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教学设计(模板16篇)

时间:2023-12-04 14:14:28 作者:雁落霞

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些经过教师们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验证。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二、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探究:

我们知道,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后,平面内的点都可以用坐标来表示,为此,要确定区域内一些地点的位置,就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思考:

以什么位置为原点?如何确定x轴、y轴?选取怎样的比例尺?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

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格相当于实际的100米).

点(150,200)就是小刚家的位置.

画出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并标明它们的坐标.

归纳:

注意:

(1)通常选择比较有名的地点,或者较居中的位置为坐标原点;。

(2)坐标轴的方向通常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正东为横轴的正方向;。

(3)要标明比例尺或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下图是小红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请你指出学校各地点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

怎样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1)识记人口增长的时空分布,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

(2)理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理解人口是怎样对环境产生压力的。

(3)理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表现和如何运用其趋利避害。

(4)比较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

(5)理解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并能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利用图像、图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使学生认识到资源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进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公德意识。

4、美育目标。

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仅体现在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体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环境问题。

3、通过对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对环境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

1、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

2、探究式学习法。

3、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法。

4、图像、图表、数据定量定性分析法。

5、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媒体选择与组合设计思想。

1、视频展示环境问题的现象,发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2、多媒体展示社会调查的过程,辅之以学生表演,促进学生学习探究思维规律的形成。

3、通过多媒体展示调查结果,并结合教材学习本课知识,进而推导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播放视频影片,通过美丽的人居环境与前面的对比,从而呼应主题,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索。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环境问题的相关影片和漫画欣赏,引出环境问题,通过多媒体和漫画使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同学们从上面的影片和漫画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漫画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求知欲。

播放调查研究的流程图,学生上台演示调研的全过程,教会学生自己探究问题。

整理材料,展示调查的结果,分类汇总,得出初步结论。

【讲授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巡视指导,结合材料学习本课内容,使其理论化、系统化。

指导学生分析教材“图8.5”和“图8.6”,师生互动。

一、人口压力。

1、人口增长。

(1)时间分布。

a、产业革命前。

b、二战前。

c、20世纪70年代。

(2)空间分布。

a、发达国家慢。

b、发展中国家快。

多媒体展示玛雅文化的遗址图片,用玛雅文化的衰落引出人口压力。

2、人口压力。

人口过多且持续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和消耗增多,超过环境供给资源和分解废物的能力,进而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

引用泰晤士河上的悲剧突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缺点。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资源的过度利用――资源耗竭。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破坏。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什么是传统的发展模式。

2、学生讨论:“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的关系。

3、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小结】略。

【形成性训练】略。

【课后记】。

1、成功之处:

2、失败之处:

3、学生心得:

4、见解心得:

高中地理人教版植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利用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2.通过地球仪演示和讲解,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和读图分析,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节课我们将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

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呢?

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运动。

我们先一起回顾地球的自传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由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转轴就是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

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再次演示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在图一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正确方向.

图一。

提问。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

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多媒体动画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图1图2图3。

如图1: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提问。

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学生回答。

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投影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表格,填写恒星日内容。

图3以太阳作参照。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提问。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自转了一周多。

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完成表格内容,总结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

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问。

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

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计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每小时多少度?

学生回答:15°/小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地球自转周期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

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提问。

读图说出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提问。

结合前面我们刚刚所学的地球自转运动,说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演示。

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在观看动画演示时,思考下面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地球公转轨道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一样,是什么形状?

受公转轨道形状的影响,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一样的吗?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

(在演示的同时,讲解回答上述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轨道与其它行星一样,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远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

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发生思维的变化,公转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随后速度不断减慢,到远日点公转速度达到最慢,之后有逐渐加快,至近日点速度最快。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读图思考。

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行在远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因此公转速度较慢,日数(公转所需时间)较长;冬半年运行在靠近近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所以公转速度快,日数少。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板书)。

提问。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指向哪颗恒星?

学生回答:北极星。

地球仪演示。

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现象。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重合。

阅读教材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读图指导。

掌握“黄赤交角”的“一轴两面三角度”

(1)“一轴”指地轴。

(2)“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3)“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在地球的公转运动过程中,有“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是指:

(1)“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公转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巩固练习。

(1)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纬度。

(2)南北极圈的度数是90°-23°26′=66°34′,因此也决定了南北极圈的纬度。

2.太阳直射点。

由于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认为太阳射来的是平行光。

假设: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太阳与地面的关系:均是直射。

实际:地球是球体,表面是球形,因此在球形表面只有一处垂直。

我们将太阳光线中与地球球面垂直的这条光线称为太阳直射光线,其延长线穿过地心。

我们将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的交点称为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由于地球所处的轨道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会发生移动。

多媒体动画演示。

观看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公转的四个重要位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分别是在哪一天前后?

(2)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地球的哪一条纬线?

(3)说出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边演示,边总结结论。

(3)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画图讲解说明)。

巩固练习。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北半球?提示: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2)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南半球,方向却是向北移动?

提示:从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但方向却向北移动。

(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几次直射现象?两者之间的纬线呢?回归线之外呢?

提示:一次。两次。没有直射。

高中地理教研组教学设计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与我们”“工业的空间分布”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标题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前后联系的,形成一个整体。教材内容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现状,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教材第一个标题下,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例,利用景观图片结合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其次,强调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三,强调了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并且,教材通过活动练习“观察我们的家……”,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第一个标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教材在第二个标题下,内容安排上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首先是概括地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使学生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现状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在活动练习中,以“辽中南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影响工业的形成和分布的各自条件,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第三个标题下,首先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第二,介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第三,讲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和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教材在最后安排了活动练习。通过活动练习内容可以使学生明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代表了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内容点析。

1.教材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工业,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的相互联系性。教材运用图4.24直观地进行了说明。处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将出现不同的工业部门和类型。例如开采矿产,采伐森林等,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的工业;冶炼钢铁,制造水泥等,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生产汽车,制造机器,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上一个生产阶段的产品,是下一个生产阶段的原料,体现了工业生产具有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教材利用插图表现了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科学研究、国防现代化与工业的关系。通过几个侧面,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便利。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设计了“仔细观察我们的家……”的内容,让学生由某一件家具找出人们生活与各工业部门的联系,同时找出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通过活动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我国的工业分布,有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教材运用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突出了上述重点内容。

5.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首先,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二,要考虑发挥地区条件的优势,扬长避短;第三,要考虑城乡结合,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第四,要考虑带动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五,要考虑当地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构成;第六,要考虑国防安全等。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以资源配置较好的辽中南工业区为例,提出了本地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的问题;在活动练习2中,以资源配置不好的沪宁杭工业区为例,提出了如何发挥本区市场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优势的问题。通过这些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工业分布问题的方法。在活动练习3中,安排了由学生选取一些例子,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这使学生又一次获得锻炼其分析能力的机会。在活动练习4中,涉及到工业的分布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关系,这在我国当今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6.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高新技术产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科技投入的含量很大,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教材运用图4.3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展示了我国沿海开发区、内陆和沿边开发区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除青藏地区外,各省区多在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建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8.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沿海地区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形成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利用其地理优势,依靠国家的开发政策,发展了以组装、加工为主的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地区依靠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为主的与国防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9.教材在最后的活动练习中,安排了材料阅读内容。三则短文中,第一个短文介绍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所起的作用;第二个短文介绍的是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三个短文介绍的是国际互联网这一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应用于工业企业的供、产、销中,将会改变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三则短文共同明确了一点,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降水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下垫面在局部地区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如果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发量,空气中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如果地面的植被破坏,水面减少,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导致降水减少;沿海地区如果海岸曲折有暖流经过,降水也会增多。

如沙漠地区地表干燥,增发量小,降水也很少;在排干沼泽和湖泊的地区,降水也减少;而在森林地区,湖泊和大型水库附近,降水明显增多。

02洋流。

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暖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寒流关系密切。

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的沙漠就是秘鲁寒流的功劳。

03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当然,影响某个地区的降水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使当地的降水更加复杂,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找到其主导因素,还要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分析,才能搞清某个地区的降水类型和特征。

如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降水特征的形成,就是受到海陆位置、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平原与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低平、海岸曲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能描述火山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体会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教学重点】。

火山的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学难点】。

火山的形成过程。

设置情境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

ppt展示一组日本富士山的图片。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图片上的地方是哪里?我听到很多同学都认出来了,说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确,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征和骄傲。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属于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三种山岳类型中的哪一类?对,属于火山。这节课,我就一起来具体学习一下——火山。(板书课题)。

1、教师做演示实验,模拟火山形成过程:

在桌上放一个锥形瓶,瓶中装适量白醋和洗涤剂,用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入小苏打溶液。滴入后,瓶内产生泡沫,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加,溢出瓶外,堆积在锥形瓶周围。

教师做实验时,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观察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解决以下问题:

(1)学生观察后,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2)学生运用初中所学化学知识——酸碱中和反应,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学生类比演示实验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过程。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火山的形成过程: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这样形成的山体就是火山。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2、结合课本和实验后的泡沫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分别对应泡沫堆的哪个部位?

3、结合课本,学生回答:火山的规模范围有多大?

(三)巩固拓展。

(1)ppt展示我国长白山天池的视频和图片。

(2)介绍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关小知识。

(四)小结作业。

课下搜集其他火山的相关资料,做成ppt或视频,下节课进行汇报和分享。

火山的形成: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地理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是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应用和转化,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学设计是一种应用科学,就是把教育、教学、学习理论、教育技术论、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讲,地理教学设计也是一门设计科学。地理教学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地理教学设计要应用大量的科学理论和已知的教育、教学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新的教学问题。

(1)有利于地理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2)有利于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4)有利于电化教育的开展,提高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效率。

第五,地理教学设计注意充分利用地理教学信息和地理教学媒体,重视反馈功能,体现教学信息的双向性,因材施教。传统的备课在地理教学信息的传播设计上,往往是单向性的,封闭性的。

总之,地理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地理备课相比,更新了教学观念,能体现大教育观、学生观、教与学的辨证观、知识与能力统一观、评价观。

(一)应重视研究地图教学。

(二)要注意小结、承转与总结。在设计新教材部分时,要注意对各部分进行小结,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注意承转,新课内容结束后要注意归纳总结。此次运城之行,我才终于明白什么是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好地理课堂教学以及如何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王小冬老师尤其强调了在教学设计中的最后一步教学反思,她认为教学反思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给我们例举了很多她自己在作为教师时写过的教学反思,让我感触很深,应该说很多时候都是真情的流露。所以,在最后,王老师千叮咛万嘱咐我们年轻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设计,写好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除了以上这几点外,还有就是学案的设计,小组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使用,这一方面能使学生落实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并能学会一些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间互相协作的精神。总之,我越来越感受到一节课学生的体验、探究比老师的传授更为重要,只有“导之有方”,才能“学之有法”,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也发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不一定都能很好的实施,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在这节课中出现这一问题我认为主要是我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对学生以往所学知识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读图、析图能力估计过高,而这时又没能及时给学生搭建适度的台阶,使得学生的学习进度放慢。比如,在讨论“德军潜艇是怎样在盟军眼皮底下溜走”这一问题时,学生的表述不到位,思维发散甚至出现错误时,如果提示学生适时阅读教材就能很快将学生引入正轨。再比如让学生总结中低纬、中高纬环流及季风环流时能针对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弱的特点,先演示动画再总结效果可能就更好。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针对我所教学生的特点重新调整教学环节可能更好,比如学生基础以及理解分析能力都比较薄弱,可以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散,第一节课完成海水运动形式及洋流的形成这两部分内容,并复习大气运动等相关知识为学生下节课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打下一定基础,第二课时再讲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此外,这节课还是暴露出自己总怕学生不明白,总有自己要讲的欲望,比如有时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不能等学生把话说完就纠正,打断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的尴尬境地,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引起注意。

通过这节课,给了我很多的促动和启发,要真正上好课还要不断接受新的思想,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去不断改进和完善。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1.利用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2.通过地球仪演示和讲解,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和读图分析,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的影响。

讲授法、演示法。

3课时。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节课我们将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呢?

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运动。

我们先一起回顾地球的自传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由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转轴就是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

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再次演示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在图一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正确方向.

图一。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多媒体动画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图1图2图3。

如图1: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学生回答。

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投影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表格,填写恒星日内容。

图3以太阳作参照。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自转了一周多。

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完成表格内容,总结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

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计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每小时多少度?

学生回答:15°/小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地球自转周期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

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读图说出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结合前面我们刚刚所学的地球自转运动,说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在观看动画演示时,思考下面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地球公转轨道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一样,是什么形状?

受公转轨道形状的影响,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一样的吗?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

(在演示的同时,讲解回答上述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轨道与其它行星一样,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远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

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发生思维的变化,公转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随后速度不断减慢,到远日点公转速度达到最慢,之后有逐渐加快,至近日点速度最快。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行在远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因此公转速度较慢,日数(公转所需时间)较长;冬半年运行在靠近近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所以公转速度快,日数少。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指向哪颗恒星?

学生回答:北极星。

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现象。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重合。

阅读教材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掌握“黄赤交角”的“一轴两面三角度”

(1)“一轴”指地轴。

(2)“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3)“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在地球的公转运动过程中,有“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是指:

(1)“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公转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1)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纬度。

(2)南北极圈的度数是90°-23°26′=66°34′,因此也决定了南北极圈的纬度。

2.太阳直射点。

由于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认为太阳射来的是平行光。

假设: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太阳与地面的关系:均是直射。

实际:地球是球体,表面是球形,因此在球形表面只有一处垂直。

我们将太阳光线中与地球球面垂直的这条光线称为太阳直射光线,其延长线穿过地心。

我们将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的交点称为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由于地球所处的轨道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会发生移动。

观看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公转的四个重要位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分别是在哪一天前后?

(2)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地球的哪一条纬线?

(3)说出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边演示,边总结结论。

(3)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画图讲解说明)。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北半球?提示: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2)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南半球,方向却是向北移动?

提示:从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但方向却向北移动。

(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几次直射现象?两者之间的纬线呢?回归线之外呢?

提示:一次。两次。没有直射。

教学设计地理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学。

设计木头凳初级中学于龙【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沿江沿海南北居中交汇的区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节课以《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为课题,主要分析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及影响因素。这两个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是本节内容的主线,也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思想。本案例将当前的经济危机融入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发展外向型经济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6.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互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团结合作意识。

2.通过对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充分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指导小结,达到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地理图片、地图、多媒体课件、划分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节学习内容: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地图上找一找,南方地区哪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最优越?【学习目标】1.使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1、读图7.13,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再结合7.15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性。

2、长江对上游的成都平原和下游的长江三角洲两个地区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和差异。

3、读图7.19,观察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根据图7.21和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什么是“同城效应”?(2)区域的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浏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景观。

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组内讨论】各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把自己不懂或疑惑的知识组内分析、交流,把意见不一致的问题达成一致,最后还有不同观点的记录下来。

【小组展示】各小组根据自己准备的内容,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各小组的发言人数可以随意支配。在某个小组展示期间,其他小组把和自己地方标注出来,等待下一环节——组间答疑。如,自主学习的第1题,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小组之间的答案肯定有出入,有的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回答,有的小组也许只答自然方面等。

【组间答疑】通过上一环节的展示,好多小组有不一样的答案和不同的意见,此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各小组之间,各位同学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使每一道问题的答案趋于完整、全面。

【教师点评】通过以上两个环节,教师对小组或同学回答不全面、分析不透彻的地方进行重点指导与分析。比如自主学习的第2题,河流的不同河段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和差异;教师要强调作用是有相同之处的,例如河流的灌溉作用,河流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等,但差异是两个地区的相互优缺点。

【学生、教师评价】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或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也可以对自己或本组的回答。

做客观的评价,最后教师对以上个人和小组做出评价,这样可以让评价机制更加多样化、更加全面化、更加公平化。

【达标检测】1、长江沿江地带四大城市群中,城镇最密集的是()a.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b.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c.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游d.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6~7题。

(1)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海,b______海,c______运河,d______(河流)。

(2)该地区的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路干线名称:ef_______线fg_______线(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___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______产区(粮食作物);由于这里河湖众多,也是我国重要的______产区。因而本区有“________”的美誉。

【知识点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达到熟记的目的,可以采取学生个别发展、分小组黑板写出等形式。如,下列知识点:

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标要求为指南,以人教社(20__版)教材为依据,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落实该学科的教学常规,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有深度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达到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地理知识,达到让学生自觉形成地理思想,培养学生浓厚的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年学生学地理的能力总体上讲,层次差别不是太大,每班的大部分学生在七年级时地理掌握的都不算很好,有少部分的学生稍差些,在知识点的掌握和分析问题能力上,有三个班较好,一个班其次,两个班较差一些,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要有改进,加大转差力度,尽量缩小层次差,使各班都至少有25%的优生,70%的合格。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德育目标: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增强对祖国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理解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3.进一步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地区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地区发展潜力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学会运用这些科学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4.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5.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欣赏地理环境中的和谐美,进一步增加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体会人地关系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2、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难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一)。

(3)做到精讲精练,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练、重基础,提倡微型题训练,讲练结合,巩固与提高并进。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每次检测后,要切实做好质量分析总结,注重查找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二)学困生意见。

1、首先要摸清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补救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增强信心,教给学习方法。

2、在班内可以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让后进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3、让后进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当众在班上表扬该同学或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进步。

4、在平时应多加强对学困生的检查督导。

想,努力彻底地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使本班学困生转化率达到90%。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多媒体课件

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1.引导看图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气压的影响。

2.讨论分析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4.培養学生认识、改造自然的意识和相信科学的精神。

重点:海陆分布对气温、气压的影响;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分布;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绘制并理解冬夏季节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图,季风环流图。今

一、【创景激趣,目标呈现】

同学们,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且分布不均,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又有差异: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那么北半球在夏季和冬季的时候,气温与气压的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天我们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形成及风向

1.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a级)

2.请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请分别简述理由。(a级)

(2)从纬度位置看,图2.12两个空气柱分别位于哪个气压带上?请在图中分别以这两个气压中心绘制闭合的等压线。(b级)

(3)这两个空气柱所在的气压带还呈带状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b级)

3.阅读地图册p37相关内容,完成下表(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分布)。(a级)

三、【展示质疑,归纳提升】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的形成

材料: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南部,南临印度洋。它们的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季风气候比较明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课本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________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图乙中箭头c表示________(方向)季风,它主要是由于南半球的_________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该地季风不仅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还与_______有关。

2.分析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方向的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3.东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4、受b季风的影响,上海的气候特征是,此时期我国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枯水)期。而当a增强时受它的影响,上海的气候特征是,此时我国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枯水)期。请根据以上例子分析归纳出季风环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5.季风气候为当地人们提供了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其优越性的突出表现。

四、【课堂检测,整理反思】

读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2一3小题。

2.该图表示月份是

a.7月b.1月c. 10月d.5月

3.导致该月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分布和降水b.海陆分布和地形

c.地形和大气环流d.暖流和地形

【学习反思】

1.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你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

【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

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

(三)巩固提高。

要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看图思考: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四)小结作业。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说明作业任务:自然环境决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请大家课下做一个调查。带着以下问题你们家有哪些日本产品?商店里有哪些日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归类做个统计图表。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学生能够体会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教学重点】

火山的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学难点】

火山的形成过程。

设置情境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

ppt展示一组日本富士山的图片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图片上的地方是哪里?我听到很多同学都认出来了,说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确,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征和骄傲。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属于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三种山岳类型中的哪一类?对,属于火山。这节课,我就一起来具体学习一下——火山。(板书课题)

1、教师做演示实验,模拟火山形成过程:

在桌上放一个锥形瓶,瓶中装适量白醋和洗涤剂,用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入小苏打溶液。滴入后,瓶内产生泡沫,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加,溢出瓶外,堆积在锥形瓶周围。

教师做实验时,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观察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解决以下问题:

(1)学生观察后,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2)学生运用初中所学化学知识——酸碱中和反应,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学生类比演示实验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过程。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火山的形成过程: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这样形成的山体就是火山。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2、结合课本和实验后的泡沫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分别对应泡沫堆的哪个部位?

3、结合课本,学生回答:火山的规模范围有多大?

(三)巩固拓展

(1)ppt展示我国长白山天池的视频和图片。

(2)介绍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关小知识。

(四)小结作业

课下搜集其他火山的相关资料,做成ppt或视频,下节课进行汇报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火山的形成: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六、教学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