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心得内容范文(18篇)

时间:2023-11-01 11:54:27 作者:雁落霞

精选范文中的每一篇作品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评审,确保其质量和可信度。通过阅读这些精选范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魅力。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之作,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总结与记录。论语内容丰富多样,主要讨论人的道德修养、社会伦理、政治治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阅读论语,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启迪。

第二段:道德修养是论语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子强调了人们应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提出了“中庸之道”的理念。论语中重要的一句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不做对他人不愿意承受的事情。这一理念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怀和尊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段:社会伦理也是论语的重要内容。论语中提到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关系的原则与观点,如“君子和而不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了家庭、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个体的重要性。这些观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就必须遵守公平、正义和诚实等社会道德准则,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第四段:政治治理是论语讨论的另一重要方面。孔子强调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重要性,要求君主与臣民、父母与子女都应各自履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此外,他还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以儒家学说来治理国家。这些观点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体制需要各个角色之间相互合作与尊重,以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第五段:个人心得体会。阅读论语,使我深刻认识到道德修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准则,才能在社会中得到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意识到社会伦理对一个人的影响。只有在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此外,我还深受孔子的政治思想的启发,相信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公平、更和谐、更美好的生活。

总结:论语是一部深奥而又富有智慧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论语,我们能够获得关于道德修养、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的宝贵经验和思考。论语的思想深刻而真实,值得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加以借鉴和应用。只有从这些智慧中汲取力量,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论语心得手抄报内容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着《聊斋志异》。

贾逵隔篱偷学。

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孟柯改过勤学。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着名思想家、政治家。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二、有关读书的典故。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杜甫曾这样评论过大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得哭泣。

那么,李白是不是天生就那么聪明?是不是他从小就懂得刻苦学习?都不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

有一天,李白在学的路上,看见一位老妈妈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李白很奇怪,不明白老妈妈磨这根铁棒干什么,于是他就走上前很有礼貌地问:“老妈妈,您磨这根铁棒干什么呀?”老妈妈头也不抬,还在一个劲地磨:“我的绣花针丢了,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一听吓了一跳,说:“这可太不容易了!”老妈妈抬起头来:“铁棒磨成针是不容易,可是,时间长了就可以磨成针了”。

从铁杵磨成针,李白想到了做学问。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做得到。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自己的学问就一定会有长进和建树。以后,李白再也不逃学了,他每天苦读诗书,终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论语心得体会内容

第一段:导言(200字)。

《论语》是一部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以系统化、简明化的语言表达出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阅读《论语》,我深感其中智慧的闪光,更切身地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是我在阅读《论语》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修身篇(200字)。

《论语》强调内在修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提倡“君子修身,以俭德为先。”这让我深思:一个人首先要修好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只有通过自我约束和努力实现个人道德的完善,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人。同时,《论语》中还提到了诚信的重要性,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通过修身,我们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段:立身篇(200字)。

《论语》不仅教导我们如何修身,更告诉我们如何立足社会,成为一个有希望和前途的人。孔子曾说:“君子不器。”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超越表面的形式,注重内在的实质。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的学识、实践经验和责任心等素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立身的同时不能忘记同样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在和他人的互动中,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段:治家篇(200字)。

个人修身、立身后,我们还需要学习怎样治理家庭,使其和谐稳定。《论语》中的一句经典名言是:“有子思无子,其贤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所注重的是养育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好的家庭需要父母悉心教育,培养子女的优良品德,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通过家庭教育的不断培植,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成为德才兼备、有担当的人才。

第五段:治国篇(200字)。

家乃至国家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正确的治理方式。在《论语》中,通过论述君臣之道、仁政等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我们需要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领悟《论语》中的深意,提高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只有每个人都以德化人,言行一致,才能在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建立健康、和谐的秩序。

总结(100字)。

《论语》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籍,其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非常有启示意义。通过《论语》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修身、立身、治家、治国的重要性。《论语》提倡的道德伦理观念,时至今日依然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只有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富强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心得体会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记录了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阐述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本文将以五段式的方式,论述论语的主要内容及心得体会。

首先,论语着重强调孝道和家庭伦理。孔子认为,家庭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他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并认为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孝敬父母的记载,如“不敬亲,如何能聚亲?”、“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等等。这些教诲提醒着人们要敬重父母和祖先,保持家庭和睦和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

其次,论语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道德准则。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要自己成才,也要帮助他人成才。他提倡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劝人们要恪守诚信和诚实,正直待人。论语中提到的一句名言“言必行,行必果”,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这些教诲提醒着人们要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要秉持公正、诚信的价值观。

第三,论语强调了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修养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他鼓励人们勤学好问,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学习和教育的教诲,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这些教诲提醒着人们要把握学习的机会,不断自我提升,追求卓越。

第四,论语还强调了行为的廉洁和道德的要求。孔子认为,行为应该端正,不仅要顺应人情,还要符合道德准则。他提倡实事求是和廉洁自律,反对虚伪和浮夸。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公正和廉洁的教诲,如“君子质而已矣”、“绯闻女子无留子”等等。这些教诲提醒着人们要自律自省,坚守道德底线,追求真实和正义。

最后,论语强调了礼仪和尊重传统的重要性。孔子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和和谐的基石。他强调要尊重祖先的传统和价值观,并提倡和谐有礼的处世方式。论语中有许多关于礼仪的教诲,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敬以信,左右而敬之”,等等。这些教诲提醒着人们要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尊重传统和文化。

总之,论语是道德和伦理的指南,弘扬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通过阐述孝道、社会伦理、学习和修养、道德标准以及传统礼仪等重要内容,论语教导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家庭、社会和自己。通过学习论语,我们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智慧和启发,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且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

论语心得体会内容

论语是我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一部揭示人生道德哲学的经典著作。自古以来,人们对论语的解读与研究都没有停止过。于我而言,通过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有了一定的启发。在不断与论语对话中,我逐渐理解了仁义礼智等礼让道义的真谛,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要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之道。我愿意用详细的文字来描述我对论语的心得体会。

首先,论语给我最深刻的启示是“仁者爱人”这个道理。亲仁善邻是孔子所一直主张的,这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而仁者爱人,不仅仅意味着对亲人朋友的关爱和帮助,更是一种普遍的关怀和理解。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不仅要尊重他人的感受,更要关注他人的需求,从微小的事情中做起,传递仁爱的价值观。

其次,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深思。这句话给了我一个启示,就是待人要宽容心胸,不去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更不能通过嘲讽和欺负他人来满足个人私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相处方式,要尊重与包容他人的差异。只有不轻易批评别人、不随意评判他人,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然后,从论语中我深感“教学相长”的重要性。孔子教育弟子的方式不只是教给他们知识,更是一种相互扶持与成长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潜力,我们应该互相激励、互相启迪,共同进步。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积极与他人交流、分享,不仅在别人的经验中吸取营养,更要通过自己的学习与成就激励他人。

再者,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观点,这个观点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一生致力于学习和探索,他强调学习要有乐趣,要不断地追求知识和智慧。我深知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只有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因此,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学习的热忱,通过读书、经验交流和实践来提升自己。

最后,我通过阅读论语,也理解到人生的长远目标应该是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钱财地位固然重要,但这些都是外在的,才是对内心的根本上的满足。孔子一生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追求不仅仅是个人的功名和富贵,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社会产生影响。作为普通人,我深思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在实现个人成功的同时,践行社会责任,为他人的幸福做出贡献。

通过对论语的深入学习和反思,我深切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论语教导我们待人处世要宽容和善良,承认与尊重他人的个性和差异,互相启迪和成长。同时,论语也教导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读论语对我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影响深远,使我对自己的人生取得一定的启发。我将继续践行论语中的道义,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去传承和发扬论语的智慧。

论语心得体会内容

段落一:引言(200字)。

《论语》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阅读《论语》是我从思想上获益匪浅的一次经历。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智慧和思想,对我个人的成长和修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下面的内容中,我将分享我对《论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勉。

段落二:仁爱(200字)。

《论语》中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仁是为人之本。仁爱不仅是对待亲人朋友的态度,更是对待他人时应有的思想和行为。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用仁爱的心态去对待他人,才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以仁爱为基础,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用关心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个人。这样,不仅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更能够构建一个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

段落三:学习与修养(200字)。

《论语》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认为要做到无所不学,以求真知。通过对《论语》的阅读,我明白了知识和修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以孔子为榜样,不怕吃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我也学会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孔子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正直、宽容、勇敢、谦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将这些品质融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

段落四:孝道(200字)。

《论语》中对孝道的强调让我深受触动。孔子认为孝是对待父母的最基本的态度和行为。我深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无法衡量的,所以我努力尽孝,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除了物质上的孝敬,我更注重情感上的关怀和陪伴。通过关爱父母,我愈发体会到家庭的快乐和温暖。同时,读《论语》也让我明白了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顺,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因此,我努力将爱心和孝心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段落五:友谊与诚信(200字)。

《论语》中对于友谊和诚信的论述让我对这两个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孔子认为友谊应该是真实、忠诚的,而诚信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注重与朋友的真心沟通,不做虚伪和欺骗,拥有真实的友谊。同时,我也相信诚信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我努力保持诚信的原则,诚实待人,言行一致。通过与朋友的交流,我不仅收获了真诚的友谊,也提高了自己的诚信度。诚信与友谊互相支撑,在我的人际关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100字)。

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受启发,对人生和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仁爱、学习与修养、孝道、友谊与诚信,这些价值观和准则成为我生活的指导。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以《论语》为指引,努力将其中的智慧融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中,成为一名有修养、有担当的人。同时,我也希望将《论语》的智慧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

论语心得手抄报内容

每逢遇到国庆节,学校总要要求我们画国庆节手抄报,我真是觉得又麻烦又担心,可是在创作设计国庆节手抄报的过程中我却十分愉快,因为我很喜欢画画,我把画手抄报,看作是正在画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当成是我的一种兴趣、爱好。

10月1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学校要求我们每人出一份手抄报,假期回来后交齐。“真倒霉,我又要开始忙个不停了”,不过,还好国庆节七天的假期还长着呢。等我选定了适当的时间,便要开工了。

我急匆匆地买来4开后便马上一头钻进书堆,用了着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寻觅自己需要的东西。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精神的养料,最后我把所要的资料都找好了,书里夹满了纸条,我把找到的内容全都翻开放在书桌上,然后精挑细选出设计美观,插图合理的版面,接着拿出一张白纸,把参考设计出来的版面大略画一下,把需要改进的地方重新画一下,最后,我终于胸有成竹,要正式画在4开纸上了。

我拿着铅笔全神贯注地把设计好的版面画在4开纸上,接着把“庆国庆”三个大字画在空白处,然后画上各种插图,最后把需要染色的地方涂上颜料。嗯,就这样,国庆节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和主题就完成了。

军训内容心得

我们__中心校于09年2月23日,举行了体育教师军训活动。目的是各校搞好军校特色,来自__一中、__三所小学的体育教师共计12名体育教师参加军训。我这次有幸参加了这次军训,让我感悟颇深。军训不但培养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能磨练人的坚强意志。苏轼有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意思是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的,甚至可以说是只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

心目中的军训充满教官的训斥;心目中的军训是紧张与艰苦的合奏;心目中的军训更是无常地响起那集合手哨音,还有那瓢泼大雨下的大集合、严训练;心目中的军训生活成百上千次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闪现在我的眼前。但我还是满怀欣喜与信心地去拥抱我向往已久的军训。

我满怀信心地开始了真正的训练。教官一遍遍耐心地指导代替了严厉的训斥。训练场上不但有我们整齐的步伐,也有我们阵阵洪亮的口号声,更有我们那嘹亮的军营歌曲。

站军姿,给了你炎黄子孙不屈脊梁的身体,也给了你龙之传人无穷的毅力。练转身,体现了人类活跃敏捷的思维,更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伟大。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海。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高质量的方队。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我相信,它将使我终身受益,无论在哪个岗位上。

其实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应该印满一条自己脚步的路,即使那路到处布满了荆棘,即使那路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泥泞、那样的坎坷,也得让自己去踩、去踏、去摸索、去行进!我想那样的路才是真实的自我写照,决无半点虚假伪装之意。

很快的,很快的,我的军训生活即将结束了,不知道自己是喜,还是悲。

军训之前自己还是个老师,记得自己在军训之前说过:“军训反正没什么用的,大伙都是这么说的”。难道不对吗。一直以为军训在委屈我们,即使训练的再多那也不过是短暂的,现在又不是我们上战场打战,既然我们在这里学习,我们就要去做学习该做的,未来假如真有战争的话,那也是轮不到我们的,更何况现在是和平年代呢。一直抱着这个念头很委屈的去参加训练,尽管冒着风雨雪恶劣天气,我还是有话不敢说,因为同事们都在努力坚持着。我放弃了反抗的念头,继续让那崭新的军服湿漉。一天过去了,没什么感觉,那一晚我睡不着,我去体会今天的所思所想,打算去忘记今天的辛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它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

如果我们不随时看到自己的不足,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学然后知不足”,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也应该作为我们不断前进,奋发努力的座右铭。

不论是孟夫子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范晖的“同舟共济,患实共之”,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协作,可见“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们有热血更有燃烧热血的个性,我们独立更有独立后对事物独特的见解,而“团队精神”正是将我们的个性融合,在达到目的的同时也让我们尽展个性。在集体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包容,彼此谅解;学会了忍让,一时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显无疑,而我们也在团体中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我们以实际行动为军训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我将全力以赴迎接工作上更大的挑战,争取做得更好!在这次军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教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做到不怕苦、不怕累,让学生们体验军训生活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

军训内容心得

三天的军训眨眼间便结束了,明明昨天还在肌肉的酸痛中苦苦挣扎,而今天这一切都成为了脑海中的一段珍贵记忆。回首这三天,有收获,有感悟,有困惑,有释然,在汗水和疼痛的洗礼下,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极其明显的蜕变,连室友都笑说我现在讲起话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很有哲理的样子。

之前两天的训练,与其说苦,不如说有趣,能够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去完成一个个原以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那种成就感,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身体身体上的疲倦。直到回到寝室躺在床上,铺天盖地的酸痛一下子袭来才知道,原来这一天自己早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都说人的潜能是要靠逼出来的,当我认为两天的训练已经达到了这一目的时,却没想到最后一个科目能够把自己的潜力逼到极致。三天以来磨练出的意志力与荣誉感在这一刻尽数爆发,腿抽筋了不要紧,我还有手,我还有力所能及的事,只要尚有一口气我就要把我的团队带到终点。此刻什么名次都已经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在一起!痛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不抛弃不放弃,拼尽一切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哪怕结果是失败我们也一起承担。也许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相信,能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打击后,仍然顽强前进的我们一定是最团结的!因为我们每一个都愿意为团队去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三天很短,可是我又觉得三天很长。很短,因为我们的心扉才刚刚打开,信赖才刚刚培养起来一切却已经结束;很少,那是因为这三天是我们出生以来,头一回一次性经历了人生中最多的磨砺和感悟。我们学到的不只是团结、奉献和信赖,还有感恩,还有包容,还有什么叫各司其职,什么叫拼命一搏,什么叫?用委屈把心憋大。似乎是一夜之间成长了,三天,仅仅是三天,原来我可以做到这样的转变。

其实我们学到的不多,慢慢人生路上还有很多很多要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如果幸运,有人愿意指引着自己前进,那么不要忘了感恩;如果不走运,必须要自己摸索着向前,那么也不要慌张,放眼四周一定总有那么一群人是与你望向同一个方向,把彼此的手紧紧相扣,一起去面对未知的挑战,一切都不再是难题。

感谢教官,感谢陪着我一起摔倒,一起前进,一起呐喊,一起高歌的战友们,这三天以来的种.种收获与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

论语心得手抄报内容

出示进们精美的手抄报(课件),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看后让学生谈感受,用兴国山歌的形式来表达。

二、制作过程。

1、明确制作步骤。

(1)观察范例。

(2)讨论、明确制作步骤(出示课件):定主题、收集材料、处理材料、设计材料、分工制作、认真校对。{制作手抄报作文,600}.

(1)收集材料。

(2)小组汇报交流(出示课件)。

小组确定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如:当前环境污染严重,制定有关环保主题)获取哪些有关资料以及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如:上网查找书本、新闻、报刊等)。

(3)组织讨论:评议各小组所选的材料,处理材料、完善材料。

4、动手制作{制作手抄报作文,600}.

(1)、出示范例(用投影仪显示),明确手抄报的规格及要求。师演示:(排版布局训练,一条直线可以将一个空白划分为什么样的板块?同理,训练“十”字、“井”字,并延伸到多种类的练习,然后是每块的内容安排,文章、插图,内容之间的分割,线与花边等的设计。)。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手抄报内容的安排,手抄报的大小、规格、色彩、排版、纸张、整洁度等要求。

(1)组合作设计出稿,教师点拨指导。

(2)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分工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组和组之间可以互相观摩,教师巡视指导。制作完后,认真校对。(各小组将制作好的小报贴在黑板上展示)。

三、评议过程{制作手抄报作文,600}.

1、全班交流完成后的手抄报,讨论,明确评价标准。

(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版式美观、色彩丰富和谐、图文布局有序、标题醒目合理。)。

2、组内汇报。(根据评价标准,小组代表汇报哪张小报最好,好在哪里,并和本组小报进行比较,找出本组小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评奖。(师用投影仪头投影学生作品)。

学生以组为单位,举手表决认为好的小报,票数最多的前几份,发给最佳小报奖。(如:最佳创意讲、最佳编辑奖、最佳美工奖、最佳选材奖),其余发给合作努力奖。

4、谈收获(出示课件){制作手抄报作文,600}.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用山歌的形式表达。{制作手抄报作文,600}.

(一)(二)。

实践活动真正好,实践活动真有趣,

多查多问多思考。动手操作按顺序。

培养创新与合作,讲究合作与探索,

锻炼动手又动脑。自主学习多欢愉。

四、成果展示。

把获奖的小报张贴在“学习园地”进行展示。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心得体会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在这些言行和思想中,凝聚了孔子的智慧和哲学思考,也展示了他对于人生、道德、治理等诸多问题的见解。通过学习论语,我深入了解了其中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就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进行论述。

首先,论语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人生、修身、孝道、仁爱、政治等多个方面的思考。孔子强调了人生的自律和自强,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先从自身做起,去了解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孔子还提倡了孝道,他认为孝顺父母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基础,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尊重父母,不要经常离开他们,要有规划和方向地进行各种活动。此外,孔子还提倡了仁爱,他认为要以仁爱的心态对待他人,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将个人的利益融入到整个社会的利益中。

其次,通过学习论语,我发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论语中的智慧可以为我们提供人生的指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孔子提倡的自律和自强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反省和完善自己,追求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孔子强调的孝道和仁爱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他们可以激励我们把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态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此外,论语中的政治思想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比如孔子提出的“政治在道德,德施于身,政施于家,家施于国,国施于天下”的理念,告诉我们政治和道德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道德先行,才能治理好家庭、国家和整个社会。

再次,通过学习论语,我对于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提倡慎独和独善其身。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君子应该具备外在的庄严和内心的温和,同时也要有对于言论的严厉和批判。儒家思想还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友之事,言而有信。”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友谊的追求和珍视,它提醒我们要言行一致,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最后,通过学习论语,我对于人生的看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论语中强调的人生自律和自强让我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孔子的弟子孟子在《孟子·盛满》中说:“人而无义弗可与共天地。”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有义气和情感的共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学习论语让我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个人的功利和享受,而在于我们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并将自己的力量融入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

总之,《论语》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书籍,其中蕴含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人生的指引和启示。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孔子和儒家学说,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我相信只有把儒家思想和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才能更好地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有责任感的人。

论语手抄报内容,论语手抄报内容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是鲁国季氏家的掌门人,鲁国正卿,这一章记载的是孔子针对对他的一个评价。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21年秋天,季文子要代表国君去晋国拜访。临行之前,他让人找到国君,请求落实一下,万一在这次出访的过程中,他遇到意外,应该用什么礼仪进行安葬。

这实际等于向国君要求死后的殡葬规格。

今天的人可能觉得奇怪,到国外访问你就去好好访问吧,临走还得先问问死在国外怎么办,多丧气啊!

古人不这样看,他们认为死是谁也规避不了的,不是你想不死就可以不死的,所以还是先搞清楚的好。

古代跟今天不一样,卫生医疗条件差,生个小病都可能要人命,而且交通条件也不好。现在我们在出差的路上生了病,只要不是立马就死的那种,车子开快点,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找到对口的医院救治。在季文子那个时代就不行了,从鲁国到晋国要走好多天,所经之处往往是荒无人烟的地方,真生了病,就算能治也找不到大夫。所以,那个时代士大夫死在外面的大有人在,这还不包括因战争因素死在外面的那些。

据《礼记》记载,的各种情况及相应的殡葬礼仪。由此可以看出,走的时候好好的,结果回不来的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数目。

季文子说:老话说得好,要防患于未然。准备好了,即便是用不到,又怕啥?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故事,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季文子的性格,他可能有类似今天强迫症一类的毛病,所以孔子针对他的这个性格评价说:仔细点是可以的,但是仔细到这个程度就没有必要了。

关于季文子这一章,我们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章,来感受《论语》的类似记载和孔子的这种思维方式: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做吗?孔子说:父亲兄长都在,怎么都听到就做呢?

冉有有一次,也向孔子问了这样这个问题,孔子却告诉他:是的。

对此,一直在一旁看着的公西华非常不解,所以在二人走了之后,请教孔子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却对两个人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孔子说:因为两个人性格不同啊,一个总是急躁盲进,而另一个则常常犹豫不决,所以我才真的他们的性格给出不同的建议啊。

三思而行虽然不错,但该不该三思而行,要看什么人,看他是如何三思的。

读书心得内容

读书心得内容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书心得内容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读书心得内容精选8篇】,供你选择借鉴。

当班主任,总有一种累的感觉。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清洁,要督促;班级经费,要收取保管;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心急如焚……总之,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班级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平浪静",也是"井然有序",但这是用累作为交换的,并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几位捣蛋鬼又会生出些许是非,直搅得你焦头烂额。能否有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把这项许多人都感到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得效果更好一些呢有,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给了我强有力的回答。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吸引着我一口气把它读完。

魏书生在书的自序中写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读完这段话。我一下子觉得"班主任"这三个字是那样的神圣而高贵,班主任的形象在我心中也越来越高大,痴痴地觉得自己不能愧对"班主任"这三个神圣的字眼。

书中"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这些内容强烈地震撼了我。他是确确实实地在育人。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筑好了思想教育这一"地下工程",知识之树也就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了,也就水到渠成了。

回望自己管理的班级,总认为学生太小,不懂事。我对他们倾注了所有的爱,为他们牺牲了多少休息的时间,可他们毫无感觉,不能体谅。有时自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可学生照样若无其事,不知发生了什么。特别是几个捣蛋鬼,处处与你作对。细想之下,这也应该是自己管理的败笔,没有引导学生去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体谅人,没有让他们形成这些良好的品质,不能体谅老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人的爱好是各种各样的,而每个人的爱好都是充满快乐的,我也有自己的爱好——读书。

读一本好书我会高兴,读一本好书我会感悟,读一本好书我会吸收。书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

一次,我偶然看见了一篇《八十天环游地球》的简介,看完后,我心急如焚地跑到书店气喘吁吁地问老板:“您这里有《八十天环游地球》吗?”“很遗憾,因为现在我们这儿的人已经不喜欢看了,所以我也没有进货,”老板无奈地说。听完后,我拖着沉沉地脚步回了家,但我仍不灰心,我相信有的总会有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爸爸给我抱来了梦寐以求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不知不觉天已经拉开了夜幕,我还浑然不知一直沉浸在书的世界中,直到吃晚餐了,我才依依不舍的放下了书。

看了很多的好书,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每当我写作文时都会想到很多题材,做阅读题时也轻而易举,语文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书是识的宝库,里面充满快乐。所以我愿意读它,所以我爱它。

书渲四季之景兮。书所描述四季之完貌乃春风之生机,洋洋暖暖;夏花旖旎,落落繁繁;秋叶之静谧,凄凄惨惨;冬雪之安逸,素素宛宛。实属无缺者。

书染镜花水月兮。书中亦有瑕疵者乎。如镜中花,繁重华丽却触手不及;水中月,皎洁明丽却轻碰溶解。只得为人叹息其华而不实也。

书绘月下桂香兮。无缺者和瑕疵者相辅相成于书中所现便乃峨眉之月辅凄凉之桂溢凄美意蕴,为文人泪涕泗流;甜润木樨辅盈满婵娟漾念乡韵律,为骚客文墨咏诵。

书,乃包罗万象而以铅华述者。丝缕铅华咸赋以灵动,阐述世间之万物而言语所不及也,渗华夏精华。闲适之时,捧而阅之,为绝好之事。

依吾辈所见,其以情为重,理为辅,阐人文情愫,述尘世真谛。饱予眼福,填予所缺,亦可以绝佳称之。绝好之书济济,不为大众所现也。

虽有慧眼一双,不了世间万物所蕴含,透世间万事所藏匿,故而,只消其美者使人填腹中所空便足矣。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童,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夜色静悄悄的,轻柔的风悄悄飘过,卷起一片小小的树叶,飞落水面。空气中飘散着微带着一些青草的气息,花扭动着身躯,发出阵阵清新,那清新仿佛是有生命的,像一条绿色,弯弯曲曲地向上爬动。

翻开书页,感受冰心笔下的世界,是多么宁静安详,周围的事物仿佛都沉睡了过去,展开了一个冰心的小世界。冰心像一个灵气的孩童般,用聪慧的眼光观看着世界,诗人,母亲,青年,在她眼中无不圣洁美好,她像一个天使,带给每个人慰藉。

书中,没有连贯的故事也没有动人的情节,却记录了人一生所能发现的所有事物。读到最后一章,我才发现,冰心写下的不止是生活的美好,还是一种悲愤和无奈。它所记录下的是她的幼年回忆,冰心将一匣子的记忆一丝不剩的倒了出来,笔墨当针,缝缝补补,将生命长河的轮回全部缝了进去。

她是那么寂寞,却又如何安详,无数人去了,无数人来了。小小的段落细碎的呓语,带来的却是平静和安稳。那断断续续的声音犹如在述说一个生命生灵老死的故事。于是,人们像她一样,低下头,感受星星的温暖,春水的荡漾。

深深的夜空中,仍是永恒不变的清新,还是那一条绿色,弯弯曲曲,缓缓爬动。

在城市里他过的更苦,经常被老板娘打,饭也没好吃的,伙计们也总是看他好欺负,老作弄他。他多么希望能够早日回家,他等着他的爷爷把他接回去,甚至做梦都梦见爷爷把他接回去。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我希望那是个美好的结果,我希望他能够快乐幸福!

看了这篇文章想起我们有那么快乐幸福的家庭,可我们不懂的珍惜,我们只要受到一点的困难就脆弱不敢坚强的做下去。而凡卡他忍受着折磨坚强的活下去。等待着爷爷可以把他接回家。凡卡才九岁就不怕困难,敢与困难战斗,而我们当然也不能输给一个小小而勇敢的凡卡拉!我们因该学习凡卡勇敢的面对,而不是萎缩。让我们一起面对困难勇敢的战斗吧!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童话大王”郑渊洁写的《舒克贝塔传》。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想象奇特。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舒克"出生在一个名声不好的家庭里所以告别妈妈离家出走开着一架玩具飞机走了。于是,它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在外面,它帮了许多小动物的忙。之后,它又遇到了小老鼠“贝塔”,两只小老鼠就这样产生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舒克'和'贝塔'只不过是两只平凡得不再平凡的老鼠。但是,它们的行动,改变了它们的命运,它们的努力给了它们的生命增添了新的色彩,他们渴望能知道世界上更多的东西。他们建立了飞机场,同时,也认识了调皮又聪明的皮皮鲁,他们能始终都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小老鼠“舒克”十分聪明,直升机、飞碟、汽车、客机它都可以轻松驾驶。而小老鼠“贝塔”是一名“多功能”驾驶员,它曾是一名优秀又勇敢的坦克兵,之后又学会了开飞机、客机......它遇到危险时从不慌张,仍然保持冷静。

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最敬佩的是小老鼠“舒克”、“贝塔”的美好品质----勇敢。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时,老师点我起来读课文的片段。我站起来之后,看着老师的眼神,同学的目光,很慌张。看着书,读得结结巴巴。我读到一半时,老师叫我停下来,慈祥的对我说:“不要紧张,慢慢来。”我听了之后,勇气和信心大增,把文章片段完整地读了一遍。老师表扬我。于是,我再也不害怕发言了。

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要勇敢、坚强地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要笑对人生!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不论怎样,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一天过去了,就不能指望再重复着一天了,只能勇敢地去过下一天。不论我们洗手也好,吃饭也好,还是学习或睡觉,时间都“滴滴答答”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去了。

看书时,它从书中逃走了,我悲伤。在做作业时,它又从我的笔尖滑过,我叹息。时间总是那么的匆匆,它从没有停息过,也不会为谁停止。

它只是继续着它的步伐,永不停止。

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时间是公正无私的,它对任何人都一样,不会多给这个人几秒,也不会少给那个人几秒。谁想让时间过得快点,谁想让时间过得慢点,都是不可能的。学习中,只有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做时间的奴隶。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时间教书育人。工作之余,在家庭生活中要充分挤出点时间看书,参加有益的活动。这样,就成了时间的主人。

珍惜时间的人,哪怕只给他几分几秒,也会觉得有所收获,过得很充实;浪费时间的人,哪怕就是给他几十年,也会觉得一无所获,过得很空虚!

人们一直认为时间短促,时光流逝迅速,我又何尝不是呢?

时间悄然无息地从我身旁滑过,我却不以然,但从今以后,时间不会再从我的手中溜走,我会仅仅抓住它,让它毫无逃脱的机会!

想这些也许没用。这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用这时间多写些作业,多复习会儿公式。我无法挽回逝去的日子,他象鬼影一般,手再多也拉不住,跑再快也奈何不了他。我能做的只能珍惜今天,发奋学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何况这个日子是个飞毛腿。朱自清为什么感叹呢?爸爸和他差不多的年纪,我看爸爸写的文字说道:人年轻时,好象心在船上,两边是迷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事,但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成熟了后,知道自己的职责,但又有了很多牵挂,不禁为自己的未来叹息、担心,所以才会“头涔涔而泪潸潸”。现在心在云端,可以认清一切,但做不了事了。看到这儿,我的牙齿也不由自主地发出咯咯的磨牙声,额头上也是湿湿的。

大冬天了,我怎么会这样?我问自己?只是因为日子过得更快,难道不比呆在冬天好多了吗?!冬天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但只是隐了身,不是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吗,冬天也会蹦回来的,但日子是从不会隐身的,你看不见他时,他就早已消失,永不再回。

朱先生的八千多日子只是针尖的一滴水,而我现在经历的冬天只怕是一粒水分子,在浩瀚的宇宙中,什么不在匆匆着呢?也许我在沉思这会,针尖上的水又不知道滴了多少滴?也许不知道在多少滴后,《匆匆》这部绝作也化作了一团蒸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是呀,又有什么可以挽留这一切呢?

《格林童话》写的很精彩,一口气就看了十几篇故事。下面,我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吧!

《格林童话》是通过“寓教于故事”的形式,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长的丰富“养料”。并且,通过寓言故事,教懂读者一些课本上未能学到的道理。教会读者“分辨善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人不能懒散、智慧是进步的阶梯、遇到危险要冷静„„”等做人、待人的道理。

《格林童话》源自民间,在艺术上通俗、质朴、粗犷、生动,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文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善恶对错一目了然。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总是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置于斑斓多彩的幻梦之中,借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告终。故事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主义与浪漫幻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读者既感到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又体现了读者的意愿,从而得到满足。如今在这样一个物欲如潮如流的社会里,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时无法正确辨别善与恶、对与错。这种时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话》,在一个个生动、简单的故事里你会体味出内在的深刻意义——以理性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心得体会内容

人生是一场不断探索的旅程,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阶段中经历着成长与进步。我从小到大,也不断地在探索生活的真谛,不断地积累心得体会。寻找人生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成为了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许多生活的智慧与启示。

第二段:与人为善的力量。

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人相处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一度迷失过自己,追求个人利益,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与关爱。然而,我后来明白了与人为善的力量。每一次微小的善举,每一次真诚的帮助,都能点亮别人的生活,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通过与他人分享快乐与困难,我收获了真正的友谊和人生的支持,更深刻地理解到了与人为善的力量。

第三段:感悟忍耐与坚持。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这些挑战往往需要我们具备忍耐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通过忍耐与坚持,我们才能够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曾多次面临失败和痛苦,但正是从这些失败中,我学会了坚持不懈,逆境中不放弃,并收获了更大的成功与成长。忍耐和坚持是探索生活真谛的重要品质。

第四段:惜时如金的觉悟。

时间是一种特殊而宝贵的资源,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时间,并将其用于有意义的事情。我从不断学习中明白了,时间的浪费意味着生活的虚度。当我看到那些拥有相同时间却有不同成就的人们时,我深感自己对时间的利用不足。从那以后,我更加珍惜时间,努力提升自我,追求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比如阅读、锻炼和与家人共度时光。惜时如金,才能更好地把握生活。

第五段:探索内心的平静。

在忙碌与追逐的人生中,我不断体会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内心的平静和心境的宁静,才是实现真正幸福的关键。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重视珍贵的精神世界,在静谧之中寻找平衡与满足。通过冥想和思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力量,发现了生活的美好之处。探索内心的平静,成为了我在追求真正幸福的路上的重要一环。

生活是一本无尽的书,只有亲自去阅读,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通过不断地探索与体验,我积累了许多心得和体会。与人为善的力量,忍耐与坚持,惜时如金和探索内心的平静,这些都是我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我将继续深入思考、学习和成长,拓宽我的视野与见识,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人生。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日常接触和获取的内容越来越多,无论是书籍、文章、电视节目还是网络上的信息,我们都需要积极地去筛选、学习、吸收。这些内容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增加了我们的见识和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关于内容的心得体会。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阅读书籍还是观看影视作品,都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选择内容。对于喜欢文学的人来说,读一本好书能让心灵得到滋养;而对于喜欢科学的人来说,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而如果选择了与自己兴趣不符的内容,不仅会浪费时间,还可能降低阅读或观看的兴趣和效果。所以,在选择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才能让内容更具意义和价值。

其次,在接触内容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很重要。无论是阅读一篇文章还是观看一部电影,都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些笔记,总结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在观影过程中思考电影的主题和人物的命运。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以增加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而被动地接受信息只会浪费时间,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第三,与人交流和分享内容也是非常有益的。在学习和欣赏内容的过程中,可以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分享。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听到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还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让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入。有时候,他人的解读和理解可能会开拓我们的视野,为我们带来全新的思考。因此,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内容不仅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提升自己的方式。

第四,要注重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信息很多都是不准确或者不真实的。所以,在接触内容时,要具备鉴别和分辨真伪的能力。可以通过查证来源、了解作者背景、比对多方观点等方式评估内容的可信度。选择高质量的内容,不仅能够获得真实的知识,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及时总结和应用所学内容。在接触和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该及时总结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将所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质。只有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才能让所学变成实际的能力。

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人交流和分享、注重内容质量和真实性、及时总结和应用所学内容,这些都是我关于内容所得到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些经验,我相信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应用各种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信息时代,持续学习和积累真实有效的内容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也是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

论语手抄报内容,论语手抄报内容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听到老师讲授的学问,如果没有搞明白,非常担心老师讲授新的东西。

对古文不是很了解的朋友需要注意两个“有”字不同的含义,前面一个与现在的含义同,后面一个同“又”。

杨伯峻先生这样翻译这一章:子路有所闻,还没有能够去做,只怕又有所闻。

钱穆先生的意见跟他差不多:子路听到一项道理,若未能即行,便像怕再听到别一项。

将“未之能行”理解为没有去践行似乎不怎么恰当,因为孔子传述的东西,有许多不是马上能践行的,它需要一定的时机,比如许多制度上的东西,怎么去践行?即便是做了官,还有一个“思不出其位”的问题。所以,“未之能行”理解为“还没有着手去研究、没有搞清楚”这一类的意思比较恰当。

这种心理,即便放到现在也一样,有些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功课没有搞清楚,新功课又开始了,非常着急。

泰伯篇有这样一章,是孔子论述学习的,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与子路,一个说,一个行,师徒二人言行相合,可以作这一章完美的注解。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又称仲叔圉,是卫国的大夫,“文”是他死后的谥号,谥号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

前面讲过一个关于孔文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比较有心胸,也知大体。

在宪问篇有一章,也涉及到孔文子: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季康子与孔子这段对话中,透露了两点信息:1,其时的国君并不是铁饭碗,不好好干,也会失去工作,而且下场还往往比较悲惨。2、孔文子等人都是卫国一等一的人才。在过去说到这种人的时候,不但指他们有能力,也得有与之相匹配的道德支撑。

从子贡问孔子的话里可以知道,“文”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谥号,不到一定的程度是得不到的,历史上但凡谥号中有“文”的人,都做过一些说得过去的比较不错的事情。古人一向比较认真,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丝毫不肯含糊。到汉武帝死的时候,还有人因为汉武帝的谥号入狱,他们认为汉武帝穷兵黩武,折腾得民不聊生,不该享受那么好的谥号。

孔子告诉子贡:孔文子勤勉好学,不耻下问,所以谥他为文。

敏和好学是两回事情,敏通常指对事情比较敏感,反映迅捷。有了政事马上处理,不积压,有了不懂的问题马上向人请教,都可以算得上敏;好学指对自己所不懂的事情而言;不耻下问指求学的方式与态度。

勤勉于事,又肯学习,不但向一切比自己强的人学习,也能方向身架,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种人自然没得说了,被谥为文非常正常。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先生评价子产说:子产在四个方面达到了君子的标准:

1、为人端正恭敬。

2、侍奉君主有敬畏之心。

3、养民以惠,这一句话的含义可以参照“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句。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以惠待民。

郑国在子产执政的时候,老百姓放纵惯了,子产严政治国,曾遭民众辱骂,他冲破阻力,将刑法铸在鼎上告知所有的人,必须照着鼎上的内容执行,敢乱来,就照着鼎上说的办你。在治理取得成效之后,民众又作歌赞颂他。

对“养民也惠”的含义,应该从更广义地概念上去领悟,通过法治为郑国人提供了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就是他留给人们的恩惠。

子产被有些人误读为法家,也是源自他针对郑国现实强调法治治国。如果需要在现代社会找个例子,大概新加坡庶几类似吧。

4、使民以时。这个就不说了,前面已经讲了很多了。

这四条加起来,就是一句话,照着礼乐制度的要求去做。

有心人读这一章的时候会发现,它是君子在古代是执政者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古人对执政者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随着礼乐制度的崩塌,随着礼乐文化的蒙尘,君子渐渐与权力脱钩,开始成为高尚的代名词。

有人曾经连篇累牍跟我掰扯,试图说明君子和执政者是两回事情。有人想不通,我很理解。但是文化必须依附于历史,既然研究《论语》,必须要代入那个时代的历史环境与文化习俗,如果非要将今天君子的符号放进2500年的文化中去不可,谁也没有办法。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你会发现古人经常会说一些莫名其妙地昏话,毫无意义,淡而无味,有时甚至连基本的逻辑都是错的。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先生说:晏平仲善与人交,相处得越久,人们越尊敬他。

晏婴,字仲,谥为平,晏平仲是将字与谥连在一起来称呼他,可能是为了既表示尊重又表示亲近的缘故吧。

晏婴是春秋时期的又一个名人,如果研究一下有关他的历史就会发现,孔子的许多思想与他如出一辙,都是在礼乐文化大背景成长起来的贤人,出现这种现象不奇怪,都是在礼乐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伟人嘛。这也说明了一点,孔子的主要思想是集礼乐文化之大成,并非全部独创,这是研究者们应该注意的一点。

孔子在这一章里评价的是晏婴的一个优点:善与人交。

有的人就像一瓶好酒,年愈久,香愈醇。晏婴无疑是一个有这种优点的人。

论语的读后感内容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句话出自《论语》,是我最喜欢的名言之一。每当读起这些古典名着时,都不禁会赞叹起瑰丽的中国文化,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灿烂的瑰宝已经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这句话教导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遇见不懂的要及时请教别人,努力与别人看齐。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这种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任何前进的步伐,生活也就不会有动力,而动力决定着你的成败!

因此,我们应该有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江苏南京玄武区十三中科利华初一:顾文清。

论语手抄报内容,论语手抄报内容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1)。

臧文仲,鲁国名臣,在他身上有过几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66年,那一年鲁国发生了灾荒,老百姓没法过日子了。臧文仲对鲁庄公说:一个国家之所以要通过各种手段与各国搞好关系,就是为了国家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加一道保险(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没事的时候,国君铸造钟鼎、收敛财宝,就是为了在老百姓遇到困难的时候来救助他们(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现在是用到这些的时候了,请君把那些珍藏的宝物拿出来吧。

臧文仲说:按照先人的制度,国家遇到饥荒了,为卿的应该出去告籴(音di,买进粮食,这个词在我小时候老家还用,记得小时候经常碰到大人们这样对话,甲:干什么去?乙:赶集籴点麸子),既然我忝为国家之卿,我就跑一趟吧。

臧文仲说:贤人应当争难让易,当官的当事不避难,在位的应该体恤百姓的难处。这样国家才不会有忧患。居上位不体恤百姓,做官尸食其禄,这不是事君之道。

从臧文仲所讲的话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前面谈过的许多礼乐文化的理念,仁是什么样子,它的内容有什么,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什么忠恕之道?什么是中庸之道?礼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要主张克己复礼?贤人是什么样子?都可以从其中窥见端倪。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看出一种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歪曲了的精神:贵族精神。什么是真正的贵族?相信臧文仲用自己的行为诠释得已经非常清楚了,该你享受的时候你可以享受,但是该你担当的时候你也必须担当(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人,文天祥)。

臧文仲去了齐国,把齐国的老祖宗姜太公和鲁国的老祖宗周公、加上各种神灵搬出来一通摆活,目的只有一个:俺们国家遇到困难了,看着源远流长的友谊份儿上,拉俺们一把。

齐国听完了臧文仲说的话,让臧文仲把带来的宝器又带了回去,把粮食借给了鲁国。

都有个天灾人祸的时候,谁用不到谁啊?

2)。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9年,那一年鲁国发生了大旱。古代一有天灾,执政者就需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这成了惯例,然后就是派人祭祀,求雨。

估计鲁僖公检讨了自己之后,认为问题没有出在自己身上,因此决定烧死负责求雨的巫人和仰面朝天的怪人。

因祈祷无效而烧死巫人过去经常发生,这也好理解,什么原因都找了,就是不见效,肯定是巫祝跟老天爷的沟通出了问题,或者干脆是老天爷不喜欢这个巫祝,所以烧了了事,就得向老天爷道歉了。至于为什么连带着还要烧仰面朝天的怪人,就不大好说了。可能是认为这样的家伙老仰面朝上,有藐视老天爷的嫌疑吧,为了拍老天爷的马屁,顺道一起少了就。也可能认为这种怪人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吧。对于长得奇形怪状的残疾人的歧视,无论中外的历史上都曾有过,采用的方式往往都比较残忍,人类在从愚昧走来的过程中,干了许多糊涂事,既是成长中的无奈,也是后人们该永记的教训。

不过,这次鲁国本该倒霉的这些人却比较幸运,因为他们遇到了臧文仲。臧文仲对鲁僖公说:巫人不过是负责向上天祷告的工作人员,兀人不过是天生的残疾,他们能做什么?如果上天讨厌他们,就不应当让他们出生,如果他们能左右天气,造成干旱,烧死他们岂不是要旱得更历害?有了灾难没有关系,咱们要从政治措施上想办法,比如:抓紧修城墙(防止别国乘人之危),节约饮食,减少开支,努力搞好生产,劝勉那些粮食充足的人出来施舍,开开粥厂等等。

鲁僖公解释了臧文仲的建议,积极采取措施,那一年,虽然鲁国发生了饥荒,却没有伤害到老百姓。

3)。

臧文仲的英雄事迹还有一些,不讲了,讲两个他做得不太好的事情吧。

有一次鲁国的东门外落下了一只海鸟,海鸟的名字叫爰居(我一直想知道爰居是指鸟的种类呢,还是人们为它起的名字,就像现在人们管狗叫旺财一样,但是非常遗憾),臧文仲让人们祭祀这只鸟。

这在过去也是常有的现象,海鸟跑到距还几百里的鲁国,这根本是百年不遇的奇异现象,而古人对于奇异现象往往都比较感兴趣,会与奇异世界相联系。其实今天也一样,我姥姥村里有一棵大槐树,中间枯了,小的时候我经常和伙伴们钻进去玩,到了后来据说成了神树,去磕头烧香的人络绎不绝,镇政府没有办法,出钱让人杀掉,据说没人敢杀。

二千五六百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愚昧成这样,苛求那个时代的人似乎是很过分的一件事情。

不过,在当时有一个人对臧文仲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这个人叫柳下惠,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讲了一大套的道理,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批判臧文仲让人祭祀一只海鸟是胡闹,违背了礼乐制度。

古人虽然迷信,祭祀场合非常多,但什么时间祭祀什么,谁该祭祀,因为什么受到祭祀,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胡乱,臧文仲是执政的卿,应该严格按照制度来,破坏制度叫什么?破坏制度的现象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那个有个专用称呼,叫礼崩乐坏。

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的话记载在《国语》里,名字叫《展禽论祀爰居》(禽是柳下惠的字,他的名字叫展获,柳下是他的封邑,惠是他的谥号),感兴趣的人应该读一下,对于了解礼乐制度的祭祀规则非常有好处,它会让你懂得什么资格的人死后才会被祭祀,古人心中的神是什么样子的。

批评完臧文仲,柳下惠还不忘做一个总结,他说: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现在来了一只莫名其妙的海鸟就去祭祀它,并且当做国家的一种礼节保存下来,就不能说是仁和智了。仁者讲究按功德祭祀(一只海鸟有啥功德),智者讲究祭祀要符合身份(祭祀一只海鸟算怎么回事情)。现在,海鸟无功受到了祭祀;自己不懂也不知道找人问问,这不能算是智。现在还上大概有难吧,大河大海上的鸟兽都懂得躲避灾难(看来古人已经有了动物可以预警灾难的常识了,这种常识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

这一年,海上暴风不断,出现了暖冬气候。臧文仲听了柳下惠讲的话之后说:我错了,柳下惠的话不能不留下来以为后人法,让人刻在三份竹简上加以保存。

除了这一件事情之外,臧文仲还有几件做的不怎么恰当的事情:1、柳下惠非常贤惠,臧文仲一直不能设法向国君推荐加以提拔。2、让他的妾编制席子贩卖贴补家用。3、放任将鲁僖公的神位放在鲁闵公上面祭祀,这是一桩严重的违礼事件。4、下令祭祀一只海鸟。5、驱除了六个收商税的关卡(一说添置了六个收商税的关卡,莫知孰是,总之,是违背了制度的)。

再就是本章讲的这一件,蔡是一种乌龟,非常名贵,如果生在今天,有可能被人炖着吃了。在那个年月,有人敢吃它,说明自己也活腻歪了,可能会有许多人为了这只龟来跟你拼命。龟在过去是通灵神物,古人对此研究的非常详尽,分了十个档次,大约对应于不同的通灵程度吧,蔡龟就是其中之一,据说用于占卜非常灵验。你说这样做是迷信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也好,反正他们就信这些东西,谁也没有办法,这是可以理解的。

4)。

子曰:“藏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卫灵公篇)。

这一章是对臧文仲有关柳下惠事件的评论,认为他在这点事失职了,知道柳下惠是贤人,水平很高,却没有提拔到与他水平相当的岗位上来。

礼乐制度是贤人制度,它有个要求,就是要努力寻求贤人充实到当时的干部队伍中去,这是当政者的职责。冉雍做季氏家宰的时候,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告诉他要举贤才,把你知道的有能力的人推荐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知贤而举是古人推崇的一种优秀品质,历史记载中处处可以看到类似的记载,在《论语》中也有这样的章节: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宪问篇)。

卫国大夫原来是公叔文子的家臣,能力出众,所以公叔文子将他推荐给了国君,使他成为了自己的同僚,孔子对此表示赞许。

以今天我们社会的眼光看,臧文仲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了,但是孔子却仍然指出他许多的不是来,难道孔子跟他有仇?非也,孔子出生的时候,臧文仲已经死了几十年了。孔子只是从礼乐文化的角度来对他进行评价,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礼乐崩坏就是从这些事情上开始的,杜绝了这些行为,就解决了礼乐崩坏的问题。

如果有人对此不理解,认为孔子要求苛刻,说明他还是不了解礼乐制度这套制度的性质。再说一遍:礼乐制度的性质是贤人政治,采用的是富贵养贤的正常,社会给你好的待遇,拿赋税供养你,就是让你按照制度为社会服务的,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人贤能还则罢了,知道而不用,就是不行。

做好是你应该的,做错是不行的。

如果还是不理解,就去对照欧美的人对政府官员的要求。

《论语》中所有的高标准的道德规范,那些冠以君子之名的标准都是为权力预备的,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权力做到这些。

如果你懂得了这点,也就会懂得孔子一生为什么不得志,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当权者受不了老先生的絮叨,他也看不惯当权者违反制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