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范文(21篇)

时间:2023-11-22 22:19:39 作者:曼珠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范文(21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和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推广优秀的作品或作者。此文为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读后感,对于书中的主题思想有独特的见解。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什么是设计?这个我再熟悉不过的问题,在读完短短几百字的自序后,突然变得陌生,陌生到好像从未思考过的问题!现在我明白了,这就如同逐梦的人,可能由于走的远了,追的乏了,一颗坚定顽强的心在饱经现实的打压、诱惑后,虽然依旧在奔跑,但早已忘记了最初的梦想,舍弃了精髓,徒有其表罢了,读后感《《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原研哉终其一生都在思考,设计到底是什么。这位日本顶级设计师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生活的变迁和世界的变化。和我们不同的是,他在面对各种变化的时候,喜欢把所有复杂的、繁乱的、色彩缤纷的东西划归到一个永恒的起点来重新审视。再设计追求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遭的设计,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讨设计的本质和内涵。从无到有自然是一种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原研哉认为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与洞察能力”。这句话或可代表作者的“设计观”,原研哉对设计的认知中心,一切都是以“建筑”为核心而生发出去的,作者曾说过:“建筑是综合一切的最高水平……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纺织品设计等只不过被看成被建筑统一前的低水平的、被切割成片的小房间而已”。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作为一个想要了解设计的人,读此书也有点收获。

作者从设计到底是什么,开始介绍设计的产生,整合,历史发展和新技术下现状。

“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准,充足的生活才可能实现。”因此,二战后日本的产业设计是朝着规格化和量化生产的方向前进,因为当时设计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发展经济。而经济也是当时美国,欧洲的设计动力。那么,在经济发展阶段相似的中国,设计最大的动力也是如此吧。

接下来,作者通过曾经参与的设计产品展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其中涉及re-design设计展,长野冬奥会开幕式的节目册,银座的二次设计,无印良品的设计等等。re-design中坂茂重新设计的四角形内芯的卷纸让人眼前一亮。因为从抽取纸巾的角度来说,四角形内芯卷纸比传统的圆形内芯卷纸不便,这样的重新设计似乎是一种退化。但是这个设计的亮点恰恰来自于此。抽取纸巾的阻力能帮助大家节约能源,此外方形卷纸的规整也方便运输和收纳。作者说,设计的本质是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它的落脚点侧重于社会而非个体。re-design对生活用品的重新审视体现了设计师对社会现象细致的观察和人文关怀。

和简单是对众多文化融合之后的归零,是一无所有中蕴涵所有。日本的审美意识,是以边缘意识平衡了所接受的各种文化感觉后形成的。日本人的自省和冷静影响了它们的文化,赋予文化独有的魅力。

作者在最后一章提到,设计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设计是传输信息,设计师的任务是控制信息的品质。作者认为清晰,独创和幽默是实现信息之美的三大途径。

读完这本书,我好像有点了解设计,但好像又不太明白。不过作者在书中展示的例子,并对设计的介绍倒是清晰朴实,容易理解。我觉得作者已经达到他写书的目的,将设计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设计。

《大海中的灯塔》的教学设计大海中的灯塔读后感

二、选字填空。

撒洒。

1.鲜花伴着骨灰,向无垠的大海。

2.伟人离去,全国人民()下了热泪。

僵疆。

1.我国是世界上海()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2.那条蛇一动不动,彷佛冻()了。

三、填上合适的词。

()的大海()的历史()浪花。

四、句子练习。

1.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爷爷的骨灰。(缩句)。

2.爷爷永生!(把句子写具体)。

3.他属于中国。他属于世界。(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并为一句)。

五、填空。

1、本文是一篇(),记叙了历史伟人()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表达了人民()之情。全文的线索是()——()——()。

2、思考,说说你的看法。

1)鲜花伴着骨灰。鲜花拌着骨灰。(用哪个词好?为什么?)。

六、造句。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不仅在为毕业设计想方案,同时也阅读了《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读了这么久,突然发现就像原研哉在开篇的自序中所说的一样,自己越来越不懂设计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设计的认知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进了一步”,所以归根结底,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因为我对设计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越来越高涨的热情,以及对设计的意义更加深刻的思考与感知。

设计是什么?在我离设计很远很远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名词。而如今作为一个初学者,它有些神秘,有些美丽,又有点包罗万象,意蕴复杂。对于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原研哉并没有在这本书中给出一个明晰的答案。但他给了我们弥足宝贵的启示。通过创新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这是我在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中所认识的设计。

“设计的时代将要来临”。当初的松下幸之助看到了设计发展前景,二战后的日本产品设计高速成长,并且对质量的追求为规模化、量化的生产提供了品质保证。日本设计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是因为,对如何形成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思想的思索,在于反思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日本的”,在于将现代主义的感觉浸润并融入日本的生活文化中去。

完美是枯燥的。设计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完美但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东西。真正的设计应该不受教条、规则的束缚,充满想象力,永远在寻找新的、更好的、不同的'、不被遗忘的创意。试着通过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才可以寻求新突破。每个人也要有自己的逻辑体系,不人云亦云。

设计在哪里?设计已经深深的扎根在生活当中,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而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因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每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都是设计。设计也为原本普通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温馨与惊喜,让生活变美、变放松。“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什么才是好的设计?没有标准答案。事实上,哪有那么多好与不好,只要它足够有趣、足够有新意;只要你喜欢,哪怕一件有趣的小物件,也可以将不好变成好,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官享受,让你怦然而心动。

在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如何退去浮华、回归自我,保持一颗平静宽容的心越来越多的被人追捧。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仅仅限于好用,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设计产品。

正如原研哉写在最后:“我想邀请那些对设计有兴趣,在设计入口观望的人一起来阅读。设计世界看起来门槛很高,不会让人将其与流行或者潮流联想在一起,相信有很多人即使对设计有兴趣也不一定会真的认为自己可以进入设计界,但我认为,只要脚踏实地,就能走好设计这条路。我期待那些对设计有兴趣的人能够坚定地进入设计界”。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在拜读原研哉先生的《设计中的设计》时,每每读到精彩的语句是,便不由的的引发阵阵感慨,也引得我不断地就设计问题进行思考。为了抓住瞬间的灵感,便以随笔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悟,边读边记录。仅为自己的一点拙见,与大家一同分享交流。

我认为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实际物质上的需求或是满足投资方的经济利益,其最高的境界是通过设计、或是消费者共同参与设计的过程而让消费者获得一份感动、得到精神上一种收获。例如我曾经看到的一个充气椅子的设计,若是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椅子也可以满足坐的需求,但是设计师却在与主体的四周连有一些充气小动物的造型,当人坐到主体上时,主体椅子内的气体就会因为挤压的原因通过相连的软管进入到小动物的体内,这些小动物就“站起来”,这样不乏童趣,为平日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份活力。

2、坂茂与卫生纸。

其卫生纸中间的芯是方形的,在抽取卷上取卫生纸时会因为阻力问题而发出咔哒的声音。这种阻力发出的信息和实现的功能便是节约能源。另外在卫生纸的排列上也可以紧密排列而节省空间。由此而见,设计是具有一定的批判性。针对现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设计这个媒介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是揭露这个问题,引发使用者的思考。设计也是为社会而服务。就如同一些大师通过自己的招贴设计号召人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3、佐藤雅彦与出入境章。

正是因为对沟通的法则很有心得,又能够在实践中很好的应用,他在许多领域都很活跃。我认为,设计是通过设计品进行的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心灵的沟通。

出入境章是一个向左或是向右飞行的飞机,这个设计不仅使得出入境手续一目了然,而且给人留下了难忘的惊喜。为这个程式化的手续中增添了一份情趣,从而增加了旅客对这个国家的喜爱。

这个设计就包含一种感动,他的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可行且生动的相互沟通的方法。

4、将这些日常用品陌生化,在进一步捕捉到新鲜感进行设计,就是re―design。

5、【我曾尝试着从触觉开始,设计各种各样与感觉相关的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

设计可以说是一种设计师思想的.信息传达的媒介,所以我们要提供给使用者的感受、想法等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渠道去传达、从不同的感官去刺激使用者,更加加深他们对于设计的理解。要从综合感觉形成的这一角度出发。

就是通过我们的设计一步步的提升消费者的审美意识,通俗点说就是提升消费者的品味。

我们现在的设计是不断的加上一个个的设计点,不停的做着加法,实质上并没有体会“无”的内涵与丰富。“无”更会带个人们以无限想象的可能。

一个有内涵的设计就是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若是没有生成一种成熟的文化的典型的气质,那么我们的设计也是无趣的,肤浅的、早晚被时代所淘汰的。作为设计师,应当不断地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内涵。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刚刚转到设计专业半年,在了解这个专业的时候就去网上搜索设计的相关书籍,第一个跳出来的书就是这本《设计中的设计》,将设计用文字表达出来本身也是设计,这个书名也是一种设计,连续两个关键字都能被检索到,无论是用哪一个搜索引擎都会搜到这本书的。

不得不说自序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吸引了我去阅读,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这也恰好印证了自序中说的“当你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越来越不部设计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进了一步。”这一句话像是一剂强心剂,书中也有很多枯燥无味的内容都被读者自动省略了,不懂正常嘛,作者都这么说了,接着往后看就好了。到了后面产生了很多疑问,同时也有了很多收获。我不能说看完这本书真的对设计的理解更深一步,但是他确实是从自己的产品上提取了很多设计的思维的视角。

中国的设计教育大多是从用户出发,分析用户,研究用户的特征再去做一些设计,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是,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的分析结果是错的,或者说是片面的,这样的设计根本不能称得上是好的设计。设计被任务化目标化,视角就变得很窄。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的诞生,以及自己产品背后的灵感来源,对日用品的再设计是他对日本经济发达之后日本人生活的思考之后得到的理念。这样的理念结合了日本的文化思想(作者自己有详细的介绍)。之前在别人的书评里也看到说这根日本的禅宗也有很大的关系,无印良品的设计也颇具禅宗的意味。因此很多人喜欢上了这个品牌的设计理念。无印良品是为日本的社会现状而设计,但他的目标却是全世界。这其中我们能看到他的视角从来不只是放在用户身上,他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经济的动态,世界的潮流(他在日本人看地图的方式中很明显的体现了这点),一个民族的设计特点却被整个世界所接受,正是因为他很多设计关注到了整个人类的思想意识。

例如环保节能的设计,引导人们的理性消费,甚至倡导整个社会的节约,方形的纸筒,原生态的火柴都不仅仅是设计了这么一个产品而已,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审美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再者妇产医院标识的那个设计也令我印象深刻,从人性和情感的角度进行设计,这无疑是最有人性化的地方。人性化的设计总会被所有人喜欢,甚至觉得有点暖心,这也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吧,属于设计心理学的范畴,如果能很好的进行实践,设计出来的东西绝对是很受欢迎的。

看完这本书都多多少少明白了什么是日本设计,但是对于中国设计可能更加迷茫了,感到u0001我的路还有很长啊,需要很多的学习才能成为未来的设计师。在这里提醒自己时刻保持广阔的视角;把握中国文化的本质,立于中国文化而走向世界;学会研究人,懂得人的心理,懂得人性。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此前我没有写过相对规范的读后感,假若让各位读者觉得不适实在抱歉。这本书其实是人人都可以阅读的,而且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不乏一些哲理性的文章,我其实无法想象本书作者是如何思考才能写出这么有深度的观点。为了使大家清晰明了的理解我,我可能需要提前告知大家,我预备具体的谈一下几个方面:作者原研哉及他带给我的各种对他的印象,对于阅读此书的准备,再者就是必要的概括与感悟,最后是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以及它道出了一些对于我的困惑的解决办法,并且完美诠释了原理所在。(是不是感觉不太懂我?那就请继续阅读吧)。

作者原研哉是学设计的人一定都认识的大师,有的人甚至可以清楚地说出他所有的作品,他的理念是国际化的,但却是根植于日本本土文化背景,就像liedelkoort说的“他正在设计之中发明一种方言,将全球的理念与本土,区域性的色彩和品味混合在一起。”他可以从自己文化中提炼出珍贵的核心,并运用在设计上,使用户感觉无比亲切,这是我认为他最厉害的一点。johnmaeda说他的存在就是在诠释这一个单词“exformation”,这个词是丹麦作家托诺雷特雷德斯杜撰出来的,大意为“指代那些在我们说任何东西之前或当时,一切我们实际上没有说出来但又存在于我们脑子里的东西。”maeda发现他的思想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并且说“在一种可感知的日式简单的文化中,他揭示了一种存在于禅式之无中心的,极其深刻,复杂而有意义的有。”而在当我阅读这本书之前就应该已经准备好了要被他的文字虐了。

原研哉的设计给我的感受就是细腻,单纯,透气舒服的。而他的理念却是极其复杂的,可以说是常人无法真正理解的,一点不夸张,即便理解了,也一定是通过某些切身体验过后才能获得的,他理论的的深度给我极大的震撼。我能够体会他其实极力的使读者明白但毕竟都是些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东西,看得出作者的挣扎。

为什么说需要有所准备,其一就是要有不读懂它不罢休的坚持,和站在他肩膀上看问题的专注,和你一定必须已经阅读过旧版的《设计中的设计》……万分荣欣我符合了条件了。

旧一版几乎都是文字,图片很少,理论的话讲起来比较细,我吃的还比较透,没看过上一版的情况下,很难从一开始去钻他的字眼,更不要说读懂它的思维逻辑了。这一版完全可以说是旧版的续集,所有重要的理论几乎都是轻描淡写的掠过,他似乎在传达“这句话你都不理解,我也没有什么继续跟你说下去的理由,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被他深深鄙视完所以读到半截,我就只好不断地从记忆里调出他的关于“白”,“触感及颜色系统”,“无印的理念”……希望结合这些零散的记忆,通过专注的读,不要再错过什么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谈看书前的准备吧。

对于他的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对于“空白”的理解,包括把已知变成未知去体会,设计中留白的重要性,及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使它更有含义,因为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事物的影像是不同的,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种潜在性,而非简洁美这样简单。

对于触感这一理论,我认为这极其体现作者的魅力,他说提升我们有关日常生活的观点就像是发现小数,栖居于日常生活中的新设计将由那些任何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看到无限多数字的智慧创造出来。我想,他对于生活的体验能达到小数点后几位是我无法企及的。对于生活的洞察力就包含在触感的体系里,忘记是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们无法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设计师的任务就是要找出这些东西,我觉得作者可以,(乔布斯可以,深泽直人可以……)。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书应该是好书,只是不适合我看,一个后台开发工程师,一个只是想了解一下自己每天使用的手机应用,在哪方面故意做了什么设计来引导我。没看几页,就发现这本书给不了自己答案,由于篇幅不长,也就一口气看完了。

这本书将设计用户体验的流程分了5个流程: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战略层明确用户受众,产品目标,商业目标;范围层限定产品的功能边界;结构层定义用户使用产品的路径;框架层布局界面的整体导航;表现层展示产品的视觉效果。

这本书扩宽了我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原来我对用户体验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反应这么慢,体验这么差,垃圾。”却不知道用户体验首先是从用户分群开始的,就像书中举的例子,针对炒股新手和老手设计的炒股软件肯定是不一样,对于新手,一步一步引导用户下单,能多详细就多详细;而对于老手,恨不得一个界面上就能完成所有买卖操作。

那么,产品经理的工作也应该不是仅仅决定在哪放一个按钮那么简单,设计一个操作或者业务流程,对于前端开发工程师来说,就是点这里跳到那里,点那里出现这个图片,而对于产品经理更关注的是这个流程的合理性和带来的效率(比如转化率)。

之前看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真以为人人都可以做产品经理呢,显然事实不是这样的。对自己常常使用的手机应用,提出一两个使用痛点,人人都可以做到。说,谁不会说呢,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从无到有,从上到下(战略层到范围层,一直到表现层),设计出一套系统,能极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对于产品经理,应该就像《代码大全》对于程序员,没有几年的功底,看完收获应该不会很大。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看完《情境中的的课程课程与教学设计》后感受颇深。下面谈一下阅读完此书后的一些感想。

《情境中的的课程课程与教学设计》一书主要阐述了情境化教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介绍了情境化教学的客课程设计方法,并举出了很多个实例提供参考。

课程实践并不是在真空中运作的,也不是可以强加于任何学习环境的抽象物。课程开发和课程运作是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同样,情境化教学认为,教学和学习是受情境所驱动的,并认为学校场景的内外都存在学习环境。

运用情景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有机会自主学习。

课程与教学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对于教学的实践性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很多学科可以运用这一手段。

在实际的基本教学工作中,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要强调实践性与情境性,要满足课程教学对真实性的需要。课程与教学活动都需要在真实的实践中进行。能够好的使得学生理解,感受,体会。便于更深刻,更直观的学习。例如音乐中就有很多的情境方法。例如,上《闪烁的小星星》把教师布置一翻多媒体中展现美丽的夜空,孩子们仿佛就置身在这迷人的夜晚中。学习兴趣高涨。很好的实现情境中能有利的推进课堂的进行。

情境化教学不光适用与音乐学科,我想也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全面改革带来了春风,使学校教育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来成为可能。然而,仅仅停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是不够的,因为要进行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必须在观念上、体制上、学校条件上以及教师素质上全面跟上。这样,我们的学校教育会真正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一直是我很想读的一本书,但读完这本书后,说实话,我不是很明白,也许是对里面的内容理解得不够透彻吧,因此这本书包含的内容都不是很明白,懵懵懂懂的。

设计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与设计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

原研哉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共同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然而,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师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设计其实是我们观察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如果设计师能够以一个动态的眼光,去判断所面临的项目,或许会生出一些更具生命力,更具开创性的想法,去指导设计的行为,其结果会更好。而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很多人和书都在提醒着我们,人应当保持一种纯洁的心境。设计其实也一样,虽然常常不可避免地与商业相关,却不能成为市场利润的奴隶。因为只有这样,设计才能积极地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设计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因此,设计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地与我们的生活相互联系。

读后感设计

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观察世界,观察人类,观察文化。

只要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有着认真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做行政或是商务工作的人,也会具有与时代同行的设计感受。而如果在社会和生活中适当发挥出这种感受,就会增添生活的设计感并形成高度的文化。

人就是有这种天性,在痛苦的时候,会想着或许明天一切就会好起来,而在幸福的时候又会隐隐不安于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

其中很多问题和想法,也常浮现在自己头脑里。读时觉得自己很被理解,时而又豁然开朗。生活体验与设计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羡慕。“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读完一段一抬头,觉得眼睛似乎变亮了,耳朵也更灵了,感官放大,头脑也自由起来,好像事物若隐若现的关联马上就可以一一呈现在面前。而一处意外的关联往往会成就一个设计灵感。只是,这感觉转眼即逝了。

田中一光的独特经历自是很吸引人,从一个从小对电影戏剧抱有浓厚兴趣的他到日本战后平面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一路走来,在他的经历中我也能同时看到战后日本社会从贫困到丰衣足食,再到商品过剩包装,最后反思生活方式,产生在商品里追求合理的设计的诉求。过剩包装也就像是现在正在发展的中国,所以我也深受感发,今后的中国在设计上必然要经历反思着去设计.

作为一名设计师应当如何进行思考,以及如何谋求生存,钟老师也常说一定要拓展视野,未必钻的有多深,却什么都得拿的来,钱没了还能赚,青春可不等人呐,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坦率真诚,设计应该多接触古典与传统,那样可以把设计更好地结合文化,凡是都应该亲身体验,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大脑思考,时代走向,制造的`大潮流,总是在思考,在不断发展自己的想法,在扩大自己的视野,创意的不断变化是非常自然的,设计还应该多交流,交流是设计的中心,田中一光与奈良京都国内国外很多设计师都有交流来往包括一些其他行业都有交流。

田中一光有这样的观点:出国学习,什么都要一个人来做,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身体可以休息但头脑不可以休息,设计应该更加人性情趣,不应该禁欲造型。

生活中处处皆是设计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设计善于利用做什么事都要轻松快乐不应太刻意注重义务性的工作.

这是我完完整整读完的第一本书,我的大学生活不过只有一年多了,时间越来越宝贵,大概以后只有假期才有时间看书写读后感了。不过如果能抽出时间,我一定继续读书的。因为我相信如果说读书就是思维和想象的旅行,那么写作即是其中提炼出来的思考.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这本书无法让人更懂设计,它为你武装设计的思维,并要求你不断迭代关于设计的观念。

二零零一年起,原研哉受田中先生之托成为无印良品咨询委员会的一员,构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无印良品呈现出的形态。极简主义/简约在无印良品这里并不能粗暴地概括为简洁和朴素,因为简化工序会使其更易被模仿;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优雅而质朴的生活提案”,从而形成世界性的影响。

根植于日本的品牌能够成为worldmuji,一部分是由于田中先生所倡导的“从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中提炼而成”,另一部分便是原研哉对它的发扬光大。

这一理念除了指导产品开发,在向受众直接表达的平面广告上也产生了经典的呈现。

《地平线》系列取景于“乌犹尼”盐湖和“马鲁哈”草原,意在通过一条完美的地平线表达“虚无”(emptiness)的概念。拍摄这个普遍真理的自然景象在4米高的地方取景,地平线将天和地完美分割。

原研哉作为独立设计师也设计了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节目册。

设计不是做加法。

设计,让人想到的是“加法”或者“浓墨重彩”。是一种加在原材料上的改变它的想法,也是一种加在物与物之间的结构,或者赋予色值。这本书第一次让我意识到……设计的本质——先“深入”地理解,再“浅浅”地表达;它不应该被注意到,因为最完美的设计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整体。

在达到这个理解之前,引起省思的是原研哉提出的“留白”,这样一个中国传统水墨画里的词汇。当把“留白”作为“设计”的理念提出,产生了奇妙的对比。

在无印良品所有的物品中,牙刷架是它的设计理念最生动体现,“扳指”状的牙刷托完全脱离传统牙刷杯的规制。

它意味着终极的指向。

从新产品设计的角度而言,人群的区隔、产品的定位是它的原点,它的配方、它的包装设计是随之而生的产物,就如鸡和蛋。这一整套的动作能够称之为设计。当人们谈论设计之时,是从微观的角度把它具象成为了一幅图或者一个视觉作品。

这个思路在炮制多美滋高端新产品“致粹”的时候得到了完整的练习,它的视觉体系出发点不是理性的说服,而首先是感性的共情。读后感·它共情的'对象是和虎妈相对的另一类新手妈妈,她们不为自己的孩子预设既定的角色,而是通过陪伴,来发掘并充分激发孩子的潜力。而落到“奶粉”这样严谨的产品,它的产品支撑点在于改变营养元素的结构,激发它提供的免疫作用。

在视觉设计上,如何把产品的理性和人群的诉求无声地联系起来?首先找到了一个比喻——钻石,钻石和碳由相同的元素构成,结构使它们有天和地的区别。

在包装的设计上,将钻石的切面及透光的效果作为设计的元素,或者可理解为基底,不言自明地表现高端、可靠、坚实,又不似其它奶粉般冷感。

时隔多年,在现在的平面工作、甚至管理工作中这本书里朴素的话语依旧会随之浮现。

《设计》读后感

用一本言情小说的书名来做书评的题目,或许看着有些怪异,但我的感受就是如此。最近实习结束,回校总结,又忙着论文,又忙着写简历什么的。下午去学校填表,还把生源地搞错了,特长也不晓得应该填写什么。一脸的茫然,而且茫然的不是我一个人。我总以为就业离我还早,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才发现事情远没我想象的简单。且不说面试的水分有多少,就是从初试到笔试这一段,怎样让单位留住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让你参加笔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本书说的比较多的是面试的技巧,侧重于个人的外貌、谈吐。第一部分介绍的是大学生活的准备阶段,看着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大学要混到学生会,靠的不仅仅是能力吧。还有老师推荐,学长帮忙,这也是需要机遇和能力的`。关于第一部分中提到网络求职的事情,我前不久在另一本书中看到,说尽量避免网络邮件求职,一方面是显得不够尊重,另一方面是因为邮箱中邮件实在太多,上司基本上都是删除的,很少去看招聘求职邮件。还有一个关于老板邮箱的问题,这个我算是经历过了。虽说不是求职,但也是投给某个知名网站的ceo,但从回信的口吻可以明显看出这不是老板的口气,倒像是秘书的语调。因此,有些准备工作是不大合适的,或者说很难操作的。

再说说面试技巧吧。因为作者是搞美容化妆的,所以她对外形这点很是了解,提的一些建议也很中肯。书中说了男女的打扮,没有只偏向与某一个性别。衣服的搭配,妆容的设计,要突出淡雅,不要太过妖艳,以至于不适合求职这个环境。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名牌服饰,比如异味,比如鞋包。讲解的都比较细致,只是有一点不大明白,化妆列举的都是那几个化妆品,且不说是否有广告嫌疑,总觉得参考价值不大。我是希望能多列举一些化妆品品牌,贵一些没关系,不伤皮肤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大四,看这本书很是应景,当然也有些晚了。之前的基础没有打扎实,之后的努力就得更辛苦。到了大四,面对着离别,面对着时光,总是伤感,总觉得有种流年暗偷换的味道。或许现在的我们还不够成熟,或许现在的我们还不够强大,但我们得逼迫着自己变成熟变强大,书就是途径之一。

《设计》读后感

个人觉得手中的这本《职场形象设计手册》算是还蛮厚的,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原来在书里穿插了不少图片,有些是用来模拟情景或者场合,有些则是用来展示提到的物品,这样就不会有阅读通篇文字时的枯燥乏味感,而且这些插图安排得恰到好处,没有喧宾夺主,而作为书中最重要的部分——文字内容还是有质和量的保证,读起来并不觉得华而不实。

自己平时在衣着形象这方面上并不太关注,一直想要能够系统地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如果只从书名看来,起初以为这只是一本介绍与职场形象相关的衣着打扮的书而已,已经符合个人对此书的期待,实际上在这本书中作者却全面介绍了与职场相关的很多问题,不仅着重于衣着打扮与形象设计,还囊括了在求职过程中与初入职场时要注意到的重要问题。

在现实生活里屡次遇到求职碰壁后,深感自己在求职上的准备不足。在这里不仅指的是简历、笔试、面试这些方面的问题,还有大学四年的知识积累和个人能力培养。书里一开始就对大学生提出了忠告“最错误的.心态:就业离自己还太远”,三年匆匆而过,在大学的第四年踏上求职的旅程时,才发现了应聘职场上的竞争如此残酷。在目前工作机会面临“僧多粥少”的形势,大学生们都淡化专业对口这个问题,于是能够在求职中脱颖而出,不再是仅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需要其他方面能力诸如社会实践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在大学前三年,学生能做的是想方设法地能让在第四年需要用到的求职简历能够得到未来招聘者的青睐,进行及时的未来职业规划非常有必要。

在面试前需要做的准备有两项,简历和形象设计。在这两方面上,书中都有进行系统地介绍。对于简历来说,它要做的是能够抓住招聘人员的眼球,让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停留在你的简历上,那么你获得面试的机会就会越大。而在形象设计上,不求视觉效果的眼前一亮,只求安全妥当,让面试官看上去觉得舒服即可。书中从着装、发型、化妆这三方面来介绍形象设计上的问题。

在面试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自信和自然,而在职场竞争中重要的是进退合理。在职场礼仪上,书中则分为求职过程和初入职场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阐述。尤其最后一章是在介绍新人入职后要注意的礼仪问题,之前阅读过相关的书籍,都不如这本书所说的全面详细。作为一名即将走进职场的大四学生,觉得这本书真的挺适合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上班一族来阅读。

设计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必读的书籍,这一部书籍作者是唐纳德・a・诺曼,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技术系教授,尼尔森・诺曼集团的灵魂人物、联合创办人(该公司以“提升消费者感受的智囊团”着称),历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认识科学系和心理学系教授、苹果公司先进技术小组副总裁,主要着作包括:《记忆和注意力》、《使我们变聪明的事物》、《隐形计算机》等。

诺曼的这本书主要从概念模型、预设用途、可视性、匹配、反馈提出了设计心理学观点。特别是举了很多设计的例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很多原本比较深奥的设计心理学知识,看了以后很有感触。

我们也许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眼前美观豪华的门却不知如何打开;颇具现代感的水龙头却把你弄得手忙脚乱;因为不会使用家里的组合音响而生出跟不上时代的挫折感……这些人前的尴尬、人后的沮丧,其实问题全然不在我们!全怪设计者考虑不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找不到正确的使用方法而错误的怪罪自己,因为那不是我们的错。然而作为一个设计者必须全面的去考虑问题。

一个好的设计必须具备它的可视性,正确的操作部位必须显而易见,必须正确的传递给使用者信息。往往设计的失误会导致错误才发生。其实设计本身也是一种不断犯错误且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交流的过程。

一个好的设计还必须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所感知的系统状态这两者间的关系所感知这两者间的关系,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的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虽然没有完全透彻的去理解和领悟一些道理,但是深深的觉得中国的设计实在是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地方。

设计读后感

文章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媒体的选择尽可能选择低代价、高功能的,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媒体类型,情景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意义理解。再次要指导自主学习,组织协作活动。自主学习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首创精神,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在进行协作学习设计时要遵循建立起协商群体、教师提出问题具有可争论性、学习过程可控讲究学习效率等原则。接着确定教学要素关系,形成教学过程结构。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主导活动、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设计测量工具,进行学习评价。

总而言之,读书是没有坏处的。等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寒假。

《设计》读后感

《设计的觉醒》是日本设计教父,无印良品的缔造者田中一光与设计相对三十年的所感。全书围绕设计的职能是什么,设计工作如何在社会中发生作用,有怎样的解决的方式等问题展开。

《设计的觉醒》带我们跟着田中一光诙谐优美的文字,以细致敏锐的观察,感受工作与生活间无处不在的设计意识。日本设计崛起的时代热风、“无印良品”品牌概念的诞生、年轻设计师职业敏感的养成、著名品牌背后的设计故事……停下手中的.忙碌回头思考,觉醒的,也许不止是设计。

《设计的觉醒》作者田中一光说:二十一世纪无法回避对上世纪的反省和挽救之责任。设计也无法脱离“环境的再生”、“消费-使用-丢弃的文明怪圈”以及“人情的复苏”这三重考量而存在。当理想的蓝图在近代都市的延长线上慢慢消失,某种怪诞的宗教就开始在人们荒芜的心灵中悄悄潜入。

在《设计的觉醒》这本书中,田中一光一直用平时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说了他这一生设计思考的觉醒过程。田中一光,是日本著名的设计师。是平面设计领域的教父级人物,在书中他有详细的说自己的设计构想,工作的细节,以及很多设计一路的成长,而且读了那本书之后,感觉田中一光不单纯只是一个设计师而已,他更是一个在二战后的自觉反省的日本人的典例,探究着日本人真正的需求,真正的设计。

他的这本书反思设计与社会的碰撞和带来的影响。设计解决了现实问题的方式,跟着这本书的文字,感受到设计工作与生活间的共鸣和无处不在的设计灵感。田中一光用他一生坎坷的经历以及辉煌的设计历程来诠释设计思考的觉醒过程,而因为他经历了日本的二战后设计行业的发展历程,用一生的时间去引导平面设计的方向。

书中也写到无印良品,我一直对无印良品很好奇,其实也是最熟悉的。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坦白的说,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并不知道设计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也一直想知道答案。在十一假期的时候我就在书店买了一本老师推荐的《设计中的设计》这一本书,想从中获取我想要的答案。于是带着问题,我就开始了我的“发现之旅”。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简单干净,虽然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不过却散发着神秘感。这本书的作者是原研哉。他是日本平面设计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目录的前面是三位设计界的大师:李埃德尔库特、前田约翰和杰斯帕莫里森对作者原研哉的评价以及对《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的体会,这使我在没有阅读之前就明白,我会在这本书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也许我对设计这个词的意思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用语言表达设计是另一种设计行为”这是原研哉在书的最前面说的一句话,在前言部分,我终于找到了作者对这句话的解释。理解一个东西不是能够定义它或是描述它,而是把这个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拿过来,让它变得不知,并激起我们对其真实性的新鲜感,从而深化我们对它的理解。所以当作者用语言去表达他心目中的设计的时候,他就是将他心中原有的设计的概念推翻,然后再去从一个陌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这也是一种设计行为。这句话也同样是在告诉我们,设计任何东西,不要被其原本的事实规律所框住,一定要打破原有的规律,重新去认识它,理解它,这样才会真正的设计出好的作品。

书中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原研哉通过一些工业设计产品的图片,加上他的解说,使其表达出一些工业设计创新、造福于人类带给人类便捷、的地方。

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不禁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原研哉的设计理念到底是什么呢?我感觉,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存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使其在设计的领域中迈上了成功之路。而原研哉曾说过:“像设计不应该只看短期反应,而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性理想:若每一个设计师都有一种追求市场的品味、对设计的感受性就会不断地提升,社会了解设计意义的所在,设计师才会有更大的发挥。”所以对于设计,(.)对于一个未来可能成为设计师的我们,一定要在创造的同时,发现其本身的价值,只有这样,才会发掘物质其本身的价值。

那到底什么是设计呢?我认为,设计不光是一种学问,他是一种体现物品本身价值的必需品,一个好的工业设计产品,可以为企业创收,但却不能丢掉产品本身的特征。就像无印良品一样,虽然外观并没有那么特别,而且颜色也没有那么鲜艳,但是设计师却用了最朴实的手法将其表达出来,既环保,又可以高度表现出他的功能所在,这也就是设计的最高境界了。

我会追寻着原研哉老先生的脚步,去学习,去体会,去实现我的设计之梦。

《设计》读后感

近年来有关设计史研究话题不绝于耳,西方学者在反思以往研究成果、方法的同时扩大了研究的视域,并大胆提出了世界设计史研究去西方中心化的预言。从面上来看,是西方设计史研究者们已经事无巨细地将自己的历史梳理了一遍,似乎已经再无吸引人的研究题材而将目光投向“非西方”地区,但其本质是研究者将研究注意力转向当下。

反观中国学者圈中的中国设计史研究现状,对西方设计史方兴未艾的研究,已形成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文献,对启发中国设计发展发挥了较高的价值,同时中国的设计史研究者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涉及的话题也十分丰富。

在对中国近百年设计史发展研究成果中,《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两本著作无疑是重要的文献。从表面来看两本著作都“能够让人读下来”,其实是作者的研究都怀着强烈的“现实感”所致。作者坦言,所谓的`“现代”概念是指中国人走向工业化过程的历史时期,而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在这段设计史研究中,作者采用“共时性”的研究方式,将同时代的电影、建筑、商业、艺术中“现代性”的要素加以整理,并加以提示、比较。

作者研究的态度没有纠结于“概念”,而着重于“观念”,这无疑是向设计史指向当下的重要判断,作者判断中国设计发展不能仅凭靠概念演绎来推动,关注观念能够使中国设计史研究成果更具有现实感。

在《观念史》一书的结束部分作者提出了“复杂思维”的讨论,毫无疑问,作者是质疑了“标签式”研究结论,特别可贵的是作者将其思辨的问题置于社会创新背景下来推敲,并追溯其理论原型,由此实现从“现象经验”到“本质经验”的转化,简言之,个人的经验并不是作者关注的终极内容,通过过滤、体系构架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才是重要的知识点。这对中国设计研究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突破。

作者沈榆除教学任务之外,埋头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建设,特别是中国设计文献的写作,除上述两本著作外,应该还有一批成果面世,其面向当下的研究原则一直没有改变。

设计读后感

本能的,所有的参照物都是自身,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此时此刻自己及自己所在的当下的各方面状况的综合。

对于同一物种人类,年轻衰老、贫穷富裕、高大矮小、聪明愚笨等,我们对比的通常是我们自身这个单独个体,(也就是他们和我相比怎么样,没我年轻的老,没有富有的穷,没有高的矮,或与之相反……);对于其他生命体,我们觉得它们大或者小、高或者矮、长寿或是短命、高级或者低级,我们对比的是我们人类这一物种,(没人类大的小,没人类高的矮,没人类高级的低级……);对于其他星球体,我们觉得他们热或者冷、大或者小、远或者近,我们对比的是我们所在地球这个星球。对于其他民族、其他国度,甚至我们所有的认知起点,就是对比自身,加以定义。

即便是加上时间纬度,这一点也不会发生变化。(不管何时,不管是个体群体还是民族国家全人类全生命体乃至全物质状态的对比,同样根据的是当下现在此刻的自己自己所在的群体所在的民族所在的国家所在的族类所在的更大的包含自己所在的范畴)。即观察者观察到的结果永远脱离不了观察者自身的条件状况。(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你做过的事看到我再做你就觉得没意思,但你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可不会这么觉得)我认为,终极不可摆脱的局限即在此。这也是我看完大设计后的感受之一。

关于永生,我有了新的不同的理解。想象一下(我知道很难),你不会老去、不会死亡,你永生永世的存在着。其实,这个说法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时间的概念是对于在时间的范围内会发生变化的物体而言的,而一旦永生,也就意味着没有时间。时间对你来说是nothing,你是感觉不到它的。

虽然不太一样,但更可能的状态就是即便你是个永生的“人”,你也像一棵树一样,但比树更像树的状态,换而言之,首先你的感受力将非常的弱,弱到几乎消失,其次所有的变化在你身上起不到一点点的影响,像譬如谁在你的生命(虽然这不能这样说,但只能这样表述)中留下了一个难以忘怀的痕迹这种事情在永生的你身上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所有生物的来来去去就像一个个影子若隐若现,而一隐一现早就是普通人的一生。

所以,也绝对不会存在爱上某个人的意外。再往下想,若隐若现,似乎都不会存在,因为你永生,也就是你没有时间,时间对我们来说是线性发展的,但是对你来说是永恒的。在同样线性发展的同类身上我们都难以找到共鸣,觉得无人理解的孤独寂寞,永恒的你就更不用奢望有哪个谁能够理解永生的你,当然若真存在,你也根本不屑去被这种“朝生暮死如同蝼蚁愚昧无知”的人理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做任何事情都是因为我们知道时间是有限的,而一旦时间变成了无限,那么如何消磨你的漫长到没有尽头的“时间”会变成你的终极难题,你既不存在紧急的事情,也不存在重要的事情,最终你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永恒的什么都不做的存在,其实这倒也完全是相符合的。因为接近永恒,所以接近静止。而一旦接近运动极限,也就接近死亡。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在繁衍生命有限人类后代的活动中,一般而言,慢更容易持久。又比如过度工作容易猝死,再则我们在自然中也可以发现,像乌龟这类比我们更慢的动物,寿命就会比我们长久得多。突然现在我又猜测这个快和慢中间一定存在一个度,是从各个理论综合下相对时间最多的一个值或者说点。(因为另一方面,“时间延缓”表明运动钟表似乎走得更慢,因此运动的人似乎更慢变老,但在日常速度下,没有正常钟表能够测量出)。

关于永生这个话题,和第一段提及的对比自身也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感受到的我们是活在四维空间中的,所以时间这个纬度对于我们是存在的,能被感知的,而一旦你是永生的,其实你很可能已经和我们感受到的纬度是不在一个层面的。

如果非常不幸(虽然不可能),你的寿命是永恒的,但其余部分还依旧非常人类,其实感知力薄弱到几乎消失是符合永恒的状态的,如果你的感知力还像正常人类一样的话,你极有可能活在漫无边际的恐惧荒凉之中,犹如四周全被海洋或者沙漠层层包裹不仅没有尽头而是永无改变。

从这个层面上去讲,从现在我所处的个体状态对比而言,虽然你是永恒的,但你又如同从未存在一样。你不会也不想更不能做任何什么,看上去你是无比自由的,相反,你是极度束缚的。但可能也是对现在我所处的个体状态对比而言,而一旦我脱离了我所处的各种状态,我的想象力就无从依附,我也就无从想象永恒的你生活的真正的状态。

但我仍认为,那一定不是完美的。像我昨天跟朋友长聊提到的一样(虽然朋友不太认同或者没有很理解我的表述),由此去看,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大的庆幸,我是我。我的感知力是符合我的生命长度的,我的所有的一切拥有都是恰到好处,貌似不多不少,是一种规律。当然,我也预感这种规律在人类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可能会被不断利用,但永恒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某种类似“能量守恒”是存在的,当我们拥有了某种我们不该拥有的,我们也会失去某种我们不该失去的。

如果只是概括总结并加以解释梳理,那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但如果能有一些新的想法,或许可以称之为参与了一点点的创造过程吧。(其实很可能是自己能力不足找的借口)。

不管是m理论(适应于所有的情况的大理论)、波/粒二重性、量子论(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与经典理论的单一性是最大的不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消干涉、相长干涉(比如水波),无边界条件等(虽然我没法说我对它们有了多透彻的理解,但确实我有了对比之前的自己更加深刻的理解,惊叹于此书作者能用三言两语将难以描述的原理生动形象的阐述的方式,由衷的感慨。且度能把握地如此恰到好处,科学家突然的幽默又为像我这种兴趣浓厚基础薄弱的弱势群体作了不必要的但会心一笑的“加油站”),但比如巴基球实验中,为什么说在我们观测的空挡,它飞过所有的路径?也就说明宇宙和粒子一样,并没有单一的历史,而具有每一可能的历史,每个历史都具有自身的概率,而我们对其现状的观测会影响它的过去并确定宇宙的不同历史,正如双缝实验中观察粒子会影响到粒子的过去。

费恩曼解释说通过一条路径与另一条路径相干涉,因此你开灯确定粒子通过那条缝隙,由此消失了其他的选择自由,你就会使干涉条纹消失。(现在再看一遍突然觉得这种表述乍听感觉有点唯心的样子啊,就像薛定谔的猫似的,本来它有两种可能,但好像是我打开的瞬间干涉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所以只变成了一种既定可能,但是这种说法就能说明是“我”改变了历史吗?而不是历史已经作出了改变,而我只是去得到这个改变的结果吗?这里我不太明白。)。

(又看了一遍那句“我们用自己的观测来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生我们”好像有点理解了,这种角度去看是说,这个历史开始于宇宙的创生而完成于正被考虑的态,而对于宇宙在此刻当下不同的可能的态,存在不同的历史。这就导致宇宙以及因果之间关系的根本不同的观点。一切依赖于什么正在被测量。就算我们的后一步进展是由我们测量的果来决定的,可为什么说是我们干涉了这个发生的过程,而不是我们只是看到了这个结果呢,这可能是我的思维自然是四维的跃不过时间这个梗导致的罢,还是别的什么呢。唉)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四维世界可能是一个更大的五维时空在边界上的影子。

书开头便说“哲学死了”,书扉页写着“看一流书,做一流人”(虽然看到的时候有被开心到),但却并不完全认同。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自己所关注的领域是最值得被关注的呢,其他的领悟对比而言都要低级一些?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自然认为自己所关注的领悟是最值得被关注的,所以自己才最为热爱用心并愿为之奉献。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就又绕回来之前的话题,个体都是从自身出发去看除自己之外的世界的。这样去看的话,看到的世界也绝不可能是客观的,这世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客观。都不过是主观的化身。

在书中感受到的许多的欣喜若狂没能简而言之,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平凡也看到了自己的特别,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也看到了自己的我伟大。一定程度上,这时候的我会失去平常的烦恼。会不停地思考着吸引我的规律概念想法,其实看这本书不需要多丰厚的物理知识储备,(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早就买了,但总觉得自己还不配……)更多的是想象力思辩力,从某种意义上看,仿佛更像一本哲学书。(尽管这本书一开头就说哲学死了)。

恐惧都是因为无知,宇宙就是一个夸克,未来和过去的终极是一样的,什么都没有。

我们对生物分析基础的理解表明,我们似乎仅仅是生物机器,而自由意志不过是幻影而已。

作者|砚墨。

公众号|野水中的孤舟。

荔枝fm1012072。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不仅在为毕业设计想方案,同时也阅读了《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读了这么久,突然发现就像原研哉在开篇的自序中所说的一样,自己越来越不懂设计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设计的认知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进了一步”,所以归根结底,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因为我对设计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越来越高涨的热情,以及对设计的意义更加深刻的思考与感知。

设计是什么?在我离设计很远很远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名词。而如今作为一个初学者,它有些神秘,有些美丽,又有点包罗万象,意蕴复杂。对于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原研哉并没有在这本书中给出一个明晰的答案。但他给了我们弥足宝贵的启示。通过创新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这是我在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中所认识的设计。

“设计的时代将要来临”。当初的松下幸之助看到了设计发展前景,二战后的日本产品设计高速成长,并且对质量的'追求为规模化、量化的生产提供了品质保证。日本设计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是因为,对如何形成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思想的思索,在于反思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日本的”,在于将现代主义的感觉浸润并融入日本的生活文化中去。

完美是枯燥的。设计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完美但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东西。真正的设计应该不受教条、规则的束缚,充满想象力,永远在寻找新的、更好的、不同的、不被遗忘的创意。试着通过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才可以寻求新突破。每个人也要有自己的逻辑体系,不人云亦云。

设计在哪里?设计已经深深的扎根在生活当中,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而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因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每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都是设计。设计也为原本普通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温馨与惊喜,让生活变美、变放松。“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什么才是好的设计?没有标准答案。事实上,哪有那么多好与不好,只要它足够有趣、足够有新意;只要你喜欢,哪怕一件有趣的小物件,也可以将不好变成好,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官享受,让你怦然而心动。

在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如何退去浮华、回归自我,保持一颗平静宽容的心越来越多的被人追捧。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仅仅限于好用,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设计产品。

设计有兴趣也不一定会真的认为自己可以进入设计界,但我认为,只要脚踏实地,就能走好设计这条路。我期待那些对设计有兴趣的人能够坚定地进入设计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