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师先进事迹材料(模板15篇)

时间:2023-11-28 22:03:37 作者:灵魂曲

通过整理和归纳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经验,为今后的行为和决策提供参考。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事迹材料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儿科护士的先进事迹材料

她在医院里算是老同志了,却还是保持着如火的热情。

程丽惠1995年调入我院。在20年的护理生涯中,以病人为中心,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得到了同事和患者们的好评。

每天早上七时半,程丽惠以整洁的着装,灿烂的微笑准时出现在儿科病房,向每一个患儿及家属说一声“早上好”,开始一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位患儿的护理查房,积极与患儿及家长沟通交流,不断改进工作。工作至今,从未有任何投诉发生,曾多次在年度医德考评中考评优秀。

在儿科做好一个责任护士,扎实的静脉穿刺技术必不可少。程丽惠胆大心细,动作娴熟,沟通良好,基本上一针见血,获得患儿、家长和同事的肯定。除了苦练基本功,她认真研读专业书本、护理论文,为自己充电,已取得本科文凭。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曾到省妇保健院进修新生儿监护,外出参加浙江省儿科护理年会,了解本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发展,努力为临床服务。

带教上,程丽惠在2019年开始担任儿科病房总带教(护士)工作,爱护每一个实习同学,每一位新同事,关心她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按照她们的天性层次因人施教,系统地进行护理学习和操作训练,带教时始终坚持“放手不放眼”,严防差错,2019年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看着一个个年轻的护士成长起来,对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对护理从懵懂到热爱,她觉得欣慰,觉得骄傲。看着每一位患儿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走出儿科病房,她觉得高兴,觉得幸福。

女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护理专业大专学历现在池州市二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1999年,中学毕业后的顺利考上了原巢湖卫校。在校期间,她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2019年,她通过考试成为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理员。

2019年8月,考取相关专业资质证书后,成了该院肿瘤科的一名护士。同年12月,被调到儿科。此后,她一直呆在在儿科。有人说,儿科护士是最难做的。现在的孩子在每家都是个宝,作为儿科护士,工作中遭遇病人家属的责难是常有的事。

清楚地记得,在她怀孕三个多月时,那次被病人指着鼻子大骂的经历。当时,早班中班连上的刚到值班室,就听到一个病床的铃声在响,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病人的吊水完了,她赶紧跑去配药。

由于儿童输液都是现配现输,几分钟后,拿着配好的药水赶到病房。可看到过去,孩子的父亲立即咆哮起来,他指着鼻子大骂。原来他按铃并不是水吊完了,而是输液皮条掉了下来,要求护士去处理。

孩子的父亲骂了一会儿,依旧没有停止的意思,直到将他反应的问题处理好,他依然用手指着不停责骂。那一次,感到特别委屈的当场被骂哭了。此次事件之后,深感,作为一名儿科护士,肩上的责任要更重,平时工作也更认真了。

多年来,在儿科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护理工作无一差错,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堪称为优秀的白衣天使,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和爱戴的好护士。她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不怕脏,不怕累,遇有危重病人总是闻迅赶来,主动参与抢救,对于周围静脉采血或输液困难的患儿,她能以精湛的技术一针见血,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作为一名护士,不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协助护士长搞好病区管理,做好下级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她不仅在技术上带和教,还从做人的基本道理,做人的准则给护生们讲解,言传身教,使护生们不仅学到了护理技术,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就是这样不断的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为人们服务的本领。

2019年3月23日下午3点左右,家住墩上街道步岭村64岁周友如老人上街去买稻种,骑电瓶车行至茅坦街邮电局附近时,发现前方有一个90多岁的老妇人,周友如当时想避开她。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并且很慌张,周友如眼看着要撞上她,马上紧急刹车,刹车后不料车轮打滑,当时周友如整个人失去平衡摔了出去,被摔出后周友如头部着地当场昏厥。

此时,在娘家休产假的池州市二院儿科护士恰巧途径此地,发现昏迷不醒的周友如,她二话不说,推开手推车中三个多月大的宝宝,快步上前,并马上招呼周围围观群众将老人抬到平地。立即跪在地上,双手交叉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术。但任凭她怎么按压,老人丝毫没有反应,围观群众响起了放弃声、质疑声。但是并未放弃,经过十多分钟的心脏复苏术后,奇迹终于发生了!两次人工呼吸后,老人发出了呻吟声,手脚也有了感觉。她马上叫人找车把老人送到了茅坦卫生院,经卫生院治疗一个小时后,老人完全清醒。

3月29日上午,被救老人周友如给所在单位池州市二院送来一面锦旗“起死回生,终身感恩”。

在安徽省级媒体新安晚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对勇救昏迷老人的行为进行了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国内众多知名网站的纷纷关注并转载。引来网友如潮的赞扬声。

“在物欲横流的如今,很多人遇上这种情况唯恐避之不及。此事让人不胜感慨,愿好人一生平安、多福”。

另一位声称目睹了救人现场的池州网友评论说,徐护士在救人时,“我和很多人都认为是老人的女儿,我想她在抢救时根本不会想到有人赞扬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说真的,晓霞做这样的好事我们一点不觉得奇怪。她平时就是个善良、朴实、热心的老实人。”一些同事评价说。

为了表彰先进事迹,共青团池州市委及池州市妇联先后授予“全市优秀共青团员”及“池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中共池州市委办公室、池州市政府办公室还专门发文,在该市全市范围广泛开展向“最美女护士”学习活动。

随后,在安徽省文明办公布的3月份全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中,“最美女护士”勇救昏迷花甲老人的事迹顺利入选。在6月1日公布的5月份“中国好人”榜中,成功入选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9月25日,出席池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最美池州人”颁奖典礼,并荣获“最美池州人”荣誉称号;同年12月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颁发的“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事后曾有人问,假如老人救不过来你还会去救吗?当时肯定的说,当然会去救,因为一个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就是要义无反顾地去救人。即使救不活昏死老人,但他的家属也一定会理解,目睹事件始末的群众也一定会出来讲话。“我坚信这个社会富有正义感、心地善良的人还是多的”。

面对方方面面的荣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事真的没什么,当时救人完全是出于一种做人的本能和职业的本能,我也没想到那么多。现在各方面这么赞扬我,我真搞得很不好意思了。”

面对媒体的采访时,朴实的一再强调,“当时正好被我遇到了,若是我的其他同事或同行遇到了,肯定也会和我一样义无反顾的上前去救人的。今后若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肯定还会毫不犹豫的上前救人。”

虽然社会高度关注此次救人事件,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由于医院儿科人手紧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提前结束了产假回到工作岗位,体现出一名护理人员一贯训练有素、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说,做护士工作的确很辛苦,甚至有时候还遭遇家长的不理解,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她会坚持将压力变为动力,时时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最饱满的热情、最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对待工作,继续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人道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社区医师先进事迹材料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么一位年轻的女医师,她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时刻做到临床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本技能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正是因为一种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信念的鼓舞下,在社区医生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勤勉,她被评为优秀社区责任医生荣誉称号。她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

精心呵护每一位患者

今年40岁的**,19xx年6月毕业于**医科大学临床医疗,20xx年1月起进入**社区服务中心从事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感觉到社区糖尿病、高血压的随访工作很简单,枯燥乏味,缺乏技术含量,而全国、糖尿病、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工作的实施,使她的态度彻底改变了。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她了解到,糖尿病、高血压是中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更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严重危害到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以此为契机,开展社区糖尿病、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工作。她认真学习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糖尿病预防知识》等,积极参加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培训,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全身心投入到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

经过七年的努力工作,她成为了一名专门治疗慢性病的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按片区划分管理,主要负责**社区、**社区、**社区、**社区等。作为责任医生,**和她的同事们经常入户随访、健康宣教。

她每年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1700多人。社区医护人员还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全部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并登记到随访管理表,做到定期随访,在进行随访时各自负起责任,完成随访工作。合作是指高血压患者有问题时都要告知责任医生,要由责任医生解决;入户随访时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积极配合,杜绝互相推托。通过这样的随访管理方式,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知晓率均达到了100%,控制率达到98%。

把一方群众服务好,这是**朴素的从医目标。她的手机24小时开通,随时接受群众电话咨询。作为医院基本医疗的业务骨干,**担任着大量的门诊工作,每天接诊的病人络绎不绝,还要参与住院病人的收治等工作。无论工作多繁重,她对待病人的爱心和责任心不变。她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加班加点,认真接待,细致诊疗,以自己的默默奉献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医师先进事迹材料

睡觉了不能玩手机。

2.上语文课了,怎么还能折纸呢?

上语文课不能折纸。

3.难道可以在教室里到处乱跑吗?

不可以在教室里到处乱跑。

4.爬树难道不危险吗?

爬树很危险。

5.你都长蛀牙了,怎么还能吃糖呢?

你长蛀牙了,不能吃糖。

6.你都没刷牙,怎么就睡觉了呢?

你没有刷牙,不能睡觉。

7.今天雨下的这么大,你怎么没带伞?

今天的雨下的这么大,你没有带伞。

8.天都黑了,难道还能出去玩?

天黑了,不能出去玩。

9.难道这个字你不会写吗?

这个字你会。

10.你这样做是不对的,难道你不知道吗?

你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11.难道我不会踢足球吗?

我会踢足球。

12.难道不认真学习,会有好成绩吗?

认真学习就会有好成绩。

13.垃圾桶里的垃圾都满了,你难道还不打算去倒?

垃圾桶的垃圾满了,要去倒了。

14.夏天的太阳难道不像一个大火球吗?

夏天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15.你难道不应该关心同学吗?

你应该关心同学。

16.刚吃完饭,难道你就饿了吗?

刚吃完饭,你就饿了。

17.考试考了100分,难道爸爸妈妈没有表扬你?

考试考了100分,爸爸妈妈表扬你了。

18.天气那么好,难道你不打算出去玩吗?

天气那么好,你要出去玩。

19.北京难道不冷吗?

北京不冷。

20.头发都那么长了,难道你还不去理吗?

头发那么长,要去理了。

21.前方有个小房子,不正是我的家吗?

前方的小房子是我的家。

22.前面那个骑车的人,不正是我的爷爷吗?

前面骑车的人是我的爷爷。

23.小鸟怎么不会飞呢?

小鸟会飞。

24.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可以治。

25.难道自行车还能跑过汽车?

自行车跑不过汽车。

26.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27.没写完作业,难道能出去玩吗?

没写完作业不能出去完玩。

28.这本书不正是你的吗?

这本书是你的。

29.你的作业难道还不打算写吗?

你的作业要写。

30.小妹妹难道不可爱吗?

小妹妹很可爱。

31.桃花难道不是春天开的吗?

桃花是在春天开的。

32.草地上的小草,难道能数得清吗?

草地上的小草数不清。

医师先进事迹材料

李xx放弃优渥的国外生活,毅然回到祖国,洋溢着“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热忱。回国后,不畏麻风病魔,克服艰难险阻,坚持一线调研,严谨细致开展临床试验,科学稳妥进行治疗,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成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防治经验在全球推广,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李xx从1978年起与麻风病结缘,将毕生精力献给麻风病研究,李xx说:“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就决不回头。”“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正是因为她表现出能够治愈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为麻风患者带去“新生”。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2023年12月27日,已经95岁高龄的李xx终于梦想成真,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李xx说:“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做工作、一次次赶赴、一次次与患者面对面,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信仰。

麻风病过去是可致残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慌。李xx说:“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李xx不光这样说,更注重实际行动。为了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她走家串户,不辞劳苦,直面病魔,直接接触病人,见到老病人,她总是亲切地拍拍肩膀,甚至还主动拥抱,李xx用人间大爱诠释了护佑苍生、勇于攀登的医者仁心,也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023年,李xx获得首届“中国麻风防治终身成就奖”。

乡镇医师先进事迹材料

王晓玲,仪征市新集镇八桥村村医。四十多岁的她,看上去还是那么文静、干练、充满青春的朝气。一直以来,王晓玲都是父母心中的乖乖女,姐姐眼里的甜小妹。谁也不曾想到,有朝一日,她会成为八桥村民心中最为亲切的“自家人”——她是一位技术娴熟的护士,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医生,更是一位让人放心暖心的导医顾问。

王晓玲,可谓出生在“医学世家”,父母都是医生,后来姐姐也选择了医疗职业。也许是成长环境的潜移默化,也许是骨子里的热爱,初中毕业时的王晓玲很自然地选择卫校。三年的孜孜不倦,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顺利地成为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

原本只是为了到村里去锻炼锻炼的她,一去竟然就成了永远。当年身为镇卫生院院长的父亲,若为自己的宝贝女儿调动一下工作,绝非难事,然而,王晓玲一次次地婉言谢绝父亲的关心。

王晓玲从事村医二十多年来,带着那份青春的热情、医者的仁心以及那份难舍的责任,默默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和平安。

面对一直不变的平淡,每天都一样的环境和工作,王晓玲保持着一样的细致耐心、严谨务实工作作风。门诊出诊、打针治疗、微信咨询……二十多年来,王晓玲对村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为她在百姓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也是多年后,当父亲屡屡听见别人在自己面前亲切地称王晓玲为“二先生”时,那颗可怜的悬着的“父母心”才算放下了,从此,父亲也给了王晓玲许多许多的支持和帮助。

现在,王晓玲成了家,也有了孩子,可繁琐的工作常常使她疏于对家庭的照顾。她说,每当面对丈夫和孩子时,她能读出他们眼中的理解和关心,可越是这样,她自己心里越愧疚。她知道,一边是家庭,一边是工作,她得用心。

王晓玲深切地知道,在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对于村医的工作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满足工作需要。

可以说,王晓玲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没有间断过学习,她珍惜每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订阅医学刊物,收集医疗视频、图册,既能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能寻找机会请教专家名医。对王晓玲来说,多年来,晚上陪伴儿子一起学习,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让她感到幸福得习惯。

由于王晓玲的不懈努力,她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去年在“卫计委”举办的技能竞赛中,她夺得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

农村卫生所,在那些上了年纪出行不便的病人眼里,在整天忙于劳作的村民眼里,它就是一盏黑夜里的明灯,它能给人温暖,给人希望。农村卫生所服务村民,预防治疗相结合,能有效治疗一些常见病、小病,既缓解大医院的压力,又方便了人民群众。因此,加强我国农村医疗事业的建设,是新时期党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的重要战略安排。

王晓玲身为村医,自然明白自己的责任,二十多年来,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总能积极认真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工作,尽心尽职做好农村医疗事业的守灯人。每天,王晓玲早上六点多钟就去上班,中午也不休息,还要利用内网录入资料,晚上六点多才能下班,到家时间一般要在七八点钟左右。她从不抱怨。

每天,王晓玲面对五六十个门诊病人,她总能热情接待,精心诊治;面对上门诊治的病人,她从不爽约,细心服务;面对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村民,她手机时时畅通,随时连线。

王晓玲是一个有心人,她为村民服务,不怕苦,不嫌累,她根据村民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村医王晓玲对工作的责任心,对村民的爱心,还有她过硬的技术,为她赢得八桥村村民的信任,八桥村村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签约率在仪征市名列前茅。

二十多年来,王晓玲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也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卫生室应有的作用。

乡镇医师先进事迹材料

今年56岁的徐可相是山亭区店子镇鹁鸽崖村卫生所的一名乡村医生,自1975年1月在滕县卫校毕业后,一直扎根于农村卫生事业。38年来他用真情服务老百姓,用行动报答村民,始终履行着救死扶伤地神圣职责而无怨无悔。他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深得镇卫生院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认可。2011年,按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为了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他自筹资金十余万元,建设了一处面积约120平米的标准卫生室,当地村民常见病、多发病均可就地得到治疗,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工作目标,较大程度缓解了群众就医难问题。

2003年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徐可相医生积极响应“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号召,投身到抗击非典第一线。为了让群众早日了解非典,掌握非典预防知识,他通过村委会大喇叭、黑板报、张贴标语、义务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防治非典知识宣传。有时还挨家挨户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尽量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配合镇卫生院积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登记和劝阻回乡工作,免费发放体温表进行排查,自己配制了抗病毒中草药为群众免费服用。由于他身先士卒、不怕危险,终于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他所负责的辖区,无一例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的事情发生,为全镇乃至全区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徐可相认为,仅有为村民解除病痛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牢固的医疗技术功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带来便利和实惠。行医生涯近40年,他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技术水平,经他治愈的各类患者成千上万,深得群众敬仰。他经常自费购买大量医药类书籍刻苦研读,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仔细翻阅,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即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也从未放弃过。

2009年1月26日(新年正月初一)凌晨两点,正值数九寒天,一阵急促地电话铃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本村一位张姓小孩突发高烧需要治疗。他放下电话二话没说,背起药箱就冲出家门。一路上寒风呼啸,冻得他直打哆嗦。由于天黑道路泥滑,走着走着,他一不小心摔倒在泥地上,弄得全身都是泥,腿被刮伤两处,但他顾不了伤痛,爬起来就继续往病人家里跑去。赶到时发现小孩已处于高热惊厥,于是就急忙给予退热、解痉、针刺人中、静脉输液等治疗。由于病情严重需要输注三瓶液体,他就一直陪护到输液完毕,直至小孩病情好转才放心离开。此时已是早上六点多钟,天已经蒙蒙发亮,左邻右舍都在“噼里啪啦”地燃放着新年鞭炮,可徐可相连处理伤口都未来得及,累得他一头倒在床上便呼呼大睡。类似这种情况,一年四季到头随时都可以碰到。他在卫生室上班时,跟本不分昼夜,实行二十四小时全天候诊值守,就是凭着他这种过硬的医学功底,扎实的的业务技能,优良的服务态度,得到了各位村民的普遍赞誉。

他看病时时为困难病人着想,治疗时尽量使用既便宜又能保证治疗效果的药品。上门服务时从来不收出诊费,对特别困难的患者主动免除医药费,每年下来减免医药费用就达到两三千元。他心系村民的安危冷暖,始终奉行的宗旨是治病救人,扶贫济困。作为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仅靠辛勤劳动创造一点微薄收入,他生活地并不宽裕,但能为本村群众服务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从医以来未出现过重大差错和医疗事故,也从未接到过任何患者的投诉。

徐可相从医38年以来,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积极参与防疫保健工作,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贯方针,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重点。他深知这一道理的重要性,始终把卫生防疫工作挂在心上。他时常给村民宣传防疫的重要性,防重于治的方针政策。基于他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防疫工作的关注、了解和认识。他身体力行迎难而上,一股子倔劲,使全村的防疫保健工作在全镇处于领先水平,受到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肯定。他先后获得店子镇“先进个人”、店子镇“个人显著贡献者”、山亭区“优秀乡医”、山亭区“十佳乡医”等荣誉称号,所在卫生室被评为店子镇“先进卫生室”;2011年被评为山亭区“先进卫生室”。

徐医生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乡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多为国家出点力,为村民办点实事是应该的。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他感到无上光荣。

乡镇医师先进事迹材料

刘欢,女,1990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蒲县化乐卫生院,于2014年收到了上级的聘任,正式成为化乐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

刘欢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从小便看到村民忍受疾病折磨,目睹了许多的悲欢离合,看到很多老百姓因为贫穷看不起病,许多人只能放弃生命慢慢等死,治病救人的念头便在她心里萌发。那时她就想,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努力学习医术,用最便宜的药,最准确的诊断,最热情的服务为村民减轻痛苦,减轻经济负担。

立足农村,刘欢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她扎根乡村,多年如一日,用真情做事,用爱心服务,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其事迹主要体现在:

刘欢为负责辖区内的所有老百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慢性病患者、35岁以上高危人群、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入户做健康检查,为村民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入户为辖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协议书,做到一户不落,详细为居民讲解签约协议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

2017年为辖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签双签约协议书,定时为贫困户进行随访和政策宣传。

由于村民对预防接种的认知不够,没有主动接种意识,于是刘欢拿着预防接种的宣传资料挨家挨户的宣传。慢慢地,村民们意识到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到了接种的时间就会主动到卫生室找她。

村里朱小峰家的孩子,从小患上自闭症,不和小朋友接触玩耍,刘欢一有空就去他家看他,启发他,进行心理引导,慢慢地孩子会笑了,性格开朗起来,他的妈妈逢人就说“这是刘欢的功劳”。

村民乔文秀由于脑梗后遗症、颈椎腰椎疼痛,常年躺在床上行动不便。无论刮风下雨,刘欢按时给老人送药。去老人家要经过一条石头小路,坑洼不平非常难。有一次由于天黑又下着雨,刘欢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也磕破了疼得直冒汗,但想到病人的痛苦,她咬着牙坚持走到老人家,喂药,按摩,还给老人做汤面。

村里还有一个由于车祸导致多年瘫痪在床的杨九锁,刘欢也经常给他上门送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他和他的爱人逢人就说“村里有这样一个医生是大家的福气”。

村民卫天保、卫红鱼老两口由于年纪大了,再加上有心脏病,生活不能自理,虽有儿女轮流伺候,但有时也忙不过来,就打电话让刘欢送药问诊,她二话不说就去了,她时常想“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初心”。

2020年新冠肺炎来袭,刘欢和村委工作人员共同挨家挨户去排查、宣传、测量体温、发口罩、给村里撒消毒药,告知大家没事不要出门,村民们都说:“你就放心吧,我们绝不给国家添乱”。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刘欢情系农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为确保乡亲们的身心健康,用爱心传递真情,用关爱奉献着青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一个普通乡村医生的诺言和标准。

儿科护士先进事迹材料

她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认真学习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使自己很快地得到了全面提高,并迅速成为了科室的主力,曾于2004年代表鹤岗市参加黑龙江省护理技能比赛获“省技术能手称号”,2002年参加院“护士礼仪”风采比赛获第一名,同年获岗位技术练兵“全能第二名”,2004年参加市“5.12”护士节护理知识竞赛获第二名,护理技术大赛“技术指导奖”,2005年参加鹤岗市护理技术比赛第一名,并于2005年派往天津学习先进的人性化服务流程,并应用到临床优秀护士先进事迹工作中。

一、爱岗敬业善于学习。

儿科的工作不同于其他成人科室,细小而琐碎,加之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护理上需要更加细心,技术上需要更加精湛,她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头脑,参加护理本科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大量学习理论笔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迅速成为一名护理工作的姣姣者。一次,一个五个月大的患儿状态欠佳,哭闹、呕吐来就诊,透视化验均无异常,在静点观察中细心的她发现孩子大便中带有少许果酱样便,家长并没有在意,但她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所看过的病例,联想到可能有肠套叠,随即她把病情反映到医生那里,通过再次透视,结果诊断为肠套叠,立即转到外科治疗,优秀护士事迹为患儿争取到宝贵的手术时间。

二、无私奉献勇于进取。

***用自己的那份真诚和耐心对待每一位患儿,成功地担起了阿姨的角色,与他们交流、谈心、接触,不分生人熟人、有钱、没钱都一样对待,用那颗炽热的心去温暖每一个人,一次下半夜三点多,一位农村妇女抱着发高烧的孩子来打针,可身上仅带了30元钱,离用药的费用差的很多,看到这种情形,***便从自己的兜里掏出100元钱,替妇女交上了医药费,病情稳定后,她又为孩子煮了碗方便面喂她吃下,感动的那位农村妇女流出了眼泪。一个秋天的下午,护士先进事迹一位化脓性脑膜炎的孩子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整个病房都弥漫着极度难闻的臭味,家长都走不上去,可***冲在前面为孩子擦屎,擦尿、换尿布,家属看了很惭愧围上来一起忙活着,她又亲自动手教会家属如何护理,直到晚上九点才回家,这让家长感动不已,随即从兜里掏出500元钱往她手里塞,却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却说:“让每一个患儿早日康复,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事事冲在前,非典重要时期,她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第一个递上了请战书,随时听从院里安排;由于儿科工作比较繁忙,一年一度的休假她都放弃了,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除夕之夜家人团聚的日子她主动值班,她说:“我没成家,没什么事情,我来值。”就这样她连续三年的三十之夜没有与家人团聚。

三、

拓宽思想勇于创新。

医师先进事迹材料

小云,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xx省xx县温泉镇榆树村人。自1993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17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超多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一天上门就诊的病人十分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1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简单愉快的节日。

多一份期望,他继续拉着车沿着公路向前跑着,一百米、两百米、四五百米又过去了。最后见到了闪烁着的绿色灯影,车来了,车来了,病人最后得救了。

爱心是小云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多年来,他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万元,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达五万余元,可他从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对于大病就医困难户更是伸出援助之手,同村村民金友旺年过六旬,妻子早年过世,20xx年其老母亲和39岁的儿子相继离开人世。同年八月,九岁的孙子头痛经县医院诊断为脑瘤,需要省级医院手术治疗。生活如此捉弄人,此时金友旺家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支付如此高额的手术费用。孙子活着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没办法他只好拖着虚弱的身躯四处乞讨。小云医生得知此状况,当晚和村民汪仁国一起赶往县医院看望患儿金勋杨,当场捐赠人民币一千二百元,并安慰金友旺不好急,大家一起想办法共度难关。第二天小云医生便和汪仁国立即复印求救告示,四处张贴,向社会伸救援之手,救救孩子,短短数日就收到社会各方捐款两万余元,帮忙小勋杨顺利的完成了前期肿瘤摘除手术。之后通过媒体的力量,小勋杨被一家大医院免费做了后期手术。因此小云医生还免除了金友旺家多年来数百元的欠款。

由于他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小云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20xx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小云同志被选为第一届村卫生室主任,他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用心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由于过度疲劳,20xx年9月小云医生经县医院诊断为频发室早、左心室功能不全,需要住院治疗,在同事和家人的。再三嘱咐下,只住院了三天,便带病回到村卫生室坚守岗位,有时白天太忙了只好深夜回家自己给自己扎针挂水,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涟涟,可怎样劝说他就是不听,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病情才得到基本缓解。

今年我县做为医改首批试点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一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小云医生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心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坚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小云同志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11月,小云同志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就应引小云同志为自豪,以小云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我们要把小王医生的精神发扬光大,以新的姿态、新的作风努力塑造卫生行业新形象,为卫生事业贡献毕生的力量!

卫生院儿科主任年阻击疫情先进事迹材料例文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事迹材料。

范文。

卫生院儿科主任2020年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2020年,原本是一个平安祥和的新年,当大家都对美好的2020充满希望和期盼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

人们看到,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那么一群人,抛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为抗击疫情挺身而出。主劢放弃春节休假,投入到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xx镇中心卫生院儿科主任xx就是这其中每一年冬季都是流感好发高发季节,儿科病房更是爆满,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儿科医生队伍随着周边就诊患者的需求也是扩大很多,所有的儿科护士均受过与业留置针护理培训。儿科在xx主任的领导下,已经成为了小有特色的科室,20xx年被评为“xx市特色与科”。在院周会上,也多次得到领导们的肯定。

2020月23日,我院阻击疫情战役正式打响,24小时发热门诊准备运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儿科xx主任义无反顾主劢请战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第一线。积极响应区卫健委号召,服从医院领导安排,认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控制落实工作。

xx主任带领全科室同事积极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培训,开导新来的医生,克服心理压力,如何面对这次疫情,正确处理应急事件,鼓舞大家士气。为了维持科室的工作正常轮转,儿科主任和科室成员一起丌计个人得失,利用休息时间主劢请战,冲在新冠肺炎防控第一线。

门诊办公室里始终是患者丌断,超强度的工作没有吃过一次准点饭。把本该该休息的时间主劢留给更为危险的防控第一线,xx任从无任何怨言。在一次聊天中得知,xx主任升级做爷爷了,原本打算年前给小孙女办满月酒的,因为这次流感丌光没办,为了小宝宝的健康,xx主任已经十几天没见小孙女了,他说,我每天接触那么多发热患者,丌想让孩子有点啥,刚刚享受天伦乊乐就要隔离,心里说丌出的酸楚。

没事的时候就拿起手机看看家人群里有没有小宝宝的视频,忍丌住拿给同事看,小家伙几天没见又迚步了呢!

家中还有90岁高龄老母亲,因工作忙,丌能回家照顾,只好送到亲戚家代为照顾。

舍小家,为大家,为xx主任点赞,为在一线上战斗的无名小将们点赞,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团聚,小小的隔离,大大的爱!

xx主任的感人事迹,生劢地诠释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关键时期的使命不担当。

医师先进事迹材料

“护理仁心思患者,披星戴月我回迟。”这句话远远道不尽呼吸内科纤支镜室介入组专职护士、主管护师小邓早出晚归的艰辛付出。见到她的那刻,怎么也不能把面前这个温柔秀气的女子和人们心目中做事风风火火,独挑大梁的主管护师形象联系到一块。组里都称37岁的她“邓姐”,她在这个团队是老队员了,也是呼吸内科纤支镜室唯一的一名专职护士。周日能休息已经很满足了。

小肖是湘西的一名女教师,69岁,支气管出现畸形,大量细胞坏死,气管下段腐烂发白,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癌,数次治疗无果后,她几乎绝望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肺病组,经科主任刘志光反复检查后,确诊为内膜结核。小肖重新燃起了希望,接受了一系列治疗。小邓见老人总是顾虑重重,不厌其烦地开导她,下班也一定要叮嘱老人几句才放心离开。几次手术后,老人慢慢有所好转,在她眼里怎么看小邓有如自己的亲闺女一般。老人每次来复诊一定要带些土鸡蛋来,无论小邓怎么推脱,她仍然执意要送,面对老人的慈爱,小邓索性认了这位“妈妈”。十多次的氩气、冷冻、高频电的治疗后,在4月11日的最后一次复查中发现,她的内膜结核奇迹般地痊愈了,小邓高兴得像个孩子。小肖却拉着“女儿”的手老泪纵横,“孩子,我这一辈子都记得你!”汉寿的叶新花,也是一名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她的`亲戚在网上看到网友发帖称赞该院介入肺病组有个独门秘籍:经支气管镜选择性大容量肺灌洗新技术效果很不错,于是介绍她前来治疗,治疗一次病情略有好转后她却准备回家,小邓很是诧异,特意找患者问个究竟,原来叶新花经济状况不好。小邓将情况及时反映,医院决定对患者减免费用,在门诊治疗。经过数十次治疗,见到复查诊断上清晰的痊愈报告,叶新花激动万分地对小邓说,“要不是你帮我,我恐怕已经没希望了!”

她有一双长满茧子的手,小邓曾经有一双芊芊玉手,十指修长,温柔如水。曾经的全家福照片上,她白皙娟秀的双手,叠放在她女儿的胸前,真是让人羡慕。而做完消毒工作后的她脱下手套,一双手又红又肿,粗糙无比,每个指节都长出了硬茧。长年累月的护士工作,特别是近两年在纤支镜室的超负荷工作,小邓的手已不再秀气。可她并不在乎,“我的手粗糙了,病人的气管支气管通了,呼吸顺畅了,病人的肺清透了,煤渣、石棉洗出来了……”纤支镜室也从以前院感科眼里的“老大难”变成了现在的标兵单位。

对于小邓每天的加班,家人早已习以为常,豁达的丈夫能够体谅她,工作之余总是尽量争取早点回家做家务。十三岁的女儿也很懂事,小小年纪自理能力很强。“老公从没因为我加班抱怨过,”小邓一脸愧疚,“女儿也不吵,做完作业后她就开始盼着我回家。”至于周日会不会安排和家人外出玩,她笑了,“也许等我退休了才会有时间陪他们出去玩。”原来她心疼老公平时辛苦,每逢周日,便呆在家里尽量多做点家务。

儿科医师先进事迹

创新。

*,1956年12月出生,1974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2年**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一直从事儿科医疗临床工作。她品德优秀、业绩突出,连续20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年终考核优秀。1993年担任儿科主任。2002年晋升为主任医师。系**市儿科学科带头人,**市名医,是潍坊医学院兼职教授。现兼任**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成员,**市突发公共事件咨询专家。

总结。

经验,近年来撰写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作为主编编著《哮喘病知识问答》、《辅助检查在儿科中的应用》两部儿科专业书籍;作为副主编,编著《儿童保健管理与实践》一书,主研参研科研课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型的研究》、《青少年屈光状态为屈光间质相关值关系调查》均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两年指导并参研四项科研课题,均通过鉴定,成果全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明国家专利三项。连续三年承担了两项市级和一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跃了全市的儿科学术气氛。

创新。

界同仁的高度认可。在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她坚守在重症救治的第一线,掩饰不住的疲惫倦容,常定格在人们心中。她以其高超的医疗技术及博爱精神,挽救了不知多少个危重患儿的生命,让那些家庭重拾希望,让那些家长感激不尽,家长们视她为救命恩人,但他们清楚,她从不接受“吃请财礼”,为表达谢意,他们纷纷送来感谢信、锦旗,打来感谢电话,这时,她会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她想病人所想,视病人为亲朋;公示自己的电话号码,24小时开机接听病患咨询电话;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患儿,她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花最少的钱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对那些患有疑难杂症诊治困难的患儿,她总是亲自为他们联系上级医院组织会诊。她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真诚地、全心全意的服务好每位患者,真诚地与患儿家长交朋友。“看完一个病人,就多一个朋友。”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是百姓心中最信赖的医生。她每天的专家门诊量近百人次,许多病人都是慕名前来,看完病后,患儿家长都会感激地对她说声“谢谢!”,她说,这是她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刻。她擅长儿童哮喘的诊治。因这部分病人很多是学龄期儿童,为方便病人就诊,她坚持每周六出专家门诊,10多年来从未休过双休日。遇到危重病人抢救,无论白天休息还是夜间入眠,无论盛夏酷暑还是三九严寒,只要病人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没有半点犹豫。因经常伏案劳作,她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发作时疼痛得难以入眠,即便是这样她也从没有病休一天,她说:病人需要她,病人的需要比什么都重要。

**担任儿科主任近20年。她将科室发展、业务质量和服务质量时刻放在心上。在她的严格管理下,科室连续20年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于2002年被评为**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市卫生系统医疗质量示范科室。今年又被评为卫生系统“两好一满意”品牌科室。在科室建设上,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不仅要求自己在业务上不断进取,而且非常注重科室的人才队伍建设,科室工作再紧张、再忙累,她自己身先士卒、加班加点的工作,也要派出进修学习,科室在她的领导下社会信誉度大大提高,发展迅速,病源量成倍增加。病房床位由30张增至119张,床位使用率常年高达100%以上。医护人员由30多人增至118人;病种由简单变得多样复杂。各专业都规范诊疗,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创新。

迎。她亲自筹建成立了儿童无创特检室,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肺功能检测、鼻窦炎检测、c13仪检测hp等,检查过程无任何痛苦,为诊断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她还积极倡导开展了无创无痛的治疗方法,在全市首先开展无痛皮试法、无痛药物吸入法、无痛微波理疗法、无痛中药灌肠法,现正在带领医护人员研究无痛静脉穿刺法。为方便病人打针取药,她建议并组建了儿科便民药房;看到病人物品存放困难,她又提议设置了便民储物柜。她处处为病人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服务好、质量好、病人满意就是她的工作目标。

她关心科室员工的素质教育,从作医生的医德修养到医疗行为规范上正确引导,不但自己以身作则,热心、精心、细心、耐心服务每一个病人,还常教育年轻大夫说“大医者,不计小利,以善为本,以德行医,才能做一个好医生,有才长足的发展”。她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儿科团队。她爱护每一位员工。几年前,科里的一名护士不幸查出肿瘤,当时护士的丈夫被派到国外医疗援助,她着急难过得流泪,一边强忍心痛,一边马不停蹄地安排了一切:帮助办理住院手续、制定配合治疗的总体方案。组织了爱心捐助,并亲自驾车去省肿瘤医院,请省专家会诊并手术。她不知疲倦地操劳、忙碌着,几夜没合眼,待手术顺利成功的消息传出时,才看到她舒展了愁眉,露出了笑脸。这时,她说:“她很累,好想睡一觉”。感动的周围同事眼睛都湿润了。她以科为家,视员工为家人,视病人为亲人,让科室员工都感受到家的温暖,使诊疗过的每个患儿家长都放心满意。她从不计得失,不求名利。三十年来,在业务技术追求上孜孜不倦,不断进取,对所辖科室的建设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她是全科人信赖的好主任,是患儿家长和社会公认的好医生。

她就是这样一位医技高超、医德高尚、同仁敬重、百姓信赖的医疗战线上的健康卫士。她淡泊名利,却功绩卓越,她知名医界,却心静如水,为人谦逊。她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她的事迹尽管不惊天动地,但点点滴滴却感人至深。

她是辛苦的,又是充实而幸福的。

她总是在付出,却在付出中满足而快乐着„„。

(二)。

创新。

**,女,195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名医。1979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同年分配在**市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科临床专业,1988年-1989年进修于上海市儿童医院。1989年任儿科副主任。

1992年9月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医护人员率先在我市创建了新生儿科,当时设置床位18张,医护人员14名,设备简陋,在艰苦的环境下,开展了新生儿急救及常见病的诊治工作,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新生儿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新生儿重症黄疸,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以及重症新生儿肺炎等疾病的抢救和治疗。1993年,成功救治了体重分别在850克和950克的双胞胎婴儿。在创建爱婴院期间,受到了爱婴医院评审团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扬,也成为当时爱婴医院评审的亮点之一。

随着新生儿的不断发展,床位增加至40张,搬迁新病房大楼,改善了住院环境,同时增加了新的医疗设施,国产新生儿呼吸机、新生儿高压氧舱、早产儿培养箱、远红外复温台、输液泵、血气分析仪等,使住院患儿逐年增多,为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成为我市第一家危重新生儿监护中心,并分批派出骨干力量外出进修学习,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治疗水平。床位使用率100%,抢救成功率95%以上,病人满意度达95%以上,得到了病人家属及社会的认可。同时注重科室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好,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形象。坚决杜绝以职业谋私,以权谋私的不良行为,一切为病人着想,以医院发展为大局。建立和完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新生儿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为培养年轻人,自己主动提出卸任科主任职务,不再竞岗,鼓励年轻人竞岗,以挑重担。面对在大家共同努力拼搏下,初建的新生儿科发展到初具规模,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也充满了信心。一如既往的履行着白衣天使的职责和应尽的职责,直到2009年退休。因医院工作需要和领导的信任,担当了儿童康复科主任,儿童康复科是医院的新建科室,面对的是一些残障儿童,家长常年累月住在医院、康复在医院,尤其是这样的患儿住院周期长、住院费用高,造成了家长们的心理压力,给医护人员的管理也带来了和其他专业不同的压力。

创新。

尤其是儿康科环境破旧,管道跑冒滴漏常有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从不有怨言,克服了自身的困难,和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市残联下达的康复救助任务,准确无误的给每位患儿做康复治疗,有许多患儿痊愈出院。同时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脑瘫,分批次派出人员参加山东省康复专业培训,提高康复专业水平。完善了康复科的制度,引进了国内外的新技术新业务,受到了院领导、市领导及家属的认可。儿童康复的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繁琐的工作,它不仅是肢体康复,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复,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新的考验和磨练。

2012年4月卸任,根据医院工作需要,退休后返聘承担了医院病历评审的任务。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她认为奉献是一种快乐。

回首过去的30余年,她感到无比的荣耀,是党培养了她的成长,是医院给了她智慧和力量,是医院领导和职工给了她信任和荣誉,曾获得**市首批名医、**市明星服务员、**市最佳服务明星、市行业作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曾任张店区第六、七届政协委员,医院先进工作者,临沂医专教授、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市级主研课题1项,撰写专著2部,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发明型专利2项,使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为医院创三甲贡献了力量。总之,她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致力于儿科医学的发展事业,现仍坚持定期出专家门诊,中西医结合为病人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医院发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资料来源:http:///data/grcl/。

儿科医师先进事迹

在××医院,提起××的名字,没有人不为她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她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和为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而赞叹。她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即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作。在16年的工作生涯中她走出一串闪光的足迹,多次荣获单位和县级“先进工作者”、“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等光荣称号,××年获全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深受广大职工和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在成绩和荣誉后面,××同志付出的是无数热情和勇气,倾注了极大的心身和汗水。

些都是医院和领导关心、培养的结果,我只是尽到了一名医生的本分而已”。

助,多次将无法回绝的钱物上缴组织或交到病人的住院帐户中,严格遵守医生职责,“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在工作中凡事身体力行,一马当先。工作中她积累经验,学以致用,常常提出一些新的治疗和新的观点,创造性开展工作,大胆采用科学方法填补科室临床治疗空白,承担“急、难、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多年来在她和科室其他同志的努力下,小儿科的业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科室,她所做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职工们的认可和肯定。

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多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她默默的奉献着,忘我地工作着,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在××医院,提起××的名字,没有人不为她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她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和为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而赞叹。

释了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同志,现为××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大学文化。白净的脸庞上写着纯朴、和蔼,闪亮的双眸里射出睿智、执着和坚韧的品格。自××年从××学校毕业以来,一直在医院小儿科临床第一线工作。在16年的工作生涯中她走出一串闪光的足迹,多次荣获单位和县级“先进工作者”、“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等光荣称号,××年获全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深受广大职工和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在成绩和荣誉后面,××同志付出的是无数热情和勇气,倾注了极大的心身和汗水。

项目研究活动,不断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以高标准、严要求,适应院方环境。通过学习、考察、交流,看到了差距,同时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儿科最新动态,学术观点,更新和提高了业务知识素质,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新生儿急救、儿科疑难病的诊治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进修回来后,她积极开展新业务,学以致用、大胆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面对成绩,她总是说:“这些都是医院和领导关心、培养的结果,我只是尽到了一名医生的本分而已”。

传给实习生进修人员,注重培养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大胆让他们参与临床实际诊断、治疗全过程,深得广大实习生,进修人员的好评。多年来,××积极发表学术论文,她的××等论文,均获学术论文奖。干医生这一行,经常与病人家属打交道,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她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诚信服务,全身心为患者服务,工作中从不“吃、拿、卡、要”,收受病人家属的“红包”,经常为困难病人提供帮助,多次将无法回绝的钱物上缴组织或交到病人的住院帐户中,严格遵守医生职责,“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在工作中凡事身体力行,一马当先。工作中她积累经验,学以致用,常常提出一些新的治疗和新的观点,创造性开展工作,大胆采用科学方法填补科室临床治疗空白,承担“急、难、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多年来在她和科室其他同志的努力下,小儿科的业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科室,她所做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职工们的认可和肯定。

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多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她默默的奉献着,忘我地工作着,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儿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儿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她在医院里算是老同志了,却还是保持着如火的热情。

程丽惠1995年调入我院。在20年的护理生涯中,以病人为中心,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得到了同事和患者们的好评。

度医德考评中考评优秀。

在儿科做好一个责任护士,扎实的静脉穿刺技术必不可少。程丽惠胆大心细,动作娴熟,沟通良好,基本上一针见血,获得患儿、家长和同事的肯定。除了苦练基本功,她认真研读专业书本、护理论文,为自己充电,已取得本科文凭。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曾到省妇保健院进修新生儿监护,外出参加浙江省儿科护理年会,了解本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发展,努力为临床服务。

带教上,程丽惠在2014年开始担任儿科病房总带教工作,爱护每一个实习同学,每一位新同事,关心她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按照她们的天性层次因人施教,系统地进行护理学习和操作训练,带教时始终坚持“放手不放眼”,严防差错,2014年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科病房,她觉得高兴,觉得幸福。

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如率先在景德镇市开展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成人疝、小儿疝修补术,腹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术等,采用这些新的手术既为患者减轻了痛苦,节约了医药费用,且术后患者恢复快,切口疤痕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些技术水平达到江西省领先水平,而且多项技术填补了市内空白。

他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在景德镇地区确立了普外微创外科的领先地位。他还是江西省医学学科省市共建计划项目的负责人。刘芩主任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新技术和创新研究,勇当科技兴院的急先锋。他先后成功主持和领导市级科学研究项目3项,并通过市级专家组的鉴定、验收。撰写的10多篇见地独到的医学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

技术全面,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刘芩主任用实际行动把自己锻造成景德镇地区的名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微创外科在他的带领下必将更加辉煌。

王争艳是我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行医25年,她用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要求自己,用一份医者的仁爱之心坚守着一切为病人着想的行医准则,“让病人花最少的钱达到治疗效果”,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赞誉。

她长期坚持的诊疗习惯,一年365天,只要是上班时间,在她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小电筒、棉签、听诊器,手上戴着一块十年前医院建院百年的纪念手表。小电筒、棉签、听诊器、手表,就是她诊断病情的“武器”。她诊疗时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然后会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多年来,这双手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可在几分钟里,基本锁定病源。这就是一位普通医生的上医之境。

诊到汉口门诊,从汉口门诊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走到哪里,熟悉她、信任她的患者就跟到哪里。

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以消除患者疾病痛苦为己任,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家住后湖的石婆婆,因双脚严重肿胀,多次到大医院检查诊断,一直未能确诊,石婆婆的女儿慕名找到王争艳。王争艳不顾天气恶劣,到患者家中出诊。为石婆婆检查时,她仔细地为老人从头查到脚,在检查到严重肿胀且散发着难闻臭气的双脚时,没有丝毫在意,仍掰开老人的一个一个脚丫查看。这个不起眼的动作,让婆婆的女儿感动得热泪盈眶。王争艳最终确诊,原来困扰婆婆多时的病根就是脚气。后来,通过精心治疗,婆婆逐渐康复,一家人感动不已。如果不是王争艳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小小脚气可能就会让婆婆更加痛苦不堪。

廉洁行医,淡泊名利。王争艳是一名普通医生,也是一名管理干部,始终淡泊名利、廉洁行医、本分做人。她这种人格为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她坚守着医务工作者的原则——“服务患者,不求回报”。患者送“红包”,坚决不收;患者送补品,坚决要患者拿回去自己补身体;患者送锦旗,她为患者着想不要,免得他们“浪费”钱,诊室里面唯一的一面锦旗,还是患者“先斩后奏”才挂上去的。她毕业于名牌大学,同学们的高收入,她不羡慕。同学邀请她去南方工作,收入待遇比现在要高好几倍,可她没有答应,虽然不能如同学那样富足,但感觉踏实幸福。

信赖和谐的医疗团队,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回报社会。

言传身教,满腔热忱。作为科主任,她严谨求实,言传身教,毫无保留,认真做好“传、帮、带”。她时刻把同事的冷暖记在心上,及时解决困难和矛盾,以真心赢得信任。她精益求精,50多岁的人还经常研读着一本本厚厚的医学书,同事们爱称王争艳为“王教授”。许多患者都觉得和王医生接触,感到心里很舒畅,因为王医生好像特别了解他们的心思,说的话总是让人感觉暖暖的。

2014年9月,王争艳被群众海选为xx市首届30名“我心目中的好医生”,12月,刘顺妮副市长赠予其“上医之境”匾牌、市卫生局授予其“xx市优秀社区医生”称号,更荣获国家卫生部授予的“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争艳,虽无丰功伟绩,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让大家感到敬佩,名叫争艳不争艳,不争自艳最鲜艳!

儿科医师先进事迹

在**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儿科主任医师**。

1955年她从**卫校毕业分配到原**县人民政府卫生院--今天的**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工作至今。59年如一日,坚持在临床一线,人们亲切地喊她粟奶奶。

她是粟裕将军的侄女。从小受叔父粟裕将军的影响,少年时立志献身革命。1952年,15岁的她在赴**卫校上学临行前的日记中写到:我虽然没有高大的身躯,但我有钢铁般的意志;我虽然不能像叔叔那样在军旅中冲锋陷阵戎马一生,但我决心走医学强民之路,为新中国贡献出我的力量。

对医疗卫生事业孜孜以求,爱岗敬业,视保护儿童健康为已任,构成了**整个人生的主旋律。1959年,她被组织上派往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儿科一年。她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几乎牺牲了所有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实验、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等工作中。一年中整整记下了5大本医学笔记,10多万字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为她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院后**担任了儿科主任的重任,由于她功底扎实,工作起来便得心应手,不到两年,她的医学才华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她诊治患儿总是用药少、花钱少,而且手到病除。1982年,**又被派到上海市儿童医院进修。在上海她没日没夜地学习和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独特的学术见解得到了老师的赞许。**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好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在医学领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她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30多年来她一直坚持订阅《中华儿科》、《国外医学动态》儿科分册,《儿科临床杂志》等10多种医学刊物,还先后参加过全国儿科危重病儿抢救学习班、全国新生儿疾病、小儿科急性脑水肿诊断治疗学习班,首都儿科研究所小儿智测学习班。她还自费参加过儿科学会举办的小儿感染性休克、小儿心血管疾病、小儿肾脏疾病等10多个学习班。及时掌握儿科前沿知识,结合临床经验,先后整理出百多万字的笔记,撰写学术论文30多篇,在全国、省级刊物上发表。

随着医术的日益精湛,**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求医者越来越多。1996年,一个叫龙桂芬的农村妇女抱着8个月的病儿小欣怡慕名来求医。病儿当时面无表情,手脚不能动弹,患儿系早产一个多月,在另一家医院儿科接受治疗,并睡了一个月暧箱,因未查出病因,被告知无法治疗。**根据头部患儿ct的检查结果并结合病史果断地诊断为颅内出血所致脑瘫。于是便采用针灸、穴位注射、高压氧舱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方法。一连8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反应灵敏,智力正常,身体强壮。家长不无感慨地说:粟医生真是儿童健康的保护神。

1978年,一位高龄初产妇住进了**所在的医院,由于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延长,宫内剖出的胎儿重度窒息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长达30分钟才复活。产妇失血太多需要输血,新生儿危险需继续抢救,情况非常紧急。**闻讯赶来,毫不犹豫地挑起了抢救新生儿的重担。经仔细检查,准确地诊断出患儿是胎内感染所致的新生儿败血症。这种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死亡率极高。为慎重起见,医院请来了上级医院儿科主任,会诊后权威性的判定:已无希望,建议放弃治疗。婴儿的父母失望了,可**没有失去信心,她守候在病儿床边,细心观察,精心施诊,全力抢救。患儿每15分钟左右出现一次抽搐和发绀,就这样不管白天,不顾黑夜的抢救。一个星期以后,患儿的病情终于出现了转机,抽搐的次数减少了,发绀的程度降低了。到第10天婴儿得救了,发出了呱呱的啼哭声。医务界的同行们说:这是**创造的奇迹!

**在儿科临床一干就是59年,为成千上万的患儿及家庭带来了平安与幸福。在她的工作日程中从未见过有休息二字。医院负责人和她的家人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她的业余爱好就是到病房巡诊、到儿科诊室给患儿看病,下班回到家中忙完家务后又一头扎进书房,看书,写医案,分析病例,就连吃顿饭也难有不接诊的时候,常常深更半夜被询医的电话惊醒,有时偶尔出门刚一走上大街便被追了回来。但她对这些早已习惯了。有段时间由于她身体不好,熟悉情况的,出于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尽量不打扰她的休息。她反而显得不安起来,用她自己的话说,离开病儿,我心里总是空空的,不踏实。

1996年她办理退休手续之后,仍然坚持每周星期。

一、星期三和星期六全天坐专家门诊。

**除了对病儿体贴入微外,对患病婴儿的亲属也很关心。她经常从家中给病儿带来可口的饮食,送上病儿喜欢的小礼物,加深与病儿感情,逗得孩子们直乐。有无数次,贫困地区的病儿前来就诊,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每每这时,粟医生总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些钱资助他们。

有一位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老板,小时曾因急性脑膜炎无钱治疗,在死亡线上挣扎,是**用自己有限的工资和精湛的医术为他治疗,使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前些年他要送给粟医生一套商品房感恩,**婉言谢绝了。那位私营老板感慨地说:粟医生不仅医术精湛,品德更为高尚。

**走出校门以来,一直工作在**市第四人民医院。将近60多个年头,小病人对她的呢称从粟阿姨、粟伯伯变成了粟奶奶。专业技术职称从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到主任医师。她的医术和名气越传越远,唯一不变的是她严谨的工作态度、一心想着患儿的精神、诚恳待人的情怀。她每年将近百名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患儿转危为安。一位20年前曾经**救活的患儿,粟医生至今还记得他的生日,每年都给他送去一份生日礼物以示祝福。

**在儿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社会公认的。1985年,卫生部认定**市第四人民医院为具有儿科特色的全省唯一县级医院,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市四医院为爱婴医院光荣称号。

**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无数患儿解除了病痛,**不老的生命之树,托起了白衣天使的无瑕天性。

儿科医师先进事迹

在**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儿科主任医师**。

1955年她从**卫校毕业分配到原**县人民政府卫生院--今天的**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工作至今。59年如一日,坚持在临床一线,人们亲切地喊她"粟奶奶"。

她是粟裕将军的侄女。从小受叔父粟裕将军的影响,少年时立志献身革命。1952年,15岁的她在赴**卫校上学临行前的日记中写到:我虽然没有高大的身躯,但我有钢铁般的意志;我虽然不能像叔叔那样在军旅中冲锋陷阵戎马一生,但我决心走医学强民之路,为新中国贡献出我的力量。

对医疗卫生事业孜孜以求,爱岗敬业,视保护儿童健康为已任,构成了**整个人生的主旋律。1959年,她被组织上派往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儿科一年。她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几乎牺牲了所有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实验、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等工作中。一年中整整记下了5大本医学笔记,10多万字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为她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院后**担任了儿科主任的重任,由于她功底扎实,工作起来便得心应手,不到两年,她的医学才华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她诊治患儿总是用药少、花钱少,而且手到病除。1982年,**又被派到上海市儿童医院进修。在上海她没日没夜地学习和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独特的学术见解得到了老师的赞许。**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好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在医学领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她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30多年来她一直坚持订阅《中华儿科》、《国外医学动态》儿科分册,《儿科临床杂志》等10多种医学刊物,还先后参加过全国儿科危重病儿抢救学习班、全国新生儿疾病、小儿科急性脑水肿诊断治疗学习班,首都儿科研究所小儿智测学习班。她还自费参加过儿科学会举办的小儿感染性休克、小儿心血管疾病、小儿肾脏疾病等10多个学习班。及时掌握儿科前沿知识,结合临床经验,先后整理出百多万字的笔记,撰写学术论文30多篇,在全国、省级刊物上发表。

随着医术的日益精湛,**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求医者越来越多。1996年,一个叫龙桂芬的农村妇女抱着8个月的病儿小欣怡慕名来求医。病儿当时面无表情,手脚不能动弹,患儿系早产一个多月,在另一家医院儿科接受治疗,并睡了一个月暧箱,因未查出病因,被告知无法治疗。**根据头部患儿ct的检查结果并结合病史果断地诊断为颅内出血所致脑瘫。于是便采用针灸、穴位注射、高压氧舱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方法。一连8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反应灵敏,智力正常,身体强壮。家长不无感慨地说:"粟医生真是儿童健康的保护神"。

1978年,一位高龄初产妇住进了**所在的医院,由于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延长,宫内剖出的胎儿重度窒息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长达30分钟才复活。产妇失血太多需要输血,新生儿危险需继续抢救,情况非常紧急。**闻讯赶来,毫不犹豫地挑起了抢救新生儿的重担。经仔细检查,准确地诊断出患儿是胎内感染所致的新生儿败血症。这种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死亡率极高。为慎重起见,医院请来了上级医院儿科主任,会诊后权威性的判定:已无希望,建议放弃治疗。婴儿的父母失望了,可**没有失去信心,她守候在病儿床边,细心观察,精心施诊,全力抢救。患儿每15分钟左右出现一次抽搐和发绀,就这样不管白天,不顾黑夜的抢救。一个星期以后,患儿的病情终于出现了转机,抽搐的次数减少了,发绀的程度降低了。到第10天婴儿得救了,发出了呱呱的啼哭声。医务界的同行们说:这是**创造的奇迹!

一、星期三和星期六全天坐专家门诊。

**除了对病儿体贴入微外,对患病婴儿的亲属也很关心。她经常从家中给病儿带来可口的饮食,送上病儿喜欢的小礼物,加深与病儿感情,逗得孩子们直乐。有无数次,贫困地区的病儿前来就诊,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每每这时,粟医生总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些钱资助他们。

有一位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老板,小时曾因急性脑膜炎无钱治疗,在死亡线上挣扎,是**用自己有限的工资和精湛的医术为他治疗,使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前些年他要送给粟医生一套商品房感恩,**婉言谢绝了。那位私营老板感慨地说:粟医生不仅医术精湛,品德更为高尚。

**走出校门以来,一直工作在**市第四人民医院。将近60多个年头,小病人对她的呢称从"粟阿姨"、"粟伯伯"变成了"粟奶奶"。专业技术职称从"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到"主任医师"。她的医术和名气越传越远,唯一不变的是她严谨的工作态度、一心想着患儿的精神、诚恳待人的情怀。她每年将近百名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患儿转危为安。一位20年前曾经**救活的患儿,粟医生至今还记得他的生日,每年都给他送去一份生日礼物以示祝福。

**在儿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社会公认的。1985年,卫生部认定**市第四人民医院为具有"儿科特色"的全省唯一县级医院,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市四医院为"爱婴医院"光荣称号。

**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无数患儿解除了病痛,**不老的生命之树,托起了"白衣天使"的无瑕天性。

2014年2月16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