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有感心得中国农民丰收节(实用15篇)

时间:2023-12-14 20:34:44 作者:念青松

农民是亿万家庭的顶梁柱,他们用汗水灌溉着家园的温暖和幸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农民文化作品,希望能够让大家更深入地体验农民文化的魅力。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观后感学习心得

中国农民丰收节,于20设立(国函〔〕80号),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节日设立。

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发端,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2018年6月21日,国新办就“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基础条件。

活动工作。

活动组织。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具体工作由农业农村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批复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遵循“务实、开放、共享、简约”的原则,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全国性的广大农民参与的节日。这个节日一定是很隆重的、很丰富的,在全国层面也会举办一些活动,但更多的是在地方,发挥地方的创造性。各个地方有自己的农事特点,无论是农耕生产方式还是农产品品类,都有自己的特点。不会全国统一搞很多的规定动作,主要让各个地方、让广大农民来创造。农业农村部会牵头组成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发挥地方创造。相信各地方的活动会各有特色、异彩纷呈。

活动原则。

首先,要坚持因地制宜办节日。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纷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我刚才讲,不会搞全国统一的规定动作,而是让地方去创造。二是坚持节俭热烈办节日。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我相信农民办节,节俭,而且一定会很热闹。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这是亿万农民的节日。所以,我们支持鼓励农民开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农民的节日农民乐。四是坚持开放搞活办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综合性的节日,既是农民的节日,也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所以,要用开放思维办节日,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还要举办各种优秀的农耕文化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鱼肥果甜稻米香,金秋九月丰收忙。9月23日,中国亿万农民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的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是属于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是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__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中国农民丰收节"虽然是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其主角是农民。但在庆祝丰收的同时,也别忘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战斗在农村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长期的奋斗与付出。笔者认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那些超出丰收本身的感悟与体会。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齐头迸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等系列的政策举措不仅取得显著实效,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肯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农村干部群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动"三农"工作的内生动力得到不断激发。

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集中彰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尤其是通过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_亿斤以上的水平,这是农业的基本面。正所谓手头有粮,心中不慌。特别是近年来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随着农村产业发展、产业融合、生态建设等工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通过奋斗实现了就业增收、脱贫奔康。"中国农民丰收节"已经不是一般的节日,而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同时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农民正逐渐成为一种让人向往的职业。

信心、决心、恒心凝聚增强。早在20_年7月,__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这"三个不能"表明了党中央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松劲的决心和态度。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广阔的农村大地呈现出一派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兴旺景象。为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起磅礴力量。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轮廓初显。近年来,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高品质的绿色发展,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得到快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修复,农民创业就业增收提速,农村社会保障不断跟进,城乡发展不平衡有效改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集聚,为推进"五个振兴"夯实了基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蓝图正一点一点地变为现实。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有感心得

咚锵咚锵咚咚锵,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这是家乡的“农民丰收节”。

村委大院里几个穿红着绿的大娘,手拿彩扇,随着锣鼓,欢快起舞,个个笑靥如花。这便是农村最朴实的丰收节,也是第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

玉米田里,驻村第一书记伸手剥开一只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望着田里沉甸甸的玉米棒,他心里美滋滋的。穿过翠绿的黄瓜地,望着红绿相间的辣椒,紫黑的茄子压低了身子,长长的豆角挂满架子……这便是农村最美的风景,也是他驻村以来,看到的风光。这是他在这个贫困乡村的第三年,记得刚来时,田里的玉米苗都耷拉着脑袋,半死不活……如今……这样想着,书记不觉笑容满面,脚底生风。

街道两旁,家家的房顶上堆着小山一样的玉米,在阳光下发着金灿灿的光,有的家门口还放着小汽车。从田间巡视回来第一书记快步走向村部。

看到第一书记来了,阿隆拿着刚刚采摘的梨,请书记品尝。没错,正是第一书记的一手帮扶,才让今年的梨有了好销路。按照传统的方式,自己家的梨恐怕要卖到过年,贮藏不当还会坏掉不少。今年书记从县里请来电商技术人员,帮助阿隆打造了电商销售模式,销路再也不是问题了,自己也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这不,阿隆正搬着一筐梨让乡亲们润润嗓子……再走近,就是花花绿绿的人流,沸声震天的喧闹嬉戏之声漫延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孩子穿着鲜艳的黄色道具服,手拿两片绿叶,扮做玉米宝宝,呆萌可爱;一群活力四射的大娘敲着腰鼓,瞬间好像年轻了十来岁;几个年轻小伙正生龙活虎地舞狮子……书记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用他已经不再细嫩的手,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告诉他们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振兴家乡的事业。

驻村生活即将结束,看着各位乡亲的笑脸,一阵心酸涌上心头。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来了,书记满怀深情地注视着大家,“这两年,为了脱贫,我们一起吃了不少苦。为了不再靠天吃饭,我们四方募资打了一口又一口深井;为了乡亲的瓜果不滞销,我们建立了电商平台,举办采摘节;为了村里的老人不孤独,我们筹建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今天,是我们庆祝丰收的日子,也是我们铭记自己奋斗历程的日子,更是牢记党和国家不忘关注我们农民的日子。”

农民丰收节,是一个乡村从贫困到振兴的见证,也是一个驻村书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的缩影!请向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人民致敬!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观后感学习心得

农历秋分,神州大地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民俗古风、现实意义和未来愿景在这个丰收的节日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粮食、土地、农业历来是生民之本、国家之基。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古风民俗中一个悠久的主题。遥想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在辛苦劳作之后迎来好的收成,心中升腾的喜悦可想而知。

因此古人在喜迎丰收时,常举杯庆祝,感恩祖先。如诗经中《周颂·丰年》一诗中写道: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即粮多仓满,酿出美酒,敬献祖先。

丰收之后古人也乘着酒兴,载歌载舞。如南宋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又欣赏“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能那时庆祝丰收与“春社”的风俗连在一起。

当古老的土地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的规模、形式和深刻意义则超越千古、意义深远。

这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在与社会各行从业人员相比,今天的农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是一个充分选择的职业。中国今天所推进的改革实践就是发轫于农民的敢试先行,以及改革进程中广大农民的能人辈出。随着改革的深入,将有更多的农民在改革中继续贡献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在广袤的土地上用勤劳和汗水收获先辈不曾想到的那份属于农民的骄傲!

这是中国农村的丰收节!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山清水秀的农村景色令人神往,心底的乡愁是离开故乡后几代城里人割舍不断的情怀,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举国上下的努力方向,而当今无数的第一书记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力军。也许若干年后,象当年热衷“农转非”一样现在的城里人争着到农村落户兴业。

这是中国农业的丰收节!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说,中国农业正在跨越现代化的门槛,逐步减轻甚或终将彻底摆脱自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农业现代化构成中国现代化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现代农业社会中,叶肥苗壮可能无需过多依赖自然恩赐的规范操作,五谷丰登则是不必流淌很多汗水的智慧成果。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沿续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符号,致敬农民、振兴乡村的里程碑,载入中华文明史册的华章,其份量确实很重很重!

中国农民丰收节直播有感及个人心得

农历秋分,我国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办好丰收节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这是一个属于亿万农民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一同欢庆丰收,享受丰收果实的节日。放眼当下,正是秋粮收获的季节,祖国大地到处是丰收景象。数据统计,今年我国夏粮实现了十七连丰,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仅全国范围内小麦、稻谷的库存量,就足够全国人民吃一年。在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的秋分时节,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有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强化“爱农支农”鲜明导向。千百年来,农事最辛劳,农民最辛苦。中国农民的奋斗,顶天立地;中国农民的创造,惊天动地,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从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节气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特别是今年丰收来之不易,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东北地区夏伏旱、连续台风侵袭给粮食和农业生产带来挑战。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要通过节日形式为农民点赞、呐喊、加油,更是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三农”工作,既让农民在经济层面享丰收、得实惠,也让农民在社会上被肯定、受尊重。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聚合“乡村振兴”强大力量。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概而言之,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一方面,可以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投身进来,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和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把各方面的力量、资源汇聚起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凝聚“厉行节约”思想共识。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正是开展丰收节活动的一个题中之义。“粮食丰收”是多年来持续稳定的农业面貌,但亮眼的成绩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粮食问题已经过关了,已经彻底解决了,决不能因此滋生自满情绪、产生麻痹心理。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都带来巨大冲击,也给国际秩序带来一系列深远影响。如果说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那么全球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更加启示我们确保粮食安全又有特殊的紧迫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持久和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约活动,不仅是一种必须,更应该是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一种精神,因为这是确保我们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保证。

农民渴盼丰收,市民需要丰收,国家更离不开丰收。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我们坚信,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举办必将提振亿万人的精气神,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有感心得中国农民丰收节

20__年9月22日是第_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希望全国广大农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农历秋分,我国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办好丰收节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这是一个属于亿万农民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一同欢庆丰收,享受丰收果实的节日。放眼当下,正是秋粮收获的季节,祖国大地到处是丰收景象。数据统计,今年我国夏粮实现了十七连丰,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仅全国范围内小麦、稻谷的库存量,就足够全国人民吃一年。在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的秋分时节,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有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强化“爱农支农”鲜明导向。千百年来,农事最辛劳,农民最辛苦。中国农民的奋斗,顶天立地;中国农民的创造,惊天动地,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从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节气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特别是今年丰收来之不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东北地区夏伏旱、连续台风侵袭给粮食和农业生产带来挑战。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要通过节日形式为农民点赞、呐喊、加油,更是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三农”工作,既让农民在经济层面享丰收、得实惠,也让农民在社会上被肯定、受尊重。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聚合“乡村振兴”强大力量。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概而言之,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一方面,可以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投身进来,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和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把各方面的力量、资源汇聚起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凝聚“厉行节约”思想共识。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正是开展丰收节活动的一个题中之义。“粮食丰收”是多年来持续稳定的农业面貌,但亮眼的成绩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粮食问题已经过关了,已经彻底解决了,决不能因此滋生自满情绪、产生麻痹心理。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都带来巨大冲击,也给国际秩序带来一系列深远影响。如果说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那么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更加启示我们确保粮食安全又有特殊的紧迫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持久和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约活动,不仅是一种必须,更应该是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一种精神,因为这是确保我们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保证。

农民渴盼丰收,市民需要丰收,国家更离不开丰收。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我们坚信,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举办必将提振亿万人的精气神,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有感感悟范文

金秋九月,稻浪流金,果蔬飘香。秋分之日,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2年我国“三农”工作者勠力同心,克服了去年秋汛和今年夏旱等困难,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坚实支撑。

看口粮,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增长1%。;秋粮旺季预计收购量将达1.85亿吨。

看收入,农产品电子商务较快发展,农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实际增长4.2%。

看产业,乡村富民产业稳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恢复向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2.4%。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相比以往,今年的“三夏”因为秋汛影响显得极为特殊。去年秋季,河北以及河南的部分地区遭受暴雨。罕见的秋汛,使得2800多万亩的冬小麦没有按时播种下去,推迟时间之长、晚播面积比例之大,多年不遇。

为了打赢这场夏粮丰收战,我们做对了什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看来,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制定促弱转壮技术预案,并派出30多个小分队200多名科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服务,挂图作战,身体力行。同时,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也为丰收打下了基础。

“今年夏粮小麦实现抗灾夺丰收,可以说是人特别努力、天比较帮忙。”7月14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宋集镇宋集村,对种粮户宋兆平来说,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今年自家的小麦亩产竟然达到1350斤,总共收了2万多斤粮食。二是没想到今年小麦的价格也不低。“我种的全部是强筋麦,每斤卖到了1.55元,在收割现场就卖掉了一半多,剩下的一部分留作种子用,还有一部分留着自己吃。”

“今年小麦产量达到历史新高,以往平均亩产900-1000斤,现在户均达到1200-1300斤,个别农户亩产达到1600斤左右。小麦价格也从去年的每斤1.2元上升到了1.5元左右。产量高、价格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高。”村党支部书记刘香莲介绍。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夏粮主产区累计收购6180万吨,同比增加88万吨。其中,小麦5504万吨,早籼稻589万吨。

“在收购方面,今年夏粮收购呈现进度快、质量好、价格稳、市场活的显著特点。小麦收购价格维持在每斤1.53元左右,同比提高近0.3元,种粮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言人秦玉云说。

7月14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经济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副司长张国华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较好,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应对外部冲击,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农民富国家强。

秋日的吴越大地,沃野千里,铺绿缀黄,孕育着新一季的丰收。每天的19:40分,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华山镇赵屯村的陈厚武准时打开快手直播平台,为果农传授种植经验技术,带动果农利用科学的果树种植技术实现增收致富。

随着“互联网+”走进寻常百姓家,2002年,作为农学专业的大学生,陈厚武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村民带来一些经济收入的改变。

2020年,陈厚武探索形成以“技术联创,带领技艺传承;产业联营,带强产业发展;代表群众联动,带动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带”工作法,辐射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现如今,拥有315.8万粉丝的陈厚武已成了苹果树种植的“田秀才”“土专家”,通过现场授课和网络直播等方式,举办果树种植培训班,累计线下授课15场次,培训村民400余人,线上直播580余场,累计播放量破百万。

“我的人生信条就是用自己的技术照亮别人致富的道路,在未来,我们通过自己的技术,帮助全国一百万果农实现真正的增收致富。”陈厚武说。

“随着三农内容生态愈发丰富,互联网社区正在画出一幅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的崭新图景。”直播平台负责人尹彩琴表示,农技知识通过一部部手机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播,随时随地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种植养殖的难题,其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的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在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上半年,乡村富民产业稳定发展,农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实际增长4.2%。”

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看来,要确保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就要致力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发展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微风吹拂,稻香扑面。走进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镇小常堡的稻田,种植着150亩水稻的村民王建军给自己算了一笔账,“今年每亩能产粮1400-1600斤,总产量21万斤-24万斤,按每斤涨了0.1元计算,能增收2万多元”。不同于以往粗放式种植销售模式,今年王建军和大伙与十月稻田集团旗下的五常市彩桥米业合作,通过集约化种植,订单化生产,乡亲们实现增产增收。

产业是根线,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农业的后续发展。距离黑龙江3000公里之外的四川广元市猕猴桃种植户们,同样体会到了供给侧变化带来的效益。

再过两周左右,广元市苍溪县桥溪乡红太阳猕猴桃合作社近300亩有机红心猕猴桃将迎来采收期。尽管今年高温干旱影响了苍溪猕猴桃的产量,但由于今夏阳光充足,口味品质依然保持了高水平,市场供不应求。

“虽然今年普通果产量有所减少,但经品种改良后,果实质量却提高了,价格也随之上涨,总体收入估计比往年还要多一些。”这几天,高坡镇珍子村村民杨勇清正忙着联系冷库、准备果箱、沟通物流,忙碌里透着喜悦。

“作为有机红心猕猴桃示范乡,桥溪乡1200户农户的1285亩猕猴桃受益于实现了果品有机认证,农户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不少。“桥溪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全乡猕猴桃产值同比提高15%左右,预计人均每亩增收300元以上。

“打造中国强势农业千头万绪,必须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张红宇认为,打造中国强势农业就是要以上述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九州大地喜获丰收。辛勤与智慧如笔,千里沃野似帛,中国“三农”人正奋力描绘出一幅幅壮美的劳作画卷,展现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及收获中国农民丰收节意义

1、发家致富,实佳农贸。

2、实惠农家,品质更佳。

3、创先争优促发展,三位一体强三农。

4、真心实意,惠农为佳。

5、搞好土地治理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6、强化建后管护,发挥持续效益。

7、实在品质,最佳服务。

8、脚踏实地为农民,千家万户传佳话。

9、丰收创实惠,佳绩传口碑。

10、惠农求实,丰收万佳。

11、人以实为本,物以佳为贵。

12、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开发效益。依托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13、追求实效,力创佳绩。

14、高效加实效,品质创佳绩。

15、实效惠九州,丰收传佳话。

16、实惠你我他,品质佳天下。

17、突出重点,精品示范,创新务实,幅射带头。突出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8、实实在在好品质,家家户户用实佳。

19、增产有实效,质佳信誉高。

20、拓宽农发资金渠道,创新开发投入机制。

21、城镇田园化,田园景观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

22、惠农干实事,利民传佳话。

23、实在为农,品质为佳。

24、强化项目整合力度,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25、真心实意为农,粮丰仓满为佳。

26、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27、整合项目,集中连片,综合开发,提升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收致富。

28、惠农实意,资质佳誉。

29、实实在在,杀虫专家。

30、惠农求实,质佳为本。

31、真心实意,永创佳绩。

32、看得见的实在,听得见的佳音。

33、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民农民。

34、锁定目标,齐心协力,打造安居乐业幸福村。

35、以农业为本,坚持综合开发。

36、农民的实心朋友,庄家的美味佳肴。

37、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38、实诚心提供好服务,品质佳才是硬道理。

39、实用为先,品佳至上。

40、诚朴人品立“实”,诚信农资立“佳”。

41、诚实服务三农,品质再创佳绩。

42、农业开发,开发农业,改变农村,致富农民。

43、实效誉九州,惠农传佳话。

44、改土治水兴天下第一产业,打井修路做人间最大善事。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发展一片基地,扶持一个龙头,带富一方农户。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5、实在农资,惠民佳品。

46、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开发。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47、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48、以实为诚,永传佳话。

49、品实农民乐,质佳助丰收。

50、踏踏实实谋福利,勤勤恳恳创佳绩。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心得体会

丰收之时,更思勤俭。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并指出,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的丰收有着非凡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形势之下,中华大地却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中国人民又迎来了丰收的时节。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在今年春天,面对肆虐的疫情,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时间”夺了回来;在今年夏天,又与洪涝、伏旱、台风等自然灾害作斗争,齐心协力把灾情影响降到最低。这丰收来之不易,背后彰显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疫精神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特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美好生活需要用辛勤劳动来创造。中国人民自古就懂得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努力奋斗,要收获就要辛勤付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越到丰收之际,越要读懂丰收背后的“勤劳密码”。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最是农时不能误,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全力保春耕,有力有序抓复工复产,用勇气和汗水浇灌出秋收的希望;最是粮田不可废,防汛抗洪期间,我们齐力固堤坝,众志成城护一方安澜,用决心和毅力确保了粮食的安全。一勤天下无难事。时代越是向前发展,艰苦奋斗的作风越不能丢,勤劳勇敢的品质不能丢,我们要涵养勤劳、勤奋的“精气神”,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丰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当前一些地方,“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引人深思。丰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肆意浪费、糟蹋粮食,而是要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警醒和自觉。勤俭看似小事,其实攸关个人和国家命运,我们要汲取历史上的苦痛教训,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节约”的风气。要进一步倡导“光盘行动”,大力整治浪费之风,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危机意识,始终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自古“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是行动,也是美德。迎来丰收,更应思考勤俭、倡导勤俭、发扬勤俭,用“勤”创造出美好生活,用“俭”守护住美好生活。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心得中国农民丰收节哪一年设立

丰收意为丰产高产,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丰收节,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喜事,是农民兄弟的一个节日,是对一年辛勤劳动的一种认可,是农民的期昐。

丰收节,是农民、农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农民要丰收,过程是艰辛的,如何提供更好的基础实施,如农田水利的建设维护、良种引种推广,还有农机使用、农技人员的培训等。因为靠天吃饭要丰收很难,只有更好条件,更科学的方法才可丰产丰收。

话说丰收,必然会有欠收的时候。农业可以说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特别是最近几年气候异常,一部分地方出现了减产,绝收。如北方地区,3~6月份,长达近三个月的时间,无有效降雨,六月中下旬以后一直到九月份,又阴雨连绵,大部分时间都在雨中度过,所有作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个别地区,由于后期雨水过大,出现了水淹稻田的现象,部分农户颗粒无收。

丰收节意义深远,因为它传递一种劳苦未获的安慰,是一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认可,一种丰收喜悦之情的念想,是科学种田,高效种田,丰产丰收的期盼!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心得体会

1959年,毛主席阔别故土32年后,再一次回到家乡韶山,站在家乡的土地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情景,不禁令他抚今追昔,感而赋诗,留下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雄心。如今,秋分将至,全国各地一片丰收之景,我们也即将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礼赞丰收,更要把对丰收的渴盼、憧憬和追求,融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为“丰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的丰收是乡村产业的大丰收。“硕果累累”“穰穰满家”“五谷丰登”是广大农民对丰收“量”的朴素追求,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如今,人们对丰收的追求更体现为“质”的提升。“质的提升”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和新知识等一系列科技兴农的要素源源不断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质的提升”离不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势所趋;“质的提升”离不开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创新手段“各显神通”。“物质丰收”让广大农民更有底气。

新时代的丰收是乡村建设的大丰收。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除了要“填饱肚子”,还要在“铺好路子”“建好房子”“打好底子”“固好里子”等方面铆足力气、下足功夫。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战略蹄疾步稳。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领域环节,乡村建设的大丰收需要我们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环境美”;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塑造新农村建设的“精神美”;矢志不渝以党风政风引领乡风民风,大力创建新农村建设的“风气美”。“精神丰收”让广大农民更有生气。

新时代的丰收是亿万农民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的大丰收。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七年聚焦“三农”工作,党中央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出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起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广大农民群众的“情感粮仓”不断丰富充实。特别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唤起全社会对农民群体的尊重和感激,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精神层面必将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动力和信心。“物质精神双丰收”让广大农民更有士气。

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劳作不得闲。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丰收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愿每一份辛劳都有黄金的收获,愿丰收的喜悦点亮乡村的明天!礼赞丰收,致敬农民!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感想

国务院决定,自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意义不言自明: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关心农民的良好氛围,也提醒社会各方面更加重视和关注“三农”工作,关心和爱护广大农民,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农民职业的尊重。

事实上,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如彝族的火把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但在国家层面上缺少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去年全国两会期间,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建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各级以及相关部门对今年的首届“农民丰收节”不仅高度重视,为举办好首届“农民丰收节”可谓新招频出:类似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促丰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把每个地方的特色挖掘展示出来,让全社会共同感受丰收的喜悦。

举办好“农民丰收节”,不仅在节日,应更多做好节外功夫。首先,不应只注重仪式感。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办乡村节会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政府搭台的方式,对于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增加村民收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说,有的节会太注重仪式感,“热闹”一阵子后,“骤冷”表现明显。村民的农副产品,仅仅在节会期间俏销,之后很快又陷入“销售难”。举办“农民丰收节”,应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其次,应从政策、资源、资金、环境等各个方面,为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创造良好条件,并探索乡村振兴的办法,创新“三农”工作的思路,让广大农民能够安心农村、安心农业、安心发展农村经济,真正让农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总之,让农民口袋鼓起来、让农民收入多起来,才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要义所在。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心得体会

9月15日至16日,在康养大碧头田园综合体举行“大碧头杯”第四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和广西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及系列活动。为做好活动各项服务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推行“抢单”式志愿服务,为活动“保驾护航”。

“抢”建志愿队伍,第一时间将服务“网格化”。坚持把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行动,作为检验党员“主题教育”学习成效的重要载体。通过自愿报名、筛选考核等方式,突击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三天内,来自全县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医院等63个单位572名党员踊跃加入。从活动现场区域、活动时间段、志愿者专业特长三个维度,划分空间、时间、人员“三维网格”,一天内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闪电式”划到网格里,设立综合协调队、助农秋收队、产品宣介队、新闻报道队、治安联防队、后勤保障队等6支志愿者服务行动分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众参与”的志愿服务,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抢”抓岗前培训,见缝插针促服务“专业化”。健全完善党员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形成“统一管理、行动分队具体组织、党员个人文明服务”的管理网络。开设“夜间课堂”,实行“突击式”培训,三天内组织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专题培训4期。开展“建档式”管理,对培训合格的予以发放“上岗证”,培训不合格的纳入“再培训”名单,切实提升党员志愿奉献精神和服务技能。提出“三个一”标准,统一挂志愿牌、统一着工装、统一佩戴党徽,在活动中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强化“训后再管”,采取实地督查与定期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对志愿服务情况“点穴式”督促检查6次,整改问题2个。用好考核“重锤”,将党员干部参加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党员年底民主评议和年终考核,推动党员干部志愿服务行动取得实效。

“抢”提工作质效,最快速度把服务“宅急送”。围绕丰收节活动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开展“十五分钟服务圈”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志愿者3分钟到达现场、服务队15分钟解决问题。综合协调队发挥“中枢神经”作用,协调事项28件,10分钟完成1800余张坐椅摆放。助农秋收队以“比赛”促“服务”,70余名党员志愿者3分钟集结完毕,呈现了一场比拼健身技艺、共享运动乐趣、传播健康理念的体育健身盛会。产品宣介队开展“直播带货”活动,3小时不间断组织农产品展销、“农业嘉年华”等活动,现场展销农特产品100余种。新闻报道队活跃在活动的各环节,用一个个镜头全方位展现活动精彩瞬间,收录中央媒体10余条;治级安联防队维护中心现场秩序、引导外围分流、疏导交通,消除各类隐患8处,开展巡逻20余次,圆满完成安保工作。后勤保障队在各入口设立“爱心驿站”,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6000余人次,免费发放防暑小药品200余份。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感心得体会

9月22日是全国第三个“丰收节”,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这一重要指示后,今年的“丰收节”也有了不同寻常的内涵。更多的人关注到粮食安全这一重大课题,也有更多的人意识到粮食丰收的不易。在近年来全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低调务实的群体在为此默默付出。“丰收节”本就有感恩之意,在这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不同寻常的节点,更应怀感恩之心,念感恩之情,执感恩之礼。

感恩“种田人”,为“丰收”描摹底色。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国是人口大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需要解决,这是举世公认的难题,但在亿万农民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下,我们不仅解决了“口粮”问题,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幕后贡献者。中国农民历来有一些鲜明的个性:勤劳、坚韧、善良……这是区别于其他地区农民的显著特征。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换来了五谷丰登,换来了仓禀实、天下安。尽管农业机械化在全面推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仍是最辛苦的职业,也是最值得敬佩的职业。“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应让农民成为主角,接受八方感恩与崇敬。

感恩“农技人”,为“丰收”提高成色。205月,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众望所归成为“国家推广大使”。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仅有6000余亿斤,40余年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已达13200亿斤,实现翻一番。这背后不仅有亿万农民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广大农技工作者的智慧和贡献。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广大“田秀才”“土专家”,扎根田间、无私忘我,为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依托这支庞大而又富于战斗力的农技人员队伍,全国农业亩均产出不断攀升、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在作物育种、田间管理、机械生产、智慧农业等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急速缩小,为粮食连年丰收增添了科技和智力支撑。

感恩“助农人”,为“丰收”增添亮色。疫情期间,许多农产品面临销售难题,然而“直播带货”为这一问题带来转机。我们看到,“县长带货”“镇长带货”从一个陌生名词,短短几个月内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现象。不仅是直播带货,从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投入到支农、助农的大军中去,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后,振兴乡村、做强农业、富裕农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过去,农业生产为工业化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反哺农业的号角已经吹响。除了行政力量,很多企业、团体、个人也纷纷涌向富农、强农的一线,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增添了无尽力量,也让“丰收”更有底气、更有自信。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丰收节不仅应成为展示农村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的窗口,更应承担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三农”、支持“三农”、感恩“三农”的重任,让丰收节收获更多的“丰收”。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心得中国农民丰收节哪一年设立

中国农民丰收节要培育节日市场,发挥市场对节庆的推动作用,是当代节庆活动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扶持和凝聚社会共识,以“丰收节”促进产业大发展、市场大繁荣、环境大改善、文化大提升是组织实施节庆活动的目的初衷。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广大农民欢庆丰收、享受丰收的嘉年华,通过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搭建了城乡互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既打开市场服务市民丰富“菜篮子”,又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鼓起“钱袋子”,助力农产品优质优价、丰产丰收,从而让广大农民获得真金白银的经济收益和福利实惠。据调查,不仅农民想过丰收节,市民也想过丰收节。节日期间,城市居民纷纷回到乡村寻根溯源,体验农事之艰辛,享受农耕之乐趣,品味乡村之风情,乡村旅游占各地节庆活动的比例达到45%以上。社会各界通过品牌农产品推介、农产品网络销售、流通费用减免等方式,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为“丰收节”配套设计的庆丰收全民购物节,给农民带来了客流,产生了广告效应,提升了品牌价值,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异常热络。各大电商企业鼎力相助,阿里巴巴组织7万场农产品直播,京东开展1000场现场推介活动,苏宁近7000家门店全面参与丰收购物节,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纷纷开展丰收大集促销活动,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200亿元。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让利农民、让利市民,也让全社会分享到丰收节的快乐。

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必须注重开放思维办节日,注重发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聚集,为“丰收节”注入新动力,更广泛地提升社会认知。善用现代传媒,制造“舆论盛宴”,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是“丰收节”开放办节的重要做法。统计显示,首个“丰收节”期间,新闻媒体通过专题报道、现场连线、vr直播等方式,充分展示各地的精彩活动。新浪微博197个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的微话题,阅读量3天突破6亿次,其中共青团中央的“我和我的家乡”微博话题点击超3.1亿次。微博中的政务微博和网络大v表现活跃,热情宣传家乡、推荐农产品,微信中出现大量阅读量10万+的文章,丰收节成为朋友圈的热点焦点。央视综合频道开设《金秋时节庆丰收》专题节目,焦点访谈和新闻“1+1”制作专辑,文艺频道在中秋晚会设置丰收节板块,农业频道连续15天推出系列庆丰收节目,人民日报开设“秋收一线”专栏,新华社全媒头条播发《丰收,九月的味道》,农民日报刊发了《中国农民礼赞》,__官网与__网合作推出大型在线访谈,进行全网直播等等。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使农民丰收节霸版刷屏,构成一道亮丽风景线,也向海内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成就新风采,大大提升了“丰收节”的社会共识。“丰收节”被网络选为十大新词语,被新华社评为度国内十大新闻。国际社会对“丰收节”也广泛关注和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组织和数十个国家向我致以节日祝贺。

欢庆农民丰收节,是大国盛世的最强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员令,是激发农民群众和全社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新契机,是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集结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办下去,让农民丰收节的庆典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民心扉,将其打造成全社会认同的最热烈、最隆重、最有特色、最接地气的节日,打造成像春节一样全民参与、农民满意的新民俗,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光荣使命。参与历史,创造历史,与有荣焉,幸甚至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