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质量提升工程方案(热门21篇)

时间:2023-12-13 23:52:17 作者:紫衣梦

质量月是一个集中讨论和分享质量经验的平台,可以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和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质量月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打造我区学校体育活动特色和品牌,全面普及班集体长跑活动,更好地发挥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要求,丰富“大课间”活动形式,增加“大课间”活动次数,提升“大课间”活动质量,实现“大课间”活动制度化、特色化,不断深化我区“大课间”体育活动品牌效应,培养学生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鲅鱼圈区教育局成立鲅鱼圈区“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领导、督查此项工作。各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体育组、班主任教师等为成员的相应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提升行动。

鲅鱼圈区“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刘金明。

副组长:范利军。

成员:王森、刘金平、孙伟及各学校校长。

(一)学校每天开展两次“大课间”体育活动。全区中小学要在原有上午开展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基础上,在下午第六节下课后,增加一次“大课间”,时长25分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更改和停上每天的上、下午大课间体育活动。如有特殊情况,要书面向局安全与体卫艺科报告、备案。

(二)各学校可根据本地、本校实际,严格抓好落实,把两次“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区教育局将不定期对全区“大课间”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对落实不到位的学校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

(三)丰富“大课间”活动形式。各学校要组织力量对现有“大课间”活动形式进行重新论证、反思,根据自身和学校传统、场地条件、季节特点等,拓展设计思路,创新活动内容,制定内容丰富多彩、项目灵活搭配、运动负荷适宜、文化特色鲜明、学生兴趣浓厚的“大课间”运动方案。各学校“大课间”的内容与形式要朴实、新颖,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易学易练,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学生参与度高,保证锻炼效果;活动的内容要围绕运动技能和体能素质展开设计,能成为学生巩固提高运动技能,发展体能素质的重要平台。各学校要分别设计春秋季计划和冬季计划。冬季计划自每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至次年4月1日止,其余时间为春秋计划实施阶段。区教育局将根据全区体育工作实际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总体规划,制定和指导全区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推进区域性“大课间”体育活动品牌建设和质量的提升。

(四)强化“大课间”活动管理。各学校要重新梳理“大课间”组织流程,科学规划学生集合、解散路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确保每次“大课间”净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严格“大课间”活动请销假制度,学生非因病残或生理原因,不得缺席“大课间”活动。除行动不方便外,请假不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到现场观摩其他同学活动,原则上不得留在教室。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得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卫生清扫、卫生检查、课程辅导等与体育锻炼无关的活动,要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参加运动。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对剥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将进行实名通报。同时,各学校要制定恶劣天气的应对处置方案,科学、合理组织好恶劣天气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

(五)建立“大课间”活动备案指导机制。区教育局将制定本地区“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各学校要制定本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并要结合自身实际、活动实际等,每学期进行一次完善,并报局报备。西市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将会同教研部门从活动设计的科学性、特色性、艺术性、实效性、安全性等方面对各学校上报活动实施方案进行审查指导,确保各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各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报局安全与体卫艺科备案。

(六)定期组织观摩展示交流活动。教育局每年组织两次现场观摩活动,促进学校间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大课间”活动组织质量,并评选表彰一批优秀设计组织案例。各校还要积极参加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网上展示交流活动。

(一)高度重视,强化考核。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大课间”活动形成特色、发挥实效。保障校园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大课间”活动就是校长的公开课,各学校校长要担当有为,认真谋划,狠抓落实,向家长、社会交出一堂能体现自己办学理念、教育境界、治学水平的`优质课。各校要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评估的内容,作为对校长考核评价的因素。各学校增加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合理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科学指导,安全锻炼。各学校在推进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提升行动中,要在尊重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坚持突出学校整体特色,要做到体能、技能、审美有机结合,切实把“大课间”打造成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张特色名片和展示体育、美育工作的第二课堂。要统筹考虑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一生一案”个性化运动健身,进行整体化设计,形成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特色鲜明的学校运动格局。要坚持科学锻炼原则,合理确定“大课间”活动强度和学生每天1小时总体运动负荷,避免出现运动强度过小或过大的情况。要强化科学健身知识普及、运动技能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运动技能。要制定全面、细致、操作性强的“大课间”活动安全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避免发生运动伤害。

(三)把握节点,迅速推进。20xx年9月30日前,各学校要完成“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10月1日起,各学校每天开展两次“大课间”体育活动;11月1日起,各校要根据学校“大课间”活动组织成熟度,向区教育局报送展播视频。各学校要把握好时间节点,迅速部署、有序推进,不断完善、持续提升,确保按时、优质完成各项任务。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小学数学,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量,主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提高教师素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有些老师想通过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可结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从计算能力入手。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每次在测验后的试卷分析中要求学生做二件事:

(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

(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发现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

在学生开始使用草稿本列竖式时,我们把“草稿本”改名为“竖式计算本”,并提出列竖式的要求(如数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等),为了提高竖式本的计算质量,定期对竖式本进行检查,而且也作出成绩评定。在测验考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作出评分,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

(二)、课堂重在强化基础训练。

在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分析向导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每节新课的知识点要进行反复专项训练,每节课抽出五到十分钟进行口算计算训练,加强计算能力。

(三)、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新课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重点难点,要从学生已学的相关知识点出发,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联的`只是知识,前后相连接。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单元的主要知识结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专项训练。

以课为单位,以单元为周期,安排每课一个专项训练,每单元一次综合练习。如,第一课学完以后,同轨的其中一位老师出计算专项练习,等第二课学完,另一位老师再出填空题专项练习,然后发布网站,资源共享,做到一课一课一过关;第二周,安排选择题判断题专项训练,强化理解知识点重点。第三周操作画图等专项训练,以训练学生的做题技巧。第四周应用题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月末,整个年级数学调研。

负责组长对任课老师进行每单元、每组考核一次,学校进行每月考核一次。每位任课老师平时辅导后进生的小训练题,主动传入学校群里,供同年级老师参考。对上传的小试卷次数多的老师负责人记录,并给予鼓励与加分措施。

本学期,重抓合格率,对成绩优秀的班级,负责的领导管理中出成绩的进行奖励。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学校将组织专项听课组对各单位推荐的第二轮达标教师进行复查,深入课堂随机听课并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资料(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是否完备齐全,督查各教学单位活动成效。

各教学单位要认真总结、分析两轮听课情况,将每位教师专项听课组和本单位听课成绩按权重汇总后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上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备案。同时,各教学单位根据汇总成绩提出重点帮扶对象意见,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备案。

1.重点帮扶。

各教学单位要为需要重点帮扶的`教师组织安排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指导教师应根据听课情况的反馈意见,与帮扶对象共同制订具体的帮扶计划,教学单位负责检查落实。学校将组织教学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校级教学督导员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对每一个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复查,确保改进成效,争取人人达标。

2.示范交流。

学校将组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教学示范公开课,展示活动成效,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相互学习。各教学单位依据听课成绩排序名单按比例推荐优秀教师参加示范公开课(达标教师人数在50人以上的院部,推荐3人;30-50人的院部,推荐2人;30人以下的院部,推荐1人;其余教学单位按达标教师人数联合推荐),对表现突出的前10名教师予以表彰并可作为评选该学年校长教学质量奖、教坛新秀的重要依据。

各教学单位要认真总结本单位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取得的成效,在提升教育理念、规范教学运行、加强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过程中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各教学单位需按时报送活动材料:

1.10月10日前报送第二轮听课安排表。

2.11月15日前报送第二轮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认定情况汇总表。

各材料纸质稿经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至督导评教科(图书馆a0818房间),电子稿通过oa邮件发送给崔曙光老师。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复杂多变,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实施体育教学改革之前,教师要对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进行全面的归纳分析,分清主次,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原因设计出解决方案,从而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条件。其中关键性的因素如下:

(一)学生。

作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最终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小学体育是要求学生充分参与的科目,如果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提升。小学生虽然活泼爱动,对体育课的兴趣比较强,但他们不具备成熟的学习能力和锻炼技巧,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帮助。

(二)教师。

教师是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更要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端正教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善于模仿、乐于模仿,并且对教师十分崇拜和信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另外,先进的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教师错误地以为,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就是操场,多媒体教学与体育课毫无关系。事实上,体育教学也有室内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给学生展示运动技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关注重大赛事等,这都比传统的口头讲述更能吸引学生。

(三)教学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教学环境可以对身在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环境对小学体育教学而言,主要是指教学场地、体育器材、学校的教学氛围等。其中教学氛围虽然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举例来说,如果某个学校只重视主科教学,把体育教学当成可有可无的科目,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被压抑,那么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一)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

小学体育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与其他学科有相通之处,都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人才奠定基础。另外,小学体育教学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更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实践最终都要通过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科学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参考和依据。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再次确认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但缺乏毅力和恒心。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在关注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堂保持持续的兴趣。如引入游戏环节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游戏环节如何设计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又要能够吸引学生;既要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又要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游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比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效果也十分理想。体育教学人员要充分考虑具体的教学环境,学生和场地的具体条件、设施和器材,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有序的思考和改善过程中进行体育课的执行。给学生带来一系列收获,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重视技术和方法的作用。

前面我们提到,体育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掌握再多的书面知识,也不能保证体育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必须重视体育锻炼技术和方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教师演示、竞技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锻炼中进步。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xx﹞27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xx﹞1号)精神,进一步促进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特制定《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是指在本市中小学履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对本市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师德为先。

热爱学校体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和体育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学生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锻炼、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突出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研究学生特点,遵循体育学习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不断提升体育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和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的体育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持续发展、保持运动技能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做好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典范。

(一)各区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建立体育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质量。坚持体育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体育教师入口关;制定体育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体育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体育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结合体育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和学科建设。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方式;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小学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体育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体育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科学计算体育教师工作量,保障体育教师福利待遇,增强体育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体育校本研修,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绩效管理机制。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枣庄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等文件精神,根据《枣庄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制订《枣庄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体育教学“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经验为表率,把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变化为突破口,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体育学习能力要求,实施体育教学“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突出对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一)主要目标。

通过体育教学“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使课程目标与课程实践紧密结合,改变传统的体育教材内容配置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使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学习体育产生兴趣,喜欢上体育课,乐于参加体育活动,身体活动能力不断增强,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使初中生逐步形成稳定的运动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经历多个运动项目的多种体验,在项目的体验过程中发现符合自身需要的项目,为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使高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某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向,掌握和提高该专项技能,同时掌握相关知识,应用和发展相关体能,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评价体系衔接更为紧密,为完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探索可操作的运行机制。

(二)主要任务。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体育游戏融入身体基本的活动形式、练习方法及活动规则为主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要体现集体性、合理性和灵活性,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及体育行为规范为主要发展目标;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基础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和运动规则融入游戏为主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要体现小组合作性和集体竞赛性,以基础运动技能及自我健身意识的培养为主要发展目标;初中学生以多个运动项目及其练习方法、多样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多种练习体验和学习经历为主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要体现小群体性和对抗比赛性,并探索和实践初二学生男、女分班的教学形式,初三学生选项分班的教学形式,以基本运动能力及自主健身行为的培养为主要发展目标。高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及相关知识,应用和发展相关体能,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成立区(市)工作小组,各区(市)对本辖区学校师资、场地设施、班级数量、课时安排等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制定并下发各区(市)实施方案,选择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展试点工作。

2.制定新学期学校课程计划,合理安排体育教师的课时和工作量。体育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配、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作全面深入思考和探讨,为开展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教学内容呈现,小学低年级教学内容以体育游戏呈现;小学高年级教学内容以基础运动技能加游戏方法、手段呈现;初中6-8年级以基本运动技能(田径、体操、游泳、大球类、小球类、武术、健美操和新兴体育项目)加发展身体素质方法呈现;初中9年级学生以学生选择项目的动作技能加发展相关身体素质方法呈现。高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至两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专项学习呈现。

(一)组织保障。

1.各区(市)教育局成立体育教学“小学兴趣化、初中多项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宏观决策,审定实施方案,组织督导监测,加强实践指导,使这项工作与区域体育工作整体推进。

2.成立各区(市)体育教学“小学兴趣化、初中多项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专家小组,定期对试点校进行指导。按照市教育局相关要求定期指导检查,提出调整意见,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3.各试点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制订本校的'实施方案,负责学校层面的决策、管理、保障和协调工作,使这项工作成为全校体育工作的突破口,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政策制度保障。

各试点学校要根据体育教学“小学兴趣化、初中多项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制订或调整、完善配套制度,如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测算、体育经费的投入办法、体育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体育教师的培训等,使政策制度有利于体育教师的发展。

(三)体育师资保障。

各试点学校要配齐、配好体育教师,充分挖掘和合理安排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引进或聘用具有高水平、适合本次课程改革教学任务的教师(含已退休的教师),同时可以跨校聘请符合条件的体育教师或体育系统的教练员,与本校教研组一起统一管理。

(四)运动安全保障。

各试点学校要制订运动安全制度并张贴在相关场所,定期组织人员检查、维修各种设施和器材,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结合身体练习,加强运动安全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帮助学生学会有关防止运动伤害的方法。同时要加强学校的医务保障工作,做好运动伤害的及时处置。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按照《河南工学院本科教学基本建设“6+3”质量提升活动方案》要求,本学期将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学校将组织由校领导、中层干部、校级教学督导员组成的专项听课组对各教学单位推荐的第一轮达标教师进行复查,督查各教学单位活动成效。其中,校级督导听课组要实现达标人员全覆盖,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听课组根据校领导联系院部分组深入课堂随机听课并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资料(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是否完备齐全,抽查比例不低于达标人数的30%。

复查结束后,专项听课组到各教学单位召开听课评议反馈座谈会,向相关教学单位负责人、授课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教师代表等参会人员反馈复查结果,及时指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并给予指导。

各教学单位组织对本单位尚未达标的教师(含外聘)开展听课,制定“第二轮听课安排表(附件1)”,听课要求与第一轮听课要求相同。听课任务完成后,各教学单位需上报本单位“第二轮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认定情况汇总表(附件2)”。本轮听课结束后,各教学单位教师争取全部达标。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体育课作为学生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课程,有着发挥体育运动精神、强健体魄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对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等各个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在一些地区,体育教学观念落后,体育教学设施、教学模式等教学资源较为不足,难以推动体育学科教学良好发展,这也影响到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现有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应加强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课程资源、保障安全教学环境,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的成长阶段,常见的体育教学内容多为组织参与集体活动,例如:集体跑步、集体跳绳等。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降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信心。对于这类情况,体育老师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教学、分组激励教学、分组讨论教学、团体游戏教学等方式培养小学生们的体育探索精神;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体育器材与运动场地,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体会快乐,从而增强对体育课的兴趣。

丰富的教学资源、趣味新颖的教学课程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或其他多媒体获取体育课程的信息或知识,更新教学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框架体系,开拓体育教学视野。

2可将本地文化与现代体育运动相融合,增加多种类型的舞蹈、传统武术操等项目。

3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组织开展爬山、滑雪、游泳等课外体育活动。

这不仅丰富了教学课程,让学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地区的特色传统文化,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领域。

在进行体育课教学及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时,因小学生平衡力、自控力、协调力相对较差,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是重中之重,老师应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应提前做好课程规划安排,检查活动场地、运动器械、判断课程强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体育活动中,要多观察小学生情绪上、心理上的变化,及时了解沟通学生的想法和诉求。要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讲解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技能,让学生们在安全运动中享受乐趣。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并不是简单的跑跳运动,它对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教学者要运用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不仅强壮其体魄,更要铸强其拼搏进取精神。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53号)和山东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学生体质提升计划(20xx—20xx年)〉的通知》(鲁教体[20xx]1号),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部署为指导,以“阳光体育”为载体,以开足开齐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为重点,构建科学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兴趣,掌握体育知识和1-2项体育运动技能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改革、发展、创新”的要求,在规范常规教学的前提下深化“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教学改革,为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奠定良好基础,有效引领我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科学、健康的发展。

认真学习和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枣庄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加大体育教学投入,更新教学观念,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为中心,努力探索体育课堂教学新方法,加强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监督与管理,为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1.各区(市)教育局和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xx〕7号),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和体育教师的配备,根据教育部关于开设课程门类和课时数的规定,合理调配教师,确保体育教学质量。而目前体育教学条件达不到市规定标准的学校,应制定规划,逐年改善,尽快达标。

2.各区(市)教育局和中小学校要建立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长效监控机制,坚持对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建立中小学体育教学情况通报制度,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全面提高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3.各区(市)教育局要加大对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监管力度,逐步形成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监管、学校主管校长负责、艺体办(教务处)组织实施、体育教研组落实的四级管理体系。以区(市)、乡镇(街道)为单位开展体育教学检查活动,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4.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开齐开足、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随意占用中小学体育课时,在安排课程时合理安排体育课。小学学段要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及体育行为规范为主要发展目标,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以体育游戏融入身体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为主,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趣味性、活动性和多样性,教学组织体现集体性、合理性和灵活性。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基础运动技能及自我健身意识为主要发展目标,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以基础运动的动作方法融入游戏为主,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趣味性、锻炼性和集体性,教学组织体现小组合作性和集体竞赛性。初中学段体育教学以基本运动能力及自主健身行为为主要发展目标,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以多个运动项目、多样运动技能、多种练习方法为主,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活泼性、体验性和针对性,教学组织体现小群体性和对抗比赛性,探索初二学生男女分班教学形式,初三学生选项分班教学形式。高中学段体育教学以专项技能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体能为主要发展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某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向,以掌握和提高该专项技能为主要内容,同时学习相关知识,应用和发展相关体能,并逐步养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5.各中小学校体育教研组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管理和研究职能,协助学校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组织教师编写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落实《枣庄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要求》的规定,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针对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坚持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

6.各级体育教学研究部门要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职能,关注学校、关注教学,认真研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学研究部门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水平的同时,要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创新建议;要与一线教师保持联系,并参与一线教学指导,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要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努力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7.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努力挖掘教材的隐性内涵,充分发挥教材在知识、技术、能力、增强体质、培养心理品质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潜在功能,不断提高体育课综合效益水平。

8.认真执行《枣庄市中小学体育(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常规要求》,做好备课、上课、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其中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和成绩考核必须有记录,各区(市)教育局在对学校的评估、检查中要认真检查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9.加强体育课程单元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和制定单元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要积极探索解决教法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0.要注重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体能的促进作用。要将男生引体向上(低年级斜体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的练习贯穿到体育教学环节中,努力提高学生上肢力量。着力加强体操类项目的教学,特别是器械体操(技巧、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积极开展田径、球类、民族传统体育、新兴运动项目及韵律活动与舞蹈等的教学,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11.要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加强教法、学法和练法的有机结合,着力研究体育课程教学规律,为学生创设“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的条件,并运用观察、讨论、实验、评价和创新性学习等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的肢体活动为主动的全身心的投入;根据学生所处学段、性别、年龄的差异和特征,以及学生在不同项目和素质方面的优势或弱点,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运用“群体”效应和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勇敢精神;必须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逐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锻炼习惯。

12.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体育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更要着眼于学生终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要在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及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掌握参与体育锻炼和娱乐的方法,更要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近年来各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持续加强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以期达到以体育智、以体养德、以体强身的效果。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明确提出要开展各项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活动,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成长。本文就“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具体措施。

课堂作为减负增效的重要阵地,体育教师责无旁贷。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业务,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熟悉体育教育最新的发展要求,从技能掌握上做到一专多能,适应并充分胜任体育教师、教练、健康指导员等多种角色需求,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升课堂魅力,引导学生在宽松、愉悦、积极、进取的氛围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激活体育快乐因子。

体育课堂是开放、活力、双向的,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创造性、提升趣味性、创设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达到增强健身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否则不利于维持课堂纪律,影响学习效果。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潜力都比较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和蔼可亲,和学生打成一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游戏,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每节体育课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而对于高年级学生,体育教师要有威严性,保持与学生的适当距离。

让体育作业从“一门学科作业”,到形成“一种锻炼习惯”,再到养成“一种生活方式”。体育教师可以因人而异地制订符合学生身心规律、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能的家庭作业清单列表,并参与督促学生每天打卡,协助学生养成“每天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行为习惯。我们教研室体音美组对中小学体育课后特色作业进行了检查调研,在条件成熟的.学校试点实施这种做法,真正让体育家庭作业成为学生健康的“营养剂”、成为亲子关系的“增进剂”、成为师生关系的“融合剂”。

学校要构建包括基础性服务及课后拓展服务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式、一体化的体育社团体系。强调“情动、思动、行动”的活动方式,以多彩的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比如学校设立丰富的学生体育社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健美操、韵律操、武术等体育项目在校园遍地开花,使体育周、体育月、体育节等活动常态化,调动全体师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各种体育活动在校园里有效开展。

体育游戏作为小学阶段体育课程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好的健身与热身作用。对于体育游戏的创编与开展,可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现出来,利用游戏本身的元素和特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要把教材精心设计成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的目的。如在学习滚翻和攀爬内容后,可以设计“爬雪山”“过草地”“钻过火力网”等游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双减”提出的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体现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理念和鲜明的素质教育导向。通过提升教师素质、灵活课堂教学、精选课后作业、丰富体育社团、倡导体育游戏的方式,将体育锻炼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营造了“欢声、欢快、欢腾”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让“双减”下的体育锻炼更火热,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工程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县位于自治州东北部,全县幅员面积5286平方公里,耕地8万余亩,辖12个乡(镇)、100个村10个社区,常住人口8。13万人,农业人口5。5万人。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按照发展与规范、规模与质量、示范与创新、指导与管理并重的要求,以培育家庭农场为抓手,努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实现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发展家庭农场基本情况:工商注册登记27户,已实现12乡镇、23行政村中有家庭农场,组织申报州级示范家庭农场3户。

(一)总体目标。

根据我县现代农户家庭农场(以下简称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长期稳定务农、初具经营规模、具有较高种养能力的小农户培育成为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示范性强的家庭农场。全县每年培育家庭农场12户以上(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培育一家家庭农场)。

(二)20xx年工作目标。

20xx年,全县拟新增家庭农场12户,累计达到家庭农场30户,5个乡镇有示范场(其中县级示范场5户、市级示范场2户、省级示范场1户)。

储备一批,对那些具备种养大户雏形的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农户,要加强跟踪服务,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商业化生产经营方向发展。

(三)项目支持对象。

20xx年,实施培育工程(二类)11个。

要积极鼓励引导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个体工商户、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民家庭等主体投资创办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从事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开发,鼓励家庭农场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成为法人型经营主体,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紧密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格局,针对农、林、牧、渔等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建设标准,积极开展规范化示范型家庭农场的创建。指导家庭农场开展标准建设,即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营销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产品品牌化,不断提升家庭农场发展势态,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大户、老板创办一批。鼓励现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大户、企业老板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农民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鼓励专业农户流转其他农户土地,引导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使其成为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类家庭农场要成为当前发展家庭农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村组干部领办一批。鼓励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利用对本地农业发展资源情况、生产环境熟悉等优势,积极创办各类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家庭农场,这一类是当前发展家庭农场的补充,能起到示范带动性作用。

项目资金到位,省州备案批复后在一个年度内完成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

项目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资金拨付实行先建后补,经所在乡村两级、县级主管部门验收后,项目资金根据项目完成情况,由项目实施单位填制《财政资金报帐拨款审核单》,并附有效原始凭据,经所在乡镇、县级主管部门审查,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对擅自挤占、截留、挪用、套取、虚报、冒领财政资金的,除追回全部资金外,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发展家庭农场列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负责,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家庭农场发展工作扎实推进。成立项目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申报、实施、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编制各种报表,掌握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验收。

积极树立家庭农场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家庭农场发展的工作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良好氛围。

农业部门要开展跟踪服务,对已办理证照的家庭农场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积极主动帮助其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的培训,提高农场经营水平,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四)加强考核。将家庭农场发展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家庭农场的政策落实,建立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制度,将不定期督查通报相关情况。

工程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亲爱的同志们:

集团公司继党委(扩大)会、二届一次职代会暨20xx年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之后,紧接着召开20xx年安全质量工作会,说明安全质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刚才,韩文忠副总经理代表集团公司作了工作报告,对20xx年安全质量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朱赤总经理作了很重要的讲话。我完全赞同。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认真传达,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加强安全质量工作特别是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再讲六点意见:

一、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做好安全质量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xx年,集团公司安全形势异常严峻。5月29日,西南指挥部承建的达陕高速公路d3标大巴山隧道出口左线突然发生拱顶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该事故最后经专家认定,是一个地质灾害。但是,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党委本着对内从严处理的原则,对任仕国、郭宗华同志作出降职处分。10月19日,电务电化公司在艮山门动车所发生一起一般b类事故,造成1名职工死亡;尤其惨痛的是江苏公司的“11.26”事故,造成7人死亡,影响极其恶劣,经济损失惨重。

以上几起事故,都与既有线施工、隧道施工和劳务队管理有关,也正是我们各种会议反复强调的安全防范重点。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以及质量上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我们安全质量基础不牢、管理不严、制度松弛等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

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各级领导干部、各级管理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认清安全生产对企业的'重大挑战,认清事故频发对企业的严重危害,认清没有安全、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认清抓安全、抓质量的紧迫和重要。绝不能再浑浑噩噩,麻木不仁了。如果我们再不痛下决心狠抓安全质量,企业信誉和好不容易开拓的市场将毁于一旦,企业的生存和职工的饭碗将面临绝境。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的思想,任何情况下都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确保安全、确保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二、举一反三,切实吸取一系列事故的惨痛教训。

建局七年来,我们先后发生了大大小小共xx多起安全质量事故、事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正科职以上干部先后有xx人(次)受到通报批评、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行政记大过,乃至降职降级、撤职的处分,令人痛心不已。

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不到位。“重承揽、轻管理,重进度,轻安全”的思想严重存在。我们一些领导、一些单位对安全质量工作“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讲起来千斤,做起来四两”。工作中没有严格责任、没有严格规章、没有严格纪律、没有严格落实,一句话,没有把安全生产摆在重于泰山的位臵,心存侥幸,思想麻痹,工作松懈,制度松弛,管理缺位,违规作业,导致事故不断。二是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不严格、不严肃。有的安全保证措施闭门造车,针对性、可靠性、操作性不强,现场施作与施组方案严重脱节;有的不经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擅自改变设计,擅自简化和更改施工工序;有的虽然按设计组织施工,但施工过程不规范、施工工艺不精细、能省则省、能简则简、能“偷”则“偷”;有的“以包代管”、包而不管,违章作业得不到及时制止和纠正,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有的预警机制不健全,应急方案措施不具体。这些行为直接导致违反标准规范盲目蛮干,造成安全质量隐患。三是管理层、作业层人员短缺、素质不高。从作业人员上说,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比较普遍,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偏低;从管理人员上说,面对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的工程,我们的人才储备、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特别是有经验的技术主管和专职安全人员严重匮乏,导致在安全卡控、安全监管工作中不得要领。我们这个单位原来不是干大活的,特别是隧道和特殊复杂的桥梁没有搞过,单位主管没有干过,心里就没有底。领导不懂行,下面的同志又不会,找来的队伍又是二流、三流的,怎么会不出事所以就是要多实践,多学习。四是安全投入不足。有的单位舍不得投入,随意减少安全生产必须的设备的配臵,或者把安全生产费用挪作他用,造成安全设施不完善。想少花钱,最后多花钱。五是作风不实。部分领导及干部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纪意识淡薄,浮躁自满,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

这些带规律性的教训,各个单位、各个项目、各级领导都要深刻记取,举一反三,把“外事当家事,小事当大事,无事当有事”。防患于未然,不要重犯别人和自己犯过的错误,不要吃“后悔药”。

三、未雨绸缪,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风险源的研判。

(一)正确研判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一方面,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监管更加严格。从近期国家对已发生并调查结案的安全质量事故的处理可以看出,执法力度不断加大,责任追究更加严厉。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已发给予停业整顿、停止投标、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对事故责任人轻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安全质量工作的要求更高了,责任追究的力度更大了。另一方面,生产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管理跨度和范围迅猛扩展,高、难、新项目日益增多带来的安全、质量风险急剧增大。目前,集团公司在建隧道近160公里、在建桥梁近300公里、铺架近800公里,临近既有线施工440多公里,安全生产面临并将长期处于风险高危期。宁杭客专、杭甬客专、京福客专闽赣段、京福铁路安徽段、上饶车站改扩建、金温、贵阳枢纽、厦深、宁启、漯阜、阜六、渝利、锦赤、达陕高速d3标、昆明轨道交通的隧道、重庆地铁等一大批重难点工程,有的隧道比重大、地质情况复杂,有的面临着巨大的工期压力,有的紧邻既有线施工,有的设计新颖、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宁杭、杭甬、京福闽赣段、京福安徽段等350公里的高铁施工,质量安全一旦出事,将震惊世界,葬送大规模铁路建设事业。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一时一刻、一丝一毫也不能松懈。

(二)正确研判当前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源。找准安全风险源,强化管控措施,是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基础工作。当前,集团公司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六大方面:一是隧道施工存在超前地质预报、围岩量测、初期支护不规范、不到位,仰拱、二衬距掌子面距离超标等问题;二是既有线施工存在防护措施不落实、监控量测不细致等问题;三是特殊孔跨桥梁施工存在施工工艺不严格、过程控制不严密、专项方案不落实等问题;四是制运架梁铺轨施工存在走行轨基础结构检算不科学、大型设备的检测保养不规范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等问题;五是危爆物品管理存在管库员无证上岗,安全距离不足等问题;六是外部劳务队管理存在资质审核不严格、教育培训不到位等问题。这六个方面是我们识别安全风险源的重点,必须扎实细致分析、研究、正确判断。除此以外,其他方面,所有项目都不能疏忽,对安全风险源的识别和研判要做到不留死角,防止“阴沟里翻船”。

在对安全形势分析和风险源研判的基础上,我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加强专业技术培训,配齐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工程队(架子队)建设,坚决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

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体会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方案

提高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重中之重就是制定完善的房建工程管理制度。只有先制定好制度,接下来的工作才得以开展。系统化的管理制度能让复杂的工序变得井井有条,大大提高效率。传统的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创新,要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制度管理制度,努力尝试不一样的管理办法,力求找到最完善的管理制度。

3.2提高房建工程人员的综合素质。

房建工程所需人员数量庞大,要想提高房建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必须在面试时就对其进行筛选,设定挑选规则,选择其中技术和综合能力及素质较优秀的人员,这样在后期的管理上才能够更加顺利。不仅对员工要进行挑选,管理层也必须是高素质高水平人员,房建工程技术日新月异,要想房建工程质量能跟上最新的技术,首先管理层人员必须具备高的水准,高的专业技能。

3.3设立房建工程的监管部门。

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员工之后,还需要专门设立监管部门。监管部门需聘用一些有管理经验并且技术过硬的人才,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监督房建工程管理制度的实施。只有施工方对管理制度以及施工质量加以重视,施工人员才会严格要求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和下达的任务才能被很好的遵守和执行。监管部门还应制定明确的赏罚制度,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必须找到责任人对其进行处罚,只有赏罚分明,才能维持良好的秩序,确保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3.4建立完善的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对房建工程的质量把控,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质量检测应该严格按照建筑的指标,根据房建工程的情况,制定房建工程质量检测规定,确保房建工程能满足人们居住的标准。

3.5对房建工程材料严格把关。

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在采购、运输等过程中都应当有负责人员做好跟踪和检查,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采购回的材料必须符合标准,在运输过程中应该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不必要的损坏。采购的材料必须符合施工需求,确保施工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的过程是需要多方努力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决定了完工后的质量,还对工期及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在如今这个竞争力激烈的房建行业,施工方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水平和较高的施工质量,才能从众多的施工团队中脱颖而出。提高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的途径多种多样,施工方需根据自身的情况,努力的寻求突破,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房建工程,让人们在使用及居住的过程中,能有更多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以及更长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宋伟.工程管理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

[2]王新哲.零缺陷工程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05).

[3]余源鹏.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管理务实.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1).

[4]孙邵荣.工程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

工程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xx]24号)、《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湘发[20xx]9号)精神,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坚持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并重、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并重、质量行为与实体质量并重、深化建筑业改革与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并重,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着力构建工程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市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质量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以下简称提升行动),到20xx年,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使全市的工程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单位工程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99%。

二、重点任务。

(一)落实主体责任。

1.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企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

2.严格落实项目负责人责任。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八项规定(试行)等四个规定的通知》(建市〔20xx〕35号)、《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行)》(建质〔20xx〕123号)和《湖南省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实施细则》(湘建建【20xx】151号)文件要求,严格监督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规定。

3.严格落实从业人员责任。强化个人执业管理,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责任,规范从业行为,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

4.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

(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继续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继续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活动,实施样板引路制度,全面开展项目的质量标准化考核工作。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三)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整合政府公共检验检测资源,大力发展“互联网+检验检测”,实现全市的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实时上传及项目的不合格检测信息及时预警,提高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的供给质量和水平。

(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行工程质量数字化监管。

2.推广工程建设新技术。加快先进建造设备、智能设备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建筑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工程建设专有技术和工法,以技术进步支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发展。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1.加强政府监管。强化对工程质量的过程监管,重点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重点部位和竣工验收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规范项目的设计变更行为。全面督促和落实监理单位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项目监理工作情况的'制度,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推进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和惩戒机制,强化信用约束。

2.加强监督检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适时将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加大抽查抽测力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组织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和减隔震工程。

3.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保障监督机构人员和经费。开展对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的督查。推进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完善监督层级考核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完善日常监管制度,加快建立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

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工程质量监督站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提升行动。各县(市)区要在20xx年8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报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工程质量监督站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市)区质监站要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抽查抽测的基础上,每半年对本地区在建工程项目全面排查一次;市质监站每半年对本行政区域工程项目进行一次重点抽查和提升行动督导检查,并定期通报各地开展提升行动的进展情况。

(三)总结推广。

各县(市)区工程质量监督站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和建议。对提升行动中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工程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县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岳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岳阳市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巩固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成果,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坚持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并重、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并重、质量安全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并重、深化建筑业改革与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重,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着力构建质量安全提升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以下简称提升行动),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使全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落实主体责任。

1、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各方主体完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管理制度体系、投入保障体系、培训教育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全面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的主体责任。

2、严格落实项目负责人责任。按照有关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八项规定(试行)等四个规定的通知》(建市〔20xx〕35号)和《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行)》(建质〔20xx〕123号)的要求,严格执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规定,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质量安全责任。重点强化对项目经理、总监在岗执业履职行为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依托省建筑工程项目监管信息平台对项目经理实行量化考核。

3、严格落实从业人员责任。强化个人执业管理,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安全责任,规范从业行为,推动建立个人执业保险制度。按照《湖南省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部和现场监理部关键岗位人员配备管理办法》(湘建建〔20xx〕57号)要求,落实关键岗位人员质量安全责任,重点检查施工项目部、现场监理部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按规定和合同要求足额配备到位、是否按要求到岗履职。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要按规定责令整改或认定上报施工或监理企业及其相关责任人红、黄牌警示或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情节严重或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给予注册执业人员暂停执业、吊销资格证书、一定时间直至终身不得进入行业等处罚。

4、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加强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对设计寿命内不能正常使用或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对未履行质量责任的相关参建单位,依法依规查处,并追究单位法定代表人和项目负责人的质量终身责任。

(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1、提升建筑设计水平。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倡导开展建筑评论,促进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合和升华。探索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大力推行标准设计,建立配套齐全的标准设计图集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推荐参选省优秀勘察设计作品和勘察设计大师,引导激发优秀设计创作,建筑设计人才队伍建设。

2、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进一步加强全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深入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积极开展质量安全监督系统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继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和工程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工地)的现场观摩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带动、样板引路作用。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3、提升建筑施工本质安全水平。按照《湖南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湘建建〔20xx〕44号),深化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行为规范化和安全管理标准化,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全面推动施工现场个人防护装备标准化。要以点带面,督促企业积极创建在建项目个人防护装备标准化示范工地,逐步全面推广到每个在建项目。

4、提升执从业人员质量安全素质。要加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的教育培训,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组织开展建筑技能工人比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培养高素质建筑工人和优秀项目经理,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从根本上提升我县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水平。

(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

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推。

进勘察设计文件数字化交付、审查和存档工作。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为契机,积极请求当地政府支持,加强我县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2、推广工程建设新技术。加快先进建造设备、智能设备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工程建设专有技术和工法,以技术进步支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发展。

3、提升减隔震技术水平。推进减隔震技术应用,加强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管理,建立减隔震装置质量检测制度,提高减隔震工程质量。

(四)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1、强化政府监管。强化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建立建筑设计招投标决策新机制,完善初步设计审批制度,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改革,规范设计变更行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开展监理单位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质量监理情况的试点,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安全控制中的作用。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推进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和惩戒机制,强化信用约束。探索推进工程质量保险。

2、加强监督检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方式,规范监督检查行为,提高监管效能,加大抽查抽测力度,依法依标准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深入开展以建筑模板支架、深基坑、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重点的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认真落实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等专项整治,继续开展岁末年初、汛期雨季、冬季施工等重点时段的安全专项检查。持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和“打非治违”、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加大对轨道交通工程新开工、风险事故频发以及发生较大事故城市的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和减隔震工程。

3、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队伍建设,切实保障监督机构人员配置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监督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全额保障。开展对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的督查。进一步推进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专业力量补齐监管能力短板,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家和具备能力的专业机构等作为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辅助力量,开展质量安全督查和建筑起重机械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检查工作。完善监督层级考核机制,切实落实监督规范化绩效考核制度,落实监管责任。

4、健全监管范围。针对当前我市配套附属工程质量群众投诉多、棚户区改造拆迁任务重的特点,质量安全监管杜绝“盲区”、“特区”,要从源头把住宅小区配套附属工程纳入质量安全监管,从设计、报建、质量安全监管等环节上把关,切实消除任何质量安全隐患。要把城区拆除工程纳入安全监管,切实履行报批、安全监管手续,确保拆除工程安全监管到位。

5、提升标准化水平。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制定标准化提升计划,加强协调和组织实施。针对存在的突出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完善工程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实施,组织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重点领域标准的宣贯培训,强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实施监管,树立标准权威。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4-5月)。

局属相关单位及股室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提升行动具体实施方案,采取会议、微信公众号、墙报、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扎实深入开展宣传报道各项活动,全面动员部署提升行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2月)。

局属相关单位及股室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提升行动,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落实。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抽查抽测的基础上,每半年对本地区在建工程项目全面排查不少于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帐,督促整改落实,并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要做好迎接住房城乡建设部督查的准备工作。

(三)总结推广阶段(20xx年1月)。

局属相关单位及股室对提升行动开展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落实。局质安股全面负责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相关工作。相关单位及部门要高度重视提升行动,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制定完善相关措施和工作方案,真正把提升行动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个人,确保提升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结合重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一是与建筑业改革发展相结合,通过改革监管方式,推进企业减负工作,鼓励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二是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及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三是与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和工程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工地)创建相结合,构建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和质量管理标准化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三)加大舆论宣传,强化社会监督。局属相关单位及股室要充分利用报刊、墙报、标语等形式,加大对提升行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发挥新闻媒体对工程质量安全的舆论监督作用;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监督,充分利用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举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公众监督作用。持续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工程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确保提升行动顺利开展。

小学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为了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采取有效实施方案、鼓励全体学生参加《国标》各项目的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都得到了发展。特制订了东城第八小学推行本校实施方案。

1、全校需按要求开展学校体育课程,以高效课堂为目标,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贯彻落实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这一体育活动,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活动、设立体育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并要求家长监督。

2、成立体育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积极开展体育教研活动,由体育教学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任组长抓教研工作。认真开展我校体育教学工作,要求体育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体育老师以身作则,亲自示范,循序渐进地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并组织好早操、跑操期间的.学生秩序,进行有效锻炼。

3、全校要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测试制度,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工作。

4、每个体育老师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保存和分析,落实监控每一个位学生体质发展。

1、召集家长会并组织家长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国家有关体育纲要、法规及优秀教学课例,让家长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学校制定家庭体育锻炼计划表(附件一)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体育老师给学生布置校外体育锻炼任务且进行监督,在孩子完成家庭锻炼后进行评分。

1、开展关于体育锻炼的提升班,对体质不够好、运动能力不足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第二课堂(附件二)针对短板进行锻炼,逐渐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2、对参加体育锻炼第二课堂的学生进行摸底考试,收集数据后并作登记。

3、体育教师需严格对体育锻炼第二课堂的学生进行训练,定期进行检测,检测后与摸底考试的成绩作比较,并作分析。

工程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xx]19号)、《贵安新区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方案》,巩固工程质量治理三年行动成果,围绕“落实主体责任”重点,坚持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并重、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并重、质量安全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并重,着力构建质量安全提升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通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并通过人、机、料、法、环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提升行动如期完成,达到质量提升效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成立质量督查小组。

2、阶段性工作开展。

(1)自查自纠工作(20xx年5月20日至20xx年5月31日)。

(2)质量提升工作(20xx年6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3)工作总结(20xx年1月10日)。

3、自查自纠工作。

从5月20日起,对生物科技产业园工程项目全面开展工程质量的自查自纠,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全面开展排查工作,排查范围为在建工程;排查重点:石方路基填筑、分层厚度、压实度、桥梁桩基钢筋笼质量、混凝土试块强度等。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原因分析。确保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采取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并对查出的问题制定处理措施,及时处理,积极和业主及用户沟通,取得谅解,减少投诉事件。

4、落实主体责任。

(1)质量提升从一线作业人员开始,加强质量提升的宣传工作,强化质量意识。质量工作落实到实处。

1)管理人员责任:视质量问题大小,根据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工程部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处罚有罚款、扣考核分、取消年终绩效、对于不作为或严重失职引起的重大质量事故的,将进行开除处理。

2)班组责任:对造成的质量问题负责整改、返修、加固、返工重做等;并承担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并根据与公司签到的合同、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3)履行职责、严控工序质量、工作质量;每个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我技能及管理经验,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每个管理人员认真责履行好各自职责;严格按图施工,施工之前做好质量、技术交底,从工序开始,严把质量关。

4)加强质量检查及质量跟踪: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实施带队检查;检查的形式分为专项检查和抽查;对存在质量隐患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及质量标准的,及时进行整改、返工;质量员、主管工长全程跟踪,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加强班组管理,对施工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

5、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学习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执行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活动,实施样板引路制度。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6、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

(2)根据工程建设10项新技术,积极应用开展qc成果活动,采用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造工程建设专有技术和工法,以技术进步支撑工程建设技术发展。

7、工作要求。

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各个管理人员及班组必须高度重视,在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项目经理的带领管理、公司领导的监督、指导下,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针对本工程部的现状,力求实效,本着实事求是;并通过人、机、料、法、环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提升行动如期完成,达到质量提升效果。

1、工作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项目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工作内容。

(一)目标管理标准化。

根据项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二)机构建设标准化。

(1)组织机构。

组长、副组长、成员。

(2)职责。

1)组长负责项目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2)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组织研究制定“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3)组员具体负责编制工程“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负责督促各部门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负责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的检查,协助组长、副组长开展“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活动工作。

(三)安全投入标准化。

项目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做到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四)管理制度标准化。

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项目汇总。项目部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项目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项目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2)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3)操作规程。

根据本项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4)文件和档案管理。

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五)教育培训标准化。

1)教育培训管理。

项目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台账。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三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项目部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安全文化建设。

项目部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项目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项目部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六)生产设备设施标准化。

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项目部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项目部设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特种设备必须向相关单位报检,经相关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项目部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七)作业安全标准化。

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控制爆破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项目部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2)作业行为管理。

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3)警示标志。

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八)隐患排查和治理标准化。

1)隐患排查。

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组织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排查范围与方法。

根据项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3)隐患治理。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标准化。

1)辨识与评估。

依据有关标准对本项目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2)登记建档与备案。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3)监控与管理。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动态管理。

(十)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化。

1)职业健康管理。

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项目部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十一)应急管理标准化。

1)应急机构和队伍。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项目部建立与本项目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2)应急预案。

项目部根据本工程作业特点,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并向相关上级单位报批。

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按审批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4)应急演练。

根据施工特点和季节特点,不定时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事故救援。

项目部发生严重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十二)事故处理标准化。

1)事故报告。

项目部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2)事故调查和处理。

项目部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强化安全生产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是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源头管理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上水平的固本强基工程来抓,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强化落实“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活动工作,形成完善的标准化工作组织体系。认真研究制定标准化工作方案,认真谋划,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层层负责,认真实施,积极推进,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引导方向,注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注入安全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

(三)精心组织,完善措施。

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规相结合,与落实上级安全指示精神相结合,与完成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相结合,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各个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将安全生产行为纳入法律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轨道。要与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把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作为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轨道,切实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

(四)巩固提高,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长期工作,项目要建立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五)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项目部“安全标准化提升行动”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各自职责对各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建设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和实施方案执行,确保达标的企业安全标准真实有效。

(六)加强交流,注重宣传。

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提升行动”活动,加强活动的经验交流,相互借鉴经验。通过会议、岗前教育等形式进行活动的宣传,对违章行为进行教育、处罚的同时加强规程的学习。在治理隐患的同时加强事故的警示教育,对遵守规章制度的给予一定的表扬或奖项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宣传,确保施工在安全、文明、有序的环境下进行。

小学课堂质量提升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xx﹞27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xx﹞1号)精神,进一步促进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特制定《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是指在本市中小学履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对本市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师德为先。

热爱学校体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和体育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学生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锻炼、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突出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研究学生特点,遵循体育学习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不断提升体育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和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的体育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持续发展、保持运动技能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做好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典范。

(一)各区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建立体育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质量。坚持体育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体育教师入口关;制定体育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体育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体育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结合体育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和学科建设。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方式;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小学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体育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体育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科学计算体育教师工作量,保障体育教师福利待遇,增强体育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体育校本研修,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绩效管理机制。

(四)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开展自主研修,积极参加教师培训,逐步提升体育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水平。

工程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质[20xx]57号)精神,制定我省的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如下:

一、组织部署。

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质[20xx]57号)和本方案要求,制定辖区内的具体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并在4月31日前组织辖区内在建工程的各方责任主体学习。

二、目标要求。

通过三年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各市县的工程质量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建筑施工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安全生产事故率逐年降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实现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三、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

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项目负责人责任和从业人员责任,办理施工许可的建设项目均须百分之百签订项目负责人法人委托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承诺书,执业注册等从业人员的资格及配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办理竣工备案的项目均须百分之百建立永久性标牌并具备完整的质量信息档案。

按我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建筑企业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指导意见》(琼建质〔20xx〕46号)的要求,明确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1.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各市县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观摩活动,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2.提升建筑施工本质安全水平。深入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行为规范化和安全管理标准化,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建立针对不同工种的工人上岗安全知识考核制度,不合格的不得上岗,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

3.积极应用建筑信息化技术(bim)对项目进行管理,20xx年各市县要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试点工作,海口市不少于5个,三亚市、儋州市不少3个,其它市县不少于1个,20xx年各地要全面推广bim技术应用。

4.鼓励引导企业积极争创“建设工程绿岛杯(省优质工程)”、“aaa(或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我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三)提升新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

1.我省建筑施工企业要抓紧学习掌握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bim),以适应当前全国施工生产管理水平快速提升的形势要求,组建bim应用团队,一级及特级建筑施工资质企业每年至少有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用bim技术。

2.大力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和工程建设专有技术和工法,鼓励我省建筑施工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及国家级工法。

3.推进减、隔震技术应用和提升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建造技术,海口市每年要组织一次省级减、隔震应用或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技术观摩工地,提升我省减隔、震技术应用和超限高层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

(四)加快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我省20xx年7月1日起实施诚信评价管理,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海南省建筑市场诚信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将参建方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采集录入我省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对不履行主体责任导致质量安全责任事故、不配合监督检查、逃避监管的参建方列入诚信“黑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措施,依法限制其承揽新业务,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要树立质量安全观摩工地先进典型,对讲信誉、重质量的参建方给予通报表扬、记入良好行为记录,引领本地区质量安全更上一个台阶。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参建方诚信评价等级实施差别化监管,即时发布参建方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记录,发挥诚信行为的社会监督作用,逐步建立诚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让诚实守信在建筑行业蔚然成风。

(五)加强监督管理。

1.提高监管执法的标准化、规范化,逐步实施信息化监管,充分运用海南省建筑工程全过程信息监管平台,各市县在20xx年内要全面使用“移动监督系统”和“检测监督系统(二维码见证取样系统)”对辖区内建设项目进行监管,并实施网上报建报监和竣工备案制度。

2.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抽查抽测的基础上,每半年对本地区在建工程项目全面排查一次(每年在5月31日和11月30日前完成),对工程质量安全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要及时实施行政处罚、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将处罚及记入不良行为情况及时报送我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

开展以深基坑、高大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重点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做好隐患的闭环整改,严厉查处工程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对深度不小于5米的深基坑,各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要重点检查有否按《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琼建质〔20xx〕190号)的有关规定落实设计、施工方案专项论证。

3.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每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各市县要组织辖区内在建工程工地的安全员进行集中培训,部署安全月活动,加大在建工地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普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知识,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4.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保障监督机构人员和经费,开展对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的督查。鼓励有条件的市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监督检查。完善监督层级考核机制,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xx年4月)。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质[20xx]57号)和本方案要求,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提升行动,在20xx年4月12日前将实施方案报我厅(方案请明确提升行动负责人及联络员)。

(二)组织实施(20xx年5月—20xx年12月)。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落实,在6月及12月上旬将半年提升行动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情况上报,我厅每半年对全省在建工程进行重点项目抽查和提升行动督导检查(每年6月和12月),逐项检查本提升行动方案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全省通报各地开展提升行动的进展情况。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年一次全国督查的迎检准备。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提升行动中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一批。成绩特别突出的,给予推荐全省通报表彰。

(三)总结推广(20xx年1月)。

总结三年提升行动工作经验,深入分析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和建议。并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

工程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省水利厅决定开展20xx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争创中国质量奖”目标要求,以水利工程参建各方履行质量管理责任为主线,聚焦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问题排查和整改落实,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建立水利建设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二、主要任务。

针对在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主要参建单位质量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重点排查整治。

(一)项目法人。

重点排查整治项目法人履职能力不足,施工图审查、设计变更管理、质量检测、质量验收评定等不规范问题。

(二)勘察、设计单位。

重点排查整治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不落实,未参与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验收等问题。

(三)施工单位。

重点排查整治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长期不在工地现场,质量验收评定规定规范执行不严格,工程资料不及时、不真实等问题。

(四)监理单位。

重点排查整治总监理工程师长期不在工地现场,未按规定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未按照规范开展平行检验等问题。

(五)原材料及工程实体质量。

重点排查整治使用不符合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的原材料及工程实体质量存在的质量问题等。根据工作计划,委托质量检测单位对钢筋母材及接头、止水母材及接头、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回填土压实度等主要原材料和工程关键部位进行飞检。

各市、县水利(水务)局及厅直和省直有关单位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在建中小型水利工程所使用原材料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飞检。

三、组织形式和排查范围。

(一)组织形式。

省水利厅负责全省专项行动的统一组织,由水利工程建设处(以下简称建设处)牵头,农村水利水电处(以下简称农水处)、监督处、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基建局)分工协作,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以下简称质监站)承担具体工作。

(二)排查范围。

省水利厅结合质量工作考核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见附件1)开展排查整治全覆盖,并视情对各市、县水利(水务)局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5-6月份、10-11月份由质监站牵头组织对全省主要支流、易涝区排涝泵站、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新建小水库等重点工程开展排查整治,原则上每个市不少于2个工程,质量飞检工作同步进行。

厅直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建设管理的在建水利工程开展全面排查整治。

各市水利(水务)局负责对本地区在建中小型水利工程开展排查整治,排查整治项目不少于在建项目的50%;各县水利(水务)局负责对本地区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排查整治全覆盖。

四、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20xx年3月)。

省水利厅印发实施方案,各市水利(水务)局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全面做好动员部署工作。

(二)组织实施(20xx年4月-11月)。

各市水利(水务)局、厅直和省直有关单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对在建项目开展排查整治工作,按照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排查整治问题清单(见附件3)建立问题整改销号台账。要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做到问题发现一个、入账一个、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实现闭环管理。

(三)总结提升(20xx年12月)。

各市水利(水务)局、厅直和省直有关单位对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进行系统总结,分析问题原因和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研究提出防范问题发生的工作对策,制定完善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于20xx年12月10日前向省水利厅报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总结报告(见附件4)。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市水利(水务)局、厅直和省直有关单位要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做好工作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专项行动结束后,省水利厅将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并将专项行动工作成效纳入20xx年度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评分体系。

(二)聚焦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要强化问题整改落实,并举一反三,深入剖析、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和激励约束措施。

(三)加强防护,科学安排实施。

在组织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工作中,科学实施,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规定,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并做好个人防护。

各市水利(水务)局和有关单位配合做好省级组织的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和质量飞检相关工作,分别于20xx年3月25日将配合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工作的联系部门及联系人、12月10日前将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总结报告报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电子版和纸质扫描件)。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工程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工作,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的更高期望和要求,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质〔20xx〕57号)、省厅《福建省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闽建建〔20xx〕12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强市〔20xx〕12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房屋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重点和实际,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确保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保障使用功能,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争创优质工程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保质量就是保民生,就是促发展”的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工程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投诉反映的质量问题,不断改进和加强质量监督工作,充分调动各方责任主体积极性,发挥责任主体作用,促使工程建设由“速度时代”向“质量时代”的转变,努力促进全市工程质量稳步、全面提升。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提升工程质量这一中心,突出抓好结构工程、建筑节能工程及影响使用功能的安装工程质量,严防较大质量问题,杜绝质量事故,确保全市大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执行率达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均达到98%,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

三、活动内容。

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认真履行质量责任,规范质量行为,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落实质量责任制;要进一步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和管理,强化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本次开展的建设工程质量提升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落实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严格履行分户验收职责,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人员,按照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及分户验收内容确定检查部位、数量,进行检查验收;已选定物业公司的,物业公司应当参加分户验收工作。分户验收应逐户、逐间检查,并做好记录。分户质量验收不合格的,须经整改符合要求后重新组织验收。每户住宅和规定的公共部位验收完毕,应填写《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等分别签字确认,并加盖公章后,张贴于户内醒目位置。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分户验收的监督抽查,对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情况开展比对性复核,比对性复核按照每个单位工程抽取底层、顶层、标准层不少于3户并抽查不少于总户数10%的分户验收记录进行,通过比对性复查,如发现20%以上的分户验收记录存在验收项目实测偏差值超过正常值的150%、分户验收记录内容不真实或存在影响主要使用功能的严重质量问题,则认定为分户验收不合格,责令整改,责令建设单位重新组织分户验收。

住宅工程未经分户验收或分户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对于在分户验收中弄虚作假、降低质量标准,将不合格工程按合格工程验收的,责令改正,依法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并纳入不良行为记录。

(二)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推行样板引路制度。为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加强重要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有效预防和消除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推行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现场均要制作质量样板,主要包括:实物样板、工程实体样板和工程质量展板。质量样板制作的有关要求如下:

1.实物样板。门窗安装、墙体节能、防水、模板钢筋等主要分项工程应制作实物样板,实物样板是承发包方约定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技术交底的直接依据。

2.工程实体样板。砌体、抹灰等分项工程应制作工程实体样板,实体样板是检验进场施工班组质量水平的直观依据,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3.做好技术交底,加强岗前培训。检验批、分项工程施工前,工程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且加强对班组工人技术培训。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落实样板引路制度,对质量样板不达标的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责令施工单位整改或重新制作,并不得进行相关分部分项的施工。

(三)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确保房屋市政工程质量。

1.认真执行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和复检制度,20xx年10月1日起,砂、石、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使用前,预拌混凝土企业应登录“福建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动态远程监管平台”中的“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进厂信息登记子系统”进行进厂信息登记,同时,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福建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动态远程监管平台”的登记信息,自动链接至“建设工程主要材料报审及溯源公示平台”,向社会实时公布工程项目使用的每批次预拌混凝土用砂原材料情况。

2.落实监管责任,加大抽查抽测力度。各级监管部门在实施季度监管评价随机抽查时,对本季度新增的主要受力构件混凝土强度都要进行抽测,除龄期达不到要求、混凝土构件已隐蔽等不具备回弹条件的情形外,其余主要受力构件要做到应测尽测。对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钢材、水泥、钢筋接头等涉及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的主要建筑材料,以及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掺合料、水泥、砂、外加剂及预拌混凝土质量等也要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样送检。

3.进一步落实见证取样制度,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见证取样后现场进行封样标识,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见证取样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确保原材料“应检尽检”,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四)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落实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各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严格执行《福建省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规定,若存在未执行《技术规定》相关条款的情况,将对设计单位及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及审查师记不良行为并予以通报,对施工单位及项目经理、监理单位及总监理工程师予以动态监管记分。

(五)落实工程竣工预验收制度,强化竣工验收管理。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50300-20xx)、《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xx),为保障竣工验收顺利进行,完善验收机制,进一步促进工程参建各方提高质量意识,提高工程质量,实行建设工程预验收制度。

施工单位完成工程合同内容,对单位工程质量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单位组织竣工预验收工作。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制定竣工预验收方案,方案包括以下内容:竣工预验收人员组成名单、各专业小组分工和职责;有关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项目、内容、检查方法和数量;实体质量检查部位、项目等。按照预验收方案分工和要求实地查验工程质量,对工程实体的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进行检查,对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监理单位下发监理通知单,明确整改方案和整改期限,并形成竣工预验收会议纪要。未组织竣工预验收或预验收不合格的工程,监理单位不得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对在竣工预验收工作中弄虚作假、降低标准或将不合格工程按合格工程验收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依法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并将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

(六)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培育若干个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开展部品部件认证,建立健全部品部件生产、检验检测、装配施工及验收的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进绿色生态小区建设。

(七)继续开展工程创优活动,推行优质优价。对于本市区工程项目推行优质优价,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优质工程创建活动,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创优意识,推动工程质量水平提升。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1月10日—2月28日)。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针对工程质量提升活动的工作目标,在广泛深入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要动员到每个建设单位、每个施工、监理企业,统一认识,周密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各项工作。

(二)贯彻落实阶段(20xx年3月1日—20xx年11月30日)。

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要充分认识提升工程质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相关规定和规范标准,针对本次自身薄弱环节,认真做好自查自纠,找出薄弱环节,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大工程质量提升活动的推动力度,认真全面分析辖区内在建工程的特点,扎实组织开展提升的各项活动,把工程质量提升活动各项工作做细、做好,促使辖区内工程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三)总结分析阶段(20xx年11月30日—20xx年12月31日)。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提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工作总结报告,检查评估各地提升活动的实际效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完善监管制度,巩固整治成果,确保取得实效,从而推进我市工程总体质量稳步提升。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本次质量提升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市住建局成立由市住建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各县(市、区)住建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质安站负责同志、各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建设工程质量提升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质安站,主要负责全区建设工程质量提升活动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

(二)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工程质量提升活动开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建设单位要明确项目的工程质量责任人,依法加强对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和造价,不得随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对施工现场总承包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和监理企业的总监等重要岗位人员,监督施工、监理单位人员到岗履职,规范其质量行为,督促落实其质量责任制。

施工单位应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是工程质量提升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施工单位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施工。要结合工程实际制订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认真落实总承包企业、项目部、班组三级组织实施。认真落实总承包企业、项目部、班组三级质量管理责任,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等质量管理措施。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砌体工程等重要的分项工程在隐蔽验收前要留下数码影像资料。工程竣工备案前,应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和使用说明书,严格履行保修义务,并对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实施监理,切实履行监理职责。要选派专业对口,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制定“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方案,重点加强对主体结构、建筑节能和使用功能的监督检查,认真执行建筑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加强对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项目监理部应每月定期向建设单位书面报送工程的质量情况月报。当监理人员发现施工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可能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时,总监理工程师应下达工程暂停令,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并向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勘察单位要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确保勘察文件真实可靠。设计单位要加强对现场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服务,规范设计变更管理,主体结构、建筑节能等重大变更应配合建设单位报图审机构重新进行审查。施工图审查机构要认真落实审查责任,重点审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性,防火、抗震、节能等设计质量。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当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检测业务,确保各项检测数据、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对其负责。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在材料检测中发现水泥、钢筋(含连接件)、混凝土、砂浆、砖和砌块质量不合格,以及在实体质量检测中发现混凝土强度、砂浆强度、砌体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等不合格情况,应在24小时内报告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机构。

(三)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国有投资项目等重点工程的质量监督与服务。根据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失信惩戒和行政处罚力度,重点查处严重或屡次违反强制性条文、质量常见问题防治不力、存在质量问题拖延不改等行为。

(四)加强宣传教育。各地、各职能部门和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要精心组织开展工程质量提升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条幅、警示标语、挂图、宣传牌等宣传手段进行宣传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提升工程质量的要求”传达到每一个角落,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质量意识,提升全体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真正做到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都关注、重视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工程质量。

(五)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于20xx年4月30日前,将工程质量提升活动方案和活动动员情况报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每月25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以书面和电子版形式报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xxx邮箱:xxx)。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