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而制定的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一教案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备课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故都得秋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引导和训练对诗歌的多元解读。
2在对诗歌的意象分析和古典诗词的引申阅读中,体会此诗的古典美。
3背诵此诗。
教学重点:
在多元解读的引导过程中,寻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渊源关系,体会诗歌的古典美。
课时:1。
预习作业:反复朗读诗歌,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诗中隐含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诗中的“你”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教学步骤:
一朗读。
二作者简介。
郑愁予,台湾诗人,原名郑文韬。(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古典味)。
三多元解读。
明确:从对“我”与“你”关系,身份的不同理解出发,会有以下几种解读。
1“你”听到“我”的马蹄声,把“我”当成“归人”,最终发现只是一个“错误”
2“我”爱上了江南的“你”,而“你”把心扉紧掩,在“你”的眼里“我”只是一个“过客”
3“我”就是“你”等待的“归人”,但“我”却不能为“你”驻足,“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根据作者在谈写作灵感时所说,他是要表达“母亲”的等待,大多数评论家也认同第一种解读方式,但是每一个读者用心的审美体验都是值得尊重的。
四赏析和引申。
1意象鉴赏。
设问:请结合诗句说说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提示:把握诗中的意象)。
2引申。
(1)设问:既然是“错误”,为何谓之“美丽”?
明确:“我”达达的马蹄使“你”误会,以为等候的人归来,这是一个“错误”,但毕竟让“你”尘封已久没有生气的心湖荡起了一丝涟漪,经历了失望--惊喜--失望的变化,这种感情历程本身就是美的,美丽却不完美,这就是“美丽的错误”
(2)诗歌的构思来源于古典诗歌中的“闺怨诗”唐人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和宋人柳永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就是“美丽的错误”(王昌龄《闺怨》)。
诗中还有一个隐藏的角色:游子--“你”等待的那个没有归来的“归人”,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首游子诗来读(马致远《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杜甫《月夜》)。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在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故都得秋高一必修
余旺波。
(一)作者介绍: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公元7,诗坛上冉冉升起了一轮鲜红鲜红的太阳,这轮太阳姓杜,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三)作品赏析:
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先我们来赏析前四句。
(1)朗读。
(2)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3)这八种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4)在这四个诗句中,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再来看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
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在这两个诗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在下一句中,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2、第二层次:
接下来我们赏析第二层次。
(1)朗读。
(2)在这一层中,诗中由描写眼前的景,转为抒发心中的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大家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三、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余旺波。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影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
(2)万民法。
内容: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3.完善:《民法大全》。
时间:6世纪。
过程: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作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主要内容。
1.类型。
形式:成文法、习惯法。
结构:公民法、万民法。
2.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四、作用。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
(2)调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3)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深远。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3)近代资产阶级将其作为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质兼美奇文共赏人教版高一必修
3、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点]。
1、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鉴赏体会词人“一般愁字别样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
好,歌曲听完了,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对了,是李清照。词作当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子呢?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就是说,这首词传达的是词人怎样的情感--愁,而且是相思之愁。初中时候,我们学过李清照一首词,也是写相思之愁的--《醉花阴》。一起把它背一下。李清照的相当多作品都涉及到了“愁”,那么,她的愁是不是都是相思之愁呢?她又是不是由始至终都是以愁的形象来出现在世人面前呢?要知道这一些,我们就要了解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他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知人论世。
(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相机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生齐读《声声慢》;
2、请两三位学生个别朗读;
3、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跟读,并结合以下内容品味词作情感--。
a、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b、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c、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整体感知。
在情感上,与《醉花阴》相同,词人表达的是一种“愁”绪。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拨: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详析首句:“寻寻觅觅”写词人的神情、动作,反映了她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丢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别的什么。“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词人心境的“清冷”。这般的寻觅不仅没找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减轻词人内心的伤痛,反而让她在这冷清的环境中产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来,“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反映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这七组叠字的使用虽后有来者,却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使用叠字,一方面可使词作读来琅琅上口,增加作品的音乐美,另一方面也使词人的悲凄感情进一步增强。
3、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学生找出词中主要意象,师详析一二,余者由学生自行分析,当作业处理)。
明确:主要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a、酒--“愁”的象征。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曾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但这种功业难就的苦痛并不是几杯酒可以消融的,以致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也正如“斗酒而出百篇”的“诗仙”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之所以说是淡酒,则更突出了词人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b、雁--象征“离愁”
雁声凄惨,本就容易勾起人的愁绪,成群的归雁更显出词人的形单影只来;此时的大雁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不禁让词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并且,雁属候鸟,可随季节变化而南来北往,而词人却无法再次北归,这更勾起了她的国破之痛、怀乡之情;在《一剪梅》中,词人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见,赵明诚生前,李清照与他经常鸿雁传情,而此时,斯人已逝,这“旧时相识”的大雁反而勾起了词人的丧夫之痛。
4、结句分析。
“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苦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也不再铺垫、渲染或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具神韵。
五、拓展延伸: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两种不同愁情。
(机动处理,若时间不够,则处理成课后作业)。
六、小结。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七、作业。
1、分析“淡酒”、“过雁”以外的其他意象;
2、以“初识愁滋味”为主题,搜集古人写愁的名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学习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诵读正音。
王好()战弃甲曳()兵而走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养生丧()死无憾鸡豚()狗彘()之畜()然而不王()者涂有饿莩()。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入)。
2、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3、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4、“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四、诵读二、三、四段,完成知识积累。
于焉耳矣凶无如。
加好请填然鼓。
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六、课后反思知识点。
七、课外阅读。
我喜欢出发。
汪国真。
我喜欢出发。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
于是,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还想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着,我还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三三、分析。
1.诵读第五段,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分析本段的内容及修辞。
3、理清本段层次。
4.朗读第六段,请依据书下注释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时胜数罟斧斤。
以憾树衣畜无谨庠序。
教申孝悌义颁负戴王。
五、作业。
1.熟练背诵第五、六段。
2.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
六、课后反思。
七、课外阅读。
为青春喝彩。
世上有千种拥有,但有一种拥有最珍贵,你也许丝毫觉察不到这种拥有,感觉不到它的价值。随着悠悠岁月的流逝,无数个春夏秋冬的更迭,在你生命的某一天,当你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不再拥有。它不是地位,也不是金钱,而是瑰丽的青春。
世上有万般失却,但有一种失却很无奈,它让你后悔莫及,以一生作代价。你纵有回天之力,也只能仰天长叹,顿足捶胸。它不是权势,也不是美貌,而是无价的青春。
有一种说法很是耐人寻味: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当你失掉它们后才会发现其价值,那就是青春和健康。
青春是一种令人艳羡的资本。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
朋友啊!青春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但时间老人却把它作了最精确的均分,给每个人的仅有一份,不论贵贱尊卑,智愚富贫,你一生只能拥有一次,因而才有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的忠告,才有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才有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劝勉。
年轻的朋友,即使你百般不知道,万事不顺心,你可以有一千种理由苦闷、埋怨,但却不能有一种理由放弃理想和追求,因为你毕竟年轻,美丽的青春仍牢牢在握,希望阳光属于你,这个世界属于你。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只要有一双忠实的眼睛与我一同哭泣,就值得我为生命而受苦。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诵读第七段,概括本段段意。
2、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3、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4、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检涂饿莩发。
岁于无罪。
斯至。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导学教程有关《寡人之于国也》的练习。
2、背诵全文。
3、整理本课知识点。
六、课后反思本课内容。
七、课外阅读。
给自己奖赏。
奥运金牌,显赫、耀眼,使多少健儿为之角逐;
奥斯卡金像奖,华贵、迷人,令多少明星为之癫狂;
诺贝尔奖,更是至高无上,让多少文坛巨子、科学之父、名人学者神往!
人生一回,能获此殊荣,自然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一种辉煌!然而,这种巨奖,却不是我们平平常常的人所能得到的.,甚至除此之外的“这个杯”“那个奖”,我们都无法分享。
得不到殊荣,不必懊恼;
享受不到大奖,不必失望。
没有这些,我们的生活不照样红红火火!我们的人生不同样充满生机与希望!是的,我们的生活平凡几近庸碌,我们的工作普通几近无闻,可就在这平凡与普通中,我们可享受到许多许多可爱的小事,我们随时可以给自己奖赏!
不是吗?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骑车行进在下班的路上,你心中感到十分轻松;
当你把节省下的零钱,寄给山乡一位失学的孩子,你心中有一丝宽慰;
当你把刚刚写好的稿件,投进绿色的邮筒,你心中又多了一份企盼;
当你和朋友小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你从中汲取了多少鼓励与力量……。
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我们认真做了,我们的生活就很充实;小小的愉快,我们体会到了,就是我们给自己的奖赏!
文质兼美奇文共赏人教版高一必修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的事物,“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古人留下的表达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爱情这一主题是不变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爱情观是不断发展的,好,今天我来给大家推荐一首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看看她在这里表达的是怎样的爱情观。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文明,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这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乡土情结高一必修
2.体会本文大量引用诗文、史料、典故的意图。
教学难点:对乡土情结的理解。
一、课堂导入:
以余光中的《乡愁》入导:“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淡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由自己的背井离乡升华到台湾的背井离乡,远离大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柯灵的《乡土情结》,看一下他是怎样完成思乡主题的升华的。(可由学生朗诵或背诵《乡愁》)。
二、预习字词:
魂牵梦萦酒阑灯忐忑不安怯生生搭讪悠邈田塍篱角。
髻铩羽而归欷[发轫桑梓蕞尔濠水。
三、研习课文:
针对学生自学能力差的现状,这节课主要采取让学生分别朗读课文,教师与学生一块分析段落的方法。
1.引用王维的诗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何作用?
明确:文章以此为引子,很自然地引出“乡土情结”的话题,而且使人自然地感觉到思乡情结的久远。
2.分别概括段落层次的含义: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话题,说明什么是“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第2-6段)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第7段)归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大力赞颂时代精神。
3全国高考题,选用了其中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借助高考题来看一下文章内涵,同时也感受一下高考试题,触摸其难易程度。
(在这一部分,老师重在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归纳出答案,学生仔课本中作相应回答即点评)。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明确: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2)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明确: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打拼、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门。
(3)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明确:1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2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3既照应了全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已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节篇,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萍,因风似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地。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依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流、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4文中引用大量诗词、典故有何作用?
明确:不仅说明了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而且还通过它们营造了一。
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五、作业:
思考感悟,你对乡土情结的理解与看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小短文。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教学设计思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名著。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的总特点是: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和各种细节描写,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那个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本文同样是用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胆小、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的典型保守分子形象。
在写法上,本文语言浅显,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很难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探究本文新的社会主题意义。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在笑过之后能引发思考、有所顿悟。
二、教案。
授课人王继忠学科语文学校实验中学。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
2、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任务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
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教学目标3、在与别里科夫的对比中分析华连卡姐弟的作用,在诵读品味的过程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认识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教学难点深入把握本篇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点拨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实验情况多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1、在初中,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变色龙》,同学们还记得他的形象吗?
2、介绍契诃夫。(投影展示)。
3、导入本课,板书课题。
感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问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许多读者都说别里科夫是一个既可笑又可悲的人,你同。
意这个观点吗?请你们在5分钟内速读课文,找出描写别里科夫的令人可笑、可憎的句子。
3、请学生朗读这些句子。
回忆,讨论契诃夫及其风格。
回答:别里科夫。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会找出穿着、坐车、居家、语言、心理等一些语句。
学生自主朗读所写句子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回忆,既可以牵住学生思维方向,又可引入对契诃夫的认识,便于节约时间,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4、这些句子,那些是侧面描写?哪些是正面描写?
5、那别里科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大家归纳一下。
指导学生规范的归结别里科夫形象。
【示例】别里科夫是一个为自己制造套子隔绝人世的可怜而又可笑的人物形象。他反对和害怕现实的一切变革,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沙皇反动政府的忠实拥护者。(投影展示)。
6、作者塑造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时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
会回答:他的穿着,坐车、居家行为,口头禅,是侧面描写,由“我”口述。结婚事件里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会有“胆小多疑、自我封闭、喜欢告密、逃避现实、维护过去”等评价。
比对自己的与示例答案的优劣。
夸张、讽刺提高学生筛选和概括能力。
让学生朗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后面的思考有更好的铺垫作用。
学生自己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和能力。
塑造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手法很明显,点明即可,不需深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思考:
1、别里科夫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能挟制全城达十五年之久。
补充介绍时代背景(投影展示):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告密。
(“全城人都怕他”可能说不太明白。)。
“哦,原来是怕得是他背后的沙皇专制统治的迫害”
“生活在这个城市简直太痛苦了!”
“使他的形象更完整、更具讽刺性。”
引发学生对这一形象的思考,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与他的婚事?
3、别里科夫的死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4、一个挟制了全城十五年的人,怎么在华连卡姐弟面前就显得不堪一击了呢?
5、别里科夫是沙皇统治的代表,那么华连卡姐弟应是什么人的代表呢?(提示,沙皇是旧势力)。
6、这新旧力量的对抗中,谁占了上风?
“为写他死服务。”
“是科瓦连科把他推下楼梯造成的。”
“是华连卡的笑声吓死了他。”
科瓦连科是新来的,他不管别里科夫的那一套,敢去拒绝他、反对他。可能还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吧,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是新生力量的代表。
当然是新生力量。
后面探求这一形象的作用作铺垫。
认可学生这片面的认识,为引出“新生力量”的价值,为赋予这两形象的社会意义铺垫。
以往的教学大多只强调别里科夫这个现象的社会意义,而忽略了华连卡姐弟对于黑暗社会所起的作用。现在把这两个力量对抗的结果突显出来,也符合俄罗斯的历史结局。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7、文章最后一段说了,“可是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就样子……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为什么会这样?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沙皇反动政府的忠实拥护者还有很多。
感悟:
1、结婚这一情节,描写了新旧力量的对抗及其结果,你想到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对于文末说的“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你怎么看?(提示学生:套子里的人代表什么,这句话对于新旧势力对抗结果有什么影响。)。
3、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主题?
面对黑暗势力,要敢于抗争。
只要敢于抗争,旧势力是可以推翻的。
对比手法。
象征手法。华连卡姐弟象征新生力量,别里科夫象征旧势力。
黑暗势力还很强大。
驱除黑暗势力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学生在草稿纸上写出自己的认识。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这一新的社会主题,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斗志。
指导学生要全面、周到地对待社会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4、归纳学生发言并明确:
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投影展示)。
归纳主题,培养学生全面回答问题的能力。
课内小结:
归纳出本文的社会主题,本篇课文的内容也就学习完了。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本篇文章:(板书)。
(见板书,此处略)梳理本课内容作为课堂小结,全面完成对文本的研读。
拓展:
1、别里科夫的死时可悲的,也是大块人心的,我国有给死人写挽联的习俗,依据你学后的感受和认识,给别里科夫写一副挽联吧。
学生读自己写的别里科夫墓志铭。
学生写别里科夫墓志铭。
学生主动朗读。
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我也送他一副挽联吧:
做帮凶,披套而生,何苦。
不新生,郁闷而终,何必。
2、有人给别里科夫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用这首诗来结束这一课吧。
(投影《致别里科夫》)、
《致别里科夫》。
沉重的希腊文压弯你的躯壳,
愚蠢的沙俄大衣,
裹住一个没有血肉的灵魂。权柄的黑伞能遮蔽太阳的光辉么?
岸然的大盖帽,也难掩住伪君子的面影。
你的墨镜全然滤去春天的色彩,
塞耳的棉花却抵不过飞鸟的齐鸣。
你有嘴,只会念残喘的文告,
而你的双脚,永远永远。
在污泥辙印中踽踽独行。
你活着--是一只口袋,妄图。
将世界塞进你的套子。
与教师一起读投影上的诗。
激发学生思考别里科夫形象在本文中的价值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你终于死去--遗憾那一杯黄土。
没能埋葬你那游荡的灵魂!
[板书设计]。
契诃夫。
别里科夫--旧势力代表。
人物新能胜旧。
华连卡姐弟--新生力量代表。
一个礼拜就恢复了旧样子。
结局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
还有很多的别里科夫。
艺术手法:夸张讽刺对比象征。
三、点评:
根据本篇课文的情节简单、语言浅显的特点,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采用提供材料、巧妙点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安排紧凑,一个课时便完成了教学任务。
先扬后抑,学生沿着“笑--思--悟”的过程学习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挖掘出本文深刻的主题。在文章的社会主题问题上,我做了拓展和挖掘,赋予华连卡姐弟重要的社会意义。这一新的主题吻合了俄罗斯的历史结局,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应该比以往单一的反应沙皇政府黑暗的主题更有价值。
王继忠。
错误高一必修
《论语》。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
1、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一、导入新课: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重难点解决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通过研讨解决困惑。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因之:之,指代师旅。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为。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们。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用。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4、何陋之有?(《陋室铭》)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6、唯利是图(成语)寻找规律和方法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1、吾一日长乎尔2、乎大国之间3、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1、子路率尔而对曰2、鼓瑟希,铿尔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1、尔何如?尔:代词,你翻译学过的句子,复习“尔”的用法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四)、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复习学过的知识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复习学过的知识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2、遂与外人隔绝与:和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给予(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一、复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加点词。1、居则曰:“不吾知也。”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6、何伤乎?7、吾与点也。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二、学生讨论: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三、学生发言,教师明确: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四、思考并回答:(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五、学生交流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4、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附:板书设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哂之(以其言不让)。
如或知尔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
《想北平》高一必修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与文本相关的作家信息。
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学情分析】。
1、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散文作品,但要他们具体说一篇散文美在何处却很难。因此,散文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题目是《想北平》,写作的主要材料是关于老北京的生活。因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早已对其有所了解。
3、老舍的散文平时学生接触不多,所以学生会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可以通过本文引导学生阅读老舍的文章,从中感悟人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4、我校高一的学生大部分走读生,对“离家、故乡”切身的体会欠缺,对于老舍对北平的感情也许很难深入理解,这是一个需要引导的地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情境导入,走进作者。
1、导入语:老舍,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杰出作家、语言艺术大师。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据统计,在老舍的作品有240多个北京的真实地名。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论是在在济南,在青岛,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家园之思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北平,领略文本的魅力。
【讲授】教学过程。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是老舍写北平的一篇散文,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老舍用质朴的语言写出了对北平的挚爱和眷恋。
三、二读课文,品味研习。
【明确】:环境动中有静?踏实安逸。
布置匀调合理?自由舒畅。
物产丰富新鲜?自豪惬意。
生活贴近自然?闲适享受(板书)。
2、在描述北平的特点时,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好说出依据来。
【明确】:对比、衬托。和巴黎、美国、伦敦作对比,衬托北平的好,写出对北平的偏爱。
巴黎太热闹或未免太旷――北平既复杂而又有边际、动中有静。
巴黎的布置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
偏爱北平。
美国的橘子――北平带白霜的玉李。
伦敦的成天冒烟的工厂――北平接近自然。
【明确】:不是,文章开头就交代了“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写作视角。板书:我的北平。(结合38页对话栏)老舍从小处落笔,是“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了老舍和北平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入了北平的生活。因为他是一个平民,一个普通的老北平人,他的生活就在这些院落里、墙根边。(他写的是最寻常的最平淡的事物:摸着老城墙;坐看小蝌蚪和嫩蜻蜓;品味温和的香片茶;不挤不偏,处处有空的街景;种满花儿的院落。这就是老舍眼中独一无二的北平。)他用这些平淡的文字,表达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北平的挚爱。
四、三读课文,体味深情。
【明确】:主要集中在1―3节,别忘了还有第8节。
a借景抒情。“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表达“我”和北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关系。
b类比。将自己对北平的爱比喻为儿子对母亲的爱。看似平常,却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爱得真切与深沉,也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c用典。“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教师补充:古代有个叫杜宇的国王被人放逐到山中后,很想念他的故国,就化做杜鹃鸟,日夜的啼叫,并啼出了鲜血,用在这里写出了对家乡极度的思念。)。
“浸”字写出了爱之刻骨铭心,“啼”字写出爱之酣畅淋漓。用典故“望帝啼鹃”更写出了对北平泪尽继之以血、矢志不渝、魂牵梦绕的深情。
d直抒胸臆。“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时这个古城所赐给的”,表达了与北平血脉相连的关系。
e反复。作者反复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强调对北平的爱难以道尽。舒婷在《思念》一诗中写到:纵使我心中有一个汪洋,但,流出来的,却只有两颗眼泪。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是爱到极致往往难以表达。大爱无言啊。
齐读第三小节,感受无法言说的深情。
五、四读课文,点拨深化。
幻灯片――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在青岛教书。1936年,你想到了什么?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危急。回不去了,所以才更加的想念。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正如诗人艾青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老舍对北平的感情想必也是如此。爱得深沉、爱的真切。
老舍的乡愁真挚动人,让我们饱含深情的齐声朗诵最后一段。(要读的低沉、深情,带点沧桑感,读出思乡、忧国的感情。)。
六、课堂小结。
小结:本篇课文老舍用质朴、细腻的文字,从独特的视角“我的北平”,用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从平凡事物入手,写出了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师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点拨法、归纳法、诵读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回答后老师可复述概况、可补充、可升华、可表扬不可误导多叫几个同学回答不能集中到一个同学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两点3分钟)。
1、从背景讲起:
在唐朝中期的时候,一种门阀制度的风气依然存在着,当时,一些贵族的子弟,他们凭着自己的贵族出身,天生就是统治者,这样呢,学习和学养在他们看来是毫无价值的,他们更不把老师放在心目之中,风气非常流行,甚至出现了“以从师为耻”的社会风气。当时文学家柳宗元记载过当时社会中谁要是跟着老师学习,大家就都嘲笑他的这种社会风尚的详细情况。当时,另一位大文学家拍案而起,写了一篇力作,来抨击时弊。这个人是大文学家--韩愈,作品是千古奇文--《师说》。
2、走进韩愈:
提问:我们对韩愈并不陌生,以前学过他的'什么作品?(《马说》)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韩愈的情况?(提问1人)。
答: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祖籍昌黎,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谥号“文”,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昌黎先生集》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3、了解文体--搞清文章题目的意思。
“说”,议论文体可议论--《马说》,可叙述--《捕蛇者说》,可抒情--《爱莲说》,最终的目的是说理议论,可按“论述……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论述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文本(5分钟)。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放开声音自由朗读,读的过程中注意两点:读准字音,注意句读、断句;结合注释了解、疏通文章的大意。
三研习文章结构(每段先读,可朗读、默读、叫同学读,再提出问题,思考一二分钟后提问,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涉及到的重要字句要我来解释)。
1、分析第一段(10分钟)。
全体朗读第一段,大声读,体现班级的风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议论文有论点,第一段中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读的过程中考虑,应该是哪句。
提问:提出了文章总论点,是哪句?为什么(2-3同学)。
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总论从师的重要。“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
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如今“师道不存”,借古非今。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3)提问:本段除总论点之外的内容分为几层,分别是怎么对总论点进行论证的?
第一层:为什么从师(必要性)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第二层:以什么人为师(择师的标准)。
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板书)。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什么从师(正反说明)--择师的标准。
(4)全班根据思路,再次朗读。
2、学习第二段(12分钟)。
读(1位同学)。
提问:带着怎样的情感读:愤慨失望。
怎么体现这种失望、愤慨的呢?
作者强调的重点的词语,感情强烈惑矣、久矣;
强烈的语气词:嗟乎、呜呼、矣等。
全班同学带着感情、放开声音朗读本段,注意刚才情调的体现感情的字词,并思考一下问题: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并把本段中提到的各种人用笔画出来:
(3)提问:本段中心句是?(1同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批判当时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4)提问: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分别怎么对比的,本段内容分为几层,具体理清楚?(2-3同学)。
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通过正反对比,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板书:分论点:师道不传,耻学于师(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议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根据板书,再次朗读。
3、学习第三段(5分钟)。
(1)集体朗读,思考: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1-2同学)。
这一段是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举例论证。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既是证明论点,又是升华论点。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板书: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事例论证);孔子从师的言行。
4、分析第四段(1同学)(5分钟)。
集体朗读本段。
(1)明确这段话的主要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说明写作缘由。“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思考:作本文的根本目的仅在于此吗?(1同学)。
针对时弊而做到,所以,抨击、批判当时的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现象,为了扭转当时极度颓败的学风,提倡尊师重教。
“不拘于时”被动句“于”表被动翻译:不被时俗拘束,不被时俗限制。
“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从此也可看出文章是针对时弊而作。
总结全文的结构。
五、结合板书,集体朗读全文。
六、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师说,我们感受到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文风,感受到不顾流俗的勇气,感受到坚守真理的精神。这篇文章虽然写了一千多年了,但文章的许多思想与句子,内涵和精神还非常富有生命力,还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辉。所以我们各位同学课下一定要好好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人格力量,也体会作者关于从师学习的重要论断,以此来指导我们为人为学。
李志英。
《想北平》高一必修
高一语文组(一)。
教学目标。
反复研读,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苦铭心的眷恋之情。
了解散文对比等表现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体悟句子,理解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对北平的爱所采用的一些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课前播放满文军的《望乡》)。
正如歌中所唱的一样,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渺渺炊烟飘来的是乡愁,多少回朝夕枕幕思念着你啊,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思乡是永恒的主题,我们也学过,听过一些,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身在青岛的老舍先生的思乡之作dd《想北平》,一起走进这位漂泊的旅人的心灵深处。
二,走近作者,解题。
1、老舍:请同学来谈谈对老舍的了解(参照课文注释)(多媒体显示)。
2、想,即想念,本文创作于1936年,此时老舍身在青岛教书,人不在北平。
北平,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叫为北京。
三、文本研习。
(一)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北平有许多可“想”之处,壮丽的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鲜艳夺目的香山,都是难得的胜景,那么作者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些地方?那他想到了什么?(即多媒体上的“想()”)。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北平特点的段落,(4-7)。
2、在这几段中,作者写出了北平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学生同桌讨论这这些问题,请小组代表讨论,学生可以挑自己感悟最深语句来品味)。
明确:
第4段:作者运用比较法,把北平和欧洲四大“历史古都”相比较,突出北平“复杂而又有个边际”、“动中有静”的特点。
“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快乐”足显出作者对于北平生活安然闲适的喜爱。
第5段:“可是比起北平还差点儿”,用比较显示出了北平的“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因此说是“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用院子与树…..”
“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第6段:“写北平的花多果子多”的特点。具体通过描写蔬菜和水果的新鲜和可爱,来写自己对北平生活的热爱。
第7段:“接近自然”:与伦敦的对比,说北平的生态环境好。
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增加作品的文学色彩,体现北平的一种自然美。
3、小结;一枝一叶部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老舍和北平的亲密关系,写出了北平的与众不同。老舍是个平民艺术家。
(可以由这过渡到1-3段的学习,提示引导:品味了4-7段语言,了解了作者心中北平的特点,那么1-3段作者又在讲什么呢?)。
板书,爱北平。
1、男生诵读第一段,女生诵读第二段,集体诵读第三段。
3、(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感悟最深的语句与大家一起交流)。
明确:
第1段:“如果让我写一本书,以北平作背景”;“捡着我知道写”;我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写出了我对北平的特定情感。(提示:以“我的北平”切入点)。
第2段:“我真爱北平”,作者的表现手法是直抒胸臆;
“我爱我的母亲,怎么样爱?”:把对北平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这是一种爱到深处的体现.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与北平融为一体,折射出对北平的爱诚挚。
“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是来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写出了作者为什么爱北平,表达了对北平的无限感激之情。
“我不能爱上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说明我的心中早已装有北平,已容不下任何地方了。
4、小结:体会作者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结合以上句子的感悟来体悟作者对北平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无限的情感难以用有限的话语来说出来。
(三)既然作者对北平的爱说不出,以至于不说了,因为再说他即将落泪了。
明确:
1、点题,照应前面。
(本文写于1936年,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表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1937年抗战爆发。
2、这是写出一个身处异地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面对故乡危急,面对国家危急,)发出了较平日更强的呼喊,此时思念已经有了更深层次意义。
3、这欲哭的泪,其实是一种思乡之泪,忧国之泪。
四,总结:(根据时间安排)。
以老舍在《望北平》中一首《乡思》七律来结束本文,让学生在伴奏下,集体朗读这道诗,更进一步地体会老舍作为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深切之情。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
《再别康桥》
导入:
在上堂课中,我们学习了戴望舒的《雨巷》,那么,下面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回忆下在《雨巷》中诗人重点写了哪两个意象?对,是“丁香”和“姑娘”,那它们还是单纯意义上的丁香和姑娘了吗?显然不是,这里诗人已经把它们赋予了一定的象征含义和比喻意义。我们把这类意象称做“象征性意象”(板书象征~),其实呢,在诗歌中更常见的是另外一类意象,叫描述性意象(板书描述~),那么什么叫描述性意象呢?顾名思义,就是诗人通过描绘意象的形态、色彩等来构造画面、营造意境。举个例子,比如说大家熟悉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这样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松、清泉就属于这一类。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样一首也是以写描述性意象而著称的现代诗歌名篇,也就是《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再别康桥》。(大家把书翻倒第八页,同时结合注释1了解下诗人的简介)。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下诗的题目,一个“别”字从诗歌题材上暗示我们什么?对,这首先是首离别诗,但是又同我们以往学过的离别诗一样么?我们之前学过的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别的都是人,而这里呢别的是康桥,是物。大家相信:诗人要离开曾经留学过的母校,没有向同窗故友告别,而是呢前来跟康桥里的景物来告别。这能说明什么呢?对,说明康桥在诗人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如今诗人要与它离别,内心应该是怎样的呢?嗯,同学们根据日常的经验推断的出:诗人应该是十分的不舍和依恋。那好下面呢,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看看那个在诗人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康桥是什么样的,诗人又是如何来抒发他的不舍与依恋的。
感知课文首先,我们先来听一下名家的配乐朗诵,同学们呢可以跟着读,体会下诗人的情感。
板书,那个大拱形。
好,时间差不多了。
那么谁能说说你读完了这首诗、听完朗诵后,你感受到诗人笔下的康桥是什么样的呢?
画拱形中的7个点。
对,主要是第2、3、4小节,在这三小节里诗人集中写了哪些意象呢?(停顿)。
对,正如有的同学说的那样:有河畔的金柳,有软泥上的青荇,还有树荫下的潭水,在这里呢,老师重点给大家分析下“金柳”这一意象。
我们先找同学读下本小节(停顿)。
大家看下诗人是如何写这柳的呢?先交代了是“河畔的金柳”,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夕阳照射下的柳枝,被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在空中轻轻摇摆,婀娜的影子倒映在水中。试想下你是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想到什么啊?同学们的想象力还真是丰富,老师呢也只会联想到是亭亭玉立的少女罢了,古人也不过说成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可我们的诗人竟大胆的把它说成是“夕阳中的新娘”。(板书新娘)。
大家知道新娘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下?
对,是美丽的,迷人的。
那么夕阳中的新娘也就是黄昏中的新娘呢?是不是除了美丽、迷人之外,更增添了几份娇羞与恬静啊?是的,而诗人恰恰把金柳说成是“夕阳中的新娘”,说明什么啊?说明了在诗人眼里今晚的柳比以往更迷人、更婀娜。那么大家考虑下,诗人为何觉得今晚的柳最美呢?--有句话叫“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还有句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今天诗人要与康桥作别,所以他对康桥的喜爱与依恋之情在现在是最强烈的,所以在平常人眼中不起眼的柳树才变的分外妖娆和迷人。(停顿)。
嗯,同学们说的都颇有见解。
老师呢来进一步明确下,因为“柳”音同“留”,所以古人常用柳来表达一种离情别绪,所以柳也便成了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所以说,诗人之所以在离别康桥时选择柳这一形象入诗,也是是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
到这啊,老师就带领大家赏析完了金柳这一节,不知道老师的分析思路是否给大家带来点启发,下面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自己来尝试着欣赏下后两小节中的意象老师在这里提示一下,大家在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从炼字入手并注重诗人主观情感的渗透。同学间可以相互讨论。
第三节里诗人主要写了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的状态,招摇(板书),写出了水草的可爱、动态之美,在这样的诗情画意里,诗人醉了,他甘心做一条水草,“甘心”写出了他对康桥的永久、热烈的爱恋。
第四小节通过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彩虹(板书)般的梦的联想。
在第四小节里,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大家观察下--是天上虹后面有没有标点符号啊?”大家知道标点是用来表示语意的停顿的,而这里呢没有用,那么这里是否意味着诗人的意思还没有表达完呢?大家可以尝试着把“是天上虹”与下一句连起来读,变成了什么?“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这样“揉碎”的主语是虹,所以啊才会沉淀出彩虹似的梦,这样的意思是不是更好理解了呢?当然了这只是老师的一种解读方法。可能有的同学要问了,“老师如果你说的对,好端端的一句话,诗人为什么非要拆开呢”。老师呢,在这里先卖个关子,请同学们针对这个没有标点的问题,回去写下自己的看法,赞同的或不赞同的都说下自己的理由,我们在下堂自习课上,再来解决他它。
我们回头看下黑板,这三节诗为我们展示了康桥特有的迷人风光,那它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对,是对康桥美丽景色的喜爱与眷恋之情。那么诗人的情感是否就只停留在了这一层面上呢?(停顿),显然不是,寻梦(手势,板书)这一节诗人紧承着上节诗意,对“彩虹似的梦”加以引申。那么诗人的梦是什么样的呢?概括地说,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板书)。
诗人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曾提过,他在康桥留学的时候常去康河里撑船游玩,也常情不自禁的放声高歌。所以啊这里既是对理想梦境的一种想象,更是对逝去的美好的时光的一种追忆与留念(板书)。但是第六节(手势)开头的一个“但”字把诗人也把读者从梦境中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在现实中“放歌”是不可能的了,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板书那个大横线,可以画写竖条)这里呢别情缕缕,离绪重重,诗人的惜别(板书)之情达到了高潮。
对,正如这位同学说的那样,两小节的语意很相似,都表达了种告别的依依不舍。像这种安排不但使全诗在结构上收尾呼应(板书),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圆环。
好,到这呢,这首诗呢就大致分析完了。我们回头来看看黑板(手势)。
诗人选取和康桥里几个典型的意象加以描绘,善于搭配具有色彩的词语,如金柳、青荇、彩虹,具有很好的色彩感与画面感,我们管这种美感叫做绘画美(只说,不写出来)。
而首尾的幻,是的全诗充满了节奏感,仿佛一首优美的乐曲,我们叫它音乐美(同样不写出来)。
其实本首诗啊,还有一美,就是结构上的建筑美,(板书)大家在读诗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节之间乃至小节内部的排列组合是很讲究的,但老师为什么没有具体分析呢,因为结构美这点呢,就是我课堂上留的思考题的切入点,我的思考题是什么来了“为什么是天上虹后面没有标点”希望大家回去能以此为切入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下发散性的思考。
《想北平》高一必修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生活平凡小事中抒发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对话式阅读。
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个案补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了解老舍。
2、积累字音字形知识。
4、交流课文点评。
课中探究:
1、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
2、老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去描写、刻画自己心中的'北平的“模样”,结合课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3、老舍选取平凡细小事物,用主观性的语言向我们敞开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闲雅、安然而热烈的情怀,因为普通,所以众口皆宜;因为入情,所以感人至深。请结合课文内容,从素材选取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对此作出分析。
4、质疑问难:有疑问才能真正有所得,请在文中所有有疑问处标上问号,或写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与同位、同组、全班讨论: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后札记。
汉唐书香。
《想北平》高一必修
一、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一个人的经验积累以及情感与性格都与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故乡都有着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生的出发地,也是人的精神归宿。今天我们就以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开始寻找我们的故乡情结。
[投影资料]。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生齐读。
师: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
二、作家作品。
师:有一个人,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话剧茶馆震动欧洲,在世界文学中自有他的地位。他是谁呢?(点击出老舍的照片)。
生齐声答:老舍。
师:同行给与他这么高的评价,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可见老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他在人民心中的份量是何等地重啊?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老舍先生。
师:老舍的笔名是怎么取的呢?这里有一段介绍:
[投影资料]。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专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师:“舍予”这两个字还有讲究,大家看这两个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生:“予”在古代还有“我”的意思,“舍我”也有牺牲自己的意思吧!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舍我”就是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由此可见老舍其实也是一位爱国主义作家。
[投影资料]。
老舍,北京人,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出生贫民家庭。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所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师:老舍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超链接一]。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师:老舍是由北京的贫民小胡同中生长起来的作家,所以他的作品中渗透着平民意识,处处体现着老百姓平常的生活。
[超链接二]。
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正红旗下》。
话剧。
《茶馆》。
《龙须沟》。
师:老舍写的是平凡的车夫,人们熟悉的茶馆,北京平常的老百姓的生活……语言还朴素直白到平民百姓看了也会觉得自己也是当大白话作家的料。据统计,十五万字的《骆驼祥子》中,仅使用了2411个不同的常用汉字,也就是说,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就可以看懂。可见他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啊!
(生很惊讶,对老舍先生顿起敬佩之情。)。
师:什么是“京味”呢?
生:这还不简单,就是北京味很浓呗!
师:很好。但是还没有说出这味道是怎么样的呢?
[超链接三]。
“北京味儿”:用经过提炼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
师: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所以他对北京的感情很深,写的作品也处处离不开北京,离不开“京味”。
三、进入课文。
师:老舍的故乡是北平,所以他写北平。(板书课题)。
生:北平就是北京吧?为什么说是北平呢?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有谁历史学得好的告诉他吗?
生: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国名政府”,决定北伐,于是把北京改名为北平。直到1949年解放了才又改回来叫北京。因为国都南迁,那时的文人也称北平为“故都”。
师:这位同学历史学得真是非常好,我们要感谢他。
师:有没有同学去过北京呢?(生摇摇头)。
四、北京印象,欣赏图片。
师:我们从图片中感受到了首都北京是如此的美丽,那老舍笔下的北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五、听读课文,品“味儿”
(播放录音,师生共同欣赏)。
师:请你试着把老舍的京味儿读出来。
生自由读,从诵读中先品“味”
师生共同探讨:“京味”体现在哪里?
生:体现北京的方言特别是在儿话音比较多,比如“整个儿”“差点事儿”“带霜儿的玉李”等俯拾皆是。
生:作者写了很多北京特有的东西,比如北京的胡同、城墙、花、菜、果子啊!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找到“味”了。
六、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问题一:作者是怎么想的?请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地品一品。
生:“我真爱北平。”作者直接说出了自己对北平的爱了。
生:“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好象作者觉得这对北平的感情又很复杂,说不出来。
生:“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把北平当作自己的`母亲来爱,可见作者的深情。
生:“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我觉得想着想着要哭了很感人,说明作者此时对北平的思念已经达到了极点,变成了直接从心底里呼喊了。
师:大家体会得很深啊。老舍对于北平是一种怎么样的爱呢?我想他的爱是很复杂的,他的爱直白、含蓄、朴素。
(板书)。
我真爱北平直白。
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含蓄。
狭小的胡同、院子与树。
以及那“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朴素。
沉甸甸的爱。
师:问题二:作者想了些什么?
生:就是想北平啊!想北平的点点滴滴啊!
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生:北平的安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在北平作者感到安适、自由,无所求也无可怕。他能面对着积水滩快乐得坐一天呢!
生:“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这个比喻多么巧妙啊,一下子把北平的特点概括了。
生:北平的布置也很合理,“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总之,作者感觉北平很空闲,很自由。
生:“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在北平生活,肯定是和自然很亲近的,和谐社会啊!作者作为“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找得是那么准确。很明显老舍想的是北平的特色,他通过对比写出了北平的特点。
[投影资料]。
七、总结。
师:本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体会到了老舍先生浓浓的乡情,以及他对故乡北平的爱。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我爱我的母亲。怎么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是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他的这种比喻手法很巧妙,把爱北平比作爱母亲,使人们凭借爱母亲这种普遍感受来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感情,一下字就能体会到他的情感了。
生:作者对比的手法用的很好,我可以借鉴这种写作手法。
生:作者写北京,不写那些高楼大厦、名胜古迹,而是写那狭小的胡同、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等都是很平常的事物,写得很真切。我以后练写景的文字时,也学习他的这种把景缩小到自己熟悉的细小的景物上,容易把握。
(还有很多同学想发言,但时间有限,快要下课了。)。
八、布置作业。
[投影]。
练笔:家乡一景。
要求:写出你对故乡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不得少与200字。
《再别康桥》
古往今来,离别诗就像文学长河中的颗颗璀璨的明珠,迄今仍然闪耀着晶莹的光芒。而在这众多的离别诗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它独特的美广为传颂。
一、构思巧妙:
气氛轻松。
古往今来,离别总给人一种沉重悲伤的感觉。江淹在《别赋》中感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离别让人黯然销魂的特点;《西厢记》中崔莺莺在送别张生去赶考时,眼中之景却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眼中景即是心中情啊,二人分别时的眼泪,把秋景都给染红了,可见离情多么浓重;《雨霖铃》中柳永在同歌伎女友告别的场面更是沉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悲伤得都说不出话来,哽咽了。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营造的却是一种淡淡的伤感,贯穿于全诗的“轻轻的”“悄悄的”“沉默”等词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轻灵飘逸的氛围。
意象新颖。
诗人离别的对象不是人,而是“云彩”“青荇”“金柳”“星辉”等可爱的景物,这些意象的存在,淡化了离别之情,而重于对康桥美丽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新之感。
二、情景交融。
诗人把离别的'主观情绪融于康河的客观风物,康河的风物是美丽而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云彩本不可告别,云彩也不可能带走,然而云彩这个意象的存在,让我们感到了诗人离别康桥时淡淡的伤感,虽然有离别的伤感,然而作者没有沉溺于伤感,而给人一种飘逸轻灵和洒脱之感。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里,诗人把康河畔的柳树比喻成新娘,不但点出了柳之美,而且也传达了对康桥的恋恋不舍。这种眷恋,已经不是由诗人眼睛流漏,而是深入到了诗人内心。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里写青荇对他“招摇”,招手,打招呼,让他再呆一会,再看看母校。这儿的青荇,多么有人情味啊,然而青荇本是没有意识的,应该是诗人运用了拟人和移情的修辞手法,把作者依依不舍的情感转移到青荇身上了。作者眷恋母校,原作母校的一草一木,而且是“甘心”,更加强烈的突出了诗人对母校的深厚情感。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诗人把拜伦潭比喻成天上虹,写出了夕阳下的拜伦潭波光鳞鳞的美,虹这个意象也蕴含着人的希望理想和追求,暗示着拜伦潭边也记录着诗人读书学习恋爱的美好时光。
物是人非,拜伦潭还是美丽如初,可是诗人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看到这潭水,诗人好像又回到了过去。自然地引起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寻。到康河里去泛舟,水波和星光交相辉映,以至诗人情不自禁的要“放歌”。然而却不能放歌,因为诗人并没有寻到往昔的美梦,又回到了离别的现实,而现实是“悄悄”,是“沉默”,整个康桥也都寂静了下来。诗人由寻梦的情感高潮陷入了依恋无奈而惆怅的情感交织。
这样,全诗由三个轻轻的写起,又有两个悄悄的收束,运用回环对应的结构,使全诗成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离愁的无奈,表现得真挚、细腻而又隽永,亦景亦情,情景交融,如肖邦的一首小夜曲,轻柔而婉转。这离别之情,轻灵飘逸,如梦如幻,就像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诗人的波心。
三美兼具。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新月派的创作蹈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是“三美”兼具,堪称徐志摩诗中的绝唱。
绘画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方面特点,富有色彩感。《再别康桥》一诗选用了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照下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青荇”“虹”等,就是一幅幅彩色鲜明的画面,而“招摇”“揉碎”“漫溯”又是赋予画面一种动感。
音乐美:是指音乐琅琅上口,错落有致,富有韵律感和旋律感。《再别康桥》一诗每一行诗基本上由三个音节组成,每一诗节里,二句和四句的末尾字押韵,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舒缓的韵律感,犹如肖邦的小夜曲,轻柔而委婉。开头和结尾回还呼应,增强了音乐性。
建筑美:是指诗的形体结构的美感。《再别康桥》全诗七节,每节四句,字数大体相近;每一诗节,单行和双行错开一字,这样就形成了诗的形体的均衡,对称和多样统一,但又避免了诗形过于方正二产生的那种板滞的缺点,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再别康桥》作为一首离别诗,以其轻灵飘逸的情感和优美的康桥景物以及这首诗的完美的形式,显示了徐志摩的才情和个性,也成了中国20实际一首最为出色的离别诗。
《蜀道难》互动教学设计高一必修
教学的问题:
1.李白和李白的诗歌。
2.在诵读中感悟体验李白的情思。
3.品味语言,感受李白雄奇的诗风。
4.在比较中鉴赏《蜀道难》的艺术风格。
学习时间:两课时(90分钟)。
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大白纸、彩笔、胶带。
课前准备: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并能熟练背诵,收集与李白有关的故事并能生动的讲述。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诗坛争霸。
目标:创设情境,了解作者和相关作品。
时间:15分钟。
活动过程:
1.多媒体投影。
2.(画面:(李白和蜀道的合成图片,文字:走近李白走进《蜀道难》走向唐诗的颠峰)。
3.将学生每6人一组分开,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背诵的诗歌和讲述李白的故事,做好“争霸”准备。每组选出三名同学,其中两名分别参加“背诵接龙”和“故事大赛”,另一名作评委。
4.背诵接龙。
投影比赛的要求:参赛的同学以接龙的形式背诵李白的诗歌,背不上来的同学可以说“过”,背诵错误较明显的不计数,接龙数最多的组为擂主。
5.讲故事比赛:
投影比赛规则:每组讲述一则李白的故事,每人不可超过2分钟,得分标准如下表:
分类内容准确充实语言流畅简洁表演性强有文采。
分值3分3分2分2分。
各组代表演完毕,由评委打分,评出做擂主的小组。然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蜀道难》写作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投影内容:
关于《蜀道难》的写作背景。
问题:《蜀道难》究竟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呢?
活动二:朗朗上口。
目标:诵读课文,初步感悟作者的情思。
时间:30分钟。
活动过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读不通的句子。
2.每四人一组讨论字音和句子的停顿。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位同学读两句,检验初读效果。
4.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把握节奏,体验作品的感情基调。
5.学生每四人一组讨论诗歌朗读技巧的处理。
出示投影:课文朗读技巧的处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1)诗句的停顿和节奏;(2)韵脚的变化;(3)句式长短的变化;(4)回环复沓的诗句。
6.以组为单位汇报朗诵。
7.师生点评。
第二课时。
活动三:诗海淘宝。
目标:品味诗句,理解诗歌语言的深刻含义。
材料:大白纸、彩笔、胶带。
时间:20分钟。
活动过程:
1.出示投影,介绍李白诗歌的特色: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诗风豪放、雄奇、飘逸,浓厚的自我表现的色彩,抒情直率奔放,想象奇特大胆。——《中国文学史》(马秋高主编,中卷)。
2.撒网采珠,以6人组为单位“诗海淘宝”,先在大白纸上画上五个大珍珠:(1)红珍珠:一唱三叹的诗句;(2)绿珍珠:想象奇特的诗句;(3)黄珍珠:夸张渲染的诗句;(4)蓝珍珠:气势充沛的诗句;(5)黑珍珠:感情奔放的诗句。要求各小组分别用红、绿、黄、蓝、黑彩笔书写上述诗句,允许有交叉。
3.各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互相比较,教师点拨评价。
4.要求学生将采集的“珍珠”收藏在摘录本上。
活动四:慧眼识珠:比较鉴赏。
目标:在比较中鉴赏诗歌的语言、主题、结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的特色。
活动材料:大白纸、彩笔、胶带。
时间:25分钟。
活动过程:
1.学生以六人组为单位讨论《蜀道难》与《将进酒》在语言、主题、结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的异同。(以上五方面任选其一)。
2.出示投影:《将进酒》。
3.教师巡回指导选题,以免上述四方面讨论的问题出现空缺,并在学生有困难时及时提供指导。
4.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写在大白纸上,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拨评价。
5.学生自由背诵《蜀道难》和《将进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