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及事迹材料范文(18篇)

时间:2023-11-24 13:53:31 作者:薇儿

事迹材料是通过对某个人或团队的具体行为和经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呈现其特点和价值的一种书面材料。这些事迹材料范文既展示了个人或团体的实际表现,又反映了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坚守山区教育30多年,20xx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来,王洪春爱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自始至终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在她班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对困难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20xx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一个女教师,到一所荒凉得古庙一样的学校教书,这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惊。

群岭村校是全乡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间破旧的土墙教室,两边的陡坡延伸至让人恐惧的深谷。从场镇到那里,要走4个小时山路。以往的老师,没有谁在学校待上过一年。

因为之前没去过群岭,开学前,王洪春让丈夫刘权明先上山看看。刘权明回来后,久久没说话。“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听了妻子这话。刘权明开始默默为她收拾上山的被条、换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岭二校地处群山之颠,四面迎风,泥巴墙,瓦屋顶。校园总占地面积38.9平方。开学头一天,夫妻俩背着东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

来到学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两间,一间是教室,容纳两个年级的复式班,一间是老师卧室兼厨房。教室里,3只脚的课桌就有6张。一个没有门的厕所,中间挂了条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让丈夫维修桌凳,自己打扫清洁。两间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装了一筲箕,还发现4张蛇蜕下的皮。

当天晚上,因未带床,王洪春和丈夫将纸板铺在地上睡,没电,就点蜡烛。一周后,学校才通电,丈夫也从家里搬来一个床垫,放在借来的6个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现在。

几个留守孩子和王老师住在一起,除了上课,王老师还要煮饭或者方便面和学生一起吃。由于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电压低,又不能用电饭锅,所以王老师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饭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个“三脚”和一口锅,看起来有些像过家家,却让人觉得心酸。由于这里海拨高,群岭山上,每年冬天两个多月大雪封山。没有水,她就将干净点的雪放在锅里,融化后做饭。但不管多干净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师只好干吃方便面。刚刚到群岭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学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条件越是艰苦,王老师越是努力地工作,因为她认为在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为孩子们充电,让孩子们长大了凭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尽管她担任的是复式班,但她对教学工作丝毫没有怠慢。对于学生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她都一丝不苟地批改,而且还在一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作业反馈信息”。学校领导问她:“这么多的作业你怎么改完的?”她却平淡地说:“反正没事,改点作业充实一些。”

王洪春老师是82年前的民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她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她的备课本和教科书上,到处能看到那些“循规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钻研教材的见证。在村小有很多课余时间,王老师除了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和学习。她说:“闲着也是闲着,有事做还好些。”在她简单的床铺底下,有很多书,她说没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群岭二校由于是白泉乡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曾经几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况吓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却主动申请去任教,这事却让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白马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农村人光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是不行了。于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便成了教育过程中严峻的问题,据统计,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50%,留守儿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家里的活计变得特别忙,再加上学校路途遥远,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问题,见此情形,王洪春老师主动给孩子做中午饭。每天中午王老师都要用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灶台里给十几个孩子做饭。

家长们见王老师待孩子特别好,有些离学校远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师那儿住。仅仅十多个平方的寝室里,住着王老师和四个孩子,他们小的四岁,最大的有六岁。白天,王老师要为他们热洗脸水、洗脸、梳头、做饭,晚上,还得在三更、四更时分叫醒孩子陪他们上厕所,否则就会尿床。王老师每天给所有孩子上完课,便和这四个留守儿童一起玩。在王老师这里,老师、厨师、管理员全由她一个承担起来了。当同事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话回答:“比起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们没有床,王老师就把自家的钢丝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没有零食,她便在街上买了背上去免费给孩子吃;孩子们没水喝,她便在简单的灶台里给他们烧开水;孩子们没活动场所,她便让自己的丈夫用木头做了一个乒乓球台,她还买了如跳绳等许多体育用品,给孩子们玩;她还自己掏钱买了拼音挂图、教字挂图、汉字挂图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也就是因为她的用心良苦,现在不仅让本校学生爱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爱去那里玩。也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蔼,山上许多大姑娘也拿她当自己的妈妈,跟她谈心,请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在这里,王老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尊重和信赖,王老师也不再孤单,因为在这里她有许多亲人。

在王洪春主动申请上山之初,有人怀疑她在那里坚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说她是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师不仅坚持了下来,当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但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的坚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巅,默默地辛勤工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艰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大山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30年的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20xx年,她再次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县“十佳班主任”,20xx年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xx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当选为市县两级妇代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王老师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继续上来照顾这个山上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老师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女人,和这里的许多女人一样,放假回家了是个贤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大山的脊梁,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仍然坚守着那座大山,坚守着那里的孩子。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刘xx,女,中师文化,1978年9月至今一直在xx乡中心小学工作。三十年来,她辛勤耕耘,乐于奉献,兢兢业业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她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她酷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教书育人的光辉事业。

从教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担任三十年的班主任,已接近退养年龄,但她工作依然积极肯干,她舍不得孩子们,舍不得深爱的教育事业,仍然工作在班主任岗位上。

她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哪位同志有困难,她都热心帮助,哪位同志生病住院,她都要亲自去探望。她谦虚谨慎,与同志和睦相处,从不斤斤计较,三十年来没有与任何同志发生矛盾冲突,并能积极主动调解同志之间、同志和领导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一名骨干教师的作用,为学校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她深深体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她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强自修,努力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多年的教育的实践,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她有了更强的教育教学能力。30年来,她在班级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接一个新班,都首先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情况,针对学生情况,采取具体的管理办法。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既有利于班级工作,又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其次,在教学的同时又重视育人,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和一些名人青少年时代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经常利用班会,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同学们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班风。第三,抓“两头”带中间,切实做好差生转化工作,采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促进差生转化。优等生容易滋生骄傲情绪,注意早打预防针,使他们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四,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关心学生,用真诚的爱感化学生,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特别是差生,他们自己有的就认为是被老师遗忘的。当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他们会把这样的爱深埋在心底,并自觉地改正错误。

从教三十年始终坚持早来晚走,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学困生补课,义务为学校拆洗被褥、修理桌椅。她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对后进生、特困生、残疾儿童倾注了更多的爱。她为学困生补课,家长主动给补课费,都被她婉言谢绝,她无私照顾特困孩子在校的生活,经常自己掏腰包为特困生买学习用品。学生们称她为“老师妈妈”,学校多次收到家长发自肺腑的感谢信,有的家长亲自到学校来表达感激之情,感谢刘老师对孩子的关爱、照顾。1998年,她任教的三年级,是这个基础较差,后进生较多的一个班,这个班的大部分同学来自于偏僻的各个教学点,他们的基础差,纪律观念淡薄,早就养成了松懈的习惯。刚接班时,不少教师为她担心。有些人在背后议论,看来这个班的成绩总评只能是倒数第一了。但她凭着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把这个班搞好,也一定能把差生的成绩提上来。在摸清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首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热情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给他们以更多的爱心,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克服自暴自弃的思想,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与学校密切配合,对于后进的学生,在摸清他们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帮助。对他们着眼于高标准,着眼于细微处,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抓起,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气,养成好作风。有个女学生,因经常无故旷课受到学校领导批评,小小年纪但她心里顶牛,思想消沉,对生活态度更加冷淡,对同学的态度也不好。她决心要用爱心唤醒她冰冷的心,先后找她谈心几十次,她有一点进步就鼓励。同时,做好她周围同学的工作,动员大家一起来关心她,帮助她。一次,她得了病,班干就组织女同学为她端茶、倒水,帮她复习功课。老师的爱护,集体的温暖,使她感动得热泪盈眶,久而久之,她的一颗冰冷的心终于和同学们跳动在一起了。以后,她主动找同学谈心,消除疙瘩,搞好团结,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争取早日把成绩赶上。经过长期的努力,班里的十多名后进生,程度不同地有了进步。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从教时间久了,郑丹娜慢慢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全接纳、慢引导”。全接纳,即接纳所有的孩子、接纳孩子的所有;慢引导,则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她引用论语的故事。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智),子曰:“知人。”

用郑丹娜的话说,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不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

郑丹娜发现,小学生年龄小,胆子也小,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大多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当时,她在杂志上看到,有位老师在教室里放一个纸箱,学生可以把心事写在纸条上,放进箱子里。

受到启发后,郑丹娜让学生们每个人准备一个漂亮本子,专门用来写“悄悄话”。“你可以把想和老师说的话写在本子上,老师有想和你说的话,就在本子上回复给你。”郑丹娜和学生说。

后来,学生们开始把自己的心事交付给“悄悄话”,也逐渐对班主任郑老师袒露了内心世界。

被爸爸妈妈冤枉的男生写:昨天,爸爸给了我20块钱让我买番茄酱,买完我把剩下的钱放在他的钱包里了。后来看到我桌上的钱非说是买东西剩下的,其实,那是我去年给妈妈打工攒下来的。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

9月24日下午我校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在校电教室举行的“学习区委书记王朴同志讲话精神向优秀教师学习做教书育人楷模活动”专题会议。会上,传达了平卫教党委【20_】8号文件精神,宣读了本校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的活动要求。大家一道深入学习区委书记王朴同志在第28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还学习了20_年度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的主要事迹。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王朴同志还向老师们提出三个要求境界高、学问大、德性好;五点希望:要有神圣的使命、要有真诚的爱心、要有广博的学识、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奉献的精神。深入领会王朴书记讲话精神,把王朴书记提出的要求和希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发扬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的作风,心态平和、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争奉献、比奉献、乐奉献,把全部的心智奉献给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中升华人生追求、实现人生价值。

三、向各级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教书育人楷模: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都能够在自身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岗位中无私奉献奋发图强做出了令人敬佩的非凡业绩,我区及我校优秀教师也都更加可亲可敬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效仿。因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克服浮躁、对后进生缺乏足够耐心和爱心、安于现状等不良情绪和不足,以先进为榜样,志存高远,严以律己,积极创先争优为我校及我区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四、于丹老师2012开学第一课寄语我们:长大了的生活都很艰辛不容易。有人比喻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滚开的水,你要是往里面投不同的东西都会受煎熬,但煎熬到最后,因为这些东西各自的质地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你试试看,在三锅滚开的水里,扔一个生鸡蛋、一根生的胡萝卜和一把干茶叶,盖上盖子同样的时间沸腾它。揭开以后呢,生鸡蛋会被煮熟,变得硬梆梆,我们生活里有些只固守着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利益、不肯融合的人,他们最后就变得里里外外铁石心肠。他们有时候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生活对不起他,但是他没有融合的力量。这就是被生活煮硬的人。第二个锅里的胡萝卜呢,经过煎熬煮得软塌塌,成了一团胡萝卜泥,这是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的人,这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他们不能够带给社会自己的能量,所以他就失去了自我,这是被生活煮软的人。可是第三个锅里的茶叶呢,它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它是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它也把它的美、它的爱、它的能量传递出去,改变了社会和别人。我们要自觉做好第三种人,丰润自己,留香他人,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材料

从记事起,我就梦想要成为一名教师。九一年师范毕业,我有幸进入了教育学院教务处工作,但我的梦想是走上讲台,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师。为此,我经过七年的不懈努力,其中的苦与乐只有我自己知道。也许大家不会相信,一位师范毕业生怎么能登上大学讲台呢?但我做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促使我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上师范不是我的错,贫寒的家境只能让我如此选择。特级教师魏书生的经历感动了我,他的精神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舞着我,我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函授专科、脱产本科,我如愿以偿地登上了讲台,做了真正的教师。当我看到办公桌上堆满作业时,一种感动的心绪从我的心底升起。我在每一本日记上都倾注了我的一份关切与爱护的诚心。当一个班主任的担子压在我并未成熟的肩头时,当一个个调皮的学生站在我面前扮鬼脸耍滑头时,我才体会到了教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深知,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为了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我班有一位女生,容貌不佳,学习成绩差,对生活失去信心,她在日记中告诉我没人喜欢她。看过后,我心很沉。我深知,少年时的心灵伤痕很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于是,我极力鼓励她,给她信心,给她指明前进的方向。我在日记中跟她约定,让她努力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第二天上课让她背。第二天我叫她时,学生中一阵嘲讽的骚动。我看着她,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她流利的背了下来。班内一片掌声。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从此,她对自己有了信心,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都大有改观。还有一个学生,心灵比较脆弱,经受不住别人的批评,虽然他的成绩还不错。有一次,他因纪律不好而受到了数学老师的批评,而此时他又处在朦朦胧胧的爱情之中。那一段时间,他意志消沉,终日保持沉默。我从他的日记中读出了他的心曲,我觉得我必须帮助他。我用尽我的文学功力去感染他劝说他,让他清醒地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的心灵。终于,他想通了,以坚毅的翅膀飞向属于他的天空。

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坚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注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有一条心灵之路,这条路需要心需要爱去铺平。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用爱去铺设这条通往彼岸的心路。讲课已成了我生命的一大部分,我知道,讲课不仅仅是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

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讲好课,功夫主要下在课堂之外。记得《语文学习》的封面上有过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可是我要说,在我的心中,语文学习的外延大于生活的外延,多年来,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不断提高,为了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我不断学习新课程改革有关知识,研究新课程标准下新的教学方法,适时到中小学听课,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尝试,得到了广大师生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课余时间,我潜心于教学科研,从每天电视节目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我得到启示,写出了题为《广告语言与文化心理浅谈》的;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中,我结合教学感受,写出了《普通话中ie和ian的发音差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普通话课程资源》等论文。_年6月,我应同行邀请,参加了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教材》的编写工作,历时半年,写六万字,任副主编。对于一个教学经验不太丰富的年青教师来,写一篇小论文可能不是难事,但胜任一本教材的副主编既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

在《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我感悟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不同,各民族语言规律即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不同方面,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继而表现为句式结构,由此我写出了题为《英语动词不定式在汉语句式中的体现》的论文。

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是分不开的。教学与科研,对我来说是同一种事业,在对事业的追求中,既实现了自我价值,又奉献了社会,这一切都源于我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

二、发挥自身专长担负推普使命。

小时候我就爱模仿播音员说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普通话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我选择了做教师时,我更加体会到说好普通话对于一位语文教师的重大意义,所以我就发挥自身专长,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做了一名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作为一名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学校普通话课程的担子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我身上,吕梁推广普通话事业也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年九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从99年吕梁成立语委办以来,每年的推普周都要搞一些活动。从开始上街到各学校张贴宣传画进行宣传,到后来在语委办的统一指挥下,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倡导吕梁人积极行动起来,宣传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为吕梁形象的整体改变,我一直都做着不懈的努力。_年的第六届推普周,我们在语委办的统一部署下,协助各县市学校搞了从校到乡,从乡到县,从县选拔到地区参加的人寿杯小学教师暨学生课文朗诵比赛,活动中,从文件起草、篇目选定到规则制定、会场布置处处都留下了我艰辛的足迹。这次活动在全区师生中掀起了诵读课文、学习普通话的高潮,从而也激发了全吕梁的人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作为一名测试员,从_年我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到目前为止,我在教育局语委办的领导下,先后赴吕梁十三县市四十多次参加测试,共测试教师_余人。

为了让吕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立足现实、稳步发展,我贡献自己的智慧,付出艰辛的努力,利用非典休假时间,编写了适合吕梁教师使用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用读本》,并受语委办委托培训各县市测试员,以便他们在自己的培训工作中能做到得心应手。金诚所致,金石为开,我的讲课艺术终于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同仁的认可。随即应兄弟学校邀请,受语委办的委托,我先后赴吕梁行署机关幼儿园、吕梁艺校、吕梁卫校、吕梁经济管理学校、离石区二中、中阳县为师生作普通话讲座二十多场次,听课总人数达3000以上。在下乡讲课时,有些乡镇条件较差,没有扩音设备,一百多人挤在一个教室,为了保证上课质量,我只有提高嗓门、加大音量,这样上课在别人看来很累,但我却乐在其中,因为我从老师们的眼神中读懂了我自己的价值。

三、发扬严谨作风工作务实求真。

从九八年登台讲课以来,我一直以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我代的是语文课,为了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为班里搞即兴演讲、诗文朗诵等活动,还要求学生每周办一期手抄报,整理自己的习作集。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朗诵活动中,我身先士卒,为学生作楷模。记得有一年元旦,学校举行文艺晚会,已是孩子妈妈的我和学生们一同编排舞蹈、上台表演。学校开运动会,我还拉上爱好体育的丈夫,早上六点起床,为篮球比赛记分,有时因为天气原因,室外比赛不能正常进行,我们就加班加点,利用晚上时间完成比赛。

除代课外,我还兼任教务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九九年我省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启动,利用假期,我完成了全区_多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档案建设工作,在以后几年来,每年完成_多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培训、考试、阅卷、登分等工作。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准确无误确实也难,在别人看来几万个数据错几个是小事一桩,但我心里明白,对于个体的老师来说,每个数据都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转正、评优、晋升职称,甚至前程。在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之余,我一遍又一遍核对着这些数据,为做到万无一失,我经常加班加点,没有想过要放松自己。

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及事迹材料

5月24日我们迎来了何校长的师德培训课,听后我感慨颇深。

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是第x个年头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抱怨,不满,觉得付出与收获不平衡,从未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只是我生存的一种技能。而何校长的培训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懂得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热爱自己的教师工作,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在培训中何校长指出,在播种和收获之间有一段时间叫做等待。教师要拥有理想,热爱教育;了解学生,学会沟通;简单的教,快乐的学;规范教学,充满激情;加强学习,学会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心里健康,自我调适。抱怨没有用,不满没有用,只有端正自己的态度,把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来追求,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教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越走越顺。由此我觉得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把简单的机械的工作做的更有意义。为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爱,是成为智慧型老师的前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充分说明,爱,是教育的前提。智慧型老师必须是懂得爱,懂得施爱,懂得用爱润泽学生心灵的圣者。当代社会,孩子的`家境非常复杂,尤其是独生子女多,留守孩子多,单亲家庭多,老师的爱就尤其重要,懂得爱的作用,那么工作就有了源泉,教育就有了凭借。以爱作法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工作自然会事半功倍。新型的师生的关系带来的是师生合作,交流、民主和平等,这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供了强大保障。

二、勤总结,多反思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水平,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从今天起,我要多多练习,笔耕不辍,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守住自己心灵的净土,躬耕精神的园圃,把困惑变成收获,把收获变成经验,让不懈的写作成为精神的自觉;笔耕不辍,对教育现象进行思索,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行走在学习的’路上,越发觉得自身的不足,细细梳理着收获与思考的同时,有个想法在心中越发明确。那就是:在深感差距中追求自己的希望,在明确方向中坚定自己的信念——专业素养,好好修炼,笔耕不辍,厚积薄发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

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发布了20_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他们虽处不同环境,但有同种身份,他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做学生锤炼品格的锻造者,做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者,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领者,做学生奉献祖国的示范者。他们是广大优秀教师的代表,是全国教师队伍的缩影,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每一位优秀教师都值得敬佩。

在平凡的岗位上,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书写新时代铸魂立德育新人的灿烂篇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突出贡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这是对教师、教育的更高认可,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更高要求。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___,中共党员,从教以来,时刻以一名优秀教师、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使她成为“四有”好老师。

每年,她主动参与学校的慈善捐款活动,积极参加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清扫积雪,去受灾教师家里、康店一中等灾区清扫淤泥,顶着寒风、冒着酷暑,她满手泥浆、满头大汗、满身泥巴,不怕苦,继续干,直到全部清理完才肯离开。每一个善良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于行动,她的一言一行无形之中也在影响着她的学生。有一次数学课上,她正在讲课,突然听到一个学生吐了。衣服上、地上到处都是喷出来的食物,她赶紧掏出卫生纸把孩子的嘴上、鼻子上、手上、衣服上擦干净。孩子们看到后,也纷纷帮忙他擦桌子上的污渍,还有一个平时很顽皮的孩子去拿来了拖把……后来,孩子的妈妈在班级群里表示感谢:“闫老师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培养了一群有爱心的孩子!谢谢!”

一位同学手流血了,校医说需要去医院。孩子疼的直哭,她一边安慰着孩子,一边给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同时第一时间带着孩子赶去医院,医生说,必须马上缝针,可是他的妈妈说:“路上堵车太严重,最少还得半个小时才能赶过去,闫老师,恳请您先带孩子缝针”。她顶着压力签了字,缝针会不会落下伤口、用哪种线更好、会不会落家长埋怨,她无暇思考,跑前跑后去找医生,一直握着孩子的手,陪伴孩子缝合伤口,又自掏腰包取了药,正在作皮试准备打破伤风时,家长才匆匆赶来。这件事情以后,孩子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了,家长的心与老师贴的更近了,更加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了。她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情,用心地带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快乐前行,家长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爱,意味着奉献,她爱着学生,爱她的事业,不忘初心,努力前行,越而胜己,一定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县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县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模范事迹有感

李丹,女,今年30岁,从教于新兴中学整。至连续8年任班主任工作,曾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先后代过政治、数学均多次获得过教学一等奖,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县模范教师”。现代初二两个班数学,兼校数学教研组长,课改主任。

三尺讲台赤子诚心。

--失声教育心不改。

我叫李丹,出生于1982年2月,19毕业于运城师范,先后取得了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现从教13年整。

十三年来,我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十三年来,我爱生如子,赢得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尊敬和爱戴;

十三年来,我矢志教改,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无限的爱与责任。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做了十来年的班主任,在人们的心目中,班主任的工作琐碎而麻烦,但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却无法感受做班主任的乐趣,也无法体验做老师的丰富多彩,更无法达到师生心灵相通。

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通过身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人生的道理。我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我坚持守时,十三年来,只要是我上的课,我从来不迟到,给学生一个榜样,我站在讲台上告诉学生,我不喜欢等你们上课,最好是你们等我上课,因此学生也不轻易迟到,或缺席。我坚信,不言之教,至关重要。班主任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你要想教育学生,首先你自己得和他交朋友。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老师关心和爱护他,而不是挖苦他。老师要有宽容的心态,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这么多年来我没骂过一位学生,并不是我没有教过差生,而是我把他们都变成了自己的朋友。耐心了解他们的心态,解决他们的困难。有很多早已毕业的学生,现在依然是我的好朋友。别人都觉得学生对我特别好,感情深,那是因为我对他们付出过深深的爱,提起从前大家总是感慨万千。我接的毕业班里有一个同学是学校里的打架“大王”,成绩没有一科可以合格。我不仅在学习上督促他、帮助他,更注重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上下功夫。一次,他在打架后,要求我在学校领导面前帮他说好话,就这点,我感觉她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名誉和前程的,于是我给他提出一个条件:要求他在打人时先让拳头停留三分钟。他爽快地答应了。时隔不久他与别人争球时,别人骂了他,他便习惯性的举起拳头,此时他想起了我的要求,对身边的同学说“看住手表,三分钟后我再揍他,看李老师怎么说”事实上人的错误都是在冲动之下做的,三分钟之后还能打得起来吗?事后,他主动地告诉了我整个过程,我大大地赞扬他,说他很了不起,相信他这次的收敛,会令他懂得什么是控制力。在学习上,我与他一起订目标,并落实完成目标的办法,每当他身上有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地给予赞赏,我们师生成了好朋友,他对我几乎无话不说,不仅成绩进步很大,而且心智日趋成熟,修养也一天天好起来。毕竟,学生的层次是不同的,我尽可能想办法提高他们,特别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不要歧视他们,而是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从每个人的实际出发,逐步提高。老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育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一个老师的职责。

二、矢志教改谱新篇。

学生课业负担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了教育多少年,苦无良策。可以说产生课业负担的主要原因在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尤其是农村学生,在校时间长,“减负”更是迫在眉睫。我认为减负不是不要分数,而是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轻松自如的获得高分,到达成功的彼岸。

十三年间,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我先后代过政治、数学、地理三个科目,在每一科目上,我都尝试大胆的改革。面对枯燥无味、不愿听,更不愿记忆的政治学科,我尽量将其知识生活化,趣味化,以便学生乐于接受。如“法律常识”的讲授中,法律条文是学生最头痛且易混淆的,我便将“课堂”变“法庭”,让学生置身于事件中,通过分析思考,自己将案件结案。这样即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知识不易忘却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另外,我还教给他们答题审题的方法,我相信,“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会使他们一生受用。政治考试我经历了闭卷、半开半闭、全开的三种考试形式,可不管哪种形式,我的学生都能得心应手,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以至高中的一名学生曾骄傲的说:“我初中的李老师交给我一个做题的法宝我便能无所畏惧……”

在数学教学中,我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数学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陈规。我的数学课一般只讲20分钟,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一贯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我常告诉学生“弟子不必不如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我从不担心学生的脑子够不够使,比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课本上只是延长三角形底边并做出一边的平行线引导学生做出证明,而我则是把问题交给学生,上来就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证明。几种证法出来后,我再问“那么多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学生答“(n-2)180,”并把几种证法写在黑板上,我做总结说这就是数学归纳法的思想。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才接触的东西,可是,求三角形内角和的初中学生就知道了。我相信,如此会“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

三、乐于吃苦和奉献。

“一腔热血,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无悔人生。”秋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我代两个初三班政治,另接一个初一数学兼班主任。一个人代两个科目,还兼班主任,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在领导的再三劝慰下我还是接了。初三年级底子差,对此得分层次不同要求,不同对待,还得找后进生谈话,使他们不要丧失信心,同时帮他们补落下的课。初一新生刚离家开始独立生活,有的同学还不能自理,开学初,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当好他们的大姐姐,教会他们自理,晚上有些女生害怕住宿舍,我便陪她们住宿舍,有时他们生病,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我都会陪着他们去医院,有时忙得连饭也吃不上。我有时想不通自己为什么接这么多班,可是望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还是坚持着。

有人曾问我:“你这么没日没夜,值吗?”我肯定的回答--值。十三年的教学生涯,我哭过,笑过,但望着张张学有所成的笑脸,看着一封封飞来的问候,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生活是一种磨难,生活也是一种积累,积累磨难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收获的甜蜜。只有扎扎实实地耕耘,方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是我的为人之道,为师之道。十三年,我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我我为人师幸福而快乐的十三年。我愿以今天为新的起点,继续在教师这块责任田上收获更大的幸福和快乐。

李丹老师。

原新兴中学145班班主任(07届学生王飞记)。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80后的xx区新世纪小学何xx老师,今年6月终于实现了人生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他工作兢兢业业,肯吃苦,肯挑重担,除了正常的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何xx老师还承担着学校教科室工作。他先后荣获“江苏省书香家庭”、“区英语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区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区教师读书之星”等称号,用朴实的行动谱写美丽的教育人生。

他是一名健康阳光的小学男教师:性格开朗,为人随和。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在学校开展的“谁是你最喜爱的老师”活动中,孩子们对他的评价是:课堂活泼生动,语言诙谐幽默,我们都爱上他的课!

他是一名苦干实干的一线教师:基本功扎实,多次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屡获殊荣。所教英语学科屡次在区、学校质量调研中名列前茅。最近几年在区课堂大比武中均获优质课,教案评比、读书征文、班主任演讲比赛中均收获一等奖。

他是xx小学英语教育的排头兵:作为xx区小学英语为数不多的男教师之一,他积极加入课改的队伍,努力打造自主、灵动、和谐的课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近几年,他多次开设英语学科的市、区、片级公开课、示范课与讲座。作为区教师发展中心聘用的“讲师团”成员之一,为了把最新的教学理念传递到基层学校,自己首先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方法,虚心向同行请教,一次次磨课,一遍遍完善教案,工作到深夜已成常态。每次的送培活动,通过反馈来看,参训教师深受启发,印象深刻,他自己也在活动中得到“脱胎换骨”的提升!

他是一名“用心治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班风纯正、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跳长绳:团体第一;拔河:优胜奖;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优秀组织奖。班级文化建设很有特色:“乐知班”的孩子,乐于求知、知难而上。在重视文化学习的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踢足球,跳长绳,接力跑,师生同技,其乐融融!

他是一名“身先示范”的班主任。每天早晨7:20前进入班级,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擦窗户,捡纸屑,自己带头干。三四年级时,厕所是他们的`包干区,学生不怎么会打扫,他坚持亲自带着学生打扫,无视脏与臭,用钳子捡起异物,疏通下水道。每天晚上6:30后才离开学校。作为毕业班的老师,精细化管理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对优等生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多积累与扩展;对学困生作业当面批,堂堂清,坚持每天辅导后进生,对学生有耐心、爱心,更有信心!

他是一名科研能力很强的教师。何老师热爱读书,自己征订多种教学杂志,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教育研究。近几年的教研成果颇丰,拥有已结题的市级课题4个、区级课题3个,省市区论文获奖若干,在《教学月刊》、《小学教学设计—英语》、《英语周报》、《班主任之友》陆续发表文章20余篇,发表题材广泛,涉及教学论文,教案设计、教育叙事、教学随笔、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这得益于他广泛的阅读、科学的研究。

何老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走家串户,了解问题学生的家庭状况,加强家校沟通,寻找问题症结。牺牲课余与休息时间免费为贫困生、后进生进行辅导,不计报酬,不图回报,受到广大家长赞许与肯定!

班上原来有一个孩子叫晶晶,智力水平不高,父母都来自福建某山区,小学均未毕业,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刚出生的弟弟,一家租住在浦珠花园门口一间狭小的门面房内,父亲做点小生意,母亲照看一家,身为老大的她,家长的关心自然很少。五年级时,何老师接手了她所在的班级,当时孩子的成绩年级倒数第一,数学还考过4分,26个字母也念不周全,作为班主任和英语老师的何老师,找到家长,了解情况,主动承担起孩子的辅导义务,严寒酷暑阻挡不了登门辅导的步伐,长期坚持、绝不放弃,从基础补起,孩子的成绩从十几分到二十几、三十几分,慢慢地突破六十分、七十分。一晃两年过去了,老师付出了巨大心血,但没有接受家长的一分钱,家长感激不尽,逢人就夸何老师好!正是这样辛勤付出的老师,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增添了光彩!

何老师兴趣爱好广泛,除了读书,还爱好运动、音乐。当孩子们学习劳累时,他会主动带孩子一起去操场放松一下,踢踢球,跑跑步!课堂上,也会弹弹吉他,用音乐调节孩子的学习,师生同乐!

20xx年10月,何xx老师积极响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号召,毅然决定去西部偏远地区陕西镇安支教,并选择支教时间最长的报名!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何老师正用他的朴实、诚实、踏实践行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用他的爱心、耐心、信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英雄事迹

王振义院士是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创始人、首任所长,在他的带领下,血研所从一个简陋的实验室发展成为设备一流、管理先进、人才辈出的'国内著名的人才孵化地。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部、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市领先专业,20xx年成为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80余项省部委级重大课题,100余项国家级课题,14项国际合作课题等。

除临床医疗工作外,王振义院士还先后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1958年,他翻译了《出血性疾病》(1958年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成为当时国内该领域唯一可供参阅的书籍。1988年,他作为第一主编编写了《血栓与止血》,并相继于1996年(第二版)及20xx年(第三版)出版,该著作获得第十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作为博士生导师,王振义院士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临床与基础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是王振义院士的得意门生。谈及老师为自己修改硕士论文的场景,陈国强记忆深刻:“王老师一遍遍地修改,我一遍遍地整理抄写。近2万字的毕业论文,王老师先后修改了10遍。”陈国强说,正是导师的言传身教,激励着他不断地攀登医学高峰。

幼儿园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我在幼儿教育这个岗位已从教二十七年了,1991年从大连幼儿师范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前教育大专和本科课程的学习,获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本科学历。由于工作不断努力,先后评为大连市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并多次代表大连市、区及幼儿园参加全国、省教学大赛及教学观摩。我热爱幼教工作,把教师这一辛勤的园丁工作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做,始终坚持“对孩子有爱心,让孩子在幼儿园开心;对家长热心,让家长对老师放心”的理念,立足岗位,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工作大局为重,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圆满完成各年龄班、各教学领域的教学工作任务并连续多年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所带领的班级也曾多次获得园“优秀班集体”的光荣称号。

近几年来,我先后担任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教学工作并兼任幼儿园的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工作。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不讲条件,任劳任怨,经常早出晚归在幼儿园加班工作,从来是吃苦在前、任务在前、各人利益在后,用自己默默的言和行无声地影响着身边的同事们、孩子们,在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始终是年轻教师的“楷模”,带了几批徒弟个个都很优秀,成绩显著。在担任小班教学工作中,针对幼儿刚入园、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特点,从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训练入手,组织幼儿一日游戏教学活动,充分运用各种游戏,随机组织引导幼儿学习,使他们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学习儿歌、音乐律动,聆听妙趣横生的故事,为幼儿入园升入中班打下了基础。在担任中班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制定各教学领域计划,注重抓住教学重点,做好教学准备。制定和运用各类教学图片、木偶等丰富多彩的教具配合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对一些性格孤僻、胆小和特别调皮好动的幼儿,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开“小灶”,用慈母般的爱心关心、体贴他们,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在担任大班的教学工作中,认真备好每节课,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广泛调动幼儿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积极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针对幼儿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善于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幼儿良好的教学活动秩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幼儿有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良好心理状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学契机,细致观察每位幼儿能力特点及表现,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潜心搞好幼儿教育的基础上,我注重把幼儿园与家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开放式教学”、家长信息反馈窗、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联谊活动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信息,解决家长在育儿中的困惑,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做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性,使孩子在各个方面均得到很大的进步。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是不准确的,我们教师要具备一桶清澈新鲜源源不断的水,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要掌握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教学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9月24日下午我校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在校电教室举行的“学习区委书记王朴同志讲话精神向优秀教师学习做教书育人楷模活动”专题会议。会上,传达了平卫教党委【20xx】8号文件精神,宣读了本校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的活动要求。大家一道深入学习区委书记王朴同志在第28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还学习了20xx年度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的主要事迹。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王朴同志还向老师们提出三个要求境界高、学问大、德性好;五点希望:要有神圣的使命、要有真诚的爱心、要有广博的学识、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奉献的精神。深入领会王朴书记讲话精神,把王朴书记提出的要求和希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发扬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的作风,心态平和、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争奉献、比奉献、乐奉献,把全部的心智奉献给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中升华人生追求、实现人生价值。

三、向各级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教书育人楷模: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都能够在自身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岗位中无私奉献奋发图强做出了令人敬佩的非凡业绩,我区及我校优秀教师也都更加可亲可敬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效仿。因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克服浮躁、对后进生缺乏足够耐心和爱心、安于现状等不良情绪和不足,以先进为榜样,志存高远,严以律己,积极创先争优为我校及我区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四、于丹老师2012开学第一课寄语我们:长大了的生活都很艰辛不容易。有人比喻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滚开的水,你要是往里面投不同的东西都会受煎熬,但煎熬到最后,因为这些东西各自的质地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你试试看,在三锅滚开的水里,扔一个生鸡蛋、一根生的胡萝卜和一把干茶叶,盖上盖子同样的时间沸腾它。揭开以后呢,生鸡蛋会被煮熟,变得硬梆梆,我们生活里有些只固守着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利益、不肯融合的人,他们最后就变得里里外外铁石心肠。他们有时候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生活对不起他,但是他没有融合的力量。这就是被生活煮硬的人。第二个锅里的胡萝卜呢,经过煎熬煮得软塌塌,成了一团胡萝卜泥,这是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的人,这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他们不能够带给社会自己的能量,所以他就失去了自我,这是被生活煮软的人。可是第三个锅里的茶叶呢,它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它是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它也把它的美、它的爱、它的能量传递出去,改变了社会和别人。我们要自觉做好第三种人,丰润自己,留香他人,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1993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郑丹娜被分配到垂杨柳中心小学当老师,教美术和历史。第二年,她成为班主任,教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

初为人师,郑丹娜理解的“教育”很简单,把学生盯紧了、看住了,把成绩搞上去,拿到流动红旗。面对四十几个学生,郑丹娜觉得“顾此失彼,每天能说一车话”。教室在一层,办公室在三层,她连回办公室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为了显得有威严,二十岁出头的郑丹娜装出不苟言笑的样子,绷着脸,把学生“管得严严的”。学校要求靠右行走,郑丹娜就告诉学生哪怕两个人去上厕所也要站成纵列;学校要求保持纪律,郑丹娜就每个课间到教室里监督。学生们怕她,甚至有小女孩猜测郑丹娜有60岁,理由是“我爷爷就60岁,特别严肃,不爱笑”。

如今回忆起来,郑丹娜觉得那时不懂教育也缺少方法。她曾经准备了一个剪报本,把从报纸上看到的管理和教学方法剪下来贴到本子上,并经常跑去听老教师的课,模仿和借鉴,努力让课堂变得有趣。

1998年,郑丹娜进入语文中心组,开始专门教语文。

一开始郑丹娜讲课只站在讲桌前,局促、放不开。市里的老教师来她的班上听课,直言不讳地指出:“情感性不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游离在语文教学之外。”老教师告诉她,要想把学生吸引住,先要把自己吸引住。

郑丹娜决定拿自己的儿子“练手”。那一年儿子不满一岁,咿呀学语,郑丹娜每天给他讲故事,“关上门,家人也看不见。我就连蹦带跳,手舞足蹈,特别夸张。”儿子被逗得咯咯笑。

慢慢地,郑丹娜“放得开了”,感情更充沛,和学生的交流也在增加,上课不再藏在讲桌背后,而是敢于站在学生中间,有了沟通和互动。

郑丹娜说,在《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南风和北风的故事:南风和北风比谁更有力量。有人穿大衣走过,北风施展威力,冷风劲吹,那个人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上阵,送来轻微的暖风,那个人最终敞开了胸怀,脱掉了大衣。

她希望,成为像南风一样的老师。

幼儿园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雷瑞亚,从事幼教事业现已有二十多年了。多年来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业务素质、优质热情的服务,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荣获多次优秀教师、个人先进等荣誉。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从教工作中的点滴生活。

儿时的选择,我从事了幼教事业。不经意间,二十多年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直到今天,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更不敢说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既然选择了,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在教育工作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潜力,严格执行师德师规,保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热爱教育事业。

刚参加工作时,我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每天都是带着微笑,哼着小曲去迎接孩子和每一天的工作。后来工作了三四年后,我觉得幼教工作是一项非常单调、枯燥的事情,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不是学校就是家庭,从没时间去接触外面的世界。看到乡镇上和我一样工作的同学,整天上班清闲、自由自在,心里就开始羡慕她们的工作,想着有一天也能调到乡镇办去上班。所以就有事没事下班后就找她们聊天,在和她们深入接触后,听她们给我讲她们工作中的事情。说她们与村里人打交道,为了计划生育工作,和村民们吵架,被人骂得无法招架;哭笑不得;难以开展工作,心里的委屈真不知给谁诉说;有时晚上一个人偷偷地哭。我听到她们的工作遭遇后,心里受到了很大的撞击。原来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辉煌、潇洒,每份工作都有它们的艰辛和特殊。从那以后,我开始回顾自己的工作,每天面对活泼可爱、童言无忌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快乐开心的过得每一天,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我的工作是这样的平凡而美丽。从此以后,我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用我最平凡的爱,爱工作,爱每个孩子,我教他们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学会感恩,学会生活的孩子。我给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孩子们给了我终生的幸福!

我在家乡的学校工作了六七年,村里的父老乡亲每次见我都是很亲切的叫我:“小雷老师,我们家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你,整天在家说得最多的就是你,和你在一起他们非常开心”。每次看到家乡的亲人们,我心里都非常高兴,心里总是甜滋滋的,也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豪。

后来,我去过几个学校,不管到哪里我都非常喜欢孩子,喜欢自己的工作,从不发牢骚,面对年轻教师遇到困难时,我就鼓励他们,要学会迎难而上,最终的胜利是自己的;面对比我年龄大的教师,我会虚心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育人经验、工作的热情、听他们讲从教多年来工作中的点滴故事、心酸人生和对教育工作执着的爱与奉献。

最后,我就到了我们城关实验幼儿园。我当过老师,做过保育员,后来一直在后勤管理档案工作,兼摄像、医务室等工作。前几年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太熟悉,每年暑假、寒假,大家都放假了,而我却面对一堆交来的资料,埋头苦干,一件一件分类;一件一件挑选取减,归纳整理。但是心情是非常愉悦的,能给幼儿园多做一份事情,是我的骄傲。比起那些年轻教师们在园里每天紧张、辛苦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老人、管教孩子,我们已经轻松多了,领导们已经很体贴照顾我们了,所以非常感谢园领导对我们后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我觉得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幼儿园做一些工作是应该的,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在我教师的生涯里,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我把他们永远珍藏在心底,我要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大家,时光流逝,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也算桃李满天下,经常在超市、书店、街道都有孩子们和家长亲切地叫我“雷老师”,我感到非常欣慰,我欣慰并不是因为孩子们的知恩图报,而是因为我的付出让孩子们生活的更美好。心中永远充满对生活的爱。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该同志19__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__市__实验小学教导主任。从事小学教育已经十九年,“雷厉风行”是她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是她的工作特点;“妙趣横生”是她课堂教学的风格;“和蔼可亲”是学生对她的评价。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她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学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用一颗“爱心”塑造学生那小小的心灵;用一双“大手”挽回学生生活中的过失;用“人格”的力量感化学生那正在成长的思想。她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身教育教学之中,她总是和颜悦色地对待学生,早晨以微笑迎来每一位学生,晚上用微笑送走每一位学生。她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文明举止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

高年级三步五环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并成立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她所任教的班级成绩突出,多次在区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班级管理和学校工作成绩斐然,深受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曾先后被评为市优秀大队辅导员、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优秀班主任、区师德先进个人。在业务上先后被评为区教坛新秀、区骨干教师。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改知识和拓宽教育事业,她参加了函授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她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经过反复调查了解,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认真撰写论文,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或发表。

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的人,是一个可信、可敬的人,教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师德不仅是强调理论说教,更重要是要塑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的形象。在平时教学中,她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课堂上还是课间活动,情绪总是很低落。她通过与其他学生交流得知,这名男孩是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外地打工,一年都不能回家一次,平时与年迈的爷爷生活在一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她先从生活上去关心他。男孩生病了,她带着他去看医生,用自己的钱为他买药,陪他打吊水,与他交流谈心,像妈妈一样疼他爱他,让他有一种“家”一样的感觉。然后在学习上给他讲解,帮他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最终帮他走出了失败的低谷,一段时间后成绩飞速上升。教师节,这个男孩给她送来了一张贺卡,笑着对她说:“老师,我不会忘记您对我的帮助,您在办公室和我谈心的场面,是我记忆中一道最美的风景!”她拍着男孩的头说:“孩子,你的进步是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的,既然你的父母把你交给我,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你们带好就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她特别注意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他们健康的心理,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她的感化下,这个班上好几位学生非常感慨地说:“老师,是您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心!看到了您,我们就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确,教师的肩上承担着民族的希望,兼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教师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xx-xx,男,汉族,中共党员,xx-xx年5月20日出生,xx-xx人。xx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xx年毕业于xx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xx市现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xx市写作学会常务理事,xx市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xx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区域文化与文学、民俗学。担任中国现代文学、儿童文学、新时期散文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公开出版专著5部,编撰高校教材6部。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入选《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之《新时期散文研究资料(甲种)》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孔范今主编),主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学术成果获xx市政府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xx市涪陵区乌江文艺奖一等奖;教学成果分别获xx年xx市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xx市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xx-xx年获xx市直辖十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和xx-xx年获xx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xx-xx年被评为xx市优秀教育工作者,xx-xx年被评为xx市涪陵区优秀教师、2015被评为涪陵师范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为xx师范学院第一届第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xx师范学院第一届第一批教学带头人、xx市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xx年创作、指导以人民卫士、基层民警周鑫感人事迹为素材的诗舞剧《时代忠魂》获第三届xx市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创作剧目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演出奖(xx宣传部、xx市文化广播电视局、xx市教育委员会、xx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第十六届乌江文艺奖艺术类特别奖(中共xx市涪陵区委员会、xx市涪陵区人民政府颁发)。

教学评价年年为优秀。

xx-xx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在教学管理、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尽心竭力,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通过25年辛勤工作,为xx师范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为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良好系风学风的形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他那里,没有节假日、寒暑假的概念,没有上班时间与下班时间的区别。因工作需要,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星期天。

在努力搞好管理工作的同时,xx-xx始终没有停止业务学习和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对教学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他在教学工作中总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思想情感和生活上,视学生如亲人和朋友,真诚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他常说:上好一两堂课容易,上好每一堂课不容易;当一两天好老师不难,当一辈子好老师很难。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对他敬佩有加;在校园网络论坛上,他是学生们最喜爱的有学识、人品好的优秀教师之一。

他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保持了良好的政治形象和人格形象。他群众观念强,关心群众疾苦,及时向党支部反映师生的愿望和要求。由于牢固树立了服务意识,端正了服务态度,他是教职工信赖、群众拥护的基层干部。

他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正直,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待人诚恳,生活朴实。

教书育人是我的职业要求更是我的人生追求

自从xx年分配到xx师范学院(原涪陵师专)从事教育工作至今,经过了20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xx-xx老师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原则。他说:“教书育人是我的职业要求更是我的人生追求,我一直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对系(院)的发展、学生的教育认真负责。不只这样,更重要的是热爱这份事业,热爱学校、学生,热爱我们这个集体。我是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我的工作中。”

xx级一个学生在给xx-xx的短信中说:“韦老师,从一开始上您的课,听着您激情澎湃而富有个性的授课,对您甚是钦佩。您的每一堂课似乎都是在反思人类、认识自我,叫我何等的欣喜。您在课堂上的一点一滴,给予我们的是接近那真切而远大的梦想的动力和毅力,我真诚地向您道声谢谢!”

现任课年级学生在学校评教网上对xx-xx所上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给出优秀评价的同时,纷纷留下这样的感人评语:“非常好”;“最喜欢韦老师,您是xx师范学院的‘鲁迅’一样的老师。您所上的每一节课都能引人深思,您是我的榜样”;“教学非常好,非常尽职尽责,让我们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技巧,非常感谢老师!!!”;“认真负责,细致”。

在工作中,xx-xx老师总是勇挑重担。1990年,国家号召高校教师到基层支教,他不但踊跃报名,而且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学校,在xx区一所职业中学担任三个班的语文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由于学校不能提供住宿条件,他借住在离学校10公里的亲戚家,加上早晨上早自习太早没有公交车,他便每天骑着自行车起早贪黑地来往于学校和住处,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从未耽误一节课、一节早晚自习,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好评,被支教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在1990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寒风刺骨,白雾茫茫,能见度不足10米。xx-xx没有丝毫犹豫,像往常一样6:00起床,6:30便一手扶车把手一手拿手电骑着自行车朝学校前进。车行至一个下坡弯道处,公路上一块石头突然出现,由于能见度太差,加上他全部精力在控制自行车和手电,一不留神撞上石头,连人带车滚下10多米的斜坡,甩掉了眼镜,脸部、手掌、手肘、膝盖多处擦伤。但一心想着早自习要带领学生诵读《琵琶行》这篇优美的课文,xx-xx全然忘掉了自己的伤痛,也忘掉了危险,扛着自行车艰难地爬上了斜坡回到公路上。检查后发现只是自行车把手摔歪、铃铛盖掉了,他把车简单矫正后继续向学校骑去。到了教室才觉得到处生疼生疼,为了不让同学们发现自己刚才所遭遇的险情,他赶紧到卫生间清理了身上的泥污。细心的同学在早自习的时候还是发现了韦老师的异样,他只笑笑轻描淡写地说:“没事没事,刚才到校还早,我到操场运动时摔了一跤。”这件事情他从未对人提起,直到回学校数年后给他的学生讲出去实习千万要注意安全的时候,他才概括地陈述了这次惊险的经历,并且作为反面教材告诉同学们安全第一。

xx-xx一天也没有休息,立即赶回学校一心投入工作中。他希望用对那些离家在外求学的学子的无私教育和关爱,让更多的母亲放心,以此表达心中对自己母亲的感激和悔愧。他知道,如果母亲在天有灵,不但不会责怪他,还会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是学生的亲人,也是他们的朋友。

对待学生,xx-xx老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平等相待。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的学生他都会一视同仁,从不苛求学生。很多同学都说韦老师一直都默默地关心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方面都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许多同学也很乐意找他谈话,把他当作朋友,韦老师说这一点令他感到很欣慰。在他教过的20多届毕业生中,几乎每一届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例如因父母离异而导致性格孤僻的88级一名女生,当时韦老师教他们写作,在一次作业中韦老师发现了她家庭、性格等方面的问题,主动找她谈话,给她鼓励,在每一次的作业评语中都写了很长的鼓励话语,让那位同学很感动,她说是韦老师给了她信心。这位同学不但顺利完成学业,而且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以一个专科生的资历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在北京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另一位是99级的一名男同学,因家庭贫困无法完成学业,韦老师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不但使他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以优异成绩考取当年优秀大学选调生,现已成长为某县的乡党委书记,在基层为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对于这些,xx-xx认为“其实这些都没什么,这只是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尽的责任。我是学生的朋友,也是他们的亲人,能够给他们一点帮助,看到他们成长成才,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和满足”。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说乎;为地方建设事业贡献绵薄之力,不亦说乎。

xx-xx不但关注学校建设、在校学生教育,也热心地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告诉全社会,“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是何等的重要。他常常对他的同事们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说乎;为地方建设事业贡献绵薄之力,不亦说乎!”

诵读课堂在涪陵区委大礼堂再次开讲,xx-xx受邀为全区1000余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举办“从闻一多《忆菊》看爱国主义者的文化责任”的讲座。xx年9月29日上午,应涪陵区委邀请,xx-xx再次前往涪陵区经典诵读课堂,在区委会议中心做“让人伦之爱温暖我们的心——从朱自清的《背影》谈起”的讲座。他列举社会上缺失人伦之爱带来巨大家庭危害和社会危害的案例告诫大家应倾听祖先的声音,寻找精神之源,让人伦之爱回归家庭,回归内心,回归社会。xx-xx以自身经历经和典案例向听众们提出思考题,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诠释了人伦之爱的意义,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这几年来,他不但到机关,也到医院、工厂、监狱去做这样的讲座,总想让自己对祖国文化的感情和见解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责任感。

xxx-xx:xx-x

我叫xx-x、女、38岁、中共党员 ,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现在赵北口镇杨庄子小学任副校长,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兼五2班班主任,并教五2班语文、科学及思品等学科。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 18 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杨庄子小学的发展历程中竖起了一面旗帜,是xx-x镇优秀教师的代表。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多次获得上级政府的各种奖励,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好评:2003年,荣获保定市“优秀班主任”的称号;2015年荣获县政府嘉奖;2015、2015、2015、2015、2015年先后8次荣获安新县单科优秀奖,连续多年师德考核优秀。

一、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我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热爱学生,以生为本

1997年,我毕业于河北xx师范学校,踏上工作岗位。蓦然回首,竟已有18个年头了。我从一名师范生成长为具有一定经验的成熟青年教师的这段岁月中,有辛苦、有汗水、有困惑、有感悟,然而更多的是收获了幸福。去年春天,我反复出现高烧不退现象,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右肾1.9厘米结石并伴有深度感染,必须住院做手术。手术半个月后,我就重新步入时刻牵挂的教室,登上三尺讲台时,那一群双眼噙满泪水的孩子是多么兴奋!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始终热爱着教师这个职业,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 十八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卓有成效。我注重班风学风建设,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我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我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我所带班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三、学习、培训,投身课改

远农村,师资队伍薄弱,22位教师中有7位代课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坚固,我深知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

时逢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经常参加各级课改培训。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6月,我随县教育团队远赴山东参加由中国专家学者协会学术交流中心举办的《笃行名家讲坛》活动,在这短短的几天的参观学习中,我深受震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辅开。新课程的实验对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约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而课改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成长,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课程的制定是基于许多新的观念基础上的,因此,能否理解、认同、内化这些新的观念,是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基本的条件。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在课改之前,我首先组织老师进行了培训,让老师们清楚了改革的背景、目标,明确了新课改的任务要求及实施做法,逐步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观、现代课程观。而后,又多次进行教师培训,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学情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比如怎样更有效的做好小组内的落实;怎样做到小组的制度评价和文化氛围创设有机的结合;如何有效落实当堂检测;怎样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和多做等等,都是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新的学年里,我将面对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机遇,争取在新课改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收获和进步,在我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塑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实施贡献更大的力量。

xxx-x:xx-x

2015年8月18日

事迹简介: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坚守山区教育30多年,2015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山上的“保姆老师”

——记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2015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一个女教师,到一所荒凉得古庙一样的学校教书,这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惊。

群岭村校是全乡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间破旧的土墙教室,两边的陡坡延伸至让人恐惧的深谷。从场镇到那里,要走4个小时山路。以往的老师,没有谁在学校待上过一年。

因为之前没去过群岭,开学前,王洪春让丈夫刘权明先上山看看。刘权明回来后,久久没说话。“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听了妻子这话。刘权明开始默默为她收拾上山的被条、换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岭二校地处群山之颠,四面迎风,泥巴墙,瓦屋顶。校园总占地面积38.9平方。开学头一天,夫妻俩背着东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 来到学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两间,一间是教室,容纳两个年级的复式班,一间是老师卧室兼厨房。教室里,3只脚的课桌就有6张。一个没有门的厕所,中间挂了条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让丈夫维修桌凳,自己打扫清洁。两间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装了一筲箕,还发现4张蛇蜕下的皮。

当天晚上,因未带床,王洪春和丈夫将纸板铺在地上睡,没电,就点蜡烛。一周后,学校才通电,丈夫也从家里搬来一个床垫,放在借来的6个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现在。

几个留守孩子和王老师住在一起,除了上课,王老师还要煮饭或者方便面和学生一起吃。由于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电压低,又不能用电饭锅,所以王老师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饭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个“三脚”和一口锅,看起来有些像过家家,却让人觉得心酸。由于这里海拨高,群岭山上,每年冬天两个多月大雪封山。没有水,她就将干净点的雪放在锅里,融化后做饭。但不管多干净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师只好干吃方便面。刚刚到群岭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学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条件越是艰苦,王老师越是努力地工作,因为她认为在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为孩子们充电,让孩子们长大了凭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尽管她担任的是复式班,但她对教学工作丝毫没有怠慢。对于学生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她都一丝不苟地批改,而且还在一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作业反馈信息”。学校领导问她:“这么多的作业你怎么改完的?”她却平淡地说:“反正没事,改点作业充实一些。”

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白马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农村人光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是不行了。于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便成了教育过程中严峻的问题,据统计,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50 %,留守儿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家里的活计变得特别忙,再加上学校路途遥远,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问题,见此情形,王洪春老师主动给孩子做中午饭。每天中午王老师都要用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灶台里给十几个孩子做饭。

家长们见王老师待孩子特别好,有些离学校远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师那儿住。仅仅十多个平方的寝室里,住着王老师和四个孩子,他们小的四岁,最大的有六岁。白天,王老师要为他们热洗脸水、洗脸、梳头、做饭,晚上,还得在三更、四更时分叫醒孩子陪他们上厕所,否则就会尿床。王老师每天给所有孩子上完课,便和这四个留守儿童一起玩。在王老师这里,老师、厨师、管理员全由她一个承担起来了。当同事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话回答:“比起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们没有床,王老师就把自家的钢丝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没有零食,她便在街上买了背上去免费给孩子吃;孩子们没水喝,她便在简单的灶台里给他们烧开水;孩子们没活动场所,她便让自己的丈夫用木头做了一个乒乓球台,她还买了如跳绳等许多体育用品,给孩子们玩;她还自己掏钱买了拼音挂图、教字挂图、汉字挂图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也就是因为她的用心良苦,现在不仅让本校学生爱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爱去那里玩。也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蔼,山上许多大姑娘也拿她当自己的妈妈,跟她谈心,请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在这里,王老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尊重和信赖,王老师也不再孤单,因为在这里她有许多亲人。

之巅,默默地辛勤工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艰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大山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30 年的倾情投入,30 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 2015年,她再次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县“十佳班主任”,2015年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15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当选为市县两级妇代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王老师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继续上来照顾这个山上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老师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女人,和这里的许多女人一样,放假回家了是个贤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大山的脊梁,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仍然坚守着那座大山,坚守着那里的孩子。

事迹一:

常黎明,男,汉族, 32岁,中共党员,巩留县东买里乡中学教师。 13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中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新任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他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对我校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于2004年、2015年、2015年获巩留县东买里乡中学“学科带头人”;2015年7月 获巩留县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5年8月 获伊犁州“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5年7月 获巩留县“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2015年6月 获“新疆教育系统廉政文化进校园作品创作”三等奖;2015年10月获“第五届新疆中小学教师三笔字”一等奖;2011年7月被评为乡级和校级“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常黎明老师是我校一位青年骨干教师,13年来,他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专注于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特别是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朴素情感,成为每一位教师工作的典范。在我校开展师德建设的活动中,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为全校教师做出了表率。

一、勤奋自学,不断进取。

常黎明,1998年毕业于云南省昆明地质学校美术系,1998年参

加教育工作,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教二级教师。

常黎明老师从教以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常黎明老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十几年来,他淡泊名利、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堪称教书育人、师德高尚的楷模,备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尊重。

常黎明虽有扎实的美术教学基础,但他从不满足已有的知识水平,十几年如一日,结合自己的专业及相关知识苦学不辍。经过多年的自学,他终于把美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为了检验自己的美术水平,他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不同的美术书法作品比赛,均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荣誉。为了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他不但涉猎一些高雅的作品,还为县内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制作宣传牌,而且从不计报酬。在常老师看来,制作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东西,更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近年来他曾先后发表了许多教研和学术论文,并多次参加区、州、县级美术研讨会,受到了同行的好评。

二、勇于教改,追求卓越。

且让学生在趣味丰富、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教材上学不到的知识。常老师还结合学生的实际,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校本教材,效果很好。

他与很多学生建立网上联系,通过互联网辅导学生的学习有关美术中的一些技法和知识。他不仅辅导他所教年级的学生,还辅导其它年级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这充分体现出一名优秀教师的高尚品德。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人人参与的美术学习氛围,他带领全组老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常黎明老师的美术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美术教学水平,也影响和带动了全县的美术教学。

常黎明老师,多年来,就是这样勤奋地工作着。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首心灵之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事迹二:

渠桂荣,女,汉族,1950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太康县人。1976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始终保持着满腔的工作热情。现任河南省有机重点学科点第一学术带头人,河南省有机功能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第一负责人,兼任河南省化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化学会有机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5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勇于攀登、执着探索,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四届巾帼发明家创业奖、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十大女杰,河南省优秀共产动员、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总,渠桂荣老师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理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外语基础、高超的教学艺术、优秀的科研成果和高尚的职业道德。35年来,她也以这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高校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才能与同领域内的国外专家交流,学术研究才能与国际接轨。渠老师能够在国际sci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在本学科领域国际顶尖级学术期刊“j. org. chem.”、“org. lett.”、“ green chem.”等上发表论文10多篇,这都与她扎实的英语基础分不开。

然而,谁又能够想到留校工作之前她还是一个完全没有英语基础的人。她是文革后招收的第二批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时没有开英语课。而她在初中、高中学的是俄语。毕业留校后根据工作的需要,必须懂英语,而她对英语还一窍不通。她就从音标开始学起。当时渠桂荣已经31 岁了,上有近70 岁的老母亲需要服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照看,爱人又在外地工作,而她自己在系里担任助教,每天上班,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带试验课,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有时累得晚上哄孩子睡觉时,她自己也浑然不觉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无论是夜里三点还是五点,都不再睡了,赶快爬起来学英语。就这样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她硬是啃完了上海交大吴银庚主编的3大本大学英语教材,具备了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英文论文的水平。

在作为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主抓教学的副院长和有机教研室主任期间,为了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她与化学院的领导班子和年级辅导员一起想办法出主意,一头抓学生,一头抓教师,教与学之间密切配合。给师生营造了一个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创造了一个拼搏进取的教学科研好环境。有机学科点连续十几年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学院本科生考研升学率由2000年的30%上升到2003年的近60%,每年以10个百分点递增。同时,该院硕士生考取博士的升学率也稳定在80%以上。而由渠老师带领下的有机化学学科的硕士连续三年100%考取博士。而且分别获得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及大连化物所有机专业考点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从而大大提高了河南师大在全国的知名度。

“我为我的学生骄傲,更为我从事的教育事业骄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多年来,渠桂荣坚持的教育方法是“用知识去启迪学生心扉,用严教去规范学生行为,用爱心去感受学生真情,用关爱去指导学生成长。”

在教学中,重视本科生教育的渠桂荣老师有着自己的教学理念。她说,搞好本科生教育是学生成材的基础,对施教者来说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学术上取得骄人的成果之后,她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她深知讲台对一个研究者的重要性。为了给学生们讲好课,每节课前她都要认真备课和试讲,力争把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有趣,同时还要不断地注入新的知识、新的前沿信息,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况且,“讲好基础课也是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许多新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基础知识,而新的知识、信息与基础知识的碰撞,更能撞出灿烂的火花,诞生新的科研成果。”那些凝结着她心血结晶的发表在国际sci源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的160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12篇获得的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30多年来,渠桂荣一直在告诫自己:“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又富于挑战性的职业。师德要高尚,课要常讲常新,这是当老师最起码的要求。”她一直非常重视本科生教学工作,常年奋斗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第一线,每年要上600多学时的课。在教学中,她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启发式、主线式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讲授科学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扩大知识面。逐渐地,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学生在教学评议中讲道:“听渠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作为一名教师,这是对我的最高奖赏。”渠桂荣很感动。

杰出青年基金200 万元资助,也会立即打电话告诉她;还有她的一名研究生被提拔为一所高校的副校长后,专程跑来向她报告;逢年过节,一张张的贺卡、一封封的e-mail承载着一颗颗对老师的感恩之心,纷纷从世界各地传来,令渠桂荣陶醉于学生的成功喜悦之中,让她忘记了一切劳累和烦恼。他说“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让我高兴和骄傲的呢?我为我的学生而骄傲,更为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而骄傲!”

“只要新药能研制成功,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近40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中,渠桂荣几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暑假、寒假,她在实验里做实验;“五一”、“十一”是别人游玩休息的黄金周,却成了她做科研的黄金周。“因为这些日子没有课也不开会,可以关闭手机专心做实验。”常常一进实验室,她就忘记了吃饭休息,从早晨忙到深夜。2001 年元旦,渠桂荣和2 个研究生在化学楼做试验,一直到次日凌晨2 点钟才结束,化学楼早已落锁,师生几人出不去,只好每个人趴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天亮了,又开始新的试验。展现了她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和满腔热情。

不畏艰辛,孜孜以求为渠老师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1995年夏天,为完成国家新药基金课题,渠老师亲自带领两个研究生来到河南省南乐县采集实验中需要的大量原药材。他们起早贪黑,一干就是一整天。一次,烈日炎炎,高温酷暑,一直有低血压的渠老师在采药时突然感到心跳加快,一阵难受,随之天旋地转,晕倒在地。在农村卫生所里,醒来后的渠老师也为此感到后怕,但她认为“只要新药能研制成功,及早为广大乙肝患者带来福音,就是再苦再累,冒再大的风险也是值得的!”十年磨一剑,辛勤的汗水终于迎来了丰硕的成果,她的生成c-n苷键高效催化技术打破了日本对核苷产品的垄断,双手托起了中国的核苷产业,降低了何干产品的成本,让老百姓从此吃得起核苷药品。她也因此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对这些成绩,渠桂荣老师淡然而欣慰。她说:“这些成绩是我们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师生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取得的,她不仅包含有我个人多年的辛勤和耕耘,同时还包含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心血和汗水,包含每一位研究生的无数个不眠之夜,包含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平凡的话语里,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和她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

“我更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服务他人,帮助他人。”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由于科研和教学上的突出成绩,渠桂荣受命担任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和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在作为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主抓教学的副院长和有机教研室主任期间,渠桂荣老师全力以赴,尽心尽职。

就在渠老师担任化学院副院长主抓教学工作做得得心应手的时候,学校里迎来了副处级干部换届的时刻。化学学院有几位年轻的博士申报了副处级岗位,渠老师为有这些愿意付出、甘做人梯的年轻人而高兴,为了支持年轻人的工作,让他们尽早得到锻炼,渠老师毅然让出了副院长位置,并乐意扶年轻人上马后再送一程。

“我在教学和科研上固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最看重的还是一个人的人品,所以,

我更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服务他人,帮助他人。”渠桂荣说。

在生活上,渠桂荣以真心、真情、真爱为信条,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做着事情。学生生病住院,她给他们带去水果和奶粉,把鲜嫩的鲫鱼汤送到医院。有一位本科生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又卧床不起,面临着辍学的危险,渠桂荣得知后主动地找他谈心,鼓励他,并给他送去学习用品,还给他200 块钱,后来又帮他联系了家教,还给他找了一个周末到化工厂勤工俭学的机会,帮他度过了难关,完成了学业。

有机教研室老教师贾华民常年卧床不起,他爱人张琪老师行走不便,女儿、女婿又都在国外,生活无人照管。从1993年起渠桂荣就开始照顾两位老师,十几年如一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这两位80 多岁的老人,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看病,帮老人买生活用品、干家务;他们需要搬家时,渠桂荣一手操办,让两位老人高高兴兴地住进了新房子;老人过生日时她送去生日礼品;老人病了她用轮椅把她们送进医院,急用的药她专程跑到郑州去买;她们动手术的医疗单上是渠桂荣签字;病危了是渠桂荣给她们做好了寿衣;两位老人分别在1997 年和2004 年相继去世,他们的死亡证明书上签的都是渠桂荣的名字,他们的葬礼也由渠桂荣操办,渠桂荣做了她们的亲生儿女应该做的事。而两位老人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有什么心里话总爱跟她讲,有什么大事小事都爱对她说。每次渠桂荣去看她们时,老人都不忘提醒她要注意身体,张琪老师在病床上拉着渠桂荣的手心疼地说:“你这么忙还天天来管我,我活一天就拖累你一天,哪一天把你累坏了我就没有福气了!”看到自己的付出,换来了老人幸福的晚年,渠桂荣非常满足。“我总觉得,尽自己所能,给周围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和爱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是一件造福别人、幸福自己的事,也是一个教师应做的事。”

幼儿园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美丽腾高娃,女,中共党员,小教高级教师,东胜区教学能手,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学校,现任东胜区蒙古族第二幼儿园德育主任。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事工作期间撰写的论文、随笔及教学活动方案多次荣获自治区级、市级和东胜区级的一、二、三等奖。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意味着只要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为人师表、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她从小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为广大教师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美丽腾高娃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师德培训和教师上岗培训,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她参加工作中以来从未出现过迟到和早退现象,准时参加园外内组织的各项会议、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做到了团结同事,关爱孩子。她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自我闪光的人生价值。

美丽腾高娃老师深知作为一名主任,引领老师们发展,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她努力通过专业培训和自学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她都会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翻阅有关幼教资料,购买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上网浏览一些先进的幼教知识和动态、或是把自己的教案和经验发布到网络中,与许多优秀的幼儿教师共同探讨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自学,她快速地成长了起来,现在还能向其他年轻的教师介绍一些先进的幼教知识,并能承担园内的讲座,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推广给他人。

踏上工作岗位以来,年轻的她一边工作,一边虚心地向老教师学习,吸取她们一些好的做法和工作经验,使自己不断地成熟起来,业余时间,苦练教学基本功,勤学专业理论知识,工作中,善于钻研,善于思考,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2012年,由于领导的信任,担任德育主任,由于工作的认真、出色,从由一名普通教师,走上了幼儿园管理的岗位。作为一名主任,一名教师,她的要求是“仅有扎实的专业是不够的,还要以服务者的心态服务于教师”的同时,带头践行着这个思想。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感染周围的同事及家人。每次的活动她都会带领着大家完成,对工作的安排及罗列简单明了,每个环节当中都会想到老师们的情况与任务的协调。在她的带领下老师们的工作有头绪,有干劲,完成的很有效。她始终注重业务学习,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及时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受到广大教职工的好评。

幼儿园是个儿童的世界,教师要用爱心去拨动一棵棵稚嫩的心弦,弹奏美妙的乐章,用爱心去滋润一株株纤细的幼苗,培育他们健康成长。一线工作期间,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使孩子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她带班期间根据班级情况以“纲要”为准则,采用赏识教育,使幼儿身心愉快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她善于观察,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尊重热爱每一个孩子,不仅要爱那些活泼聪明的孩子,同时也要对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她与孩子一同游戏,认真扮演孩子在游戏中安排的角色,和他们一同分享欢乐的童年,并且把她童年的游戏,带到孩子们中间来,给他们带来了新鲜,带来了喜悦。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执行者;教师们的支持和团结,是工作的基础、大厦的基石,良好的教师团队氛围是保证保教工作质量的首要因素,只有团结的团队才能不断创新前进。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有一个团结、协助的氛围,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作为主任,如何凝聚老师们的向心力?这不仅仅是用“管理”就能做到的。俗话说“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在一起相处,是一种学问。”和老师们相处,就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她认为要做到以人为本,情感管理,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对老师们指手画脚,而应以同事、朋友甚至是知己的角色,以为老师服务的思想去充分尊重每一位老师,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尤其是尊重他们的能力。她认为做好管理工作,要树立为老师们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意识,使保教工作取得成效,这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教育是一种服务,是为老师服务,更是为幼儿和家长服务。良好的团队氛围能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工作环境,督促大家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成效。还要为教师、家长、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生活到学习,从身体到心灵,从保育到教育,都要我们细致入微的照顾和关怀。美丽腾高娃老师总是走进老师生活。悉心关心老师,常对大家说:“大家辛苦啦!”“最近老师们的心情怎么样?”“工作压力大吗?”“工作任务多吗?”这样的询问每天都在进行。这些事情看似再简单不过,显得单调乏味,可是这些细小的工作却显现着她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侦探一样的老师们就是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及时地发现别人的变化,及时地给予老师服务于帮助。她相信只要本着正确地为老师、孩子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思想,使他们不断进步,各项工作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保教工作也会取得成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