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小学批注(精选16篇)

时间:2023-11-29 07:28:25 作者:影墨

优秀作文应当展现学生的才思和创造力,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独特视角。下面是一些来自优秀作文选辑的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示。

小学写景作文

也许你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他骄阳似火的夏天,她银装素裹的冬天,然而这五谷丰登的秋天却是我的最爱。

秋像是一个魔术师,

挥挥魔术棒,将果园装饰得。

硕果累累、芳香扑鼻。

秋像是一台电风扇,

一阵阵清风,将人们的烦恼与炎热。

全都带走,留下清新与凉爽。

秋天,

没有春花的艳丽衬托,

没有夏荷的亭亭玉立,

没有冬梅的顽强傲立,

但却,

有着秋霜的白纱衣衬托,

有着桂花的浓郁芳香,

有着菊花的高雅姿态,

有着枫叶那火红热情的唇。

秋天很美,美在于清澈。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小溪唱着歌、跳着舞,缓缓流过。秋天很麦,美在于景色。一片片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轻轻地拍打着大地妈妈那细嫩的皮肤。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抚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每当秋风吹过人们脸颊时中间所掺杂的那种香气向四周散发,人们都会深吸一口气,似乎想把岁月的精气全部吸光。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袒露,冬那么内向。秋霜是它重要代表物,许多诗人都将笔墨花在描写秋霜或秋景上,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深深思念和孤独的情怀。

小学写景作文

南湾湖是河南信阳的著名湖泊,它那波光粼粼的湖面可以与杭州的西湖媲美。

南湾湖的茶岛上种着一望无际的茶叶,毛尖可是这里的贵客,因为信阳就是以这毛尖出名的,当然还有铁观音、大红袍等好喝的茶叶。岛上还有许多的板栗树,因为是在秋天,所以遍地都是红红的、亮亮的板栗,拾几个回家炒炒,可是非常好吃的。茶岛上还有一个十多米的小瀑布,小瀑布的前边有一条窄窄的茶路,茶路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观鱼台,坐在观鱼台里欣赏小鱼和瀑布,是一种享受,这般美景真是不容错过。

过了茶岛,就到了猴岛,猴岛上有许多猴子,刚一进门就有几只猴子来迎接我们,我突然发现一只猴子的怀里还抱着一只小猴子,真是有爱极了!听当地人说,猴子们还有自己的管理机构—“派出所”,它们的生活规矩跟人类都很相似,哈哈,真有点原始人的味了。

过了猴岛就到了鸟岛,鸟岛上的鸟真多啊!多得似一片鸟海;鸟岛上的鸟真美啊!美得好像天鸟下凡。我最喜欢的鸟,肯定是美的跟凤凰似的白孔雀啦。

过完鸟岛,去吃了点淡淡的农家饭,我们就坐着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南湾湖。

小学写景作文

我生活在重庆,重庆的春和别处不同,总是反复无常,“翻脸不认人”。

有时候运气好,会遇到一个大晴天,出太阳时人们特别开心,相约相伴出行。走进公园,能看到碧绿的'草坪,长得生机勃勃,一扫长达几个月的冬的阴霾。空气很温软,风吹拂过脸颊,痒痒的,很舒服。桃花、樱花开了,一簇一簇的,很灿烂,花朵一定是春的使者吧,因为是她让人感受到了春季的温暖,幸福。

不过春季的温暖总是短暂的。有时可能早上还有太阳高照,很温暖,夜晚就下起了大雨,第二天一早醒来,冷空气让人几乎以为又回到了深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春寒吧,唉,南方的春就是这样善变啊!

今天,又下了一场雨,地面湿漉漉的,路上的人裹着大衣,行色匆匆。还记得,昨天还有好多人穿春衫呢,看吧,春就是这样任性。

这就是我们南方的春,有人说一个季节能领略一年四季。它很短暂,但是让人记忆深刻。这就是善变的春季,我盼望着春季不要离开我的视线。

小学写景作文

微风徐徐,我和妈妈一起走到了湛河两岸。

进入了湛河两岸,周围黑咕隆咚的,一棵又一棵的参天柳树好似张牙舞爪的魔鬼,柳枝因为风的关系而狂舞,有一枝长一点的蹭过我的脸。我不禁联想到鬼片中的恐怖情节,不禁被自己吓得头皮发麻,四肢发软。我了拉妈妈的手,说道:“妈太黑了,咱们回家吧。”妈妈却说:“别害怕,你再睁大眼睛看看。”我重新睁开了双眼。当我的双眼适应了周围昏暗的环境。

湛河两岸的两盏路灯增加了可视度。我看到了什么?透过黑乎乎的一片影影绰绰地我看到了和湛河白天大同小异的美丽风景。原来好似魔鬼的柳树,现在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它长长的“头发”轻轻地划过我的脸颊,就像一双调皮的手轻轻地挠我,我不由自主“咯咯”地笑了。

一阵风吹过湛河,掀起阵阵涟漪。倒映的月亮好似白色的鱼鳞一般。我陶醉了,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里。

写景小学作文

我看见过西湖的雪,看见过故宫的雪,但与家乡的雪相比,却是远远不及的。今天下午,长春就迎来了入冬以来看第一场大雪。

远远看去,就像一块白色的大馒头。北风呼呼地刮着,把雪吹得忽上忽下,好像是在伴奏一样。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这美丽的雪景。

小学写景作文

一阵风儿吹到我身上,我觉得很凉爽,我知道秋天到了。瞧,枫叶像喝醉了酒一样,通红通红的。银杏树的叶子像金黄的小扇子。

大树的叶子也变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有的像飞舞的黄蝴蝶,有的像调皮捣蛋的小孩子在空中你追我赶,还有的在空中打着旋儿。

一群大雁往南飞,小燕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飞走了,小青蛙也钻进了洞里。

菊花开了,白的如雪,红的似火。桂花发出了浓浓的香味儿。

秋天真美丽呀!

小学语文五年级做批注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意蕴丰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调动生活体验,对引起感情共鸣,有所感受的词句进行批注,从而升华对文本的感悟。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对课文5、6自然段进行批注:“一群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们的心时时被牵动着,被感动着。同学们,对于那些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更要用心灵去体会。

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5、6两个自然段,动笔把最打动你的地方划下来,并把感受写在旁边。”几分钟后,学生们这样写道:“通过对这两段文字的阅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天鹅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它不怕牺牲,不怕痛苦,特别了不起,像石头一样坚强。”“这重重地一击,冰面在颤动,我的心也在颤动啊!”

教师选取最打动人的两个自然段,以“情”为切入点,披文入情,深入语言文字体会,活化老天鹅的形象,深切感受文章的“情”,领悟其中的“理”。

2.赏析式批注。

赏析式批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积累,对文本的关键词句、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进行鉴赏,从而不断提高感受、体验、评价能力的过程。笔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赏析式批注粗略的分为一下两种:

(1)品味关键词句。

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读者要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可以对动词、修饰语、经典词语等进行赏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提高学生积极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教学《月光启蒙》一文时,让学生对“她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一段进行批注。学生们纷纷抓住了“芳香的音韵”中的“芳香”一词谈了自己的体会:“芳香这个词语,立体地写出了‘我’对母亲歌声的喜爱,从这芳香中我仿佛闻到了母爱的味道。”“芳香这个词,让我仿佛身临其境,陶醉于妈妈动听的歌谣中,文中的‘我’这时一定深深地陶醉了。”

又如让学生对《草原》一文中的“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个句子进行批注。很多同学都紧紧地抓住了“境界”这个关键词语:“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上明朗的天空、清鲜的空气,是指那种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如画的风景,指的是草原带给人的那种豁达、舒畅的感受。”

如此长期下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必定得到提高。

(2)揣摩文章写法。

写作方法是作者表达文章中心而采用的技巧。了解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就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能更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领悟作者如何组织材料更能表达中心的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提供“模板”。

如教学《莫高窟》一文,让学生对“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段话作批注。有的学生写道:“文章先以排比句式对壁画进行整体描写,然后对一尊彩塑和飞天进行局部描写,整体描写和局部描写相结合,既让我们感觉到莫高窟的规模之大,又让我们感受到其艺术的瑰丽。”

有的学生写道“作者写壁画的内容,采用了‘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写出了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写壁画的飞天时,也采用‘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写出了飞天的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壁画的瑰丽。”有的学生写道:“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突出壁画的宏伟。

最后,作者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总结全段,再次点出莫高窟艺术的辉煌。”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写作方法,进行多元化思维,真正“读出自己性灵来”。此时,语文课堂闪烁着灵动、多彩,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到综合提高。

3.补白式批注。

空白是指语言文字中没有外现出来的意义部分。文章中的“空白”,看似“无”,却渗透着极丰富的“有”。为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文章的“空白”,去寻找语言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

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引导学生对课文第4自然段进行批注:“刚才读了课文第4自然段,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发挥我们的想像力,让自己走进七十年前阿炳生活的那一刻。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回来了。

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阿炳就在自己那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边,病倒在床上,你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来,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场面写下来。”有的同学写道:“北风呼呼地刮着,阿炳来到街道的一个角落里,拉起了二胡,他拉得那样认真,那样专心,他将内心的痛苦与孤独全都倾吐在这二胡曲中。”

教师巧妙地抓住空白引导学生想象、批注,使本来相对静止、凝固的“坎坷”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并赋予了强烈、深刻、高妙的生命活力。

4.图画式批注。

图画式批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本内容通过图画的方式进行的阅读批注。

如教学《江畔独步寻花》《村居》等古诗时,大多可用边读边画的方式进行。又如对于《詹天佑》一文中的“八达岭隧道的开凿方法”“居庸关隧道的开凿方法”“青龙桥铁路的处理方法”都可以让学生用图画式批注阅读。

5.提问式批注。

学生在读书时,难免会遇到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问和困惑。所谓“学贵有疑”有了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针对课题或重点词句提问并且标在书上,就是运用较多的提问式批注。

提问式批注是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也可教会学生通过课前的质疑引入对文本的阅读理解,通过课后的质疑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

6.概括式批注。

概括式批注主要是对文章的句段、篇章进行归纳,概括其主要内容的批注。如给课文每个部分写一个小标题,或写出每段的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7.识记式批注。

识记式批注主要是有关识记字词方面的内容。如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精彩句段,摘抄字词典上的解释,摘抄搜集的相关资料,标段序等,是预习课文时应达到的常规要求。

小学语文五年级做批注的方法

1.内容自主。学生的个性特点、心智水平、生活经验的差异,决定了阅读教学难,所以应该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想在哪批注,就在哪批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认为,学生把握批注的内容应有以下几方面:

(1)有所感悟处。就是学生读书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有所收获的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如《春蚕》结尾:“我抬起头,看见母亲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学生深有感触地作了批注:“多么辛苦啊!伟大的母亲。”有学生还引用名人名言“母亲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作批注,还有学生写上“不辞辛苦,无私奉献”这八个字,准确表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孝敬父母的教育。

(2)理解肤浅处。就是那些学生有些理解,但又不完整、不透彻的地方。如《小摄影师》中的小男孩,明明知道高尔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给他拍照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为什么文中却写了“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因此,学生就在“摆弄了很久很久”下面画上一条线,打个问号,作简单批注。

(3)思维困惑处。学生在读书时,会遇到许多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点和困惑,写下这些疑点和困惑,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探讨、研究和解决。

(4)求异创新处。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要敢于对课题或文中的一些内容、写法,提出质疑,尝试修正。如阅读《春蚕》一文,有学生对课题提出质疑:课文主要写母亲怎样养蚕及养蚕的辛苦,为什么课题不用“养蚕”而用“春蚕”呢?为此在题下作了批注:把课题换成“养蚕”,更切合课文内容。

2.形式自定。

(1)文字式。这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阅读批注,是边看边把自己的看法、感想、疑问、评论、启迪甚至联想,简明扼要地写在书中“天头”“地脚”或文字旁边等空白处,具有内容具体、表达明确的特点。

(2)符号式。就是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加以标记。如用单横线表示比较重要,用波浪线或双横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加着重号表示关键词语,惊叹号表示精彩之处,问号表示质疑等等,必要时还可以变换不同的颜色。各种符号及表示的意思教师要统一规定,以便相互交流和探讨。

(3)纲要式。把学习内容经过分析、归纳、加工整理,提纲挈领地形成一个阅读纲要,以揭示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杂的内容明晰化、简便化、形象化,是一种很好的逻辑思维训练。

(4)补充式。为了解疑释难,增进理解或拓展视野,对文中内容或作语言补充,或注明与之相关的课外材料来源,或标上阅读的方法、步骤等。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作课文批注,大都安排在学习课文的三个阶段:

1.课前自由批注。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

2.课中专题批注。读懂重点内容,学习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如《麻雀》第四自然段有句话:“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句中的“落”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凸现了对孩子的爱。为此,我要求学生对“落”作专题批注。

结果,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速度方面:“真是勇敢、坚定、果断”;感情方面:“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写作技巧方面:“用词简炼,一字胜千言”;朗读方法方面:“落字要读得重而快”;人物评价:“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

如此的专题批注,使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儿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这显然是问答式讲授所不能达到的。

3.课末扩展批注。学生学完课文,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如读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所作的批注很有深度和广度。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多么凄惨啊!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有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社会上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保护绿色家园。”

小学语文批注方法有哪些

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用得精妙的字词。这些字词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品评批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字词引导学生推敲揣摩,品评语言文字运用的精确巧妙,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荷花》一文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小泡泡提示:“冒”用得真好。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冒”的字面意思;接着,让学生换用长、钻、露等字,加以比较揣摩;再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句,体会句子描写的内容景象:怎样的长才是“冒”?体会“冒”字的妙处。

至此,对“冒”字的品评水到渠成,对批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还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寻找发现文中其他用得好的字词,由词意入手,联系语境,分析其表达作用,题写批注。

二、感悟表达方法。

“泡泡”中有很多关于表达方法的提示,如提示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呼应照应、中心句、过渡句等。如《燕子》“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太阳》“我知道这样比较的好处”等,教师可以将这类“泡泡”提出的问题作为重点,通过研读追问,让学生思考文本为什么这样写,感悟文中精妙的写作方法。

三、引发丰富联想。

当学生读到文本,作联想式批注时,要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融会贯通,经历比较深层的思维活动。因此,这类批注往往比较难,但又是最能体现个性化阅读的。如“泡泡”里引发联想的话题有很多:“我想对那个去楚国的人说……”(《南辕北辙》);“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珍珠泉》);“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科里亚的木匣》)等。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发联想,题写批注,从而依托文本内化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四、鼓励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读书,才会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质疑问难式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探究精神。

教材中,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泡泡”也很多,一般出现在课文中间和结尾。这些疑问,有些是随着文本叙述而生的,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思考,如《争吵》中“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有些是要联系关键词句深入理解的。

如《和时间赛跑》中“‘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有些是在课文矛盾之处引发学生思考的,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中“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

针对这类批注,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文本价值取向。在“泡泡”的引领下,学生解决疑惑、批注见解的同时,也学到了质疑方法,批注下新的思考和疑难,培养了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然,学生质疑式批注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式批注的方法,让学生尝试着从课题质疑,从文本的遣词造句处质疑,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久之,学生的问题会越来越有深度,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五、尝试评点人物。

相对于高年级,中年级教材中人物形象突出的文学名著较少。但作为起步和为高段学习铺垫,中年级也可以适当尝试评点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评点可以从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也可以将人物放到作者特设的情节和环境中去分析。

如《惊弓之鸟》结尾“泡泡”提示语:“更羸的判断真准确呀!”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更羸的语言和故事情节去思考:更羸的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他为什么能作出准确的判断?通过分析,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射箭能手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小学语文批注方法有哪些

在读这本书时,为这本书做好定位。

如果这是一本精装书、典藏版书等有收藏价值的书,强烈不推荐在这样的书上做批注,这时候宁愿麻烦点选择笔记本记录。理由很明显,有批注痕迹会印象书记的收藏价值。

排除了有收藏价值的书,我们就可以开始在书上做批注了。

做批注,推荐大家使用可擦写笔,包括但不限于铅笔,可擦写中性笔等等。做批注我们没有必要追求排版、字迹的高度美观,不需要使用颜色鲜明的钢笔、中性笔等。用可擦写笔做批注可以避免错字漏字占用空房间,最大限度地节约空间。

颜色标记做区分。

多准备一些颜色,利用不同颜色通过下划线等速记符代替文字,也有很好的效果。

提高空间利用率。

我们通常会利用书籍装订的出血(就是纸张边缘留白部分)来做批注,然而书记空间远不止此。当我们有章节总结或大段感想时,利用扉页、前言、后记中的空白部分也是很好的选择。

以词代句,强调重点。

在做批注时,我们要学会精炼词句,多使用“好”“资源组合”“简明有效统一”这样的词汇词组而不是诸如“把利用率提高就能改善当前状况”这样的句子。保证自己写下的每个字都是精华。

利用便利贴。

通过便利贴扩展拮据的书面空间也是极为有效的。便利贴不像笔记本需要独立携带,因其特性也不会对阅读造成过多影响,非常适合大段文字的批注。不过注意要购买质量好一些的便利贴,避免便利贴的脱落丢失。

小学语文批注方法有哪些

语言是有情感色彩的,作者情意的表达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现点,对突出人物的性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七小节有这样一句话:“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默读,并用横线画出能表现林冲性格特征及其内心活动的词语,在文字旁写上自己的感受。

生:林冲不像洪教头那样,乃一介武夫,只知傻用蛮力。“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说明林冲看得准,而“看得准”是为了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达到“打得狠”的目的。

生:“抡”“扫”,就这么两个动作,但因为“打得狠”,所以轻松取胜。由此可见,林冲是个智勇双全的大丈夫、真英雄。

自由灵活的批注使阅读变得精彩纷呈,对关键词句的揣摩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平实的词语因而变得丰满立体起来,对人物形象的感受自然更加真切。

二、批注在美文疑惑处,追寻文本的快乐苦旅。

在课堂上有了疑问,学生会带着问题去读书,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多做这样的“疑问批注”。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文中的某些句子或含义深远,或表达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最后一句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一个学生预习课文时,在批注中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为什么人们总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这位学生的批注入手,通过宋庆龄的图片和生平事迹来唤起学生对宋庆龄高雅气质的感受。

在释疑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批注在美文留白处,丰盈干涩的精神家园。

用心阅读语文课本,会发现有许多留白的地方。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些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放飞思绪,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天鹅用自己的身子扑打在冰面上,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此时老天鹅的内心是怎样想的呢?教师可以利用这处留白,让学生想象老天鹅的内心世界,写出它的心里话。

生:虽然用身体去扑打石头似的冰面,身体有钻心的疼痛,但是我一个人的痛却能挽救我的伙伴,我心甘情愿。

生:坚持就是胜利,尽管冰面上有我斑斑的血迹,但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学生在填补课文留白的过程中,于内心深处去体验和感知老天鹅是如此可敬、可赞,学生的心灵与精神才会真正地受到感染和震动。

四、批注在插图联想处,追寻潜伏的文化细节。

在阅读中,除了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准确、迅速地在脑海里呈现有关表象外,还要对文中的插图展开联想,在情景交融中领悟文本表达的内涵。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司马迁在灯下发愤写《史记》,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批注。

生:司马迁像一尊雕塑,端坐在案前。由于成年累月、争分夺秒地伏案写作,他面色煞白,身体虚弱,但仍然笔耕不辍。

生:夜深人静,窗外寒风呼啸,不时有冷气向他袭来,他不由自主地颤抖了几下,但他没有停下来,而是揉了揉快要睁不开的眼睛,支撑着麻木酸痛的腰背,继续写下去。

教师引导学生扣住一幅插图来阅读批注,还原、再现文章中的有关细节,通过丰富的想象,调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表述时自然能融会贯通,感中有悟,实现与文本更加灵动深刻的对话,实现了作品向读者的移情。

小学作文批注范文

备课时教师的批注,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思路。在日常备课中,教师应该先看教材,并对教材至少进行五六遍地细读,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及所想批注在书上。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再出声有感情的朗读3~4遍课文,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为学生范读文章做好准备。

然后开始构思和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琢磨重点和难点该如何突破。同时根据自己对本班学生知识储备及学习习惯的了解,预设学生可能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做好应对之策。在做好这些工作后,开始翻看《教师用书》,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看自己对教材是否有误读,同时借鉴别人好的教法,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调整和改动。不先看《教师用书》这样备课,目的就是要在自己充分进行批注式阅读,对教材有自己切身的感受后,开始设计教学流程。

(二)学生做好预习批注。

课前预习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用符号和文字两种方式进行批注。学生在自主阅读批注预习阶段时,需要在课文上圈点生字,标字音、释字义、概括内容、收集相关资料,细细读文后写下自己的收获、感悟和质疑。这种预习要求,使学生不再是水过地皮湿的泛泛的读文,开始带着要求深入文本的去读。

把读、思、写三者有机融合了起来。经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课堂,课堂上才能发表对文本的深刻感受和理解。为鼓励学生预习批注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自习课上,提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批注,及时捕捉学生预习批注中的闪光点。比如,抓住学生批注中有价值的质疑,有见解的点评,有深度的感悟,有创新的迁移等。

(三)课堂上做好主题批注。

为了防止学生在细枝末节处打转转,在重点难点外绕圈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批注。在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教师要从主要内容中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也就是能反映文章主题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走入文本,细细的研读,进行主题式批注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学生已概括完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提出:你觉得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走入文本,从中有选择性进行研读和主题式批注。

例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这篇文章,教师提出:从哪儿可以看出这片草塘的可爱?学生深入文本从中找出能说明草塘可爱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在研读的基础上,进行批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四)复习、回顾。

每篇课文都有课后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针对的是课文主要内容或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做在综合作业本上。在没有进行批注式阅读时,许多学生听课效率不高,回答问题经常不知所云、答不到点子上。于是许多老师都采取让学生记标准答案的方式来让学生作答。

自从进行了批注式阅读后,学生养成了随堂批注的习惯,每篇课文后的问题回答时都能抓住重点,而且每个人的语言都各有特色,都是学生自己的语言和理解。这样的学习要比过去死记硬背老师的标准答案要有效地多,课堂效率大有提高。

(五)批注式阅读的指导方法。

(1)通过示范,激发学生进行批注的兴趣。教师要做到示范引领,把自己对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解读批注展示给学生看,跟学生交流和讲解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讲授怎样把这些收获和感受,用哪些方法,怎样批注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激发起学生/对文章作批注的兴趣和愿望。

(2)通过具体指导,使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课,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和讲解批注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和掌握。学生要学会用符号批注和用文字批注。文字批注又可分为标字音、释词义、资料链接、展开联想和想象、存疑问、品词析句、随文练笔、概括内容、批注课后的收获和感悟等几种。

(3)养成习惯,将批注式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批注式阅读不仅适用于课堂学习,更适用于课外阅读。

小学写景作文

走进鲁班殿,一股古老而陈旧的气息扑鼻而来,仿佛在朦胧里,又见到了泥木工匠鲁班。

看了对鲁班先生的介绍,不由的对鲁班先生敬重有加,是啊,他为我们后代做了多大的贡献啊,可看眼前这座红木房子,顶上的木板都掀开了,大门口竟住着一家人,就连鲁班先生的塑像上都有一层厚厚的灰。

鲁班先生的贡献不可磨灭,他也在我们心中做了最大的贡献,那就是创新,所以,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好吗?一起让鲁班先生的信念传承更远,让鲁班殿更完好。我们可以趁着每个周末,在那走走,感受一下鲁班先生的.气息,趁着每个假日去那打扫打扫,这样我相信过不了多久,鲁班殿便会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小学生写景

描写景物是作文中常涉及的一项内容,但一些同学会因不会写景或写不出优美的景色而苦恼。那么,作文应该如何写景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写景的小学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就去了桂林一睹它的风采。

桂林以其“山青、水秀、洞奇”而闻名天下。首先我们乘船游览桂林最著名的母亲河——漓江。漓江的水清澈见底,人坐在缓慢行驶的船上,两岸的美景像画一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立刻映入眼帘的便是苍翠的青山,碧绿的河水,山清水秀这词用来形容这美景真是非常恰当。漓江两岸有许多山,后的山顶云雾萦绕,真是美不胜收。看着这美景我不禁陶醉其中!看前面那座山,如同九匹马在摆着各种姿势:有的马在仰天长啸,有的马在低头饮水,有的马正迈开蹄子在奔跑……每匹马都栩栩如生,生动形象。这就是漓江著名的景点——九马画山。

下一个景点便是别具一格的股东瀑布。古东瀑布是中国唯一一个由地下涌泉形成的多级串联瀑布。一进入景区,一道美丽的瀑布宛如一条白龙蜿蜒而下,注入深潭溅起层层水雾,犹如细雨蒙蒙,给人们带来丝丝清凉。看着这“雨丝”随风飘落,我忍不住仰起头,张口品尝起来。古东瀑布不像别的瀑布只能远观,它是可以攀爬的。我们手拉铁链,脚穿草鞋,踩着石坑,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攀爬的过程十分紧张,我吓得手直冒冷汗。一不留神,脚一滑,差点掉下去。到了平稳的地方,我终于能近距离地观赏了。它如一条银白色的锦缎,挂在陡峭的石壁上,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用手撩起一些水珠,泼到了妈妈的身上,我们开心地打起了水仗。

桂林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桂林山水甲天下”说得真没错!这次桂林之旅让我对桂林的山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桂林我你,更爱大自然。

我家楼下有个小花园,每次上学放学我总是匆匆路过,从没仔细看看它。今天,我放假,我特意停下来好好看看它。

刚走进小花园,我便发现了一件事情——这里可真是花的世界啊!

一低头,我就看见了两株美丽的花儿。一株粉红,一株大红,两红相间,实在是漂亮。它们都有蝴蝶翅膀般的花瓣,它们就是美丽的指甲花,听说古代的女子就是用它的汁来染指甲的呢!

再转身一看,有个小水缸,里面的睡莲的花虽然谢了,但叶子还是碧绿碧绿的呢!水面好似一面明镜,照着蓝天和白云,还有我那张调皮的笑脸。

忽然,我被一阵阵花香所吸引,不知不觉的我走了过去。啊!原来是桂花开了,茂密的叶子里面有许多米黄色的小花苞,好像小米粒一样。在桂花树下面有像火车轨道一样的南瓜藤,它们爬呀爬,爬到了远处那棵桃树的枝头。枝头上挂了许多大南瓜,有的黄,有的绿,有的圆,有的长,可有趣了!

看呀!在桃树旁边还有棵柠檬树,柠檬的花虽然是白色的,结出来的小柠檬,椭圆椭圆的,有的黄,有的绿,还有的黄绿相间,惹人喜爱。

我爱这个小花园。

坐着正在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向窗外望去,只见大片大片的绿色植物勉强覆盖着的黄土高原的土山,山中还隐约看见几户人家冒出的袅袅炊烟。也许,这就是地地道道的陕北风景。

上午看完了炎黄子孙的祖先——黄帝的陵墓,下午要去著名的壶口瀑布。壶口瀑布的水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水。在壶口瀑布附近的黄河是陕西省与山西省的分界线。我们在快到景区的时候就看见瀑布溅起的水雾在空中弥漫,真的是“未见其瀑,先见其水”。继续向前,就听见了瀑布的“轰轰”声。可以通过水雾蒙蒙和响声震耳想象它是多么的雄伟与壮观。可是与我的想象不太相符的是,我看见旁边很宽的缓缓流淌的黄河,这就给壶口瀑布平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

到了壶口瀑布,只看见黄河水在落差与水道变窄的情况下溅起了极大的白色水花,黄河水也在水道里翻滚,好似一条蛟龙在水中盘旋,又好似在水里放了白色的烟花。飘渺的水汽让这里好似仙境一般。在今天的'艳阳高照的好天气里,水雾中看见了一道时隐时现的彩虹。许多迫不及待的游客纷纷拍照留念,让现场好不热闹。黄河的对面,山西的景点也是人头攒动。看来壶口瀑布真是一个大家都认为的一个参观的好地方。

景点上还有好多石头风化形成的细沙和许多黄河的小支流形成的湖水,它们最后也注入了滚滚黄河中。于是我和和我一起来的姐姐一起脱了鞋和袜子,卷起裤脚,跳进了齐膝深的暖暖的湖水中玩耍。黄河水十分湍急,这里的小支流也很湍急,我在一个微型的“瀑布”里摔了一跤,裤子都湿了。那个姐姐也是同样,她滑了一跤,裤子和衣服都湿了。虽然衣服湿了有些可惜,但是我们仍然很高兴,玩水玩得不亦乐乎。要不是老爸下了“军令状”,我们还真的不舍得离开。最后我们捡了好多因为风化而崩裂的小石头,还灌了满满一瓶的黄河水和黄河里的沙子,当做纪念。

壮观的壶口瀑布让我十分难忘与不舍。那壮观与雄伟的气势其实也和陕北人那豪放的性格十分的相似。也许,陕北人的性格就是从壶口瀑布沿袭下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小学语文五年级做批注的方法

为了加深学生对批注阅读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这种方法的兴趣,首先向学生推荐经典批注片段进行赏析,特别是毛主席批注过的一些经典片段;其次,做好引领示范作用,把自己对美文的批注展示给学生看,与学生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感受批注阅读法的实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我也来试试给文章做批注”的愿望。

2、具体指导、得法课内。

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批注阅读法的精髓,我在课前进行了细致的学习与准备,总结了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具有操作性的批注法:首先要教学生抓住文章的批注点,也就是文章值得去批注的地方。它们一般是:含义深刻的句子、最打动你的地方、描写生动细致的词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地方和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再告诉学生批注写什么:动情处写感想,困惑处善质疑,共鸣处促联想,精妙处会赏析,空白处抓补白。最后要教给学生批注一般使用的符号,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要明确,要固定,前后保持一致,不要随意更换。

批注方法明确之后,我与学生一起批注了课外阅读课本中的《一碗牛肉面》中的第二小节。这一小节是我在课前精心选择的,在批注中,几种方法均可体现,各种符号也都能用上。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己的亲自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了对批注阅读的认识与使用。接着,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完成整篇文章的自主批注阅读,来回巡视,给予指导。最后,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感受,交流阅读心得,扣紧主题,不断加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品尝到批注阅读的心灵放飞与自主畅快,兴味自然高涨。

3、养成习惯、得益课外。

如果说批注阅读的主阵地是课内,那么真正的练兵场应该在课外。在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批注阅读方法之后,切实引导他们自觉运用到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为此,每周我都精心选择《同步阅读》上的经典美文,供学生进行阅读批注,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大胆地把阅读批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阅读批注的数量、形式、角度和深度作出选择,并抽出专门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反馈交流。批注式阅读教学主张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的自主阅读成果,关注的应是阅读过程,而非结果,应是学生进步,而非成绩。关键是养成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班级里还经常开展“漂书”的活动。即:将自己批注过的书籍或者文章与班内小伙伴进行交换阅读,在此过程中,学习借鉴他人好的方法,分享读书心得。此项活动开展以来,赢得了家长和学生们的好评,他们都说,“漂书”,交换的不仅仅是书籍,交换的是思想,交流的是心得,促进的是信任,增进的是友谊,提高的是能力。

小学写景作文

素来拥有“童话世界“之美誉的九寨沟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啊!终于,幸运的我有幸踏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汽车刚驶入九寨沟景区,浓浓的大自然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座座高山连绵不断,朵朵白云悠闲地绕过苍翠的山腰,高高的山顶上堆积着皑皑白雪,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中。清澈的溪流顺着公路流淌下来,偶尔还会遇到拦腰断截树木。

据导游介绍,这里沟内坐落着九个各不相同的藏族村寨,故名为九寨沟。神奇美丽的九寨沟,拥有大大小小118个海子,更有“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

到了九寨沟,当然不能不去珍珠滩瀑布了。沿着幽静的山中栈道走去,在老远的地方便能听到悦耳的流水声,这声音使听者顿感清凉舒爽,心旷神怡,这是大自然的声音,它奏响了动听的大自然之歌。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有了声音带路,当然很快便能找到声音的发源地——珍珠滩瀑布。这瀑布虽然没有黄果树瀑布的雄伟高大,却如溪流一般缠绵细腻,又似大江一样壮观.宝蓝色溪流顺着光滑的钙化石路流下来,在石路下垂的地方飞奔而下,似数匹骏马飞奔后扬起的阵阵白雾.在突出的石头上剪出许多纯洁的白色水花,可只那一瞬,水花凋谢了,又回归到溪流这支大部队中去了,在被磨的光滑平坦的石块上轻轻滑过,流到沟渠中去了.有些树木横长在石头间,柔弱的溪水这时也不得不绕道而行了。有的溪水却从已空的树干中穿过,这下它们终于战胜了树木,唱着欢快的胜利之歌流向远方了。

九寨沟地处动物地理分布的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地带,动物种类十分丰富。有国宝大熊猫.更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斑尾榛鸡等。

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人惊叹不已。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