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数学教学设计(精选20篇)

时间:2023-11-28 14:20:23 作者:灵魂曲

教学计划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制定的一项完整的教学活动安排。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和学生评价,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

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学习难点: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1.逐个通知,还是分小组快一些呢?

2.请你把你如何通知15个同学的想法写一写?合作探究:

1.你们组有哪些方案?各种方案耗时几分钟?

2.根据用时的多少整理方案,画出示意图。

3.想一想,为什么各种方案用时不一样呢?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

4.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有没有规律?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3、7、15……。

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就是(2n-1)人。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总结:

(1)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从打电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反思:这节课本来就是十分抽象的。这个规律学生找起来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是只要学生找的规律正确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和老师的一样。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揭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打电话通知相关人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的数学问题。

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想法。(教师引导)。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二、探究新知。

1、阅读课文内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1、练习对话主动表达并与成人交谈,学说完整句。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电话。

活动过程。

(1)观察模仿教师打电话。“喂,您好!我是陈老师,请您帮我找×××接电话好吗?”×××接电话(教师替代)。“您好!您是×××吗?我是陈老师,今天下班后您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您。“再见”。

(2)教师给幼儿打电话,让幼儿学习如何接电话。

“您好!我是××ד您有什么事吗?”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一问一答的语言,练习使用简单句。

(3)幼儿二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主动发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内自由“打电话”。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1课时。

一、导入。

3、这么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3课《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儿?

2、找几组同学读,听完之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2、从哪看出他很啰唆?从文中找到,读一读。

3、看来真不愧叫啰唆!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

4、假如你是旁边等着要打电话的人,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5、读完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成功的讽刺了那些说话啰嗦、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四、表演、欣赏。

1、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推荐两个人表演。

2、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简介相声及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老先生),老师也废话少说,快来看一下老艺术家的表演吧!(播放相声)。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1、能按物体的大小、颜色分类。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颜色、大小、不同的皮球卡片,黑兔白兔卡片幼儿人手一份。

2、演示用的动物和皮球卡片若干。

1、引出课题,提出要求。

提问:

(1)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2)把大小不同的皮球分成两份,你想怎么分?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介绍各自分法。

3、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白兔和绿皮球的多少。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操作、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会用图示法记录“怎样打电话省时”的思考过程。

2、辨析各个方案,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并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

生:(打电话、发短信、qq……)。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字问题。(板书:打电话)。

师:我们假定李老师给一名孩子打电话需要1分钟,李老师先打电话给第1名队员,再打给第2名队员,然后打给第3名队员,这样依次下去,最后打给第511名队员.他给511名队员打完电话需要多少时间?齐声说。

生:511分钟.。

师:511分钟,估算一下,多少个小时?

生:大约9个小时.。

师:如果要你们连续打9个小时电话会什么感觉?

生:时间太长了,浪费时间……。

二、优化方案。

(1)师:那么打电话想节省时间要用时最少到底有没有什么诀窍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怎样打电话用时最少。(板书:用时最少)。

师:由于打电话给511人这个数字比较大不方便我们研究,那我们可以先从较小的数字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现在李老师打电话通知几个人?

生:7人。

师:每通知一人要几分钟?

生:一分钟。

生:第几分钟。

师:孩子们还要注意要计算出你们设计方案所花的时间,明白了吗?好,那分小组活动。

(3)汇报交流。(主要让孩子们自己交流自己的方案)。

生:没有。

师:孩子们这说明打电话通知7个人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3分钟。

师:请大家仔细对比这几种方案想想为什么用时3分钟的方案最省时的?这种方案跟其他方案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说说然后在抽生汇报。

生:知道消息的人在每一分钟都不空闲都在打电话。

(4)归纳总结最优方案。

生:知道消息的老师和同学每分钟都不空闲用时最少(板书:知道消息的老师和同学每分钟都不空闲用时最少)。

(5)分析不优化的方案。

师:刚才我们有很多同学的设计方案用时较多,这说明我们在打电话的方案中肯定有人空闲了,那你们能不能去找找到底谁空闲了?(请看大屏幕)。

接下来大家再去找找你们设计的方案有没有谁空闲了如果有空闲请你们修改你们的方案如果已经是用是最少的方案请看看你是怎样打电话才做的用时最少的了。

(6)找规律。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把目光再次集中在这种用时最少的方案,完成下表。

(课件出示表格第一栏“时间”、第二栏“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师:(课件)第一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2。

师:(课件)第二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4。

师:(课件)第三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8。

师:第四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你能猜到是几人吗?你是怎样想的?

生:8人又通知了8人所以是16人。

师:我们一起去验证一下他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再出示课件)。

师:第5分钟结束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32。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6×2=32。

师:6分钟呢?7、8、9呢?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表格第三栏已通知的学生人数。)。

师:第一分钟完毕时,已通知的学生人数?

生:1。

师:你怎么想的?

师:第二分钟完毕时,已通知的学生人数?

生:3。

师:你怎么想的?

师:第3、4、5、6、7、8、9分钟呢?

师:刚才李老师打电话要通知511名学生,用我们最省时的方案至少需要几分钟?

生:6分钟。

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探究找到了打电话要做到用时最少的诀窍是什么?当然我们要做到用时最少还要注意在打电话之前要设计好方案,参与通知的每个人要记住自己每一分钟要通知谁,这样才不会出现重复与遗漏的情况。(课件)。

三、练习。

四、拓展练习。

知道消息老师同学不空闲用时最少。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一、提出问题。

板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

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从平均分组到不平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

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第几分钟1、2、3、4接到通知人数1、2、4、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

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3)人3分钟一共通知(7)人。

四、优化方案。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逐个通知。

方案2:帮忙转告。

(1)平均分成3组(5,5,5)——7分钟。

(2)平均分成5组(3,3,3,3,3)——7分钟。

(3)分成4组(4,4,4,3)——6分钟。

(4)分成3组(6,5,4)——6分钟。

(5)分成5组(5,4,3,2,1)——5分钟。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

范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2至103页。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1、逐个通知。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最少要几分钟?(15分钟)。

2、分组通知。你准备分几组?怎么分?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

3、人人参与。除此之外,你们认为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呢?(每个人都参与,接到通知后再去通知另一个人,包括老师在内,都不空闲)。

二、分组研究,发现规律。

1、分配任务,各组研究,可参照教材画出示意图。(1)分3组。(2)、分4组。(3)、分5组。(4)(5)人人参与,接到通知后再通知另外的人。

2、展示结果。优化方案。

(1)-(3)组得出结论:并非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

师: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好?第三组方法最快。()(板书:费时、节时、最优)。

3、根据学生展示,引导完成表格。

4、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每次新接到通知队员数都是前一分钟接到通知队员数的2倍。

师:照这样看来,第6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是多少?(32)。

(2)引导观察: 2分钟一共通知(3)人。

3分钟一共通知(7 )人。

4分钟一共通知(15)人。

三、应用。

1、测评:写7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写出8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5分钟)如果由一位老师一个一个地通知,那要多少分钟呢?我们可能看到采用最优通知方式,整整节省了45分钟。

2、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这样的规律吗?

在我们身边,细菌繁衍的速度非常快,一个细菌可以分裂成两个一模一样的同类。所以它能从1个变成2个,2个变成4个,4个变成8个这样高效率的繁衍,这样导致流感等一些疾病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春天正是流感传染的高峰时期,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染。

四、小结: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避免重复通知,事先约定好传达对象,还要说清楚事情)。

生活中许多看似很复杂、很费时间的事情,利用数学知识去合理地安排,不仅会使事情进行的有条不紊,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省出宝贵的时间。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计划、讲效率的人。

拓展:有人说“将一张足够大的纸连续对折二十五次,这摞纸的高度将超过南岳衡山的海拔高度”,他说的是真的吗?下去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尝试解决一下。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2至103页。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课件、题卡、彩笔、圆形和方形磁性板。

一、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本课要教学的打电话,属于经过抽象的“理想模式”。因此情境创设要尽量避免非数学因素的干扰。这里,直接提出打电话,规避学生对通知方式(邮件、短信、广播)的讨论;借助学生对教师传递信息可靠性的信任,规避学生对信息传递中的保真度的怀疑。同时借助比赛引导学生感受节省时间的必要性。

二、探究方案。

1、整理信息。

师:你从我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每人通知7位老师到校。b、通知一位老师要1分钟。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设计意图:将杂乱的情境进行“化简”,从中提取信息,是学生必备的能力。这里一方面对此进行训练;另一方面通过整理,让学生清晰要做什么,怎么做,为后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2、初步感知。

a、逐一打。用图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师:这样打电话行吗?为什么?

b、讨论。

师:要想赢过刘老师,完成通知的时间当然是越少越好。同学们帮帮我吧,有什么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话说清楚,或通过简单表演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他们的意思。

设计意图:展开讨论,激发思考,在交流中体会节省时间的方法,减缓教学坡度,为后面的设计方案打下基础。

2、开放探究。

呈现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2)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作业纸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

设计意图:删繁为简,尽量减少对学生合作的要求(要求也是束缚)。因为还缺乏对打电话的理性认识,在设计方案时,学生的意见分歧会比较多,所以采用人数较少的同桌合作来开展。

3、对比分析。

a、展示部分方案,带领学生读一读。

学生设计的方案按照表达形式来分,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纯文字表达的;二是图文结合记录的;三是借助符号来表示的。

教师展示若干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采用不同形式表达的方案。

师:你喜欢哪个方案,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选取用借助符号来表达的方案,实现数学化。

设计意图:在展示与评价方案中,引导学生体会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还要追求表达的简洁,感知数学的简洁美。

b、选取一个方案解析,优化形成最优方案。

设计意图:时间怎么变少了?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思考节省时间的方法,从而发现“同时打能节省时间”。

师:那就用这个方案和刘老师进行比赛,好吗?

师: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怎样修改?

引导学生优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图)。

师:还有用的时间更少的方案吗?

设计意图:“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引导学生结合“同时打”进一步优化方案。对最优方案进行整理,将同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起,清晰表象,梳理思路。“还有用时更少的方案吗?”引导学生反思最优方案,并用“不空闲”的标准对方案进行评价。

c、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

师: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几分钟?

设计意图:这里意图有二: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在最后一分钟,即使“有空闲”,也是最省时间的方案,形成对“不空闲”这一标准的全面认识;二是初步体会在一个时间段内,能通知的人数是一个“区间数”。

4、整理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用时最省的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

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我自己吗?

师:第4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会是多少呢?猜一猜吧!为什么是16人?

师:那第5分钟呢?第6分钟呢?

师:已经通知的人数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谁?怎样计算?

师:第n分钟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按照最优方案打电话过程的回顾与猜想,用不完全归纳法,探索总结“人数倍增”的规律。

1、结合填写的表格,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下的'问题。

a、照这样,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人?

b、照这样,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c、照这样,通知33个人与通知多少个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一样的?

2、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梯度安排,逐步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规律的能力。“会出现什么情况”的追问,让学生感受到,按照最优方案进行通知,还需要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清楚自己要通知的对象,感受“预案”的必要性。

四、总结全课。

1、回顾优化过程,感悟优化思想。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体验。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

五、数学欣赏。

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

课件播放:你知道吗:拉面、阿米巴原虫、纸的折叠。

设计意图:在优美的音乐播放中,补充介绍生活中的倍增现象,丰富学生的认知,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美好情感。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1、在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

2、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蜈蚣叔叔的袜子》课件,蜈蚣图片若干,蓝色红色夹子若干,袜子图片

小脚运动小脚穿上鞋子真舒服,我们来动一动小脚。

提问:每个人有几只脚啊?可是,有位朋友长着许多的脚,它是谁呢?播放画面一,引导幼儿猜测是谁的脚。

1、播放画面二,提问:蜈蚣叔叔是个有名的帅哥,你觉得它哪里帅啊?看看它的脚,好奇怪。你们见过穿袜子的.蜈蚣么?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袜子?(发现有"红绿蓝红绿蓝"的规律)嘟嘟是蜈蚣叔叔的邻居,他好久没看到蜈蚣叔叔了。

2、播放ppt,提问: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儿看出它生病了?

3、播放画面四、五、,提问蜈蚣叔叔为什么要穿这么多袜子?有哪些颜色的袜子?嘟嘟的妈妈准备了很多礼物让嘟嘟带给蜈蚣叔叔,嘟嘟来到蜈蚣叔叔家正准备离开,蜈蚣叔叔说:"一会又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你能帮我么?我的袜子挂院子里。"好啊"嘟嘟来到了院子里,看到了好多颜色的袜子。

4、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袜子有规律的排序。

(1)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帮助幼儿比较发现两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和幼儿一起观察。

提问:你觉得蜈蚣叔叔更喜欢哪种穿法,为什么?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的)和幼儿一起观察提问:这几个小朋友用了几种方法啊?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交换位置……)两种颜色的袜子还有别的穿法么?(幼儿讨论)

(2)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发现新的规律。教师把幼儿探索新的规律用图片进行展示。

初步感知三种颜色袜子的排列规律。

提问:蜈蚣叔叔得到你们的帮助很开心,你们呢?

现在蜈蚣叔叔它又想穿三种颜色袜子了,哪三种颜色啊?你们还愿意帮助它么?那我们把夹子放在益智区,等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帮助它吧。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题卡、彩笔、圆形和方形磁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探究方案。

1、整理信息。

师:你从我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每人通知7位老师到校。b、通知一位老师要1分钟。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2、初步感知。

a、逐一打。用图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师:这样打电话行吗?为什么?

b、讨论。

师:要想赢过刘老师,完成通知的时间当然是越少越好。同学们帮帮我吧,有什么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话说清楚,或通过简单表演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他们的意思。

2、开放探究。

呈现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2)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作业纸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

3、对比分析。

a、展示部分方案,带领学生读一读。

学生设计的方案按照表达形式来分,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纯文字表达的;二是图文结合记录的;三是借助符号来表示的`。

教师展示若干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采用不同形式表达的方案。

师:你喜欢哪个方案,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选取用借助符号来表达的方案,实现数学化。

b、选取一个方案解析,优化形成最优方案。

师:那就用这个方案和刘老师进行比赛,好吗?

师: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怎样修改?

引导学生优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图)。

师:还有用的时间更少的方案吗?

c、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

师: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几分钟?

4、整理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用时最省的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

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我自己吗?

师:第4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会是多少呢?猜一猜吧!为什么是16人?

师:那第5分钟呢?第6分钟呢?

师:已经通知的人数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谁?怎样计算?

师:第n分钟呢?

三、应用规律。

1、结合填写的表格,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下的问题。

a、照这样,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人?

b、照这样,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c、照这样,通知33个人与通知多少个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一样的?

2、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总结全课。

1、回顾优化过程,感悟优化思想。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体验。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

五、数学欣赏。

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

课件播放:你知道吗:拉面、阿米巴原虫、纸的折叠。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能力。

3、培养大胆、大声、大方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习惯。

4、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

5、培养有礼貌的说话态度,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

把事情说清楚,说完整,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

说话简洁、明了。

师生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朋友,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谁?经常丁零零,十个数字不离身,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一边说来一边听。谁先来猜?(电话)师出示电话实物。

2、家里有电话的请举手。老师这里有几部电话,大家请看(课件),这是老式电话,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座机、无绳电话、手机等。

过渡: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们玩这个打电话的游戏。(板书课题:打电话)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过渡语:打电话时一定要把事情讲清楚有礼貌。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99页内容,现在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件)指名读。检查预习:

(1)谁给谁打的电话?

(2)为什么事打电话?

(3)电话中会说什么?

三、进入情境,双向互动。

1、师当记者,采访同学们打过电话的情况。主要采访话题可以是:你打过电话吗?该怎样打电话?你们交谈的是什么内容,可以告诉我们吗?……通过采访对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如果不知道,可以通过拨通“114”台查号或查阅电话号码簿得到(当然必须是上面登记了的)。

(2)如果拿起电话机,当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应放下稍等候再拨号。如果听到“翁——”的“拨号音”时,便可以拨号。拨完号码后,如果听到“忙音”,说明对方电话占线,仍要稍等再打。

(3)打电话前,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2、提出要求:语言规范,用普通话,态度大方,大胆、大声,有礼貌。记住一定要把事情说清楚。

3、组长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开始玩打电话的游戏。

4、学生进入游戏状态,并在组内进行评价。(两人打电话,两人评价)。

四、展示个性,了解打电话要求。

两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其他评议,师板书:说清楚有礼貌。

3、礼貌用语不仅打电话时要用,平时生活中也有经常使用,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友好的相处。

5、课间休息。(课件)师带读,生齐读。

电话歌:打电话,先拨号;问声你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人不在,记姓名;打错了,对不起;说再见,再挂机。

五、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1、学习了电话歌,知道了打电话的要求,那你现在会不会打电话了?

训练内容:

(1)你生病了,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2)忘了作业,打电话向好朋友或老师询问。

(选选一题和同桌练一练。)。

2、同桌合作练习表演。

3、汇报表演,师生点评。奖励。

4、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该打什么电话呢?(课件)师读、生汇报。

紧急情况:火灾险情(119)突发疾病(120)交通事故(122)抢劫报警(110)。

5、这几个电话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我们才能拨打。

6、再次播放《电话歌》。

六、做一做:1、晚上回家别忘了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或亲戚打电话问候一下。2、星期天打电话邀请你的朋友到你家做客。

说清楚。

打电话。

有礼貌。

《打电话》教学设计

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提纲。

1、浏览课文,用四要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个故事刻画了打电话的人特点。

3、交流讨论:

这段相声的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

4、分小组合作表演这段相声。

二、练习提纲。

选择话题,自创一个相声段子。

1、甲没有太高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仅就“海马”一词就闹出了一连串笑话。

2、两个小朋友常在一块儿比吹牛,谁也不服气,这不,他们又吹上了。

3、小明是个很幽默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一、模拟表演打电话,让学生明白说话要讲语言艺术,要简练、得体、明白。

二、自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长安街一人打电话约朋友看戏用了两个多小时,耽误了他人,也错过了看戏的时间(说话啰嗦,无社会公德)。

三、学生选读喜欢的相声片断,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以说、学、逗、唱为主,通俗易懂,如话家常。

2、语言幽默、风趣、夸张、讽刺。

四、指导学生分组表演这段相声。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打电话教学设计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 教材分析

口语“打电话”由四部分组成 :首先提出问题:“你打过电话吗?”“应该怎样打电话呢?”这不仅是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打电话”的经历,思考应该怎样打电话,也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3.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上已有打电话的体验,但可能礼貌用语不够规范,不太会倾听,还不太会在听后做出恰当的评价。

4、教学目标

1、学会打电话的方法,说话内容要清楚,语言要简洁,有礼貌。

2、初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评价任务:

1.借助“打电话”这首歌,让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达成目标一)

2.通过小组情景练习,模拟打电话等方式。(达成目标二)

3. 通过交流、表达、联系生活等积累语言。(达成目标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打电话

内容 清楚

语言 简洁、有礼貌

语气 得当

表情、动作 自然、大方

《打电话》教学设计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打电话中隐含的“倍增”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倍增”规律。

课件出示:刚接到学校通知,有一个紧急演出,让我们学校的合唱队去参加,离演出时间很少了,合唱队共有15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个人,几分钟能通知完,请大家帮助设计一个“通知方案”。

(1)引导画图的方法。

(2)独立思考,画图表示。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打电话”的更优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

(3)展示汇报,介绍方案。

1、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设计的情况,让学生上展台展示方案。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

提问: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展示。)。

(预设)方案一:分组方案。

方案二:最优方案。

(4)启发引导,优化方案。

思考: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时间?比较步骤:

1、让展示的学生先比较这两个方案有什么不同。

2、师生共同将局部优化方案完善成最优方案。

3、电脑演示最优方案的结构图。

小结:只有每个接到通知的人员都继续往后通知,直到全部通知到为止,这样的方案才是最省时的。

(1)发现规律。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个最省时的通知方案到底有什么规律呢?(电脑演示)。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活动二:探索规律。

1、填表思考: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

3、各小组汇报交流。

4、小结: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人数的'2倍,即知道消息的人数是成倍增加的。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2)运用规律,快速抢答:

1、那么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队员呢?

2、老师要通知50位学生,也用打电话的方式,最少要多少分钟?

文档为doc格式。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新领域,旨在强调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与整体性,即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中,学会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

2、学生会应用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打电话”的简单问题;

3、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意识。

在课堂中我分了四个步骤来实施: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以好情景的创设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捕捉契机,渗透方法。

(一)基本通知方式——逐一打电话。

(二)首次优化方案——怎样打节省时间。

(三)化繁为简,合作探究——大数转化成小数。

(四)再次优化方案——引导学生将方案一、二与逐一打电话对比,然后方案二由于方案一对比,在对比分析找出最优方案。这样以充分的合作探究感悟层层递进的优化思想和化繁为简转化思想。

三、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1、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2、总结规律,强调要点。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以小组汇报与课堂评价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力争完成两点思考: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积累数学学习经验。

2、充分发挥教材最大价值,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力争培养学生4种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我处理教材的基本思路,在设计时有纠结——“生活中的倍增现象”到底要不要渗透,具体实施中有遗憾——对学生关注得还不够。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打电话教学设计

师:你们听清楚了他介绍的方法吗?怎样让别人了解得更清楚?(画图、小组内演示)。

1.学生上台画示意图。

评判学生上台画出的示意图,并指导学生画出让人更好观察的示意图来。

2.小组演示这一方案。

(根据老师的口令来模拟打电话)。

师:1(第一分钟)扮演教师的学生叫一位同学上台,表示和他(她)打了一次电话。

师:2(第二分钟)这时几个人知道了消息可以打电话告诉他人。(2个人,老师和生1)。

师:3(第三分钟)这时又有几个人知道了消息可以打电话告诉他人。(4个人,老师、生1、两个生2)。

……。

小结:这个方案是每个队员接到通知后马上通知别人,接下来他(她)再继续通知其他人……,这样每个人都不空闲。

(三)比较优化。

师:老师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应采用哪种打电话方案?

生:应采用“方案三”,接到通知后马上通知别人。

师:为什么你会选择这种打电话的方案呢?

(生:这种方案没有人空闲,而逐个打和分组打都有人空闲。)。

学生汇报:(4分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是4分钟的?

小结:(师)通过求证,这种方法最省时。

三、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一)指导填表。

师:如果要通知更多的人,用这种画示意图的办法麻烦吗?(麻烦)。

师:那怎么办?

师:我们来找一找这种“方案三”有什么规律?

第n分钟。

1

2

3

4

5

6

7

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

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总数。

从1――3分钟师生共同完成,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填表内容,指导填表方法;从4――7分钟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发现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上表:

1.思考: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

3.小结: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人数的2倍,即知道消息的人数是成倍增加的。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4.(师生)用算式表示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和时间的关系(填空)。

第1分钟(2)人;第2分钟(2×2)人;第3分钟(2×2×2)人……。

(三)运用规律。

师:观察上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要通知31名同学最少要几分钟?50人呢?

生2: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第7分钟时共通知了多少人?

四、延伸拓展,总结学法。

(一)延伸拓展。

1、欣赏名言名句“一传十,十传百”。

2.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第一次分裂由1个分为2个,第二次由2个分为4个,每次分裂都是成倍增长。

(二)总结学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哪些学习和研究方法?

2.还有哪些问题?

3.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参与效率高。”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

打电话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102页内容。

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究活动,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广泛”,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包括“交流的充分”。

《打电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与实践应用课。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通过沏茶问题、烙饼问题等简单事例,初步尝试了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了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本节课主要通过打电话这一生活常见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识解知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从生活经验看,学生大都有通知多人的经验。从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及画图表示、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从思想方法看,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这节课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1.通过实际的事例,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并能用符号表示。

2.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探究和理解“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发现隐含的规律。

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

一、课前互动,引入新课。

1.观看旬阳美景视频。

2.引入:“五一”歌咏比赛,老师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合唱队的15名同学到广场参加彩排,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式通知呢?揭示并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设计活动,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来发挥集体智慧帮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b.说一说:把你想到的方案和小组内的同伴交流。

c.画一画:小组四人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画图表示)。

d.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共需要几分钟?

(2)学生自主探究,设计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并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1)学生汇报。

逐个通知。

分组通知(对比分组通知方案,根据方案,思考: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就越短呢?)。

全员通知。

(2)比较方案,总结最优方案。

(3)学生用学具展示最优方案。

(4)讨论:你们认为怎样做,才能使通知的时间最少呢?

4.小组合作:结合最优方案,完成表格,并观察表格,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根据示意图填表,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发现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学以致用。

1.5分钟最多可通知多少人?6分钟呢?

2.我班有xx学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通知到每一位同学?

4.介绍几何倍增学。

四、总结学法,延伸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吗?

3.夸夸自己或同伴吧。

打电话。

立即不空闲。

磁铁树状图(略)。

打电话教学设计

1.通过听相声《打电话》和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相声的语言艺术特点,让学生对相声产生兴趣。

2.通过浏览课文,了解说话啰嗦的不便,明白简洁得体说话的重要性。

3.向学生渗透讲文明,懂礼貌的思想,知道在与人交往中要礼貌的重要性。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知道通电话时做到讲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洁,得体。

(1)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声情并茂。

(2)打电话时说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洁得体。

同学们,我们平常与人交流离不开说话,说话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这两篇课文都让我们领略了的语言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相声《打电话》,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板书课题:打电话)。

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那么,谁能说说打电话时应注意什么?(自由发言师归纳并板书:省时简明得体)。

说的不错,可是不能光说不练啊,我倒想考考你们,怕不怕?(不怕)请接题,题目:模拟打电话,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下午一点在学校见面,一块去老师家,你会怎么说呢?(两名学生模仿打电话)。

可是如果有人为这么一点儿事而打了两三个小时电话,你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片段。

引导学生浏览全文,提出问题。

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1.这个相声是几人表演的?你认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呢?简介相声(幻灯片)。

相声的特点: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中最为人们熟悉的,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寓教于乐的功能。

相声的分类:相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说、学、逗、唱”是相声传统的基本艺术手段。现在的相声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人以上)三种形式。单口相声是一人表演,对口相声是由两人表演,群口相声最少三人表演。

2.问:文中年轻人的是这个相声的主角,他名叫啰嗦,你认为给他取这个名字怎么样?

给人物起名叫啰嗦,是编创者有意安排的,暗示此人说话絮絮叨叨,重复烦琐。姓氏没有姓啰的,主要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对文中打电话人的讽刺意味。

3.追问: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读,谈谈你的感受?(快速浏览课文,同桌交流后,教师引导汇报。)。

4.交流:

过渡语:学习到这里,我很想知道你们的真实想法,能告诉我吗?

(1)你想对啰嗦说点儿什么?(此人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2)通过学习这个相声,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引导归纳:

(1)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2)在打电话时要使用文明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没关系、打扰等。)。

6.情景再现。

学生向班主任请假(即兴表演)。

打电话教学设计

1.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1.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这个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