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统计教案范文(14篇)

时间:2023-12-08 09:11:12 作者:GZ才子

二年级教案还可以为教师提供自我评估和教学反思的机会,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找到更多的二年级教案范文,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年级数学教案参考第九单元统计

知识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对事物进行统计。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3、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能力目标:

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前提是收集数据,能根据图里提供的信息作简单分析和推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生活中运用统计知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地收集数据、合理地确定条形统计图中一格所表示的数量。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自制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白板出示一副校运动会场景图。

师:看,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情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运动会上的小统计》。

二、用流量统计长跑参赛队员的数据。

1、尝试单独统计数据。

(1)(白板出示长跑图1)。

(2)(白板出示跑道终点图)。

师:他们正在进行比赛,即将到达终点,过了终点线后就不再出现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数仔细呀。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统计结果?为什么不能完全统计清楚?

师:对呀,以前我们统计的是静止不动的东西,但是像今天这样既是不同的参赛队,又是在流动的,光靠一人就很难统计了。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数据统计。

(1)师:好,那我们先在组内商量一下,怎样合理分工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并填写好这张统计表。

各校长跑比赛人数统计表。

参赛队;红队;蓝队;黄队;绿队;人数。

(2)师:准备好了吗?现在重新开始统计!

师:我们在统计之前,首先就要准确地搜集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合理地小组分工、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非常重要。

二、复习纵向条形统计图,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

1、复习纵向条形统计图。

(1)白板出示长跑比赛人数统计表和空白统计图;

(2)独立完成学习单。

师:还剩蓝队和绿队的统计图就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个人学习单第一题。

2、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师: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也制作了一幅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看看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有标题、横轴、纵轴、项目名称、单位、数量,方向不同)。

师:那么在横向条形统计图中怎样比较数量多少呢?(看横条的长短)。

师小结: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条形统计图,他们组成部分都一样,都能形象、直观地来反映数量的多少,只不过横轴纵轴表示内容不同。

三、深入研究售货站两个食物统计图的区别。

1、白板出示售货亭情境,学生提问。

师:其实在巡视过程中还有很多同学提出了这么一些问题:(白板出示3个问题)。

()最受欢迎。

()销售最少。

()和()销售量一样多。

2、通过解决问题一,深入研究两幅不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师:哪一件商品最受欢迎呢?

3、小结:在两幅不同条形统计图中,看清每一格表示的单位数量非常重要。

四、学会根据数量的多少,确定数量轴每一小格应表示的量。

师:前几天,我们各小组进行了一次短绳比赛,请组长拿出你们的统计表。你能否根据这些数据来制作一张你们小组的条形统计图呢?试一试!

第小组短绳比赛成绩统计表。

组员姓名;跳绳个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问:同学们在干什么?

体检时在测体重。你们都测体重了吗?

2、个别汇报自己的体重。

(1)师:上周我们都称了自己的体重,你们还记得自己的体重吗?(指名说)。

(2)现在老师想了解大家的体重情况,怎么办呢?(统计)。

3、引出“统计”。

二、探索新知。

1、统计现在的体重。

(1)学生自由汇报统计的方法。

(2)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共同完成统计。

师:我们统计得对不对,可以怎么来检验?(加起来是否等于我们年级的总人数)。

(3)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观察两个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小结说明:统计的内容和项目是一样的,只是数据不一样。

3、比较体重的变化。

师:同学们的体重和一年级时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一看,体重在21---25千克这一范围内,一年级时有多少人?二年级时有几人?多几人?像这样,这张统计表看一下,那张看一下,方便吗?(不方便)老师也觉得不方便,那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把这两张统计表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该怎么合并呢?

(1)师生共同讨论,课件演示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过程。

(2)学生独立填写数据。

(3)揭示、板书课题(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把它叫“复式统计表”)。

(4)介绍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复式统计表是将有联系的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结构复杂了一些,有表头、横栏、纵栏、数据,表中的信息全面,便于比较,掌握整体情况。

三、巩固运用。

1、统计本年级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

(1)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过程,填写数据。

(2)分析、回答问题(课件出示)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建议?(生自由说)。

师: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这样才能不影响大家的正常发育。

2、出示视力情况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1)师:这是课前老师统计的一年级(1)和五年级(1)班同学的视力情况,请你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独立完成。

(2)反馈信息。

(3)课件出示:第114的“你知道吗?”学生齐读。

3、出示第108页的“做一做”的情境图,根据给出的统计表分析、回答问题。

师: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乒乓球小组、篮球小组、气排球小组、田径小组。

(出示统计表)这是五年级4个班要参加的兴趣小组统计情况,

根据这个复式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逐题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优点:信息全面便于比较掌握整体。

二年级统计教案

1、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课件、统计图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索,

1、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动物运动会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电脑展示动物运动的情景)。

师:看了动物运动会的场面,你想知道什么?

生:……。

师:同学们想了解这么多的情况,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情况?

生:……。

2、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复式统计表。

1、探讨收集信息的好方法。

师:要统计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首先应记录、收集这些信息,各学习小组议一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这些信息,哪一种方法更简便、更科学一些呢?(学生活动)。

2、汇报:(让学生体会用“正”字法记录、收集信息更简便、更科学一些)。

3、学生用“正”字法记录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电脑展示动物赛跑过程、学生记录)。

4、汇报、整理数据并填入以下相应的统计表里。

各种动物参加跑步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各种动物参加跳高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1、识复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有什么好见解?

生:……。

师:把这两个表编成一个表,那么这个表应反映哪几个内容?请各学习小组议一议。(学生活动)。

师:哪个学习小组愿意汇报?

生:……(学生汇报后出示简单复式统计表)。

只数种类项目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跑步。

跳高。

2、填写复式统计表。

师:怎样把数据填入表里呢?请同学试一试(学生填写、汇报、检查)。

3、比较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个统计表与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生:……。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比较简单,它们反映运动项目只有1项,我们称它为单式统计表,而后面这个统计表反映2项运动项目,我们称它为复式统计表。

4、简单的分析、交流。

师:从这个统计表你发现了参加跑步的有多少只小兔?

生:……。

师:参加()的()只数最多?参加()的()只数最少?

生:……。

师:你还能发现了什么?

生:……。

5、结:(略)。

三、应用、拓展。

1、统计各种动物参加跑步的的成绩。

师:你还想统计什么?

生:……。

师:那我们来统计小兔、小狗的跑步成绩。(电脑出示统计表)。

小兔、小狗参加跑步成绩情况统计表。

只数时间种类1秒-2秒3秒-4秒5秒-6秒7秒-8秒8秒以上。

小兔。

小狗。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兔、小狗1000米跑所用的时间,那同学可要记好!(电脑逐步展示裁判员汇报运动员的成绩,学生记录,并填入表中)。

你还想知道小牛和小猫的成绩吗?

生:……。

师:那我们在这个表再添上两行,同学们会填吗?

生:……(指导学生填写)。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8页做一做。

四:全课小结:(略)。

五: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二第一题。

统计教学实录与反思课标版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数学思考。

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选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3.解决问题。

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物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实践能力。

要点扫描。

1.课标解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统计的观念日趋重要。《标准》不仅把“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标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本学段要求的是“有所体验”。

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的体验中,就要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动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活动过程的体验,来感受统计的意义,形成统计的观念,体会统计的好处。

2.内容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随统计数据的增大,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这是重点;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3.学情认识。

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学生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应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量增加学生的学习独立性,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要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汲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要经历的过程中重点在注意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合作性,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验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学法点拨。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研究,选择喜欢的统计方法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施要领。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此处用情景引入,激起学生兴趣。从要求学生帮忙,来理解统计的意义。】。

所以,陈老师要在我们班进行调查。你们说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呢?

二、展开。

1.你觉得你们在进行小组调查时要注意什么?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先思考后行动的行为习惯。】。

2.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样又快又好的开展小组调查?给每个小朋友一分钟时间。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为下面的讨论做基础。】。

请你在小组中说一说,选一种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法进行调查。我们将评选最佳合作奖与最佳创意奖。在进行调查之前先把相关的表格介绍一下。

我最喜欢的水果调查表。

我最喜欢的水果。

此表格用不用由你们小组的调查方法决定。

我最喜欢的水果小组调查表。

第_____组组长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

水果总计。

总计人数。

3.完成小组表格。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4.学生汇报,教师对调查情况进行记录。填写班级总表。

我最喜欢的水果统计。

水果数据收集总计。

一二三四。

总计人数。

要求:

讲清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的?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人?

5.学生点评,选出最佳合作奖与最佳创意奖。

6.我们已经知道了每小组的情况,那么整个班呢?请你用口算的方法算出总数。

7.从这张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完成陈老师的调查表了。让我们一起来填写。

绍兴县实验小学六一水果购买调查表。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学校将要组织学生进行联欢会。因不知水果具体喜爱情况,现在××班进行调查。

××班最喜欢的水果统计表。

水果名称总计。

芒果。

桃子。

西瓜。

葡萄。

调查结果如下:

我们一共调查了()个小朋友。喜欢吃()的人最多,喜欢吃()的人最少。喜欢()比()的多。

所以,我们提议买()。

8.我们把调查表填写完了,让哪位小朋友去交给陈老师呢?

三、揭题小结。

像刚才我们所经历的水果的调查,选谁送信的过程,就是统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参考教案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他们的年龄大多数在10岁左右,是一群活泼、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虽然村籍不同,但是他们却关系融洽,团结一致,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思想方面:本班这些同学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通过学习课本的有关文章,受到一定的教育:如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奋发向上,关心他人,做事一丝不苟,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等。多数同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学习就落后,就没有本领,将来就无法建设自己的家园。但个别同学认识不够,纯粹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予正面引导。

纪律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够遵守学校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定时上好早读,遵守《教室规则》和《小学生守则》,同学之间不打架,不骂人,尊敬师长,文明守纪。

学习方面:经过五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方法,数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计算、理解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他们不需要教师监督,就指导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能自觉主动的学习,上课时,他们思维敏捷,迅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自觉的预习功课,是些优秀学生,像韩啸林、刘蒙蒙、韩英胜等同学。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比较积极的回答问题,但思考问题较慢,作业需老师叮咛才能完成,有凌日盛、韩凤云等同学。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缺乏稳定性,自立意识不强,懒于动脑,有韩超、张鑫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头脑思维较慢,反映不灵活,基础知识掌握特不好,虽然干劲比较大,但成绩总是提不高,有张倩倩等。

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平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十多个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四、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单元。

章节。

课时。

位置与方向。

4课时。

口算除法。

3课时。

笔算除法。

9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

3课时。

平均数。

2课时。

年、月、日的认识。

2课时。

24时计时法。

2课时。

制作年历。

1课时。

口算乘法。

3课时。

笔算乘法。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2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3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

3课时。

小数的简单计算。

3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二年级数学统计教案文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6—10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渗透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多参加课外活动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收集数据。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参加暑假的夏令营活动吗?我们二年级7班和8班决定在暑假组织一次夏令营活动,一共有四个地点供大家选择,一起来看看。(课件1)。

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明城市的领航者。

b、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刚刚开幕的世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c、海南三亚在我国的南方,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d、云南的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四季如春,百花盛开。

生:统计。

师:统计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板书:统计)。

2、初步统计。

师: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

统计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想好你最想去的地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你们两个可别忘记自己呀,准备好了吗?开始。

二、整理数据。

1、观察统计结果。

师: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想去哪个地方?

生:--。

师:那咱们两个班就可以决定去--举行夏令营了吗?

师:为什么不是?谁来说说看?这只是我们班的情况,那还要怎么办呢?

师:在课前老师已经把7班的情况调查统计过了,瞧(出示表2)从这两个统计表中你们能知道去哪个城市了吗?但是这样的两张表看起来方便吗?为了让大家一看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老师给大家想了个办法。把两个班的统计结果填在一个统计表中。(出示表3)。

2、认识复式统计表。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继续板书课题)。

师:复式统计表的上面一排是城市的名称,左边是班级。7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上面一排,8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下面一排。

师:能完成这张统计表吗?谁到前面来试试?(请一生上台)。

师:现在统计的结果出来了,我们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活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是的,应该分类的汇总,把两个班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加起来。

三、分析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仔细的观察这张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小组合作,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1、导入。

2、学生小组活动,小组长收集数据填在表格里。

3、每组的组长汇报,全班汇总。

4、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来安排比赛的时间?

5、小结:大家下课后要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这段时间老师就发现下课后再也没有追赶打闹的小朋友了,这样有益于身心健康,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发扬。

五、独立自主学习填写复式统计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导入:老师还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挺爱运动的,多运动锻炼身体,能增强人的体质,老师带来了咱们班小朋友一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二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请你打开书翻到107面,先完成中间的复式统计表,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2、对于体重较轻和较重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建议?

师:是的,我们不能偏食和挑食,每种菜里的营养都不同,我们要合理搭配,这样才能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

3、预测三年级时体重在哪个千克段的人最多?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重也在不断的增加,大家的推测是有道理的。

六、联系实际说说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这节课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统计表能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统计的知识?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只要我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一定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统计教学实录及评析苏教国标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楼房图、一张电影票、每两人一迷宫信封,6颗星星。电影院单号门双号门。1到7排排号四份,1到8座位号7份。课件。长教鞭。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今年十月份我国有一件关于航天事业大喜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师:对!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让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宇航员拍摄到的地球的样子----飞船返回地面,准确地降落在预定的位置上)。

师:从火箭发射到飞船返回,确定位置非常重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全校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的位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新授:

1、做操图。

师:现在就让我们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小动物们在学习生活中是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的?

出示课件。

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猴灵灵,欢迎你们来到动物学校。你们看,这些都是我的同学,每天早晨,我们都要排着整齐的队伍做广播体操。

师:你们看,这些小动物排得多整齐啊,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在第4排第2个,你们知道它是谁?上来指给大家看一看。(学生直接上台指出,老师圈出。)。

师:你是怎样数的?哪里是第一排?哪里是第几个?(2位同学发言)。

师: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1个,为什么几位同学找到的不一样呢?

师:有的小朋友是把横行作为一排,有的是把竖行作为一排,有的是从左数起的,有的是从右数起的,(有的是从前往后数的,有的是从后往前数的)。因此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他们自己是怎样数的。

猴:“我在第1排第1个。”

熊:“我在第2排第3个。”

师:你能根据两个小动物说的话,看出从哪里往哪里数确定第几排?

师:对!从前往后数,确定第几排(演示:这是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

师:又是从哪里往哪里数确定第几个的呢?

师:对!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个,这是第1个,这是第几个?第3个、第4个、第5个(学生齐数)。

师:现在你能确定我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了吗?(小兔)。

指名学生指一指。

猴:你还喜欢我们班的哪个同学,你能说出她的位置吗?

指名说(2人)同桌互相说,

师: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在第几排第几个,让我们来猜猜它是什么?(2人)。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猜一猜。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都是用哪一句话确定小动物的位置的?

生:第几排第几个。(板书)。

师:刚才我们用第几排第几个(板书:第几排第几个)说出了小动物的位置。

师:平时我们在教室里都是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一个小朋友所坐的位置。

板书:第几组第几个。

师:请第4组的小朋友起立,第8组的小朋友起立。

师:从前往后数,确定第几个,这是第1个,这是第2个,这是(跳1个数)想一想,你是第几个。请第每组第2个小朋友起立,每组第4个小朋友起立。

师:你的座位在第几组第几个?(2个)。

师:看一看想一想,你的好朋友在第几组第几个,谁来说说,你的好朋友在第几组第几个,让我们猜猜他是谁?(2个)。

师:(好朋友起立)她前面一个小朋友在第几组第几个?后面一个小朋友呢?

师:(另一个好朋友起立)她左边一个小朋友在第几组第几个?右边一个小朋友呢?

师:下面我们继续参观动物学校。

2、书架图。

猴:再来看看我们班的读书角吧。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都会到读书角来借书。

猴:我最喜欢《新华字典》了,它在第一层第2本。

师:你知道小猴是从哪里往哪里数确定第几层的吗?又是从哪里往哪里数确定第几本呢?

猴:我还喜欢《数学家的故事》你知道它在第几层第几本吗?

师:高老师最喜欢的一本书在第3层,是什么书?

师:为什么不能确定?

师:我们不仅要知道第几层还要知道第几本,才能确定书架上一本书的位置。

板书:第几层第几本。

师:我喜欢的这本书在第3层第4本,它是……。

师:你还喜欢什么书,说说它在第几层第几本,让我们猜一猜。(2人)。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猜一猜。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是从下往上数确定书架上的第几层的,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电梯里的数字、一幢大楼里的门牌号码,双层汽车,列车)。

师:动物学校里也有楼房,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3、楼房图。

猴:我们动物学校的小动物们都住在学校,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都回到宿舍,快来看看我们的宿舍楼吧!

猴:我住在第2层第3号房间,你们看见我了吗?

猴:你们看,我的同学都回来了,你能找到住在第3层第2号的是哪只小动物吗?

生:小熊欢欢。

猴:说对啦,是我的好朋友欢欢。你能找到住在第4层第1号的是哪只小动物吗?

生:(齐说)是小老鼠。

猴:又说对啦,你们真聪明。你还喜欢哪只小动物,说说它住在第几层第几号,再让我们来猜一猜?(2人)。

师: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猜一猜。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哪一句话,确定小动物住的房间位置的。

生:第几层第几号。(板书)。

生:几零几室(用数字编号)。

师:谁能用几零几室的方法给小猴住的房间编一个号码?

生:203室。

师:2表示什么?

生:他住在第2层。

师:03表示什么?

生:03表示3号房间。

猴:这个方法真好,你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给我们宿舍每层楼的房间都编一个号码呢?

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吗?我请第5组的小朋友做代表,给小动物的房间编号。

学生活动汇报。

猴:小朋友,你们真聪明,谢谢你们,下次只要说出几零几室,就能找到我们的房间了,这样真方便。

4、电影院。

猴:小朋友,你们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吗?我们也有电影院,是刚建成的,听说跟你们人类的电影院布置得一样呢。

猴: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去看电影,我们可高兴啦!

猴:从我们的宿舍楼到电影院要通过一个迷宫,小朋友,你们愿意跟我们一快儿去吗?

师:准备好了吗?

猴:第1排第1格。

猴:第2排第3格。

猴:第4排第5格。

猴:第3排第4格。

猴:第2排第2格。

猴:第5排第5格。

师:看一看,你贴对了吗?

课件出示一条路线。

猴:小朋友们,你们都走出了迷宫,把出口处的奖章花撕开,你们就能拿到电影票了。

师:请女生把奖章花撕开,拿出两张电影票,给男生一张。

师:现在我们就跟着小动物们一起去电影院。

(出示电影票:2排3座和2排4座。)。

生:小猴的票是2排3座,3座是单号,应该从单号门进,小熊的票是2排4座,4座是双号,应该从双号门进。

师:看一张票是单号还是双号,是看排数,还是看座位号?

生:座位号。

师:两只小动物分别走进单号门和双号门,来到了电影院的前面,仔细看一看,电影院里的座位号有什么秘密呢?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师:电影院里的座位从前往后数分别是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

师:座位号中间最小,往左右两边越来越大,从中间分开,左边是2、4、6、8都是双号,右边是1、3、5、7都是单号。

师:现在,谁知道,单号票从单号门进,双号票从双号门进,这样有什么好处?

猴: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们怎样找到自己的座位吗?

师: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生:先找到第几排,再找到第几号座位。

猴:原来电影院里的座位号还有这么多学问呢,谢谢小朋友。

猴:请你们也拿出电影票,跟我们一块儿看电影吧。

师:课前,老师就把我们的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电影院,每个小朋友的坐椅的*背上都贴着座位号,单号在哪一边,小手举起来,我们把单号门放在这边,双号在哪一边,小手举起来,我们把双号们放在这边。生活中一般进电影院门都在后面,因为今天场地的原因,所以我们把门都放在前面。两边的坐椅侧面还贴有排数,从前往后数,分别是第一排,第二排,……一直到第5排。下面先请小朋友拿着你的票,走出座位,站在前面排成4排。想一想你的票是单号还是双号,应该进哪个门,想好了吗,你应该进哪个门,就在哪个门边排好队,现在我们就走进电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请同学帮忙,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三、结尾。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电影吧。

录像:太空船的空中之旅。

师:你知道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是怎么确定位置的吗?他们返回地球时又是怎么确定降落位置的呢?远在太空的星星对我们地球上的人确定位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可以试着说一说)。

师:这些问题留给小朋友们课后去寻找答案。

师:小朋友,今天在动物学校的参观活动中,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师:你知道了生活中除了到电影院要确定自己的位置,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

师:最后,听一听小猴灵灵要对我们说什么?

猴: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欢迎你们下次再到动物学校来参观,小朋友们,再见!

二年级《统计》

栽蒜苗(一)(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

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明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

4、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

补充【知识点】:初步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信息,并能回答相应的问题。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3、能够看出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补充【知识点】:

1、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初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回答提出的问题。

《统计》教案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记录纸4张、记录板8块、计数条4套、记号笔8支。

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1、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今天,请你们来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你们用了数字、图画、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2)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3)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一起说说看,需要进哪种货?"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商品最多,哪种最少。

3、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分别观看幼儿身高、营养搭配、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统计》教案

1、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3、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脑课件

(一)谈话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以讨论的方式继续深入认识统计图表。

(二)探索新知

课件显示如下统计表和讨论4个小问题

(1)身高和年龄有什么关系?

(2)什么年龄长得最快?什么年龄长得最慢?

(3)预测到8岁时,小军可能有多高?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读懂统计表

2、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上(1)、(2)、(3)、(4)四个小问题。

3、全班交流

(1)小军的身高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3)预计8岁时高5cm,有117+8=122cm

(三)、巩固练习

书p89“练一练”练习题

1、指导学生读懂统计图

2、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哪天卖得多,哪天卖得少?

(2)一周内大约卖了多少台?

(3)预测接下来的周六、周日、周一可能卖多少台?

3、全班交流

(四)、统计实践活动

1、制成统计表

2、制成统计图

3、展示学生填写的统计图表

4、讨论、交流

5、质疑、解惑

(五)、全课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很重要的途径,科学家的许多发明、创造是从无数次的科学实验中获得的,所以我们从小要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

1、按实验要求认真进行实验的全过程,如定时观察、定时记录有关数据等。

2、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不要泄气,能虚心请教他人。

3、能灵活统计表示实验中的相关数据

(六)作业

选用随堂练习作业

《统计》教案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书p108~109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统计表)

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989900010203

人数(万人)3468810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xx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作业本p48

教学内容:书p110~1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陈东的妈妈记录了陈东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陈东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陈东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陈东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陈东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作业本p49-50

教学内容:p112-p113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根据已有折线图发现信息。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书中p112的第1小题

学生先观察气温变化,交流气温变化规律

估计我们现在气温应该在几度左右?

回答书中三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纵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完成书中p112的第2小题:根据已有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并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

3.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的问题解答;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作业:课堂作业本p51

教学内容:书p114~116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书中p114的第4小题:

a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

b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

c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完成书中p115的第6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

3.完成书中p116练习十九第9小题的问题解答;

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

结合书中第7.8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7.8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

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

课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

三、作业:完成书中p115的第5小题: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2.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谁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3、看图: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春天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全国上下到处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出示图:这里从头到尾栽了几棵树,数一数,它们之间又有几个间隔呢?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同时板书。

4、那你能像这样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请你们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吧!

5、汇报: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7个间隔数,9棵树之间有8个间隔。……

6、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

反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评价:哦,这是你的发现……你还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

边板书边说:同学们都发现了从头到尾栽一排树时,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指表格),也可以写成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7、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1、出示例1,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把题目读一读。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2.交流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3)听了他们说的,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刚才,这两位同学画线段图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列算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很善于动脑筋的。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

2小结:咱们班的同学们不仅会解答,而且还能比较它们的不同,的确这两道题都运用了今天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这两道题虽然问题不同,但它们的关键都是要先找到间隔数,正因为它们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思路也不同,以后大家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要注意审题哟!

3.变式练习:课本练习二十中的1、2、3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那植树问题只在植树当中才有吗?学生说一说,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二年级《统计》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课,我作如下几反省:

1、本课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单式统计表的不方便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然后分小组讨论复式统计表该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统计表,带领学生一起经历认识、填写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另一方面凸现统计数据源于实际生活,整个课堂具有现代的生活气息,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能轻松地获取知识。

2、在学生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基本形式后,出示了几份与例题不一样形式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感受统计表的形式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充分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整节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学生学有所得,学习效果好。

3、细节方面有待加强,对表格里的数据是表示什么意思,要让学生充分思考,教学复式统计表时,要先让学生思考合并后的统计表要统计哪些内容,是什么样子的,在初步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让学生学会看表,特别是学会看懂表头的内容。最后如果能通过渗透人文性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后搞一个小小的实践调查活动,来巩固和深化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那教学实效会更好。另外,对后进生还要多加关注。

二年级《统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公开课,在做好充足的准备下,我完成这堂课的教学。在全校数学教师参与的教研活动中,我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整理如下。

《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动物入场的动画,同时配合音乐,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其次,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了解填写统计表的格式,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猜测推理的能力。既达到复习一年级收集数据的方法,又引入了新课,制作统计图。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接触过简易统计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一些简单的观察图表的活动;学生要参加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我精心创设情境,鼓励每个学生都去观察各种不同的.统计图,让他们发现统计图的优缺点,同时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重点的”目的。在比较的过程中,体会“喜洋洋”所做的统计图的优势。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开讨论,做出分析,进行交流。同时,在交流中,我采用师生互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我最高兴的是,在教研的过程中,许多老师指出了我的不足之处,我感到很开心,这些不足便是我今后教学中要改进的地方。是我前进的动力。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加多一些的突出重点,既“一格表示2格人,半个表示一个人。”在之后的教学中,也证明到,还是有部分同学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不是很清楚,说明突出重点的重要性。

余校长也指出了我的不足:在教师的语言中,也要再斟酌仔细一些。比如:“说说看。”这就错了,应该是“说给老师听一听。”在练习的地方处理太快了,应该适当出现板书,这样可以照顾到绝大部分学生的理解。同时上课时间在把握上稍有不准,其实本节课只需要细讲一个练习就好了。

很感谢全校数学教师对我的意见,对于这些不足,我也深感认同,以后在教学中会还要不断的改进!

二年级《统计》教学反思

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安排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单、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因此,在这里我以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引入,新颖、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该放哪部动画片呢?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通过调查方法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又结合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来组织调查,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作好了准备。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一同投入到调查之中,将传统教学中单项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结果和调查的人数必须一致。

总之这节课能较好的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该放哪部动画片?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涨,主动参与。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勇于实践。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