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教案中班(汇总22篇)

时间:2023-12-04 21:07:41 作者:字海

中班教案要注重游戏和活动的融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中班教案的案例,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创新的教学思路。

幼儿园中班教案《昆虫》

1、在了解常见昆虫不同本领的基础上理解儿歌并学念儿歌。

2、发挥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看法。

运动进行曲 文字:动物运动会 摔跤、飞机、大刀、长枪 、跳高、举重的图片

一、引起兴趣

1、森林里要召开运动会了,可真热闹。开运动会有些什么比赛呢?

:原来运动会中有摔跤、跑步、游泳、举重、跳高、击剑、长枪等等许多的比赛项目。

二、讨论交流

1、幼儿自由的讲述。

2、教师出示蜻蜓:"看看有哪只昆虫来比赛了呀?"

3、蜻蜓会参加比赛呢?为什么?

:原来蜻蜓有一对大大的翅膀可以飞得很快,所以蜻蜓要参加开飞机的比赛呢。(出示飞机图片)

4、"蛐蛐蛐蛐,谁来了?"(蛐蛐也叫蟋蟀)蟋蟀又有什么本领他会参加什么比赛呢?

:原来蟋蟀平时有摔跤的本领,我们有时候看到斗蛐蛐的,它们就要参加摔跤比赛。(出示摔跤的图片)

5、"嗡嗡嗡,谁来了?小蜜蜂它说,我想参加游泳比赛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小蜜蜂的尾巴上有一根尖尖的刺,裁判建议它参加长枪比赛。(出示长枪的图片)

:原来,螳螂舞大刀,蚂蚁练举重,蚱蜢学跳高,昆虫运动会,大火劲头高。

7、现在有几只昆虫来参加运动会了?它们参加什么比赛?(教师念儿歌)

8、好,现在运动会马上要开始了,运动员入场(放进行曲将昆虫拉进场)

9、昆虫进场了,可是它们把自己要参加的比赛项目忘记了,谁来告诉它们?(请幼儿将不同的图片贴在相应的动物旁边贴教师边念)

10、你们来做小裁判,再来告诉这些运动员一次好吗?我先叫昆虫的名字你们告诉它们比赛的项目(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念儿歌)

11、你们来做小裁判,再来告诉这些运动员一次好吗?这次你们先叫昆虫的名字我来告诉它们比赛的项目(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念儿歌)

12、我来问问这些运动员:"你们高清楚了吗自己比赛什么?它们说高清楚了。"那好,运动员到各自的场地比赛。(放进行曲)

中班教案《昆虫》

(2)认识数字6-10,学习按一定方法摆放某一物体。

1.幻灯片:6只蝴蝶、7只蚂蚁、8只蜻蜓、9只瓢虫、10只蜜蜂;

2.以上数量的昆虫图片4套分放在四个盒子里;

3.数字卡6-10;

4.彩笔、白纸。

“小朋友,我们认识了许多昆虫,他们都有谁呢?”引导幼儿说出昆虫的名称及特征。“今天也有许多昆虫来到我们活动室,与你们一起上课,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放幻灯片,引导幼儿说出昆虫的名称及数量,并在昆虫旁边摆上相应的数字。提问:“最多的昆虫是谁,有多少?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最少的.昆虫是什么?有几只?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

引导幼儿观察说出10与其它数字的不同。(是由1和0组成的两位数。)

师:“小朋友,你们每张桌上都有一些昆虫图片,请你把它们分一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并能很快得数清每一种昆虫的数量是多少?”幼儿分组摆放昆虫。

放幻灯片,师总结:

1.分类摆放

2. 一一对应摆放

插入昆虫动画。师:“昆虫在说什么呢?”放录音:“我是昆虫代表,能认识这么多的小朋友,我们很高兴,听说咱班的小朋友心灵手巧,可不可以画一些小礼物送给我们留做纪念?不管是送给我们中的哪一类,都与我们的数量一样多。”

幼儿画出礼物,分别放在相应数字下面的篮子里。师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幼儿分放的礼物与篮子上的数字是否相符?哪一种昆虫的礼物最多,哪一种最少。

昆虫带上小朋友的礼物回家了,引导幼儿与昆虫再见,走出活动室。

中班教案《昆虫》

大自然是活教材,对于较少接触大自然的孩子来说,对大自然的事物很好奇,尤其是昆虫,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昆虫宝宝藏在哪》。以此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探索自然与发现自然。

1、认识昆虫,根据外形特征分辨不同的昆虫。

2、提高观察能力,激发对昆虫的喜爱。

ppt课件。

秋天到了,虫儿们在树林里玩捉迷藏游戏,找找有哪些昆虫。

找找树林里的昆虫。

(1)瓢虫。

提问:身体半球形,身上几颗星,你知道是谁吗?

小结:瓢虫穿着漂亮的衣服,很醒目。身上的点点代表着它是几星瓢虫。

(2)知了。

小结:知了的翅膀很薄。

(3)蟋蟀。

提问:蟋蟀的特点是什么?

小结:蟋蟀的尾须很长。

(4)天牛。

提问:这是什么昆虫?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小结:天牛的触角是一节一节的。(出示天牛图片,细述天牛的触角)。

(5)蚂蚁。

提问:谁能说说蚂蚁长什么样?

小结:蚂蚁的身体很小。

(6)螳螂(局部特征)。

提问:这是什么昆虫,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小结:有大大钳子的昆虫是螳螂,大钳子是保护自己的武器。

提问:这些昆虫长得都不一样,那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总结:昆虫们长得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六条腿,两个触角。

1、教师指导。

今天这些小昆虫带来了许多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他们就藏在树林里面。

找到一种昆虫,圈出它和它的好朋友,并且数一数,它们各有几只?把数字贴在圆圈里。

2、幼儿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数出不同位置的昆虫数量。

3、验证。

提问:你找到了几只瓢虫?一起看看,你找对了吗?

(验证其他昆虫)。

活动结束:

小朋友真厉害,把在捉迷藏的昆虫们都找到了,下次我们去室外找找昆虫朋友。

活动以提问游戏为线索,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紧扣着他们的心弦。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在帮助昆虫找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运用相关的知识经验,体验着游戏的乐趣。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最初意识源于说话,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产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愿望的需求,这是幼儿语言开发的心理依据和客观实践过程,教师需要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良好语言习惯,加强幼儿口语交流,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生活,提高认知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认识昆虫》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1、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2、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3、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中班教案《昆虫》

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玩具卡:《独角仙大赛》。

独角仙相关资料。

观察记录表。

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请幼儿观察挂图,说一说:

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

它们叫什么名字?

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昆虫的外形特征,并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记录的内容。

我们来比较这些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触角、有壳等。)。

把幼儿分组。

教师根据昆虫的外形和特征出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

进行抢答,大队一次得一颗星,得星最多得小组获胜。

中班教案《昆虫》

1、萌发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情感。

2、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知道它们喜欢吃什么。

3、懂得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常用方法。

蚕、蜜蜂、蝴蝶、蟑螂、苍蝇、蚊子、蚜虫等昆虫的.图片及头饰。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吃什么食物?

——师:昆虫也有它们喜欢的食物,我们来看看它们喜欢吃什么。

二、开拓视野。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这些昆虫喜欢吃什么?

——蚕吃什么?(桑叶)。

——蜜蜂吃什么?(花粉)。

——蟑螂吃什么?(杂食)。

——蚊子吃什么?(吸血)。

——蝗虫吃什么?(植物叶子)。

——蚜虫吃什么?(植物叶子)。

——果蝇吃什么?(水果)。

三、区分益虫和害虫。

——(出示昆虫图片)师:你知道哪些昆虫对人有害?有什么害处?

——你知道哪些昆虫对人有益?有什么益处?

——教师小结:有益的昆虫简称为益虫,有害的昆虫简称为害虫。蚜虫、苍蝇、蟑螂、蚊子、蝗虫是害虫,蜜蜂、蝴蝶、蚕是益虫。

害虫的危害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叮咬人畜,传染疾病,例如:蚊、蝇、蟑螂。二是危害庄稼、蔬菜、水果、林木等植物,例如:蝗虫、蚜虫。益虫有多种:有的益虫可以为人制造食品、用品,例如蜜蜂、桑蚕等;有的益虫是害虫的天敌,可以帮助人防治害虫,例如七星瓢虫、蜻蜓等。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益虫,如何预防、消除害虫。

——教师小结:平时不伤害益虫,制止伤害益虫的人。可以喷洒杀虫药,还可以除掉害虫生长的环境,例如消除积水,清除垃圾,使蚊蝇没有生存的环境等。

三、开心游戏:消灭害虫。

——请几个幼儿戴上各种昆虫的头饰,扮演各种昆虫找东西吃,再请一个幼儿手持充气锤去找到害虫并“消灭”它们,被消灭的害虫要脱下头饰回到座位上。整个游戏限时30秒。

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和家长进行“昆虫吃什么”的调查,活动时进行分享交流。

引导幼儿画“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宣传画。

表演区:将各种昆虫的头饰、充气锤等游戏道具放在游戏区内让幼儿游戏。

益智区:设计消灭害虫的棋类游戏,鼓励幼儿通过游戏学会区分益虫和害虫。

互动墙:将昆虫的图片插到益虫区或害虫区,进一步学习区分益虫和害虫。

请家长在网上帮忙搜集一些益虫和害虫的资料。

鼓励平时不伤害益虫,制止伤害益虫的人,支持幼儿积极参与消灭害虫的活动,如清除积水、勤倒垃圾等。

中班教案《昆虫》

昆虫中的蝴蝶是最美的,蜻蜓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昆虫之一。以“蜻蜓王子和蝴蝶公主”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以故事形式吸引孩子去观察和点数图形的数量;为了“蜻蜓王子”能清楚的看到各种图形的多少,让孩子们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图形的总数;又让孩子们拼拆“蝴蝶公主”让孩子们在图形的拼拆中,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个活动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学得轻松又快乐。

1、在图形的拼拆中,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点数各种图形的数量,并能说出及记录图形的总数。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图形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难点:教师引导幼儿点数各种图形的数量,说出并记录图形的总数。

1、自制的蝴蝶拼图,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

2、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9页《拼出来的昆虫》。放大的范图一份。

一、故事导入。

2、(师出示蝴蝶一半翅膀的图形,再加上中间身体的部分。)蝴蝶公主只有一半的翅膀,可怎么办呀?(幼自由讲述)。

3、我们来把它的另一半翅膀也变出来好吗?师边讲述边拼另一半翅膀。

二、点数图形总数。

1、小朋友们,蜻蜓王子还想知道蝴蝶公主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你们能帮助它吗?

2、那你们觉得这两个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吗?

3、小朋友们,那你能帮助蜻蜓王子数一数每种图形都有几个吗?幼讲述师边将相对应的图形总数用数字或者圆点表示出来。

4、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帮助蜻蜓王子呢?

5、现在,你们的桌子都有蜻蜓王子分给你们的作业,请你们用圆点或者数字来不一样的图形总数。

6、幼儿记录。

7、师稍作小结并检查作业。

三、拼拆图形。

2、引导儿拼成完整的蝴蝶。

四、幼儿作业。

1、出示范图。小朋友们,这里有哪些昆虫啊?

2、每一个昆虫都有哪些图形组成啊?并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是多少?

3、教师示范作业,并简单讲解要求。

4、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评价部分幼儿作业。

幼儿园中班教案《昆虫》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进一步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ppt: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动物的图片;小昆虫头饰若干;用于捉迷藏的道具若干。

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原理以及方法。

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1、游戏方式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那谁能来说一说捉迷藏是怎样玩的?小朋友们说的真完整,看来大家对这个游戏是非常的熟悉,怎么样,想不想玩啊?那不如我们现在就来玩玩这个游戏吧。

师:请小女生负责藏,小男生负责找。小女生可以藏在我们活动室的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都挤在一起,这样很容易被发现哦。好了,小女生准备好了吗?请你们快速安静地走到自己选择的地方……好了,小男生出发吧,看谁能第一个找到小女生。

(根据现场情况,若女生全部被找出,就请男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位小朋友的?若有个别女生藏的隐蔽,没有被找出,那就请该小朋友讲一讲自己是如何藏起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藏?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师:这个小游戏真的太好玩了,老师小时候也经常玩呢,不过呀我还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不但我们喜欢玩捉迷藏,你们知道吗,小昆虫也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呢,而且它们捉迷藏的功夫可咱们高明多了,不信你们看(播放课件)

2、寻找不易发现的昆虫

师:小朋友,这幅画面上藏着8种小昆虫,你们发现它们了吗?请你说出它的名字吧。(相对容易找出的昆虫)老师根据幼儿找到的昆虫数量,提问:8只昆虫中我们找到了x只,还有几只没有找到呢?(幼儿计算)咦,我好像听到什么声音了,快听,原来是竹节虫在说话,它说小朋友怎么还没有发现它们呢。快,大家再好好找找它在哪呢?(此处可根据情况适当引导)呀,竹节虫原来在这里啊。那么还有谁没找到呢?请小朋友们根据刚才的方法再找找(若幼儿找不出,教师就出示枯叶蝶、花螳螂等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来寻找)

3、老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根据幼儿回答总结:因为它与周围的植物颜色非常接近,所以不仔细就看不出它是一只昆虫。师:那昆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4、讲述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认识昆虫的保护色。

教师配乐介绍: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非常喜欢吃昆虫,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昆虫常常想办法保护自己,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此处放课件:介绍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你看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枯叶蝶就像一片儿破叶子,它停在树上和叶子非常像。小鸟飞过来,看不见它,就又飞走了。你再看看竹节虫,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教师总结:昆虫本领真大,为了保护自己,它们会把身体变得和身边环境的颜色一样,我们把昆虫的这种本领叫“保护色”。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5、师幼交流,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师:在大自然中,很多昆虫和小动物都会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当然还有些小动物它们还有一些奇特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pt:壁虎、乌龟、乌贼、刺猬、变色龙、黄鼠狼)引导幼儿说出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教师总结:原来解放军为了保护自己,迷惑敌人,他们就利用了昆虫的这种“保护色”的本领来掩饰自己,使敌人不容易发现咱们。除此之外呢,解放军作战时用到的坦克还有在野外住宿用到的帐篷都是根据这个原理来设计的(引导幼儿观看图片)。看来“保护色”这个本领不但能保护小昆虫,而且对我们人类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不如,我们就利用小昆虫的保护色这个本领来玩个游戏吧。

6、游戏“小昆虫做迷藏”巩固昆虫保护自己的本领

师:老师这里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头饰,有小昆虫也有花朵、大树之类的,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随音乐跳舞。(创设情境,老师扮演小鸟)当小鸟出现时,小昆虫要立刻藏起来。(找一种与自己衣服颜色相近的东西或衣服相近的伙伴可以拥抱一起,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戴头饰选择相应的地方藏起来。)

两遍游戏之后讨论:刚才小鸟为什么都没有发现咱们?你藏在了哪?为什么要藏在那儿?

7、活动延伸

结束:刚才我们都是用了保护色保护了自己,其实啊有关于小动物和小昆虫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请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继续观察昆虫,继续探讨昆虫的秘密吧。

纵观本次活动,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目标层层递进地展开。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从幼儿的参与情况及其反应来看,本次活动设定的目标还是比较合理的,幼儿也都能达到预设目标。这个活动所传授的知识点,由于幼儿平时接触的比较少,所以他们比较感兴趣;另外活动中课件的制作、电脑的使用,都能很好地吸引幼儿,整个活动从头到尾,幼儿的参与性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再次利用游戏将本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提升,并与开头的游戏相呼应,使幼儿在愉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预设目标要求。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乐趣。当然,在活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活动过程中,我总是急切地想告诉幼儿答案,没有让幼儿尽情地回答;环节设计方面,感觉还是不够新颖,这些都需要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继续完善。

中班教案《昆虫》

1.亲近自然,培养发现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找昆虫、放昆虫,培养爱心。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1)把幼儿分成5—8人一组。

(2)每人一个动物头饰,一只小纸盒或胶卷盒。

1、事先和农民联系好,以免活动时受到阻碍。

2、田野的周围没有大河和深水塘,尽量离居住区近一些,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1、幼儿每人戴一个动物头饰,拿一只小纸盒。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这些小动物要自己去寻找食物,我们的食物就是草地上的小昆虫,老师要看看哪些小动物本领最大,能找到食物。

2、每组幼儿在组长带领下去寻找小昆虫。

特别提醒幼儿:

1、为了保证安全,各组应共同商量,集体活动,千万不可一人单独行动。

2、要爱护小昆虫,捕捉时小心,不可把小昆虫弄死。

3、幼儿以教师为中心围成圈,每一组先互相交流,观看各自找到的食物。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站到圈中间,以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我们找到的食物是xx”。教师对找得多、说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

4、教师带头把小昆虫全部放归大自然,同时鼓励幼儿也效仿,并注意不踩死一只昆虫。

1、幼儿利用双休日继续寻找各种昆虫,然后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2、编一些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互相讲述。

3、画“我最喜欢的昆虫”。

1、天气要求:在雨后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泥土稍稍有点湿润,适宜昆虫生活,幼儿容易捕捉到。

3、把昆虫放归大自然时,可能有些幼儿会舍不得,提出要带回家养着。应尽量引导幼儿放归,如果他实在不愿意,可以让他带回家或放到幼儿园自然角饲养,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心。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中班教案《昆虫》

1.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巩固对几种昆虫主要特征的认识。

2.创意地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所喜爱的昆虫,体验制作的快乐。

多媒体:电视机、摄像机。

幼儿搜集来的昆虫资料。

益虫、害虫版块。

各种制作材料。

二、交流分享自己对昆虫的认识:

1、同伴间相互交流:前一段时间,我们大家在幼儿园和自己家里,同老师以及爸爸妈妈也了解了一些有关昆虫的知识,有的小朋友自己画了下来,有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从网上把昆虫的知识下载了下来,也有的小朋友利用休息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买了昆虫的书来了解昆虫。今天,老师把大家收集来的资料都展示出来。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那么你就拿着自己的资料去和朋友们聊聊吧!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看,昆虫们都来到我们班大聚会了!听,昆虫们在说:“小朋友们,你了解我吗?你能大胆地介绍介绍我的特征吗?”

三、区分益虫和害虫:

师:我是蜻蜓,刚才小朋友介绍我时已经说了“我是益虫”,那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昆虫也是益虫?哪些昆虫又是害虫呢?请小朋友们来给我们分一分,益虫的放这里,害虫的放那里。我们分两对,女孩子到这里来分,男孩子到那里来分。

我们来看一看,分的结果怎样,有争议的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想办法搞清楚。

四、动手制作:

瞧,我们秋天的版面上缺了什么呀?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制作的材料,先想好“我要做什么昆虫”,再开始做,好,现在大家开始行动吧。

五、我们一起让自己制作的昆虫走进秋天的景色中去吧。

《认识昆虫》中班教案

1.初步学习看图谱表现简单的节奏型。

2.初步尝试听旋律拍出简单的节奏型。

3.尝试用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型。

4.对器乐演奏活动产生兴趣,并喜欢演奏。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6.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螳螂、蟋蟀的外形特征及叫声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3.节奏图谱一张,打击乐器:木沙铃、沙锤、沙蛋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图片,创设游戏情景,激发活动兴趣。

2.教师出示三种旋律及节奏型,以螳螂、蟋蟀、及蝗虫三种昆虫依次出场为线索,引导幼儿分别认识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用身体进行表现:

(1)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踏脚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x-簦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2)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拍手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簦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3)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模仿蟋蟀的叫声表现节奏型xxxxxxxx---簦并跟随音乐旋律表现。

3.播放《昆虫音乐会》乐曲,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连贯的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4.尝试学习用乐曲进行演奏。

(1)逐一出示沙蛋、沙锤、木沙铃,介绍乐器,分发乐器,让幼儿尝试探索乐器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指令、哼唱旋律带领幼儿尝试演奏乐器。

(3)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幼儿演奏乐曲。

(4)播放乐曲,带领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

活动反思:

虽然有三个声部,但每一个声部都是固定的节奏,只是在最后两小节有些变化,这样的合奏并不难。教师可以用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控制好自己声部的节奏。从单声部敲奏过渡到多声部合奏会给幼儿的听觉器官带来一种新的刺激。学习合奏,也是学习合作的开始,不仅动作要协调,还需学会倾听,以便能和谐地演奏。在“昆虫音乐会”的情景中可鼓励幼儿表演其他昆虫的鸣叫声,进一步激发喜爱昆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昆虫音乐会》中班教案

1、用乐器进行合奏表演,体验乐趣。

2、引发对昆虫鸣叫声的兴趣。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1、蜜蜂、知了、螳螂等昆虫图片;音乐cd。

2、部分节奏卡片,木鱼、碰铃、串铃等乐器。

(一)猜猜谁会来。

2、逐一出示昆虫图片,如蜜蜂、螳螂、知了,分别学一学它们的`叫声?

(二)昆虫唱歌。

1、你们想先看谁的表演?

2、蜜蜂是怎么唱歌的?教师范唱第一段,出示最后两小节的节奏卡片:xxxx/x---/引导幼儿拍打节奏。

3、出示螳螂,有几只?它是怎么来的?歌声是怎样的?学一学螳螂表演xxxxxx/x---/。

4、出示知了,有几只?它在什么地方?声音是怎么样的?.x/xx---/。

5、跟老师边唱边拍节奏。

1、分三组,分别扮演蜜蜂、螳螂、知了,看节奏卡片拍打节奏(蜜蜂—木鱼;螳螂—碰铃;知了—串铃)。

2、教师弹奏歌曲,幼儿齐声合唱,每段最后两小节根据歌词分角色演奏相应乐器。

3、好朋友在一起表演,昆虫音乐会肯定会更精彩。

4、用两种乐器合奏。

5、尝试多声部合奏。

(四)好听的音乐会。

跟着音乐cd,配上乐器将歌曲完整表演。

虽然有三个声部,但每一个声部都是固定的节奏,只是在最后两小节有些变化,这样的合奏并不难。教师可以用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控制好自己声部的节奏。从单声部敲奏过渡到多声部合奏会给幼儿的听觉器官带来一种新的刺激。学习合奏,也是学习合作的开始,不仅动作要协调,还需学会倾听,以便能和谐地演奏。在“昆虫音乐会”的情景中可鼓励幼儿表演其他昆虫的鸣叫声,进一步激发喜爱昆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昆虫记教案中班

一、故事导入。

2、(出示蝴蝶一半翅膀的图形,再加上中间身体的部分。幼自由猜想)有小朋友猜到了,我们来把它的另一边变出来,大家看看它到底是谁。(ppt拼出另一半)二、点数图形总数。

1、大家观察一下,这只小蝴蝶身上都有什么形状呢?请举手回答(幼儿指出对应图形,老师点击对应的图形。正方形有些幼儿会说是菱形,ppt点击让形状转动起来,发现是正方形)。

2、你们觉得这两个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吗?(出示方向不同的半圆)它们都是半圆形,只是方向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它们一样呢?(ppt演示半圆转过来可以重叠)。

3、这里面有三角形吗?有椭圆形吗?(ppt演示)。

4、我们在小蝴蝶身上找到了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我还想知道这些形状分别有多少个,哪位小朋友来帮我数一数?(引导幼儿进行点数,老师用ppt点击记录)。

5、我们小朋友都很棒,相信接下来的任务也难不倒你们。

三、幼儿作业。

3、幼儿在练习纸上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评价部分幼儿作业,ppt演示图形的拆分,让幼儿点数并检查作业。

五.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几只用形状拼成的昆虫,我们找出了它们身上的形状,还数出了各种形状的数量。我这里也准备了很多形状,放在我们的科学区,大家可以用这些图形拼出这几只昆虫,也可以拼出其他昆虫,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有创意。

小昆虫教案中班

活动目标:

了解不同昆虫的食物。

了解昆虫的动作姿态。

在活动中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几种常见昆虫的食物图卡数张,如花(蜜、粉)、小虫或食物碎屑灯。

活动过程:

一一拿出昆虫图卡,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这些昆虫的动作姿态是怎么样的呢?

——鼓励幼儿模仿其动作。

——这些昆虫平时吃的食物是什么?(如蜜蜂和蝴蝶吃花蜜、蚂蚁吃食物碎屑、蚱蜢吃小虫等)若幼儿不知道,教师可以加以提示玩游戏"昆虫运动会"——昆虫王国将邀请小朋友参加昆虫运动会。

——介绍游戏的玩法:教室(运动场)的两端分别是起点和终点,在终点放置昆虫食物图卡。

——将幼儿分成数队,如蜜蜂队、蚱蜢队、蚂蚁队,请幼儿戴上头套。

——哨音开始,各队第一位幼儿模仿所扮演的昆虫动作,走到终点,并找到该昆虫所吃的食物图卡带回起点,然后下一为幼儿戴上头套出发。

——按照此方式活动直到所有幼儿都轮完,最先轮完的一组获得优胜。若幼儿有兴趣,该游戏可多次重复。

中班昆虫教案

1、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

2、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二)昆虫运动会。

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孩子们,昆虫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赶紧去看运动会吧。

《昆虫运动会》中班教案

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活动(一)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活动(三)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活动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中班昆虫教案

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瓦楞纸,再通过学习观看步骤图,自主完成作品。2.体验利用废物进行绘画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1.波浪瓦楞纸,铅画纸、蜡笔、记号笔泡沫胶。

2.昆虫ppt。

一、观察昆虫,引起制作兴趣。

1.师:夏天来了,森林里有一群小伙伴来我们幼儿园做客。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伙伴?(昆虫)漂亮吗?(漂亮)。

3.小结:原来今天来做客的小昆虫,都有这些相同之处啊,都有一个小头和大背壳、两只眼睛、两根触角、六条腿、背壳图案是对称的、涂色方法是渐变。

二、介绍材料,知道废物利用。

今天的制作材料很特别,出示瓦楞纸,师: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看这纸和我们平时画的纸有什么不一样?(一面糙糙的,一面平平的')。

三、口述过程,引出步骤巩固。

1.师:现在老师要把制作过程说一遍,等会你们告诉我,老师用了几部完成这个昆虫的,老师会说得很快!

师:记不住,没关系,老师准备了一张步骤图。

2.请个别幼儿尝试说过程,最后集体说。

3.教师小结:按照步骤图的顺序和图示做,就能做出美丽的昆虫。

四、幼儿自主绘画制作,教师从旁指导。

五、昆虫秀。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把废旧纸板做得这么好,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观看关于昆虫的ppt,了解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昆虫。

幼儿园中班教案《昆虫》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1.幼儿搜集关于昆虫自我保护本领的图书。

2.各种昆虫的头饰,课件,木枝虫、花螳螂、枯叶蝶的动画视频。

2.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的头饰。

一、通过课件,寻找昆虫

1.通过春游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草儿绿了,花儿红了,小昆虫们也出来玩了。通过课件的呈现,引导幼儿观察述说看到的小昆虫们,并模仿各种小昆虫,利用已有经验相互讲述这些小昆是怎样来保护自己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不易发现的昆虫

孩子们,还有几只小昆虫可调皮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通过课件的呈现让幼儿发现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等昆虫,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这几只昆虫的特征。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它们?它们又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这样呢?

2.讲述科学小故事《捉迷藏的昆虫》

3.引导幼儿知道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并知道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保护色。

三、师幼交流,认识几种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昆虫

四、拓展幼儿的思维,并让幼儿相互交流几种常见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五、通过游戏:“昆虫狂欢舞会”,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色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教案《昆虫》

1.了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虫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知道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课件:蜻蜓

2.课件:动画片-蝴蝶

3.课件:正确找出昆虫的名字

动画片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那些昆虫吗?请你说一说。

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更多的秘密吗?

1.动画片中的昆虫叫什么名字?(蝴蝶)

2.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头上有什么?数一数有几队翅膀?有几对脚?

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1.还知道哪些昆虫?

2.观看各种蜻蜓

蜻蜓长的什么样子?

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

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是呼吸用的。

3.蝴蝶和蜻蜓它们共同的名子叫什么?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有些昆虫(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如蚊子。)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蝴蝶在幼虫时有吃嫩菜叶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课件--了解蝗虫

通过观看了解,蝗虫是危害庄家的害虫。

1.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里的益虫和害虫?

2.我们应该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

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使害虫无法生存等。

认识昆虫中班教案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幼儿用书》人手册,实物展示仪台。

2、昆虫挂图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节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些昆虫只有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1、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2、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3、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中班昆虫教案

:原来运动会中有摔跤、跑步、游泳、举重、跳高、击剑、长枪等等许多的比赛项目。

二、讨论交流。

1、幼儿自由的讲述。

2、教师出示蜻蜓:"看看有哪只昆虫来比赛了呀?"。

3、蜻蜓会参加比赛呢?为什么?

:原来蜻蜓有一对大大的翅膀可以飞得很快,所以蜻蜓要参加开飞机的比赛呢。(出示飞机图片)。

4、"蛐蛐蛐蛐,谁来了?"(蛐蛐也叫蟋蟀)蟋蟀又有什么本领他会参加什么比赛呢?

:原来蟋蟀平时有摔跤的本领,我们有时候看到斗蛐蛐的,它们就要参加摔跤比赛。(出示摔跤的图片)。

5、"嗡嗡嗡,谁来了?小蜜蜂它说,我想参加游泳比赛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小蜜蜂的尾巴上有一根尖尖的刺,裁判建议它参加长枪比赛。(出示长枪的图片)。

:原来,螳螂舞大刀,蚂蚁练举重,蚱蜢学跳高,昆虫运动会,大火劲头高。

7、现在有几只昆虫来参加运动会了?它们参加什么比赛?(教师念儿歌)。

8、好,现在运动会马上要开始了,运动员入场(放进行曲将昆虫拉进场)。

9、昆虫进场了,可是它们把自己要参加的比赛项目忘记了,谁来告诉它们?(请幼儿将不同的图片贴在相应的动物旁边贴教师边念)。

10、你们来做小裁判,再来告诉这些运动员一次好吗?我先叫昆虫的名字你们告诉它们比赛的项目(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念儿歌)。

11、你们来做小裁判,再来告诉这些运动员一次好吗?这次你们先叫昆虫的名字我来告诉它们比赛的项目(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念儿歌)。

12、我来问问这些运动员:"你们高清楚了吗自己比赛什么?它们说高清楚了。"那好,运动员到各自的场地比赛。(放进行曲)。

中班昆虫教案

1、激趣:聆听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饰演小昆虫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经验,了解多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对前期经验的回顾)。

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动物的话题,小朋友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关于动物怎样自我保护的书和图片,请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资料。(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同步观看视频验证)。

3、观察枯叶蝶、竹节虫,尺蠖,金花虫的图片,了解昆虫的保护方法,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寻找其中隐藏的昆虫。(对昆虫保护色、拟态产生初步的了解)。

图片上的小昆虫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请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笔来圈一圈。

(2)集中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分析发现昆虫的体表颜色及体型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

小结:昆虫们为了保护自己,有的会把身体的颜色变的和周围环境很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保护色”。有的不仅颜色像,连样子也像,这种方法更高明,我们叫它“拟态。”

4、游戏“比眼力”:幼儿细致观察、快速寻找图片中隐藏的昆虫。(幼儿新经验的迁移和运用)。

是小昆虫藏得好,还是小朋友眼睛亮?我们和它玩个比眼力的游戏吧!

5、游戏“昆虫小侦探”,在躲藏和寻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昆虫的“伪装术”,产生探究的兴趣。(游戏中感知、体验)。

昆虫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认识它们吗?藏在哪里不容易被发现呢?

6、活动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车、飞机等内容的图片,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人类也向昆虫学习了“保护色”这种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吗?我这儿还有一些图片,送给你们带回去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