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调查报告(模板18篇)

时间:2023-11-21 21:06:07 作者:梦幻泡 农村电商发展调查报告(模板18篇)

调查报告是一种基于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书面材料,它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对某个问题或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解析和说明。调查报告具有客观准确、结构清晰、论据有力等特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真相,作出明智的决策。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调查报告了吧。以下是一些调查报告的实例,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该领域的兴趣和思考。

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教师评语。

成绩___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

调查目的: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一、我县农村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

1、农村干部发展经济的素质能力不强。

一是思想观念陈旧。有的村干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思路狭窄,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办企业、上项目,贪大求洋。有的村干部认为当前主要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拍,过时了,以为只要群众富裕了,集体有没有收入无所谓。甚至有的村干部利用村官职权收取贿赂,不为民做事。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只守摊,不创业,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村虽然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但由于原先办企业、上项目受挫,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想,顾虑重重,不敢闯、不敢干。有的村干部虽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强,但主要精力用在个人致富上。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全县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就我县而言,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比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的健全、科技宣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之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自身作用,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科技队伍人心不稳,多数人知识老化,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

4、城乡统筹程度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到位需要一个过程,县乡统筹发展尚未起步,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程度。

5、春耕备耕中存的问题。

一是高产高效种苗推广适用效果不好,对不熟悉的良种农民不是很接受;种子市场管理不到位,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购种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农户购种时上当受骗。二是农资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农资市场价格不稳定,农民担心农资涨价;另一方面农资品质不高,以次充优、以假乱真的象现依然存,农民防不胜防。三是农金相对短缺,由信用社按农户的信用等级予以放贷,而我市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评上信用等级的农户不多,所以造成一方面农民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信用社的钱放不出去。

6、工厂污染问题。

农村工厂一般都非正规化工厂,甚至有的都没有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批准。而这些工厂释放的物质和残留的东西都对人的身体有相当大的危害,比如重金属。农民为了生计又不得不从事这些工作从而对身体造成威胁。

二、针对这些问题,我并不能提出有效全面的应对措施,只是针对个别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指导。确目标任务,理清发展路子,落实领导责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基层政权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关注基层、理解基层、支持基层,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困难乡镇,县乡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后进村和市、县直部门包村制度,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点子、找路子、搞服务、引项目,协调资金,优化环境。把村级经济发展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加大村级特别是负债严重、运转困难村的转移支付力度,集中扶贫资金,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各级发展村级经济的先进经验,树立一批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村里吃补贴的人数。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和政策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带动致富能力。加强农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增强他们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总结成功经验,采取工资统筹、办理养老保险等措施,保证村干部待遇落实,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落实目标责任、民主评议、考核奖惩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理顺“两委”关系,保证村级组织协调高效运转。

3、政府参与。由县政府推荐一些比较好的高产高效种苗,并加强种子市场管理,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伤害。

4、对村级工厂加强管理检查。严厉制裁违法生产的工厂,并对污染问题进行严厉控制。

5、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展过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促使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加入,把农村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和防范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三、为了农村的更好更快发展,我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

(一)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得好的典型,无一不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好。发展乡镇企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渠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对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改善工业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它在解决农民问题、就业问题、脱贫问题、农村现代化问题、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污染过于集中问题、国家财政来源问题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及效应,已为国内外所瞩目。

以多元投资为主体,创新运营机制;以利益联结为前提,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加强规范化建设。明确发展布局、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

(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河北省农村的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目前形势下,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大力促进农村合作组织的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紧迫性。

(2)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巨大作用,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3)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艰巨性。

2、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抓样板。要坚持典型引路的方针,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大创新力度,认真抓好典型的培育、宣传和推广工作。第二,抓发展。要按照农村经济能人牵头建立一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技服务中心领办一批的办法,适时推动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第三,抓规范。一是规范政府行为。二是规范合作组织建设。三是规范合作组织管理。第四,抓创新。重点是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新。第五,抓培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现场培训、技术讲座等形式,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及协会会员开展技术、管理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促进专业合作组织更快更好发展。第六、抓龙头企业发展。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利用资产重组和资本经营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和带动力。

3、加强领导,加大扶持,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第二,要形成推动合力。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

农村发展的调查报告

日前,××农办就农村“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组织人员到××乡镇进行调研,就加快发展××县“一村一品”作了些探索与思考。

××县“一村一品”虽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了洪湖(刘垦)、中童生猪,马荃山地土鸡,刘垦花生,锦江灌田杨梅,洪湖苗木花卉,杨溪大塘葡萄等一批专业乡(镇)和特色村,探索出了形式多样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今年,××县洪湖路底姜家村、锦江灌田村、马荃金庄村等12个村被列为省“一村一品”示范点;灌田杨梅基地、倪夏甘蔗基地、金庄山地土鸡基地被确定为鹰潭市十大“一村一品”重点示范基地。

近年来,××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五化”要求,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从调查情况看,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挖掘本地传统优势农产品潜力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基础。几年来,××县因地制宜,大力开发传统特色产品,涌现出洪湖(刘垦)花生基地1.2万亩,潢溪倪夏、金墩等村700余户种植甘蔗面积1500余亩,锦主等村商品蔬菜种植面积7000余亩,洪湖、杨溪的西瓜种植等专业村组。

2.实施农业招商引资是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的有效途径。20xx年××县引进杭州蓝天园林公司在洪湖开发万亩苗木花卉基地核心区。几年来,在其示范带动下,洪湖周边地区先后涌现出新湖苗木花卉等专业村,基地总面积达8000余亩。去冬今春,引进浙江永康客商在杨溪乡大塘村开发优质葡萄基地400亩,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群众葡萄种植的积极性,预计明年基地面积可达1000余亩,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可望在三年内发展到万亩以上规模。

3.积极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的有效方法。20xx年12月,在徐等福等38家生猪养殖大户的推动下,成立了××县生猪产业合作社这一全省首家生猪养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其带动下,××县生猪养殖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合作社有社员,年出栏生猪40余万头,带动周边规模养殖农户1600余户,形成了中童十都村,洪湖路底姜家、汪家等一批生猪养殖专业村。

4.注重科技兴农,搞好示范带动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发展“一村一品”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锦江灌田杨梅基地就是在致富能手洪克海示范带动下发展起来的。万亩苗木花卉产业的开发成功,得益于杭州蓝天园林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支撑。杨溪乡葡萄基地的迅猛发展势头,源于浙江永康葡萄协会多年种植葡萄成功经验的技术铺垫。

5.领导重视,强化服务,是发展“一村一品”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哪里的领导重视,决心大,服务到位,哪里的“一村一品”发展取得的成效就会愈明显。××县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和杨溪葡萄基地的创办,都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与涉及的洪湖、杨溪等乡镇在征租土地等方面服务到位所取得的成效。锦江镇为把灌田杨梅基地做大做强,20xx年出台扶助政策,镇政府为新增杨梅果园的农户提供贷款贴息,3年来共帮助支付贷款贴息20余万元,带动全村杨梅产业的发展。目前,该村有100多家农户参与杨梅种植业,连片杨梅基地面积发展到3000余亩。

××县的“一村一品”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品牌意识不强;发展氛围不浓,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针对××县“一村一品”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县乡都要成立“一村一品”发展组织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搞好服务,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县、乡财政要挤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县、乡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的扶助启动资金。建立“一村一品”工作评优考核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突出农业招商,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增强“一村一品”活力。千方百计引进与本地主导产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并且把引智、引资与引企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主导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加快培植“一村一品”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3.着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适应“一村一品”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组织体系,为“一村一品”和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鼓励多主体创办,引导多形式发展,有计划培育一批产品特色明显、带动面广、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每个示范村建成一个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参与“一村一品”农户的利益最大化,有效地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4.强化科技推广,树立品牌意识。一是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二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挖掘培育特色产品,开发出新农产品,突出“一村一品”的特色;三是通过请进来的办法,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价值。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建一批叫得响、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开拓市场,促进产业提升,帮助农民增收。

5.努力抓好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首先抓好省、市已列上号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和重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其次实施好本县的“一村一品”十村示范、百村推进工程,即选择十个发展“一村一品”基础较好的自然村,着重在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产业化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进加工工艺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进行示范;“百村推进”的任务就是选择100个自然村来推广“十村示范”的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6.加大扶持力度,用足用活支农政策。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调整优化财政资金的支农支出结构,通过对“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农民培训等扶持,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二是增加金融资金投入。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金融机构,要把支持“一村一品”发展作为支农突出重点,增加投放额度,适度降低门槛,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支持“一村一品”的发展;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一村一品”的发展。

农村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应家坞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已过上了基本小康的生活,但是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还有一部分农户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延缓农村的全面小康进程,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也是引发社会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关注农村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对农村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摸清新的时期贫困产生的原因,为下一步农村开展扶贫工作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决策,驻村以来,对应家坞村部分贫困住户进行了调查,在分析低收入农民的现状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具体措施。

在扶贫调查收取的17户资料中,人均收入少于1500元(浙江省20__年的贫困标准)的绝对贫困户占有12户。12户贫困户共有人口34人,劳力9人,外出打工5人,人均收入502.5元,其中劳务收入123.2元,占24.5%,种植业收入254.6元,占50.5%,养殖业收入87.8元,占17.4%,其它38.4元,占7.6%。人均拥有耕地0.89亩,人均占有林地0.64亩,人均拥有口粮239.5公斤。住土草房2户,占16.7%,住土瓦房5户,占41.7%,住砖瓦房及板房2户,占16.7%,住危房1户,住楼房1户,无房户1户。

从收入支出角度来说,贫困是收入少,而正常必需的支出相对收入又较多的情况下产生的,导致不能解决起码的温饱问题。对贫困原因调查主要采取对农户个别访谈和通过村两干部座谈的方式进行,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调查农民的贫困原因的。根据整调查情况,贫困原因有:

1、缺文化致贫。

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统计结果,12个贫困户中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和初识的有2户,占16.7%,小学文化程度的有5户,占41.7%,初中文化程度的3户,占2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户,占16.7%,高中与初中文化程度之和只占41.7%,比例非常少。家庭主要劳力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户家庭,人均收入为532.94元,而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和初识的2户家庭,人均收入仅为417.00元。人均收入在500~826元的家庭中,有10.5%的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而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家庭中,家庭主要劳力是文盲的竟达36.6%。

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援,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2、自然灾害致贫。

因自然灾害导致贫困的,也有2户,占16.7%的几率。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在应家坞村调查中的有两户村民。因灾贫困也是返贫的根本原因,由于国情所决定,上世纪我国的脱贫标准低,有些农户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又加入贫困的行列。

3、因病、残致贫。

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占第一位,共有4户,占33.3%的概率。这可能是收入太少的农民,用在治病上的支出更少的原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由于我国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4、缺耕地致贫。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要是没有耕地,也就无法生存。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扶贫已有近20年了,农村不少家庭摆脱了贫困,现在剩下的一些贫困户基本是比较难以脱贫的贫困户,大都是分布在库区和偏远的山区,有些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耕地、水资源少或耕地质量差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调查中发现,由于缺耕地导致贫困也有1户,由于应家坞村人均人均耕地仅有0.1亩。这么少的耕地,加上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5、缺劳动力致贫。

贫困原因中,越是缺劳力,越是贫困的占2户。家庭劳力与人口比小于0.3的人均收入为437.7元,而家庭劳力与人口比在0.8~1时,人均收入为610.4元,是前者的1.4倍。这种贫困原因以前表现不明显,也只是在90年代后期才突出,是一种新的贫困原因。贫困地区大都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严重过剩,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就是有了劳动力也没有出路,劳动力的多少并不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原因。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困地区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贫困地区劳力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

6、因上学致贫。

教育,但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于是教育乱收费在贫困地区比较常见,有的地方一个小学生学杂费一年要7~8百元,一个中学生的学杂费一年要1千多元。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如果贫困地区的孩子考上大学,在教育体制实行改革的今天,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至少要一万元左右,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么,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因缺文化、因灾、因病残、缺劳力是形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其中缺乏文化、自然灾害和环境恶劣是致贫的最首要的原因;其次是因病、残致贫。缺劳力和因上学致贫是新的时期下的两种贫困原因,这两种原因计划经济年代比较少见,即使有,也不明显,只有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这两种贫困原因才变得突出。也许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两种贫困原因还会有所突出。

面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何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多渠道增加低收入户的收入,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一是要在低收入农户中,改变广种薄收的经济模式,提高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度,通过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增加就业,实现增收。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是一项低投入、高回报、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适宜贫困地区发展的富民产业。在畜牧业发展上,要实现新的突破,多发展“食草型”动物,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要加快畜牧业的市场建设、防疫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为畜牧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让从事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的农民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2.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

从战略高度认识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低收入户增加收入的长远基础。一是努力普及初中教育。必须把发展教育的重点放在普及初中教育上,努力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解决部分少年儿童不上学和中途辍学的问题,防止新一代文盲人口的产生。二是通过开设各种培训班,对一些上过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传授给他们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争取几年内使每个低收入家庭都有一个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和经营特长的劳动力,这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又有长远的作用;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农民职业中学,培养一批中级层次的人才,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3.加大扶持力度,转变扶贫方式。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二、三产业,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贫困农户由于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维持简单再生产都比较困难,要想扩大再生产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的。对于贫困户,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拨款。同时,改变面面俱到的救济式的扶贫形式,“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4.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劳动力转移是低收入农户快速增加收入的首要措施。低收入农民家庭一般有较多剩余劳动力,但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比较差,转移的劳动力较少,所以,转移劳动力是快速提高收入的首要途径,也是一条捷径。

5.逐步建立完善、高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搞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特别是低收入户基本生产权益的迫切需要。低收入群体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救助和有力扶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相关政策,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体系,保证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农村电商调查报告

为加快推进我市农村电商发展,3月上旬,我们赴浙豫等地,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了专题考察,结合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形成以下报告。

一、各地值得学习借鉴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当前农村最大的短板之一是距离核心市场远,南方一些县市抢抓机遇,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补齐短板的根本性手段,收效显著。

特点之一:提到战略高度。焦作市博爱县把农村电商定位为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以20xx年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引领,举全县之力推动发展,县委书记带头做电商小伙伴的总服务员,干部们争相“以工作越位推动电商就位”。他们的突出做法有三点:一是以线上市场开拓带动线下产业发展。把“一县一品”“一乡一业”与电商平台嫁接,形成线上特色产品和线下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月山镇怀姜系列产品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亿元,马营村一块小小的澡巾布占领了全国近60%的市场,年产值1.5亿元。二是实施“外引做大、内建深化”战略。引入京东、阿里等139家知名电商入驻的同时,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个、电商服务平台7家,乡、村服务站分别达到17个、449个。三是开展“县长喊你回家做电商”系列活动。吸引上千名青年回乡创业,举办最美电商人、电商春晚等一批特色活动,创业典型被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充分点燃和释放。博爱县仅用两年多时间就走出了一条“内生型”农村电商发展之路,20xx年全县电商网络销售额15.7亿元,其中零售额4.5亿元,电商企业发展到200家,网店微店13900家,直接从业人员4200人,拉动2.5万人就业创业。

电商代买、代卖、物流中转、生活缴费等服务,让农民享受电商红利。截止目前,“赶街”农村电商服务站已达4000多个,业务覆盖13个省、35个县区,提供服务180多万次。

特点之三:牵动多业发展。电子商务经济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极大地促进了旅游、商贸、物流、包装、广告、会展等各行业发展,形成了“一枝独秀带来满园春色”的景象。杭州市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跨贸小镇”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o2o国际街区、众创空间为核心,集成跨贸产业、旅游文化、城市生活等功能要素,形成了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型功能区。义乌市依托小商品交易基础,将电子商务渗透到各个领域。20xx年电子商务实现贸易额1770亿元,物流企业xx39家,快递业务量10.3亿件(占全国3.3%)。义乌市青岩刘村被誉为“中国网店第一村”,到去年底网店达3500多家,日均出单10万件,全年销售额近50亿元,在虚拟空间服务实体经济,开拓了巨大市场,快递、物流、仓库、代运营、客户、包装、广告、设计、摄影、培训等业态一应俱全,产业集聚形成了完整的电商生态圈,创业者不出村就能满足一切需求。

二、加快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当前,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已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我市应抓住高速增长的机遇期,加快走出一条符合市情实际的发展之路,为农业农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把农村电子商务定位为我市农业农村转型升级的战略。

重点20xx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都强调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根据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xx—20xx年全国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分别为1817亿元、3530亿元和8945亿元,逐年成倍增长!农村电商已成为众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丽水市与我市经济水平相当,20xx年20个“淘宝村”从事电商及相关行业达6533人,占村人口总数的22.4%,年销售额达xx.59亿元,在电商快速发展带动下,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459元,增幅连续7年列全省第一。我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正面临着大农业小市场、农产品质优价不优、农民持续增收乏力等诸多问题,农业农村转型升级时不我待,发展农村电商正当其时,机不可失。为此,我们建议把农村电商定位为我市农业农村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上升到战略高度,引起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支持,形成聚焦发力之势,使其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引擎。

(二)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建设公共电商服务中心。

考察了解到,发展电商服务中心已成多地共识。通过与发达地区对比,我们认为,我市在推进电商发展过程中,政府、协会、企业、网商还没有形成合力,缺少市场化、专业化力量,缺少对电商的趋势性把握、专业性服务和技术性指导。为此,建议采用市场主导、政府主管、企业运营、公益为主的方式,建立公共电商服务中心。突出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招投标选择第三方服务商代替政府承担运营职能,主要负责主体培育、孵化支撑、平台建设、营销推广等内容。在主体培育方面,主要是解决“缺人才”的问题。积极做好培训工作,建立一批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与市内大专院校密切合作,重点围绕各级相关干部、本地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网创人员开展实训,培育出一批具备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网络推广等方面技能,懂理论通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电商人才。在孵化支撑方面,主要是解决“缺服务”的问题。根据当期电商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孵化支撑,主要是数据分析、信息传递、创业指导等,特别是针对本地农业企业进行电商化转型提供服务支撑。在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是解决“缺体系”的问题。一是做营销平台,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可以是淘宝、京东等引进的平台,也可以是本地自建的平台),建设地方特色馆;二是做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大数据中心;三是做分销平台,为当地的网商和供货商产生互动和链接,提供货品支撑。在营销推广方面,主要是解决“不会卖”的问题。实际上农产品电商是一个从好产品到好网货、再实现好销售的过程,并不是好产品上网就一定能卖好,需要开发其互联网商品属性,结合优质特色农产品,挖掘品牌价值、市场价值,使其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下知名度与线上热度相匹配。同时,帮助县区学会做电商产品的内容提供商,包括对产品的包装、品牌、卖点、文化等进行挖掘开发。

式推动中心建设。“服务”就是当好助手,营造好氛围,多为电商平台和企业摇旗呐喊,做好典型选树宣传,增强电商企业、电商人才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制定好政策,不是以简单奖励为主,而是要推动解决问题,对向电商领域转型的传统农业企业(合作社)应给予政策倾斜,注重统筹主导产业、精准扶贫等政策资源与电商结合,探索用项目购买服务;建设好基础设施,如借鉴富裕县“客运+物流”模式,加强农村电商物流网络建设,建立电信服务补偿机制,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考核”就是建立可量化的约束考核机制,如果服务中心的第三方服务商做的不好,没有完成预定目标,可随即更换。协会要做好电商带头人。我市已建立电商协会,要真正发挥组织凝聚作用,强化服务企业意识,把全市优秀电商企业和电商人才汇聚到一起,与服务中心衔接好、配合好,在服务培训、组织企业家沙龙、打造区域品牌等方面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形成电商发展合力,扩大对外影响力。企业(合作社)要做好电商合伙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是电商发展的基础,要通过积极引导,强化他们的市场化、信息化意识,主动与服务中心对接合作,加快由传统企业向电商化企业转型,将农产品的库存、物流、质量监管等情况变成可视化数据,在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的互联网营销策略和品牌。

要抓好生产立根基。农产品电商的核心是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应根据互联网市场需求和喜好,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高标准抓好绿色有机食品原料基地建设,严把“三减”关和投入品管理,确保我们的产品是真正的好产品,进而在具有优势的领域建立起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标准。二要抓好溯源树品牌。逐步强化全过程溯源检测体系建设,让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不仅仅看到产品,还能了解到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过程,这种产品介绍胜过任何广告。三要抓好物流通命脉。制约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尤其是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时限要求很高,需要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冷链)配送体系。四要抓好大数据调结构。农业大数据可以指导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农业服务,能够有效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库存量有多大、市场需求有多少等等问题。

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据点”。

在农村电商扶贫方面,突出抓好电商与贫困家庭的结合。农村电商为扶贫攻坚打开了一条新通道,在电商培训孵化中,应对贫困户、残疾人等帮扶对象给予特殊政策扶持,帮助贫困家庭特别是年轻人实现与电商大市场的对接,通过创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增加收入。

农村发展的调查报告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x庄县正式登记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共有15个,备案登记3个。实际上全县有活动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59个,会员近15055人,带动农户约117622户。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涉及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农产品加工、农机等行业,其中种植业28个、畜牧业7个、水产养殖业10个、农产品加工业5个、农机业3个、其他6个。

x庄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牵头型。如该县的白鹅产业协会和蔬菜产业协会等。这类协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农户发展生产,走上了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二是政府涉农部门牵头型。如该县的水稻产业协会和农机协会等。这类协会挂靠行政部门,由政府部门领导兼任理事长,相关部门参加,可以有效整合部门在技术人才、场地、设备和管理方面的资源。三是能人大户牵头型。如该县的长江特种水产养殖协会和养猪协会等。这类协会依托能人大户现有的技术、管理经验、资金、销售网点等优势,协会组建后发展快、成效明显。四是农民自发组合型。如该县的席草产业协会和优质棉产业协会等。这类协会通过农民自发组合,达到了资产联结、技术联手、生产联动的目的。

x庄县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协会从成立到其发展壮大,没有其它外来的干预,会员们按照章程实现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专业性强。协会多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以某一类产品为龙头,将从事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某一环节中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共同体。三是以服务为宗旨。协会有针对性地提供产、供、销过程中的服务,组织会员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进行合作,帮助农户解决了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四是互利互惠。协会使单个的生产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互帮互助,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

1、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介和载体,推进了主导产业产、供、加、销一条龙服务和农、工、科、贸一体化进程,极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该县白茆镇是全县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该镇依托安徽露仙调味品有限公司成立的蔬菜产业协会,公司与农民签订蔬菜产销合同,并组织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使得公司加工原料来源稳定,质量有保证,而且农民生产也无后顾之忧,深受农户和企业的欢迎。

2、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通过发挥中介作用,坚持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泉塘镇的河蟹养殖协会通过为农民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培养了一批河蟹养殖技术人员,带动了一批河蟹养殖户,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农业结构调整,目前该镇已成为全县的河蟹养殖大镇,养殖面积达1.5万亩。协会注册了“濡泉”牌无公害河蟹商标。

3、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产生和发展,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协会已成为农业科学技术广泛推广的渠道,协会从自身的职能出发,帮助农民发展新的产业,提供优良品种,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提高了农民掌握技术、应用技术的综合能力。县席草产业协会积极引进优质蔺草新品种和种植技术,并进行示范种植,同时引进新产品、新工艺,组织引导农民生产高档草席,提高了席农生产技术水平和草席的附加值。县优质棉产业协会20xx年来已在全县开展技术培训208次,参训农民13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辅导材料30000余份,极大促进了棉花种植高产高效技术在全县的推广。协会会员朱志寿连续5年取得了平均亩产779.2斤的高产。

4、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不仅把一家一户、一村一组的生产经营,组织发展为千家万户统一成片的规模生产经营,同时吸引一大批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加入,使技术、生产、市场、规模效益形成一体化,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该县襄安镇是全国四大席草生产基地之一,席草种植面积70000余亩,年产量约70000吨。全镇还拥有个体织席机2500多台,年产草席近2500万条,席草产业年产值约2.9亿元。

5、促进了农民增收。县白鹅产业协会20xx、20xx年协同县三缘养殖公司引进了10万枚原种鹅种蛋,出雏良种苗鹅8万多只,全部优先供应给会员农户,为200余户养殖户增加直接经济收入约150万元。县白茆玉米技术协会,通过实行统一供应品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组织销售,仅此一项,会员年收入就近20xx元。

1、发展不平衡。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县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但从全县总的情况看,发展参差不齐。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最多的乡镇有七、八个,而个别乡镇却一个没有。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自身发展来看,也有很大差距。县优质棉产业协会的会员从创建时的20xx人已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人,而刘渡成桥水产养殖协会从成立之后就无法正常开展活动。

2、认识不到位。一方面是乡镇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还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仍习惯于用行政命令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宣传不够,大多数农民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影响了他们参加这类组织的积极性。

3、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创建初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必要扶持,虽然县政府有要求,有关部门和乡镇也制订了一些扶持政策,但由于受客观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这些政策没有得到实际落实,特别是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资金扶持很难到位。

4、社会效益不明显。该县目前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由于受经费制约,办公设施简陋,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活动难以开展。同时内部管理也不完善,协会除了自我服务外,很难再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造成协会规模过小,作用不大,社会效益不明显。

1、加强统一协调。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涉及到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指导协调和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培育发展的整体合力,共同推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优势,研究制定本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的规划和扶持政策措施,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扶强做大。

2、加大扶持力度。20xx年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省建设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xx]8号),其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再次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扶持措施。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广开门路,多层次、多渠道,想方设法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所需的政策、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将各项扶持措施落实到位。

3、加大舆论宣传。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对一些运作规范,制度健全,作用明显,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协会,要及时总结,树立典型,交流经验,努力营造鼓励、支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

4、加强规范管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各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应共同指导和帮助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律机制。协会要完善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办法和各项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形成平等协商、诚信自律的运行机制,从而使全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尽快步入健康化的轨道。(作者单位:x庄市民政局、x庄县民政局)。

农村电商调查报告

“互联网+”发展模式正在引领新常态下新的生产发展变革,结合农村调查工作和总队对农村电子商务专题调研的安排部署,**部门以“互联网+农产品+电商”为切入点,深入种养殖大户、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农村电商的发展情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障碍和问题,调研表明: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基础,但经营规模和效益还不高,需要大型的、正规的电子商务企业引领,但农村电商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一、农产品电商发展有一定的货品基础和硬件发展基础。

从县农业局调查了解到,**县域内有广兴榨菜、柳塘莲藕、金华青枧、风来黑花生、玉皇山野香猪、拧巨力柠檬、秦王桃等特色农产品,现有各类农业基地5个,基地面积7万亩,国家级名牌1个,省级名牌3个,市级名牌6个,县级名牌3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5个,种植面积30万亩,绿色食品10个,种植面积10万。

巴进行批发,依托淘宝、天猫、未来生活网及实体店等进行商品展示。农产品销售形式仍以传统销售和自产自销为主,而通过电商销售的仅占10%。从专业合作社了解到:以直销模式为主,采取订单,有固定的联系单位,80%销往广东、浙江、江西等地,电商销售占全年总销售额的10%,物流成本占电商销售额的45%。以综合市场、超市作门市销售点,其他全部采用直销模式,由养殖户自行联系卖家。从野香猪专业合作社了解到:销售渠道直接由本地种养大户赵刚收购,再由公司以电商及门市等渠道销售,2014年电商占销售总额50%,同比增长20%,物流成本占电商销售额50%,平均每头毛猪价格18元/公斤左右,同当年猪价相比增加28.57%,电商价格高于地方生猪出售价格50%,平均每头香猪纯利润400元-600元,同当年猪价利润相比增加了50个百分点。冻库储备一般在半年之类。从清见金柑专业合作社了解到,2014年电商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5%,平均每公斤价格高于地方市场价格的5-8%,物流运输主要采取飞机及冷链运输,物流成本占电商销售额40%。冻库储存时间一般在3个月。从**电子商务公司处了解到,公司以种植柠檬为主,2012-2014年总销售额达到900万,其中2014年电商销售占总销售额25%,同比增长15%;该企业自行联系物流公司,签订合同价,运输途径主要采取冷链运输,淘宝等网站采取快递运输,物流成本占电商销售额的40%。电商批发价格高于地方3-5%。该公司在瞿河乡自行建立了冻库。

三、农产品电商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滞后,导致射洪产农产品重产有余,销售不足,很多好的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

(二)农产品电商受制于区域化、物流、标准化的高门槛,发展进展缓慢。

(三)物流成本过高、仓储设备技术相对落后,且都无相应的扶持政策。一是**境内无火车,**境内无机场,跟周边城市相比,物流技术相对落后,仓储需要大量的资金及技术,造成了仓储成本过高。

(四)**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较低。一种是生猪、花生、榨菜等区域性很强的土特产,由于不注重对外宣传,再加上包装、物流环节不到位,造成此类农产品的遇冷;另一种情况是柠檬、牛肉有较大成熟市场的农产品,因知名度不及临近的广安、重庆所产品类似农产品,此外**产农产品基本是农户自行生产再由商贩收购,经过批发商、零售商最终转移到消费者,销售链条长,直销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名牌效应。

(五)缺乏标准的农产品控制系统及农产品专业人才及电商经营人才。当前农产品质量不高,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的生产、流通、监管和可追溯体系的影响意识不浓,对现代营销,特别是电商营销方式账务哦不多,缺乏技术能力人才支撑。

六、意见建议。

一是加大特色农产品展销宣传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农商会、农博会等各种等级的平台对“**产”农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包装和精深加工,加快农产品走出去步伐,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流通、监管、可追溯流程控制,建立一个射洪产农产品的质量度、安全度和知名度,加快射洪产农产品走出去力度,缓解射洪农产品的产能过剩、卖不出去、卖不好的局面。

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位于昆明西北方向约30公里的沙营村,是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坝子。改革开放前,该村经济十分落后,农民长期处于少食的贫困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沙营村突破了“以良为钢”单一经济模式的瓶颈,调整产业结构,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茭瓜产业,该茭瓜成为支撑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在,当地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村面貌为之一新。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全村干部群众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奔小康,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一、沙营村地理概况。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沙营村是富民县散旦镇沙营村委会所辖的一个自然村,是轿子山旅游专线必经之地。全村总面积6.89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均气温14.6摄氏度,年均降水量800毫米,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包谷、大豆、小麦、蚕豆、豌豆等粮食作物核桃树、梨树、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多年的实践证明,尤其适宜种植茭瓜。

全村有农户322户,人口1174人,青壮劳动力714户。全村耕地面积828亩,人均耕地0.7亩,其中水田497亩,占60%,旱地331亩,占40%。人均水田仅有0.42亩。全村林地8092亩。该村水利资源丰富。小河从村前川流而过,即使大旱之年,河水深深,从未干枯。十分有利水田作物生长,对茭瓜种植尤为有利。

(二)、丰富的物产。

沙营村盛产优质稻米、包谷、黄豆、四季豆、小麦、蚕豆、豌豆,品质优良,产量高而稳定,尤其是水田作物更是旱涝保收。

二、沙营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前,由于“左”的思想观念束缚,“以粮为钢”单一经济模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民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纵然有再好的自然条件,有再好的肥田沃地,守着金三银山,也摆脱不了缺衣少粮的贫困境地。偌大一个自然村,除了耕地种粮以外,仅有8辆马车在昆明跑运输,仅有一座油坊,一座酒坊、一个瓦窑、一个木工组。农户个体每户平均养1.5头猪,2-3只鸡。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年累月苦死苦活,每个劳动日分值(即一天的劳动价值)不过贰角左右,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为缺粮犯愁。全村经济一片萧条,毫无生气。直到1980年,还有4户人家住着茅草房。农民无可奈何地调侃:“茅草房里鸡肉香,大瓦房里熬稀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洗荡春风吹绿了沉睡多年的神州大地,给贫穷落后的山村带来了希望。多年来经济停滞不前的沙营村,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党在历年来连续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在云南巡讲话中的“三个有利于”极大的激发了全村农民大力发展经济,尽快脱贫致富的热情,义无反顾地在增收致富的大道上迅跑。现在,全村基本实现经济上“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据统计,仅种植业一项,水稻362亩,茭瓜135亩,包谷315亩、小麦157亩、蚕豆351亩、莲藕40亩、经济林木方面,种植核桃390亩,板栗180亩。专业建筑队5个,从业人员200多,其中能工巧匠不下100人。吸收外地来村办企(砖厂)4个。为全村近250名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这部分劳动力的经济收入。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的已年里,全村经济总收入就过2119.4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过7120.00元。

随着全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居住条件大大改善。现在一眼望去,一座座小洋楼鳞次傑比,村里农贸市场也日越活跃。全村呈现出一派经济蓬勃发展,民生极大改善,农民腰鼓锋满的繁荣景象。

三、沙营村茭瓜产业发展概况。

(一)、引进茭瓜产业,试种成功。

1995年以前,全村的497亩水田,几乎全都是栽种水稻,每亩单产900市斤左右,产值仅1000.00元左右,这以后,当地农民从邻近的款庄镇马街办事处了解,款庄不少农民通过种植茭瓜,增加经济收入,改善民生提高生活水平的成功范例,从中吸取出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能死死守住水田上种水稻的传统不放,要想迅速脱贫致富,就得解放思想,就得打破长期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就得跳出“以粮为钢”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就得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就大胆地试,放手去做,不仅要做,还要做大做强。既然别的地方通过种茭瓜,打开了增收致富之路,我们为何不能试,不能做呢?别的地方敢于突破水田只能种水稻的禁区,我们为何不能效仿呢?思想解放了,就要付出劳动。起初,有少数农户开始引种茭瓜。他们将原先计划栽种水稻的水田改种茭瓜。头一年,由于缺乏经验,尚未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因而每亩单产不高,产值与种水稻不相上下。后来,这几家农户便不断探索,到近邻的款庄镇马街、热水登门求教、取经。看出求教者的诚意,马街、热水的茭农也无保留地介绍并传授经验,采用了科学的方法,精心管理。使茭瓜品质和产量有了提高。种出的茭瓜即肥又嫩,且白净无黑心。品质优良,产量增加。一来深受顾客青睐,二来销路大开且通畅。这初种茭瓜的几户农民,每户仅种茭瓜2亩左右,可产值竟达7000元左右,超过种植水稻的3/4倍。

(二)、茭瓜引种成功,农户纷纷效仿。

引种茭瓜增加收入,该茭农尝到了甜头,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激发起大多农户种植茭瓜的积极性。当年,乡(镇)领导为了发展农村经济,便在引种成功的几户茭农的茭瓜田里召开现场会,组织农民观摩,让引种成功者交流经验,通过现场观摩交流,许多农户纷纷将原先打算栽种水稻的水田改种茭瓜。一时间出现了茭瓜种苗供不应求的情况,一度出现茭瓜种苗价格上涨的的态势。但农户们求富心切,贵就贵吧,只要引种成功了,成本很快就回来了,这样一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茭瓜种植面积就突然破了100亩,之后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发展到2010年,茭瓜种植面积就达135亩,且一直稳定的保持至今。现在,全村茭瓜种植面积已占水田面积的27.1%。仅以亩产值3000.00元估算,仅茭瓜一项,全村茭瓜收入就达40.5万元之多。迄今为止,茭瓜已经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镇政府和村委会不满足现状,提出要求,要把沙营村的茭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改进种植技术,提高茭瓜品质。

要扩大茭瓜销路,促进销路通畅,稳定茭瓜生产规模,提高茭瓜品质是重要保障。茭瓜的种植技术和方法,必须不断改进,如果年复一年老套路,茭瓜品质也会退化,一是个小不嫰,二是不白净且有黑心,三是味道不甜。品质退化的茭瓜拿到销售市场,顾客一看现状拒绝购买,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茭瓜滞销,甚至销不出去,随之而来的就是茭农收入减少。因此,茭农必须随时观摩茭瓜生长情况。发现茭瓜有黑心情况,应及时向农科部反应,共同会诊,找出根治的方法。比如有的茭农为了贪图茭瓜又大又肥,就用废机油施在田里,殊不知,茭瓜外表看去又肥又大,但却出现了黑心。因此施肥用药必须讲究科学方法,且不可滥十滥用。由于茭农注重田间管理,运用科学方法种植茭瓜,沙营村的茭瓜品质一直保持良好,因此,销路通畅,价格稳中有升,市场评价较好,经济效益日趋向好态势。

五、茭瓜流通市场拉动了剩余劳动力,帮助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增收机会。茭瓜通过土生土长的个体运输户兼经销商运营往昆明及贵阳、成都等地批量销售,极大拓展了销售市场,激发茭农发展茭瓜产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了茭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茭瓜生产和流通前景看好,令茭农欢欣鼓舞。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要求镇政府、村委会及有关部门对茭瓜生产予以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要帮助加农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因地因时组织一些现场观摩交流,使茭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使茭瓜生产更上一层楼。

(二)、帮助茭农建立冷库储藏茭瓜,使茭瓜在汉季也能卖出好价钱,使经济效益稳定提高。

(三)、加强对茭瓜经销商的思想教育,防止相互串通,压低收购价格,在中转环节过多地盘茭农的劳动成果。

(四)、帮助和扶持茭农在茭瓜田里养殖谷花鱼,收到一举两得的经济效益。

西部农村电商调查报告

王璨原以为只要拥有一台可以接入互联网电脑,便可轻易完成由传统的线下水果批发商到农村电商的转型。这是因为他所在的成都市蒲江县拥有8.5万亩的猕猴桃种植规模,即使在线下销售也常常供不应求。

但在经过三年的网上经营后,王璨发现从农产品最初的生产环节一直到最末端的配送环节,互联网渠道下所要求的“标准化”模式,倒逼着传统农业进行推倒一切的改革。

“就生产环节而言,很多农户在小成本经营的理念下,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管理并不高,导致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大量存在,而‘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王璨说,“如果是传统的线下水果批发,这些问题并不被重视,但在互联网销售的模式下,缺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往往无法获得平台商的认可”。

进一步讲,目前天猫、淘宝要求食品经营方提供《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而京东则要求销售商提供食品流通许可证、商标注册证、所申请品牌的质检报告、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及所申请品牌的授权等。

以猕猴桃为例,在京东销售需要提供每一批次的农药残留标准检验报告,“每一批次的意思是,每一个对我供货的农户,无论其种植面积大小,都需要获得这个检验报告”,王璨说,“但在传统线下销售的思维模式下,农户都无自主送检的概念”。

蒲江县的另一个农村电商李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传统销售渠道区分农产品价格的几个关键指标:形状、大小、口感等主要靠经验判断,而在互联网销售渠道,“标准化”筛选和分级制度却相对缺乏,导致农产品以次充好销售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在距离王璨3000公里外的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农村电商黄昌辉则用“劣币驱逐良币”来形容上述问题。

“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来建立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强调的是销售绿色和优质的新疆水果,但很多消费者仍把低价作为购物的首选因素,当消费者在买到低劣产品时会说是新疆的产品质量不好,而不会说这是新疆某某厂家的商品不好”,黄昌辉称,“最终受影响的是整个新疆的水果形象。”

电商平台上的销售“叫好不赚钱”?

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全国范围内农产品销售排名前二十名的城市中,西部只有三个城市上榜,昆明排名北上广杭之后列第5位,成都排名第12位,乌鲁木齐则是第18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西部农村电商发展的滞后。

以成都为例,成都市商务委农村市场处处长张熙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市农村电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包括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物流费用高。第二是“千网一面”,农产品电商平台尚需提升。目前,成都各类农产品电商企业趋同投资、重复建设非常普遍,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的现象。第三是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滞后。目前成都农产品的生产者大部分是单个农户,他们之中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10%,许多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

而郭晓鸣认为,上述问题几乎成为西部农村电商发展道路上的共性。

他建议,首先在未来应该更多地对农业生产领域的转型升级给予支持,使之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所对接,如关注产业基地的发展,保障供给农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第二是要解决现在的物流体系的两个缺失环节,第一是村级节点上,要给予政策激励,第二是进入社区的环节要给予激励,整个产业链才能给打通,不能只是给电子平台激励。第三,支持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体系,要对农产品的物流体系给予激励,包括储藏和冷链给予支持。

“同时当务之急是要有整个多层次的建立农产品的数据系统,要提供信息完善的信息服务,实现电商有序的发展。”郭晓鸣说。

不过对于新疆而言,除面对上述问题外,个性因素更加突出。

如与成都相比较,新疆电商的数量和发展水平更处于起步阶段,一系列规则更加有待制定。一个可以比较的数据是,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从新疆发出的包裹大约为900万件,而发往新疆的包裹却超过6000万件。显示了新疆网销和网购的巨大差距。

黄昌辉说,尽管在南疆发展电商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但首要的问题出在人才,“在县一级,很少看到年轻人,本地年轻人读书毕业后都不会回来工作,而内地人更不愿意来南疆”。

语言体系亦是一个瓶颈。“电子商务主要以汉语交流,维语年轻人中使用双语的还很多,但如何教会目前农村劳务主力的中年人使用汉语还是一个难点,因此我们也做了双语培训,并用维语帮助他们建立网站”,黄昌辉说。

此外在南疆不少的县级层面,尽管有非常多的涉农企业,但普遍存在“小规模,无品牌,无标准,无qs认证”的问题,无法满足互联网销售的要求。

农村电商现状调查报告

据悉,日前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结合互联网公布的数据以及用户调查,对生鲜电商市场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的生鲜电商市场现状如下:

1、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千亿。

伴随相关技术升级和资本介入,以及消费者对消费品质的更高追求下,生鲜电商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至今,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交易规模达到533万亿元,环比增长速度达93.9%;20整体交易规模将达到909.3万亿元,环比增长速度达70.6%;预计未来两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长速度将再创新高。

2、国内生鲜电商天猫、京东划去半壁江山。

从生鲜电商市场份额分布可以看出,市场份额较高的是天猫喵鲜生和京东到家,分别占比26.81%、24.83%。这一类电商平台由于之前积累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具备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再加上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物流、支付系统,使这些电商在进入生鲜电商市场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中粮我买网背靠中粮集团庞大的资金支持,拥有完整的冷链物流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得以在生鲜电商市场占据一定的优势。而剩余的半块市场被以天天果园、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等为首的垂直类生鲜电商所瓜分。

3、垂直类生鲜电商app累计下载量排行。

从生鲜电商app下载量的统计中可以发现,天天果园、爱鲜蜂和中粮我买网app的下载量最高,分别是814万、810万、807万,侧面反映出这三个生鲜电商的移动端用户数量较大。

4、生鲜电商垂直类app好评度排行。

app作为移动端是消费者接触生鲜电商最方便、直接的方式,消费者对app的满意度间接反映了这个应用的品质。通过统计各大应用平台生鲜电商app的评分,我们发现每日优鲜、许鲜和天天果园的评分在9分以上,本来生活、中粮我买网、顺丰优选、青年菜君、爱鲜蜂得分在8-9分之间,沱沱工社、菜管家、易果生鲜、美菜商城得分均不足8分。

在对消费者是否在线上购买过生鲜品的调查中发现,75%的消费者在线上购买过生鲜品,23%的消费者没有在线上购买过生鲜品,生鲜电商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用户消费习惯还未完全形成,虽然目前中国的生鲜消费市场仍以线下为主。

5、年轻群体和女性群体更青睐。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生鲜电商的用户主要集中于26-35岁的年轻群体,其中男性消费者占43%,女性消费者占57%。年轻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且受到工作、生活节奏的驱使,像生鲜电商这样主打“方便、快捷”的线上购买方式就更容易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6、水果是人们最常购买商品。

据调查发现,水果、水产海鲜和奶制品是消费者在生鲜电商上购买最多的品类,分别占26.42%、23.24%、18.24%。另外,由于生鲜电商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消费者可以购买到非本地的生鲜品,所以进口生鲜也是消费者较为青睐的线上购买品类。

7、价格、便捷性和品类是吸引用户的主要因素。

数据显示,价格、便捷性和品类丰富是驱动消费者选择生鲜电商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占26.62%、25.86%、21.07%。生鲜电商由于成本相对较低,还可以送货上门,使其相对于传统生鲜市场来说在价格和便捷性上更具优势。另外,由于线上平台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使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以购买到异地的生鲜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鲜品种类的丰富程度。

8、商品质量问题最受关注。

在对于生鲜电商,消费者者对担心什么的调查中发现,43.45%的消费者担心网购的生鲜品质量不好、不新鲜;27.33%的消费者担心送货速度慢;另外还有23.69%的消费者担心网购的生鲜品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可见对生鲜电商产品品质的顾虑是桎梏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众多平台在仓储和物流过程中需要努力攻克的问题。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认为,生鲜电商市场中垂直类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鲜商品的类型特殊,对于仓储和物流都有较高的成本要求,这与其一直仰仗的价格优势出现冲突,这也是为什么曾经一度火热的'“美味七七”暴毙的原因之一。而像综合类平台诸如天猫、京东、顺丰优选,本身就拥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在竞争中拥有先天优势。未来生鲜电商,尤其是垂直类想要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味地烧钱并非长久之策。而且在去app的驱使下,垂直电商也难得天机。或许积极向巨头靠拢是未来能够生存下去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展望生鲜电商市场:生鲜电商局面将会打开,逐步进入盈利时代。

年以来各大巨头纷纷布局生鲜电商产业:

1月,京东强势进入生鲜领域,宣布成立生鲜事业部;6月,中国邮政速递ems旗下的生鲜电商极速鲜正式进入市场;苏宁也进行了布局,近日,易果生鲜正式对外宣布完成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苏宁投资集团领投,投资完成后,易果生鲜将入驻苏宁旗下的“苏鲜生”,围绕生鲜电商开启全方面的战略合作,据悉,这是易果生鲜继3月获得阿里巴巴集团和kkr集团c轮融资以来的第二笔融资,全年总融资金额超过5亿美元,创下生鲜电商融资新高。

生鲜电商为何有如此吸引力?究其根源,在于其高速增长的千亿级市场规模,给投资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据《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497.1亿元,预计20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2015年发布的报告,中国生鲜电商规模到有望超过150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同时有关报告显示,生鲜食品在我国的电商渗透率仅1%,相比服装和3c数码产品20%的电商渗透率,提升空间很大。

生鲜电商市场前景虽然一直被看好,但另一面却是生鲜电商整体的步履维艰。因为商业模式的特点所限,生鲜电商对于整个运营链条的要求和压力,远远超过普通电商。

2016-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认为,生鲜电商就像一株妖冶的玫瑰,诱人至极,却满身带刺。但未来5年,生鲜电商局面将会打开,逐步进入盈利时代。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优质企业倍出、冷链市场趋于完善、产品更加标准化、用户消费习惯逐渐养成、高品质生鲜需求扩大。

广东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调查和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让社会各界关注、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查内容: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1、村民的文化娱乐;

2、村里的党政建设;

3、村民的收入和消费;

4、新农村建设情况。

调查范围:该村15岁以上村民。

调查途径:随机调查,以实地走访调查为主;

调查时间:

问卷填写及回收情。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雁门关旅游路,距县城约7公里,比较偏僻没有公交车通行。全村国土面积,共五个村民小组,190户,总人口684人,实住人口480人,党员16人,可用耕地面积亩,其中玉米面积面亩,玉米产量达到3100吨。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万元,人平纯收入实现元。村级公路硬化累计达到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该村地域宽阔,有平原、山坡,可开发的潜力很大,林地面积地多亩,养猪、养羊、养牛的条件得天独厚。生猪出栏头。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所谓“新农村”包括几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一)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基本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

2、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3、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4、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农民劳动力素质较低,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耕种较低,且对新技术缺乏认识,阻碍了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同时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普遍存在,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对进一步开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

4、农产品的加工还处于原始的阶段,对农产品的精加工较少,因而对农产品在科技的含量及对外竞争力是严重的阻碍。

5、在调查中85%的村民对国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不了解的态度。

三、村民的收入和消费。

通过村书记以及对部分村民的询问,本村60%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植玉米及其它家产品。38%的村民农闲时节到附近的工厂做工。村民的主要消费是学生,35到55岁的村民一年的大部分收入用来支付学生的各项费用。有的家庭一年收入根本不够支出。

四、村民的文化娱乐。

村内没的专门的娱乐场所,也没有可供休闲的场所,村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通过这次调查以下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级干部;改进管理办法,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将工作绩效与干部待遇挂钩,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兑现奖惩。

2、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一是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村级党员干部分期分批培训一次;二是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农函大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三是建立党员干部自学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村级干部的重要依据,帮助农村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是教育党员干部争做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党员干部自身文明素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3、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创办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按照“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搞好信息网站建设,支持农民本地创业与外出务工相结合,要培育一批能人带动农民转移。

4、加强对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政策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农村教育工作的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投入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加致富的本领,同时,也要加强农村法制的建设,供他们能够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5、增加农村的娱乐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场所。

6、多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扶持农民发展农副产业,并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以解决农民创业的.经济忧虑和技术忧虑。

我们作为大学生村干部应该加大对新农村政策的了解和“三农”的认识,政府、给予我们大学生村官的支持,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势,为农村干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做出贡献。

新农村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方式:访谈、查阅资料、观察。

调查内容:通过对西递镇叶村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切实感受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表现出的新气象。把叶村村民自身的深切感受与西递镇政府资料结合起来,科学认识西递叶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出叶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西递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古村落是世界文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使西递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西递镇一方面积极开发古村落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图形成旅游带动经济、经济保护资源的良性发展模式。西递镇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动力。西递叶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

一、西递叶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叶村是位于西递古村落不远处的一个村落,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村。叶村依托西递古村落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现在现代商业经济,从而形成与西递古村落遥相呼应的现代新型新农村。叶村从80年代开始进行商品化发展,一开始就瞄准蚕桑的发展空间惊醒蚕茧生产。因此全村形成“家家有桑田、户户出蚕茧”的局面,共有__多亩桑田,蚕桑收入约占叶村收入的80%左右。__年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__年正式实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围绕生产发展,以西递为中心,发展经济,同时发展蚕桑、茶叶和林业,叶村人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农村基础设施改善,道路四通八达,建成现代化叶村小学,可容纳学生200余人,同时配备电视、电脑等设备。基本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因此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二、叶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

叶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发挥作用的成功实例。叶村的成就与村镇的建设理念、基础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机制、重视教育、文化建设等具体举措分不开,叶村实现了政策扶持、政府导向、群众参与的有效结合。

1、科学全面的发展思路。叶村是西递镇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递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大力发展叶村的蚕桑经济。叶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建设新农村的指导思想,从经济、生活、文化、民主等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切忌盲目发展。确立“以发展蚕桑推动旅游,以旅游带动蚕桑生产,打造黄山一流茧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建立千亩桑园示范基地,把农村新面貌与古村落文化遗产连成一个整体。对叶村的项目建设和文化宣传活动进行整体布局,合理分配,各方面统筹兼顾。结合“奇山、秀水、古建筑、徽文化”的地域特点,按照“统一规划、切忌盲目”的原则,进一步突出叶村“古朴、典雅、秀丽、文明”的特色,切实落实叶村小集镇规划和林业整治规划,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具体要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新农村格局。

2、加大投入,做好基础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叶村商贸区项目、农家乐旅游项目、村级道路建设项目、沼气建设项目、千亩桑田示范建设等项目建设,确保硬件设施齐全。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步伐及新建项目的落实。建设特色农业旅游基地、旅游食品休闲加工基地、农家乐基地、生态养生基地,发展多种多样的林业经济和自然风光。开辟了叶村商贸区,大力解决道路设施或道路路面差等问题,建设道路交通网,加快与西递古民居间的联系。建设酒店、旅馆、娱乐场所,为西递旅游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场所。建设沼气池,各家各户都可以筹资建设,叶村村委给予补助,以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破坏。

3、形成政府村民互助机制。力图形成“政府引导,村级为主,农民自愿,人人参与”的良性机制。政府积极宣传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建立鼓励和激励机制。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积极开展以“促经济发展,建和谐叶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积极规划建设千亩桑园,解除群众扩大蚕桑养殖的顾虑,为群众解决蚕桑的销路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影响下,蚕茧价格下降,村民开始丧失对蚕茧春出卖的信心。叶村村委积极寻求市场,为村民蚕茧的出卖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对村民养蚕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或进行经济援助。叶村村民叶积极地向村委献言献策,结合自身实际提供发展策略。同时利用政府提供的先进设备学习养蚕、种茶技术,科学发展农业。村委定时开展农民培训班,村民可免费学习的咨询。因此形成“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互助发展模式,大大提升了村委的工作效益。

4、加大教育力度。__年10月叶村开始建设叶村小学,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叶村小学项目是新农村示范镇村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暨民生工程建设项目,__年年8月正式完工。叶村小学改扩建后,彻底解决了叶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新项目将学校旧教学楼拆除,建成一幢建筑面积为300余平方米的综合楼,增加厨房一间,改建学校大门与围墙,整个项目完全按徽派建筑风格进行建设,确保了与古民居的和谐统一,拓宽了学校通往公路的道路。在新建的校园里增添了课桌椅、dvd、彩电、电脑等电教设备,建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多功能教室。据陈女士介绍,学校不仅是教育学生的教育基地,还是培训农民的活动场所。平时学生利用先进现代化设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周末或晚上叶村村委组织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借用新设备推广蚕桑、茶叶制作技术。建设图书室,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书香校园”。

5、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叶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工作。及时地把党的方针、政策、决议宣传到村,用电话、广播、报纸、宣传栏、传单等多种手段宣传政策,与村民保持紧密联系。聘请山东省高密市的蚕茧专家到村指导,为村民讲解蚕茧饲养技术,提高村民的专业素质。还经常举办相关培训班或讲座,曾举办过“巾帼生态家园”专题培训班,向村民介绍清洁能源使用、节能环保、环境卫生、健康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叶村以健康、和谐、文明、向上为目标,在全村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以积极的导向作用引导村民“讲文明、讲道德”。村委紧抓“四乱”和“三清”工作,切实改善乡村“脏、乱、差”的面貌,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在叶村全村推广使用沼气,加大一池三改的力度,推广生态家园建设,把叶村建设成为具有徽州特色的文明的的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定时开展“乡村文化节”活动,兴“贴时代春联”的时代新风,在村民中营造热情、活泼、时尚的文化氛围。

在三天实习过程中完美参观了“桃花源里人家”的西递、“中国画里乡村”的宏村以及颇具道教文化的齐云山,这都是徽州特色浓厚的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徽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西递镇叶村依托西递古村落的旅游价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指导思想,村委组织和村民齐心协力,叶村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叶村叶从贫穷落后的小村一跃而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西城办冉庄村。

调查内容:现代农村发展道路。

调查方式:询问,采访,亲身体验。

利用这个暑假,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对西城办冉庄村50余户家庭进行了走访和调查,颇有收获和体会。品味到了纯情朴实的农村生活,也体验到了“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我们了解到了冉庄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为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调查,使我能更好的完成这次的实践活动。

据介绍,冉庄村位于西城街道办事处南部,总面积1467亩,人口2173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农业、建筑机械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这里水洁、土净、空气清新,树木成林鸟语花香,古村踩水车、学推磨、坐花轿等游乐项目,另外,还有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还在建设之中。

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开发农家游旅游特色项目,深得都市游人的欢迎,其开发市场广阔,前景无限美好。据有关人员介绍,计划3年内通过不断建设和自我完善,使前卫生态村农家游成为上海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休闲新景点。

在采访了有关的领导之后得知,“农家游”在上海地区目前没有现成的模式,在考察。

总结。

四川成都“农家游”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前卫生态“农家游”经营机制。准备组建“农家游”旅游接待服务公司,其职责主要是与大西洋旅行社合作,对外宣传促销,组织团队,对内做好服务接待工作,并成立旅游接待处和综合服务队。其次是提高服务水准。“农家游”虽不象宾馆那样正规,但在服务接待上,严格按照宾馆的服务体系,贯穿于整个接待的始终。一是服务上体现优质化。加强对接待人员和农户的培训,提高其综合接待素质。在接待过程中既要体现农家的热情好客,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二是在操作上形成规范化。游客统一在旅游接待处登记,选择所食宿的农家。对团队游客,导游(讲解)员按照接待程序组织游览和各项参与性娱乐活动,对散客,由接待员负责做好旅游向导;三是在管理上形成制度化。成立“农家游”督查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负责接待的农户、警务室、“农家游”招待所等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整个接待过程安全、合理、卫生;四是在菜肴上形成特色化。推出酱瓜白扁豆、煮豆节等崇明农家特色时令菜肴。

通过这次的调查和实践使我对前卫村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锻炼了我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意义颇大。相信随着崇明的大开发、大开放,前卫村的前景也将更加灿烂,期待的同时我也祝愿这个美丽的地方。

蔡丽华。

2010.2.3。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基于此,对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多方面入手,对于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1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

1.1对城乡的经济体制结构进行改进。

造成“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所引发的“二元”化的社会经济结构。

这种“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和经济结构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它将农民与城镇居民割裂开来,难以体现公平的理念[1]。

针对于这方面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予以重视,并应不断进行政策调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2加强财政投入,为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投入的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地方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补贴,帮助农业生产的更好开展。

同时,要严格监管财政资金流转和支付,确保相关款项及时到位,以免出现滥用乱用问题。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地引导市场化的发展落实,通过引入多种外界投资,让地方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走上一条高效的道路,不断优化地方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方式。

1.3重视市场需求的实现。

市场化发展既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方向,也是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针对于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状态要进行积极改进,结合市场需求,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调整,让农民生产经营与市场接轨。

针对不同地方的不同农业优势,要对其优势资源进行充分的发挥和利用,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将农业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市场优势,以市场来带动地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收益。

此外,地方的经济管理部门要积极对广大农户进行指导和鼓励,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类购销合作行为,并为农业社会化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和保障;同时,不断地健全发展形势,让以往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得到更好的改进,实现对农业资源更好的优化与整合,推进地方农业经济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地方经济主管部门要积极地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乡镇企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整体来看,产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通过积极地扶持和发展中小乡镇企业,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激活各类民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让经济结构更加丰富,促进地方农村劳动力更加有序、科学的流动,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4提高科研教育力度。

科学技术既是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我国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农业科研方面的支持和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有效地对当前农业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行缓解。

针对于当前农业科研基质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要进行全面的改进和调整,完善配套设施,让农业科研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科研人员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热情。

地方政府要积极组织建设科技示范园、农业示范园等活动,对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创新和调整,有效地完善农业产业链条,让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推动农民群体收入的增长。

1.5提高广大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应对农民劳动力转移问题,要落实农村的基础教育工作,通过配合相关职业教育部门,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身技能水平,让农民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足够的就业技术能力。

同时,要积极鼓励广大有志青年进入农村进行创业和发展。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农村地区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体系,让农村人口素质和水平逐步稳定地提高。

2结语。

该文对于现阶段我国发展中的“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了分析。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地方经济管理部门要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创新管理思路和理念,从多个角度入手,真正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春鹤,臧建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外企业家,2013(4).

广东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广东省卫生和计生委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昨日共同发布的《广东家庭发展报告2016》(下称《报告》)除了对家庭成员结构进行分析外,还对家庭婚姻关系、家庭收入等状况进行了梳理,并指出目前空巢老人、隔代家庭、丁克家庭、独居老人家庭数量上升等现实。

针对传统大家庭逐渐解体,一代户家庭正在崛起等趋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杰华直言,以往家庭稳定和发展的根基受到严重冲击,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家庭问题,对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通过完善的普惠政策来提升家庭的福利水平,增强家庭抗风险能力;通过对特殊家庭的关怀来不断完善其家庭的应有功能,从而支撑家庭所有成员的全面发展。

居住分户居住逐渐成主流。

调查显示,随着历史的演进,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瓦解传统家庭观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独立门户形成年轻一代的单人户或夫妇二人户。在生育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家庭生育数量锐减,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三口之家逐渐成为家庭的主流形式。

家庭人口外出就业、学习频繁,分户居住逐渐成为家户主流,另外,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使得家庭生育期明显缩短,二代家庭时期缩短。二代户家庭的年轻人口成长、流动、外出,逐步自立门户,形成新的单身户或一对夫妇户。

陆杰华指出,家庭结构中,传统三代大家庭逐渐解体,单身户和一对夫妇户为代表的一代户正在崛起且在城市家庭中更加明显。家庭代际结构扁平化是广东省家庭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特点。

传统“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形式在广东省已经比较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由一代人和两代人组成的'同期群家庭。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以来,广东省家庭规模经历了家庭户数量不断上升和家庭平均人口不断下降的过程,在生育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家庭生育数量锐减,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三口之家逐渐成为家庭的主流形式。

就业没工作女性超过两成。

调查还对广东2314户家庭及其4078位18-59岁主要劳动力人口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家庭人口就业比例较高,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而且城镇和农村在家庭收入和家庭消费方面的差异较大。

家庭就业方面,成年人务农比例为13.5%,非农就业比例为66.9%,退休和内退比例为3.4%,在学比例为1.8%,没有工作的占14.4%。分性别来看,男性非农就业的比例为78%,多于女性的56%,而女性没有工作的比例更高,为22.1%,男性没有工作的比例为6.7%。

总体而言,家庭就业比例较高,主要劳动力人口中九成男性和七成女性参与工作,平均6人劳动供养10人。

疾病四成老人身患慢性病。

此外,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增加。数据显示,67.1%的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外部经济支持;老年人更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88.9%的老年人在生病需要照料时会向子女求助,老年人主要依赖子女获得外部经济支持、情感依赖和日常照料。而随着老龄化逐渐成为社会问题,许多家庭都面临养老问题,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和医疗服务等需求不断上涨。

广东家庭发展报告还指出,40.4%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占比最高的为高血压,其次为关节炎。34.1%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而38.4%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无人照料。由于社会化养老和老年人照料的缺失,老年人的照料主要依靠家庭成员。

概要。

婚姻离婚率处较低水平。

陆杰华表示,最新的数据资料显示,中国18-59岁成年人中处于未婚状态的人口占比为14.4%,在婚(包括初婚和再婚)比例为81.9%,占了总体绝大部分,总体而言,尽管离婚率整体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但目前的离婚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家庭婚姻状况较为稳定。婚姻状况在城乡和性别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农村离婚率低于城镇离婚率,而城镇再婚率高于农村。社会分层对婚姻状况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并且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挤压特征和结构性挤压特征。

收入。

超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来看,工资性收入、生产和经营性收入、退休和养老金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三个主要来源,总占比达87.5%。城镇和农村在家庭收入方面有一定差距。20的数据显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广东家庭平均年收入超过全国水平16513元,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全国水平4978元。超出部分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该项超出全国水平12730元,可见广东省家庭平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流动。

省内流动超三成。

省内流动家庭占比超过三成,其中一半家庭为跨省流动家庭,报告显示,流动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好,但居住不稳定,流动性强,流动到本地市的家庭收入最高,自有房产比例高,属于最安居的家庭。

建议。

适应二孩需要配套政策亟需完善。

“这些剧烈的家庭变迁,使得家庭发展能力呈现逐步弱化的趋势,家庭面临的外部风险不断增加,拥有儿童、老人的家庭更易陷入贫困的境地。”陆杰华表示,由于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教育、医疗、生育、养老诸多领域忽视了家庭发展政策,家庭公共政策缺失较为严重。

针对报告调查的广东家庭发展现状,专家指出,广东省家庭发展体系建设目前面临制度设计缺乏总体性,表现为政策碎片化;一些公共产品效率低下,存在制度缺陷;全省尚未建立起适应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农村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

另外,在具体的权责服务和评估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家庭政策覆盖的精准性,需要从政策指向和收益机制上进行思考设计。陆杰华还指出,家庭发展不只是政府为主体的事情,更应该吸收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参与,而广东省在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中的人才是稀缺的,社区居委会可能会出现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愿意生育。”省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处处长卢璐还指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来临,全社会亟需进一步完善新的家庭配套政策体系以适应二孩时代的现实需要。

农村电商现状调查报告

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全国范围内农产品销售排名前二十名的城市中,西部只有三个城市上榜,昆明排名北上广杭之后列第5位,成都排名第12位,乌鲁木齐则是第18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西部农村电商发展的滞后。

距离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不足半月,市场普遍预期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将进一步明确农村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

20-2015年,农村电商均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政策建议,同时,农村电商也被认为是扶贫的重要手段,如11月9日国务院即发文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从地方对“十三五”规划的定调来看,包括四川、云南、新疆等多个西部省份均表示将把发展农村电商写进未来五年规划。

因此市场预计发展农村电商有望连续四年写入文件,而且对其扶持的力度和过去相比或有较大突破。

但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实地调查中,农村电商要在扶贫任务最重的西部地区发挥作用仍有诸多瓶颈亟待突破,物流、农业生产等多个环节将成为西部地区发展农村电商的阻碍。

“西部农村电商像一块大蛋糕,但至今尚未找到最合适的切法。”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说。

并非一台电脑就能完成的转型。

王璨原以为只要拥有一台可以接入互联网电脑,便可轻易完成由传统的线下水果批发商到农村电商的转型。这是因为他所在的成都市蒲江县拥有8.5万亩的猕猴桃种植规模,即使在线下销售也常常供不应求。

但在经过三年的网上经营后,王璨发现从农产品最初的生产环节一直到最末端的配送环节,互联网渠道下所要求的“标准化”模式,倒逼着传统农业进行推倒一切的改革。

“就生产环节而言,很多农户在小成本经营的理念下,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管理并不高,导致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大量存在,而‘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王璨说,“如果是传统的线下水果批发,这些问题并不被重视,但在互联网销售的模式下,缺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往往无法获得平台商的认可”。

进一步讲,目前天猫、淘宝要求食品经营方提供《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而京东则要求销售商提供食品流通许可证、商标注册证、所申请品牌的质检报告、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及所申请品牌的授权等。

以猕猴桃为例,在京东销售需要提供每一批次的农药残留标准检验报告,“每一批次的意思是,每一个对我供货的农户,无论其种植面积大小,都需要获得这个检验报告”,王璨说,“但在传统线下销售的思维模式下,农户都无自主送检的概念”。

蒲江县的另一个农村电商李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传统销售渠道区分农产品价格的几个关键指标:形状、大小、口感等主要靠经验判断,而在互联网销售渠道,“标准化”筛选和分级制度却相对缺乏,导致农产品以次充好销售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在距离王璨3000公里外的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农村电商黄昌辉则用“劣币驱逐良币”来形容上述问题。

“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来建立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强调的是销售绿色和优质的新疆水果,但很多消费者仍把低价作为购物的首选因素,当消费者在买到低劣产品时会说是新疆的产品质量不好,而不会说这是新疆某某厂家的商品不好”,黄昌辉称,“最终受影响的是整个新疆的水果形象。”

电商平台上的销售“叫好不赚钱”?

而如果说“标准化”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而物流环节的.问题则是制约着农村电商盈利与否的关键。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个蒲江县猕猴桃电商称,网上促销装的5斤猕猴桃为例,其价格约40元,其中猕猴桃的生产成本为6元一斤,包装成本为两元,在不考虑人工费用和电商平台分成的情况下,物流和利润总空间为8元——而这个价格基本将被物流费用完全消耗。

“同时还需要向消费者承诺物流过程中出现损坏包退换”,王璨,“但同时又无法向物流公司追责,最终的损失都是自己承担,因此尽管我们在电商平台销售火爆,但大部分都不赚钱,真正的盈利点依然来自线下的批发”。

而另一家拥有大型冷冻仓库的蒲江猕猴桃销售商称,其销售策略是,网销猕猴桃小果走量,而大果则用于线下售卖赚取利润。

对于远在南疆的黄昌辉而言,物流环节的问题更令他担忧。“比如现在很多新疆的水果都做不到自然熟后采摘,可能七、八成熟就摘下来,因为自然熟最大的瓶颈是物流,等到果子成熟时候再通过物流运输,在途中坏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黄昌辉说,“不仅是时间上无法把控,从新疆寄给内地稍微大一点的包裹,多少有破损,给客户造成了很大的体验感失落,有时候物流的费用甚至高于邮寄商品本身的价值”。

成都市农委市场处副处长余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国内农产品在物流输运环节产生的损耗,是国外的一倍以上,这是因为现代物流体系最初服务于工业产品,但对于农产品而言却并不适用。

“物流配送几乎成为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余荇说,“农产品的对时间和温度的要求很高,但冷链物流或者空运物流的价格昂贵,农产品的销售利润往往不及物流费用”。

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农村电商。

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全国范围内农产品销售排名前二十名的城市中,西部只有三个城市上榜,昆明排名北上广杭之后列第5位,成都排名第12位,乌鲁木齐则是第18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西部农村电商发展的滞后。

以成都为例,成都市商务委农村市场处处长张熙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市农村电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包括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物流费用高。第二是“千网一面”,农产品电商平台尚需提升。目前,成都各类农产品电商企业趋同投资、重复建设非常普遍,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的现象。第三是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滞后。目前成都农产品的生产者大部分是单个农户,他们之中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10%,许多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

而郭晓鸣认为,上述问题几乎成为西部农村电商发展道路上的共性。

他建议,首先在未来应该更多地对农业生产领域的转型升级给予支持,使之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所对接,如关注产业基地的发展,保障供给农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第二是要解决现在的物流体系的两个缺失环节,第一是村级节点上,要给予政策激励,第二是进入社区的环节要给予激励,整个产业链才能给打通,不能只是给电子平台激励。第三,支持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体系,要对农产品的物流体系给予激励,包括储藏和冷链给予支持。

“同时当务之急是要有整个多层次的建立农产品的数据系统,要提供信息完善的信息服务,实现电商有序的发展。”郭晓鸣说。

不过对于新疆而言,除面对上述问题外,个性因素更加突出。

如与成都相比较,新疆电商的数量和发展水平更处于起步阶段,一系列规则更加有待制定。一个可以比较的数据是,2014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从新疆发出的包裹大约为900万件,而发往新疆的包裹却超过6000万件。显示了新疆网销和网购的巨大差距。

黄昌辉说,尽管在南疆发展电商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但首要的问题出在人才,“在县一级,很少看到年轻人,本地年轻人读书毕业后都不会回来工作,而内地人更不愿意来南疆”。

语言体系亦是一个瓶颈。“电子商务主要以汉语交流,维语年轻人中使用双语的还很多,但如何教会目前农村劳务主力的中年人使用汉语还是一个难点,因此我们也做了双语培训,并用维语帮助他们建立网站”,黄昌辉说。

此外在南疆不少的县级层面,尽管有非常多的涉农企业,但普遍存在“小规模,无品牌,无标准,无qs认证”的问题,无法满足互联网销售的要求。

广东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日前,××农办就农村“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组织人员到××乡镇进行调研,就加快发展××县“一村一品”作了些探索与思考。

一、现状。

××县“一村一品”虽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了洪湖(刘垦)、中童生猪,马荃山地土鸡,刘垦花生,锦江灌田杨梅,洪湖苗木花卉,杨溪大塘葡萄等一批专业乡(镇)和特色村,探索出了形式多样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今年,××县洪湖路底姜家村、锦江灌田村、马荃金庄村等12个村被列为省“一村一品”示范点;灌田杨梅基地、倪夏甘蔗基地、金庄山地土鸡基地被确定为鹰潭市十大“一村一品”重点示范基地。

二、启示。

近年来,××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五化”要求,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从调查情况看,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挖掘本地传统优势农产品潜力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基础。几年来,××县因地制宜,大力开发传统特色产品,涌现出洪湖(刘垦)花生基地1.2万亩,潢溪倪夏、金墩等村700余户种植甘蔗面积1500余亩,锦主等村商品蔬菜种植面积7000余亩,洪湖、杨溪的西瓜种植等专业村组。

2.实施农业招商引资是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的有效途径。20xx年××县引进杭州蓝天园林公司在洪湖开发万亩苗木花卉基地核心区。几年来,在其示范带动下,洪湖周边地区先后涌现出新湖苗木花卉等专业村,基地总面积达8000余亩。去冬今春,引进浙江永康客商在杨溪乡大塘村开发优质葡萄基地400亩,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群众葡萄种植的积极性,预计明年基地面积可达1000余亩,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可望在三年内发展到万亩以上规模。

3.积极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的有效方法。20xx年12月,在徐等福等38家生猪养殖大户的推动下,成立了××县生猪产业合作社这一全省首家生猪养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其带动下,××县生猪养殖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合作社有社员,年出栏生猪40余万头,带动周边规模养殖农户1600余户,形成了中童十都村,洪湖路底姜家、汪家等一批生猪养殖专业村。

4.注重科技兴农,搞好示范带动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发展“一村一品”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锦江灌田杨梅基地就是在致富能手洪克海示范带动下发展起来的。万亩苗木花卉产业的开发成功,得益于杭州蓝天园林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支撑。杨溪乡葡萄基地的迅猛发展势头,源于浙江永康葡萄协会多年种植葡萄成功经验的技术铺垫。

5.领导重视,强化服务,是发展“一村一品”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哪里的领导重视,决心大,服务到位,哪里的“一村一品”发展取得的成效就会愈明显。××县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和杨溪葡萄基地的创办,都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与涉及的洪湖、杨溪等乡镇在征租土地等方面服务到位所取得的成效。锦江镇为把灌田杨梅基地做大做强,20xx年出台扶助政策,镇政府为新增杨梅果园的农户提供贷款贴息,3年来共帮助支付贷款贴息20余万元,带动全村杨梅产业的发展。目前,该村有100多家农户参与杨梅种植业,连片杨梅基地面积发展到3000余亩。

××县的“一村一品”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品牌意识不强;发展氛围不浓,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三、建议。

针对××县“一村一品”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县乡都要成立“一村一品”发展组织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搞好服务,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县、乡财政要挤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县、乡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的扶助启动资金。建立“一村一品”工作评优考核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突出农业招商,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增强“一村一品”活力。千方百计引进与本地主导产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并且把引智、引资与引企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主导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加快培植“一村一品”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3.着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适应“一村一品”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组织体系,为“一村一品”和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鼓励多主体创办,引导多形式发展,有计划培育一批产品特色明显、带动面广、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每个示范村建成一个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参与“一村一品”农户的利益最大化,有效地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4.强化科技推广,树立品牌意识。一是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二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挖掘培育特色产品,开发出新农产品,突出“一村一品”的特色;三是通过请进来的办法,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价值。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建一批叫得响、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开拓市场,促进产业提升,帮助农民增收。

5.努力抓好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首先抓好省、市已列上号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和重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其次实施好本县的“一村一品”十村示范、百村推进工程,即选择十个发展“一村一品”基础较好的自然村,着重在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产业化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进加工工艺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进行示范;“百村推进”的任务就是选择100个自然村来推广“十村示范”的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6.加大扶持力度,用足用活支农政策。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调整优化财政资金的支农支出结构,通过对“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农民培训等扶持,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二是增加金融资金投入。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金融机构,要把支持“一村一品”发展作为支农突出重点,增加投放额度,适度降低门槛,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支持“一村一品”的发展;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一村一品”的发展。

农村电商现状调查报告

距离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不足半月,市场普遍预期中央一号文件中将进一步明确农村电商未来的发展路径。

-,农村电商均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政策建议,同时,农村电商也被认为是扶贫的重要手段,如11月9日国务院即发文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从地方对“十三五”规划的定调来看,包括四川、云南、新疆等多个西部省份均表示将把发展农村电商写进未来五年规划。

因此市场预计发展农村电商有望连续四年写入文件,而且对其扶持的力度和过去相比或有较大突破。

但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实地调查中,农村电商要在扶贫任务最重的西部地区发挥作用仍有诸多瓶颈亟待突破,物流、农业生产等多个环节将成为西部地区发展农村电商的阻碍。

“西部农村电商像一块大蛋糕,但至今尚未找到最合适的切法。”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说。

并非一台电脑就能完成的转型。

王璨原以为只要拥有一台可以接入互联网电脑,便可轻易完成由传统的线下水果批发商到农村电商的转型。这是因为他所在的成都市蒲江县拥有8.5万亩的猕猴桃种植规模,即使在线下销售也常常供不应求。

但在经过三年的网上经营后,王璨发现从农产品最初的生产环节一直到最末端的配送环节,互联网渠道下所要求的“标准化”模式,倒逼着传统农业进行推倒一切的改革。

“就生产环节而言,很多农户在小成本经营的理念下,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管理并不高,导致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大量存在,而‘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王璨说,“如果是传统的线下水果批发,这些问题并不被重视,但在互联网销售的模式下,缺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往往无法获得平台商的认可”。

进一步讲,目前天猫[微博]、淘宝要求食品经营方提供《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而京东则要求销售商提供食品流通许可证、商标注册证、所申请品牌的质检报告、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及所申请品牌的授权等。

以猕猴桃为例,在京东销售需要提供每一批次的农药残留标准检验报告,“每一批次的意思是,每一个对我供货的农户,无论其种植面积大小,都需要获得这个检验报告”,王璨说,“但在传统线下销售的思维模式下,农户都无自主送检的概念”。

蒲江县的另一个农村电商李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传统销售渠道区分农产品价格的几个关键指标:形状、大小、口感等主要靠经验判断,而在互联网销售渠道,“标准化”筛选和分级制度却相对缺乏,导致农产品以次充好销售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在距离王璨3000公里外的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农村电商黄昌辉则用“劣币驱逐良币”来形容上述问题。

“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来建立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强调的是销售绿色和优质的新疆水果,但很多消费者仍把低价作为购物的首选因素,当消费者在买到低劣产品时会说是新疆的产品质量不好,而不会说这是新疆某某厂家的商品不好”,黄昌辉称,“最终受影响的是整个新疆的水果形象。”

电商平台上的销售“叫好不赚钱”?

而如果说“标准化”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而物流环节的问题则是制约着农村电商盈利与否的关键。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个蒲江县猕猴桃电商称,网上促销装的5斤猕猴桃为例,其价格约40元,其中猕猴桃的生产成本为6元一斤,包装成本为两元,在不考虑人工费用和电商平台分成的情况下,物流和利润总空间为8元——而这个价格基本将被物流费用完全消耗。

“同时还需要向消费者承诺物流过程中出现损坏包退换”,王璨,“但同时又无法向物流公司追责,最终的损失都是自己承担,因此尽管我们在电商平台销售火爆,但大部分都不赚钱,真正的盈利点依然来自线下的批发”。

而另一家拥有大型冷冻仓库的蒲江猕猴桃销售商称,其销售策略是,网销猕猴桃小果走量,而大果则用于线下售卖赚取利润。

对于远在南疆的黄昌辉而言,物流环节的问题更令他担忧。“比如现在很多新疆的水果都做不到自然熟后采摘,可能七、八成熟就摘下来,因为自然熟最大的瓶颈是物流,等到果子成熟时候再通过物流运输,在途中坏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黄昌辉说,“不仅是时间上无法把控,从新疆寄给内地稍微大一点的包裹,多少有破损,给客户造成了很大的体验感失落,有时候物流的费用甚至高于邮寄商品本身的价值”。

成都市农委市场处副处长余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国内农产品在物流输运环节产生的损耗,是国外的一倍以上,这是因为现代物流体系最初服务于工业产品,但对于农产品而言却并不适用。

“物流配送几乎成为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余荇说,“农产品的对时间和温度的要求很高,但冷链物流或者空运物流的价格昂贵,农产品的销售利润往往不及物流费用”。

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农村电商。

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全国范围内农产品销售排名前二十名的城市中,西部只有三个城市上榜,昆明排名北上广杭之后列第5位,成都排名第12位,乌鲁木齐则是第18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西部农村电商发展的滞后。

以成都为例,成都市商务委农村市场处处长张熙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市农村电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包括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物流费用高。第二是“千网一面”,农产品电商平台尚需提升。目前,成都各类农产品电商企业趋同投资、重复建设非常普遍,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的现象。第三是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滞后。目前成都农产品的生产者大部分是单个农户,他们之中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10%,许多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

而郭晓鸣认为,上述问题几乎成为西部农村电商发展道路上的'共性。

他建议,首先在未来应该更多地对农业生产领域的转型升级给予支持,使之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所对接,如关注产业基地的发展,保障供给农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第二是要解决现在的物流体系的两个缺失环节,第一是村级节点上,要给予政策激励,第二是进入社区的环节要给予激励,整个产业链才能给打通,不能只是给电子平台激励。第三,支持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体系,要对农产品的物流体系给予激励,包括储藏和冷链给予支持。

“同时当务之急是要有整个多层次的建立农产品的数据系统,要提供信息完善的信息服务,实现电商有序的发展。”郭晓鸣说。

不过对于新疆而言,除面对上述问题外,个性因素更加突出。

如与成都相比较,新疆电商的数量和发展水平更处于起步阶段,一系列规则更加有待制定。一个可以比较的数据是,在阿里巴巴[微博]零售平台上,从新疆发出的包裹大约为900万件,而发往新疆的包裹却超过6000万件。显示了新疆网销和网购的巨大差距。

黄昌辉说,尽管在南疆发展电商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但首要的问题出在人才,“在县一级,很少看到年轻人,本地年轻人读书毕业后都不会回来工作,而内地人更不愿意来南疆”。

语言体系亦是一个瓶颈。“电子商务主要以汉语交流,维语年轻人中使用双语的还很多,但如何教会目前农村劳务主力的中年人使用汉语还是一个难点,因此我们也做了双语培训,并用维语帮助他们建立网站”,黄昌辉说。

此外在南疆不少的县级层面,尽管有非常多的涉农企业,但普遍存在“小规模,无品牌,无标准,无qs认证”的问题,无法满足互联网销售的要求。

广东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截至6月底,广东省网民总数已达到7075.8万人,普及率达66.8%;手机网民达到6325.8万人,占网民总数的89.4%。有关数据显示,相比于高速增长的商务交易类应用,广东网民对于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的使用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用重心逐渐从娱乐型应用向商务型应用转变。

网购团购支付增长超20%。

《广东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从广东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来看,商务交易类应用继续高速发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大量增长,论坛/bbs等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持续走低。

数据显示,20广东省网民对网络购物、团购、网上银行、网上支付、旅行预订等商务类应用的使用比例都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其中,网络购物以及与之类似的团购、网购带来的网上支付增长尤为明显,用户增长率均在20%以上;旅行预订、网上银行的使用用户较去年同期也分别增长了14.1%、19.6%。

搜索引擎是老广第一应用。

与全国情况不同的是,搜索引擎依然是广东第一大上网应用,即时通信的使用率排在第二。

报告称,广东网民对信息获取的需求较高,使用搜索引擎的黏性和深度较强,年搜索引擎使用率为84.2%,用户年增长率为9.9%,依然保持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第一位。

同时,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类应用发展迅速。广东省网民微博、社交网站的使用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47.5%和59.4%。据分析,社交网站的发展迅速,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带动,另一方面由于在社交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分享、交流沟通等应用,增加了用户黏性。

粤高中学历网民占比最多。

从网民特征上看,高中学历人群最多,占总体的4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4个百分点。据了解,青少年网民是广东省的重要群体,总体规模已达到2683万人,占广东网民总体的38.4%。同样,学历为高中的网民比例最高,占比过半,达到51%。年龄方面,青少年网民以12―24岁网民为主,占青少年网民的97.1%。从全省来看,39岁以下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7.9%。

上网设备方面,2013年广东网民手机上网比例为84.3%,高于台式电脑上网比例,也高于全国手机上网的平均水平。与相比,广东网民手机上网比例增长最快,提升了9.5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11月21日至22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互联网大会”以“网事辉煌・跨粤梦想――畅享移动互联新生活”为主题,并将同期举办“2014全球移动互联网ceo峰会”。据透露,场地总面积将超2万平方米,设置展位200余个。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