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孔雀东南飞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专业15篇)

时间:2023-12-02 05:38:05 作者:笔舞

高一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沟通和互动。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所分享的高一教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教学设计思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名著。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的总特点是: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和各种细节描写,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那个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本文同样是用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胆小、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的典型保守分子形象。

在写法上,本文语言浅显,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很难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探究本文新的社会主题意义。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在笑过之后能引发思考、有所顿悟。

二、教案。

授课人王继忠学科语文学校实验中学。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

2、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任务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

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教学目标3、在与别里科夫的对比中分析华连卡姐弟的作用,在诵读品味的过程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认识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教学难点深入把握本篇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点拨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实验情况多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1、在初中,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变色龙》,同学们还记得他的形象吗?

2、介绍契诃夫。(投影展示)。

3、导入本课,板书课题。

感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问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许多读者都说别里科夫是一个既可笑又可悲的人,你同。

意这个观点吗?请你们在5分钟内速读课文,找出描写别里科夫的令人可笑、可憎的句子。

3、请学生朗读这些句子。

回忆,讨论契诃夫及其风格。

回答:别里科夫。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会找出穿着、坐车、居家、语言、心理等一些语句。

学生自主朗读所写句子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回忆,既可以牵住学生思维方向,又可引入对契诃夫的认识,便于节约时间,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4、这些句子,那些是侧面描写?哪些是正面描写?

5、那别里科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大家归纳一下。

指导学生规范的归结别里科夫形象。

【示例】别里科夫是一个为自己制造套子隔绝人世的可怜而又可笑的人物形象。他反对和害怕现实的一切变革,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沙皇反动政府的忠实拥护者。(投影展示)。

6、作者塑造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时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

会回答:他的穿着,坐车、居家行为,口头禅,是侧面描写,由“我”口述。结婚事件里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会有“胆小多疑、自我封闭、喜欢告密、逃避现实、维护过去”等评价。

比对自己的与示例答案的优劣。

夸张、讽刺提高学生筛选和概括能力。

让学生朗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后面的思考有更好的铺垫作用。

学生自己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和能力。

塑造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手法很明显,点明即可,不需深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思考:

1、别里科夫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能挟制全城达十五年之久。

补充介绍时代背景(投影展示):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告密。

(“全城人都怕他”可能说不太明白。)。

“哦,原来是怕得是他背后的沙皇专制统治的迫害”

“生活在这个城市简直太痛苦了!”

“使他的形象更完整、更具讽刺性。”

引发学生对这一形象的思考,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与他的婚事?

3、别里科夫的死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4、一个挟制了全城十五年的人,怎么在华连卡姐弟面前就显得不堪一击了呢?

5、别里科夫是沙皇统治的代表,那么华连卡姐弟应是什么人的代表呢?(提示,沙皇是旧势力)。

6、这新旧力量的对抗中,谁占了上风?

“为写他死服务。”

“是科瓦连科把他推下楼梯造成的。”

“是华连卡的笑声吓死了他。”

科瓦连科是新来的,他不管别里科夫的那一套,敢去拒绝他、反对他。可能还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吧,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是新生力量的代表。

当然是新生力量。

后面探求这一形象的作用作铺垫。

认可学生这片面的认识,为引出“新生力量”的价值,为赋予这两形象的社会意义铺垫。

以往的教学大多只强调别里科夫这个现象的社会意义,而忽略了华连卡姐弟对于黑暗社会所起的作用。现在把这两个力量对抗的结果突显出来,也符合俄罗斯的历史结局。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7、文章最后一段说了,“可是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就样子……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为什么会这样?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沙皇反动政府的忠实拥护者还有很多。

感悟:

1、结婚这一情节,描写了新旧力量的对抗及其结果,你想到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对于文末说的“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你怎么看?(提示学生:套子里的人代表什么,这句话对于新旧势力对抗结果有什么影响。)。

3、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主题?

面对黑暗势力,要敢于抗争。

只要敢于抗争,旧势力是可以推翻的。

对比手法。

象征手法。华连卡姐弟象征新生力量,别里科夫象征旧势力。

黑暗势力还很强大。

驱除黑暗势力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学生在草稿纸上写出自己的认识。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这一新的社会主题,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斗志。

指导学生要全面、周到地对待社会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4、归纳学生发言并明确:

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投影展示)。

归纳主题,培养学生全面回答问题的能力。

课内小结:

归纳出本文的社会主题,本篇课文的内容也就学习完了。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本篇文章:(板书)。

(见板书,此处略)梳理本课内容作为课堂小结,全面完成对文本的研读。

拓展:

1、别里科夫的死时可悲的,也是大块人心的,我国有给死人写挽联的习俗,依据你学后的感受和认识,给别里科夫写一副挽联吧。

学生读自己写的别里科夫墓志铭。

学生写别里科夫墓志铭。

学生主动朗读。

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我也送他一副挽联吧:

做帮凶,披套而生,何苦。

不新生,郁闷而终,何必。

2、有人给别里科夫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用这首诗来结束这一课吧。

(投影《致别里科夫》)、

《致别里科夫》。

沉重的希腊文压弯你的躯壳,

愚蠢的沙俄大衣,

裹住一个没有血肉的灵魂。权柄的黑伞能遮蔽太阳的光辉么?

岸然的大盖帽,也难掩住伪君子的面影。

你的墨镜全然滤去春天的色彩,

塞耳的棉花却抵不过飞鸟的齐鸣。

你有嘴,只会念残喘的文告,

而你的双脚,永远永远。

在污泥辙印中踽踽独行。

你活着--是一只口袋,妄图。

将世界塞进你的套子。

与教师一起读投影上的诗。

激发学生思考别里科夫形象在本文中的价值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你终于死去--遗憾那一杯黄土。

没能埋葬你那游荡的灵魂!

[板书设计]。

契诃夫。

别里科夫--旧势力代表。

人物新能胜旧。

华连卡姐弟--新生力量代表。

一个礼拜就恢复了旧样子。

结局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

还有很多的别里科夫。

艺术手法:夸张讽刺对比象征。

三、点评:

根据本篇课文的情节简单、语言浅显的特点,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采用提供材料、巧妙点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安排紧凑,一个课时便完成了教学任务。

先扬后抑,学生沿着“笑--思--悟”的过程学习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挖掘出本文深刻的主题。在文章的社会主题问题上,我做了拓展和挖掘,赋予华连卡姐弟重要的社会意义。这一新的主题吻合了俄罗斯的历史结局,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应该比以往单一的反应沙皇政府黑暗的主题更有价值。

王继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第一个文言文单元,所选《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均为历史散文。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言行品德,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学习本单元,应引导学生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其叙事的艺术。

学情分析: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语法把握不准,对于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感到陌生。解决的方法之一是诵读,之二是积累文言词语,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

教法设计:

思考探究法,对比探究法。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通过人物言行体味人物性格;

2、指导学生学习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2.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两课时之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2、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课堂实录】。

一、以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导入。

二、重温故事情节。

三、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佚之弧--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救国救民于危难之中的爱国者。

完成教学目标一。

四、对比探究。

列举邹忌与齐威王、魏征和唐太宗、比干与纣王的事例,探究劝谏在古今的意义。完成教学目标二。

五、课外阅读《左传》中的短小篇章,拓展学生视野。

周维纳。

文质兼美奇文共赏人教版高一必修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的事物,“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古人留下的表达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爱情这一主题是不变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爱情观是不断发展的,好,今天我来给大家推荐一首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看看她在这里表达的是怎样的爱情观。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文明,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这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人教版高一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语文教案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九八,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

2、理清文章结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

3、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体味诗歌的悲剧意蕴。

一.导入。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

《上邪》(苍天啊)一位女子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两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南宋年间,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发生在两汉时期的一段凄惨而又悲壮的爱情故事,它就是孔雀东南飞。

二、解题。

1.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本诗时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2.文学常识。

(1).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

(3).《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3.基础知识。

1、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2、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三、课文把握。

1、诗歌结构:

层次章节标题情节段落。

起兴首句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兰芝自诉开端。

第二部分“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发展(一)。

第三部分“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发展(二)。

第四部分“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最后一节化鸟双飞尾声。

四、课文分析。

1、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2、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离别。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3、尾声化为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4、欣赏铺陈、排比、比兴的艺术手法。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横的铺陈如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5、总结。

本诗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内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两悉际。作者否定了一切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后无沦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听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相关章节。

2.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至12段。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共有22个自然段,而且是文言文,所以很发愁,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但同时也阅读了许多资料,也在设计着教学思路。

这次的教学设计完全是自己无意中设计出来的,最初只备了课文的小序和一、二段,然后认真分析了这两段与后面的联系。忽然发现本文最突出的手法就是“赋”,而且在描写时不惜笔墨,那么为何不把这些集中在一起讲解呢?这就构成了本次教学设计的框架。因为本单元要求要反复吟咏,所以又设计了不同的朗读环节。

这次的教学设计是以往没有采用过的,效果如何呢?忐忐忑忑地按着自己的设计上完了课,觉得还是有很多收获的,当然也存在不足。

虽然此次的教学设计是全新的,但能够这样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自己对文章的熟悉和对课文的重组。所以今后一定要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真正把教学目标的落实放在首位。而且本次授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对开头段作用的分析,兰芝抗婚一段的作用等,都是由学生分析,最后归纳汇总在一起的。因为学生已学习过一些现代文的分析,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思路,效果还是不错的。

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效果不错。因为两个班的座位都是三三式,所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采用的是一生读旁白,一生读兰芝,一生读阿母和阿兄的形式。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多的熟悉课文,为分析兰芝形象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在于知识点落实有些匆忙,没有训练学生的翻译,都是直接点给学生的,而且知识点有遗漏的。下节课打算利用课件进行检查和弥补。另外阅读还是不够充分,这样就无法真正通过阅读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通过反思,更加明确了今后备课的目标,那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在课上有收获,而且也体会到了目标叙写的重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更加用心的备课,争取设计出更多的具有自己独特教学思路的设计。

文质兼美奇文共赏人教版高一必修

3、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点]。

1、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鉴赏体会词人“一般愁字别样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

好,歌曲听完了,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对了,是李清照。词作当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子呢?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就是说,这首词传达的是词人怎样的情感--愁,而且是相思之愁。初中时候,我们学过李清照一首词,也是写相思之愁的--《醉花阴》。一起把它背一下。李清照的相当多作品都涉及到了“愁”,那么,她的愁是不是都是相思之愁呢?她又是不是由始至终都是以愁的形象来出现在世人面前呢?要知道这一些,我们就要了解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他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知人论世。

(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相机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生齐读《声声慢》;

2、请两三位学生个别朗读;

3、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跟读,并结合以下内容品味词作情感--。

a、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b、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c、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整体感知。

在情感上,与《醉花阴》相同,词人表达的是一种“愁”绪。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拨: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详析首句:“寻寻觅觅”写词人的神情、动作,反映了她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丢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别的什么。“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词人心境的“清冷”。这般的寻觅不仅没找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减轻词人内心的伤痛,反而让她在这冷清的环境中产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来,“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反映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这七组叠字的使用虽后有来者,却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使用叠字,一方面可使词作读来琅琅上口,增加作品的音乐美,另一方面也使词人的悲凄感情进一步增强。

3、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学生找出词中主要意象,师详析一二,余者由学生自行分析,当作业处理)。

明确:主要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a、酒--“愁”的象征。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曾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但这种功业难就的苦痛并不是几杯酒可以消融的,以致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也正如“斗酒而出百篇”的“诗仙”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之所以说是淡酒,则更突出了词人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b、雁--象征“离愁”

雁声凄惨,本就容易勾起人的愁绪,成群的归雁更显出词人的形单影只来;此时的大雁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不禁让词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并且,雁属候鸟,可随季节变化而南来北往,而词人却无法再次北归,这更勾起了她的国破之痛、怀乡之情;在《一剪梅》中,词人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见,赵明诚生前,李清照与他经常鸿雁传情,而此时,斯人已逝,这“旧时相识”的大雁反而勾起了词人的丧夫之痛。

4、结句分析。

“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苦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也不再铺垫、渲染或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具神韵。

五、拓展延伸: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两种不同愁情。

(机动处理,若时间不够,则处理成课后作业)。

六、小结。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七、作业。

1、分析“淡酒”、“过雁”以外的其他意象;

2、以“初识愁滋味”为主题,搜集古人写愁的名句。

《孔雀东南飞》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通过阅读欣赏,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叙事诗的基本特征。把握诗歌主要情节和人物。理解“赋、比、兴”艺术手法表现的艺术效果,培养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二)理解掌握文中的“复词偏义”和“见、相”等词的特殊用法。

(一)重点:对文中的“复词偏义”和“见、相”等词的特殊用法的理解;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二)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教学设想与步骤。

(一)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概括诗歌的情节和主题。

(二)思考课后练习,试归纳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性格特点。

(三)布置学生将诗歌改编成话剧,并选好演员排演节目。

(四)布置学生课外了解古今中外较出名的几个爱情悲剧故事,尤其是陆游和表妹唐婉的悲剧爱情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激发兴趣,引入课文悲伤而感人的意境。

二、教师在播放歌曲期间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三、电脑显示“乐府”及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四、学生简介本课主要情节,并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结构拟小标题。

五、讲解“复词偏义”现象和“见、相”等词的特殊用法。

六、找出课文中用了“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诗句,分析其艺术效果。

七、布置第二课时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1、讨论并归纳刘兰芝与焦仲卿、焦母与刘兄的形象特点。这几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你又憎恨谁?说说你喜欢或憎恨的理由。

2、刘兰芝是“完美”的,但她为什么被遣呢?请结合课文和时代背景,讨论刘兰芝被谴的可能原因。

第二课时。

一、学生表演自编自导的课本剧《孔雀东南飞》。(以《梁祝》为背景音乐)。

二、讨论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讨论并归纳刘兰芝与焦仲卿、焦母与刘兄的形象特点。这几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你又憎恨谁?说说你喜欢或憎恨的理由。

2、从刚才的表演可以看出,刘兰芝是“完美”的,但她为什么被遣呢?请结合课文和时代背景,讨论刘兰芝被谴的可能原因。

四、布置课外练习。

《秋兴一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学习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知识目标:本文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学习体会本文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本文比喻的妙处所在。

二、教学重点:

1、通过4-5段赏析,欣赏意境美,品味语言美。

2、理解作者在动荡的年头彷徨于苦闷中的心境和作者在特殊年代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1、作者之所以有“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

2、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作者及时代背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它结构精致,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板书题目)。

二、作者介绍(略)。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四、整体感知。

学习写景散文,首先要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景什么情,怎么写的。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内容。文章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写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缘起(心不静)。

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

1、(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求静)。

2、(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得静)。

3、(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出静)。

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

王桂平。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总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冢华相谬窈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的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积累词义。

指定几位学生把自己所归纳的词义及例句抄写在黑板上,并讲解。

三、齐读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三部分(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第二部分(3、4):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时间及同行者。

四、讨论叙议结合的手法。

1.问: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由学生讨论后明确: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平、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结论。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作者这一感慨的看法。(本题可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

五、作业。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背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所讲授的叙议结合的特点及作者的观点。

二、启迪思维,深入研究。

提示:1.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

2.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结构严密。

三、指导背诵第三段。

第三段紧承上文,抒发自己的感想。

(1)用“叹”领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论的标准:“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阐述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

3、结合提示,争取当堂背诵。

错误高一必修

《论语》。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

1、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一、导入新课: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重难点解决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通过研讨解决困惑。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因之:之,指代师旅。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为。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们。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用。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4、何陋之有?(《陋室铭》)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6、唯利是图(成语)寻找规律和方法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1、吾一日长乎尔2、乎大国之间3、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1、子路率尔而对曰2、鼓瑟希,铿尔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1、尔何如?尔:代词,你翻译学过的句子,复习“尔”的用法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四)、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复习学过的知识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复习学过的知识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2、遂与外人隔绝与:和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给予(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一、复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加点词。1、居则曰:“不吾知也。”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6、何伤乎?7、吾与点也。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二、学生讨论: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三、学生发言,教师明确: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四、思考并回答:(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五、学生交流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4、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附:板书设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哂之(以其言不让)。

如或知尔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

孔雀东南飞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点突破。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兰芝离家时:善良。

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

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一直到“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钟情,叛逆。

点拨:焦母蛮横无理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作用:衬托。

(五)难点突破。

1、刘兰芝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美,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兰芝被休。你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见。

2、阅读下面文字,寻找原因。

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其得自由。

点拨:真是“不顺父母”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莫须有”的罪名,是封建礼教在作怪,一段美丽的爱情,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夭折了,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

3、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

更是她反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她完美人格。

勾践灭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明确: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同学翻译。

明确: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

明确: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板书:与文种执手相谋。

“行成”意思是求和,求和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缓兵之计,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再一次集体朗读第一段。

五、结课。

这节课,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我们继续一起学习。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践灭吴》这篇文章大致内容,并分析了越王勾践在兵败后退于会稽上后的举措,招纳贤才,文种进谏,接着向吴国求和,施以缓兵之计。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第2至5自然段,看一看,越王勾践在复国之路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二、课文分析。

现在,全班同学来集体朗读2至5自然段,注意节奏。

“勾践说于国人曰…结尾”

明确:对于这次战败,越王勾践进行了思考,痛定思痛,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这句话则是他诚恳纠正错误态度,越王勾践请求大家原谅,并改变国策。

于是他做了哪些实质性的措施?

回答:“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翻译)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有人要外出远行,亲自相送;有外国的人到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其,代自己;之,主谓间,取独。

寡人请更:请,表敬副词,不译。

吊有忧:吊,古今异义,这里讲成慰问。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古今异义,这里讲成原野。

去民之所恶:去,除去。(上文“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离开。)。

然后卑事夫差:卑,形容词作状语,以卑微的地位。

(简要的话概括就是:关心百姓、卑事夫差)。

明确:精神可嘉,不怕失败忍辱奋斗,卧薪尝胆,不屈不挠。

缓兵之计,获得喘息的机会,骗取吴王夫差的信任,为复国奠定基础。

(第三自然段: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第3段主要写勾践实施的休养生息政策,为何开头要写这么一段话,是不是多余写的呢?

回答:不是。写出了勾践战后土地之少,形势严峻,复兴大业举步维艰,为下文的措施做好铺垫。

南至于句无:至于,古今异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到”。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翻译:(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

仍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致,招致,召集。

回答:战争中伤亡大,复国更需要兵员,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与别国交战,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也是兵员的多寡。勾践以繁衍人口为中心,是非常明智的。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j也,无不f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令壮者无取老妇:无,通“毋”,不要;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生丈夫:丈夫,古今异义,男孩。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明确:古代,赋和税是有区别的,赋一般指出人力,牛,马,车等以供军用。

税一般指田税。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结、美、饱,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摩厉,通“磨砺”,切磋、磨练。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动词,礼遇。这话是定语后置,“四方之士来者”,即来的四方之士。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句,译为飘游在外的国家的年轻人。

无不f也:,通“啜”,给人水喝。

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句,译为十年不向人民收赋税。

(翻译)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让他们在义理方面切磋探讨。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必问其名”――理解一:问通闻,“使……出名”(有名声),目的是想通过自己亲善亲为,与民同乐,以扩大影响力,增加亲和力,提高支持率,为下文“国之父兄请战”“国人皆劝”的同仇敌忾埋下伏笔。理解二:勾践不仅给吃的,给喝的,而且还问问他们的.名字,以体现出君王体恤百姓,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翻译后的意思可以看出,勾践“十年生聚”励精图治具体有哪些措施?

明确: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修养生息。

(老师范读)在老师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4、5段中讲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明确:越国军民。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提问:越国最终能消灭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1、越王勾践能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2、越国君臣的精诚合作团结。

3、吴国夫差的见识短浅,不听忠言。

国之父兄请曰:“昔日夫差耻吾君于诸候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这里可以看出,国民群情激愤,主动请战。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这个场景既动人,又深化了主题:越王勾践十年图强,医治创伤,人心所向,一举灭吴。充分说明,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得到人民的爱戴和理解,谁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三、结课。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的语言、情节,下节课,我们会具体归纳本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

勾践求贤,文种进谏。

勾践认罪以安抚百姓。

板书:勾践灭吴勾践忍辱,发愤图强。

休养生息以富国强兵。

同仇敌忾,报仇雪耻国之父兄两次请战。

举国众志成城败吴。

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练习题二,梳理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就文中难解词语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概括写作特点,归纳古代文言文常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

《勾践灭吴》在以朴实无华而著称的《国语》中别具风采。它不仅仅是一篇真实的历史的纪录。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供后人借鉴:而且还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有感人的艺术想像力。作者运用详略得当,使文中长达的历史,脉络清楚,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三、归纳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同率率领。

令壮者无取老妇无同毋,取同娶,迎娶。

将免者以告免同娩,分娩。

南至于句无句同勾。

三年释其政政同征,徭役。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同磨砺,切磋,磨炼。

无不j也j同哺,给人食物。

无不f也f同啜,给人水喝。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同岂,难道。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词。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子,尊称。现在用于人的通称,或专指儿子。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原野之中现在用于“中原地区”

寡人请更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

丈夫二十不取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生丈夫丈夫,男孩。

十年不收于国国,指国内人民,今天常用于国家或者代表国家的。

贫病者,纳宦其子。病,贫病,贫困。今用于得病等。

爪牙之士爪牙,勇敢的,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孰是君也是,这个,代词。现代为肯定判断词。

非二三子之罪也二三子,我们今常用于二、三个儿子。

公与之母母,乳母,今意为母亲。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亿,十万今意为亿万。

国人皆劝劝,鼓励,劝勉今意劝说。

3、词类活用。

名词做动词。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穿)。

宦士三百人于吴宦(服役)。

名词做状语。

南至于句无南(在南面)。

必庙礼之庙(在庙堂上)礼(以隆重的礼节)。

使动用法。

三年释其政释(使……减免)。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整洁,使……美丽,使……吃饱)。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蒙受耻辱)。

文言句式。

省略句。

(勾践)执其手而与之谋。

必庙礼之(于)。

判断句。

次寡人之过也(是……啊)。

介词结构后置句。

勾践说于国人曰十年不收于国又败之于没。

宾语前置句。

何后之有?

宾语后置句。

国之孺子之游者。

固定句式。

无乃后乎恐怕……吧。

(1)指名几位同学读练习第三题提供的文段,通过此种形式检查学生的断句能力。(学生读后,教师加以点评、指导)。

(2)指名学生翻译这段文字,然后指出不准确之处。

四、结课。

《勾践灭吴》是我们本单元所学习的四篇古文中最长的一篇,但是它也是故事情节最丰富的一篇,希望大家能在课下多阅读这篇古文,体味它的语言情节魅力。

《故都的秋》的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具体,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设计思想: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流程:

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

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

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二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交流,教师参与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题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药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速读课文,给每一片段拟一标题,再由明线进入暗线,梳理全文结构。

二、高潮在哪一节?(茶馆谈药)。

1、明确人物,稍作分类(革命者、麻木平民、帮凶)。

2、分角色朗读,发动学生点评,结合人物性格而行。

3、从本节找一两个词来评价这些人物(可怜或发疯,本.教案依前者)。

三、华老栓一家可怜在哪里?(由学生说去,师.总结)。

四、康大叔一类可怜吗?可针分相对地讨论。

1、不可怜。

结合第一、第三节华老栓及茶客的态度分析。

2、可怜。

根据夏瑜的话及其对它的评价进行,从思想层面见康大叔类的萎缩、落后、可怜。

五、利用第三节末几段,用对联的上联加以.总结:

茶馆谈药众人齐欢笑。

六、这些人是可怜的,那夏瑜呢?

(也由学生说去,但要引导到末节夏四奶奶身上)。

1、自由读末节,结合具体的语段,看到一个怎样的夏母?

重点有二:

a、痛苦思念又不理解儿子的母亲。

1)揣摩“天明未久”、“惨白”、“羞愧”、“终于”等词。

2)可让学生想象,夏四奶奶这时会对夏瑜说什么。

b、迷信而愚昧,抓住迷信理解后者。

1)见到花环有何念头?(夏瑜显灵,乌鸦上坟头)。

2)你认为花环是谁送的?(革命同道或同情者、支持者)怎么送的.?(想象)。

3)结合环境描写体会那份紧张而激烈的静以及背后的愚昧。

4)结合末段乌鸦飞去的浓墨重彩体味夏四奶奶希望落空和落空背后的深层含义。

2、在对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或.总结夏瑜的可怜之处:

1)被同宗出卖。

2)被同族耻笑。

3)被至亲误解。

4)由夏瑜而革命,革命的脱离群众及群众的愚昧使革命如入黑洞,似乎永远见不到阳光、雨露,一个花环不能带来春天,反而给人感觉春天的遥遥无期。

……。

七、根据上下文续写下联,不求平仄相谐,但求内容互补。

师生可共同完成,选择一副构成板书。

补充横批。

八、谈论“药”为题和明暗线的作用。

板书。

茶馆谈药众人齐欢笑。

怜药?

坟场祭子老妪共悲伤。

(下联随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勾践灭吴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

3、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分析讲解课文,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第一步: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提示:全文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1~3自然段)、卧薪尝胆(第4~7自然段)、胜而灭吴(第8自然段)。

第二步:分阶段讲解。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3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无乃……乎成伐服去。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更吊卑事广运帅蕃饩摩厉辍节亿旅进旅退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视次。

四、小结。

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五、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

《故都的秋》的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文学创作及风格。

2、体会本文选择不同景物渲染刻画主题的方法。

3、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和细腻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品味鉴赏散文的能力。

2、训练学生在散文写作中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3、情境赏析法。如对五副画面的想象和理解。

五、教学安排:2课时。

六、教学设计:读--品--悟。

七、课前准备:

1、印发作者背景简介。

2、动员学生搜集咏秋的诗句,分两类:乐秋和悲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北方秋天的图画:辽阔蔚蓝的天空、人字形的南飞的大雁、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红艳艳的高粱穗子、果园里沉甸甸的果实……。古往今来,这些醉人的画面,唤起过人们多少诗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从我们学习过的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历史上咏秋的诗句,乐秋的少,悲秋的多,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一个人对北方的秋更是钟情,他甚至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中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是谁呢?他就是现代作家郁达夫。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悲秋之作《故都的秋》。

整体感知。

1、解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到本文的标题,你有怎样的感觉?(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分析,讨论法)。

故人西辞黄鹤楼、月是故乡明、故地重游……,这些词句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故,有历史悠久,年湮代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人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退尽,荒凉落寞的意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或北京,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不是现代繁华的首都北京,而是有着文化底蕴的文明古都;“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

2、播放配乐朗诵录音(或请个别学生为同学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基调,适当给与点评,美读法)。

3、作者在文章开头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郁达夫对故都的秋,可谓痴情!现在我们一起品味文章,品味这北国的秋味。

品读鉴赏。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本文的文眼,即第一自然段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第二段写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手法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段写南国之秋景及其特点,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郁达夫满怀依恋,描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课文主体部分,作者按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秋景。从第3至7自然段,作者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分别描绘了五幅图画。(学生快速阅读,然后讨论,发言,给每幅图画起名,教师总结)。

庭院清秋。

秋槐落蕊。

五幅图画秋蝉残鸣。

秋雨斜阳。

清秋佳果。

4、集中赏析:选择其中一幅图画“庭院清秋”(第3段)。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道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调动学生想象,可以课前安排有绘画特长的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作两幅图画,课堂展示,让其他学生点评)。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的背景:地面上,蓝色的牵牛花点缀期间,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一间破屋,院子里坐一个闲散的人,手捧一碗浓茶,举头望碧空,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同时,这一画面又紧扣文眼,即故都秋的清、静和悲凉。

清: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静: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反衬)。

悲凉: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一个人住着,在破壁腰中(破败,荒凉,落寞);一碗浓茶(苦涩);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闲散,百无聊赖);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而非紫色或红色;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而不是一丛丛青葱的茁壮(草木枯萎)。整幅图画里,作者颇具匠心地选用了冷色调,如青、蓝、灰、白等等,符合作者追求颓废忧郁的散文风格,又符合悲秋的意境。

这幅图画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情景交融。

思考:“清”、“静”是故都之秋景的自然特征,“悲凉”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种“悲凉”?(学生根据课前资料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需要我们从作者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来理解。郁达夫一生清苦,生性敏感,他在自传中把自己的出生说成是“悲剧的出生”,天性中有一种落寞颓唐的情调。本文写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郁达夫早已饱受人间的忧愁与辛酸,由于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他遭受到了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只好迁居杭州一带,依靠游山玩水来排遣现实的苦闷。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写下了这篇散文,将故都的秋味与自己的生活感受相融合。

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秋本身,总带有一点悲凉的色彩,而这样一个特定的战乱时代里,这样一个性格忧郁的知识分子,自然会生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无计可消除的悲凉。

小结:

故都的秋,让郁达夫痴迷,让我们深爱!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对剩下的图画进行赏析;思考中议论段落的作用;找出排比句。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景:

庭院清秋。

秋槐落蕊。

五幅图画秋蝉残鸣情景交融。

秋雨斜阳。

清秋佳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