分解,对数据质量进行审核,使用spss13.0在微机上统计处理。记录不可统计部分及访谈内容,力争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公司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记解,为进一步研究打好了基础。

1.5研究的实施程序。

本文研究的实施过程及进程表如下:。

200年月——200年月,阅读激励机制有关教程,阅读有关激励管理方面的论文,选择具有研究意义的内容,与导师商议,拟定论文题目,并开始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

200年月——200年月,继续资料的搜集工作,同时认真研读有关资料,并到有关制药企业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拜访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激励情况。开始开题报告的写作,列出论文写作大纲,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初稿。

200年月——200年月,完成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定稿,完成论文。

200年9月——,最终定稿,校正论文格式,完成论文,装订,提交并准备论文答辩。

MBA开题报告

大连华信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研究。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如今的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管理的水平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和发展水平标志着这个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对于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劳动成本等方面都显示出了重大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管理发展的研究也就自然形成了。他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

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连华信)是我国最大的应用软件产品、信息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间较早,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各个部门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建立了一个个信息系统,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等。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软件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能力上的竞争,也是管理效率和能力上的竞争。如今,在整个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变革中,企业竞争力的意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信息化产业的一部分,软件开发企业更需要通过建设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也是大连华信管理系统设计的初衷。通过改进管理信息系统,大连华信能够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管控内部流程、建设起更为高效的内部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率并压缩企业运行成本,最终达到尽可能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结果。

三、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基于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要求,本文对大连华信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做了全面分析,指出了几个子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改进现有管理信息系统,使其适应大连华信的企业工作情况。具体而言,本文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现有多项目管理相关理论,论述了软件企业施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首先对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做了了解,然后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做了概要性介绍。

第二,针对大连华信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大连华信管理信息系统现有子系统中的运行现状进行勘察,运用组织结构图、管理业务流程图等方法,描述了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貌,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现有系统运行中的不足之处。

第三,对大连华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进。首先确定改进的可行性,并结合关键成功因素法等方法分析基于系统实现的目标和系统构建的原则,详细论述了系统关键业务模块的功能,并结合实际给出各个子系统的修改意见。

最后则给出了系统实施的保障措施。

四、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典论文研究流程,以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和保障方案。

该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到:。

第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文章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阅读,辅助研究者明晓其所要研究的课题内容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能帮助了解相关问题来龙去脉,帮助确定研究课题。其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再次,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最后,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第二、定量分析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各个属性的量化研究,可以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此问题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进而达到对事物属性的正确判断和以及对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

第三、信息研究方法。本方法是通过应用信息来分析系统功能的科学研究法。信息研究法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信息研究法仅指对信息内容本身的研究,也就是针对特定的问题或行业搜集相关信息,再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在研究中使用的方式;广义的信息研究法是指对整个信息系统的研究,包括研究信息系统内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以及信息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则等。

第四、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应遵循的要求:一是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二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是要全面考察,注意多方面的联系;四是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上升到理论高度,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五是要有创造革新精神,不受因循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六是以先进经验的总结为主。

五、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3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综述。

2.1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演变过程以及应用状况。

3、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3.1大连华信简介。

3.2大连华信企业管理发展简介。

3.3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3.4大连华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分析。

MBA开题报告

第1章公司发展现状。

1.1公司简介。

1.2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1.3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第2章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2.3公司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意义。

第3章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3.1公司人力资源远景、使命及理念。

3.2公司人力资源需求规划。

3.3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升规划。

第4章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

4.1公司招聘政策的制定。

4.2公司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

4.3公司对内进行组织变革政策的制定。

第5章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

5.1公司非生产部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

5.2公司生产部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

5.3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保证。

结论。

5、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阿姆斯特朗.战略化人力资源基础[m].张晓萍,何昌邑,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李亚,袁庆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3]邢传,沈坚.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美]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孙非,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张景安.人才致胜―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指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杜映梅.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7]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8]颜士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9]彭剑锋,饶征.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湛新民.薪酬制度设计[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1]杨清,刘再炫.人力资源战略[m].北京:

MBA开题报告

1.本文研究的背景。

目前,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随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的日益重要,如何建立完善卓有成效的绩效管理和考核体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油田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舞台中获得生存空间,就要具备足够强的竞争力,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跨国能源企业或是国内先进企业相比,部分油田企业还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企业绩效考核观念落后、对绩效考核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制度建设不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尽科学合理、考核程序不尽完善、过程监督缺失、考评制度执行不严格、正面引导作用难以发挥、绩效考核方法不科学、量化考核指标比重较低、绩效考核中缺乏必要的沟通、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在企业层面的kpi设计往往考虑当期的多,长远的少、在绩效管理体系向基层延伸过程中,绩效考核指标与eva关联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制约油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油田企业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绩效管理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增强团队组织战斗力,使关键绩效指标不断得以改进和提高,确保“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石化提出利用十至十五年时间着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西北油田是中石化第二大油田国内陆上10大油田之一目前年产725万吨储量达到12亿吨;人均原油产量1750吨排名中石化第一;投资资本回报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多项重要经济效益指标连续三年在中石化上游板块排名第一。集团公司对西北油田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上产增效”提出了很高的期望:产量更上一个台阶年产冲击1000万吨;在增储上产的同时将盈利能力保持在目前的高水平同时显著提高勘探效率和探井成功率缩短建井周期进一步提高“油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新的使命、新的任务对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本文研究的目的。

基于西北油田绩效考核现状和特点,通过分析研究如何选择绩效考核方法、如何设计关键绩效指标、如何设计指标权重、如何保障绩效考核的有效运行、如何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如何实现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等,以期设立了一套相对科学、系统、全面、有效的适合西北油田企业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率先打造一流油公司奠定基础,也为国内其他油田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本文研究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真实评估组织的工作状况和绩效表现,引导和激励员工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组织战略目标实现,已成为各级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尽管国内各油田企业在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和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践中体现出的水平却参差不齐,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能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目前企业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都将逐步化解。面对来自市场各个方面的竞争和挑战,油田企业如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探索更好的对组织绩效进行管理的途径与工具,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如何解决油田企业的绩效管理问题,已成为当前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进步,绩效管理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为我们解决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拓展了管理思路,增添了提升组织绩效的手段,也必将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行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更是企业谋求发展的需要,对于引导广大干部员工集中精力创造更佳业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四、研究大纲。

五、研究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

七、预期结果。

八、论文工作进展安排。

九、参考文献。

[4]fletcher.rourestoimproveperformance[m],london:instituteofpersonnelmanagement,,67.

[6]李仕洋,黄孝年.绩效管理专题[m].销售与管理,.05,11。

[8]+360收获考核果实[m].人力资源,,02,56。

[12]吴兴宁.电监会扩权[j].商务周刊,2013,07:32。

[13]冉斌.高绩效管理五步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5。

[17]张晓彤.绩效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4一37。

[18]李海,张德.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m].企业管理,2013,04:76。

[19]林泽炎.绩效考核操作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345。

[20]饶伟国.绩效沟通该怎么做[j].人力资源,2013,03:56。

[21]李剑锋.绩效考核与管理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86.

[29]魏钧,绩效指标设计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3.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