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减几教案(模板16篇)

时间:2023-12-11 17:18:07 作者:碧墨

一年级教案的精心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一年级教案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一年级教案

《大熊猫》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并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二、设计思路。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1.掌握大熊猫的特点。

六、教具:挂图、地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小黑板、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2.出示挂图,同学畅谈自己对大熊猫的了解。

3.老师对照地图,介绍大熊猫,导入新课。

大熊猫的数量十分稀少,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交接的地方,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大熊猫》,了解更多的关于大熊猫的知识。

4.板书课题《大熊猫》,箐同学齐读两遍。

5.提出生字“熊”,指导学生认识。(先拼拼音,后组词)。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在老师重复读、强调的词语下面划横线。(大熊猫、许多、爪子、动物、珍奇、胖乎乎、黑眼圈、喜欢、四肢、爬上爬下、耳朵)。

2.学生自读课文。

请同学自己把课文读一遍,读时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将难读取的地方多读几遍,尤其注意把刚划的词读正确。

3.反馈朗读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分段读,读后正音。

4.指导认识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拼拼音,组词。

同学们读得非常棒,生字宝宝们也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课文中。

(三)细读课文,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反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大熊猫是一种珍奇的动物,它非常可爱。

大熊猫的样子。(它是什么样儿呢?)。

小时候很活泼,长大以后爱睡觉。

爱吃竹叶和竹笋。

3.填一填。

大熊猫的身子(     ),尾巴(    ),皮毛很(     ),头和身子是(   ),四肢是(     )。它的头上长着一对(            ),还有两个(    )。

4.词句积累。

大熊猫可爱吗?你是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大熊猫非常可爱的?(毛茸茸、胖乎乎)。

仿说词语:黑     、红     、喜     、      。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组词。

2.教师范写“黑”,学生观察笔顺,揣摩字形。

3.学生练写“黑”。

4.学生自主学写“四、耳、两”。

(五)课堂小结。

一年级教案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教育。

3、观察与演示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习惯。

1、让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成为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2、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吗?(上学歌)。

(二)讨论学习。

1、你们喜欢学校吗?为什么?

2、讨论。

(1)看图说一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2)小学生在学校里都可以做些什么?你还听说学校里可以做些哪些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采用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四)情景练习。

1、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分别说了什么?

2、模拟练习。

(1)情境一:师生交流。(上学路上。)。

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一个同学……。

这个同学:老师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

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姓名及其他情况。

游戏:"找朋友"。

学生在班内自由结交朋友,其他同学齐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设一个情境。想好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有老师、家长、同学),自由练习对话。

小组表演。

3、请学生结合自己成为小学生以来的经历,谈谈上学的感受。

4、口语交际:根据画面内容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一年级教案

西柏坡,山窝窝,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革命精神代代传。本文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背诵儿歌的活动中识字、写字,在语言文字的陶冶中感受祖国语言的趣味,从而增强识字、写字的兴趣,在主动识写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并写得正确、工整、美观。

2 自主背诵儿歌,感悟从西柏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字里行间感悟从西柏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师:生字卡片、有关西柏坡的课件(图片及文字介绍)。

学生:通过收集图片,或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了解碾子、石磨的特点及有关西柏坡的知识。

1~2课时。

1 出示课件,师描述:西柏坡是一个坐落在河北太行山麓的小山村。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西柏坡。在这里,毛主席指挥了三大战役,吹响了全国胜利的号角。同学们,了解了西柏坡,就了解了这段历史。

2 请学生齐读课题,认读生字“柏”、“坡”,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1 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 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3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4 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可抽读或开火车读)。提示“磨”是多音字。

5 猜字游戏。

在黑板上出示本课生字,请一生上台遮住眼睛。师任指一字,请同学们提示记忆方法,再请该生猜教师指的字。生问:“是不是x字?”若不是,其余学生继续提示别的记该字的方法,若是,其余学生便拍手答:“对对对,请回位。”

6 学生自主选择给生字扩词语,重点指导“坡”、“起”、“行”,并读一读第二题中的词语。

1 出示课件(西柏坡风景,石头、碾子、磨),师范读课文。

2 请学生自己读课文,数数有几句话。

3 指名读这3句话,其余学生仔细听,听后评议。

4 请学生自己读文体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1)(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石碾、磨。

(2)可适当介绍发生在这里的抗日故事(“消息树”、“麻雀战”、“地雷战”等)。

学生交流的同时,借助(1)(2)两项内容,让学生在体会中了解西柏坡,热爱西柏坡。

5 指导朗读。请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6 练习背诵。

1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齐读。

2 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叫、行、坡、得),仔细观察,再说说该怎样写才能把它们写得美美的。

教师指导写“得”。学生仿写一个。

3 教师示范写“多”字,强调上下部分要竖起来。

4 学生练习写。注意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与写字习惯。

5 学生先自己评价,再利用展示平台评价学生的作业(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一年级教案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

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一年级教案

1.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从中领悟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整体认读中认字学词。

熟读课文,悟出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同学们,今天和老师一起来到课堂上的还有一只小公鸡,它呀!十分苦恼,因为它整天没有事情做。今天,它打算出门去寻找快乐,你们想不想和它一起去呢?(想!)。

好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快乐的小公鸡》板书课题。

既然是快乐的小公鸡,我们应该怎么读?是的,高兴地读,那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一遍课题,好吗?(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进行质疑。

让学生自由地说,老师边听边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1.播放课件,听课文录音。

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生:课文一共有七个自然段。

2.播放课件,趣味读词。

刚才大家听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看看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老师先从文中请来了生字宝宝。

整天烦恼蜜蜂姐姐。

田野池塘报时耕种。

传播庄稼苦恼花丛。

(1)老师大声读,全班同学小声跟读,老师小声读,全班同学大声跟读。

(2)男女生赛读,男生女生,谁先来?(我先来)女生先来。

老师及时表扬学生并纠正学生的读音。

1.自由读2、3、4自然段,想一想;小公鸡在寻找快乐的路上遇到了谁?

(1)个别学生反馈:小公鸡在路上遇见了老牛、青蛙、蜜蜂。

(2)老师放课件,并随时板贴老牛、青蛙、蜜蜂的图片。

2.引导质疑,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公鸡在哪遇到它们的?它们分别在干些什么?

(1)分小组读2、3、4自然段。

小公鸡在——遇到正在——的老牛。

小公鸡在——遇到正在——的青蛙。

小公鸡在——遇到正在——的蜜蜂。

(2)齐读句式。

3.出示小公鸡与老牛的对话图(放课件),品读并体验。

(1)齐读对话。

(2)个别读,引导小公鸡是怎么问老牛,老牛才会乐意回答呢?

(有礼貌),那你来问问吧!谁还愿意问老牛?

表扬学生;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相信老牛一定会很愿意告诉你做什么最快乐了。

(3)齐读老牛说的话。

老师随机板书;耕地。

(4)引导质疑;老牛为什么认为给人们耕种田地就快乐呢?

(5)演一演;老师扮农民,学生扮老牛。

请一位学生上台戴头饰扮演老牛。

农民:好大的一片田地,我用锄头什么时候才能翻好呢?

老牛:我来帮你耕地吧。

农民:谢谢你!

(6)采访老牛:听了农民的感谢,你现在心情如何?你为什么高兴?

预设:很开心、很高兴,因为我帮了农民伯伯的忙。

你作为老牛,愿意将你的快乐说一遍给大家听吗?(个别读)“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很快乐了。”

(7)男、女同学分角色读老牛与小公鸡的对话。

4.出示小公鸡与青蛙、蜜蜂的对话图(放课件)。

(1)请个同学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青蛙哥哥教小公鸡什么办法呢?

预设:小青蛙教它说为庄稼抓害虫,就会快乐了。(板书:抓害虫)。

(1)这就是青蛙哥哥的办法,如果你是青蛙哥哥你要怎么说?咱们一起来读读青蛙哥哥说得话,为——齐。

(2)小公鸡问了老牛爷爷、青蛙哥哥,它找到快乐了吗?(没有)。

(3)它又接着去找了,你瞧,路上遇见了蜜蜂姐姐,小公鸡就问它(引读):“蜜蜂姐姐,怎样才能快乐呢?”蜜蜂姐姐是怎么告诉她的,女生一起把这句读一读。(板书:传花粉)。

(1)让学生自由地想象。

(2)反馈(啄木鸟医生、狗、猫头鹰……)。

5.(1)齐读5、6自然段。

(2)学生反馈;它回到家来问爸爸。

(3)出示问题;为什么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得不一样呢。

引导:它们虽然说的不一样,但它们都在帮助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

它们觉得这就是快乐。

引读:所以公鸡爸爸告诉小公鸡————(齐读)。

出示重点句;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过渡:是啊,他们都是在——帮助他人(出示“帮助”

(4)(出示带田字格的帮)师: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预设:加一加,拼拼音……。

(5)引导学生观察。

(6)师:“我们观察一个字可以观察它的结构、田字格的位置、笔画变化,这样就能把字写好看了。”

(7)师范写,生书空,描红。

(8)师:“但是这个‘帮’自己一个人很孤单,于是它找来了它的好朋友(课件出示‘助’),这种找朋友的方法我们叫他组一组,那你能不能用老师教过你的方法,观察一下这个字,怎样才能写好它呢?”

(9)引导学生观察。

(10)师:“小朋友们都拥有一双火眼金睛,看看大林老师怎么写,咱们一起来书空。现在请你们拿出本子,将帮助写一遍。写完的请举手”

(11)生书写。(提示学生的坐姿)。

(12)师:“小朋友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得又端正又整洁”

老师引读;你现在就是公鸡爸爸,你会对小公鸡说————(个别读)。

你们都是公鸡爸爸,会对小公鸡说————(齐读)。

老师随机板书;帮助别人,就会快乐。

6.(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公鸡听到你们的声音了,它真的找到了快乐,那就是——报时。

下面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声高兴地读—遍全文。

1.配乐朗读。

2.说一说;你生活中快乐的事。

让学生自由说,老师及时引导并表扬。

3.总结:是啊,帮助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你会觉得很快乐,这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老师希望大家以后能够比一比看谁帮助别人做的事情多,谁就是最快乐的人。

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公鸡。

小公鸡报时。

老牛爷爷耕地帮助他人。

青蛙哥哥抓害虫就会快乐。

蜜蜂姐姐传花粉。

一年级教案

让学生了解蚊子对人的危害,知道平时要注意清除文字的孽生地,学习使用蚊香、灭蚊片的使用方法,教育学生积极参加除“四害”的卫生活动。

用灭蚊片驱杀蚊子。

使用蚊香或是灭蚊片的方法。

蚊香和灭蚊片若干。

1课时

一、可根据课文向学生讲述第一小组的同学积极参加灭蚊活动的故事。鼓励同学们像他们那样既有科学头脑,又热心参与除“四害”活动。可结合表扬班里这方面的好人好事,要求学生回家后帮爸妈检查并清楚蚊子的孽生地。

二、可围绕“为什么说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在灭蚊中有科学头脑”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讨论,使学生们明确清楚蚊子的孽生地是灭蚊的最好办法,选择傍晚时分点燃蚊香或灭蚊片有较好的驱杀蚊虫的效果。

三、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使用蚊香或是灭蚊片的方法。要提醒学生注意:

1、已点燃的蚊香不要放在易燃物旁边,以免发生火灾。

2、有些蚊香对人畜有潜在的危害,所以点燃这些蚊香时,要离开室内,不要点着这些蚊香睡觉。即使是对人体无害的蚊香,也最好在临睡前点燃,睡觉时熄灭,以免影响安睡。

3、市面上有电热灭蚊器出售,使用时,要注意用电安全。

四、灭杀蚊子幼虫和成蚊的办法有很多,也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例如,喷灭蚊药水、用废油封盖水层、种植水生植物和浮萍植物等覆盖水面等。

一年级教案

教学思路:本课让学生欣赏一些用点、线、面、形、色来表现的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从重受到启迪,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形、色来作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边线嫩里和综合评价能力。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大胆地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切身的体验表现自己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可以大胆夸张的表现,要有独到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

学生:水彩笔和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可以用来品尝的小食物。教师准备几种气体和液体,用深色的瓶子封好。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大片大蒜,让学生品尝。出示几幅地图共学生欣赏。

2、学生品尝大蒜,让全班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表情。

3、薛恒说说自己品尝后的感受。

4、再让同学品尝一些味道,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5、学生尝试闻一闻,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展开活动。

1、请小朋友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尝一尝、闻一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品尝味道,表述自己的感受。

1、拿出自己的绘画工具用点、线、面画一画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尝试表达,战士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活动。

1、欣赏书上的作品,体会作者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理解大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3、小组讨论自己对各种味觉和嗅觉的理解和感受,如何用颜色和线条边线这些感受。

4、选择一种或几种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工具大胆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五、延伸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相互欣赏评价。

一年级教案

我执教的课题是《组织比赛》下面我将从备课思路,研究主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阐述我们学校的这次校本教研活动。

统计知识在一年级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统计的重要性,初步培养统计的观念,并在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认识统计图表,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上册通过“最喜欢的水果”这一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简单问题并回答问题。

《组织比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中先后安排了学生所熟悉的“组织比赛”“买气球”“调查你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三个活动,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增长统计活动的经验。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这与一年级上学期绘制的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1、借助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发展统计观念。

2、使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根据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

4、学会与人合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思想理念,为了有效的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落实课堂教学效果,展现真实的课堂教学,我本着以生为本,发展能力的原则,从教学内容、学生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考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由奥运和福娃引入"组织什么比赛好呢",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明确,统计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强调自主,注重合作交流。小组活动中收集数据时,方法多种多样,学生边调查、边收集、边整理数据,在愉悦的动手中了解了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活动好,又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增强了合作意识。再根据统计图上的的信息做出决策:组织参与人数最多的那项活动才好,又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我联系课堂实际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小组里统计得到奖励的福娃,要求学生分析统计结果,作出比较,切实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会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善于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但是,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还存在收集数据不仔细、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同时对统计中的数学问题的分析还比较肤浅,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从“组织比赛”这一生活情境出发,有效组织、引导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活动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并认识条形统计图,参与其制作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分析问题,促进学生比较合理地解决问题。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中统计的意识与习惯。使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年级教案

组织比赛。

1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组织什么活动啊?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出示:

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学生思考。

自由发言。

1、怎样才能选择一个使大家都满意的活动呢?

2、让我们来统计一下。

出示统计图。

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学生思考、讨论。

在书上填空。

15。

1、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2、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

15。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今天有什么收获?

自由发言。

3

板书设计。

组织比赛。

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见博客“回复”部分。

一年级教案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自己的外形、性格等特征。

2、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

3、通过夸自己、畅想未来培养爱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自信心及理想教育。

了解并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进行描绘。

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

多媒体课件及范画工具。

小镜子、画纸、彩笔等。

1、猜一猜(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张自画像和照片找出对应的人物)。让学生说出自画像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们想不想画画自己?今天我们来学一学《画自己》

2、板书课题――画自己

1、我们自己到底长的什么样,请小朋友拿出镜子照一照。观察自己。

请小朋友对着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看看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请同学们上来说说自己面部最突出的特征,同学们也可以说说对他的印象(脸型、五官、表情、神态)

3、给你1分钟请你后面的同学说说你最美的地方是哪里?老师请几组同学来互相夸夸对方。

1、师:许多绘画大师也经常画自画像,好,我们共同来欣赏

(1)这是著名艺术大师达芬奇,长长的胡须仿佛蕴藏了他在艺术、科学、医学方面的成就,他把绘画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中,他设计的建筑物结构合理而美观。

(2)他就是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严肃的表情,忧郁的眼神表现出他的忧国忧民,他在抗日战争中举办画展,救济灾民,他的《奔马图》永远鼓舞着中国人的士气。

2、师总结:我们从这些自画像中不仅看到了人物的外形特征,而且好像看到了他们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1、下面请大家猜一猜,这个人是谁?是老师。老师小时侯是爱画画的小姑娘,后来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了一名同学喜爱的老师。

2、老师也来画画自己好吗?教师即兴示范对镜画自己,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事先画好并排好序数的各种基本脸形、基本五官形、基本发型、身材、个头、衣服、色彩等图中选择类似的一种或说说是由哪几种的变化组合。说说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对号入座但又不定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

3、示范画法:找特征、构图大、画出头像、画表情及神态。

1、看了老师画了自己,你们想不想再来画画自己?那请你说说你准备怎样画自己?

(1)画出面部特点;

(2)表现性格特点;(通过表情、眼神等)

2、允许学生说悄悄话进行讨论,帮助同学认识自己。

3、及时表扬落笔肯定、大胆表现,画出自己特点和个性的作业。

4、对表现拘谨的学生作鼓励性指导。

5、教师巡回指导。(构图、找特征、绘画大胆等)

6、教师引导学生在画面中添加兴趣爱好等。

老师评价,学生互评。

一年级教案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1、教学内容:清、晴、睛、请、蜻、情

2、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形声字归类的方法识字,教材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先用转盘识字的方法给基本字“青”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氵、日、目、忄、虫、讠”转出了“清、晴、睛、请、蜻、情”等一串同类的形声字,列出了6个相应的词语“清洁、晴天、眼睛、请坐、事情、蜻蜓”。

第二部分是相应的儿歌和情境图供学生阅读、观察。图的内容是: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清清的池塘映出了水面上荷叶、荷花、小莲蓬的影子,一只只大眼睛的蜻蜓在池塘上空飞来飞去,正忙着捉蚁虫呢。

第三部分是生字:两条绿线内3个字“蜻、蜓、蚊”只识不写,下面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要求掌握音、形、义,田字格中红色的生字是供学生按笔顺描红的,田字格上面要求认识1个偏旁“忄”(竖心旁)。

教学过程:

低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识字教学又是枯燥的,如果每节课仅仅让他们机械地读写识字,孩子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也不会好,识字教学会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状况。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这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师:(出示青蛙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呀?

生:这是一只青蛙。

生:这是一捉害虫的大青蛙。

师:怎样给它打招呼?

生:(情绪高昂地)大青蛙好!

生:大青蛙,你好!欢迎到我们班做客!

师:(出示词卡)大青蛙想考考我们二班的小朋友,谁能把它的名字叫出来?(正音:读准后鼻音“青”)

师:读得真好!谁能给青组词说话?

生:(争着举手)我来!青青草青草在风中跳舞。

生:青菜妈妈买了许多青菜。

师:听,大青蛙正在夸奖大家呢!

生:大青蛙,我们做好朋友吧!

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青”的几个好朋友(出示有关偏旁)。谁来说说它们的名字?(指名回答;教学:竖心旁)

师:“青”见到了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兴,亲热地和它们一一照了相。

(出示不注音的生字:请晴清情蜻睛)

师:你认识过它们吗?怎么认识的?如果不认识,你能猜出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跟同桌叫叫他们的名字。(学生自主学习)

随想:要让孩子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要创设孩子喜欢的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就是要引导他们感兴趣的识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孩子很喜欢,因为他们喜欢小动物,喜欢表现自己,这样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学习很多汉字,如果一味地读呀些呀,孩子就会厌倦,就不能牢固记住所学的汉字。为让孩子能扎实掌握所学汉字,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出示生字注音的词语:清洁请坐晴天事情眼睛蜻蜓)自由读一读,你会发现什么?自由学习。

生:我发现它们的韵母都是后鼻音ing。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是不是这样。(生齐读,体会。)

生:它们都有一个“青”字。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生:它们都是由一个偏旁加一个“青”字组成的。

师:这六个字为什么要加上不同的偏旁呢?(讨论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师:这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有关,意思都与左面的偏旁有关,因此“青”是声旁,偏旁是形旁。像这样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思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很快记住这些字吗?

(学生纷纷举手,说:“我有办法!”“我来说!”?)

师:别着急,先把你的好办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生:我是这样记的:有日是晴天的晴,有目是眼睛的睛,有水是清洁的清。

师:你的顺口溜编得真有趣!

生:我编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水边长着一棵青草。

(谜语刚说完,就有不少的孩子边举手边抢着说:“是个清水的‘清’字!”)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眼睛的“睛”字,只要把晴天的“晴”字的“日字旁”换成“目字旁”。

师:你们的方法真好!

一年级教案

一、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三、表演《布谷》教学基本要求。

2.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聆听《小燕子》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歌曲《小燕子》。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2.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3.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表演《小雨沙沙》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

2.再听范唱。

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复习歌曲《布谷》: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一年级教案

1、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和设计原理,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养同学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我们都是好朋友,体验合作创作的快乐。

1课时

同学:硬卡纸、绳线、剪刀、胶水、双面胶、绘画工具等。

老师:美术课件、拖鞋、纸拖鞋范作若干。

5、 以“找朋友”的形式入座

随机播放儿童歌曲《找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做过找朋友的游戏吗?今天就让我们做这个游戏。

生:好。

师:让我们找到自身的好朋友,和他一起上这节美术课吧。

同学按自身的意愿入座。

6、 猜猜生活中的老朋友-------拖鞋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生活中的一位老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生:想。

生:牙膏。

生:……。

师:假如实在猜不出的话,那就请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再猜猜看。

生:我知道了,它是拖鞋。

教师掀开布,出示“拖鞋”。

同学一片哗然。

7、 介绍一位新朋友------纸拖鞋

师:老师不只请来了一位老朋友,而且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朋友想认识它吗?

生:想。

师:那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吧。

生:掌声四起……。

教师出示“纸拖鞋玩偶”,以纸拖鞋的方式向小朋友问好。

同学一片欢呼声。

进一步引出课题------《纸拖鞋》。

8、 初步认识我们的新朋友(纸拖鞋)

结合拖鞋和纸拖鞋,找找它们的不同之处。

师:小朋友我们的新朋友和老朋友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是用纸做的,一个是用塑料做的。

9、 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新朋友(纸拖鞋的造型与美化)

围绕三个中心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以“纸拖鞋玩偶”的形式向同学提问?)

a:纸拖鞋由哪几个局部组成? (我是由哪几个局部组成的?)

鞋底与鞋帮。

b:纸拖鞋组成的方式有哪些?(在桌子上有我的一些兄弟姐妹,请你观察一下,试着说说组成我们的方式有哪些?)

c:怎样美化的纸拖鞋最漂亮?(你们觉得我们该怎样打扮最漂亮?你们更喜欢。)

生:我觉得……。

师:刚刚我们说的真好,对我们的新朋友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了一下。

10、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发明

a:制作要求:

(1)合脚 。 (请同学来试穿体验,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引导同学提出以自身的脚为模型。)

师:我们的老朋友好久没理它了,谁愿意来穿穿它?

生:我来……。

个别生试穿拖鞋,结合实际提出问题。

师:这位小朋友穿了你觉得怎样?

生:不合脚。

师:那我们在做纸拖鞋时,怎样做才会合自身的脚呢?

生:照自身的

(2)充沛运用资料,制作大胆有创意。

b:合作创作

好朋友一起设计创作一双纸拖鞋。

11、游戏:最佳拍档

12、点评,提出希望

一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课堂小结。

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四、拓展。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

一年级教案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学生)

1课时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猜字谜”的互动活动。谜面:小时四条腿,中年两条腿,老了三条腿。

2・出谜语,引导学生根据腿的数量猜测出谜底“人”。

3・板书“人”,并小结补充课题“天”和“地”。 1・清楚地读出谜面、理解谜面,根据自己的理由猜测谜底。

2・根据教师提示“小时四条腿,中年两条腿,老年三条腿”猜测出谜底是“人”。

3・齐读课题。如果谜语猜起来有难度,教师可给予动作上的提示。

二、交流探究,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一)识记“天地人”

1・出示“人”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人”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2・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在哪里见过“人”字?

3・引导学生交流识记“人”字的好方法。

4・出示“天”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天”的字理演变过程,进而认识这个字。

5・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天”字,教师相机点拨。

6・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交流识记“地”的好方法。

7・出示“草地、土地、沙地、雪地”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地”。

(二)识记“你我他”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场景识记生字“你、我、他”。达到整体识记即可。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并在同桌之间交流。

可出示“你我他”三张生字卡片,鼓励每三人一组选好各自的生字,然后上台游戏。

3・引导学生汇报,请记忆字形方法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4・引领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三)朗读感悟

指导学生读文

(一)1・观察图画,看清“人”的字理演变过程,了解图画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2・自由交流,借助生活场景图片,如男人、女人的图片等帮助学生读准“人”的字音和理解字义。

3・汇报识记“人”字的方法。

(1)数笔画: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猜字谜:春节放假三日。

4・认真观察“天”的字理演变过程。发现:“天”像正面站着的“人”,头顶上有一个方框,表示人头上是“天”。

5・汇报识记“天”字的方法。(1)联系生活识字法:如,阴天、晴天、雨天等。

(2)加一加变新字:“人”字加两横就是“天”。

6・认读,汇报识记“地”的方法。

7・开火车轮读生字,组词多且准确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获得生字卡,当小老师领读。

(二)1・小组合作交流识记“你我他”。如:我是生活委员,你是班长,他是体育委员。

3・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同学识字的好方法。如:用比一比或换一换的方法(地――他)识记“他”

4・玩开火车扩词游戏。

(三)朗读感悟

1・学生在开火车组词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组不同的词,并有意识引导学生识记常用词。

2・学生带的照片可以多样些,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全家福。

3・学生交流的识字方法只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就要鼓励。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时要有意识帮助学生归纳常见、实用的好方法,帮助今后的识字教学。

5・学生交流识记生字时,教师要重视纠正字音。

三、游戏互动,巩固识字(用时:10分钟)摘苹果游戏:学生认读读生字卡片,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摘多。

读生字,做游戏,教师可先亲自示范游戏方法,并注意鼓励胆子小的同学参与游戏。

2・把你今天学会的生字以及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汇报本课的学习收获。

2・根据教师的要求把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说给爸爸妈妈听。学生交流收获时,要鼓励学生说完整话。

一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农、午、汗、粒、辛”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教学重点:1.会认5个字。

2.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1课时。

授课时间:

1.看古诗中的图片,教师描述:唐朝有一位诗人叫李绅,他也是朝廷的一个大官。有一年夏天,他来到郊外的农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田间干活,不由得吟诵到:(教师范读古诗)。

2.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悯农》。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农“,强调读准后鼻音。齐读课题。

1.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生字,正音。

3.多种形式的读生字卡片,检查认读。

4.再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2.指导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现在,你和诗人就在田间,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

(让学生跟随诗人一起去看看、想想,就能很快理解诗句的意思,读出的诗句也很有感情了)。

4.是啊,这么炎热的夏天,老农还在锄禾,他身上的汗珠直往下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地里,多么辛苦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5.我们吃的米、面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三、四行诗。指名回答。

6.是啊,我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行。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农民种田时的情景,让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

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诵读比赛,还可以配上动作,每组推荐一名代表。

1.分小组演读。

2.小组代表展示。

3.师生评议。

4.(出示图片)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背了,愿意一起来背一背吗?(全班齐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