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热门15篇)

时间:2023-12-05 14:16:08 作者:FS文字使者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进一步规划和完善教学方案。以下是一些教育专家的经验总结,供大家参考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技巧。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题卡、彩笔、圆形和方形磁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探究方案。

1、整理信息。

师:你从我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每人通知7位老师到校。b、通知一位老师要1分钟。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2、初步感知。

a、逐一打。用图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师:这样打电话行吗?为什么?

b、讨论。

师:要想赢过刘老师,完成通知的时间当然是越少越好。同学们帮帮我吧,有什么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话说清楚,或通过简单表演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他们的意思。

2、开放探究。

呈现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2)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作业纸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

3、对比分析。

a、展示部分方案,带领学生读一读。

学生设计的方案按照表达形式来分,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纯文字表达的;二是图文结合记录的;三是借助符号来表示的`。

教师展示若干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采用不同形式表达的方案。

师:你喜欢哪个方案,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选取用借助符号来表达的方案,实现数学化。

b、选取一个方案解析,优化形成最优方案。

师:那就用这个方案和刘老师进行比赛,好吗?

师: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怎样修改?

引导学生优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图)。

师:还有用的时间更少的方案吗?

c、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

师: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几分钟?

4、整理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用时最省的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

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我自己吗?

师:第4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会是多少呢?猜一猜吧!为什么是16人?

师:那第5分钟呢?第6分钟呢?

师:已经通知的人数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谁?怎样计算?

师:第n分钟呢?

三、应用规律。

1、结合填写的表格,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下的问题。

a、照这样,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人?

b、照这样,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c、照这样,通知33个人与通知多少个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一样的?

2、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总结全课。

1、回顾优化过程,感悟优化思想。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体验。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

五、数学欣赏。

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

课件播放:你知道吗:拉面、阿米巴原虫、纸的折叠。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电话号码和互打电话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进行对话。

3.培养幼儿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记录卡片、电话及电话模型等。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请幼儿讨论。

师:“我们班谁很久没来幼儿园呢?小朋友猜猜他为什么没有来?现在非典那么流行,我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舒路为什么没来幼儿园?”

2.“知道舒路家的电话号码呢?”出示大记录卡让幼儿讨论如何记录。

3.电话接通时,你们想和他说些什么?要怎么说才有礼貌呢?

4.请几位幼儿尝试现场打电话,问候在家的小朋友,培养幼儿间相互关心的情感。

5.打电话给大班生病的朋友和杨医生。

重点提醒幼儿打电话的时候注意礼貌用语及用完整的语句对话。

6.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对他们表示关心呢?

7.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自由打电话。

(1)讨论:如果想打电话给好朋友却没有他的号码怎么办?用什么办法记电话号码最好?。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卡,介绍记录方法。

(3)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师巡视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

(4)拨电话号码,和同伴打电话。

活动反思: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内容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

板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

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从平均分组到不平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

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第几分钟1、2、3、4接到通知人数1、2、4、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

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3)人3分钟一共通知(7)人。

四、优化方案。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逐个通知。

方案2:帮忙转告。

(1)平均分成3组(5,5,5)——7分钟。

(2)平均分成5组(3,3,3,3,3)——7分钟。

(3)分成4组(4,4,4,3)——6分钟。

(4)分成3组(6,5,4)——6分钟。

(5)分成5组(5,4,3,2,1)——5分钟。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1、逐个通知。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最少要几分钟?(15分钟)。

2、分组通知。你准备分几组?怎么分?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

3、人人参与。除此之外,你们认为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呢?(每个人都参与,接到通知后再去通知另一个人,包括老师在内,都不空闲)。

二、分组研究,发现规律。

1、分配任务,各组研究,可参照教材画出示意图。(1)分3组。(2)、分4组。(3)、分5组。(4)(5)人人参与,接到通知后再通知另外的人。

2、展示结果。优化方案。

(1)-(3)组得出结论:并非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

师: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好?第三组方法最快。()(板书:费时、节时、最优)。

3、根据学生展示,引导完成表格。

4、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每次新接到通知队员数都是前一分钟接到通知队员数的2倍。

师:照这样看来,第6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是多少?(32)。

(2)引导观察: 2分钟一共通知(3)人。

3分钟一共通知(7 )人。

4分钟一共通知(15)人。

三、应用。

1、测评:写7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写出8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5分钟)如果由一位老师一个一个地通知,那要多少分钟呢?我们可能看到采用最优通知方式,整整节省了45分钟。

2、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这样的规律吗?

在我们身边,细菌繁衍的速度非常快,一个细菌可以分裂成两个一模一样的同类。所以它能从1个变成2个,2个变成4个,4个变成8个这样高效率的繁衍,这样导致流感等一些疾病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春天正是流感传染的高峰时期,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染。

四、小结: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避免重复通知,事先约定好传达对象,还要说清楚事情)。

生活中许多看似很复杂、很费时间的事情,利用数学知识去合理地安排,不仅会使事情进行的有条不紊,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省出宝贵的时间。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计划、讲效率的人。

拓展:有人说“将一张足够大的纸连续对折二十五次,这摞纸的高度将超过南岳衡山的海拔高度”,他说的是真的吗?下去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尝试解决一下。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打电话》是新课程五年级下的一节综合实践课。这节课题材非常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这节实践课,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学习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学,我有如下几点的体会:

1、能上出活动课的特点。

首先是“活”,能主动引导学生灵活处理问题,活跃数学思维,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参与度高。再是动,这节课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能否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把问题解决好。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想画就画,有争有辨,在愉悦的环境中探索知识,心情舒畅。

2、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打电话,学生熟悉、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从海塘小学要对文艺节目进行排练需要通知演员入手,到对打电话方案的设计改进,都让学生结合知己的生活实际,使整节课的知识发展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合作完成。能看出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研究的参与者。在课堂上我能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进度,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帮、放,例如关于7名小演员的通知示意图的教学时,当学生用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或平均分组的方法发通知时,教师就用投影仪把他们的想法展示出来,并让学生看图说事,当学生在填图中发现这样分组不省时时,就自己画起图来,有所创新地改进画图方法,这样让学生自己有序的学习画图,这种方法更能让后20%的学生也能接受。这里也体现了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方法的优化。

3、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中,把知识的探讨引向深入。例如在教学通知15名小歌手的过程中。把15名学生平均分成3组发通知时,需要7分钟,学生同样用分组法研究,把时间艰难的一分钟一分钟的缩短,最后只需5分钟。每缩短1分钟,学生就为自己的成功高兴一次。又如学生把不同的分组法,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要充分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寻找规律的过程去体验数学的乐趣。再将学生发现的问题应用到实际中去。如在6分种内最多能通知到多少名小观众的问题中,就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学的开心,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埋下了快乐的种子。培养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

当然,通过本次学校开展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我也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着不少急需改进的方面:

1、钻研教材还不够深入,使得课堂设计不够紧凑。

2、教学过程中的高潮把握时机的.能力不强,使得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重点,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特别之处。

3、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还比较弱,课后发现有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很理想。

4、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课堂中展示的不够清晰,使得学生对打电话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不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仅发现了许多学生的巨大潜力,也感知在新课程环境下让学生在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中得到对知识的那份欣喜和兴奋是多么的重要。课的好坏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学到了如何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技能。我将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力争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使自己的课更能让我们的学生所乐于接受,更具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学会运用“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

2.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讲故事: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要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他的宰相,就让他提一个要求。当时正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宰相说:“我向大王要米,您只要把我的棋盘上的第一个格里放1粒米,第二个格里放2粒米,第三个格里放4粒米,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2倍,以此类推,直到把这个棋盘放满就行了。”国王哈哈大笑说:“就依你说的。”

当放第一排的8个格时,1、2、4、8、16、32、64、128粒米,旁观者大笑着,指指点点。但放到第二排中间时,笑声渐渐消失了,而被惊讶声所代替,因为小堆的米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米,然后倍增成中袋的米,再倍增成大袋的米……你猜猜看,国王要给宰相的米会有多少?请你简单形容一下。

其实,这是我们数学中的倍增问题,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和它有关。

一、情境导入:

师:学校的“小蜜蜂”艺术团,为有文艺特长的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从学校到中央电视台她们一路成长,也获得了不少奖项。当然,这都源自于她们平日里辛勤、认真地练习。这不,在一个周末,学校又接到紧急任务,合唱队的老师要尽快通知63名队员来学校参加排练,请你说说老师会用什么办法通知呢?(打电话、发校讯通、qq群发、写信……)。

师:哪种办法既方便快捷又能确保对方接到通知呢?(打电话)。

师:是的,老师就是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来通知合唱队员的。板书:打电话。

二、初构模式。

假设打一个电话需要一分钟,所有队员都在家。

1.逐一打(需要63分钟,太慢了)。

2.分组打(思考:为什么能节约时间?)板书:同时打。

3.教予“化繁为简”的方法。

师:63这个数字有点大,我们研究起来不方便,怎么办呢?

4.先从打给“7”位队员研究起。

三、合作探究。

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打电话的省时方案,并用通俗易懂的记录方式把方案写在本子上。

1.四人小组讨论,在本子上呈现方案;。

2.展台展示方案,确定用画图的方式比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更为直观、简单。

四、优化方案。

1.生说方案,师将方案展示在黑板上。

方案一(7分钟)方案二(5分钟)方案三(3分钟)。

2.对比方案,为什么方案二和方案三都比方案一更省时呢?(没有同时打)。

3.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三多用时间呢?(有人没有打电话)板书:不闲着。

五、总结规律。

2.学生完成表格。

3.发现规律:每过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就比前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多一倍。第n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就是n个2相乘。

4.继续完成表格:每一分钟通知的总人数。(用知道消息的总人数—1)。

5.告诉合唱队的老师,通知63名队员需要用6分钟,应注意:同时打,不闲着,不重复。

六、巩固规律。

1.舞蹈队老师通知33名学生需要多少分钟?(使学生产生疑问,到底是5分钟半,还是6分钟)。

3.翻开书第132——133页,看看今天学习的知识,并解决书中的问题。

七、应用规律。

八、总结全课。

你收获了什么?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1.通过情景对话,了解与陌生人通电话要注意的事情。

2.通过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大灰狼布偶、小动物布偶,玩具电话。

活动过程。

1.利用大灰狼和小动物布偶进行电话对话,请幼儿判断小动物做得是否对。

2.老师表演以下两段对话:

对话一:

3.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他们都不在家。

大灰狼:家中有大人吗?

小动物:家里有爷爷。

大灰狼:我是你爷爷的朋友,想来看看你们,但忘记了地址,

请你告诉我你家的地址,好吗?

小动物:好呀,我家住在动物村12号。

对话二:

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请问你找谁?

大灰狼:家里有大人吗?

小动物:请你等等,我让爷爷跟你说话。

4.请幼儿分析刚才的两段对话,谁做得对,为什么。

5.引导幼儿知道不能随便和陌生人对话,有陌生人打电话来,应立即交给家里的成年人接听。

6.提醒幼儿不能随便在电话里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

活动反思。

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1、练习对话主动表达并与成人交谈,学说完整句。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电话。

活动过程。

(1)观察模仿教师打电话。“喂,您好!我是陈老师,请您帮我找×××接电话好吗?”×××接电话(教师替代)。“您好!您是×××吗?我是陈老师,今天下班后您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您。“再见”。

(2)教师给幼儿打电话,让幼儿学习如何接电话。

“您好!我是××ד您有什么事吗?”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一问一答的语言,练习使用简单句。

(3)幼儿二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主动发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内自由“打电话”。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讨最优化的方案。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谈话引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星期天,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2、学生汇报想法。(师引导)。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二、探究新知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接到通知的组员都不闲。

三、发现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3分钟一共通知(7)人。

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

四、优化方案。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知道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工作效率会更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都动起手来,节时间,提效率,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自主的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2、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学生能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合理地解释。

教学重点:

在学生学习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提出自主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的方案。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教师做自我介绍。(生自由介绍)。

你们学校五年级有几个班啊?咱班被选中和老师一起来上课的可能性是多少?(生答)嗯,很难得!

二、创设情境。

同学们啊,你知道马上就要到什么节日了吗?(生:圣诞节)圣诞节这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啊?(收到礼物)。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想要吗?只可惜,老师准备的礼物不够,那我们不如玩个幸运摸奖游戏,试试你的运气,怎么样?摸到红球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准备的礼物哦,谁愿意来试一下?(生摸球)。

师:在游戏中我们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知道了“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六分之一,像这样好玩又有趣的游戏你能设计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当一次小小设计师。

(板书——设计活动方案)。

三、探究新知。

设计活动一。

(1)刚才只有x位同得到了礼物,可是老师很想把这些礼物都送给大家,那么怎样往盒子里放球,会使你们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一些呢?(生陆续举手)看样子,有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的想法与小伙伴们交流,看你们能设计出什么样的方案?开始吧!

(2)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3)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4)生分组汇报。

设计活动二。

(1)为我班学生设计节目表演活动方案。师出示要求,生读题。

(2)学生同位合作填表格,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师汇总。

(4)观察这些方案,你有什么看法?

设计活动三。

(2)独立设计活动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汇总,那对于这些方案,你又有什么发现?

那你能不能根据他们的共同点,对这些方案进行总结一下?

四、巩固应用。

现在很多商场超市在节日期间,都想出了很多别出心裁的促销活动。

1、下面是老师的调查情况(出示课件)学生读题。

2、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

3、汇报想法,实物投影总结活动情况。

4、看看另外一个商场的促销活动吧!(课件)学生读题。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你有什么体会?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的活动方案,累计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提高手机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

3、在收集数据、设计方案、交流等活动中,学会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设计方案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利用数的计算、收集和处理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保证良好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象征性”长跑问题。

二、探究活动。

1、确定主题。

2、要设计长跑方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

(2)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途径的主要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路程。

(3)确定每人每天跑的路程,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跑完全程,怎样设计方案?

(4)向大家征集活动主题,确定一个最受欢迎的。

三、知识的运用。

1、分组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设计象征性长跑的方案。

2、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一个象征性长跑方案,同学们真了不起!

教学反思:

长跑,教学,日常生活,数学好玩,活动方案。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打电话》优质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通过阅读,练习,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2、知道通电话时做到讲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明,口齿清楚。

3、学会打电话并懂得打电话中的礼貌用语。

1、重点: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2、难点:打电话内容集中,语气简洁。

1、提问激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三(1)班王小红同学因为学校组织看电影,要迟点回家,又怕妈妈在家等她。你们能帮她想个办法,怎样让她妈妈在家里知道这个事儿?(引导学生明白打电话比较快、方便)

2、读一读。

(1)读1—2自然段,想想打电话首先要做什么?

(2)你知道怎么样拨号码吗?

(3)怎样知道号码已经拨通了?

3、听示范电话,思考问题。

(1)听录音——电话对话。

(2)思考讨论:

a、录音是谁与谁的电话对话?

b、王小红想告诉妈妈什么?

c、改:你觉得打电话中应注意什么?

(3)师小结:a、通话时,做到内容集中,语言要简明扼要。

b、通知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4、试一试(分角色)

同桌之间——学生上台表演——师检查(选2名中下生演)

5、练一练。

(1)阅读课文第3部分,思考:

a、王林要打电话给谁?怎样称呼?

b、告诉王林妈妈什么事?

c、这个电话你该怎么打?

(2)检查

(3)在说c的基础上,各自设计对话。

(4)自愿上台表演,共同评议。

(5)师小结。

(6)同桌练习。

6、作业(选择一题)

(1)给班主任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给远方的亲戚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学会了打电话。

(3)给本地少年宫打个电话,问问有关事项。

板书:

打电话

先:拿耳机,拨号码接通电话

接着:向对方问好问清单位

再:请对方找通话人作自我介绍

然后:开始通话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这一单元后,让同学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认识我们身边浪费水的现象,从而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通过动手操作和分析,认识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节约用水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养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节水措施。

教学准备:

学具:计算器、三角板、铅笔;课前同学收集有关水资源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哪里?

(生齐答:伊拉克战争。)。

师:美、英等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要向伊拉克发动战争呢?

(生答:想占领伊拉克的石油。)。

师:关于战争,联合国的有关组织曾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多媒体播放声画)。

(生:美国人真可恶。

我们中国缺水吗?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

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观察)。

2、生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引导得出:我们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深圳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我们大家都要节约用水。

生1:不论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

生2:修好他,或换一个。

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呢?(少数同学同意第一个说的。)你们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服第一种说法的同学吗?先自由地讨论一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反思

充分相信学生,首先要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交流,有时间动手,有时间讨论。提出问题之后,我为学生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在互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每个学生都是一只潜力股。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多次尝试,并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优化。要让学生理解只有老师和接到通知的学生都参与到打电话中,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实践证明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在比较、交流中,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方法优化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的钥匙。

每次课前我总会认真的去备课,但课堂上总会有生成,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今天的课堂也不例外。课刚开始,学生洪就想出了最节省时间的方案,我不打算回避,,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讲,可是这样一来一般的方法就没有展示,需不需要回头呢?这样一来时间也非常紧张,于是我立即调整教学,舍去了那一部分。有得必有失,在课后的交流中,有同事建议我应该再多展示些学生的方案。哎,预设和生成永远也划不上等号,但我想只有认真、充分的去预设,才能生成更好。

范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是冀教版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第6时的内容,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把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并用小数乘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围绕“乘法的分配律”这一核心知识,通过“王老师要为幼儿园买香蕉、苹果各14千克,她带了150元钱,够吗?(香蕉5.6元/千克,苹果4.4元/千克)”的相关图片、信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能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学生分析。

学生在整数乘法中,已经掌握了乘法的三种运算定律,会进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五年级再一次安排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简算方法的有效迁移,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混合运算实际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已有经验的正迁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归纳概括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案例描述。

自学自研,教室里静得出奇,孩子们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享受着独立思考的快乐;小组交流开始了,组长有序的组织,教室里热闹起来,你补充,我纠错,他质疑……合作的氛围热烈而真诚。当教室里慢慢静下来的时候,小组交流结束了,全班展示交流开始:

生:(二组组长杨宇宁)因为我们组的1、2、3、4、5号同学全没做出那种简单的方法,而6号同学做出来了,我们给他掌声鼓励!

师:真好!我们还学会了激励性评价!现在,我们目光聚焦前黑板,请对抗组来点评1组的展示。

(二组朱琪大方地走上讲台)。

生1:大家好!我代表二组点评,请大家看这里,5.6×14+4.4×14=(5.6+4.4)×14=10×14=140(元),140﹤150,我认为最后这步比较很重要,还应该加上单位“元”,二组同学做对了!我给他4.5分,因为他们的书写上山了,最后一步还没写单位。

(马上有好几个学生站起,“我补充!”“我纠错!”“我质疑!”)。

生3:(4组的陈思彤从座位上站起)我反驳,我认为最后一步单位不加也可以,因为题里已经明确给了单位,既然140﹤150写出来了,大家都明白单位是元。

师:我们大家来看一看,单位可以不加吗?(绝大多数学生点头认可)点评,我们给几分?

(学生有的在喊“3分”,有的伸出手指示意。)。

师:因为朱琪这一学期刚转到我们学校,但她很快融入了我们得集体,有勇气上台点评,所以老师给他加1分的勇气分,给她4分,大家同意吗?(生齐答同意)。

师:请大家目光继续聚焦我们的前黑板,请对抗组点评5组的展示。

……。

师:点评我们给她几分?说出你的理由!

生:4分,因为声音太小了!

生1:如果让我推荐,我会推荐5组的做法,因为5组方法更简便!

生2:(郭一萱迅速站起来)我有不同做法!5.6×14=78.4(元)4.4×14=61.6(元)78.4+61.6=140(元)140﹤150所以王老师带的钱够!

师:来,你说,老师帮你写到黑板上。(随学生回答,师板书在这种做法综合算式的旁边)。

生3:(郭一萱的话音刚落,1组的贾鑫卓站起来)老师,我也有不同做法,5.6+4.4=10(元),10×14=140(元),140﹤150所以王老师带的钱够!

师:我们先来看郭一萱的补充,再与一组的展示做一下比较,两种方法有本质的区别吗?我们看郭一萱是怎么做的?(分步,孩子们边分析边回答着)那1组展示的是什么算式?(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说“综合”)对,两者只是分步与综合的区别,所以同属于一种做法。贾鑫卓补充的也是。另外,两位同学的补充应该在两种方法点评完毕,下次注意!

师:如果让你推荐,你会推荐哪种?

生:(2组的杨宇宁站起)如果让我推荐,我会推荐郭一萱的做法,因为四年级老师说过,分步做更容易得分!

生:(4组的陈思彤又站起来)我同意杨宇宁的意见,因为这样做可以的高分!

生:(郭一萱又站起来)我反驳,因为这种做法计算容易出错,还不如列综合算式得分多!(听课老师笑了,讲课老师也笑了,多么真实的课堂!)。

师:刚才你们都是从分数角度来分析的,我们能从其他角度来想一想吗?

生:我还是觉得5组的方法更简单,因为5.6+4.4=10,得到的是整数,计算简便。

师:但这种方法适合所有的题吗?有什么条件吗?

生:我觉得只有数量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这种简便方法,而其他时候只能用一组的方法。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虽然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同样适用,但我们需要有选择的使用。同学们愿不愿接受更难的挑战?那就请你观察两个综合算式,说出运算顺序。

……。

三、教学反思。

在自学自研部分,虽然老师只叫两组不同方法展示,但在全班交流环节,分步、综合两种方法全展示在黑板上:(1)5.6×14+4.4×14=(5.6+4.4)×14=10×14=140(元)140﹤150(2)5.6×14=78.4(元)4.4×14=61.6(元)78.4+61.6=140(元)140﹤150(3)5.6×14+4.4×14=(5.6+4.4)×14=10×14=140(元),140﹤150(4)5.6+4.4=10(元),10×14=140(元),140﹤150而且当老师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向你的组员推荐,你会推荐哪种方法?理由是什么?”孩子们的理由是多角度的:“如果让我推荐,我会推荐5组的做法,因为5组方法更简便!”“如果让我推荐,我会推荐郭一萱的做法(5.6×14=78.4(元)4.4×14=61.6(元)78.4+61.6=140(元)140﹤150),因为四年级老师说过,分步做更容易得分!”“我同意杨宇宁的意见,因为这样做可以的高分!”“我还是觉得5组的方法更简单,因为5.6+4.4=10,得到的是整数,计算简便。”……随着孩子们讨论的逐步深入,老师抛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但这种方法适合所有的题吗?有什么条件吗?”“我觉得只有数量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这种简便方法,而其他时候只能用一组的方法。”在孩子们思维的交锋中,每个人都重新建构了自己的计算方法,或(1),或(2)……虽然算法多样化为构建过程提供了开放的场景,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时空,但我们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课堂所呈现出来的鼓励学生从多样化的讨论中吸纳别人的经验,把他人的思想精华纳入到自己的认知领域,由低层次思维向高层次思维逐层优化,逐步达到算法的个体优化。

一节课上下来,总体感觉,孩子们的精彩成就了精彩的课堂,让我们尽情享受数学课堂,让孩子们在知识的超市尽情畅游,体验生命的狂欢。走在课改的路上,我们边走边思考,思考让我们逐渐深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