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案(通用13篇)

时间:2023-11-18 13:10:08 作者:雅蕊 教育学教案(通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成功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教育学第六章教案模板

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

第一节德育。

一、德育概述。

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德育的内容: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教育:与伦理学体系中道德概念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等。道德的个体生存价值或功能是一种德育效果的评价。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指德育对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赫尔巴特曾经指出“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

教学。

’”。德育的教育学功能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问题。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要予以具体落实,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其次,是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师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二、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德育内容则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德育任务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德育内容则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关于中小学德育的任务,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所指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是这样表述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指那个键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将定那个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德育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我们认为,从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的层次:

(一)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生活。

(二)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纪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项内容。集体主义教育史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爱国主义教育既有一般的对于祖国的向往、爱恋之情,也有对于具体的祖国的热爱与奉献的冲动。第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致的。第。

三、

爱国主义应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紧密结合。

爱国主义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表现是自觉维护民主与法制。

(三)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是人的精神内核。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智育。

一、智育概述。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智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是指人对知识的掌握,对事物的敏捷而正确的理解、辨析、判断,以及具体的发明创造等。形式方面则包括理解、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心智和实际能力(即智力)。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因素主要有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两项组成。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帕金斯认为:智力=power+tactics+知识。

智育的意义重大。智育的意义可以从其必要性和可能发挥性的功能两个角度去理解首先,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教育对于智力发展的必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没有学校教育的参与的情况下,人的智力也会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这一发展是自发和缓慢的。

第二、要使每一个人类个体所具有的的智力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需要将物化的智力成果同主观的智力成果结合起来,在实现客观文化向学生主体能力的转化的同时,在转化中增进智力的发展。

其次,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功能。

第一、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第二、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一)传授知识。

(1)如何界定知识,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知识概念;

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陈述出来的知识,也称记忆性知识,是一种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的知识。

(2)如何认识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如何看待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的关系。

(二)发展技能。

(1)技能概念的理解。

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某种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活动的能力。技能不仅是指身体活动的协调能力,还包括进行智力活动的智慧能力和对认识活动本身的反省认知能力(也叫元认知能力)。

(2)技能发展与智力发展的联系。

(三)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三节体育。

一、体育概述。

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的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它包括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所有能够增进体质和体能的活动。我们这里所讲的体育是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其基本特征是教育性、技能型和娱乐性。

学校体育最初的来源是早期人类的劳动和娱乐。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素质。

学校体育所具有的功能可以解释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健体功能。首先是指对身体机能的促进作用。其次,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再次,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2)。

教育功能。可以理解为体育的价值功能。这具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促进上。

(3)。

娱乐功能。是指学校体育能够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

二、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

(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增强体质的内涵有三。一是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二是要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体能。三是要提高学生身体的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二)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三)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中小学体育任务的完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从活动的内容角度看,小学体育的主要项目有游戏、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从要实现的具体教育目标的角度去理解,这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上。

第四节美育。

一、美育概述。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

二、美育功能及其认识的扩展。

(1)关于美育的直接功能,即“育美”(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

(2)关于美育的间接功能。它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功能,具体讲,就是美育的德育功能,促智、健体功能等。

(3)关于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美誉的超越性功能。中国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超美育功能认识的一个代表。

三、美育的任务。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包括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美是创造美的初级形式。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而努力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

四、艺术美育、自热美育、社会美育和教育美育。

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学校美育的实施,主要应主要以下四个方面:

(一)艺术美育。

艺术美育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美育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艺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靠艺术类课程去实施的。

(二)自热美育自热美育具有非常大的生动性和随机性。郊游、远足、户外劳动等都可以成为进行自热美育的良好方式。

(三)社会美育。

社会美也叫生活没,包括人格美、劳动与生活过程的美、产品以及环境美等。社会美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四)教育美育。

所谓“教育美育”是指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教育学第六章教案模板

讲授人:陈卫专业技术职务: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硕士。

讲授题目:教师和学生。

所属章节:第四章计划学时:8。

教学目标和要求:

认知目标:认知:教师,教师专业化,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教师职业素质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构、途径与方法;学生的本质属性;分析:教师和学生的权力和义务;运用师生关系的知识,分析师生关系;综合:全面认识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

情感目标:初步树立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和观念,逐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师生观。技能目标:能在职前进行教师专业化的训练并在以后的职中、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化训练方法;能跟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教学重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职业角色、训练多样化。

二、教师职业素质要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构、途径与方法。

三、学生的本质属性。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建立。

教学难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训练多样化的职业特点。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构、途径。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室里用多媒体设备及ppt演示文稿;普通教室里用黑板、粉笔和讲义等。

思考题:

2、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养?

3、结合案例《做个“特级教师”也不难》思考:特级教师或成熟型的教师是什么样的?

4、你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建立?

参考资料: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教育学》(专科)(刘家访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小学教育学》(黄济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周小山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赖华强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相关案例。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教案(教学内容、过程)。

一、知识新授阶段。

(一)复习与新课有关的原有知识。

学校教育能加速个体化发展的原因?(提问、小结)。

(二)告知教学目标包括重难点。

(三)指导学生的知觉与理解。

1、在复习并总结的基础上,引出新课题: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和关键因素。今天我们要学习、探讨与教师有关的问题。利用普遍认可的两位专家的关于职业的专业化标准和案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相关的教师资格认证的法律法规”分析,结合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思考:以前,我国没有把教师职业当成专门职业,而1995年后,为什么要把教师职业当成专门职业?然后总结,并自然引出关于教师是专业人员的学习。

2、利用教师的不同的具体形象的图片,结合实际教育生活包括本人的教育经历说明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

3、教师职业训练专业化(结合后面的教师素养和专业化学习,简介)。

4、提问: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养?归纳、总结,结合案例“‘范跑跑’、‘杨不管’”、《做个“特级教师”也不难》(选自傅建明《教育原理案例教材》第119—120页)补充、拓展说明教师职业素养的三个要求,以及教师专业化的结构: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补充师爱的特征:广泛性、教育性和无私性——素养的情感基础,“亲其师,信其道”)、途径与方法。

5、在学生自己概括个体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说明学生独特的发展规律及其本质属性,结合实际教育生活中的案例,包括傅道春的《教育学》中第128—129页,133—134页的案例和案例《迟开的花朵》(选自傅建明《教育原理案例教材》第134—135页)说明学生的三个本质属性。

6、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和调查:只有4.7%以上的学生把老师作知心朋友作为导入说明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再用案例《一脚踢走的信任》(选自傅建明《教育原理案例教材》第122—123页)和自己对五年制学生的教育经历说明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归纳出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如何建立。(补充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学法研究并指导学生掌握学法;贯穿在日常一切教学活动中)。

7、点明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二、检查新授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讨论、提问、作业和复习课中进行。

三、小结。

四、作业。

1、上互联网或图书馆、书店查阅教师教育发展的改革动向、趋势,谈谈自己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2、上互联网或图书馆、书店查阅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和人格上的差异,说明教育的对策。

教育学第六章教案模板

一、课程的含义。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选择)。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现在课程改革已明确把综合实践课列入课程。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

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反对“课程是活动或预先决定的目的”这类观点。在他看来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观点的重要代表人物。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在这方面,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巴西的佛雷尔。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名词解释)。

二、课程理论流派(简述、简答)。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杜威(经验实用主义)认为课程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

2、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最重要的)。

第二节课程组织。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特征: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5递进性6时间性。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1筛选法2参照法。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名词解释、选择)。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

(二)教材:主要是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优点在于,它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知识;其缺点是,它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学科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活动课程强有多种含义。调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或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杜威)。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客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核心课程的研究者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以当代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则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选择)。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它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宽泛的概念,并不是局限于本校教师编制的课程,还包括其他学校教师编制的课程或学校之间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

四、课程评价。

1967年斯克里文首先采用了“形成性评价”这个专门术语。

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论述)。

第七章课堂教学。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的含义1教学的含义:“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杜威“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老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的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名词解释)2教学的功能:(1)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2)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

苏格拉底强调完善人格的道德教育,并在讲学中采用理性启发性教学方法——“产婆术”,至今还具有指导意义。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主张体育、德育、至于的和谐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思想和理论价值。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中,主张对儿童进行早期训练,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和量力而行,要劳逸结合和给学生以奖励、反对体罚。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的一般概述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独立的系统化的教学理论或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普通教育学》是科学化教学理论的标志,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最初尝试的典范。

三、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简答)。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书中,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连接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

4、情感教学理论(选择):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1)教学目标(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意义学习和非指导性学习(方式)。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教学模式:(1)支架式教学,是指为学习者构建知识体系、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学。(2)抛锚式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起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3)随机进入式教学,是指对同一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情境、给予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层次加以呈现,以实现学习者对同一对象的全方位、多方面的理解。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以及所教课程的内容,讲课程目标转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并对这种目标加以分解和细化,据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对照目标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安排。

三、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主体2行为动词3情境或条件4表现水平或标准教学内容设计:

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选)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有关“是什的”的知识。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选)。

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策略性知识也是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它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识活动和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

教学实践设计:1把握好整体教学时间2把握好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4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简答)。

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2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阶段3提供适当的变式练习,使学生在规则适用的条件下表现出相应的行动,静态知识转为动态的技能。)。

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一次只教给学生少量的策略和策略性知识,并且每一种都要教好。2教会学生使用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3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应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要突出教学策略的成功之处。4激发学生学习策略性知识的内在动机5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6坚持长期教学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一)讲授策略。

(二)对话策略。

(三)指导策略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一节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以婚姻为基础的,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生活。它是一种建立在父母对子女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之上的,具有亲情权威、深厚感情的特殊个别化的生活。

第二节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一、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矛盾冲突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差异,产生了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生活,主要表现为人格障碍、神经症和精神病三类。

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四种:攻击、退缩、焦虑、恐怖。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学生的失范行为尤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多选、简答)。

(一)校园暴力触目惊心,欺侮现象日渐增多。

(二)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三)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论述)。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关于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

(一)心理学解释。

(二)社会学解释“差异交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控制缺乏说”“失范说”

“手段-目标说”社会整合的缺乏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起越轨行为。“亚文化群理论”

过程模式主要是“标签论”为代表。

目的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失范行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选择)。

情感型失范行为,主要指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出于报复心理满足虚荣心的打架斗殴等。(选择)传统型失范行为,指行为失范这没有主观上的失范构想,仅仅是因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如“学生间的哥们义气。”

第三节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

重要他人的概念:“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名词解释)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是指受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

学习压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可以解说为: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应。(名词解释)。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题为《学生生存》的报告。该报告发出了“培养完人”的呼吁,提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第五节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一、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二、学校该如何做。

(一)重建教育观:1教材观2教师观3学生观4师生观5教学观6时空观。

(二)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三)学校重心的转移。

1学校教育实践重心的转变2学校教育目的的转变。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级组织。

一、班级组织的概念。

(一)班级组织概念的历史因素。

班级组织是师生从事教育活动及学校管理活动基本单位。

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道尔顿制”。在改革班级组织尝试中,主要包括特朗普制、活动课时制、开放课堂、个别教学、小队教学等。特朗普制是吧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

(三)班级组织的概念的界定: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第二阶段: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第三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三、班级组织的结构。

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是班主任、教师、(特指不担任班主任的任课教师)和学生,它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班级组织的规模:我国传统的班级规模一般在50人左右,目前有的城市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的班级规模甚至超过70人。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班级规模通常是25人左右。

四、班级组织的特点(简答)。

(一)。

(二)。

(三)。

(四)。

(五)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五、班级组织的功能(简答、多选)。

(一)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二)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1促进发展功能2满足需求功能3诊断功能4矫正功能。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

(论述题,如,根据班级管理的内容,说说怎样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参与和成长为宗旨,以开放而非外在控制的方式推进班级发展,共同建设一个和谐与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组织。

一、班级组织建设。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

(一)班级组织的设计。

班级组织建设的设计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二是班级群体现有的发展水平。衡量一个班级组织水平高低的标准是:第一,群体目标导向的积极性与成员对目标的内化水平。第二,健康舆论对集体的整合性与对成员的参照水平。第三,人际关系的民主平等性与成员的归属感水平。第四,共同活动的动机、目的、价值的中介性与成员对活动的积极性水平。第五,管理与自我管理机构的完善与成员的自主、自觉性水平,是班级形成教育主题、教育力量的保证。第六,班级成员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六点是设计班级组织的主要依据和达成目标。

(二)指导班级组织建设:

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三)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二、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制度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种:

(一)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规范要求,即实施管理常规。

(二)非成文的制度:非成文的制度是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即使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非常规管理。

三、班级教学管理(简答)。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

(一)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三)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班级活动管理。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简答)。

(一)创设性地规划班级发展目标。

班级发展目标的确定于实施是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

(二)合理地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位置:

(三)协调好班级内外各种关系:1协调班级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2协调班级与社会、家庭的关系4协调好班级内的各种活动和事务。

(四)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1主题性活动的确定要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2主体性活动的开展应体现学生的全员参与和获益。3主体性活动要达到是学生在活动中有新的体悟和变化,避免形式主义。4主体性活动的形式要丰富而富有创意。

(五)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教育学第六章教案模板

教育具有自身的运作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的众多规律之中,了解并掌握两大基本规律,对于我们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更好地开展现代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教育规律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规律。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思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联系就是关系,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是客观的、复杂的和多样的,规律所反映的就是那些稳定存在的、本质性的联系,所以,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

由规律的定义可推出,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内部诸要素之间、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之间以及教育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其中,教育活动自身以及教育同其他现象之间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教育科学所要揭示的教育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任何规律,但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如果人们的认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那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或科学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需要多次反复,人们对客观规律或真理的揭示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对真理的探求,而只能无限接近客观规律,因此,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可见,认识规律的过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人们可以借助视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以经验、假说、定理、定律、理论等形式来揭示一定条件下的事物的规律,但从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任何哪怕得到实证的认识都是相对的,只是对客观规律“颗粒“的揭示,是人类无限接近客观规律的必经阶段,从欧几里德(约前330一前275年)的几何学原理到19世纪的“非欧几里德几何学“,从牛顿(1643-1727年)的经典力学理论到爱因斯坦(1879-1955年)的“相对论”,自然科学的这种“循环“式前进与发展,证明了规律揭示的艰巨性。教育学科属社会学科之列,而社会现象是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参与而产生的,其复杂性非自然现象可比,因此,揭示教育规律的过程更加艰辛。如果从我国古代的《学记》对教学规律的初步。

总结。

开始算起,揭示教育规律的工作已进行了两千多年,若从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科学化“主张算起,也已近两百年了,但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工作的成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以至于英国当代教育理论家奥康纳断言:“我们可以说,‘理论’一词在教育方面的使用一般是一个尊称。“这种说法尽管带有强烈的“唯科学主义”色彩,但从侧面说明了教育规律研究的复杂性。

教育规律源于并高于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因而,不能把教育规律混同于教育经验或教育方针、政策。对客观教育规律的揭示有赖于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教育经验是具体的、局部的、个别的,有些是偶然的、不稳定的,即使是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教育经验,也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因为经验总归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总结出的经验。当然,认识是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教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对教育规律的相对认识,是最终揭示客观教育规律的必由之路,盲目地拒绝接受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教育经验,甚至否认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相对真理性,对揭示客观教育规律是没有益处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教育经验和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而凭空构建教育规律的大厦。教育的方针、政策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的反映。认识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揭示规律,可以用来指导我们更好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教育规律对于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微观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宏观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出来的,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它不是教育规律,但教育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否则只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性影响。

二、教育规律的分类。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绝不是一条、两条所能揭示的,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另一个是通过认识所获得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后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尽管教育理论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但应视为一定条件下对某方面教育规律的相对揭示。当代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将这种形式的教育规律划分为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教育的实践理论三类,教育的科学理论主要研究教育事实,说明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哲学理论则从哲学观点出发,建立价值与规范;实践教育理论则为教育行为和活动提供实用的原则与方法。这种分类对于正确认识与运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认识上以理论的形式存在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澄清奥康纳有关教育理论只是“尊称“的消极思想。

客观教育规律即不依人们的认识和研究为转移而客观地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规律,根据规律所起作用的范围,通常分为教育基本规律和教育特殊规律两大类。教育基本规律,是指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穿于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规律;而教育特殊规律是指教育在不同时期、教育的不同领域或者教育的不同要素、不同部分之中各自具有的特殊而具体的规律。教育基本规律存在于教育特殊规律之中,是对特殊规律的进一步抽象与概括;教育特殊规律要受教育基本规律的制约,是对基本规律的具体化。两者紧密相联。

把教育规律划分为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虽然有助于对教育规律作初步区分,但仍不免失之笼统,究竟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呢?1980年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的内部规律“的分类说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根据这种划分,教育的外部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而教育的内部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这种看法,引起了不同争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均有。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对教育规律分类的有益尝试,其把教育规律从“内部“、“外部“两个维度来区分,反映了教育规律的空间存在位置的差异性。教育规律一是存在于教育现象内部,二是存在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之中,无论是基本规律也好,还是特殊规律也罢,都能循着这种思路继续细分下去。

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人的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核心联系,因而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这条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人的发展服务“即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它包括个人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方面。从身体发展来看,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如骨骼、肌肉的发育,身高体重的增加,肺活量的扩大等。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指的是个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心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如初生儿只有简单的吸吮、眨眼等反射,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乃至个人性格等不断丰富和成熟起来。人的发展的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身体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心理的发展又会影响身体的发展,健康而成熟的心理有助于提高身体发展的质量。离开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和没有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都是不符合科学的人的发展观的。

从人的发展的时间范围来看,一般系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这段时间,但现在愈来愈趋向于将人的发展的时间段加以延伸,把人的发展视为“个体从生物学的受孕至生理死亡整个时期所经历的变化过程“。对人的发展时间范围的扩展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教育、终身教育,不能不说与人的发展在时间上的延伸有关。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外部因素来看,遗传、环境和教育是主要的因素;从内部因素来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总的来看,外因是个人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但是在人的发展的三项外部因素之中,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因素,教育自身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二)教育及其他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环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基础。

遗传是生物亲子性状的传递过程,即生物机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后代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称为遗传素质。遗传是通过基因在生物亲子之间传递信息的。据研究,基因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联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位于人类的23对共46条染色体上,每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体,一半来自母体,分别储存着父体、母体的生理信息,当受精卵产生以后,受精卵内的23对染色体便通过基因分别将来自父体和母体的不同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包括个体的形态、结构、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都可经这种方式传给下一代。这些遗传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理基础。

(l)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个体的形成从受精卵的产生开始,经过胎儿的发育,到出生之时尽管身体的各个方面还相当稚嫩,但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发、肤的颜色,身体的形态,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形成等是后天发育的生理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结构,怎么可能有日后的身强力壮呢?因此,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2)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部分地制约着人的身体及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从而对入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一定的影响。而个体通过遗传所获得的解剖生理学上的特征的差异性,也成为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生命在孕育形成之初就已经经历了遗传信息的变异;其次,个体所获得的或优或劣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经过后天的养护与教育是可以变化的。因而,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只能提供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在遗传作用问题上,“遗传决定论“者过分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1822-1911年)在《天才的遗传》(1869年)中写到:“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家霍尔(1844-1924年)更夸张:“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把遗传提供生理基础的作用夸大到决定人的发展的程度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相对于主体自身而言,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狭义的环境指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个体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学校教育在本质上也是个人发展的外部环境,只不过它对人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方便暂把它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一个单独的因素考虑。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除教育以外的狭义的环境。

环境在人类的发展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个体出生后,总要面对一定的自然、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人的发展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真空状态中完成,没有相应的外在环境,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具体来说,环境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相反,不良的或者恶劣的环境,能阻碍或者限制个人的发展。比如,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能给人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人的发展,而自然条件艰苦、物产贫乏、交通闭塞则可能扼杀个人良好的发展潜能;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人际关系、教育观念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影响力,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反之,则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就社会环境而言,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小到一个社区的民风民俗、人际交往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和谐、安定、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正面的促进,而混乱、暴力充斥的社会环境则只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消极影响。

在环境的作用问题上,看不到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制约作用是不对的,要充分肯定和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即明确肯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但是我们不能夸大环境的作用,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的,而是积极地能动地进行实践活动以适应和改造环境。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在《行为主义》(1925)一书中宣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并在我自己的特殊天地里培养他们成长,我保证他们中任何一个都能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的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如何。“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环境决定“论,是不科学的。

3.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它包括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活动和改造实践两个方面。人能够通过能动的认识活动,来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主观能动性能通过主体自觉的对自身以及与自身相关的事物的认识来改造自己,从而对自身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遗传、环境乃至教育而言,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部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动力所在。

第一,能动的认识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影响作用发挥的动力源泉。没有主体通过感知、思维等认识活动对外部因素以及主体自身的能动反映,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是无法发挥的。比如,对教育而言,无论教育者知识怎样渊博、方法如何恰当,但若没有受教育者主动的接受,教育的效力就等于零;而遗传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则可以经过主体的认识而加以克服。

第二,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里的活动指除认识活动以外的在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归宿,是认识的决定性因素,离开实践的认识是先验的、唯心主义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就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言,无论能动的认识多么强烈、多么清晰,但主体若不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去实践,将认识化为行动,则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终将只能停留在意念的冲动上,不能对人的发展产生实际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4.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因素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形成。“洛克宣称:“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们对教育作用的评估一般来讲是正确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与遗传、环境因素一样是外因,但教育的作用是最突出的,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面。

(l)教育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

人的发展方向是指人在身心两方面所要达到或追求的目标规格和水平,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由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够对人的发展方向产生制约作用。教育的目的性是由人的能动性决定的,人是有自觉意识、能动的动物,目的性是人的活动的特征,它必然要反映到由人参与的任何活动之中,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目的性是必然的。教育的目的性在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均有反映,在形式化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反映最明显。现代学校教育从微观的四五十分钟一节的课堂教学活动到宏观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对人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方面的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从而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产生全方位的制约作用。

(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能给人的发展以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

教育活动的目的性不仅表现在对发展方向的规定与设想上,而且表现在为了达到规定的要求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这一点,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现代学校教育通过建立严谨的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备学制体系,通过精心设计、组织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产生全面、系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同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力有着天壤之别,遗传只是人发展的生理基础,环境的影响则是零碎的、偶然的、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现代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只能给人的某方面的发展施加有限的影响,只有学校教育才能给人的发展以系统、全面、深刻的影响。

(3)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师,从而强化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专门化的教师的存在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键,也是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更能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学校教育中,专门化的教师不仅终生以教书育人为职业或者为主要职业,而且具备教师职业所需的广博的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技术、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能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选择恰当的方法,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专门化的特点及其作用,无论是“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还是热心公益的社会教育者,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4)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教育的主导作用更易在他们身上发挥。

从婴幼儿期到青年初期,人的身心发展迅速,身体从稚嫩到成熟,心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迅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容易发挥。同时,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儿童,主要是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学校教育成为影响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话,那么,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则愈益显著。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种外部因素之中作用最为突出,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然,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之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只是联系的一个方面,反过来,教育的发展也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另一面。在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实践运作中,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教学原则与方法的确立等,都不能离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而盲目地决定。教育如果目中无“人“,不顾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教育的发展要受下面五条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制约,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呈现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身心的发展沿着一定的方向和先后顺序展开,而且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例如,儿童身体的发展呈现两种顺序:一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即所谓“头尾法则“,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沿着头部、颈部、躯干、下肢顺序展开,头部发育早于颈部,颈部发育早于胸部,胸部发育早于腰骶,上肢发育早于下肢,胎儿的头、脑和眼睛的发育比躯干和两腿要早,出生以后,这些部位的发育依旧先于身体的下半部,使身体各部分比例不相称,直到身体发育成熟才能协调相称,这就是身体发展的自上而下的顺序使然;二是自中心而边缘的顺序即“远近法则“,身体的发展从中部开始,然后延伸至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也有顺序性,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而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发展也大致呈现出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的顺序,感知觉从简单的感觉到精细的感知,思维由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揠苗助长“。“凌节而施”,不仅无助于人的发展,而且会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伤害,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都必须受这一规律的制约。

(二)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制约,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的阶段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人的身心发展总的来看是连续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特征又有质的差异,这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一般将人的发展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婴幼儿期(初生至六七岁,相当于托儿所、幼儿园时期)、儿童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相当于高中阶段)。例如:儿童时期(即小学阶段):从身体发展看,儿童处于两次发展的高峰期之间的平稳发展时期,骨骼发展较快但尚未完成,肌肉含水分较多且肌力弱,易疲劳,大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灵活性差;从心理发展看,儿童感知觉有所发展,但精确性差,有意识记发展起来,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注意力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优势,但具有明显情绪色彩,情感丰富但深刻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发展,意志力发展水平较低等。中学阶段(包括初中、高中阶段):儿童身体方面经过青春期的发育,在身高体重、体内机能乃至性的发育等方面趋于成熟;在心理方面,也由易变性渐趋稳定,是闭锁性与开放性、依附性与自主性、幼稚性与自觉性并存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与小学阶段截然不同。身心发展的这种阶段性要求教育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要求充分运用无意注意规律、采用恰当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中学阶段青少年由于注意力的增强,则要求选用提高有意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教育。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认识发展的不同水平,精心组织。总之,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制约着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选择或制定。

(三)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必须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的,也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呈现不平衡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心的某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速度是不相同的。例如,人的神经系统的发展,在六七岁前发展迅速,达到成人脑重的80%,此后速度逐步放慢,20岁左右停止生长;人的身高与体重,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是两个生长高峰,其他阶段速度放慢甚至停止;个人语言的发展在3岁左右是快速发展时期,语词数量、句子的完整性、使用语言的技巧等在这一时期进步很快。第二,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如,人的身高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迅速发展,而生殖系统和性功能则要到青春发育期才大幅度成长;幼儿时期人就有了直觉行动思维,而直到青少年期才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的发展,错过关键期,教育就可能事倍功半。

(四)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共同趋向,又表现出个别差异。其中,个别差异性一般通过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来。例如,有的儿童身体发育早,早熟、早慧,而有的儿童身体发育迟;有的儿童抽象思维发展水平高,而有的儿童则不擅长于抽象思维;有的儿童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有的对艺术形象有深刻的记忆表象;有的好动、善于与人交往、言语流畅,有的喜欢安静、独处、沉默寡言而不合群等。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不能千篇1律、一个模式,而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方法的选择等均须受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制约,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一定的方向与顺序,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人的身心发展又是连续的、整体的,不能截然分开的,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或者心理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整体发展的。在身体发展方面,尽管呈现出自上而下、由中心而边缘的顺序,但这并不是说等到上面的或者中心的部位发展好了再发展下面的或边缘的部位,而只是表明发展速度有差异。事实上,无论是胎儿还是新生儿,在头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他部位也在发展着,否则不能成其为人了。在心理方面,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相互之间,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不同类型的现象之间(如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之间等)均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能等认知过程各因素发展好了再去发展情感过程或其他心理现象,也不可能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与抽象思维的发展之间找到一清二白的分界点,心理的发展是各方面整体、协调的发展。第二,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发展也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离开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和没有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必须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的选择要从整体性要求出发,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总之,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主导作用发挥的前提,教育的发展只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才能真正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由此,教育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必然要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发生联系。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其他现象—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另一条基本规律(潘懋元教授称之为“教育外部基本规律“),这条基本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社会发展服务。“即: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能给教育的发展以巨大的制约作用。

一、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济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政治、法律等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的集中体现。

(一)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1.教育通过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劳动力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活的个体要成为劳动力,就必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而且愈是现代社会,对脑力的要求愈高。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是把活的个体这种可能的、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这种转化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简单,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力的培养只需要在生产、生活中加以熏陶即可,无需复杂的教育训练。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工业大生产的迅速形成与发展,对劳动力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素养有了很高的要求。据分析: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生产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为9:1,而到机械化中期则为6:4,到全自动化阶段为1:9。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劳动力若没有较高的素质显然是不合格的,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明:从1970年到1994年间,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非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中学毕业人员的失业率为10%,而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失业率为3.8%。人的智力的增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靠什么呢?只有靠教育,教育通过传递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并掌握从事现代生产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的劳动力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中,学制的完善、义务教育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社会日益提高的再生产劳动力的要求的反映。

2.教育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两个紧密相连而又有区别的概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在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密切,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的再生产,工具的制造、生产资料的获取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尤其是人类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更是如此,因此,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更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时代,土地、阳光和水是基本资源,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基本生产方式,尽管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总起来看,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贡献还体现不充分。但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十八世纪开始的以蒸汽机和自动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机器大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道尔顿(1766-l844年)的原子论、麦克斯韦(1831——1879年)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化学工业和电机发明的基础,电炉炼钢、电机、电灯、电报、电话、内燃机、汽车、飞机等在19世纪相继发明,把人类推到了钢铁、化工、电气化等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时代,人类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过去数千年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为原子技术、合成化工技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突飞猛进的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全球通信、多媒体网络等,正在把人类推向信息时代,一个基于知识的创造、传播以及创造性运用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据估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学技术贡献率为60—80%;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源泉在于5000家高科技公司;1982年美国富豪榜前10名中有8名是石油等传统产业巨头,而现在以软件业巨头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基于高新技术的新的经济巨头正迅速取代传统经济巨头的位置,1995年由《福布斯》排名的顶级富豪榜的前6名,有5人为计算机领域的风云人物。这显示,高新科学技术正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毫无疑问,当科学技术还只是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它还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即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它为一般的劳动者所掌握,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主要依靠教育,只有组织严密、设计周详、考虑全面的现代学校教育才能充当科学技术迅速传播的主要力量。中国古代虽然有“四大发明“,但当时的教育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因此没能形成社会生产力,这也从侧面说明教育在科学技术再生产中的重要性。总之,现代生产高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普及又离不开教育,教育便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教育通过创新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不仅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手段,而且是创新、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现代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阵地。高校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在传播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创新科学技术。

据估计,近20年来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70%以上来自高校。我国从1956年止1991年的36年间,共颁布自然科学奖5次,获奖445项,其中高校获得188项,占总数的42%;1980年以来高校获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的项目分别占全国颁奖总数的21%,30%,40%;我国实施“863”计划的10年内,共取得高新技术成果1398项,高校取得的成果占总数的49.5%,可谓撑起了“863”半边天。高校的创新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世界各国兴起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均是依靠高校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起来的。美国著名的“硅谷”,方圆几十公里,年收入数百亿美元,依托于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著名大学;在美国南部,以得克萨斯大学为依托建起了“硅平原”工业区。在我国北京的中关村,依托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的科技创新力,建起了我国自己的“硅谷”。据上海《高校科技信息》报道,1999年度,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的招标中,仅上海的高校就中标12项,占总项目的1/3。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目的之一,就是将高校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当然,参与科技创新的不仅是高校的教师,事实上,许多发明、创造产生于高校之外的中等教育乃至初等教育的热心科技创新的师生中间。因此,教育不仅传播而且创新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见,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增长。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了研究,舒尔茨、丹尼森、鲍曼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将“学历、受教育程度”列入经济增长因素,舒尔茨研究了美国1929年到1957年的经济增长得出教育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35%、10%、1l%,平均收益率为17%。人力资本的研究证明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绝不是凭空臆造的。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由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教育教学中所必备的场地及仪器设备等,没有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是无法保障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更加强化了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依赖程度,办多少学校、招多少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大小以及速度的快慢均要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靠打猎捕鱼及采集糊口,教育只能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仅出现了学校教育,而且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我国汉、唐时期已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教育体系;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逐步普及,职业教育开始出现,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教育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教育的物质支持力,也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制约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中主要是通过教育经费投入来体现的,生产力发展了,能够投入较多经费用于教育,教育的规模就可以扩大、速度就可以加快,否则,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就会受到抑制。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教育经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加,政府的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不断提高。美国20世纪50年代,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为3.3%,1976年为6.5%;英国20世纪50年代为2.6%,1976年为6.3%;日本20世纪50年代为5%,1976年为5.5%。

正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世界各国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入学人数的增长率不断上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世界各国1965年至1970年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3%、2.6%、4.4%;1970年至1981年间分别为2.9%、2.6%、3.l%。尽管影响学生入学人数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投入的增长是个重要原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1986年至1996年,我国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近10倍;1980年至1985年,预算内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4.66%;1986年至1990年,全社会教育支出年均增长20.38%,其中,预算内年均增长16.24%,预算外增长27.98%。但总的看,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到2000年要达到4%。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不足必将严重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的最终解决仍有赖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但人的培养标准或者规格如何,以及需要构建怎样的教育结构来培养这种规格的人才等问题,并不能完全由教育本身来决定,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人才的规格相应单一,教育结构也很简单。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中科技含量低,劳动力主要看体力,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学校里培养的是规格单一,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统治人才”。《论语》里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稼”、“请学圃”而孔子不屑一顾的故事,大抵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规格的要求。与这种单一的、排斥实用技艺的人才规格相适应,中国传统教育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普通文化、道德的教育。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进入现代大工业生产以后,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高,此时不仅需要培养政治人才,而且需要培养大量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要求的现代劳动者。这种劳动者,既包括具备初步技术知识的工人,也包括具有较高科技创造与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和管理者。因此,从18世纪以来,由于人才规格的多样化以及层次的不断提高,现代学校教育结构不断丰富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建立,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不断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兴起,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结构由此向“终身教育”的体系转化。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的结构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3.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们的生产实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科学技术、人类认识的发展。认识成果的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然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变革。我国古代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这是因为当时的认识成果主要集中于人伦道德方面。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西方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传统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逻辑、修辞、辩证法之外,逐步增加了地理、力学、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我国直到清末“洋务运动”兴起,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声、光、化、电等新内容的加入才改变了我国以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内容的格局。

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教育以口耳相授的方法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发明,造纸、印刷技术的相继出现,早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有了彻底改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电视、投影、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当代远程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正在推动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教学组织形式也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传统的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适应当时生产力不发达、对教育的需求不迫切的状况的。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社会以后,为了培养大批的现代工业生产者,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它有力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满足了培养大批劳动者的要求。

总之,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教育的结构,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物质前提。

综上所述,教育生产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教育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这集中体现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关系。

二、教育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政治是产生于一定的经济之上的,而政治制度、政治观念等一经产生,又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教育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政治发展的制约。

(一)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政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表现在:

1.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任何一种政治都要靠人来实施,没有具备一定的政治观念与能力的政治人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是不可能的,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元就指出:“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合格的政治人才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我国先秦时期,政治官吏虽然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但皇室和贵族仍然举办教育,专门培养子弟统治百姓的能力;孔子办私学,目的不是教弟子学稼、学圃,而是传播他的儒家政治理想,培养新兴的政治人才,“学而优则仕”大抵反映了他培养人才的目标,《礼记·大学》中所揭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揭示了传统教育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人才的抱负。事实上,自从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以后,中国传统的官吏莫不是经由各种教育训练、饱读儒家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选拔出来的。这种政治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中国传统政治数千年的稳定与发展。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新兴政治人才的培养。如,康有为在推行维新变法时,先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宣传他的维新变法思想,培养了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等一批维新变法骨干。孙中山为了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之后,不得不创办黄埔军校,培养政治军事的人才。现代社会政治日趋复杂,政治人才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还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才能,如政法、财经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现代社会政治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密切相连。据统计,美国1879—1953年,约有67%的高级政治领导人(包括总统、副总统、内阁成员、议长、最高法院法官等)都是大学毕业生,而且都是毕业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由此可见,教育通过培养政治所需的人才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不仅要有具备一定政治观念和能力的政治人才,而且要有强大的民意基础,只有一般的公民具备了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相符合的政治思想和观念,形成了有利于政治的舆论,政治统治才能长久稳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舆论是公众对某种普遍关注的事件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政治制度、政策等都能成为舆论的焦点。舆论可以自发地形成,也可以有组织地形成,运用一定的方式有组织地造成的舆论,影响广、威力大。教育尤其现代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能够向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即本来的公民传递某种政治思想和观念,从而在青少年和广大民众中形成某种政治舆论。如果这种舆论是符合现存的政治制度的要求的,就能起到稳定现存政治的作用,反之,则会动摇政治稳定的基础。例如: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民主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有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人才,更要有民众的民主意识,即要造成有利于民主政治成长的舆论,因此,教育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杜威说:“民主主义和教育有相互的关系,因为不但民主主义本身是一个教育的原则,而且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的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一定的政治人才,通过传播思想、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给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力。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要确保基本政治制度的长治久安,就必然要高度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重要位置。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只是教育与政治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政治发展的制约,政治对教育的性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领导权属谁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在人类社会中掌握了生产资料的阶级或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拥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各种事务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也就掌握在享有政治领导权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统治者手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对国家事务的统治权,来制定、颁布教育的政策、法令、法规,任免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控制教育经费,选择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从而把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抓在手中。例如,我国夏、商、周三代,实行“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文教政策,教育领导权掌握在皇室或奴隶主贵族手中;秦代,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教育领导权仍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汉代以后,各朝代的官立教育均由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控制,教师及管理人员由官方任命,而历朝历代的私学尽管由私人举办,但最终的考核方式和儒家经典的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官方影响。在西方,柏拉图提倡国家办教育,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的儿童均要接受正式的教育训练;中世纪,教会和封建领主控制着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教育成为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统治者的重要内政事务,无论是分权制还是中央集权制,区别只在于由哪级政权代表统治阶级行使教育领导权而已。在社会主义中国,代表全中国人民最普遍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也从组织、思想和制度等方面掌握着中国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一定的政治制度不仅决定什么人、哪个阶级掌握领导权,而且也决定由哪些人分享各种权力和权利,教育权利的享受同样由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来决定。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政治功能,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什么样的人能受教育,就必然要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只有那些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要求有利于维护政治统治的人才能有受教育的权利。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人人平等享有原始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相应掌握了教育权,奴隶主贵族子弟和封建地主阶级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唐代中央设立的“六学二馆”,对入学者均有身份限制。尽管贫民子弟也能享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但在封建社会这不是普遍的现象。资产阶级标榜人人平等,宣称教育权利平等,但劳动者的子弟由于经济原因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3.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目的的性质指的是培养为什么样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人的问题。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统治阶级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哪些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就必然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即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的教育目的只能是培养服从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人才,教育目的的性质是由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决定的。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性质是由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由政治所决定的教育目的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来实现的,而一定的思想观点、伦理道德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思想、道德带有阶级性,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道德以“普遍形式”的名义,借助于教育上的领导权,从而成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传统教育宣扬“三纲五常”,资产阶级的教育宣扬“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社会主义中国提倡“五爱”教育,都体现了政治决定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

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等,都是决定于一定的政治制度,因此说,教育要受政治的制约。总之,教育与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三、教育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化,从广义来看,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它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法律、天文、数学等各种关于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意识或认识。文化是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而一种已经形成的文化又反作用于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实践着的人们和人们的实践。因而,文化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与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即:一方面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一)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实践是多样化的,生产、生活、认识等均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一。因此,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必然能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1.教育通过传递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教育主要是借助于人类社会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宗教、艺术、文学、自然科学知识等来培养年青一代。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文化便借教育教学活动一代代地延传下去,绵延不绝。通过传递文化,教育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我国自夏、商、周三代开始,便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传统。汉、唐以后,各朝各代无不视教育为治国安邦之首条,正是因为有了重视教育的传统,建立了完备的教育制度,才得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绝,并且影响遍及东亚、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意义深远而巨大。没有不间断的教育的传递,文化的不间断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

2.教育通过选择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学前教育学幼儿德育教案

1、使幼儿初步懂得只有诚实的人才受人尊敬。

2、教育幼儿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一组图片、木偶玩具等。

一、让幼儿欣赏童话故事。

(1)、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小朋友,我们摸摸自己的鼻子,它会长长吗?

可是有个孩子的鼻子却很长很长,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教师有表情地演示木偶,讲述故事。

二、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主人翁的表现。

皮诺曹是谁?他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他的鼻子为什么会长长?

最后他有没有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为什么?

三、让幼儿看图片,联系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如果你是图片上的那个小朋友,你该怎样做?

你想不想张出长鼻子?为什么?

四、教师小结。

我们从小要做个诚实的人。自己做错了是要勇于承认,勇于改正。

幼儿教育学教案

教学计划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练习设计。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大班安全活动——防止溺水。

活动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有关知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暑假快来了,那么你觉得什么运动适合炎热的夏天呢?”

2、教师:“你们喜欢游泳吗?会游吗?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收集来的图片资料请幼儿观察讨论。

2、讲述案例《水库摸鱼,深水桑命》请幼儿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

3、引导幼儿了解水库的危险性,自己游泳技术不佳时千万不可逞强下水。

4、教师谈谈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缠身而亡》这个悲剧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

(1)、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3)、教育幼儿知道深水中经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块,若有水草缠身或被大石块夹住脚就会有生命危险。

5、教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朋友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三、活动结束。

1教师:“听了那么多,你懂得了什么?”

2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四、延伸。

1、教师:“要是碰到有人溺水被抬上来,这时候120没赶来,你该怎么救人?”

2、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出示图示请幼儿观察讨论。

4、教师讲解救人步骤。

5、教师示范救人步骤,幼儿观察。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很多幼儿安全意识较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接触的人群多,所以安全的问题时时存在,危险处处可能发生。因此要教给学生们自我保护的知识,培养他们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陌生人来敲门》。以可爱的美羊羊引入教学,引起孩子的兴趣,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孩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并指导孩子在陌生人来敲门时,指导自己应该怎么做,学会保护自己。

中班安全教案《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2.指导孩子在陌生人来敲门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面具一个。

活动过程:

1.课件出示美羊羊,引导和美羊羊打招呼。

2.讨论:美羊羊一个人在家,陌生人来敲门时,怎么办?

3.小朋友自由表达交流。

4.全班举手起立选择“开门”或“不开门”。

1.为什么美羊羊不能开门?

2.美羊羊在家里做些什么,把陌生人吓跑?

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演《陌生人来敲门》。

1.欣赏《小兔子乖乖》,感受小兔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2.大家拍手唱《小兔子乖乖》。

活动小结。

不仅仅是家里,还有路上或者其他时间、地点都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跟陌生人走。

延伸生活。

1、在教室中建立“安全日记”,鼓励孩子将自己发现的保护自己的安全的方法以日记的形式加以记录。

2、开展“小鬼当家”系列活动,如:鼓励购物,自己上学等,帮助幼儿逐步积累独立自信面对问题的积极体验和具体方法。

活动反思: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教育很重要。现在家里就一个孩子,父母上班在外,经常留一个孩子在家,对于孩子在家的安全就格外重要。活动的难点是来敲门的陌生人的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才能了解。寻找应对陌生人的方法使得大班孩子需要综合分析复杂的情况并做出判断,需要提升勇气和自信来面对状况,这些品质的培养对大班末期的孩子非常有益。

方法的获得还只是幼儿尝试独立的开始,结合活动可向家长建议利用家庭中的突发事件来和孩子讨论,鼓励孩子自己做分析、判断和决定,以逐步增强孩子的应变能力和积累处理方法。这一方法也适合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失时机地运用。

不足:

思维局限于教材,活动的设计内容大都来自于课本,没有寻找更贴近学生的例子;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更多关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着重考虑如何创设更适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学活动去解决问题,更好的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在生活中更加机智、勇敢地保护自己,将所掌握的办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防止受骗。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按照公安局、处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部署要求,2021年3月18日上午,沙坪坝所组织全体民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我对党史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开展党史教育不仅是一次砥砺初心使命的历史教育,是一次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教育,也是一次把握职责任务的时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我认为开展好党史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历史的必然。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方面走在前面、做好表率,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学习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之以恒地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三是要树牢宗旨意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不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时期,共产党人始终秉持心中有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学习共产党人的真心为民,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是要积极履职尽责。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担当意识就深深烙在每一位党员心中,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内外环境如何变化,共产党人的担当意识始终未变。学习党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切实增强斗争意识,时刻保持斗争精神,困难面前不低头、挑战面前不退缩、失败面前不屈服,不断积累斗争经验,增强斗争本领。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瑰宝,是先行者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智慧。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珍惜这份遗产,认真学习和传承党史、国史,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才能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鉴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是一名中共党史本科毕业生,读党史,是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大学四年,热爱党史,尽管在党史方面没有科研成绩、学术成就、优异成绩,可是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从未改变。

读党史,很多人本是差异;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更难令人理解;大学四年从未后悔;从始至终,更难改变。

学习党史,并没有纵深的研究,也没有学富五车,也许就是一本《中共党史简明教程》,几堂党史专题课程,几场党史研究讲座,几次遗迹参观,几次党史活动经历,几篇浅薄的论文,然后一纸文书,毕业了。

这样,我依然热爱这门专业。毕业后,选取了中国基层党建网,原因很简单,在可选取范围内和专业最为对口。每一天,浏览各大门户网站,或许最新党史党建研究动态,依然只是粗浅的关注。

其实,我在历史学习方面,本来就不甚擅长;学习党史,也没有太多天赋。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可是想法却总难切合实际,我没有思考学习一门专业能够带给我一技谋深之长,也没有思考在某一领域到达巅峰。这有悖于常理按照目标和规划前进,因为我的坚持只是因为自我认为就应坚持,我的行进方向,也只因为两字:感觉。

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一向以来的“水到渠成”是就应的和必然的。或许,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一切发生的都是必然的,这样的人生轨迹的确没有问题。但稍稍深入一点分析,这样的必然是“漂”的结果,只是因为自我满足而不显窘迫。

因为“漂”,我不太善于总结得失,正如之前所说,本来没有规划,自然没有参照,难以权衡。其实,随着年轮的增长,也许我的思考开始稍稍的深入一些,如开始对于一些事物缺少基本的正误决定而是依靠喜好,这样,也反映了事物的两面性,如爱憎分明是江湖义气的体现但不必须正确。

因为“漂”,相对于本身,没有真正的增长与成长,因为不是累加,只是漂流。也许因为每个人多少都会有自我效能感,因而每个人都能找到光华的面子,在广阔天地下熠熠生辉,可是内心真实的空虚,自身最能真切的感知。因为借口最没法交代的,就是自我,所以,我不能为自我辩解。

人无完人,在我还能不断犯错的成长经历中,深切的意识到,对于党史的学习有多么浅薄。因为没有借口,我不能把浅薄归结于专业学习的天赋不足或客观因素等;更因为“漂”,那些震颤心灵的党的历史,在很多情境下,被尘埃遮蔽。

其实,我想,我还是太爱自我,因为我不会“头悬梁,锥刺股”,只想着就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深入一点学习,再多一点反思,每一天能够有那么一点点提高,“漂”的更远一点,便能消除对自身的不满于自责。

简单本无罪,但简单不等于能够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原则上,我是一个求上进的青年,从步入学堂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本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精神的好青年。

从当下的角度来看,我对过往的庸庸碌碌的理解是,对于很多就应做的、就应理解的,那个情境那个时刻,我没有理解。这样,可能又能够再次归结为天赋问题,可是,我认为,用死板和不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释更适合。

在不久之前,我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因为没有一个完整正确无误的规划给我做参照,也没有谁有义务一向不断提醒我该怎样走怎样做。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自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早已年满18周岁,享有很多权利,同时很多义务,还有职责。

那么,我至少就应对自我负责。

党史带给我的很多,可是被我用的极少。

以上,且当是对自我的一点浅反思。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行为辨析法游戏童谣法。

活动目标:

1.知道如果自己走失,可以找警察帮忙,并告知电话号码。

2.培养幼儿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核心要素:人走失原地站耐心等父母返。

电话清地址详请警察来帮忙。

活动准备:组织幼儿排练《在公园里》的情景剧、录音(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请幼儿听特殊车辆(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录音)。

2.提问:“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找谁帮忙?

(二)关键步骤:

1.情景剧表演:《在公园里》。

2.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小明为什么会走失,他走失后是怎样做的?

3.小朋友和家长外出时应注意什么?

(三)老师总结归纳。

引导幼儿诵读核心要素。

活动延伸:

可组织幼儿为全园的幼儿和老师们做一次关于安全教育的宣传活动,教师引导一部分孩子制作宣传栏,另一部分孩子为大家表演诵读三字儿歌。

家园互动:

1.家长平时要随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地址。

注意事项:

1.通过诵读,引导幼儿了解核心要素的含义。

2.教育幼儿不能随便将家中的地址、电话告诉陌生人。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附:情景表演剧。

内容提要:

妈妈带小明逛公园,可是,今天的天气实在是太热!当他们走到售货亭前,小明吵着要妈妈买冰棍。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去排队买冰棍,就在这时,小明突然看见草地里有一只小松鼠,不知不觉地,他已随小松鼠跑了很远很远。

“妈妈!妈妈!”小明终于想起了妈妈,可是,妈妈在哪里呢?他看不到妈妈了,只好大声地哭喊起来。

这时,公园的警察叔叔循着小明的哭喊声走了过来,小明连忙跑过去,向警察叔叔循了自己家的电话和地址,最后,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小明安全地回了家。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1921年至今,100年风风雨雨的颠簸之路,我深刻的体会到党的成立来之不易,走过的路艰辛坎坷。百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沧桑坎坷,百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丰功伟绩。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会勇于承担、勇敢爱国,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意志品质,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积极维护国家名誉。

学党史,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从党史中汲取强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不断夯实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步调一致、行动统一。

学党史,矢志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要强化坚守初心的自觉,努力把群众期盼的事变成我们要干的事,把我们在干的事变成群众支持的事,把我们干成的事变成惠及群众的事,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急难事、揪心事、烦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党史,强化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担当的本质内涵,把组织的重托、人民的信任看得比泰山还重,以事业为重、以担当为荣,自觉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担起自己该担的那份责,答好时代之问,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更大业绩。

学党史,汲取继往开来的精神力量。要从党史中汲取敢闯敢试、拼搏进取的智慧力量,继承我们党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用革命先烈先辈的感人事迹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鼓舞士气、激励自己,不断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浩然正气,把工作干得更好。

伟大的历史锻造了永不磨灭的历史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击疫情精神、脱贫攻坚精神都是党在历史岁月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指引我们向前奋斗。不断继承这些伟大精神,领悟精神力量。

学前教育学健康领域教案

1、了解学前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与活动状态。

2、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知道有规律的生活对身体健康的意义。

认识钟表、知道整点、半点。

1、结合幼儿所做的一日作息时间和内容的记录,引导幼儿交学前班一日生活、学习等内容,请幼儿说说每天在学前班都做哪些事情,教师帮助幼儿将活动归类,并总结出一天的活动,对照各种记录,引导幼儿发现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的情况。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每天上午学习后要进行游戏或户外体育活动?为什么要按时回家吃饭?为什么上下午都要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与幼儿共同总结出有规律的`生活意义:

(1)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安静与运动相结合,

(2)按时吃饭保证营养的摄入,身体健康不生病。

教育学原理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

1、课程的名称。

2、课程的性质。

本门课程是教育系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育培训课程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在我国的师范院校教育计划中,它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的历史。

1、230多年的历史;

3、哲学家康德于1776—177。

7、1786—1877年间两度教授此课程;(格尼斯堡大学)。

2、第一位教授此课的人是特拉普(trap);

4、1898年,我国京师大学堂始开设此课程。(我国最早)。

教育哲学教育法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中的分支学科)。

三、课程的价值(理论、实践)。

1、课程的理论价值。

(1)是学习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3)熟悉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

(2)帮助学习者学会思考教育问题;(4)掌握教育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

2、课程的实践价值。

(1)检讨原有的教育观念;(3)树立现代教育的信念;

(2)分析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4)有益于学习者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生活目标的反省。

四、课程的目标。

1、情意目标。

促使学习者烦死自己对于教育的常识性态度和信仰,形成符合社会未来发展要求的新态度和新信仰。

2、认知目标。

帮助学习者掌握人类教育知识的传统以及现代教育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建立合理的教育知识结构。

3、行为目标。

培养学习者从事教育科研、调查、评论、咨询等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习惯。

五、学习的建议。

1、广泛阅读教育名著、教育期刊。

2、关注现实教育改革,对教育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

3、努力思考教育问题。

4、善于交流和对话。

5、在教育研究中进行学习。

六、必读文献。

1、教育政策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世界教育报告》(每年度)。

2、教育名著类。

(1)中国:《论语》、《学记》、《中庸》、《大学》、《师说》、《劝学篇》、《中国教育的改造》、《梁漱溟教育文选》、《晏阳初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文选》等等。

(2)西方:《理想国》、《教育漫话》、《大教学论》、《爱弥尔—论教育》、《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的教育》、《林哈德与葛笃德》、《斯宾塞教育论著选》、《教育与发展》、《教育诗篇》、《帕夫雷什中学》、《教育过程》、《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小原国芳教育文选》,等等。

(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大河内一男著:《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0)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教育专业杂志。

(1)《教育研究》(4)《教育研究与实验》(7)《比较教育研究》。

七、考试题型及要求。

1、填空题及要求。

例题:中国古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被喻为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被喻为现代科学教育学奠基之作的是。

2、选择题及要求。

例题: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1)1902—1904学制;(2)1912—1913年学制;(3)1922年学制;(4)1951年学制。

3、名词解释题及要求。

例题: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遗传决定论;

4、简答题及要求。

例题:简要回答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5、论述题及要求。

例题:试论述知识经济、知识创新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

6、案例分析题及要求。

例题:请阅读下列课堂教学的案例(从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7、学期论文要求。

第一章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广义的教育认识包括了人类所有的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形式;狭义的教育认识即科学的或理论的教育认识。本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认识史或教育学史。

第一节教育学的概念与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

3、“教育学”——“教育科学”【汉语】。

二、“教育学”的三层含义。

1、作为一种教材的“教育学”

2、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

3、作为一种学科门类的“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问题的价值。

2、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

(1)教育现象;(2)教育规律;(3)教育事实;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4、教育问题的性质。

(1)教育问题的生成性研究者制造的(2)教育问题的社会性(3)教育问题的价值性。

第二节教育学创立与发展。

人类最早的教育认识活动。

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中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

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1)培根的贡献——著名的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2、提供一般的科学方法论。

(3)康德的贡献——三大批判。

3、教育实验思想实验。

(4)赫尔巴特的贡献——哲学家心理学理性主义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

3、理性主义教育学由一套严格的概念体系只有拥有比较清晰确定系统化的概念。

客观条件。

科学方法论的创立培根科学的方法论的提出为教育走出识辨的传统。

主观条件。

相关学科的成熟与发展人学人文学科多学科知识进行其他学科发展状况影响教育学。

教育学家们的个体努力。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

1、基本观点。

(1)反对思辨教育学;

(2)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学研究;

(3)提出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

(4)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基本评价。

(1)推荐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实验科学方法本身存在着局限性。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

基本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2)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4)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的人格。文化可以分为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通过主观文化可以促进客观文化的发展,同事通过提升主观文化来促进客观文化的进步。在主客观文化历史和现实、普遍和个体的互动中培养人完整的人格。

(5)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基本评价。

(1)突出了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对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文化教育学基本把握了教育过程的性质,触及到教育问题的性质,有助于人们深层次地思考教育问题,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2)存在着一些缺陷:思变味道太浓;忽略了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及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影响;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3、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尔杜威民族主义的教育。

基本观点。

(1)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教育要与目前的生活紧密联系。

(2)教育即经验的生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教育即经验的生长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系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知识是促进经验不断改造和改组的工具。

(3)学校即社会。即学校不能隔离在社会之外,而应是一个小社会,让学生在学校内能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关经验。

(4)做中学。这是指教育的方法。杜威认为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不仅能学习知识,而且能知道知识的价值和用途。

(5)学生中心。

基本评价。

(1)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

(2)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校的相对独立地位。

4、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等人。

基本观点。

(1)教育研究应该首先研究制度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教育实践中官僚主义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

(4)教育制度包括隐性制度。

基本评价。

(1)重制度分析;

(2)依赖精神分析。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有专门部分论述教育。

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运用方法论论述教育。

贡献关于教育人社会的论述以前从人的本性论述教育。

基本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6)应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

(1)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2)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6、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等等。

基本观点:

(1)资本主义学校的不平等性;

(2)学校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对应关系;

(3)人们对这种不平等和对应关系的意识的麻木;

(4)教育的目的是启蒙和授权。

基本评价。

(1)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2)有利于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

(3)具有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能力。

7、小结。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

不同国家的教育学传统。

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第三节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刚创建就是学校教育或者基础教育)。

二、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三、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

本章小结:

教育学史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活动,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领域;教育学从诞生时起有一个比较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在教育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伟大的教育学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思想遗产应该永远为后人们所继承;对于历史上的教育学知识,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分析,力图有所创新,建设中国自己的教育学。

教育学幼儿教案范文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美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儿童本身的特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他的`身心发育状况都不一样。现在,在我们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拔苗助长”的现象。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三四的孩子,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可是家长,就是要求老师一定要教孩子写字,真是苦了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太可怜了。在私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幼儿园的领导,为了拥有更多的生源,也不得不迎合家长,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又能怎样?有时感到很无奈,很悲哀。但我相信,随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让孩子们身心健康、自由、快乐成长的科学的教育观,很快就会让家长们接受。

0―7岁的学前儿童的特点就是好动、好奇、健康、活泼、快乐、对事物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富有同情心、有礼貌。如果家长和教师不改变教育观念,耽误了孩子0―7岁培养孩子各种好的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可能会让孩子受害一辈子,反之,则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已慢慢把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活动实践中。特别是向家长传播先进科学的教育观这方面,我做了很多工作。其次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保护幼儿的自尊。但还有很多理论知识还没有应用于实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一一实践。

幼儿园教育学教案

现在的孩子因为受到家人的过度保护,而缺乏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机会。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部分幼儿不愿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为一些小事发生纠纷。少部分幼儿有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但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会使用协作、商量的口吻与同伴合作交往,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本次活动的设计仅仅是一种思路,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会抓住时机,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学习友好地与他人合作。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

3、以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重点:会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往。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方式,学习初步的交往技巧。

1、每位幼儿半个大小不一的爱心小卡片。

2、不同游戏区的游戏卡:

区域游戏:礼仪棋,10张。

自主游戏:好朋友精品屋,8张。

户外游戏:齐心协力,每组各5张。

3、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录像片段:

(1)几位幼儿在玩皮球时,另一位幼儿站在一边也想玩却不敢和同伴交往,结果没有玩到皮球。

(2)幼儿想加入别人的游戏,态度却蛮横无理,结果受到同伴的拒绝,游戏没玩成。

4、轻柔的背景音乐。

1、游戏“拼爱心,找朋友”,引起幼儿交往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玩一个拼爱心的游戏,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拼出一颗爱心。

游戏规则:每位幼儿手拿半个爱心去和别人拼,如果能拼成一个爱心,就可以成为好朋友。

(2)提问:你应该怎么说别人才愿意和你一起拼爱心?

(3)幼儿拼爱心,找朋友。

(4)提问:大家都找到好朋友了吗?你怎么找到的?又是怎么说的?

幼1:我对他笑了笑。

幼2:我对他说:“我和你一起拼爱心好吗?”

幼3:我发现我的心和他的一样大,我就对他说:“能不能一起拼爱心?”

小结:跟别人一起合作时要有礼貌,态度要好,别人就会觉得你很客气,就愿意和你一起合作。

2、播放录像片段,引导幼儿用协商性的语言与同伴交往。

师:请大家来看一看情景录像,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1)观看录像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为什么没有和红红一起玩皮球?

幼:红红胆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讲话……。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幼:我会勇敢地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幼:我和你们一起玩皮球好吗?

幼:你好,我也想玩皮球,请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可以吗?

(2)观看录像片段二。

师:他们为什么也没和小华一起玩玩具?

幼:因为小华很凶,没有礼貌。

幼:小华态度不好,不跟别人说,直接去拿别人的玩具。

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说?

幼:说话时对别人要有礼貌。

幼:我轻轻地对他们说。

幼:假如是我,我会笑眯眯地对他说。

(幼儿自由交流与个别交流相结合。)。

小结:当我们知大家一起玩时,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和人家商量一下,用“行吗”、“好吗”、“行不行”这样的话取得人家的同意,这样你才会玩得开心。

评析:通过直观的、来自幼儿生活的情景再现,引导幼儿思考与交流,突破了教学难点,使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3、找朋友,玩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组游戏,请大家商量一下,你们准备玩什么游戏?

(1)介绍游戏内容。

区域游戏:礼仪棋。

自主游戏:好朋友精品屋。

户外游戏:接力赛、脱圈。

(2)幼儿自由讨论。

师:你们是怎么商量的?

幼:我想下礼仪棋,但我的好朋友想玩精品屋。后来我们商量,好朋友应该一起玩,我就和他一起玩精品屋了。

幼:他要玩接力赛,我要玩礼仪小餐厅,我随了他。

(3)提出要求:

游戏1:礼仪棋,每组2人合作;

游戏2:好朋友精品屋,够8人才能玩;

游戏3:齐心协力,每组够5人才能玩。

师:好朋友精品屋只有两个人,人数不够怎么办?

幼:再去找朋友和我们一起玩。

师:在要求别人时,你应该怎么说,才会让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儿在音乐声中根据游戏规则找朋友,并悬挂游戏卡。

师:你选择了什么游戏?你是怎么找到朋友的?你对他说了什么话?

幼1:我们选的是好朋友精品屋游戏。我们在找朋友时先问他们:你们想玩什么?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玩吗?然后他们就同意了。

幼2:我一开始选的是礼仪棋游戏,但我发现礼仪棋的游戏卡已经没有了,我就对精品屋中的小朋友说,我和你们一起玩好吗?他们就答应了。

小结:想和别人一起游戏时,不仅要态度好,有礼貌,还要先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再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征求别人的意见。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愿意和你一起玩游戏。

幼儿进行各个游戏区的游戏。

学前教育学幼儿游戏教案

1、激发幼儿乐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愿望。

2、增进幼儿大肌肉的活动本事。

3、使幼儿明白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音乐歌曲。

1、师生一齐随音乐作动作,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2、提问:刚才作律动时,小朋友身体的哪个部位动了?怎样动的?

3、幼儿一齐讨论:我们身体还有那些地方能够做运动?怎样动?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小朋友学一学。

4、引导幼儿认识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提问:做完运动时小朋友感觉怎样?多运动有哪写好处?

(多运动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不生病,多运动能够是小朋友的肌肉关节更加灵活)。

5、听音乐,师生再做一遍律动。

6、做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幼儿按教师的指令去做,谁先跑回来谁为胜。

英语教育学教案模板

关键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讲授时数:4学时。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

学校系统建立起来后,教育当局就要考虑学校教些什么、学生学些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课程与教材的问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一、课程的概念p154。

课程: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

广义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如中学课程、小学课程。

狭义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外语课程、语文课程等。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就是教科书。

课程表现为三种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它受各种因素制约和影响。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社会发展的状况及其对教育的需要,是制约特定时代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为课程发展提供了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必须将人类已有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学校课程。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可接受性是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约课程的重要因素。

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

本身发展历史以及课程理论对课程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历史上课程论评述。

在近代教育史上,出现过各种课程理论,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的设置。

(一)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

学科课程论,主张分科教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1、学科课程演变的历史。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2、主张:

课程要分科设置,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

3、特点:

(1)分科设置。

(2)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3)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4、优点:

(1)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

(2)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

5、缺点:

首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其次,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容易造成教材膨胀,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活动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是和学科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

1、活动课程的产生和演进。

2、主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儿童是中心,儿童通过在活动中所得到的直接经验来学习,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因此这种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由于儿童的活动必须事先设计,活动课程的实施又必须分成若干单元,所以这种课程还称为设计课程或单元课程。

3、特点: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4、优点:

(1)实用性。(2)课题性。(3)综合性。(4)实践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5)关心学习的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的结果。

5、缺点:

首先,活动课程没有明确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选材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

其次,活动课程要通过一个个的活动来教学,处处强调学生的直接实践。

学科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出发点。

学科。

儿童。

课程重点。

按照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课程目标。

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系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不足。

忽视儿童的兴趣及儿童的心理发展逻辑。

忽视知识的系统性。

(二)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影响。

形式教育(洛克)和实质教育(斯宾塞)两个学派的分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形式教育论。

实质教育论。

主张和倾向。

培养目标课程方面。

注重古典语言、文学、古代历史、数学、逻辑学的形式训练价值。

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质性内容。

偏重。

知识能力。

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

哲学认识论基础。

唯理论,只相信理智的可靠。

经验论,只有感觉经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心理学理论基础。

官能心理学:心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发展官能的惟一途径。

联想心理学: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经验的积累和联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四、课程的基本类型。

从修习角度: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从开发和管理的主体角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基本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第二节。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一、课程计划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一)课程计划的意义。

课程计划:p163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意义: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它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规定不同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占比例,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作出全面安排。

(二)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

1、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设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学科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p163。

学科是根据学校的任务,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选择必须掌握的某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也就是某门科学的基础。

它是某门科学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学生发展成长中必须学习的内容,是经过教育学加工以后的产物,具有教育功能。学科多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开始。

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叙述范围及性质上与学科不同,在叙述的程序上也不一样。科学是从一般理论的结构和原理出发。

2、学科顺序。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合理安排。

3、课时分配。

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

二、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p166。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改革p165。

1980年以来课程改革的成果:

(1)改变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给地方和学校开发和管理课程的权利。

(2)改变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增设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3)改变只有必修课没有选修课的局面,对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义务教育为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1)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2)设置了综合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学校开设选修课程。

(4)为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留有空间,鼓励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第三节。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一、课程标准的意义、性质与结构。

(一)课程标准的意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意义:它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课程标准的性质。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内容要领等)。它的范围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2、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最高要求。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3、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因此,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它为教师与学生等课程实施者作为独立的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使课程具有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

5、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正统性。

(三)课程标准的结构:

1.前言:说明本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和价值、课程改革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2.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3.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

4.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师参考。

5.附录: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二、教科书的意义、编排及作用。

(一)教科书的意义。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意义:要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二)教科书的编排。

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的要求,(三)教科书的作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呈现,利于学生掌握。

2、反映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学内容的结构、教学阶段的安排。

3、学生学习的依据。

4、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三、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p169。

第四节。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p159。

布鲁纳“学科结构论”、新三艺、前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

二、我国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5、改变课程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改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

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普通中小学的中心工作。现代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与交往的特殊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的终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音乐教育学教案模板

1.1913年清政府设立“乐歌课”。1904年清政府规定学习“教育学”,其中包括“各科教授法”。1917年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2.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论”倡导者是美国教育学家雷默,内涵是“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

3.音乐教育哲学功能论倡导者是保罗.哈克,认为“必须深思审美教育中许多尚未认识到的潜在因素”。

4.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舒巴特。第一个将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诗人席勒。

5.审美形态是指通过实现与艺术的形式来呈现和表达的人的存在形态。音乐艺术的审美形态一般可分为情感的欣赏和理性的欣赏。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是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

6.对音乐心理学进行开拓性研究的是赫尔姆霍次,他于1863年发表了一部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音的感觉》。其后斯图姆夫再1883年发表了《音乐心理学》,着重研究了人对协和音和不协和音的感觉。20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测试视、听觉和运动知觉的仪器。认为音乐心理最基本的元素是六个方面:音高感、音强感、时间感、节奏感、音色辨别、曲调记忆。

7.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那。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巴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即“刺激-----反应模式”是华生创立该学派的动因之一。

8.格式塔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开端,创建于德国,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勒温。1912年韦特海默《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这以学派的兴起。9.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总结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派的形成。10.精神分析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荣格。11.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斯杰。

12.根据布里杰的实验,大多数婴儿已经具备了敏锐的辨别不同频率声音的能力,2—3岁能运用身体的动作来模仿发声和节奏律动,4—5岁明显的身体反应减少,有意识的听音乐成分增加。7—9岁是儿童审美心理处在“写实阶段”的高峰,对任何作品都以像和不像来评鉴,9—13岁他们才逐渐以审美的态度老看待艺术作品。

13.舒特—戴森与加里布埃尔认为12—17岁这一年龄阶段音乐能力的发展集中表现在欣赏、认知、和情感反应能力三个方面。

14.音乐的能力包括感受能力、感知能力、运动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能力的培养应从情绪体验、聆听音乐、体态律动、听音视唱、演唱演奏、音乐创造六方面进行。

15.1907年,曾志忞等人在上海办起了私立夏季音乐讲习会,1908年又在贫儿院附中设立音乐部,并组织管弦乐队。1956年8月,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成立。16.当代国际音乐发展的动向是(1)以人为本、(2)以审美为核心、(3)教学资源扩充重视学科基础、(4)引入多元文化、(5)音乐课程改革、(6)强调学科综合、(7)融进扩充的音乐素质、(9)转变与探索。

17经验主义课程观代表人物:约翰〃杜威,认为课程是在学生做活动中获得的的经验。

要素主义课程观代表人物威廉〃巴格莱,确立社会功利主义教学目的,倡导社会效益的课程与教学观。

结构主义课程观代表人物布鲁纳,主张学科基本结构,有效记忆学科体系。人本主义课程观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课程中获得自由发展的个人经验。建构主义课程观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维果斯基,体现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三个方面。

后现代课程观代表人物是多尔,认为课程构件是一种多元的文本,应遵循丰富性、回归型、关联性和严密性。

18.我国对研究性课程的探索始于1998年,首先在上海市开展。其性质是探究性和开放性。

19.多尔教授提出了“4r”理论: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20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学生本位原则、音乐本为原则、情感体验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主动参与原则、协同融合原则、创造发展原则。过程包括:起始阶段、展开阶段、形成阶段、结束阶段。

21.音乐教学模式包括:自主吸收、发现探究、讨论交互、合作共进、开放生成等几个方面。

22.音乐课外活动包括:群众性的音乐普及活动、音乐社团活动。23.达尔克罗兹(瑞士)教学法强调体态律动、视唱—节奏性视唱、即兴。教法要点是人体基本节奏、身体个部分配合、头脑和身体的协调与动作的控制反应、时间和空间、紧张和放松。

24.柯达伊教学法(匈牙利)以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采用首调唱名法及柯尔文手势教法,教法要点有:以集体歌唱主要形式、以五声音阶和四分、八分音符为视唱教学的基础、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及节奏读法。

25.奥尔夫教学法(德国)创造了“元素型音乐教育”。元素型、综合性、创造性是该体系的重要特点。教法要点有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注重培养节奏感;乐器与多声结构;注重培养创造力。

26.综合乐感教学法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教法要点是通过构成音乐共同性因素进行教学;通过实际表演、欣赏、描述、作曲、即兴等教学活动强调共同性因素。

27.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一方面指儿童音乐学习,另一方面指用音乐进行教育。其特点有审美性、游戏性、综合性。

28.音乐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教学信息,对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完成和满足各题音乐能力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9.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技能传授者,变为音乐生活指导者;(2)教学有重传授到重发展转变;(3)由重“教”向重“学”转变(4)师生关系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30.音乐教师素质: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音乐素质、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

31.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具体的要求是:通过教学及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提高审美修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具备适应中小学和其他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养,奠定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你、学习音乐、传授音乐的基础。

32.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是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

首先,教师可以处在认真的教学活动中,其本人最能了解教育的困难、问题以及要求;其次,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完全是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教师对教学现场的亲身经历可以获得最为全面的一手资料,这为开展研究准备了良好的前提;开展“教育即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这样的研究是源于真实的教育活动,所以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直接参与研究,将教师教学课程三者同时融合在一起,能够直接理解课程的开展,对课程的效用有直接的感受,使新课程落实到好处。在进行研究的同时,要不断要求教师关注新动向、了解新趋势、掌握新思想、探索新方法,学习和内化教育理论。

三.大学生那个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使什么?

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发展到大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大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是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基础上进一步的延续和发展。大学生有于身心两方面的发展趋于成熟,认识水平提高,经过十余年知识积累,已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想象力、音乐审美判断力等最之发展,艺术性与思想性较强的复杂音乐作品受到大学生的钟爱,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有明显的分化性、选择性特征,由于个性因素的发展,个人的爱好足以影响音乐能力的获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