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窦桂梅教学设计策略(实用15篇)

时间:2023-11-24 10:41:07 作者:纸韵

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样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发。

策略教学设计

1、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小棒、答题纸、扑克牌、课件。

一.情境导入。

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画图,列表)。

引入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看,这是什么?(扑克牌)老师抽去大王和小王之后,你们知道一副扑克牌有几种不同的花色吗?(四种)老师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猜一猜有可能是什么?一共有几种情况?(四种)是哪四种呢?你能一个一个的给大家列举出来吗?(草花,黑桃,红心,方块)。

刚才同学们将这些花色一个一个列举了出来了,我们称作——一一列举(板书)。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用到。这不,我们村的王大叔就碰到了一件事:……(课件出示例1)。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情景创设,呈现问题。

出示例1及其场景图,自主读题。

师:从条件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围成一个长方形。生2:周长22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周长22厘米”你还能知道什么?

生:长方形的一长一宽是11厘米。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课件:22÷2=11厘米)。

师:要想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需要先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再计算出面积进行比较。

2、尝试操作,寻找方法。

师:大家愿不愿意帮帮王大叔啊?请把你认为可行的方案写在表格里。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填写。

(学生填写)。

3、小组比较,优化策略。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整理的拿到前面和大家一起交流?(选择一位无序整理一位有序整理)。

师:这两位同学通过一一列举都得到5种围法,比较一下,你更欣赏谁的整理?理由是什么?(板书:有条理、有顺序)有条理、有顺序的一一列举有什么优点?(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生调整表格。

师:你建议王大叔选择哪种围法?为什么?

4、观察结果,发现规律。

师:观察表格,比较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还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在()情况下,长和宽(),面积越大。(课件)。

师:瞧,有序地一一列举不仅帮王大叔解决了问题,我们从中还能获得其他的规律呢。

三.检测完善。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读题,小组讨论)。

交流: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你是怎样确定的?

说明:我们可以根据条件中每隔40分钟发出铃声的规律,继续一一列举到16:00,就能知道哪些时刻也是会发出铃声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阅读习题,说说要怎样选择怎样搭配?

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一共有多少搭配?说说列举的顺序。

师:进入“智慧屋”,你敢挑战吗?

3、练习十七第1题。

你能列举出所有算式吗?(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提醒学生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所以一共可以写出9道。

4、练习十七第2题。

生读题,理解题意。

生独立完成表格,汇报。

5、练习十七第3题。

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想想有几种情况?(可以贴一张、两张、三张、四张)遇到这种复杂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先分类,再一一列举。)。

生独立完成,再汇报。

6、练习十七第6题。

师:“投中两次”是什么意思?有几种不同的情况?请在练习纸上自己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列举的?

共同校对。按照顺序列举,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环数?

(交流时明确:8+8=16,10+6=16,算同一种环数。)。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运用“一一列举”这一策略解决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大......

窦桂梅炮手教学设计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伊拉克战争的照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炮手》教学设计和反思。

20xx年3月20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美国开始了军事空袭!他们炸毁了公路、桥梁、学校和一切可以摧毁的地方,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的遍体鳞伤!双方士兵死亡上万人,有1。9万名无辜的伊拉克国民遇难。

同学们,看了这组照片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是的,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保卫国家的战场上,却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战场上,去聆听一个普通炮手的心声。(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课文我们已经读过多遍,不过你真的用心去读了么?现在,请同学们进入到课文当中,把自己当成这位炮手,用心再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同学们,你发现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通过神态的变化和人物对话来突出中心的)。

三、精心品读:

1、那就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句子。画下来。

谁来告诉我,是哪几个词?(苍白、煞白、惨白)板书。

3、当你脸色转为煞白的时候你心里又想些什么?心情怎样?我们试着把这种痛苦读出来。我们男女合作读。

4、当你脸色最后变为惨白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们读9、10段。是的,这一炮下去,被毁的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陪我生长,陪我欢乐的家。《我爱我家》。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充满快乐拥有平安。

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同学们,家里有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有我们最亲的人,没有了家,便没有了亲人,没有了以前美好的回忆。如果现在让你瞄准自己唯一的家。你的心里会想什么呢?我们不想瞄准,是什么让我们不得不亲手毁了自己的家?战争!他是多么残酷啊!(板书:残酷)。

可!炮手却做出了什么决定呢?――谁有话想说?(板书: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5、现在,再让我们看看炮手的最后一句话,现在,你能不能体会到炮手说这句话的时候的心情?我们先练一练,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炮手》教学设计和反思》。谁来读。

6、全篇通读(分角色)。

看来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进一步走进将军和炮手的内心。

在残酷的战争中,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消灭侵略者,把仅有一点财产也奉献了。其实,还有很多和炮手一样的英雄。

四、课外延伸:

我们就来交流课外搜集的故事。

现在,你想对炮手,对将军,对这些英雄,或者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些什么呢?是的。希望世界永远和平。希望奉献精神能永留人间。

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组名言:

(103页的名言)。

课程改革的春风给原本机械、沉闷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在短短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同的学习个体,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互动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让互动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与创新精神。在《炮手》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体现着这一点。

一、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学生走进课堂。

“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互动的起点,教者应想方设法,调动一切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迫切参与其中,都跃跃欲试,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情境。在《炮手》的教学中,我主要用语言来渲染。饱含感情地读,感情地说。这样以情感打动情感,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脉络。

二、以读为本,体会感情。

首先我问学生怎么样才能读好对话,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让他们带着这些经验来反复朗读,通过读理解将军以及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到炮手身上所凝聚的奉献精神。但在教学中由于操作上的欠缺,课堂效果不是很好,今后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是多方面因素有机的统一。以后将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让课堂轻松一点,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教学设计策略

1、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

小棒、答题纸、扑克牌、课件。

一.情境导入。

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画图,列表)。

引入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看,这是什么?(扑克牌)老师抽去大王和小王之后,你们知道一副扑克牌有几种不同的花色吗?(四种)老师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猜一猜有可能是什么?一共有几种情况?(四种)是哪四种呢?你能一个一个的给大家列举出来吗?(草花,黑桃,红心,方块)。

刚才同学们将这些花色一个一个列举了出来了,我们称作——一一列举(板书)。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用到。这不,我们村的王大叔就碰到了一件事:……(课件出示例1)。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情景创设,呈现问题。

出示例1及其场景图,自主读题。

师:从条件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围成一个长方形。生2:周长22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周长22厘米”你还能知道什么?

生:长方形的一长一宽是11厘米。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课件:22÷2=11厘米)。

师:要想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需要先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再计算出面积进行比较。

2、尝试操作,寻找方法。

师:大家愿不愿意帮帮王大叔啊?请把你认为可行的方案写在表格里。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填写。

(学生填写)。

3、小组比较,优化策略。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整理的拿到前面和大家一起交流?(选择一位无序整理一位有序整理)。

师:这两位同学通过一一列举都得到5种围法,比较一下,你更欣赏谁的整理?理由是什么?(板书:有条理、有顺序)有条理、有顺序的一一列举有什么优点?(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生调整表格。

师:你建议王大叔选择哪种围法?为什么?

4、观察结果,发现规律。

师:观察表格,比较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还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在情况下,长和宽(),面积越大。(课件)。

师:瞧,有序地一一列举不仅帮王大叔解决了问题,我们从中还能获得其他的规律呢。

三.检测完善。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读题,小组讨论)。

交流: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你是怎样确定的?

说明:我们可以根据条件中每隔40分钟发出铃声的规律,继续一一列举到16:00,就能知道哪些时刻也是会发出铃声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阅读习题,说说要怎样选择怎样搭配?

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一共有多少搭配?说说列举的顺序。

师:进入“智慧屋”,你敢挑战吗?

3、练习十七第1题。

你能列举出所有算式吗?(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提醒学生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所以一共可以写出9道。

4、练习十七第2题。

生读题,理解题意。

生独立完成表格,汇报。

5、练习十七第3题。

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想想有几种情况?(可以贴一张、两张、三张、四张)遇到这种复杂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先分类,再一一列举。)。

生独立完成,再汇报。

6、练习十七第6题。

师:“投中两次”是什么意思?有几种不同的情况?请在练习纸上自己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列举的?

共同校对。按照顺序列举,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环数?

(交流时明确:8+8=16,10+6=16,算同一种环数。)。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运用“一一列举”这一策略解决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设计策略

1、进一步掌握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感受使用列举法时的有序性。

3、进一步发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一、复习导入。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然后小结:我们用列举法解决问题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2、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指名读题,问: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4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你是这样想的?

3、完成练习十一第八题。

指名读题,问:“只是向东、向北走”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完成:我们可以将直线相交的点用字母代替,列举出所有的路线,并按一定的顺序列举。

4、完成路线十一第9题。

出示题目,要求仔细读题。

三、完成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在书上画一画)并进行集体订正。

教学设计策略

1、使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

2、使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经历通过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经历从变化中寻求不变的过程,灵活确定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信息的?(列表整理)当条件比较多时,我们可以根据问题选择条件列表整理。

我们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怎么想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找到基本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那么在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有个水库管理员遇到了一个问题,咱们帮帮他,好吗?)。

一座水库某天从7:00起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面是他的观测记录。(他列表整理了数据)。

时间。

9:00。

11:00。

13:00。

15:00。

与7:00比水位下降/cm。

12。

24。

36。

48。

1、(1)这张表格该怎么理解呢?

a.我们先来看时间这一栏,你发现了什么?

每次观测的时间都间隔2小时。

b.再看这一行,你是怎么理解的?谁来说一说?

与7:00比,到9:00下降12cm,到11:00下降24cm,到13:00下降36cm,到15:00下降48cm。

7:00—9:00,2小时下降12cm,9:00—11:00,2小时下降12cm,11:00—13:00,2小时下降12cm,13:00—15:00,2小时下降12cm。

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我们可以算出什么?

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就表示每小时下降的速度。速度是不变的。

(3)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

“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就是让我们照什么样的速度?

(题目中的“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要求我们按照每2小时下降12厘米的速度计算。)。

请一位同学把我们从表格中找出的这个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读一遍。

2、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理解题意,明白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想呢?我们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还可以有其他的想法。

把你的想法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指名交流。(预设学生的想法)。

(1)从条件想起,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可以先算出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3)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通过列表找出答案;

(4)根据120厘米是12厘米的10倍,想到所需要的时间是2小时的10倍。

3、(1)根据刚才我们所想的解题思路,把你的方法写下来。(写在作业纸上)。

(2)指名展示自己的方法,列式计算时,说一说每一步计算表示什么?

a.12÷2=6厘米b.120÷12=10。

120÷6=20小时2×10=20小时。

c.

时间。

15:00。

17:00。

19:00。

21:00。

23:00。

1:00。

3:00。

与7:00比水位下降/cm。

48。

60。

72。

84。

96。

108。

120。

7:00—15:00是经过了8个小时,2小时2小时地增加。到3:00一共要放水20小时。

(1)学生说检验的方法:把问题的答案20小时变成已知条件,带到原来的题目中去算一算。

也就是这样变一变: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照这样的速度,经过20小时?

谁来补充一下问题?(经过20小时,水位一共下降了多少厘米?)。

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把算式写在检验的方框里。

12÷2=6厘米20×6=120厘米。

我们算出的120厘米正好是题目中原来的条件,那就说明我们原来解决的问题算出的答案20小时就是正确的。

学生一起口答,教师板书:一共要放水20小时。

(2)把问题变成条件,代入原来的题目中去算一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这是检验的一般方法。其实还有检验的方法。这个问题有2种不同的解法,我们在检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解题,如果两种不同方法的答案相同,也能检验出你所算的答案是正确的。这种检验方法适用于有不同解法的实际问题。(多种方法相互检验)。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试做,交流解法(你是怎么想的)。

a.12÷2=6厘米b.16÷2=8。

16×6=96厘米12×8=96厘米。

答:经过16小时水位一共下降96厘米。

6、请同学们回顾我们刚才的解题过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1)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抓住水位每小时下降的速度是不变的,这是解题的关键。

(2)有多种方法时,我们要灵活选择,多种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三、练习。

带着我们的收获和体会,我们试着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练一练1。

(1)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变量:每本笔记本价格不变)。

2、练一练2。

(1)理解题意。

(2)列式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变量:每本字典的厚度不变)。

机动题目:

3、练习九第4题。

(1)理解题意。

(2)列式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变量:每瓶果汁的容量不变)。

(4)检验一下,看做对了没有。我们可以进行口头检验。

4、练习九第5题。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设计策略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p4例1)。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主题图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人?这幅主题图将告诉我们什么数学知识呢?我们具体来看。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木偶戏的情景图。

(1)说一说,图上给我们提供了那些信息?(文字信息: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图中信息:走了6人)。

(2)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

2、小组交流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试着用文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原来的人数+又来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走了的人数=现在看戏的人数)。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原来的人数—走了的`人数=还剩下的人数还剩下的人数+又来的人数=现在看戏的人数)。

方法三、13-6=7(人)7+22=29(人)。

(又来的人数—走了的人数=多来的人数多来的人数+原来的人数=现在看戏的人数)。

5、比较以上方法的异同。明确这三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只是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让学生体会对于一个实际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6、你能把每种计算方法的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3)13-6+22。

再次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1)学生尝试自己说。

(2)小组内互相说。

(3)全班交流说,老师适时纠正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去掉中间量,把分步计算变成综合算式。

三、指导学生脱式计算。

=35-6(先算加)=16+13(先算减)=7+22(先算减)。

=29(再算减)=29(再算加)=29(再算加)。

比较计算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给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连线.。

2、p6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3、p7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五、课堂总结。

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吗?

窦桂梅教学设计

取经路上还有哪些妖精?出示妖精的名字。(学生激qing高涨谈起妖精的特点)5.这么多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

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6.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三打白骨精》,读题。

二、整体感知1.出示报告单,(小说三要素,中心和自己的对课文的见解)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述说)。

三、环境。

1.指名读课文中的“唐僧师徒四人……”2.自读,有什么感受。

3.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读一读。师:什么感受?

生:蛇很度很长,害怕。

生:山势险峻,令人毛骨悚然。生读。

4.师:这样的环境,一定会有——妖怪。有妖怪,必定会发生——故事。

四、情节。

1.聊一聊起因指名读。

(出示段落)。

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生:自己跟自己说师:那你再试一遍。生:读。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生:再读。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胜和我们平常的“胜”一样吗?(出示视频)。

师:谁来自言自语地说一说生:读。

2.师:说时迟,那时快,白骨精开始变了,一共变了几次?(板书:三变)愿意聊哪次都行。

3.第一次生:读相关段落“这时,悟空从南山回来……”师: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

(出示视频)师:怎么样?

生: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师:看原文中是怎样描述的。生读。

师:李卓戊在此处批了一个字——妙妙在哪儿呢?

师:这美中藏的是什么?生:凶恶。

生:她变成村姑送斋饭。4.第二变生:读。

师:试着读一读,让我们看到一个八旬老人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生:读。

师:原著里有一段描述生:读。

师:这是谁做的?生:出家人。

师:诵的是什么?生读。

师:一个字,念的是——善。

变成了和唐僧是——同道中人(学生谈起这进唐僧的意见)6.小结。

8.小结:板书:有意作恶。所以不叫白骨妖,叫——白骨精。所以,变一次,就得打一次,变两次,打两次,变三次,就打三次。要把这里的恶——打死。9.聊一聊“打”

生读三次打的相关文字出示提炼出的三次打: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

师:为什么这三次打得不一样?

生:打得好、狠、妙、妙不可言。生分三组读三次打。

10.师:唐僧是怎么样看的呢?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视频,看第三次打后的责难。

出示“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不受你歹人的礼”板书:无心向善读一读。

师:三变的内容不一样,三打、三责的内容一样吗?师:而且,这三次中间有联系吗?一次比一次深。

我想到了歌曲有三段,是为了反复抒情。所以,课文这样写是为了生:反复叙事。

12、报告单出示报告单上半部分。

师:你们发现没有,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像这样,找到起因、经过、结果整本书都像这个故事,都可以看成是——反复叙事。

师:相信到了初中,你对这方面的思考会更深刻。

五、聊人物生自由聊一聊1.聊唐僧和悟空生读相关文字。

师:他给孙悟空留下商量的余地吗?那该怎样读?生读。

采访唐僧:

找一个男唐僧。

安慰安慰悟空,劝劝唐僧吧!生:你是肉身,看不出妖精。

读课文中的一句话。

师:八戒贪吃,还贪——。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3、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一、激趣导入。

1.“三”字成语知多少一问。

一而再,两天晒网,顶个诸葛亮。

2、能填出来吗?指答。

3、自己读读,有没有什么发现?

4、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和三有关的文章。齐读课题。

5、师: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你还能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吗?(三变、三打、三骗、三拦)找得越多越能干。生:……师板书。

二、趣读三变、三打、三阻,感知人物形象。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三变、三打、三阻的句子。(注意用上不同的记号),并体会对其中人物有何评价。(出示自读要求)。

(1)白骨精的魔爪一次次地伸向唐僧,出现在唐僧面前的是——(读句子)。引读。

(2)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说说自己对白骨精的评价。师:请你们说说对白骨精的评价?(贪婪、狡诈、诡计多端)(学生每讲一个,教师可适当引导他说说理由。)重点指导“诡计多端”。

4、过渡:在危急时刻,孙悟空一次次地挺身而出,担当起除妖降魔、保护师傅的重任。

5、读出孙悟空的“三打"(1)读读“三打”。

(2)从这“三打”感受到什么?(机智、勇敢、坚定、疾恶如仇)重点抓住“藏、走、迎、笑”理解。相机指读。

(3)再读,同桌讨论比较“三打”的异同。

(4)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斗智斗勇的“三打”。播放视频。(5)此时此刻,你想对悟空说——(屏显)。

(6)师:白骨精虽然狡诈,但却逃不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生“三变”“三打”配合读。

过渡:这“三打”,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机智勇敢,打出了决心。同时也打出了师父的责难。(阻拦与责难)指答。

6、读出唐僧的“三责生读相关文字。

(1)你是怎样看待唐僧的呢?(迂腐、心慈手软、糊涂无知、善良)(2)指读。

三、总结课文。

1.师:看,这个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有三责。你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生:因为三变,变的内容不一样生:一次比一次深。

师: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是这“三变”衬托出悟空的火眼金睛,本领非凡;正是这“三打”,打出了悟空的机智勇敢,疾恶如仇;正是这“三责”,表现了悟空的坚定与忠诚。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师: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

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这其中也不乏关于“三”的故事。你们想去了解吗?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片尾曲)。

窦桂梅教学设计

一、引出“幸福”

生:(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

生:谁的爸爸不爱自己女儿?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

生:在我们看来,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师: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小女孩获得的幸福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你就找出来,读给我们听。

二、解读“幸福”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师:瞧瞧安徒生,是太有意思了。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

师: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直接问刚才朗读的学生。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

师:小女孩尽管不再饥饿,也是烤鹅主动奉献自己的身体呀。谢谢你们,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此时的幸福一刻。她好满足哦。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

生: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

师:多美的对称语言。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生: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朗读得很美。)生: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生:小女孩,现实太残酷了,愿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一些温暖。

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馨、美好。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生:“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小女孩得到了温暖,不再寒冷,该怎样的呼喊?(指导朗读。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想象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泪,还是伤心的泪吗?

师:如果说原来的“啊”是一种抽泣,那么这里的“啊”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应该是高兴地感叹,或者是舒了一口气。

生:(这里指导出了学生朗读“啊”的不同感叹,体会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语气,就是不同的感情。创造性的朗读,引起听课老师们的掌声。

生: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我充满了寒冷、饥饿,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生:(配乐静听,课件显示这段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三、梳理“幸福”

师:故事又结束了。生:大大的火炉、大大的圣诞树、大大的烤鹅,还有高大的奶奶。

师:瞧,透过这些看得见的“大”的阅读中,批注出了这么多看不见的“大”——。

生: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永久的安宁,永远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

四、“幸福”来源。

师: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生:是火柴。

(出示课文描写的五次擦燃的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生:这样都罗列起来写也没有意思,读起来没有感情,不能引人入胜。

四、四而五,说明她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指导学生批注,并板书“渴望”。

生: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美好的景象,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聊的,作者却是有意的安排呢!

生:越是因为孤独,她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因为痛苦,就越是渴望得到快乐。

师:(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寂灭与狂欢,痛苦与欢乐——感谢同学们发现了课文的内在结构,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并获得一次次升华。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的批注中,我们竟然发现了文章的结构。

师:你也许会批注这样的问题:这份幸福的获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对梦想的渴望吗?

生:我觉得小女孩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没有经历过小女孩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痛苦,也就没有强烈的渴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

(出示上节课梳理出的体现第一课时五句小女孩不幸的句子,这里略)。

生:我特别的伤心,心太酸了。

导入:

小鱼小鱼快来呀!

(1)正当你一言我一语时,谁来了(老师画燕子.)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见了,低声说:„„你也低声告诉大家吧.(训练朗读,可以进行离着远喊着催;面对面中等距离催,挨着近催)(2)电报上会写些什么大胆想象.(例:落叶:天凉了,请你快飞到南方去吧.(3)落叶给小虫当屋子,给蚂蚁当小船,给小鱼当雨伞,给燕子发电报,还给其他小动物写信呢,我们快来看看还给谁写的信吧(学生读《秋姑娘的信》).(4)听了大家的话,小燕子真高兴,它们临走时,有个想法,想让我们再把这里的景象描述下来,记在脑子里,留做美好的回忆.(看板书背诵)我们快来帮帮它们吧.(此段灵活运用)(5)小燕子听了大家的话,就高高兴兴地飞到南方去了.(擦燕子)(最后部分)1,就这样,秋风起,天气凉,树叶落,落在大地一片火红,落在大地一片金黄,给小动物们带来了情趣,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此时,你一定要对落叶说你的心里话,那就尽情地夸夸落叶吧.愿意借有个小朋友写的诗表达感情也可以.2.落叶的歌(1)树叶黄了,落上山坡.捡起落叶,我问外婆:

树叶为何干枯。

树叶为何变色。

带着微笑。

飞上树梢。

风吹过,哗啦啦。

我们舞蹈。

风住了。

静悄悄。

我们思考。

放假了。

乘着风儿。

带上奖状回到大地的怀抱。

小虫的屋子。

蚂蚁的小船。

鱼儿的大伞。

燕子的电报啊。

大地。

亲爱的妈妈。

在你的怀里。

我们好好睡觉。

补充课文——秋姑娘的信。

《我爸爸》课堂实录窦桂梅。

师:三月八日,是一个什么节日?

生说,并让生朗读有关母爱的诗。提到了《游子吟》。(能提一提冰心的诗会更好。

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说说对爸爸的印象。(爸爸坐着喝茶的肖像画,后面有一个太阳。

并在课堂中,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爸爸的敬佩,觉得爸爸了不起。

生:这是一个勇敢的爸爸。

师:得出结论:我的爸爸好酷啊!

师:再出现后面的画面,爸爸变了。

生:爸爸变成马了。

师:爸爸变成了什么?

生:爸爸很能吃,像马。

师:出示画面:爸爸变成鱼。

师:变成了举重的猩猩,共同出现第二幅画面像河马。

生: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生:爸爸真开心,是个开心果。

生:爸爸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师:请学生继续看,先猜一猜,下面可能画什么?

生:爸爸像蜜蜂一样勤劳。

生:爸爸像鳄鱼一样游得快。

生:像猫头鹰一样博学,智慧,聪明。

师:到现在,我请同学用一个字来写爸爸。

师:一齐来说我爸爸酷的表现。

生:勇敢、强壮、温柔、聪明。

师:再看最后几幅图。

生:是一个歌手,是一个伟大的舞蹈家,是一个足球大将,是一个逗我哈哈大笑的爸爸。师:教师描述生动,让学生进入情境。

生:我的爸爸好酷啊!

生:我喜欢强壮。

生:我喜欢聪明??师:那我们一起来重点看一看同学们说的画面。

生:我还发现画面里有其它的画面,画里有画。

师:出示示赶走大尾的狼,里面有三个小猪,有个故事。

师:爸爸来了,他只有站到后面,听爸爸的表演。

生:我的爸爸像老鹰一样自由地飞翔。

生:我的爸爸像狮子一样在单位称霸。

师:出示两句话:

师:回过头来,看最先出示的画面,想对爸爸说什么?

生:爸爸,请你原谅,我错怪你了,师:你想画一画你的爸爸,并加上一句话吗?先出示自己班级,像猪一样睡懒觉,还画上打呼噜的圆圈,还出示了四周都是雨点,爸爸在里面的画,说爸爸温柔,不会写可以加上拼音。生:开始画一画。

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到前面展示一下。

生:我的爸爸像经贸大厦高。

生:我的爸爸像免子灵敏生:我的爸爸像灯一样明亮。

生:我爸爸知识像大树一样茂盛。

生:我爸爸像长毛猴一样多毛。

师:说也说不完,创也创不完,再来看几幅。

生:我爸爸抽的焑像火车装的货一样多。

生:爱。

师:原来我们画的画,里面藏着一个字:爱。因为他是我的爸爸,他在我的眼里好伟大,所以我这样表达。再出示第一幅图,喝茶,极普通的样子,极平凡的样子。画后面的太阳,在我们心中是一幅太阳。

出现音乐,教师朗读:爸爸唱歌是给我听的,爸爸搞笑也是为我的,爸爸做的一切都是为我的。原来所有的书都可以反过来读,我爱爸爸,我也爱爸爸。

窦桂梅教学设计

窦桂梅。

1997年,阅读《我与地坛》。

2002年来清华附小工作,方才知道史铁生竟是清华附属学校的校友,不觉亲近许多,将他的《病隙碎笔》、《我与地坛》、《务虚笔记》一一拜读。

诚然,我喜欢他的表达,敬重他的高贵。当我读到教材中选编的《秋天的怀念》时,激动许久。苏州市盲聋学校校长邀请我去给盲人讲课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这篇让我感慨良多的文字。我决定将它讲给这些盲人,当然更讲给我们这些健全的人。

发现的震动——“母爱”的特殊意义。

对于本文的教学,以往大多围绕“母爱”展开。有的老师为了体现这位母亲的伟大,甚而至于让学生将自己的母亲和她比较;有的老师干脆将课文的中的菊花视作母亲的象征。

关注“母爱”主题,自有一番道理。不过,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通过简单的对比后,得出文中母亲爱得深沉、伟大、壮烈的答案。试想,当我们把母爱理解得如此坚硬的时候,母亲是否已经远离了我们?母亲,不再是一个生活中的具体真实存在;母爱,也不再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母爱被空化、泛化、伪化。

于是,我细细品读着文本,“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终于,我对母爱的意义有了特殊的发现:“好好儿活”——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所体现的母爱竟是那么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以自己残缺而悲苦的余生,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

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那不张扬的“细心”、“耐心”、“小心”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小心翼翼;母亲的“挡”、“扑”、“抓”几个动作都反映出母亲的“伤心”、“揪心”、“痛心”。但,她都“忍”了下来——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入膏肓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告诉儿子要“好好活”。母亲这句话,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放出光芒来。大爱无形啊,母亲的“好好儿活”,就像家常的话儿一样,真实,可信,可感、可叹!

认同的舒畅——关于“好好儿活”

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还更可贵在能掌握作品中流露的作者隐意识中的某种心灵和感情本质,从而自其中得到“感发”——叶嘉莹教授如是说。

读史铁生越多,越发觉得母亲的“好好儿活”对于儿子的意义。试想,如果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一定支撑的时候,“爱”就变得空虚和缥缈。一句朴素的“好好儿活”,胜过多少高谈阔论。所以作者写道:

“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秋天的怀念》写在母亲逝去的七年之后——。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正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你们俩要好好儿活。”

文章的结尾又强调了“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谓点题之笔——“我和妹妹终于懂得了应当怎样好好儿活!”

湖南岳阳的同学结合描写菊花的段落,体会到人活得完全可以多姿多彩——或淡雅,或深沉,或热烈,或高洁,但,不管怎样都会泼泼洒洒,烂漫一生,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儿。

安徽淮北实验小学的一个学生发言道:母亲没有告诉儿子非要活得“淡雅”,她只是要推着儿子去看菊花——菊花的各种姿态就是人活着的各种姿态,她只是给儿子提供一些建议,重要的是让儿子活出属于自己的个性。

北大附小的学生体会到: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就是看母亲,菊花已经是母亲的化身,热烈而深沉的菊花,就是对母亲“好好儿活”的最好解读。

清华附小的学生认为菊花的“淡雅”就是说人可以活得“平凡”,浙江义乌实验小学的学生认为,人可以活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他们还认为菊花的“高洁”,就是说人要“善良”和“纯洁”。在苏州盲聋学校的学生眼里,菊花的“热烈”就是“人活着要有激情!”

多么富有个性的解读啊。

“接受”、“忍受”、“承受”的33年,也是与生命的疾病搏斗的33年。尿毒症,造成肾衰竭,经常发高烧,有好几次昏迷,一个星期都要透析两次,但你依然能看到他脸上单纯而善良的笑。现在的他完全超越了一般生命的生存层面,已经到了一种俯视和超然的境界。正是母亲的这份给予,让他对生活有了另外的发现。现在,史铁生对命运终于醒悟到的是幸运、满足。如此,他把命运当作别开生面的游历,当作一种人生的另一种享受,用笔写着自己的“好好儿活”,于是他依然在——好好儿地活。他用笔代替他的双腿写出自己怎样“好好儿活”,写出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因此,“他的生命成长的变化,他的心的升华,成为他作品的境界,他的人生哲学正是在无数次与绝境搏斗中完成着。”(徐晓)。

余杰写过《敬重病痛》——在报纸上看到史铁生和世界长跑冠军刘易斯的合影。身体衰弱的史铁生虽然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他的灵魂却在无羁地奔跑着,跑得跟刘易斯一样快,甚至比刘易斯还快——“好好儿活”的殷殷期待,已经成为壮美的生命的诗篇。

此时,对于史铁生来说,获奖的一切荣誉已经不能成为活着的成功的唯一标识„„。

思辨的悠远——发现自己。

为了让学生体会更深,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在音乐中朗读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字。

听者、读者,泪不自禁。当我们读出了书中的味道的时候,我们还要“读出思考”: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孩子的回答太精彩了!的确,母亲的“好好儿活”照亮了我一生,给了我一生的影响!让我怀念一生!让我在有缺憾的生命中找到另一种延展!

课上到这里,学习已经结束——戛然而止,会让你意犹未尽。但我还要问,他们的故事感人,跟我们自身有关系吗?没想到,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没关系。如果我们读书,总是停留于人家的感动中,没有和自己的感情和心灵对照,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下面呈现的就是湖南岳阳实验小学学生的发言实录:

生1:笑对人生,活出自己的尊严。

生2:乐观面对所有的一切事,潇洒走一回!

生3:凡是一切都要包涵,酸甜苦辣,就是人生。

生4: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人生。

师:面对曾经煎熬过你的困难,你痛苦过,请把这一家人送给你的“好好儿活”铭记在心。

生5:我们应该把握现在的时光,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虚度自己美好的人生。

生6:我们应该笑对人生,乐观向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儿,能铺开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7:每天,当我们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这就是幸运。因此,无论如何要好好活!

师:泰戈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发现一个奇迹,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活着。你的思考和他不谋而合!(掌声)。

生:上帝要你怎样活,你就要怎样活呗。

师:上帝要你怎样活,那是你的“命”。该怎样好好儿活那是你的“运”。命和运是分不开的,所以叫命运。用你的“命”走好你的“运”就是你的“好好儿活”,走出的人字一撇一捺。(掌声)。

生:身体健康本身就是幸运,要好好善待自己的健康。因此,我们的一些打击啊,苦恼啊,在史铁生面前不值得一提!

生:“好好儿活”中的“好好”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让我难以一下子回答„„”

师:有这么多同学们都在思考,有这么多同学们都在把这句话送到自己的心。人生的路太长了,该怎样“好好儿活”?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一辈子。

师:亲爱的同学们,“好好儿活”对于我的思考是什么呢?愿意和同学们共勉,那就是——身体的残疾是看得见的,可怕的是,还有看不见的残疾,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改变不了,但心理的残疾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下课!

掌声响起来。

掌声是给学生的,也是给每个一样会充满波折的人生。

如果我们读书,总是停留于人家的感动中,没有和自己的感情和心灵对照,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时候也发现自己。因此,读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读出自己的人生思考。”

非思无以此课,非博无以此思,非读无以知高人在。

您的丰厚让我更加觉得自己的单薄,看您的课堂实录就会被感动得流泪,等我设计出一篇教案时,请您一定看一看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看一看,与名师同行,我会提高很快。

卖火柴小女孩教学设计窦桂梅

窦桂梅。

话先从医生讲起。到医院看病,你或许会经历这样的情景——听说你感冒了,对面的医生看你一眼,验血、验尿、照胸透,然后对照着一大堆化验单给你开最贵的药;若说身体哪个部分不舒服,医生会开出一摞单子让你接受检查——“b超”、“彩超”、“ct”„„医生成了各种高科技医疗器械的附属品,而自身“望、闻、问、切“的本领却退化了。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教材好比一个需要你诊断的人,当然不一定是病人。对教材把握的准确程度,之于语文老师,好比“望、闻、问、切”之于一名医生。对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来说,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语文老师们都应当问问自己,你能静下心来,什么现代手段的也不凭借,独立解读教材吗?拿到教材后,你究竟是如医生凭借医疗器械一般,靠着上网查阅,复制粘贴的方式寻找答案,还是能够拥有一份面对文本的底气?现代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我们教师缺少了“静悄悄地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还有一些老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喜欢照搬教参现成的“教材分析”。一旦离了这根拐杖,几乎寸步难行。

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这就引出了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由《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在国内率先力倡,杂志已做过专门的讨论,相信老师们对它已经比较了解,不再赘述。这里我想以一篇经典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谈一谈所走过的文本细读之路。

教学之前的细读,我们没有囿于这篇课文之中,而是把这篇经典的文章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下,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如《论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以乐写哀倍增哀——卖火柴的小女孩反衬描写赏析》、《童话教学方法谈》„„同时,我们还读了《儿童文学教程》、《小说语言美学》《相信童话》等相关理论书籍。然后再对课文和叶君健原译文进行对比,在比较中进行质疑与确认,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解读札记。

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先后易稿14次,虽然最终上课只从其中取一瓢饮,但每次设计的角度不尽相同,为我们教学思路的形成提供了头脑风暴,更为今后解读同类文本拓展了视野。由此我们感到,这样的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而且这一课,是我们“共教、共读、共写”校本教研方式年度研究的课例,目的是通过共同研究《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实现教师共同理解共同分享,直至共同成长。

一、我们这样细读文本。

1、语言。

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以细读词语为例,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意义。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冷,而且还“冷极了”,已表达出冷的程度。加上雪,更冷,还有冬天的黑夜,又是一个冷,三个冷,放在一起,层层推进。而且别忘了,这是大年夜,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该是个怎么样的冷呀!细读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场面。如果说夜幕的下垂,好比轻轻揭开了故事的序幕,那么,原来这看似简简单单的环境描写,却让我们一下子就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读出了这样的一层意味,后文中提到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更能唤起我们的同情怜悯。可见,每一个用词后面,都有一份意味深长。

再如,“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这一整天,没有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言外之意是——小女孩一天也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一天也没有挣到一个钱。但课文中却有意规避了这样的写法,两个看似简单的“谁”,剔除了泛泛而过的“大多数”——“没有人”,表现的是所有的人无一肯施舍自己的同情;体现出不是小女孩不肯用心努力换得温饱,而是面对如此美好可怜的生命,世人的冷漠到已经到达无以复加的程度!看似简单的“谁”,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原来这寒冷不仅从头冷到脚,还是从外冷到里,从身体冷到内心。所以,细读文本的时候,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不但能读到词语本身的信息,引发开去,还会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并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要运用象征、借代、拟人、想象、夸张、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自然也要注意以“艺术表现手法”为突破口,读懂“语言艺术”的内蕴,对文本“庖丁解牛”而不是“大卸八块”。

总之,细读语言,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含义,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力语言,我们的语文教学,方能有意识、有方向的、有技巧的以“艺术训练”来代替“重复劳作”。

2、细节。

在对文本进行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我们值得发掘的点。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题目本身就非常值得玩味。这篇童话一个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地方在于,主人公“小女孩”的角色定位,她的性别一定要是女孩子,一定要是小女孩。唯有如此,才显得楚楚可怜,令人心疼。而且,在这小小的女孩的微小的生命世界里,还对应着数不尽的大。那些不肯卖火柴的大人,那双大鞋,那两辆大马车,那堵高大的墙等等——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个强大的世界。这个看得见的强大的世界,为这小小的女孩提供的只有——不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不尽的难过,难掩的悲伤和无限的孤独。

所以,她卖的一定是火柴,唯有火柴,才能提供光明、提供温暖,才能和黑暗、寒冷构成反差,形成张力。火柴也是小的,火柴散发的光也是小的,火柴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意象,与小女孩弱小的生命形成呼应。

但,这个小女孩,却用小火柴,拥有了温暖和光明。火柴能有如此的魔力吗?究其根本,也许并不在于火柴有多么强大的力量,而是这个“小”女孩,用自己美好的内心世界,包容了那些不肯卖(买?)火柴的大人,那大马车,那高大的墙。同样,就是因为这“小”中孕育着“大”,女孩才能看见那大大的火炉、又大又美的圣诞树,高大的奶奶。原来,小小的女孩用美好的心点燃了小小的火柴,而这小小的火柴又反过来点亮小女孩的整个生命,这,就是童话永恒的魅力。

3、结构。

因文本细读,我们就不会像以往那样,自以为是地抓住一句话,两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文本细读,“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点”,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前忽略的地方。结构主义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事物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在细读文本时,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就会对文本有一个宏观上更具高度的认识。

我们发现这篇童话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整篇文章的前后对比。文章以火柴的点燃为分界,前半部分我们读出了小女孩的“不幸”,后半部分读出了“幸福”。而这“幸福”与“不幸”之间的桥梁,表面上看来是火柴,实际上是女孩内心对苦难的承受,对幸福的渴望。于是,前半部分中女孩的寒冷、饥饿、恐惧、孤独、悲伤这些“不幸”因火柴这个意象,更准确地说因为渴望,使她获得了如后半部分所写的温暖、满足、安宁、慈爱、快乐这些“幸福”。

“不幸”与“幸福”之间有了渴望,便形成了一个拱形的结构。

其次,第二部分中关于小女孩获得“幸福”的描写具有反复叙事的结构特征。

四、罗嗦累赘,而是看似使用简单,实际上经过认真选择的词语,加上不时重复强调主题的主要词语,以期加强叙述效果,起到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叙事效果。文本从第五自然段开始,到十一自然段,小女孩一共划了5次火柴,小女孩第一次看见了火炉、第二次看见了烤鹅、第三次看见了圣诞树、第四次看见了奶奶、第五次奶奶把她抱了起来,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的地方。如果将小女孩这些梦想罗列在一起,不是更一目了然吗?可是安徒生却是这样,一次次地反复描写,把这些美好的梦想放在了五次点燃火柴的过程中,不仅写出了小女孩梦想变化的嬗递,也用女孩的动作——“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表现出女孩对于光明与温暖渴望的执着。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的反复叙事,不仅读起来引人入胜,更于不经意间让人性最美的光芒辉映于读者的心田。

4、背景。

要使文本细读不致浮于表面,应该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创作环境、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情„„我们必须把握这些元素方能“得作者之用心”,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深刻。背景虽然通常并不直接显现于文本之中,但却决定着文章的笔力走向、意蕴主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为一篇西方童话,读者解读的时候必然要考虑西方文化的背景。安徒生的童话之所以不朽,原因之一是其童话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这位有着基督教信仰的作家,作品主题中总是洋溢着美好与高尚,谦卑与高贵,恬淡隐忍与梦想的追求——这人性最光辉、最伟大之处,为此作品的宗教内涵同样值得重视。文中两次提到上帝:“有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到上帝那里去了”;“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和上帝在一起”。选入教材改编之后的课文呢,把后一句中的“她们和上帝在一起”删掉了。当然,教材编写者为避免歧义,这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前文提到“上帝”,删掉后者,没有承接,显得突兀。没有了天堂光芒的烛照,那个“地方”,让人想到的依然是死亡,带给人的还是一种感伤。可谈到“上帝”,寒冷孤独中的人儿便有了依托,有了一个可以获得满足的地方,避免了生死离别的痛苦与悲伤。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美好、善良、幸福在一起!

如果我们站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考量,这也许并不是迷信,而是灵魂的寄托、精神的皈依。正如安徒生说“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因为有了文化背景的支撑,在解读这篇经典的童话时,我们就可以抖掉政治的包袱:不必过去那样仇恨资本主义。虽然以“西方基督教”文化来阐释这个经典童话并不一定是唯一的选择,有关“上帝”的言说也不一定要加之于人,但如果我们通过自己的教材解读和教学,带给孩子的不是苦难,而是梦想;不是绝望,而是幸福,童话的积极意义方能由此显现。而这也是符合课标“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精神。

其实,背景就是一条河流,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催生这条河流的浩荡迤逦,虽然流淌的过程中也会接受或分化一些小的溪流,但其主流则是日益壮大的。在这漫长的流变中,一个个的作家,一篇篇的作品,自然成为这大河流中的“一滴”,有其自身的“个性”,但也自然会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主流”的特色。所以,把文学作品放在文学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解读,就可能具有历史的眼光,可能对文本的深厚内蕴做出更为深透的阐释,并发掘出文本中所蕴涵的独特的价值及意义。

二、文本细读与主题生成若说文本细读为我们提供的,是散乱的珍珠的话,我们必须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形成课堂教学清晰的脉络和结构,整合成一幅图景。而这样的组构靠什么呢?主题!围绕主题,将语言、细节、结构、背景等相关内容,有梯度、有逻辑地整合为一体,从而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达成人文性。这样一来,教学的设计就可借助整体框架性的问题,把细读的内容拎起来。

于文本规定性的尊重。

但从文化背景的角度继续往深入思考,安徒生所赋予的小女孩形象,是文化浸润下的自发体现者。小女孩面对那样无情的苦难,却能够埋藏在心中,忍受并忍耐,接受并承受,这便是一种隐忍。这里的“隐忍”不是我们惯常理解“卧薪尝胆”、“小不忍则乱大谋”,而是向人们暗示心中拥有上帝,乐观地渴望、期待未来,人终将走向幸福。我们不是宣传宗教,但要尊重多元文化,要体会到安徒生文字里面的基督式的同情与悲悯的情怀。女孩已经不是单纯指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她的形象基于现实也超越现实,作家通过作品赋予的这个形象特殊的指寓。当我们深入细读文本后,潜在的信息和意义复活,小女孩“幸福”的形象在表面“不幸”的旷野深处非邀不至。于是,我们在第二课时,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出发,将解读到的幸福的本源——“对苦难的隐忍,对梦想的渴望”作为主线。

我想,安徒生在用这篇童话给痛苦的人催眠,让人从潜意识中认识死亡,认识现实的痛苦,但他同样也像一个高明的催眠师一样,没有忘记去唤醒人们——安徒生用塑造美,并将之“消失”的方式来,来激起人们对生命的感激。于是,用一个问题“童话读完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天使飞走了。剩下我们,该怎么办?”使学生感悟到:幸福着幸福更好,但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应当学会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拥有一颗面对苦难的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获得属于自己幸福!这样,“幸福”方能成为一个联系学生精神世界成长的核心语词,常驻于心。

经过上述的细读,如拨云见日,我们清晰地把握了这篇童话完整、独特的“文本意义”。当然,因为阅读经验、审美趣味、阅读情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教师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是有差异的,甚至有可能“误读”。当然,这样的“误读”不可避免,甚至无须避免,因为“我曲解,所以我多解”,这“误读”中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读者的创造性。但,作为细读的教师,最重要的是从细读后的“感觉”出发,从自己感受最亲切、最深刻、最新鲜的“词句”出发,以主题提纲挈领、纵横捭阖。

说的主题的达成。

伟大作家的高明之处是善于蕴无尽之意于有限之文。尽管对文本如此细读,也未必能完全发现作者的“本意”。但除了这样的通道,还能有怎样的坦途能与作者神交若此?尽心已矣,虽不能至,但心安若素。

愿安徒生欣然。

(《小学语文教师》200。

9、3)。

窦桂梅秋天怀念教学设计

刘春丽。

今天,又一次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觉得窦老师的课真是越来越精彩,让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下面就这节课我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窦老师以“走进母亲怎样好好儿活——探究‘我俩’好好儿活——思考‘我们’好好活儿”为交流的主线,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由地说、补充说、选择说。学生人人都说,人人都有体会,人人都有发展,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高了。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抓准关键字词感悟文章的主题。

在教学中窦老师把主题由“母爱”升华为“好好儿活”。为了体味母亲的这句“好好活!”,老师引导学生反复吟读。交流“句中有这么一个字,‘忍’母亲在忍什么?”这一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孩子的心窗。老师不仅仅让学生体会毫不张扬的母爱之伟大,而是更多感受母亲用自身的行动来诠释“好好儿活”的真谛。

三、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的精彩,悟的透彻。

“读出感情”是语文课堂经常听到的,怎样读才是“读出感情”?今天窦老师作了一个示范,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后感悟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体验与文本朗读很好的结合起来,读出了文章的韵味,也读出了自己的韵味。教师让学生通过几个词的体会去感悟上下文。然后再把这种情感从语言中读出来。

四、迁移导行在读思结合、读议结合的基础上,学生受到了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窦老师还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习本课的收获。让学生把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带到生活中去,以情导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堂效果非常好。

在窦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朴实、扎实、厚实、踏实、丰实。感受到了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少一些花架子,多关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节课从设计到教师的授课都很精彩。

窦桂梅教学设计

我认为,语文教材采取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我认为,这种方式的特点有:第一,着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联系,进行(有序组合)同质或异质建构;第二,立足于学生生活领域,进行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引起质疑、猜测和期待。

主题教材的编写体例不仅可以作为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于是,我在实验的“三个超越”(即“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开始了“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是怎样进行主题教学。个人以为,主题教学就是要从精神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其要义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所谓“入境始与亲”。再通过对重点(最好是经典的)文本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我称之为“典范方为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谓“拓展求发展”。在重视过程的生成中,实现真正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其优势是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而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具体主题教学内涵阐释详见2004年第12期《人民教育》)。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让学生一课一课地学,缺乏主题的统整和提升。也有教师对主题内涵认识不够,一味注重形式,丢掉文本间的组合以及文本内涵的开掘。另外,由于在编排中,把“语文知识的落实”安排在每个主题单元后的“语文天地”、“语文实践中”,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下面如“读读写写”等训练项目。这就造成有些教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没有将语文的工具性的学习“融入其中”。

对于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样式,应该允许百家争鸣。主题单元的形式也只是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我也希望可能有其他编排方式,如以题材形式,以“语言的感觉”,以“点亮语言的灯”等形式编排。参差多态,就会百花齐放。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教材模式。目前大家正探讨主题教学,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的主题教材也会被新的理念所发展,甚至代替。因此,无论是主题样式还是其他样式,所要发挥的是自己的特色,弥补的是自己的不足——而这,就要靠使用教材的教师。作为一名实践型的教师,怎样更好地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合理使用教材设计课堂流程,是最关键的。

比如,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高明的教师会带领学生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既跟着作者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也能在经典的语言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陶冶和升华,从而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文字。

对于有点缺陷的课文,高明的教师也会“变废为宝”,要善于经营文本,用补充或修改等手段“美容”教材,既而丰满文字的形式美和流动美。

有了以上的本事,教师就不会死守着教材。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创造,甚至还可以发展经典的内涵;引领学生“经营”句式和文本结构,去补白,延伸,演示„„从而模糊和消解主体和客体、作者和读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展现一种流动的美。

想起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篇很有时代感的文章,却也谈不上经典。教学之前,周老师事先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带着阅读期待走进课堂。对一些好的词句引领学生进行“咀嚼”不谈,下面重点谈谈他对课文一句话的处理——“因为人们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地球有限的矿产资源正面临枯竭。”这句只讲了矿产资源的枯竭。教学时,周老师要求孩子把收集到的材料也用上面的“„„因为„„”的因果句式说明其他资源的情况。于是,学生们纷纷谈到———因为滥砍森林、滥垦坡地,长江的秀色正被滔滔黄水代替;因为我国土地沙化严重,沙化的速度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因为大气污染形成了酸雨,使得植物枯死,湖水变质,建筑物严重损害,成了“石头的癌症”„„这样做,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丰富了课文内涵。

收集的相关文字材料是不是语文?补充纪伯伦的《田野里的哭声》是不是语文?模仿书上句式表达感情能分清哪是工具性,哪是人文性?如果说周老师用“人文”的方法来“教”语文,正是通过体会“人文”而享受“语文”之美!由此,引起我进一步思考的是——今天的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今天呼唤怎样的语文?周老师没有就课文本身进行枯燥的分析,恰恰抓住了文字后面的东西,为我们打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我们在文字中感觉到了地球母亲的心跳,地球母亲的呼吸。因此,在学生的心里,地球已经不再是地球,地球是母亲,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可亲、无私、慷慨的母亲——语文在这里生成火种,激起的是学生无限的想象、豁然开朗的顿悟、情思勃发的智慧。

也许,音乐的伴奏不属于语文的范畴,但在高素质的教师眼里,不会因为它不姓语文而把它拒绝在语文的课堂之外。要更新对“语文”的认识。语文课不仅仅是语文。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是舍本逐末,只有语文的语文课会味同嚼蜡。

目前,有些教师大声疾呼:语文课已经没有了“咬文嚼字”,语文成了其他学科的伴娘。语文课还不如回到“解放前”。也有专家特别强调——“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这些呼吁确实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往往就产生了危险。这种忽略言语精神的认识如果走向极端,将助长工具主义的回头。任何的形式离开了内容仅是无生命的空壳而已。说得极端点,倘如此理,我们的语文教材何须劳师动众殚精竭虑遴选佳作,按照“常用几百句”之类编排有体系的语言练习足可矣。我相信王尚文老师所指的绝对不是如此的简单。但如果语文的最后落脚点应停留在“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上,必然又回到几十年前语文教育的死胡同里。我不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背离了今天儿童的天性,放弃语文的灵性,让儿童在语文的牢笼中,受尽文字的折磨。

就语文自身特点来谈,梳理20世纪语文的概念,我们发现,语文自从被分科以后,从历史到今天,根本不是简单的学科,它不同于数学和物理之类。我们必须用超学科的观点看待当今的语文。因此,我们在思考语文定位的时候,是站在语文本位来谈,还是从学生的学习本位来谈,甚或在整个民族大文化背景下谈?我们最终的语文价值取向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关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不是就语文而学习语文。

看看我们的语文课堂:孩子很难“静下来”,带领他们把玩语言时,孩子们显得很不耐烦„„坐不住板凳的他们基本患上了“多动症”。中小学生本来需要花大量时间感悟语文,但由于多学科的学习压力,再加上语文课时的减少,更有学语文时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使语文学习处于危险的边缘。凝神静气读书已经很难做到。恐怕,像贾岛、韩愈那样静心苦吟“推敲”的佳话将成为绝唱。因此,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量,以及写字、写作等要求恐怕真正落实实在不是那么简单。

重返朴素课堂。

本报记者王鸣迪。

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当我们对这位年轻特级教师的创造力发出赞叹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点:超越必须始于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原点,这就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甚至有人说,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是不负责任的。对此,窦桂梅觉得委屈。那就让我们走进名师的“家常课”,从“学好教材”的原点开始,审视窦桂梅的教改主张,看看“三个超越”到底是要拔着学生的头发离开地球,还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改革创新。

《黄河象》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文章介绍了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化石的情况,对化石的形成缘起进行了推想,并交待了发现化石的经过。很明显,这不是一篇“文学味”很浓的课文,但窦老师把它处理得很“语文”。她抓住课文中“假想”和“推想”两个关键词,采用角色转换的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这一设计出人意料地朴素。她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展开,没有补充其他资料,只借助一台幻灯机打出几个问题、一幅静止的图片,照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不能不令人佩服。

首先研究“推想”。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窦老师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科学家”的胸卡,让他们写好名字、戴在胸前:“你现在就是科学家,这篇课文的内容,就是你想象和推想出来的。研究之后,讲讲为什么这样想。”这种角色转换使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自主学习课文。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这些小科学家,一会儿要进行想象和推想,你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有怎样的科学态度?”往日调皮的孩子在窦老师的课堂上都变得特别懂事:“要特别认真”,“我会做到细心”,“仔细观察”,“还要有坚强的毅力,遇到难题决不退缩”。听听,五年级的孩子说得多好啊!本该教师强调的学习态度变成了“小科学家”们的“自律”。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角色转换把课文的内容变成了学生的推想,孩子们真正在课文中走了一趟。

接下去,窦老师领着孩子们进行“假想”:“现在你不是科学家了,而是个小作家。听了科学家的推理假想之后,要是让你写的话,你会怎样写?你非得停留在课文作者的那种写法上吗?”学生兴奋地跃跃欲试,提出了几种调整文章结构的方案。教师没有提什么顺叙、倒叙、插叙,没有提什么续写、扩写、改写,但是,学生却自然而然地运用了这些方法,因为“作家”的角色让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创作”之中。这样,从内容到形式,从态度到知识,学生在“科学家”和“作家”两种身份的切换中经历了一次快乐的学习之旅。

如果仅仅有这些,这堂课似乎还缺少点什么。在学生说出了调整文章结构的几种方法之后,窦老师提示:“从内容上考虑,有没有创新的想法?”——“假想”在这里又插上了翅膀。

开始,学生一时之间似乎还没回过神来,她就进一步启发:“假如我也是作家的话,我就想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有的想象可以超越原作者。例如,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学生开始渐入佳境:“也可能是两群大象争夺领地,一方追逐另一方,不小心陷进去了。”教师乘机“扩大战果”:“在北京的古生物博物馆里,黄河象的尾椎是假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假想推理的空间,它的尾椎哪里去了呢?小组合作,大胆创编!”学生的思维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两头公象争夺地盘时被对方咬掉的”,“母象救公象时用鼻子牢牢地卷住公象的尾巴,一使劲拉断了”。就这样,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的理解很到位,思路通畅开阔,想象丰富合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同时,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可圈可点的细节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比如,教师对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尊重:“你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我们就来读出属于‘自己的滋味’好不好?”比如,教师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你们看我刚才提问题的时候,从课题到文章的字句以至课文的内容,只要有疑问,就可以提出。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学习的科学态度。”再比如,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交际技巧:“你得评价呀,说说人家答得怎么样?”“握握手,说声谢谢。”窦桂梅认为,教育是由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而对于教学细节的思考则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素养底蕴是否深厚的标志。是啊,这堂朴素的公开课之所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不仅在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而且在于精心打造之后自然流露出的细节之美。

善舞“太极”的人——回应《原汁原味窦桂梅》。

高明的营养师本报记者王鸣迪。

窦桂梅认为,对于经典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仔细揣摩文字的魅力,而对于那些不够精彩的课文,教师则应具备一双慧眼,或略“讲”、不“讲”,或大胆“手术”。

她曾以入选不同课本的两篇描写荷花的文章为例来阐发:一篇是叶圣陶的《荷花》,另一篇是北京出版社编写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夏夜荷花》。既然是以“荷花”为题,文中有描写荷花的语句自不必提,限于篇幅,我们略去这些“核心”的描写语句,仅仅把两篇文章的结尾来进行一下对比:

“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跳舞。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荷花》)。

“荷花从不孤傲,要开就是满池满堂,方圆一片,给人一种壮观的美。荷花从不娇贵,只要有泥土和水,她就能生长,就能开花结果。荷花根茎节生,老根纵横,新枝交叉,雷雨骤来,荷花依旧,真是风也不怕,雨也不怕,一任九天雷电鸣,她在水中放奇葩!荷花毫无私心,她把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实,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了人类。荷花啊,荷花,你多么美啊!人们怎能不赞美你,称颂你呢!”(《夏夜荷花》)。

聪明的读者一定早已看出高下:第一段文字作者写自己看荷花时的想象,营造了一种“人花难分”、“物我同一”的意境,而第二段文字却生硬地给荷花贴上了三个道德标签——“不孤傲”、“不娇贵”、“毫无私心”,像是学生的习作一般,缺少直达人内心的力量。因此,窦桂梅认为,教师面对叶老的《荷花》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教教材,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而对于《夏夜荷花》,教师则可以补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帮助学生体会夏夜荷花的特别之美,而不宜将教学重点放在挖掘课文对荷花“品质”的表述上。

谈到补充教材、拓展内容应注意的问题时,窦桂梅强调,“一定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既不能任意抛弃教材文本,也不可肤浅认识文本的内涵。例如,在教学《渔歌子》时,教师应该好好让孩子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蕴。但有的教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后,便急忙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对《渔歌子》的景物描写进行拓展,却忽视了原词中表现的独特意境。类似做法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

对此,窦老师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没有品读、交流环节,没有引导学生在情感和文字里走个来回,仅仅有从文字到情感的‘读懂了什么’就引发开去,就好比电力很猛的钻头在水泥地上擦滑,没有深入到文字的骨头里。”

一会儿是“教教材”,一会儿是“用教材教”,一会儿是“删减课文”,一会儿是“美容增肥”,其间的门道可谓变化无穷,需要教师潜心去钻研——具备了这个能力,教师就像一个高明的营养师,有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窦老师打过这样的比方:用“慧眼”去批判地选用教材,既不能放过那些营养丰富的“主菜”(指教材中选入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又要明白哪些“主菜”不能直接上餐桌(有待处理的教材文本),还需经过配料的辅助才行(补充资料);用“巧手”将“主菜”、“配料”适宜地组合在一起,做成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指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带领其走进文本)。要想做到这些,教师首先应该做个“美食家”,从长期的积累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先要自己知道什么好吃,才能把学生的菜谱设计好。

卖火柴小女孩教学设计窦桂梅

一、引出“不幸”

师:(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生:(接读)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生:我感觉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觉这个小女孩个头矮小。

师:那么卖火柴的(板书:小。至此补充完整课题)小女孩,给你怎样的印象呢?打开书浏览全文,谈一谈。(学生静场,进行整体阅读,之后汇报。)。

生: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非常可怜的小女孩。因为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气。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穷苦的小女孩。因为在大年夜里别人都是一家人团聚,而她却在卖火柴。

生: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缺少疼爱的小女孩,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会打她的,而且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也去世了。

师:真好!同学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会发现从文章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就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这节课咱们就带着你们自己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的文字中去,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出刚才你们的这些感受的。

点评: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一是感知整篇课文的情感基调,再就是感知小女孩的形象。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去获得感受,通过交流,把读到的小女孩的形象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并且能够用课文中的语句说明自己的感受。

二、解读“不幸”

(一)寒冷。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来,读读第一句话。(重点品味第一句。)。

生:(齐读)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瞧,读到一个“冷”字,就自然会想到这个冷字背后的信息,这是告诉我们——。

生:天气冷。

师:那么“雪”呢?它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生:冬季)。

师:这是什么季节?(生:冬天。)。

师:那“黑”呢?

生:时间。

师:瞧,当你细读每句话,读到重点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词后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现在,再读这句话,味道就不一样了。(生随着老师的手势有感情地齐读)。

师:一个“冷”极了(板书“冷”),就已经让我们感觉到很冷了,再加上“雪”,再加上“黑”呢?生:看到这样的三个字,让我感到那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极了!

师:那我们应该在这个“冷”的前面加上哪个字,才能体现这不是一般的冷呢?

生:加一个“寒”,让我们感到寒气逼人,令人觉得冷得可怕。(生板书:寒)。

师:好,就是这句话,我们又读到了一层意义。来,我们把读到的寒冷送到句子中去,读读。(指导学生用两种形式朗读这句话,一种是由强到弱,一种是由弱到强。朗读略)。

师: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真会阅读。窦老师在阅读这句话的时候,也你们一样抓住重点的词语读出了和你们相近的感受,于是在旁边把那些信息和感受批注了下来。

(课件展示教师阅读批注的文本内容。)。

点评:抓住开头一句话,这句话看似简单却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冷的夜晚,预示着这一天的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天气寒冷,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用两种形式进行朗读。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本功,也是理解文章内容的有效手段。教师展示自己对文章的批注,给学生进行示范,学生看清楚以后,也能够根据“例子”,写出自己的感受。这里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执教者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深意。

(二)恐惧。

师:在下面的几句话中,哪个词语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等分享给我们。

生:我觉得“光着头、赤着脚”说明了小女孩的穷苦,大冬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

师:是啊,小女孩从头冷到脚。

生:还有“大年夜”。“大年夜”本来是一家人快快乐乐温暖地在一起,而“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还在街上走着,说明了寒冷不仅仅是天气的寒冷,小女孩的内心深处更寒冷。

生:“一向是他妈妈穿的”说明小女孩非常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

师:那就是说,小女孩一向就没有鞋穿。好啊,就这样细细地读,慢慢地品。

生:“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我觉得这个男孩太调皮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

师:是啊,一个“摇篮”读出了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生:小女孩已经够可怜的了,“她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我从这个“吓”字看出小女孩当时一定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板书:“恐惧”)。

师:就在这样寒冷环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没有办法(出示第二自然段,师引读:这一整天,谁也——生接读: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生接读: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我把你们想象的这些“谁”去掉,看看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去掉“谁”的句子)。

生:我认为用上两个“谁”,我眼前就浮现了那些形形色色的、衣冠楚楚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注意这个小女孩,可以看出人们的冷漠。

生:“谁”指每一个人,“没有人”指一批人,范围很广泛,没有第一句的程度严重。“谁”字特别强调没有一个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给一个人给过她一个钱。更能看出社会的冷漠,人们的无情。

生:这一整天,小女孩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

师:既然如此,安徒生为什么偏偏不这么写?

生:“谁”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说没有人买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而第二句话是站在小女孩的角度来说的。

生: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让人体会到小女孩辛辛苦卖了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同情她,这样更加强调了这个人世间的冷漠无情!

点评:从这部分的教学来看,表面上教师是让学生抓住一些词语谈感受,其实教师是在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外到内地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小女孩的贫穷、寒冷,学生能够一下子感受到,教师就没有再进行指导。在体会周围人的冷漠无情时,教师抓住了重点句子“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通过变换句式,让学生了解了内容,更让学生体会到没有人同情她,可怜她。教师在这里进行了及时的总结,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推敲比较联系上下文能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这样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积累学习经验。

(三)饥饿。

三、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哪个词,哪句话触动你,就把你读到的信息、感受批注在旁边。(学生充分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批注)。

师:我们先来看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来,谈谈你读到的信息、感受。

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觉得小女孩“哆哆嗦嗦”就是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又“光着头,赤着脚”走,“又冷又饿”。

生:小女孩是饿极了,那叫“饥饿”!

师:(板书:饥饿)读出了这寒冷,这饥饿,你一定会在此处批注一个成语——(师手指板书)。

生:饥寒交迫!(学生在文章中批注:饥寒交迫)。

生:“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我觉得小女孩很美,可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

生:“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说明富人家很有钱,而小女孩却在这个大年夜在街上走着,冷着、饿着,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生:小女孩这么美,她没有注意,没有人和她一起过大年夜,可是她却忘不了,我觉得这个对比,更让我感觉到小女孩的可怜和不幸。

生:是安徒生在说。

师:此时,作者本人已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于是通过这样的一句话流露出来。瞧,这就相当于批注!

点评: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

三、四自然段进行批注。学生有机会进行学习实践,他们能够把前面学到的方法,积累的经验,在这两段中验证和发展。从学生的批注来看,他们能够抓住重点的语句进行品评,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她可没注意这些”“她可没有忘记这个”的追问,让学生能够进入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四)孤独。

师:我们来汇报读第四自然段获得的信息和感受(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生:我在第四自然段中,读到“她找了房子的一角坐下,蜷着腿,缩成一团,可她觉得更冷了。”一句,我觉得这个冷首先指天气非常寒冷恶劣,第二我觉得她的内心非常寒冷。从下面的一句可以看出来——“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她爸爸又会打她。”

师:联系上下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好!继续——。

生:“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她家里是多么贫穷!用草和破布堵住,可是风还是能灌进来。”这里“灌”可以感受到风的威力,她的家里真的很冷。

生:我发现,从开始读到现在,哪儿都是一个冷字。这里的“冷”有两个意思,一是她们家本身很冷,二是她们家没有关爱,“她爸爸会打她的”,我想如果她爸爸能给她一点温暖,她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在墙角呆着,一定会回家呆一会儿的,所以,她的心一定也是冷的。

师:你们很会注意整个段的联系与把握。如果说读到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我们还读到了家庭环境的冷淡。可以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冷酷的。看,(屏幕出示小女孩配字画像)茫茫黑夜,小女孩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墙角边,想象小女孩什么心情,为这幅画像题词吧。

生:我觉得她的神情是悲伤。

生:我觉得她是那么孤独,那么无助。(生板书“孤独”)。

生:读到此处,看到小女孩蜷缩在墙角的样子,我想流泪,她怎么这么不幸啊。

点评: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已经从环境的寒冷,周围人的冷漠,进入到家庭的冷淡,学生通过这样一步步的体会,能够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他们会感受到一个无助的小女孩。让学生为小女孩的画像题词,一是能够让学生把积蓄的情感表达出来,二是让学生能够更深切得关注小女孩的内心。既重视了情感的领悟,又能够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五)痛苦。

生:第四、五次点燃火柴,她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奶奶。

生:(齐)小女孩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尽管小女孩穿着那双没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她穿过马路的时候——。

生:(齐)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师: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呢——。

生:(齐)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

师:本来应当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帮助,但是——。

师:小女孩本来想点燃火柴,获得温暖与快乐,然而——。

生:(齐)火柴又一次熄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高的墙„„。

生:是无奈。

生:是悲伤。

生:是痛苦!(生板书“痛苦”)。

师:饱受苦难的小女孩,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

生:“奶奶!”(惊喜地)。

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

生:“奶奶!”(快乐地)。

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么请求奶奶?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急切地)。

师:我听到你急切的请求里还有哀求,谁再来?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哀求的)。

师: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生再读)。

师: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

师: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一定是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再读)。

师: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生齐:小女孩的生命。)。

师:(出示句子:“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如果请你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标点,你会怎么加?

生:可以加上两个感叹号,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死了,没有人关心、同情,我非常愤恨。(生读)。

生:我觉得中间可以加上逗号表示没有说完,后面加句号。句号就是故事沉痛的结局,表现人们的冷漠无情。

师:生命的戛然而止,如此脆弱,小小的句号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更是在表明一个残酷的现实,惊醒那些冷漠的人们。

生:我会给它加上逗号和省略号,小女孩会到哪里去了呢?生命就这样死去了吗?有一种忧愁的感觉没有诉说完,给我留下回味的余地。(掌声)。

生:我觉得中间的还可以用破折号,我觉得这样更突出了小女孩是在大年夜死去的,更突出了大年夜,正说明了小女孩的凄惨。(生朗读)。

师:你和叶君健爷爷用的一样,他也用的破折号呢。„„。

师:看来,不仅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理解。因你们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天使死去,弱小生命定格于狂欢的圣诞夜,定格于绝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点评:通过一次次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的痛苦。这种体会不是脱离课文的语言空泛的谈论。把课文中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一次比一次感觉强烈。这种对语言的有意识组合,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课文,应该把前后的内容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体会。为了更好的体会情感,在前面让学生集体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读请求奶奶的一段话,这种读是入情入境的读,融入的是学生自己的感情,进入的是小女孩的心境。对标点符号的探讨,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训练。阅读中需要读者去推断,教师出示了没有标点的句子,就是让学生利用上下文的信息来合理推断。这种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文本,他们需要调动一切信息,还要动脑筋来想,最后才能得出结论。教师并没有给出唯一答案,可以看到,执教的重点就是通过加标点的过程,加深理解,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合理推论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引出“幸福”

师:你们看,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像刘芊芊,像我们一样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批注了这段话。看来,批注不仅可以写下信息,写下感受,还可以写下疑问、写下思考。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已忘却了同情,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面对这一个个“为什么”,我相信,你也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要问。

生:为什么,人们放弃了怜悯?

生: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掌声)。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生读)“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到另一个世界其实就是死了,为什么说是幸福的呢?

生: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

师: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

点评:在此处引入文本,让学生从其他读者的角度来看看别人是怎么来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为学生抒发阅读感受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让学生问出自己的“为什么”,把情感引向深入,同时让他们以引入的文本的形式,把自己的话说出来,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训练的机会。

二、解读“幸福”

(问题:为什么第一次憧憬和第二次憧憬颠倒了呢?是排版错误还是有意为之?)。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读“烤鹅”一段)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瞧,烤鹅正从盘子里跳下来,太有意思了。

师:瞧瞧安徒生,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配以形体的动作,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

师: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

生:这只烤鹅要让小女孩把自己吃下去。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

师:这样,小女孩也就获得了满足。(板书:满足)注意啊,小女孩那么饥饿,没有冲上去,而是烤鹅主动奉献自己的身体呀。谢谢你们,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此时的幸福一刻。继续交流。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生读“火炉“一段)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她一定感到很温暖。(板书:温暖)。

师:谢谢你。又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幸福。让我们再来读读吧!(生再读)。

生: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

师:多美的对称语言。再来读出这温暖的感受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句话,师生合作完成。)。

师: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颗圣诞树太大了,太美了。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生读)。

师: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瞧!它们正向小女孩眨眼睛。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贺卡,你们在向小女孩眨眼睛,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找到一个女同学扮演小女孩,进行口语交际)。

生:小女孩,愿你远离寒冷,不再饥饿,我们会永远陪伴着你。

生:小女孩,你已经承受了那么多的孤独与寂寞,让我来安慰你的心灵吧。

生:小女孩,相信未来,你一定会告别寒冷、告别恐惧,告别痛苦,只要你内心拥有美好!(掌声)„„(举手的同学更多了,纷纷急切的想送去自己的祝福)。

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馨、美好。(生板书:美好)。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是啊,也可以说是安宁。(板书:安宁)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

(出示句子,生读。师板书:慈爱)。

生:“奶奶!”(兴奋地)。

师:小女孩得到了温暖,该怎样呼喊?——。

生:“奶奶!”(激动地)。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恳切地)。

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那么此刻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泪,还是伤心的泪吗?

生:不,那是幸福的泪花。

师:那么这里的“啊”应该是怎样的语气?(指导学生朗读“啊”的不同感叹,体会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语气。学生创造性的朗读,引起听课老师阵阵掌声。)。

师:现在,小女孩好不容易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她可能还有更多的话儿想讲给奶奶听,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生:奶奶,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请把我带走吧!

生:奶奶,我知道只有您才能给我温暖,给我慈爱,所以,您就把我带走吧。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把我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恐惧、没有孤独、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配乐静听,课件滚动课文文字。)。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师:就这样,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生读最后一段)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俩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板书:快乐)点评:通过五次憧憬的画面深刻领会小女孩的“幸福”,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带来的意义。这种多角度的对幸福的注解应该关注到,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最应该关注的还应该是执教过程,使用了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这种目的的呢?可以看到教师时刻抓住了课文的语言,让学生体会“摇摇摆摆”的动作,让学生注意“温暖”对“暖烘烘的”,“明亮”对“旺旺的”,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在于体会幸福上,而且时刻离不开课文的语句。再就是教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式,多次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感情朗读体验这些幸福感觉。教师还不忘记口语交际的训练,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在送给小女孩的画片上写上什么,达到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目的。

寻源“幸福”

师:为什么安徒生把这些梦想安排在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的过程中呢?

生: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实现了她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

生:她一次一次的擦燃,说明她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生板书:渴望)。

师:我会批注下面的话: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点燃火柴,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这样写读起来一波多折,引人入胜。你们再来对比课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对照黑板两节课批注的词语。)生:我发现了残酷的现实生活与小女孩的美好的梦想是完全相对的。

生:越是孤独,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痛苦,越是渴望得到快乐。概括来说,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幸,她就更渴望内心的幸福。

生:小女孩能看到这么多美丽幸福的东西,她怎么就偏偏看得到呢?

生:因为小女孩心中的梦想是那么美好。

生:因为女孩心中一直被这些美好的东西占据着,越是痛苦,越希望心中的那份美好实现。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中,进行角色转换。假如把小女孩换成你,试想:(屏幕出示,上节课梳理女孩不幸的语句)。

生:我很生气。

生:我特别伤心,我恨爸爸。

师: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不让说出来。)。

师:你们刚才说的,甚至你们想要说的,我都可以理解。可课文写的小女孩如你们一样的表现了吗?别忘了,小女孩那么饥饿,都没有冲向烤鹅,而是烤鹅自己向小女孩走来,死亡来临的时刻,小女孩也是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那么这些字里行间究竟隐含着小女孩一颗怎样的心灵?就请拿起笔,把你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批注在课文中吧。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板书:隐含。配乐,生写,之后汇报。)。

生:小女孩,你经历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和痛苦,你得到了温暖、满足、美好、慈爱和快乐是应该的,祝你以后过得更幸福。

生:小女孩,别人对你那么冷漠,就连小男孩都嘲笑你,可你为什么选择沉默?要是我,我就受不了,我会埋怨,难道你愿意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你应该在美好的世界里飞翔啊。

生:小女孩,你是那么善良、那么美丽,但是苍天却是对你那么不公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会把你带回家,让你在幸福中生活。

生:小女孩,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你都能忍受,你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啊。俗话说吃亏是福,你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幸福的!

师:你说的忍受,不就是隐含在课文中的小女孩的隐忍之心吗?(要求学生批注在课本中)。这是埋藏在心的忍耐,承受。是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这小小的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啊。(板书:把“隐含”的“含”改成“忍”,最终变成“隐忍”。)。

点评:实际教学的困难不是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恰当的实施教学。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很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把两节课的板书让学生对照,学生就会产生思维的矛盾,一边是痛苦,一边是幸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当要求学生把文中的“她”换成“你”以后再读的时候,学生的情感投入更多了,理解就更充分了。

提升“幸福”

生:是有上帝的地方。

师:所以叶君健尊重安徒生的原作,写上了这句话——(出示课件:“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师: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

生: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一切善良、美好的东西在一起。

师:所以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后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生读)。

生:我们要寻找自己内心的幸福,即便是生活对你不公,你也要无条件地寻找幸福。

生:小女孩点燃的不仅是小小的火柴,而是梦想,是执着,我们无论何时一定心怀梦想和渴望,而不是抱怨和不满。

生:我想,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拥有爱。有爱就有温暖,就有安宁,就有快乐,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点亮整个世界!(掌声)。

生:想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感到我们多么幸福啊,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日子,感恩自己的爸爸妈妈、家人,感恩这个社会。

生: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只要你拥有一颗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获得幸福!(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完成上面的内容。)。

点评:引入了原文中的一句话“她们跟上帝在一起”,引入了安徒生写作以后的话,让学生能够跳出这篇文章,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小女孩。安徒生的希望就是他写作这篇文章的出发点,读者有必要了解作者的想法,否则的话,阅读认识就会显得单薄或片面。教师的引导不仅在于知道安徒生是怎样想的,还让学生回归自己的内心。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幸福不在上帝那里,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总评:

这篇课文的教学,突破了以往的文章解读方式,改变了小女孩在读者心中的形象。窦老师通过多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一个“痛苦”的小女孩,同时又看到一个“幸福”的小女孩。相信学生学习以后会有新的感受。六年级的多数学生已经知道这个故事,在他们的心中小女孩是“可怜”的,这是他们走进教室以前的看法。当学完这两节课以后,小女孩不仅仅是可怜的,她是寒冷的、饥饿的、恐惧的,她还是美丽的,乖巧的。周围人是冷漠的,爸爸是冷酷的,但是小女孩心中是充满了美好向往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小女孩已经可怜到极点,因为她一无所有,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小女孩有一颗“富足”的心,在如此的艰难面前,在别人看来已经无法生存的时刻,她凭借着小小的火柴的光亮,看到了她真切的梦想。窦老师通过教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完美的小女孩的形象,一个在痛苦与幸福中交织的勇敢者的形象。让听者的思维从以往的社会学角度跳出来,也从盲目的同情中跳出来,看到一个在艰难中跋涉的小女孩的形象。如果原来的教学让我们产生对那个社会的憎恶,对小女孩同情的话,那本文的教学就让我们感到一丝温暖,一种现实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如果说文学的力量是滋养人生,那么这篇童话也应该带给学生现实的思考与生活的力量。窦老师在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幸福”以后,再回到现实,回到对学生内心的追问。我觉得这很有必要。童话总是给人美好的想象,安徒生写这篇童话同样是为了带给人们节日的欢乐。在安徒生的眼里,小女孩真的走向了天堂,走进了永远的幸福。语文教师教学,不应该让学生停留在童话的角度,如果说整个的幸福的教学是对学生的催眠的话,那回到现实就是唤醒学生。如何让学生回到现实?我认为在这里用的时间可以再多一些,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为什么她卖不掉火柴她的父亲会打她?对这种现实的思考,能够看到现实的残酷,是世情的冷漠让人们丧失了爱心,是家庭的穷困,让亲情荡然无存。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小女孩仍然没有放弃梦想,更能体会到她是一个坚强的、不屈不挠的小女孩。相信,做这样的对照,学生心中的小女孩就会更突出,也更现实。

如果说这篇文章的教学让我们看到了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话,只是看到了一半。另一半就是窦老师始终在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她在利用课文来教阅读。

多角度解读文本,本身就是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窦老师让学生从小女孩的角度,从周围人的角度,从父亲的角度,从学生自己的角度,从安徒生的角度来感受一个小女孩的形象,这个形象是立体的,是从文字中走出来的形象。教师又时刻关注了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挖掘文本价值的时候始终立足于文本语言,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对标点符号的推敲,对口语交际的训练,对感情朗读的指导,这些都没有脱离课文,都是在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窦老师让语文学习变得富有情趣,细微处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的朗读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用心揣摩与体会。窦老师在引领的前提下,没有忘记放手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看了老师的批注以后,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写自己的批注。在学生谈感受以前,给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的空间。在教师指导朗读以后,让学生能够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示自己风采的地方,也不是展示教师解读能力的场所,课堂成了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地方。

对幸福意义的挖掘是课堂的明线,对语文学习方式的引导是课堂的暗线。窦老师通过两条线的编织,让我们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以我之见,窦老师其实还可以把语文学习的因素渗透得更多,让学生能够从暗处跳到明处,大胆的进行领悟表达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童话这种体裁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体会本篇的原译文与课文的相同与不同。那样的话,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不是就会提高得更快。

小女孩不仅走进了安徒生宗教信仰中的天堂,也走入了学生情感的天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是活跃的、深刻的,语文学习是扎实的、有效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窦老师是用课文去教语文,也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幸福天堂。

窦桂梅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教师鼓励性的言语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我很棒,我真的很棒”的学习自信心。)。

(板书课题,先出示“闪”字的字理课件,让学生从汉字的构形上理解“亲”的字义,并用顺口溜识记为“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父母和儿女,就像根连枝”。然后引导同学们联系家中的亲人、《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我的父亲母亲》的电影等体会“亲人”的含义,最后又回到“亲”字的形义上,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扩展到抗洪找抢险的战士、“sars”肆虐期间的白衣天使等广义的“亲人”;由华夏民族的亲人又扩展到不同国度中相互关爱援助的更广义的“亲人”,随后播放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的一些画面和将有关战事的资料引入了课文的学习。)。

生:再见了,亲人!

师:上了火车了,他们在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火车已经开动了,他们还在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火车已经走远了,他们仍然呼喊着——生:再见了,亲人!

师:为什么志愿军战士称他们为亲人呢?下面就由同学们来好好地讲讲“亲人”,体会“亲人”。

(教师引导同学们讨论“讲”的方法:首先要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有关词句,并把这些词句变成自己的活,然后用具体事实深情地“讲”。)。

师:对以上的要求能做到吗?我亲爱的同学们?(生齐:能!)。

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自信,因为你们很棒,真的很棒!

(学生阅读,然后自由发言。以下发言的具体内容均有所省略。)生1:我讲的是大嫂。大嫂失去了双腿,可是她还背上自己的孩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送了我们几十里路。在战争期间,她……(略)。

生2:我讲的是小金花。小金花……在失去妈妈的时候,没有哭,而当志愿军要离开时,她却伤心地哭起来了,说明她对志愿军的感情有多深啊!

生:我讲的是大娘。大娘在危急时刻,为了救志愿军,丢下自己的小孙子不顾……可以看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友谊真的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

……。

(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都有引导同学们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讲述,还不时地抓住“雪中送炭”“情深似海”等词语进行品味识记,对主要的句段进行感情朗读。每位同学讲完后均进行民主性评价,一些同学讲到期动情处,听课的老师不时报以掌声。)。

师:刚才你们是具体地讲,现在,请你们概括地讲。

生3:大嫂为了志愿军……。

【由具体的讲到概括地讲,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变换训练方式。】。

(同学们简略地概述了三个故事后,老师又引导大家体会这些故事与志愿军战士的联系。)。

生1:为了支持志愿军,朝鲜人民贡献了一切。

师:朝鲜人民为什么会对志愿军这样呢?用自己的话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说说。

生2: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无所畏惧;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不顾自己的利益。

生3: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不怕牺牲;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不怕危险。

生:再见了,亲人。

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志愿军战士,在这分别的时刻,你想和谁告别就对谁说,想说的话可长可短,看看谁能把自己心中的深情表达出来。

生1:我想和亲爱的土地和朝鲜亲人告别——(深情地)“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生2:我想与大娘话别——(劝慰地)“大娘,虽然你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但我们所有的华夏子民都是您的亲人。您老人家往后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生3:我想与小金花告别——(鼓励、劝说地)“小金花,你勇敢、坚强,是一位了不起的孩子。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

生5:我与大嫂告别——“大嫂,你真了不起……大嫂,你快回去吧。”……。

(教师打开视频,屏幕上出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话别的画面,画面里叠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不,永远不会”的这段文字。)。

师:我们来看看,这就是当年大娘和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张喜丰挥泪告别的情景。

火车就要开了,谁想再深情地表达对朝鲜亲人的爱?

生1:“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不,永远不会。”

生2:“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不,永远不会。”

师:尽管我们这样恳求大娘,大娘还是不走呀,我们只好哀求她。

生4:“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不,永远不会。”

师:是呀,我们就这样请求她,恳求她,哀求她,可大娘她就是不走,万般无耐,我们只好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大娘回去了。

(学生用各自不同的语调自由“劝说”。)。

师:是呀,我们可能会这样说“不,——永远不会。”也可能会那样说“不!——永远不会!”我们也可能还会这样说“不,我们永远——不会!”

生:(齐)再见了,亲人!

师:正因为这样,他们登上火车了,还会反复地说——。

生齐:再见了,亲人!

师:正因为这样,火车开远了,他们还在呼喊着说——。

生齐:再见了,亲人!

(播放当年志愿军离朝的录像片段。)。

师:和单独的人话别是来不及了,于是他们面对着全体朝鲜人民话别。来,我们一起读。(读屏幕的文字片段)。

生:(齐)“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生:(齐)“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志愿军战士!

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的中国亲人,让他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教师提示,话别是相互的,于是让。

一、二组充任)“朝鲜人民”,三、四组扮演“志愿军战士”,轮番着互相对话告别。)。

志愿军战士: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朝鲜人民: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战士!

《再见了亲人》教案。

南位小学卫建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

2、能力目标:

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

3、情感目标:

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触摸历史,走近文本。

声声深情的-----(学生再读课题)。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在这一声声深情的呼唤中走进历史,走进那依依惜别的深情(再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走进文本。

1预习汇报寻找主要人物。

“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

2快速浏览概括主要事迹。

同学们,我们通过课前交流,知道只有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称为亲人,那么,中朝两国人民有没有血缘关系?(生:没有)既然如此,志愿军为什么要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朝鲜人民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究竟为志愿军做了什么?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救伤员失去孙孙。

救老王妈妈牺牲。

挖野菜双腿伤残。

4教师小结激情引领。

与妈妈一起去救老王,老王得救了,妈妈却与敌人同归于尽,永远地离开了她;为了能让战士们吃上野菜,大嫂毅然来到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以致被炸残了双腿,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永远地架起了双拐……同学们,这就是朝鲜人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作的,正因为这一切,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亲人(生读课题中的”亲人”)同学们,本文作者魏巍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曾经在朝鲜战场与战士们一同出生入死,他曾经这样深情地说:“在朝鲜的每一个日子,我的心常常被一些东西感动着。”50多年过去了,今天当我们读起《再见了,亲人》时,心中一定会涌起和作者魏巍同样的情感。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阅读,看看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学生读课文,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结合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三、倾心研读深入文本。

(大娘、小金花、大嫂的故事,学生谈到谁就讲谁)大娘。

生读“大娘送打糕”部分谈感受:这个地方让我感动,因为大娘为了给志愿军战士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个地方让我感动,因为大娘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

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要独自承受。

感觉生活没有了快乐……。

师:但即便如此,当敌机呼啸而至的时候,大娘却坚定地背起了伤员,永远地舍下了自己的小孙孙。这就是我们的大娘!这就是我们的亲人!(让学生读这段话,抓住“背起”“丢下”“唯一”感受大娘的大爱)。其实,在这8年的时间里,大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付出的太多太多!(出示句子“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师:让我们放飞思绪,想一想,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大娘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做过什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小组讨论、师生交流)。

生:大娘给战士们做棉衣。

前线的伤员太多,大娘就帮护士给战士包扎伤口。

寒冷的冬天,她给战士们把被子盖好。

给战士们熬粥喝。师:同学们,尽管这都是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但正是这些,却让远离祖国的中国战士感受到了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母亲慈祥宽厚的疼爱!同学们,就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吧!(生自由读展示读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八年来”“多少”“多少”感受大娘的含辛茹苦,默默奉献。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好。)师:是的,她为我们付出的真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出示句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志愿军深深的感念。)。

(出示句子: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师:然而大娘没有停下送行的脚步……。

师:大娘还是坚持相送……。

师:大娘仍然没有停下送行的脚步,她,执意要送……。

师:这就是我们的大娘,这就是我们的亲人。

生谈“小金花为了救老王失去妈妈”。

师总结:这就是小金花,这就是我们的亲人!

大嫂。

一、引入——理解亲人的含义。

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亲”字,从“亲”字形开始引导讨论——血缘关系,讨论血缘亲人的爱;接下来引导讨论不是亲人也叫亲人的人——非典英雄等,体会给予了我们爱的人也可以叫亲人;转而快越了国界,出示了“战争期间受难的人们”,认识到他们也需要爱,跨国界也有亲人,为引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学《再见了亲人》。

课件出示抗美援朝期间的情景——《英雄儿女》,介绍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壮烈;介绍战争结束后志愿军战士帮助朝鲜人们重建家园,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八年中建立的深厚感情。接下来学习课文。学生自主读书,讨论对三个故事的理解,在理解了语言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体会“亲人”之情——爱。

三、延伸——学《我的老师》。

学完了《再见了,亲人》,为学生介绍了魏巍的另一篇文章《我的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讨论,体会教师的爱,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对老师的爱的认识,从而加深体验。

四、结束。

在结束时候,窦老师向学生推荐了《爱的教育》《马燕日记》、《我们仨》的书籍;《鸟奴》、《红奶羊》、《一只猎雕的遭遇》、《独耳大鹿》、《雁王》、《消失的野犬》等动物小说。旨在把爱的体验引向整个世界。

窦桂梅的《神笔马良》教学设计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9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思想。

教育要点: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朗读教法选择:自学、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4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

5小组逐节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1小组学习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3交流自学情况4感悟句子: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5扩展说话:我要给--6感情朗读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2找自己的好朋友读读背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认读生字2背诵课文。

教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课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