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先进事迹材料(专业17篇)

时间:2023-12-03 06:35:55 作者:BW笔侠

事迹材料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帮助我们在类似的情境下做出更好的决策和行动。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些精心挑选的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考。

科技先进事迹材料

叶xx,xx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2021年xx省企业“创新达人”。

九洲的企业文化是诚实守信、客户至上、团结奋进、求严创新。研发工作,更该如此。12月10日,刚巡查完实验室,xx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叶xx在笔记本上记下问题,以便处理。

初见叶xx,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踏实、朴素、严谨、细心。从事药物研发18年,他开发了多个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为主要发明人拥有5项授权发明专利,主持的多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并获评2021年xx省企业“创新达人”。

从零到一,实现技术突破。

叶xx算得上是九洲的老员工了。2003年,他入职九洲,至今一直从事药物研发工作,在重大科研项目、基础技术研究、“卡脖子”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

达卢那韦,强生公司冰岛分公司蒂博泰克研发的一种非肽类hiv蛋白酶抑制剂,2006年在美国上市。该药常与利托那韦以及其他抗逆转录药物联合用于成人艾滋病感染者的后期治疗。

达卢那韦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主要有两种。但这两种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鉴于达卢那韦良好的药物前景,2014年九洲决定,开发一种新的合成路线。

当时,叶xx是企业研发中心某部室的副部长,带着一支5人小团队。任务传达后,团队第一时间投入研究。“研发过程中,晶型问题是个难题。”叶xx说,混晶现象常出现,影响药物稳定性。

通过反复试验,叶xx团队攻克难题,完成工艺路线创新,采用更加经济、高效、稳定的合成路线得到关键中间体,应用于产品制备。2016年,九洲新工艺合成的达卢那韦率先投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产品。该项目也为公司创造1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这些年,叶xx在技术上不断优化,领衔的多个项目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达卢那韦创新工艺开发》获得“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苯扎贝特创新合成工艺》获得“xx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甲磺酸伊马替尼创新合成工艺和产业化》获得“xx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以老带新,引领团队成长。

凭借精湛的技艺和踏实的作风,叶xx逐渐成为企业中坚力量。2017年,他担任企业研发中心总监。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的在研药物瑞德西韦,凭借良好的抗病毒性被全球关注。与国内不少药企一样,九洲也迅速上马“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研发”项目。

叶xx负责该项目管理和任务协调。在他带领下,团队奋战数十个日夜,提前一个月完成项目工艺路线的小试开发,并通过连续流动化学反应系统成功将瑞德西韦项目推上生产。工艺方面,团队将-100℃的釜式反应提到-30℃至-35℃,并通过连续流动化学的方法将强酸强腐蚀性、剧毒的危险化学品降低了安全风险,该项目为公司创造了7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自我进步的同时,团队也一起成长。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他会手把手教授给组员。除了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外,他还要求大家掌握法律法规、专利申报等相关方面知识。叶xx已带出五个组长,吴昊、徐巧巧等人更是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力量。

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如今的研发中心学习氛围浓厚,越来越多新生力量加入。重庆小伙白然大学毕业后来到九洲,虽然入职才短短几个月,对这份工作却有了深刻认同感:“台州医药化工产业发达,九洲的企业氛围很好,椒江这座城市我也很喜欢,我已经有在这里定居的打算了。”

身兼两职,学习永无止境。

今年,叶xx身上的担子挺重。

九洲给研发中心部署了三大方向:自剂原药料联动生产、仿制药研发创新、拓展定制服务。

此外,今年9月,叶xx还担任企业生产部副总。人员、设备、安全、环保……一切围绕生产计划转,他需要兼顾的东西更多了。

从研发线到生产线,叶xx有自己的考量:他希望职业生涯里有药业研制全产业链的经验。几个月下来,叶xx在新岗位适应得也很快。身兼两职,游刃有余,除了对公司的熟悉外,更离不开他多年的学习探索。

工作之外,叶xx将大量精力放在学习上。他加入九洲大学堂,接受管理类、办公类技能培训。他参加企业针对中高层开设的远航计划,每个月都要考试检验学习成果。他还自费报名校外培训,弥补自身不足。

“我如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九洲的栽培。时代进步很快,不进则退,唯有终生学习,才能保持前进,保持清醒。”叶xx说。

某某同志自20xx年开始从事基层工会工作。从事工会工作以来,他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刻苦钻研工会工作,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扎扎实实地开展基层工会工作,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工会会员们的一致好评。20xx年7月经过党组织的考验已培养成为一名中共党员。20xx年,他工作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勤奋踏实,并且能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党的组织原则规范自我的行为,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其事迹简介如下:。

一、热爱工会工作,熟悉工会业务,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和工会业务知识。

他十分热爱工会工作,身为一名兼职工会主席,能很好的处理工会工作与专业工作的矛盾,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工作勤奋,作风正派、民主,从不计个人得失,能出色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个工会工作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才能把握好正确的航向。为此,xxx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第一位。多年来,他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经过学习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梦想信念,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自我的行为,保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政治意识,时刻坚持清醒的头脑,使各项工作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始终同党中央坚持高度一致。

他在工作中能不断总结经验,遇事虚心向公司工会领导请教,不断熟悉工会业务,提高理论水平。自从任基层工会主席以来,他严格要求自我,努力工作,随身的背袋里时刻装着相关法律法规书籍和对工会工作有帮忙的资料,如:《劳动法》、《女职工权益保护法》、“工会目标考核职责书”等,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提高了政治理论和工会业务知识水平。

二、能切实履行工会职责,关心职工疾苦,做职工的贴心人。

他是一个办事认真,工作严谨,勤政务实的人,他讲求工作效率,更讲求工作质量,经他手中处理的事情,总是一丝不苟,井井有条,从不马虎。他就是这么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干实事的人。一向以来,他对职工的帮扶、慰问工作十分重视,把关心职工生活与工会工作紧密结合,及时把工会的关心和温暖送到了广大职工的心坎上。在他的领导下s基层工会现已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档案、困难职工子女档案。在职工因工受伤住院、生病住院或家庭亲人去世时,他进取主动联系公司工会及组织部门领导到医院看望慰问,深入职工家庭进行看望慰问,并根据基层工会实际对工伤、生病住院职工送达每人150元、100元的慰问金,对亲人去世职工送达200元慰问金。在20xx年中共组织看望慰问15人〃次。

在春节、中秋、国庆节日期间,他认真协助公司工会做好对困难职工的“送温暖”工作,共看望慰问困难职工5人次。把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及时送到了急需帮忙的人们手中,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他深入职工家庭,及时帮组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职工的事情当作自我的事情来办,及时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敢于和善于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xx职工xxx的老婆aaa身患恶疾,某某同志多次组织向他们送温暖,切实帮忙他们解决困难。aaa身体康复后他又主动和社区联系给予帮忙解决工作,现社区已将安排在bbb残联专职。一年期合同工ppp的女儿上小学报不了名,他进取帮忙协调想办法,将此事反映到公司工会,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正是某某同志“把心放在职工身上,把实事办在职工急需上,把温暖送到职工心上”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受到基层职工高度好评,公司工会领导对s基层送温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精心组织,进取开展各项活动,按时完成公司工会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是“三八”节中,协助公司工会组织女职工到mm公司(jj)进行交流学习,为女职工供给一个交流平台,让大家在交流中进取,在进取中开阔视野,做到心境愉快,健康向上,树立“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凡事以包容、顾大局的方式来处理,为促进公司和谐发展供给强有力的保障。

四、严格要求自我,进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党政领导分忧。

xxx始终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和腐蚀,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公司和分厂的利益,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端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较好地坚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讨论《ss方案》时,他进取组织职工参加并将意见和提议提交物业公司,让职工进取参与和监督,扩大职工知情权,发挥职工提议权。

对人力部下发的yyy考勤休假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dd公司退休人员管理制度(试行征求意见稿)、dd公司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dd公司员工流动管理制度(试行征求意见稿)进行认真的讨论及审议,及时将结果反馈公司工会。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他深入职工群众、家庭,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了解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开展情景,了解员工的心声,帮忙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xx年配合部门领导和职工交心、谈心9人〃次。

经过长期的进取努力,某某同志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受到了广大会员的一致好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真正起到了职工群众和党政领导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科技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姬庆军,20xx年任鲁桥镇科协办公室主任。两年来,该同志通过政策推动、利益驱动、示范带动等措施,全镇的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训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20xx、20xx年,全镇共引进有关人才56人,组织科技培训15期、83个班,参训人数近万人。人才的引进与科技培训成果显著:全镇形成1.8万亩乌鳢养殖基地,3000亩湖蟹养殖基地,1000亩泥鳅养殖基地,6000亩芦笋种植基地,3500亩杞柳种植基地,50亩番鸭育种基地,100亩双孢菇种植基地。1998年,被省科协命名为省科普示范基地。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是科普工作由虚向实转化的重要载体。为此,姬庆军同志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全镇科技工作全面推广的基石。

首先,审时度势把握市场走向,强化政策引导。该同志每年两次组织力量进村入户调研分析,面向市场,提出对策。20xx年年底,通过考察,引进了双孢菇等食用菌种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赁100亩土地包费租给群众发展双孢菇种植。镇农技站、农经站、水利站等部门的同志在姬庆军同志的带领下发展双孢菇种植。目前,全镇共发展大棚86个。20xx年年初,在渔业养殖效益走低的形势下,姬庆军同志协调人员与韩国客商合资,引进优质泥鳅,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占地600亩的泥鳅养殖场。

其次,多层次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引导。一是建立科技示范与周围农户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有效地调动了农户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二是成立技术顾问组。姬庆军聘请山农大动科院的教授、江苏双孢菇种植大户、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顾问组,以专家为依托,在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服务,所以在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及试验示范项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六次,受训人员1600余人。

第三是引进人才,多渠道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强化市场引导。两年来,姬庆军同志通过各种形式引进人才56人,不断充实到科技示范基地中,成为了基地的科技骨干。同时,组织成立了乌鳢养殖协会、芦笋种植协会和渔业总支麻鸭养殖协会,不定期地向全镇农户发布产品信息,供农民作市场决策参考。在产品销售方面,协同县有关部门与农户签订供销合同,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失。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我要带着护士守护好自己的家园,那么我们就要做好院内的疫情防护工作,包括我们的预检分诊,包括发热病房以及普通病房的防护工作。”

史铁英,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2020年1月19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到上级通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史铁英立即带领全院1848名护士坚守在了抗疫的各个“战线”上。

规划新冠病毒肺炎专门诊区;协调应急物资、调整人员班次;规范发热门诊消毒隔离流程……在医务、院感、住院部、门诊部等各个部门,都能看到史铁英忙碌的身影。

“对我来说,主要是做好人员的培训,调控以及整个布局的调整。培训工作的流程、防护的技能以及咽拭子的采集。”

抗疫以来,史铁英始终保持着斗志。她知道,主帅的精神决定了护理部这支部队的斗志。然而这位在工作中雷厉风行的“铁娘子”,也曾有过难以抉择的时刻。“在1个小时之内报了279名护士积极地申请去武汉,那么对我来说不是要选择谁去武汉,而是选择不让谁去。”

“她握着我的手,当时我发现她已经眼含热泪了,哽咽地跟我说,‘永宁,麻烦你一定要把所有的队员安全地带回来’。”出发前往武汉前,史铁英握着她的手说的这句话,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刘永宁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最终,大医援鄂护理团队以在院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成绩,给援鄂任务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护士告诉我,‘主任,我下班了’‘主任,我平平安安回来了’。”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自1978年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李玉就踏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之路。

李玉和团队深入全国所有省市区开展菌物资源调查,系统开展菌类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等基础研究,获得1.2万份标本与菌株。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占世界已知种的2/3,发现并命名36个黏菌新种,开创了我国黏菌分类学研究的新领域。

除此之外,李玉等人还完成《中国真菌志—香菇卷》编研,制作了全球98%以上的黏菌分子生物学标本,建成了我国首个菌类种质资源库。

由于我国菌物学研究起步晚,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因此李玉对于人才培养一直牵肠挂肚。

他和弟子们挑起了建设我国第一个菌物专业的重担,在一堆废旧的物资中拣回了这个专业所需的仪器设备,并较短时间内在吉林农业大学设立了菌类作物自主设置博士授权学科和硕士授权学科。30多年来,他累计培养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上百人,大部分已经成长为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

李玉又推动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我国首个菌物类本科专业。

为食用菌产业打好根基。

在披荆斩棘的科研道路上,有人问:“你们老研究这些菌有什么用?谁关心多一种少一种?就不能研究点儿让百姓挣钱的事吗?”

李玉有些五味杂陈,但也更坚定了信念,“一定要让菌物进入公众的视野,进入科学家的教材,进入大众的读本,进入农民的田间地头,进入企业家的工厂,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

食用菌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专业,近年才发展成为大产业。李玉对比了两组数字:1978年我国食用菌产量才5.7万吨,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食用菌产量已近4000万吨。

如今,中国食用菌产量已占全球75%以上,然而,我国是食用菌大国,却不是强国。李玉介绍,目前我国食用菌菌种基本来自荷兰、美国等国,木耳、香菇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就连加工设备也需要进口。“因此,全产业链创新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以创新成果为依托,李玉先后主持完成“973”“948”科研项目50余项,创新和改进了全日光间歇迷雾栽培黑木耳、小孔出耳等8项关键技术,颠覆了食用菌需棚室遮光保湿栽培传统理念,解决了北方食用菌发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国家“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的食用菌发展战略,促进了菌物科学的发展及食用菌产业化升级。

李玉认为,食用菌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产业环。他和团队建立起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选育黑木耳、玉木耳等广适性品种45个;集成创新出两棚制花菇生产、米菇间作、全株高值化利用等9项生产工艺,改变了食用菌产业低水平徘徊的局面,产生经济效益达300亿元。

他们见证了我国食用菌产业从简陋的地沟、菇棚,到花园式的基地;从传统的庭院式生产,到现代化的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过程。

“食用菌产业是我们的根基,应用真菌学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离不开生产一线。”李玉时常对学生说。

国内国外科技扶贫。

“小木耳,大产业。”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这样点评。这正是李玉团队对口科技帮扶的成果。

由科技部牵线李玉团队奔赴柞水县开启了科技扶贫行动。团队为柞水选育的5个木耳移栽品种都实现了大面积推广柞水木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两年后柞水县正是依靠木耳产业实现了脱贫摘帽。此后为了避免产业总体效益不高、“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发生李玉团队又开始了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木耳冰淇淋、木耳脆片、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等等产品已相继研发成功在柞水木耳全链条产品矩阵已见雏形。

“脱贫攻坚完成后还不是终点,我们得继续帮助当地考虑如何转入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玉兴奋地表示。

事实上,李玉自起就开始积极投身全国脱贫攻坚事业,吉林汪清、云南澜沧、浙江庆元、山西临县、贵州铜仁、河北阜平……李玉团队在全国40多个贫困县(市)留下足迹,带领农民精准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示范推广60亿菌袋,带动上万贫困户依靠食用菌稳固脱贫。

食用菌栽培技术还通过中国援助项目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到达了赞比亚。李玉团队针对赞比亚高原热带气候特点,集成创新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食用菌品种8个和配套生产技术体系,帮助当地人民全年都能吃上蘑菇,更是以食用菌改变了赞比亚的种植业结构和种植面貌。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总书记的点赞,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内的食用菌产业在国民经济主战场,特别是在国家精准产业扶贫方面发挥的实实在在的作用,更是中国食用菌产业迈向全新里程的进军号。”李玉的声音愈发铿锵。

科技创新先进事迹材料

秋风,送来收获的呼唤,也诠释着丰收的一年,阳光,播撒下温情的种子,也奉献着爱的乳汁;祖国,取得辉煌的成就,更寻求着长足的发展。寒假期间,我阅读了《我爱我的祖国》这本浙江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用书。

使我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书中《创新让企业获得了新生》讲到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袭来,民营企业遭遇寒流。年销售额几十亿元的.中国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6月被传欠巨债面临破产。2009年1月,飞跃集团在沉寂多时之后,获得2008年度中国创新腾飞奖,因这这离资金链断裂不到10个月。

原来,飞跃集团在十个月里苦练内功,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制度创新,使飞跃企业有了质的飞跃。创新是企业获得新生的法宝,也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2009年暑假,浙江省举办了一次大型征文比赛——“牛奶与健康”主题征文比赛。毕竟,我对写作也略知一二,便报名参加了这项征文比赛。并且,这对我的作文水平和课外阅读知识量都有极大的帮助与提高。暑假期间,我在网上查找牛奶对人体健康的小知识,小了角。开始写了,可却不知从何处下笔。

后来,我参加了王一梅作家的一次讲座《趟过美丽的月亮河》。回家之后,我几经思考、总结,终于明白了写作文的小窍门。其实,现实、想像、心灵的世界,都会有想象力。要会创新。艺术创造、文学创造等都需要有会创新的想象力,才可以获得成功的宝库。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写一篇别具一格的作文。我把自己想成文中的主人公,牛奶,写了一篇有特色的文章,荣获了省里的参与奖。如果我写得还是那一篇篇千篇一律的文章,怎又有能获奖?——这就是创新的魅力。

2010年,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过去60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我们阔步前进的坚实基础,展望未来,60年的辉煌成就将给我们插上一对腾飞的翅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还要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还要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但我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迎接更加光明灿烂的明天。

文档为doc格式。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2020年大年初一,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十科科主任王拱辰刚下夜班,接到通知,便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病区,勇担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大连第一机动队队长的重任。“在年初,这个疾病在武汉刚爆发的时候,所有的人包括我们,无论是对这个疾病的了解,还是对这个疾病的防控,都知之甚少。”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长裴霞说:“我记得特别清楚,他推着呼吸机进来的,看着他,我确实特别特别激动。”这台呼吸机是专门为救治第一例重症患者准备的,虽然用不上最好,但是王拱辰和他的呼吸机一样,给病区带来了希望。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于明芳说:“主任当时就跟我们说‘跟我干没有问题’。”

王拱辰从事传染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9年。从刚踏入临床的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从一个普通医务工作者到科室主任,一心扑在病人救治上。2003年,作为重症救治医师,全程救治了大连市危重症的“非典”病人,为了精准判断非典病情变化,他时刻坚守在患者有创呼吸机旁直到患者病情平稳;2009年,作为应急病区主任,他成功救治出院“甲型h1n1流感”病人27人。可是这一次的病毒,实在太特殊了。“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听到当我们的队员,有发烧的时候,我甚至晚上要做噩梦。”

对每个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问诊,亲自给患者进行床边ecg、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这些令普通人费解的专业术语,意味着身为医生的王拱辰,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也意味着他一次次与危险的正面较量,一次次与死亡的零距离博弈。“怕,当然怕,在治疗的选择方面,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在40多天的救治后,经过王拱辰救治的25例新冠肺炎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包括辽宁省前3例治愈出院患者,全病区工作人员无一例院内感染。“哪有什么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医生,这也是我们传染病医生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5月30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结果揭晓,胡郁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据了解,“全国创新争先奖”于设立,是我国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它也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该奖项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

“非常高兴能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这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胡郁表示。

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胡郁一直从事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工作,引领了人工智能行业实现商业化落地和生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

作为主要完成人,胡郁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层面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去年8月,他还作为首席专家完成了我国面向类人智能前瞻研究的首个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类人答题验证系统”。其牵头建立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持续为创业者和开发者提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力,让创业者零成本低门槛进行创新创业。截止今年5月底,开发者总数超过130万,累计终端用户数超过28亿,总应用数超过82万,生态合作伙伴超过190万,形成了中国声谷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人工智能大显身手。

助力全国疫情防控。

除了推动科大讯飞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建立开放平台促进产业整体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胡郁基于科大讯飞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带领团队开发的“智医助理”“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停课不停学”标准解决方案等多个产品“大显身手”,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胡郁介绍,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平台是在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应对疫情科技攻关联合指挥部协调下,科大讯飞攻关团队在三天内便快速实现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现场部署落地应用,并通过数据迭代与算法优化保证系统每日升级。

“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可在3秒内完成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辅助诊断,阳性病例全召回,病灶召回率达到90%。”胡郁表示,相较于传统阅片工具,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提供的4d对比分析功能,实现多期影像中的病灶数量、病灶体积变化、病灶密度变化等量化对比分析功能,使影像科医生快速掌握病灶变化,大幅提高医生分析患者病情变化的效率。

另一款智能产品——智医助理早在20就被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出来了。在今年疫情期间,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点人群筛查、防控和宣教,安徽、湖北、北京等30个省市地区充分利用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给居民打电话、发短信,通知与新冠肺炎相关的防控知识及对重点人群进行随访。自1月21日-5月24日期间,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累计服务上亿人次,大大提高医务人员通知和随访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医务人员上门沟通的风险。

此外,胡郁带领团队制定标准的“停课不停学”解决方案先后向湖北、安徽等21个省6500余所中小学提供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和服务,累积服务师生超过1500万。

人工智能+医疗。

服务健康中国。

针对人工智能助医产品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所起到的作用,胡郁表示,“人工智能+医疗”要回归医疗本质去解决临床问题,用人工智能促进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加公平可及。而未来,“人工智能+医疗”将呈现人机协同的发展趋势。“这包括两个目标:第一,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人工智能完成80%事务性工作,让医生专注于医疗服务;第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让60分的医生有能力去做80分医生的事情。”

“目前,科大讯飞致力于推出智联网医疗平台:依托医学认知智能和智能语音交互等核心技术,辅以智能导诊、病史采集、智能辅诊、合理用药、智能随访等人工智能手段,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实时区域协同的,集患者统一移动服务门户、医护统一移动工作门户、卫健统一移动管理门户的‘便民、慧医、促联、惠政’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让优质医疗资源公平可及。”胡郁介绍。

接下来,讯飞医疗将坚持“用人工智能服务健康中国”,致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医疗的新蓝海,推动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助力国家医改政策的落实。通过构建智慧医院、智医助理、智联网医疗平台三大产品体系,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与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公平可及。

科技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这名青年男子叫朱华林,是轨梁厂一名普通的职工。今年4月,他主研并成功开发“钢轨矫直扭矩数字模型”,实现了对钢轨矫直扭矩的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矫直效率,同时降低了电能消耗和设备损耗,在国内同行业中尚属首创。

一名普通的岗位工人,是如何成为技术人才的呢?

朱华林1996年毕业于机电学院轧钢专业,2019年到轨梁厂万能生产线矫直机岗位工作。

矫直机岗位处于重轨生产线的中间位置,对重轨质量控制意义重大。万能生产线的平立复合矫直机是从意大利引进的一套先进设备。面对全新的设备、全新的技术,朱华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遇到不懂的就看书学习,或向专家请教。

爱琢磨,是领导和同事对朱华林最深刻的印象。

玩电脑游戏是很多年轻人的爱好,朱华林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朱华林在玩游戏的同时更注重对电脑知识的学习,思考得更多的是游戏的设置和开发。几年下来,他不仅掌握了常用软件使用,能排除电脑常见故障,而且学会了编程等知识,为开发数字模型打下了基础。

平立复合矫直机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来,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钢轨在长时间连续矫直时,矫直辊的线速度出现了不匹配现象,使各辊之间相互干扰,产生较大的扭矩值,造成矫直机电机电阻出现过热、烧损现象,严重时造成设备直接停机,不能连续生产。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轨梁厂的科研人员和岗位人员采取一次次调整辊径等方法,减少扭矩干扰,但效果并不理想,矫直辊的线速度不匹配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能不能结合计算机数据来控制?”2019年的一天,朱华林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紧接着,他开始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推演。同年底,他撰写了《矫直扭矩干扰浅探》论文,包括图形、表格、计算公式等。这篇论文中提到的“矫直机各辊线速度匹配公式”,引起了轨梁厂领导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

“当得知厂里提供支持,验证我提出的公式时,我高兴坏了,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因为我是岗位工人就不重视我的成果。”已过去一年多时间,朱华林讲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兴奋不已。

正是靠着这股钻研的劲头,朱华林和该厂型材首席工程师陶功明,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在钢轨生产过程中大量收集数据,反复对数字模型进行分析、模拟试验,成功研制开发出与矫直机线速度相匹配的“钢轨矫直扭矩数字模型”。

今年4月,“钢轨矫直扭矩数字模型”经过多次上线调试,成功实现了矫直扭矩调整的计算机数字模型控制,解除了人工调整扭矩时因画面显示工艺参数不真实而无法准确判断故障的难题,确保了计算机操作画面上的显示参数就是实际值。参照实际值,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判断矫直工艺对钢轨质量的影响,从而快速进行调整,使设备得到保护,保证矫直机电机无过热现象,有效延长矫直机电机及传动机械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和钢轨矫直效率,实现了钢轨矫直生产高效率、低成本。

今年初,轨梁厂本着“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成立“首席工程师研发团队”,朱华林成为其中一员。

当兴趣爱好与工作结合时,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如今,朱华林不仅要在生产现场收集设备运行数据,还要通过电脑软件对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参与研究的项目有四五项。

“加入‘首席工程师研发团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好机会,我没有理由不努力。”从朱华林不多的言语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他在本职工作中的不懈追求。

科技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姬,2019年任鲁桥镇科协办公室主任。两年来,该同志通过政策推动、利益驱动、示范带动等措施,全镇的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训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2019、2019年,全镇共引进有关人才56人,组织科技培训15期、83个班,参训人数近万人。人才的引进与科技培训成果显著:全镇形成1.8万亩乌鳢养殖基地,3000亩湖蟹养殖基地,1000亩泥鳅养殖基地,6000亩芦笋种植基地,3500亩杞柳种植基地,50亩番鸭育种基地,100亩双孢菇种植基地。1998年,被省科协命名为“省科普示范基地”。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是科普工作由虚向实转化的重要载体。为此,姬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全镇科技工作全面推广的基石。

首先,审时度势把握市场走向,强化政策引导。该同志每年两次组织力量进村入户调研分析,面向市场,提出对策。202019年底,通过考察,引进了双孢菇等食用菌种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赁100亩土地包费租给群众发展双孢菇种植。镇农技站、农经站、水利站等部门的同志在姬带领下发展双孢菇种植。目前,全镇共发展大棚86个。202019年初,在渔业养殖效益走低的形势下,姬协调人员与韩国客商合资,引进优质泥鳅,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占地600亩的泥鳅养殖场。

其次,多层次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引导。一是建立科技示范与周围农户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有效地调动了农户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二是成立技术顾问组。姬聘请山农大动科院的教授、江苏双孢菇种植大户、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顾问组,以专家为依托,在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服务,所以在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及试验示范项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六次,受训人员1600余人。

第三是引进人才,多渠道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强化市场引导。两年来,姬通过各种形式引进人才56人,不断充实到科技示范基地中,成为了基地的科技骨干。同时,组织成立了乌鳢养殖协会、芦笋种植协会和渔业总支麻鸭养殖协会,不定期地向全镇农户发布产品信息,供农民作市场决策参考。在产品销售方面,协同县有关部门与农户签订供销合同,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失。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叶xx,xx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2021年xx省企业“创新达人”。

九洲的企业文化是诚实守信、客户至上、团结奋进、求严创新。研发工作,更该如此。12月10日,刚巡查完实验室,xx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叶xx在笔记本上记下问题,以便处理。

初见叶xx,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踏实、朴素、严谨、细心。从事药物研发18年,他开发了多个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为主要发明人拥有5项授权发明专利,主持的多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并获评2021年xx省企业“创新达人”。

从零到一,实现技术突破。

叶xx算得上是九洲的老员工了。2003年,他入职九洲,至今一直从事药物研发工作,在重大科研项目、基础技术研究、“卡脖子”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

达卢那韦,强生公司冰岛分公司蒂博泰克研发的一种非肽类hiv蛋白酶抑制剂,2006年在美国上市。该药常与利托那韦以及其他抗逆转录药物联合用于成人艾滋病感染者的后期治疗。

达卢那韦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主要有两种。但这两种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鉴于达卢那韦良好的药物前景,2014年九洲决定,开发一种新的合成路线。

当时,叶xx是企业研发中心某部室的副部长,带着一支5人小团队。任务传达后,团队第一时间投入研究。“研发过程中,晶型问题是个难题。”叶xx说,混晶现象常出现,影响药物稳定性。

通过反复试验,叶xx团队攻克难题,完成工艺路线创新,采用更加经济、高效、稳定的合成路线得到关键中间体,应用于产品制备。2016年,九洲新工艺合成的达卢那韦率先投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产品。该项目也为公司创造1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这些年,叶xx在技术上不断优化,领衔的多个项目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达卢那韦创新工艺开发》获得“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苯扎贝特创新合成工艺》获得“xx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甲磺酸伊马替尼创新合成工艺和产业化》获得“xx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以老带新,引领团队成长。

凭借精湛的技艺和踏实的作风,叶xx逐渐成为企业中坚力量。2017年,他担任企业研发中心总监。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的在研药物瑞德西韦,凭借良好的抗病毒性被全球关注。与国内不少药企一样,九洲也迅速上马“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研发”项目。

叶xx负责该项目管理和任务协调。在他带领下,团队奋战数十个日夜,提前一个月完成项目工艺路线的小试开发,并通过连续流动化学反应系统成功将瑞德西韦项目推上生产。工艺方面,团队将-100℃的釜式反应提到-30℃至-35℃,并通过连续流动化学的方法将强酸强腐蚀性、剧毒的危险化学品降低了安全风险,该项目为公司创造了7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自我进步的同时,团队也一起成长。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他会手把手教授给组员。除了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外,他还要求大家掌握法律法规、专利申报等相关方面知识。叶xx已带出五个组长,吴昊、徐巧巧等人更是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力量。

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如今的研发中心学习氛围浓厚,越来越多新生力量加入。重庆小伙白然大学毕业后来到九洲,虽然入职才短短几个月,对这份工作却有了深刻认同感:“台州医药化工产业发达,九洲的企业氛围很好,椒江这座城市我也很喜欢,我已经有在这里定居的打算了。”

身兼两职,学习永无止境。

今年,叶xx身上的担子挺重。

九洲给研发中心部署了三大方向:自剂原药料联动生产、仿制药研发创新、拓展定制服务。

此外,今年9月,叶xx还担任企业生产部副总。人员、设备、安全、环保……一切围绕生产计划转,他需要兼顾的东西更多了。

从研发线到生产线,叶xx有自己的考量:他希望职业生涯里有药业研制全产业链的经验。几个月下来,叶xx在新岗位适应得也很快。身兼两职,游刃有余,除了对公司的熟悉外,更离不开他多年的学习探索。

工作之外,叶xx将大量精力放在学习上。他加入九洲大学堂,接受管理类、办公类技能培训。他参加企业针对中高层开设的远航计划,每个月都要考试检验学习成果。他还自费报名校外培训,弥补自身不足。

“我如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九洲的栽培。时代进步很快,不进则退,唯有终生学习,才能保持前进,保持清醒。”叶xx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3篇《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陈厚群,我国水工抗震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享誉中外的水工抗震专家;他,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和主席团成员;他,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水利系统特等劳模、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等诸多荣誉。

年逾八旬的陈厚群勇挑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主任的重任50余次带领专家团队遍访工程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和技术指导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高质量建设确保一泓清水向北流。他再次出任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数十次带领专家组深入工程现场提出数百条建议保障三峡工程安全高效建设与运行其中仅三峡升船机的抗震设计等级一项建议就为国家节省资金十几亿元。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人谦逊,注重团队”,是大家对陈厚群的一致评价。为实现“建设一个伟大强盛的祖国”的夙愿,陈厚群矢志不渝,努力全心全意为党的科技事业作奉献,追梦不止,探索不息,将论文写在了祖国的江河湖泊、高坝大库上。

胸怀强烈爱国热忱。

潜心研究水工抗震。

1932年5月,陈厚群出生于江苏无锡,国仇家恨激发起他强烈的爱国报国热忱。195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1952年,公派至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成为新中国早期留学生;1956年,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留苏学生中第一批党员;1957年,他在莫斯科大学礼堂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讲话,更加坚定了他科技报国的初心;1958年,陈厚群以全优成绩毕业,带着“绝不能辜负国家和人民培养”的使命感,婉谢了导师一再挽留,回国投身“一五”建设并主动申请到桓仁水电站锻炼,虽一度身负重伤,但一直心系工作,被誉为电站工区的一面红旗。

1959年,广东新丰江发生水库地震,陈厚群临危受命,负责组建水工抗震研究团队。历经60多年探索,创建国内外唯一集理论、分析和设计为一体的高坝抗震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他主持研究的“300米级高拱坝抗震技术问题”等一系列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水工结构抗震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多项领先成果,攻克了一大批水工抗震世界级难题,为国家能源、水资源和高坝大库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1995年当选工程院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并行“云计算”大坝抗震分析软件,获水利水电行业唯一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天河应用创新优秀奖”。

填补水工抗震设计空白。

建成国际先进实验平台。

1972年,为填补我国水工抗震设计空白,陈厚群担任主编,用时5年制订出我国第一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被高坝抗震设计者奉为“宝典”。20起,陈厚群再次担纲,历时7年将行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成为唯一由科研单位主编的水利水电行业设计规范。,汶川大地震,震区所有大坝经受住了强震考验,紫坪铺等4座高度超过100米的大坝主体巍然屹立,充分验证抗震设计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研究成果从跟跑、并跑到引领世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水库大坝抗震安全研究和设计。

1980年起,为突破我国地震研究能力的“瓶颈”,陈厚群带领团队建置大型振动台,历时7年建成国内首座三向六自由度宽频域振动台,美国国家科委专著评价其为“世界最佳坝工抗震试验设备”。1990年,结构振动实验室被中科院纳入开放研究实验室,实现跨地区和行业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获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资格,个人和团队分获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称号。

牢记地震就是命令。

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陈厚群始终保持一名抗震老兵的本色,第一时间奔赴震险现场,为国务院决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舍弃小家主动请缨,直奔陡河水库震害现场,连夜起草报告上报国务院;20,作为国务院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成员,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科学阐明汶川地震与紫坪铺蓄水、三峡蓄水无关。在20汶川地震十周年“高坝大库抗震国际研讨会”上,他再次受邀作主旨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陈厚群在多个国际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依托国际大坝委员会等平台,大力推广我国成果,倾情讲好中国水工抗震故事,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他发表多份高水平主旨报告在世界范围引发广泛和持久关注,开启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交流合作。1982年起,他主持中美大坝抗震近的科研合作项目,关于东江拱坝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推荐合作专家克拉夫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年,陈厚群荣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陈厚群著作《高拱坝抗震安全》被译为英文,由爱思唯尔出版社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先进事迹材料

我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已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我一直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我更加认识到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改革要深入,教育科研必须先行。所以我认为,要想把教育改革的科研工作扎扎实实的进行下去,就必须转变科研观念,坚持理论结合教学实践,达到以科研带动教研的目的。

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参与者,我用新的教育科研理论武装头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科研书籍,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从中汲取理论精华,用以完善素质教育教研新思路。作为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我经常把科研工作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我对学生对事业充满了无限的爱,成了我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成了我进行教育科研的动力所在。在实际工作中,我想出细致入微的办法,因人而异,从一点一滴小事做(来源:)起,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开启了幼小的心灵之窗,使他们进入更广阔的世界,把小事看成一个宏大的世界,把科研活动落实到小事上。在教学之中,我深入研究老教师教书育人经验,学习他们的教育科研方法,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把自己的教书育人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作为医疗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汇报()一线教师时的我做到四个突出——突出特色课堂、突出骨干带头、突出家校共育、突出个性发展。而作为辅导站长的我始终坚持“科研先导”、“理论先行”,坚持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改实践。所以,无论是在学校的教学岗位上还是在管理岗位上,我都力求使自己成为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期间,最大的体会就是: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才能提升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境界。在教科研道路上,我努力使自己做到“三勤”。

名家的著作外,还经常上网搜索名家教育博客阅读。几年来,记载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教学心得。通过近几年对教学书刊的广泛的学习和领悟,为自己教学科研打下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底子。在工作中我能理论联系实际,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和谐创新中稳步提高。由于在教育岗位上努力钻研,勤奋进取,大胆探索,08年被任命为沙坪乡教育辅导站站长。面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我有了更高的目标。我用教育科研的先进理念武装自己,深入一线大量听课,在不断的听课、评课、上课的过程中自己有了飞跃的提高,并与教师们共同成长起来。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作为辅导员,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者。在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研究中,我都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我学会了不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把科研与实际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自己的教学形成了特色,在教育科研领域里取得了点滴成果。

现在,作为站长,在学校管理方面,我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学校特色建设为突破口”,进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并配合教学校长开展各类校本教科研活动,与教师共同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我将课题研究作为“抓手”,作为“载体”,参与并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组织学习,开展各项活动中,我不断转变了观念,由“要我科研”到“我要科研”,我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型教师。

回顾自己从教十余年的成长经历,自己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实践中精益求精,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致力于教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为人师表的自豪感,潜心育人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学过程中,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医疗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汇报()效途径,经过不断地学习,深入地探索,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有了迅速提高,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在如水的时光中奉献青春,与孩子们一起感受生命的灵动;在如歌的岁月中情洒教坛,体味求真与创新的乐趣,其乐无穷。教育科研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在教育科研之路上,我将不断大胆探索,积极思考,在教育改革中,发扬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精神,探索一条适应教育改革的教育科研之路。

先进事迹材料

刘根戈 ,男,现年62岁,中共党员,长期致力于鲍坝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一名老干部、老党员,刘根戈同志用真情关心着下一代,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尽职尽力、不辞辛劳,将斜桥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直以来,刘根戈同志就以老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宣传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早晨新闻时事广播他必听,晚上新闻联播他必看。事关青少年的新闻报道、政策措施他更能熟记于耳。另外,刘根戈同志还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加强工作调研,全面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生活和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主动与教育、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人员座谈,共同探讨有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新问题,不断积累和总结新形势下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办法。通过不断学习和深入调研,进一步增强了他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有效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刘根戈同志本着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对下一代成长的关爱之情,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于社区关工委各项工作中。刘根戈同志积极动员老同志,壮大关工队伍。许多离退休老同志由于不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或其他原因,没有或不愿意加入关工队伍,形成关工委队伍中在职人员多、老同志少、力量薄弱的状况。针对这种状况,刘根戈同志充分利用自己人缘好、威望高、善交际的优势,走街串巷,主动上门,与离退休老同志交心谈心,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部分思想上有顾虑,未加入到关工队伍行列的老同志,他以“三顾茅庐”的精神积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在他的极力邀请和感动下,有大批老同志纷纷加入关工委组织,进一步壮大了关工队伍。

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利用暑期,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寓教于乐,激励教育青少年不忘革命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他曾多次以“关工委”的名义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进行帮助和支持;他带领“关工委”的老同志们走村串户了解贫困学生人数及基本情况,积极寻找解决途径。并能做到“帮困、帮德、帮学”三管齐下,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刘根戈老同志放眼未来,情系下一代,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以夕阳之躯托起祖国的朝阳,用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贡献着一份力量。

先进事迹材料

我工会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部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工会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创新思路,努力工作,全面完成工会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绩,其主要事迹如下:

工会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必须努力为党的政治任务服务。我工会切实转变观念,从过去的“福利型”、“活动型”工会向“参与型”、“协调型”、“服务型”工会转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组织引导职工、统筹协调等服务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工会根据《工会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参与部的民主管理工作,发挥职工主人翁意识。

三是坚持部务公开制度,让职工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树立职工主人翁地位。

我工会围绕中心,认真工作,努力为职工服务。

一是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按照“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精和作风品德高”的总体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是坚持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对职工体质进行跟踪反馈,使职工能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我工会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增强工会凝聚力,促进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着重开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有效提高了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做到认真努力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部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贡献。同时,每个职工带头学习业务知识,争做爱岗敬业先锋;带头刻苦努力工作,争做创业发展先锋;带头诚信为人,争做诚实守信先锋;带头履行社会责任,争做奉献爱心先锋;带头遵纪守法,争做促进和谐先锋。

先进事迹材料

11月24日,我国首款舰载机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成功完成起降试验,举国欢庆。然而,短短十几个小时后,担任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却因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殉职,年仅51岁,令人扼腕痛惜。很多网友自发在网络上悼念罗阳,称其“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

25日上午,完成舰载机起降试验的辽宁舰返航,在大连港靠岸,人们欢呼着,挥手迎接英雄们凯旋归来。舰上人员依次走下舰艇,在沈飞公司职工热切的企盼中,总经理罗阳才拖着缓慢的步伐出现在队伍的最末尾。罗阳走下扶梯,脸上的疲倦显而易见,没有热烈拥抱,没有高声欢呼,他微笑着与每个员工握手,随后转身坐上汽车。几个小时之后,庆功宴就要开场,然而罗阳留给很多人的记忆却停留在了这一刻。

沈飞党委书记谢根华回忆,歼15着舰起降成功后,中航工业集团准备25日下午举行庆功会,罗阳理应出席。但是回宾馆的路上,罗阳因为身体难受,请谢根华代替。一回到房间,罗阳便手按胸口横躺在床上,谢根华赶紧让人联系,先进事迹材料将罗阳送往仅几公里外的大连市友谊医院。在距离医院大门还有100米左右,罗阳就喘不过气来,医护人员当即在医院门口大厅就做起了急救,但最终还是没有救回来。

“罗阳是累倒的!”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军说,只有亲身经历,你才能体验在航母上实验舰载机的巨大压力。作为歼15的生产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罗阳坚持记录了每批架次起降,也没有放过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而他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而在上舰之前的不到20天内,罗阳连续完成两个重点项目,紧接着参加珠海航展,17日飞回沈阳后,连家都没回就连夜从机场前往基地。算上在舰时间,他已连续在外出差17天。面对罗阳遗体,妻子王希利悲痛地呼喊“罗阳,我知道,这些天来你太累了!”的话语,让身边人不禁落泪。

资料显示,罗阳从2007年起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职务,上任以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利润年均增长34%,带领公司迈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6日在沈飞宾馆,记者见到了罗阳的秘书任仲凯,他正在打电话安排亲友参加29日罗阳的追悼会。这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眼眶发红,嘴唇有些干裂、面色蜡黄,显然已相当疲劳。对罗阳的离世,他至今难以接受。

任仲凯说,罗阳生前既不喜欢喝酒也不抽烟,只是人到中年以后血压、血脂有些偏高。担任领导工作后,罗阳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工作忙的时候,他早晨6点多钟就上班,常常到后半夜才回家,平日极少请假。女儿参加高考时,罗阳才罕见地请了半天假陪她。

沈飞总工程师袁立是罗阳的同事,两家住上下楼,一提到罗阳他眼中就泛起泪光,“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但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他多少年来一直性情温和,但这些日子肝火旺盛,有时候说一说话声音就高了。”因为罗阳是研制现场总指挥,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调度、决断。

在同事的眼中,罗阳性格稍显内向,平日温文尔雅、很少发脾气,但工作起来毫不含糊。罗阳原来的同事,我国首席歼击机设计专家孙聪说,罗阳决策很慎重,但只要一决策就坚持到底,绝不轻易放弃,“我最怕罗阳请我吃饭,他一说吃饭我就知道,这是要我的部门在科研上闯关了,但没有他的强力支持,沈飞的科技水平绝不会进步得这么快。”

沈飞14厂职工赵传印参加工作已近40年了,他说:“罗阳绝对是个好干部,是我们沈飞任务太重,让他受苦了。罗阳对基层干部要求特别严格,车间生产出现问题,他一个集团老总居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解决问题。沈飞在他的率领下,工人特别关心生产质量,团队意识也特别强。”

27日的沈阳寒风阵阵,街上少有行人。而设置在沈飞宾馆内的公祭堂,却源源不断涌来要悼念罗阳的人们,各行各业送来的花圈把偌大的公祭堂围了整整三层,“鞠躬尽瘁为中华复兴,殚精竭虑铸航空大业”两道黑底白字的挽联垂下。

沈飞退休职工,今年已经74岁的夔长青说:“我担心进不了悼念现场,就带齐整了退休证、进门证、以前的介绍信,不图别的,就想给英雄送一程、道个别!”

沈飞的国际合作伙伴、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得知罗阳去世的消息后,也派出代表赶来祭奠。

庞巴迪公司工作人员罗斯告诉记者,他个人与罗阳并没有交情,但了解到罗阳对整个中国航空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罗阳去世无论是对沈飞还是中国都是巨大的损失。“我很敬重罗先生,他在中国航空业很有影响力,很难想象沈飞失去罗阳会有怎样的影响。

“今年8月辽宁号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没想到我们仅用2个多月,就成功实现了最为关键的起降试验!”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说,这一奇迹的背后,是像罗阳这样千千万万航空人的不懈努力。

“才见霓虹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航空人要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罗阳未竟事业,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伟大战略做出更大贡献。”林左鸣说。

先进事迹材料

二十多年来,xx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工作。xx年,她来到原社保局从事会计工作,由于历史原因,社保局的财务文件档案,经过几次搬迁,存放较零散,查阅相当麻烦,她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利用早点上班、晚点下班及双休日,整理了社保局成立以来的财务文件资料,并装订成12册文件资料汇编。她的努力工作,为健全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提供了经验。

在日常工作中,她坚持把方便群众放在第一位,对前来咨询的群众,不管多忙、多累,不管上班、下班,她总是热情接待,详细解答,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有时群众接续社保关系,要求查阅多年以前的会计档案,她总是不厌其烦,积极给予帮助,有时查一笔帐,甚至要翻阅好几年的会计凭证及帐本。xx年12月,一位职工拿着1995年从外地开出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介绍信,要求查询其个人账户基金转移情况。由于时间间隔近xx年,加之多次搬迁办公地点,财务档案也存放在不同地点,查起来较困难,但她没有简单地说“查不到”,而是将其资料收下来,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查了大量的财务凭证,终于查到了其转移的基金,然后又打电话告诉对方,为其顺利地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

这些工作做起来很烦琐,比如查账,说起来就两个字,可实际做的时候可能要半天、一天甚至更长。对此,她总是说:“我只不过是麻烦一些,费些时间,但对缴费职工来说,却是大问题,是影响他们切身利益的事,通过我的劳动,能使他们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也很高兴”。

在工作上,xx同志是排头兵,但在关系到个人利益时,她却向后站,以维护党员的良好形象为重。

在局xx年第一次机构调整时,很多人都存在不安心理,不愿意变动工作单位。xx积极支持改革,服从大局,从工作多年的失业保险处来到社保局工作。xx年局第二次机构调整,她再次放弃了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岗位,选择了留在基金管理科。在基金管理科,她作为一名老同志,应该说也可以选择一个相对轻松些的岗位,但由于人员的原因,科长一方面希望她能担任出纳工作,一方面又对安排这样一位老同志从事出纳工作有些顾虑,在科长与她谈的时候,她只说了八个字:“服从安排,支持工作”。她积极支持科长工作,从不以老资格自居。

出纳工作经常要去银行,由于银行和单位之间没有公交车,无论炎夏寒冬,她去银行总是步行,有时科长说天太热,你就打个的吧,她总说“走走有好处,既锻炼身体又节约开支”,不肯打的。在她的影响下,其他同志齐心协力,扎实工作,xx年3月,她所在的基金管理科被评为全市财会工作先进集体。

今年4月的一天,xx在整理会计档案时不小心扭伤了腰,在家休息一天又硬撑着回到了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看到她痛苦的样子,都劝她多休息几天,她却笑笑说:“不要紧,过两天就会好的,大家都很忙,我在家也呆不住。”其实,她是牵挂着工作,不愿因为她不在而增加其他同志的工作量,她这次腰伤一直持续了20多天才慢慢恢复,可她仅仅休息一天!

xx年6月,xx70多岁的父亲查出患有胃癌,需做整个胃切除手术。由于老人患有糖尿病,手术后刀口感染高烧不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家里希望她请一段时间假,照顾住院的父亲。她含着泪对家里人说:“财务科原本就人手少,每个人都在满负荷地工作,我要请假,就会给他们增加工作量,也会影响整个财务工作,我就早早晚晚抽时间来照顾爸爸吧。”在她父亲住院40多天的日子里,她未请过一天假,象平时一样准时上班。

xx年5月份,他出国多年的妹妹回来了,多年未见,姐妹俩格外亲热,由于妹妹的探亲假只有半个月,所以,妹妹希望姐姐能请几天假陪她在xx各处走走、看看,买点东西,可xx同志却对妹妹说:“白天太热,我还是晚上陪你逛街吧,xx的夜景也很漂亮。”其实,她是怕请假影响工作,就这样,她也同样未请一天假。

xx在生活中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同事、好大姐。原失业保险处一名退休老同志生病住院,其老伴已去世,子女工作忙,疏于照料。她得知后,经常晚上下班后做好饭菜送去,老同志行动不便,她主动为其端水洗脚。春节将至,她看到老人想回家过年,她和同事便带老人去理发、洗澡,通知其子女接老人回家过年。多少年来,只要身边的人遇到困难,她总是竭尽所能给予帮助。

xx是一名普通的社会保险工作者,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普通的岗位上从事着普通的工作,但对于“普通”她有自己的认识,她说:“普通不等于要降低标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时时、事事都要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是党员应做的事,就必须去做,党员不该做的,就坚决不做”。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先进事迹材料

郭华,男,今年47岁,现任邹平县质监局稽查一室主任。自1990年进入邹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先后从事过计量、稽查工作,自1998年开始,从事稽查工作,担任稽查队队长,从事执法工作七年来,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干”当头,生活中,他先人后己,无私奉献。作为一名执法工作者,郭国华时刻牢记工作宗旨,忠实履行职责,不辱神圣使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稽查之歌,在平凡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在xx年,他被评为全县优秀执法工作者,xx年被滨州市质监局评为廉洁勤政先进个人,被邹平县委、县政府评为优质服务先进个人,被邹平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县窗口行业“百佳服务明星”,xx年被邹平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xx年被市局评为五佳执法标兵和廉洁勤政先进个人。

赤诚奉献写青春。

郭国华同志1977年参加工作以后,一直从事教师工作,后来加入了质监队伍的行列,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始终保持着农家子弟所特有的朴实、诚恳和勤劳,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敏于事而慎于言,待人坦诚而热情。多年来,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注重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吸收新知识,从理论和学识上不断给自己“充电”。

1998年,局里安排郭国华同志任稽查队队长。“职务就是责任。”这是郭国华最喜欢的座右铭。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他总是精益求精,力争上游,认真履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三我”承诺,事事从我做起,全队事无巨细,亲自抓,带头干,每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局的前列。他带领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业务,努力提高行政执法的工作能力和识假辩假水平,结合局里制定的学习制度和稽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每周一次准时收看《每周质量报告》,并记好笔记,针对《每周质量报告》中所涉及的问题,结合邹平县实际情况,和全队人员进一步进行讨论分析,举一反三,坚决杜绝类似的事件在邹平县发生,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反复学习和讨论,做到了每学习一次,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都有进一步的提高,使各项法律法规熟记在心,融汇贯通。xx年的春天开展农资专项打假活动期间,有一天傍晚,他通过“12365”热线接到群众举报,称某镇一生资门市部销售假冒化肥,当时正是农民春耕备播的时候,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召集执法人员赶到了现场,现场检查共有42吨标注为美国邦迪诺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素,后经抽样检验,该产品不合格,经进一步调查得知,该门市部共进货50吨,已经销售了8吨,针对这一情况,为了不让农民把不合格的肥料用到庄稼地里,郭国华带领稽查队全体人员,根据售假者提供的情况及走访群众的情况,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将所售出的8吨不合格肥料全部追回,受到了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

在工作中他注意发挥其他副队长的作用,既明确分工,又互相协调配合,他要求自己和其他队员思想上要多沟通,感情上要多交流,工作上要多通气,生活上要多关心,形成了互相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他坚持民主集中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比较重要的决策,他坚持要有一个充分酝酿思考的过程,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集体的意见。他注意讲大局、讲团结、讲原则,在他和稽查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持了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使稽查队工作多年来都走在了全局各科室的前面,多次被评为局里的先进科室,郭国华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执法工作者和廉政建设先进个人。

一片丹心质监情。

雷厉风行、重拳出击是郭国华担任队长工作以来的一贯作风。工作中的他总是身先士卒,知难而上。前几年由于社会上还没有充分认识打假的意义,打假的难度特别大,一些制假、售假违法分子十分嚣张,公开阻碍执法人员检查,很多同志出现了畏难发愁情绪。在这种形势下,郭国华同志不怕危险、不怕艰苦,把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安排,带队冲上了打假第一线。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发现情况立刻行动,查假打假,端窝打点。有时到深夜还吃不上晚饭,有时在寒冷的夜里要守候几个小时。在1999年元旦以前,正是假酒猖獗时期,郭国华得到举报,带领执法人员到青阳去端窝点,为了等待有利时机,同志们空着肚子守在窝点附近,当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同志们又冷又饿,但当看到郭国华同志一直专注地守在打假现场,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在造假分子开始生产时,同志们一拥而上,缴获了所有的假酒和包装物,当郭国华率领同志们胜利归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邹平质监局的打假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青龙山水泥厂邹平分厂是邹平县的骨干企业,由于产品质量好,市场信誉高,被造假分子盯上,从而牟取暴利,坑害消费者,更严重的是给建筑工程带来隐患。为此,郭国华带领稽查队不论白天黑夜与企业联手在三个月之内端掉了两个造假窝点,查获了五家经销假水泥的商店,维护了名优企业的形象和利益,“打假保优,造福人民”的锦旗至今还彰示着青龙山水泥厂对稽查人员的感激之情。

郭国华同志经常对同志们说,稽查队的主要任务是为邹平经济建设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服务,要用新的思考、新的方式来拓展工作。几年来,郭国华同志带领全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营造权益保障的投资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他感到作为职能部门,必须围绕政府和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把执法重点放在危害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案要案上。曾几何时,邹平的白酒、小轧钢、棉花加工行业,非法生产,假冒伪劣横行,多次被新闻媒体曝光,成为全省的重灾区,郭国华带领稽查队全体人员在认真履行职责,严厉打击假冒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造假现象屡禁不止?怎样才能使他们走上正规呢?通过实践,他们在坚持区域治理和加大扶优力度方面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坚持做到查处一种产品,整顿一个区域,促进一项优势产业的发展。

在抗“非典”期间,郭国华连续一个月不休息,连“五一”也和队员活跃在商场、超市,对口罩、体温计、消毒剂等进行检查。禽流感期间,他组织队员对禽类食品加工企业和冷库进行检查。春节前,是各类食品流向市场的旺季,为使老百姓吃得放心,他组织队员协同有关部门检查是否有病死猪肉等流到邹平。阜阳奶粉事件一曝光,他敏锐的感到其重要性,还没等上级布置立即对全县的副食经销点进行检查。

郭国华带领稽查队的同志们不辞辛苦,加班加点,经常冒着严寒酷暑,甚至在黑夜蹲点蹲守与造假分子周旋,仅利用夜间执行执法任务就达300余人次,同志们没有叫苦叫累,而是干的有声有色,真正培养锻炼成了一支思想强、作风硬、工作实、为政廉的执法队伍。xx年2月,他带领稽查人员经过几昼夜的蹲点,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一举踹掉了一个化肥造假窝点,查获假化肥20吨。几年来稽查队共出动6000多人次,查处假冒伪劣食品、酒、调味品、建材、地条钢等案件455余件,捣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35余个,打击了制假售假者的嚣张气焰。

秉公执法显忠诚。

“公生明,廉生威”,“身正而令行”。作为一名稽查队长,遇到的诱惑多,面临的挑战大,但郭国华同志始终能把握自己,抵制诱惑,战胜挑战,保持廉洁,做到吃请不到,送礼不要。面对方方面面的说情,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一名执法工作者,依法办事,廉洁奉公是神圣的职责。

工作中他不徇私情,严格执法。做稽查工作,得罪人是在所难免的,xx年9月,郭国华同志当时正处理几起销售假手机的案子,一个星期天,正当郭国华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候,接到一个匿名电话说:“别把事做得太绝了,多给自己留条后路吧。”郭国华毫不畏惧地说:“如果你用假货去坑人,那我会一直查下去。”对方慑于郭国华的声威,迅速挂断了电话。当时,家人很担心,都劝他要小心,他说:“这正说明我们查对了,说明售假者心虚了。”在一次市场检查中,查到他自己的一位亲戚经销劣质化肥。当时,他那位亲戚说:“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抬抬手不就过去了。”但是,郭国华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今天我不理会这件事,那么这批劣质化肥就会到了农民的地里,不但起不到肥料的作用,还会使庄稼受损,一年的收成就完了,农民不就指望庄稼过日子吗?你让他们吃什么?”那位亲戚被他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他没有因为经销者是自己的亲戚就从宽处理,而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对其产品进行了异地封存,并按规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因此得到了铁面无私的美称。

郭国华同志经常对同志们说,稽查队的主要任务是为邹平经济建设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服务,要用新的思考、新的方式来拓展工作。几年来,郭国华同志带领全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营造权益保障的投资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他感到作为职能部门,必须围绕政府和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把执法重点放在危害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案要案上。曾几何时,邹平的白酒、小轧钢、棉花加工行业,非法生产,假冒伪劣横行,多次被新闻媒体曝光,成为全省的重灾区,郭国华带领稽查队全体人员在认真履行职责,严厉打击假冒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造假现象屡禁不止?怎样才能使他们走上正规呢?通过实践,他们在坚持区域治理和加大扶优力度方面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坚持做到查处一种产品,整顿一个区域,促进一项优势产业的发展。

在抗“非典”期间,郭国华连续一个月不休息,连“五一”也和队员活跃在商场、超市,对口罩、体温计、消毒剂等进行检查。禽流感期间,他组织队员对禽类食品加工企业和冷库进行检查。春节前,是各类食品流向市场的旺季,为使老百姓吃得放心,他组织队员协同有关部门检查是否有病死猪肉等流到邹平。阜阳奶粉事件一曝光,他敏锐的感到其重要性,还没等上级布置立即对全县的副食经销点进行检查。

郭国华带领稽查队的同志们不辞辛苦,加班加点,经常冒着严寒酷暑,甚至在黑夜蹲点蹲守与造假分子周旋,仅利用夜间执行执法任务就达300余人次,同志们没有叫苦叫累,而是干的有声有色,真正培养锻炼成了一支思想强、作风硬、工作实、为政廉的执法队伍。xx年2月,他带领稽查人员经过几昼夜的蹲点,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一举踹掉了一个化肥造假窝点,查获假化肥20吨。几年来稽查队共出动6000多人次,查处假冒伪劣食品、酒、调味品、建材、地条钢等案件455余件,捣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35余个,打击了制假售假者的嚣张气焰。

秉公执法显忠诚。

“公生明,廉生威”,“身正而令行”。作为一名稽查队长,遇到的诱惑多,面临的挑战大,但郭国华同志始终能把握自己,抵制诱惑,战胜挑战,保持廉洁,做到吃请不到,送礼不要。面对方方面面的说情,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一名执法工作者,依法办事,廉洁奉公是神圣的职责。

工作中他不徇私情,严格执法。做稽查工作,得罪人是在所难免的,xx年9月,郭国华同志当时正处理几起销售假手机的案子,一个星期天,正当郭国华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候,接到一个匿名电话说:“别把事做得太绝了,多给自己留条后路吧。”郭国华毫不畏惧地说:“如果你用假货去坑人,那我会一直查下去。”对方慑于郭国华的声威,迅速挂断了电话。当时,家人很担心,都劝他要小心,他说:“这正说明我们查对了,说明售假者心虚了。”在一次市场检查中,查到他自己的一位亲戚经销劣质化肥。当时,他那位亲戚说:“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抬抬手不就过去了。”但是,郭国华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今天我不理会这件事,那么这批劣质化肥就会到了农民的地里,不但起不到肥料的作用,还会使庄稼受损,一年的收成就完了,农民不就指望庄稼过日子吗?你让他们吃什么?”那位亲戚被他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他没有因为经销者是自己的亲戚就从宽处理,而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对其产品进行了异地封存,并按规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因此得到了铁面无私的美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