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读书方法范文(15篇)

时间:2023-12-15 12:05:16 作者:飞雪

语文教师读书方法漫谈

我十分崇拜冰心。冰心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四大名著,而我,说来惭愧,第一本启蒙读物是《唐诗三百首》,和名人相比,我当然算不得博览群书,但自然有一点体会。

书是历史的纽带,让我了解古今中外的趣闻轶事。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这大概就是书的伟大创造力吧。书让我感受到了秦朝统一六国的雄风,三国争雄的铁戈兵马,成吉思汉‘天之骄子’的风范,王昭君出塞的凄惨。

只有懂得品味,才能从书中品尝到悠远的滋味。对于画盲来说,塞尚到凡高等于不存在,毕加索的抽象画只是几笔涂鸦,对于音盲来说,莫扎特到李斯特等于不存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只是一阵狂噪。而同样,对于只热衷于读街头小报的书盲来说,海明威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于不存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只是一堆草纸。鲁迅的正直,朱自清的优美,苏轼的豪放,曹操的大度,冰心的细致,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书是三国情诗的缠绵,是咏絮才女的婉约,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种思想,人接受的正确思想越多,犯的错误就越少,尽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书能陶冶你的性情,更能铸造你的品质。

美国有位女作家写了一本书《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起了一场战争,可见书的影响力多广。在中国人民斗志薄弱的时候,鲁迅看着中华大地被蹂躏,毅然弃医从文,拿起了笔,写出了无数拯救人民堕落思想的好文章,使恍然醒悟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最终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书永远是洞察世界的工具,永远是人类的高山流水,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坐观泱泱世界的滔滔风云。

简评:

小作者先从读书可以了解历史谈起,再从“品味”的角度,强调了读书能陶冶性情、铸造品质,接着用美国女作家的一本书和鲁迅弃医从文的例子告诉人们“书是洞察世界的工具”、“是人类的高山流水”。文章思想深刻,笔锋犀利,结构合理,层次清楚。

文档为doc格式。

听力口语学习方法漫谈

以往,英语学习似乎是十几二十几岁年轻人的“准专利”,而如今,在英语学习者的队伍中,往往不乏35+甚至四十开外年龄段的男男女女。无论是在出国考试类的培训还是一般的英语学习课堂中,这些“高龄”的社会人学习者,都是极为认真的一群。或许是因为和只是迫切需要成绩结果的在校学生们不同,已经在职场中打拼多年可能还小有成就的社会人英语学习者们,几乎都是在生活、工作亦或是前途发展上发现了深刻而又迫切的对于英语的需要,进而自觉的投入学习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也有可能会变得急功近利而法不得当,这些最为认真的学习者,却未见得就是学习效果最好的一群。

借用一个已经被用烂的说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到适合的方法才能看到理想的效果,而把功夫用在“刀刃上”之前,总得先知道“刀刃”到底在哪里。

认识几位在外企工作多年的'朋友,想来英语水平即使达不到达人级别,至少口语也应该是讲得顺畅流利,可是每每见面的时候,却总是在一边无比怨念的诉说工作繁忙紧张,一边捶胸顿足的跪求说好英语的办法。像这几位朋友一样,社交网络中有着不少外国人,或者是在工作环境中常用英语的人,因为环境的熏陶、浸染亦或者是“强制”,用英语交流沟通起来恐怕难有什么障碍,说起英语来绝对“能够让外国人明白想说什么”,但却也仅止于此而已,很难说的更好,也就谈不上讲的地道了。而平日就不怎么使用英语的人们,恐怕状况会更加的不理想。

既然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已经奉献给了工作,周末的日子不妨把心放在学习上。泡上一盏香茗,翻开一本也许多少有些无聊的语法书,句子成分,词性变化,在迫切的追求提高之前,先耐心的用上一些时间搞清楚简单却正确的英语是如何说的,找出自己口语上的错误和不好的习惯,在说的时候特别的注意,一点点改正过来,让自己的口语从“能够说明白”到“能够正确的说明白”。一支简单的录音笔或者是手机的录音功能会是不错的帮手,录下自己说的话,重新听过,找出自己常常犯错误的地方。对于已经工作,远离学习生活的人来说,往往是缺少系动词,助动词使用混乱,和完全无视介词的存在。听过之后把错误一一修改,然后同样的内容重新说一遍,录一遍,再听一遍,再查一遍,如此反复,英语正确的使用和表达方式就会逐步的取代错误的习惯。

而说起周末作为休息日的地位,不难联想到看剧集/电影学英语这个主意。只是有些人坐拥几t的电影和剧集资源,每日孜孜不倦的欣赏,仍未见口语水平有什么大的提高,而有些人则在看剧看电影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不仅变身而成英语达人,讲一口地道的美式口音或者伦敦腔,还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热点了如指掌,能够在“老外”面前侃侃而谈。并不是有谁的体质性格脾气秉性适合这种方法,而别人就不适合,能不能学到东西,关键仍是在于看什么,如何去看。

不妨尝试着把一部电影,一集剧集用心的反反复复的多看多听几遍,而不只是泛泛的浏览而过,俗话不是也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么?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追号是有中英双语字幕的,在网络发达到这种程度的今天,热情的字幕组们汉化制作好双语字幕的资源绝对不难找。看第一二遍的时候,先看故事情节,人物心理,不放尽情地跟着剧中人嬉笑怒骂。从看第三遍开始,打开中英两种语言的字幕,仔细渗入的去“精看”,剧中人物语言的中文意思,用地到的英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无论是熟悉词汇的新鲜用法,还是完全新鲜的词汇,都可以而且应该记忆下来,成为自己语言库中的库存,在类似的场合,类似的话题下就可以毫不客气的直接使用。而之所以用中-英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英-中的逻辑来记忆,是因为前者更适应在口语水平还不是那么理想的时候,讲口语的思维过程,而随着口语水平的逐步提高,后者也会自然而然的取代前者的位置。第三遍之后,再看的时候,试着跟着剧中人一起张开嘴,念念台词,口语学习的基础是对于听到的东西的模仿,模仿的多了,也就渐渐的成了自己说话时的内容和习惯。

如此这般,也许周末两天不过只能看下来一两部电影,两三集剧,似乎远不如一气呵成看完整个三部曲或是一整季来的酣畅淋漓,但是收获必定是任由心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一整天,然后疲惫的爬上床睡觉度过周末所难及的。

一个星期只有七天,如果说五天是老板的,那么剩下的两天必然是属于自己和亲朋的。用些时间陪伴朋友亲人,余下的时光,好好地利用,必不会虚度。

读书漫谈作文

我十分崇拜冰心。冰心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四大名著,而我,说来惭愧,第一本启蒙读物是《唐诗三百首》,和名人相比,我当然算不得博览群书,但自然有一点体会。

书是历史的'纽带,让我了解古今中外的趣闻轶事。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这大概就是书的伟大创造力吧。书让我感受到了秦朝统一六国的雄风,三国争雄的铁戈兵马,成吉思汉‘天之骄子’的风范,王昭君出塞的凄惨。

只有懂得品味,才能从书中品尝到悠远的滋味。对于画盲来说,塞尚到凡高等于不存在,毕加索的抽象画只是几笔涂鸦,对于音盲来说,莫扎特到李斯特等于不存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只是一阵狂噪。而同样,对于只热衷于读街头小报的书盲来说,海明威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于不存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只是一堆草纸。鲁迅的正直,朱自清的优美,苏轼的豪放,曹操的大度,冰心的细致,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书是三国情诗的缠绵,是咏絮才女的婉约,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种思想,人接受的正确思想越多,犯的错误就越少,尽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书能陶冶你的性情,更能铸造你的品质。

美国有位女作家写了一本书《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起了一场战争,可见书的影响力多广。在中国人民斗志薄弱的时候,鲁迅看着中华大地被蹂躏,毅然弃医从文,拿起了笔,写出了无数拯救人民堕落思想的好文章,使恍然醒悟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最终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书永远是洞察世界的工具,永远是人类的高山流水,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坐观泱泱世界的滔滔风云。

简评:

小作者先从读书可以了解历史谈起,再从“品味”的角度,强调了读书能陶冶性情、铸造品质,接着用美国女作家的一本书和鲁迅弃医从文的例子告诉人们“书是洞察世界的工具”、“是人类的高山流水”。文章思想深刻,笔锋犀利,结构合理,层次清楚。

听力口语学习方法漫谈

一、何谓“自言自语法”

“自言自语法”,即以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促成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之方法。它不受时间及其他交流因素的限制,只要有一个属于你的空间,自己对着自己用英语讲就可以了,此方法是正常课堂英语口语训练的有益补充。

二、如何巧用“自言自语法”进行英语口语。

1、自主创造语言环境。

“自言自语法”练习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语言环境。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人会笑话你,尽可以大胆他说。你可以在散步时说给风儿,说给花草树木;你可以在欣赏影片时跟着主人公倾诉喜怒哀乐;你可以在睡前或一觉醒来时说说自己的憧憬,描绘自己的梦境。总之,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采取适当的语速和音调,随心所欲他说。

2、善于模仿。

采用“自言自语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要学会模仿。模仿的原则:一要大声模仿。这一点很重要,模仿时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型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小声小气地在嗓子眼里嘟嚷。二要仔细模仿。优美的语音、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也是如此,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则更是如此。此外,模仿时还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不能有任何松劲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模仿得更好。

3、及时复述。

复述方法有二:一是阅读后复述。阅读后复述就是在阅读完一段文章或一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语言采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来表达文中的内容。你可以在复述时使用文中的某些内容,但应尽量避免完全背诵;你也可以在复述时使用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或部分句型,作为复述的线索,帮助自己较完整地复述所读材料。二是听磁带或看影片后复述。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采用此种方法训练时,最好使用磁带或影片中的原话来复述,这样可以较准确地矫正自己的语音和语调,体味地道的英语口语。在说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刚开始练习时,因语言表达能力、技巧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但在基础逐渐打牢后,就会慢慢放开,由“死”到“活”,在保证语言正确的前提下,复述可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如改变句子结构,转换表达方法,用自己在课堂上新学的词汇和句型来替换一些不常使用或难于理解的东西,对于自己读音掌握不准的词汇可以不用,等复述完后再通过查词典或听录音进行正音。

4、有目的地去选择说的材料。

开始练习“自言自语法”时,笔者建议你认真选择所说材料。开始时,你可以练习复述小故事,语言应尽量生动、简练,有明确的情节,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连贯性。你可以选你所熟悉或喜欢的内容说,你可以复述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你可以说说你自己的向往。在选择说的内容时,亦应力求练习内容全面,你可以说一封信,一张便条,一个建议,一份说明书,一篇演讲稿,一篇小议论,一段求职信或感谢信等。你可以说说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业余爱好,以及你为什么学英语等等。有了一定基础后,可练习口译。看中文电影,用英语翻译主人公的话语。

5、狠抓句型训练。

句子是说话的应用单位,所以培养口语能力就要狠抓句型操练。采用“自言自语”法训练英语口语亦要求如此。你可以使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句型练习“自言自语”,这样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学用结合。

6、说话时要带手势、动作、表情。

语言是人类??作、表情等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或辅助工具。在日常会话中,这几种思想交流的工具往往是同时使用的。说话时绘声绘色,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自言自语时带手势、动作、表情,可以帮助你记忆和自然地使用英语。

7、注意说的质量。

说的能力是一种技巧,是在大量的口语练习中培养起来的。学习说英语,由说得不好到说得比较好,是一个发展过程。练习过程中,要住意精泛结合,有的练习里的错误不要纠正,不要过分注重准确性,以着重培养说话的流利程度;有的练习里的错误要纠正,以提高说话的质量。最好从一开始就注意说的质量,即保持说的正常速度,流利自然。在开始练习“自言自语”时,不要过分放慢语速。一旦习惯于慢速度,听到正常的语速,也会感到吃力。在开始接近正常语速时,若感到困难,宁肯多练几遍,也不可放慢语速。开始的时候接近正常,以后跟着快下去,就不存在困难。这里所说的速度,是指接近或比较接近英、美人说话的一般语速。

“自言自语法”自我评估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一个有354名学生参加的调查中,有232人选择了喜欢“自言自语法”,占总人数的65%;有98位学生选择了比较喜欢“自言自语法”,占总人数的28%;只有24位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自言自语法”,仅占总人数的7%。调查数据表明,采用“自言自语法”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有不少学生在坚持“自言自语法”一段时间后反映良好,这充分说明“自言自语法”确是一种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国人较内向,在公开场合羞于开口,尤其是当对自己要说的不够自信的时候。而“自言自语法”是克服害羞心理,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要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言语自信,最终达到流利表达的目的,建议你不妨试一试“自言自语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听力口语学习方法漫谈

一、做语法练习要切记“三忌”:

一忌多。

前面跟你说过,要多做选择题,虽然要多,但是题目里面重复的知识点也很多,所以一定要先保证“精”,在精细,差不多每道题都弄懂的前提下才能求“多”,扩大语法的知识面。盲目地做大量的练习会浪费你的时间的。

二忌乱。

练习题按语法点分类整理,避免相似语法点之间产生混淆,为记忆和复习带来负担。

三忌断。

做练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断断续续地练习不仅容易遗忘语法知识,而且相同的语法错误会犯很多次,练习的目的当然没有达到。只有适时适量地做适合的练习,才能比较好地掌握语法,以至于pr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

第一、模拟。

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模拟生活里的情节,模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语音和语调。

第二、朗读。

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二步是大声朗读。朗读也可以说是第二模拟,所以也需要有意识地以磁带里的语音、语调去朗读。在朗读时,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认真听一听,并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发现自己的弱点。

第三、复述。

复述是在模拟、朗读之后的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它比背诵要难。可以尽量用自己的话复述朗读、听过的或阅读过的,也可以完全摆脱原文,组织、创作材料内容。对于程度较差的人,可以先复述原文的中心思想,一句、两句话即可。然后,由少至多。复述是在没有人对话的情况下提高口语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四,背诵。

练习口语不免背诵一些东西,但很多人不喜欢背诵。不过,背诵一些名篇偶是非常有必要的.基础较差的人一定要背诵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第五,坚持用英语写日记。用英语写日记无论是对提高口语还是提高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比较后需要注重的是:模拟、朗读和复述时要大声、响亮.

学习方法漫谈

历史学习方法漫谈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教师的引导对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的工作是授生以“渔”,而非授生以“鱼”。掌握正确适当的学习方法,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只能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在。

教学。

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这类学生:非常用功,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这类学生一般基础中等,听课做笔记,课后提问题都较积极,但考试起来时起时伏,非常不稳定。恐怕这与学习方法是很有关系的。就我自身的经验而言,学习要做好这几个环节。

(一)课前预习有同学会说,我知道预习。我要说的是,不少同学不知道如何预习。这正是问题的所在。我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预习就是对着书本从头看到尾,书上没有任何记号。还有一类同学虽然有记号,但只是用笔不停地划线。这样预习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一般每节都会有几小目,预习时首先搞清楚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以及本节各目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初步把握知识的基本脉络和框架。其次,预习时对于教材上出现的关键性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过程以及结论做上记号。有可能的话,可用笔在书本上誊录一遍,印象会非常深刻。总之,预习一定是有目的的。切忌漫无目的,无的放矢。

第三,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做个记号,比如可以用红笔打个小问号。如果课堂中教师没能解答,课后一定要弄明白。多思出智慧嘛。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讲《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第三章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时提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一些纺织业已经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其他工业部门也逐渐效仿。19世纪20年代起,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同学们看到这里,就得设疑了:法国工业革命开始得并不晚,为什么将近20年后才加速发展?这就需要同学们思考1800——1820年左右,法国的政治经济状况?通过联系法国大革命的知识,咱们知道,这一时期,法国政局动荡,并且与欧洲反法同盟进行了多次战争。这样就可以理解,原来是政局动荡、战争频繁影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课堂听课这也是个重要环节。有同学说,我课也听了,考试也背了重点,怎么就是学不好呢?文科学习可不是简单的背诵记忆。课堂上要和教师配合,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说一定要有思维活动。不少同学认为,只要多记教师的笔记就是认真听课。这个说法也对也不对。课堂上,教师的工作是帮同学们理出知识结构,引导同学们思考和理解。所以,记笔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积极进行思维活动。有想法要积极发言,不要有任何顾虑。有同学害怕答错了,受老师和同学们嘲笑。其实,大可不必。

光有思维活动还不行,还得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个人认为,做笔记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防止遗忘;帮助理解;便于复习;加深印象。当然,还有助于提高归纳能力。做笔记不是会议记录,不必教师句句话都记。笔记着重记教师的讲课提纲,当然也可以记一些补充知识。有同学认为,做笔记得有专门的笔记本。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用专门的笔记本,记书本上就可以。

忘了。所以,同学们最好有错题本。

此外,学习新知识不能忘了旧知识,得经常回过头来复习旧知识。复习可不是简单的重复。有效的复习,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记忆也有诀窍。常用的记忆方法有一字记忆法、歌诀法、图表法等。如记忆《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我采取的是一字记忆法,将其。

总结。

为“银”、“岛”、“商”、“厂”四个字。(银,即赔偿军费白银二亿两;岛,即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商,即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厂,即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四)多看地图所有历史都是发生在一定空间上的,所以历史学习必须重视地图。历史学习脱离了地图是很难想象的。用好地图能加深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比如《历史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学习元朝的行省制度时,教材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同学可能会不理解,秦朝通过郡县制不也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元朝为什么不实行郡县制呢?从本质来讲,郡县制和行省制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元朝比之秦朝,有辽阔数倍的疆域和更多的人口以及更复杂的民族情况。如果元朝再实行类似秦朝的郡县制,设置郡的数目会大大超过秦朝,反而使中央管理的成本更高,影响行政效率。同学们如果不通过观察地图,对比元朝和秦朝疆域是很难理解行省制度的意义的。

再比如,《历史必修1》第1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学习秦朝统一中国的因素时,我让同学们观察对比中国和西欧的轮廓的差异。通过对比,师生得出这样一个认识:中国海岸线相对平滑,内部更统一;西欧海岸线更曲折,多半岛,内部更分散。所以从地理上来讲,中国也更容易形成统一的局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方法固然值得借鉴,但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多分享同学的方法以外,还要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我想,只要坚持下去,同学们一定会取得较大进步的。

高一历史组蒋兴亮。

冰心:漫谈过年。

语文教师读书方法漫谈

一、博览群籍,形成自己的读书特色。

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

1、要读得广泛。

国内的、国外的,叙事的、说明的、论述的,写实的、虚构的,古代的、现代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科幻等等,博采众家,取其所长。因为语文教材的选文本身就是极为庞杂的,它包含了不同国家、不同体裁、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广泛地阅读,以形成广博的知识空间,建立丰厚立体的知识框架,不断拓展语文知识视野。

2、要读得经典。

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即使是现今的书籍或者报刊杂志,那也是浩浩汤汤,无论是谁,也只能是有选择的阅读。读经典是最佳的选择,诸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明清四大名著、鲁迅杂文、曹禺的戏剧、郭沫若的诗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苏霍姆林斯基和杜威等的教育论著等等,不一而足。

3、要读得深透。

读书需要调集所有的文化、情感的积淀,要以其独特的眼光去发现书中的.宝藏,要看到别人不曾看到的东西。读书切忌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读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闪现问号,要追寻那些隐藏在文字深处的精华,要让那些被自己欣赏的元素透进自己的文化血脉。于丹读论语就读出了“于丹式”的情愫,让人深感惊讶和敬佩。

4、要读得美丽。

阅读活动是思想的洗礼,是情感的陶冶,是心灵的放飞,是智慧的碰撞,语文教师读书要有一种心灵旅游的奇特感觉,借助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遨游在符号构成的美丽世界中,要漂浮在朦胧神奇的梦幻里,眼睛里透射出生命愉悦的光亮。

5、要读得痴迷。

读书要成为语文教师生命的需要,成为语文教师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语文教师人生的最大嗜好。用一种虔诚的心态,带着宗教的执著,穿行于茫茫无际的书林,仿佛削发的僧人,静静地坐着,手里捏这光滑的神圣的佛珠,心无杂念地翻动散发幽香的书页,分享着无穷而微妙奇特的快乐。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孔子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告诉我们,只重视读书,不注重思考,可能会致使我们迷惑,而只注重思考,不注重读书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要学会边读书边思考,边思考边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读书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名言佳句,我们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体会心得。日记本、教育日记、网络空间、博客等,都可以留下我们读书和反思的心路历程。点点水滴,汇集成奔腾的河流;善于反思,才促进了我的不断进取。

1、摘抄名言佳句。

读书过程中总会看到篇篇美文,句句精彩,字字珠玑。像雨后彩虹,像浪花朵朵,时而给我无限的遐想,时而触动我的敏感的心灵,更多的是告诫我不断学习,深入反思。我们在看的过程中把这些句子划出来,有时间的时候摘抄在记录本上。它们像一副副良药,使我们镇静,充实,时时鞭策着自己的所作所为。

2、感悟点滴生活。

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不断地输入才能保证源源地输出。如果说读书是对别人的脚印进行扫描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对自己的脚印进行收集的过程。我们的成长历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扫描和收集的过程。扫描可以让我们借鉴别人的长处,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收集却可以让我们时常反思,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每一步。夜深人静的时候,闲来无事的时候,随感而发,回忆着生活中点点滴滴,犹如细品一杯香茗,会让我们久久沉浸在幸福与感慨之中。

3、教育日记,反思教学管理。

在工作中,有些思想的火花,有些教育的现象,有些闪现在眼前的灵感,如不把它们及时写下来,我想,很快就会被遗忘。当我们要反思、要总结的时,靠仅有的大脑记忆,早已回忆不起什么了。当某些教育现象触动我们的心灵时候,当我们看到某种不可以理解的教育行为的时候,当孩子们给我们惊喜的时候,当管理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或敲动键盘写篇博客,哪怕是三言两语,哪怕是一句反思、一个符号,都会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痕迹。我想,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录,一定会让我们有所发现,也有利于今后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改进。

语文教师读书方法漫谈

说到读书,相信很多同学都会说:“我喜欢读书!”的确,我也是。因为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通晓古今,深明大义,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精神内涵。

但读书的方法,你又知道哪些呢?就我目前而言,我仅知道略读,圈读,和细读等。有些人读书喜欢略读,也叫一目十行,指大略地读。比如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可能因为他本身就是在这方面有很高成就的人吧!所以,他读书的时候,一般只需要大致德略读一遍就可以了,故事情节便可知晓,他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而鲁迅则喜欢圈读和细读。细读也叫深读,是指深入的阅读一本书,反复阅读每句话。鲁迅读书,总喜欢慢慢地读,细细地品,遇到好的语句或不明白的地方,就圈画起来。然后再去请教别人。这种不耻下问的净身,也为他以后的发展成就打下了基础。

其实,略读,圈读和细读各有各的好处。略读,可以使人快速地了解书籍报刊内容,有助于快速增长知识。而圈读和细读,则能使人深入地了解一件事物的发展顺序乃至本质内涵,以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

对我而言,则方法并不局限。读报刊杂志时,我喜欢略读,大致了解一下事物或情节就可以了,如不是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无需细读。而读散文和古典诗词名著等的时候,我则喜欢圈读和细读。仔细慢慢地阅读,深入文章的中心,遇到好的语句就圈画起来,摘抄在自己的百家集里。而诗词还要边读边思考,代入当时的环境,了解诗人的品质和诗的精神内涵,有时要读上四五遍还不罢休。

其实不论用什么方法读书,关键是要适合自己,有助于自己的学习。读书方法有许多种,但如果你不去用,那么再好的读书方法也是空谈的话,终无用。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喔!

现代名人读书经验漫谈

读书是一个人获取精神粮食的最佳方法,读书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你对读书有很多的感想吧,在读书中获取未知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看看别人笔下对读书的想法与收获。

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

我爱好不多,读书是其一。这些年,我读了一些书,谈不上增进了多少知识和技能,但享受了读书的过程,开阔了心胸和视野,提升了甄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心灵上得到了慰籍。这里从为何读、读何书、如何读。漫谈一下读书的一点感悟,算是体会或体验吧!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书籍应有助于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中的一个,变:获取智慧得虔诚,得到欢乐,或便于运用。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伟人毛泽东留言曰: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要玩味。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梁实秋漫谈读书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筒,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抄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板、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加。

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太平御览》采集群书1600余种,分为55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日理万机之暇日览两卷,当然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如今我们的.书太多了,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

那么读什么书呢?这就要看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师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那是最幸运的事,他能适当的指点我们读书的门径。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有一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的:作为一个道地的中国人,有些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读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经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书也一样的重要。盲目的读经不可以提倡,意义模糊的所谓“国学”亦不能餍现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光去了解的。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选自《雅舍小品》,有删改)。

梁实秋漫谈读书

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恐怕一辈子都要学习,你问他最幸福的事是什么?“还是读书”

说到读书,我谈不出多少条条框框,我只知道读书是一件幸事,一件幸运的事,一件幸福的事。因为,我多多少少感觉到,隐隐约约觉得,读书让我终身受益,让我获取了许多书本经验,有的简直就成了我的直接经验了,至少还有很多书本知识,都变成了我的间接经验。让我知道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在社会生存发展,如何奠定幸福的人生。甚至是如何携妻教子,让她们健康生长、幸福发展。而且读书让我用了最短的时间获取了最多的.收获,走上了感悟生活、进入社会、成长发展的最省时的捷径。

我读书,一般总结起来有这样一些特点,愿和大家分享。

一、漫读。健康积极向上的书我都读。用高雅时尚的词语描述就是“博览群书”.

旧版书,新版书都读;少儿书成人书我也看;专业书都阅;报刊杂志学术专著也览。

二、存书。收藏书籍是我人生的一大爱好,是我读书生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书、有了好书、有更多更好的书,才能博览群书。

读书季。

readingseason。

我到各个城市第一件事就是到书店,看到好书就买,看到喜欢的书便爱不释手。有时到了飞机场如果安检完成后还有充足的时间才登机的话,我便在机场书店看书、买书。常常一本书跟我辗转南北,从东到西,从飞机场买上带到飞机上,最后再到我书房,至少随后“转游”好几千公里呢。这其中的乐趣不言而喻,美不堪言,妙哉美哉。不是买回的书都是要看的。放到书房,每当我对着一层层书架、一本本书籍目不转睛地发呆时,一种幸福感与满足欲油然而生。有时可能一个多月过去了,有好多书连封皮都还没有拆呢。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我对书的情怀,我觉得这仍然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伴我一生的朋友。我也不排斥电子阅读,这是读书方式与习惯的不同而已。但我不喜欢“电子书籍”,因为我的书架上没有它。我对纸质书籍“情有独钟”.

书是精神食粮。

三、动笔。看书不动笔等于没有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至今我仍然保留着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并信奉着“不动笔就不看书”的淳淳教诲。记笔记、写感想、谈“火花”,便成了我读书的“三部曲”.我要大声的呼唤;读书吧!动笔吧!老师们。

四、写作。动笔不等于写作。动笔是无目的的漫记。写作是有计划的动笔。写作是读书的最终归宿,读书的升华。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营造读书与写作的最佳环境,我把我的书房起名为“沁心书屋”.进了我的书屋,一阵阵油墨书香扑面而来,一个个人类文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久久不忍离去。

此时,当你拿出笔,摊开纸,调整思绪,沏上一杯热茶,稍加放松,便思绪万千,任手中的笔一泻千里,那个美呀……妙不可言!我热爱读书,因为我热爱生活。

这学期我读了很多书,半年来我也写了很多文章。前不久,我荣幸的被宁夏作家协会吸纳为“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并颁发了“宁夏作家协会会员证”,编号为0990.虽然有点大器晚成,虽然有点“范进中举”的感觉,但我仍然觉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老教师,活到老学到老是我的不懈努力,终身学习是我的永恒追求。

已经过去的半年,我读了不同种类的书籍。教育专著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至5册)、《陶行知选集》(1至3册)。历史专著有《二战史》(上、下册)、《西路军》。文学类作品有《品中国文人》(1至4册)、《无诗不成唐》、《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经典中国童话》等等。励志书籍有《西行漫记》(又译《红星照耀中国》),《话说红军长征》。心理学书籍《巨婴国》。大师作品《先生的课堂》。

读书让你见多识广。

让你聪明睿智。

让你生活充实让你心态健康。

读书就要写书,近期准备邀几个人汇集一本书出版发行:《中职人的话语权》。

漫谈读书,无拘无束。轻松放言,思绪万千。

7月10日晚23:00。

张洪斌于沁心书屋。

漫谈读书

读着当代教育家的书,结合自己做班主任以来的点滴体会有以下感受: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的班级凝集力较强,首先,自己得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乐意接近你、喜欢你,由这种“向师性”转化为他们管理自己的动力,所以,老师不仅仅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从心底里接受你,愿意紧紧围绕在你的周围。

二、教师的示范作用要到位。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经常与学生相处,你的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使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能力,教师首先得做到。因此,在班中,我时刻注意这些,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严格执行。如:我的讲桌除授课的东西别无他物,书桌上的作业也摆的整整齐齐,看到地上的碎纸马上捡起来。这就是应验了一句话:示范作用的重要性。

三、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1.课堂常规的训练。

课前要提前准备好各种学习用品,特别桌椅摆放要整齐,上课时不能发出响声。上课注意倾听,积极发言,即便是最后一排的同学发言,前排同学一律不准回头,尊重别人,不插话,等别人说完在补充等。

2.劳动常规训练。

孩子年龄越小,越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好时机。我从扫地入手教给方法,擦桌子,物品摆放等。特别是擦玻璃进行一点一点地,手把手地教会组长以上的干部,才由他们教会组内所有成员,让孩子树立我们是一、三班的小主人,我们最能干,并从不让大哥哥,大姐姐帮忙,我们什么都会干。

3.早读常规训练。

早上进班后,手里拿着作业往组长桌上一放,马上回座位,安静地读书,不乱下位,不高声说话。打扫卫生的同学迅速扫完,回位读书等。

4.站队常规的训练。

要事先找准位置,不挤、不推、不管,如果前面学生没有来,自动向前上,切切实实做到快、静、齐等等。总之,养成训练必须让大家明白要求,坚持到底,常抓不懈,狠而又狠,严而又严,训练时必须把严与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严达到爱,寓爱于严,严爱结合,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并济。还要表扬与积分鼓励相结合。一旦孩子养成良好的好习惯,他们会受益终身的。

四、小班干部要精挑细选,精心培。

干部在班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必须要做到大胆负责,以身作则,公正无私,吃苦耐劳,宽宏大量,并乐于为班集体服务。班干部选拔不能盲目行事,需要仔细观察。一但选上就要保证“管用。”一年级因为孩子年龄小,先不要急于定下目标,只是选负责人以备后用,长期考验,要把有才可塑,某方面突出的学生选拔出来,单纯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偏向选择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这样有不足。应该在同学们选票的基础上,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性格,为人等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要经班主任优化组合后而产生的班委,肯定能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这些班干部会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对班干部边使用边培养和教育,如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班级工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班上的凝聚力一定会大大提高的。

五、树榜样,扬班风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树正气、树典型。如:一贯坚持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特别是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我总是想尽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还陶冶情操,效果尤佳。例如:朗读竞赛、写字比赛、劳动标兵、手抄报大赛等等。评出最好的,大肆表扬、发奖。特别本学期,我班搞的“蓝天文学社”活动,同学们参加的非常的踊跃,写作水平提高,自改作文能力大增。总之,树榜样,扬班风使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集体观念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也逐步提高。

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明确。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必须使学生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具有主人翁的意识,明确了这个关系,在为人处事才会自我约束,才会明白怎样做对集体有益。因此,我对学生在这方面进行了讨论教育。如:当班级组织活动时你不参加,同学会怎样看你?你是集体中的一分子,你怎样为集体争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经常引导,让学生时刻明白我是班级小主人,我要为班级争荣誉。这样,学生把自己溶于集体中,自我管理也培养了,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

做好新时代的班主任,以朋友的角色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蹲下来看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用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

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教育教学的智慧来源于学生,来源于生活。与当代教育家对话,使我逐步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

现代名人读书经验漫谈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人才如林,学者如云。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学习经验。

一、一目十行。这话大家常用,出自《粱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代刘克庄诗云:“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形容读书敏捷,夸张得可以接受。当今科技飞跃发展,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要浏览大量书报,确实需要点“一目十行”的本领。

二、二分群书。清末名家梁启超很会读书。他把每天所要读的书分为二类,一类是一般的、粗读;一类是有价值的,细读;格言还要精读。这种主次分明的读书方法,使他获益不浅。

三、利用“三余”。三国时代的有名教育家董遇,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宋代文豪欧阳修对崇敬他的人深有感慨地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当然,“三上”语有夸大,也不利于健康,不足为训,仪以此说明抓紧一切时间是何等重要。

四、读书“四到”。宋代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近代胡适加了“手到”,形成了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好方法。边看、边诵、边写、边想,才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五、贵在“五用”。现代伟大作家鲁迅先生把上面的“四到”,再加上一个“脑到”,归结为“五用”。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勇于创造。这种“眼、口、手、心、脑”五到的提法更全面,收益更为显著,成为读书要诀。

六、学避“六蔽”。古人认为不好好学习,就会成为愚人、荡人、贼人、绞人、乱人、狂人,总之是不好的人。孔夫子曾经对弟子们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七、“七焚七录”。明代末年有个大学问家叫张溥,他的读书法奇特,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然后把书稿烧掉。再抄再读再焚再抄,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他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八、“八面受敌”。这是宋代全能大文豪苏东坡发明的极优读书法。他每读一本书,有计划地分作意义、故实、文物等几个方面,每次钻研一个方面,步步深入,效果显著。东坡说:“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方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九、辨明九事。近人陈中凡钻研古籍,造诣极深。他总结为辨明九事:“一日别真伪;二日识途径;三日明诂训;四日辨章句;五日考故实;六日通条理;七日治经宜知家法;八日治史应详察史实;九日治诸子应知流别。”

十、十目一行。一目十行的浏览可以博学长识,而十目一行的专注,使人精深。清代学者陆世仪就是用了“十目一行”读书法取得成功的。

百、百家百遍。韩愈之所以成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领袖,是从小就“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鲁迅先生曾形象地比喻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读百家之书,还要熟读百遍。朱熹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学自如”。

千、日记千言。韩愈自幼苦读,日记千言。叶奕绳谈到他学习的方法说:“每读一书……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每天记千把字,是好办法。

万、万卷万里。杜甫深有体会地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汉代文史家司马迁总结治学经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读万卷书可接受先人的间接经验。我国地大物博,行万里路可以壮志知情,获得直接经验。两者结合,才使人的认识升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班主任漫谈读书心得

我非常喜欢清。袁枚的《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是的,近段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的前半部分。无论从做班主任,还是一名任课教师;无论从做人,还是处事。都可称之为一次心灵的洗涤,一次道德的长跑。给我一次坚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以前看过魏老的讲座,听过他的故事。真正领略到他的才华,还是从这本书开始。魏老一生忠诚于教育、忠诚于党和国家。书中点点滴滴记录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工作时的那种睿智、乐观、豁达、聪颖的办事绝招。让我不得不佩服魏老的用心之处:处处留心皆学问,才华横溢满乾坤!

书中提到:“四多四少”: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多互助,少互斗;多学习,少批判;多抢重担挑,少推卸责任;这“四多四少”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原则。同时也在反省我们的课堂,班里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总说管不住,课上的不好,成绩出不来。总能听到有老师在埋怨:埋怨学生不听话,家长不配合。岂不知是我们教师自己缺少的是一种处事的智慧,一种办事的用心。我们深刻认识后,将七分埋怨变成一分力量来改变自己,这岂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

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改变!

信守这句格言,我知道自己已经出发。无论班级之事,教学之事;与同事、与朋友,与人处事,改变自己,笑对人生!

坚守改变自己,就会笑对人生。首先,我们应该善于寻找欢乐,生活中不是缺少欢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欢乐的能力。生活中常有一些猝不及防的烦恼事,工作遇到挫折、学生跟我们斗气,琐碎的班级事务加上有些家长的不配合等等,足以让我们烦恼多多,明知烦恼不对,就应该及时排遣。想想自己做感兴趣的事,挑自己喜欢事的做。排除烦恼,恢复快乐心情,重新笑对人生。

其次,努力提高笑的质量和水平,不再强求于外,只求内在于心。做人处事,从实际出发,出实效、论实力。发挥自己应有的长处,借用长处发展本质工作,提升学科业绩。比如,枯燥无味的数学课程借用自己的音乐赋能和绘画赋能整合学科知识,使课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增强学科效能,发挥学科整合性。使课程丰富多彩!熠熠生光,其乐而不容!

人生短暂,愿我们用愉悦的心情迎接短暂一天,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愿我们能够做到心自安详气自宁!充实过好每一天,让学生促进我们成长!成就我们快乐!完成自己应有的梦想!

借着人间四月天的美好时光!让我们乘风破浪!做好主宰人生的方向陀!遨游在游刃有余的工作岗位上,再创佳绩!

用宋。释慧开的《颂古四十八首》追随自己向往的意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喜欢这种悠然自得,浑然天成的感觉。静下心来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育,是我一辈子都努力追求的,虽然不是教育家,但我会努力学习教育家魏老的才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成就事业!

依然朝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人生漫谈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是人生中一项重要的修养活动,它不仅是一种增加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培养思维能力、拓展视野的方法。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开启智慧的大门,拓宽自己的思考范围,使自己与世界保持连结。此外,读书也是一种享受,能够让我们陶冶情操,感受文字的美感。因此,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

第二段:读书的影响与启示。

读书对人生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首先,它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书籍,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锻炼透彻、独立的思考能力,并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其次,读书也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书籍是文字的宝库,能够使我们领略到不同的文化、思想和人生经验,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宽容的心态。最后,读书也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文字中的美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段:读书的方法与技巧。

读书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很重要。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作者的作品。其次,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制定每天或每周的阅读量,并尽量坚持下去。此外,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便后续的回顾和总结。最后,多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深度思考和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第四段:读书的挪用与运用。

读书并不只是单纯地为了获取新知识或享受美好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得到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读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思考和实践,将所读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和指导,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例如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规律,带动我们对于财富的合理管理。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读书不仅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更是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

在我的读书经历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读书带给我的乐趣与益处。通过阅读,我不仅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思想家,了解到了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还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读书让我明白,生活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书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和朋友。因此,我会继续坚持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

总结:

读书是人生中一项重要的修养活动,它不仅能够增加知识,更能够培养思维能力、拓展视野。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并注重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读书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或消磨时间,更是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关键。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和指导,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读书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和收获,我将继续坚持并享受这种美妙的修行之旅。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