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思潮的论文(通用19篇)

时间:2023-11-24 23:10:11 作者:紫薇儿

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多样化的写作思路,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以下是小编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借鉴。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

“人们会听到新的问题……。在所有这些问题背后,我们几乎只听到漠不关心的低语:

‘是谁在说话,这有什么关系?’“。

dd米歇尔。福柯*。

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理论界,“后现代”一词已经颇为流行,然而在法学界,我所看到的、真正算得上后现代法学的文章大约只有冯象先生的一篇短文,而且还不是发表在法学杂志上。[1]我在评论波斯纳的著作时尽管提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但仅仅是作为波斯纳的学术背景而论及,并没有展开。[2]在这样的背景下季卫东先生的新作《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法与社会》一文[3]从现代主义的角度(我将在后面论证我的这一判断)简要地谈及了后现代对法学的影响,并针对中国法制[4]建设分析了后现代法学的意义和局限。在一定意义上,季文中所提及的三个问题都具有后现代性(当然,这也就意味着现代主义者同样可以处理这些问题),介绍了一些后现代法律观点和论文,这对中国法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季文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所作的某些概括、分析和判断,我却有一些不同看法。现在在中国引介后现代法学有意义吗?对中国当代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会产生什么影响?处在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现在谈后现代是否太早,过于奢侈,甚至不利于当代中国法制的建设和法学的发展?季文中明确提到中国不能“等现代化功告垂成之后再来谈后现代主义”,并认为“后现代法学与发展中国家的法治现代化并不矛盾”;但与此同时,季文“并不认为中国可以跨过法制现代化的阶段,来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大跃进”,文章认为“后现代法学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为了解决现代化的构造难题而划的一条辅助线”,首先是要“补课”,因此文章认为应当“考虑和戒备”“法制现代化过程导入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妨碍对传统的批判和变革”;季文对中国大陆目前学者的`关于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和中国特色的“丝丝缕缕的乡愁”表示了一种适度的怀疑,认为“以‘现代化之后的’理论美酒来浇‘现代化落后’的实践块垒”,是无法一醉方休的,认为弄不好后现代法学在中国就会堕入“托古改制”的窠臼。

季文的担忧不无道理;在这一前提下,我觉得有四个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澄清一下。首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什么是后现代?从文字上来看,季文认为“一般而言,先有‘现代’,然后才有‘后现代’”,因此这也许容易使人误解,后现代主义思潮是“现代化之后”的理论,仅仅解决后现代社会的问题。而且由于季文认为中国不可能跨过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因此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隐含地沿用了一种单线进化的时代观。而我将在本文中论证,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也许不能作这种现代主义的概括;至少在一些后现代思想家看来,固然历史不是随意创造的,但也决不是一种单线进化发展的。其次,季文的判断中隐含了这样一种观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中国目前的法学发展和法制建设可能是弊大于利,因此应当有必要的警惕。在这一点上,季文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不承认跨越时间的普适真理,我完全赞同;但就在同时,基于上面所说的单线进化的阶段论,季文针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开出的药方是中国现在应当更多一些现代主义,似乎是现代主义的法学对当代中国就一定是利大于弊。在这里,季文无意中流露出一种几乎是无保留地认可现代主义具有跨越空间的普遍真理的观点。在这一点上,季文似乎未能保持其学术逻辑上一致性。的确,后现代主义思潮存在问题,但现代主义同样存在问题,并不存在抽象意义上的、脱离语境的更正确的理论。因此,尽管在本文中我的结论与季文的结论相似:中国法制会拒绝后现代主义思潮,但我的论证与季文不很一致。我认为这种拒绝不是由于学者的警惕,而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的弱点和法制本身的特点。

[1][2][3]。

当代建筑思潮论文

摘要:通过考察梳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产生背景及影响因素,审视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内容,具体就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予以了深入论述,最终提出了中国当代建筑思潮中值得反思的内容和问题。

关键词:建筑思潮实践设计倾向发展历程时代精神。

建筑思潮的演变史贯穿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内容,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产生背景,审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内容,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从总体上把握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的轨迹,为正确总结当代中国建筑的经验和教训提供参考,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建筑是什么?建筑学是什么?什么是好的建筑,优秀的建筑评价标准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关心和解答,其实从未停止过。换句话说,人们认识建筑、理解建筑、评价建筑、设计建筑所秉持的态度多年来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或者说人们对于建筑本性不断地变化着的审思正式我们所要考察的这种并不显扬却无法回避的建筑思潮---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正是它的涌动变化才牵引出中国半个世纪各种建筑思潮的纷纷出场。

1.21986年-1990年文化反思。

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一,就是对外来建筑文化引进的思考,包含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对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代表的国外理论和经验的介绍,也有对引进国外建筑理论的教训和反思。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二,是对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反思,其中既有对“民族形式”话题的延续,也有超越简单的要不要“民族形式”的争论,向文化机制的深层次的反思,还包括了对民居建筑的考察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地方智慧的关注。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三,是中外建筑文化的比较。文化反思主题之四,是关于中国建筑出路的思考。

1.31990年-1994年多元探索。

多元探索阶段,中国建筑界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建筑学术界关心的话题范围明显扩展,尤其是对设计方法层面的文章明显增多,表明建筑界开始超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争论和思考,而是关心如何做的问题。对外来文化的引进,也不再局限在风格、流派,而是更关系设计方法论的介绍。

1.41994-走向整合。

走向整合,表现在建筑论坛,对风格流派明显减少,对技术重视明显增强。表现在设计实践领域,人们在介绍或评价建筑作品时,也介绍再以“创新”为题,而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出对“创优”的追求---杨秉德的“不追流派新潮,但求尽善尽美---宜昌三峡机场航站楼的设计”;齐康的“环境脉络中的建筑形态构成---东南大学榴园设计研究”等。

1.519-至今理性创新。

这个时代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环境受到关注。2)传统情结依然不了。3)从业素质备受重视。4)创作论坛超越风格。5)理论探讨多维多层。6)建筑技术普遍忽视。

世纪之交中中国建筑界主流社会热点话题的转变表明中国的建筑开始对建筑本体的追问。一种共识正在形成,那就是功能、环境和技术作为建筑本体存在的要件,超越文化、民族等所有的差异。不管在什么文化背景下,充分考虑和满足使用者的功能要求,合理利用基地所提供的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并且仔细推敲细部处理,是基于建筑本体的建筑设计的共同特征。而关于文化和传统的思考,只有取向的理性创新,是超越民族特色、地域风格、时代精神之后在建筑本体意义上的理性重建。

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创作实践倾向。

2.1简洁造型倾向。

广州白天鹅宾馆于1983年建成使用,宾馆采用客房楼与低层公共裙房的组合方式,高100m的主题建筑结合平面功能和结构布置,采用腰鼓形的平面,主立面上以阳台斜板构成丰富的明暗光影变化,有较强的韵律感。建筑以白色作为主体颜色,既合乎现代建筑形式的惯例,又暗合白天鹅之名称。同时我们在肯定这栋建筑清新的时代建筑形象以及采用时代手法表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其实应该看到,作为高层宾馆建筑,其立面造型中的主要因素---阳台本身并不合乎建筑的功能。

2.2玻璃幕墙倾向。

1983年建成的长江饭店,以其全玻璃幕墙的崭新形式(国内第一个玻璃幕墙建筑)和在立面造型中处于显著位置的旋转餐厅而成为效仿的对象,新材料、新设备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形式作为表达时代精神的有效手段而迅速在国内得到传播。但在对新材料的构造、新设备的运行还不了解的情况下,首先中意并采用的仍然是新形式。

清华大学建筑馆,西向入口采取体块穿插和符号运用相结合,入口门厅南北墙处理采取了后现代建筑常用的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南北墙面两侧各开了一个通高的凹槽,凹槽中放置了代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标志----白色汉白玉古典柱式片段,一为古希腊雅典帕提侬神庙爱奥尼柱式,一为中国宋代木结构柱式片断。

深圳南油文化广场设计,设计者汤桦明显受到后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其拼盘式的建筑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当时一般建筑的“先锋”形象,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品评。

2.4高技派倾向。

高技派在国门打开后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同时被引入,然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它远不及后两者引人关注。高技派在国内的传播是有历史和现实基础的,即使与西方建筑发展隔绝,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也产生了采用先进悬索结构的北京工人体育馆(1959年-1961年)和浙江省人民体育馆(1965年-1969年)等建筑坐落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证券大厦,由东西两塔楼和中央横跨63m的天桥组成巨门式对称形体,表达了上海新时代的建筑形象。

2.5生态建筑倾向。

当“生态觉醒”的浪潮逐渐地席卷全球时,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创造健康生活和消费方式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面对全球范围内绿色思潮的巨大冲击,当今中国建筑时代精神刻意表现的另一种倾向,就是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介入,建筑开始绿色化起来,eco-tech成为时代精神的主体。许多建筑师都在尝试把绿色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日光反射材料、光控遮阳构件以及各种控制阳光辐射和热量进入外墙的方法,不仅有效地起到了节能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建筑外观的科技魅力,塑造出新的“时代感”。

2.6解构倾向。

源自西方20世纪80年代的解构主义建筑,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建筑的理解,尽管在中国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但文本、中心、中心的缺失、颠倒、变构、移植等却成为中国建筑界熟悉的话语。最初具有解构意味的作品也是深圳大学的大学活动中心,“冒着语言混乱的危险进行尝试”,各种不同的设计语言在对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等因素理性分析的前提下,却创造出一个非理性的建筑形式。

结语: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作为一种思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成为当代中国建筑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中国建筑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的确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作品,但如果我们放眼全球,我们却不能不发现,尽管我们对时代精神追求了这么多年,但目前还很少有中国的某位建筑大师在世界上获得高级别的具有时代影响力的设计奖项。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是否是表达时代精神的建筑观念与当代世界建筑的时代精神不一致,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具体原因,这需要广大建筑设计者们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以研究性的态度去反思、去改善、去精益求精。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

摘要:本文试图从后现代文艺思潮的角度,来阐明前者对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文中通过大量的创作实例,来证实这种“影响”的结果和对景观设计师们的启示。

关键字:后现代;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功能主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而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很多震荡和转变。现代主义先驱们所注重的功能是设计的中心以及功能主义特色也越来越受到大众怀疑。人们对此已感到不耐,希望有新的形态和观点出现。同时,社会又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就是对过去传统文化价值的怀念,而历史的价值,基本伦理的价值又再次得到提升。

在这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建筑界有一些人开始宣称现代主义已经死亡,后现代主义时代已经到来。后者以反讽、出位、世俗的艺术风格让人们耳目一新,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一种现代的表现,然而更多的,它却表现为乡土、隐喻、诙谐、复兴或文脉的涵义。

对于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人们说法很多。总的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继续和超越,与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主张艺术多元化,反对完全统一的世界观,反对现代主义对待不同的问题却用相同的方法去处理,以简单的中性方式应付复杂需求设计模式。对个人情感与要求的重视和不确定性的体现是后现代设计的追求之一,最坏的走向是退化到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较为积极的则是设计中活跃的试验。而这些试验也产生了一些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面向大众反映其审美情感的景观设计作品。

建筑师查尔斯、摩尔1974年设计的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是典型的后现代作品。广场地面吸收了附近一幢大楼的黑白线条,处理成同心圆图案,意大利地图横穿了中心水池。广场周围建了一组无任何功能、漆着耀眼的赭、黄、橙色的弧形墙面。罗马风格的科林斯柱式、爱奥尼柱式使用了不锈钢的柱头,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勾勒了墙上的线角,不锈钢的陶立克柱式、喷泉形成的塔斯干柱式,以及墙面上的一对摩尔本人的喷水的头像,无不充满了讽刺、诙谐、玩世不恭的意味。

在后现代之前的现代主义也对景观设计师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知道,现代建筑兴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新材料的应用和大工业生产的出现。而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材料----土地、水、石和植物却无法变换。然而,他们却同样赞同现代主义者对对称、历史风格和附加装饰的攻击。因此,在这一点上,现代主义使景观设计学认识到设计的起点应该是功能而不是某种美丽的风景和其他观念,从而使景观设计在借鉴纯美学的形式基础上转向实用与美的融合,并赋予了景观设计以适用的理性、崭新的创作出发点和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主义所推崇的功能主义,其强调设计专家的能力和作用,认为专家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可以应付千变万化的设计要求,这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同时,形式中严格的功能主义是不存在的,一个设计在被赋予最终形态时,除了满足一些功能要素之外,设计者还有很大的自由决定形式的指向。这些都表明了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功能主义在多变的社会需求面前似乎误入了歧途。而在所有的专业中,形式设计工作都一样不可避免,设计从某种程度上不能说是完全理性的。景观设计师如同工程师一样,他们负有一种责任,应当使所设计的景观功能合乎理性、安全。

因此,现代主义理论愈来愈不符合社会的发展,日益衰败。最后,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将1972年7月15日圣路易斯的普鲁蒂-艾尔公寓的爆破标记为现代主义的死亡时间。紧接着后现代运动这个具有颠覆性的潮流开始了。

在景观设计中,后现代的思潮包括解构主义和极少主义等思想。许多强调构成形态的景观设计作品既可以说是极少主义的“后现代”,也可以说是有解构主义烙印的。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现代主义对于设计中合理功能的倡导,另一方面却大力宣扬与现代主义价值观相背道而驰的思想和理念。在这样的设计思潮中,常常采用变化多端的人工材料和自然材料使得设计非常新颖,如用有机玻璃和水构筑的竹子。另外,出位、戏谑和随心所欲取代了目的的严肃性,擅用复杂凌乱的构成形式取代简单的设计模式。如施瓦兹设计的“斯特拉花园”。在同样的思想脉络上,我们不难看到设计中的自我放纵取代了社会责任的严格制约,而在某些景观设计中这一点也体现了出来。后现代主义中放松的、强调非理性作用的'思想,指引了更多的设计走向不同的艺术方向,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使得设计成为现实的可能。

但是,物极必反,一旦陷入自我陶醉式的艺术手法的操作,则失去了本来积极的意义。后现代主义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对多元主义的认同。

异、惊喜、夸张、感叹种种感觉不一而足,带给人们以新的思考和启示。在“面包圈花园”中,施瓦兹的构思以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为跳舞和庆典而设计的舞台为出发点,并在现状归整的花园中加入了两个同心的方形绿篱。在16英寸高的内外黄杨篱方块之间,她布置了一条30英寸宽的紫色卵石带,其上网格状安放了8打经过防腐处理的面包圈。在内侧方形树篱里面,她种植了30株紫色霍香用以搭配卵石带,也成为现状一棵鸡爪槭的配景。

在“怀特海德学院拼合园”中,她试图把花园同学院从事的生物研究联系在一起,她设计的花园给人的感觉警备性很高,把不可能联系的因素放在了一起,就好象生物研究中的基因拼合,充满了危险性,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产生怪物。在她设计的花园中:一边是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花园,另一边是日本的禅宗庭院。组成这些花园的要素已被扭曲:典型的禅宗庭园中的石块组成了法国花园中的整形树坛;其他的植物,例如棕榈和针叶树,都处于奇怪而陌生的联系中。一些植物从垂直的墙面上伸出,其他的则在墙顶上遥遥欲坠。花园中所有的植物都是塑料的。可以当坐凳的修剪的树篱,是包裹了人造草皮的钢材。绿色的沙砾和涂料做出了最强烈的暗示:这是一座花园。

施瓦兹在亚特兰大市中心的一座特制品购物中心庭院中,设计了一群镀金青蛙拜着一个球体框架。青蛙成网格状地排列在高达40英尺球体的基部.他们位于通往庭院道路的斜坡上,全都面朝巨大的球体,仿佛在表示敬意。

在雅各布・贾维茨广场的设计中,她用复杂的形式和颜色使广场活跃了起来。她设计了背靠背的曲线长椅,弯曲的绿色线条来回盘绕,形成了各种座位形式。长椅的中间围绕着修剪过的6英尺高绿色半球,它们在热天能够散发出水雾。

施瓦兹还设计了很多诸如这样令人深思的作品。她所设计的作品思想大胆、出位,用材独特,常常出其不意,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在精心巧妙的构思中上演惊人的旋律。这也许就是后现代的思潮所主张的不拘的形式和多样的艺术风格启发了设计师们。但是正是由于这些自由奔放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从遵守固有文化的规则中走了出来,投身到创新者的角色中,从而使我们的文化不断丰富和繁荣。随着理论和艺术界思想潮流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艺术设计形式的追求必然是无止尽的,其中永远充满着对前卫艺术的探讨和思考。虽然审美的品位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但是我们可以确定,如果一种特殊的品质或风格曾经打动过心灵,它必然会在历史灵魂中留下印记,并有可能卷土重来继续给后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参考书目。

1.彼得・沃克极简主义庭园.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玛莎・施瓦兹超越平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林箐.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东南大学出版社,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

天下归仁,在这里讲的是企业社会责任,而且是后现代责任观。

天下归仁的含义,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万物”。在这里是指,企业应像对家人负责那样,对社会上的每个人负责,应像对社会上每一个人负责那样,对自然环境中的一草一木负责。

我们今天这一期的主题,谈的是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严格说来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应包括企业经济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环境责任三个主要部分。经济责任说的是企业作为经济人对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利益相关人的责任,社会责任说的是企业作为公民,体现社会公正等责任;环境责任说的是企业作为自然人,对环境应尽义务。所以企业社会责任应该称为“企业责任”,其中包括社会责任。

另外一层,“社会”责任这种说法,从后现代眼光看,也不准确、不前卫。

传统工业化责任观的最大局限,是喜欢谈抽象的.“社会”、“人民”。一到具体问题,就满不是那幺回事,最后演变成官本位的责任:一切对网络正中央的官负责,离开了集中权力者的监视,谁也不负责任。后现代责任观的核心,则是责任人人有份,即责任“碎片化”。如后现代思想家鲍曼所说:“随着集中立法的烟雾的消散和代理权力回归当事人,这种选择明显地交给了道德个人自己的策略去决定,伴随而来的是责任。”从这个意义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叫企业自主责任更具未来色彩。

我国著名未来学家孔子对责任问题的认识,就有强烈的“从我做起”这种后现代色彩。如果以元光元年独尊儒术算,孔子对未来文明(当时的“未来”是第一次浪潮文明)的预见力,至少超前345年。相当于我们现在预测准了2355年的事情。以信息文明是农业文明的否定之否定来看,孔子的思想和方法中的后现代成分,现在也还没有过时,而且还很“先锋派”。

人负责,而是利益相关人彼此交叉负责。网商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使企业责任内生于商业模式,就是因为具有利益交互。

说孔子深得互联网精神,从时间顺序上说不过去。但说互联网将深得孔子精神,大约是不会错的。我们发现,仁,也就是人对人负责,将成为互联网的新法则。一旦每个网民都克制自己不负责任的冲动,复归诚信的秩序,天下归仁焉。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及影响由于生态文学旨在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

1972年,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相继出版了大量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生态文学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伦纳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劳伦斯•布伊尔等美国评论家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汲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更高阶段。

(二)美国生态文学误区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我们正在进入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扩大涵盖面,将许多并不是生态文化的作品,硬纳入其中。

从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态化的外衣,使其理论陷入由观念主导的伪感性文学批评漩涡中去。

生态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种类文学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其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

随之产生的生态电影这一新生文学艺术业态在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视听冲击。

二、欧美生态电影的兴起。

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理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西方生态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一种迅速扩大的电影类型。

(一)生态电影兴起原因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对生态电影发生、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动力。

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使创造者能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创造生态电影,赋予影片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

生态文学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的脆弱性,为电影培养了大批的受众群体。

所以,美国生态电影的兴起,离不开生态文学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及文本基础。

第二,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灾害的反思。

间全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灾难: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中国泥石流、阿富汗的山体滑坡,等等。

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从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后天》到纪录片《海豚湾》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

第三,电影制作技术的成熟。

现代科技特效的场景,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

(二)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比较同样作为文艺形式,两者所批评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然而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作品冲击巨大。

1.生态电影强化了感观冲击,生态文学无法做到“当摄影机被当作是对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观看视角时,它就成为我们眼睛的代理人。

”从电影理论上看,摄影机是导演给观众的眼睛,摄影机对准什么,就是观众看到什么。

“我们希望理解影片,能够掌握它,就必须认同电影的观点”,受众以摄影机替代自己的眼睛视角,建构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触到生态意识。

观众在观看生态电影的过程中,电影文本文化内涵投射到受众内心深处,从而对其潜意识产生影响。

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在现实真实上演,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电影的重要价值,接受了电影所宣扬的思想主张。

这种视角的替代和冲击,是生态文学这种文本无法实现的。

最典型的影片,当属拍摄于的纪录片———《海豚湾》,记述在日本和歌山县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当地的渔民每年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

人们亲眼看到猎杀的血腥场面,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与渔民的.笑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场面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

然而,作为单纯的文本作品《寂静的春天》,却要花十年时间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两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别,主要是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心理巨大的冲击,这是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

2.生态文学作品多种叙事方式强于生态电影生态电影通过对现实灾难的反思,表现其真实性,从而使人信服。

不管是在表现自然灾害上,还是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人类自身因素时,美国的生态电影多采用形式主义的叙事风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灾害;《洪水》中海水淹没城市的镜头。

但是生态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远比电影多样,包括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中心主题,刻画人物心理都可以。

这是生态电影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生态电影的短板。

生态电影终究是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否则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而有疏离感,最终会冲击票房和影片影响力。

三、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生态电影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无法取代生态文学。

(一)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为生态电影提供拍摄蓝本生态文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理念到理论,从作品到影响,都是成熟的。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虚构性、碎片化的风格,批判着美国政府及西方资本主义。

作为应现实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兴电影类型,生态电影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只有选择对读者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拍摄蓝本,才可能准确捕捉到受众者的心理,从而通过视听冲击激发受众者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国生态电影的发展美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后现代文学小说具有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思维方式灵活、文字表达多样,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是对整个虚构的情节本身的种种描述和展现。

其本身的批判性特点,尤其是对人类因过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的严厉批评,有助于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纪录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本身应有的生态思想性。

因此,美国生态电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达生态整体的和谐,应当在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以生态批评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文学作品弥补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拍摄蓝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影像奇观和画面冲击,大大消耗了电影本身蕴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体味到人文关怀及对生态系统、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同等看待人与自然的价值。

然而,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影片的生态理念,因而感觉不到生态和谐的内涵,这与追求科技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

因此,生态电影应更多地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授与受众者,以弥补目前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现象。

四、结语。

美国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电影是生态文艺发展的不同艺术形式和阶段,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目前,美国的生态文学仍然是方兴未艾,有巨大的发展前途。

但生态电影作为新生表现形式,在其传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方面还存在不足,要得到受众者的认可尚且需要时间。

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且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变迁的每一个时代中,都出现过文人墨客致力于研究中国的文学思潮。然而现当代的文学思潮过于依赖历史,僵化的思维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现当代的文学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并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本文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提出了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策略,希望能为该方面提供帮助。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学潮流,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其发展受到政治以及社会的影响。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文学创作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模式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重构文学思潮史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想要促使文学思潮史持续发展,相关者在构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本身,在充分考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科学的把握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

1。叙述方式墨守成规。对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先宏观整体(不涉及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的叙述方式是我国文学思潮史最常采取的叙述模式;再对比今夕写作的环境、背景及原因;最后分析文学作品本身”的模式,文学思潮史被圈定在这样一个固定的框架中,很难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是人们经过长时间总结、归纳出的既定模式,是前人叙述思路的模板,具备一定的先进性。然而正是这种“先进因素”的存在导致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方式仍然建立在现有的文学思潮史叙述基础上,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继而严重的限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拓展与发展。

2。思考方式、思维模式缺乏创新。因为编写文学思潮史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文学史家,这些“大家”们熟知某些时段的文学作品、文学创造理论,正是这些思维主导了他们的编著思想,使他们认为文学主体与文学形式是构成文学创造思想的两个因素,文学形式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文学创造。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史家在编著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就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尽管20世纪文学界就已经发现了这种问题,也就解决此问题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运动,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新的文学思潮史分析了作品的主旨、人物的形象以及文学作品的成就,然而作品的个性却被一笔带过,严重者甚至完全被忽略。

1。从作品的风格地位出发讨论。20世纪早期,学者们在研究文学思潮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作品作者”当成重点,研究围绕着作者的背景、环境展开,详细地罗列了这些内容之后才会延展至作品本身,开始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文本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作家中心”的写作模式,作品本身的特点、个性难以展现,文学思潮变成了舍本逐末的“架子工程”。基于以上,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关注点应被放在文学作品本身上,从作品本身出发,研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影响力,充分的感悟作品内部蕴藏的意义、精神,尽可能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而不是主观的、过度的、片面的“替作者”阐释作品的外部特征。例如,在论述《阿q正传》时,应以小说的艺术成就为始论点,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讽刺、议论以及古典与文言句式杂糅方面,再研究主人翁的性格、形象,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再在最后的阶段内指出小说的内涵及作者想要唤醒民族的英雄血性。

2。从宏观角度出发分类文学思潮。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和著作都以时间为论述的轴线,这种论述方式的优点在于条理清晰,脉络清楚,方便人们快速的查找相对应的时间、历史、事件。然而这种以时间为轴的论述模式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因为太过于看重时间的先后顺序,因而极易导致社会史与文学思潮史相混淆,并最终使后者变为社会史的“复述”。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著作人应立足于宏观角度,分类文学思潮,使得文学思潮能够形成“块状结构”,继而能够专题化。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从追求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感性价值出发,利用作品内容展示历史、时代的变迁、发展,并揭示人性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3。兼顾各种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需要兼顾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思潮,继而形成互补的发展生态以及呼应的叙述张力。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作品本身上,在论述具体的某个思潮的时候,要严格的遵循历史的流动发展规律,按时间顺序描述作品,自然而然的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而不是以论述社会史为方法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4。打破文学研究中惯用的文学史概念。虽然惯用的文学史概念与文学史的论述模式一样具备某些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现阶段已经展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以全面了解现有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和作者环境,然后采用全新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打破原有的概念体系约束,进而更加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思潮史独具特色的意义和价值。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构建离不开敢于打破现有文学史的勇气、意识,要在充分尊重作品本身,尊重时代背景、尊重客观环境的基础上,以“异文体同”思潮的概念为借鉴依据,构建专题化的文化思潮总体框架以及新的思潮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流行线索,也才能实现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目标。

参考文献: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

在20世纪欧美教育思想中,终身教育是被作为未来教育战略的一种教育思想。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法国。其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朗。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中,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是一个里程碑。之后,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使得终身教育与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了起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论述终身教育,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需求,要求人们在体力、智力、情感等方面做好准备,因而就需要终身教育。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既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

二是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终身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使人“学会学习”,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以便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此外,应该把教育看成一个过程,采取更好地显现个性的、灵活的方法,以确保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各种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并能以其所学去回报社会。

三是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教育的整个未来是与建立并实施终身教育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尽管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来提出其终身教育的模式,但是,必须使教育成为生活的工具,成为使人成功地履行其生活职责的工具。按照“终身教育”的设想,从学校毕业将不再被看做是教育的终结,而是新的教育的开始。

作为当代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的终身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倡导和推动,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合作。终身教育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将会改变世界教育的面貌。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

美国最大的体育娱乐顾问机构创办人迈克尔·沃尔夫在《娱乐经济》一书中指出,人类即将进入娱乐经济时代为此,他提出了“娱乐因素”概念,认为“娱乐因素”将成为产品与服务竞争的关键,消费者不管购买什么,都在其中寻求“娱乐”的成分在这种“娱乐导向消费”的驱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服务提供娱乐功能和娱乐因素,只要能让人感受到轻松有趣,跟休闲娱乐甚至文化艺术有关的人事物,都是娱乐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其他产业不断仿效娱乐业或大致采取相同的策略时,社会便进入了“娱乐经济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市场明显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进入90年代,一种全新的旅游消费模式正在形成世界旅游组织指出: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行为的改变,世界旅游业开始迈进新的时代(newageoftourism,nat)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旅游业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了新的特点旅游消费表现出以下特征: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思潮已成为现代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再次,推广组合式旅游也即所谓的“异地成团”方式组合式旅游是一种介于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之间的更加灵活更加尊重客人意志的旅行方式,客人通过旅行商预订之后,三三两两地从不同的地方出发,前往同一目的地,抵达后就地成团,由当地旅行社接待组合式旅游有长线也有短线,可以有领队也可以没有领队,其随机性强,游客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和活动的机会,因而颇受旅游者尤其是青年人和家庭式旅游者的欢迎著名旅游胜地夏威夷开展组合式旅游较早,经营手段非常灵活,即使一个游客也能成行香港的组合旅游路线有80条之多日本交通公社开展组合式旅游业务已有10多年历史,并且成绩显著进入90年代,组合式旅游始在旅华市场兴起,并立即受到国内旅游界人士的关注国内旅游企业不仅要开展异地组团业务,而且应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力争达到即便一条路线只有一个游客也照常营业的高度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

[2]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美]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罗钢,王中慎。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褚明德。旅游服务心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6]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7][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8]崔进。旅游文化纵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9]沈祖祥。旅游心理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10]刘纯。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11]孙喜林,荣晓华。旅游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2][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3]李天元。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14]宁士敏。中国旅游消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考与反思论文

摘要:长久以来,在艺术教育中,感知与理智一直被分离开来,艺术与科学互相排斥。这是艺术教育的损失,也是艺术教育的误区。感受力和直觉力正是弥合感性与理性之间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直觉是艺术家掌握世界的方式,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艺术直觉的阐释和对艺术教学中对感受力和直觉力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的分析,引发艺术教育中对这种割裂的关注。

关键词:直觉;感知;艺术教育;整合。

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可以用“标准”来衡量的学科,它和感受力有关,和一个人的整体性有关。传统的艺术教育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根本途径,忽略了与艺术最为相契的感受力和直觉力。

一、艺术与整合。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里,一方面人们因为技术不断获得更多的便捷,技术替代了生存生活乃至复杂工作中的部分功能。另一方面,这种功能的替代也逐渐让人的整体性被割裂,人们成为“断片”的人,破碎的人。网络时代里,信息的“超链接”方式更是让人的思维模式在无限延伸中成为碎片。在麦克卢汉的观点里,艺术在历史中常常扮演着预言者和感知模式的调控者的角色。在今天碎片式的网络时代,更需要艺术对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体验重新提供一种整合式的感知模式。在传统的教育系统中,只有理智、逻辑才是获得知识最稳固的途径,这是最正式也最有效的标准。但在今天的艺术教育里,我们可能更需要一种面向感受和情感的整合的直觉型思维的培训和感受力的教育。

二、直觉与感知。

三、艺术教育中的直觉与感知培养。

1、多样化文化课程创造开放的教育语境。

首先,开设多样化文化课程是为直觉力和感受力的产生创作一种开放的环境。在艺术院校设立真正丰富且具有包容力的文化课程,让学生处于一种开放的可选择的教育语境之中。目前的艺术教育,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趋于标准化的培养过程。学分、技能、就业率,成为艺术院校追求的最大目标。大量的艺术院校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风气,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这着大量有心从事艺术事业的学生也是一个不良的导向。艺术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局面下显得狭窄而充满功利。经常有人说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而思想正是激发艺术直觉最有力的因素。众多艺术院校单一的追求就业率让艺术教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很多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素质培养成为随意性的副科,思想和技艺的分裂,过分实用性功利性的培养目标,给很多学生和艺术爱好者带来误区。文化课程目前在很多艺术院校的教学系统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创作是将自己所有的心灵能量聚集在一起,这些能量不只是专业技能的熟练,更包括了所有对世界,对艺术的认识和所有文化修养的沉淀。

2、从“训练”式到“对话”式的教学。

在艺术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注重模仿和灌输。临摹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但单一的临摹和经验灌输往往会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让他们逐渐丧失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话式的教学方式会更有利于保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和学成为平等的两个维度,通过对话式的教学,让艺术创造在交流中碰撞,甚至这种对话可以是反叛和抗争。只有在这种真正的交流中,学生才可能激发“创造”,而不仅仅是在艺术史和教师权威的标准下畏手畏脚。艺术教学是要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在一开始这些表达可能显得生涩,所以更需要一种更为平等的对话而不是“标准系统”的压抑。而今天网络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足够的渠道获取“知识点”,这也让对话成为了可能。

3、多重实践和跨界整合。

在对话式教学的基础上,艺术教育可以开发更多共同创作的实践模式,和跨学科的联系和整合。艺术教育需要更多的机会通过切身的实验去寻找真相开发潜能。各学科之间,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社会都可以建立起更多的关系,在实践的碰撞中逐渐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为了让教育进入一种手与脑、理智与情感均衡发展的状态,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材料试验寻求真相。他们不应该被“导向”任何一个既定的方向,他的大脑不应该被固定的模型填满,阅读那些描绘二手经验、无助于活跃思维的书或那些超越了理解力的书,都为时过早。教育必须成为让一个人发现并形成自身表达方式的机会,必须提供一种有意义的融合,将社会传统与个人体验、实践与判断结合起来。共同创作的模式可以激活学生除语言和文字之外的各种品质,不是从形式到形式,或者从观念到观念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套用,不是枯燥的模仿,是在不断地寻找和积累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再返回到思维,形成新的更为清晰和准确的直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恢复人的感受力和整体性在艺术创作及艺术教育中都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创作才更能触及生活的本质,我们的艺术教育最珍贵的功能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和延展,成为一种更为“自由”的教育。

注释:

1.(美)鲁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商务印书馆,:9.

2.(匈)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m].中国出版集团,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

摘要: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是深远而复杂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但文学不同于历史,历史也不同于文学,二者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并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关键词:文学;历史;历史小说。

一、文学中的历史。

文学中有历史,从其中挖掘史实是另一回事,把整个文学作品当成真实历史未免太过绝对。《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但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大错特错了。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历史,但不能绝对当作史料来研读。《三国演义》所写的战争场面和实际的历史是大相径庭的。

宋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宋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抒情怀古,可以畅想未来,可以反映当下风貌,又可借古讽今。始于唐,成型于五代,繁荣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长廊里,它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它美妙绝伦的风神,可以与唐诗争艳,可以与元曲斗妙,宋词历来都与唐诗并称双绝,为一代文学之盛。宋词中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最为出名。比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词也好,唐诗也好,都是历史文化与作者感触相结合的产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是因为它反映的精神永远是人类文明中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明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而且经过民间化街坊化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成为普通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明清时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分为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历史类章回小说,把宏大的战争场面和英雄辈出的时代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广大民众。有虚构、有思想再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出入。作者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二、历史中的文学。

历史是不是文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写历史必须具备文学写作才华。当年明月能把枯燥无味的明史写成老百姓都爱看的形式,这说明只有具备当下大众接受的写作才华才能让人爱上历史,去读历史。

如果一部史书没有文采,是不可能传之久远的。所以,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永远流传。《左传》《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等都是这样的著作。床头常放着两本书《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不仅仅是从中吸取政治智慧、治国之道,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文学成就对一个人精神面貌、气质、心境等的熏陶何其重要。其他很多史学著作,就只能是历史学家去攻读。历史和文学作品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作家创作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

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唐诗发展至顶峰。诗歌题材广阔,流派众多。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们的诗是整个中华文化史上的标杆,在他们笔下,无论是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还是古风歌行皆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月下独酌》;杜甫的《春望》《恨别》等;另有以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以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这些著名的名家,无不把现实、历史和文学艺术相结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文学和历史的结合产物。它是历史学家桌案必不可少的史料文献,亦是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资料。可以这样说,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人无不不通史记。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史学著作,有两本最为著名,一部是《史记》,另一部是《资治通鉴》。这两本书有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文学经典。不论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他们的床头都少不了这两本书,特别是《资治通鉴》。

史学与文学的异同:(1)文学更偏重想象,历史更偏重现实;(2)文学从一般到特殊,史学从特殊到一般;(3)文学更注重抒情议论,史学更注重叙述准确。

参考文献:

[1]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河南大学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考与反思论文

不可否认,19世纪历史学对历史客观性的追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但是,这种科学的历史学与作为叙述艺术的历史学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也是建立在历史叙述的基础之上的,只不过是在艺术的真实性上涂上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历史的客观性这一理解,是来源于自然科学,是19世纪的历史学家力图使历史学科学化的一个结果。尽管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对于历史学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明确指出,历史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不同的。因为历史学的对象与自然科学的对象截然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存在,其发展变化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重复、多次发生的,对它的研究可以借助人工的环境再现其变化的进程。历史事件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是个别的,不具有重复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在现实中重复这一进程。对于历史的研究,人们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在思想中再现历史进程。而这种历史进程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而不是回到生活本身。而“‘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真正差别并非出于井然有序与混乱之间的对峙,而是在生活中缺少那种通过讲述将事件转变成故事的观点。讲述不只是一种言辞行为,也不只是复述事件,而是一种以某种更高的认识形成的行为。”[3]因此,历史学的研究中,就不可能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它所追求的真实,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是对历史进程中人的生存方式的再现。

历史学所追求的艺术的真实是内在于人类的历史进程本身之中的,这种艺术的真实就是在历史进程之中展现出来的人类的文化精神。在某种意义说,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精神演变的进程。而文化精神就表现于人类的共同体中。因为共同体并不是与构成它的诸多个体对立的,其存在准确地说是因为这些个体在意识上的相互承认,并进而承认共同体本身。这说明有一种叙事结构:共同体并不只是作为一个发展而存在,当其成员假定了相互认同的我们时,它还通过对这种发展进行反思性理解而存在。而在现代的共同体则是一个虚幻的、理性的共同体,它借助独立的个体生成的过程中对传统共同体的消解,把独立的个体彻底地排除于共同体之外,从而丧失了反思和批判的维度,以至招来后现代主义的反动。因此对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的思考,我们也不应仅限于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真实性――客观历史的真实――的反叛,而是要从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的文化精神去理解。就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来看,其核心是对现代主义所代表的那种绝对理性的文化精神的反动。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因此就象后现代主义那样,把共同体的存在、人之存在的本真状态一起抛弃掉,应该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的进程中,重建人类的共同体,其核心在于揭示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而这一点只有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的反思性的理解才有可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人类文化精神的追寻,是当代思辨的历史哲学兴起的根本原因。

注释:

[1]c・洛伦茨:《历史能是真实的吗?叙述主义、实证主义与“隐喻的转向”》,载《世界哲学》第2期,第21页。

[2]转引自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3]d・卡尔:《叙事与真实的世界:为连续性辩护》,载《世界哲学》第4期,第81页。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尝试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特点选址和建造相适应的居住形式,抵御不利的自然气候,营造适宜居住的空间环境。现如今,社会的进步已经到达一个较高的水平,可持续理念逐步兴起,所以在设计上如何搭配气候特色打造更好的环境,得到了大众的瞩目。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和城市居民区、开放区域相关的微气候研究,而且出现了不少设计方案;但是在园林方面,虽然大众很早就开始关注绿色植物对气候的改良方面的有效影响,也不乏一些具体的实验探讨,然而在园林设计上很少使用这方面知识,所以,目前针对园林微气候的相关探讨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一个大趋势。

2影响风景园林的气候构成因素。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是某个时段(月、季节、全年或数年)天气的平均统计。它由作用于这个地区的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性质等长期相互作用决定。

2.1温度。

温度是否适宜,在评判风景园林是否能够成为绿色的、安逸的城市空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温度超过了或者低于一定程度,不但不方便人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和游玩,让人产生感官上的不适应,更不利于工作等的有效开展,更有甚者会出现相应的风险。所以。绿地设计的是否优秀,温度方面是一个考量的核心因素,优秀的设计可以冲扥发挥绿地对温度的调节作用,从微观方面使得风景园林和它之外的城市范围产生一个较为明显的温度落差,从宏观方面的话,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的绿肺,直接产生了调节城市气候情况以及提升居住幸福指数的作用。

2.2太阳辐射。

这是影响各个区域的自然气候的核心因素,它也是小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温度较高的区域应该使用绿地的气候调节能力,从而降低太阳辐射,提供给人们舒适的感觉。反过来说,温度较低的区域则需要较多的太阳辐射,综上所述,怎么样有效地利用风景园林的调节能力来改善环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太阳辐射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力度也非常明显,建筑物的所处方位以及相应设计会导致辐射强度的差别,它的'表层温度以及室内的居住感也会受到辐射的较大影响。这种辐射如果太大,会导致建筑物外表的温度上升,进一步影响到建筑物室内的整体温度以及舒适度,使得居住的直观感受变差。太阳辐射对于人们身处风景园林敞开的区域时的感受也有较大作用。如果是在烈日当空的天气,大众进行相应的休闲、游玩或者娱乐时,会感到过于炙热而产生不适感,导致一切的室外活动都不能让人感觉舒服,这样的话,就破坏了风景园林本来应有的、给大众提供休闲环境的设计初衷。

2.3湿度。

大气环境方面的湿度情况是导致环境处于干燥状态或者湿润状态的主要因素。它指的是年降水量高过蒸发量。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使人们感受到冷或者热,这种因素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休闲、娱乐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水景方面的安排以及设计。如果是处于干旱气候下,因为水景的蒸发量较多,想要达到使人感觉舒服的程度的话,就需要设计较大范围的水景。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设计会带来较大的工程量以及成本支出,存在相应的不妥之处。因此,湿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水景设计。

2.4风。

风不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安排。比如说,为了使较大风力的风不会对人们游玩和娱乐造成影响,那么在设计中,植物的排布需要达到相应的隔离以及减慢风速的作用。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园林建筑的分布。总体说来,建筑的所在不应该位于某个地形的最高处,因为最高处需要承受的风力一般是最大的,也不应该建在山谷里,这是因为山谷中的风力太小,导致建筑内部的空气得不到有效的循环,造成空气的排放难、不新鲜等问题。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1。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国民思维与教育。

有什么样的国民思维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状况,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国民的思维处于较低水平,甚至在较长时期盲从和狂热代替了个体思维,而国家更是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误,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为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根本原因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思想解放运动激活了国民的思维,推进了民主与科学。但我们不能妄自尊大,正如总书记习近平所说:我们自豪,但不自满。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国民还远不配称思维的强者。

思维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打造一切科学的工具,西方国家一直注重,而在我国却被长期忽视。半个多世纪前科学家钱学森虽着手研究思维科学,由于复杂的原因而搁置下来,是一大憾事。钱老弥留之际曾向温家宝总理发问:我国为什么出不了顶尖级的科学大师?老人一定想了很多,想得很深,应该想到了思维科学的缺失。

我国第一本思维科学的论著《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终于在三年前问世,作者楚渔是非职业理论工作者。全书处处迸射新锐的思想火花,对传统思维的模糊、混乱、僵化、陈旧、偏狭、封闭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此书轰动了思想理论界、文化界和大批知名高校,中国社科院随后建立了思维科学的.研究机构。楚渔先生提出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开设思维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全民的科学思维水平。这是十分正确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其核心任务就是培训学生科学思维,使之成为思维的强者。

然而,我由此想到现时的教育状况,觉得教育自身的许多弊害正需要科学思维的利器来予以改造和革除。

二、非人性化的管理和体制:封闭式管理越来越成为中小学的普遍模式,将学生的自由限制得仅次于囚徒;标准化命题限制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将学生训练成做题的机器――如上种种事实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思维出了严重问题:学生不是产品坯胎,而是有千差万别潜在个性的鲜活生命,学校的使命应是引导其充分自由发展,以成为个性化人才;而绝不是以各种手段束缚、扼杀其个性使之成为高度一致的工业产品。晚清时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应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但观其现实,相距太远。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背离:我们的资源曾过分向高等教育倾斜而严重忽视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以致形成了大学生满街游、技术工人奇缺、亿万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入园难的局面。这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严重问题,是我们教育思维的失误所造成的。

不必再列举下去。教育可以兴国,自然也可误国。如果不对现时的教育思维重新清理、痛加反省,继而倾力改革一切有违现代教育宗旨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将永远是一条短腿、病腿、弱腿,将万难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教育强则国民思维强,国民思维强则国必强。新锐人才如万马奔腾之日,就是中华民族真正复兴之时。

(本文摘编自为先在线网站曹学政个人空间)。

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论文参考

【论文摘要】依据知识社会学的立场,我们可以将文学理论知识区分为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类型。西方文论由于追求形式规则的普遍有效性而采取了逻辑性陈述,中国古代文论由于追求语境中个别经验的有效性而坚持诗性言说,两者互不兼容。形式化规则构成了现代性的学术话语,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所追求的坐标系统。中国古代文论在知识类型和言说方式上都难以转换为形式化规则,其现代转换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障碍,具有自身不可解决的困难。因此,所谓“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是中国学术现代性进程中难以实现的良好愿望。

【论文关键词】形式化语境化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知识社会学。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学术命题在中国文学理论界悄然出场,并引发了持续不断的争论。对于如何评价古代文论知识的转型问题,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将以知识社会学的立场来切人思考。

一、两种知识类型:形式化与语境化。

知识社会学是一门“探讨每一知性立场对其背后的分化了的社会群体实在的功能性依赖的学科,它通过分析知识类型的构成方式来考察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证明知识生产受制于社会境况。

依据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确立了两种知识类型,分别是形式化知识与语境化知识。所谓形式化知识是指能够超越历史语境中的具体经验而以形式化符号存在的知识,语境化知识是指不能超越具体经验而只能在历史语境中存在的知识。依此分类,我们也能将文学理论知识区分为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类型。虽然中西文论各自都包含了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知识类型,但是两者在追求知识有效性的主导倾向上是不同的,其中西方文论较多地体现了形式化特点,而中国古代文论则具有鲜明的语境化特点。

历时地看,西方文论知识的有效性逐步走向了形式化原则。在古典时代,人们尚把文学附属于他物,从外在世界或者内在心灵来定义文学,强调历史语境的参照作用,重视文学经验的整体价值,文学理论获得历史语境的庇护而与存在保持了一定联系。但是,西方文论并不仅仅追求语境中个别经验的简单累积,而是追求文学背后的总体化意义,它预先设置文学的终极本质来规定个别经验的意义,试图一劳永逸地运用形式规则来建立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理论体系。知识生产被纳人形式化轨道,西方文论时刻存在着超越语境来寻求有效性的冲动。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西方文论开始从具体的文艺经验中提炼出普适性知识。比如柏拉图把文艺看作“理式”的摹仿;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具普遍性,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个定义把具体的戏剧内容与欣赏经验抽离成形式规则;尽管贺拉斯强调阅读的经验效果,但他将其总结为“寓教于乐”式原则。到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戏剧理论抽象出不受具体戏剧演出影响的“三一律”,以精确的数理形式来对所有戏剧作出有效的判断。进而康德认为作为判断力的美只关涉形式;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启蒙主义倡导文艺的理性原则;浪漫主义用天才、想象、情感三要素来总结文艺经验;批判现实主义提出了塑造典型的写作原则。于是,西方文论的主导倾向是逐渐把形式规则作为知识的有效性要求,视个别经验为普遍规则的例证;同时,这也导致知识超越语境而存在,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理论高于经验的虚无主义困境,只是由于文学还依附于他物而具有意义,这一困境尚不严峻。泰纳、圣伯夫等人的实证主义文论重视文艺经验,发掘文学中确实的、实证的事实,其目的却是试图建立实证知识的普遍有效性,也未能摆脱形式化趋向。进入20世纪后,西方文论寻求到文学独立自足的存在依据,形式化也由于适应了这一现代性进程而推进了文学学科的发展。在此进程中,西方文论采用科学量化的分析方法,在语言符号的秩序中建构学科知识。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性”源自陌生化的能指游戏;结构主义利用深层结构抽离了个别经验;“新批评”引人了“语境’,来考察语义,却斩断语义与经验的联系;它们都把超越具体言语的形式规则作为知识的依据。形式主义颠覆了传统文论而走向了能指游戏,通过形式符号的策略建立起文学理论的普遍有效规则,但是形式化逼迫个别经验脱离语境中的原初存在而丧失了历史感,走向了虚无主义,这遭到了历史主义的挑战。神话原型把文学拉回到民族神话中,现象学把文学归于“意向性”活动中,阐释学把文学请人“问答逻辑”中,文化诗学把文学置于历史叙述中。虽然语境中的个别经验再度彰显,但是总体化思想直接指称了文学的意义;知识不是由语境来导演,而是由思想规则来制作,它仍然漂浮于语境之上。

不同于西方文论的形式化倾向,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追求历史语境中个别经验的有效性。虽然古代文论也存在利用先验的总体化思想来定义文学的现象,“诗言志”一直被视为对诗歌本质的抽象概括,原道、征圣、宗经长期成为文艺活动的思想基础;但是古代文论并未利用这种总体化思想限制对具体文艺经验的阐释,并未把纯粹形式化的文学定义贯彻到文艺批评中,仅仅将其用于寻求文艺合法性的目的,而将语境中的具体经验作为知识有效的依据。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古代文论逐渐建构出语境化的知识形态。在批评实践中,古代文论不是追求知识形式上的普遍有效性,而是直接呈现具体语境中的欣赏经验,强调个别经验的独特性,这形成了古代文论知识的生产过程与语境紧密相联的状况。虽然“兴观群怨”教化意味极浓,但描绘了读诗的经验;老庄推重虚静,指出了语言所无法穷尽的审美现象。“大象无形”、“立象以尽意”开启了后世用客观意象来隐喻的知识传统。两汉作家在诗教的氛围中,描述了种种创作经验与阅读效果。魏晋六朝出现文论专著,也不刻意对文学作总体化论证,不奢望建立形式化的普遍规则,而充分利用物象的形态特征来展示对个别经验的直观感悟。曹丕说“诗赋欲丽”,陆机道“诗缘情而绮靡”,均未设置诗的形式标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大量运用形神、风骨、气韵等隐喻物象表达了生活世界的直接经验,把知识隐含地置于语境的行为中;钟嵘《诗品》味诗,促使诗学知识在欣赏每一首诗的具体语境中产生,知识总结与诗歌欣赏在同一个过程中发生。到唐宋时期,“意境说”充分体现了个别经验在阐释诗歌意蕴中的作用;《二十四诗品》列举的雄浑、冲淡、高雅、飘逸等范畴不可能被归纳成形式化的普遍规则,只能在对二十四首诗的欣赏、品评中加以感悟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离开具体的读诗过程就很难领会到其丰富内涵;严羽“以禅喻诗”更是将形式规则排除在诗学活动之外。明清小说评点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即兴感触,延续了诗话注重个体独特经验的传统。中国古典文艺蕴涵的丰富神韵不能被抽象为形式规则,只有在阅读的个别经验中才能理解文学的存在。因此,中国古代文论只有与语境相联系才能被理解,一旦离开语境就会失去有效性。

综上所述,西方文论追求形式化的知识而超越文学本身存在,中国古代文论不能超越具体语境而存在,两者在追求知识有效性的主导倾向上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

二、两种言说方式:逻辑性陈述与诗性言说。

受到知识有效性主导倾向的影响,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在表述方式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西方文论由于追求形式法则的普适性而采用了逻辑性陈述,中国古代文论则出于恢复语境中诗性存在的目的而坚持诗性言说。

西方文论的言说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它将普遍有效规则贯彻到语言表达式中,略过文学特征与个别经验而呈现终极本质。虽然西方文论不乏对诗性的追求,例如古代的布瓦洛采用极富文学性的韵文来书写《诗的艺术》,现代的罗兰・巴尔特构想《恋人絮语》来隐喻文学活动,海德格尔抒发了“诗意栖居”的愿望;但是此类诗性言说为数甚少,并且与言说背后的形而上学存在着逻辑对应关系,逻辑性陈述由此占据了多数席位。逻辑性陈述将言说过程置于逻辑的控制下,具有体系的严密性。它首先利用形而上学的概念来规定文艺属性,然后明确作出价值判断,再在形式化推理过程中把个别经验总结成抽象的形式符号,得出的文艺结论在逻辑上符合形而上学的先验设定。柏拉图坚信“理式”才是真实存在,在理式一现实一文艺的等级秩序下,文艺被合乎逻辑地视为地位低下。亚里斯多德认为文艺乃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悲剧自然地被赋予“净化”的有益效果。康德依据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前提,推理出“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排除了具体的鉴赏经验,而在形式上确认了美的存在。黑格尔站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立场上,运用理念与形象的三种关系推理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种艺术的演化规律,用审美经验证明了正、反、合的规则。这些逻辑性陈述遵循形式规则而赋予知识以确定性,充分展示了原理的普遍有效性。逻辑性陈述还使知识表述活动超越于语境,文学理论通过语言表达式本身传达出来而无须再借助于语境中的个别经验。西方文论经常运用的一些概念,诸如崇高、优美、典型、异化、话语、文学性等,都是先于语境而存在的形式符号,它们的语意准确性不在于语境而源自逻辑设置,能够将个别经验整合为形式规则。“新批评”擅长于分析单篇诗作的微妙语义,却是借助于“反讽”、“悖论”等修辞术语的概括功能。现代叙事学建立了一套叙事模式来剖析小说,把故事情节简化为公式运算。西方文论的语言表达式没有局限于记录具体经验,而是直接指称逻辑推理的准确性,具体经验经过逻辑过滤而被转化成意义确定的形式符号。这种言说方式也为不同学科方法进人文学理论提供了便利,比如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批评方法,无论它们能否复原文艺经验,它们都能利用自身逻辑对文本作出合理的阐释。西方文论的逻辑性陈述具有追求原理的普遍有效性、论证程序的逻辑性、语言表意的准确性等特点,不受语境变化的制约,这顺应了现代学术体制化的要求,成为学科知识的正规表述方式,其典型形态就是学位论文。但是,逻辑性陈述运用充满逻辑性的语言表达式来概括具体的文艺经验,必然会舍弃具体经验,逼迫经验服从逻辑,从而割裂文艺经验的完整性,丧失对于文艺现象的鲜活经验。

在中国古代,也有少量的文论著作体现了一定程度的逻辑性,例如汉代文论依经立论、《文心雕龙》也具有“体大思精”的逻辑结构,但是这类逻辑性没有限制具体的文艺阐释而不构成古代文论的主要言说方式。与逻辑性相反,古代文论不管是在文体样式、话语风格、范畴构成上,还是在言说内容的具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诗性特征。诗性言说不是抽象的诗意表达,而是指置身语境中的话语活动。古代文论在言说过程中排除了普遍规则的干扰,清退逻辑论证的归纳作用,明智地把理论知识放进感悟文艺作品的语境中,在具体阐释过程中呈现诗的存在,对个别经验的独特性的重视程度高于对体系严密性的追求。古代文论的大多数表述不强求逻辑归纳,直接反映文艺活动的真实状况。比如,大量的诗话、小说评点是欣赏者的即时体味,虽然是只言片语,却把特定文本的欣赏经验传达出来了。再如“意境”,也非逻辑上的判断,只有通过读诗才能理解其内涵。古代文论把人重新引回诗的语境中,重视语境不仅意味着表述过程的诗性,也对表述媒介提出了同样的诗性要求。这种诗性言说是通过语言符号的隐喻功能来实现的,只有隐喻才能把诗性呈现出来。隐喻功能是利用语言符号来描摹物象,通过不同物象之间的相似性来构成联想的表意方式。隐喻功能使古代文论的语言表达方式摆脱了形式逻辑的管制而指涉物象的独特形态,通过在相似的物象形态之间展开联想活动来感悟诗的存在,不仅彰显了个别经验,也充分恢复了古典文艺的生动性和多义性。例如,“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都是用物象的具体图案色彩来辨析文体特征。而刘舞用熟悉的物象塑造了“体性”、“风骨”、“隐秀”等审美范畴。钟嵘把诗歌的“滋味”比喻为感官味觉,促使品味成为诗话批评的惯常手段。司空图追求“象外之象”,用“韵味”来描绘诗的丰富意蕴,提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韵味”与“韵外之致”是无法用逻辑来限定、不是从语境中抽离出来的形式规则,只能在欣赏诗歌时,在对物象形态的联想中加以感悟。严羽在“妙悟”中寻求诗所蕴涵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境界,虽然没有概念表达的确定性,却传达出读诗时的复杂经验,透视了诗歌朦胧的美感。隐喻式表述突出了古代文论话语形态的文学性,例如《文赋》、《文心雕龙》用骄文写成,诗话、论诗本身就是诗歌,古代文论以文学文体表述知识也就同时言说了诗的存在。在诗性言说中,古代文论疏远逻辑而让语言符号指涉物象的独特性,在语境中恢复了个别经验的诗性。但是,诗性言说也由于依附语境而限制了语言符号表意的普适性与准确性,例如“意境”能够言说诗歌的韵味却难以有效分析小说情节,古代文论范畴术语的意义受到语境的牵制而只能适用于一定范围。

三、障碍重重的“现代转换”

自“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召开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争论逐步深人,已从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忧虑深化为对当前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反思,但也一直未能消除对此问题的.质疑。

纵观十多年的研究现状,对于古代文论知识的转型问题主要存在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以曹顺庆、张少康、蔡钟翔等人为代表,他们明确肯定古代文论现代转换,提出重建文论话语的主张。这种态度注意到文学理论的“西化”倾向,指出中国文论引进西方话语建构知识体系,导致古代文论成为引证西方理论的实例而丧失民族特色,造成“文论失语症”的恶果,“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办法说话”。因此,这部分学者主张以古代文论为基础来重建文论话语,利用古代文论话语进行批评活动,从而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种态度强调吸收古代文论精华,有助于矫正当代文论忽视古代遗产的倾向,获得了巨大学术影响。第二种态度构成比较复杂,以钱中文、陈洪、罗宗强、童庆炳等人为代表,他们虽然也主张将古代文论转化为现代形态,但并不完全认同“文论失语”的论断,而淡化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情绪化冲动。他们立足于现有文论传统,提倡融合中西文化,在具体研究中积极阐释古代文论的原有内涵,从中发掘出能适用于现实的知识话语,通过现代阐释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第三种态度是质疑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其中朱立元认为现当代文论的传统对于中国文论建设更为重要,而无法以古代文论为本根。蒋寅、郭英德等人否认“文论失语”,明确指出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内涵不清,是漠视传统、出于文化殖民心态的虚假命题。陶东风则断言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涉及到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矛盾紧张,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只能是在传统整体框架内部的零星变化,它不可能适应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这些质疑观点各异,对于评价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但是还没有深人地论证。这三种态度只是大体界定了争论格局,并不能将所有观点涵括在内;更多的学者在研究中不刻意标明“现代转换”的口号,而是切实地利用现代思维方法来研究古代文论。经过长期讨论,古代文论的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话语方式等得到重新评价,一些理论观点、审美范畴、批评话语都按照现代学科体制表述成现代知识形态,古代文论的研究成果丰富起来。但是,学术成果的累积并不等于古代文论实现了现代转换,古代文论也不是只有“现代转换”这唯一出路。坚持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观点,没有辨析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在知识类型与言说方式上的差别,没有澄清中西文论的关系,没有充分思考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合理性,也就不能消除质疑。

提倡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往往由于使用维护民族文化特色、抵制西方文化霸权的旗号而很具号召力。实际上,这种现代转换并没有摆脱西方文论的影响。因为坚持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以现代性话语为坐标系统的追求,而西方文论追求知识普遍有效性的形式化规则构成了现代文论话语系统,所以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又不自觉地以西方文论作为坐标系统。这种转换其实是利用西方文论的形式化规则来重新改造中国古代文论,它在知识类型与言说方式上存在难以解决的障碍。

首先,古代文论在知识类型上难以转换。西方文论主要是一种形式化知识,追求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古代文论是一种语境化知识,它以语境中的个别经验作为知识有效的依据,呈现为零散的、经验式的、随感式的、直觉式的形态特征,不能被归纳为形式规则而超越语境。坚持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就是利用形式规则的普遍有效性来改造古代文论的知识类型,试图将古代文论上升为对普遍规律的探讨,把语境化知识提升为具有普适性的知识,这不可避免地会遮蔽古代文论的真实面貌。古代文论只有在语境中才能保持个别经验的有效性、呈现文艺活动的鲜活经验;一旦从语境中抽离出普遍有效的形式后,古代文论就难以阐释古典文艺所蕴涵的无穷韵味,也就丧失了知识的有效性。由于形式化知识与语境化知识互不兼容,古代文论就难以转向形式化、难以实现现代转换。例如神韵、风骨、意境等审美范畴不能被赋予形式化的普遍定义,它们也各有适用的语境范围。古代文论是在欣赏诗歌的经验中来理解神韵、风骨、意境的,保持了中国古典文化以含蓄为美、追求言外之意的效果。但是,依据形式化原则来作总体化规定,就完全消除了语境化的魅力,导致虚无主义。将神韵定义成一种蕴藉、含蓄的风格就疏远了诗性体验,将风骨解释为内容与形式就腰斩了诗歌的整体性,将意境归纳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式的数字图景就打碎了传统文化的无穷内涵。并且神韵、风骨、意境只能被有效地运用于诗词批评中,特别是写有自然山水的诗词,却不能很有效地阐释小说。西方文论的一些概念,比如风格,具有普遍有效性,既能够用来批评不同类别的诗歌,又能用来评论小说,还能用来分析作家特色。由此可见,利用形式化原则来改造古代文论,难以保证古代文论的本来特色。尽管古代文论的观点、范畴等能够以现代形态出现,但已经不是语境化的古代文论了。

其次,古代文论的诗性言说难以被取代。诗性言说是与语境化倾向相适应的表述方式,它以描摹物象的方式突出了语言的隐喻功能,传神地将读诗时丰富的个性化经验传达出来。逻辑性陈述则与形式化相适应,它强调语言符号的准确意义,通过逻辑手段传达出普适性的知识。诗性言说促使古代文论大量采用诗歌等文学文体,而逻辑性陈述强调学位论文式的规范格式。隐喻性的诗性话语与规范性的逻辑话语是两种无法兼容的表述方式,诗性言说不可能被转换为逻辑性陈述。提倡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就是以形式化原则为要求,采用逻辑性陈述来概括知识,必然会抛弃语境而丧失诗性。那些对古代文论加以现代阐释的作法,是一方面在逻辑上辨明古代文论的思想内核,而另一方面却放弃其言说方式。虽然在思想倾向上认同诗性言说,但其实是在语境之外做总体化、形式化的归纳,赋予零散的、经验式的、随感式的、直觉式的知识以逻辑性秩序。尽管能够运用逻辑手段在古代文论中归纳出“潜体系”,却不再是诗性话语的直观感悟了。只有运用诗性话语,才能保证古代文论语境化的诗性特征。

再次,古代文论的学科体制不能保证“现代转换”的可行性。虽然学科体制推进了古代文论的大力发展,肯定了传统话语策略的作用;但是,学科体制的规范性总会要求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总会呈现出超越语境的倾向,传统话语融人现代文化也会发生变异。例如,王国维的“意境说”曾被看作是成功地进行现代转换的典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虽然王国维((人间词话》采用了传统话语,但是他以西方近代主客体二分思想作为研究坐标,将“意境”分为“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这已不同于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瓦解了“意境”的文化内蕴。“意境”蕴涵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无限韵味,是根本无法用形式规则来做逻辑划分的。学科体制体现了现代性的学术规范,先天地以形式化原则抽离了古代文论的语境,难以保证古代文论的知识类型与言说方式的完整性。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论是以语境化为主导倾向的知识,难以被改造为形式化的知识,其现代转换在理论前提和批评实践上存在着诸多障碍,具有自身不可解决的困难。因此,所谓“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是中国学术现代性进程中难以实现的良好愿望。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育课一直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喜欢体育课并非是体育教师教学好于其他科目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体育自身得到健身娱乐功能吸引着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但目前学校体育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体育教师存在言语粗暴、过于严厉甚至要求苛刻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缺少教学经验,年轻的教师,当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所教的动作技术时,教师就会觉得是因为学生太笨,得出朽木不可雕的结论,然后大发脾气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这是与后现代教育思想严重背离的。另外,当前体育教学还存在机械式的教学,为了教授技术动作而教学,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灌输,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感觉越来越无聊,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反对长期以来被中外教育领域看作是现代课程“圣经”的泰勒式的“机械课程论”,这种机械教育视学生为机器,把教育作为一个机械的过程。即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学习的好已坏仅仅是凭借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多少来评判,而容易忽视额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在后现代主义观点的审视下显得机械、简单、刻板、僵硬的特点。学校体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其次,还存在强迫式体育运动情况,参与体育不是来自于学生内心的情趣所致,而是一种强迫,家长强迫孩子运动、老师强迫学生运动。体育运动变成了学生负担,体育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而恰恰相反是无休止的烦躁与痛苦,这样的一种被迫运动状态如何能使身心得到锻炼,最多也不过是及格万岁罢了,“其结果是学习对学生不是一种快乐,而是一种苦役;不是灵性的滋养,而是精神的荒芜”正如美国教育家卡伯莱早在19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的学校在一定意义上是工厂,学生在其中作为原材料将被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各式各样的需求。后现代教育思维认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不是机器,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学习、考试都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活出生命,活出尊严,活得快乐,活得舒展;而不是活得机械,活得萎缩,活得憋屈,活得痛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育是把学生引向‘活’路,而不是用无生命的知识积压他们本来存有的创造空间,把他们逼上死路。”

2.1体育课应重视身心合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应懂得视学生的身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反对分裂学生的身心。我们面前的学生不是身心分离的,而是身心一体的,他们是“整合成一体的人的存在。”因此,整合教育强调对学生身体的重视,强调学生身心愉悦对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人的身心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怀特海看来,“当教师进入课堂的时候,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是使他的班级的学生在那儿高兴。

2.2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与感受。

运动应该是一种宣泄,一种释放,或者说是一种享受,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能够体会这种参与的良好感受要比学生被迫的学到一点点技能要重要的多。在我看来,参与的热情和感受的获得要比技能本身重要,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在学校有机会学习,但是在课程结束不久,由于疏于练习和缺少参与的条件和机会,他们就会迅速的忘掉学习过的动作技术,而当时获得的感受是很久甚至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学校、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各级学校、家长、甚至全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关注不够,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机会也是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之下,美国很多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把学生的体育特长、体育参与等情况作为一项指标来综合考核学生是否能被入取的标准。

2.4体育教学要更多地接触自然。

后现代主义教育主张接近自然,感受自然、融于自然,而并非是现代工业提倡的征服自然,因为自然是无法征服的,它有着自身的规律,试图征服它滥用它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可估量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正在遭受西方国家几十年前曾经遭受过的征服自然留下的后果,特别是近两年来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就是最好的例子。体育课程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学校可以利用本校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等有力条件开设和自然界联系紧密的体育项目课程,“靠山开山,靠水开水,”比如离山区较近的学校可以开设爬山、户外越野等项目,接近湖海的可以开设划艇、游泳潜水甚至冲浪等项目。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地面铺装、景观绿化、小品雕塑、景观水景、灯光照明等。小城镇广场的绿化设计是广场具有尺度感和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元素。铺装的设计上应结合所设计的文化氛围选择色彩和设计元素,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应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街道的协调统一,借助景观形式、肌理、色彩、材料以及空间表达特定文化寓意和精神含义。

1.2设计的原则。

1.2.1坚持景观生态性为原则。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它贴近自然,自然之美是它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其自然之美是大中城市所没有的优势,因此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是景观设计的首选条件,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应该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利用中要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重视原生态环境的作用、绿化作用才能创造富有生机的文化广场景观、提高广场的利用率,但很多景观设计中却忽略这个优势而是设计成一排排枯燥单调的现代景观。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中,要以区域背景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寻求城市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呼应。

1.2.2坚持社会公众性原则。广场是构成小城镇空间的首要环境要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包括年轻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小城镇广场景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在很多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只是追求美观效果忽略了其使用功能,广场不仅仅是供居民集聚的标志性场地,它还可以供人们在广场中进行各类活动,强化人们对文化广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2.3坚持文化特色原则。小城镇广场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应着力突出自己的景观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强调城镇个性,应以保护地域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设计构思中,主要利用小城镇地域文化背景来创建空间特色。地域文化可以是某一自然特征、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节日、图腾、服饰、植物、传说以及当地特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名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区别于其他地区,避免似曾相识、千城一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活力的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

如今城镇和区域关系日益密切,我国东部的“长三角”、南部的“珠三角”、以及北部的“京津唐”地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越来越注重城镇景观的品味,而小城镇广场景观作为城市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当地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经济结构、地域风俗、历史文化等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具有明显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延续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突出城镇个性的景观环境。小城镇广场景观中应利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来设计,而人工景观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它的要求是一种贯穿历史、体现现代文化、具有审美价值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在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中要把整个小城镇的因素全盘考虑,结合小城镇的发展,注重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注重美观性和功能性的统一,设计出真正属于当地居民的文化广场景观,充分发挥实用价值,尽可能的设计成实现功能、景观、生态、人文的和谐统一的广场景观环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1。

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论文参考

摘要: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教育中要有正确的人才理念以及与这种理念相适应的家庭数育措施。在孩子的认知发展、人格发展、道德成长、亲子互动等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都是不同的。认识家庭中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实践模式对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家庭;儿童的经验;孩子的需要。

中国历来有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人口严重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家长更是对子女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智慧。重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升入一流的学校,拿到更高的文凭,进入“上流”社会,给家庭带来荣誉,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共同的追求与目标,也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家庭教育,从4月到11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我们先后给四川省六地市26所中小学家长学校的3.4万名家长作了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也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问卷抽样调查。其中,对小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36份,对初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467份,对高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275份。同时对31名中小学教师作了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

在城市中87%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67%的家长表示除住房外,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未来最大的投资,他们为此在所不惜。57%的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达也决定了中国的父母会付出更多。

二、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

在调查中56%的小学生家长和61%的中学生家长承认他们主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和人际交往。而在随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发现76%的小学生家长和81%的中学生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选“好答案”的倾向会使数据失真)。

三、在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上。

87%的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班上的名次,而非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重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孩子学习活动的指导,忽视导致结果的过程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四、在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上。

84%的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学习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压力以及父母是否“抓紧”孩子的学习。多数中国父母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快乐可言,要使其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施加压力。这一教育理念导致普遍的教育高压,导致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视,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苦其心智”的过程。

五、中国的家长十分看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

96%的家长都认为学习主要就是学好教材上的知识。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玩乐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68%的小学生家长和57%的中学生家长都肯定“灌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接受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

45%的家长承认存在忽视孩子德育的现象,而事实上考虑到家长的保护性心理反应,忽视孩子道德教育的现象还要严重得多。在道德教育上,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事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我国家庭教育的这些特征及作法带来的好处是;家长重视教育投入,可以使大量的家庭资金进入投资不足的教育领域;家长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应试技能强。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孩子的体育、美育、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二是孩子知识掌握较多,但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这就减弱了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落后。中国的家长比较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孩子基本是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下掌握知识。同时,孩子以掌握书本符号知识为主,知识的学习严重脱离孩子的生活,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加上饺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孩子过早出现厌学情绪。四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强烈的应试教育倾向。大多数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而展开,学习的价值取决于它促进考试的程度。孩子不是“为掌握而学”而是“为考试而学”,这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就模糊了学习的真正价值。显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背离素质教育目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己任,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凡是能够使人的活动效能得到提高的所有心理品质都叫素质。素质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一般本领”得到增强,人的心理加工机能得到提高,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够表现出更有效的行为方式。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满足于习得知识,对付考试。它强调知识和经验的掌握要导致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产生积极的“质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素质教育关注家庭小孩子全部潜能的开发。它与传统家庭教育那种只重知识掌握,只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它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要积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关心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注重孩子操作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不但知道,而且会操作;不但会说,而且会做;有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家庭教育恰好是重前者,轻后者,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孩子的行为活动的有效性。

4.素质教育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满足于学习上的继承与模仿,它要重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不仅重视一般性,还重视差异性;不仅重视保持一致,还重视标新立异。创新教育意味着人的最本质的`潜能得到开发、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层次的推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实践模式上,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在认知发展方面。第一,它应该是基于孩子活动与经验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看来,儿童的内部智力活动起源于儿童外部的实践操作活动。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活动与经验来建构知识。从心理机制上讲,知识是不能“传授”的,更不可能被“灌输”。一切灌输与传授的知识都是苍白的、相对无效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就越是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习得的经验,这是建构知识最基本的素材,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孩子的学习远离他们的个体活动,远离他们的生活实践。在成年人看来,“正规”的学习就是掌握成年人给他们设计好的书本知识,学习成了掌握符号系统的认知活动。由于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只好死记硬背那些成年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这是导致儿童知识巩固性差和容易厌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意味着这种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学习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意味着学习要满足孩子的认知乐趣,激发孩子的认知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也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更多地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在满足成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在按成人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人强制儿童的过程。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的内在求知欲明显不足,但应付情境需要的外部动机又较强。

第三,学习必须顺应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尊重孩子的个别心理差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就是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观看动画节目,那种所谓超常的识字教育,运算学习对多数儿童来讲是不适当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比我们要冷静得多。即使是小学生,中学生我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认知的经验化程度、而过分地强调书本抽象知识的学习。儿童的认知活动既有一般规律,有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事实上家庭教育有了个别针对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很强的从众模仿倾向,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人家的孩子练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练钢琴而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作得好一些。家庭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家庭也有更多个别化的教育情景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方面家长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指导。

第四,家庭教育要树立起“大学习观”。从内容上看,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包括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方式上看,不仅有接受式学习,还有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不仅有通过符号的学习,还有通过自身活动的学习;不仅有认知式的学习,还有情感体验式的学习。总之,凡是通过经验的习得而导致孩子行为持久变化的现象都叫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学习观。中国的家庭教育过分执着于和考试有关的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是狭隘的学习观念,这恰好是在强化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的先天缺陷。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而难以避免过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特征,那么家庭教育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孩子回到家里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阅读一些他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都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重要弥补,有助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五,建立家庭创新教育观。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具有浓厚的权威主义色彩,父母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真理的化身。在父母看来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的天性是逃避学习的,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成人规范的,父母乐意用强制的态度实施教育。这种方式导致中国的孩子及成人缺乏创造性。家庭中的创新教育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不同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他们通过犯错误习得的经验,给他们留下展现自身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促进孩子创新精神和发展孩子创新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心理氛围。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家长有过多的专业训练,难是难在文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其实,中国的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很难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与创新教育的模式是不相容的。而家庭教育在自身微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人格发展方面,促进孩子健康人格是形成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有重认知、轻人格倾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自我的悦纳,对生活目标的热爱与执着,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坚强、坦然面对挫折,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适度等等。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素质教育观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确立孩子的基本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接纳和热爱。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也才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但中国的家长更喜欢立足于孩子的缺点来教育孩子,不断地指出孩子的过失,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让孩子产生无能感以促进孩子进步。多数中国的家长相信只有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当他们感到自己不行时,他们才有进步的动力。这是对孩子天性的严重误解。其实,这恰好是很多孩子骨子里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最后安于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合理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否合适,是否适应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健康程度。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仅学习时间长,孩子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而且他们实际享受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考试和升学,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他们都要长时间地、高强度地承受这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到紧张、焦虑、烦恼、抑郁、失望,这使他们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困扰中,持久负面情绪所形成的不良心境是导致心理病态以及人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父母适当地调控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学习负担适当,这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家庭中人格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

第三,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观来看,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需要而展开,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他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严重忽视孩子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孩子除了认知需要以外,他们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展现自我特长的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活动和探究的需要以及创造的需要等。孩子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促进着他们的人格发展。由于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忽视孩子多种心理需要满足的问题,这就明显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四,理性的挫折教育。围绕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挫折教育。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缺乏挫折教育,是他们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是似而非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的孩子承受着极其病态的挫折教育,在城市家庭中,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上很少有挫沂体验,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没有物质匮乏的困扰,甚至基本上不做家务事,在这方面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他们太缺乏成就体验、他们饱受着来自学习,来自升名牌学校,来自成人各种要求所带来的各种挫折感,以致于孩子过多体验到焦虑、紧张与无助,甚至产生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在这方面他们承受了一个孩子不该承受的挫折。

中国的孩子一点不缺乏挫折教育,他们缺乏的是理性的挫沂教育。我们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而在学习上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教育的喜悦,这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挫折教育。

第一,道德的习得与知识的习得不同,它不能简单地用学习知识的方式来学习道德,它是一个更加重视行为实践的活动过程。从小事做起,从做中学、应该是道德学习更加鲜明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从道德行为向道德知识的转变,从而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素质。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家庭教育更重视讲道理,更重视口头行为规范的传授,这对道德行为规范的习得是有限的。

第二,道德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纯认知性的道德是一种苍白的缺乏实践意义的道德。孩子在道德情景中产生感动、悲伤、同情、喜悦、激动、庄严、神圣等情感体验时,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活动就是一次最好的道德教育。当一个孩子庄严地站在国旗前参加升旗仪式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激动,神圣的情感实际上就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它甚至不需要语言的参与,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景中的观看和体验就可以表现出全部道德教育的深刻内涵。

第三,家长的行为示范是重要的道德学习形式。模仿学习,榜样学习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通过观察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可以促进人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孩子年龄越小,模仿学习的作用就越大。在家庭中,父母做山良好的行为示范是促进孩子优良品德形成的有效手段。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父母说的是高尚的道理,却做出平庸的甚至是低级的行为示范,事实上孩子更看重的是行为“榜样“,他们对“道理”是比较健忘的,当道理和榜样不一致是,孩子会更多受到实际行为的影响。因此,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应从父母的行为示范开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思路在各个方面都与传统家庭教育不同,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一定是一个全面反省和批判传统家庭教育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它注重人稳定的、能提高人的活动效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能提高人的全部活动的有效性。素质教育也是全面性的教育,它决不仅仅只关注人的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关注人的全部潜能的开发。同时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关心人的教育,是真诚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教育,它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一种真正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在迈向素质教育的目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a.班杜拉(美)著。林颖等译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月版。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