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事迹材料教育(通用19篇)

时间:2023-12-03 09:36:02 作者:飞雪

事迹材料的撰写应注重客观记述,避免主观评价和个人偏见的介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__x,10月出生,是一名90后,9月入伍,中国共青团员,现任消防特勤一中队战斗班长一职。今天,我非常荣幸在这儿做报告。

209月我怀着对军人的崇敬和对绿色生活的憧憬我应征入伍来到了消防大队特勤一中队,步入了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页。

现在我还记得带我们的班长说过的一句话:“什么叫特勤,那就是训练的特别勤快的部队”,我把这句话牢记在心,每天早晨四点多钟我都会准时起床把内务卫生整理好后,就开始跑步训练或脚绑沙袋或身穿沙背心一跑就是几十圈,每天的业务训练我都倾尽全力,皮磨破、脚打泡、汗水浸湿衣衫对我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努力的耕耘总会有收获,从刚到军营的平淡无奇到年后的出类拔萃,我获得了全大队的认可,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集训结束后,我回到了中队,将培训合同制消防员的有关事宜向中队领导做出报告,领导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并认命我为消防大队特勤一中队合同制消防员的班长。这是对我的认可,也是对我的挑战,他们将要步入真正的“”战场“”他们将要真正的去灭火、去抢险救援,而不是业务训练、演练,他们的心理是否能转变的过来,是否能接受得了这份光荣而伟大的任务,他们刚到大队是否能适应环境,和大队的现役军人是否能打成一片,这些都是我需要考虑的。经过一晚上的反复思考,加上中队领导的意见,我做出针对性的安排,心理方面我安排了学习教育,平时多上课,多交流,让他们认识到消防救援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适应环境方面我安排他们和现役军人一块学习、训练,让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业务转变方面让他们跟着现役军人一块出警打下手,外围警戒,尽快的熟练业务…几个月下来我带领的合同制消防员成功适应了新的工作,干活、训练、出警争先恐后,获得了大队领导的一致认可。

近4年来,我先后参与了开发区及周边部分地区400余次火灾扑救,以及170余次抢险救援工作,虽然我在灭火救援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我知道,我的工作与党组织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必须更加努力学习文化,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提高自己的火场应变能力,必须努力训练业务,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才能更好的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

记得在__化工厂变压器火灾扑救战斗中,我又一次深入险境,成功完成了祖国赋予我的重任。207月17日,__化工厂,因变压器问题溅出火星发生燃烧,变压器燃烧生成的刺激烟雾笼罩了整个厂区,该厂周边有很多化工厂,且距变压器不远处储存了几千吨的原煤、焦炭,情况十分危急,如果燃烧扩大,灾害蔓延,将这几千吨引燃,可能引发邻近工厂发生事故,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关键时刻,我随首批出动力量第一时间达到现场,这样的场面对于我来说也是第一次,许多新同志都有点发懵,但我清楚的知道不能乱了阵脚,一切听从中队指挥员的命令。现场浓烟滚滚,情况不明,处置事故无从下手。我整顿好自己带领的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主动请战,同中队长一起前往火场深处进行侦察。高温和浓烟还可能带有漏电让我们难以靠近,但还是初步了解和熟悉了燃烧的基本情况。得到燃烧区域的一些宝贵情况,我们决定首先出水进行强攻,力争先灭火。我带领本班人员把满腔热血转化到了周围的水枪阵地上,对着火的变压器不断强攻,以掩护工人对煤厂进行清理隔离。火场是千变万化的,危险随时会发生,由于现场风向改变,空气流动加剧,变压器燃烧迅速,瞬间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燃烧的带电火花四处飞溅,火势瞬间增大,我和战友占据的水枪阵地受到威胁。中队指挥员“转移水枪阵地,确保人身安全”的命令传来,我和战友们翻越重重障碍,把水枪阵地转移到上风方向的沙堆上,继续战斗。30分钟过去了,大火灭了又燃,燃了又灭,供电局通过了我们的请求对变压器所在的地域进行停电,我们又用泡沫反复近战强攻,最终历时4小时才成功灭火。

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部队,我非常清楚,当一名消防战士,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水与火,时刻都要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两勇相遇,智者胜。面对恶魔般凶猛的火灾救援,光靠硬冲是行不通的,需要更多的是智慧和经验。我需要更加努力学习、训练,一如继往,才能再创佳绩,更好的为祖国的消防事业添砖加瓦。

时代楷模事迹材料

“他对群众很大方,就是对自己抠。”认识邱军3年来,华池县政府干部魏建飞这样评价自己这位朋友。

在华池,许多群众都深深地记着邱军的慷慨帮助。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王文正记得,儿子王志彤时常收到邱军嘱托妻子从安徽寄来的衣服、文具和玩具。南梁镇高台村的刘玉金记得,自己女儿读高三时一度心理压力很大,邱军经常来进行心理疏导,女儿上大学前还特意来看望,送了一部手机和一个行李箱。被帮扶户燕丽记得,一次邱军看到自己家里的电饭锅太老旧,第二天就买了一个,还亲自送了过来。

“每次买了东西,邱县长都亲自送过来。”王文正说,“一个大城市来的人,一个副县长,一点不嫌农村人,没有一点架子。”只有魏建飞知道,这位对群众大方的副县长,却把自己喜欢的皮鞋保存在手机相册里,一直不舍得买。脚上的皮鞋穿坏了,也只是花了10元钱,将开胶的鞋底扎了一圈。

20xx年10月23日,邱军一大早就带着同事给深山里的孩子送去羽绒服和保温杯,随后走访调研,一直忙到天擦黑。回到乡镇吃饭时,邱军接到母亲打来的视频电话,问儿子生日怎么过的,这时大家才知道,这天是邱军39岁生日。当天,吃着师傅赶制出来的长寿面,邱军动情地说:“在家里有母亲念着,在华池有同志们想着,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

而这,也是他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在距离挂职期满的最后40天里,邱军病倒在扶贫工作岗位上。

邱军不幸病逝后,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央企楷模”“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他在扶贫一线奉献青春的事迹,感动、激励了许多人,就如网友“大李”写道:“他把生命献给了异乡的人民和土地。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位高尚的人,一位真正的党员。”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张伟杰同志常说自己是铁不是金,是石不是玉,是红尘中的沙粒,是大地上的泥土,干的都是寻常消防指战员应该干的工作。然而寻常人就是平凡的伟人,因其平凡所以才更加伟大。

2月16日上午5时50分,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叶厦工业园一自建民房发生坍塌。接到上级的增援命令后,张伟杰同志所在中队立即组织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救援。在破拆打通救生通道过程中,由于空间狭小,张伟杰同志只能全程趴在地上对障碍物进行破拆,期间背部不慎被钢筋划伤,但由于担心临时更换人员会影响到救援工作的推进,他轻伤不下火线,坚持着忍着疼痛圆满完成了破拆清理工作,为后期人员救援开辟出了一条安全的生命通道。整个救援过程中张伟杰同志始终战斗在第一线,连续作业5个多小时未曾休息,全程参与了抢险救援工作,反复深入废墟之中先后对两个作业点进行了搜救、破拆、营救等工作,成功救出2名被困人员,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和中坚骨干的作用。

208月28日凌晨2时09分,福州市仓山区齐安路国艺汽配城一层店面突发大火。接到指挥中心命令后,特勤四中队4部消防车迅速抵达现场。张伟杰同志作为中队战斗员,第一时间随车出动,投入战斗。起火建筑内部存放有柏油清洁剂等易燃物品,火势蔓延迅速,危险系数大。根据现场指挥部命令,张伟杰同志作为第一攻坚组在火场周围架设水枪阵地,与队友配合在外围架设移动水炮对火场正面火势进行压制,防止向周围店铺蔓延。由于当天气温较高,加上烈火的双重“烤”验,以及长时间不间断的扑火,张伟杰同志早已疲惫不堪,甚至出现体力不支的状况,但他一刻都不停歇,咬紧牙关又继续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降温排烟工作,直到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类似这样的重大救援战斗,张伟杰同志经历过上百次,只要是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任务,他总是首当其冲、冲锋在前。在人民群众最困难、最危急时刻,勇于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每一次救援中,他敢于承担重担,用略显稚嫩的肩膀和钢铁般的意志经受住了种种考验,用一次次的坚持和努力换来了一次次救援的成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消防职业道德的忠实坚守。

时代楷模事迹材料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干部、华池县原挂职副县长邱军,在挂职的两年多时间里,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扶贫答卷。他以生命赴使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心系老区,心系百姓。

8月31日,中宣部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他的先进事迹在甘肃省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楷模为镜,向先进看齐,认真学习邱军心系群众、亲民为民的赤子情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坚定信念,一心为公、舍身忘我的敬业精神。

山东青岛赴甘肃定西挂职干部、定西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吴戈说,“邱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以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脱贫攻坚精神,作为一名挂职干部,我将以他为榜样,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民的情怀,着力找准挂职工作与协作帮扶的契合点和突破口,为定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马东柱曾是山纳合成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今年5月,他被派驻到甘肃省古浪县挂职副县长,负责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邱军同志将央企优势和地方实际相结合,抓项目、育产业、解难纾困,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将以邱军同志为榜样,学习他脚踏实地、勇于奉献的精神,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古浪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马东柱说。

天津赴甘肃平凉挂职干部、平凉市崆峒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黄清乔已经挂职两年多时间,他被邱军的事迹深深打动,“邱军同志用大爱忠诚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用年轻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我要以邱军同志为榜样,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尽心、尽力、尽情投入到东西部协作工作之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邱军同志将生命化作笔墨,在陇原大地上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为民情怀。我将沿着楷模的指引,立足本职岗位,投入全部精力,将个人力量汇聚到推动乡村振兴的队伍中,与全镇干部职工及各级帮扶单位一道,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用实干推动发展,用实干展现担当。”甘肃省金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选派永昌县东寨镇的挂职干部张生琛说。

“邱军同志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脚踏实地、一心为民的情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甘肃省嘉峪关市挂职兰州新区的干部赵陆峰说,“我要学习和继承邱军同志的崇高精神,不负韶华,用心谋事,努力干事,为兰州新区实现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城市建设新标杆的‘四区两新’目标而添砖加瓦!”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10月,一场竞买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塘子村进行,朱有勇院士扶贫工作站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现场,各企业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价,他赶紧叫停,“我们要种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价格太高,不是我们种植的目的。”

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15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讨论会上,院士云集,环顾一周,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最年轻,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轻,我来干。”

进村考察,朱有勇连连叹气,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但是不该这么穷。”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种植野谷、玉米和打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进驻之前,这里的很多村民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全面调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

2012年,蒿枝坝就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却并没有让当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这里不是资源贫困,是典型的素质贫困。”信息闭塞、语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当地贫困的根源。这里的贫困让朱有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

“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

调研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后,冬季马铃薯成为朱有勇及其团队试点扶贫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但在项目推广初期,却吃了闭门羹。院士的名声,在这个小坝子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们怀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间,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却惨遭市场“滑铁卢”,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阴影。

“难道院士比我们农民更会种地吗?”“种地就是挣口饭吃,还能指望着挣大钱?”“冬天种了,卖给谁?院士还能管你卖土豆?”

村民的疑虑,是摆在朱有勇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为证明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在当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正式上马。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扛起了锄头。每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正式在蒿枝坝种下。从播种、看护、浇水,每个环节,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都精益求精。2017年3月,密密麻麻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产值达90万元。

刘扎袜是第一批贷款入股种植的村民,这个项目让他增收上万元,“没想到院士还真的管我们卖土豆啊。”过去的冬季闲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门槛快被村民们踏破了。“要让村民们真正看到效益,我们可以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朱有勇的科技种子在这里结出了果实。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

冬季马铃薯只是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冬闲田”变成“效益田”,不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学种植有机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种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朱有勇的理想一点点实现,“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从2015年驻村蒿枝坝以来,朱有勇一大半时间都在村里度过。很多当地村民不会汉语,为能顺利沟通,他还从头学起了拉祜话。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绕着蒿枝坝,每天5圈,雷打不动。开始,只要听见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来的扶贫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来蒿枝坝参与扶贫的教授、专家也加入晨跑。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老英雄张富清出身贫寒,青年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少次九死一生,为抗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抗战胜利后,他去到贫穷艰苦的湖北恩施地区,在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继续发光发热。在学习老英雄张富清的光荣事迹的过程中,我被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论条件多么艰难困苦,都应该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积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正面向困难发起挑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到组织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应该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热血和汗水,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想群众所想,难群众所难。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张桂梅不断收到学生发来的喜讯,又一批大山里的女孩子考上大学了。

12年来,她全力推动发展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已经有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半生坎坷半生贡献,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把“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带进大山,她坚信,帮助一个女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

9月4日,张桂梅当选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她谦虚地说:“我个人获得的荣誉,是由后面无数的无名英雄支撑的,荣誉是全县人民的。”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说‘同学们,请坐’”

1957年,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满族家庭。17岁那年,她随支援边疆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后来同丈夫一起在大理喜洲镇一中工作,那是她人生中最平和喜乐的一段时光。

幸福的日子很短暂,,丈夫患胃癌去世,这个打击几乎使张桂梅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一年后,她决定离开令她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地方。华坪——这座小县城接纳了她。

张桂梅先是在华坪中心中学任教。正当她全身心投入工作以抚平心中的伤痛时,厄运再次降临。

4月,她感觉腹部疼痛,肚子也越来越大,像怀上了5个月的娃娃。到医院检查发现:肿瘤,需要手术。

“老天怎么就对我这样不公平?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难道还不允许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吗?”张桂梅整整哭了一夜,但哭过以后,她决定,这病先不治了——马上要中考的学生更重要。

第二天,她一边吃止痛药,一边像常人一样工作,直到3个多月后把学生送进了中考考场,才向学校说明病情,住院切除了重达两公斤的肿瘤。

常人无法想象她是怎样熬过疼痛这一关的——她腹腔的器官全都移位,肠子粘连贴在了子宫后壁上。医生要求张桂梅休息调养半年后才能工作,但术后24天,她就匆匆赶回华坪,来到新成立的民族中学任教。

不幸的是,不久后,她未痊愈的身体再次出现病症,肿瘤以极快的速度生长。学生们知道老师的病情后,哭着说:“是我们把你累病的。”而张桂梅心里清楚,是学生一直支撑着她站在讲台上,给了她生命的火光,“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说‘同学们,请坐’。”

7月,直到把民族中学的又一批学生送往中考考场,她才去做了第二次手术。

时代楷模事迹材料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副县长(挂职)。20xx年12月,他主动请缨,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20xx年1月8日,邱军同志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9岁。8月31日,中宣部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邱军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网-人民日报20xx年09月02日)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邱军同志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请缨,从美丽富饶的安徽来到山大沟深的华池,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肩负着扶贫的使命和担当。他坚信“贫穷不应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一定要为华池做点什么”,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诠释着“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为新时代“南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最好的注解,也为青年一代践行“南梁精神”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面向群众、忠诚为民。他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走遍了全县15个乡镇、走访了200多户贫困户,掌握了一手资料。每天奔波在大山深处,穿梭在群众身边,看住房、看饮水、看产业发展,问医疗、问教育、问群众收入,思考群众的困难,琢磨着发展的方向,对扶贫事业无限热爱,对老区群众充满感情,时刻践行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

坚守信念、百折不挠。“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背井离乡,克服饮食气候的不适应,心存感恩,任劳任怨;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面对质疑,不被理解,依旧埋头苦干;坚持兴教扶智,斩断穷根,为贫困学子开展助学活动。他用最质朴、最深沉的行动让青春在革命老区里绽放,让激情在脱贫攻坚中迸发,让热血在嘘寒问暖中流淌,诠释了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立党为公、顾全大局。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邱军主动请缨,牢记宗旨,以身作则,担任了城壕等乡镇的包片领导和城壕镇包乡领导,寒来暑往,来日方长,义无反顾地去啃最难啃的“硬骨头”,为群众排忧解难,经受住种种严峻考验。他用一心为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求实开拓、敢为人先。他因地制宜,锐意创新,确定了“企带户养”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了企业与农户共同的利益连接机制,让“牛产业”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动机”;实地调研,倡导沙棘产业生态扶贫,带来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开展群众技能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打造电商平台,加快土特产发展的步伐。“心激荡,来说唱,脱贫攻坚暖庆阳。放眼望,干群忙,革命老区迎曙光……”点点滴滴的收获中,都有他求实创新的身影。

党的事业百炼成钢。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在邱军同志先进事迹的感召下,在“南梁精神”的激励下,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坎坷,战胜艰难困苦,不负韶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福建省“漳州110”,全称为“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1990年引领全国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了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功能的有效整合,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信赖,被百姓亲切地誉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推动“110”成为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中宣部当时会同有关部门,将“漳州110”作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宣传,在全社会引起广泛深刻影响。进入新时代,“漳州110”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忠诚警魂,深化警务机制改革,着力打造“漳州110”升级版,积极拓展建立网格治理“社区(乡村)110”,进一步提升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的整体效能,有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漳州110”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漳州110”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的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代表,是新时代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守护者,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践行者。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人民公安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政治品格,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追求,改革强警、锐意创新的奋进精神,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广大公安民警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漳州110”为榜样,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身患重病,他却为工作3次推迟手术治疗,扫黑除恶保百姓平安;荣誉面前,他淡泊名利,把民警的成长当作对自己的最高奖赏;面对群众期盼,他不忘初心,以铁一般的担当,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他是福建省宁德市局蕉城分局副局长杨春。今年1月23日凌晨,杨春因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从警28年来,杨春肩上扛着使命、心中装着人民,却极少为自己考虑,他以“无我”之境彰显了人民公仆本色,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干警的价值追求。

扫黑除恶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得知杨春患病,姐姐杨丽一见面就催他去医院,杨春总是淡淡地回复,“等忙过这阵子”。

直到杨春离世后,杨丽才发现一份10月的病历:“患者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建议行冠脉造影进一步诊断,但患者拒绝,要求保守治疗。”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杨春把大部分精力都扑在了扫黑除恶一线,为了工作先后3次推迟手术治疗。

杨春有多忙?“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春哥像一台机器不知疲倦地运转着。”蕉城刑侦大队大队长胡卫清说,“每天上百个举报电话记录,他要一条一条过目;每天晚上扫黑队的案情分析会,他风雨不误来参加;离家只有几百米,他却常常睡在办公室……”

同事们回忆了杨春生前最后一天满满的工作日程:。

晚上20时,到宁德市局汇报扫黑专案;21时,回到办公室签批文件,与民警研究专案……直到凌晨倒在冰冷的地板上。

杨春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侦办一起重大涉黑组织案时,杨春调查走访群众500余人次,11次深入受害人家中拉家常、聊政策,打消受害人的顾虑,搜集到了确凿证据。法槌敲响,该案全部犯罪嫌疑人当庭认罪、不上诉。

在杨春的带领下,蕉城分局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抓获涉黑恶犯罪嫌疑人213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扫黑除恶成绩单。

淡泊名利把民警成长当作最高奖赏。

1990年从海军退役后,杨春放弃了教育部门的正式编制,选择去宁德艇上“跑腿”。面对战友们的疑惑,他态度坚定:“只要能当警察,哪怕临时工我都愿意。”

择一事,终一生。杨春牺牲后,部扫黑办发来唁电,称赞杨春是“中国刑警的杰出代表”。

从案发现场一件不起眼的衣服入手,破获一起杀人碎尸案;由一个戒指盒循线侦查,挖出蛇毒杀人案……杨春是蕉城刑警心目中的“定海神针”,他先后参与、组织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100余起,辖区命案破案率高达97.8%。

杨春对人民事业葆有一颗赤子之心。宁德市局政治部主任阮细章说:“杨春淡泊名利、无私忘我,把民警的成长当作对自己最高的奖赏。”

前后,组织上有意推荐时任蕉城刑侦大队大队长的杨春参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却一再回绝:“年轻民警比我更辛苦,推荐我参评,我会感到心里不安。”

杨春任蕉城刑侦大队大队长以来,大队荣立个人二等功11人次、三等功79人次。战功赫赫的杨春,生前的荣誉却寥寥无几,只有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20以来,蕉城刑侦大队刑侦业务考评连续位列宁德市第一,成为一支响当当的刑侦铁军。

心中有民所以心中有戒。

杨春调任蕉城石后派出所所长。由于交通闭塞群众办事很不方便。杨春提出“不让群众跑第二趟”群众办事没有带齐材料可先行办理待方便时再来补交材料。

数年后,当地群众听说杨春要调到蕉城分局,轰隆隆的鞭炮声响彻石后,为“肝胆”的杨所长送行。

曾任石后派出所民警的黄安全回忆,杨春常说:“群众所急所盼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因为心中有民,所以心中有戒。

杨春常跟民警说:“人都有私心,但私心太重就会迷失本心。我们都是头顶国徽的人,办了‘金钱案’‘关系案’,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杨春曾办理一起涉赌案件,后来一个朋友提着茶叶为涉案人员说情,朋友走后,杨春才发现茶叶袋里装着30万现金,杨春立即向上级汇报,将钱款和茶叶全部退回。

在杨春经办的数千起案件中,纪检监督部门从未接到有关于他的举报和投诉,分管部门的民警也从未出现违法违纪问题。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杨春。杨春先后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优秀公务员”、全国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等荣誉。

中宣部追授杨春“时代楷模”称号。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在全党上下集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社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之际,中央宣传部30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杨春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杨春生前是福建省宁德市局蕉城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转业到机关28年,以铁一般的理想信念奋战在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第一线,忠诚履行人民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忠实守护一方安定和人民安宁;他疾恶如仇、骁勇善战,关键时刻顶得住、遇到危险带头上,以铁一般的责任担当扫黑除恶、打击犯罪,侦破刑事案件数千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千余人;他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爱岗敬业、精研业务,以铁一般的过硬本领实现执法办案零差错,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始终坚守崇高价值追求和良好职业操守,以铁一般的纪律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打造过硬队伍,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1月23日凌晨,因长年超负荷工作,杨春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

近一段时间,杨春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基层群众普遍认为,杨春是在平安中国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是新时代民警的杰出代表。广大民警一致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和民警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以杨春为榜样,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杨春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杨春的亲属、同事、战友,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年时代楷模事迹材料

红润的脸庞,爽朗的笑声,饱满的精神……这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就是独自筹建经营养猪场,照顾瘫痪丈夫六年、照顾有神经病大哥十年、拉扯三个孩子长大,历尽了人世沧桑的吴__。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丈夫瘫痪在床已经有六个年头了。二千多个日日夜夜,多少辛酸苦辣、风风雨雨。苦过累过,困难时的无助、成功时的喜悦……当让吴__回忆时,一时间她竟沉默了,只觉恍如隔世。在我们看来,她身上所背负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而从她眼里,我读到的是不断向命运挑战的坚韧与毅力。

20__年夏天,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丈夫郝天新,左半边身体突然无法动弹,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屋漏偏逢连阴雨,几天后,大女儿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着几千元的学费,本该欢喜庆祝的事情却让吴__一筹莫展。然而,吴__明白,现实无法逃避,哭泣解决不了困难。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捕捉光明。她东拼西凑,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在亲朋邻里的帮助下,把女儿送进了大学校园,丈夫也住进了医院。

在经历过阵阵剧痛与变迁之后,吴__明白,仅靠大伙的帮助是无法走出困境的,必须自己想办法再创业,提高收入,撑起一片天。经过四处打听和悉心研究,她决定在村里办一个养猪场。当__把这个想法告诉村党委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后,立即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村委会决定在村养殖区给__1亩多地建养猪场,让她无偿使用;同时发动群众出钱出力,帮助__建养猪场。猪场建好后,没钱买猪仔,村委主任就从自家猪圈里给__挑了10只猪仔。就这样,吴__走上了养猪谋生之路。

万事开头难,当小猪长到60多斤时,却遭遇口蹄疫,10头小猪一下死了8头。这对于风雨飘摇中的吴__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心里难过焦急,却不敢在丈夫面前表露丝毫不安。回家睡一觉,第二天她就又重新振作精神,为新的一天的生活努力打拼。吴__靠着自己的刻苦钻研,不怕脏、不怕累,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仅仅一年时间就掌握了基本的养猪技术,_年就赢利5000余元。从此,__养猪脱贫的信心更坚定了,干劲儿也更足了。金秋,养猪形势看好,要不了多久,她家的外债就能全部还完,吴__觉得是社会和群众给她伸出了一张巨大的、无比温暖的援助之手,未来一片光明。

多年的辛苦操劳,让吴__的生活背离了正常的规律,她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有人说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却不这样想,她感觉做人要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良心。为人妻,照顾丈夫义不容辞;为人母,供养孩子上学责无旁贷。作为女人,她有过泪、也有过委屈,但她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吴__是个爱好文艺活动的人,闲暇之余,她还组织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唱歌、扭秧歌、跳集体舞……她所带领的舞蹈队在全市都小有名气,还获得了不少嘉奖。说到这些,吴__的脸上抑制不住的骄傲。吴__的日子是苦的,但她硬是活出了一丝甜味儿。

吴__说,“其实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只不过,我这人有点倔,不服输、不愿低头而已”!

多么质朴的话语啊!这饱含着苦中作乐、勤劳质朴、豁达乐观、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刚刚听完了她的讲述时,我的脑海里只想到一句话:在困难中站起,只手也能撑起一片天!

许多干部群众表示,从赵志全身上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时代担当,激发起实干兴邦的精神共鸣与创业豪情。

“一名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应优先于追求个人财富的累积。企业发展得越好,社会责任就越大。”作为赵志全的接班人,鲁南制药集团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表示企业会继续发展实业,坚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点实现局部的突破。

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是制药行业的特点。张贵民认为,行业发展走向高精尖,更离不开赵志全所追求的工匠精神。“赵总珠玉在前,我们这些后继者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把事业追求、企业发展与造福社会结合为一。”张贵民说。

鲁南制药集团职工管丽认为,赵志全的精神已成为企业内在性格,引发基层员工精神共鸣。“他为我们一线员工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高度,来审视这份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时光越久,越理解他生前说过的话。”管丽说。

“看了近来对赵志全同志事迹的报道,既令人感动又催人奋进。他能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们还有什么裹足不前的理由呢?”山东临沂费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士学认为,赵志全将个人志向与社会发展结合,为国家建设者们提供了标尺与榜样。他也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平添干事创业的底气与动力。

时代楷模严玲事迹材料

二十余年逐梦“钢铁强国”不停歇,扎根科研一线不动摇,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严玲,以实际行动和出色业绩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是我市基层科技人员的杰出代表,是引领时代的学习楷模。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咬定目标不放松,勇攀钢铁科研的高峰,源自于坚定理想信念,源自于心系“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面对科研道路上的一个个困难和挑战,严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奋力攻坚。承担鞍钢集团到国家各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主持研发船板海工品种,填补国内关键品种空白,建设“钢铁强国”的梦想,始终是她不断前行的目标方向。

强国有我,振兴有我。鞍钢是一块英模辈出的热土,鞍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孟泰、雷锋、王崇伦、郭明义等,这些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鞍山人,也在严玲的科研事业中得到充分体现。她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打破了一个个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有力保障了我国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为打造海洋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功不会一蹴而就,凡事贵在坚持。严玲常年奋斗在科研一线,根植时代沃土,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聚焦钢铁科技的最前沿,潜心钻研、大胆实践,这种锻造钢筋铁骨、矢志为国奉献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底气、志气和骨气。她不仅自己严谨认真,坚定执着,还把这种作风渗透到身边同事,带出了一支政治过硬、技术过硬、善打硬仗的科研团队,并荣获“鞍山市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实现鞍钢海工钢从跟跑到领跑,巨大跨越的背后,无疑是巨大付出。严玲带领她的团队,从一次次跌倒中爬起,从一次次失败中汲取教训,凭着严谨科学的态度、敢闯敢试的勇气、拼搏进取的精神,啃下一块块硬骨头,交出了一份份完美答卷。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时刻激励我们要像严玲那样,立足生产实际,服务国家战略,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闯关夺隘、攻坚克难,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数字鞍山、智造强市建设。

时代楷模个人事迹材料汇报

雄城里出英雄。英雄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

半个多世纪前,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哨卡建在海拔43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

这里山路崎岖,自然环境恶劣。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做向导,从此开始了一家三代护边70余年的传奇。

时间一晃便是23年。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带领官兵们走遍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一道河沟、每一个山口、每一块界碑,同吃同住,一起经历千难万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1972年,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走不动了,他将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叫到身边,嘱咐道:“守好边防的任务,以后就交给你了。”

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骑上牦牛,谨记“家训”,走上边境线,与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边巡逻,这一干又是38个春秋。

拉齐尼・巴依卡从小跟着父亲在边境线上长大。巡逻路上,父亲经常给他讲爷爷巡边的故事。年幼的拉齐尼・巴依卡听着,两眼放光,一颗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长大后也要和爷爷、爸爸一样,为国守边。”

8月,刚刚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接过父亲的班,成为家中第三代护边员。同年,他光荣入党。这让他对自身有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护边员,更要做到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的那样“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

巡逻路上,拉齐尼・巴依卡总是走在前面探路,凭着多年经验,多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巡逻路上,我们每次都要穿越冰河,他总要自己先过去,试试水深不深、流速急不急,确认安全后,才让我们过河。”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肖瑶说,“有拉齐尼・巴依卡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山区气候变化无常,危险说来就来。冬天,巡逻队遭到暴风雪袭击,边防战士皮涛突然滑入雪洞,周围冰雪不断塌陷。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终于将皮涛拉上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了三个多小时,才挽回生命。

的护边生涯,拉齐尼・巴依卡曾在峭壁探路途中被山石砸晕血流不止,也因渡河发生意外,噙泪与自己相伴多年的.白牦牛作别。太多的急险时刻,却从未拦下他巡逻的脚步。

“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着铮铮誓言,被当地群众称为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时代楷模个人事迹材料汇报

1971年出生的严玲现任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是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

从业近30年来,严玲始终坚守“钢铁报国”的坚定信念,潜心科研、淡泊名利、无怨无悔。她先后承担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工信部、辽宁省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主持研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53个关键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突出贡献。

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号召全社会向严玲同志学习,深入学习贯彻____,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谱写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辽宁篇章。

时代楷模杜富国事迹材料

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

2015年6月,当杜富国得知要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递交申请,主动请缨,征战雷场。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到扫雷大队后,杜富国训练刻苦扎实,熟练掌握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临战训练考核被评为全优。为训练探雷针手感,他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是全队公认的“排雷尖兵”。杜富国经常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成为扫雷队排雷最多的人之一,大家都称他是“雷大胆”。在马嘿雷场,面对一枚59式反坦克地雷,杜富国抢先上前,成功排除全队首枚反坦克地雷。在天保口岸4号洞雷场,发现一枚引信朝下的120火箭全备弹,杜富国让战友撤离,独自排雷。

三年多时间,杜富国1000余次进出生死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在他和战友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标有骷髅标志的雷区变成了致富果树林、黄金口岸地、红色旅游带。

2018年10月11日,身为作业组长的杜富国,带领战士艾岩在爆炸物密布的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疑似当量大、危险性高的手榴弹,且下方可能有雷窝。杜富国向分队长报告后,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命令。之后,杜富国对艾岩喊出:“你退后,让我来”。接着,杜富国用双手扒开浮土查雷时,突然发生爆炸。在发生爆炸瞬间,他下意识倒向艾岩一侧,为战友遮挡了爆炸冲击波和弹片,自己却身受重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通过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杜富国的英勇事迹广为传颂。杜富国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先后被陆军表彰为“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被评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全国自强模范”,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

受伤后,杜富国忍着巨大疼痛,从走路跑步、穿衣吃饭等最基本生活技能开始,每天积极投入康复训练,练体能、练写字、学播音……逐步找到了新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方向。现在,除了“排雷英雄战士”之外,杜富国还有一个身份——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的播音员。

“眼睛失去光明,心里升起太阳!”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虽然再也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再也不能看到妻子明媚的笑脸,但他坚决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信念、坚毅刚强的品格、乐观豁达的心态,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

时代楷模个人事迹材料汇报

身为“钢二代”的严玲,早已把“钢铁情结”融入骨子里。儿时记忆中,鞍钢双职工父母在单位加班是常态,听着孟泰、王崇伦等鞍钢老一代劳模故事长大的她,渐渐深刻理解了鞍钢人的奉献及其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传承钢铁意志,赓续红色血脉。严玲萌生了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投身鞍钢建设、报效国家的想法。填报大学志愿,她选择的都是与钢铁相关的院校。1994年,严玲以优异成绩毕业,很多单位都向她抛来橄榄枝,但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鞍钢,因为“要像父辈那样扎根鞍钢,奉献所学,钢铁报国”是她从未动摇过的信念。

信念是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进入鞍钢后,严玲始终坚持将科研方向瞄准国家需求,一路向前,作为主要参与者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系列精轧螺纹钢筋,用于三峡大坝岩体锚固、路桥建设等国家重特大工程;主持研发的易切削钢填补了市场空白。

时代楷模事迹材料

20xx年9月新学期,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一(2)班来了一名特殊的学生,他坐着轮椅,由妈妈在教室陪着一起读书。他有专门的课表,除了一(2)班,一年级的所有教室都向他开放。

他是一名渐冻症患者。按照之前的病情发展,他也许只能活到6岁,由于家长的精心照料,他的生命得以延续。他有一个愿望:上学。

孩子的愿望能实现吗?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毫不犹豫地答复:不应该剥夺任何一个孩子求学的机会。

于是,卢湾一中心小学便在暑假期间开始为这名学生的入学做准备。年级组长、班主任提前家访,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并为他定制了课表:学籍在一(2)班,但每天到一个班级进行相应的教学。无法上体育课?为了他,学校把整个一年级的课程进行了调整,让他享受到所有在教室里可以享受的课程。

他拿着为自己专门定制的课表说着:“课表上的每门课我都很喜欢,都想上。”他甚至燃起了希望:某一天能够在专业指导下参加体育课,“体育课时哪怕不能参与,就在旁边看看小朋友玩,我也觉得很高兴。”

让特殊孩子随班就读,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并不是个例。作为一所公办小学,该校实施全纳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此前也曾经接受过患脑瘫的学生等特殊孩子随班就读。

渐冻症孩子的笑脸深深打动了吴蓉瑾。“我们去关心他,孩子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每一个孩子难道不是一种教育吗?”在吴蓉瑾看来,情感教育的精髓就是情感互动交流。

情感教育,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的特色,吴蓉瑾常年推动情感教育,用自己滚烫的情感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充满爱的学校”。

什么是情感教育?这是吴蓉瑾的徒弟、卢湾一中心小学教师贺春秋在20xx年成为一名新教师时奇的问题。吴蓉瑾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离开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动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

20xx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开辟出三条育人途径:课程、活动、交际。用民俗文化滋养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动之一,主题每五年轮转一次,包括中国年俗老上海风情主题、中国戏曲主题、中国发明创造主题、中国四大名著/中国动画主题、中华美食主题。

十几年来,亦师亦友,耳濡目染,贺春秋眼里的吴蓉瑾,既是师傅,更是一位有爱的智慧姐姐。

让贺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时间,吴蓉瑾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当时我挺好奇的,因为身边人都知道她酷爱喝咖啡,而且她有偏头疼,每天必须拿一杯浓咖啡镇定。后来得知,毕业生里有一个孩子病了,不吃饭,师傅便跟孩子做了一个约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东西多吃一口。从那之后,校长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戒咖啡打卡。大约是第400天的时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为了一个美好的,我戒了400天咖啡,尽管这段时间很难受,但是为了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这个孩子也说:“‘云朵妈妈’(指吴蓉瑾)把戒咖啡挑战当作一个仪式,和我一起调整状态,一段新生活即将开始,‘云朵妈妈’会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师和学生的眼中,吴蓉瑾就是这样深爱着学校,爱着每一个孩子,拼尽全力,而且乐在其中。

时代楷模个人事迹材料汇报

参加科研工作以来,严玲矢志不渝、坚守理想,心怀“国之大者”,践行“钢铁报国”使命。她坚守钢铁材料研发生产一线,取得多项优异成果,先后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工信部、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开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2项国际首发产品,4项国内首发产品,53个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品种,累计创效4.6亿多元。

她淡泊名利、潜心科研,勇攀科技高峰,积极投身海洋强国建设,主持研发的f级超高强钢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供货垄断,成功应用于国之重器“蓝鲸一号”平台,使这一高端材料实现国产化。她带领团队攻克集装箱船用高强超厚止裂钢核心技术难关,实现了“国船国材建造”的梦想,为我国超大型箱船建造水平和接单量跃居世界第一作出突出贡献。

时代楷模严玲事迹材料

建设海洋强国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10年前,我国70%以上的高端海洋装备用钢依赖进口,高端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受制于人。这样的局面应该改变,也必须改变,重任落在了鞍钢肩头。作为鞍钢科研战线的巾帼尖兵,严玲带领她的团队开启了一段建设钢铁强国的逐梦之旅,用她柔弱的肩膀努力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严玲,现任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

从事科研工作25年来,严玲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工信部、辽宁省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和鞍钢集团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主持研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53个关键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国内和全球首发产品6项,累计创效4.6亿多元。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不仅有力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而且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保障了我国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增强了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了鞍钢在海工钢技术领域的“国家队”作用,为鞍钢民用海工钢实现国内领先,为我国海工钢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要像父辈一样扎根鞍钢,奉献所学,钢铁强国。”这是严玲从未动摇过的信念。1994年,严玲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许多钢厂向她投来橄榄枝,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鞍钢。

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鞍钢英模辈出,众多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鞍钢人,也成为激励严玲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她从鞍钢这座钢铁熔炉里不断汲取着成长所需的“养分”。

入厂不久,严玲就主动申请下到生产一线。起初,工人们对这个瘦小女孩并不看好,认为现场工作这么辛苦,她待不了多久就会打退堂鼓,可严玲却让他们刮目相看。设备坏了,她和工人一起研究如何修理;数据不准确,她连续几个晚上加班查找原因;遇到紧急任务,她总会搭上一把手……工人师傅们都说:“这个小姑娘,爱看书,好钻研,不娇气,能吃苦,有股子拼劲儿。”

经过3年的艰苦磨砺,严玲被调入鞍钢技术中心高新技术研究所。6年时间里,从初轧、大型、小型、无缝到线材、厚板,她几乎把鞍钢各产线跑了个遍儿。在长材组,她作为主要参加人,在国内首家开发出系列精轧螺纹钢筋,用于三峡大坝岩体锚固、路桥建设等国家重特大工程;主持研发的易切削钢填补了市场空白;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发出n80等系列石油钻采用无缝钢管,取得了优异业绩。

十多年前,专业对口、基础扎实、工作严谨的严玲被调入鞍钢新组建的造船海工团队。伴随着研发课题从几个到几十个再到上百个,她也成长为我国民用海工钢,特别是船舶用钢领域的领军人物。

2015年,“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鞍钢,让鞍钢海工钢研发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从耐蚀钢、低温钢到止裂钢,一个个“卡脖子”产品的技术突破,让鞍钢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而这背后凝结的是严玲无怨无悔的全力付出。源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鞍钢新产品研发的重点在哪里,严玲前行的脚步就紧跟到哪里,并为此谢绝了其他企业5倍年薪的高薪聘请。有人问她,这么拼值得吗?她回答说,能够与时代同行,为建设钢铁强国尽自己一点心力,这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光荣。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等不来,只有依靠自立自强,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地方创新突破。严玲始终心系“国之大者”,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坚决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