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优秀18篇)

时间:2023-12-28 13:59:46 作者:曼珠

调研报告常用于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单位,为相关人员提供决策参考。以下是一份经过专业修改的调研报告样本,其中包含了详尽的数据和精彩的分析。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全市扶贫攻坚誓师动大会后,市直驻资丘镇五房岭村扶贫工作队到村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文豹先后率帮扶单位(市农业局、非税局、市物资集团、中行三峡分行)主要负责人到该村调研和办公。一个月来,我们通过走访贫困户、村组党员干部和群众,实地了解情况,基本掌握了全村的贫困现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房岭村基本情况。

五房岭村由岩磊子和五房岭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5个村民小组,该村国土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3150亩,林地1余亩,平均海拔850米,属半高山地带。村内共有5个村民小组,606户,1783人,村年产值1500余万元,年人均纯收入3490元,农民家庭收入以畜牧养殖、蔬菜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生猪年出栏8400头;到户公路通车率98%,通电率100%,饮水安全覆盖率达,森林覆盖率74%。本次精准扶贫入户信息调查共确定贫困户210户,685人,占总户数34%。

该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按划分标准可分为五类。一是示范户(富裕户),指在产业发展、家庭收入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有一定示范效应的农户,全村有12户51人,占%。二是一般户,指在产业发展及家庭收入方面不具有优势,但能够依靠现有自身能力保持基本发展,不需要在精准扶贫环节给予过多关注和扶持的户,共有310户1034人,占%。三是贫困户,指依靠现有自身能力难以维持基本发展,但给予一定扶持后,能够增强发展能力,实现脱贫的户,共210户685人,占%,有近四成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四是特困户,指不能通过扶持措施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对部分人员需要政策兜底的,共10户13人,占%,其中需要政策兜底的有12人,占%;五是五保户。共4户,4人,占。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

我们先后走访了210个贫困户,通过“五看”,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学生郎,四看技能强不强,五看有没有疾病重病躺在床,找准了贫困人群,摸清了致贫原因。

(一)因学生读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全村无幼儿园、无学校,适龄儿童主要就读于凉水寺希望小学(约4公里)和集镇学校(约8公里),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资丘镇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主要由一名家长陪护或采用全托方式,每月花费500至800元不等。如果家庭既有高中生,又有大学生,几年下来因送子女上学的高昂费用,又使一些家庭不得不返入贫困的队伍。据测算,目前供养一名大学生最低需要4万元。比如:田银成有两个孩子读书,学费、生活费负担重,像这类的户全村共有62户。

(二)因重大疾病致贫。“一人得病,全家致贫”是当前农村贫困农民的实际情况。该村农民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风湿、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较多,精神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全村因病费用支出户均达2331元,超过10000元的有90户,占17%。四组农民田为新,妻子王秀道患有较严重的糖尿病,并诱发多种并发症,每年医药费要15000元以上,田为新由于要照顾妻子长期在家务农,收入微薄,全家日常开支及医疗费用全靠儿子在外务工维持,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全村因重大疾病致贫有38户。

(三)因残(智)原因致贫。全村因残、因智力原因而致贫的有29户。弱智人田世明、田黎明,不能自食其力,发展生产和家庭组织能力几乎没有。一组田家凤,一户多残,一贫如洗。

(四)因交通原因致贫。全村因交通致贫的有16户。四组田昌兴,全家3人,2个劳力,人不懒,耕地和山林也不少,可就是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拖拉机和汽车根本开不进去,受交通限制,地里种的果菜很难拉出卖,若遇上雨天,只好烂在地里,农产品难于变现,全家3人就有2个单身汉。

(五)因“三缺”因素致贫。全村缺技术致贫的有24户、缺资金致贫的有30户、缺劳力致贫的有11户。这些户而往往更缺的是市场经济意识。一组的田昌庆,曾种过14亩白菜,没想到等到白菜上市,当年的白菜价格却遭遇大跌,辛苦忙碌一年的田昌庆非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1万多。最近几年,田昌庆种过包菜,种过辣椒,因为只会埋头种地,不懂市场行情,年年丰产年年亏损,家境贫寒。

三、脱贫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感到,五房岭村有利条件众多,按期脱贫充满希望。

(一)自然资源丰富。五房岭平均海拔850米,地势落差最大达700米,是典型半高山地带和气候。全村有林地12000亩,生态环境好,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达74%,且以栎树、杉树居多,特别适宜发展食用菌、茶叶等产业,村民因地制宜种植蔬菜、木瓜和发展牲畜养殖,具备产业多元、多样化发展的先天条件。

(二)产业发展有基础。生猪养殖是五房岭的优势主导产业,2014年全村出栏生猪1万多头,户平16头,人平头,创产值1500万余元,占全村收入三成以上。如今,五房岭的生猪跟“资丘飞鸡”一样闯出了些名头,村民也尝到了甜头。

(三)干部群众劲头足。发展的意愿在群众,脱贫的主体是群众,只有激发群众甩开膀子苦干实干,脱贫才有“底气”。我们所到之处,看到了干部和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全村上下有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三组村民田开培,腿残、眼残,为3级残疾,但身残志坚,人残脑不残,特别能吃苦,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发展规模养殖业,今年可出栏生猪110头。二组20多个贫困户,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要求村里支持发展木瓜产业。今年下半年生猪、西红柿、包白菜市场看好,价格上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

五房岭村处于中山地带,产业多而不精,特色优势产业不明显,存在产业“空心化”问题,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要摘掉贫困帽子,还要搬开“三缺”的绊脚石。

一是缺主导产业支撑。全村农业产业发展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层次、规模、水平相对较落后。田间主要以玉米、土豆、苕等“老三样”为主,基本不出售,主要用于饲养自家牲畜。近年来蔬菜种植有一定发展,但与周边村相比规模较小,种植面积在1000亩左右,蔬菜种植农户207户,占1/3。养殖业主要是养猪,距离“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差距较大,全村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仅有5户,50头以上的养殖户也仅有19户。“三边”种植的核桃、板栗、茶叶,管理粗放,产量低,被农民称为“三年两不收”产业,自给自足,没有形成商品。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__公室定于xx年x月27日星期一上午x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_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国良介绍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王国良】中央25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是针对目前扶贫工作中一个突出存在的问题,作出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我注意到,25号“两办”文件公开发布以后,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改革贫困县的考核办法和完善扶贫资金的监管,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三大看点,其中,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是一个最基础的问题。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多年来,我们也为建立精准扶贫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原因是,目前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是国家_根据全国74000户拽调查得出的一个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我们研究、掌握贫困人口的规模、分析判断贫困的发展趋势,是比较科学的,而且也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这些致贫困的原因进行帮扶”、“帮扶的效果又如何”的问题,确实我们做得还有差距。

由于全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的贫困人口、贫困户帮扶工作还存在一些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没有得到帮扶。当然,在帮扶当中精准扶贫不够,并不是所有的贫困户都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帮扶,而是指由于我们基础工作做得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的贫困户存在着帮扶不利的问题。所以根据25号文件的精神,下一步我们要实施精准扶贫、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目前,具体的识别办法我们正在研究。按照我们的要求,今年要完成全国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切实解决扶贫工作存在的“漫灌”问题,改“漫灌”为“滴灌”。

日前,人民银行发布统计报告显示,xx年房地产贷款增加万亿元,同比多增9,987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截止去年x2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为万亿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驱动着房地产贷款的强劲增长。而对于接下来的一年,地产大佬以及机构分析纷纷警示,行业可能面临销售增速下滑等风险。

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2x%。

其中,据央行初步统计结果显示,xx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末低。全年新增贷款额同比多增6879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平稳增长,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继续回落。

房地产市场回暖预期,保障房建设逐步推进,让房地产贷款的数据明显升温。据统计,xx年房地产贷款全年增加万亿元,同比多增9987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x-9月增量占比高个百分点。

报告并显示,x2月底的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房产开发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2x%。

有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火爆,驱动着房地产贷款的强劲增长。根据国家_数据,xx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xx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增速比xx年提高个百分点;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xx055x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比xx年提高个百分点。

大佬预警今后或销售增速下滑。

不过对于接下来的一年,多位大佬以及机构分析纷纷警示行业可能面临销售增速下滑等风险。

“开发商仍然认为会和xx年一样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这是非常危险的。”日前,任志强向媒体表示。他甚至担心,今年销售量的增速可能x0%都保证不了。

中银国际研究亦表示,xx年将是房地产销售的调整之年,预计销售面积和销售价格增速下滑至5%和,伴随一波补库存的结束土地购置也将有所回落,投资增速下滑至x6%左右,景气度有所下降。

显然,这个趋势已经有所迹象。任志强提到,xx年全年商品房销售增速,较xx年x―xx月份回落了个百分点。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村位于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是县最贫困的一类重点村全村辖14个村民组,共有527户2361人,少数民族1267人,劳动力1511人,文盲半文盲198人,初中文化229人,高中文化36人。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草地资源丰厚,现有连片草场20xx余亩,耕地面积1540亩,人均耕地亩,农民增渠道窄,主要靠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人均占有粮332公斤,人均收入20xx元。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调查中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有三盼: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三盼把村小学建设好。其它还提出许多具体问题。据我们考察,限制该村经济发展的还有一些其它因素。总体可归结为:

1、村子较大,居住分散,基础差距大,管理比较困难。村村落不整,特色产业不一,经济基础差距较大,水源贫乏,经济滞后,群众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村、组也无成型的发展经济规划。

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影响农产品销售和经济发展。各村组之间的道路均土基路,特别是几条重要的生产道路雨天无法通行,影响农产品外运;现有机井水量小,干旱时浇地难,尤其是许多田亩缺乏灌溉条件。

3、缺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农业领域全村目前无任何专业协会组织,使农户在技术、销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4、农民怕担风险,不敢进行高效农业投资,投入能力也不足。如半个城组群众有务菜经验,水利条件好,适合发展温室大棚,但农户怕搞不成赔进去,加上没人组织,不敢投资。

5、一些农村基本政策未落实,主要是机动地超标和承包不公平,不少农民心理不平衡。此外一些组家族势力较重,存在以势承包土地、承包机井和抬高水价问题,农户意见强烈。

6、一些困难户经济条件太差,去年住房因雨倒塌或成危房,与周围反差十分明显,需予以关注。此外,不少农民反映国家实行减税和粮食补贴,但化肥、农药、电费等都不断涨价,尚需进一步调查核实。

三、开展扶贫的指导思想。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村的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们认为应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发挥潜在优势,做大做好做强主导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本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今明两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

四、具体实施措施。

1.生产建设是前提。提高村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解决其农田生产,养殖等产业存在的问题。因为只有将生产问题解决了,人们才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从而进行其他方面的建设。目前进行的工作有:协调烟草部门、农业部门、草地中心及苗山乌鸡养殖场等给予生产者技术培训支持;已购买39头仔猪(27300元,其中14300元是本局职工捐款)给村的一个组,建立了以一户为单位的母猪繁殖基地,并请畜牧局的专家为当地贫困户讲解的有关养猪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了一批积极倡导者,代表有如下几人:贺朝琴(扶贫措施:建议帮扶单位协调相关优惠政策,帮助其发展;协调贷款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渠道)。杨应锡(协调烟草部门帮助其产量提高,同时改进烤烟栽培技术,提高烟叶品质;协调贷款,状大种植规模,帮助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来源)。特困户名单:贺朝相(由帮扶单位争取畜牧、扶贫、草地中心等单位,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协调解决羊圈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困难等问题,扶持发展养殖业)。唐平(拟发展烤烟20亩,协调贷款,帮助其发展种植业)。这些措施在资金上对村民的生产建设上肯定有所帮助,但是这些都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帮助村民提高生产,还得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是观念问题。要引导人们热爱养殖业,搞养殖业。可以发展一部分人先去搞养殖业,努力贯彻领头雁工程计划,要通过抓产业帮扶、抓结对帮扶、抓培训帮扶,带领大家努力发展生产,利用本村的天然优势发展养殖,认认真真学习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其次要加大对生产技术培训的投入。培训那些热爱养殖的人,教授一系列专业知识,并通过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搞好养殖业和种植业。

2.农村扶贫政策制定是导向。

目前,通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双十工程和民意调查工作法,我们对该村的基本状况有了大致了解,农民的想法也基本已经掌握。对此,我们也制定了一些列政策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例如双十工程,这个计划是我们经过深入调查和采取了广范的村民意见而制定的。其内容包括:(1)领头雁工程,即要通过三抓两推(抓产业帮扶、抓结对帮扶、抓培训帮扶,推动领头雁把产业做大,把致富能手打造成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能人;(2)脱贫工程,对特贫困村民而制定,采用四抓两帮(抓产业项目帮扶、抓劳动力转移和定点供应养殖帮扶、抓党建扶贫结对帮扶、抓技能培训帮扶,帮助特困户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的方式,帮助特困户出点子,找路子,一户一策地拿出脱贫规划,帮助他们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方面讯速打开局面。

此外,要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村、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要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年内组织农民开展一两次农村政策、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培训教育,启发内在活力,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组织人大机关干部不定期下村帮扶调研,向农民传信息,与农民勤交流,提高帮扶效果。

3.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关于这方面工作,我们也有所进展。首先针对头箐组、新寨组两个苗族寨子60多户严重缺水影响生产生活问题,将积极协调上级部门资金分批逐年建设小水窖解决。二是与当地烟草部门协调部分资金解决烤房问题道路问题,协调一事一议资金解决部分资金解决道路问题。(道路名称:王家寨至新寨,全长8公里)。

但目前的现状还是基础设施相当不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除上述已经开始之外,还有好多需要我们去解决的地方。山区的交通和水源是解决基础,鉴于村的现状,之后的建设重心仍然应该以生产和生活。努力发展灌溉技术,增加投入养殖技术所需的设备;对农村市场的投入也应尽快提到日程,对进行村组巷道要进行整修,建设文明乡村。利用冬季农闲时节,组织群众对村组巷道进行集中整修,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提高文明化程度。

4.教育科技是前途。重视教育是贫困地区崛起的关键所在。我们当前已进行的工作有:学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计划及私人新办学前班缺乏资金问题,将协调上级资金给予适当补助解决。已协调50000元资金解决当地一所小学(村小学)操场重建工作。

此外我们还提出一些解决教育问题的策略。首先在贫困山区,必须坚持加大对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并举的力度。要提高全民素质,为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家长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教育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其次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政府应该尽可能的对贫困地区投资建设,这些投资不能以金钱的多少衡量,而是要落实到实处,不是直接拨款,而是购买书本,课桌,设备,建造教学楼,操场,图书馆,食堂,宿舍等一些列落实到学生身上的实际措施。有资金就能有条件来投资建设教学资源从而改变现状。就目前的捆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那么这些学校就要挖掘自身的特色,从而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公司企业甚至个人来学校进行教育投资。有关部门也应该看到城乡差距,少给重点学校一些奖励,多给农村学校一些鼓励。政府部门也应该对学校的`建设进行通盘规划,进行精心预测,努力提高本地区的教育质量为本地区的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交通工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交通特性。包括车辆特性;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特性,主要指他们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反应能力等;道路特性,如道路的数量、质量、道路增长速度与交通量增长速度的关系等;交通量;汽车行车速度;道路通行能力等。调查研究这些交通特性,是为了揭示交通规律,据此编制交通规划,设计道路线形和实施交通管理。

2)交通规划。在调查研究交通现状,预测未来的人口、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对交通的需要的基础上,制定交通规划。它是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3)交通流。即车辆在道路上连续行驶形成的车流,可用流量、流速和密度(道路单位长度上含有车辆的数量,单位是辆/千米)3个参数来描述。研究道路交通流的运行规律,可用于分析道路和各种交通设施的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4)道路线形设计。包括道路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道路交叉口、道路景观、道路出入口和道路渠化设计。设计方针是保证行人和车辆安全、畅通。

5)交通管理。研究如何采用一系列手段正确处理交通中人、车、路三者间的关系,保证交通安全,减少交通公害。

6)交通安全。研究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及产生原因,从而提出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

7)交通公害。指机动车辆排放废气和产生噪声及振动而造成的对公众的危害。研究防治公害的措施日益受到重视。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条件也有了一定改善。一条条通向外界的“致富路”在村民的期盼中开工通行;一台台车辆被农家购进或代步或运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开始了频繁的交通活动,享受着现代文明交通带来的便利、实惠和经济繁荣,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更好的解决影响农村的发展问题,无疑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和谐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县政府办《关于立即开展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大调研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工作的通知》(从府办发电[xx]14号)电报要求,结合本乡工作实际,认真分析我乡当前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研究提出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措施,切实维护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

一、当前xx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3、成立农村公交。一是方便农民出行,特别是为农村老人提供极大的方便,减少老年人交通事故;二是减少手扶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车上路次数。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门源公路横穿该村,农电改造全部结束。人口出生率12‰,96%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医疗合作。国家补助资金达到元,落实“两免一补”资金元,粮食直补资金元。

年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在xx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投入67万元,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00栋30亩,每户1栋亩,引进二元杂交母猪344头,种公猪2头,新建温室猪圈87座,3480平米,每户1座,40平米,新建人畜饮水井2眼。在省扶贫办投入资金的同时,县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整村推进的工作,农业局投入22500元,配置太阳灶150台;投入万元建立杂交油菜示范田1200亩、脱毒洋芋300亩,德国甜菜80亩、鸡腿大葱100亩;能源站投入23520元建沼气池196座;财政部门投入17万元新建小学教室160平米、围墙240平米、校门1座;_门投入万元修村级硬化道路公里;组织部门配套电教设施1套。

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三年来,全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499元增长到年的2186元,年均增长112%。xx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不仅解决了群众吃饭穿衣问题,而且使78%的农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木结构房屋,现在家家都有电视,86%的人家有彩电,家家有手机,全村有无线座机40部,家家有存粮,户户有存款。二是村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路通、电通,特别是村级硬化道路,结束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历史,为群众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三是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展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作,建立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户,共有30名人员参加了技能培训,其中电焊工3名,沼气3名,驾驶员4名,面匠20名,通过培训实用技术,提高了打工人员的技能,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现在全村打工人员有80人,年收入近10万元。四是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新建100座塑料大棚食用菌——双孢菇种植和反季节蔬菜种植获得成功,全村仅大棚一项收入就达到72万元,户均4000—5000元,有力地促进了群众增收。五是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群众增收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两委班子战斗力和感召力,干部威信得到提升,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近两年来全村没有发生过一例偷盗寻衅闹事、打架斗殴、邻里不和的事件。

二、xx村在整村推进工作中的几个显著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从省直各部门到县直各单位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省扶贫办主要领导多次赴xx村调研,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对各单位提出要求。海东行署派出工作组对整村推进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县委、县政府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加强部门协调,整合扶贫资源,广泛发动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突出“三个优先”的整村推进实施方案,即:优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优先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群众的增收门路,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优先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着力促进和谐发展。为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扶贫办派出年富力强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常年驻村抓整村推进工作。村两委班子成立了整村推进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整村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思路清晰。县扶贫办、乡党委确定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结构,科技先行,集群众之智,解群众之贫的工作思路,按照整村推进工作必须当年起好步,两年求发展,三年大变样的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四结合”、“五整合”(即:基础设施建设与增收项目相结合;改善条件与提高人口素质相结合;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相结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整合人力、财力、物资、信息、产业等资源)、全方位、多渠道整合社会扶贫资源的扶贫攻坚方案,广泛开展了“四带”、“五起来”活动(即:带着感情去进村,带着亲情去农户,带着激情去蹲点,带着热情去扶贫;使道路硬化起来,房子砖木结构起来,村庄净化起来,家畜家禽养起来,全村农户积极性调动起来)。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措施明确,既符合国家、省委、省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又符合xx村的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组织措施得力。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责任到人。在村一级成立了由两委会、妇联及德高望重的老农组成的整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对所有在本村的实施项目,经过群众讨论确定,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项目执行中给每户发放明白卡,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投入多少、支出多少、剩余多少等内容,使每个农户都明白项目执行的全过程。二是整合资金,确保投入。把整合资金作为实施整村推进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措施到户,帮扶到村,受益到户,综合推进的原则,多层面、多渠道地整合资金。三是积极做好特殊群体的帮扶工作。不搞平均主义,因户、因人分门别类进行扶持。四是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对整村推进实施情况,县扶贫办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检查,村两委会全程跟踪,检查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

(四)注重后续管理。整村推进是一种新的扶贫方式,xx村在项目后续管理中,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一是成立以食用菌为主的协会,给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二是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四级联动机制,在双孢菇最低保护价收购的基础上,采取随行就市,充分调动了种植农户积极性。三是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中国科学院、省农科院专家、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种养业技术和病虫防治,组织农户到周边地区学习先进管理方式和销售经验。四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每年举办3—4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达到1200人次。五是给每个农户签订目标责任书,保证后续发展。六是积极争取资金,委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制作菌种,免费提供给农户、降低了生产成本。七是加大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的培训力度,鼓励群众外出打工。八是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全方位调整生产结构。九是依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

三、xx村整村推进工作中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提高认识,是实施整村推进的前提。整村推进是_确定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在省政府确定的整村推进“三通”、“三有”的目标中,既有经济指标,也有社会精神文明方面的指标;既有村级的任务,也有进村入户的任务。对整村推进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对整村推进内涵、目标、任务的不准确把握,就会制约整村推进工作的全面开展。认识程度决定工作力度。要提高对整村推进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整村推进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采取培训或召开现场会等形式,重点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县领导及扶贫办负责人的认识水平,使他们明确整村推进工作的重要性、内涵、任务和措施,特别是各级扶贫部门负责人,更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整村推进工作的内涵,成为实施整村推进工作的“明白人”。

启示二:高位推动,是实施整村推进的基础。整村推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及行业。扶贫办作为一个综合协调部门,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才能确保完成各项任务。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要有具体的措施,如: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整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实行县级领导定点包干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责任制,选派优秀青年后备干部到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任职,专门负责整村推进具体工作等。扶贫部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向本地党委、政府就开展整村推进工作建言献策,争取得到支持。

启示三:制定明确的思路和科学的实施方案,是扶贫部门的职责所在。作为实施整村推进工作的县级扶贫办,必须要对开展整村推进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整村推进工作相关的政策和机制,做到脑中有思路,手中有措施,以工作的成效赢得各部门支持。xx村以整村推进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发展,以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贫困农户增收,为各地开展整村推进工作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

启示四:整合各类资金,是实施整村推进的关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任务重、项目多,缺项补项任务仅靠三项扶贫资金投入难以完成。搞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必须把整合各类社会资金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县乡xx村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关键在于整合了各类社会资金。在实施整村推进工作中要发挥好扶贫资金的“资金粘合剂”作用,引导、整合其它各类社会资金,用于整村推进工作,同时要杜绝把扶贫资金作为其它资金的配套资金、切块用于其它工作的现象。

启示五: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是实施整村推进的保障。要充分发挥县一级在整村推进工作中作用,强化县级在整村推进工作中的实施主体地位,明确县委书记、县长第一责任人职责。在组织领导方面,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整村推进县级领导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各单位帮扶制,全方位抓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建立整村推进检查通报、验收考核等制度,用机制规范整村推进工作,用机制促进整村推进工作。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一)扶贫攻坚战,是_在找准了我们社会发展的短板后,为补齐短板消灭贫穷促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有效手段,是全民拍手叫好的大好事。

(二)基层群众反映精准扶贫政策好但在识别过程中,没有明确界限,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测算上没有框定标准,导致在人均纯收入的核算上主观性多于客观性,虽然也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但由村社干部凭主观论断可能性很大。比如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性收入未通过核实工资条等方式进行准确核算。很多一般农户与建卡贫困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并没有多大差距,甚至会出现一般农户比建卡贫困户更加贫穷的情况。导致一般农户觉得被不公平对待,从而导致基层矛盾凸显。

(三)基层群众还反映,在贫困户精准识别过程中只计算家庭收入,对部分家庭的大笔非生活保障性的支出未进行剔除。比如一5口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为5000元,即一家人一年除开正常的生活开支有25000元收入,但其中一人因患病要花去万甚至更多的钱,这种严重影响一家人的经济状况的情况在识别过程中未考虑。这就导致扶贫政策未覆盖类似家庭,从而该部分群众不满。

(四)政策覆盖面过广,让那些家庭有壮劳力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导致家庭贫困的人进入了贫困户序列,让一句流传坊间的笑谈“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帮你”几乎成为现实,这不仅让扶贫工作扶错了对象,也让一般农户觉得很委屈,更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导向。

(五)不同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相差甚远,引起贫困户之间的相互嫉妒和对帮扶部门的不解。

二、基层扶贫工作现状。

(一)基层扶贫工作人员长期在电脑上制作报表,多次调整、核实系统数据,制作各类展板、宣传资料等,绝大多数时间只能在办公室做“资料扶贫”“数据扶贫”,很少有时间实地走访贫困户,不能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当前面临的困难出谋划策导致贫困户帮扶方案被锁死在扶贫信息系统里,不能随贫困户家庭情况改变而更新从而导致贫困户不能按照帮扶方案实现脱贫。

(二)扶贫资金量不断增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部分贫困户以政府为自身发展生产的主体。比如我乡扶贫办就曾为了帮助一户因懒惰致贫的贫困户购买2头生猪仔,并为他购买喂猪用的玉米。又比如部分乡村社干部到户动员贫困户发展生产时,不乏听到“喊我喂猪,跟我买到家来的话,我还是可以喂。”再比如村干部也反映在制定某些项目实施方案前必须召集贫困户开会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部分贫困户则抱怨到“只晓得喊开会,又没看到实质性的东西(意指人民币)”更有甚者言“我们去开会签字,村干部倒是把钱整起去了”。

以上例子足以见得随着精准扶贫力度的加大,扶贫专项资金的大量增加,群众对帮扶的期望值不断上升,部分原本就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等、靠、要”观念更加深化,主动作为、自主脱贫意识弱化,出现“赖贫”现象,基层工作难度大。

(三)基层专职扶贫工作人员不足、工作力量不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加之扶贫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空前的关注,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专职人员的缺乏、工作力量薄弱,导致工作人员心有余力不足,工作质量无法尽如人意。

三、存在的问题。

(一)、脱贫要求固化,贫困户脱贫难。“五个一批”的第一批便是“产业就业发展一批”,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低保兜底一批”的贫困户外,均要发展足够数量的种、养殖产业才能通过验收从而获得国家的扶贫资金扶持。然而笔者所在乡,贫困人口1408人,其中外出务工的有763人,占贫困人口的。这种情况在纯农业乡镇非常普遍。然而壮劳力外出务工,在家的只剩老弱病残,要按照要求发展足够数量的种、养殖项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导致“脱贫”越来越难。

(二)、插花贫困户脱贫和巩固扶贫成果压力大。经过精准识别、“回头看”和动态管理后,最终锁定贫困户404户,贫困人口1408人(其中未上户的特殊群体贫困人口12人),贫困村分别为:农群村38户,130人;上洛村65户,242人;黄柏村47户,191人。贫困村贫困人口563人,约占全乡贫困人口40%,上级资金和项目大量向贫困村倾斜,而占全乡贫困人口60%的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得到的支持力度明显没那么大。如何破解“脱贫容易,巩固难”这一难题带来压力。

(三)、资金和项目投入力度加大,为资金和项目的监管增加了难度,资金安全和项目效益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产业培育难度大,自身造血功能的培育压力大。产业的选取和培育有其客观规律和成长规律,同时产业的培育有时间要求,如何做到产业选取长短结合难度大。

(五)、金融扶贫差异化突显,总体覆盖面较窄。受限额贷款、信誉不足等原因,金融的杠杆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贷款资金不足和有余问题同时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六)、整个扶贫攻坚工作缺乏从上而下地统筹,存在各干各,各管各的情况。部门与部门之间没能及时协调,甚至同一部门之间在安排任务时也存在缺乏统筹的情况,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无所适从。政策制定与基层操作之间上下衔接不精准。政策制定以基层上报的数据为依据,而基层上报的数据中部分不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已脱贫人口中无安全住房人数统计中,基层工作员据实统计,但这当中不乏因懒惰、因嫌补助少无论乡、村、社干部如何做思想工作就是不愿意实施危房改造的。但住建部门危房改造任务的分配是依照基层所报的数据,这样就直接导致任务无法完成。

(七)、扶贫项目先在拟摘帽贫困村实施,扶贫资金未能兼顾暂不摘帽的贫困村,引起群众不满。未实施项目的贫困村,脱贫计划写在纸上、订在墙上,群众反映强烈。在基层走访中经常被问诸如“我们这计划栽板栗,说了那么久怎么还不干哦?”“同样是贫困村,为啥xx村已经搞得那么好了,我们这里动都不动哦?”的问题,这着实让基层工作人员有苦难言。增收、脱贫本应是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工程,虽没有打算摘帽,却也该激发这些贫困村的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动力,促使他们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实现逐步脱贫。而不是为了保证贫困发生率而没有实施项目前的贫困村贫困户不能脱贫。

(八)、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知晓有盲区。扶贫政策宣传未持续开展,部分外出归来人员对情况不明,政策不清,造成对扶贫攻坚部分工作群众不理解,进一步激化为群众矛盾和上访事件。

四、几点建议。

(一)增加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增强扶贫工作力量。既要保证办公室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又要确保贫困户的实地走访、到户帮扶工作卓有成效。让扶贫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走到贫困户家中为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二)细化、简化扶贫政策,并通过地方电视台、乡村广播、报纸、知识读本的方式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让老百姓理解扶贫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一些帮扶政策是如何实施的,提高老百姓对扶贫相关政策的知晓率。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县_会20××年工作要点的安排,××月××日上午,由县_会副主任××带队,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基层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组成调研组,就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到昂拉乡措加村实地查看了文化旅游扶贫项目昂拉赛康寺维修和“农家乐”改造情况,并与部分项目实施户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县扶贫局负责人有关情况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年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紧紧围绕年初县政府和州扶贫开发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深入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实,共投入扶贫资金2418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藏区扶贫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产业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一)整村推进项目。该项目投资700万元。其中包括:1.投资万元的4乡(镇)12村牛羊养殖及商铺购置项目。2.投资200万元的坎布拉镇尖藏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3.投资万元的昂拉乡尖巴昂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

(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662万元,对7乡2镇浅脑山区生态及地质灾害区263户119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

(三)旅游扶贫项目。一是投资200万元,实施了坎布拉旅游景区3村贫困群众扶贫产业发展商铺购置项目。二是投资180万元,实施了昂拉乡措加村老景点改造项目,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正在准备验收。

(四)尖扎滩乡滩上四村产业扶贫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项目投资500万元,在尖扎滩乡建设萨尕尼哈农贸市场一座。

(五)创业、资助项目。1.投资76万元,开展以烹饪技术、民族歌舞演艺、泥瓦工等专业的劳动技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2.投入资金40万元,实施了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3.投资60万元,对贫困大中专毕业生给予贴息贷款,鼓励创业。

(六)工作措施得力。一是深入开展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村情民意,掌握市场行情,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实施奠定了群众基础。二是科学编制方案。提高了项目实施工作的可操作性。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做到了项目建设的公开、公正、公平,使扶贫资金发挥了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较大。近些年,随着省、州、县农牧区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有脱贫条件的村庄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目前需要扶贫的对象所处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加之个人无一技之长或“等、靠、要”思想严重,实现脱贫难度较大。

(二)扶贫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农牧区扶贫工作涉及农牧、民政、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虽然已经成立了相应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但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工作上也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动,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差距甚大,这就导致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出现信息不畅和协调不力的问题。

(三)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尚需加强。由于精准扶贫的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以往的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势必难以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三、几点建议。

(一)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健全精准扶贫机制。要认真研究吃透中央和省上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精神。一是政府及扶贫主管部门在加大扶贫投入的同时,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做好我县精准扶贫顶层设计,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建议在安排产业扶贫项目时,加强各部门联动,加大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乡村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等建设,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基础支撑。三是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扶贫资源,改变目前资源分散、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扶贫工作现状,搭建信息平台,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在精准扶贫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要把整体推进和精准到户有机结合。既要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又要把精准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统筹起来,通过区域整体开发改善发展条件和环境,加快推进连片困难乡、村的发展。

(三)要继续加大对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县、乡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州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为确定“四个一批”精准扶贫项目,做到“六个精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为进一步推动扶贫工程在我县得到更好的实施,根据_会主任会议安排,7月27—28日,由县_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宋先国和副主任董黎明带队,组成调研组,分别到景福、宝泉、塔山、高堰等乡镇和县农业局、水务局、农业机械管理局、交通局、扶贫办等5个单位,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扶贫项目,走访座谈帮扶贫困户等方式,就我县实施扶贫工程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农村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按照全县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以新村扶贫整村推进为重点,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培育优势产业为着力点,大力组织实施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及贫困互助资金发展项目,使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增收致富主导产业开始形成,贫困群众收入逐年增加,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级部门帮村、党员领导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全县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方针和“综合开发,重点投入,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根据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构建和谐社会扶贫工作要求和我县广大农村的客观实际,明确提出了“打基础、兴产业、优环境、促转变、建和谐、奔富裕”的综合扶贫工作思路。

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扶贫工程万户,改善了帮扶村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狠抓劳务输出,着力增加贫困户的现金收入。劳务输出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形式,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统筹城乡发展,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帮助贫困户进行劳务输出,是实现帮扶形式逐步由“救济式”向“开发式”转变、“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我县扶贫办、妇联、工会、共青团、农广校等部门先后利用277万元帮扶资金,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3期3200人次,有组织转移输出2160人,大部分外输劳务从业人员月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收到了输出1人,脱贫1户的效果。为顺利推进扶贫新村建设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近年以来,相关县级部门和乡镇每年都要利用帮扶资金组织全县对当年启动的扶贫新村和新农村示范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扶贫部门、扶贫工作人员和扶贫对象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

物资的管理原则、使用范围。财政、审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监督,规范各项目实施单位财务制度,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帮扶资金,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向项目单位违规摊派资金,搭配物资。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我县部分乡镇、村一味强调自身的贫困,重视向上级定点帮扶单位争取帮助支持,帮扶的单位也重视扶贫济困,积极为贫困群众捐资捐物办实事,轻视引导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着“等、靠、要”思想,被动等待帮扶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扶贫资源整合不够,项目实施后续管理滞后。一些乡镇、村只重视争取了多少项目,接受了多少帮扶资金和物资,忽视了对帮扶项目和捐赠资金和物资的使用管理,在项目设置上没有从贫困村、贫困户的角度去考虑该发展什么项目、如何实施管理好项目,没有把资金与项目的质量完成情况挂钩。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够,“整村推进”效果不明显。特别是种植业扶贫项目实施后的后续管理严重滞后,影响了扶贫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

合,但没有一套长期的向贫困村倾斜项目以达到“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的投入机制。特别是帮扶方对贫困问题的调研,贫困村发展规划的编制,信息的反馈,资金的管理等方面做得不够完善,造成社会扶贫的盲目性。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坚持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完善机制。一是思想认识要进一步统一。要把做好帮扶工作始终作为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摆在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要的工作位置上,抓紧抓好;二是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每年都应组织相关县级部门,加强多方衔接,规划和落实帮扶项目,推动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帮扶渠道要进一步拓宽。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帮扶与协作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使帮扶的思路更宽,渠道更多。四是要切实加强扶贫项目实施的后续管理,充分发挥扶贫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工作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扶贫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推进。

农村交通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xx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全县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居住有苗、瑶、侗、壮、汉等五个民族,辖七乡三镇,总人口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全境为山地,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全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大桂林旅游圈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为切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龙胜县不断加大投入,在逐步解决各族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的同时,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为切入点,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带动民族文化繁荣,努力探索出少数民族山区文化扶贫的新思路,让山区各族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龙胜县民族文化扶贫的基本情况。

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2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219元,迄今为止,还有70个贫困村,万贫困农民,是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县。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民族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全县民族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共投入文化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修建了县宣传文化中心、民族广场、民族博物馆、35个农家书屋、12座宣传文化综合楼等,每年开展150次文化下乡和送书下乡活动。全县农村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还投入80万元打造各民族文艺表演节目,此外,还投入近2亿元实施村寨改造项目,为游客观光旅游创造便利条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农村休闲度假、民族风情和农耕文化三大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了人间瑶池的温泉、天下一绝的龙脊、壮寨楷模的金竹壮寨、天下第一长发村的黄洛瑶寨等旅游品牌,特别是在金竹、大寨建立了全国首批15个景观村落、8个景观经典村落之一,取得了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中国文化旅游大县的两大牌子,受到各地游客的高度评价。品牌效应直接推动了山区人民的文明进步,印证了大山人民走向世界、走向全球的烙印。同时,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区(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龙脊魂》、《龙胜侗族文化与旅游》、《龙胜瑶族文化与旅游》、《龙胜苗族文化与旅游》、《龙胜壮族文化与旅游》、《踩石轮》、《岩坪调》等旅游系列丛书出台。

二、龙胜县民族文化扶贫的几点启示。

启示1:文化扶贫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无论贫富,都需要精神上的关怀,都需要基本的文化生活。各级党委政府在抓好富农民口袋的同时,更加注重富农民脑袋的工作,这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具体行动,有利于不断满足边远山区困难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启示2:文化扶贫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随着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落后的文化生产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农村社会发展中重经济轻文化而导致的农村经济后劲不足、农民因愚返贫、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实施文化扶贫,不仅仅是丰富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缩小城乡差距。

启示3:文化扶贫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抓手。房屋新不等于新农村,衣服新不等于新农民。某县实施民族文化扶贫的调研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字,不仅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还要体现在用新文化塑造新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上。实施文化扶贫,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龙胜县民族文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1、个别地方对文化扶贫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力度,全县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少数地方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文化建设理论上重视、实践上漠视、行动上忽视,认为文化扶贫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巨大产出微薄,仅把文化建设当作装点门面的面子工程。

2、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千百年来,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底蕴丰厚、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各乡镇的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利用不均衡,已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产品急功近利,过分迎合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重通俗轻高雅、重形式轻内容,演展类文化产品和文化节目品牌意识不强,往往浅白、雷同、低劣,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精品不多。特别是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文化分布全县各乡镇,各有特色,还不能有效整合,对民族文化资源深层次上的研究不够,各民族在民族建筑、语言、服饰、风俗等个性的民族元素存在弱化倾向。

3、文化扶贫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当前农村基层文化体制,出现花钱养人、管办不分的投入机制,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状况,导致部分乡村文化体系空壳化二是由于长期以来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经费投入相对匮乏,同时缺少全社会支持文化建设的氛围,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扶贫办、文化、教育、交通、民政、体育等部门的项目资金未能充分整合,往往难以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三是由于文化建设未列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极少地方出现了讲话无文化建设内容,规划无文化项目,资金无文化方面安排的尴尬状况,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

4、宣传推介文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提高宣传推介能力,实施民族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提升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开展文化扶贫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开放交流力度和桂林大旅游圈的影响,龙胜山水风景和民族风情旅游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不断攀升。但就目前来说,由于文化传播渠道单一、缺乏具有开拓国际文化市场能力的机构和人才、对外宣传的精品和品牌项目不多等原因,对外宣传的创意不新,内涵不足。

5、文化建设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弱势的农村文化建设必然要求政府的扶持,但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一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的原因,财政难以承担足够的资金投入文化建设;二是由于未能把经营性文化和公益性文化区别开来,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造成投入者(财政)无法监督,受益者(农民)无权监督,加之县乡财政相对困难,难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三是由于财政投入有限,难以启动相关研究整理和深度挖掘工程,有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节目仅靠群众自筹解决,制作粗糙,品位不高。

四、龙胜县民族文化扶贫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扶贫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列入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为民办实事的清单,纳入扶贫攻坚计划,与改善民生联系起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克服先经济、后文化发展思路,引导地方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和正确的政绩观,积极引导、精心组织,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精神,在实施文化扶贫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引领和正确主导,文化扶贫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要正确处理主导与多元、多样的文化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民族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抵制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倾向,遏制农村不良文化现象的蔓延,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群众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硬化路面建设迅速,改善了农机的交通环境,给农村道路运输的车辆安上了翅膀,上路行驶的拖拉机逐年增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与拖拉机相关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与损害。按照上级的调研内容,我们深入村屯和农户详细了解,找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节点,找出问题和原因,形成如下报告:

1.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情况

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常抓不懈,尤其是对拖拉机的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宣传更要深入细致,主要是对政策法规的宣传更要深入人心,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当前有些地方因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宣传教育方法单一,不能只在墙上刷几条标语、在空中悬挂几条横幅、向群众散发几份传单而已。缺乏直观形象的效果,只流于形式。有结合实际的生动的典型案例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达到明显的效果,起到震撼和警示作用。

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农村道路目前为混行路面,供各种车辆和人畜通行,农村拖拉机和两轮摩托车迅猛增加,道路较窄,安全标识不配套,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压力。

3.农业机械上牌落户及安全技术情况

由于农民安全意识的原因,大部分农户能遵章守法,积极办理拖拉机登记入户手续,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制意识淡薄,不办理拖拉机落户和安全技术检验,更有一些人为了降低成本把安全当儿戏,达到报废标准的拖拉机和安全设施不可靠的拖拉机仍旧上路行驶,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4.农村车辆驾驶人持证率及日常培训教育情况

我市加大对农机驾驶人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持证率在迅速上升,驾驶员驾驶操作技能和法律常识在不断提高,但还有一部分人比较被动,还需要严格管理和监督。

5.执法存在一些难点

农机监理对上路拖拉机监督存在路权问题,对乡村道路上路拖拉机的管理力度不够。

6.农村交-警中队组建及运行情况

(1)由富锦市交-警大队下发了《关于联合开展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的实

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道路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安全感和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目前,全乡农村道路建设快但安全设施少、农村车辆多但群众安全意识差,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根据县“大调研”、“大排查”、“大整治”文件要求,我乡组织相关安全责任部门开展大调研、大排查。现将有关调研、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二、主要问题

1、发生事故情况及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我乡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0起,无人员死亡,虽然没有发生死亡事故,但目前我乡道路交通形势管理难度非常大,主要是摩托车无牌无照,非法营运十分严重,经统计,摩托车2750辆,其中无牌无照22047辆,非法营运16辆。严重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

2、安全设施普遍缺少

“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乡村道路建设迅猛,但安全设施普遍缺少。全乡白聚油路18公里,甘宝油路7.5公里,通村公路18条、140.5公里,通组公路120余条、201.5公里,普遍存在着坡陡、弯急、路面差等现象,并且缺乏护栏、档墙、防撞墙、警示标牌139处,另外还有许多村民、企业集资修建、改建的道路,基本没有安全设施。同时,农村马路边乱搭乱建情况较多,严重阻碍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由此带来了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3、管理力量比较薄弱

路交通安全管理,同时还要抓好我乡其它工作,管理力量与管理需要之间显然很不协调。

三、主要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较狭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差,特别是老年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随意穿越马路、在路边堆放杂物情况较多;幼儿更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外来人员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都不强;许多青壮年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超载、加载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这些都会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2、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乡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量迅速增加,基础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车辆和务工人员,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农村中从事非法运营的面包车较多,而且驾驶报废车、无牌无证摩托车等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我乡的通村、通组公路路面窄、坡陡、弯急,在很多地方无安全标示牌,防护栏和档墙等安全设施。这些都加剧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也成为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

四、对策建议

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重视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深刻认识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大力解决影响农村人民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2、明确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农村道路及安全设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国省道一样,明确有人建、更有人管。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特别是要明确村道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有人建、无人管”和“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情况。二要认真履行职责。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协作,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同时对今后新建的道路,要严格把关,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道路设计、建设、验收。

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全素质

参与者,他们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村民素质。三要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乡农村中的老年人、幼儿和外来人员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要采取他们易懂、易记、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加他们的交通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安全设施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地解决安全隐患的存在,尽可能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切实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县安委办(县农交办)工作人员于6月中旬,深入**、**、**、**、**等乡镇,对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发生后,我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多次受到市安委会点名批评,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

二、集中整治情况

为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政办发〔2011〕47号)和《**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政办发〔2011〕48号)两个文件,从制度层面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成立了县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综合调度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投入巨资开通***台乡村巴士,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特别是从2012年3月以来,由四名县级领导分别带领工作组深入四个片区乡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农村道路交通集中整治行动,有力的打击了全县“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的非法载客行为。据统计,3月至今各乡镇共开展整治行动**次,切割农村“四车”非法加装的雨蓬和座位达***台,参与整治工作人员达***人,**等乡镇的农村“四车”非法载客行为已基本得到杜绝,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各项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止。

三、主要问题

2012年6月中旬,县安委办(县农交办)通过对各乡镇的检查发现。“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农村“四车”非法载客行为明显减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

一是整治力度不一致。按照“乡镇为主,部门配合”的原则,

各乡镇和县直职能部门都开展了“集中整治”。但在整治过程中,各片区乡镇整治力度不一,效果有差异。**片区乡镇整治过程中,对农村“四车”非法加装的雨蓬和座位都予以强制拆除,非法载客现象已基本得到杜绝。**、**片区整治过程中,对部分农村“四车”非法加装的雨蓬和座位予以强制拆除,其余只拆除了座位,还存在部分非法载客行为。**片区整治时间靠后,**、**两个乡镇对辖区内农村“四车”非法加装的雨蓬和座位已全部拆除,其余则未拆除到位。

二是乡村巴士待规范。为方便群众出行,全县投入乡村巴士***台用于农村客运。这***台车辆分两种方式投放:一类是第一批投放的**台车辆,以中型客车为主,由县公交公司、*运公司、**公司、**公司、**公司负责投放运营;一类第二批投放的**台车辆,以7座至11座面包车为主,由各乡镇具备条件的群众个体负责投放运营。通过近两个月的时间运行来看,***乡的乡村巴士运行较好,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其它乡镇乡村巴士则存在未按时间、线路行驶,或因效益不好、加之对县里补助无信心而将车辆停放在家中等现象。在这***台乡村巴士中,还存在部分车辆未按要求购买全部保险,给日后事故处理埋下隐患。

度大打折扣。主要领导重视程度的高低,人力、物力投入的大小直接决定在整治效果的好坏,现农村“四车”非法载客现象严重的乡镇,都是乡镇主要领导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重视的体现。

四、主要原因

一是存在观望、畏难情绪。各乡镇普遍对本次集中整治行动抱有悲观情绪,认为人民群众多年乘坐“四车”出行的习惯不可能短时间会改变,害怕集中行动过于激烈会导致群体性事件,影响辖区社会稳定。部分乡镇是看别的乡镇开展行动后,才被动开展,缺乏主动性,致使工作滞后。

二是乡村巴士无管理。首先是第一批各公司运营车辆,因效益问题,除县公交公司外,其他公司普遍存在将所运营的乡村巴士用于城乡客运。其次是第二批个体运营车辆,因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个体经营的**台车辆现未有效整合,也未组建相应的车队,致使管理和营运保险无着落,给事故处理留下隐患。

三是认识不深入。一部分乡镇对、县政府搞好本次集中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还未认识到位。未将本项工作做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一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在集中整治活动中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总体要求,深入、持续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严厉打击各类农村车辆非法载客行为,抓紧完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保障人民群众正常出行,确保辖区内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二是进一步明确责任。严格按照《**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政办发〔2011〕47号)和《**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政办发〔2011〕48号)两个文件要求,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管理。要按照“乡镇为主,部门配合”的原则,建立乡镇主导实施,县直部门全力参与配合,村组全力支持的工作格局。杜绝依赖、观望思想,要按照文件规定对不作为的单位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

三是进一步强化措施。1、要在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对非法载客行为反弹严重的乡镇开展重点集中整治。2、要加强联合执法力度,对非法违法行为按处罚上限从重、从严处理。3、要完善乡村巴士管理。运输业务主管部门要为乡村巴士尽快整合或组建营运公司服务,为乡村巴士统一管理、有序运行、合法经营解除后顾之忧。4、县财政尽快兑现对乡村巴士各项补助资金。

镇的组织下,各农村交-警中队要对农村“四车”非法载客现象进行持续不断地打击,加强日常管理,乡镇要对交-警在赶集日到位情况实行签到登记。县农交办坚持对各乡镇和各单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定期检查制,检查结果纳入各单位年终绩效考核。2、要建立长效管理网络。各乡镇要明确一名党政领导分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并明确具体日常管理部门(安监站、综治办、农机站或企业办),各村也要明确一名村干部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专干,各组组长为源头管理人。同时,乡、村、组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起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网络。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为打好扶贫攻坚战,因地制宜制定特补乃吾村扶贫计划,按时完成脱贫任务,第一书记带队对特补乃吾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情况如下:

一、xx村基本概况

特补乃吾村系全县重点贫困村,平均海拔2200米,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辖6个小组、227户、1021人。耕地面积825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荞麦、烤烟等,养殖猪、牛、养、鸡等牲畜,以农业为主的典型彝族聚居村。2015年全村地区生产总值416万元,人均纯收入4638元。2015年,在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精准识别出5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78人。xx村生产、生活存在的特殊困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落后。一是交通难。辖区6个村民小组至今还有1个组没有通路,有2个组还是泥土路,没有实施道路硬化,道路狭长陡峭,雨天路滑,只允许摩托车通过,给村民-运输农副产品和出行带来不便。二是饮水难。全村还是100户,450人饮水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水质差,没能够用得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三是人居环境条件差。村里大部分贫困户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抗震能力差,家中缺乏基本的生活物品,村中卫生条件差,垃圾乱丢,居住环境不容乐观。

(二)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机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但形成不了规模。引入了核桃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缺乏技术指导,没有致富带头人。

(三)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产生、生活方式落后,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文化生活贫乏,生活只限于填饱肚子,生活质量不高。

(四)卫生设施及设备配置欠缺,疾病防控能力差,看病就医难。村上没有村卫生室,村医生集中在乡卫生院看病,乡卫生院设备简陋,药品不足,人手不够,缺乏技术,只能看一些小病,难以满足村民的需求。

二、导致贫困村贫困的原因

(一)自然环境原因。xx村属于高二半山,海拔高,人均耕地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通讯缺乏,信息闭塞,生产和生活条件差。

(二)自身原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素质还偏低,思想保守,对新思想、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慢,生活要求低,局限在吃饱阶段,存在“等、靠、要”思想。

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

三、解决贫困村现状的对策

(一)产业扶贫。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壮大烤烟产业、培育核桃产业、开发劳务产业、巩固畜牧产业,通过五大产业支撑,实现产村相融,壮大村民实体经济。

(二)基础设施扶贫。突破交通制约瓶颈,大力发展交通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村民住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信息网络工程。

(三)教育扶贫。落实“三免一补”政策、控辍保学“六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四)卫生扶贫。提升乡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功能,加大重点疾病预防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五)生态扶贫。抓住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积极实施林果、核桃产业,打造生态新村。

基本情况与现状

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 (20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针对桃花沟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扶贫目标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扶贫对策

一是完成村主干道的公路扩宽、硬化。力争在2015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郧庙路至村万头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8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桃花大道景观带。

口、引水堰渠4000米。

三是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计划从2015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子胥湖土黑猪(年繁育10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然后,由子胥湖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18年形成万头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计划20xx-2016年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 春赏桃花、夏摘桃果 的桃文化观光园。

五是建设大型沼气发酵罐并扶持农户发展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供农户照明和养殖场供热,利用沼渣生产有机肥供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及农作物,沼液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实现农产品的有机化。到2020年,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农户庭院绿化和景观化,实现庭院靓化。

远、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 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七是整合项目,建设桃花沟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16年投资500万元启动建设集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游客接待中心、村文化活动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奠定基础。

八是发展旅游服务业。修建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休闲农庄,配套发展餐饮业,计划新发展农家乐12家,使全村的农家乐达到20家,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年营业额达到600万元以上。

保障措施及建议

保障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桃花沟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保障措施:

第一,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桃子产业合作社和养殖产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彻底解决 小生产 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企业流转,农民通过培训到企业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企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子胥湖集团公司成立以董事长挂

帅的扶贫工作专班,全面负责桃花沟村扶贫工作,同时下设多个工作部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单项工作。其中,项目部负责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程部负责有关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财务部负责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产业扶贫的实施;润景园林公司负责观光景点建设和全村绿化工作。公司按照计划进度,逐年逐项进行检查考核。

几点建议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和房产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上给予支持。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农村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在各贫困村争取项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 (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据xx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对xx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东部川区,全村共有5社135户540口人,其中贫困户44户,五保户2户,贫困人口168人;耕地面积3685.43亩,其中川地1528.62亩,山地2156.83亩,人均耕地6.82亩(川地2.83亩、山地3.99亩)。该村地处灵新路沿线,距离街道约2公里,位于达溪河川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

1、村组织建设情况

xx村“两委”班子成员共8人,其中村一人,村委主任1人,村党支部副书记1人,委员8人,计生专干1人,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大学文化1人,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6人。全村党员人数共有43人, 其中流动党员10人,其中困难党员6人。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

2、劳动力资源状况

全村共有劳动力184人,其中男103人,女81人。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今年外出务工者53人,42人从事建筑行业,11人从事服务业,年人均收入1.8万元。留守劳动力基本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养殖业效率下滑。

3、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

种植业:xx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236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3%。另种植少量小麦、豆类、蔬菜约477亩。

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栏112头,户均0.8头;羊存栏240只,户均1.7只;猪存栏30头。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村5个社133户通电;由于该村自然条件所限,群众用水均在各社建有饮水池,全村于2015年两社接通自来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全村现有固定电话12部,移动手机150部;“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全村尚有纯窖洞住户8户,21人,22孔;有房有窑洞户36户,132人,房屋间数130间,窑洞37孔;纯土木结构房屋户数34户,130人,194间;纯砖混结构房屋户数15户,72人,104间;楼房户数1户,1人,四间;彩钢房户数2户,6人,4间。

5、公共服务设施

村部建筑面积七间105平方米;目前村级卫生所、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

贫困现状:(201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826元的贫困户44户,涉及人口168人,贫困面居全乡偏中水平。全村享受低保政策的农户有32户116人,社会保障水平远不能达到群众的期望值。全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68名,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每人每年可领取养老金660元。)

6、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全村计生人口500人,共有育龄妇女89人,其中无孩6人,一孩40人,独生子女户3户,二孩44人,二女户10户,多孩12人。落实节育措施89人,其中放环31人,结扎58人。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xx村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

玉米亩产量约500公斤左右,小麦亩产量不超过220公斤,种植业经济效益微薄。群众养牛多为耕役用,黄牛品质差,黄牛养殖以散养居多,饲养方式比较粗放,年出栏量偏少,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及不明显。

二是由于该村地处偏僻,全村总户数仅为133户,并且人户分离户居多,人口稀少,项目建设很少涉及,致使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因资金短缺、条件太差而长期停滞不前,目前村社道路全为土路,且沟壑纵横,溪流蜿蜒曲折,地形复杂,遇阴雨天气群众出行困难,全村房屋大部分系80年代土坯房,年久失修,抗灾害度较差。

三是由于该村位于偏僻山区,环境封闭,对外交流机会少,信化工程难以落实,群众思想保守,安于现状,脱贫致富的欲望不强,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差,青壮年小学文化程度者占80%;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低,缺乏致富技术,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村域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随着近年来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我乡牛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少部分农户已通过发展养牛业自力更生,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实现了脱贫致富。但大部分群众目前家庭经济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水自然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障碍,突发性暴雨和洪水给群众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姚家湾社全社有纯山地530亩,全社有5户25口人全住半山腰,饮水、生产、生活、文化教育、政策落实难以发展,水土流失浪费资源,人口素质越来越差,如不移民,难以发展。

(二)发展前景和优势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条件,提升牛产业。根据该村实际,重点应抓好温棚牛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达到户户养牛,乡村道路硬化建设、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从基本面对群众生活生产现状进行加固和提升,从而为脱贫致富打好坚实的基础。一要提倡和推广温棚养牛,真正做到科学养牛,全面提升经济效益。二要加强村内道路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通路”,要全面提升村内道路建设和外界交通连接建设,促使村内有能力,有资源的农户大力发展运输业,拓宽家庭收入来源。三要加强村卫生所、文化书屋建设,通过配备必须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选用德才兼并的村医,配备专业的农业技能书籍、配备全面的信息传播设备,实现小病不出村就能得到有效医治,知识不出村就能得到深入学习,信息不出村就能得到全面收集的效果。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真正达到改善该村农户生存环境,降低生产生活成本的目的。

2.大力发展养牛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牛产业在该村农户经济收入中已经占有较大比重。但目前全村实有5社23户养牛,牛存栏112头,其中基础母牛98头,能繁母牛87头,依然处于“原始”阶段;出售依然单靠上门贩子拉运,农户对周边市场无掌握。因此,要在省、市、县、乡支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按照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思路,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建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销售网络。确保产出、销好、收益。同时,要充分利用农闲时机组织村内部分群众外出考察效益养殖学习,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实现规模养殖。

常用的法律法规、致富信息等知识。要持之以恒的把培训农户、提高素质作为治本之策,着力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把简单的“需输血”变为“能造血”。二要通过谈心、交友等方式,向农户讲解知识的重要性和读书学习的必要性,使农户转变观念,重视学校教育,从长远上提高农户家庭整体素质,为全家生活水平的中长期改善打好基础。三要加大种植业、养殖业等各行业实用技术知识的培训,为农户发展多种增收产业、扩大就业渠道提供智力支撑。

三、对策及建议

(一)因户制宜,合理采用增收措施

该村的低收入户,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造血型”,另一类是“需输血型”。 “可造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有劳动力,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劳动脱贫。对这类低收入户,主要考虑从就业、创业方面进行帮扶。帮助就业有两种可用形式。1、充分利用本村的种养大户,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增加他们对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就业帮扶的积极性,让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能从当地得到稳定收入。这样即帮助了低收入户通过自身劳动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又能促使他们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为有条件的低收入户的创业积累经验。2、对外劳务输出,对低收入户家庭中哪些能外出打工,又找不到途径的劳动力,把他们组织起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进行岗前培训,统一管理、安排就业。“需输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没有劳动力的低收入户。这类低收入户多为“五保户”,还包括部分因“病残”、“因小孩上学”致贫的低收入户,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无生存的本领,无经济来源。对这类低收入户的帮扶,着重从政策方面进行帮扶。第一、政府的民政部门要向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并不断提高最低标准。第二、政府还要通过财政预算、向社会募捐等方式,为他们建立各类生存保障基金,不断提高这部分低收入户的生活待遇和生活质量,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二)积极引导,大力提倡自主创业

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改进黄牛饲养方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牛产业经济效益。村内80%以上的农户养牛在3头以上。目前该村存栏基础母牛98头,以计划增购能繁母牛50头以上,总体达到能繁母牛150头。按照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思路,建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建成养殖示范点2处,温棚牛舍50栋,完善销售网络。通国家扶持,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奖补政策,确保温棚养牛人均年增收3000元。

从长眼看,低收入户的脱贫应以自主创业为主。根据目前现状,帮助低收入户自主创业的最佳办法是“政府投入、农户承包、公司销售”。对一些能够自主创业的低收户家庭,政府要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便利的条件,不断提高他们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政府应采用优惠的政策,依托本地区的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建立一批种植、养殖小区,将本地区的低收入户集中起来,共同创业,并为他们提供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的销售等一条龙的高效、优质服务。

(三)积极争项改善基础条件

一是该村3社农田水土流失严重,耕作非常困难,致使产量逐年下滑,争取水保部门分年度列项整修标准化梯田1500亩;二是该村姚家湾社现还居住在山顶,全社7户实际居住不到4户,饮水、生产生活都很困难,积极争取移民搬迁项目。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

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外出打工人员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十堰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郧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郧县城关镇桃花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20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桃花沟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针对桃花沟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xx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一是完成村主干道的公路扩宽、硬化。力争在20xx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郧庙路至村万头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8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桃花大道景观带。

二是改善土地生产条件。20xx—20xx年通过对桃花沟进行水、田、路、渠的综合治理(面积450亩),形成耕地园田化、梯田化;新修河堤石岸6000米,改挖河道400米;修建机耕路28条2400米、田间作业道36条4500米;维修库塘8口、引水堰渠4000米。

三是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计划从20xx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子胥湖土黑猪(年繁育10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然后,由子胥湖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xx年形成万头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计划20xx—20xx年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春赏桃花、夏摘桃果的'桃文化观光园。

五是建设大型沼气发酵罐并扶持农户发展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供农户照明和养殖场供热,利用沼渣生产有机肥供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及农作物,沼液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实现农产品的有机化。到20xx年,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农户庭院绿化和景观化,实现庭院靓化。

六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七是整合项目,建设桃花沟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xx年投资500万元启动建设集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游客接待中心、村文化活动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奠定基础。

八是发展旅游服务业。修建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休闲农庄,配套发展餐饮业,计划新发展农家乐12家,使全村的农家乐达到20家,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年营业额达到600万元以上。

保障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桃花沟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保障措施:

第一,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桃子产业合作社和养殖产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彻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企业流转,农民通过培训到企业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企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子胥湖集团公司成立以董事长挂帅的扶贫工作专班,全面负责桃花沟村扶贫工作,同时下设多个工作部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单项工作。其中,项目部负责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程部负责有关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财务部负责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产业扶贫的实施;润景园林公司负责观光景点建设和全村绿化工作。公司按照计划进度,逐年逐项进行检查考核。

几点建议。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和房产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上给予支持。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农村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在各贫困村争取项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一、xx县贫困人口现状: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6-20xx年)》对贫困县乡村的划定,目前,我县有省级插花贫困乡3个,贫困村20个。20xx年初,全县20个乡镇场有贫困户5181户20465人(人均收入低于882元以下),占全县总人口的5.64%。从地理环境分:三个重点贫困乡20个重点村有贫困户2824户12155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9.4%,其它乡镇场有贫困户2357户8310人;从致贫原因分:因无生产资料致贫2313户10191人,占总贫困人口的49.8%;因病致贫1562户6069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0%;因灾致贫103户436人;因无劳动能力致贫317户632人;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其它原因致贫502户231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11.3%。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贫困乡,占总贫困人口的59.4%。

二、致贫原因分析:

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

七是陈规陋习致贫(如大操大办“红白”事)。

三、扶贫机制及设想:

(一)进行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共331人,其中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三)实施整村推进战略。

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优质草场、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用于贫困乡村的基本建设,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力争到20xx年,使全县20个贫困村90%以上实现“五通”、“五有”、“五能”的奋斗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充分利用“缺项补项”方案,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为低收入群众经济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继续实施“贫困户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

提高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意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到户。

1、利用扶贫资金为无房户、危房户新建或维修5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房和0.7亩地的宅基地。力争每户有2头生产奶牛,每人4只生产羊,并饲养一定的鸡、鸭、鹅等家禽。农区每人有2亩旱涝保收的口粮,牧区每人有1亩口粮田且每人有30亩以上的草场。

2、发展庭院经济。山区半山区的低收入户庭院保证种植5分地以上蔬菜。凡适合经济林气候的地方,每家种植10棵以上果树或其它经济林,力保庭院无空闲地。对干旱缺水的地方,尽力帮助打水井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缺水问题。

3、培育低收入户从事手工业,如:铁匠、木匠、泥瓦匠、修鞋匠等,扶持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地方特色的花毡、地毯、花帽、剌绣、小刀、马鞭、马鞍等特色产品。

(五)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除以工代赈资金用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自筹资金都进村入户,具体用于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发展庭院资金短缺问题、购买生产畜、科技培训等方面。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力争发放到贫困户。各项资金的使用按照申报项目执行,不随意改项、不挤占、不挪用扶贫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大科技扶贫和培训力度。

突出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重。

要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调动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创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安排科技培训资金,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针对性通过夜校和种类短期培训,增强农牧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能力,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反对封建迷信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

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各贫困村每年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确保年均纯收入达到2016元。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

(八)实施移民搬迁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乡村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搬迁扶贫,并坚持自愿搬迁原则,尊重搬迁户的意见,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致富。

农村扶贫调研报告

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农村扶贫。

供大家参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据xx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对xx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村位于××东部川区,全村共有5社135户540口人,其中贫困户44户,五保户2户,贫困人口168人;耕地面积3685.43亩,其中川地1528.62亩,山地2156.83亩,人均耕地6.82亩(川地2.83亩、山地3.99亩)。该村地处灵新路沿线,距离街道约2公里,位于达溪河川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

1、村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成员共8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一人,村委主任1人,村党支部副书记1人,委员8人,计生专干1人,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大学文化1人,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6人。全村党员人数共有43人,其中流动党员10人,其中困难党员6人。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

2、劳动力资源状况。

全村共有劳动力184人,其中男103人,女81人。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今年外出务工者53人,42人从事建筑行业,11人从事服务业,年人均收入1.8万元。留守劳动力基本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养殖业效率下滑。

3、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全村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豆类、小麦、玉麦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各社都通有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30%以上,有四社已经通了硬化路面,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2019年底,xx村种植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54%;养殖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19.4%;二三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26.5%。从产业比重看,xx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而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

种植业:xx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236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3%。另种植少量小麦、豆类、蔬菜约477亩。

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栏112头,户均0.8头;羊存栏240只,户均1.7只;猪存栏30头。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村5个社133户通电;由于该村自然条件所限,群众用水均在各社建有饮水池,全村于2019年两社接通自来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全村现有固定电话12部,移动手机150部;“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全村尚有纯窖洞住户8户,21人,22孔;有房有窑洞户36户,132人,房屋间数130间,窑洞37孔;纯土木结构房屋户数34户,130人,194间;纯砖混结构房屋户数15户,72人,104间;楼房户数1户,1人,四间;彩钢房户数2户,6人,4间。

5、公共服务设施。

村部建筑面积七间105平方米;目前村级卫生所、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

贫困现状:(2019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826元的贫困户44户,涉及人口168人,贫困面居全乡偏中水平。全村享受低保政策的农户有32户116人,社会保障水平远不能达到群众的期望值。全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68名,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每人每年可领取养老金660元。)。

6、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全村计生人口500人,共有育龄妇女89人,其中无孩6人,一孩40人,独生子女户3户,二孩44人,二女户10户,多孩12人。落实节育措施89人,其中放环31人,结扎58人。

××村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该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山地、台地、陡坡地居多,机械化程度低,土壤品质差,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突出,玉米亩产量约500公斤左右,小麦亩产量不超过220公斤,种植业经济效益微薄。群众养牛多为耕役用,黄牛品质差,黄牛养殖以散养居多,饲养方式比较粗放,年出栏量偏少,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及不明显。

二是由于该村地处偏僻,全村总户数仅为133户,并且人户分离户居多,人口稀少,项目建设很少涉及,致使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因资金短缺、条件太差而长期停滞不前,目前村社道路全为土路,且沟壑纵横,溪流蜿蜒曲折,地形复杂,遇阴雨天气群众出行困难,全村房屋大部分系80年代土坯房,年久失修,抗灾害度较差。

三是由于该村位于偏僻山区,环境封闭,对外交流机会少,信化工程难以落实,群众思想保守,安于现状,脱贫致富的欲望不强,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差,青壮年小学文化程度者占80%;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低,缺乏致富技术,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村域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随着近年来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我乡牛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少部分农户已通过发展养牛业自力更生,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实现了脱贫致富。但大部分群众目前家庭经济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水自然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障碍,突发性暴雨和洪水给群众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姚家湾社全社有纯山地530亩,全社有5户25口人全住半山腰,饮水、生产、生活、文化教育、政策落实难以发展,水土流失浪费资源,人口素质越来越差,如不移民,难以发展。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条件,提升牛产业。根据该村实际,重点应抓好温棚牛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达到户户养牛,乡村道路硬化建设、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从基本面对群众生活生产现状进行加固和提升,从而为脱贫致富打好坚实的基础。一要提倡和推广温棚养牛,真正做到科学养牛,全面提升经济效益。二要加强村内道路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通路”,要全面提升村内道路建设和外界交通连接建设,促使村内有能力,有资源的农户大力发展运输业,拓宽家庭收入来源。三要加强村卫生所、文化书屋建设,通过配备必须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选用德才兼并的村医,配备专业的农业技能书籍、配备全面的信息传播设备,实现小病不出村就能得到有效医治,知识不出村就能得到深入学习,信息不出村就能得到全面收集的效果。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真正达到改善该村农户生存环境,降低生产生活成本的目的。

2.大力发展养牛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牛产业在该村农户经济收入中已经占有较大比重。但目前全村实有5社23户养牛,牛存栏112头,其中基础母牛98头,能繁母牛87头,依然处于“原始”阶段;出售依然单靠上门贩子拉运,农户对周边市场无掌握。因此,要在省、市、县、乡支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按照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思路,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建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销售网络。确保产出、销好、收益。同时,要充分利用农闲时机组织村内部分群众外出考察效益养殖学习,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实现规模养殖。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户整体素质,实现小康生活。一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和谐五星”创评活动。将“五星”户逐步将其培养成入党的积极分子,进一步壮大村级党员队伍。同时加大对村上干部和农村党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常用的法律法规、致富信息等知识。要持之以恒的把培训农户、提高素质作为治本之策,着力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把简单的“需输血”变为“能造血”。二要通过谈心、交友等方式,向农户讲解知识的重要性和读书学习的必要性,使农户转变观念,重视学校教育,从长远上提高农户家庭整体素质,为全家生活水平的中长期改善打好基础。三要加大种植业、养殖业等各行业实用技术知识的培训,为农户发展多种增收产业、扩大就业渠道提供智力支撑。

该村的低收入户,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造血型”,另一类是“需输血型”。“可造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有劳动力,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劳动脱贫。对这类低收入户,主要考虑从就业、创业方面进行帮扶。帮助就业有两种可用形式。1、充分利用本村的种养大户,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增加他们对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就业帮扶的积极性,让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能从当地得到稳定收入。这样即帮助了低收入户通过自身劳动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又能促使他们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为有条件的低收入户的创业积累经验。2、对外劳务输出,对低收入户家庭中哪些能外出打工,又找不到途径的劳动力,把他们组织起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进行岗前培训,统一管理、安排就业。“需输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没有劳动力的低收入户。这类低收入户多为“五保户”,还包括部分因“病残”、“因小孩上学”致贫的低收入户,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无生存的本领,无经济来源。对这类低收入户的帮扶,着重从政策方面进行帮扶。第一、政府的民政部门要向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并不断提高最低标准。第二、政府还要通过财政预算、向社会募捐等方式,为他们建立各类生存保障基金,不断提高这部分低收入户的生活待遇和生活质量,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改进黄牛饲养方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牛产业经济效益。村内80%以上的农户养牛在3头以上。目前该村存栏基础母牛98头,以计划增购能繁母牛50头以上,总体达到能繁母牛150头。按照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思路,建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建成养殖示范点2处,温棚牛舍50栋,完善销售网络。通国家扶持,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奖补政策,确保温棚养牛人均年增收3000元。

从长眼看,低收入户的脱贫应以自主创业为主。根据目前现状,帮助低收入户自主创业的最佳办法是“政府投入、农户承包、公司销售”。对一些能够自主创业的低收户家庭,政府要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便利的条件,不断提高他们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政府应采用优惠的政策,依托本地区的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建立一批种植、养殖小区,将本地区的低收入户集中起来,共同创业,并为他们提供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的销售等一条龙的高效、优质服务。

一是该村3社农田水土流失严重,耕作非常困难,致使产量逐年下滑,争取水保部门分年度列项整修标准化梯田1500亩;二是该村姚家湾社现还居住在山顶,全社7户实际居住不到4户,饮水、生产生活都很困难,积极争取移民搬迁项目。

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外出打工人员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曲水县第六批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各村工作队自12月15日入驻各村以来,密切服务曲水县扶贫开发工作大局,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通过走访宣传摸底调查,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带头办实事办好事,注重农业科技培训,提高科技助农比率,注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提供农业生产水利保障,监督落实惠民政策,发展绿色经济等方式,从开源部分入手,保障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入户走访调研,摸清贫困明底数。

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在驻村工作开始之后,就开始入户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同时针对少数群众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进行说理教育。比如,才纳村工作队对部分存在落后思想的群众进行了思想教育,对比性的批评懒惰思想,宣传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激励群众在党领导下的好政策、好形势下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在此基础上,3月份,各工作队根据自治区农普办下发《关于进一步核实农村住户基本情况统计数据的紧急通知》(藏农普办字〔2017〕1号)要求,对各村基本情况又一次开展了普查,入户率达到100%.截至目前,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慰问五保户、贫困户和困难群众1166人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价值20.138元,慰问“三老”人员146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价值3.982元。

二、办实事勤宣传,帮扶慰问暖人心。

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结合农牧业生产实际,协助各村组织开展春季防疫、保险理赔等工作,结合生活需求,举办寒假补习班、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义诊活动等,结合重点节庆对困难群众开展帮扶慰问工作,通过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全方位服务,带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助力帮贫扶困工作,助力群众脱贫致富。比如,德吉村工作队、色达村工作队、达嘎村工作队等协助针对全村黄牛、牦牛、鸡、羊、猪等群众畜养的牲禽,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使各村牲禽防疫率达100%.协荣村工作队协助村委会积极开展兑现牲畜保险赔偿,全村参与保险赔偿的有母猪3头,牛45头,房屋受损的3户,总共兑现理赔资金23.28万元。寒假期间,有才纳村、三有村、色麦村、白堆村、吉祥四季村、茶巴拉村共六家工作队开办了寒假补习班,参加补习班的中小学生有200余人。四季吉祥村工作队副队长达瓦仓决同志,开展义诊活动,经常参加治疗的有50余人,期间免费发放各类药品45份,免费为群众提供价值1万余元的50多种药品。茶巴朗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曲水县民政局、picc保险公司等工作人员为曲水镇300余名群众讲解惠民政策(新农合医疗保险政策、新农合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和民生救助等相关政策),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册。截至目前,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办实事办好事67件,投入资金47.621万元。

三、基础设施勤保养,完善基建保生产。

农业生产水利是保障,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尤其注意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养,确保在春灌、冬灌时期的农业用水安全。比如,色甫村工作队监督完成了第四批工作队申请的关于色甫村一、二组水渠新建“短平快”项目,确保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协荣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积极组织40余名党员利用2天的时间对2公里左右灌溉水渠进行了清理和修缮,有效确保了2000多亩农田及时灌溉;江村工作队与联合村“两委”组织300余人清理灌溉水渠6000余米;热堆村工作队出资三万元帮助热堆村第一村民小组改造修建牛圈4处,极大改善了村组牲畜养殖以及开展防疫工作的相关条件。茶巴拉村工作队出资2000元用于修建茶巴拉村8组耕地新围栏,800多米的围栏已修建完成,为保护耕地作物起到了作用。

四、注重农技培训,科学助力好生产。

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结合曲水县各村群众以农业、畜牧业生产为主,但是对农业畜牧业现代化生产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各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针对这一实际,十分注重农业科技培训,专注提升各村群众农业畜牧业科学管理、科学生产水平,提高科技助农比率。比如,热堆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开办了热堆村第一期扫盲学习教育班,共开班24次,受教育农牧民群众达60余人次;才纳村工作队组织的为期15天的'才纳村“农牧民种养殖业培训”,培训期间组织15名学员们到拉萨市城关区高标准奶牛养殖基地、西藏自治区科技博物馆和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养猪基地参观学习,并邀请了市农牧局科技员次琼和市一职专职教师卓玛央金,到才纳村做种养殖实用技术专题讲座;茶巴拉村工作队为了培养造就大批在农业方面懂技术、有致富能力的农牧民群众,加大对贫困农牧民和待业青年的实用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和待业青年的种植技能,邀请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卓玛措针对“藏青2000”栽培技术、解蔬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大田病虫害防治技术、农药安全使用等具体生产问题进行了为期6天的培训与指导。协荣村工作队花费1万元举办烹饪技能培训第一期培训班,20余名农牧民参加了为期3天的培训。截至目前,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开展农业科技、编织技术、生产管理等各类培训30期,参训人员达600余人次。

五、监督惠民政策,落在实处惠民生。

落实惠民政策,让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协助监督各村委会,及时将各类惠民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保证群众的正当利益。比如,色达村工作队协助达嘎乡人民政府、村委会核查全村共523户2112人的参保情况,参保率100%,协助收取参保费用共计63360元。德吉村、达嘎村、江村、白堆村工作队联合村委会为1515户农牧民兑现家电补贴资金108.2万余元,白堆村工作队联合村委会为全村37名残疾人士发放残疾补贴共计2.916万元,曲水村工作队协助村委会为30名护林员发放了工资,共计16.4万余元,茶巴朗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各部门,开办了为期3天的有曲水县6乡镇19村财务人员参加的曲水县首届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班,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提高了村级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基层组织财务工作有序开展,切实维护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提供了技术支撑。截至目前,驻曲水县各工作队落实各项惠民资金173.3万余元。

六、联系社会力量,齐心协力助扶贫。

扶贫工作,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社会力量共同帮扶困难群众。比如,协荣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及爱心志愿团队香河志愿者协会、澳舒健公司开展爱心捐赠活动,此次活动共捐赠成人棉服80余件,学生棉服80余件,价值2万余元;南木村工作队向村民发放了副队长谭小雄同志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和协调社会爱心人士团体捐赠的10大包衣物;白堆村工作队积极协调曲水净鑫花卉苗木有限公司以每人每天120元的标准,雇佣80名白堆村村民在村以东的汤堆植树1.5万株,为群众直接创收2.88万元。截至目前,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帮助驻在村群众劳务输出777人,增加现金收入63.56万元。

七、结合全县工作,推进发展绿色产业。

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协助各村委会积极落实曲水有机农业生产,督促农户积农家肥施绿色肥,大力促进全县农业种植生产结构性改革,积极督促落实庭院经济,根据实际情况种植经济果树,比如,其奴村工作队协助村委会依次给每户农牧民群众发放4887袋生物有机肥和4887袋黄腐酸有机肥;南木村工作队协助村委会组织群众在各家各院栽种桃树和苹果树共计1254株,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率,为群众增收提供了基本保障。色麦村工作队联合村党支部组织群众在4组的闲置土地建设玫瑰种植基地,共种植玫瑰面积130余亩,茶巴拉村工作队协调市妇联赞助5000元扶持良种“藏油5号”的种植。

综以上,截至目前,在曲水县各驻村工作队为民办实事经费中落实并完成项目25个,落实资金23.664万元。工作队协调派驻单位落实的项目3个,资金13.7万元,向社会个人和企业捐款资金4.08万元。

农村低保扶贫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切实把握好“民心工程”的真正含义,一个月来,我参与了xx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调查,通过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时间对xx镇农村低保工作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全镇低保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以人为本,适应形势,低保工作尽量缓解受保人员的生活压力。

(三)低保干部,迎难而上,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四)健全制度,动态管理,积极构筑城市低保救助体系。

三、发现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发现该镇农村低保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全镇低保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部分群众还处于较贫困的生活环境之中。

二是低保干部的工作压力较大,办公经费严重不足。

三是低保干部队伍建设应进一步加充实,低保工作人员严重缺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村扶贫小组驻村扶贫调研报告

按照省委、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及复兴镇的相关要求,结合**村实际情况,就20**年3月至2017年3月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组成员分工安排。

为落实好驻村工作,结合**村实际工作需要,工作组与村委按照包组帮扶原则,对工作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同志负责**组、**园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竹原料组织保障工作,统筹安排驻村工作组具体事务;**同志负责**组、**园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竹原料组织保障工作,统筹安排驻村工作组具体事务;**同志负责**组、**园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竹原料组织保障工作,统筹安排驻村工作组具体事务;**同志负责**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同志负责**组、**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日常工作;**同志负责**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同志负责**组,日常事务负责协助村办公室工作,负责工作组资料上报。

二、驻村工作进程。

(一)20**年3月至5月,通过与村支两委交流及入户走访方式对村情座初步摸底了解,拟定具体工作方案。

(二)20**年6月至2017年3月,深入调研,了解实情,帮助村民解决政策、法律及一般纠纷问题,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结合**村情况拓宽村民发展思路,改变村民固有的思维模式;协助村做好正在组织实施的项目建设,协助村完成发展规划和项目的编制申报工作,搞好招商引资,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地就业。

(三)一年帮扶5户以上困难户,引进发展2个以上项目,争取资金解决**组12公里公路硬化。

三、帮扶思路及重点。

逐户走访群众,重点关注贫困户、伤残户和留守儿童家庭,积极协调政府和社会爱心力量,帮助解决民生问题;积极宣传产业发展新政策、新思路,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水利实施安全、环境卫生、绿化打造及美丽乡村建设等宣传工作。

四、工作保障机制。

1、搞好服务,强化服务意识。身在基层,心系群众,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村村支两委密切配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本村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2、探索长效帮扶机制,使**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开展为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4、以派出单位为依托,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争取协调项目到村实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