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变发型教案(汇总18篇)

时间:2023-12-18 07:13:22 作者:雁落霞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源,有目的地设置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工作计划范文7:本学期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小马》教案

这首歌节奏轻快、活泼。

1.小朋友根据歌词对小马的动作进行模仿。扮演小马时要注意小朋友的`安全。

袋鼠。

老师:你们猜谁来了。

a.老师:袋鼠妈妈今天带来了一段音乐(播放音乐)。

b.老师:听了音乐,你们觉得怎么样,袋鼠妈妈在做什么呢?

(活泼,快乐的感觉;袋鼠妈妈在做游戏)。

2.老师和小朋友共同游戏;教师当袋鼠妈妈,幼儿当小袋鼠。

3.引导小朋友创编动作。

老师:大灰狼来了,袋鼠们很怕,袋鼠们要怎么做啊?你来做做怕的动作(请个别幼儿示范)。

4.听高8度音乐,感受打败大灰狼的喜悦心情。

老师:现在袋鼠们又出来玩了,要特别小心大灰狼。

5.幼儿想办法,引出猎人。

老师:大灰狼来了,袋鼠们很害怕,想想它们可以请谁来帮忙?(猎人)大灰狼死了,袋鼠们会怎么样啊?(很开心)他们又开始做游戏了。

6.分角色进行游戏。

7.老师和小朋友共同游戏。

a.教师扮演袋鼠妈妈、狼、猎人、小朋友扮演小袋鼠。

b.小朋友之间进行游戏。

c.请个别小朋友扮演袋鼠妈妈、狼、猎人、其他小朋友扮演小袋鼠。

(练习曲:小马去玩耍)。

小马噔噔教案

1、理解画面中的故事,尝试运用完整的语句表达故事内容。

2、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图片四张、手套木偶

1“笛笃笛笃”瞧,谁来了?(出示小马噔噔)

3猜猜小马的鞋子为什么会挂在尾巴上?(小马有4只漂亮的新鞋子,舍不得穿)

小马噔噔舍不得穿新鞋子,就把鞋子挂在尾巴上向前走。他会遇见什么事呢?

观看图一,学习讲述:小马遇见了什么事?(幼儿自由讲述)

1、是呀,猫妈妈遇到了困难,小马看见了会怎么做呢?会说什么?

2、如果你是小马噔噔,你会怎样帮助猫妈妈?怎么说?怎么做?

3、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图一的内容

4、出示图二、三、四和好朋友说说小马又遇见了什么事?和好朋友一起说说

5、小马噔噔是怎么帮助它们的,请你选一张图片来编一编故事。

6、幼儿编故事,教师了解指导幼儿编故事情况(怎么说、怎么做)

7、请把你编的故事告诉大家(教师总结?)

8、完整欣赏故事(教师带木偶讲述,幼儿边看图片边学习讲述)

1、请你带上手套木偶,一起来表演一下图片上的内容。

2、想象:如果小马噔噔还有一双新鞋会去帮助谁,干些什么?

《小马过河》教案

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其机智勇敢的精神。

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平衡木四组

1、在音乐伴奏下,老师组织孩子们进入活动场地,进行队形队列练习,大圈--小圈--圆点--四队体操队形结束。

2、听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

1、每人一个沙包:

1)、幼儿自由玩沙包,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根据刚才孩子们的沙包玩法,集体练习。

2、介绍沙包的另一种玩法:小马过河小马过河玩法:平衡木四组,幼儿每人一个沙包 ,听到口令后,幼儿将沙包放于头顶上,两手平举,等上小桥--平衡木,平衡到达另一端,幼儿自由活动,也可以分组比赛活动。

规则:若沙包掉下或幼儿从平衡木掉下即为失误。

3、教师示范做动作。

4、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自由练习头顶沙包两手平举的动作,老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幼儿练习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注意安全。

6、分组比赛:小马过河7、幼儿自我评价。

一起探讨沙包的多种玩法。

1、听音乐跟随老师做放松运动。

2、整理活动场地。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习课文第3、4、5、6.7自然段,理解课文的含义。

2.理解“为难”“当然”等词语的意思。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1)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为难”,感到难以应付。)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心想……那多好啊!)

为什么会这样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3.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的高矮。

·用“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过河时的感觉。

·用“因为……所以……”把以上二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说说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第2次就过去了。

(4)读读妈妈教育小马的话和课文最后一句话。

(5)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5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既不像……也不像……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

《小马过河》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熟读课文了解小马驮麦子去磨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理解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字:匹 蹦 半 麦 如 周 伯 昨 伴 甩 啦。

词:伯伯 伙伴 麦子 难为情 昨天 四周 如果 连蹦带跳。

句中体会词意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二)能力训练点:

用学过的偏旁部首分析记忆字形。用“如果”“四周”造句,比较“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并会运用,通过观察图再读课文,训练学生读书说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并勇于实践,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生字及词语。

解决方法:通过熟读讨论,查字典。

3课时。

1.利用字典识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2.通过多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老马说的话的意思。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的是什么?(《狐狸和乌鸦》)同学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再学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音,了解故事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正音,理解字义。

2.自由读课文2遍,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按段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想一想老马和小马住在什么地方?

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分角色朗读。

4.换词理解“连蹦带跳”换“一蹦一跳”“蹦蹦跳跳”等。

第二课时

学习三至六段

(一)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并勾画出有关词句。

1.小声读第三段想一想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呢?它想什么?

理解“去路”(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

2.指导朗读小马说的话。

4.自由读第四段想: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5.指名读第五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说明什么?(小马没有动脑筋。辅助句: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立刻。)

为什么老牛和松鼠说的不同?

看投影中小河、老牛、松鼠形象的比较(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老牛整体高大,而松鼠个子小,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6.指名读第六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比较:下列两句话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体会“立刻”“连忙”的意思,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什么?(小马没有动脑筋)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后表现得怎样?

7.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六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用平静的语气。

(2)松鼠的话后边是感叹号,读得急促,声音高、速度快些。第二个“别过河”语气加重。

(3)“小马吃惊地问”,表示害怕紧张。

(4)小马叹了口气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要读轻缓。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第七段想:

1.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自由读,画出小马妈妈说的话。

3.齐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不要听了别人一说就相信是真的,一定要自己动脑去想,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是根据他自己的情况判断的,别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自由读第八自然段想:

小马是怎么过河的?(结合看插图)它感觉怎样?

1.边读边画出小马感受的话。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来的?(读句子)

(三)指导朗读七、八段。

妈妈的话读得亲切小马的话用难为情的语气。

(四)指名读全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用“四周”“如果”造句。

3.比较“立刻”“连忙”相同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课文。

19 小马过河

1.匹 蹦 半 麦 如 周 伯 昨 伴 甩 啦

19 小马过河

2.老马 老牛 松鼠 小马

能帮妈妈做事吗很愿意

为难 水很浅

连忙 水很深 动脑试试

难为情: 既不像…… 也不像…… (正确答案)

《小马》教案

1、 幼儿练习助跑跨跳过不小于宽50厘米的平行线。

2、 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和玩法,会鱼贯的进行游戏。

3、 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以及腿部的弹跳能力。

练习助跑跨跳。

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及跨跳的动作要领。

1、 小码头饰若干,奖杯两个。

2、 橡皮筋、篮子、沙包若干。

3、 录音机、磁带各一;手机一部。

一、开始部分

1、 教师带领幼儿两路纵队进入活动场地。

2、 放录音,幼儿跟老师做热身运动。

双臂绕环 手腕、脚腕 弓步 原地跑 跨跳

3、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今天妈妈带大家去马戏团看表演好吗?有走钢丝、小猴骑车、老虎钻洞。可最有趣最好玩的还是小小马过河。咱们听着快乐的音乐走吧,孩子们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

二、 基本部分

1、 带有而到场地二 。

师“ 咦!小

马去哪了?噢!他可能是太害怕了吧!可惜那么多人都想看这表演是不是?要不我请一个装的像小马的孩子来替他表演吧!我要从全班孩子里挑最勇敢并且学的最像小马的孩子为大家表演。下面我们先练习一下吧!”

2、 练习助跑跨跳。

(1)、将幼儿带到场地两边,教师先示范表演一遍,幼儿仔细看,看完后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练习跨跳,在跨跳的过程中,要求幼儿鱼贯的跑,并掌握跨跳的要领。

师:“孩子们,到小河跟前千万不要停下来,这样会跨不过去掉到河里的,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个孩子跨过小河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跑。跨的时候,步子要迈大,腿抬高才能跨过去。回来的时候,从队的两边跑回来,排在队尾。咱们看看那匹小马最听话,表现最勇敢。”

(2)、 练习助跑跨跳第二遍,教师再次提醒幼儿游戏进行要鱼贯,有秩序。

师小结:“孩子们练本领的时候都非常认真、勇敢,个个都很棒,可以当马戏团的演员。”

3、游戏:小马运粮

(电话铃声响)“马妈妈,我们是森林粮库的,听说民乐发生了地震,好多人家的房子都塌了,他们没有吃的粮食 ,我们想请你们来帮忙运粮给灾区的人们,可以吗?”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那我们赶紧去森林粮库吧。”

(1)、放音乐,带幼儿到场地三。

师:“曲灾区的路上有一条小河,不知道河有多宽,让妈妈先去试一试吧!”

(2)、教师完整的示范一遍游戏的玩法。提出游戏规则。

师:“为了提高运粮效率,我们分成两队,大家要有次序,前面一个孩子跨过小河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跑。粮食运上从两边回来,回来后把两粮食放到篮子里,就排好队”

(3)、教师指挥小马有秩序的完成运粮任务。

(4)、幼儿游戏时,教师应始终提醒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要连贯,并及时组织幼儿排好队,准备下一轮游戏。

(5)、以运粮快地队为胜,教师总结上一轮游戏效果,重新提出要求,进行第二轮游戏。(根据时间可进行,可不进行)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对认真玩游戏的小马提出表扬,并给获胜组颁发奖杯。

2、放松整理运动。

3、活动结束。

《小马》教案

1、发展幼儿在沙中的跨跳能力。

2、鼓励幼儿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愿意与同伴合作。

3、通过大带小的合作形式,增强幼儿间的互帮互助。

2、鼓一面,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一)引题:

2、小马散步:

引导幼儿一个跟一个做"小马跑"的动作,教师敲起小鼓,要求幼儿根据鼓点的快慢改变跑的速度。

(二)小马过河:

1、小马要造新房子,材料在河对岸,让我们来学习跨跳过河的本领。

2、教师示范跨跳动作,重点强调单脚轻轻落地。

3、请幼儿分散自由练习,鼓励中班幼儿在练习期间保护和知道小班幼儿。

(三)小马盖房:

1、交待游戏规则:每两匹"小马"(中小板幼儿各一)跨跳过小河,要求中班幼儿保护小班幼儿的安全,取一块积木再跨跳回来,与同伴合作盖一座新房。

2、游戏重复进行,视幼儿情绪定次数。

(四)结束活动:

"小马"们围着新房子快乐的随音乐舞蹈,以示庆祝。

《小马变发型》教案

1、理解并学说儿歌,丰富对动词“剪”“绑”“烫”的运用。

2、感受基本发型的变化,了解理发师的工作。

理解并学说儿歌,丰富对动词“剪”“绑”“烫”的运用。

一、阅读幼儿用书的画面,对画面进行讨论,了解儿歌的大致内容。

1、小马在哪里?它在做什么?

2、小马的发型有哪些变化?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3、小马的'发型是怎么变出来的?(剪、绑、烫)。

4、小男孩是什么人?他的装扮是什么样的?

二、播放cd,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并采用拍手、打节奏、你一句我一句等多种形式,进行儿歌说唱的练习。

三、结合生活经验,运用教学资源中的图片,了解理发师的工作,并尝试模仿一些理发动作。

1、生活中的理发师是什么样的?你见过理发师系在腰上的工具袋吗?

2、你去过理发店剪头发吗?理发师是怎么帮你剪头发?图片上的理发师剪头发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假装我们手上有一把剪刀,找你身边的同伴,帮他剪剪看,然后再换一换。

3、你看理发师绑头发吗?平时是老师和妈妈帮你们绑头发,那你们自己会绑头发吗?

4、理发师是怎么帮人烫头发呢?烫头发会做哪些事情呢?你来试试帮同伴烫头发吧。

5、你喜欢自己的发型吗?想对理发师说什么?

四、请幼儿和同伴两两合作,分别扮演小马和理发师,边念儿歌边展示儿歌中的动作,在儿歌结束时,请小马对理发师谁谢谢、理发师说不用谢,欢迎下次再来,然后换角色再表演一次。

小马噔噔教案

1.乐于和同伴或家人一起过节,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

2.知道"六一"儿童节是自己的节日,也是全世界小朋友共同的节日。

3.通过比较,知道还有许多小朋友生活艰苦,愿意献出爱心,帮助他么过一个快乐的"六一"。

1.活动前。教师与幼儿一起装饰活动室。

2.各地幼儿欢庆"六一"的录像。

1.观察环境,导入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班内环境和园内环境的变化。

(3)师幼共同小结:"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全世界小朋友都会欢天喜地的庆祝自己的节日。小朋友们在这一天都会收到很多的礼物,爸爸、妈妈还有可能带小朋友到好玩的地方去玩。今天,我们自己排练了一些好看的节目来庆祝节日,真是开心极了。

2.观看录像,分享节日的快乐。

(1)将收集到的各地小朋友欢庆"六一"的录像播放出来,请幼儿共同欣赏并感受节日的快乐。其中既有中国小朋友过节的录像,也有外国小朋友过节的录像,还有福利院或贫困山区小朋友过节的录像。

(3)引导幼儿小结:"六一"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们虽然可以收到很多的礼物,但是还有很多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大家都献出一点点爱,他们就可以和小朋友一样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啦!

3.师幼献爱心活动(1)大家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贫困山区的朋友,让那里的孩子也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幸福。

4.师幼共同表演节目,欢庆"六一"。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此活动已安排在"六一"儿童节前或当天开展。

2.活动后一定要请幼儿一起家将礼物送给某个福利院的或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然后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请家长根据孩子的意愿准备一件小礼物,并向孩子介绍福利院或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生活。

我们幼儿园本着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理念,真正把“六一”节还给孩子,过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出发点,组织全体孩子开展了一系列六一庆祝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称赞。

第20篇、中班综合性社会活动设计去救小动物教案反思“你晚上一个人睡在一间小房间吗?”每每问及幼儿这个问题,很多幼儿的头都会摇得像波浪鼓似的。是呀,在许多幼儿的心目中,黑房间多可怕呀,也许有妖怪,有大灰狼。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认知水平低,平时爱听的童话故事里就经常有妖怪、大灰狼的角色,再加上一些成人不正确的恐吓,如“不听话就把你关到黑房子里去”等等原因,幼儿怕黑也就不奇怪了。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去救小动物这个游戏就是帮助幼儿正确认识黑,并能用各种方法去克服怕黑的心理障碍,培养自己在困难面前能用迁移、变通的方法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一.材料小山洞、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玩具,小猫头饰若干,猫妈妈的胸饰一只,音乐磁带一盒。

二.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和形式导入活动

1.教师:“小猫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那边森林里去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走吧!”(伴随《蝴蝶花》的音乐,幼儿做律动进入场景)

2.教师:“草地上真舒服,小猫们和妈妈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妈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3.故事: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兔跟着妈妈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看到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蝴碟可开心了。它一会儿去闻闻鲜花,一会儿扑蝴蝶,结果找不着妈妈啦。天渐渐地黑了,小兔找不着妈妈多伤心呀,它大声地喊:“妈妈,妈妈……”。

(二)营救小动物,鼓励幼儿不怕黑

1.发现情况通过小动物的呼救声及教师对黑洞内发生情况的描述,让幼儿感知发生的事情,激起幼儿救小动物的欲望。

(1)(伴随着音乐,以远处传来一阵阵小动物的呼救声)教师:“咦,好象有什么人在哭,你们听,是谁在喊救命?小猫们,你们千万别动,妈妈去看看。

(2)教师慢慢走到山洞口,仔细往山洞里看,说:“呀,这里有个山洞,里面很黑,什么也看不见。对,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哎呀,这个洞口这么小,我钻也钻不进去,怎么办呢?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黑洞洞的山洞里到底是谁在哭呀?小猫们,你们谁愿意帮妈妈进去看看。”

2.鼓励幼儿克服怕黑心理,勇敢地钻进山洞

(2)交谈,了解害怕的幼儿的心理状况,教师对他们进行疏导讨论: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害怕呢?归纳如下方法:

a.先站在洞口往里看一看,等自己的眼睛渐渐习惯了黑再慢慢走进去,一边走,一边摸,就不会摔跤,也不会害怕。

b.进去的时候想想高兴的事,一边走,一边唱唱歌,就不会害怕。

c.你就想里面的小动物多可怜,我一定要帮助它,其它什么也别想,就不会害怕了。

d.里面虽然黑,但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慢慢走,就不会出危险,这们也不会害怕。

(3)请愿意去救小动物的幼儿一个一个爬进山洞,每人只救一个小动物。

(4)教师对还不敢进去的幼儿再次进行疏导,启发他们找上好朋友一同进去救小动物。

(5)请胆子特别小的幼儿借助一些器具(如木棍、玩具刀、手电筒等)和好朋友一同进山洞。

(6)教师亲亲每一个救小动物的幼儿,夸奖他们是勇敢的孩子。

一、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幼儿在活动中所尝试的各种克服怕黑的方法,使幼儿明白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有很多克服困难的方法,鼓励幼儿平时要积极动脑。

二、鼓励幼儿努力养成自己独睡的习惯教师:“现在,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哪些小朋友在家是和爸爸妈妈睡在一个房间的?为什么不一个人睡?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黑房间里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我们有各种方法战胜黑暗。你们以后敢不敢一个人睡觉啦?敢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设置勇敢者评比栏,给每天独睡的幼儿贴一朵小红花。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小马过河教案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小马为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

(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笔顺;

(2)理解挡住、拦住、当然的意思;

(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用词造句。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

2.了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

1.揭题,明确阅读思路。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

2.朗读课文。

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

为了所以说有句话)

3.自学生字词。

(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了解驮的意思。

4.检查自学情况。

(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

(2)什么叫挡住、拦住、磨坊?

5.理清课文思路,练习说话.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

板书:

过不了河

趟过了河

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情况,然后写老马(),最后写小马()。

5.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第1、2段课文后,说说愿意的意思。

(2)老马听了小马愿意帮助妈妈做事,老马高兴地说,这里能用连蹦带跳吗?为什么?

(3)小马为什么过河?从哪里看出来的?

(4)朗读1、2自然段。

6.复习带生字的词语及有关的熟字(词)。

7.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鼠。鼠,上下结构,形体上小下大,共13画。上面半个6画,笔顺是,第8、9、11、12画均为点。最后一画是斜钩。

8.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

设计发型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说儿歌,丰富对动词“剪”“绑”“烫”的运用。

2.感受基本发型的变化,了解理发师的工作。

重点难点:

理解并学说儿歌,丰富对动词“剪”“绑”“烫”的运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小马变发型》、电子资源。

活动过程:

一、阅读幼儿用书的`画面,对画面进行讨论,了解儿歌的大致内容。

1.小马在哪里?它在做什么?

2.小马的发型有哪些变化?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3.小马的发型是怎么变出来的?(剪、绑、烫)。

4.小男孩是什么人?他的装扮是什么样的?

三、结合生活经验,运用教学资源中的图片,了解理发师的工作,并尝试模仿一些理发动作。

1.生活中的理发师是什么样的?你见过理发师系在腰上的工具袋吗?

2.你去过理发店剪头发吗?理发师是怎么帮你剪头发?图片上的理发师剪头发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假装我们手上有一把剪刀,找你身边的同伴,帮他剪剪看,然后再换一换。

3.你看理发师绑头发吗?平时是老师和妈妈帮你们绑头发,那你们自己会绑头发吗?

4.理发师是怎么帮人烫头发呢?烫头发会做哪些事情呢?你来试试帮同伴烫头发吧。

5.你喜欢自己的发型吗?想对理发师说什么?

四、请幼儿和同伴两两合作,分别扮演小马和理发师,边念儿歌边展示儿歌中的动作,在儿歌结束时,请小马对理发师谁谢谢.理发师说不用谢,欢迎下次再来,然后换角色再表演一次。

《小马过河》教案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小马过河(第一课时)。能读准多音字 “磨 没”。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小马为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

(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笔顺;

(2)理解“挡住、拦住、当然”的意思;

(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用词造句。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第一课时)》。

2.了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

1.揭题,明确阅读思路。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

2.朗读课文。

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 “为了……所以……”说有句话)

3.自学生字词。

(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查字典,了解“驮”的意思。

4.检查自学情况。

(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

(2)什么叫“挡住、拦住、磨坊”?

5.理清课文思路,练习说话.

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

板书: 过不了河 趟过了河

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 )的情况,然后写老马( ),最后写小马( )。

5.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第1、2段课文后,说说“愿意”的意思。

(3)小马为什么过河?从哪里看出来的?

(4)朗读1、2自然段。

6.复习带生字的词语及有关的熟字(词)。

7.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鼠”。“鼠”,上下结构,形体上小下大,共13画。上面半个6画,笔顺是,第8、9、11、12画均为点。最后一画是斜钩。

8.抄写生字。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

教学反思:

捉小马教案

人人都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特别是对聪明、懂事、明事理、且能与人大胆交往的孩子尤为如此。天下的父母哪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父母不在为孩子处处着想?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懂事、能健康地成长。而幼儿的个别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不会说话、不够活泼时,心中甚为着急,但缺乏如何培养的方法。在开展幼儿民间游戏中,我感到,民间游戏中的.儿歌、童谣确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情绪是对客观事情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障碍是个体想达到本身需求时遭到外界的阻碍或个体本身的心理冲突,是个体陷于一种挫折情境的情绪状态。言语、语言病理学家认为,这种情绪状态会导致个体的言语和语言问题。反之,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1、锻炼幼儿动作敏捷性;。

2、提高幼儿快速跑的能力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兴趣。

3、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场地准备游戏玩法:

玩法1:

游戏开始前,大家先选一人暂时当"老虎",由"老虎"在场地上划一个大圆圈做房子,其余的人当"小马"站在圆圈里面。游戏开始,"老虎"念儿歌"小马小马快快跑,摸摸××就回槽"。并在儿歌中具体指定"××"是指什么物体,所指定的物体必须是在附近50米之内的。儿歌念完后。"小马"们应很快向指定地点跑去并触摸所指定的物体,触摸后要立即往回跑。当"小马"们全部触摸过所指定的物体往回跑时,"老虎"便开始追捉"小马",跑回圆圈里面的"小马"就算安全回到了家,"老虎"不能再捉。如果有"小马"被捉住,此轮游戏结束,由被捉住的"小马"当下一轮游戏的"老虎";如果"小马"们全部逃回圆圈,则还由原来的人发令和当"老虎",游戏继续进行。

玩法2:

在原有的游戏中规定小马跑的路线及他们所用的步法,在回到圆圈时增加难度。

捉小马小马小马快快乐跑,摸摸××就回槽。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借助辅助材料来进行奔跑的训练,幼儿对这样的形式很欢迎也很感兴趣,但在其中也发现了个别幼儿动作发展的不足。以后针对这几个幼儿要让他们多练习这个活动,把动作发展起来。

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改善幼儿对增进健康的态度,教给幼儿促进健康的方法,训练幼儿保持健康的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身体的准备活动和身体的放松活动都是不可忽视,不可缺少的环节。避免“急杀车”。

设计发型大班教案

1、幼儿用各种发饰如:发夹、橡皮筋等设计各种发型。

2、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喜欢动手操作。

3、幼儿之间能分工合作:一人当模特,一人当设计师,可以互相交换。

环境创设与提供的操作材料。

各种发饰如:发夹、橡皮筋及发胶等。

预设活动过程。

1、师生讨论做发型所需工具极其用途。

2、教师出示发饰如:发夹、橡皮筋及发胶等,介绍其作用。

3、师生相互分享所要设计的发型。

4、幼儿自由找伙伴,分工合作:一人当模特,一人当设计师,进行发型设计。

5、发型show:模特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发型,能大胆表演,会创造性地做各种动作和造型。

课后总结。

生成活动。

特殊事件。

寸头的小朋友很想自己也可以在自己的头上做各种发型,但由于头发教短,用现有的工具做头发比较难,于是大家展开讨论,小朋友说:“给他搞些头发上去“给他接些头发上去“给他带上假发”于是即将生成做假发的活动。

已达到的学习目标。

1、各种发饰如:发夹、橡皮筋等设计各种发型。

2、儿的'创造力,喜欢动手操作。

3、之间能分工合作:一人当模特,一人当设计师,可以互相交换。

教学反思。

1、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

2、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良好行为:

(1)能有礼貌地跟同伴借工具。

(2)梳头时很温柔。

(3)模特跟设计师说自己想设计的意图。

3、幼儿喜欢用的工具:发胶、发夹。

4、幼儿用得教少的工具:橡皮筋。原因:幼儿怎样用;皮筋不够吸引孩子。

5、可收集更多的发饰:彩绳等。

小马过河教案

2、能围绕某一主题用轮流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在集体面前说话时语言比较完整,态度大方。

3、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去试一试。

课件《小马过河》、图片。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知道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道理。

审美元素:故事通过小马过河遇到困难以及前后两次不同的处理方法,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一、谈话,激发兴趣。

着。能不能过去呢?”

提问:你们猜一猜小马能不能过河呢?(幼儿回答)

二、老师继续讲述故事,激发幼儿讨论。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当讲到:” 松鼠认真地说:“当然!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

2、继续欣赏故事,讲到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子,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提问:小马是怎么做的呀?妈妈对小马说了什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会怎样做呢?

3、继续欣赏故事,至故事结束。

提问:小马有没有过河?原来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三、完整欣赏故事《小马过河》。

教师: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听一遍。

提问:1、小马帮妈妈做了什么事?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想的?

2、老牛伯伯对他说了什么?小松鼠又对他说了什么?(学说对话)

3、小马是怎么做的?

4、妈妈对他了说了些什么?(练习对话)

5、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

6、为什么小松鼠认为河水很深?老牛伯伯认为河水很浅呢?

7、组织幼儿讨论:通过这件事,小马懂得了什么道理?

你喜欢小马吗?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四、 迁移作品的经验。

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做的?(教育幼儿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结束活动。

小马过河教案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多媒体课件。 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头饰。

一、 故事导入 ,板书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出示课题)

(2). 教师讲述:“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飞快地向磨房跑去。”

(3).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来看录像,边看边思考:小马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怎样呢?”(放录像)

(4).学生回答。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2.开火车检查朗读,师生评议。

3.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量词。

一( 座 )马棚 一( 间 )磨房 一( 只 )松鼠

一( 匹)老马 一( 条 )小河 一( 棵 )大树

一( 匹)小马 半( 袋 )麦子 一( 头 )老牛

过渡:这几种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1——6自然段,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回答事物之间联系。(教师连线)

一( 座 )马棚 一(间 )磨房 一( 只 )松鼠

一( 匹)老马 一( 条 )小河 一( 棵 )大树

一( 匹)小马 半( 袋 )麦子 一( 头 )老牛

2.(出示老牛、小马图):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指导感情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4(出示松鼠、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5.指导感情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过渡:听了松鼠的话,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不知怎么办好。于是它跑回家里去找妈妈。学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马呢?并说出你的理由。

为难

(板书: 老牛 浅

小马{问{松鼠 深

妈妈

6思维拓展: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看板书质疑问难。

2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很浅?松鼠为什么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的对?(出示老牛、松鼠、小马图)

回答:因为老牛( ),所以它说( )。

因为松鼠( ),所以它说( )。

3.思维拓展:假如有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来问你,你该怎样回答?

4.妈妈是怎样教育小马的呢?

(三)自读课文第七段

(1)、找出不懂的词语。

(2)、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板书:试)

(3 )、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板书:趟过去)

(4)、小马趟过河以后,有什么感受?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不深不浅)

(5)、看图回答问题:为什么小马的感受与老牛、松鼠说的都不一样呢?(按“因为小马既不像( ),也不像( ),所以( ).的句式回答。)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课文学完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 亲自做)

五、总结课文: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答案。

六、古诗欣赏:

宋朝大诗人陆游写了一首诗,说明实践的重要。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移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八.兴趣作业 :

1.讲一讲:把《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写一写:假如有一只猴子要过河,会怎样?请你以“小猴过河”为题,自编故事。

设计发型大班教案

一、活动目的:

1、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享受音乐,感受优美、快乐、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色彩、线条、绘画等形式来表现音乐的不同特点。

二世。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习以绘画的形式表达音乐。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画纸、录音机、磁带。

三世。活动过程:

1、节奏进入了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语::“中国有很多民族,瑶族不仅山清水秀,而且音乐优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瑶族的舞蹈。”

3、完全享受音乐。

第一次: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有多少个段落?

时间2:哪些段落听起来是一样的?感觉怎么样?

小结: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感觉相同。它们都是缓慢而优美的节奏。第二部分是欢快而温暖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艺术欣赏的结合。

(1)我们如何表达音乐中的快节奏和慢节奏?(动作,线条,颜色,绘画)。

教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使人感到非常热情,并与之表达快节奏;蓝色、白色和粉红色使人感到柔和,并与之表达缓慢的节奏。

a: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听第二段音乐。找出哪张图片感觉上与第二段音乐相似。为什么?

5、以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6、孩子们喜欢互相交流,结束活动。

小马过河教案

幼儿对看图说话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教育活动。

1、情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知识: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能力: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

(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

(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4、幼儿自由看图讲述故事。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延伸活动:继续为幼儿提供看图讲述的材料,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户外活动:

体能练习:幼儿广播体操、武术操。

游戏:卖蒜。自由活动:自选各种球类玩具。

安全提示:注意天热休息。在卖蒜过程中,钻时不要猛跑,后面的小朋友太危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