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思考论文(优秀21篇)

时间:2023-12-28 00:36:47 作者:灵魂曲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和掌握特定类型作品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接下来将为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在具体教学中,将德智体美劳作为培养学生的风向标,才能有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初中生这个阶段的教学对象较为特殊,正处于思想道德的塑造期。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优势,并与语文教学的思想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将语文知识进行分类和细化,将德育与教学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教师发挥榜样作用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由于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部分学生在公众场合易紧张怯场,因此,初中教师要对此予以充分重视,并在课前组织与德育有关的演讲朗诵活动,让每位同学都有走上讲台表现自我的机会,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在演讲活动完成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价,并进行鼓励,帮助学生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作为教师来说,是课前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思想的发展提供方向,可见,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并积极帮助学生,以自身的个人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以此来改变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生活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德育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探寻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初中教师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坚定自我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专业教育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将育人作为人生目标去实现。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并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平等和谐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身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形成一套正确健康的道德观。

二、把握教材内容和课文背景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大部分为课文较为经典,都是名家的大作,这其中含有很多道德楷模的故事。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剖析教材任务的道德闪光点,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课文写作手法及语言运用的同时,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学习优秀人物的道德内涵。榜样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该力量能够指引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初中语文课本中不乏这样的人物模范。还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课本中的文章进行透彻的分析,并根据不同的题材和历史背景采取不同的德育渗透方式,很多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对语文课文中的中心思想以及价值取向进行充分挖掘,从根本上实现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针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文章开篇中的口吻较为庄重而严肃,介绍了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较为落后的发展现状,之后,文章以“花朵”为暗喻,强调祖国未来定会富强,充满了对祖国未来的希望。整个文章的重点,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国形象,在文章的结尾更是荡气回肠,让人内心澎湃。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文章中最为重要的线索,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的提升,将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文精神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心,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学生在具备道德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和掌握好阅读技能,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领略书本中优秀任务的精神内涵,以此来熏陶自我的高尚情操。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比如,在学习《海燕》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们推荐阅读高尔基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在人间》等。对于教师来说,要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教学重点。

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长期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将学习知识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德育教学要以教材知识为基础,不能脱离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将道德精神与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结合,从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德育渗透作为教学的风向标,在确保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中,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更加凸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更加重视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应试导向,过于看重学生智力素质的培养,导致课堂上人文元素相对缺失。因此,要积极探索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路径,促进中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渗透,需要语文教师具备人文教育的良好意识和能力,能够对语文教材体系中的人文元素进行深度发掘和整理,找出可以贴近和适应初中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并将其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当中。在初中语文的教材体系中,无论是现代文学,还是古诗词,其中的人文元素都是非常丰富的,只要语文教师进行深入发掘和有效整理,这些人文元素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素材。例如,在讲授《背影》这篇课文时,文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素材,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父亲》这首歌,并引导学生将课文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践有效对接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父爱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领悟和体会文章中的人文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有效培养。

二、贴近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人文体验。

初中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相对有限,所以对人文精神的认知能力和认同能力也相对有限,对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人文情感的领悟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语文课堂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积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减少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学习障碍,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人文体验,这对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发展将会大有帮助。同时,初中语文教材体系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案时,就应当有意识地强化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对文中的人文精神元素开展反思性体验,这样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直接体验菲利普夫妇的心理变化历程,学生很难对他们虚荣、虚伪、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形成相对理性的认识,这时语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生活中存在的类似人物或类似事件,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反思中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讨论金钱与亲情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还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实现个人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需要语文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强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融合,在语文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人文体验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讲到《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文章中的内容具有神话色彩,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教师如果具备人文精神教育的创新意识,就可以取得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是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渗透的重要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自己本身也是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说,语文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言行举止”“人文形象”,本身就是一个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良好的人文精神状态和风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模范引导教育。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对学生的学习倾注个人的爱心、耐心与情感,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和互动,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实施公平、公正的教育和评价,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总之,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本身就非常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所以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空间,丰富人文精神教育的方式和途径,让初中语文课堂闪耀人文精神的光辉,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实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敏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11).

[2]王密芬.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6).

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渐倡导“以人为本”“相互关爱”“个体价值”等教学理念,因而,在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将“人文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人文精神了解语文学科本质,同时,发挥自身个体价值,挖掘语文知识点,达到高效性语文知识学习状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当前的状况来看,语文课程仍然缺乏人文教育问题研究,因而,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灌输人文精神,即在语文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关注学生人文个性,从学生角度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挖掘学生潜在的人格与学习能力。以下就是笔者对初中语文学科中人文教育渗透问题的详细阐述,以期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有益参考。

一、人文教育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但随着人文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逐渐被解读为:人们应掌握自身命运,同时,突破封建社会的压迫,挖掘自身价值,坚守自身尊严与人生意义,突出人类主体地位,践行“以人为本”思想。

(一)引入优秀文学作品。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入,应注重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导入初中语文课堂中,由文学作品丰富学生思想,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完善自身人格,同时,探索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意义,让学生心灵、思想健康发展。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每月进行一次“文学作品读后感评比”活动,即鼓励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即《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如,在《水浒传》的赏析过程中,可受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故事的熏陶,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正义感,同时,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依照文学作品中正义的人物形象,重新塑造自身高尚人格,提升人文素养。

(二)营造人文课堂环境。

就当前的状况来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文课堂环境的营造将影响到人文教育效果。为此,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例如,某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融入人文教育,即注重使用幽默语言:老师:你们听说过我吗?学生:听说您是著名的教师。老师:如果你想认识我,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学生a:老师,您叫什么名字?学生b:老师,请问您尊姓大名?老师:我的名字叫于永正。学生:于永正?老师:到!(一片笑声)幽默的语言交流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同时,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人文教育内涵,体会人文思想。此外,在人文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中,为了达到高效性人文教育状态,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关爱,然后,共同解决语文学习难点,感悟人文精神,同时,激发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人文教育的更好融入,应注重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选择富有思想内涵、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例如,在达尔文《物种起源》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从“深刻的印象”角度出发,自主阅读课文,同时,勾画优美词句,感受达尔文所要表达的严谨科学态度,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最终将文章内涵与自身学习状态相联系,改变原有浮躁的学习心理,且调整个人目标,完善个体品格。第二,在人文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应注重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教材课文相关知识点,然后,通过对课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精神。例如,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诗句相关资料,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继而感悟陶渊明在诗句中寄托的思想情感,挖掘诗句丰富的人文意蕴,最终受恬淡人文精神的熏陶,改变自身人生观念,形成良好的品质,做好自律、自强。综上可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环节的展开,可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为此,当代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人文教育融入问题的重视,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然后,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和现有教材,传达人文意蕴,且对学生人文精神实施教育,提升学生美好品质,改变学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在一定条件下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它使得一些人只重视“电脑”,而忽视了“人脑”,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地位、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以致有些“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在科技方面是尖子,人文方面是低能儿。我们要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进步的社会,必须以科技为基础,以人文为灵魂,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为社会发展基础工程之一的教育,尤其应当重视这个问题。

笔者是小学数学教师。今天,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成就巨大,无庸置疑。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例如,由于数学的特殊性,以及“升学率”的驱动,数学教育中还存在单纯军事化,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教学内容被窄化,人文内容被挤到了一边,或者成为附庸。应当说,某些名牌大学科技尖子,之所以成为人文的低能儿,谁能保证作为启蒙和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和教学(包括数学)没有责任?现状表明,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很有必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数学作为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它属于自然科学,与属于人文科学的语文不同。自然,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有它的特殊性,与语文教学有所不同,而应当以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以人文教育为“灵魂”,并使人文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具体说,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提高对人文教育的认识。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本人必须认识到人文教育的意义,才能做好学生的人文教育工作。教师应当学习人文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对人文教育作用的认识,从而明确人文教育的目的性,提高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奠定进行人文教育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

第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进行人文教育。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应努力挖掘人文知识,构建数学人文教育的体系,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例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可以让学生将一些偶数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进而告诉学生“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这就是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并举陈景润在这方面的贡献,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为祖国争光,勇攀科学高峰。由此使学生将数学与现实,知识与精神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数学教学的人文价值。

小学数学教材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具体可感的。通过教材结合进行人文教育也将是持续的、经常的、循序渐进的,容易收到实效。关键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方式、方法要得当,二者应当有机结合。人文教育只能是建立在数学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生发和深化,不能数学归数学,人文归人文,离汤离水;也不能生硬灌输,空洞说教;更不能喧宾夺主,以人文教育削弱或代替数学教学。

第三,善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感情。作为一个生活于现实社会的活生生的人,光有自觉性或理性是不够的,只有当他拥有丰富、细腻的情感时,才能很好地体会这世界上一切之于人的意义,才能充分感受生活趣味,才能推动他去从事于人于已都有益的活动。因此要激发学生对人文的情感,教师应根据数学教材的特点,运用数学史料,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捕捉时机,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感的教育。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可以在帮助学生认识整时、半时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课外从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中选择4个最有代表性的制成作息时间表,去搜集有关钟表、时间的知识,搜集名人惜时的故事。通过这一课外活动既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又使学生知道了“日晷”、“刻漏”,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他们从小热爱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第四,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活动应当把教学活动看成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顾及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同时要考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那些具体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生活过程的完整意义。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根据人文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轴对称图形”之美,让每个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走出教室,脱离课本,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哪些事物是轴对称的,亲自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好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如每学期家长会上,可以给那些在学习上进步的学生发喜报,让每位学生在家长面前表示感谢长辈在学习上给予极大的关心、帮助、鼓励之情。这样让学生主动去与家长沟通,或给予父母其它形式的关爱,这就给每个学生表现人文精神的极好机会。

第五,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马克思说过:“环境造就人。”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重要的,但环境毕竟是外在因素,而人的活动才是对人的成长直接起作用。然而,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可以通过人际关系环境、自然环境和活动环境等来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努力做到“目中有人”,给学生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教室环境的布置上,可以让学生贴科学家的名言、头像,讲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有解法创新的,有书写工整的……。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沉浸在深深的人文气氛中,还可以成立“数学小记者站”,专门在课间采访学习上有困难或对教师的教学有建议的学生,作为教师也必须定期答记者问,这样使学生处在师生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人文教育事关国家的千秋大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这方面尽我们的责任,做出我们的贡献。

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背景下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才能有效地达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能够教会学生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及时调整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改变过多强调学习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的教学习惯,主观上积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行为,力争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现将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一、把德育工作放在语文教学工作的首位。

当今社会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社会,是科技竞争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是对新形式下的人才作高标准要求的社会,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做严格要求的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能适应新形式发展的全面人才。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应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的。“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以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诗言志”“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自身要求。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两方面得到发展。凡是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怎样做人的,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培养人才的需求,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使受教育者在德、智方面得到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方针。教学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如何能把思想品德教育艺术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德智相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结合教材内容把握学生心理特征。

(一)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尊重每一位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和他们和平相处,在学习和生活中做他们的知心人,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给予赞赏,激发兴趣,学生虽然年少,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更加自尊自荣。因此,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班里表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更坚定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更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结合教材内容把握学生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寓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行道树》,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让学生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行道树,创造性地加上了“我”向行道树说几句话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从认识汉字美进行德育渗透。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这样写道:“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语言是祖国的象征,都德在文章中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爱国热情。但是作为我们的学生就应该这样认为,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最具灵性。汉字的特点是方方正正,单从一个“人”字的写法上,就可以看出老祖先对我们人类寄予的厚望――做一个顶天立地、正正直直的人。汉字的字形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汉字的创造空间非常大,我们知道,中国汉字不过几千个,词汇却浩瀚如海,并且词汇的内涵丰富、韵味无穷,我们会在阅读中发现汉字的美感,感受汉字的魅力,热爱祖国的语言。

2。从语文教材内容中渗透来树立人生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当今社会,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俄国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命的意义》一课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以非凡的毅力坚持写作。让学生思索人生意义的这段话:“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这样,在你临死的时候,你能够说:我的全部生命和整个力量都已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让同学在铿锵有力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了他为实现理想的高昂情绪和坚定信念。

3。从语文教材内容中渗透来学会自立自强。冰心作品《小桔灯》中的小姑娘形象,“她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使我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在这一课教学中,让同学们知道,和小姑娘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让他们说出幸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同学们的肺腑之言,感到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责任重大。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仅要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的目标,还要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过分溺爱,无形中使他们产生“唯我独尊”的狭隘思想,缺乏爱心、同情心,缺少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让同学们列举出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有位同学这样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如果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爱,是不能忘记的。只有人人都懂得爱的力量,生命才会越来越珍贵,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让他们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自立自强。

4。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例如《名人传》叙述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的高尚和顽强在于她们的`心灵。使其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

5。利用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进行德育教育。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岳阳楼记》,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是以使初中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根本宗旨的。文以载道决定了初中语文教材承载了大量的思想内容,决定了初中语文课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特点。当前,需要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执著追求正义和理想的精神,逐步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这些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沁园春?雪》就要注意这方面的教育。又如《藤野先生》向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使他深感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给别人示众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极富形象性,没有洋洋洒洒的长篇议论和剖析,绝大多数课文中包含的思想内容也不是直接用术语、判断和推理来表达,相反,它们总是通过对特定情感的表达、事实的叙述、景物的描写、故事的展开,来寄寓特定的思想内容。语文教材的三大常用文体中,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都具有思想性,都能在德育方面发挥影响。我们只应将德育立足于:一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感;二是在教学过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三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育爱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德意志品格。

总之,在语文教学研究中,我们深感教材中所蕴含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和养料。教师只有在教材处理中善于发现和深入挖掘德育的内容,不断地增强德育渗透意识,才能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由过去重视基础知识,转向不仅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宽厚综合性的知识,尤其重视掌握人文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云南教育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4]《语文教材诠释》(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上下册)。

[5]《中学语文教学通讯》(1至7期)。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的重点是分析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更好地融入民俗文化,从而使得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接触和学习到民俗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入阐述,进而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几点策略,旨在促使民俗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之中。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身份,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灵魂。当代,随着我国国门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其他民族的文化纷纷进入国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受到挑战,逐步受到其他文化元素的排挤和挤压。中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未来,学习和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通过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让中学生能够拥有接触和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从而推动我国独特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在中学语文中融入民俗文化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1有利于中学语文中民俗相关内容的教学。

中学语文课程中较多的课文篇幅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通过在中学语文中融入民俗文化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中描绘的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于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作家的生活经历,只有经历过的生活场景才能以更加朴实的笔触描绘出深刻的感情,从而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传承,使得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国学经典内容都是古代或近代作者撰写的,其中很多场景都涉及到如今我们并不多见的民俗,若语文教师只是通过“高雅文化”式的讲述是难以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内涵,从而影响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例如,在鲁迅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在柳妈提及“捐门槛”这一行为之后即使生活拮据依旧花费自己的积蓄捐了门槛,在心理上给予自己一点解脱。虽然这一风俗习惯只是文章中提及的.一小部分,但却在文章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得文章刻画的人物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更加反应出当时封建礼教的残酷,让读者深思。

1.2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民俗文化是经过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得出并形成社会共识的一种文化传承,中学生在学习中学语文的过程中接触民俗文化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后认知。这种认知不仅仅包括风俗习惯的了解,还包括语言文学、天文地理等等。例如,在古代诗词中总是会涉及到许多的意象,诗人或词人通过运用这些意象营造出意境,进而表达内心的情感。“柳”在古代诗词中由于与“留”同音,总是用作表达着作者的挽留之情、难舍执意;“红豆”在古代诗词中总是被用作表达情侣之间的爱慕之情,或者表达对另一半的思念等;“雨打芭蕉”这一场景也常常被古代诗人引用,用以衬托自己的愁绪等。除此之外,古诗词中还蕴含着许多的地理天文知识,尤其是古人对我国山河、星辰的划分方法等。在古代的星相学中,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日月星的变化将天空划分为二十八星宿,表达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如在《鹊桥仙》中提及的牛郎、织女皆是星宿的名字等。

1.3有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辅助作用。

我国的民俗文化经历了长时期的历练,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一种风俗习惯、天文地理知识等,还蕴含着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和美好品质。例如,我国的节日文化就是很好的印证,春节作为我国最为隆重的节日,让人们享受着亲情的美好以及家的温暖;端午节中赛龙舟、包粽子、挂菖蒲等民俗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无私无畏的爱国之情,更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节的集中祭祖活动,让我们时刻维系着一种“根”文化,也表达了我们对前辈先人的尊重;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古代妇女祈求纺织手艺更加精湛的日子,也是后世寄托对牛郎织女这种惊天动地爱情的美好向往等。这些传统节日以及传统民俗都蕴含着古代先人流传下来的优秀民族精神,中学生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这些优秀民族精神的影响,有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2.1提高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修养。

在做好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工作,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修养,才能够为学生们带来丰富且深入的民俗文化教学。因此,在推动中学语文融入民俗文化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教师民俗文化修养时,不仅仅是对民俗文化的充分认识,还包括对待传统民俗文化的观念。由于当代我国逐步走向世界,我国的大门也向世界各种文化打开,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及民俗受到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面对如此严峻的文化环境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需要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和传承意识,向下一代的青少年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它并不是高雅文化,但是真实地反映了古代人民无限的创造力,通过学习我国民俗文化,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传统教育。

2.2积极引入课外知识。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民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以中学语文课文作为基础,通过课文中提及到的传统民俗知识作为引导,将课外民俗知识带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这种知识代入需要教师在课后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以神话故事等各种形式为学生介绍民俗文化。当然,在传授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时不能够因此失彼,更不能够将课堂中心转移,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民俗文化介绍等。

2.3灵活设计学校课程,设置民俗选修课。

中学生的课程设计中主要是以高考为主导方向,只是注重对必考科目的学习,对学生的其他素质拓展并不重视。因此,学校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的民俗教育,从而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将民俗学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排列在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让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利用课程之外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学校可以发放丰富的民俗文化读物,让学生在学习之余通过阅读这些民俗文化读物缓解学习压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为人准则、治学态度必然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对学生潜移默化形成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人文作用是必要的。

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人格力量作用。“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教师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学习的榜样。教师是学校里最主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校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在他们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中,无时不在以其自身的素质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教师对教学科研的敬业态度、创造精神、个性语言都产生着深刻的教化作用。这种影响力是自然的,非强制性的,但作用是长远的,深入人的心灵底层的。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美,从而成为学生尊敬的榜样。

其次,教师应具备良好文学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美、人性美。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文意识联结作者的人文意识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课文中发现并把握作者的人文意识。平时应多读些名家作品和名人传记,相互促进,深入分析。只有对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轨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分析作者人文意识的能力。同时要深入思考作品的思想内容,只有经过不断思索,才能获得丰富的想像力,才能把自已的意象世界和作者的意象世界联结在一起,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再次,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不能让学生通过心灵去感知作品的人文意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找到自己与作者情感的切入点,并能因课文而动情,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以此为动力展开备课和授课活动。人文意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情感力量,学生情感一旦被课堂上声情并茂讲授所感染,便能达到激情的目的。不动情,人文意识就会失去让人动容,使人深思的光辉,只有在情感中显示的人文意识才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要把学生引导到人文意识的意图中去,就必须有一个情感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自己先动情,才能带动学生动情,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力量,使其情感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着社会历史景观和人类人文思想,是展示人类文化的窗口,也是我们继承前人道德文明的一个窗口,我们要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实例,渗透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标强调语文的人文因素,把育人与学文结合起来,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构建功能,课标教材、文学作品占绝对优势。从教学层面上说,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文本解读导向,就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切身体验,从文化层面切入,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审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建设人文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课标教材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富有文化内涵。教材中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精神,高贵的人格品质,美丽宽广的自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素材。教师要积极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生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欣赏,渗透感染,潜移默化,使学生德智体美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在学习《醉翁亭记》时,除了要让学生领略其中描写的幽美秀丽的风光,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外,还要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探究欧阳修的思想内涵。这个为人所不知的太守之乐究竟是什么,经过一番讨论,得出结论,即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进一步深入,联系上一篇文章《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再次讨论,得出结论,古人尚有怜恤天下百姓,“以天下为已任”的思想,那么今人又该如何呢?再次讨论,让学生发言,以激发他们树立一种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从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既是一堂美文欣赏课,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走人文教育之路,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科学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关于课程理念指出: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相融合的目标体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含有强烈的人文指向,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所以,科学新课标强调了科学学科教学对人文精神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下边笔者就浙教版的科学新教材,谈一下在教学过程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转变“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会改变学生原有的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忽视发现与探究、缺少兴趣与激情的传统接受型学习方式,转变为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发现型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凸现出观察、发现、探究、研究、交流、讨论、归纳等认识活动。在这样的认知活动中,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的感受便得到了丰富,随之而来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决心和毅力,越来越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也越来也有细心严谨的态度,越来越有团结互助的品质。

二、发挥科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以教材为主线的课程资源,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1.突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在实验探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教材部分内容以“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动手实践”等具有发现学习特征的形式呈现,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思想,强调的是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现、探究、互动与合作。这不仅符合科学发现和认知的规律,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科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遵循教材的指导思想,多采用预测性质、实验探索、验证预测、得出结论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当实验现象与预测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养成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同时学生也在身心的体验中得到一种团结合作、获取成功的情感满足。

新教材设有阅读”、“读图”、“思考”、“讨论”等栏目,令人耳目一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以图代文,可读性强。“阅读”栏目常有关于科学家、科研成果、科学发展史、科学与科技、科学与生活等资料介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诸如此类的德育素材无疑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3.挖掘教材中隐性的人文素材,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科学学科知识本身也寓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在学习“金属冶炼”时,可以适当介绍“高炉炼铁”的知识,简说钢的冶炼过程。当学生知道这些知识后,引导学生思考“百炼成钢”这个成语在语文上怎么解释?它有什么人生寓意?经过简短的发言,学生们很容易领悟到在人的成长道路上,也要经过千锤百炼,不断剔除自身的劣性与不足,广泛吸收外界的营养与精华,才能成长为高素质的的人。

综上所述,科学和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认真贯彻《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把握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科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把“科学家的科学教育”真正转变成为“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探究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也是众多语文教师,乃至语文教学专家的共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语文教学已不单纯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语文知识的教学与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

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接受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这是关于语文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的问题,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坚守这个原则,贯彻这个思想。的确,我们因此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好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合格生。时值今日,我们依然奉行这个教育思想,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老师所做的就是字词句段篇,学会写生字,记忆新出现的词语,分析文章内容,每段写什么,前后的关系,总结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等等。似乎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完成这些,就等于将语文教学拿下来了。可以说,字词句段篇的学习,听说读写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全部,考试也是从这些内容中出题。我们分析了解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之后,就会发现,这种教育实际上背离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育思想,因为语文教学是全方位的整体性教育,当前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完全沦落为纯知识性的教学,丧失了语文的更多功能,这是一种不健全的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是“育人功能”,什么叫“育”,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育,养子使作善也。”意思就是说,“育”的意思是培养孩子让他做善事,成善人。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其实也就是教化学生,使其成为一个德行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国古人的教育特别强调德行教育,孔子所教学的六科,礼、乐、射、御、书、数,看起来是六门不同的课程,实际上“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孔子教学的核心始终不离道德教化,不离仁人君子,德行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四书》之一的《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大学之道,在于明德”。“明德”即要求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以此来规范自身行为。“诗言志”通过对诗歌和美文的品读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诗歌的情感,达到其教化效果,使教育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古人在识字教学中也体现了德行教育。如《三字经》中就有这样的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199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三字经》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这些素质中,“德”是第一位的,这和古代教育中对“德”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学是优秀的全人教育,我们要把学生的德行教育贯穿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德才兼备人才。

三、通过具体的语文篇目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佳作或是流传千古的美文,或是近代大家的名作,这些作品无一不是文质兼美的范例。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方面教学生学到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文本的解读,通过诗化的学习,实现对学生德性的培养。钱理群先生说:“语文课的诗化是要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从容洒脱的状态下学习语文,从应试教育的精神重负下解放出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篇目,都具有诗一般的文字,水晶一般的纯洁的思想,是学生获得优秀品质的最佳范例。如《散步》讴歌孝道,《春》赞美自然,《紫藤萝瀑布》盛赞生命。学生通过《岳阳楼记》学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襟,在《出师表》里,学生学到了“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的鞠躬尽瘁,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学生学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铮铮傲骨。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文本材料,落实文本里面的深刻思想,让学生领略其中的精髓,转化文中的思想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文本的教化下,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君子,远离宵昧小人的行径,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四、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尤其到高中阶段,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在这一阶段得到固化。作为语文老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自己的写作稳定下来。真善美的主题不但是我们中国人的优秀传统,也是全人类的共识,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始终要弘扬真善美,始终要传递正能量。比如亲情,母爱,生命意识,热爱自然,环保意识,宽容理解,团结友爱,快乐自信,承担责任,规则细节等等话题,都可以帮助学生造就优秀品格,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由于当前社会的复杂性,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许多学生也受到了这样那样的污染,心灵不再纯洁,内心不再健康,他们的内心世界一般不轻易向他人敞开,但是通过学生的作文训练,老师就能及时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困惑,拂去学生心灵的尘垢,使他们及时回归正确的人生道路,尽量避免走弯路。可以说,作文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最好载体,我们语文教师要把握住这个时机,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人格转化。

五、诵读圣贤经典,提高德行能量。

圣贤经典是传承千年的杰作,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文课本的范畴内,而是要放手大胆让学生接触圣贤经典,诵读圣贤经典,让经典的能量来滋养我们的身心。具体来说,这些圣贤经典主要是万经之王的老子《德道经》,五经之首的《易经》,治世修身宝典《黄帝四经》,医学圣典《黄帝内经》,修齐治平佳作《大学》,《论语》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我们只要通过自己的诵读实践,就可以获得最佳的精神养料,我们切不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认为这些古老的智慧经典对我们可有可无,当然我们也不可妄自菲薄,认为我们没有能力接受祖先的智慧,只要我们坚持执两用中的原则,坚持诵读,就能在我们的身心当中产生奇妙的作用。通过经典诵读,使我们在仁、义、礼、智、信五德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总之,我们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树立语文教学是一个全人的观念,将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教学与学生的德行教育有机结合,自觉主动的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才能使语文教学的社会作用更上一个新台阶。

职教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级目的。人文精神的获得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既是它的应有之义,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本文就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语文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的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中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探讨。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第一,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第三,当代人文精神重视弘扬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实际上人文精神这个概念是表达了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一种精神文化传统,就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所以,人文精神,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关怀,尤其应该对人的价值取向、潜能开发、灵魂塑造、身心愉悦等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进行关怀与探索的意识。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教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强调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新认识和定位:人文精神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代中学教育中,如何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也是对当代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应将人文精神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构建更加坚实宽厚的教育平台,从而实现人文精神教育的预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要建设好人文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测量方法等要素,使人文精神教育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二是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文精神教育课程体系导入专业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实现人文精神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整体组装和文理渗透融合。

语文不仅是我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交际工具,而且是我们精神的寄托、情感的升华、意念的召唤。脱离了感情的语文是麻木的、冰冷的、僵硬的,而失去了生命底蕴的语文教学必定无法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着眼于人的个性的发展,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存在。

更重要的.一点是,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关注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教育水平、文化品位、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所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吻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1、在学目标中引进人文教育。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注重传授学生语言文字的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美好的思想道德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意识到自己进行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在单纯的传授一门知识,同时也在担任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综合素质的重任,是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和主导,决定了他在构建人文精神中的独特作用。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楷模。因此,要加强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造就一支具有深厚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人师表,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心理素质,注重人际和谐以及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义务和权利等。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既掌握书本中正确的理论,又体察到生活中真实的人生,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获得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从而提高理想境界,提升人文内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把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对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统一的明确的认识,那么从上到下整个语文教育系统就只能陷在一种本质上的混乱状态,所有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都只不过是盲人摸象,从事实践工作的语文教育者们则观念贫乏,无所适从。因此,现在通过重新探讨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这个问题来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主要是立足于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版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成熟了许多,删除了一些已经与时代要求不相符的篇目,加大了文言文的比例,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强调了人文性,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公德教育、法制教育、敬业教育、人格教育等内容。由此看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是需要进一步加强。

语言是交际交流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是事实,同时语言与自然界、人类历史和精神活动都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是不可否认的。语文中的语言教学,便是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体现;语文中的文学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所以,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互相依托互为补充的,绝不应该把它们对立起来。

4、关注教学评价,推崇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都以对,错论英雄,大多关注知识的正确与否。在《新课标》中,评价还应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教学中可以以下方式进行:实施个性化评价个性化更多的是学生个体情感的参与,是学生自我观点的宣泄,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评价,是学生与学生心灵深处的碰撞,在感悟基础上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加深感悟,同时进行情感交流,培养人文精神。

除了一些总结性的评价机制,我们还应把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的深度,理解分析的准确度,学习态度,方法等纳入考察范围.记录一年中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收集,记载了一些能反映语文学习过程的资料来考察一个学生。

三、结束语。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蕴藏着该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它是该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语文教育的源泉。从根本上开放语文教学的读和写,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也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带学生一起走进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一、语文教师本身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为人准则、治学态度必然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对学生潜移默化形成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人文作用是必要的。

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人格力量作用。“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教师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学习的榜样。教师是学校里最主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校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在他们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中,无时不在以其自身的素质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教师对教学科研的敬业态度、创造精神、个性语言都产生着深刻的教化作用。这种影响力是自然的,非强制性的,但作用是长远的,深入人的心灵底层的。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美,从而成为学生尊敬的榜样。

其次,教师应具备良好文学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美、人性美。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文意识联结作者的人文意识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课文中发现并把握作者的人文意识。平时应多读些名家作品和名人传记,()相互促进,深入分析。只有对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轨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分析作者人文意识的能力。同时要深入思考作品的思想内容,只有经过不断思索,才能获得丰富的想像力,才能把自已的意象世界和作者的意象世界联结在一起,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再次,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不能让学生通过心灵去感知作品的人文意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找到自己与作者情感的切入点,并能因课文而动情,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以此为动力展开备课和授课活动。人文意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情感力量,学生情感一旦被课堂上声情并茂讲授所感染,便能达到激情的目的。不动情,人文意识就会失去让人动容,使人深思的光辉,只有在情感中显示的人文意识才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要把学生引导到人文意识的意图中去,就必须有一个情感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自己先动情,才能带动学生动情,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力量,使其情感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着社会历史景观和人类人文思想,是展示人类文化的窗口,也是我们继承前人道德文明的一个窗口,我们要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实例,渗透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标强调语文的人文因素,把育人与学文结合起来,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构建功能,课标教材、文学作品占绝对优势。从教学层面上说,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文本解读导向,就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切身体验,从文化层面切入,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审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建设人文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课标教材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富有文化内涵。教材中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精神,高贵的人格品质,美丽宽广的自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素材。教师要积极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生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欣赏,渗透感染,潜移默化,使学生德智体美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在学习《醉翁亭记》时,除了要让学生领略其中描写的幽美秀丽的风光,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外,还要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探究欧阳修的思想内涵。这个为人所不知的太守之乐究竟是什么,经过一番讨论,得出结论,即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进一步深入,联系上一篇文章《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再次讨论,得出结论,古人尚有怜恤天下百姓,“以天下为已任”的思想,那么今人又该如何呢?再次讨论,让学生发言,以激发他们树立一种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从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既是一堂美文欣赏课,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走人文教育之路,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论文

现阶段,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方案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语文教师应深入分析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意识,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内容之一。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出高中语文课程的自身优势,通过语文课程独有的魅力,促使学生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全面的品格,逐渐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使学生可以全面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思考,是语文教师应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有利于语文教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可以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一般情况下,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可以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方式,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内容是涵养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结合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包括:树立人文语文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人文文化的教学环境,渗透人文精神;实施人文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等内容。

(一)树立人文语文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环节,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标准,高中语文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逐渐树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现代语文教学观,从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评价与考核等方面重新建构基本价值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教师实施文化教育、陶冶人文精神的能力。通过树立人文语文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其学习能力。因此,树立人文语文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语文教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营造人文文化的教学环境,渗透人文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营造人文文化的教学环境,渗透人文精神,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师生多向信息沟通的过程,师生平等交流与对话,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因此,营造人文文化的教学环境,渗透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师应重视的教学策略之一。

(三)实施人文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人文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形成,对于其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应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更加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环节中,语文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人文精神,逐渐培育学生拥有健全人格,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发展意义。

[2]李婷婷.浅谈高中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7,(7):278.

[4]龙雨.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论文

简单地说,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它的核心和实质在于人文精神。其最重要功能是“教人做人”。主要目的和任务却有着与时俱进的特征。具体显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唤醒人的个性解放和自觉性。德国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其次,抵御物质主义影响,提供人文精神导向。由于受西方文化、流俗文化和物质主义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学生尤其是中职生在人本精神与教育等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人文教育既能为个人提供正确的价值理念,又能为社会提供正确的人文精神导向。再次,克服智育至上的教育缺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教育多被“市场”和“就业”牵着鼻子,普遍存在“重专业教学,轻文化课程”现象,对于人文教育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有克服唯智育教育,把以人文精神为主的非智力与智力教育并行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总体生存。最后,凝聚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当今发展特别强调“软实力”,就是指文化和精神的力量。作为核心生产力的缔造者和“心灵塑造者”,学校及其教师更应具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把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摆上应有的高度和位置来认真对待。而极具人文性特征的语文学科更应当义不容辞、尽职尽责。

(一)生命意识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识。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饱含了对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努力追寻;而《邓稼先》一文,则充分体现了“把个人生命与祖国命运相融合,并满怀民族自豪感的无私赤子之情”。再如《寂静的春天》一文,既表达了对人类破坏自然的有力批判,又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理性张扬;而《我与地坛》则警示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在教育人们应珍视生命,如何思考一种更好的活法。所有这些,都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生命意识教育的丰富元素。

(二)责任与爱的意识教育。

责任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对个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等方面的责任,侧重在于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就是在于把建功立业作为自身追求的崇高境界。这与自古以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有联系又有着本质性区别。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主人翁,劝喻虽然委婉,内中却充满了不计个人得失、忠君爱国的精神品质;《六国论》一文中的苏洵,奉劝北宋朝廷以史为鉴,“不应苟且偷安,而当竭力御侮”;而《左忠毅公轶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则反映了“匹夫之死、忠于社稷”的责任意识。人常言“大爱无声,真爱无形。”诸如《梦和泪》《邓稼先》等文章,那些舍己为人、为国为民的真爱与大爱能够震人心魄、荡涤灵魂,确是人文教育的美妙教材。

(三)理想与意志的教育。

“自古雄才有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对于学生而言,理想与意志是健康成长中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人没有理想是不行的,但实现理想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若缺失相应的意志教育,不是空有理想,就会半途而废。现代学生大多成长于优越环境,普遍带有“90后”“00后”的时代特质,特别是职校生天生患有“理想意志欠缺症”,更加需要对他们注重“精神扶贫”和“意志补钙”。如《过万重山漫想》充分赞扬了那些在不同领域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精神意志;《回忆鲁迅先生》中的鲁迅,为写作常常工作到凌晨等,都可从中赢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效应。

(四)审美意识教育。

有识之士皆重视审美方面的人文教育。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积极倡导把美育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世界观教育活动。吕叔湘先生进一步强调指出:“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这就意味着语文课程蕴藏着丰富多元的美育功能。如《赤壁赋》中,既可让学生领略自然河山的壮美气势,又能从中欣赏到人的精神风貌和力量之美。再如《品质》《边城》和《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之类的阅读教学活动,更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物的高尚纯洁之美。总之,如何开展人文教育与引导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这既是业务能力水平的反映,也是对师德师风和责任意识的考量标准。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的论文

论文摘要:审美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年的语文教学大纲都表明了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管是阅读教学也好,写作教学也好,都忽视了审美教育,其后果是造成了教师厌教语文、学生厌学语文的不良局面,所以语文教学亟需审美教育,呼唤审美教育。

论文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感受,审美体验。

审美认识审美能力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美的内蕴。

内容形式。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教越没味,而且不约而同地都把原因归结于高考这根指挥棒,认为是高考束缚了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这一形象的说法就道出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无奈。但真的是这样吗?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我倒觉得更多的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我这里想谈的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过去,我们在培养学生时,经常会谈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湖南师大杨安教授在《美学纲要》一书里,是这样解释”审美教育”的:“美育,是在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健康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操,深层次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它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而且,审美教育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是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比如,在智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入美育因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缺少了诗意的美感的涌流,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审美教育,不但能通过审美价值唤起人的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情感和激情,而且能通过发展人们的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和幻想等认识的直接形式和感性形式,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敏感的、丰富的情感反应,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美丑观念和善恶观念总是交织在一起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趣味,影响着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美育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

二、语文与审美教育。

其实,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这从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都能看出来。比如1986年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对“教学目的”的说明中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而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虽然比以前有较大的变动,但它仍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些阐述无疑都在表明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审美教育,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许多语文教师也许对《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其中的许多精神实质,可能并没有真正去深入领会,尤其是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就没有到位,所以在教学实际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去实施审美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意识、审美教育的缺失。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进步是:文学性大大增强。选入教材的文章多为历代或现当代的名篇,大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面对如此丰富的美的教学文本,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具备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意识来实施审美的教育,从而通过师生共同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现实中沉重的考试压力,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为应付考试,初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中考,高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高考。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篇篇经典美文,被肢解为字、词、句的分析,语、修、逻、文的解剖,以及空洞、苍白的道德标鉴。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审美资源被白白地流失、浪费。

例如,教柳宗元的诗《江雪》,有的教师就只停留在对诗句的解说、对柳宗元思想品格的分析、而没有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苍茫寥廓、纯洁寂静、远离尘俗的独特意境,以及在这一意境之中的凝聚着浓郁象征意蕴的“蓑笠翁”形象。这一意境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这样的意境无疑是一种极致的美。教师带领学生去揣摩这一意境,也就是一次绝佳的审美活动,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也就是一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审美认识,即通过意境的揣摩感悟到柳宗元那清高而孤傲的内心情感,而作为审美者的学生自己无疑也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它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语言的美、结构的美、意境的美、情韵的美等,那么,我们在教学时,也就应该把它作为美文(文质兼美的散文)来赏析,带着学生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清幽、静美的月下荷塘,去欣赏那月下荷花的别样的美,去体会荷塘之上月色与荷花相互交融的优美的意境。进而体察朱自清先生那含蓄蕴藉的内心情感。我想,如果用这样一种带着审美意识、审美眼光的教学方式来讲授《荷塘月色》,那么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受到一次美的熏陶,甚至心灵的净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这篇本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蕴的美文教成了单薄的散文,将教学过程肢解为结构层次的分析、段意的概括、语言的品味(也浅化成了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主旨的归纳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对这篇本来优美的散文就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美,更不能深入品味其中美的内蕴,也就更谈不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了无兴趣,误认为语文是枯燥乏味的。而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甚至包括老师自己都会形成一种审美疲劳,对美的文章,甚至美的事物感觉迟钝,从而造成审美的缺失。

(二)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凡是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好文章几乎是凤毛麟角,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苍白、语言贫乏,让人读之乏味。要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首先前面分析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深入领会文章的美,也就不大可能写得出美的文章来。其次,写作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热衷于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起、承、转、合”“总―分―总”“凤头、豹尾、猪肚”等等,但是却很少启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漂亮,但内容却贫乏、枯燥、空洞,有些还很牵强、做作,这样缺少实际内容,尤其缺少美的内蕴的文章,怎么能打动人呢?而相反,那种真正对生活、对事物有自己独特感受和认识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质朴、没什么技巧,也能打动人,也是好文章,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内蕴,有美的特质,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形式,不要技巧了,而是强调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是主要的,起着决定作用,而形式与技巧应该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美意识去发掘生活中美的事物。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了。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语文教学呼唤审美教育的参与。而且这与应试其实并不矛盾,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依据的始终是教学大纲,考的无非是基础和能力,而审美能力的考查其实在这两大考试中都有体现,比如阅读和写作这两大块。都要考察到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审美教育与应试对立起来,而应该从本质上认识到它们的一致性。越是重视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越会觉得考试其实很容易,效果也会更好。

真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让师生都觉得快乐,都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这并不是梦,它是一定能实现的,只要我们都来重视并实施审美教育,更何况有些语文教师已经在这么做了。

参考文献。

1美学纲要》(作者,杨安,湖南人民出版社)。

2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86年版)。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版)。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对人文精神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给语文以应有的地位。

人文素养可以这样理解:学习者通过长期学习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而获得的精神上、思想上的修养积淀。它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文知识的修养是通过学习各种人文学科而获得的文学修养、艺术审美修养、哲学理论修养等,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崇高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团队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一、珍视新教材,挖掘教材人文素养的内涵。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初中语文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为例,七年级的第一单元所选择的课文均属于叙事文章,文章中蕴涵着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是告诉学生:要有目标、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最后一定可以看见“大海”。这一课对于我们山里的孩子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他们,也特别向往着走出山沟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于鼓舞他们认真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则告诉了孩子们:不要看着远处的目标感到畏惧,我们要着眼于眼前,克服现在的困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最后成功永远属于我们,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熏陶。相信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

二、深入学习,简单考试。

深入的学习,简单的考试,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既指教师的教,又指学生的.学。中学语文,老师有本事深教,学生有能力深学,考试却大可不必故弄玄虚,煞有介事地模仿数理化学科搞标准化语文深考。恰恰相反,这时正要看你语文老师有没有胆略敢不敢浅考。语文近期学什么就考什么,很深广的内容,教师分阶段明确限定范围,学生即可就感到浅显了。对一些较难的综合性语文考卷,未尝不可以开卷考试,再深的试题,一开卷相对也就浅显了。就机智就鲜活就有趣就收获了,依然就可持续发展了。显然这不仅是有无胆略敢不敢浅考的观念问题,而是关涉到有无能耐会不会浅考的技能问题。或以比较浅显的方式考了较深的内容,学生掌握了较深的内容或以比较浅显的内容考了较高的技能,学生具有了较强的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老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自得,依赖于学生的自我领会,还有一些老师错误地理解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让学生放任自流,漫无边际地发挥;老师放弃了应有的言传,而安于散漫性、随意性的教学现状,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语文方法的方法指导,对语文教改中出现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新形式不屑一顾。这是老师思维僵化的表现。

三、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深化人文素养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是那样壮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彰显的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意志;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闪耀的正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惊人智慧……如何将这些材料中的人文素养加以深化,除了阅读理解之外,借助其他艺术手段也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添色彩。毕竟,文学作品的艺术享受如果只凭口舌传达,未免太过抽象,但如果借助音乐(录音)、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艺术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功能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如《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表现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小提琴名曲《化蝶》又是多么相近。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本来就是相通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加深学生对教材中人文素养的理解和吸收。

四、精心塑造人文素养品行。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既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又要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既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也要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同时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培养人这个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把语言知识训练和人文素养教育和谐统一起来,这样的教学才能鲜活,才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孙瑞明,辛成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语文教育,,(10).

[2]吴友智.教育:彰显学生“解放的智慧”[j].教书育人,,(6).。

[4]李镇西.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件,如北京演艺职业学校的辱师事件,四川地震中“张雅辱骂灾区”事件,观看《南京!南京!》两名90后学生电影院被逐事件,杭州胡斌飙车撞人事件,不禁让我们发问:“我们的青少年怎么了?”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这些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对尊严的践踏,缺少人性的良知,缺少人文素养。我国中职生大多是15~20岁的青少年,由于许多中职学校急功近利,忽视对学生人文方面的教育,使得有些学生的人文素养较差,这是值得每个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和思考的问题。以下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1文化水平偏低,人文知识缺乏。

大多数中职学生入学成绩较差,文化底子相对薄弱。入学后,由于思想认识偏差,这就导致文化素质低下。再加上大多数学生重技能,轻文化基础课的思想,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美学知识缺乏。

1.2文字功底薄弱,表达能力不强。

不少学生因以前语文没学好,所以听说读写能力不强,这就造成了字写不好,话不会说,句不会断,文章不会写,经常发现学生写的请假条,思想汇报,工作总结等应用文,多是格式不对,条理不清,词不达意,错字连篇。面试时,学生不知如何表达。

1.3自卑心理严重,承挫能力脆弱。

大部分学生因有失败的经历,心里有阴影。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承挫能力脆弱。在学习、实习过程中,稍有不顺,很容易就会心灰意冷,毫无斗志,甚至破罐子破碎。有的则长期抑郁,导致患上抑郁症,甚至发展到精神分裂症,造成个人、家庭的悲剧。

1.4理想信念缺乏,人文素养缺失。

很多学生认为读中职意味着理想的破灭,今后只求“学一套技术,找一碗饭吃”。因此出现了专业课认真对待,文化课敷衍了事的现象。由于忽视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进取之心和成才之志,抱着得过且过的混日子心态。

2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2.1符合时代的要求。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劳动者是“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的人才”。技术含量低,简单重复的职业越来越被技术含量高、综合创新的职业所替代。时代要求现代劳动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还要有科学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挫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出的学生要会选择,会创造,会合作,会抗挫,具有现代人格的人。只有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2.2符合中职学校办学的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获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技能,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学生不应该只是个“工具人”,还应该是个“社会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学会做人”,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2.3符合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大多中职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进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终身的过程,这不仅要求中职毕业生具有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及审美能力,积极进取的心态;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心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知道如何发展职业技能,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如何为社会做贡献,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3.1转变师生观念,重新认识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基础课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服务,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准备。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3.2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开设人文选修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综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要进行课程改革。中职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应在遵循教学循序渐进规律,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人文选修课,人文选修课可以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例如“社交礼仪”、“心理健康”、“诗词赏析”、“论语心得”、“美学艺术鉴赏”、“创造与创业”等,全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每学期选择1~2门,实行走班上课。课程的教材由任课教师自定,也可以自编。这样有利于拓宽人文视野,陶冶情操,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激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宣传栏、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校刊等阵地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学校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业余党团校的作用,充分挖掘和施展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大赛,校运会,美化教室宿舍比赛,征文比赛等等,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体验到美,产生美的升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校风,学风,校园精神的形成。

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人文素养的培育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业务过硬,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端正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再次,通过有效的管理监督,强化教师学习的效果。最后,要求教师结合本职工作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既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训练,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才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明亮.浅谈在职业中学如何发展人文教育[j].中外教育研究..(2).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的论文

近日,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来到白银市教师培训中心,听了许多老师的讲课,深受感动和启发。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亮点和特色,值得我们学习。但我总觉得有些遗憾,似乎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就象一碗白开水,淡而无味。缺少什么呢?激情。

一、上好一堂课,教师要先做个好演员。

高振茂老师的课之所以深受学员们的喜爱,就是因为他的举手投足,语言神态拿捏得恰到好处,感染了学员,打动了学员。一些经典的老歌,至今传唱不衰,就是因为他唱出了激情,唱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引起了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语文教学也是一台戏。语文课堂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扮演着及其主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台戏的成败。那么,语文老师怎样才能演好这出戏呢?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和激情,试想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又怎能调动起学生的激情呢?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努力将作品中的“情”转化为自己的“情”,做到储情于胸。上课时要调整好心态,忘却生活中的不快与烦恼,愉快地走进课堂,用自己的微笑给课堂奠定一个轻松愉快的基调,用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用自己的激情和热情去点燃学生,感染学生。其次要想成为一位好演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表演艺术”。要以身表情,教师应强化“角色”意识,全方位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激情满怀地去感染学生,创设一种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氛围。举手投足落落大方,音容笑貌温文尔雅,给学生以美的形象。要声溶情:要以声绘情,以情体声,声情并茂。“玲玲如振玉”、“累累如贯珠”。教学语言也应象一曲交响乐那样,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同时,力争幽默诙谐、增强其感染力。要以目传情,眼睛是情感交流的窗口。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动力。要以心动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是起迪学生智慧的钥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喻之以义,导之以行,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最后,教师还要有学习的激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只有自己知识渊博,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才能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异向思维并机智的应对。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吸取源头活水,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与学生交流。

二、教师更应该成为一个好导演。

教师一个人充满激情,那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唱得再好,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语文这台戏的主角。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良好的导演,通过对语文教材的独特理解、充满情感的语言、富于激情的动作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将演员带人到情感境界。苏霍姆林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知识和情感需要的前提下,引发他们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都会积极思索,大胆发言才会有一股学习热情。要善于用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能触动学习灵魂的东西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找到最佳的激发点,激发出学生的真情,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教学效果。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领路者;在学生间的合作探究中,教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组织者、参与者。

总之,要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落实语文课堂上的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让课堂充满激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探究论文

学生的感情因素是非常丰富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特定的思想内容与写作形式,还有独特的感情色彩。一篇文章中的感情因素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有一种统贯全篇的基本情调,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基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掌握好这种基调,根据教材的情感因素来规定教学的情感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好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其情感得到升华。比如,在教学《龟虽寿》这首诗时,需要学生用心去品味诗人曹操的壮志情怀,这个时候的课堂氛围也应该是澎湃激昂且积极向上的。

与之相反的是,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时,文章中描写史铁生先生的双腿瘫痪,作者不理解母爱的深厚表现出了任性行为时,课堂的气氛应该是深沉痛心的,这些都是需要掌握的基调,只有掌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教学时才会游刃有余。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将教材中隐含着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既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美德,又能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既能够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又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在课外进行德育渗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将德育理念渗透在活动当中。比如,我们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作文比赛或者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理念渗透到各种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在课前或者是课后都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书籍目录,组织学生去阅读,让他们多看、多读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然后再结合自身的阅读写一些读后感,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接受一些健康的理念和教育。

此外,教师也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爱国主义百部影片”或者是“综艺大观”等电影或者是电视节目,组织学生看一些新闻,然后再让他们谈一下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及时了解全球的地理风貌和社会信息及历史文化,关注国内外经济政治的最新发展动态,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接受德育的熏陶。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这些活动的开展都能够起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心灵的作用。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渗透德育理念,这是培养学生德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作文题目指导学生去写,例如,让学生写一篇最佩服的同学或者老师,写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认真的观察得出谁是自己最佩服的人,这个人有哪些优点,并通过对比分析认真反省自身的缺点,学习他人的优良品质。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方面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摄取,把身边发生的一些真实事情编织成自己的语言写入到作文当中,去领悟生活的真谛,逐渐提高学生鉴赏生活的能力。加强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与推进,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应将德育渗透在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洗礼的同时,也接受德育的熏陶。

教师也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言行。

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教学思想是引导教学过程的灵魂。中学历史教师渗透现代化的教学思想,这是执行历史新课标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下面两点:转变应试教学思想,积极地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论知识,主动参与关于新课改的培训,切实把握历史新课标的本质所在,即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下,重视学生学习技巧的把握、学习过程的参与,特别是让学生塑造社会认可以及自身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态度、方法;树立综合发展、服务社会、以人为本、以情为主、以史为鉴、情理统一的新教学思想,从而使注重教师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注重讲解转变为注重发展、注重规格一致教育转变为差异性教育,通过如此的思想在历史教学中加以渗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2有效地挖掘文本蕴含的人文素材。

培养人文精神关键在于选择和挖掘人文教育资源。历史教师应当仔细地探究文本,从而发现文本蕴含的人文精神,探究人文精神跟历史的结合点,启发学生由历史当中吸收能量。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涵盖的人文精神非常丰富。只要跟学生认知能力与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文本素材,以及表现民族精神和社会时代特点的事件、人物都可以在历史教学知识中渗透,且加以拓展与进一步地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解历史人物屈原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离骚》之名,那么学生并不清楚离骚之事;倘若教师在讲解屈原的过程中,为学生多介绍关于屈原创作《离骚》的背景和屈原投江的事件,并且有效地联系端午节的由来,那么学生肯定充满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渗透人文教育。这对学生看待社会跟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

3.3实施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新课改需要教师不再实施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究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为此,首先,历史教师应创设一种合作互动和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和学习。其次,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幽默性、启发性与激励性的语言。历史教学知识的主导是理性的分析和概括的史实,这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乏味和单调感。倘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艺术化的语言形式,在史实当中增加叙述性的展示,在分析当中应用幽默的语言形式,在总结当中应用启发性与激励性的语言,那么就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人文效果。最后,教师应当应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使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像是案例教学、扮演角色、探讨交流等教学模式的实施,特别是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以使学生积极地建构、感受、生成。例如,教师提问学生“落后是不是一定会挨打?”的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中外历史事件,从而形成新的认知。这样,有的学生提出了落后能够征服先进的观点,且以我国古代落后的少数民族征服先进的汉民族作为证据进行分析;有的学生提出了落后未必挨打的.结论,且以19世纪晚期强大的意大利被落后的埃塞俄比亚打败进行论证。这一系列的结论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表现。

3.4教师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倘若教师缺少较高的人文素养,那么就难以体会到人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因而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倘若教师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教学艺术、宽广的胸怀、认真的教学态度、丰富的知识,那么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实施中学历史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务必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讲,需要做到下面几点:在关注人类以往、现实社会、人类未来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提高自己的人格;在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广泛地学习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实现自我理论知识的丰富;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契合人文精神和历史内容。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理想的人文教育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灿烂辉煌,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实施适宜的教学模式,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社利.五环节教学法――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410.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探究论文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不仅能提供一种认知性的生存知识和生存意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生命意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尊重和实践的意识,亦即生命观和与之相关的生命价值观。对学生而言,生命的教育使他们重新理智的去看待生命本身和生命的进行过程,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

近几年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有关中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一幕幕惨剧令人触目惊心,生命教育迫在眉睫。这是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更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语文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体,教育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学校教育活动中去。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为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要想获得各自生命的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新的发展,必须从生命的视角来关照师生的共同成长,依赖教育活动中两个生命主体间的交往和互动、理解和支持,并通过平等的交流对话,在语文这个充满生命关爱的锦囊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体会生命的真谛。

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日益凸显,对人的生命及其价值意义的思考,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教育是人的教育,理应从关注人的生命出发,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人的生命质量,通过对个体生命整体发展的成全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实告诉我们,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事实告诉我们,中学语文应该肩负起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

让我们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都同生命发展联系起来,以哺育生命健康成长、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力求把他们培养成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惜生命的人,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关爱他人、热爱自然,使他们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语文教师应该站在“生命”的高度,既要以自身的力量感染和引导学生的成长,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学习,提升能力,发挥生命的光彩和力量。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来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生命,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从而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创造生命、建构生命。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实践生命教育的理念,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大背景充分重视每个生命个体,只有大环境的支持以及相关的后续环节都跟上,语文教学的改革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

尽管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它的实践异常的艰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年代,教育教学都将因生命而绽放光彩!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探究论文

人文教育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生活理念,并且要针对这些现象制订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处理好道德情感关系等问题,能帮助人们在智力、道德、情感、身体等各方面处于最好的状态,进而提升人们的整体素质。

诸多不利因素的社会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导致部分学生会产生崇拜、羡慕富豪的心理。在同学聚会上,会模仿有钱人进入餐厅,包下整个餐厅进行挥霍,完全忽视自己只是个学生,不应该铺张浪费。还有一些称霸武林的武侠、言情电影和电视剧的描写,表现出的哥们义气或英雄救美、疯狂的爱情等,使一些十几岁的高中生情绪不能被控制。他们发泄自己的情绪,狂热地追逐那些年轻影星,或者沉迷于恋爱。很多学生由此失去进取心,甚至放弃学习。还有的高中生更喜欢计算机网络的虚拟世界,沉迷于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许多学生甚至不能自拔。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教育的作用,完善学生生活品位高雅和高尚的教育功能,推动他们的健康成长。

1.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为了执行人文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的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世界。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都必须要覆盖。熟悉的哲学家,通过天文、地理等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成为他的人文主义。高中语文教师要有灵敏、深刻的时代目光。针对复杂的社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大面积的收集,及时地筛选和体验,进而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高中语文教师要开朗、乐观,充满生机、风趣,同时也应具备意气风发、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充满生活气息,追求理想。这样的语文教师将永远有活力。因为学生受到这样老师的感染,会感到非常愉快,从而形成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追求理想生活的自觉认识。

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对精选的内容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材每一篇文章,充满鲜活的思想。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人力资源,指导课本的思想内容,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高中语文教学是人力资源的宝库。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将融汇到作者的思考中,以此受到启发,自觉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取他们的终身发展,做好精神基础。

3.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立人”。也就是说:人的个性发展特点,发挥人的内在潜能,培养人的高尚品德,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达成这一目标最方便、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自主”意味着学生有主动权和选择学习的权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而研究内容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协助学生树立意识,按照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对自己适合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认识到学生的潜能可以通过自主的方式进行。“合作”是指改变课堂活动的互动模式,变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方式。在平等的环境中,每个学生积极用脑,阅读文章,进行讨论,相互修正。全班学生可以彼此团结和合作交流。“探究”是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挖掘和发现新的、与以往不同的事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调节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解决学习活动的良好问题,使学生不间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强化自我人格,提高人生境界,逐渐加强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认识,进而和谐发展。表现出人文教育,要通过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健康教育和终身发展为主。

中学语文的教育中关于人文教育是不应该仅限制在课堂和学习,它关系到教学、家庭、社会等很多方面。中学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几个因素中所涉及的人文教育潜力,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各因素的整体人文教育功能,以实现全面的育人目标。同时,人文教育的方式则应打破固定模式,做到针对性、趣味性、成效性、可操作性四者合一。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真正达到人文与教育的双重目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