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舆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实用16篇)

时间:2023-11-30 23:34:42 作者:GZ才子

制定工作方案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以达到最大的效益。最后,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制定工作方案的注意事项和要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疫情舆情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1.入园当天,家长和孩子要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引导家长和孩子有序入园,避免人员聚集。

2.严格控制入园管理,建立入园体温检测制度,填写健康卡。所有进入公园的人员在进入公园前都必须接受体温检测;严禁家长随意进入教室。

3.对去过疫情严重地区的孩子,入园时要严格监测健康。发热、乏力、干咳、胸闷的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主动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个人防护。不允许未解除医学观察的儿童入园。

4.以多种方式对家长和孩子开展公共卫生知识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5.统一消毒教具、器械、玩具、床上用品、餐具(饮)和环境,确保教室空气流通和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6.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和消毒密切接触者。

1.开学后,及时向所有幼儿园儿童举办公共卫生知识讲座,重点宣传普及疫情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同时,在园区内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高教职员工的疫情防控意识。

2.保持公共场所及时通风,引导师生勤洗手,不聚会,不散布谣言,不接触动物(主要是宠物),远离细菌。

3.在公园、教室、图书馆、宿舍等拥挤场所入口处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

职员工和幼儿因病缺勤的追访工作。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教职员工和幼儿家长,及时批评教育、改正。

5、实行家长接送幼儿不入园制度,指导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在疫情完全解除前,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

6、全面做好园区环境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卫生;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对教室、午睡室、专用活动室、图书室、食堂、办公室、卫生间等幼儿、教职工聚集场所和幼儿接触的各类物品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认真做好记录。

7、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加强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

8、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

9、实行“分时、分区、分组”就餐制度,避免幼儿就餐聚集。

舆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集合

1.建立健全舆情监测体系:旨在对全网舆情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负面苗头,从而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置,有效避免危机来临时的自乱阵脚,错失危机处置良机。

2.建立快速反应的舆情应对体系:即当舆情事件发生后,应当在黄金24小时及时回应,防止舆情的迅速扩散,避免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3.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媒介宣传作用:一方面既要借助自身的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另一方面还应当学会与第三方媒体合作,增加发布信息的信服力,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

4.加强自身管理和监督,完善善后工作:如危机处理过程中的应对方案是否有严格执行、有没有对相关部门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健全相关机制建设、尽可能多地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或者赞助活动塑造自身形象等。

由上可知,在舆情管控工作中,舆情监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不论是为了及时发现舆情,还是进行舆情跟踪或舆情分析,都需要舆情监测的辅助。为此,像蚁坊软件这样的全网舆情监测系统应运而生,可支持对全网舆情的实时监测分析,并实行在线化服务,提前预警,把握舆情态势。

1、及时关注媒体信息。作为政府部门,应设立相应机构,配备精干力量,实时关注各种媒体,关注实时发生的大事和民众聚焦的热点。同时与相关媒体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前预判和处理预案的制定,提高防范和准备。

2、积极回应诉求。在接收到重要、重大的信息后,政府应该第一时间对民众作出回应,尽管此时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但是积极回应诉求表明了政府的关注和一个积极作为的态度,民众的注意力会从焦点事件上有所转移,会等待政府的下一步行动。

3、责成相关部门调查。网络反映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又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政府部门应快速将问题通报相关部门,责令其调查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研究讨论解决办法,确定处理意见,并及时向政府进行结果回复。

4、快速发布处理进展。政府应快速把相关部门的调查情况整理后公布于网络平台,及时回复大众的问题,做好问题的解释工作,并动态跟踪事件进展,让民众享受到公开的政务。

5、做出正确引导。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代表着一方主管,政府在网络上的表态发言,一定要根据舆情作出正确、积极地引导,担负起社会责任,搭建诚实、守信,可以让民众信赖依靠的信息发布窗口。

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定稿

为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提高其正面宣传功能,及时、准确的发布有关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教育形象,根据眉教体发【2013】131号文件精神,制定我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曹茂君。

成员:刘文轩汶磊田坤王震飞王华王哲宏邵军涛张利花,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哲宏为主任。

职责:

1、对学校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相关媒体的事宜。

2、根据事情发展,确定学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言人。

3、负责审定舆情处置预案,确定对外新闻发布具体事宜。

4、收集、跟踪、分析、处理学校舆情并及时向校领导小组汇报情况,采取措施,以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正面发展。

5、学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监督由邵军涛、张利花担任,主要负责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6、网络舆情监督员每天分早晨、中午、晚上上网三次收集相关信息,主要浏览学校网站、眉县吧、校内外论坛、贴吧、博客、qq群、虚拟社区等网站。对发现的有关学校的负面舆情(失实报道、不良言论、错误信息、违法图片等),及时的进行分析、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然后根据领导小组的处理意见对舆情进行举报或者删除处理,重大舆情实行上报县局制,坚决防止舆情升级。

7、做好有害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把有害信息以文本、web页面或图片等电子格式保存,并分类编号存储。

8、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情况。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与控制。

1、快速反应明确态度。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对有关本单位的舆情,要及时关注和重视,重大舆情要迅速上报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表明态度,讲清事实,不得回避、敷衍问题。

2、正面回应提高效率。

对于负面舆情,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一般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组织安排监督员,及时查清掌握舆情出处,通过跟帖回复、网络投诉、书面回复等形式,对于舆情的失实之处进行澄清,及时快速的引导舆情正面发展。

对于重大舆情,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小组并提出应对措施,然后及时以“舆情专报”的形式上报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积极和网络主管单位或者媒体及媒体工作人员联系及时处理涉及人身攻击、捏造事实、歪曲真相、造谣诬陷等有损学校、师生形象、声誉的不良违法信息。

3、把握尺度妥善处理。

对于重大舆情,学校要把握好尺度,及时准确予以回应;如果对于一时不能拿出准确调查结论的舆情,要按照上级安排部署,不断的发布阶段性信息,以便掌握舆论主动权。

四、学校信息安全建设。

1、学校网站作为学校宣传的窗口必须严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有关法规,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利用校园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言论;泄漏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捏造或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扰乱学校秩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宣传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失实扭曲报道学校发生的事情(包括上传图片)等。

严禁上传。

3、加强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发帖、跟帖、讨论和评论活动,扩大网上主流声音,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对学校网络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4、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网络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主流舆论的影响,自觉抵制有害信息。

5、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检查,随时指导学校网络舆情工作建设。

2013.4.25。

舆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环保舆情监控,掌握舆论主动权,按照“加强管理、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控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为提高新形势下环保工作人员处理舆情的能力,现结合我局实际工作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舆情来源。

根据舆情处理方式的。不同将舆情分为网媒舆情、督办舆情和现场舆情。网媒舆情是指通过网上回复、报纸媒体回应解决的舆情;督办舆情是指青岛市、平度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督办件反映的舆情;现场舆情是指各科室站所接到媒体记者来电的舆情。

网媒舆情的来源有:平面媒体(报纸);网络媒体(官方微博、网络论坛);电视报道。

现场舆情的来源有:媒体记者直接拨打各部门电话投诉。

(二)工作流程。

1、网媒舆情处理:监控到平面媒体、电视、网络媒体的舆情处置工作流程,宣教科根据监控到的舆情信息生成《网络舆情处理单》以下简称《舆情处理单》(见附件一),宣教科提出拟办意见,经分管领导阅示后,经主要领导同意后,转交相关科室及时对舆情进行调查分析、判断,准确查找舆情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研判舆情可能发展的趋势,形成初步的回复内容,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报宣教科,由宣教科进行网上回复。并将舆情研判结果和处理情况详细填写回复意见,由处置科室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1个工作日内反馈宣教科,由宣教科负责归档。

2、督办舆情流程:各科室根据领导批示要求进行办理,并做好督办舆情的入档汇总工作。

3、现场舆情流程:各科室接到媒体记者来电舆情处理流程:礼貌的询问媒体联系电话及媒体所属单位和要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告知宣教科,由宣教科与媒体进行沟通,了解媒体采访需求并将情况向分管领导报告,由分管领导向主要领导汇报,指定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办理并回复媒体。宣教科负责与媒体沟通回复问题满意度,若有不满意的地方及时化解,若有需要进行补充完善的,宣教科与业务科室沟通后进行补充回复,确保媒体满意。

对特别紧急、重要的舆情要边查边回复,严格遵循舆情的“时效性”原则。各科室的舆情现场处置工作建立ab角,确保接到舆情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根据领导指示接受现场采访。重要舆情回复由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审议后指定相关科室进行答复。办公室负责重大舆情事件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记录、汇总、上报。

各科室站所在应对媒体时,要准确及时地传达党和政府环境保护的权威信息,及时正确地通报环境保护的工作动态信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争取环境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引导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

1、对一般新闻媒体的采访和调查,各科室站所要热情接待,客观介绍新闻事实,积极配合,要从树立政府和环保部门良好形象出发,采访过程中要注重对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科普知识的普及宣传。

2、对环境突发事件的报道以“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为原则,注重社会反响,有利于大局、有利于群众利益、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各部门应按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职责、程序,做好舆情监控及新闻报道工作。

1、分级负责。建立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网络,形成局领导统一指挥,各科室站所分级负责的工作体系。宣教科为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组织牵头部门,各科室站所负责对相关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负责。

2、合力联动。各科室站所对环保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要积极联动,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会商,及早对舆情趋势、影响范围做出研判并及时处置。

3、外联协调。宣教科负责加强与市委宣传部、市局宣教中心的联系,其他科室加强与市局对口处室(单位)的联系,经局领导同意后及时汇报,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

4、资料归档。舆情处置整个过程的材料要及时整理,定期归档。主要包括舆情件、回复材料和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规范农民建房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积极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将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党的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为推动秦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重点工作内容。

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1.切实加强政治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学校建设和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其纳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等的主要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原原本本、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总书记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帮助广大党员教师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以及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的实践要求。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系列教育常态化。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统一部署,使主题教育工作常态化。突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群众,作为主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学校实际,以切实有效的载体、务实管用的抓手、直抵人心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党性锻炼,着力解决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初心缺失、使命感不强、担当不力等问题,纠正“四风”,明确党员“初心”,推动主题教育在我校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二)以推进规范化为重点,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质量。

1.提高基层组织活动质量。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制度,丰富和创新“主题党日”的内容。

2.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着力提升党员政治思想素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党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维护好民主集中制等党的组织制度,严明党的纪律要求,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重点抓好党员日常学习管理和组织活动管理。

(三)以建设高品质人文校园为目标,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1.突出领导班子建设。学校领导班子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全校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坚持和学校其他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班子成员同心合力,不断提升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校党委担负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校长、书记是党建“第一责任人”,党委委员牵头抓好各分管部门、系部的党建工作,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和报告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2.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加强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强化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及民主议事规则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健全完善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外出、请销假和直系亲属婚丧嫁娶事前报备等工作,全面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管理。

(四)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

1.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项要求,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持续抓好“四风”整治。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第二种形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抓预防。

2..强化党风廉政教育与监督。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加强廉政教育、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把党章和党纪党规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推动党员干部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严格执行关于用餐、会议、培训、用车以及费用等相关标准,避免因对政策理解偏差导致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及时梳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纪律方面问题,对有问题的干部及时约谈提醒,坚持标本兼治。切实做好党务、校务、财务公开工作,推动学校民主制度建设。

(五)以夯实思想政治建设为中心,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

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思想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阵地意识,深入推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使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课堂阵地、校园论坛得到贯彻落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建好校园网、公众号,建立校长、书记信息通道,做好信息公开,确保师生家长联系渠道畅通,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控,加强教育主阵地管理,重点抓好教育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积极做好舆情引导和网络安全维护,做好学校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防范预案,及时有效应对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问题,增强舆情应对引导能力,做好扩正控负工作。

2.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重视宣传力度,突出正面宣传引导,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积极有效地运用网站、微信平台,及时、正面、准确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展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推广学校优质教师发展、学生成才的成果经验。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传递师德正能量,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整体形象。

3..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继续认真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年”相关工作。继续推进“师德档案”的建立,牢固树立“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意识,树立道德“高线”,坚守纪律“底线”。严格师德纪律管理,有效杜绝不良行为,弘扬师德正气。建立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制度,对全体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师德修养、法律法规、廉洁从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继续推进“教师志愿者联盟”,充分发挥教师志愿服务队伍的示范作用,全面展示教师志愿奉献精神。

4.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推进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文明礼仪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注重学生日常心理关怀,对异常的情绪问题、心理危机,早发现、早辅导、早干预,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定稿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政府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学校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网络舆情调控、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和谐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现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小组组长:王振伟(校长)全面工作。

副组长:王建利(副校长)具体工作安排。

陈洪梅(副校长)舆情管理及政策发布。

王志超(副校长)舆情预防管理及汇总。

李佳忠(副校长)安全舆情防控。

组员:

崔兴亮(教务主任)。

陈宝国(安全员)李加文(政教主任)。

王法庆(教务员)。

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指导、规划和调控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

2.负责互联网涉及我校舆情动态的研判工作,及时与教管办宣传负责人沟通,提出网络舆情调控的对策建议。

3.负责互联网涉及我校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在上级宣传部门的领导下,组织、策划、实施网络评论工作。按照市教育局、区教管办的统一组织,积极参与网络论坛中与我校有关主题的讨论。针对论坛中有关我校歪曲、失实、言论过激的帖子,要以普通网民的身份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稿件和回帖,压缩谣言传播空间,引导社会公众的视线。

4.负责收集互联网涉及我校舆情信息,实时掌握舆情动态,及时向舆情调控负责人汇报不良信息和言论,并跟踪掌握、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5.负责24小时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日实行两小时浏览制度,夜间分为零点和5点两个时段监控,节假日实行零汇报制度,各级部将网络监控负面舆情情况2小时内报办公室、网络中心,重要信息要第一时间上报。

二、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开发区初中的工作动态、教师队伍建设、社情民意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三、程序及工作要求。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

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在较经常出现涉及我校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对涉及党和政府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正确处置。

2、监测方法,采用24小时分工轮值负责制,利用相关软件与人工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两种方式,对人民网及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学校网站管理人员要加强网站信息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做好网贴、留言等内容的过滤工作,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同时还可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聘请的专业监测机构以周报的形式,定期向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报送网络舆情信息;遇突发事件及重大舆情发生,各监测机构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以特报的形式,在2小时内,向学校校委会、各级部领导报送网络舆情信息。

3、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一般舆情,协调涉及单位作出情况说明;重大舆情由办公室、网络中心责成相关单位作出情况说明和回复意见,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管领导审定。

4、网络舆情协调,得到舆情研判反馈后,网络舆情协调组迅速组织网评员了解。

真相,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一般舆情和留言的回复内容由主管领导审核后发布,涉及到全校重大事项、主要领导及教师聘用的舆情回复文章须经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审核后发布。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5.各级部、科室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网络舆情调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网络舆情调控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确领导责任,明确专人,加强管理,严肃纪律、服从指挥,真正把网络舆情调控、处置工作落到实处。

6.网络舆情监控人员随时监控、及时发现、掌握网上恶意炒作的苗头和动态信息,汇总后立即报告办公室。

7.舆情调控情况,纳入校委会每周班子会、全体教师会会汇报内容的一部分。

四、监控内容。

1.互联网上散布涉及我校教育教学、素质评定和教师队伍稳定等方面未经核实、不宜公开、容易引起炒作,可能扰乱正常运输秩序、影响教职工队伍稳定的信息和言论。

2.互联网上张贴或炒作我校发生的事件,可能对我校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信息或言论。

3.互联网上出现的攻击我校生产经营和容易引起**的敏感信息或言论。

舆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集合

为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控,及时、准确的发布有关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国资国企形象,根据市委印发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要求,特制定市国资委机关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组长:林廷株。

成员:张显卿罗接林谢。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组挂靠委办公室,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管理日常工作;各科室指定1名同志为舆情监测员。

1.对国资委内部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相关媒体的有关事宜。

2.负责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研究舆情处置措施。

3.网络舆情监测员每日进行网上收集相关信息,主要浏览市内各网站、论坛、贴吧、博客、e三明、12345投诉平台、qq群等。对发现的有关三明市国资委和领导班子成员及市属企业的负面舆情(失实报道、不良言论、错误信息、违法图片等),及时进行分析、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工作组报告,根据工作组的处理意见对舆情进行举报或者删除处理,重大舆情上报市委宣传部,坚决防止舆情升级。

4.做好有害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把有害信息以文本、web页面或图片等电子格式保存,并分类编号存储。

5.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1.快速反应、明确态度。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组对有关市国资委及市属国企的舆情,要及时关注和重视,重大舆情要迅速上报市国资委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表明态度、讲清事实,不得回避、敷衍问题。

2.正面回应、提高效率。对于负面舆情,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工作组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一般舆情,要组织安排舆情检测员,及时查清掌握舆情出处,通过跟帖回复、网络投诉、书面回复等形式,对于舆情的失实之处进行澄清,及时快速的引导舆情正面发展。对于重大舆情,工作组要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并提出应对措施,及时以“舆情专报”的形式上报市有关部门,积极和网络主管单位或者媒体及媒体工作人员联系及时处理涉及人身攻击、捏造事实、歪曲真相、造谣诬陷等有损国资国企形象、声誉的不良违法信息。

3.把握尺度、妥善处理。对于重大或特别重大舆情,要把握好尺度,及时准确予以回应;如果对于一时不能拿出准确调查结论的舆情,要按照上级安排部署,不断的发布阶段性信息,以便掌握舆论主动权。

1.市国资委门户网站作为全市国资系统宣传的窗口必须严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利用国资委网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言论;泄漏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捏造或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扰乱办公秩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宣传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失实扭曲报道国资系统发生的事情(包括上传图片)等。

2.工作组要加强对国资委门户网站新闻传播和信息内容的安全管理,加强所属企业网站安全教育和业务指导,对上网信息要进行审查,严格把关,落实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凡涉及国家及国资国企秘密的信息严禁上传。

3.加强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机关干部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网络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主流舆论的影响,自觉抵制有害信息。

规范农民建房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结合全区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我局深化交通运输专项整治工作,即日起开展全区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开展大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依法关闭取缔非法违法企业,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检查内容及重点。

四是建立健全“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应急机制,督促企业开展“两客一危”车辆应急处置。有针对性的危化品知识培训,掌握安全检查的要求和基本的现场处置方法,从而提高“两客一危”车辆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公交运输行业。配合市局督促公交运输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严禁驾驶员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和酒后驾驶。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加公交车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设施,督促公交运输企业在公交车内设立安全警戒线,张贴统一警示标语,加强公交驾驶员培训,提高公交驾驶员的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公交站场管理,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

(三)水上运输。坚决打击非法渡运,做到渡运有序、渡船适航、渡工适任,救生、消防设备完好有效,渡口上下船通道畅通。要加强港口、码头的检查力度,按照全市非法码头的整治要求扎实开展非法码头专项整治,严厉查处码头违法经营行为。

(四)农村公路桥梁。要以全区农村公路示范县(区)为契机,全面排查区管公路、桥梁等设施的安全隐患,加强事故多发地段、临水、临涯、长下坡、急转弯道路的安全防护,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五)道路运输市场。要依法查处城区及校园周边非法客运违法行为,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全区道路运输市场存在的乱点乱象进行依法打击,深入开展成品油运输车辆专项整治和公路路面治超专项整治,保障道路运输市场安全稳定。

(六)交通在建工程。要加强在建工地用电安全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严查违规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问题,预防火灾、各类高处施工平台、工程机械、发生垮塌及安全防护不到位等引发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二、检查方式。

(一)督促企业全面自查。局属各单位要及时将本通知要求传达到相关企业、经营业主,要求企业、经营业主对照重点检查内容开展针对性自查,全面梳理企业的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点和隐患,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安全隐患清单和整改清单,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彻底整改隐患。

(二)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局属各单位要强化“隐患问题不整治就是事故”的意识,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隐患治理、安全资金投入、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行为的,要严格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下达执法文书,并督促企业立即整改,落实防范措施,坚决防止因隐患整改不到位酿成事故。对安全生产监管走形势,不深入,检查不到位的单位,局机关将进行通报批评。

三、有关工作要求。

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创新检查方式,确保取得实效。

(一)认真组织实施。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检查内容,把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确保贯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严防搞形式、走过场。

要突出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执法,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五个一批”措施,该停的坚决停,该关的坚决关,该罚的坚决罚,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

(三)创新检查方式。局属各单位要主动联系上级行业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邀请上级参与执法检查和暗查暗访,提高检查的科学性、专业性。要实行对表检查,细化分解内容,切实增强检查的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要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加强举报人员信息保密,激励动员广大企业从业人员和家属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形成安全生产严格执法高压态势。

对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在专项检查期间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要严肃问责。

局属各单位要及时总结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情况,于6月18日前将总结报告报送局安监股。

舆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集合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政府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学校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网络舆情调控、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和谐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现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副组长:王建利(副校长)具体工作安排。

陈洪梅(副校长)舆情管理及政策发布。

王志超(副校长)舆情预防管理及汇总。

李佳忠(副校长)安全舆情防控。

组员:

崔兴亮(教务主任)。

陈宝国(安全员)李加文(政教主任)。

王法庆(教务员)。

各班班主任。

36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指导、规划和调控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

2.负责互联网涉及我校舆情动态的研判工作,及时与教管办宣传负责人沟通,提出网络舆情调控的对策建议。

3.负责互联网涉及我校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在上级宣传部门的领导下,组织、策划、实施网络评论工作。按照市教育局、区教管办的统一组织,积极参与网络论坛中与我校有关主题的讨论。针对论坛中有关我校歪曲、失实、言论过激的帖子,要以普通网民的身份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稿件和回帖,压缩谣言传播空间,引导社会公众的视线。

4.负责收集互联网涉及我校舆情信息,实时掌握舆情动态,及时向舆情调控负责人汇报不良信息和言论,并跟踪掌握、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5.负责24小时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日实行两小时浏览制度,夜间分为零点和5点两个时段监控,节假日实行零汇报制度,各级部将网络监控负面舆情情况2小时内报办公室、网络中心,重要信息要第一时间上报。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开发区初中的工作动态、教师队伍建设、社情民意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

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37。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在较经常出现涉及我校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对涉及党和政府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正确处置。

2、监测方法,采用24小时分工轮值负责制,利用相关软件与人工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两种方式,对人民网及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学校网站管理人员要加强网站信息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做好网贴、留言等内容的过滤工作,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同时还可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聘请的专业监测机构以周报的形式,定期向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报送网络舆情信息;遇突发事件及重大舆情发生,各监测机构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以特报的形式,在2小时内,向学校校委会、各级部领导报送网络舆情信息。

3、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一般舆情,协调涉及单位作出情况说明;重大舆情由办公室、网络中心责成相关单位作出情况说明和回复意见,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管领导审定。

4、网络舆情协调,得到舆情研判反馈后,网络舆情协调组迅速组织网评员了解。

38真相,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一般舆情和留言的回复内容由主管领导审核后发布,涉及到全校重大事项、主要领导及教师聘用的舆情回复文章须经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审核后发布。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5.各级部、科室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网络舆情调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网络舆情调控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确领导责任,明确专人,加强管理,严肃纪律、服从指挥,真正把网络舆情调控、处置工作落到实处。

6.网络舆情监控人员随时监控、及时发现、掌握网上恶意炒作的苗头和动态信息,汇总后立即报告办公室。

7.舆情调控情况,纳入校委会每周班子会、全体教师会会汇报内容的一部分。

1.互联网上散布涉及我校教育教学、素质评定和教师队伍稳定等方面未经核实、不宜公开、容易引起炒作,可能扰乱正常运输秩序、影响教职工队伍稳定的信息和言论。

2.互联网上张贴或炒作我校发生的事件,可能对我校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信息或言论。

3.互联网上出现的攻击我校生产经营和容易引起风波的敏感信息或言论。

舆情管控工作实施方案集合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和引导工作,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能力,形成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负面影响。根据《中共郴州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若干意见》、《安平镇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等精神,结合安平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安平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一)坚持事件处置与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舆情处置工作。

(二)坚持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根据中央、省和郴州市相关文件中关于“事件处置主体是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精神,明确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各村、各办(所)作为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责人应自觉担当起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三)坚持协调联动加强舆情处置合力的原则。各村、各办(所)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工作,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形成舆情处置合力。

(一)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镇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机关各办(所)负责人、各村党组织书记、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管理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审定舆情应对和处置方案,确定新闻发布口径和接受采访对象;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并组建由各办(所)、各村信息联络员(通讯员)组成的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组建由信息联络员和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安平籍网络活跃分子组成的评论员队伍,在评论员队伍中挑选2-3人组成镇核心评论员队伍。网络信息员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报送和跟踪等日常工作;评论员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三)事件处置单位工作职责。指定1名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现场采访记者的接待;指定专人(原则上是分管工作负责人)按照统一口径接受记者采访。

(四)新闻发言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宣传委员为网络新闻发言人,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为网络新闻助理发言人,宣传干事为联络员。

(一)加强舆情监控。网络信息员要利用日常工作间隙和休息时间,每天浏览安仁县热门热点论坛,发现舆情在第一时间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镇宣传办),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并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网络舆情核心评论员要在安仁热门热点论坛中注册,取得发帖资格,同时要对热门热点论坛的帖子实施监控。

(二)快速核查应对。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舆情后,立即根据责任范围将舆情联系单传送至有关信息员。舆情涉及的有关村、办(所)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制定舆情处置方案或工作实施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舆情联系单半天内要有个情况核实结果返回给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拟定对外处理情况说明,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审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统一对外引导口径。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严重影响本地形象的有害信息,及时向县委宣传部及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反映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评论员的正面引导机制,在网络上使舆论的导向得到扭转。

(三)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于观点偏颇、反映事实失实或恶语中伤,但影响不是很大的网络舆论,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对那些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出现反映安平的网络舆情,有可能引发热点的重要舆论和敏感话题,发现后要及时上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和政务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强化群众监督的新手段,各村、各办(所)、各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强化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舆情信息综合分析,主动开展舆论引导,为安平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加强引导,注重时效。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

(三)上下联动,快速处理。针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网下要快速核实,如确实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如一时还不能处理的要说明原因,给出时间表,要给网民一个合理的答复。

(四)及时总结,提高水平。加强对网络舆情评论员的培训,提高舆情评论员的政治敏锐性、舆情收集技巧、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研判能力。对每件重大舆情应对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分析问题,查找不足,以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水平。

纪检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2012年发生的陕西“表哥”事件、重庆“雷政富”事件等一系列涉腐舆情事件中,网民们通过舆论的力量,使得一些官员违法乱纪行为被曝光,并最终使其受到党纪政纪处理,都凸显了网络涉腐舆情的积极推动作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报告指出:要加强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做好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应对处置和引导工作。积极研判、回应网络舆情,提高应对网络涉警舆情事件的能力与水平,已经成为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积极回应和妥善处置涉腐网络舆情成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传播快。由于互联网络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各种类型的信息几乎能实时发送并接收,信息传播速度相当快,信息传播范围广。网络交互性的特点,满足了民众的信息需求,成为群体性事件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很多涉腐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常常因某论坛的一个帖子、某网站的一个博客、一则新闻而引起网友的关注,继而上升一些网络媒体的头版头条,其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以雷政富事件为例,从照片公布到各大网站关注,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

(2)关注高。由于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不满,加上纪检监察机关本身的重要性、敏感性和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等特点。导致涉腐舆情事件往往相对于一般舆情所涉及的信息敏感度更高,也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涉腐网络舆情事件极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由于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常常被媒体无限的放大,事件的影响在短时间内爆发式膨胀,引发公众和舆论的激烈评议,这也是网络传播迅速的特点之一。在“表哥”事件中,新浪网上一则相关新闻所引发的网民跟帖,就多达25000余条,整个新闻点击量、发帖量当时都高居榜首。

(3)难控制。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不同,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跨地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形成快、传播广,给适时采取措施、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同时从技术手段来看,虽然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和删减,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网站、论坛不出现类似的言论或内容。

(4)易偏离。在网络世界,每个网民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这容易使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状态下,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一些缺少自律意识的网民在发表言论时采取偏激的态度,进行个人情感宣泄,并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一些非理性的、偏激的言论在网络广泛传播。在对党政机关和传统媒体不信任,在叛逆心理和怀疑精神的影响下,民众容易倒向网络媒体一边,使这种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化言论很容易得到众人的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官方舆论的“失语”,或政府信息得不到民众的信任,一些网民对网络所发布的信息,不去质疑其真实性,随意改编、传播,又形成新的流言,偏离事件的真相,从而形成影响巨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预见性,对一些激烈评论,不作深层思考,盲目乐观。一些领导干部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违纪违法案件和不正之风的网络舆论不够重视,或置之不理或回避压制,积极应对手段少,以我为主、抢占先机的意识不强。

二是监管不到位。目前,多数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未设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队伍进行网络监测管理,缺少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网络舆情收集和分析工作滞后,网络舆情的信息掌握不够,网络舆情理论研究贫乏,造成及时反映、有效应对涉腐重大舆情的能力不强,使得网络舆情管理举步维艰。

三是应对不到位。一些地方没有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各种网络舆情危机情况不能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和引导,没有一套完整的预防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策略和工作规程。因此,面对涉及腐败和影响稳定的网络信息,往往被动出击,手忙脚乱,缺乏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的能力,对舆情研判也是仓促上阵,判断分析结果相对不太成熟。目前,纪检监察机关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不专,业务不熟,大多是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好网络引导工作,不能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四是技术不到位。网络舆情监测,少不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搜集、处理、研判、反馈、决策,这就需要雄厚的资金保障和强有力的技术系统支撑。大部分纪检监察机关却没有与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相匹配的科技手段,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难以及时有效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信息,经常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被动。

五是共享不到位。目前,各地各部门对本地区出现的不利舆情信息,处置大多采取单一作战的局面,以最快的速度加以遮掩和封锁,缺乏上下级和部门间的相互联动,给信息研判和利用带来一定难度。

一是提高认识。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44.1%,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群体,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始终把科学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网络反腐工作的研究,准确掌握网络运行规律,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甄别、研判和处置能力。

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

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

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

三是资源共享。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准确及时收集反腐倡廉舆情信息要求我们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努力打造网络舆情工作的整体优势。必须建立一套网络涉腐涉纪舆情收集处置机制,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形成内外协调的工作合力。纪检、检察、公安等部门联合应对,达到资源的共享。

加强涉贫舆情引导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和省、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推动全市涉贫信访和舆情得到有效化解和处置,经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研究,从即日起至今年年底,成立涉贫信访及舆情快速处置工作专班,由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扶贫办等部门,分别抽调一名县级干部具体负责,工作专班直接对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实行信访和舆情线索共享、化解和处置联动协作,切实做到涉贫信访和舆情及时发现、及时移交、及时解决。具体运转程序如下:

一、排查收集。市脱贫攻坚责任单位要畅通信访渠道、深入排查走访,全面收集涉贫信访苗头和舆情隐患,建立信访和舆情台账,每周五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于周一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主要领导。

二、线索移交。专班成员单位针对本系统发现的重要信访苗头及舆情隐患,按照分工,随时发现、随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置。对涉及群众反映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移交市纪委监委牵头处置;对贫困群众反映涉黑涉法问题移交市委政法委牵头处置;对借扶贫名义反映非涉贫利益诉求类问题移交市信访局牵头处置;对涉及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政策落实、资金项目等涉贫信访问题由市扶贫办牵头处置。对各单位排查出的涉贫舆情隐患,要及时化解处置,并第一时间报市网信办;市网信办监测到的舆情隐患及时移交相关单位,并指导妥善化解处置。市公安局对诬告陷害、缠访闹访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

三、协作办理。对移交的涉贫信访案件及舆情隐患,按照属地主责、牵头部门负责、涉及有关部门配合的原则,坚持一个事项、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事一策、一包到底的模式,抽调专人成立联合调查组,认真分析研判,科学制定措施,依法规范处置。同时,要切实做到24小时内与信访群众见面,一周内办结。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不到位的,牵头部门要向专班作出书面说明。市信访局要统筹指导案件化解处置工作。

四、重点督办。针对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重点交办的扶贫领域信访事项、网络舆情及领导批示的扶贫领域信访事项、网络舆情,由市脱贫攻领导小组实行挂牌督办,快速联动处置工作专班重点办理,相关部门配合,严格把关、限期办结。

五、反馈督导。案件牵头办理部门对案件办理结果要及时向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安排市脱贫攻坚督导指导组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核实,重点对案件调查过程是否详实、调查处理意见是否真实、信访人是否满意等内容进行跟踪回访。市脱贫攻坚督导指导组根据办理情况向工作专班提出意见建议。

六、问责追责。快速联动处置工作专班根据市脱贫攻坚督导指导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信访和舆情办理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相关责任人,移交市纪委监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传导工作压力,确保涉贫信访和舆情得到有效处置和化解。

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涉贫信访和舆情处置的统筹部署;涉贫信访及舆情快速联动处置工作专班具体安排推动;各联动部门要明确具体负责人员,具体做好处置化解工作;各县(市)、石龙区和各涉贫责任单位要建立联动处置机制,全面推动涉贫信访和舆情化解处置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大局稳定可控。

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本学期我校继续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结合校园特点,从增强师生安全防疫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发展。现将本学期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安全工作继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以学校安全为本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学校安全管理条例、上级各部门安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学校工作计划,根据新的形势,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完善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校园安全的体系,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实施方案。

注重平时安全教育,致力防范,狠抓安全管理质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始终把全校师生的安危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三、具体工作。

1、做好开学第一天安全教育、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等相关事项工作;。

5、坚持每周晨会、周一安全教育课进行安全等相关教育;。

7、制定、规范保安管理制度,做好出入学校人口流动登记;。

9、节假日利用微信电话短信传送安全教育等相关信息与家长互动。

舆情管控下步工作计划

集团公司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巩固扩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现将今年意识形态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贯彻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有关意识形态工作文件精神,坚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深入学习中央、省、市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各项部署要求。二是把^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全会精神、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等作为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全年召开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会议2次,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1次。

(二)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项要求。

1.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统一部署。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了《集团公司2019年意识形态重点工作安排》,明确年度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各项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和完成期限。目前,15项意识形态工作任务已完成10项,持续推进3项,制定措施按照时间节点逐步落实2项。

2.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一是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做到带头抓实抓细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带领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二是领导班子成员能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分管领域分管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错误言论敢于较真碰硬,及时指出,纠正错误。三是领导班子成员严格按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自觉把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内容,接受监督和评议。

3.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监督考核。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到领导班子的目标管理,与生产经营、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三)全面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向基层延伸。

集团公司把全面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向基层延伸作为本年度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目标,着力从“五个强化”入手,实现线上线下范围全覆盖,部门班组人员全覆盖的意识形态责任圈,具体工作如下:

2.强化对敏感话题舆论的监督管理。一是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转发各类温馨提示,教育提醒等方式,明确要求全体职工不发布不传播未经核实的消息。二是加强对疫情防控的舆论监管,坚持正确舆论方向,严格要求全体职工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与群众、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实行24小时网络在线值班,加强对节假日、突发事件、重大时间节点的全网全时监测,加强对各大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涉及本辖区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信息的监控、收集、核实、整理、汇总、报送、跟踪等工作,及时接收、处置、应对县网信办转交的网络舆情信息,切实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二)及时网络舆情报告。发现舆情要及时、报告舆情要及时,按照分级预警机制要求先报送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舆情情况镇领导小组要及时按程序报县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在处置完接收的舆情信息后,要及时总结分析,查找问题不足,并将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处置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认真进行分析研判。接收舆情后,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涉及脱贫攻坚、社会稳定、民生民利、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深入调查了解,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和新的发展动态,请教上级专家,积极制定出舆情信息处置方案和具体有力的措施。需要多方联动处置的舆情信息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四)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认真处置所接收的网络舆情信息,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微信和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处置结果,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对短期内不能处置的舆情信息要说明原因,要给群众和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工作要求。

(一)分级负责。党政办为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组织牵头部门,机关各部门负责对相关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负责。

(二)合力联动。镇机关各部门对各类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要积极联动,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会商,及早对舆情趋势、影响范围做出研判并及时处置。

(三)资料归档。舆情处置整个过程的材料要及时整理,定期归档。主要包括舆情件、回复材料和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的频发,为了能够及时止损,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因此而受到重视。

网络媒体舆情应对工作实施方案集合

第一条为提高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明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对的组织机构和程序,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制订本预案。

第二条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把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新闻宣传有利于审计工作大局,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

3.突出导向,分类处理。对于影响较大的审计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敏感问题,由局办公室提出新闻处置建议预案并报局主要领导批准后,统筹安排宣传报道工作。

第四条组织机构。

成立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其他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担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对涉及工作的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媒体的相关事宜;

2.根据需要确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新闻发言人;

5.向相关领导和部门及时上报信息。

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处置、预警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设在局办公室,由各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处理与网监、网宣部门及媒体的关系,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向有关单位、部门通报情况,各股室负责提供情况材料并进行核实、分析。

第五条舆情预警体系。

办公室指定专门舆情评论员负责文字及宣传工作,收集舆情动态,发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舆情及时上报,并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引导舆情。

舆情评论员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并根据情况需要逐级上报。在报告的同时及时跟帖,确保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

第六条舆情引导机制。

舆情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照“确认事实,快速反应,妥善处理”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迅速反应,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第七条舆情处置预案。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同时组织舆情评论员,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对提出的负面质疑进行反驳,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

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应有意识地选择重要信息,有侧重地在主流媒体公布信息内容,维护审计部门的形象。

1.明确态度。应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表示对事件的关注和重视。

2.提高速度。要迅速与有关单位和媒体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封堵删除与事实不相符的不良信息。

3.统一尺度。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一时拿不出完整的调查结论时,应考虑梯度发布信息,分阶段降低流言的影响。

4.规范法度。在消除负面报道危害时,要有的放矢,方法得当,分清轻重缓急,密切关注媒体动态,防止事态反复。

5.调整角度。对确属工作失误的情况,应将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及责任的追究上,举一反三,落实整改。

第九条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与宣传、通信、公安等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联系,定期沟通,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的最新动态,学习、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科学方法。

第十条责任奖惩办法。

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股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网络舆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的,或擅自发布有关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导致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