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时间:2023-12-11 08:31:29 作者:雨中梧

教学计划是一种针对教学设计的文件,用于规划学习内容和安排课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教学计划。

课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理解“梅花魂”的含义。

3、学习文中托物言志、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老人的情感,感悟梅花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初读,进入课文情境。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朗读指要:整体把握,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吟诵,感受“思乡情”

1、默读“吟诗落泪”,画出疑难。

2、朗读、吟诵,大体理解诗词的含义。

3、体会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朗读指要:言为心声,设身处地悟深情。)。

三、细读,理解“梅花魂”

1、“梅花”形象。

1)自由地、放声地朗读第十三自然段。

2)对比“梅花”与“旁的'花”,感受梅花形象。

3)关注言语形式,指导朗读。

4)通过王冕的《墨梅》与文段比照,进一步体会梅花的精神。

(朗读指要:多管齐下,情动于中形于言。)。

2、“梅花”与“中国人”

1、对比“梅花”与“中国人”,理解“气节”。

2、通过“秉性”与“品格、灵魂、骨气、气节”等词的比照,理解“梅花魂”。

3、认识课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朗读指要:一唱三叹,层层推进涌激情。)。

四、拓展,情动“中国心”

1、介绍作者陈慧瑛资料,理解梅花形象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2、认识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

3、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画龙点睛。

(朗读指要:余音绕梁,曲终人散情未尽。)。

附:板书设计。

托物言志。

首尾呼应。

品格灵魂骨气。

秉性。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上第二单元,这一单元以“思乡、怀乡”为主题,《梅花魂》是第二篇课文,讲述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老人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文章。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五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即:教“我”读唐诗宋词;训斥“我”弄脏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帕。最后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训练使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同时,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借助网络资源,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点】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梅花的古诗和中华民族有气节的英雄人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情启思。

2、看到这么美丽的梅花,你想用哪些诗句来赞美它?

3、师总结:是呀,梅花,历来颇受人们的称颂和赞美。“若非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梅花三弄》中悠悠的乐曲传达了人们对梅花的赞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林和靖眼中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大诗人陆游笔下的梅花。那么,我们老华侨的心里,梅花,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梅花有关的感人的文章。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积累背诵古诗,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理解梅花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印象。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通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指名个别同学读,订正字音,大家齐读。

(孩子们,都说文字是有图像的,词语也是有情感的,请结合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读出感情来。)。

3、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词语。

【设计意图】本教学片断,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落实好“双基”。然后,在再读课文的基础上,列出小标题,理清文章脉胳。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悟。

1、齐读课文,读出感动。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哪几件事?

3、小组讨论交流。

4、根据学生的理解板书总结这五件事。

5、那么请大家想想,这五件事是在作者写作的当时发生的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6、请同学齐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想想他们在写作上属于什么关系?(前后照应)。

7、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梅花魂》一课,谁来说说文中一共讲了几件事?

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梅花魂》,来回答上节课同学提出的问题,感悟外祖父的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对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巩固,回答同学自己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下文的热情。

二、潜心会文,感悟梅花魂。

1、在读课文,你觉得那几件事写出了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2、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梅花,走进外祖父的心灵深处。

3、品读第三段,感受惜梅之情。

(1)让学生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

(2)换位体验,你就是外祖父,请你冲着莺儿她妈发脾气吧。

4、体悟赞梅之意。

a)读第十二、十三段。

b)在外祖父心中,这梅花是怎样一种花啊?

c)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

d)在外祖父心中,这梅花仅仅是梅花吗?你又从哪儿感受到?

e)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有何新的理解?

f)用简洁的语言文字介绍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g)讨论交流:既然外祖父对墨梅图那么喜爱,为什么还要赠给莺儿带回祖国去呢?

【设计意图】本片断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圈划词语,自主品味并通过朗读指导,读中悟情悟理,体会祖父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三、品味“三哭”感悟“爱国心”

1、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a)读第二段,谈谈自己对这些唐诗宋词的理解。

过渡语:字字乡思,句句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份思乡的情弦呢。

b)你们懂外祖父的心吗,请你告诉年幼的莺儿为什么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经常落泪呢。

【设计意图】在此过程中,学生列举了从古至今无数有气节、有品格的中华儿女。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部分爱国志士的诗句,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帮助学生进行了有关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2、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a)师朗读第4-----11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交流理解。

c)朗读体会感情。

3、送别亲人,泪眼朦胧。

a)自由朗读14-----15段。

b)品悟“血色”梅花。

四、即时拓展,加深体验。

同学们,当莺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在想象中体验外祖父对祖国的无比眷恋之情。

板书:

梅花魂。

民族魂。

中国心。

思乡情。

课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那么本节课中梅花的精神指的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图;

(5)送梅花帕;

三、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3、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梅花什么样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花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那么梅花的精神又象征着什么呢?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这是描写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那么读的时候,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读?大家再来试试!

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这一段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由此可见,老人表面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梅花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要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这一段学习当中你了解到什么?

2、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

四、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五、放手自学第三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

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六、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课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

《梅花魂》教学设计

一、课型:阅读课。

二、知识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

四、创新运用:在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五、情感道德:

1、德育: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心育: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力及创新力。

3、美育:从外祖父如梅花一般的品质中受到人格美的熏陶。

六、训练点。

1、落实单元训练重点,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

2、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3、在情语相融的交流中,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七、创新点。

1、回顾全文,针对全文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及灵活性。

2、大量阅读课外资料,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重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九、教法。

1、落实训练点1让学生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单元训练重点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手、及、口并用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在带有选择性的读文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质疑问难,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十、学法。

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讨论法”。

读文—析句—悟情—运用。

十一、媒体配备:录音机、投影仪。

十二、设计目的:激发情趣导入  ,创设学习新知的情境。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9课《梅花魂》相信同学们会受益匪浅的。

二、整体感知,情感渲染。

1、谁来说一说《梅花魂》这篇文章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2、课文中又是怎样体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单元训练重点的呢?

三、自读自悟,牵情入境。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悟。

2、学第13自然段。

c从外祖父的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d傲立雪中的片片梅花清高、雅致正像旅居海外的祖父,外祖父的爱花之情,更是那亘古不变的爱国情,这种真挚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同学们可以在这部分内容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动情的语句来读,自己选一选,试着读一读。

e音乐怡情,配上音乐,感受这种意境,谁愿意大声地有感情朗读。

三、质疑探索、挖掘内涵。

1、本文的作者正是在这看似乎平白的叙述中,流露出外祖父的爱国之情。文章写得真实、自然,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一提。

质疑后学生答疑,师生共同探究。

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疑。

小结:

梅花有魂,人有情,外祖父就是那千千万万侨居在海外的游子的缩影。此时此刻,海外游子的爱国心、爱国情已淋漓于纸面。可见以《梅花魂》为题是作者巧具匠心地安排,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四、拓展训练,强化效果。

1、现在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文章中“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使得文章浑然一体,真是妙不可言。老师想请同学们打开《阅读训练100篇》从训练15、33、92这三篇文章中任选一篇来读,看看这些文章是怎样体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同学们也可以翻阅手中的其它资料,自己选择阅读内容,体会文章这样写的好处。

一篇饱含深情、结构完整的文章,总是使人百看不厌,相信体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好处的同学一定会使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的。

附板书:

看梅花。

读唐诗宋词。

爱惜墨梅图。

前后照应忆往事因不能回国而哭爱国情。

首尾连贯送墨梅图。

送梅花手绢。

看梅花。

课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

3、教师小结归类:

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学。

3、小组汇报。

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

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相关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

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

文坛:文艺界。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折节:屈服。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

无所谓:说不上。

眷恋:深切地留恋。

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3、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附:板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课文的教学寻找表现老人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内容。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梅花魂》教学设计,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两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15、梅花魂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照应

教者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这样的教学构想,抓住了课文的关键,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先指导他们理解体会课文的难点:老人爱梅花是爱祖国的表现。扫除学生自己阅读上的障碍。再放手让他们从文中的几件事中,寻找表现老人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内容。体现阅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者在教学中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了很好地作用。针对本文内容含蓄、思想性深刻的特点,教者又采用了情感朗读来配合教学。让学生从读中悟情悟理。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一定能透彻地理解全文。

《梅花魂》教学设计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2课时

ppt

第一课时:

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

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

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灵魂,精神)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

灵魂 腮边 训斥 玷污 呜咽

欺凌 秉性 蒙眬 梳理 衰老

手绢 华侨 白杭绸 抹干净 凉飕飕

不甚在意 颇负盛名 风欺雪压

眷恋 缕缕幽芳 葬身异国 漂泊他乡

(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

3、你能用最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4、本文是围绕着梅花发展的,可见外祖父和梅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每当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一起来念一下)

5、看到这里,你们的心里有没有一点悲凉呢?都说“叶落归根”,可是外祖父却葬身在了异国他乡,再也回不到他眷恋着的祖国了。故乡的梅花每年都会再开,可外祖父却再也回不来了。看着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者“我”呢,不禁想起了和外祖父之间的许多往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只要一谈论到和祖国有关的事,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会落泪。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外公落泪的句子。想一想外公落泪的原因。

共有三处:

1、

2、

3、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把它读一读。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当时的我能不能理解?

经过几十年,当作者已成为了大作家的时候,“我”懂得了什么?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怀念的情思再来读一读。

(思乡的泪)

2、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第二次落泪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

当得知自己无法回国时,外祖父哭了,是怎么样哭的?(像小孩一样哭了)外祖父和小孩子年龄差这么多,为什么这么形容。(外祖父得知自己不能回国了,感到非常无奈,就像小孩子一样无奈,情不自禁地哭了。)

你能理解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孙儿就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自己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让我们带着这种无奈的感情再来读一读。

(悲痛的泪)

3、再来看一看外公的“三”哭

第三次外祖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哭了?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眬)

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难道带回去的仅仅是手绢吗?(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回祖国。)

外祖父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了梅花上,还将最珍贵的梅花手绢送给了外孙女带回祖国。至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我们留到下堂课继续学习。

课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引导深入阅读文本,品词赏句,在悟情悟理地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唱歌曲《红梅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么,通过以前的学习,梅花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相机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教师小结: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揭题,齐读。

3、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产生疑问呢?(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谁能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检查:a出示词语:秉性训斥撩乱蒙胧眷恋玷污凉飕飕。

颇负盛名低头折节(指名读,齐读)。

b交流感受。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同桌可探讨交流)。

2、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言语表达结合起来。)。

a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内容?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板书:黯然泪下)。

(b)外公为什么会黯然泪下呢?

(c)指名读,评议(缓慢,低沉),齐读。

(d)而此时的我,能理解外祖父吗?男女生对比朗读下文两句人物对话。

b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轻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分外爱惜)。

(b)学生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交流。

(“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用红色显示)。

(学生赛读,穿插评价,齐读)。

c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自由轻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可以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可以自己想。)。

(b)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举例说说。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师重点略述江姐的事迹,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赞美她,播放《红梅赞》mtv,学生齐唱。

(d)让我们深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e)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梅花魂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f)屏幕红色显示:“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反复读这句感叹句,从中,你领悟到什么?(相机板书:临别送图)。

(g)针对这一自然段,学生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段话写的是梅花,文中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此时,可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畅所欲言,升华学生对梅花魂这种民族魂,对祖**亲的情感。

d其余几处学生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感情朗读。(相机板书:失声痛哭含泪递绢)。

e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

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录音播放,声音低沉,苍凉,动情)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四十三颗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爱国心)。

四、即时拓展加深体验。

同学们,当莺儿,女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分外失声。

泪下爱惜痛哭。

爱国心。

临别含泪。

送图递绢。

作业设计。

一、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冷艳——()欺凌——()。

幽芳——()颇负盛名——()。

二、选词填空。

忽然果然毕竟究竟。

1、有一天,妈妈()对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2、孙悟空()神通广大。

3、你()是去还是不去?

三、综合能力。

1、缩句。

(1)白色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2)这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2、改为陈述句。

(1)这洁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一支画梅,有什么稀罕的?

3、修改病句。

(1)前天早上下了一上午的雨。

(2)每个同学都应发展自己的作用。

五、阅读乐园(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根据原文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抵—()欺凌——()。

(3)《梅花魂》中的“魂”指。

(4)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5)用“愈……愈……“造句。

(6)外祖父保存梅花是为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

梅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赏梅、品梅、读梅、颂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导语引入:

同学们,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

3、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品梅花。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2、自由朗读。

3、指名交流,师点拨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

那么,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呢?指导朗读。

四、品读升华,学梅花。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

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课件展示搜集的中国有气节的人物图片及名言。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五、交流深化,颂梅花。

1、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谈。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六、情境再设,悟真情。

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师生共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梅花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学习重点:会写“幽、衰等”16个生字;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老人思念祖国的情感。

学习难点:领会梅花魂的含义。一、导入新课。

1、这五件事当中,哪件事最能体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

2、请同学默读“珍爱梅图”这一部分,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喜欢墨梅图?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不碰得。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轻轻、慢慢”更是突出表现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那么就让我们把这种珍爱读出来吧!

男女生面对大屏幕有感情地朗读。

在老人深情的话语中,你觉得哪几句话最能体现梅花的品格?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你发现这句话哪个词用得最多?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这段话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

前面我们讲过很多诗词都是在歌颂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的品格,多了不起的梅花,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她吧!

4、那么外祖父喜爱的仅仅是梅花吗?对,其实外祖父更爱的是梅花的精神,更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

课文当中是怎样描写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的?

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梅花的品格是怎样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又是怎样的?(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就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现在你明白了外祖父为什么要把墨梅图送给“我”了吧?(让莺儿秉承梅花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气节)。

(梅花魂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这五件事都表达了一个海外游子赤诚的中国心。)【设计意图:前后呼应,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四、总结评价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梅花、对老人、对中华民族崇敬的心,在歌声中结束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吧!播放歌曲《红梅赞》。

梅花魂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撩、眷”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通过自读、讨论,感悟梅花精神及老华侨的爱国之心。

一课时

[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1、全班齐背《墨梅》。

2、同学们,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扬梅花之魂,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它在中华民族身上代代相传。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梅花魂》。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2、学生交流汇报。

三、指导自学

1、默读课文,思考:围绕梅花,课文讲了哪些事?每件事的内容是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老师适时指导。

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为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时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指名说一说。

6、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再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7、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课文

1、想一想,这五件事集中起来,表现了这位老华侨的什么感情?

2、再读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本课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魂”指的是什么?

3、全班交流,联系书上相关内容回答,然后适时再读一读相关部分。

四、作业布置

1、同步练习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读唐诗宋词

珍爱“墨梅图”

7、梅花魂年老难归而难过老华侨爱国心

离别赠“墨梅图”

再赠梅花手绢

梅花教学设计

1、全班齐背古诗《梅花》。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知识。

师:“魂”是什么意思?梅花是一种植物,它的精神是什么?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扫出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

3、讨论、交流。

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四、小组合作、品读课文、交流评析。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如果你有感受,就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把感受传递给别人。

3、谁愿意把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

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理解"清白""玷污"。

b、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

b、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c、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5)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6)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7)“小时候,外祖父常常叫我被唐诗宋词,每逢念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诗句外祖父总会落下泪来。

体会:

a、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b、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师小结: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五、感情朗读。

六、延伸拓展。

梅花魂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梅花的象征意义及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眷恋之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3、品词读句,积累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5、教学难点:理解梅花的象征意思,体会外祖父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所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软件媒体:文字、梅花图、音乐

(一)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

师:(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赏过梅花?欣赏过严冬里的那一枝独秀的花之傲骨?诗人王安石、陆游、画家王冕,甚至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写下词句盛赞过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感悟梅花的的深刻喻意。(板书课题)

生:回答。

师:板书(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家乡)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回顾文章主要内容,从而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以美的导语,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兴趣,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学习内容中,使学生乐学。

(二)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师:过渡语,引导学生找出外祖父的言行使幼时的她产生哪些不懂的问题。

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汇报

师:小结,问:作者后来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从文章哪儿可以看出她懂了?

生:回答,引出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初步理解最后一段;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自觉提出问题,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体验情境 升华情感

师:有感情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老人曾经的胸怀。

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表现老人喜爱梅花,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词句,用笔划上,思考后做批注,然后,相互谈感受。

生:向全班谈感受。

师:重点指导

(1)第三段的描写(出示课件中的墨梅图及重点句)指导感情朗读,进行细致刻画人物的写法指导。

(2)第十三段外公说的关于梅花的品格的那段话。(课件出示重点语段和雪中梅花图片)教师指名读文。

师:从这段里,你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

师:你觉得像梅花一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都有谁?

生:汇报古今民族英雄。

生:继续汇报从哪些地方看出外公眷恋祖国的。

师:引出“血色梅花”讲解其深刻含义(播放《我的中国心》乐曲)。

生:体会、感受。

师:(过渡语)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屡见不鲜,怎么又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再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段吧!

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深入文本,理解内容;第三段内容学习;理解第十三段关于梅花品格一段话;让学生由乐学到会学,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适时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创设情境,以读为突破口,理解文章重点语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意在补充信息、拓宽视野,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意在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理解外祖父的爱国心。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四)适时训练 拓展延伸

师:课件出示(每当 仿佛看到 想到 )

生:写作训练。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资源,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情动而辞发,提升表达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五)归纳总结 入情悟理

师:(结束语)岁月无情,外公走了,老人终究没有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让我们永远铭记梅花魂,愿同学们都成长为一位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

依据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文本信息内化为情感体验。

梅花教学设计

这首五言律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主要写了墙壁角落里的几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开出了雪白的花朵。远远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

2.教学价值。

在诵读诗句中识记生字是本首古诗教学的宗旨,但识字之余,了解梅花的品格则是这首古诗带给学生的又一精神财富。梅花被誉为花魁,就是因为它具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舞着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自强不息,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迎接春天的到来。“读诗如品人”,这首诗也可以让我们真切地了解作者的品格。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学情分析。

本班一共有32名学生,男生女生数基本持平,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学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也有一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这些学生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花”“独”2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弯钩”和一个新偏旁“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古诗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三、感受诗韵美。

五、唱诗。

六、背诗。

七、拓展延伸。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向来受文人墨客的偏爱,那么它到底为什么值得被爱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梅花魂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重点:理解全文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15、梅花魂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照应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