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优秀18篇)

时间:2023-12-05 05:32:13 作者:琴心月

思想具有独创性和创造性,通过思考和探索,我们可以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新的价值。思想如同明灯般照亮前行的道路,以下是一些优秀思想家的传世之作,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能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过教学,学让生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交往,体验快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有一个正确的生存态度和处事方法。

1、寻求新课程的改革。

我在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3、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4、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我创设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收获。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通过本学期教学的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

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工作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年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老师要和学生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效果,感受与体会到自身进步的脚印,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养成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的行为习惯。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过程和方法:学习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在老师的帮助下,汇总、表达获得的信息;乐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果与快乐。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生长、生活的地方是熟悉的,是感到亲切的,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兴趣。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但是对“家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具体印象,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美的感受不深,更缺乏对家乡人文景观(家乡美丽动人的传说、家乡的舞蹈、家乡的戏剧、家乡的名人故事等)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家乡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作为农村孩子,平时更多地游戏于山水之间、村湾周围,社会交往活动较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由于大家大都是同一村落的学生,家乡的山和水都是一样,要学生谈对家乡喜爱的地方以及对家乡的感受,很难有深度地引发对生活的地方的热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家乡”含义的理解是不充分的,对“家乡”的关注也是不够的,无意识的,尽管他们的生活与“家乡”的人和事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缺少对家乡情感的体验。

因此,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要解决好本课教学重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模拟导游、读读诗歌、画画美景、讲讲故事、唱唱歌、跳跳舞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景,了解家乡的故事,体验家乡愉快的生活,从而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说说我的家乡。

1.创设情境、歌曲导入:[播放动画:韩红的歌曲《家乡》]。

(1)提问: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2)提问:这首歌饱含着对自己家乡的感情。那么,你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

(3)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2.提问:你的家乡景色怎么样,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呢?

(1)[播放视频:家乡的风光]。

(2)提问:谁愿意把你家乡美丽的风景介绍给大家?

引导学生交流介绍自己家乡的美。

(3)提问:除了家乡的美景让人喜爱,你的家乡还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从家乡的物产、自己在家乡的快乐生活、家乡人的亲切和热情方面交流。

(板书:我爱我的家乡)。

3.模拟表演:我带客人游家乡。

带领小客人参观家乡。请学生说出家乡的地名,介绍自己对家乡最感兴趣的地方。

4.活动:猜猜看。

请一名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说出这里的特点,请其他同学猜一猜是哪里。

5.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让我们感到无比亲切,我们爱家乡的山和水!

板书:我爱家乡山和水。

面思考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感受家乡的美。】。

活动二赞美我的家乡。

1.提问: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要是让你来赞美你的家乡,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2.学生分组选择恰当的方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1)学生可以根据课前观察自己居住地周边的环境,在课堂上把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画下来,并与大家一起交流。

(2)学生可以听一听赞美家乡的歌曲,可以学着唱一唱。

(3)教师出示小诗:学生可以进行诗歌填写,并有感情地读出来,进一步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播放课件:儿歌]。

3.集体交流:请学生将小组对家乡的赞美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式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通过多种方式,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4.总结: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的山美、水美……家乡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

(板书: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画家乡、读儿歌的活动,进一步提升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我爱我的家乡。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第2课时。

活动一家乡的故事。

1.故事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2.[播放课件: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故事”包括“白色藏房的传说”“傣家竹楼的传说”“刺绣的来历”“泰山的传说”四个动画和“乐山大佛”“二王庙”两个视频。)。

(1)讨论:这些故事讲的都是哪些地方的事情呢?

(2)提问:通过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当地的什么传说?

(3)讨论: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你们知道有哪些传说故事吗?

(4)教师讲述故事:自己家乡的传说故事。

(5)小结: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不同的传说故事,每个同学的家乡都会有动听的传说,这些本地区人们喜欢的动人的传说故事就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文化。

【设计意图:了解家乡的动人的传说故事,感知家乡的文化。】。

活动二家乡的歌。

1.过渡:除了传说故事,你们还知道自己的家乡有什么特色戏曲吗?

2.[播放视频:家乡的戏曲家乡的歌]。

3.讨论:每个地方的戏曲都一样吗?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4.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家乡因为地域不一样,风土人情不一样,流传的戏曲也不一样,都带有不同地区的特色,是我们自己家乡所特有的。

5.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还知道哪些家乡的舞蹈?给大家唱一唱,演一演吧!

6.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我爱家乡山和水)。

【设计意图:从本地区特有的故事、戏曲及舞蹈等感知家乡的文化。】。

板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目标: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效果。

2、感受与体会到自身进步的脚印,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3、能够顾惜书本和文具。

德育目标:

1、通过交流与畅谈,增强努力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保护书籍,培养顾惜劳动效果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经验,不时总结自身的进步效果,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会顾惜书本和文具,珍惜他人的劳动效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在暑假中的旅游照片、制作、作品等、心愿卡(苹果形)、心愿树、生长袋的样子、课件、录音故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优秀教案:

教师以自身的暑假生活导入----学生交流自身的暑假生活---展示暑假作品---评选优秀作品---交流自身的心愿---生长包---加强交流、激发信心,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自身暑假的一些旅游照片、作品,同学们,你们在暑假里兴的事是什么?学到了什么身手?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二、小组进行交流,和同桌一起分享快乐。

1、交流自身兴的事。

2、交流暑假中的作品。

三、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1、设置几个小组,每组为一个展台,学生将自身的作品分类摆放在九个桌上,每个桌上摆上一个字组成“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2、指名讲讲作品中的故事。

3、评选出优秀作品,每人发给九朵小红花,在每个组中选出一件你最满意的作品,把花投进相应的小盒中。

4、把优秀作品做成展板。

四、美好的小心愿。

1、我们的暑假过的真是丰富多彩,暑假已经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我们已经升入了二年级,我们有许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交流自身的心愿。

(板书:我升入了二年级)。

2、把自身的心愿写在心愿栏里,组内交流。

3、教师出示一棵心愿树,请把自身的心愿挂在心愿树上。贴在班内。有了美好的心愿,还要为美好的愿望付出努力,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实现自身的美好愿望。

五、生长包伴我生长。

教师举起事先准备的生长包,课后回到家中,在家长的协助下,制作一个生长包。以后,把自身写的字,画的画,得的小红花,成果册、奖状等进步效果,放进包中。一年之后看看自身生长的脚印。

教学目标。

1.了解自身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身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身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自身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和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考虑: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身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身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身的家乡。

3.请扮演的小朋友谈自身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身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身的感受。

2.想一想自身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身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身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身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扮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身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身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身的家乡贡献自身的力量。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范文

思想品德老师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懂得在与同学交往中要学会理解、尊重、平等相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活动一、找找我认识的老师。

1、说说哪些老师给我们上过课?

2、除了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外,你还认识哪些老师?是怎样认识的?

3、师出示全校老师照片,学生找一找自己认识的老师。

活动二:请你猜猜他是谁。

师:这些老师你们都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要求:说出一位老师的特点,不说她的名字,让大家猜一猜你说的是哪位老师。

1、师示范:这位老师头发……眼睛……皮肤……读课文的声音可好听了。是你们的班主任。

2、学生说,大家共同猜。

活动三: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师:听这些老师说,他们可喜欢我们班的同学了。因为你们上课守纪律,爱动脑发言,作业认真,还团结友爱……你们喜欢你们的老师么?我想你们和老师之间一定有一些小故事。

1、引导学生阅读p11页的图片。

2、讲讲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

活动四:特别的爱送给老师。

1、老师出示各种情景,学生讨论后表演。

(1)下课了,老师和同学们要走出教室……。

(2)在走廊里,你看见老师手里拿着很多东西,有备课本,本子,杯子,尺子等……。

(3)办公室里,老师和你说话……。

(4)放学了,要离开学校回家了,你在校门口看到音乐老师……。

(5)上课了,你看见老师拿着黑板擦在擦黑板……。

2、学生分组讨论后讲一讲或者演一演。

3、听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是特点,比较与他人的不同。

2、由于每个人的特点,才使班级生活丰富多彩。

3、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懂得在与同学交往中要学会理解、尊重、平等相处。

本单元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要点;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一样,学生在认识、欣赏他人的优点基础上做到互相尊重,因此,本课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基于上述教学内容,结合单元目标,我确立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不相同。

2、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3、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学会理解、尊重别人的想法和选择。

教学重点:挖掘各自的闪光点,感受班级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难点:学会理解、尊重别人的想法和选择。这节课,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完成前两个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生活中的对与错、美与丑、好与坏的判断能力还很差。如何能让他们来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优点,增强自信、尊重他人是本节课所要突破的。因此,我在课前让他们画一幅自画像,表现出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使他们初步了解自己的特点,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教法与学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能够初步认识自我,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因而,我采用活动化教学,注意了活动的层次性、目的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参与活动中,感悟并提高一定的道德认识,通过活动化教学力求改变过去我讲你听的方式。三个活动贯穿始终,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能在活动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造才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学生经验的回归,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联系实际,丰富认识。

上课伊始,我把自己作为课程资源来直接导入活动。“同学们,你们发现我和你们班主任老师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新奇地对两位老师评论一番,这为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会观察他人奠定基础。

2、开展活动,张扬个性。

课标中指出: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这里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猜猜他(她)是谁?”各小组选出一张特色的自画像,并推荐一名代表给大家进行介绍。

每个学生通过各具特色的自画像来介绍自我,同学的猜评帮助了解自我,再通过与他人比较,已经初步认识到人与人存在的差异。引出板书:不一样。

活动二:“我们一起来作画。”出示画有一个圆的画纸,请大家看这张纸上面画了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作画,并着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此时配上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其更投入地学习。

我将部分典型作品收集展示,让学生汇报交流,认识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想象,我们应尊重大家的想法。这时我因势利导,“通过刚才的两个游戏我们已经发现同学们之间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你们还知道大千世界中,人与人有哪些不一样吗?谁愿意把调查到的情况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汇报,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升华对人的认识,正是有了不一样的你我他,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我们的世界才会色彩斑斓。在此补充课题:你我他。

3、畅谈思想,情感升华。

课标的理念之一: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活动三:“找找班里的‘小明星’?”围绕学生的学校生活,让他们想一想、说一说,班里有哪些‘小明星’,也就是说班里的优秀同学具备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这里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同学的优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在平等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

以上三个活动,我充分利用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选择的话题都是学生经历过、熟悉的事情,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进行教育,在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整个环节贯穿着逻辑性,可以说环环相扣,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提升。

五、板书设计。

这节课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再现,是课堂精华的体现。

不一样的你我他。

自画像‘小明星’___——爱学习。

___——小歌手。

__——小画家。

教学目标:

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寻找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在春天盛开的花朵,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2、教学器材:录音机、歌曲《春天在哪里》、实物投影、教师制作的干花标本、《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描写春天的诗。

教学课件:

春天盛开的花朵、《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教学设计。

复习春天的主要特征。

介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朵。

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春天盛开的花朵。

借助花体会春天的美丽。

学习展示、留住春天美丽的方法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行为。

用学过的方法走进春天、留住春天、展示春天。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1、了知道一年有四季,复习春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在春天盛开的花朵有哪些。

3、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春天盛开的花朵。

4、借助花体会春天的美丽。

5、学习展示、留住春天美丽的方法。

6、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行为。

7、向周围人宣传环保意识。

8、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回答问题。

将自己了解的春天盛开的花朵,介绍给大家。

3、看图比较五种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各有什么不同。

4、通过一句话表达对这些美丽花朵的喜爱之情。

5、思考、讨论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方法,并展示相关作品。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说明理由,互相讨论、评议,得出正确结论。

7、设计提示语。

8、走进春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留下春天的美丽。提问。

2、教师进行补充介绍。可以播放录像,也可以出示图片教师进行介绍。

3、出示五种花的干花标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4、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5、补充方法,展示自己、学生及其他人的作品。

6、创设公园举办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互评互议,得出结论。

7、引导学生设计提示语。

8、鼓励学生走进春天,在班里举办一个展示会。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1、问: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板书:春天来了)。

2、问: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一提起春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板书:画一朵花)。

二、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问:春天来了,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花会盛开?把他们简单介绍给大家。

2、过渡:老师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环境,发现了许多在春天盛开的美丽花朵,我请大家去欣赏一下。(播放课件:桃花、迎春花、梨花等花朵盛开的录像)。

3、问: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在春天盛开的花朵,你的心中有什么体会?(板书:美)。

4、过渡:今天有几位美丽的花仙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那咱们掌声欢迎它们出场!

6、全班交流。

7、请同学们对这些花朵说说心里话。

三、学习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方法:

1、过渡: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觉得这些花朵实在是太美丽了。可是,随着季节的变换,不仅是这些花朵,还有春天里其它美丽的景色也会离我们而去。

2、问:用什么方法能够留住春天的美丽?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板书:照、画、护、唱、写……)(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与春天的合影,为春天画的画、写的语句,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5、教师教制作干花的方法,学生亲手制作一朵干花。提示:喜欢做的同学回去可以接着做,但要注意不要去摘花,可以从地上捡花,要珍爱生命。

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

1、过渡:春天来了,你想不想去公园里走一走?现在公园管理处正在举办"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欢迎大家前去参加。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示图:公园一角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3、问:请大家说说对他们组的作品你满意在哪,不满意在哪?(实物投影展示一组的设计作品)。

4、让学生对自己组的作品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赶快进行修改。

5、学生两组互换作品进行评议,对手中作品满意的,将它贴在展示窗中,对不满意的作品说明理由,帮助修改后也可以贴在展示栏中。

6、为空白的提示牌想提示语。

五、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讲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同学们,春天正是出游的好季节。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欣赏春天。然后,用我们文明的行为、喜欢的方法留下春天的美丽。回来咱们办个春天展示会,让周围的人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美丽吧!

教学反思:

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了搜集资料的活动,学生根据本人的情况,通过自己看、上网找、翻图书、听人说等形式了解了春天美丽的花朵。课上又与同学互相交流,彼此拓宽了视野。教师之后呈现的录像,再一次把学生带入了花的海洋。学生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美丽的花朵,无不感叹春天的美丽,从而激发了他们想留住春天之美的愿望。紧接着,师生积极地出主意,“唱、照、画、写、做……”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兴高采烈地学方法、赏作品。最后,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互相讨论、积极参与,为“公园景物”寻找位置、设计宣传标语;活动的结果小组内自评。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学生既快乐地参与了,在情感和态度、行为和习惯、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又得到了提高。

探究活动。

探究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各种信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喜爱的感情。

探究内容与过程:

1、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2、讨论,春天里万事万物的变化。

3、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春天的美丽。

4、做一做,干花标本。

5、摆一摆,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当前,在不少教师中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意识淡薄,课堂教学方法简单,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已迫在眉睫。

思想品德课要做到一课一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所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目的,系统地理解每册、每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纲,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以下教学基本内容:热爱祖国教育、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爱人民爱劳动教育、爱学习爱科学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道德规范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健康和心理品质教育。

大纲对小学生爱劳动的教育目标已按年段明确规定:在低年级只要求学生知道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当好值日生,在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课文《自己的事自己做》。中年级则要求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学会做饭菜》。高年级要求学生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勤劳守法、劳动致富光荣;损人利己、投机取巧可耻;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如《从小学创造》。如果教师把握不准各年段的教材,对小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层次就很可能提得过高或降低要求,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通读全套教材,明确大纲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以便各就各位,瞄准目标,搞好教学。

广泛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思想品德课教师如果凭书讲书,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特点及师生实际精心选择教法,采用了故事、游戏、小品表演、儿歌等形式,运用幻灯、挂图、摄影、录音、录相等教学媒体。如教低年级《爱护花草树木》一课时,先让学生学儿歌,再让学生看摄影。孩子们看到的是只有亭、桥和光秃秃的公园,然后教师用复片为公园种上花、草、树,这样整个公园变得有生气了,以景激情,让学生懂得爱护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道理。对中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选择摄影、歌曲、幻灯、录相等手段。

教学《林则徐虎门销烟》,先让学生在看书、听录音后,带着课后的问题看录相《林则徐》片断,学生从心中油然升起对林则徐这位杰出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到了高年级,事理型的课文增多了,可用摄影、录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来辨明事理。如教学《祖国河山多壮丽》,让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祖国名山和风景区,然后用幻灯片介绍泰山、华山、黄山、武夷山、喜马拉雅山、长江、黄河、西双版纳、大兴安岭等,让他们领会名山之秀,景色之奇,引发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为保护名山、建设风景区作贡献的情感。

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我背上了新书包》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上学后和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幼儿园有玩具,学校没有,幼儿园可以睡觉,学校不行等)师:幼儿园以玩和休息为主,我们现在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了。

二、打开书第4、5页。

观察图: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九月一日,学校门前)。

有谁在干什么?说一说。

1.上学了,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你说了什么?

2.上学的第一天,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

3.你们第一天来上学时心情是怎样的?

课间活动:《唱上学歌》。

观察书第6、7页的图。

图上的小朋友上学时做了什么事?你们做了什么事?(安排了座位、发了新书、抄了新课表)。

三、老师讲《小猴上学》的故事来结束课。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小学一年级语文

活动天地(一)《我会打电话》是《品德与社会》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中的《活动天地》。学生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当父母不在家遇到困难时如何独自应对的方法,而且还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求助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活动天地(一)《我会打电话》,学生们就能更好地掌握一些常用应急电话号码,并懂得不随意拨打这些电话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

二、。学情。

三、说目标。

我在原教参的“教学目标”上作了补充,加上了“不随意拨打电话是一种文明行为”的要求,因此设定的目标为:

1、知道一些常用应急电话号码和文明打电话的方法。

2、进行模拟打常用应急电话的练习,培养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懂得不随意拨打这些电话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

四、说教法。

我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

1、媒体教学法:为使本课教学更具体化、形象化,并为学生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打好基础,我在教学中将生动形象的媒体贯穿始终。

2、实践体验法:针对一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还不够强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动静交替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通过实践,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体验成功的机会。

五、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主题目标: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回家。

2、了解安全常识,注意重要的交通安全标志。

3、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活动准备:

老师:有关交通事故的录像带、安全歌、交通图表。

学生:收集各种交通规则的图表。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案例一安安全全上学去。

1、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安安全全上学去?”

(1)板书课题。

(2)老师进行现场采访(2-3名学生)上学到校的情况。

(家里住在哪里?怎么来上学?上学路上能看到什么情景?会碰到哪些以外事故?)。

(3)小结学生上学出现的问题。

(要面临以下问题:过马路,乘车挤车,小摊小贩的吸引,乞讨要饭的骚扰,陌生人说话,下雨天、下雪天,交通不变的困难……)。

(4)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的后果。(放映录像《交通事故》)。

(该录像带由学校电视台租借—杨老师。)。

老师:正因为会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安安全全地上学,安安全全地回家。

2、讨论学习怎样安安全全地上学去?

(1)学生先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2)看书上p16页的补充说明。

(方法:遵守交规,不在大街上乱跑,不和陌生人说话……等等。)。

3、学习过马路。‘。

(1)询问:你会过马路吗?怎么过?(学生自由发言)。

(2)学习“安全歌”。

(3)小品表演过马路。

(4)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学记交通标记。

4、布置回家作业:

回家后收集并制作交通标记,并向爸爸、妈妈请教各种标记各代表什么意思。

5、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活动案例二安安全全上学去。

1、收集信息。

(1)用各种方法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

(2)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2、讨论、模拟演练交通情况。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交通标志,说说在哪里找到。

的?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

(交通资料:在人的感知中,外形是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手段,标志的外形也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才确定下来,符合人们通常对于形状的认知习惯。但这也并非是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人们对于外形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当然为了统一,我国对道路交通标志有了明确的定义,将各种外形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我国,道路交通标志主要有10种主要形状。

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其中主标志包括:

1.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2.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3.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4.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

5.旅游区标志: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

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通告道路施工区通行的标志。

辅助标志须与主标志一起使用,附设在主标志下方,其对主标志的辅助说明。

一般来说,警告标志使用三角形;禁令标志使用圆形;指示标志通常有两种,圆形和方形;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一般为方形。)。

(2)结合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讨论:

你在上学路上遇到了哪些交通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怎。

样做的?

3、判断:

(1)过马路时遇到红灯,但没有车,妈妈拉我过马路。对。

不对?为什么?

(2)放学路上,隔壁的大哥哥要我和他一起去游戏厅看看。

我是去还是不去?

4、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安全歌》。

5、讲述并讨论:

(1)自己在路上看到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

不对的?

(2)上学路上还有哪些情况要特别注意安全?

6、观察学校周边的交通情况,实地演练安全上学。

7、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本单元活动反馈与调整措施及学生评价: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3、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4、认识到牙齿健康对身体的重要性。

教育目标:

1、与大家一起分享换牙所带来的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2、能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表现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

3、坚持正确刷牙,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场景,达到体验牙齿保健的目的。

2、让学生自己讲讲牙齿的故事。

3、课前了解学生换牙情况。

4、模拟教具调动学生情趣。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自带牙刷。

2、教学器材:牙具模型;牙齿卫生宣传资料、图片;刷牙记录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大家张开嘴互相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2、牙齿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二、观察调查:

1、调动学习兴趣:请同学数一数自己小伙伴有多少颗牙齿,画一画小伙伴牙齿的形状。

2、引出换牙概念:教师抓住学生图画中表现的“换牙画面”提问:“这是怎么回事?”

3、学生统计换牙人数。

4、教师小结: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标志着我们长大了。

三、交流感受:

1、请换牙的同学说一说换牙时曾有的难忘经历。

2、回忆自己是如何处理由换牙带来的不舒服感受。

3、讨论:换牙时应该注意什么?

(1)牙齿刚刚松动时……。

(2)掉牙时……。

(3)刚长出新牙时……。

(4)……。

4、教师小结:不要摇动自己已松动的牙齿;不要舔自己新长出来的牙;乳牙没掉就长出新牙时应该到医院看牙医;经常吃一些含钙质多的食物等。

四、经验积累:

1、现场表演:一个小女孩在哭,请同学们猜一猜她为什么哭?

2、学生自由猜测。

3、继续表演:小女孩边哭边说:“我的牙掉了,长不出来可怎么办呀?”老师请同学们帮帮她。

4、看图讨论:出示书34页奶奶与孙女的对话图,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讨论。

(1)为什么有的人牙掉了能再长出来,而有的人的牙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

(2)哪些人的牙掉了能再长出来,哪些人的牙齿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了?

板书设计。

9.我换牙了。

作业:以后经常刷牙。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1.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对日常饮食习惯进行评价。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自己健康成长。

1.教师淮备各种食物的照片、图片或实物,以及碗、盘子图片。

2.师生共同调查食物营养的有关知识。

第一课时:我的自助餐菜单。

1.情境模拟,导入活动。

(1)教师将讲台布置成餐桌的样子,在上面摆放各种食物,包括主食、蔬菜、水果、奶制品、蛋、肉类等,可以用实物,也可以用图片代替。

(2)教师谈话导入活动:今天我们一起来吃自助餐,请你自己来挑选食物。

2.活动讨论:学生上台进行选择,在组内互相介绍自己挑选的食物,并相互评价食物的搭配是否合理。

3.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各种食物中有哪些营养吗?教师指名几位学生发言,并根据学生的发言,相应地传授有关食物营养的知识。

4.小结要点: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每种食物都是有营养的,缺少任何一种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5.阅读教科书第26页的知识卡片。

6.小调查:昨天晚上你吃了什么,画一画。教师请一位或两位学生上讲台将自己的晚餐画在教师制作的碗、盘教具中,然后贴在黑板上。.

7.大家评一评:这几位同学的晚餐搭配得合理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进行评议。

8.同桌互相评议对方的晚餐,并说出改进的建议。

9.小设计: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设计一日三餐的健康食谱。

将课堂学习深入家庭生活,开展“我是小小营养师”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尝试为家庭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

第二课时:饭桌上的文明。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排演小品(内容详见场景1和场景2)。

2.教师制作“文明星”。

活动过程。

2.表演讨论: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所进餐的行为。

场景1:进餐前,桌上的菜都摆好了,两个小朋友坐在饭桌旁。一个孩子说:“爸爸妈妈怎么还不盛饭呀,我的肚子可饿了。”另一个孩子说:“碗筷都还没摆,怎么吃呀?”

(1)学生表演。

(2)教师提问:你们认为碗筷应该由谁来摆?

(3)学生讨论,教师指名说。

场景2:进餐前,桌上的.碗筷已经摆好了,空了几张椅子,爷爷奶奶站在桌子旁边。一个孩子说:“开饭啦!”另一个孩子向餐桌冲去,边跑边说:“我最小,我先坐!”

(1)学生表演。

(2)教师提问:请你们对刚才的这段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

(3)学生畅所欲言。

(4)教师小结:中国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就餐时让长者先入座是一种礼貌。

(5)再次表演:有谁能给大家把刚才的情景用文明的进餐行为再表演一下。

3.行为活动——文明星送给谁?

(1)看教科书第30页的图片,给图片中的小朋友送文明星。

(2)由各小组根据自己平时观察到的进餐时的各种现象编自演故事情节,由其他的小组进行评选“文明星”的活动。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小学一年级语文

一、内容说明:

本课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教材中让学生认识残疾人在生活上的许多困难,以及了解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事迹,这些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遥远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让学生换位体验,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二、教学目的: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真实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3、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真实困难,并从中得到感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尊重、帮助残疾人。

三、教学设计意图: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整堂课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丝巾,课件,100元人民币,学生搜集残疾人的故事。

五、教学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感受。

(1)、谈话导入,出示图片,说说图片上的人跟我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个个是健康、活泼的孩子,得到老师精心的培养,父母的疼爱,多么幸福呀!可在我们的社会中还生活着许多残疾人。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板书“残疾人”)。

2、通过活动,加深体验。

(1)、虽然同学们可能都见过残疾人,但是对他们不一定有很多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老师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做蒙眼走路的体验活动,一人把眼睛用丝巾蒙住,体验盲人,一人明眼走完全程,路线是教室一圈。)。

请同学们谈谈体会。

(2)、下面,我们再来体验一下“单手戴红领巾”,一只手不准动,只能用另一只手来戴。

请同学们谈一谈刚才的感受。

(3)、刚才,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小朋友们就感到了许多的不方便,对正常人来说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对残疾人却不是那么容易。而残疾人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啊。尽管如此,许多残疾人像我们一样地学习、工作。(师出示张海迪的画面及介绍)说说你还了解哪些这样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残疾人?小组讨论,交流。

(4)、由此可见,残疾人不但值得我们去尊重,他们那种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残疾人呢?(板书:关爱)那么他们的做法对不对?(出示课件)。

(5)、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帮助残疾人的做法,你们知道我们社会对残疾人有哪些关爱吗?(引导学生认识盲道、无障碍通道、人民币上的盲文,电视台的哑语新闻,助残日等)。

3、情境表演、巩固深化:

(1)、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是社会的进步,是社会闻名的表现。小朋友们,那么当你在公园里遇见聋哑人向你问路时,遇见坐在轮椅上的阿姨要过小水沟时,如果你在大街上看见盲人急着要过马路时,你会怎么做呢?(出示课件)让我们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做一做。

(2)、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关心残疾人?学到这里,你懂得了什么?(板画:爱心)。

4.总结激励,延伸导行:

在这世界上,我们人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世界都充满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温暖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这世界将永远成为美好的春天。让我们努力去行动吧!回家去约上爸爸、妈妈,约上亲朋好友,让大家都来关心残疾人。

跟录音齐唱:《爱的奉献》。

板书:

六、教学反思:

通过《他们需要关爱》这一课的教学,我更深地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的创造是很重要。而实验教材正好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运用了。在新课程的引领下,课堂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活动性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不再是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而是学生在合作、活动中的学习,其中行为体验正是一条绝好的途径。

1、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心弦,引发学生体验。活动一开始,教师通过看残疾人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残疾人,初步了解残疾人,从中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与此同时,我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搜查一些感人的图片来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如:盲人画、断臂青年的篆刻及口书,还有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的精彩画面的选用,使教材的功能得以拓展。

2、参与游戏,亲身体验。

传统的课堂上,我们要求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不插嘴,专心听,孩子成了学习的容器,个性被磨圆,创新的火花被掐灭。为此,我们要设计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成为活动的细胞,活动的主人。如“换位体验”中的“蒙眼走路”、“单手穿衣”这一活动形式是令学生喜爱的,强调全体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人人都得到体验,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切身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痛苦,唤起内心的同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自由地进行体验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及相互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并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这样的活动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体现了新课程中活动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上二(5)班的品德与生活,另外打杂附加有外出教师时代其上课。我认真完成学校领导安排的任务,负责任地完成外出教师留给的教学任务。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

本学期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高。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深刻剖析自己工作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一年来,除了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外,我还积极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教师工作。通过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了自己,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为自己教学实践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做好了准备。

二、认真备课,上好课。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学初,我认真通读教材。认真制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课堂上,我努力将所学的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课件以及多种教育方法,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力求用活教材,实践新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的体现素质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每上一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绝不打无准备之战。课后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每讲完一节课,及时反思,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作业能做到及时批改认真纠错及时查缺补漏。同时对待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帮扶方法。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力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我还有许多不足,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耐心不足,管理经验欠缺。这些还得在以后的日子里加强学习。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我背上了新书包》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和难点: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都有什么变化,这是本文重点。想想自己的愿望并画出来是课文的难点。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准备一张自己在幼儿园时的活动照片;彩笔;画纸;书包文具。

教学器材:欢迎新同学图片放大的课程表。

教学课件:电脑。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回忆开学第一天。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的愿望。

进行好好学习教育1、小组看图片、集体看录像、自由发言。

2、看图片、看照片、看学习用具谈体会。

3、先小组间谈谈自己的愿望,再用笔把愿望中的自己画下来。

4、学习《上学歌》结合发言情况给与提示、指导。

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补充总结。

指导同学画画,选出画得有特色的贴在展板上。

进行爱学习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教师:同学们也是一年级的学生了,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吗?(观看新生入学的录像)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你是什么心情?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你说了什么?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小组间说一说。请同学汇报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况。

看看现在自己都拥有些什么?比比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用品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展示自己的照片,看看现在的自己和以前有什么变化?小组间互相交流,请同学到前边汇报汇报时要把他的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上放大展示给全班。

我们来到新学校,有了新生活,那你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小组间互相交流然后把未来自己的形象画出来。画完之后,全班互相展示。选出好的作品到前边展示并贴在展板上。

让我们以我们都喜欢的歌曲来结束我们的第一节课。(电脑放录音同时配有动画《上学歌》)同学们跟着学唱。

小结:你们喜欢上学吗?请把学校里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我上学了》是孩子入学后上的第一节品德与生活课,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上完课后,反思课堂生成过程,发现了一个教学契机被我放走了,在课堂上,向孩子们提问:"你们上学第一天的感受是什么".全班的孩子都没有举手,于是我进一步启发,"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就行了,没有对与错的".有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的心情很紧张".我听了,说:"希望你以后快乐地和老师同学一起生活好吗,不要再紧张啦".其实,如果这个时候,我能够把话题引到你为什么会紧张?其他同学也因为紧张而没有发言吗?引导孩子们正确适应学校生活,克服紧张不适应的情绪等等,教学一定会更有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春天来了”主题四《春天的盛会》。通过前三个主题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春天的各种变化。也由于儿童已经历过秋天的活动,这样,他们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更直观地体验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奇妙,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增强探索的兴趣,并在亲自动手、直接体验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科学观察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品德源于生活,儿童的道德品质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质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基于这一新理念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体验和喜爱之情。

2、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认识和情感。

行为与习惯:

1、爱护大自然。

2、乐于创作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2、懂得一些收集资料的方法。

3、懂得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感悟活动。

2、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春天的体验。

难点:如何在活动中获得新知识、新体验、新能力。

1、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生活化的品德课堂强调“以活动促发展”,主张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基于这一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儿童自我展示的空间,指导他们自己设计活动。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课堂容量。

2、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法指导上,我注重以下几点:

(1)鼓励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克服羞涩、紧张、害怕、逃避等消极心理影响;

(2)懂得一些收集资料、整理的方法。

(3)在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分组活动积极参与。

3、汇报展示,分享成果。

4、师生共舞,乐在其中。

合理的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进入课堂,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在真实的情景中使用知识,在饶富趣味的活动中探究,积极合作和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简洁美观而力求突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了解礼貌的基本含义;理解讲礼貌的重要性;掌握文明礼貌的主要表现。

2、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在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逐步学会以礼待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树立不讲礼貌为耻、有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不断改进自身失礼的行为,并乐于以礼待人。

重点:学生对待礼貌的态度。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礼貌落到实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划分学习小组,便于课上合作学习。学生:搜集和礼貌有关的故事。

活动一:课前热身。

活动二:新课教学。

同学表演p78页材料情景,讨论问题:甲乙两个同学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甲乙的不同行为给交往对象带来什么感受?甲乙的行为分别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板书:礼貌是尊重课件展示礼貌的含义。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不礼貌的后果: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伤害自己,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活动二:视频观看——《央视公益广告借熊猫讽国人不文明出国游》以及外国人在旅游景点的不文明表现。

思考:(1)视频及图片展示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2)是否文明礼貌只是个人的私事,与别人没有关系?课件展示: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是否文明礼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活动三:写一写,议一议:礼貌大侦查。

(1)侦查你身边的有礼的表现。

(2)说说无礼的表现。

(3)写写如何改进。

学生自己写,然后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归纳分析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小结: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

板书: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课件展示:礼貌的三方面表现及作用。

1、语言文明的魅力:p80语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让人感觉暖意融融。

2、态度亲和的魅力。

态度亲和,能使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会给人亲切感,受尊重感,拉近彼此距离,增进人们的友谊与团结,让人感觉温暖、愉快。

3、举止端庄的魅力。

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反映了我们高雅的气质,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

处理书上有关习题。

日常礼貌用语:见面语、感谢语、致歉语、告别语。

阅读关于举止端庄的三方面表现:容貌清洁、服装、举止规范勉励学生不断做个有礼貌的人。

课堂小结: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舒心的微笑,一个得体的举止,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什么,却在内心洋溢起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用礼貌装扮我们的生活,那时,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谨以达芬奇名言共勉: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麦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麦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的母亲。希望学生有礼走天下。

1、课堂练习:

2、板书设计:

礼貌显魅力。

1、礼貌的含义。

2、礼貌的重要性:礼貌是尊重的体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3、礼貌的表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教学设计以故事带入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设计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问题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判断、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有礼貌带给人的好处,发现自己在平时生背诵礼貌的三方面表现及作用。学习中在礼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理解误区,进而解决学生在礼貌方面忽视问题,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去说、去讲、去演、去练、去思,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上多采用了小组讨论,学生表演体现了一点生本举措。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气氛深厚,学生学得扎实。

(二)不足之处:

1、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有些过渡语言不够精炼,显得拖沓冗长。多设问题场景,学生讨论解决,从而懂得礼貌的重要性。老师讲得多,还要多举一些自己或身边的事例。如:今天你礼貌了吗?这个星期我们礼貌待人了吗?见到老师问好了吗?等等。从而训练学生的品行,培养学生的道德,在人际交往中懂得礼貌用语的要求。学以致用,如何有效的激励学生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热情,是我应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2、在让学生说出自己如何改进时,可能是学生的“自尊心”的原因致使学生不敢或不愿发言,从而使课堂气氛陷入沉闷,影响了整体的课堂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许换个方式,让学生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收藏或者改成以老师的自我反省为例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的方式也许会更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把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希望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所学为我所用的目标。

教学设计思想品德七年级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已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学科的思想品德课,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中学政治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通过这几年的政治课教学发现,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这就需要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采用体验教学方法。要想完成体验式教学,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

1、上好“聊天课”。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自我克制能力差,自我表现欲强,并且现在学校都采取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在课堂上爱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点题外话,老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我就挤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首先,利用课余时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针对具体问题再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很多同学告诉我,这样的课应多上几次。

2、上好“小品课”。小品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在初一思想政治课中偶尔上上小品课,能让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

3、上好“辩论课”。初一的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他们的知识、能力超乎教师的意外。为了上好辩论课,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搞过几场辩论课,同学们不仅掌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

4、上好“讨论课”。问题通过争辩,就会更加明晰。让学生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就某一观点,某一现象,发表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静听”的记忆变为热烈的“辩论”。有时,以当堂课内容为中心,让学生说课本,说自己,说生活,说电视节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5、指点学生自己上课。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教材,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再上讲台当小教师把它讲出来,讲前,从选题到组织材料,到讲法,精心指点,讲后认真评价,拾遗补缺,概括总结,这样的教与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使学生分享到自己验证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除此之外,在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爱国主义录像片、故事会、角色扮演等等,每个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把握。只要我们有的放矢,总会事半功倍的。

一年级思想品德评语

1.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能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热爱集体,关心爱护集体荣誉,热心助人,爱劳动,讲卫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学习上再自信点,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2.父母给了你一个聪明的脑袋,你本应是一个好学自信、成绩优秀的男孩,可是因缺乏自律,你成了“居中不上者”。你缺乏超越自己的恒心和毅力,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如果你能从中醒悟,奋起直追一定会是个很出色的人。

3.不要计较老师总批评你,其实老师是喜欢你的,喜欢你诚实,喜欢你乖巧时的模样。你的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你上课没有用心听讲,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造成的。如果你能改掉这些毛病,多主动地学习,你会有进步的。我对你有信心。

4.你是一个很让老师无奈的学生,你的计算机“技术超群”,但你的主科成绩却不敢恭维。你有着在计算机领域冲浪的梦想。但你可知,考不上高中,你与理想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学期末,我的确见你认真了些,但我担心会否是“三日打鱼,四日晒网”,望你多一点恒心与毅力。

5.上课时,你是那么的乖,那么文静,所以老师不舍得批评你。平时的作业,你都能完成,学好力所能及的知识,老师心里非常清楚,也认定你是个合格的中学生。中学才过了一个学期,好好珍惜这段时光吧。

6.在老师眼里,你带有那么一点可爱、一点个性、一点叛逆、一点狡黠。好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但总不能以学习作为代价,有时,你意识到这一点了,但行动却跟不上。你有坚强、韧劲的一面,如果用在学习上的确是优点。我盼望有一天,你能一发神威,让你亲爱的妈妈放心!我也会很开心。

7.你做事认真,字写得很好,这是你好的一面;在班上你能起带头作用,也是你表现好的另一面;但你有时显得太脆弱,不够坚强。其实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可不能悲观失望,要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克服困难,把事情做好。

8.你做事比较耿直,有时比较冲动,尤其是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这学期,你学习上有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字词记得比较牢固。我真为你的进步高兴,如果你能专心听讲,多动脑筋,课外多阅读,多积累,你会有更大的进步。

9.同学们喜欢你,因为你能跟大家和睦相处;老师喜欢你,因为你善良、有上进心。学习上,你能认真完成作业;活动中,你能积极参加,努力为班级争光。如果,你能再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行为,一定会更优秀。

你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学生,爱幻想,爱写作。我为能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说真的,我还挺希望你长大后成为一名大作家,到时候,读着你所写的书,你说,老师该有多高兴!现在你的成绩还不错,但离中考还剩半年了,可不要沾沾自喜,要争取全面提高才行。

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xx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三、本册教材特点。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四、内容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一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寻找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在春天盛开的花朵,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2、教学器材:录音机、歌曲《春天在哪里》、实物投影、教师制作的干花标本、《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描写春天的诗。

春天盛开的花朵、《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复习春天的主要特征。

介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朵。

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春天盛开的花朵。

借助花体会春天的美丽。

学习展示、留住春天美丽的方法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行为。

用学过的方法走进春天、留住春天、展示春天。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1、了知道一年有四季,复习春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在春天盛开的花朵有哪些。

3、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春天盛开的花朵。

4、借助花体会春天的美丽。

5、学习展示、留住春天美丽的方法。

6、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行为。

7、向周围人宣传环保意识。

8、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回答问题。

将自己了解的春天盛开的花朵,介绍给大家。

3、看图比较五种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各有什么不同。

4、通过一句话表达对这些美丽花朵的喜爱之情。

5、思考、讨论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方法,并展示相关作品。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说明理由,互相讨论、评议,得出正确结论。

7、设计提示语。

8、走进春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留下春天的美丽。提问。

2、教师进行补充介绍。可以播放录像,也可以出示图片教师进行介绍。

3、出示五种花的干花标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4、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5、补充方法,展示自己、学生及其他人的作品。

6、创设公园举办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互评互议,得出结论。

7、引导学生设计提示语。

8、鼓励学生走进春天,在班里举办一个展示会。

一、复习导入,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1、问: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板书:春天来了)。

2、问: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一提起春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板书:画一朵花)。

二、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问:春天来了,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花会盛开?把他们简单介绍给大家。

2、过渡:老师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环境,发现了许多在春天盛开的美丽花朵,我请大家去欣赏一下。(播放课件:桃花、迎春花、梨花等花朵盛开的录像)。

3、问: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在春天盛开的花朵,你的心中有什么体会?(板书:美)。

4、过渡:今天有几位美丽的花仙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那咱们掌声欢迎它们出场!

6、全班交流。

7、请同学们对这些花朵说说心里话。

三、学习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方法:

1、过渡: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觉得这些花朵实在是太美丽了。可是,随着季节的变换,不仅是这些花朵,还有春天里其它美丽的景色也会离我们而去。

2、问:用什么方法能够留住春天的美丽?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板书:照、画、护、唱、写……)(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与春天的合影,为春天画的画、写的语句,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5、教师教制作干花的方法,学生亲手制作一朵干花。提示:喜欢做的同学回去可以接着做,但要注意不要去摘花,可以从地上捡花,要珍爱生命。

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

1、过渡:春天来了,你想不想去公园里走一走?现在公园管理处正在举办"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欢迎大家前去参加。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示图:公园一角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3、问:请大家说说对他们组的作品你满意在哪,不满意在哪?(实物投影展示一组的设计作品)。

4、让学生对自己组的作品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赶快进行修改。

5、学生两组互换作品进行评议,对手中作品满意的,将它贴在展示窗中,对不满意的作品说明理由,帮助修改后也可以贴在展示栏中。

6、为空白的提示牌想提示语。

五、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讲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同学们,春天正是出游的好季节。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欣赏春天。然后,用我们文明的行为、喜欢的方法留下春天的美丽。回来咱们办个春天展示会,让周围的人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美丽吧!

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了搜集资料的活动,学生根据本人的情况,通过自己看、上网找、翻图书、听人说等形式了解了春天美丽的花朵。课上又与同学互相交流,彼此拓宽了视野。教师之后呈现的录像,再一次把学生带入了花的海洋。学生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美丽的花朵,无不感叹春天的美丽,从而激发了他们想留住春天之美的愿望。紧接着,师生积极地出主意,“唱、照、画、写、做……”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兴高采烈地学方法、赏作品。最后,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互相讨论、积极参与,为“公园景物”寻找位置、设计宣传标语;活动的结果小组内自评。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学生既快乐地参与了,在情感和态度、行为和习惯、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又得到了提高。

探究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各种信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喜爱的感情。

1、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2、讨论,春天里万事万物的变化。

3、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春天的美丽。

4、做一做,干花标本。

5、摆一摆,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