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第八册数学复习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9篇)

时间:2023-12-10 08:06:24 作者:梦幻泡

工作计划范文是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对工作任务和目标进行归纳和总结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工作,还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几篇优秀的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工作。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计划

本班原有学生46名,。男学生思维活跃,能够主动参加讨论,乐于表达,思路清晰,女同学反映相对较慢,理解能力不强。班上出现了快慢分裂现象。计算有了一定的速度,但是正确率不高,存在抄错题的现象,不善于检查,主动发现问题。个别同学学习习惯不好。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1、分数乘除运算意义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应用分数运算及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展开与折叠、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2、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苏教国标小学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工作计划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有十几个学生思维特别活跃。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苏教国标小学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和执行党在新时期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四个面向为宗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读写出多位数,了解算术的产生,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创新意识,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要求。

全册共分11个单元。

第一单元:要求学生熟练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数的除法,会笔算一位数除二位数的除法。并且学会用乘法来验算除法,能够运有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二单元:认数内容包括多位数的读写法,大小比较,能用千或万作单位的数,及数的产生,求近似数等。

第三单元: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理解加和减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单元:认识24时记时法。

第六单元: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第七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竖式方法等。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能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主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正确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十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强口算训练,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4、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5、注意辅导差生,提拔优生,平时课上提问要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7、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课时安排:

内容课时。

一、除法9课时。

二、认数5课时。

三、千克和克4课时。

四、加和减7课时。

五、24时记时法3课时。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5课时。

七、乘法11课时。

八、观察物体2课时。

九、统计与概率4课时。

十、认识分数5课时。

十一、整理与复习12课时。

苏教国标小学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工作计划

2、正确学会计算方法,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能正确的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提升到数学理性学习的高度。

3、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分析题目,学会选择处理材料,面对一些具体情况能采用最简便的方法,择优而选。

4、能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掌握数学广角中的典型类型,解决问题。

二、复习过程。

1、分单元复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2、分系统复习、总复习,综合练习。

分单元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脉络的网状的.知识链。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必要的巩固。

三、复习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提纲挈领式的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采用“看、读、想、练、说、评”的方法进行复习。看,看课文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词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元心中有数。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对题的印象。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做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做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4、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

通过以上多种复习手段,使学生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

计划。

一、促教学质量年活动向纵深发展。

1.由备课活动转向优化课堂教学。

2.由常规备课过渡到探究构建教研活动的科学模式。

3.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落实“青蓝工程”。

4.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二、扎扎实实做好高中课改准备工作。

1.步出校门,取它山之石,学外校课改经验,完成课改思想认识准备。

2.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3.有计划制定好课改工作步骤。

三、切实关注中考、高考,加大应试训练强度。

2008年中考、高考是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在前两年一步一个跨度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力争2008年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1.毕业班工作必须有详实、周密的计划。

2.复习务必一步一个脚印,训练要以培养应试能力为目的。

3.加强横向联系,取长补短,找出自身差距。

4.积极参加市教研活动,扩大信息接收渠道。

5.完善试卷命制,质量分析评估,使教学反馈更科学化。

四、提升竞赛整体水平,谋求获奖高等级。

1.及时成立辅导竞赛班,制定科学可行的辅导计划。

2.竞赛教学辅导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加强学法引导。

3.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及时获取竞赛信息。

五、竞赛常抓不懈,传统项目开好头。

1.运动队训练要常规化、科学化。

2.确定好竞赛目标,选拔好运动队后备力量。

3.适时组织校际联赛,提高竞赛水平。

4.传统项目中跆拳道、赛艇要组队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让初入学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渗透思品教育。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初步热情。

3、让儿童在数数过程中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以感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感,产生愉悦感。

说带有数字的一句话

挂图1课时

1、通过直观形象的,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让儿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能认识、读、写10以内的数,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会用第几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交流。

2、让儿童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在比较事物大小,多少,高矮的过程中,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初步体验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用自己的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计算过程。

4、注意数字,符号。算式的规范书写,培养儿童认真看,认真算,认真写的良好习惯。

5、-让儿童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的经验与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挂图,小棒22课时

1、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形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2、能对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图形分类

4、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形,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2、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和个位,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

3、认读写11——20各数,用11——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4、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的多等语言描述11——20个数。

5、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20各数的组成,个位、十位的意义小棒,挂图等7课时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意义,

2、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

4、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能获得一些初步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5、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挂图、小棒15课时

1、通过具体真实有趣的情景,激发儿童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2、通过实例认识象形统计图,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移至第十一册。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

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

(2)节约用水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 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 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 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 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 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1、 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第八册数学复习教学工作计划

6.12。

《单元测评》。

期末检测卷(a)。

5.19。

图形与变换。

6.15。

期末检测卷(b)。

5.20。

图形与位置。

6.16。

《当堂反馈》。

期末检测卷(a)。

5.21。

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

6.17。

期末检测卷(b)。

5.22。

可能性。

第三。

6.18。

机动。

查漏补缺。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们就要参加考试了,我也替他们感到时间的紧张和学习的繁重,不过我还是认为他们会考好成绩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了,我相信他们的会在考试中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的。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课程也在不断的改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适合中国教育的路子。让更多的学生不再厌学,教学也变得更加的简单。

所以这学期的五年级教科书教育就成了承上启下的很重要的学期了,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要提前制定好,让这个学期的教学更好的执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5、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计划。

三、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3、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五、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第二单元“热”。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挑战。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

七、基本措施:

1、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复习工作计划

想要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做好复习工作,教师应该制定好计划。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一、复习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共分为四部分: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和图形,统计。

二、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慨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等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6)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及交流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2、难点:(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本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本年级主要存在的问题:

2、每班都有少数学困生,知识前后学习不够系统,知识上存在很多的缺漏。因此,除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本学期重点基本知识的训练外,还应对班级中的个别学生进行课后的辅导,以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

3、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答题习惯很差。审题浮躁,不能静心细审。计算答题粗心,态度马虎潦草,不能认真对待。

五、复习的方法与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自查每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通过做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3、多做综合训练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作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4、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注重对个别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做复习提纲相结合。

三、复习目标:

4、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

6、通过整理和复习,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四、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复习后及时进行检测。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2、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

4、加强补差,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6、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主要知识点。

(一)复习内容:

1.除法;2.角;3.混合运算;4.平行和相交;5.观察物体;6.运算律;7.解决问题的策略;8.统计与可能性;9.认数;10.使用计算器;11.整理与复习。

(二)具体知识点:

1.除法、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口算:几十或几百几十除以几十(商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2)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四舍法试商和五入法试商,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

(3)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有括号的)及正确计算。

(4)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中出现的减法、除法中的一些简算方法。

2.直线、射线和线段,角,以及平行和相交;观察物体。

(1)认识直线、射线,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认识角,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与量角,知道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会用三角尺画一些指定度数的角。

(3)锐角、钝角、直角的认识,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知道相交和平行是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辨认平行线和垂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能度量。

(5)观察物体并根据指定视图进行操作。

3.统计和可能性。

(1)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2)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游戏素材及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4.找规律。

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并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解决实际问题;。

(1)能根据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解决。

(2)通过两步计算或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实际问题。

6.用计算器计算和认数;。

(1)用计算器计算:计算大数目的混合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认数:基本的读、写方法和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近似数。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进行含有两级运算或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能灵活运用运算率使计算简便。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直线、角以及平行和相交等基础知识,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意识和能力。

三、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上课气氛很好,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四、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除法、角、混合运算、平行和相交、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和可能性、认数。

复习难点: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复习策略。

1.认真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

通过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回忆、交流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

自我评价。

教师要适时摸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体会和态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2.根据不同领域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

(1)除法笔算中要突出不同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交流除法笔算和试商的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在交流中突出怎样试商快,怎样才能少出错。并掌握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

(2)混合运算中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并强调在做题之强要认真审题,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确保计算的每一步都能达到正确。

(3)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复习时,先出示字母表达式,让学生说说各表达什么运算律及其具体含义,并重视引导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应用运算律或其他规律,选择简便算法。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突出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自觉意识。

(5)多位数的认数复习要抓住其读法、写法2,沟通万级、亿级数的读写与个级数的读写的联系,以便对整数知识有较为系统的掌握。

(6)复习空间与图形知识,先联系具体图形复习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平行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量角、画角、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通过物体视图的辨认,进一步体会有关物体相对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7)统计与可能性的复习,通过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重点放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意识,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重视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再相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联系,开展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沟通各领域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课题研究在省教科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顺利地开展了一年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的阶段目标。为进行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特制定我校20xx年上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发出数量充足,能与教学实际紧密相连的“合理、合时、合用”的优秀的数学教学资源,并开展“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将已经开发的教学资源包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课题研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教研水平的提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1、认真完成本学期总课题组分配的资源包开发任务,力争开发出实用、精美的优质教学资源包。

2、进一步充实学校数学站以及教师个人博客,广泛收集、整理我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3、继续开展“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工作,并作好实验记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4、边开发边研究边做好本课题的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包括纸质的和电子文本),全面迎接本学期的省课题中期评估工作。

5、开展征集供4、5、6年级使用的教学资源“实践活动与游戏”,“背景与故事”等的活动。

1、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保证本课题必要的经费开支,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

2、对课题组成员提出研究要求,实行目标管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方法督促各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完成好研究任务。

3、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课题工作计划,期末进行课题工作总结。

3、开展自学、研讨、专家讲座、教学比武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促进课题的开展,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研究能力。

4、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充分提高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1、召开课题组全体人员会议,传达上级精神,确立本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布置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任务,对课题研究人员提出研究要求。

研究方向:在完成总课题组分配的工作任务同时,进一步明确本校子课题特点的“个性”研究任务,即结合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充实和完善本校的数学站,同时做好“课题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工作。

完成6个资源包的开发任务。具体分工如下:

资源包名称年级开发者。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四米来张莉。

《三角形的认识》四黄维、谢斌、左伏兵。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五刘伟、李理、赵资源。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五刘芳、肖茵、王清江。

《解比例》六周志华、黄霞辉、罗中意。

《图形的测量》六聂晶钟连平。

每位研究人员充实自己的个人博客。

1、做好“课题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工作。(主要为一、二、三年级实验教师)。

2、为督促教师完成好课题研究任务,杜绝“临时抱佛脚”,“敷衍了事”的现象,保证资源包的开发和其他工作的质量,定期对教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进行通报。

3、结合学校教研专题活动——“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源。

5、召开学期课题工作总结会议,上交新开发的教学资源包,上传优秀教学案例、课件及教学反思等到学校资源库。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计划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复习。

工作计划。

”,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如下: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他们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比如程文杰、韩兴宇等,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一直保持较好。有的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能力跟不上,比如方启奥、王家奇等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复习重难点:

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四、方法和措施:

1、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2、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

3、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复习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帮助数学特长生能更好地汲取知识,获得能力,使尖子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使后进生能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能对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搞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习内容:。

本次复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数与代数”方面: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与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年、月、日等常见的量等;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

“空间与图形”方面:;认识周长、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认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感知、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

4、注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帮助,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五、复习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四)计算部分:。

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五)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六)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本学期教学任务已接近完成,为更好地把本册知识全面、细致的掌握好,必须要做好复习计划,认真地进行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复习,有目的、有计划,有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复习质量,为期末考试和检测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2、在复习中,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查漏补缺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所复习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可按两部分复习,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分为:容易掌握的部分、较难掌握的部分。容易掌握的部分:第一单元千克、克、吨、的认识、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四单位置与变换、第七单元时、分的认识。这些内容按常规进行复习。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些内容按常规进行复习。

较难掌握的部分: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五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六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这些内容是本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着重进行复习和分类指导。

2、各部分知识进行分类概括归纳。

(1)乘除法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化,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等。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练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连续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混合运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能联系生活实际,解答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2)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换算。

通过不同形式复习,强化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特别是对吨、千克、克的理解。再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掌握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好单位之间的进率。

(3)位置变换与周长的理解、计算。

理解周长的意义,能通过测量、平移等操作方法找出不同图形边的和,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4)混合运算和智慧广场:

通过。

课件。

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及推理练习。混合运算: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班级整体状况:学生整体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也有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较差,每次作业都难以完成;学习中注意力差,书写普遍差。但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

数学能力情况: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在“复习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

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三、复习措施。

1、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2、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优先领跑全班之首,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苏教国标小学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工作计划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其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2、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过程、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第二单元的“确定位置”。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这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

“整理与复习”最后1个单元安排。

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

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习方式: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排月份周次日期教学内容

(教材主备者)。

一二三四五六日。

262728教师到校、学生报到注册。

方程、确定位置(第一学期提教)。

三月11234复习方程、确定位置。

2567891011公倍数和公因数(言方才)。

312131415161718公倍数和公因数(言方才)。

419202122232425认识分数(郑学琴)。

四月52627282930311认识分数(郑学琴)。

62345678找规律(恽志寅)。

79101112131415分数的基本性质(郑学琴)。

816171819202122分数的基本性质(郑学琴)。

923242526272829期中复习、考试。

五月1030123456“五一”劳动节放假。

1178910111213统计(恽志寅)。

1214151617181920分数加法和减法(于玲)。

1321222324252627解决问题的策略(贺华琴)。

1428293031123庆“六一”、圆(贺华琴)。

六月1545678910圆(贺华琴)。

1611121314151617整理复习。

1718192021222324期末复习。

182526272829301期末复习、考试。

苏教国标小学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工作计划

四(1)四(2)两个班共有学生127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62人,应该说大部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尚可,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上册期末测试两个班的及格率均为100%四1班的优秀率为80、6%,四2班的优秀率为79%,居上流水平,应该说这两个班绝大多数的学生已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四(1)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中等生很难向上迈进,几个后进生学习习惯不好,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家庭教育跟不上,但是这几个孩子智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没有问题,本学期我会用心关注他们,期待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四(2)班学生智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比较平和,学习数学有困难的成绩忽上忽下也有不少:个别学生的学习得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勉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个别学生,他们觉得是家长要他学习,是老师要我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思上进,偶有抄袭现象发生。总而言之,新学期我会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少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位置与方向、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五、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生非智力因素情况分析(学习动机、习惯、兴趣等)。

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的措施:

1、教给学生数学思想。

2、让课本知识走进生活,亲历实践。

探索发现展示会、数学日记、招聘“营养师”、“合格管家”、招标方案、数学广角,在大胆猜想动手操作中学“奥数”

3、本学期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看:看例题、看文字、读课本。

(3)做:在看懂的基础上,动笔认真完成例题和做一做。

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时间。

四则运算。

6课时。

2.12――2.20。

位置与方向。

4课时。

2.23――2.27。

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

3课时。

3.2――3.6。

2、乘法运算定律。

3课时。

3.9――3.13。

3、简便计算。

4课时。

3.16――3.20。

营养午餐。

2课时。

3.21――3.2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3课时。

3.24――3.27。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课时。

3.30――4.3。

3、生活中的小数。

3课时。

4.6――4.10。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4课时。

4.13――4.17。

5、整理复习。

2课时。

4.20――4.22。

三角形。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一)数与代数:

1、元、角、分与小数。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交流、

2、乘法。

(1)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能进行较合理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进行判断、

3、认识分数。

(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对称、平移和旋转。

(1)能正确分辩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能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能清晰分辩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含义,并解决相关简单生活问题、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与可能性。

1、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4、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5、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小数的读写法、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和应用;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的。

辨认、对称图形和平移图形的画法、两位数成两位笔算和应用;面积和周长的。

概念和应用,面积单位的转换和大小比较;分数的意义、读写法和大小比较和。

应用、求平均数和可能性、体操表演和比赛场次问题、

对称图形和平移图形的画法、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和应用,面积单位的转换。

和大小比较,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3、加强基础训练与提炼方法、拓展能力、提升思维相结合、加强计算过关训练、

1、数与代数(3课时);

2、空间与图形(1课时);

3、统计与概率(2课时);

4、综合复习(4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1、一个梯形面积的上底、下底之和是6m,高是20m,这个梯形面积是()m2。

2、根据24×103=2472,写出2.4×103=(),24.72÷10.3=()。

3、把0.37×0.28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4、把0.03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变成(),是原数的()倍。

5、在3.6464、10.9090……0.55151、0.6251……这四个数中,有限小数有(、),循环小数有(、)。

6、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大了33.3,原来的数是()。

7、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45,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商是()。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5厘米,高是2.1厘米()。

9、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10、0.123÷0.18=()÷1829÷25=()÷100。

二、

1、12.6÷0.06=()÷635.05÷7.01=()÷701。

2、1.35×0.67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3、3.7里面有()十分之一。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5厘米和2.7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5、两个因数的积是1.53,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是()。

6、张老师骑车去学校,每分钟骑v米,10分钟骑()米,t分钟骑()米。

7、3.07676…是()小数,用简便记法可写成(),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8、如果2x+8=13,那么8x-13.5=().

9、9720平方米=()公顷0.36平方米=()平方分米。

1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三、

1、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偶数(),最小的奇数是()。

2、根据7×8=56,所以56是7和8的(),7和8是56的()。

3、()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一个数既是6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

5、把一张画放在桌子上,翻动一次画面朝下,翻动两次画面朝上,翻动12次画面朝(),翻动53次画面朝()。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底是16厘米,高是()厘米。

8、一个三角形的底是7厘米,高是6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16=()+()30=()×()×()。

10、如果a是b倍数,那么a和b的公因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整理本学期以来的学习内容,按知识重、横向关系进行梳理,构成网络。抓住平时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深入开展复习。做到课课复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充分发挥复习课———梳理、查漏补缺、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期末复习,相对单元复习来说,知识容量来较多、复习时间较短,这就要求我们对复习课需要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多而不漏,多而不乱的复习局面。

1。小数乘法

2。小数除法

3。简易方程

4。多边形面积计算

5。可能性

6。数学广角

1。按单元,适当调整,由前到后;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展开有条不紊的系统梳理;

3。综合复习、分层练习,做到在练中复;在复中练,纵横交错混杂进行。

以下复习安排,只是初步的计划。如果在复习进程中遇到不科学或不合适,要做相应的调整。总之,一切根据学态动向实施复习进程。

计划节数 复习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阶段 17周———18周 多边形面积和可能性 3课时

简易方程 3课时

小数除法 3课时

小数乘法 2课时

合计:(11课时)

第二阶段 19周 单位改写 1课时

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1课时

合计:2课时

第三阶段 19周 数量关系,几个重点题型 1课时

逆向思维问题 1课时

书写细节问题及答题格式提醒 1课时

做综合练习卷,统计错误点,指点 1课时

合计:(4课时)

复习, 期末, 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根据五年级同学平时学习的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对字词掌握地较好。句式的变化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不够好,修辞的运用部分同学不够灵活掌握,独立阅读只是不能很好地把握,拓展性的只是抓不住重点,写作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运用灵活多样的写作方面也不出内容等。

三、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版块。

1、生字词:掌握本册要求学生学会的15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对课文中带的多音字,要重点复习。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根据要求写句子。

5、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阅读版块:

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读懂程度适合的文章。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间隔号的不同用法。

习作版块: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叙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规范,不用涂改液。

5、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四、复习措施:

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三、复习措施:

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想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五、复习方法:

分为: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写作等五个部分。

1、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穿插在每节课中进行复习。

2、积累运用总结出题型重在平时的练习。

3、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

4、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是重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探究性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以引导、归纳练习为主,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养。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3、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习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习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三、复习内容。

1、复习分数乘法和除法时要使所有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知道一道分数乘法或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及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

3、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使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熟练掌握算术解答的方法。

4、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重点复习最基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和实际应用,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之间的改写,加强几何知识内容的联系,注意综合运用,灵活掌握。

5、复习统计,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

6、复习数学与购物,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各种策略加以分析比较,选择最有利的够物策略;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查漏补缺。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

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

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习,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复习有关图形的变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加、减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的统计,学会使用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2、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复习。

3、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

4、以“课标”为本,扣紧“三维”目标。

5、力求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四、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1)四则混合运算方面,重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晚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

(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全面性,指导学生学习。

(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解题方法,练讲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

(4)其它的知识将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以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具体要求。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对学生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地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

五、复习时间安排:

1、6月16、17日复习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

2、6月18日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

3、6月19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4、6月20日复习简单统计、数学广角;。

5、6月23日第五次检测;。

5、6月24、25日准备期末测试。

小学数学复习工作计划范文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如下: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他们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比如程文杰、韩兴宇等,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一直保持较好。有的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能力跟不上,比如方启奥、王家奇等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复习重难点:

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四、方法和措施:

1、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2、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

3、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复习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帮助数学特长生能更好地汲取知识,获得能力,使尖子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使后进生能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能对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搞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习内容:。

本次复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数与代数”方面: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与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年、月、日等常见的量等;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

“空间与图形”方面:;认识周长、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认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感知、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

4、注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帮助,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五、复习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四)计算部分:。

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五)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六)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一、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复习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措施: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4.复习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进行知识整合。

5.随时积累错题集,有针对性的复习。

四、具体课时安排:

第一阶段:分类复习。(6课时)。

第一课时: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测量)。

第二课时: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第三课时:表内乘法。

第四课时: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

第五课时:数学广角。

第六课时:问题解决。

第二阶段:综合复习。(8课时)。

通过做历届期末试题。查漏补缺,积累错题集。

第二阶段:易错题复习。(4课时)。

把积累起来的错题进行汇总,对比分析。

一、复习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共分为四部分: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和图形,统计。

二、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慨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等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6)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及交流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2、难点:(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本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本年级主要存在的问题:

2、每班都有少数学困生,知识前后学习不够系统,知识上存在很多的缺漏。因此,除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本学期重点基本知识的训练外,还应对班级中的个别学生进行课后的辅导,以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

3、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答题习惯很差。审题浮躁,不能静心细审。计算答题粗心,态度马虎潦草,不能认真对待。

五、复习的方法与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自查每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通过做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3、多做综合训练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作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4、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注重对个别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做复习提纲相结合。

三、复习目标:

4、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

6、通过整理和复习,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四、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复习后及时进行检测。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2、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

4、加强补差,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6、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一(5)班40人,这个班级学生比较喜欢游戏形式或创设情景的学习活动。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可以说是不亦悦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也有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上比较薄弱。

数和数的运算:

1、认识记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空间和图形: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实践与综合应用

1、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3、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与概率:

1、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复习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那些地方还需努力。

5、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6、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1、100以内的数1课时

2、认识人民币1课时

3、认识时间1课时

4、位置1课时

5、统计1课时

6、综合试卷10课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