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活动策划范文(22篇)

时间:2023-12-12 01:00:24 作者:FS文字使者

活动策划旨在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策略,使活动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提升品牌形象和满足参与者的需求。以下是一些精心策划的活动范文,通过阅读这些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活动策划的要点和流程。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一、教学目标:

1、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明确支点离重点越近,杠杆越省力;反之费力。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省力和费力的杠杆。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长铁棒、体操棒、木块、老虎钳、火钳、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四人组配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回顾杠杆三要素。

1、趣味游戏——撬“重物”,让学生实际体会杠杆的作用。

2、利用演示ppt,复习杠杆构成的三要素:支点、重点、力点。

3、提出本课研究主题,板书课题。

(二)、主题探究:利用杠杆尺,了解其省力和费力的科学原理。

1.通过实物并结合演示ppt,认识杠杆尺的构造及其原理。

2.布置研究任务1:探究使杠杆尺平衡的钩码挂法,并做好记录。

3.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始约10分钟的独立探究活动。

4.第一次汇报:展示力点钩码数大于重点钩码数和力点钩码数小于重点钩。

码数的两张记录表,比较其钩码数量的多少,明确后者比较省力。

5.布置研究任务2:将省力的记录表挑选出来,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

点到支点的线段。

6.第二次汇报:展示三张省力的记录表,比较所画的线段,思考其共同特。

点。

7.结论一: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比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近,杠杆就省力。

8.第三次汇报:展示二张费力的记录表,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

点的线段,比较所画的线段,思考其共同特点。

9.结论二: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比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远,杠杆就费力。

(三)、实践深化: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1.趣味游戏——“以弱胜强”,通过对支点位置的控制,强化学生对上述。

结论的理解。

2.实践体验——用老虎钳钳断铁丝,利用ppt图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3.演示分析——“小小秤砣压千斤”,利用ppt图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4.实践体验——用火钳钳起铁块,利用ppt图片分析其费力原理。

5.小结:杠杆工具的省力或费力,与其用途有密切关系。

(四)、延伸课外:调查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为了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1979年2月,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为提高大家义务植树的意识,提高大家爱护花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我院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

共同宣传全球温室效应的危害,倡导大家爱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并在活动中发扬志愿精神。

活动口号:多一片绿色,多一片温馨。

三、活动主题。

“添荫护家园”植树节“有奖竞猜·免费抽奖”活动。

四、主办单位:财经系团总支·学生会。

五、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六、活动时间:201x年3月12日,中午12:30-2:00。

七、活动地点:思恩楼与c栋之间。

八、活动过程:

1.由宣传部成员准备100道左右的关于环保或植树的的问题以及抽奖券。

2.前来参与活动的同学需回答问题,答对了可获得一张免费抽奖券,免费抽奖一次。答错不得奖。

3.一张奖券只可抽一次,抽到的可获奖品小盆栽一份。若抽到“植树节快乐”则无奖。

九、部门分工。

实践部:负责维持现场活动秩序。(需佩戴工作证,提前到现场整理桌椅等)。

宣传部:负责整场活动的安排,策划,海报宣传,题目问答,抽奖。

学习部:组织关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宣传。

十、活动经费预算。

1、礼品的购置:购买奖品盆栽20盆,100元左右。

2、宣传:制作横幅一条,用于参与活动的签名合影纪念。

7m*7元/m=49元左右。

3、宣传海报一张,两个展板。(写关于植树节知识和活动规则)。

合照留影:全体学生会成员于思恩楼与c栋之间集合照相留念。

科学秀活动策划

一手偶表演引出活动。

1幼儿观看老师进行的手偶表演:天凉了,一个小朋友对自己说:“到户外活动一会就会暖和的。”于是这个小朋友在户外跳绳,踢毽子,不一会感到有点热了,将外套脱下,拿出手帕擦擦汗。休息一会说:“赶快穿上衣服吧,当心受凉。”最后他开开心心的去好朋友家做客。

二天气变了,提醒幼儿要随时增减衣服。

1教师: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的天气和夏天比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我们感到冷,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可以戴手套,围围巾等。)。

3教师:天气凉了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让自己变暖和呢。

三请幼儿到户外活动后进教室谈谈感受。

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教师提出户外活动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教师:去户外户外活动有什么感觉?

3教师:如果感觉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请幼儿喝热豆浆,感受天气冷了喝豆浆也会变暖和。

教师:喝了热豆浆有什么感觉?

五结合幼儿用书,总结热和冷时该怎么办。

2教师:感觉热了小朋友该怎么做的?

3教师:看第11页的图,小朋友感觉怎么样了?可以怎样做就变暖和了。

师生共同总结:感觉冷和热时应该做防御和调节措施。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教学目标:

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难点: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手表、跳绳、神经系统课件、血液循环系统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

(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第二课时。

一、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本小组内容的探究中也会发现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因而教材也设计了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数据、相互合作解疑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方法寻找证据,并及时交流方案。

【教学后记】。

事实与证据的探究阶段,不拘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教师可采取课上与课下,分散追踪与适时集中短暂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醒学生及时修改方案,注重对数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以便进行全班范围的交流与汇报。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三、气温的测量。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运动后身体变化的现象,并进行条理化的记录。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整理出可进行研究的问题。

3、知道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发生的变化。

4、关注运动、关注人体健康。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学生校园运动的图片或录像,并为每组学生准备简易的听诊器。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参加运动后身体变化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如做操、跑步、打球、做游戏…。

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有哪些不同的感觉呢?

二、新授。

1、引导学生交流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体验。

(1)教师出示校园中常见的活动图片或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校园里经常参加哪些活动。

(3)教师出示教材主题图,指导学生交流运动后的多种感受。

(4)教师提出问题:“这些不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充分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作出正确的归纳:运动前后的感觉不同,说明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2、讨论能用哪些方法观察运动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1)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交流讨论得出观察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方法做小结。

(4)教师强调指出:只运用我们的感官来观察可能不准确,不全面,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或仪器来观察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获得身体的变化情况。

3、组织学生体验。

(1)组织学生在室内或室外进行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活动,并强调有关安全。

(2)学生运用上一项活动中交流的方法,相互观察运动后身体发生的变化作好记录。

项目运动前运动后。

呼吸频率平缓、匀速急促、加快。

心跳(次/分)75次左右80次以上。

脉搏(次/分)75次左右80次以上。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

4、交流记录中的发现,整理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学生交流。

(2)教师整理归类。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3、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4、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课后作业。

1、写出你知道的天气现象?

2、一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浸在热水中的冷水袋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现象本质的兴趣。

2、通过实验,弄清冷水受热过程中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进而分析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3、培养学生乐于发现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科学观。

1、提问: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实验一:测试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实验过程图:

实验记录:实验。

程中,它的重量没有发生变化。

加热前的重量结论:水在变热过。

加热后的重量。

实验二:测试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3)观察气球皮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水在变热过程中,它的体积变大了。

五、终于找到了水袋上浮的原因:

水变热体积增大浮力增大,水袋上浮。

六、课后思考:

把一小袋加热的水,放在冷水里,它是上浮还是下沉?为什么?

加热前气球皮的状态加热后气球皮的状态。

科学秀活动策划

1、丰富幼儿有关小草的知识,初步了解小草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2、利用小草进行编制创作活动,体验创造乐趣,培养创新能力。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学习观察的技能。4、加深对草的感情,培养幼儿爱护草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良好习惯。

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

1.能让幼儿正确掌握物体高矮的方法。

2.能让幼儿用三个物体进行排序。

3.能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1.《幼儿画册》1。

2.人物卡三张。

(一)提问环节。

1.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和你们来玩一个游戏,那你们想不想玩呢?幼儿回答:

2.小眼睛要看老师哦,我要请人上来咯。

4.小朋友你看老师和某某小朋友俩个人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幼儿回答:

5.这次玩游戏的名字叫比高矮,小朋友游戏的'名字叫什么?幼儿回答:

(二)活动环节。

1.请三位小朋友上来,请小朋友观察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举手告诉老师。

2.多次进行游戏,让幼儿正确了解高矮的含义。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呀?

3.这三位小客人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你们是不是也有好朋友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好朋友是谁?(出示三张人物卡投影仪)。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高矮,小朋友回家的时候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比一比高矮,明天来告诉陈老师哦!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科学教育理论:

依据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的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法;采用“大胆猜测---实验研究——分析数据——形成结论”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三个班中,每班学生均为23名,从平常接触以及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态度比较认真。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不强。家长和某些教师由于观念的问题,低年级时偏重于语数教学及辅导,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观察、操作。更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3、学生分析:在小学六年级,儿童对周围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而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实际,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弄明白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

用杠杆尺做实验、通过实验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理解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对杠杆尺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等实验用品;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羊角锤撬钉子图(ppt)等8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简单操作导入。

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撬大石头的情况,请同学们用墨水瓶、橡皮擦、直尺试一试家长们是怎样撬石头的?为什么家长们会这样做呢?让我们来揭开它蕴含的科学道理。

二、学习新知。

认识杠杆:刚才我们做的撬起墨水瓶的直尺,在我们农村叫撬棒(撬棍),向撬棒这样的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杠杆”。请一个同学来讲台上示范,其他同学自己操作,教师适时分析指出杠杆各部分的名称及定义。榜书:支点、用力点、阻力点。自己在小组内指一指这三个点位置,说说定义。

三、巩固新知。

那么我们以后遇到一些简单的机械,如何判断它是不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呢?想想该用那些知识去判断呢?要求组内简单交流,教师请同学交流,其他同学谈谈想法,说说同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教师在总结说明。

四、应用所学。

出示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请同学们自己认真思考,这是不是杠杆?是,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想好后,组内讨论。教师请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学生观察的很仔细,部分学生想到跷跷板的阻力点、用力点在随时改变,教师对同学的这种观察仔细、勤于思考精神给予表扬)。

五、实际判断。

出示羊角锤撬钉子图(ppt)、老虎钳(ppt)、剪刀(ppt)等6张幻灯片,请学生判断是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先自己想,在小组交流)。教师抽小组代表逐图分析。

六、实验研究。

教师让学生试着猜测判断:所有的杠杆都省力吗?带着这个猜测我们来深入研究隐藏在杠杆上的科学道理。

教师指导各组安装实验装置,叙述清楚实验要求。让各小组做实验探索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的三种情况,要求小组分工,记录好实验数据,把它填写到课本第6页的表格中。

七、数据统计。

对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

八、对数据梳理分析,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什么?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杠杆有三个重要的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理解了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这节课同学们讨论积极,能认真思考,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

科学秀活动策划

1、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田野,说一说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没有草?为什么?帮助幼儿理解草对人类生活有许多好处,但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份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2、向幼儿介绍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儿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大班科学活动策划

1.感知空气是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

2.能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3.简单了解空气的作用,感知空气对人、动物、植物的重要性,初步培养环保意识。

1.塑料袋每人一个。

2.几盆水,吸管、牙签若干。图片若干张。

1.谈话导入活动,了解空气的特征。

出示礼物:装满空气的塑料袋。提问: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导出“空气”)。

2.感知空气的存在。

(1)请小朋友拿塑料袋玩兜空气的游戏。(引导幼儿在室内外、门后面、椅子底下等地方收集空气,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教师:你们的塑料袋怎么会鼓起来了?里面装的什么?你怎么知道塑料袋里有空气?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塑料袋里装的是空气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教师引导幼儿用牙签在塑料袋上戳洞、放气、放入水中寻找气泡等感知空气的存在。

小结:我们发现了许多空气的小秘密,空气虽然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

(2)身体里的空气。

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

小结:小朋友看到了好多泡泡,这说明我们的身体里也有空气。

3.了解空气的用途,培养环保意识。

(1)教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请幼儿捏住鼻孔,闭着嘴感觉一下,感受空气对人的`重要作用。)。

(2)提问:小动物、小花小草生长需要空气吗?

教师: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掉,小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

(3)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空气污染的情境。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如:多种树,不能把垃圾到处扔,看到有人乱扔东西就帮他拣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工厂里的黑黑的气体不能放到空气中。不要燃烧秸秆等,少开车等。

小结:我们今后都做环保小卫士,告诉周围的人,大家都要讲卫生,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

大班科学活动策划

1、探索使物体由沉至浮、由浮至沉的方法。

2、感知物体的沉浮与水的浮力有关。

让幼儿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探索使物体由浮至沉、由沉至浮的方法。

1、小木块、纸盒、玻璃弹珠、鹅卵石等各种东西。

2、水、玻璃鱼缸或塑料盆、装饰品的篮子。

1、观察物体的'沉与浮:

这里准备了许多玩水的材料,看看这些物品放入水中会怎么样?

(1)、幼儿操作,将桌上篮子里的物品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现象。

(2)、交流观察结果。

(3)、对沉下水和浮在水面的物品进行归类。

2、探索使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沉入水底:

能不能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让它沉到水底?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交流操作结果,用语言或演示介绍自己的方法。

3、探索使下沉在水底的东西浮在水面:

能不能把沉在水底的东西让它浮到水面上来?

(1)、幼儿操作,交流操作结果。

(2)、教师梳理幼儿的经验,用问题激发幼儿继续的愿望。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1.活动目的:让员工拥有更专业的美容、健康知识,更好的展现人的形象。

2.活动方式:邀请美容专业人士进行美容讲座。

4.活动对象:各部、室女员工。

5.活动负责人:

活动二:登山比赛。

(一)活动目的:响应各级部门“全民健身”号召,组织女员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陶冶情操,有益员工的身心健康。

(二)活动地点:

(四)活动对象:公司所有女员工。

(五)活动负责人:

(六)行程安排:

1、下午14点,全体女员工在公司新楼集中,一起出发。

2、14点50分,到达岩山下。

3、15点00分,开始登山比赛。

4、大概16点00分,到达山顶。

5、17点30分,返回山底。

(七)注意事项:

1、活动当天,请参加活动的员工穿着公司统一发放的运动服,以便于识别,实习员工可穿戴自己的运动服。

2、比赛过程中,在山道路窄地段,需超越时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超越,被超越者要礼让从后边超越的人员,不得故意在前边左、右闪动阻碍后方的人超越。

3、在比赛中不得对其他人员有推、拉、挤、拌、摔等危险动作及其它阻碍他人动作的行为。

4、活动过程中,请爱护环境,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八)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设优胜奖,取前三名进行奖励。

一等奖一名,奖励乒乓球拍一幅;。

二等奖一名,奖励羽笔球拍一幅;。

三等奖一名,奖励随手泡一个。

(九)其它:

1、比赛路线:----山顶(大佛处)。

2、物品准备:矿泉水、应急药品。

3、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所有参加比赛的人员必须服从综合部的领导和指导,车辆物品等服从统一指挥、调度。

科学室活动策划

一、把幼儿带到沙池边,以玩沙导入学习活动,引出活动主题并进行安全教育。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沙),对啦,你们喜欢玩沙吗?

二、通过各尝试活动,初步感知沙的主要特征。

a、幼儿自由玩沙。幼儿通过团沙、踩沙、筛沙、把水放到手上的沙里,然后再把沙放进水里等操作活动,感知沙的特征。

b、师生一起归纳沙的特点: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细小的、不溶于水的等。

三、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沙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师:你们知道了沙有这么多秘密,那么沙有什么用呢?(沙可以用来建房子、铺路、彩沙可以用来作画、装饰等等。)。

四、幼儿用沙进行建筑活动,感受沙带来的乐趣。

师:好,我们来当建筑师,把你想建的东西建出来吧!(幼儿自由构建)。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篇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_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为了把实验做好,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3、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4、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科学秀活动策划

小朋友认真地观察,记录所发现的叶脉。提醒幼儿注意保护叶子。并用橡皮泥拓印下来。

二自由探索:叶脉真有趣。

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叶脉;比较叶脉的粗细和纹路图案。并启发幼儿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也可用放大镜观察。

三集中交流:不同的叶脉。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拓印的叶脉,说一说它们的花纹分别像什么?可以分成几种?

2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师利用叶脉标志介绍该类叶脉的名称。

四游戏:小树叶找朋友。

幼儿自选一片叶子标本,观察它的叶脉类型,进行分类游戏。

师:今天,风阿姨要跟叶子标本做游戏,风起时,小树叶就随风飘舞,风停时,小树叶就赶紧躲到它的书本里。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模仿落叶飘的动作,并扩充对叶脉种类的认识。

五自然结束:幼儿随着风阿姨飘到活动室做新的游戏。

大班科学活动策划

1、观察鱼型的制作过程。

2、.通过实验了解物体是有重心的。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游泳的鱼(怎样才不会倾斜呢?)。

1.观看视频资料【游泳的鱼】,推测一下吊饰移动的理由。

-你见过小鱼吊饰吗?

-你见过挂起来移动的物品吗?

-为什么它会移动呢?

2.观看过视频后,说说实验目标,准备物品和实验顺序。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吊饰。

-看一看实验顺序。

(1)在纸上画出鱼的样子。

(2)剪下画好的鱼。

(3)把鱼和曲别针链接在一起,用线挂起来。

(4)把线挂在衣服挂上。

3.说说鱼的位置。

-在纸上画一条鱼,应该怎样画呢?

-在鱼上挂一根线,应该把线挂在鱼的哪部分呢?

-把鱼挂在衣服挂上,看看鱼是什么样子的?

4.观察挂在衣服挂上的鱼。

-如果想让鱼的.方向朝上应该怎样挂呢?

-如果想要鱼的方向朝下应该怎样挂呢?

5.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游泳的鱼(物体是有重心的)写出实验结果。

-用一根线可以挂几只鱼方便观察。

-对于是否对鱼的移动积极实验观察进行评价。

-对线的位置不同鱼移动方向的不同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随着线挂在鱼模型位置的不同,鱼的重心也会不同。

科学室活动策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大班科学活动策划

活动目标:

2.能在个别、小组、集体交流中大胆、有条理地讲述自己了解的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活动准备:

1.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资料,如图书、图片以及教师自备一定数量的动物图片:

2.收集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生动形象的录像资料;

4.用于促进幼儿良好科学学习品质养成的评比表一张。分别用嘴巴,耳朵,手作为标记。

活动过程:

环节一: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关于动物过冬的资料,如图片,图书等。

1.鼓励幼儿自由交流自己的经验,充分满足幼儿表达的需要,从而激发幼儿的科学学习积极性。(达成目标2)。

教师导入:小朋友们,看到你们手里都带来了关于动物过冬的资料,你一定很想跟朋友们分享吧?这可以让别人知道你多么有学问哦。那你也一定很想从别人那里知道更多的知识,让你自己更有学问。那现在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去分享交流,注意哦——老师有两个秘诀帮助你们成为有学问的人。1.如果你想要别人喜欢听你说,你一定要仔细的、有条理的把话说清楚;2.如果你想知道得更多,你一定要专心听别人说。最后,我们来看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哪个小朋友最有学问哟——到时候,请每一组派小朋友代表发言,看哪一组的小朋友代表说得最完整、最有条理,我会给他们的评比栏的小嘴巴标记栏目贴上小红旗哟!

2.请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幼儿代表集体分享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培养幼儿学会搜集信息,有条理完整讲述,获得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提出分享交流的要求,每一组推荐或自荐一名代表,把刚才自由交流搜集的信息有条理的讲述,分享。从而不仅让幼儿学会整合信息,更让幼儿体会到交流分享的意义。达成目标2)。

师:请每一组的代表来跟大家分享动物怎样过冬的知识吧。谁说得更有条理,更丰富,就会赢得小红旗。

3.教师小结。

环节二:通过视频帮助幼儿进一步全面了解动物过冬的多种方式。

分段观看《动物过冬》视频。

(分为三段:冬眠,迂徙,换毛。看完一段,帮助幼儿归纳分析,教师在记录板上贴上过冬方式的标记。标记图文并茂。为下一步幼儿分类整理做基础。达成目标1)。

1.看完第一段。

提问:通过视频,你了解到刚才那些动物都是怎么过冬的?为什么它们要过冬?

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2.看第二段以前。

提问: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会冬眠呀?我们接着去了解吧。

引导幼儿归纳,动物迁徙也是为了过冬。

3.第三段视频之前。

提问:动物赊了冬眠,迁徒之外,还有其他的过冬方式吗?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想象。了解动物还有其他的过冬方式,如换毛。

教师小结: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各自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4.评比出认真看、专心听的小组,培养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重点观察,倾听的良好习惯。

环节三:鼓励幼儿将已有动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突破重点,达成目标。

1.幼儿讨论自己带来的动物属于哪一类方式过冬,在展板上归类整理粘贴。

2.教师小结。分析评比结果,鼓励幼儿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习得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你还想知道关于动物的哪些秘密?

幼儿自由表达,教师记录。顺应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下一活动。

我们下一次再来比一比,看谁最会学习吧。

科学秀活动策划

1、探索“水中的宝贝”的各种办法,引导幼儿多动脑,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通过实验初步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和力量。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