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农机的实践报告(案例18篇)

时间:2023-10-29 13:24:26 作者:琉璃 实用农机的实践报告(案例18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回顾的文献,通过书写实践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整理和沉淀自己的实践经验。我们特意收集了一些高质量的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农机调研报告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产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好政策,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精准扶贫、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有效地作用。但是笔者在审计实践中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应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部分乡镇存在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宣传形式过于传统化、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使农机经销商和农户难以及时全面准确掌握最新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操作程序、补贴要求等相关信息,延缓了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进度。

二是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农机部门出台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对补贴标准、程序、数量、范围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未出台专门的资金管理、监督制约、信息反馈等制度;实施方案中也没能具体划分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导致信息反馈不及时、台账登记信息不完整,不利于对购机真实性进行核查,存在一定监管漏洞。

三是申报程序较为繁琐。购机者需要通过较为繁琐的申报程序才能申请农机购置补贴,即便是微耕机等补贴金额很少的小型农用机具,也必须按照大型农用机具的申报程序申请补贴,这就使得一部分购机者在购买小型农机时放弃申报购机补贴或者请其他购机者代为申报,导致出现年度内申请补贴数量不真实,个别购机者申请补贴数量过大,不利于监管部门的管理。

四是售后服务脱节。部分经销商售后未按照国家“三包”规定执行,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机具的零部件供应不到位、机具损坏得不到及时修理,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贻误了农时,影响了农户购买补贴机具的热情。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农机部门要及时、全面的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工作,将政策宣传与“送检下乡”相结合,利用农机检验进村入户与农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的大好时机,让农机补贴政策走进农民群众心中;与农机培训相结合,农机推广站与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作业培训班、农机新技术推广培训会等各种农机新技术培训活动,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新闻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播放或刊发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全面了解,切实将补贴政策宣传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报名购机的积极性。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农机部门、财政部门、乡镇应密切沟通配合,强化责任落实,共同组织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政策宣传、资金管理、信息反馈、监督制约、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认真做到补贴制度、补贴程序、补贴目录、办事人员和监督电话五公开,并建立自查或交叉核查制度和检举有奖制度。

三是简化操作程序。对于补贴资金几百元的小型农机,尽可能从简办理。建议县域内可采取“就地购买、乡镇报备初审、农机复核上报、财政终审结算”的简易补贴程序,以便减少人力、财力的浪费,方便农户购买补贴机具。

四是强化售后服务。农机部门要在职权范围内,积极督促各补贴机具经销商,提高售后服务意识,严格售后三包服务。在售后服务的过程中,可采取召开片区集中现场会的形式,强化对片区内购机农民的培训,使他们熟练操作使用,懂保养、会调试,能够排除简单故障,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农机调研报告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据粗略统算,截至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30.69万千瓦,农机总值实现1.52亿元,完成农机经营收入0.954亿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32%,分别比去年增长了5%、9%、6%、6%。全区农机工作呈现出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农机局下设农业机械研究所、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农机校三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并设有业务科、推广站、质量监督投诉站下设21个乡镇农机管理站、12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全区农机大户3243个,拥有各类农机维修点51个,专业维修点13个,农机供应点18个,初步形成以农机局为龙头,乡镇农机站为纽带,村级农机大户为依托,集管理、推广、培训、安全监督为一体的管理和服务网络。

1、农机装备总量持续提升,结构进一步改善。今年落实中央农机补贴资金373万元(是去年的3.85倍),带动全区新增机具557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2台,免耕播种机52台,玉米联收机15台,秸秆还田机17台,深耕犁21台,旋耕机59台,田园管理机256台,其他机械25台,受益农户达494户,带动农民直接投入970万元,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并呈现出高性能、高质量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共上阵机具6825台套,完成机收面积28.38万亩,机耕面积25.5万亩,机播面积35.98万亩,全区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4.32%,同比增长近6个百分点。

3、跨区机收效益明显。三夏三秋结束后,引导全区280台小麦联收机和71台大型秋耕秋种机械到平度、乳山等地进行了跨区作业,跨区作业面积17.2万亩,实现作业总收入720万元。

4、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产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政策宣传、资金扶持、大户带动,今年我们新组建了三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使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覆盖全区16个乡镇、开发区、街道办事处,组成了当地及跨区作业的主力军,并承担起了全区60%以上的收、耕、种作业量,打破了我区素来主要依赖外地机械作业的局面。

1、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区农机技术推广站虽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但由于推广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推广。

2、乡镇农机站人员少,工作分管头绪较多,不能专心从事农机工作,使农机业务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3、农机具无处存放现象严重。近年来,农机具场库棚、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机化快速发展的短腿。由于场库棚的建设投资大,农民无力承受,建设简易场库棚又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灾害,而且用地审批难度非常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农机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强力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抢时奋力,强力推进,加快全区农机化发展进程。

一要高度重视。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实施农业机械化作业,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耕作效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农机化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到本地发展规划之中,成立领导组织,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在政策上扶持。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项目支农资金,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保证农机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加快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努力提升全区农机化整体装备水平。再次,在资金上支持。根据《农机化促进法》要求,区财政每年可适当增加专门经费,用于农机项目配套、农机具补贴和农机示范推广工作。积极探索和完善“政府扶持、企业主导、项目支撑、大户带动”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各乡镇也要拿出一定奖励资金,以奖代补,鼓励农民购买农机具,加快我区新型农机具的推广步伐。

二要突出重点。围绕农机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在平原乡镇重点提升玉米收获及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水平;在山区乡镇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重点提升以秸秆、黄烟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借鉴贵州先进经验,建设由政府出资,农民交费有偿使用的大型场库棚,每台机械只需缴纳30-50元不等,就可以在库棚内存放一年。这种模式使得农机具集中存放,不仅便于技术人员检修保养机具,而且最大程度地节省了农机存放用地。同时,农民有偿使用的模式也较好地解决了库棚建设投资过大的问题,不失为一种解决农机具存放问题的好办法。

三要完善体系。要建立农业机械化工作任期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农机化发展作为农村经济考评一项指标,健全考评细则,实行专项考核。要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区、乡农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实施“农机大户培训工程”,在继续办好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人员培训班的同时,分步骤开展工程机械维修培训班,提高农机大户经营服务能力和增收后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以区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为基本、专业户为补充的农机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要鼓励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经营服务组织,重点组织农机服务队进行有序的跨区作业服务,建立和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推广服务中心,逐步实施农机服务热线和农机服务网站、农机连锁经营、农机示范场以及农机作业和承包跨区作业等推广模式,为农民增收创造平台。

农机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优化全区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__区农机局利用冬闲季节,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区农机化装备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近年来,__区农机装备水平迅速提升,大中型农业机械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领航力量。截至目前:全区农机总值已达10.25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56万千瓦,农业机械总数量分别为:拖拉机总数量1470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数量达到5647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38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081台,播种机械3658台,其中免耕播种机械1627台,小麦、玉米粮食生产作物耕、种、收已经全部实现了全称机械化,小麦机收、机播率在99.9%以上,玉米机收、机播率均已达到了85%以上。以目前的生产能力,农民机收小麦只需3——5天就能顺利完工。玉米生产能力虽然还不够完善,但从目前的生产能力来说,已完全去除了人工从事生产作业的现状,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目前的农业机械保有量已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求。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还不尽合理。即存在着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农田作业机械多,其它作业机械少;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单项作业机械多,复式作业机械少;陈旧机械多,新型机械少等诸多现实问题。

二是农机化作业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即粮食作物农机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农机化水平偏低。我区是农业大区,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得到迅速发展,小麦生产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玉米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三是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但是,长期以来,各级对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特别是对农民购买农机的直接补贴投入较多,而对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机具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仍然较低,难以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合理调控和运用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灵活把握政策取向,从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提高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出发,科学、合理的谋划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充分发挥省、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导向作用,确保效益最大化。

2、加强对玉米联合收获技术的改进和完善。__区目前应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种类比较繁多:现有两行、三行小型玉米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多个品种,产品虽然已完全脱离了人工收获玉米的历史,但在使用过程中,功能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实现一次性玉米摘槌、烘干、秸秆还田、机械深耕、小麦播种等多项服务项目内容。在机械构造、使用性能、理想收获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3、加强对花生、大蒜、山药、辣椒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探索和研究。

农机调研报告

消费者更加追求服装的质量(面料、版型及做工)。

结合调查结果,男装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主要反映在服装面料、版型、及做工上,这将逐渐改变过去产品同质化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流行的休闲、复古风以及对环保面料、功能性产品的需求,让男装市场的细分更加明确。相比面料而言,突出个性化设计更加重要,而原创风格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从营销的角度来看,石家庄市场品牌男装产品的面料呈现趋同化状态。面料运用上均钟情于天然材质,麻、棉、丝则是首选。男装都有了防缩水、耐磨、防虫蛀、抗静电等功能。西服的面料强调进口,采用毛料、仿毛类面料,质地细腻的哔叽和花呢组织中加入传统典雅的细条纹,新颖的人字纹复合组织、席纹组织中加入明暗相间的宽条纹,突出表面的肌理,展现服装立体感和动感的凸条效果。另外,棉或亚麻与锦纶混纺的条纹西装面料占有一定的比例;t恤产品以桑蚕丝、牛奶丝、丝光棉等面料为主,强调透气性;衬衫以棉织面料为主,大量使用纤维之王的棉织物,包括精纺棉、捻纱棉和丝光棉。

商务休闲款式的产品比例加大。

虽然石家庄市场各品牌男装产品的款式相对较为趋同,但是整体的款式变化更加趋向于休闲化。各品牌的款式风格更加趋向于以时尚、风格、经典、精品为主,以满足目标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时尚要求,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

西服以合体的单排三粒扣、四粒扣经典西服,领位上移的平驳领和小枪驳领西服,侧开衩、单开衩,明袋、暗袋,针迹明显的拱针款式为主,重点体现在宽条纹,细条纹,斜条纹,横条纹,竖条纹齐等时尚条纹面料的运用上。衬衫、t恤的款式中条纹和方格的产品居多。

前面所提及的产品、渠道、价格、促销四方面都对品牌男装的销售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但是,单个企业若要寻找、制定营销策略还是应该运用swot的方法从自身企业出发结合整体外部的情况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才能找出品牌制胜的要素,同时拟定出合理的营销策略。我们以下的分析是针对在特定的条件下,初次购物的消费者进行的研究。通过我们调查得出的对影响其购买决策因素的梳理,希望能够给进驻石家庄商场的新的品牌男装企业一些启示。

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消费者都较熟悉一些国外服装品牌,而倾向于国内品牌的多不足半数。品牌知名度越高,其购买的人群范围越广,如耐克、阿迪达斯、kappa、等国际品牌,而李宁、七匹狼、雅鹿、波司登、鄂尔多斯等国内知名品牌也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国内品牌的代表。

然而从上面各表的统计却看出,消费者虽然对一些男装品牌很熟悉,真正实际买过的却很少,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品牌男装的广阔市场前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目前人们的消费水平还不是很高,消费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人们对于目前品牌男装的质量水平还不是很满意,品牌男装的发展路程还有很长路要走;另外,男装品牌的营销手段还是相对较单一,这是应受到更多男装企业、商家注意甚至重视的问题。

在当今市场大环境下,本地区的男装品牌消费与一些发达地区仍有不晓得差距,但相信本地区的男装品牌市场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现今,本地区的品牌男装企业、商家也在不断努力,争取更好的市场局面。

农机调研报告

“三农”贷款难,农村经济就难发展。商业银行贷款向大城市和大型企业过度集中,削弱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由于农村金融疲软,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日益短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影响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后劲。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单纯依靠财政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如何创新支农机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是一个摆在眼前尚待解决的问题。

1、紧缩政策限制了支农力度。当前,紧缩的信贷政策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投向,国家银行对农村信贷总规模和资金投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2、金融机构“嫌贫爱富”。随着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许多银行宁愿将资金投向非农产业,而不愿投向农业和农村,同时精简了农村基层机构,造成一些应该发放的农业贷款没有发放,并对基层机构贷款权实行“收”多而“放”得少。

3、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市场“抽水机”多,“输血机”少,资金大量流出农村。

4、农村保险体系不健全。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影响,风险较大,农民是弱势群体,其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但目前农业保险一直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而政府主导的风险补偿机制尚没有健全,由此产生的风险全部由金融机构承担,这无疑加剧了贷款风险,成为制约支农机制创新的因素。

1、创新风险控制方法。农村合作银行要改变其政策性银行形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其商业性金融功能,利用其灵活机动的优势和信息优势,创新农村基层风险控制。创新风险控制方法可以包涵如下:农户直接持股、团体贷款合同设计、物权流转的变通方法等。也可以尝试将小额贷款打包证券化,在转移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可增加资金来源,减弱其在吸收存款上的劣势。

2、创新利率定价机制。实施支农优惠利率政策和灵活的浮动政策,采用灵活的利率定价策略,给予惠农措施,为“三农”降低资金成本奠定基础。

3、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在信贷项目的选择方面,不能完全以赢利的高低作为标准,要把政府最关心、新农村建设最需要的领域作为支持的优先方向。虽然农业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周期长、风险高、回收慢,农村合作银行要主动对接政府的支农意图,将信贷资金和财政投入有机结合,创新实施“政府立项、市场运作、企业承贷、财政补贴”的信贷支持模式,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建立信贷计划需求和调整跨部门协调机制,合理优化信贷结构,造当控制非农贷款,优先保证“三农”信贷计划,确保信贷资金有效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

4、创新信贷培育机制。培育以公司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为特征,自主经营、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规范的经营实体体系,结合农业经营的弱质性和长期性,引导企业要求政府辅以适当的利益和风险补偿机制,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5、建立财政资金与银行信贷资金有效结合的机制建设。积极探索财政性支农与银行信贷资金相结合的支农机制,通过财政的多渠道支持,帮助金融实现对弱势农业的扶植,如建立贷款项目的配套机制,申请中央和地方财政的专项资金扶持,降低单独由商业性贷款支持的项目风险;建立稳定的信贷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投入机制,设立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安排涉农项目资金,形成多元化支农机制。

6、创新担保机构与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担保机构,创新担保方式,通过与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担保合作,与动产抵押、权利质押等方式,发掘符合农户和农村经济特点的抵押物,解决“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农机调研报告

湖南省涟源市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按照“依法规范、有序引导、分类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对全市农机合作组织进行了调研,截止20xx年底,全市依法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家,分别是:涟源市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涟源市星天伟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26户,从业人员281人,拥有各类机具512台套,其中中型拖拉机组16台套,小型农田改造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耕整机102台,联合收获机85台,插秧机20台,资产总值达近591.85万元。服务范围涉及全市20个乡镇573个行政村和邻近的安化县渔水、新邵张家冲、双峰太平寺、冷水江三尖等周边县市的乡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手段更加完善,服务方式更加便民,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效显著,“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一是促进了农机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推动了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农机化的发展质量。同时,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示范带动能力强、效果好。

二是完善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充实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间环节,有效承载了基层技术推广、政策宣传、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农机管理工作,为基层农机服务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作为农机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把广大机手组织起来,联合起来闯市场,提高了农机的规模化作业程度。

三是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标准化。农机规模化作业和示范区发展,提高了农机作业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建立和发展起了3处农机化示范区,为农机作业标准化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四是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代耕代种、农田托管、土地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规模经营,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推动土地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统一经营向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解决农田弃耕、撂荒问题,支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五是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培训平台,他们在技术上互帮互学,利益上互助互惠,信息上实现共享,增强了标准化生产和协作意识,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农机户以资金入股合作经营,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减少了一次性投入,降低了农民的投资风险,使农机作业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已经逐步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中来,农机作业市场的扩张,技术装备更新,作业模式的创新都将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农机专业合社将不断为农民搭建更加广阔的增收舞台。

按照“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要求,该社实行股份制管理,开展集约化经营和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子,并面向全市及相邻县市,为农民提供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农机专业服务。其经营涉及机耕、机播、机收、运输作业、农机修理、信息技术咨询、小型农机具销售等。其利润分配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按股金比例(包括入社股金和拖拉机折价股金)进行分配;二是按出勤作业率和工作效益进行分配,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和作业金提成,实行单人单机核算,作业收入按10%上交为集体积金,扣除平常正常开支外,其余部分年终按股份进行分红。在管理上,先后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合作社服务纲要》《合作社纲要》《合作社社员管理办法》《合作社机具维修维护细则》《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5个制度,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农机服务助民富,互帮互助促发展”为主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结对共建”活动。一是推行价格公开制,向服务对象公开承诺耕地100元/亩,收割100-120元/亩,价格低于市场价,使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二是开展帮扶互助活动。党员社员主动与家庭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户结对子,通过“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为困难农户免费提供农机服务。

一是发展数量少、影响带动小。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到目前还只有2家,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

二是主体结构单一、服务领域不宽。农机合作社大都由青一色的农机大户组成,主体结构单一,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且以从事单一的机收服务居多,机插、机耕、机烘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

三是管理制度有待规范、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对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规定,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民主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偏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厂库棚建设用地短缺,农机维修服务组织建设滞后,农机服务组织在享受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用电用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未能得到落实,或难以执行到位。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明确农机化发展的组织模式以合作社为主,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主体,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特别是用地上给予支持,协调各部门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是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场库棚设施建设,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目前,农机具场库棚建设严重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具损失浪费现象严重,亟待各级财政的扶持与投入。

作社的稳定发展。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工作思路和“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的原则,逐步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使其有序健康发展。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初级阶段向规范的高级阶段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宗旨是“民办、民营、民受益”,农机专业合作社隶属于现代农业企业行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内部管理水平高低,代表着一个专业合作社的成熟规范程度。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制定内部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建议市级财政将培训经费纳入计划,做到专款专用。

农机调研报告

为更好的推进__县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机合作社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的示范、引导、支撑作用,县农机维修站利用1个月的时间对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合作社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全面、详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截至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达到21家,入社社员2300户、从业人员4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0人,社员机械5900多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5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75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720台,旋耕机1100台,其他配套农机具1880余台.20xx年小麦机收作业面积26万亩,玉米机收作业面积24万亩,深耕、深松作业面积6万亩,玉米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26万亩,小麦宽幅精播28万亩。全县8个镇农机合作社全面覆盖。__农机合作社20xx年被评为全国农机示社、省五星级文明维修网点。

该县农机合作社依据“农民自愿,积极引导,多元创办,规范发展,统筹兼顾”五项原则成立,主要是对原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如农机作业队、农机大户等带有股份合作性质的农机服务组织的改制、扩建、整合与规范,鼓励和引导农机各类服务组织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

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为:维修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如__、__、田丰等);外营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如__);农机管理服务站组建型(如索镇腾飞、陈庄强盛、果里惠民、田庄中兴、马桥金马、唐山运宏);农机大村组建型(如北辛裕民、荣家富隆、东营兴营、昝家兴农);涉农企业兴建型(如__、__、森源联邦)。

全县21个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社内部管理机构基本健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的经营服务工作,决定经营方向、经营决策、财产处置、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建立了财务管理、机械管理、职工奖罚、利益分配、安全生产等制度;农机合作社产权关系明晰,责任、权力、义务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初步形成一套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运行机制。随着该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民购机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各类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农业机械更新速度加快,机械装备结构趋于合理化、大型化,农机合作社以农机大户为依托,以资金、技术、信息、服务为纽带,整合农机管理、技术资源,积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__县“三夏三秋”农忙时节,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农机具生产作业安排调度、信息资源共享作用,减少了机具闲置和田间转移,农机具的利用率大为提高,为农机手和农户都提供了便利,受到了农民们的欢迎。在跨区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每年组织的跨区作业中,利用合作社信息系统可以及时获取信息,降低作业成本,取得最佳效益。特别是夏、秋两季由合作社统一考察跨区作业,统一调度,每台机械节省200-300元的差旅费和通讯费。若按全年1200台次计算全县机手可节省30万元费用。通过合作社组织跨区作业,每年可以实现收入2400余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__县__、__、__、__农机合作社以创新的服务理念、专业的维修技术水平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省人大、省农机办、市人大等各级领导多次对__、__、__等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考察指导。二是作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提供载体,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近年该县农机管理部门开展的玉米直播技术、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深松施肥等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中起到了较好的试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20xx年、20xx年,中国农业大学、省市农业、农机、统计部门有关专家组成的小麦测产,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深松施肥耕作的麦田对照传统耕作产量增加分别达到6%、8%以上,增产效果明显。此两项技术都作为全省近年重点推广的新技术。

作为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使用载体,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农机化作业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玉米机收、土地深松、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创新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20xx年开始,全县推广深耕作业,果里镇、索镇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了大量深耕犁,政府的深耕补贴每亩曾达到了60元,起到了良好的带头引导作用。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会员和机手提供新技术和新机具信息,确保了机手买到合适的农机具。每年秋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全县及各镇组织的玉米秸秆禁烧机械作业及深耕、深松作业带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截至目前,全县“五化”标准农机专业合作社较好的有5个(__、__、__、腾飞、__),达到规模化、“一条龙”作业模式的更少,合作经营方式相对松散,抱团经营紧密度不够,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影响力和示范带动力明显不足。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和带动力还需统一扩大,作业项目及服务范围也需要扩充,要与农业生产的要求及农机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一是农机合作社大都由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组成,主体结构单一,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信息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才;二是合作社大都以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或维修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单一的机收服务居多,作业能力不足,服务项目少,农闲时期车辆闲置,不能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现代化信息设备缺乏,影响了合作社的信息化办公进程。

式成员组成或以小投大相互兼并的方式组成,对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__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规定,农机合作社在依法登记、章程制定、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合作社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培训。

场地库房等基础设施不足,金融部门贷款难并且利息高,国家扶持政策资金达不到合作社的需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亟需财政资金和涉农项目的大力扶持。

继续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把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和要求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切实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努力营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和谐发展氛围。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纳入到政府农业重点工作中,各级领导要重视,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不断优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争取和落实工商登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贴息、政策性保险等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各项政策。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安排项目时,要优先安排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把国家、省、市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机新技术推广、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等项目资金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倾斜,给予重点扶持和带动。以此为依托,引进资金、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依托国家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其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装备水平。二是有关部门要在合作社建设和农民购机过程中开展银行贷款、降低贷款利息等优惠业务,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分配、协调、指导、服务作用,使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是制约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应该在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保障体制等方面做好工作,为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一是对现有的农机推广、维修、培训部门的社会服务体系进行扶持,为农民提供作业信息、农机维修、农机操作人员培训等服务工作,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储备一定的技术人才。二是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完善合作社内部制度,加强技术培训,抓好作业质量,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行、标准化管理、可持续发展。

通过拉长合作社服务链条,重点开展依托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规模化经营模式,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建立起一个以农机合作社为桥梁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方便群众,又增加合作社收入,全面提升农机合作社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和壮大。

农机调研报告

是我省唯一的“省农机产业基地”,农机机电产业纳入了娄底市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集群、全市6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享受全省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全县现有各类农机生产、经营企业(门店)500家,其中农机机电生产企业138家,,农机机电产业年产值达10.5亿元,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现就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础条件较好。全县有138家农机机电生产企业,具备了产业集群基础,经开区规划了1600亩的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是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机电产品集散中心,市场辐射湘、鄂、川、云、黔、豫、赣、浙、粤、桂等20多个省(区)及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年交易额达10多亿元。由于园区和市场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还吸纳了一些配套的轴承、电机、三角胶带及标准件厂家进驻,兴办了一批铸造厂、冷作件厂、塑件厂等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营销网络,拥有一支万余人的农机营销队伍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以及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了产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二)产品门类全。主要产品有微型组合米机、三轮车、拖拉机、水田耕整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粉碎机、磨浆机、压面机、水泵、电机、喷雾器、玉米脱粒机、半轴等60多个品种,300多种型号,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全省的拳头产品,已有27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16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购机补贴目录,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近200项。去年,我们又与大学、农业大学、日本东星技研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联合在我县设立了农业机械研究开发基地,着力开发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适用范围广的新型农机具。

(三)品牌效应好。农机声名远播,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其中微型组合米机占全国绝大部分米机市场,被誉为“全国米机之乡”,拥有4个“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38个省农博会金奖,1个产品正在申报国家免检产品。特别是自以来我县连续成功举办6次全国性的农机会展,农机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购机补贴等政策的连续出台,给我县农机机电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外市场前景也十分看好,据我们了解,包括印尼、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农机化水平还相当低,农机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大,8月,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的农业部官员和农机专家对我县农机生产企业及农机机电大市场进行了认真考察,他们对我县生产的耕整机、家用组合米机、小型水稻收割机、喷雾器等小型农机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非常欢迎我县的农机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

(一)加强引导规范,强化行业自律。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针对国家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和我县农机产业的发展实际,我们适时出台了相应政策,以规范产业的发展方向。,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农机机电产业若干问题的意见》;,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农机大市场+农机会展+自主创新”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明确走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系列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制订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期间农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扶持重点及相配套的扶持政策。经过连续这几年的引导、规范以及上述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县农机机电产业步入良性互动的集聚发展轨道。二是强化行业监管。,成立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农机机电产业管理办公室,积极开展了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的工作,并组建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和《竞争公约》;,针对行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又先后组织成立了农机产业协会铸造分会、组合米机分会、电机分会和运输机械分会,并通过了分会章程,选举了分会组织机构,签署了行业公约,缴纳了履约保证金,较好地解决了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每年从全县推进工业化基金、农机机电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产品研发投入。选择1-2个科技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攻关;对自主开发或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投产后每年生产经济效益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农机企业,政府一次性奖励3-5万元。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进行校企联姻,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9月,我们与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大学在我县设立第一个县级研发基地;11月,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就农机产业的从业人员培训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12月,我县的农友机械公司、湘源科技集团等企业与农业大学工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月,湘圆技术有限公司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了“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月,省农友机械有限公司与日本东星技研所达成联合开发协议。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县农机机电产业办与农业大学、省农机鉴定站及我县的部分农机生产企业联合制订了组合米机的省地方标准;,主导制订的省组合米机地方标准通过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成功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同时对电机、三角皮带、筛片等主要农机配套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对质量未达标准的不准进入市场,不得进入企业配套,从源头上确保了农机产品质量的提高。四是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大了对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从事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农机机电产品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三)打造集约平台,促进聚集发展。一是建设专业园区。率先在县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全省首个农机机电产业园区,规划占地1600亩,并出台了入园的相关税费、土地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机龙头企业进驻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农友,湘源、金峰、韶峰等1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相继入驻农机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二是组建农机机电产业集团,搭建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化整合,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组建成一家上市股份制公司,并择机整体上市。目前,行业整合和集团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9月,我们成功将五丰、金三角、五金、正兴等运输机械企业按股份制组建了运输机械集团五丰机械厂,11月,农友、永旺、白碧、远达、恒昌、兴鑫、良华等七家企业组建成省农友机械集团,今年以来又陆续把14家组合米机企业、2家耕作机械企业和2家铸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了兴华、南方、劲松、金峰等有限公司,目前产业整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三是实行专业化生产。严格控制整机生产企业数量,着力发展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目前整机生产企业从最高峰时期的138家降到现在的65家,配套企业从原来的63家发展到现在的125家,初步形成了以三塘铺镇、青树坪镇为主的铸件生产基地,以印塘乡为主的冷作件生产基地,以县经开区、永丰镇为主的终端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四)突出本地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建好专业市场。1997年,我县建成了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了市场的异地新建,其建筑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现有商户200多家,市场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其规模、销售收入都比新建前的翻了一番,现已发展成为省有名的农机专业市场,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产品集散中心,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二是打造农机品牌。从起,连续6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区域性的农机会展,每年参展客商1000多家,累计成交金额近40亿元。去年,首次以我县的名义举办了农机机电产品展览会,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协会承办、市场运作的会展举办模式,产生了会展效应,打造了农机品牌。三是提高知名度。积极组织本地农机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全省农机产品订货会及越南国际贸易展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各类专业会展,进一步提升农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促进农机产业出口,推动国际经济合作。近三年来,我县先后有湘源、白碧、永旺、金峰、神手等5家企业已办理好自营进出口权手续,扩大了农机机电出口实体,进一步加大了我县农机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产品大型展会,大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我们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第三、四届越南(胡志明市)国际贸易博览会,第三届东盟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六届亚洲农机峰会等国际性会展,均取得了很好的收效。今年5月28日-31日,我们组织农友、永旺等农机企业参加了在越南河内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部分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展览会,展会期间共接待越南、老挝等国家经销商及客户达200多人次,签订合同30多份,预订组合米机台,耕整机1000台,成交额达70多万美元。我县农友机械集团公司还与越南港越合力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联手共同开发东南亚市场,目前已经在越南的河内、海阳、胡志明市等地建立长期销售网点和维修服务部10多个,计划今年下半年起赴老挝、泰国、缅甸、孟加拉国等国家设立4个以上的分公司,建立2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出口额届时将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大大提升产品在越南及其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引导金峰、神手等已有自营出口权的农机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开拓国际市场,把产品尽快推向国际市场,为今后一段时期“走出去”的高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平台和有效支撑,目前这两家企业均已与国外客户取得联系,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不久即可实现自营出口实绩。

(一)规模普遍偏小,管理水平落后。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带动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农机生产企业沿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模式,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资本存量不多,发展后劲不足。前段,我县农机机电产业依靠低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走“低价占领市场”之路,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大幅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日益困难。同时,企业融资能力普遍较差,很难在银信部门贷款,“滚雪球”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农机产业的发展后劲。

(三)技术含量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农机机电产业的从业人员,虽然一部分是原有集体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的熟练产业工人,但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欠缺,高素质的产品研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引不进、更留不住。由于人才缺乏,企业自主创新开发产品的能力较弱,工艺装备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

(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物流成本高。我县的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尚没有配套的货运配送中心和农机会展中心,并没有统一的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创业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物流时间长、成本较高。

(五)外贸人才缺乏。我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严重缺乏外语和外贸实务人才,特别缺乏既懂外语和国际贸易知识又熟悉生产的复合型人才。

(六)口岸联检机构不全,通关不便捷。由于娄底尚还没有海关和商检的办事处,联系与业务办理都十分不便。加上现在出关都要换海关监管车,既费时,又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七)出口退税不到位。受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企业退税不能及时到位,一定程度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一)继续加大行业整合和分工协作力度,走集团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道路。

(二)下大力气引进农机产业战略投资者,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省农机产业基地”。

(三)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产品升级力度,进一步优化我县农机产品结构。

农机调研报告

根据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农机办、省经信委《关于贯彻实施国家四部门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通知》(鲁质监质发〔20xx〕115号文件)和鲁农机修字〔20xx〕9号文件及市局济农机函字〔20xx〕44号文件要求,我单位认真做好了农业机械三包维修企业情况调查摸底工作。

为确保调查摸底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与质监局、工商局搞好联合,组成检查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深入到农业机械三包维修企业,就三包维修企业(服务组织)的基本情况和三包维修企业(服务组织)技术力量状况、是否持有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主要承担哪些农机生产企业的售后维修服务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并掌握我市三包维修企业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三包维修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形成调查总结如下: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具更新速度和新购数量急剧增加,截止到现在,我市农机总动力已达为71.3万千瓦,各种配套机具2.9万台套。共有各类农机维修点62个,目前,一个多种经济类型、多种经营形式、多种维修技术等级共同发展,遍布城镇乡村的农机维修网络已基本形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作出了应有贡献。

1、全市共有农机三包维修企业12处,均为整机营销和售后三包维修服务一体化私营企业,6家手扶拖拉机经销商分布在邹东山区不同镇街,6家大经销商集中在市区。

2、各企业都有2—3名维修服务人员,大部分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都取得了《维修技术合格证》,企业有简易维修车间、维修设备,可进行简易三包维修,其中部分经销企业把三包时间适当延长,有的开展上门维修服务,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3、各经销企业的进货渠道、配件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受到有效监管。有些企业在本地没有三包维修基地,出现质量问题维修三包难。

4、随着大、新型农机具的广泛推广应用,维修技术、人员、设备的相对落后日益凸显。

5、三夏、三秋期间,由于机械作业时间集中,特别是三夏生产过程中,机械昼夜连续作业,机械故障频繁出现。虽然有生产厂家派驻三包维修技术人员包片服务,但仍有时满足不了机主及时接受维修服务的要求,有时维修服务不到位、配件发送不及时。

6、虽然成立了农机质量投诉机构,但是缺乏必要的经费,不能保障正常的工作开展。

1、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农机及配件经销行业的质量监管职能,但是由于可操作性不强,无法真正实施有效监管。

2、农机使用者方面:农机使用者普遍认为农机是粗放技术,遇到机械故障自己敲敲打打或就近到维修铺简单处理能够凑合就可使用,无需找专业厂修理,安全意识淡薄,质量意思不高。同时三包责任问题一般都是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农机作业的特殊性,所以要提供专业的、有力的证据比较困难。农机使用者缺乏维权意识,农机用户举证难,有的怕麻烦,不愿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得自己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3、现有机构体制导致我们与工商、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无法组建政令统一,相辅相成,多部门联动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1、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操作性强,执行力度大的法规或者实施细则,把行业管理中涉及的重大政策问题以法律形式给以明确,使农机三包维修行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以便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落到实处。

2、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检测、培训经费,以解决基层监督管理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扰。

3、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各质量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

农机调查报告

20xx年市农机局按照省办要求,继续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借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有利时机,立足实际,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宣传引导农民购置保护性耕作新机具,极大地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推广、大普及,使我市保护性耕作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市各类保护性耕作机械达到2383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8万亩,新增4.8万亩。全市小麦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198台,实施作业面积达8万亩;玉米秸秆还田面积28.4万亩,新增7.5万亩;其它保护性耕作机具781台(套),新增46台(套)。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7次,召开现场会9次,在每个乡镇都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是明确目标,加强领导。为切实做好我市保护性耕作,市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意见》,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管理科、推广站等业务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保护性耕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保护性耕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由乡镇农机站长、区局业务局长、市区两级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业务工作会议,对我市保护性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做到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各级农机部门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宣传报道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二是积极印发宣传册、明白纸,制作光盘,通过赶科技大集、召开现场会、演示会、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宣传。先后印制宣传册、明白纸60000余份,出动宣传车30多天,扩大了宣传范围,提高了认识,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搞好技术培训,促进技术推广。利用办培训班、送技术下乡、现场观摩示范区小麦长势、测产对比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活动,激发农民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培训使各类农机人员全面了解掌握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好处和意义,更新了观念,增强了信心,为我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年共举办保护性耕作培训班7期,培训各类人员3000多人次。

四是抓好示范演示,发挥示范带动。一方面抓好现场演示推广会。三夏三秋分别在20xx区张家洼、口镇、镇等乡镇多次举办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各区和部分乡镇村也都相应举办了保护性耕作演示推介会,组织农机大户,调集各种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通过厂家现场讲解,让农民对这项新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年,全市共组织召开不同形式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推广会12场次。另一方面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

五是争取优惠政策,优先补贴。继续把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为购置补贴的重点,对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农户实行“四优先”。即优先报名、优先确定补贴资格,优先签定补贴合同,优先缴款供机。另外,积极争取市财政购机补贴资金20万元,全部用于补贴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规定除享受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每购买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自走式补贴1万元,背负式补贴0.6万元,每购买一台免耕播种机补贴0.2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市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的影响,农民在没有看到保护性耕作明显效果的情况下,还没有彻底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还需要进行长期广泛地宣传。

2.种植结构问题。我市生姜大蒜等经济作物较多,再加上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模式,严重制约影响了我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3.农机与农艺不配套。农机与农艺不配套瓶颈,制约了农艺要求的适时适量播种,造成农业投入多,粮食减产,影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实施。

(二)相关建议。

1.政府高度重视。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需要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要切实把该项工作列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作为促进农业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

2.加大扶持资金。各级财政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科研攻关、技术培训等的资金扶持,另一方面要增加作业补贴数额,调动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

3.坚持多方合作,共同促进。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发挥农机、栽培、土肥和植保等领域专家和机构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农机调研报告

为充分发挥农机化在粮食高产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好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切实完成今年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近日,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研。

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全市推广多年,主要应用的是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两个技术环节,且应用面积越来越大,但缺乏土地深松作业这个重要环节。推广应用土地深松作业技术已势在必行。

根据全省机械化深松技术要求,适合农机深松作业的地块主要为壤土、粘土、沙壤土等,且土层较厚,而耕层小于23厘米且耕作层以下为沙石的地块不宜深松作业。除我市的山区丘陵薄地外,大部分土地均可实施土地深松作业,共约240余万亩,应主要在春秋季节重点在秋季实施作业。

今年,我市计划重点在四个区实施土地深松作业项目,计划在全市完成77万亩的深松整地作业。按照机械作业效率,约需要1150台深松机,而目前全市仅有166台。由于春季深松面积较少,完成全市77万亩的任务非常严峻。

根据全市土壤条件,一般性土地可以用75马力以上的两驱拖拉机及65马力以上的四驱拖拉机,土壤粘度较大的地块需80马力以上四驱拖拉机做动力。而全市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就达到2100台,完全达到了实行土地深松整地作业的要求。

目前,制约全市土地深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深耕习惯是影响深松作业的主因。对土地实施耕翻作业已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农民群众已习惯于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耕作方式,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先进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间隔深松作业仍还不为大部分农民群众所认可。

2、深松作业机械不足。现全市仅有土地深松作业机械166台,缺口近1000台,是制约全市土地深松作业最大因素。

3、作业补贴资金依然不足。今年我市四个区新增的4000万元国家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虽然已落实用于农机土地深松作业2230万元,但依然较少,尚不能满足完成农机深松作业任务的需求。

4、缺乏土地深松作业的组织模式。虽然已落实了部分农机土地深松作业资金,但如何应用好这笔补贴资金、如何组织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适时完成全市的土地深松整地作业任务,还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

5、部分作业机械及机手的作业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深松深度不够,机手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同时,受柴油涨价、雇工费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也影响了机手开展深松作业的积极性。

6、深松技术的宣传、推广还不够。今年是大面积推广应用土地深松作业的第一年,而我市的土地深松作业又主要在秋季进行,因而缺乏广泛的宣传和示范,这也是农民群众认识不足的重要原因。

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工作重点,为到“十二五”末适宜耕地全部深松一遍,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广泛宣传开展深松整地作业的意义。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保护性耕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改善耕地质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抗旱排涝,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有效途径。据测算,2—3年深松一次,深松达到30厘米,每公顷地块可多蓄水400立方米左右;实现玉米亩增产100公斤左右,小麦亩增产50公斤左右,效益十分显著。

因此,各级要高度重视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对于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现场演示会、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意义,克服农民群众传统的耕作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为推进全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进程,按时完成全市77万亩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各级农机部门要强化责任意思,层层将作业任务分解到各区(市)、乡镇、村庄,并层层签订深松整地作业责任书,落实责任到基层、到个人,努力在全市形成一个责任到位、目标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农民群众需求。第三,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机深松作业补贴的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4、探讨深松模式,确保作业实效。推广应用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是一项新鲜事物,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各级要根据各自实际,积极探讨农机深松作业的补贴方式和方法,或按照作业面积对农机手补贴,或直接对深松深松作业的农民补贴,或委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深松订单作业、合同作业等,逐步实现整村整乡推进。要积极开展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使用技术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要点,并正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保障深松作业质量,确保工作实效。

5、搞好机艺融合,强化技术指导。在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同时,要注意与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播种等农机农艺关键环节的科学衔接,大力推广应用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和免耕播种“一条龙”保护性耕作作业模式。要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开展深松作业,提高深松作业质量。

6、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实施农机土地深松整地作业不仅仅是项目区的工作,更是全市农机化事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各级要引起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摆上重要日程,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积极争取资金,推进土地深松作业全面开展。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专门的检查小组,对各区(市)实施深松整地作业的地块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全面完成。

农机述职报告

我校教职员工在xx年上半年,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灾后重建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开展贴心服务三农,努力建设和谐农机,富民惠农的新理念。大力弘扬市委、市府的坚定坚强坚忍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的绵竹精神,按照科学客观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农机培训服务,以全面提升全市农机化服务水平,农机化管理上一个新台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科学组织,扎实工作,认真开展农机灾后重建和服务工作。

xx年年中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我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加强同各科室的配合,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乡村机耕道建设、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和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的契机,组织农机站招聘干部和农机管理人员学习国家惠农助农政策,国务院令《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购机补贴管理办法,采用以会代训,课时80学时,并安排各站组织农机操作人员、经营、修理人员学习。提高广大农机人员懂法,依法办事,树立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确保农机作业安全生产,全市提灌站需要专业抽水人员3200人,为了使这些农用排灌机械操作人员懂安全、懂技术、会维护、会保养、会正确使用,使排灌机械在农业双抢中发挥最大作用,从3月初组织学校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镇乡,分期分批对所有提灌机手实施培训。

针对近年来国家对购机补贴力度的加大,新增农机操作人员大部分缺乏农业机械操作技能,为了方便农机操作人员学习,常年开设农用拖拉机驾驶,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培训,采用随到随学,不分班次,按照农业部教学大纲,认真教学,保证学员学到技术,取得一技之长。半年年培训各类驾驶员93人。

为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种植技术进步,积极配合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技术示范部级项目。在齐天组织各镇乡农机站站长、农技站站长、已购插秧机农户召开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现场培训会。组织全市农机操作人员在富新镇召开了各镇乡农机、农技管理人员和农机操作人员参加机械收割收割、秸杆还田、插秧综合性的现场培训会。农机校年中参与各类农机技术现场培训会2次,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作出了努力。

xx年下半年。

1、积极争取阳光工程培训对于农机系统的专业培训,将专门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实施。按照阳光工程培训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培训组织实施工作,并加强与专项技术培训、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等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让更多农民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2、继续开设常训班,随到随学,方便群众,采用随到随学,不分班次,按照农业部教学大纲,认真教学,保证学员学到技术,取得一技之长。

文档为doc格式。

农机调查报告

xx县农机教育培训是以农机校为主的农机教育阵地,于1977年成立,1991年经济宁市教委批准纳入成人教育管理序列,1995年被农业部授予“四有农机校”,20xx年被省农机办授予县级规范化学校,20xx年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许可证,多年来在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他们坚持以农机为主,面向农业、农村、服务农民的办学方向,突击重点,强化措施,加强领导,狠抓了学校规范化建设,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教学设施逐步完善,教学管理逐步规范,较好地承担起了全县各类农机手教育培训工作任务。

20xx年,xx县农机培训工作,立足农机,面向农业、农村、服务农民的办学方向。根据xx县的实际,全年共培训各类农机手6447人,其中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389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220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95人,农技推广人员更新知识培训2人,新购机农民培训640人。

(一)建立健全学员档案,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xx县农机校按照《山东省县级农机校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对照,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缺项补齐,建立健全了文件档案、教学档案和学员学籍档案,使培训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降低了培训带来的风险。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前提下,他们按照省教学大纲的要求,灵活授课,在校理论学习、练习,回家操作实习。这样既不耽误学员跑车挣钱,又能完成教学计划,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该县农机事业的发展,消除了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20xx年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机培训工作,以减轻农机手负担为出发点,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三农,振兴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工作目标:

(一)20xx年,计划新培训拖拉机驾驶员150人,其中四轮拖拉机50人,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50人,手扶拖拉机50人。

(二)培训各类农机手5000人次,农机化管理干部20人。

(三)以职业资格培训为主,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50人。

(四)新购机农民培训300人。

现有农业机械化人员队伍情况:目前xx县农机从业人员24356人,其中农机管理技术人员68人,农机维修服务人员158人。农机(耕种管收)驾驶操作人员17180人,农机经营销售人员90人,农机设施操作人员6860人,这些人员中有5%的受过专业培训,有40%经农机培训取得了职业资格证,计划到20xx年,全县农机从业人员28230人,其中农机管理技术人员为80人,农机维修服务员180人,农机(耕种管收)驾驶操作员19350人,农机经营销售员120人,农业设施操作员8500人。

农机调查报告

1、规划设计:土地性质为40年的商业用地。分二期开发,一期市场功能分6大板块。目前一期已完工。

商铺464套,单套商铺面积90平方米,可多铺自由组合。开间约4.3米,一层层高5米,二、三层层高4米。

3、建筑规模:该市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300亩(配套20%的住宅用地),容积率约1,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项目整体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约530亩宗地建设“滁州瑶海农机大市场”,20xx年5月份开工,目前已完工。投资约6.5亿,共8000户商家。二期约770亩宗地拟建设农贸、农资、家居建材、五金机电等综合商贸物流市场,目前在规划阶段,需投资18个亿。一期市场功能分:小型机械设备a区(小型农机机具与配件,小型建筑工程机械与配件),小型机械设备b区(五金机电设备与模具、汽车配件农业生产资料),机械设备展销广场(大型农机机具、大型建筑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具),机械设备会展中心(大型农机机具、大型建筑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具),市场配套区(机械设备与汽车维修,配套仓储,农机服务站),综合商业区(小型交通工具、汽车耗材与服务、市场综合商务配套)。

1、开工建设时间:一期于20xx年5月开工。

开业时间:20xx年3月份。

2、物业的去化:一期70%的商铺全部销售完成。核定价格4000多。打76折后实际成交价为3000多。剩余30%的商铺开发公司长期持有出租,租赁价格为每平方米每月10元。

3、经营的品种:农机机具,建筑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具,五金机电设备,汽车配件等。

入驻的经营户及来源:品牌公司在市场中设立形象店为主要经营户的目的。

4、经营模式:市场统一招商运营,按品种限定区域经营。3年内业主委托运营公司管理,每年8%的.回报率,3年共回报收益24%(充抵房款)。

5、市场收费:农机经营户本身免税,市场统一出广告宣传费。物业费每平方米每月1.8元。

6、市场的景气度,年营业额:市场商铺销售已完成,但入驻率不高,年营业额未知。

距离市中心开车约15分钟,是目前滁州及周边地区唯一的专业性汽车修配、服务快捷市场。

1、政府给予开发建设单位的:开发用地的20%配套建住宅。土地约33万/亩。

2、政府给予市场经营户的:免税。

3、市场开发建设单位给予经营户的优惠措施:三年免租。广告宣传开发单位承担。

瑶海大市场虽然70%的商铺销售已完成,但一期的总投资还未收回,因为农机市场的容积率较低,只有1,还要配套广场、会展中心、停产场等,一期的投资回报率太低。市场的招商目前也非常困难,入住率低,整个项目要靠二期开发赚钱。一期目前是不赚钱。

销售实践报告实践报告

漫长的寒假开始了,想到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势不可挡,我决定利用这次假期进行一次手机销售的社会实践活动。于是,从20xx年的1月21日到2月21日,我在家乡县城柘城县文庙街蓝天通讯进行了一个月的手机销售实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践概况。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专柜针对不同的顾客根据他们的购买意向进行相对应的手机销售。

(二)实践详情。

1、流程。

其实我的工作比较简单,主要是对具有购买意向的人介绍相关的功能以及最新的产品,引导顾客挑选自己喜欢的手机。基本上,要首先问他们:“什么价位的,手机带不带系统,翻盖还是直板”,确定这些,再向顾客介绍相应的不同款式的手机。

专业技能。

首先作为产品的推销员要了解商品的基本知识。基本途径为3种:第一种,阅读商品的宣传单,了解商品的基本特性以及商品的一些基本数据,其中包括:手机屏幕的大小,电容还是电阻,系统是什么的,cpu多大,内存多大,电池多少毫安的,像素多高等等;第二种,通过上网查询以及了解网上对该品牌的该项目的口碑如何;第三种,多看多听多去从那些资历比较深的店员中了解应该如何去向顾客推销、宣传我们的商品。这些是从宣传单上学不到的,就好比老师常说的“理论是理论,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实际中去。”

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两位很可爱的老板和一群可亲的同事,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实习生而刁难我,排挤我,反而在一些顾客刁难我时挺身相助,帮我解围。她们其中有的甚至都比我小,可她们身上那股吃苦精神,敬业精神却令我深深佩服,我虽是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但社会阅历,待人处事却远不及她们。她们可以忍受工作上顾客的挑衅,保持笑脸相对,我自认现在的我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我也明白,社会竞争的残酷迫使她们去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从而在这个社会上为自己争取到立身之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在为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而做着不同的努力,无论职业贵贱,他们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那就是:能力,耐力!

实践了一个月,对于销售手机的这块,我也有了些想法。首先,大多数回答你“看看”的人基本上不是有意向买手机的人。当他们对你所销售的这个牌子的手机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过来询问,此时,你再向他们介绍比较好。但是手机的价格往往是一个比较大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它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质量等综合因素与价格是成正比的。往往都有不少消费者介于喜爱款的价格偏高而转向别的稍微便宜点的品牌。因此,在寒假期间,尤其是不少学生需要买手机的时候,应当做适当的促销活动。比如,最简单的,是适当的降低部分商品的价格(在没有亏损的基础上)。同样,搞些小促销手段,购买手机可以赠送手机卡或者一百元话费,这样会吸引顾客的购买。货比三家,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时每个消费者所追求的。因此,拥有好的品质的同时,我们应当考虑到价格是否可以让人接受。众所周知,服务态度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根据观察,我发现笑容可以吸引顾客,相反,过于严肃或者漫不经心就会使顾客绕远。由此可知,不管怎样,我们应保持十分的笑容去迎接每一位顾客。

农机调查报告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决策,更需要全民的参与。20xx年03月31日至04月06日,我参与了云南省易门县的现代农业机械推广现场社会实践调查。本次实践调查以“调研农业机械化”为主题,通过对易门县各镇的探寻,走访当地资深农民,深入易门县各乡镇农业机构调查,我相继参观了小麦机收、土豆机收两项机械化作业的现场效果。同时,我还参与了对乡镇农民的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广泛宣传,进一步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机械化,让农民朋友了解到机械在农业中的重要性。这次实践活动增加了我对见易门县农业化程度的深层了解,既看到了近年来易门县相继出台了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快了农机化发展取得的成果,也深深的被易门县人民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染,更加坚定了我奉献祖国、刻苦学习的决心,此次实践活动令我们受益匪浅。

1、近年来易门县相继出台了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快了农机化发展。易门县农机部门围绕促进效益农业发展,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是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拥有拖拉机2142台、各种专用收割机203台,植保机械47台套,农业机械的总动力177840.4千瓦特,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132773.1千瓦特、汽油发动机动力5125.9千瓦特,电动机动力39941.4千瓦特。

2、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兴起。

自20xx年5月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易门县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至目前全县已有农机合作社20多家,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15家。六街镇三和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全市明星合作社,十街乡建兴农机合作社和小街镇洪发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全县规模化作业示范社。

3、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平安农机创建成效明显。

到目前建立了3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5个平安示范合作社,农机年检率近几年均达到98%以上,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4、抓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

从20xx年起,易门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报名活动正式开始,第一年补贴资金480万元已经到位。截至目前4年以来,补贴资金已全部发放达2383万元,补贴机具近3000台,近3000户农民受益。

1、构建长效机制,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和依法行政。

易门县农机监理工作以“平安农机”创建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突出农机安全生产重点。为抓好农机年检审工作,一方面搞好宣传发动,另一方面搞好送检下乡和送检到现场等便民服务。为提高农机执法监控水平,与安监、公安等部门联合督查“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加大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治理农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

2、提高农机从业人员和新型农民技术技能培训。

新型农民培训任务,一方面按政策标准操作,规范程序;做好农机手培训。另一方面坚持驻点办学,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采取课堂授课、现场演示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专门组织技术力量多次深入乡村,把培训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实行跟机指导服务。

3、发挥职能作用,组织重要农时和关键环节的农机化生产。在“三夏”及“三秋”等重要农时结合重点工作开展了政策、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生产、信息后勤保障等基本服务,精心组织关键环节农机化生产,搞好抢收、抢栽,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4、成立农机化信息网,促进农机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易门县成立了农机化信息网,主要有机构职责、政策法规、政务公开、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农机维修、技术服务、经验交流、农机具展示、农机企业十大主版块,还有综合要闻、通知通告、农机热线、便民服务、分类链接等副版块。网站的开通,标志着易门县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踏上了新的征程,是易门县农机化信息服务工作的里程碑。

易门县的农机管理工作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其他农业机械少;单一作业机械多,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少。(2)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松散,责权利不清。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农机的利用率不高,影响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3)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农民受传统的种植习惯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品种、规格不统一,成为农机化发展的技术瓶颈。我县农业生产地块零散,农户经营规模小,直接影响了大型机具的大规模作业,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突出。

2、农机化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1)农机补贴规模、和补贴率不能完全满足农民需求。近几年国家农机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补贴的农机种类和额度有待增加,补贴率不高;(2)农机作业成本增加,作为农机投资主体的农民自我积累能力弱,农机作业季节性强、投资回收期长、利润不高,制约了农民对高性能农机的投入。

3、农机化发展的体制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1)经费保障不足,监理装备配备不齐。易门县的农机监理站担负的是行政执法职能,但现有的体制是靠收费来解决工资和工作经费,势必产生了收费与执法的相冲突,安全隐患较大。(2)农机手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监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拖拉机操作比较简单,技术容易掌握,一般的技术维护和维修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不存在安全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到农机部门进行知识培训。

块的矛盾;积极推广优良品种,逐步形成区域性单一品种种植,突破农机化技术瓶颈,使农机化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

2、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应逐年增加农机专项经费,保证农机新技术引进推广、新型农民培训、农机安全监理等公益服务的有效开展;给予农机优惠信贷支持,扩大补贴政策效应。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目前国家补贴有限,有必要对农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机实行贴息等信贷支持。

3、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在政策上给予宣传,引导专业合作社逐步规范;在信息上给予服务,引导专业合作社跨区作业,增加农民收入;在资金上给予专项补助,促进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使其在农机化社会服务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农机述职报告

20xx年在县农机局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我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情系农民、服务农业、造福农民”农机推广理念,紧紧围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这个主题,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为着力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为推动我县农机化工作再上新台阶进贡献力量。根据第一季度的实际工作,现总结如下:

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我站制定了以机插秧技术推广为重点,大力推广新机具,重点推广高性能插秧机、大功率拖拉机、秸秆还田机、高效植保机等高性能机具的工作方案,提高我县农机水平。

20xx年初,我站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不断加大对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截止到20xx年6月27日,共使用补贴资金882.41万元,其中国家补贴693.91万元,省级补贴94.3万元,县补94.2万元,大小机具合计673台,受惠农户430户。为了保证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使农民真正受益,农机补贴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总量控制,扎口管理,分散销售,公平竞争,先审后售”的原则,把好资金使用关,公开、公平、公正,按程序办事,阳光操作,方便农民,提高项目实施的透明度。享受补贴购买的'农机具,实行牌证管理,培训、考试、发牌、建档环环落实到位。

能和操作技术,减低育秧风险。

县农机局自年初开始推行干部职工包乡镇推广机插秧工作制度,并于20xx年四月开展“机插秧百日竞赛”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分为五个工作组,分包全县15个重点乡镇。并明确每个工作组的秧田、大田、插秧机任务,层层分解到人。干职工部随时下到所包乡镇开展工作,进村入户,解决农户在机插秧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协调基质、无纺布、塑料薄膜、拌种农药等基本物资,在局和乡镇、村组搭建了一个沟通协调的平台。自机插秧工作开始,我站共开展机插秧培训班10余期,并于平明、白塔、石榴等乡镇多次开展现场会,通过不断的培训宣传,提高农民对机插秧的兴趣,从而主动的学习实践机插秧技术。

1、申报规范化农机化技术学校建设项目、农机推广能力建设项目。

2、完成20xx年xx县万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验收。

3、完成20xx-20xx年xx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验收。

4、协助县农机局做好秸秆还田项目工作。

5、协助xx县农机局做好农机科技入户项目验收工作。

我站不断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与驾驶员培训的管理制度,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美化工作环境,营造工作氛围,上半年共完成职业技能鉴定430人。自20xx年1月1日起至20xx年6月21日,我站完成各类农机人员培训442人,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上半年培训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86人、收割机驾驶员159人,手扶拖拉机驾驶员45人,变拖驾驶员152人。上半年协助县农机具开展跨区作业培训,共培训学员2300余人。

20xx年初,我站认真学习了《江苏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办法》,完善仓储管理、安全生产等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农机报废回收的办理程序,上半年共完成收割机报废更新15台。

我站全体职工按时参加每周举行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以机插秧技术推广为重点,最大限度调动农民投资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我县农机装备水平、农机化发展水平和农机服务水平,争取完成目标任务。

(二)农机项目建设。

1、完成规范化农机化技术学校建设项目、农机推广能力建设项目。

2、完成20xx年xx县万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收官工作。

3、完成20xx-20xx年xx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收官工作。

4、协助县农机局做好秸秆还田项目工作。

(三)职业技能鉴定。

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900人次。

1、继续结合新办驾驶员培训作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2、继续通过监理所年检年审,对未办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驾驶员办理鉴定证书。

3、结合补贴机具(整机)办理技能鉴定;

4、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鉴定范围;

(四)农机培训。

1、全年计划完成各类农机驾驶员培训3000人次,力争两倍完成驾驶员培训目标任务。

2、继续完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环境,规范培训程序等工作,使培训工作正常、有效开展等工作。

(五)加强内部管理。

以抓党建工作为载体,促进整体工作开展。进一步加强推广站人员的自身建设。通过学习、培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

(六)服务全局抓好管理。

1、协助局党委作好信访稳定等工作;

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农机调查报告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的成倍增加,农民购机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机械数量快速增长,截止目前,全市拥有拖拉机、小麦联合收割机147000余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化水平达到75%以上。但随着全市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大量增加和农机综合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农业机械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我市农机保有量基数大,农业机械难以全部纳入日常规范化监管,全市147000余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挂牌数仅为21000台,挂牌率为15%;农机驾驶员15万余人,而持证驾驶员仅37500人,农机驾驶员持证率为26.8%,加之机动车辆的大幅增加,道路交通拥挤,农机安全存有不少隐患。近年来全市境内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中,农机交通安全事故占比增多,同时由于近几年我市大型农田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农机手使用操作不当等诸多原因,道路外以及农田作业机械事故也呈逐年上升态势,全市农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防患于未然,近期我们对全市农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根据对调研情况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当前全市农机安全生产的现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机数量多,分布于千家万户,点多、面广、线长,监管难度大。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乡村道路路面较窄、条件差,事故隐患较多。三是农民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违章现象严重,“无牌无证”行驶、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拼装和报废车辆、违章载人、超速超载等违法现象时有所见。四是农机手文化素质低,缺乏基本的机械原理知识和农机常识,易致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五是基层农机监管体系薄弱,人员少、经费缺、检验设备短缺,农机安全监管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

(一)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领导不重视,群众、农机手不理解、不支持,把正常依法管理,看作是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造成农机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二)监管难度大。由于拖拉机主要分布在农村,面广量大,既从事农业生产,又可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和公路运输,其机动多变性增加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难度。

(三)组织网络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和检验设备装备差,做为县级管理机构的专职农机监理人员仅有6人,乡村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薄弱,基本上没有正常开展工作。

(四)缺乏必要的执法手段。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了农机部门管理拖拉机等农机具的法律主体地位,但没有授予道路检查权,而抓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消除“无牌无证”驾驶,纠正各种违章,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路检路查实现。

(一)突出工作重点,抓好源头管理。明确县、乡、村三级各自职责,利用冬闲季节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进村入户,上门服务,集中检审,该办牌的办牌,该办证的办证,该年检的年检,从源头上消除“无牌无证”现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同时建议在以后办理农机补贴时,广泛宣传农机监督管理条例,并把农机挂牌、办证、年检明确为享受补贴应尽的义务。

(二)建立高效监管机制。加强安监、公安交警、交通管理部门与农机部门的配合与协作,探索多部门联合执法、互通信息的监管模式,或建立“农机警务室”、“农机巡回法庭”等管理模式,把农机监理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三)健全组织网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的指示精神,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机安全监管网络,理顺乡镇农机管理机构,明确管理人员,并确保人员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

(四)加强拖拉机交强险的实施。拖拉机交强险实施多年来,举步维艰,一直得不到农机户的认同,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利用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拖拉机交强险进行补贴,充分发挥国家惠农政策,减轻机手经济负担,提高农机安全水平。

(五)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农机安全生产已纳入全国安全生产系列,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已逐步健全。因此,对农机安全生产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应明确具体责任人,明确专人负责,把农机安全生产列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同时,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农机安全生产形成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工作局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