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论文(优秀21篇)

时间:2023-12-02 11:55:43 作者:雨中梧

英语在各行各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英语都能发挥它的优势。下面是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摘要:东西方文化、社会价值之间的差异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基于这种“文化冲突”,该文着眼于基础英语教学研究,突出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离开了文化的语言—词汇教学、文章分析只是僵化的符号,阻碍了学生全方面的提高,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真实的语境、进行文化讲座等,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结合,从而进行语言教学、输入英语国家文化、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文化能力。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融合要求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懂语言,而且要起到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南京青奥会的即将举办都印证了跨文化场所中所进行的不仅仅是语言交流,更是文化交流。由于东方文化(社会价值至上)和西方文化(个人价值至上)的差异,“文化诧异”的现象普遍存在,并影响跨文化交际,引起“文化冲突”。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构成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伴而行,互为目的和手段。鉴于此,英语专业教学不应当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当包括文化教学。

1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影响一定的语言是一定文化的载体,依附于某种文化,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离开了文化就没有生命,文化离开了语言就无法传承。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stern曾讲过,“文化是语言的必不可少的文本,没有文化的语言教学是不可能进行的”[1]。因此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忽略了文化的语言教学在交流中会带来种种误读和误解。更甚者,由于缺乏对文化差异的了解,交流者会常常处于尴尬难堪状态。

英语专业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在跨文化场所中用英语来交流,传播不同文化,加深彼此的理解,消除误解,起到桥梁作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而且要求在教学中应安排一定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有鉴于此,学校在开设课程方面就要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相关专业知识课。

例如专业技能课的必修课程为基础英语、口语、听力、写作、翻译等;选修课程为视听说、外国报刊阅读、网上阅读等。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的目的和对象,而且是获取知识,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手段。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过程。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通过本专业知识,譬如必修课:语言学导论、文学、英语国家概况;选修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入门、英语小说选读、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等来巩固提高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完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除此之外,学校鼓励他们选修非英语专业所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相关专业知识课),例如西方思想史、中国文化概论、国际关系概况等来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思想、社会价值之差异以及相互间的影响。

2英语课堂文化意识的培养。

2.1加强课堂文化的教学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

受这种教学理论影响,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现代多媒体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和网络流行的时期,现代教学手段帮助教师和学生生动的进行教学。因此在课堂设计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幻灯片、让学生听英文广播、歌曲,看英文读物、电影等方式导入课堂、巩固复习高频词语等特殊语言现象、讲解社会文化等。以这种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不同的真实情景和问题,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group-discussion,simulation,role-play,pair-work,seminar等教法,鼓励学生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进行双边或多边实践。

2.2完善第二课堂。

教师应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开展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辩论、英语晚会、专题讲座或综合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课后多读英语报刊、多听英语广播、多看原版影视资料、多开口讲英语,以广泛接触和逐步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也可以讲座的形式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此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文章内容,着眼于英语专业学生的求职时的实战能力,结合全国英语八级考试增设的常识考核,使学生了解掌握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

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相关文化和语言,以更好的利用课堂、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将西方文化与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研究,认识东西文化的差异,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中学会和不同的文化求同存异。

3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基础英语(精读课)的课时量与知识覆盖面均超过其他专业基础课,是基础之基础、重中之重;它是一门集“读、写、听、说、译”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只强调语言本身,还要强调语用能力培养,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精读课的教学也应从过去的只注重语言知识点的灌输发展为把内容的讲授和社会文化知识的扩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语言即文化,文化即语言”的统一,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学习难的问题。

3.1传统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采取的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结构主义理论强调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注重句型的操练。传统的精读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多以传授字典词义、分析语法、paraphrase文章难句、剖析文章结构、讲解写作方法为主。这样的教学特点符合语言输入的特点,提高了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但是忽视了文化和语言的统一性。此外,当前国内英语教学广泛使用传统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另一方面妨碍了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学习。

尽管国内英语教学受到西方跨文化教学的影响,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根据对英语专业300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60%的学生看重教师透过教材突出篇章欣赏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认为纯粹的语言教学过于单调机械。所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新版的英语专业精读课文在设计上重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重视思想上的潜移默化作用。各单元尽可能的在总体上比较全面地介绍西方文化,结合新时期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当今社会的各种热点,力求通过教材不仅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激发他们的心智,开阔他们的事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分析判断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思维的习惯[2]。

3.2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求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上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或人文国情。精读教学所突出的特点要求学生全面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而语言的运用则离不开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因此,在学习词汇和分析文章时,教师更需要以不同手段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含义。

3.2.1词汇教学。

英语专业精读第二册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盘活中学所学知识、扩充基本词汇为目的,特别突出听说读写的全面培养。词汇是中国学生学习语言时所面临的特殊难点,其包含的文化意义更为丰富,充分体现了一个语言群体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

sapir讲道:“一种语言的词汇可以看成是该语言群体所关注的所有的思想、兴趣和工作的总汇”[3]。词汇本身反映出独特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词汇教学能够真实的体现出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目前的精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呈现给学生的是字典里词汇的词义解释,没有充分挖掘词汇中所蕴含的文化潜力。作为语言学习者,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所学到的是词汇知识僵化的符号,这也就是学生抱怨认识词汇却不会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运用词汇的原因。英语教学中,教师仅仅介绍常用习惯用语、短语和搭配,常用短语动词,常用及难用的单词,主要的动词使用模式等是不够的,在词汇讲解中教师更应该注重词汇的来源,也就是词汇在源文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词汇随着社会、新生事物、新思想的发展而发展,并且每年都有新词产生。为了避免学生只认识而不会运用这一现象,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应该结合词源,结合词汇产生的原因,深层次分析词汇在真实条件下的运用,给学生以真实的感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大量的新词产生,日新月异的科技,多格局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都反映在词汇中。例如众所周知的理查德?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引起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辞职,自此“水门”—watergate在英语中衍生成一普通名词,意思是“apoliticalscandalreminiscentofthewatergateincident”(水门事件式的政治丑闻),后又转为动词,“todealwithnacovertorcriminalmanner”(对……采取隐蔽的或违法的手法)。

此外,-gate也有普通名词“门”演变成一个词根,表示“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诸如此义的词语不仅出现在政治丑闻中,而且体现在个人丑闻中。例如:英国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camillaparker-bowles)的桃色新闻曝光后,一时间camilla-gate(卡米拉丑闻)成为一个时髦词[4]。通过对这一词语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学生不仅对词缀有所认识,同时也会对英美国家政治有更深刻的了解。

又如源于法语和拉丁语的词语“companion”本意为“onewhoeatsbreadwithanother”(共同分享面包的人),在英语的发展过程中,引申为“同伴,共事者”。在讲解这一词语时,教师不妨深层次讲解,联系其他的和食物或饮食相关的词语,提高学生对词汇和其文化含义的理解能力。

如果教师在讲解时能够结合词语背后的故事以及故事所反映出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问题,那么这些真实的情景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能促进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运用所学词汇和知识。

3.2.2文章分析。

精读课文蕴涵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覆盖了不同领域的不同主题,学生通过对这些主题的学习可以培养对不同专业领域的文化能力。此外,课文涵盖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礼仪、习惯等,同过分析语言、理解文章、了解文化,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能够体会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且能够结合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摆脱孤立地学习语言的习惯。教师在分析课文时需要有机结合阅读文章内容与相关文化知识,在实际教学设计中逐渐吸引学生注重文章内容的学习,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忆重复语言形式。

例如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中的understandingsocietyandculturethrougheating(textb,unittwelve)讲述了饮食和社会、文化、性别、经济等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本文的课堂设计时,可联系饮食方面的词汇、不同国家的饮食风俗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特点。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将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进行比较,通过饮食这一缩影比较不同国家文化或国情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体现出饮食的重要性。饮食不仅保障人类的生理需求,而且现代社会中饮食文化和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文中所讲“formostchinese,socialtransactionsarealmostinseparablefromeatingingandsharingoffoodistheprototypicrelationshipinchi-nesesociety…onlyachineselivingaloneandinabjectpovertywouldsitdowntoasolitarymeal”[2]333。那么教师在讲解时可深入地联系现实,并且把中国的饮食习惯和迁移变化与英语国家的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文化,也可以更加轻松的理解课文。

又诸如孩子做了错事以禁食作为惩罚,或者听家长的教导会得到糖果或者冰淇淋的奖励;在亚洲国家,如阿拉伯国家和日本,以及东欧的部分国家只有家里的男性吃完饭后女性才能开始吃饭,体现了宗法父权社会在饮食方面的重要影响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行为和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语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和饮食文化相关的习语,这些习语从各个角度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英国人的食物主要包括面包、牛奶、黄油和奶酪,这些主要食品也体现在大量的习语中。例如breadbutteredonbothsides意为某人过着“舒适的生活”,因为吃面包能涂上黄油真不错,既香又有营养,如果面包两面都涂上黄油,那可真是可口。又如奶酪是硬梆梆的,不是变质就是太陈旧的,吃起来可真不是滋味,因此hardcheese用来比喻“倒霉”或“不幸”5。通过大量的饮食习语,我们再次深刻的体会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精读课堂上教师须以语言为基础,始终输入文化,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性。

3.3文化意识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

各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都是各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民族发展中,各民族文化既有精华又有其糟粕。因此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始终求同存异: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尊重英语国家文化的独特性;最终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4结束语。

作为语言工作者,教师应该研究教材、研究英语在全球化时代的多方面应用、结合真实情景、培养学生的人文能力和文化素质。基础英语教学应该走出传统的教学路线,以语言为基础,突出文化差异,培养师生的文化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知识、对比中国文化、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减少冲突。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吧。

摘要:词汇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词汇作为英语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面对基础薄弱的艺术生,如何通过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知识,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艺术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英语词汇教学在高中语言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中英语教师历来对它较为重视。但令人沮丧的是,许多学生学了六年甚至更长时间英语,到了真正交际时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根本无法实现畅通的跨文化交际,或是经常出现交际失误。导致这一理由的理由有很多,其中词汇学习方式不当,以及文化输入的不足显得尤为突出。笔者任教于一所普通的江苏省三星级高级中学,在教学中发现,尽管很多艺术生学习了近6年的英语,但是上课时的“老师好”表达都不准确。“goodmorning,teacher”在国外这样说实际上是不对的,应该是miss.x或者mr.x。诸如此类的.文化反差,让我们不得不深思语言与文化的相辅相成携手提高的理由。文化意识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知识技能一样理应成为我们高中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这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目前状况。

从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来看,忽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教师十分强调英语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却认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有可无。他们认为英语学习应该以语法和词汇为中心,在学生掌握好单词和短语的基础上强化语法训练就可以学好英语,至于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以本校为例,在艺术班的日常英语教学中,由于艺术生自身文化基础薄弱这一特点,多数教师的教学步骤为先讲单词和短语,接着讲课文,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列出所有知识点和大量例句,甚至发学案让学生背诵,最后做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甚至根本不会提及词汇的文化差异和语用原则,更谈不上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这种做法使学生的语用错误层出不穷,词汇使用不当的情况频频出现在学生口头交流和书面作文中。最后造成几年英语学下来,这些艺术生记住的往往是一些干巴巴的词汇和短语,却不知道用在哪些具体的情境或场合中。他们在日常对话中常常张口结舌,感到满脑子的词汇、短语,不知该选哪个最合适,这使很多艺术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

二、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渗透的途径。

针对高中艺术生整体基础薄弱的目前状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要从记忆的策略角度培养学习兴趣,讲策略的同时要把词汇的文化背景讲出来,所谓追根求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词汇文化背景的传授。

众所周知,高中艺术生基础文化知识普遍不高,不提高他们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无法达到文化的渗透。大部分高中艺术生对词汇学习很厌倦,学习词汇的动机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跨文化渗透的同时要注重词汇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词汇的背景知识讲解,认真积极地向学生导入词汇文化。此外,英语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比例正在不断增加,高考愈发着重测试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而非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紧密结合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文化意识渗透。

现行的英语教材均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以教材作为媒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涵盖了多种方式,其中包括:打招呼、告辞、打电话、请求、邀请问候、致谢、道歉等用语的规范使用,谈话时话题的选择、委婉语、禁忌语、社交习俗及社交礼节。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二单元wordpower中colloquialisms学习,如allthumbs指笨手笨脚,awetblanket指一个扫兴的人;模块六第二单元wordpower中提到了表达情感的词汇,如overthemoon,oncloudnine;模块九第三单元wordpower涉及颜色词和colouridioms。学生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逐步了解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不同方面,进而提高了对跨文化意识的了解,逐步增强的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加深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性。

(三)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词汇学习的时效性。

在不同民族语言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汇会有截然不同或者相差巨大的文化含义与联想含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扩展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本族文化与外语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土地和中心,象征权势、地位及威望,是被赋予最高特权的颜色,也是中国古代皇族专用的颜色。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赋予反面的象征作用,“yellowdog”指卑鄙的人、“yellow-livered”指胆小懦弱的;在中国,人们常把“南”置前,自古就有“南尊北卑”的传统,而英语中“从南到北”则为“fromnorthtosouth”;汉语谚语“猫哭老鼠”英语则译为“shedcrocodiletears”。

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步伐,国际交流频繁,这也对高中英语艺术生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当前高中英语艺术生词汇教学中忽略跨文化意识渗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广大教师只有认识到跨文化意识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有效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成效,从而为提高整体英语水平及高中艺术生的整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陈俊森.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林立.英语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不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

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老张,老王等等。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

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

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

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

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

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

又如,中西方两种文化在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

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

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

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2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社会的发展将各个不同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质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

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

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面临的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在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3日常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应充分地了解这些差异。

3.1日常问候.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产生误解,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又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问:去哪里?,如果对西方人也这样问候,他们可能会很不高兴地回答:不关你的事。

西方人问候时常说: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areyoudoing?,熟人间也可以说:hello或hi.

3.2日常称呼.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

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

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tom,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奇怪。

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

又如中国学生经常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

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中国人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重,西方人听起来却感觉不可思议。

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等。

3.3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

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

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3.4请客.

在请客吃饭时,主人会问是否要再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先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

如果与西方人交往时也这样说,对方就不会坚持再劝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饱。

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交往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

3.5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年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时,经常问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使人很不高兴。

3.6节日及接受礼物.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

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中国有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英语国家有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

相同。

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

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

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4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渗透到教学中。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且知道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应该说什么,避免出现交际中的尴尬。

【参考文献】。

[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5月.

[2]paulnorbury,culturesmart!britain.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3月.

[3]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4月.

[4]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方文惠.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2】。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论文摘要: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这就涉及到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而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主要在于了解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点并具备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本文主要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间交往的增加,已逐渐形成全球化、国际化社会。在国际化社会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一般是通过两方面来完成的。一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理解能力。只有了解异国文化及其特点,拥有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才能使我们有效地找出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差异,才能做到既能说会道,又言之有物、自然得体,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消除隔阂,更积极地融入到与对方的交流之中。二是要有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实质上主要就是通过语言交流这一重要交际手段完成的。如果一个人有着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但其外语语言运用能力欠缺,不能清楚、完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造成交际过程中话语信息传递的困难,那么,跨文化交际也是不能实现的。反之,如果有着较强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但却不了解异国文化特点,没有异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文化理解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语言是文化形成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经济,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并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从许多方面参与国际事务。所有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了解一些中西文化的不同。

一、深刻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的定义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最先提出的。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具有民族性,可反映出鲜明民族色彩。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制度国家的文化均有所不同。我们要实现跨文化交际,就要了解、区别中西文化的不同,就要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重视不同文化的学习。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前提。

中西文化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有着不同差异,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文化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而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由于历史较短,主要属于近现代文化。下面即几种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文化背景差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培养了自我抑制,慎重的民族性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以谦虚为美德,不喜欢自我展示;坚信有真才实学无需自吹自擂;往往提倡“满招损,谦受益”。西方人则往往习惯于展示自我,以个人为本位。习惯于表现自我,自信、夸张,向他人展示自己,等等。在个人和集体关系上,中华民族向来主张把集体放在首位,提倡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的一个方面超过了集体方面,特别是美国文化往往倡导个人主义。有着“自助者,天助也”,“要败事,找帮手”等说法。

(二)风俗习惯差异。

当别人赞美你时,中国人的习惯是客气一番。而西方人则比较坦率,听到对他们的赞美时,首先会说“谢谢,”(thankyouorgladtohearthat),如有不同看法时,可再用“但是,”(but一)来转折。还有,中国人认为一些可以公开询问的事情,如,年龄,收入,婚姻,行为去向等,西方人往往认为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成为口头交际的文化禁忌。

(三)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与西方也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文化,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各自的语言中。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以佛教(buddhism)文化为主。佛教已经传人我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人类问的一切都由“佛祖”在左右。西方文化中主要是以chifstianty文化为主,其影响最大。许多节日都与基督有关,如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htanksgivingday),等等。

(四)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也常常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西文化由于文化体系不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造成的。长期的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促成了我国文化的民族心理,我们习惯于“三思而后行”,西方人则往往直来直去。我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综合,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这就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差异。

从上面几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没有多种文化知识和对中西文化不同的了解,跨文化交际必然会遇到障碍。但是,异国文化知识只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前提条件。在跨文化交际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外语语言能力。

二、加强外语语言听说能力培养。

语言是交际的最主要的手钱,是一个理想的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种种规则的了解。语言能力是“言者和闻者的语言知识”,这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语言能力的形成,就是语法、语音、词汇的知识在学习者大脑内在化的结果。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外语语言能力),就是与不同国家、社会文化集团成员交往时,能够得体地解决说什么、怎么说,和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后天习得的,是经过刻苦努力实践取得的。

在跨国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说话者语言能力欠缺,语言失准,表达不当,词不达意,话语结构混乱,就会造成交际过程中话语信息传递的困难,妨碍有效交际的实现,不但达不到我们预期的交际目的,有时还会引起一些误解,导致交际中断或失败。

因此.我们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除了解、掌握一些必要的异国文化外,还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完成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们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外语能力的培养。外语课程从小学连续开到中学、大学,在大学里又连续开四个学期,其课程开设长度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也同时说明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学习外语语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国现在各级各类大学每年培养出的许多具有外语能力的各行各业人才,正在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对外交流的主力军,在各种涉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当着重任,这说明我们的外语课堂教学成绩是很大的。

但是,外语能力与外语语言交际能力是有区别的。外语能力的概念是笼统的、广泛的;可以包括书写能力,文字翻译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本文所述的外语语言能力,系指口语交际能力。多年来,尽管我们的大学培养出了许多具有外语能力的各种专业人才,我们在专业人才的外语语言能力培养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国学生目前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许多学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的甚至还考上了研究生,具有了一定的外语能力,但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仍然很差。有人在口语交流中甚至回答不了外国人关于“早饭你通常吃什么?”这样简单的口语问题,原因在于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馒头和稀饭”的词语。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人托福考试成绩很高,在国外餐馆却不会要一杯咖啡的事情是一样的,但时间却已经过去了20多年,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要想顺利地进人跨文化交际全球化时代,从现在起就必须重视加强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否则,我们将落后于时代。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培养,即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在现有课堂教学基础上进行如下改革尝试。

(一)加强课堂互动,重视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现在的外语口语交际能力水平及新形势的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地外语环境,让学生课堂上有说外语的机会,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

(二)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口语课时。

我们应该调整目前的课程设置,适当地增加外语口语课,进行一些专门的口语会话练习。理想的外语口语会话课应该是一个模拟的小社会,冲破时空的限制,将各种人物,事件,场合较系统地搬进课堂,进行实际模拟交流练习,这样可以达到真正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之功效。

(三)改革考试形式,增加口语测试项目。

尽管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设置操作难度较大,但是,增加口语测试项目是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我们现行的外语四、六级考试制度,实际上还是一种应试模式。长期以来许多外语教师一直在探讨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的方法,但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受到这种考试形式的限制。现在随着形势的飞速发展,“地球村”的形成,这种应式考试模式对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总之,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与外语语言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而外语语言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既教授学生跨文化知识,又培养他们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加大培养精通专业,又擅长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力度,以改变我国目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不适应状况,尽快融人21世纪全球化时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应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注重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并把文化教学寓于语言教学之中,努力探索语言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在文章中,重点阐述了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口语教学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英语口语教学过来能够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应该紧扣世界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交际能力。

一、英语口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被明确写进家教委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外语只是偏重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义)的讲解传授,培养的学生大多数精通语法规则,却只会认读,不会听说,不具备交际能力。人们经常称之为“哑巴英语”,这个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之中,我发现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越来越难让他们开口说英语。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发音没有自信,在读英语或说英语时总是羞于开口,不愿意说出来,生怕说错或是发音有误,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笑。但是随着这几年我国逐渐开始在小学时期就开始进行英育,并且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都意识到在小学时期学生的口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这几年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能够克服开口难,以及怕开口的问题。但是,等到上了高中,尤其是上了大学之后就又出现了第二个方面的为题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无话可说,或者不知道道说什么好。从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开始,英语口语的练习渐渐趋向实质内容的对话,甚至是以英语为工具进行相互讨论或辩论,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不仅仅是会说几句问候语,进行简单的公式化对答,而是要求学生们能够就特定问题进行讨论,或者在一个设定的场景中进行有实质内容的对话。这就需要学生们不仅仅有相当的词汇量和英语口语的能力,可以使用各种句型来交流各自的意见;而且更重要的是英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即有话可说,不会双方见面打完了招呼,问候了之后,就没什么可以说的了。这一情况非常常普遍的,我经常发现学生们最常谈的就是天气、爱好等简单的话题。由于对于英语国家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不了解,使得我们的学生找不到可以用作聊天的合适话题,因为不知道哪些是适当的,哪些是禁忌的;即使开了一个话题也很难深入地交谈,因为不知道哪些问题是可以向一个还不熟悉的外国友人发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由于对不同文化的不了解和陌生感,这就使得我们的学生在交际之中经常遇到困难。这样一来,就很难真正深入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技巧和巩固词汇、句型,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因此,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是离开跨文化交际的。

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我国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

首先,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人们对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他们觉得,只要会外语,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解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语言,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语言;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话,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的话;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是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去套外语,有的时候套得对,有的时候则会套错。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不说什么”,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

其次,英语口语教学又反过来能够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做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于是,我们也可以说英语口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英语口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使用英语与对方讨论或者交谈,可以增强语言的输入与储备,从而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交际能力。而到了英语口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则可以着重导入知识文化(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从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入手,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总之,一方面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口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要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就不能够离开跨文化交际;另一方面,英语口语教学的深入也能反过来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在口语的实践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增加语言文化差异的知识。因此,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口语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三、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跨文化交际能力(cross-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口语能力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并把文化教学寓于语言教学之中,努力探索语言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困惑,影响交际效果,甚至造成一些误解。因此,在口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跨文化交际中学会准确、得体交际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2.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注意中西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差异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根源于中西方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习惯采用归纳思维的方式,而英美人则习惯采用演绎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文的理解必须要把握思维方式的差异,教师应结合文化和价值上的差异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换角度换身份的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采用对比教学法,结合词汇文化内涵进行词汇解释,扩充口语交际词汇。词汇的文化内涵是各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对特定事物的独特感情评价及联想。词汇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在本族语的词汇里留下它们的印记。因此教学中可以抓住以下英汉差异类别:

(1)英汉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如英语中的farmer与汉语中的农民之间的文化含义上的不同,又如英语中的peacock,指爱慕虚荣、炫耀等,而汉文化中的孔雀则是吉祥的意思。

(2)英汉不同文化对相同的现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如英语的亲属称谓的命名较之汉语要简单得多,如英语的uncle就对应汉语的伯父、叔父、舅父、姨夫、姑父。

(3)有的词英语有,汉语没有;或汉语有,英语没有,即“词汇空缺”的现象。如英语中的前后缀多达100个以上。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词典中是没有的,这体现了西方人的个人奋斗,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4)具有文化附加意义的词、词组,包括某些习语、俗语、典故的文化内涵。如:asacountrythatcarveditsswathacrosssomuchoftheworld….中的carveditsswath不是字面“割下稻草”之意,而是“出尽风头、惹人注目”之意。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得体地运用英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以及文化差异的比较必须以词汇为先导,通过词汇蕴涵文化差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逐渐培养跨文化差异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歌德学院科研处布尔曼女士(n)在她的《阅读是交际的一个方面》一文中强调:阅读实际上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交际活动。读者为了获得所需的信息,就必须运用各种阅读技能进行判断、推论,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信息,并对它们做出评价。由此可见阅读即书面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英语文化教学,如幻灯片、录像、电影等。英语录像、电影的内容本身就是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不但可以提供反映文化的生活及社会场景,还有助于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场景理解词、句的文化内涵。例如电影“thedevilwearsparada”反映了21世纪美国现实主义的画面,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可以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美国的时代风貌、人文观念和拜金主义。

5.课外活动丰富文化教学。由于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课堂,在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难以独立承担起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因此,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导入的重要阵地,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应更多地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创造出更多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一些英语文化知识讲座,邀请学校留学归国的教师或外籍教师来介绍一些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举办外国影视或音乐欣赏会,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学习、生活、爱情、工作等方面的状况,更真切地去感受西方文化。还可以通过组织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演讲或辩论赛等活动,把语言文化学习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结合起来。总之,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广大英语教师应该更新陈旧教育观念,不断地尝试新方法、新策略,把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各个环节之中。另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非只重视文化而不重视语言,也不是以文化为中心,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大学外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社会交际的能力。这是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larryr,richard,lisai,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m].国外外语教学,1997.

[3]赖招仁。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外语教学[m].龙岩师专学报,1998.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是培养文化移情能力。通过文化教学,对书刊、网络资源的学习以及跨文化交际实践可以更好地使学习者在跨文化知识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行为能力以及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文化差异的形成与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不同种族、民族的人们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界对不同地域人类社会的隔离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俗和文化,进而导致了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比如:中国人看重礼仪和谦卑的为人态度,将集体的利益视作高于个人的得失;而西方人更注重平等观念,不分老幼尊卑人人都有同等的地位,个人价值的充分发挥和个人能力的表现被放在很高的位置。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就更多样、更丰富了。比如:中国人看重饮食,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对于食物的选材、烹饪都非常讲究,拥有诸多菜系和繁复的烹饪方法,并将菜肴赋予丰富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渴望;相比较而言,西方人对食物本身并不看重,而是将饮食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在宴会的礼仪方面特别讲究。不同的地域特征、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构成了中西方的主要文化差异,〔1〕而这些差异影响着政治、经济、科学、艺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是因为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也给不同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每一种文化都能够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作为对自身文化的补充。每一种文化都能从与他国文化的对比中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优势与缺陷,通过互相学习使双方的文化发展更加完善。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不仅在经济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文化交往也越来越多,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感受异国文化不同魅力的同时,在文化交往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沟通障碍和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误解、摩擦,甚至矛盾和纠纷。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能使沟通更加顺畅,减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阻碍,还能化解矛盾,增进信任,加强双方的友好感情,不仅会促进经济合作,也会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二、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

移情概念由德国的罗伯特·费肖尔提出,是指对他人情感的一种共鸣,即能够从对方的立场和情感出发去思考问题。移情概念现已从美学领域扩大到了认知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诸多领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是一种有效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一般指交际双方有意识地摆脱自身文化的束缚,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置身于对方文化模式之中,从而真实地感受并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

“各民族文化虽然存在区别,但是由于人类的本质从根本上具有同一性以及人类实践方式存在着共同性,决定了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即使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性,也并不表现为冰炭不同炉的特性,而是可以交融和互补”。

这就是说,文化移情有着人类的共性作为基础,通过文化移情这条文化沟通的纽带,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摆脱自身积淀的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有意识地将自己置身于他种文化的语境中,就能够更好地感受、领悟和欣赏另一种文化,达到更加有效的沟通。文化移情成为跨文化沟通中的关键。然而,移情能力的培养绝非易事,不能一蹴而就,它不仅需要交流主体在知识层面对他国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对对方的习俗和和社会交往规则有准确的把握,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不断地提高跨文化交际技巧。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具体来讲可划分为知识向度、思维向度、行为向度和情感、个性向度。知识向度是指文化既有的、外显的、客观的和组织的一面。但在现实的跨文化交际中,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要求交际者在现实的交际情景中做出独立的分析,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形成正确的判断,这就要求交际者具有较好的“思维能力”。要将这种思维能力付诸实践,达成较好的交际效果,还离不开交际者的“行为能力”,即人际认知、沟通、协商等能力以及热情开朗、乐于交往等个性特质。

文化移情贯穿着从知识到思维到行为和情感、个性的所有向度。每一个向度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交际者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移情策略,进行适度移情,避免移情缺位和移情过度。移情缺位和移情过度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两极,但都阻碍着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开展,是在文化移情过程中应当努力克服的。移情缺位主要是由于交际者受长期积淀的本民族语言文化及交际模式的影响与制约而不能够从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将自己的心理调试到对方的角度上去,这就导致与跨文化交际的客体出现隔膜、矛盾甚至冲突。移情过度与此相反,是交际主体对客体的过分认同,交际者丢弃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一味地迎合他者,这使得主体和客体的边界模糊,反而丧失了移情的目的和交际的有效性。避免移情过度,才能够“突破特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一)文化教学。

当前,外语是大学里的必修科目,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加入文化教学,不仅能使文化教学自然地发生,为学生所接受,也对他们学习语言本身大有裨益。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异国文化有循序渐进的认识,获得跨文化交际所需的原始知识储备。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等选修课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西方历史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方法的机会。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断普及,课堂文化教学可容纳的教学内容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多彩。通过试听材料,教师可以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西方的地理、历史、习俗等文化内容。也可以通过电影素材,让学生从侧面体会西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无论如何,课堂文化教学是非常直接而有效率的,是进行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书刊和网络进行学习。

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对国外的书籍、报纸、杂志的阅读不断地了解西方文化,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浏览国外网站,体会西方人的文化氛围。这种学习方式也包括对广播和电视节目的收听、收看,这是一种积少成多的学习方法,学习者不会有太多的学习压力。只要长时间地坚持关注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媒体就可以越来越多地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这种学习方法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能进一步开阔学习者的视野,使其接触到更丰富、更生动的文化内容,增强学习者的文化理解力和敏感性。

随着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学习、工作中的跨文化交际机会也越来越多。学习者应把握好这些机会,主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参加外籍学者的讲座、旁听外教课程等方式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机会,也可以通过兼职翻译、对外汉语教学等工作方式获得更多跨文化交际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智玲,谷萍.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国语文,(2).

〔2〕易斌.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移情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学刊,(4).

〔3〕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4〕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5〕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向着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来到我国求学,我国众多高校中汇集、体现着多元文化,而在多元文化的交叉碰撞中,不仅充满了由于多元文化对话带来的活力,也存在着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及随之而来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因此,培养、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之建立起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正确的沟通交流通道,化解文化冲突,顺利度过跨文化适应阶段,度过有成效有意义的留学生活,这对促进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尝试从文化习得的角度谈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谈到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然涉及到跨文化交际。交际是一种交流、沟通,是交际双方信息交流的动态过程,跨文化交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美国,其奠基人是美国人类学家霍尔(edwardt。hall),他在1959年出版的《thesilentlanguage》中谈到旅居海外的美国人和当地人之间的交际,后来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深入,跨文化交际所指扩大到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跨文化交际双方文化背景不同,其语言、思维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交际规则等方面也不同,这样会使双方在交际中产生文化误解、文化冲突等交际障碍,为了有效解决这些交际障碍,跨文化交际双方需要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就越易正确、恰当地处理跨文化交际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困难,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文化习得。

“习得”的概念最早是在语言教学理论范畴内提出的,语言习得是与语言学习不同的掌握语言的方式,七十年代美国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s。krashen)在其输入假说理论中进一步系统地提出学习与习得的假说,认为习得是潜意识的、日常的、暗含的学习,之后学者们发展并丰富了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包括了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该概念的提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习得任何语言都要习得其语用规则和文化”(刘润清:167)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知识蕴含着文化因素,语用规则的形成也与该语言社团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学习一门语言,也就是学习该种语言所属的文化,同样,习得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习得该种语言所属的文化的过程。第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获取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的根本特征是如何发现、认识和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刘珣,:124)可以说,发现第二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的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获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文化习得起着重要作用。以下谈的文化习得主要指第二文化习得。

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或其他专业,生活中与中国人交往,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障碍,汉语中的汉字、词语、语法等都是需要克服的困难。不少留学生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完全听懂教师的讲授,也掌握了相关的语言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与中国人及交流中,经常发生听不懂甚至误解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在课堂上学习的词句,教材对词语的释义缺乏跨文化语境,同时留学生们也很喜欢利用词典等工具书通过翻译法来获取对词句的理解,不仅大大降低了对词句含义理解的准确性和词语的运用能力,而且因为他们在运用所学的词句与中国人进行交流时,受自身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际规则等的影响,而非中国文化的影响,从而造成了信息传递的误差,对跨文化交际造成了干扰。只有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不断运用所学运用词句,经过不断的文化习得过程,才能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理解所学词句的文化含义,正确进行跨文化交流。

(二)文化习得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人们的交际渠道除了语言渠道,还有非语言渠道。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以外的交际行为和交际方式,最早的分类是鲁希(ruesch)和基斯(kess)提出的,他们把非语言交际分为手势语言、动作语言、客体语言三类(rueschandkess,1956),之后不断有学者对此进行归纳和区分。国内学者毕继万先生借鉴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认识,把非语言交际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提供的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各种非语言声音;客体语,包括人体的衣着修饰、个人用品等提供的信息;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毕继万,:339)。非语言交际也是人们重要的交际手段,萨莫瓦和波特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aretal,1981:155)。非语言对语言交际有辅助作用,如强调、重复、补充、调节等,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可以挽救甚至代替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一种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是在人们在该社会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习得的,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在交际中根据一定的文化规约来使用。在同文化的交际中,人们自然、无意识地使用非语言手段来进行交际,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异文化的非语言行为则非常敏感,容易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如ok的手势,在中国,习惯表示“零”,在美国,是“好、行”的意思,在巴西,则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动作;又如交谈中的目光交流,中国人出于礼貌、表示尊敬的心理而避免长时间直视对方,欧美国家的人们则认为目光交流时间过短是缺乏诚意、自信的表示。可见,不同文化背景的非语言行为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不同文化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在跨文化交际中,与语言一样,同样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

(三)文化习得与跨文化适应能力。

毕继万(2009∶22)认为跨文化适应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指跨文化交际双方相互之间交际适应能力和对异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要在跨文化认知、跨文化意识等方面加以培养提升。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了语言文化与口译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指出培养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口译质量.

作者:陈慧华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8“”(13)分类号:h0关键词:口译文化障碍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跨文化交际普遍应用在外交、贸易、国际商务(商务会谈/商业活动)、国际旅游和民间外交、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对外文化传播、人力资源治理、企业治理、外国在华企业、中国驻外企业、以及企业治理、市场营销、文化传媒、公共关系等。

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近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异常器重度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经济的迅速发展,还有在我国外语界,广大教师和学生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请求日趋强烈等等,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交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研究既有理论意义权,也有实用价值。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摘要:语言属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外语教学的目标即是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跨文化训练得以实现,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培养地道的外语人才。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训练;培养方法。

从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历史背景说起,跨文化交际训练发展契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为派遣海外出国的外交官,商业人士等人的预备课程。当时作为训练,以授课的形式像派遣者讲授目的国的地理、法律、教育制度、天气情况乃至风土人情。20世纪70年代,如何促进异文化间的交流:

(一)过渡到目标文化的先行研究;

(二)实地研究;

(三)将回到本国后再次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帮助纳入考虑范围的跨文化交际训练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思考和研究。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其间,语言固然是重要的工具,但文化因素在影响着交际的全过程。跨文化交际训练应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训练,更要能够在感性层面拥有文化共鸣感,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学习之后付诸于实践才是跨文化交际所追求的目标。当然,学习异国文化还要与自己的本国文化相结合,只有深刻理解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异国文化,理解了普遍性方能理解特殊性。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过程。就目前以汉语为母语现学习外语的同学来说,从出生时起就受到汉文化与汉语的熏陶,而在学习外语时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习得异国文化,通过切身深刻体验,促进文化底蕴的形成,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流露,不是汉语式的外语,如此,就是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就是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训练方法都可以单独实行,但就目前的课堂模式而言,仍需结合多种因素加以考虑,如学生的上课时间、授课目标、教材等。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基础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从宏观上认识跨文化交际训练的特征。最早普遍实行的是以信息,知识学习为中心,同时兼顾目标文化的意识水平与无意识水平的授课方式。自主学习形式也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另一措施。学生自主使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从而能够说明某一行为模式的特点而进行的训练。通过异国文化的原因归属法,即“同型归因”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的方法为:归属训练,训练理解并说明目标文化的行为模式的原因、特点。其次,站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中解读因异文化间的交流接触而产生的误解、摩擦的案例,并从选项中选择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体验学习形式因其有各种形态的存在,因而也被广泛使用。体验学习法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阅读异文化交流间引起的问题,小组间相互分析,交流讨论,针对事件的具体问题,可进行角色扮演来找出摩擦的原因,又叫做文化认知训练。从小组为单位的训练延伸出die训练方法,对于搜集到的异文化间交流引起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叙述与描写(description),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本国文化与目标文化间的不同意义进行对照并解释(interpretation),进而进行评价(evaluation)的训练方法。同时站在目标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容易捕捉到文化的相对性。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模拟实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时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barnga:通过使用扑克牌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参加者通过再现情景的方式表述异文化交流间遇到的状况,而后,主持者一边回顾发生的情景,一边分析所能体会到的价值观,情感层面,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思考本国文化在此情景中的影响。

(二)bafa-bafa:参与者分别划分进两间教室,分别教授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与风俗习惯,一段时间后,让他们相互交流,体验异国文化。比如,交给一组寒暄时身体不要接触到对方,而另一组则被告知寒暄时应互相拥抱,以示亲密友好。然后,要求与另外一组相互寒暄。

(三)ecotonos:是第二种方法的升级版,将参与人员分成3组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跨文化交际训练之后,以主持者为中心,进行动作的重复,这时,参与者也跟随再一次回顾自己所想,所学的内容以使其意识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对外语教师就如实验中主持人的角色。除了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材之余,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多接触外国最新流行事物:如电视剧,电子书等。还可以多与外国朋友进行互动,互发邮件,这些交际有时则对外语书写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还要在脑海中将中文转译成外语,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的思维能力。

目前,异文化训练是以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中心,知识学习兼而有之的一种训练形式。与个人的成长、异文化间的练习体验、学习是有划分出具体区别的。要求学生在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自己体会跨文化间的差异,冷静思考、思路清晰、情感细腻。当然,教师在训练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目前所处的知识阶段,设置学生不曾接触的场景,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再融入了语言环境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理解了语言,同时熟悉了语言所处的环境,进而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人际关系领悟的层面,使用地道语言且得心应手。

作者:张金秋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兴宇.跨文化训练与跨文化适应[j].文化与传播,20xx(7).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交际教学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创设出多种交际语境,并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实践和交流等能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对话、班级发言、复述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互动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的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不仅仅只是词汇和语法的积累,更应该能够运用学到的这些词汇和语法进行交流。英语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教学法正式符合这一目的,他强调以英语语言实际交流为教学目的,倡导课堂上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运用英语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师生角色和单一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听的角色。交际教学法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师生之间的角色,它强调语言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和协调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角色变为主体角色。同时,这种教学法也改变了过去以“语法-词汇”为教学方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词汇和语法的教学,非语言表达的方式得到运用,比如说肢体动作、体态和表情等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的运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和互动性。

二、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显著,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创设多种交际语境,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英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英语学习不单纯是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更应该能够运用所学到的词汇和语法进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交际”上,即以语言交际教育为中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需要学生亲自体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够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转变过去单纯的主体角色,应该把学生视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创设多种符合学生身心特征和兴趣的教学情境,合理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培养他们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三、结语。

交际教学法主要是指以语言的各项功能为本,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师生角色和单一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互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创设多种交际语境,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就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另一人或者另一个群体时,所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和融入能力。当今社会,人们的流动性在不断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生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曾经这些人并没有很多机会交往,但是现在地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每天都在交流。例如很多中国人去美国和欧洲留学,有些人很快地融入到当地人中间去,和他们打成一片,一起出去逛街爬山开party。但是也有很多人一直和中国同学在一起活动,并不愿意或者是并不能很好地与当地人交往,最后直到回国时可能英语还说得不够流利。这就是一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直观体现,能否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们融为一体,被他们接受和认可是很重要的表现。又比如说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外国人“大山”,他常年生活在中国,主持各种中国节目,被我们中国人接受并喜爱,甚至如果不考虑他的外貌,我们都会觉得他就是一个中国人,这就是他卓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不断加快,加入世贸组织、举办北京奥运会、举办金砖国家会议、成功申办冬奥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现在每天都在进行了大量的国际交往,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每个国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促进人们文化之间的交流。我们和外国人交流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你是非常可靠的,非常了解他们,也愿意和你交往或者做生意。例如我们和印度人交往,那么就要注意印度人是不吃牛肉的,而且至少有一半的印度人只吃素。当我们与印度人握手一定要用右手,因为他们的左手是用来擦屁股的,而右手是用来吃饭的,你握手时使用右手他会觉得你是很尊重他的。另外印度人摇头表示的意思是“是”,这都是一些常见的印度风俗。又比如我们和伊斯兰国家的人交往时,则要对伊斯兰教有足够的了解,尊重他们的风俗,才能更好地和他们相处。以上所说都是一些基本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做好了跨文化交流,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对外交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人精神的象征与代表。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推动了中国茶叶的发展与销售。在现代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饮茶,并且开始学习茶文化。茶是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世界上也有很多人在饮用茶叶。中国和英国也形成了灿烂而多彩的茶文化。茶文化的输出非常有利于茶叶及茶叶周边产品的输出,我们今天应该大力推广茶文化。由于茶文化典籍主要都是中文著作,为了加强茶文化的输出,就需要进行茶文化英语教学。由于文化的差别,很多茶文化无法准确地用英语来描述,这对于英语教学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者既要对英语及英语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又要对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认知。当前我们的茶文化英语教学的开展还比较少,合适的教学者更是少之又少,而学习者和教育者也都是因为爱好才参与其中。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上的投入,市场需求非常有利于茶文化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茶文化英语教学可以促进茶文化的向外推广,而茶文化的推广也能促进茶叶及茶叶周边产品的出口,产品的出口又拉动了国内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政府、企业和从业者都应该为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受到周边环境影响和教育者培养所形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在当今社会不同文化交融的情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了每个人都必备的能力之一。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每个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的教育者可以教育学生学习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如果我们要与某个特定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交往,就要对这种文化有着针对性的深刻了解,否则很难进行好的跨文化交流。事实上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欣赏外国电影,听外国音乐,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娱乐节目,这些都是跨文化交往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茶文化英语教育中起到了“打基础”的作用。课堂是茶文化英语教育的主要场所,而教师在这教育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培养方法、文化知识背景等因素对于学生茶文化英语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合格的教师会非常注意文化背景的教育,学生如果对英语国家背景没有足够的了解,就很难理解一些复杂的英文,更无法将茶文化翻译成英语转述给外国人。在茶文化英语学习中,要同时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理解外国人为什么这么表达,这么表达的目的是什么,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又该使用哪些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一个优秀的学生,熟练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后,那么他很容易获得其他文化人群的欢迎。当他和外国人交往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在向外宣传茶文化的过程中,熟练地使用英语,运用各种外国人的典故和俚语,很容易获得外国人的好感,这对于茶文化的向外传播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也将是我们茶文化英语教育的一大成功。

4.1提高教育者的教学能力。

教育者在教学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育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之中。而且要提高学生们对外国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为了兴趣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鼓励学生多参加跨文化交流活动,多学习课外的跨文化知识,多参加茶文化活动,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些,就对教育者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国的学生往往比较害羞,在学校学了很多年英语,可是当他们真的面对外国人时却不敢说出口。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当走在国外的街道上,很多外国小孩都会非常热情对我打招呼,大声喊着“你好”,让人感到非常惊喜。而很多中国孩子则不同,面对外国人时虽然想说话,内敛的性格却使他们不好意思开口,错过了很多很好的交流机会。我们的教育者要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们不再害羞,敢于大胆地说出口。性格的改变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重要部分,只有敢于说出来,才有了交流的基础。语言交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我们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们这种意识。

4.3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热爱。

茶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外宣传茶文化。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们对茶文化的热爱,只有真心的热爱茶文化,才会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茶文化学习和宣传上去。茶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民族特色,它代表了中国人的真善美的品德。真心的投入到茶文化学习中去,把茶文化更好地传播给世界人民,是每一个中国的责任。在对外交往中,茶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待人真诚友善的精神非常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一个和善真诚的人,无论在哪种文化中都是被人们所喜爱的。我们的教育者不但要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同样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5结语。

茶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璀璨文明,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外国人对中国的茶文化还缺少足够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宣传茶文化,加强茶文化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国交往中非常重要,非常有助于不同文化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交往。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者不能忽视这种作用,并应该主动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文化与外语教学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国的外语教育经历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历程呢?是有很大发展,还是发展不大,甚至停滞不前呢?这一切成功或者不很成功的现象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语言学方面的,还是我们自己认识方面的?这是当今外语教学界谈论较多的话题。外语教育不仅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即有关语音、词、短语、句子、句子之间的关系,也即语言学的道理等,还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注意循序渐进,注意记忆规律,即教育心理学的道理。然而,还有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这就是外语教学必需考虑它所在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客观物质条件等语言以外的因素。这些语言以外的因素确实影响和制约着外语教学的实施和效果。本文拟从我国英语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谈起,讨论在我国进行外语教学必须考虑的一些非语言因素,即带有中国特色的一些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我们能够采取的做法,从而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的路子提供一个视角。

沿革与现状。

先以词汇方面的要求为例。从1948年起,我国几乎每十年就修订一次英语教学大纲,其中对高中毕业时的词汇量的要求依次如下:

1948年6000个。

1951年5000个。

1963年3500~4000个。

1978年2200个。

1986年1800~个。

1992年1200个(另外学习800个词左右)。

1992年大纲规定的词汇量1200个为高三的要求,而实际上多数学校上到高二便结束新课,转为复习迎考。对这样的高中,大纲要求的词汇量是1100个,另外学习500个认读单词,即只要求理解。

词汇量从6000个降到1200个,这个下降发生在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国际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也许会有人解释说,我们降低了词汇量是为了腾出时间和力量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然而实际上我们的力量并没有用到丰富听说实践,丰富英语运用上,更谈不上用英语去上数理化,去教天文地理,去学世界历史了。这十多年来全国各高校英语课,除了继续增加英语词汇量外,还强化英语听力的训练。待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测试后,他们中的不少人才开始认真地练习英语口语。结果是学了十几年英语,到头来大部分人不能和外国人进行顺畅的口头交流。总而言之,我国的外语教育确实“费时较多,收效较低”。

外语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沿革。

处在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从未停止努力,他们一直在试图跟上世界外语教学界的发展步伐。五六十年代,理论语言学界以bloomfield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占主导地位,而后,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将句法作为语言的中心,因而句型教学成为主要内容。当时我们中学的教材便紧紧跟上。教材中大量地安排句型、语法讲解和语法练习。教师们以语法讲解加翻译为主要教学方式,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讲结构、抠语法,而很少考虑语言的实际意义和使用。由于只测试读的能力,少测试写的能力,不检测听的能力,更不检测说的能力,因此放弃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远离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结果是累坏了教师,拖跨了学生。面对枯燥繁杂的语法,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靠死记硬背记住了不少语法条条的学生却不会使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

到了七八十年代,以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主义领导时代潮流,功能交际法成为主旋律。国外的《跟我学》和我国九十年代初产生的新的初、高中英语教材就是最好的代表。这些教材的特点是:课文按照典型的交际情景设置,淡化语法教学。这样一来,语法项目的安排就不一定讲究系统性了。总的来说,我国初、高中新教材内容新,语言活,符合当代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可是,广大中学教师苦苦学习琢磨了几年,课堂上至今仍然是语法讲解多,实际交际少。不少教师在一篇没有多少语言点、难度也不大的课文里硬抠出一些语言点讲解分析。若不如此,他们就担心学生掌握不好教材内容,更担心他们在考试中得不了高分。这反映出他们的深层意识里感觉这套教材离高考要求还远了点。由于教学方法与教材不相吻合,师生都颇感苦恼。

一个症结。

语言既是符号系统又是交际行为。但在外语教学界存在一个语法--交际困境,如果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主要就是学习语言符号(词汇、短语),系统学语法,这就要讲究学得正规,要精于分析。如果把语言当作交际行为看待,就要把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言语使用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而这样的言语使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它的不正规性和非分析性。

这样一种认识岂不是与语言的实际教学矛盾吗?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应该统一,还是应该分别考查对待呢?笔者认为,它们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实际上,我们的现行教材是偏重于后者(交际),而我们的教师却更重视符号(语法),忽略语言的交际功能。结果是教材怎么改都让教师为难,教师怎么教都跟不上教材编者的思路。

以上只是我们外语教学界面临的困境之一。从中可以看到现存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即在理想的教学思想、大纲和教材与实际的教学认识、教学环境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的存在使我们的整体外语教学水平难以迅速提高。而唯独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路子才能弥补这段距离。

中国特色。

谈到外语教学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城乡外语教学环境的不平衡;中国文化氛围下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一、城乡外语教学环境的不平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教学的客观物质条件基本具备,教师的来源以及培训,教学资料的获得等都有所保障,学生有可能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并能直接感受到英语的实际用途。在这样的地区推广使用功能交际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对这些地区,英语教学水平的要求就应该相对高些。

另一方面,我们有大量的中小城镇和偏远山区。那里外语教学的基本条件欠缺,外语师资水平不理想,一些学校甚至没有收录音设备,外语资料严重缺乏,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非常有限,周围社会环境中又几乎没有用得上英语的职业。在这样的地区,要指望师生通过不断模仿西方生活中的语言交际,再通过交际来认识和掌握所学的语言是不够现实的。在这些地区,英语教学实际上是将英语当作一门知识去教,即系统地讲解语法,较集中地认识语言现象;此外,往往还要用英汉对照的翻译方法来认识英语语言的基本规律,再去举一反三,认识和掌握更多的语言现象,以便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

二、中国文化氛围下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考虑外语教学,一定要考虑外语学习。我们的学生是在纯中国特点的氛围下学习的。他们习惯于抄写背诵,习惯于对新知识进行理性思维,对任何语言现象都要进行精确的分析(处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值理性思维欲望较强时期)。如果只要他对话,而淡化系统知识的学习,他反倒不适应。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当然不够科学,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却是我国特定环境下应试教育孕育的结果。这确是我们身边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外语教学必须面对的社会人文环境。这一切构成了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体现不同要求的外语教学大纲,编写具有不同特色的英语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1992年以来北师大面向山东、黑龙江、湖北地区,华南师大面向广东、海南、福建地区,四川面向四川和贵州地区,上海面向上海市,各自都编写了一些教材。但实际上除了中英合编的jefc/sefc以外,其它多数教材都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这里显然有体制上和观念上的原因。这种情况需要改变,也是可以改变的。

分课型教学的讨论。

不管以什么模式教外语,都必须符合一个大前提,即英语是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交际工具,这两者必须统一。让学生掌握外语,实现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在有条件进行习得式外语教学的地区,现行教材和交际教学法都是可行的;而在那些教学条件不理想的地区,可以采用一种介于交际法和语法翻译法之间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集中认知英语的主要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从而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分课型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分课型是将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分成三大块进行专门教学,即阅读、听说和写作。具体内容是: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获取信息的能力,即培养学生通过对词、词组、词组间关系、句子以及句子间关系的判断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初级阶段还包括朗读的能力。

听说教学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声音与意义的联系,同时也练习从新的听力材料中捕捉信息,练习对所听材料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模仿课文进行对话,正确得体地进行口头交际。

写作教学在阅读和听说的基础上进行写的基本功训练,如组句、组段、成篇等,初级阶段包括英语基本书写能力的训练。另外,书写课还承担相对集中的语法知识的教学。

从以上对三课型的描述和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法是针对英语环境较不理想的情况设计的。学生课外没有较多的接触外语的机会,主要通过阅读认识英语。运用自然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不多,朗读也不失为好的做法。从字里行间获取信息,培养了学生识别语境和与作者交流思想的能力。听说课先听阅读过的课文,由于没有生词,内容不难,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接下来再让学生听含有生词的新材料,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这里将口头交际设计成先模仿课文进行对话,也是符合实际的做法,因为学生缺乏真实交际的环境和条件,课本几乎是唯一的英语信息源。另外,用英语交际还要求得体。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差异较大,如果平时接触不多,要得体地进行交际就需要教师作一些专门的介绍。写的要求是从抄写到组词、组句、组段,这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训练学生写的能力需要有适当的语法讲解。在缺乏习得环境的条件下,教给学生一套语言符号系统和必要的语法知识,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使他们能尽快把握所学语言的基本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实际的外语教学环境和条件,可以有三课型,也可以有四课型,还可以有综合课型。总之,只要是符合外语语言教学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国的国情,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路子。按照这样的教学路子教学,就有可能真正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效率。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们理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及其课堂教学反馈说明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增加的文化间的交流要求涉外人员不仅具各娴熟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熟悉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日常禁忌。因此,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对外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交往的成败,甚至会导致民族间的误解或隔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涉外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尽管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外语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51年发展至今,跨文化交际己有近60年的历史了。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正逐渐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在国外,跨文化交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现在己有多所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然而,在我国,虽然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并不十分广泛。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甚少,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直接接触不同国家人士的机会却在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由于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等环境不同,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使得中国和其他众多国家在文化交际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尤其要注重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新奇与挑战,提高学习动力。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遵循一贯谦虚谨慎的作风,倾向谦虚的思维方式,常用”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恭维;西方人则喜欢实话实说,他们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中国人比较关心细节,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常使用劝告的表达方式,会告诉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西方人倾向自由,喜欢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中国式的关切有时不但不领情,还会产生反感造成交流障碍。再如,打招呼时,中国人一般比较关注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会问”去哪儿?”,”吃过了吗”,‘,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等(可译为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而西方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个人隐私,所以会感到困惑、茫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他们见面打招呼时会说一些不会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话语,如”hello/hi“,”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areyou!“,”howdoyoudo?“,”it’salovelyday,isn’tit?”等等,纯属客套的lb]候语。因为”haveyoueaten?“对方可能会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邀请。”whereareyou,going?“更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或反感,他们会想”it’snoneofyourbusiness.“同时,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中国人为此并不生气,会认为这是一种关心,而西方人听到’’youarefat,youaresothin’,则会感到尴尬,认为很不礼貌。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二者相互依靠,密不可分((fraise,)。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即引入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知识,不但有益于学生的外语综合知识的习得,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独立自主的性格,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己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也说明各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通讯方式的普及,跨文化交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从仁世纪80年代起,以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商业联盟保险公司、ibm公司、雀巢奶品公司等为代表的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相继设立了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培训机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同时,在外交官、跨国工作人员、和平组织志愿者的培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庄恩平,)。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己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英语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已日趋重要,这不仅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不容忽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更多地选择了在公司或企业就职,他们有的从事技术工作,有的从事研发工作,有的搞营销,有的搞人事管理等等。工作性质各有不同,然而不管哪项工作,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一定的英语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显示其优势。因为就职于公司或企业的人,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前景。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将不可避免的要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每个专业的同学在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一定的交际原则。假如你是位技术工作者,你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拥有这项先进技术的国外工作者进行交流,或参加某项活动,那么此时你就应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如怎样问好,如何友好地进行交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哪些礼仪等等,交流的顺畅与否会直接影响日后的合作。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如何避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交际的差异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提出的新要求。

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际的工具。人类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能够使用语言顺利完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与社会之间的交际。而语言本身就是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想要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学好与其对应的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传授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一点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目标定为五个教学目标之一。文化意识目标包括学习必要的跨文化知识,增进文化理解,形成文化意识,从而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一、教师要抱着学无止境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对于英语教师自身来说,在面临这个挑战时,首先要抱着学习无止境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的'地理历史概况、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交际礼仪等。不同民族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因此,在学习文化时,更要注重学习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1.地理、历史等的差异会造成文化的不同。

中国有着几千年悠长的历史,面积广阔、历代人民生产以农业为主,奉行“民以食为天”。因此,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通常会说“你吃饭了吗?”而在英国,由于其四周环海,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经常下雨,英国人平日里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天气。因此,和英国人见面时,讨论天气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反的,假如一见面,就问他们“你吃了吗”,他们会想:“我吃没吃关你什么事!it’snoneofyourbusiness.”

2.中西方宗教信仰不同也会导致文化上的差异。

在中国,大部分人都信仰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对人们的影响最大。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只有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灵活地向学生阐述中西文化差异,才能使学生对跨文化有准确的理解。

二、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文化导入和分析。

胡文仲曾这样说:“语言知识讲到哪儿,文化知识就诠释到哪儿。”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地进行文化导入和分析。文化导入和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在教材的配合下,适时地指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

比如,必修一第二单元englisharoundtheworld学生用书中的听力部分选取了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一个男孩buford的自述,他带有浓重的南方口音,而他的老师jane却是英国人,她用地道的英式英语将buford的话复述了一遍。这两段独白给学生造成了听觉上鲜明的对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语言文化差异。另外,本单元的阅读文章讲述了英语的发展过程和词汇的一些演变。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和《圣经》为基石的,许多词汇也来源于此。在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述一些词汇的典故,如archilles’heel等,这样使本来枯燥的语言发展史也变得有趣起来。

2.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不同的文化并进行实践。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bodylanguage主要描述了不同文化下肢体语言的不同,本单元的reading部分描绘了几个由于肢体语言的差异导致会面时的尴尬。若能根据这篇课文,为学生创设不同情境或者让学生自主创设各种情境并且表演出来,不仅能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还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并且能恰当、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标准、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基本语言知识。

4.鼓励学生多阅读和英语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知识面。

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提高主人翁的意识。另外,组织各种和跨文化相关的活动也是可行的。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组织和文化有关的演讲比赛、辩论、小组表演大赛、模拟面试等活动,既敦促了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又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4]莫姚。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6)。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

交际文化与外语教学

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在缩短,而人类的视野却在飞速扩大。不断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必然会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汇入世界的大潮流之中。展望未来,在中国普及外语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普及外语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基础外语教学,因此,基础外语教学改革应当有鲜明的时代意识,即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本文的目的就是与同行们共同研究,如何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探索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的途径,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一、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改革基础外语教学。

在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精神指导,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实现外语课程、教材、方法、教研、测试与评估、师资培训以及教学设备等全面的改革。这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方可完成。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沿海发达地区、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课程发展。

研究中小学外语课程的现代化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出发点。课程设置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需要培养大批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外语的人才。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而应该是贯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学生接受高等学校的各种专业教育和各种职业技术教育打好基础。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括外语学校及师范学校,开设外语课,都是为了学生继续学习或使用外语切实打好基础。其中少数学生(在相当长时间仅占同龄人的百分之几)可以升入高等学校,成为高级人才,多数学生将成为初级或中级人才,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显然,中小学的外语课程目标不应该是单一的,仅以升学为标准。况且,我国是一个地域宽广、多民族的国家,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对外语的需求程度差别很大。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就普通中小学而言,外语课程现代化必然要求具有多样性。外语课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区别要求,讲求实效。从我国国情出发,教育部为一般学校制订外语课程计划和标准是必需的,有一个统一的、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大多数地区和学校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然而,统一性和灵活性要相结合。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和条件的许可,外语可从小学开设,直到高中实施一条龙。外国语学校和具有外语特色的学校也应设计课程,为我国培养出高水平的外语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师范学校应根据职业技术和师范教育的需要设计外语课程计划和标准。这么做,必然会形成外语课程的多元化:起点不同、语种多样、目标各异。由于目标不同,要求区分层次,可制订出多级水平要求,做为评估教与学的水准,也可以成为就业部门选拔人才的依据。这样,学生毕业以后即使不能上大学,但他们所学的外语达到了任何一级水平就是成功,也可派上用处。外语课程多元化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因为有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大部分学生可以达到基本要求,那些成绩好的中学生有可能提前达到大学外语水平,甚至有时间攻读第二外语或其他学科。到那时,我国的大学外语入学水平将显著提高,可望相当多的大学生一入学便可使用一种外语阅读专业书籍,免学这种外语,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和别的外语。

(二)教材建设。

教材与课程紧密联系,教材建设必须依据课程设计,二者是教学现代化的核心。外语教材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有二:一是教材内容现代化,二是教材多样化。

1.教材的内容现代化。

外语教材要做到内容现代化,必须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还要体现出思想性、科学性、知识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好的外语教科书绝非语言材料的堆积。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科书运用教学语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系统安排的语言)展现给学生的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所学语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通过外语教学要使学生扩大视野,了解和认识世界。而基础外语教材又不能包罗那浩瀚的人类文化知识,只能精选那些对于当代和未来富有意义的部分。这就要求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语言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教科书应介绍当代的语言和语言理论知识。语言理论和实践必须密切结合。

思想性。

好的外语教材应遵循语言的教学规律,贯输思想情感的教育。因此,题材的确定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的。要利用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利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做新世纪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即高尚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性。

这主要指教材中的语言和内容应力求准确。为保证语言知识的准确性,不仅要有国内专家的帮助,目的语国家的专家参予也很需要。教科书编者可运用因特网,不出国门但利用高速公路获取最新的语言资料,以保证语言的科学性。教材现代化必然使信息量膨胀,教科书渗透了大量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使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这就要求多种学科的专家的参与,以保证教科书内容的科学性。

系统性。

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应符合我国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语音、语法、词汇、日常交际用语、语体,循环反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材的编排还应有利于学生积累感性知识,通过发现、分析、归纳、推理,形成理性认识。这种编排体系也应有利于教学中使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知识的系统性,防止教学中讲解繁琐或知识零乱的两种偏向。

先进性。

教材现代化必须要有时代感,这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学的内容有时代的气息,使学习者感受到时代的脉膊,可获取新的信息,受到启示;第二,语言材料真实,语言地道、现代、自然;第三,教材的编排方法应吸取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并提供系列配套的教材(包括音像教材),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空间。

实用性。

教材在引用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时,充分注意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例如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的方法,有意识地注意母语的正迁移和干扰等。现代化的教材应体现继承与革新相结合,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符合我国教学的实际。这样,教材才具有可操作性,易教易学。

趣味性。

现代化的外语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感、知识性、真实性和思想感染力。编排又具有科学、系统、先进、实用等特性,而且,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装帧讲究,可读性很强。编写中小学外语教科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即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征,也要考虑语言教学的需要,插图、表格、照片乃至封面的设计和文字的排版都需要精心。在这方面,现代化的教科书理应达到国际水平。要做到学生见到课本就爱不释手,兴趣油然而生,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动机,促进学习并能加强美育。

2.教材的多样化。

课程多元化必然导致教材的多样化。教育现代化的特点之一是教学内容和教材个性化,以适应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小学、初中、高中不同的起点应有不同的教材,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学校需要有不同特色的教材。由于外语课程制订了多级水平要求,就会有分级考试,各学校教师就有可能针对实际的需求选用不同的教材。

多种多样的外语教材应是高质量的教材。各套教材的编写班子都应由语言教学专家、教师和教科书编辑组成,投入充足的精力和财力。教育和出版部门应保证各套教材公平竞争,打破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要尽快以高质量的教材取代那些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而编制的质量低劣的教学辅助材料。

教材要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可是,教材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必须不断更新,才有生命力。语言教科书往往牵一发动全身,结果必定是过十几年就要编出新教材。教科书不同于文学作品,难以成为不朽之作。不过,优质教材可以相对稳定的时间长些,提高其装帧质量,学校购买,连续数年使用,不必让每个学生年年购新书。

(三)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提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是外语教学现代化的保证。优化外语教学就需要营造外语语言环境。这就需要利用实物、图片、挂图、幻灯、录音、录像、电视、电影、计算机软件等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使学生直接理解外语,如置身外国环境,培养他们直接用外语思维。这就要求各级教育部门理解和重视,在学校配备外语教具,设立语言实验室,并且有多媒体图书馆和阅览室。各区、县都要设立资料站(resourcecentres),以满足学校教师对教具、教学资料和各种软件的需求。此外,通过因特网,世界各国、全国各地都可以联系,互通有无。到那时,外语教学立体化,教学质量会大幅度提高。

(四)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可以产生动力,推动基础外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近十多年,改革开放使我们加强了国内外的交流,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空气渐浓,但仍然存在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问题。如张志公所说,“专家们坐在研究室里研究理论,教师们站在课堂里教学,‘二者不相见,宛如参与商’。”要使理论研究现代化,首先必须努力形成这种局面:专家深入教学实践,以中小学课堂为基地进行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教师除了通过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外,主要靠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学习和提高理论水平,使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因此,要由大、中、小学联合组成一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队伍。第二,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倡导民主、平等、友好交流的学术空气。在相互交流中,无门户之见,而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理论界,学派林立,观点各异,方法多样,这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学术繁荣的表现。在学术讨论中,应实事求是、平心静气、以理服人、求同存异,不可相互攻击。第三,改变历来外语和汉语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外语和汉语的教研工作者团结合作,共同研究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如是,不消多年,就会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体系,并以此奉献给世界。第四,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必须面向世界。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学者走出去“取经”,引进国外的学术研究成果,或请外国学者来华“传经”,更需要开展的是中外学者合作研究,举办国际性学术研究活动,或以我国学习者为对象研究外语的教法和学法,或以外国学习者为对象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在这样广阔的科研天地中,扎扎实实地干几十年,必将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成果。

(五)测试与评估。

测试与评估在外语教学改革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外语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测试与评估的改革。

测试主要有两种:标准参照性测试,检查学生的成绩,找出差距,以便改进教学,这是形成性或诊断性测试,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还有一种常模参照性测试,主要指大规模的选拔性测试,是终结性测试,如中考和高考,为了评价学生、学校和安置学生的升学或就业,这是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恢复了高考,使考试客观、公正、准确地测量考生的知识和能力。然而,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实力和文教事业的发展所限,仅有极少数学生能升入高等院校,结果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衡量教与学、乃至学校的一切工作,以考试要求来制约教学、误导教学。这就出现了应试教育的偏差,加重了学生的身心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扼杀其个性的发展,牺牲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

外语测试与评估的现代化至少应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强调常模参照性测试转向强调标准参照性测试,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分级考试。通过分级考试可以测量出多种层次的外语人才,以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就业需求。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力量的壮大,增设大学。这样,便可拆掉独木桥,代之以公路桥、铁路桥,加上渡船,使得浩浩荡荡的队伍顺利到达彼岸。分级考试可采取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达到较高的目标,也可滞后。分级考试为分层次教学提供条件,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有利。

其次,考试也要多元化。测试与评估,不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和能力,还应包括使用和情感。进行多角度的考试,就得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既要看统考的成绩,也要注意学校成绩、学科竞赛的成绩、课外活动及特长等。考试方法不仅有笔试,还必须有口试和听力测试,试题应主客观相结合、单项与综合相结合。客观试题固然对保证公正性有好处,但搞多了会助长弄虚作假,对教学产生负面作用。

(六)教师培训。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师资培训是基础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课程计划、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测试与评估等无一不是通过教师去贯彻、实施的。外语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推进素质教育,首先得有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外语师资队伍是比较薄弱的。中学47.4万名外语教师,初、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0.4%和43.8%。这种状况是难以应付21世纪的挑战的。现代化的外语教学要求配备外语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小学外语教师起码有师范学校的毕业证书,初中教师应有中专、高中教师应有大学以上的学历。非师范院校的外语专业学生上岗前必需经过师范专业的训练并取得证书。

现在,一方面要解决当前高水平师资不足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要有长远的师资培训计划。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要统筹规划,建立起一套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网络:专业与在职、脱产与函授、长期与短期、国内与国外培训相结合。动员高等(师范)院校、各地教育学院、电视大学、成人教育部门等,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加强对外语教师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派出骨干教师到英语国家进修或讲学,请外籍教师来华与中国教师共同教学,开展教学实验,并帮助培训中国教师。除了以上多渠道的培训方式以外,最重要的是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究、教学与教研评优等,以提高专业和教学水平。

二、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正确理解和处理外语教学改革中的矛盾。

基础外语教学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前一部分提出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对教改中的〖bf〗许多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可能“铁板一块”,完全一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一要讲科学,二要讲民主。要多搞点科学分析,少来点主观随意性;多搞点唯物辩证法,少来点极端化、绝对化。总之,要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解放思想搞改革。纵观近年来有关基础外语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的讨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矛盾似很有必要。

(一)传统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观念、知识、方法、体系不断经受历史的考验,接受时代的筛选。有的被证明是有效的继续保留下来,有的若不改革便可能被淘汰。这叫“推陈出新”。各种教学法流派的历史沿革就是个好例子。分析起来,每种教学法流派都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语法翻译法培养的人才,语言严谨、文字优美,适应文学(特别是圣经)翻译的需要。结构法重视语言的结构,强调通过正确模仿和操练形成语言习惯,促进了学习者直接理解和运用外语,满足了20世纪中叶(尤其是战争期间)对外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功能法强调以交际功能为纲,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确定课程标准,这体现了20世纪末信息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外语教学的迫切需求。以上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采取了折衷的方法,即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大纲的制订原则和教材的编排体系,努力体现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的新成果,同时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原则、体系和经验。

在大谈改革创新之时,对于传统的好经验和方法,不应一概否定,应毫不犹豫地加以保留和继承,如中国人学习和记忆外语语音、词汇、语法有许多方法,长期为实践证明是有用的,仍然要大加宣传,大胆使用。所谓推陈出新,是去掉旧事物中的糟粕(如为学语法而学语法,引导学生死抠语法,“钻牛角尖儿”),取其精华(如遵循规律科学地记忆单词等),并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如结合语境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并加以运用)。

改革创新是有困难的。例如要改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加上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就得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要花大气力学习现代语言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方法,学习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技巧,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改革才能推动教学,提高质量,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改革的步伐有快慢之分,但必须迈步,努力使自己适应新的要求,不可消极等待、观望。尽管在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如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如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而不敢讲语法、重视听说而忽视读写等。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些问题会在前进的过程中得以纠正。无论如何,改革的方向应该肯定。

(二)民族性与国际性。

外语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21世纪的人才应是适应国际形势快速发展的社会人和现代人。他们应面向世界、思想开放,不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而应具有对国际的理解,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而且勇于创新,敢于竞争,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使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师资培训等工作,都需要实行开放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友好交流。立足于祖国,放眼世界,才是使教育现代化应采取的态度。仅仅介绍外国人的教学理论、观点、方法是不够的,因为,没有任何外国人为中国研究出了现成的方法。中国人必须根据中华民族的特点(多民族、多种语言、文化差异、地区不平衡等),吸取外国的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实验和分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方法和体系。

在外语教学现代化的过程中,处处事事都存在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需要由实践去检验,不可搞教条主义,更不可扣帽子压人,否则就难以解放思想。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自古以来就有。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打破世袭的阶级地位,通过考试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我国恢复高考以来,保证在选拔人才中实行公平的竞争,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而且,严格的考试制度对教学秩序、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的中小学学生最用功,课堂纪律最好。今天,外语课倍受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考必考外语。

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数量(速度和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上的一种质量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知识、人才、教育受到重视,教学秩序井然。80年代中期以来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提出了全社会如何看待人的发展、人的权利、教育的公益性等问题。以选拔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正逐渐成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绊脚石。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的,使教育面向少数学生,抛弃大多数学生;突出以文化课分数高低确定学生优劣,忽视学生的整体素质;为考试而进行教学,使教学进入误区,难以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名目繁多的层层考试和铺天盖地的习题集练习册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得损伤。

90年代,外语教学改革的力度不算小,但来自应试教育的阻力是很大的。尽管大家在理论上看法一致,但到了实际教学中,往往依然故我,“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看高考指挥棒”。大量的题海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难以克服。这就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只有转变教育观念,解放思想,改进教学,改革考试,才能使外语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主化,素质教育是全民的教育,体现了民主性。首先,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的,其中包括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但不只是为了选拔高级人才。实际上,高级专门人才-“精英”是可以引进的,但我国12亿人的素质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提高。第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以其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尽可能挖掘和发挥其潜能,使其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第三,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重视完整的人格教育、全面的素质提高,主张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而不主张仅以知识为本,甚至片面地把升学率、考试成绩当作教育的目标,把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第四,素质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而不只是为了暂时通过升学考试。第五,要研究出一套测量和评估素质教育的办法,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总之,要反对应试教育,但不应当取消考试,而应改造考试,以推进素质教育。

(四)知识与能力。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有过过分依赖知识讲授的教训。教师讲了许多语法知识,学生背记了若干语法规则,也能应付知识性的考试,以为讲知识很有用。可是,八九百个课时学完了,却发现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差。于是,大家明白了,知识不等于能力。接受了教训,又吸取了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强调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例如,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努力体会大纲精神,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并开展多种交际性活动,课堂生动活泼,体现了“学中用”、“用中学”。然而,事情往往有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有的教师因课时少而忽视知识的教学,例如教科书中的“发音和拼法”被舍去不做交代,致使学生记忆词汇不得要领,不少学生因记不住单词而掉队。有的教师不敢讲语法,生怕被人批作“走老路”。这样做也是不可取的,效果不会好。知识不等于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需要知识的支撑,知识是取消不得的。一旦发现这种倾向应加以纠正,但不能因此否定教改的方向,甚至认为教学大纲不该要求学生培养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极端化、绝对化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因此要多讲点唯物辩证法。在外语教学中要进行一点语言知识的教学,目的是提高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可是,知识讲解绝对不要贪多求全,应该“精要、好懂、管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回想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发表以来所经历的,基础外语教育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虽然问题和困难很多,但外部形势有利,内部潜力很大,只要全国外语工作者团结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为新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刘道义:《中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刘昕:《素质教育与考试改革》,《中国教育报》1月。

3.郑新蓉:《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195月15日。

4.刘道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的任务和教学目的》,《课程教材教法》第5期。

试论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

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在缩短,而人类的视野却在飞速扩大。不断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必然会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汇入世界的大潮流之中。展望未来,在中国普及外语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普及外语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基础外语教学,因此,基础外语教学改革应当有鲜明的时代意识,即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本文的目的就是与同行们共同研究,如何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探索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的途径,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一、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改革基础外语教学。

在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精神指导,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实现外语课程、教材、方法、教研、测试与评估、师资培训以及教学设备等全面的改革。这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方可完成。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沿海发达地区、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课程发展。

研究中小学外语课程的现代化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出发点。课程设置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需要培养大批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外语的人才。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而应该是贯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学生接受高等学校的各种专业教育和各种职业技术教育打好基础。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括外语学校及师范学校,开设外语课,都是为了学生继续学习或使用外语切实打好基础。其中少数学生(在相当长时间仅占同龄人的百分之几)可以升入高等学校,成为高级人才,多数学生将成为初级或中级人才,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显然,中小学的外语课程目标不应该是单一的,仅以升学为标准。况且,我国是一个地域宽广、多民族的国家,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对外语的需求程度差别很大。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就普通中小学而言,外语课程现代化必然要求具有多样性。外语课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区别要求,讲求实效。从我国国情出发,教育部为一般学校制订外语课程计划和标准是必需的,有一个统一的、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大多数地区和学校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然而,统一性和灵活性要相结合。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和条件的许可,外语可从小学开设,直到高中实施一条龙。外国语学校和具有外语特色的学校也应设计课程,为我国培养出高水平的外语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师范学校应根据职业技术和师范教育的需要设计外语课程计划和标准。这么做,必然会形成外语课程的多元化:起点不同、语种多样、目标各异。由于目标不同,要求区分层次,可制订出多级水平要求,做为评估教与学的水准,也可以成为就业部门选拔人才的依据。这样,学生毕业以后即使不能上大学,但他们所学的外语达到了任何一级水平就是成功,也可派上用处。外语课程多元化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因为有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大部分学生可以达到基本要求,那些成绩好的中学生有可能提前达到大学外语水平,甚至有时间攻读第二外语或其他学科。到那时,我国的大学外语入学水平将显著提高,可望相当多的大学生一入学便可使用一种外语阅读专业书籍,免学这种外语,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和别的外语。

(二)教材建设。

教材与课程紧密联系,教材建设必须依据课程设计,二者是教学现代化的核心。外语教材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有二:一是教材内容现代化,二是教材多样化。

1.教材的内容现代化。

外语教材要做到内容现代化,必须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还要体现出思想性、科学性、知识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好的外语教科书绝非语言材料的堆积。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科书运用教学语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系统安排的语言)展现给学生的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所学语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通过外语教学要使学生扩大视野,了解和认识世界。而基础外语教材又不能包罗那浩瀚的人类文化知识,只能精选那些对于当代和未来富有意义的部分。这就要求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语言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教科书应介绍当代的语言和语言理论知识。语言理论和实践必须密切结合。

思想性。

好的外语教材应遵循语言的教学规律,贯输思想情感的教育。因此,题材的确定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的。要利用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利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做新世纪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即高尚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性。

这主要指教材中的语言和内容应力求准确。为保证语言知识的准确性,不仅要有国内专家的帮助,目的语国家的专家参予也很需要。教科书编者可运用因特网,不出国门但利用高速公路获取最新的语言资料,以保证语言的科学性。教材现代化必然使信息量膨胀,教科书渗透了大量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使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这就要求多种学科的专家的参与,以保证教科书内容的科学性。

系统性。

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应符合我国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语音、语法、词汇、日常交际用语、语体,循环反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材的编排还应有利于学生积累感性知识,通过发现、分析、归纳、推理,形成理性认识。这种编排体系也应有利于教学中使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知识的系统性,防止教学中讲解繁琐或知识零乱的两种偏向。

先进性。

教材现代化必须要有时代感,这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学的内容有时代的气息,使学习者感受到时代的脉膊,可获取新的信息,受到启示;第二,语言材料真实,语言地道、现代、自然;第三,教材的编排方法应吸取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并提供系列配套的教材(包括音像教材),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空间。

实用性。

教材在引用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时,充分注意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例如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的方法,有意识地注意母语的正迁移和干扰等。现代化的教材应体现继承与革新相结合,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符合我国教学的实际。这样,教材才具有可操作性,易教易学。

趣味性。

现代化的外语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感、知识性、真实性和思想感染力。编排又具有科学、系统、先进、实用等特性,而且,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装帧讲究,可读性很强。编写中小学外语教科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即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征,也要考虑语言教学的需要,插图、表格、照片乃至封面的设计和文字的排版都需要精心。在这方面,现代化的教科书理应达到国际水平。要做到学生见到课本就爱不释手,兴趣油然而生,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动机,促进学习并能加强美育。

2.教材的多样化。

课程多元化必然导致教材的多样化。教育现代化的特点之一是教学内容和教材个性化,以适应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小学、初中、高中不同的起点应有不同的教材,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学校需要有不同特色的教材。由于外语课程制订了多级水平要求,就会有分级考试,各学校教师就有可能针对实际的需求选用不同的教材。

多种多样的外语教材应是高质量的教材。各套教材的编写班子都应由语言教学专家、教师和教科书编辑组成,投入充足的精力和财力。教育和出版部门应保证各套教材公平竞争,打破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要尽快以高质量的教材取代那些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而编制的质量低劣的教学辅助材料。

教材要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可是,教材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必须不断更新,才有生命力。语言教科书往往牵一发动全身,结果必定是过十几年就要编出新教材。教科书不同于文学作品,难以成为不朽之作。不过,优质教材可以相对稳定的时间长些,提高其装帧质量,学校购买,连续数年使用,不必让每个学生年年购新书。

(三)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提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是外语教学现代化的保证。优化外语教学就需要营造外语语言环境。这就需要利用实物、图片、挂图、幻灯、录音、录像、电视、电影、计算机软件等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使学生直接理解外语,如置身外国环境,培养他们直接用外语思维。这就要求各级教育部门理解和重视,在学校配备外语教具,设立语言实验室,并且有多媒体图书馆和阅览室。各区、县都要设立资料站(resourcecentres),以满足学校教师对教具、教学资料和各种软件的需求。此外,通过因特网,世界各国、全国各地都可以联系,互通有无。到那时,外语教学立体化,教学质量会大幅度提高。

(四)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可以产生动力,推动基础外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近十多年,改革开放使我们加强了国内外的交流,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空气渐浓,但仍然存在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问题。如张志公所说,“专家们坐在研究室里研究理论,教师们站在课堂里教学,‘二者不相见,宛如参与商’。”要使理论研究现代化,首先必须努力形成这种局面:专家深入教学实践,以中小学课堂为基地进行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教师除了通过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外,主要靠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学习和提高理论水平,使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因此,要由大、中、小学联合组成一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队伍。第二,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倡导民主、平等、友好交流的学术空气。在相互交流中,无门户之见,而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理论界,学派林立,观点各异,方法多样,这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学术繁荣的表现。在学术讨论中,应实事求是、平心静气、以理服人、求同存异,不可相互攻击。第三,改变历来外语和汉语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外语和汉语的教研工作者团结合作,共同研究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如是,不消多年,就会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体系,并以此奉献给世界。第四,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必须面向世界。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学者走出去“取经”,引进国外的学术研究成果,或请外国学者来华“传经”,更需要开展的是中外学者合作研究,举办国际性学术研究活动,或以我国学习者为对象研究外语的教法和学法,或以外国学习者为对象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在这样广阔的科研天地中,扎扎实实地干几十年,必将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成果。

(五)测试与评估。

测试与评估在外语教学改革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外语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测试与评估的改革。

测试主要有两种:标准参照性测试,检查学生的成绩,找出差距,以便改进教学,这是形成性或诊断性测试,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还有一种常模参照性测试,主要指大规模的选拔性测试,是终结性测试,如中考和高考,为了评价学生、学校和安置学生的升学或就业,这是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恢复了高考,使考试客观、公正、准确地测量考生的知识和能力。然而,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实力和文教事业的发展所限,仅有极少数学生能升入高等院校,结果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衡量教与学、乃至学校的一切工作,以考试要求来制约教学、误导教学。这就出现了应试教育的偏差,加重了学生的身心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扼杀其个性的发展,牺牲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

外语测试与评估的现代化至少应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强调常模参照性测试转向强调标准参照性测试,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分级考试。通过分级考试可以测量出多种层次的外语人才,以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就业需求。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力量的壮大,增设大学。这样,便可拆掉独木桥,代之以公路桥、铁路桥,加上渡船,使得浩浩荡荡的队伍顺利到达彼岸。分级考试可采取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达到较高的目标,也可滞后。分级考试为分层次教学提供条件,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有利。

其次,考试也要多元化。测试与评估,不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和能力,还应包括使用和情感。进行多角度的考试,就得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既要看统考的成绩,也要注意学校成绩、学科竞赛的成绩、课外活动及特长等。考试方法不仅有笔试,还必须有口试和听力测试,试题应主客观相结合、单项与综合相结合。客观试题固然对保证公正性有好处,但搞多了会助长弄虚作假,对教学产生负面作用。

(六)教师培训。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师资培训是基础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课程计划、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测试与评估等无一不是通过教师去贯彻、实施的。外语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推进素质教育,首先得有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外语师资队伍是比较薄弱的。中学47.4万名外语教师,初、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0.4%和43.8%。这种状况是难以应付21世纪的挑战的。现代化的外语教学要求配备外语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小学外语教师起码有师范学校的毕业证书,初中教师应有中专、高中教师应有大学以上的学历。非师范院校的外语专业学生上岗前必需经过师范专业的训练并取得证书。

现在,一方面要解决当前高水平师资不足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要有长远的师资培训计划。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要统筹规划,建立起一套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网络:专业与在职、脱产与函授、长期与短期、国内与国外培训相结合。动员高等(师范)院校、各地教育学院、电视大学、成人教育部门等,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加强对外语教师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派出骨干教师到英语国家进修或讲学,请外籍教师来华与中国教师共同教学,开展教学实验,并帮助培训中国教师。除了以上多渠道的培训方式以外,最重要的是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究、教学与教研评优等,以提高专业和教学水平。

二、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正确理解和处理外语教学改革中的矛盾。

基础外语教学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前一部分提出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对教改中的〖bf〗许多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可能“铁板一块”,完全一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一要讲科学,二要讲民主。要多搞点科学分析,少来点主观随意性;多搞点唯物辩证法,少来点极端化、绝对化。总之,要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解放思想搞改革。纵观近年来有关基础外语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的讨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矛盾似很有必要。

(一)传统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观念、知识、方法、体系不断经受历史的考验,接受时代的筛选。有的被证明是有效的继续保留下来,有的若不改革便可能被淘汰。这叫“推陈出新”。各种教学法流派的历史沿革就是个好例子。分析起来,每种教学法流派都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语法翻译法培养的人才,语言严谨、文字优美,适应文学(特别是圣经)翻译的需要。结构法重视语言的结构,强调通过正确模仿和操练形成语言习惯,促进了学习者直接理解和运用外语,满足了20世纪中叶(尤其是战争期间)对外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功能法强调以交际功能为纲,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确定课程标准,这体现了20世纪末信息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外语教学的迫切需求。以上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采取了折衷的方法,即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大纲的制订原则和教材的编排体系,努力体现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的新成果,同时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原则、体系和经验。

在大谈改革创新之时,对于传统的好经验和方法,不应一概否定,应毫不犹豫地加以保留和继承,如中国人学习和记忆外语语音、词汇、语法有许多方法,长期为实践证明是有用的,仍然要大加宣传,大胆使用。所谓推陈出新,是去掉旧事物中的糟粕(如为学语法而学语法,引导学生死抠语法,“钻牛角尖儿”),取其精华(如遵循规律科学地记忆单词等),并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如结合语境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并加以运用)。

改革创新是有困难的。例如要改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加上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就得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要花大气力学习现代语言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方法,学习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技巧,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改革才能推动教学,提高质量,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改革的步伐有快慢之分,但必须迈步,努力使自己适应新的要求,不可消极等待、观望。尽管在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如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如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而不敢讲语法、重视听说而忽视读写等。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些问题会在前进的过程中得以纠正。无论如何,改革的方向应该肯定。

(二)民族性与国际性。

外语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21世纪的人才应是适应国际形势快速发展的社会人和现代人。他们应面向世界、思想开放,不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而应具有对国际的理解,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而且勇于创新,敢于竞争,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使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师资培训等工作,都需要实行开放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友好交流。立足于祖国,放眼世界,才是使教育现代化应采取的态度。仅仅介绍外国人的教学理论、观点、方法是不够的,因为,没有任何外国人为中国研究出了现成的方法。中国人必须根据中华民族的特点(多民族、多种语言、文化差异、地区不平衡等),吸取外国的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实验和分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方法和体系。

在外语教学现代化的过程中,处处事事都存在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需要由实践去检验,不可搞教条主义,更不可扣帽子压人,否则就难以解放思想。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自古以来就有。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打破世袭的阶级地位,通过考试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我国恢复高考以来,保证在选拔人才中实行公平的竞争,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而且,严格的考试制度对教学秩序、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的中小学学生最用功,课堂纪律最好。今天,外语课倍受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考必考外语。

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数量(速度和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上的一种质量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知识、人才、教育受到重视,教学秩序井然。80年代中期以来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提出了全社会如何看待人的发展、人的权利、教育的公益性等问题。以选拔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正逐渐成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绊脚石。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的,使教育面向少数学生,抛弃大多数学生;突出以文化课分数高低确定学生优劣,忽视学生的整体素质;为考试而进行教学,使教学进入误区,难以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名目繁多的层层考试和铺天盖地的习题集练习册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得损伤。

90年代,外语教学改革的力度不算小,但来自应试教育的阻力是很大的。尽管大家在理论上看法一致,但到了实际教学中,往往依然故我,“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看高考指挥棒”。大量的题海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难以克服。这就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只有转变教育观念,解放思想,改进教学,改革考试,才能使外语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主化,素质教育是全民的教育,体现了民主性。首先,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的,其中包括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但不只是为了选拔高级人才。实际上,高级专门人才-“精英”是可以引进的,但我国12亿人的素质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提高。第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以其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尽可能挖掘和发挥其潜能,使其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第三,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重视完整的人格教育、全面的素质提高,主张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而不主张仅以知识为本,甚至片面地把升学率、考试成绩当作教育的目标,把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第四,素质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而不只是为了暂时通过升学考试。第五,要研究出一套测量和评估素质教育的办法,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总之,要反对应试教育,但不应当取消考试,而应改造考试,以推进素质教育。

(四)知识与能力。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有过过分依赖知识讲授的教训。教师讲了许多语法知识,学生背记了若干语法规则,也能应付知识性的考试,以为讲知识很有用。可是,八九百个课时学完了,却发现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差。于是,大家明白了,知识不等于能力。接受了教训,又吸取了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强调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例如,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努力体会大纲精神,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并开展多种交际性活动,课堂生动活泼,体现了“学中用”、“用中学”。然而,事情往往有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有的教师因课时少而忽视知识的教学,例如教科书中的“发音和拼法”被舍去不做交代,致使学生记忆词汇不得要领,不少学生因记不住单词而掉队。有的教师不敢讲语法,生怕被人批作“走老路”。这样做也是不可取的,效果不会好。知识不等于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需要知识的支撑,知识是取消不得的。一旦发现这种倾向应加以纠正,但不能因此否定教改的方向,甚至认为教学大纲不该要求学生培养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极端化、绝对化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因此要多讲点唯物辩证法。在外语教学中要进行一点语言知识的教学,目的是提高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可是,知识讲解绝对不要贪多求全,应该“精要、好懂、管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回想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发表以来所经历的15年,基础外语教育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虽然问题和困难很多,但外部形势有利,内部潜力很大,只要全国外语工作者团结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为新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刘道义:《中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刘昕:《素质教育与考试改革》,《中国教育报》年1月。

3.郑新蓉:《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1998年5月15日。

4.刘道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的任务和教学目的》,《课程教材教法》19第5期。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语影视字幕的翻译

班级:11金融1班。

学号:11121123。

成绩:

《花木兰》是美国迪士尼公司以中国的“花木兰”为题材拍摄的一部电影。在尊重和保留中国原著的基础上,大胆地融入了西方元素,并使该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中国,花木兰属于家喻户晓的故事,木兰替父从军,最终取得优秀成绩,可以说是对我国封建时期男女不平等现象与观念的一次挑战,影片极具整体性的表述方式,使影片达到了完整的统一。下面我将从跨文化角度对该影片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我们看到,在电影《花木兰》的结尾,美国人给我们来了一个跨文化式的大团元结局。皇帝对李翔说“这么好的女孩不是到处都有的”,李翔也心领神绘,千里迢迢的来到花家送还帽子,最绝的是木兰:你可以留下来吃晚饭吗?这里,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巧妙地融入了西方元素,皇帝的言语行为带有强烈的西方色彩,当然也可以看做为美国人把中国的大团圆结局给彻底搞过头了。而在原文中,只是写到木兰以前的朋友来花家拜访,没有写到,有男人对木兰暗生情素。这是迪士尼公司对这个故事的大胆改造,使其更具有趣味性。若没有点噱头怎会生动有趣呢?所以,好莱坞的一大好处就是把花木兰真正“女性化”了,无论是小朋友还是世界范围内的大龄观众门都觉得亲切可人,个中反映出美国派对人性的态度:每个人都是充满了感情的——无论她是不是英雄,而中国人一碰到英雄人物便严肃得不得了,活泼不得,这便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会在美国人手中宣传开去的原因。

另外,我们看到,电影对原著也有大胆的加入有趣的角色,类似这种插科打诨的角色成了迪斯尼动画中最有特色的元素,这次在中国经典上“动刀”,迪斯尼当然是手到擒来,在推动故事情节和逗笑上有时简直成了最重要的角色。看完电影,你仍然相信没有这两个家伙,但你若是想起这部电影,你一定会首先想到那个陈佩斯陪音的小龙,这就是把经典交给迪斯尼的好处,他门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阐释一古老的故事,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和中国完全不同的木兰世界。

当然,我们看到,就算是小龙和小蟋蟀其实也是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之后的产物,小龙是花家先灵们的使者,敬重先灵是中国给世界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龙是最中国的符号,所以就算是中国观众也可以买单照收的,更何况那个关在笼子里的小蟋蟀呢!他是用来祈福的,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使得这部影片不乏“中国味儿”,另外诸如木兰相亲,媒婆和木兰父亲对神灵的敬重等等,都是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的。

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每一种语言都源于一种文化,反映其民族的文化背景与特征。在英语教学中,除了掌握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层面的知识外,还要了解英语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各种交际,对两种不同文化习俗背景的理解的功能,这样才能消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绝非一味地机械性模仿,而是在教学环境中融入跨文化交际因素,掌握和运用英语作为交际与沟通的工具。

1.英汉词汇的运用受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影响。一直被中国视为吉祥物的龙(dragon),是帝王至尊的象征,拥有神奇的力量;而dragon被西方人视为邪恶、贪婪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不同文化背景教授词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更加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断提高。

2.社会礼仪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时,时间由邀请方定,被邀请方准时赴约,而且会当成一种荣幸。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聚会是占用对方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在受到赞扬时,中国人会谦虚、推脱,而西方人会欣然接受,并回答“thankyou”。

1.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深入了解,在备课时要导入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讲授异国文化。通过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资料,使学生对异国文化内涵、背景深入了解,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3.在课堂中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同的场景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同时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长春民族艺术学校)。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具备的交际能力,它与语用能力以及语言策略能力共同构成了外国学者所认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应该适时适当的向学生指导语用的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策略能力指的是人们对语言的运用应变能力,现在很多学生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含义和用法已经非常的熟练,但是如果运用到生活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和他国的人交流就经常会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老师针对这一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训练的时候让学生意识到应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去学习,讲究语言应用的策略,这样的练习方法可以弥补学生词汇和语法知识缺乏的不足。

这样训练学生学习英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去处理交流中遇见的问题,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整体交际能力。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以往的教学教法中,人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就是熟悉掌握词汇和语法,并没有考虑怎样的运用,所以培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应该联系他国文化,学习他国语言特色以及思维方式,加以训练,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以后同他国人民进行交流时的实际应用,避免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沟通内容上的误解,正确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是良好沟通的必要保障。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者就是行为能力,所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不容忽视对行为能力的培养。外国人对行为能力的定义就是行为规范的理解和对行为冲突的对策的能力,培养行为能力,首先就应该了解他国的行为规范,例如:基本礼仪和文化禁忌等等,从而避免因为不了解他国文化而在交流的过程中触犯了他国的禁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行为冲突能力就是在已经因为某些因素在交流的过程中与他人发生了争执,这个时候应该灵活的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关键因素,采用巧妙的解决方式化解尴尬的冲突局面。行为能力的培养是跨文化交流的体现者,因此,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系中应该在行为能力培养这一方面加强力度,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社会性发展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该培养其文化适应能力,也可以说是环境适应能力,因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在其环境上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不困是生活环境还是文化环境,都反应着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我们应该对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先清楚的掌握地方文化特色,在根据文化上的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一个人能否迅速的适应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性发展能力的高度。其次培养社会性发展能力就是培养交流能力,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更要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将自己的想法和他国文化产生共鸣,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样才能在我国文化和世界之间架起坚固的桥梁,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至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同时也吸取他国的优良文化,将祖国文化的发展带向新的高潮。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大学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传统大学英语做一些适当的改变是很有必要的。

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与本国语言的教学大相径庭,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实践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但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看见成效的,所以在培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这条道路上,需要任重而道远的精神,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以总结出更多经验,开辟出更多的方法和途径,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帮助。

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国际化的深入,英语作为国与国交际的语言工具被世界广泛地使用,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跨文化交际领域方面的障碍。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语言的交流和应用,使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初中英语课从开设到现在都受到很大的重视。不仅是因为它是一门考试科目,而且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一门语言运用非常广泛。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把考试当成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从而导致我们的英语学成了“哑巴”英语。老师关注的也只是学生的最终的考试成绩。但是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英语不仅是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知识,传播中国的文化,同时可以增进与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但在我们学英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学英语就是学词汇,语音,和语法知识

很多人认为要想学好英语,只要解决语法和词汇的问题就可以了。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当然如果你的词汇和语法都掌握得很好的话,考试你可以拿高分。但这并不能说明你的英语就很好。因为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而学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用这门语言进行交际。如果你只注重词汇,语音和语法的学习,那么你将失去学这门语言的意义。因为你不能用你所学的语言进行日常交际,那你的学习就将是空洞的、乏味的。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后你很有可能就放弃了英语。很多中学生放弃学英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就应该要思考我们怎么组织我们的教学,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跟着我们学下去。

二、学好英语的标准是词汇量大,语法好,能考高分

我们的英语教育走入了 一个误区。我们的学生喜欢学英语的越来越少。我们学生说的英语是中国式英语。我们在看外国电影时有些地方看不懂。我们在和外国人交流时不知道要怎么说才恰当。为什么我们的英语教学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原因在哪呢?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了。

201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从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英语教学不仅注重语言知识技能,还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而且我们的课程性质要发生了很大变化。义务教育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既要通过英语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其听说读写的技能,并能用英语和他人进行交流,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同时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初中英语课程不仅重视知识技能,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我国和说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你才知道什么样的话可以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问,在与这些外国人交流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同时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你才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才会和他们和谐的相处。总之,只有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你才会尊重他们的文化,并向他们学习好的方面。

那么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来渗透文化呢?首先作为英语老师,你要了解教材。在处理教材时要找出中西文化差异的地方,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如果有些没有就没必要一定要讲。不能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就把不相关的文化都拿出来讲。)例如我在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2 this is my sister.这个单元时,我就可以告诉学生中西方家庭成员称呼上的差异。在学完本单元的词汇后,我就会问学生:“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学生说:“叫爷爷。”我就又问:“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学生回答说:“叫外公。”我就会说:“你们说得很对。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学的grandfather这个单词既可以指爸爸的爸爸,也可以指妈妈的爸爸。为什么这样呢?”然后我就告诉学生中外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称谓的差异:在我国,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的称谓可体现出长幼性别血缘关系,通过称呼便可得知双方的血缘关系辈分等。(例如:姐弟和兄妹。表哥和表姐。堂弟和堂妹等)而英语国家却不一样,在称呼中对于辈分性别长幼血缘等因素不做细分。(例如sister既可指姐姐,也可指妹妹。cousin则泛指舅舅伯伯叔叔姑姑姨姨的孩子)其次,在课外,老师可以做一些课外活动来介绍西方的文化。比如说举办美食节来介绍外国人喜欢、经常吃的一些食品。(汉堡,奶酪,沙拉,牛排等)

《英语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