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晚风教案(模板18篇)

时间:2023-12-06 13:48:05 作者:文锋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音乐教学教案

1、在玩土豆的游戏情境中,尝试冥想,感知休息的节奏。

2、能够用语言和动作有节奏地表达,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ppt。

1、复习儿歌《土豆》。

1、问:你们都喜欢蔬菜吗?你喜欢什么蔬菜?

2、强调erhua。

3、通过图片读儿童歌曲《土豆》。(介绍ppt)。

2、音乐游戏“土豆”

第一步:说唱“土豆”(有节奏的说唱儿童歌曲)先听音乐,然后试着用音乐说唱,最后是有节奏的说唱儿童歌曲的精神。

总结:精神说唱是伟大的!

第二步:唱土豆(边唱边打手势)。

1、演示手势ppt,讲解手势的含义。

2、让孩子边读儿歌边做手势。

3、经过几次的音乐练习,我们正式突破了障碍。

第三关:吃丝(初步尝试冥想,感知休息的节奏)。

1、问:这张照片和前一张有什么不同?

2、试着用冥想的`方法来表达第四层次吃丝:吃电影(巩固冥想的方式,感知休息的节奏)。试着用冥想的方法来表达电影是在第五层被吃掉的:丝绸片被吃掉(表达丝绸和电影被冥想吃掉),伴随着音乐一起表演,大胆的运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在。

第六关:吃土豆(小组完成儿歌),依次完成小组表演,吃蚕丝片。

音乐教学教案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xx”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音乐教学教案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

1、《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2、音乐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教学难点:

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欣赏法、谈话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高亢的西北腔》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来看这幅地图。谁能来说一说,我国的西北地区是指其中哪几个省份呢?

生: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

师:那又有谁知道,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又是如何的呢?

生: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师:正是因为这样的地形地貌,使得西北民歌形成了旋律高亢辽阔的特点。其中以“花。

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信天游”则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作品鉴赏。

(一)《上去高山望平川》。

1、风格特点。

生: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上下两个乐句的旋律线有何特点吗?

生:上句由高而低,再由低而高,下句由低而高,再由高而低,回环往复。

师:一唱三叹,使奔放高亢的气势和沉郁顿挫的情怀融为一体,也使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在流动的旋律中一览无余、直泻千里。

2、生:没有乐队伴奏,单靠人声来演绎,节奏比较自由。

3、生:具有浓郁的西北味?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浓郁西北味呢?从语言上看,它是用什么语言演唱的啊?对了方言演唱的。那演唱方式呢?跟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采用了真假声结合的方式。还有吗?还有什么原因。

生:加了很多村词。使得这西北味更加醇厚。

4、师:那我们把村词去掉呢?我们来念一念歌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容易——摘去难。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发现什么特点了吗?

生:上句采用2+2+3七言奇数句下句采用3+3+2八言偶数句。

两段歌词,第一段写景。第二段抒情。

生:好像在述说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受阻,

生:揭露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旧礼教迫使人们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

师:说的很好,所以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如何的?深沉的。但是深沉中我们又感到了坚定的力量。鼓励人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实现。

(二)《刨洋芋》。

1、简介。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着大家去山西挖土豆了。你们听农民在地里一边劳动一边还有歌声传来。

我们来感受下农民在劳作时心情是如何的?

生:收获后喜悦的心情。

2、思考歌词创作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特点。

生: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先用“土溜溜的蚂蚱”作起兴,而后进入真正要表现的主题“刨洋芋”。用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借景抒情。

3、那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唱一唱。(模唱)。

师:旋律可以分成几个短句呢?四个。

那四个短句有何联系区别呢?

生:都是以第一乐句旋律为基础,有的重复它,有的变化它。

师:这种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就叫做合头换尾或是换头合尾。这种创作手法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艺术美感。

4、复听歌曲并请2名同学上台作表演,表现劳动的情景和收获的心情。

6、听无伴奏女声合唱版的.歌曲。

(三)《脚夫调》。

生:从歌词上听出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2、师:那从旋律上是如何体现的呢?歌曲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一起即伏,呈下行状态结束在了调式主音上,正是这种下行表现了一种低沉、压抑、愤懑的心情。

3、歌手采用陕北方言,加了许多装饰音。

三、总结。

欣赏了这三首歌曲我们知道了,由于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际的黄色土地,自然环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作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又带着严峻和深沉。

四、拓展。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三首西北民歌,那你知道有哪些具有西北风味的通俗歌曲吗?

(1)《一无所有》(2)《黄土高坡》。

把知道的西北民歌及具有西北民歌特征的通俗歌曲的歌名写下来,完成书上的这张表格。

五、小结。

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这些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对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肩负起继承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音乐教学教案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并能准确地演唱。

:指导学生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

: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

多媒体、箫、钢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表演《音乐小屋》;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学生在《音乐小屋》的优美乐曲中进入音乐教室。

1、出示多媒体: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请看(多。

媒体展示漂亮的音乐小屋),这个小屋可不是一般的小屋,它可神奇了,你听,它在唱歌呢!(一遍欣赏)。

2、师:音乐小屋唱了些什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孩子们再听一遍)请仔细听:

3、师:音乐小屋里有好听的音乐,它欢迎你也欢迎我,欢迎我们大家一起去唱歌,去跳舞。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拍手,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快乐一起走进音乐小屋。(师范唱)。

4、师带领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师:音乐小屋里有你的快乐也有我的快乐,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来轻轻试唱一遍,找一找,你还有哪一句不太会唱。

6、根据学生情况,解决难点句。(重点解决一字多音的地方)。

7、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9、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提示学生,评价要说出为什么)。

10、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1、打开音乐书39页,让学生观看三条线上标记好islla三个唱名的位置。要求学生边唱边用手指在三条线上跳舞,感受三个音在线、间的位置。

2、学生边唱边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三个音的位置。

3、师弹琴唱唱名,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来。

4、生轻声随教师唱歌谱的唱名。

1、分小组为歌曲加入打击乐。

2、分组表演,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评价要有针对性,要说出为什么)。

师:除了节奏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导入欣赏)。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要做什么?

2、教师简介波尔卡舞是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乐曲欢快、流畅。

提示:在复听时注意为乐曲设计动作,相同的音调用相同的动作表示,用动作划分段落。

3、再听乐曲,将自己的感受用图形或线条画下来。

提示:相同的音乐应该怎样表示。

4、让学生小结这首乐曲的三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表演《箫》;编创与活动;聆听《青蛙音乐会》。

生随歌曲《音乐小屋》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师出示箫。若没有实物,可用图片代替)你认识它吗?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来补充。2、网上下载一首箫独奏曲,请学生欣赏。

1、完整聆听歌曲、随着歌声轻轻拍手,感受节拍、旋律。

提示:歌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听教师范唱。

3、学生随cai轻声哼唱。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在多媒体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唱歌。

6、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1、看课本43页,随琴唱一唱所出示的唱名。

2、学生分组用这几个音来创编旋律。

a、各组的创编由教师一一弹奏出来,全体学生共同演唱。

b、请同学们为箫写一首小曲子,然后请各组来表演。

1、静静地聆听全曲。提示: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

提示:说一说音乐有什么变化?请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简短地叙述你听到的音乐会。

3、再听音乐,跟着哼唱你喜欢的旋律,背唱一两句给同学听。

提示: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参与到青蛙音乐会中。启发学生自制乐器或用人声(学青蛙叫)加入到乐曲中,还要保持音乐的完整。

第八课《静静的》。

1、通过聆听,表演本课歌(乐)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

2、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

: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区别听到的音乐。

: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

:两课时第一课时。

:聆听《天鹅》、表演《小小摇篮曲》。

1、提问导入。

2、初听: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

4、讲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

5、复听乐曲,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

放观赏绘画音乐《天鹅》。(我们来看看美术大师是怎样理解刚才这首乐曲的)欣赏完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6、再次欣赏,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可随音乐做天鹅的动作,也可用颜色来表示,也可用线条来表现乐曲,还可以画一幅天鹅图。

1、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你能不能猜出这首歌曲应该在什么时候唱?(cai播放歌曲)。

3、让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歌曲。引导孩子们或轻轻拍手,或轻轻晃动身体,或闭上眼睛,用不同的方式来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音乐情绪。

4、老师来扮演妈妈,妈妈把这首歌曲唱给宝宝们听好吗?(师范唱)。

5、随琴模唱旋律。

6、朗读歌词。提示学生有感情、轻声地朗读。进入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7、听琴填唱歌词,有感情地轻声演唱全曲。虽然是轻声演唱,但每个字词都要交待清楚,而且每一小节第一拍要有强的内在力量,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8、编创动作边唱边。

1、分组试奏自带的铁丝、纸盒、杯子等物品,引导学生分辨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清脆。

2、动脑筋想一想,敲哪几件物品可以为歌曲伴奏,小组讨论如何来为歌曲伴奏。

教学内容:

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表演《月光光》。

教学过程: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击,是拍手、拍腿,还是拍手、拍腿、拍腿?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3、再听歌曲,让学生用碰钟、沙球伴奏,参与歌曲的表现。

1、师:月亮总是和静和美连在一起的。请同学们听听这首歌曲《月光光》。(多媒体播放歌曲)。

提示:这首歌曲是“静”的吗?为什么?

让学生分析,月光下原本是“静的”,但是人们夜晚纳凉,兴冲冲地夸赞家乡,而客观的“静”被打破了,夜晚变得热闹了。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好演唱的感情,理解“静静的”主题的不同含义。

2、听琴模唱,先听教师弹一遍,学生再轻声跟唱。

3、有感情地读歌词,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4、用听唱法很快学会歌曲。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分组选择好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各组分别上台演示,其他同学演唱歌曲,比一比哪一组的伴奏效果最好,师生共同进行简短的评价。

1、教师轻唱islla三个音,学生要手指五线谱上迅速的找出来。

2、在游戏中加入re音,边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各音的位置,边随琴唱。

3、让学生按规律在线谱是加入fasi两个音。继续进行游戏。

4、边做柯尔文手势边随琴唱,比一比,谁唱的准,谁的手势准确、漂亮。

5、随老师轻唱《月光光》的歌谱。

音乐教学教案

1.在两首相同主题,不同表现形象的歌乐曲中体会大海的变幻莫测。

2.能用图形表现出自己听到的不一样的海。

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磁带,录音机,钢琴。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聆听《大海摇篮》。

1.师课前将歌词板书出来,但留部分空白。

3.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在歌词中找出答案。

4.初听歌曲,仔细听将歌词补充完整。

5.复听歌曲。

设问:从歌中你感受到小朋友对大海是什么感情?

6.再次复听,生在“啊,大海摇篮”的地方一起演唱,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热爱。

7.小结:为什么作者把大海比作摇篮?

四.聆听《海上风暴》。

1.设问:你们见过大海的另一种模样吗?是什么样的?

2.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

设问:在音乐中你感受到大海有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

边听边引导学生想象,感受。

3.复听。

你能用线条表示出你此时听到的大海吗?

音乐教学教案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音乐教学教案

1.教歌曲《我家有几口》,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要求幼儿声音自然,不喊叫。

3.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多媒体、vcd《健康舞》、图片一张(爸爸、妈妈、我)、布娃娃一只。

2.录音机、音乐(磁带)《我是小班小朋友》、布娃娃、《小小手》、《来把门儿敲》、《我家有几口》。

3.小姑娘一名扮燕子姐姐布娃娃一只、房门一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爸爸、妈妈、还有我也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引导幼儿用拍手、点头动作来表现出休止符和间奏。

(一)幼儿在《我是小班小朋友》的音乐声中自信地跳入活动室,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尽情欢跳,能按照音乐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

(二)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

1.幼儿扮作小尾巴跟着老师来到小姐姐家门口。

来‘小尾巴’们,快跟着王老师,我带你们去拜访一位小姐姐,嘘,别让小姐姐听到了。(放音乐《布娃娃》)。

2.哎呀,小姐姐家的门还关着呢,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4.放音乐,幼儿边唱边敲门《来把门儿敲》。

5.小姐姐从门后迎出:欢迎、欢迎,欢迎小弟弟、小妹妹来到燕子姐姐家做客,请坐请坐。(放音乐《小小手》,幼儿拍手入座)。

(三)新授歌曲《我家有几口》。

1.老师:燕子姐姐,你的家真大,你家有几口?

2.燕子姐姐缓慢地说:我家有几口,让我扳指头,爸爸、妈妈、还有我(拍手,再加一个布娃娃,呦,有四口。(在多媒体上出示图片)。

3.师: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燕子姐姐家有四口,有四口,有哪四口?

4.幼儿回答:(爸爸、妈妈、还有我)再加一个谁呀?(幼儿回答)。

5.老师再次提问:来,让我扳指头,燕子姐姐家有几口。(幼儿回答)。

6.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二遍歌词。老师拍手:噢,太棒了,让我们一起说一说我家有几口。

7.燕子姐姐清唱二遍《我家有几口》。

燕子姐姐,你来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唱一唱《我家有几口》。

8.燕子姐姐真能干,让我们也来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幼儿跟老师唱二遍。

9.现在我请会扳指头,会唱歌的小朋友上来一起唱《我家有几口》。请个别幼儿上来。(放音乐伴奏)。

10.你们学得真快,还会拍手,表演了,现在我请小妹妹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小妹妹演唱二遍。

11.小妹妹们唱得多好啊,那小弟弟们也来表演一遍好吗?请小弟弟唱二遍。(拍手、嘿嘿、你真棒)。

12.现在,我们一起唱给客人老师听《我家有几口》。

(四)韵律活动《健康舞》。

1.今天我真开心,开心得不得了,不得了,了不得啦,我们都学会了一首新歌《我家有几口》,你们呢?很开心很开心很开心那怎样办呢?(跳舞)好,来放音乐。

2.师生一同跳健康舞。

音乐教学教案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音乐教学教案

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2、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音乐教学活动教案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内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1、中国武术的录像带,音乐磁带。

2、活动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

1、欣赏中国功夫。

——组织幼儿观看录像,欣赏中国武术。

——讨论: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

——请幼儿交流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2、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3、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组合,组织幼儿学习。

——听录音学做舞蹈动作,鼓励幼儿动作准确有力,学习表现中国武术的特点。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采用欣赏法、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对音乐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

了解“对唱”形式、“变换拍子”及壮族民族风俗,并能用优美、委婉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点】学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的风格。

【难点】一字多音的演唱。

钢琴、多媒体。

(一)新课导入。

播放电影《刘三姐》对歌视频片段,提问学生视频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周围的景色怎样,唱歌的人是谁,她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手。教师总结“视频当中的人们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开心地对歌,我们曾经学过“甲天下”的山水在广西桂林,这个美丽的地方不仅有迷人的风景,更居住着一群勤劳善良、乐观开朗的壮族人民。除了刚才播放的对歌歌曲,电影里还有另一首优美的歌曲《唱山歌》,接下来我们伴随这首歌曲,一起走进我们的桂林,走进壮族。”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教师设置问题: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进行总结:歌曲的情绪是优美、婉转地,速度为中速。

2、再次聆听歌曲,教师设置问题: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进行总结:歌曲是由2/4和3/4交替进行的,这样的节拍我们叫做“交换拍子”。

(三)探究学习。

1、学生学唱旋律,感受变换拍子的旋律特点;

2、找出旋律中的相似乐句,并根据特点划分乐句;

3、分乐句带入歌词,学唱歌曲,理解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4、观察歌词与旋律对应特点,找出“一字多音”,并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5、跟随钢琴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介绍壮族风俗歌会“歌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影片中人们的演唱形式和学生自己演唱歌曲的形式有什么不同,结合歌曲《唱山歌》总结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由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小组间的讨论交流。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唱山歌》,走进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桂林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动听的音乐以及善良的壮族人民。我们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我们除了要了解这些文化,还应该保护和传承我们国家的这些艺术瑰宝,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五、板书设计。

音乐教学教案

一、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二、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

音乐教学教案

一、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二、表演《洛列莱》。

三、编创与活动。

一、乐于主动了解本课所选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准确指导学生学唱旋律选段,准确哼唱并学习旋律的特有韵味.

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钢琴、三用机、多媒体。

《洛列莱》是与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铺成的一首叙事歌。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魔法师的弟子》又译《小巫师》。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改写的。

音乐教材、电子琴、电教媒体课件、录音机等。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演唱《洛列莱》。

1、师简介歌曲背景。歌曲是c大调的,带变化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的一首歌。曲调带有很浓厚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

2、师讲个故事。

3、播放歌曲范唱。

1)随琴声有感情的读歌词。

2)轻声试唱歌谱。

3)唱词。

4)完整演唱。

5)有感情的演唱。

4、师弹琴。

小结:下课。

1.聆听《魔法师的弟子》感受那优美奇妙的音乐。

2.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准确指导学生学唱洛列莱,准确视唱并学习旋律的特有韵味.

:同上.

:电子琴.录音机.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训练.

4.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范唱音乐.

2.随音乐打拍子.

3.仔细听范唱曲旋律.

4.分段进行模唱.

5.注意正确演唱.

6.唱好音乐的强.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速度较慢,谐谑曲主题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的念咒语,结尾表示魔法师回来了。

1、师简介乐曲背景。

2、师讲故事。

3、播放乐曲。

4、师请生谈感受。

5、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

主题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小结。

课题:聆听《黄鹤的故事》10-1。

1.聆听《黄鹤的故事》感受优美的乐曲曲调。

2.指导学于进行音乐创作,加强学生的音氏不素养,提刘学生的欣赏能力.

:准确指导学生学唱旋律选段,准确哼唱并学习旋律的特有韵味.

:电子琴.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

4.节奏训练.

5.导言.

二.基本部分:

1.介绍乐曲.

2.完整聆听乐曲《黄鹤的故事》.

3.说一说听乐曲的感受。

4.反复聆听。

5.一段段的模唱.

6.正确的进行模唱.

7.复唱《罗列莱》。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音乐教学教案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3)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重点:

1、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育爱心,并通过歌声表现出来。

2、听唱、模唱曲艺的唱腔,注意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并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3、初步了解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及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会学生感恩于生活,用爱心回报社会。

1、在演唱合唱歌曲时音高准确、声部和谐。

2、理解《梅花三弄》所表现得梅花刚毅、坚贞的品格。

3、组织好音乐活动,了解并热爱歌剧艺术。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第一周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第二周欣赏歌曲《爱星满天》学唱歌曲《欢乐颂》。

第三周学唱歌曲《说演弹唱》、学唱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第四周欣赏《小放风筝》、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欣赏《说大话》。

第五周学唱歌曲《阳光三叠》、欣赏重奏《阳光三叠》。

第六周学唱歌曲《渔舟唱晚》欣赏音乐《梅花三弄》。

第七周学唱歌曲《举杯祝福》欣赏音乐《嘎达梅林》。

第八周学唱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欣赏音乐《爱我中华》活动。

第九周学唱歌曲《杜鹃花》、《什么结子高又高》。

第十周欣赏音乐《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欣赏《卡门序曲》。

第十一周欣赏《回忆》活动《色彩斑斓的歌剧艺术》。

第十二周学唱歌曲《猜一束鲜花送给你》、《同一首歌》。

第十三周欣赏《告别时刻》、《老友进行曲》活动《毕业晚会》。

第十四------十六周自选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音乐教学活动教案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音乐教学教案

生:“留下太阳吧……给沙漠给沙漠”是领唱,“留下绿洲……留给我和妈妈”是齐唱。

师:再听歌曲,判断他回答得是否正确?(播放歌曲范唱)。

生:(肯定解答)回答正确。

师:小组合作讨论、创编,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然后随着音乐即兴演奏、表演。

(小组讨论并展示)。

生1组:一个领唱,四人齐唱,三人伴奏。

生2组:两人齐唱,四人伴舞,二人伴奏。

生:(大声自信的)我来领唱。其他同学表演伴奏。

(播放伴奏,师生共同演唱)。

师: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吗?

生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生2:我要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时时宣传环保,处处宣传环保。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希望大家能赶快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

生:伴着歌曲《留给我》优美的旋律走出教室。

音乐教学教案

1、1、认识影视音乐的体裁种类,了解各自在影视剧中的作用,在教师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了解和熟悉经典的影视音乐,激发学生对影视音乐的进一关注。教学重点、难点:

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音乐鉴赏的本意为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或者是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随着近些年各类音乐的创新与突破,市场上的音乐作品也是丰富多彩,为人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丰盛的'听觉盛宴。

音乐素有王冠之称,它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的感情,间接的反应社会生活的艺术。

(一)、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点:

1、先秦音乐——《诗经》。

诗经的风、雅、颂:“风土之音”、“朝廷之音”、红庙之音、“宗庙之音”

民间歌曲、宫廷歌曲、祭祀歌曲。

先秦音乐的律掉与乐器发展:

“五声”—宫、商、用、徵、羽。

“八音”—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江乐器分为八个泪奔,曾侯乙编钟。

2、汉魏乐府及汉魏音乐:

乐府、李延年和司马相如、北狄和西域。

《上邪》《广陵散》。

3、唐宋音乐:

“教坊””梨园”《霓裳舞衣曲》、《渭城曲》。

曲子词:又称长短句,“曲子”就是曲调,“词”即歌词,合起来指一种新型的艺术歌曲,所以称作“曲词”

4、明清音乐:

民歌——《水浒传》中的《赤日炎炎》。

5、近代音乐。

(1)、江南丝竹(2)广东音乐:《紫竹调》与《步步高》。

(二)西方音乐与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点:

1、古代巴洛克时期:《荷马史诗》。

意大利歌剧(蒙特·威尔第),提倡“激情风格”,提琴制作。

巴赫——伟大的宗教艺术家,《意大利协奏曲》“近代音乐之父”

2、古典主义时期: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3、浪漫主义时期:

早期代表人物:韦伯、舒伯特、门特耳松(发现巴赫)。

德国、奥地利、德国作曲家.

舒曼——德国作曲家。

肖邦——波兰作曲家。

4、现代主义音乐:略。

1、旋律:又叫曲调,它由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音线组成。旋律被称为音乐的灵魂。

2、节奏:指不同长短时值音符有组织的序列,节奏被称为音乐的生命。

3、音色:也被称为音品,音质,是不同的发声体(人的声节或乐器)所发出的乐音的色彩特质,或是不同的音乐组合的音响构成的音质的特色。

4、和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乐按一定的规律结合同时发出的音响.

按时代分可分为古典音乐很和现代音乐。

按作品有无标题可分为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

风格分为:1、民间音乐: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即兴创作,自发产生,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音乐,它主要形式是民歌和民族器乐。

2、艺术音乐:艺术音乐又称为“严肃音乐”是指专业作曲家,表演家,演唱,演奏的音乐,讲究特定艺术技巧,追求某种艺术风格,富于深刻内容。

3、通俗音乐:又称流行音乐,是20世纪兴起的介于艺术音乐与民间音乐之间的一种通俗易懂,篇幅短小,娱乐性强的音乐。

1、听觉感受的敏捷性: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效应。音乐是“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