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板书设计(精选19篇)

时间:2023-12-05 09:58:42 作者:纸韵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管理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参考这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要领。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咀嚼品味法。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诗文选集》。

二、月夜有无蝉声?

《荷塘月色》中有一处写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时听到了蝉声。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后来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为此问了好几个人,他们也都认为陈的话不错。朱自清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又去请教他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刘崇乐则从别一个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给朱自清,这一段文字说月夜确有蝉声,不过那位著者又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那一个月夜,却听到它们在叫。这么一来,朱自清反复考虑,就把“好几个人”的话当作“客观实际”,而把那个著者的亲耳所闻当作“是个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写,则自认是“记忆错误”。于是朱自清给陈少白复信,表示了感谢,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版要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

过了些时候,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涉及到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一诗,因为这首诗里也有月夜蝉鸣的描写。也就在这个讨论之后,朱自清自己又有两次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清因为“有切己的问题在心里’,所以对此印象格外深刻。这才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公开作答。从这番周折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对写文章是极其认真负责,绝不含糊的。

朱自清还从这件事中引出一个更深的教训,他在作答的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朱自清这一段话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轻率的推论会使人们误把成见认作真理,妨碍我们获得新的经验,接受新的知识,这个体会和认识已经远远超出“月夜”有无“蝉声”的讨论本身了。

今年(1978)八月十二日,是朱自清先生逝世三十周年。清华大学为了纪念他,把座落在“水木清华”池边的古老方亭命名为“自清亭”。它和附近小山坡上纪念闻一多先生的“闻亭”比邻而立。朱、闻两位老教授,都是毛泽东同志称颂过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夏日的黄昏,刚下过一回阵雨。雨过天晴,我信步来到荷花池畔。荷塘一片碧绿,间杂着朵朵莲花,微风中送来阵阵清香。

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这是我在中学里读过的。在解放前,到清华念书的时候,我打听到朱先生笔下的荷塘,就是这个荷花池,走去一看,原来不过是一湾死水,几树垂杨,败叶残花,潦倒其间。塘中央还有座小岛,岛上杂树丛生,荆棘遍地,偶尔还从斜刺里跑出一两只野兔来,人称荒岛。

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时候,这里是“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篇文章的头一句话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冷僻而又有几分清幽的荷塘月色,就正好成了他“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暂时“自由”“独处”的地方了。

我那时虽是工学院的学生,由于爱好文艺和对朱先生的倾慕,对清华园里的进步文艺活动,总是要挤进去听听的。朱自清经常出席文艺晚会,发表演讲。他这时已不是我想象中风度潇洒的诗人,而是一个扶着手杖,身材瘦小的老人了。但看去精神却很好。他认定了前进的方向,提出要做“向下的”知识分子,即接近工农大众的知识分子。他领头发表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的和平宣言,在抗议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学生的争人权宣言上签名,起草教授罢教宣言,还常扶着手杖去征集签名。“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这用以自况的诗句,表明晚年的朱自清的确不再是写《荷塘月色》时感伤独处的朱自清了。

在池塘边漫想,清华园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更教人心潮难平。从朱自清的诗句,想到叶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两句诗反映了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壮志豪情;我想,也反映出今天老知识分子们的心境吧。而《荷塘月色》呢,该另有新篇了。

四、《采莲赋》参考译文(罗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附:板书设计。

朱自清。

荷叶像裙形态美。

荷花似。

荷塘月色朱自清板书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总结4、5、6段,讨论第三部分的作用,概括主题。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第三课时板书: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荷塘月色教案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1、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3、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1、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a、请学生熟读课文;

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一、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三、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

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

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

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四、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五、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更多。

荷塘月色朱自清板书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田田写出了叶子之多;“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播放幻灯片8)。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播放幻灯片9)。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播放幻灯片10)。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播放幻灯片11)。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1.学生朗读。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幻灯片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播放幻灯片12)。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明确:除传神的动词运用外,还用了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抒情效果跟第二段不一样。本段用反衬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寞。

: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播放幻灯片13)。

1.背诵4~6段。

2.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总结4、5、6段,讨论第三部分的作用,概括主题。

一、导入,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总结4、5、6段,理解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三、学生朗读第三部分,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把握全文,结合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结合课后练习三,认真体会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谈谈你对他的散文有什么看法。

六、小结全文: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第三课时板书: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诵读品味法。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如()。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高中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初中时,大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对于朱自清,大家应当记住他有四个值得自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他一人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六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威尼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的美景的。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提问:同学们,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教师可以提示找背景的方法,比如:历史事件、写作时间等)。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可分成五组讨论回答)。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做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段的回应,也是第4、5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大家阅读了课后方框里的内容,了解了本文结构上是圆形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片显示: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边走边想:想现实边走边看。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不论学生答出哪一点都应给予肯定)。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声,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追求的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展现的是荷塘月色的令人“惊异”之美。可以看出,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同学们,揣摩语言结合具体语境,惟其如此,才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入:鉴赏、分析课文4、5、6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阅读鉴赏第四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田田写出了叶子之多;“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播放幻灯片8)。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播放幻灯片9)。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播放幻灯片10)。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播放幻灯片11)。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朗读。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幻灯片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播放幻灯片12)。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明确:除传神的动词运用外,还用了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抒情效果跟第二段不一样。本段用反衬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寞。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播放幻灯片13)。

二、熟读,品味4~6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2.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计划采用六个步骤自读感知,思考提问,查阅信息,讨论交流,熟读成诵,存疑留问,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存疑留问放在课外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读感知,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查阅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在这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

首先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罗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学生交流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再次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要求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匆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春》)。

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常常会于文章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之中感受到一种朴素、典。

雅、富有诗意的美。今天,我们就同作者一起在月色的陪伴下,到清华园西院镜春园里的荷花池,朱自清先生当年曾“日日走过的”那片荷塘去感受一下这种美。

[推进新课]。

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同时了解一下,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大家说说,这篇散文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主要写了作者在一个月夜,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想。

生:所见有月、树,想到一些诗歌。

生:(齐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生:(七嘴八舌)明白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不宁静,怎样表达这种不宁静……。

【有学生举手。】。

师:很好。这位同学,请。

【学生朗读1至3段。】。

师:请大家评评看,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读得好。语速把握比较符合当时那种散步的情景。

生:他的第一句和我处理的差不多,能突出一种有心事的意思。

生:我觉得整个第三段他处理的还不够好,缺少一种“自由”的心情。尤其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句,这句话应该是有一种高兴的意思的。

师:看来大家这个评委都很有水平,(生笑)说话都有理有据的。的确,作者的感情在这三段里应该是有一种变化的,正如几位同学说的,开始是“不宁静”的,有一种烦闷的情绪,接下来是想要“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此时作者似乎是想要寻求一种摆脱。

【学生沉思,点头,间有小声议论。】。

师:既然作者说要“受用”,(停顿)“受用”在这里应该怎么解释比较好啊?

生:就是“享受…‘享用”的意思吧。

【学生朗读第四段。】。

师:先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一段作者笔下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

生1:有叶子、花。写叶子主要是写了多,如“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还写了叶子很高。写花是写它们开的样子,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生2:写花时还写了花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我提个问题,这里写出了花香的什么特点?

生2:花香不是很浓,若有若无。

师:若有若无,说得很好。那么作者这样写花香与直接写“花香若有若无”有什么区别?

生2:(犹豫)……说不好。

师:请坐。大家想想,讨论一下。

生:(议论)应该是更形象一些吧?

师:那这是借什么手法使花香形象化了呢?

生:……。

【见学生疑惑,出示投影。】。

【投影。】例1: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充满了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克家《春鸟》)。

例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通感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

通的一种修辞格。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生:例1的句子是把草地比作乐曲,从视觉转到了听觉,应该是写出了草地看上去带给人的那种幽静的感觉。

生:例2的句子是把歌声比作星星,由听觉转到了视觉,是为了表现歌声带给人的一种见到光明的感受。

生:例3把内心无形的愁与外界有形的雨联系起来了,显得愁绪繁多。

生:这几个句子乍一看上去都有些像比喻。

生:听觉和嗅觉。

师:好的。接下来,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一段,选出自己喜欢的一些句子。

【学生朗读,教师巡视指点朗读技巧。】。

师:请大家谈谈各自比较欣赏的句子。

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一句用的比喻比较奇特,用裙来比喻叶子。

师:那你能说说这句表现了叶子的什么特点吗?

生: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舞女的裙应该是说她们在跳舞时的舞裙,可以随舞女的动作动。

起来。

师:你很有想象力。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说运用了什么写法7.。

生:比喻,以动写静。

师:你理解得很好,还能否举出一些以动写静的例子来吗?

生:(一时反应不过来)……。

生:是的。用“闹”这个动词写了杏花盛开的情景。如:似乎桃花也开得动起来了。

师:不错。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今后大家在阅读时要多注意,领悟它们使静物“活”起来的作用。好,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来谈。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句话除了使用通感的手法外,我觉得作者观察的细致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如果只写静态的荷叶,似乎就有些乏味了。

生:应该是突出“静”。

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很好。荷叶、荷花、荷香,还有那微风过处形成的“波痕”,这一切正是作者在此时所见到的景物,一句话概括就是:月色下的荷塘。

【板书:月色下的荷塘。】。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五段。先请大家概括这一段主要的描写对象。

【生默读思考。】-。

师:这里的“所见”又是什么呢?

生:主要写了月光。

师:是的。这一段的“所见”的确是以月光为主,那么请大家总结一下,在这一段里,作者都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去写月光的。

生1:用比喻。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句用“流水”作比喻,把月光写得动起来了。

师:而且还有一个动词——。

生1:泻。

师:对。不过,这个“泻”是怎样一种“泻”?

生1:“静静地”,很安静。

师:正因此,这个词也符合当时的环境特征——。

生1:一个月夜。

生2:这里作者还用影来写光。比如“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师:(追问)除了以影写光,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2:这里又一次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像这一句“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从视觉转到听觉。

生:(议论)正面和侧面。

师:下面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两段文字,注意体会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所取得的。

效果。

【生自由朗读。】。

[知识拓展]。

师:请大家把课本合上,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投影。】。

(1)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的舞女的。

裙。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2)微风过处,送来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4)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6)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7)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师:请大家按刚才的记忆,把以上几句话的空填一填。

【学生踊跃,轮番填空,基本上和原文相符。】。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很熟,没难住你们嘛!

【生笑。】。

师:不错,那请大家考虑一下,这些词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叠声词。

师:对。那能不能说说这里使用这些词的好处呢?

生1:读上去很舒缓,不紧不慢的,也很好记。

生2:有很强的修饰作用,比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令人想到了“脉脉含情”.这样写似乎水也有感情了。

师:太好了!

生3:我认为这些词还可以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准确。比如“田田“‘密密”这些词就写出了叶子的多;“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静静”表现了流水很慢、很舒缓的样子。

生4:这一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这个“淡淡”不仅写了云,而且也写出了月光不是非常明亮的那种,有点模糊。

师:(追问一句)你的这个发现很重要。不只这一句,还有一句的叠词使用也营造出这种。

意味——。

生4: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一句。

师:对。大家看,这两句,一句写天上的月,一句写——。

生:(七嘴八舌)荷塘上的雾、水中的花……。

师:(笑)好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啊!(学生会意地笑)是这样吗?

生:(笑答)不全是的。

生:“笼着青纱的梦”“所以不能朗照”。

生:(齐答)朦胧。

师:太好了!看来我们对于叠声词在这里的作用体会得比较深刻。下面我们再看这样一。

些例子。

【投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总一个、愁字了得!

‘师:请大家谈谈你对这两首作品中叠词使用的效果。

生l:“溶溶”似乎写出了月光洒满在院子里的情景,“淡淡”写出了一种微风拂面的感觉。好像很舒畅。

生2:李清照的那首里好像是让人看到了作者当时的样子,心情也不好。

师:对于李清照的这十四个字,这个同学说得很好。至于晏殊的这一句,其实不是一种舒畅的心情,此时要表达的是一种惆怅。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惆怅之情如这院中的月光、塘上的轻风,吹也吹不走,拂也拂不去。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叠词和我们在课文中看到的一样,都有一种能增加作品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的效果。今后在阅读时,无论是在散文中还是在诗词里,我们都可以去感悟其丰富的表现力。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艨胧而又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这里有诗,这里有画,这里更有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开篇所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流露出的那种不安的情感是否就在这月色下、这荷塘上消融了呢?作者的心绪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课下再次学习这篇文章,来寻找一个答案。

下课!

[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4、5两段。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检查背诵。

2.点评习作。

[推进新课]。

师:上一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出家门,领略了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那朦胧素淡的意境。晚清学者王国维对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有这样一句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他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里,作者笔下的景与作者心中的情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大家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心情的一些句子。

生l:“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意思似乎是表达要摆脱掉什么的意思,所以他说要独自一个人呆着。

生2:作者在第6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说明作者此时内心有些失落,与这里的热闹无缘。

师:是不是更显得孤独了?

生2:是的。.。

师:说得不错。那么说这就与前文景物描写中流露出的一种喜悦之情不同了?

生2:是的。这里作者的情绪有一些回落。

师:很好。你的回答提示了我们这样一点:作者的情绪不是一路向更加高兴的方向发展。

的。大家可以沿着这种变化看下去,作者的情绪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生3:还是在写作者情绪的回落。

师:把你的依据说说看。

生3:因为下文有这样一句话“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同“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都有一种怅惘、失落的意思。

师:很好!的确,这两处内容都是此时作者在漫步荷塘时出自内心情绪的另外一种流露,

【学生讨论。】。

生:不是借助景物了,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想”。

师:这种想缘何而来?

生:由眼前的荷塘想到了《采莲赋》。

师:《采莲赋》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少女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采莲。

师:这样的场景作者是怎么概括的?

生:“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师:也就是说《采莲赋》里的人——。

生:很快乐。

生:是的。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也是热闹的。

师:那么这里反复写到的热闹与作者此时的心情恰恰形成了一个——。

生:对比。

生:(齐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学生议论。】。

生1:是的。尽管作者把荷塘和月色写得很美,但这种美反过来却更加显现出他心里。

的愁。

生2:文章的结尾也有这种意味。作者写到“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似乎又回到了作者刚出门时的情景,好像没有什么改变。

师:怎么会没有改变呢?开头不是说“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吗?

生:那也是表现出环境的静。

生:(齐答)不平静。

【学生议论。】。

生1:我看到资料上说,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表达了作者对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迷茫。

生2:或许是一种思乡之情。因为文中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师:是吗?朱自清是哪里人?

生2:绍兴人。

师:看来你看书真的是很仔细。很好。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

生:……。

师:刚才大家所发表的见解都表明了我们对作品进行了探究,这是很好的阅读习惯。是。

的,关于朱自清先生此时的“颇不宁静”,人们做出过很多解释,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生:我想到了“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这一句,荷花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

【学生点头赞成。】。

师:是的,不仅荷花象征着高洁,明月也有着她的象征意义。大家想到了哪些诗句?

生:(纷纷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笑)大家的积累还不错嘛!那我们是不是认为明月仅代表着思乡?

生:应该是的吧?

师:不完全是,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两首诗。

【投影。】。

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妲娥应断肠。

【学生静默着,沉思着。】。

[课堂小结]。

师:(在学生又一次的静默与沉思中)下课!

[布置作业]。

时下正是江南一年之中“淫雨霏霏”的季节,大家在生活中也曾多次经历过雨季,回忆你的这些雨季,借鉴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下一段属于你自己的某一个雨季的故事。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来,来,你说说看,为什么选素描呢?”

“那你认为用什么画比较好呢?”

我又问:“你说说看,用什么种类的画表现要好一些呢?”

“我还没有想好。”他不好意思地搔搔头。

“你学过画吗?”我问。

他摇头。

“那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凭感觉!”

哦,感觉!好玄的词儿!这不正是语感吗?

“好!班上有同学学过画吗?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如何?”

一个男生很神气地站了起来,还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笑了。

我想,我应该把这节课记下来。  。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高中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初中时,大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对于朱自清,大家应当记住他有四个值得自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他一人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六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威尼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的美景的。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提问:同学们,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教师可以提示找背景的方法,比如:历史事件、写作时间等)。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可分成五组讨论回答)。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做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段的回应,也是第4、5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大家阅读了课后方框里的内容,了解了本文结构上是圆形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片显示: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边走边想:想现实边走边看。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不论学生答出哪一点都应给予肯定)。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声,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追求的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展现的是荷塘月色的令人“惊异”之美。可以看出,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同学们,揣摩语言结合具体语境,惟其如此,才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六、布置作业。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本文意境。

2、鉴赏并学习本文写作语言的艺术技巧。

3、在朗读与鉴赏中探究本文所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鉴赏、学习本文语言的艺术特色。

2、探究本文所流露出的作者的的情感变化。

教学方法:

“品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思路:

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掌握文中多音字、生僻字的字音、字形。

2、查阅资料,回忆作者朱自清的大致概况。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说到荷花,宋代诗人杨万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叹(ppt展示荷花远景图),而周敦颐看到的是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ppt展示荷花近景图),可见,不同人眼中的同一事物也是有区别的。那么,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眼中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荷塘月色》来感受一下。

2、课文品读。

(1)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找几位同学分别来读一下1-3段、4-6段以及余下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做出相应的纠正)。

明确:

第四段:写月下的荷塘,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等景物。

感受:花叶茂盛、美。

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描写了月光、青雾、云、月影等景物。

感受:幽雅、宁静。

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描写了树、远山、路灯光、蝉声与蛙声等景色。

感受:朦胧、阴沉中夹了些许热闹。

第二段:写小煤屑路边的景色。

感受:沉寂、阴郁、冷清。

(对于感受,不做固定要求,可见仁见智,全凭学生的鉴赏。)。

3、语言鉴赏。

刚刚我们感受了一下这些景的意境,那么,为什么这些语言会传达出这样的感受呢?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写景的这几段,选择几句你喜欢的,从语言艺术特色方面分析一下它们好在哪里或者为什么这些语言会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学生先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做出相应的总结与补充。)。

总结讲解:

语言典雅,动静结合,充满诗情画意,运用了多种修辞。

(1)比喻、拟人,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景物的状态描写的生动、形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刚出浴的美人”一句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

(2)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文中通感的使用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例如,“微风过处····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的感受,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

(3)叠字,文中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的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以上这些句子及修辞手法大家可以积累起来,学着仿写,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4、情感探究。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的同时,又是一篇抒情散文,那么文中到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细细体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全文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种情感有变化吗?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言)。

明确:

(1)对于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下面我们看一下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以助于体会作者的感情。(ppt展示本文的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的优秀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

总的来说,全文中处处流露着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在忧愁的笼罩下,因看见荷塘月色的美景,生出了短暂的轻淡的喜悦之情。

(2)作者的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感情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开篇“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作者的烦闷之情,于是走出家门以求静;小煤屑路上的景物描写如“寂寞”“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的”,恰巧反映了作者低沉的心境;看到月下荷塘,“便觉是个自由人”,渐生出淡淡的喜悦之情(提示:“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随着走出荷塘,心情又开始回到忧愁(提示:“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联想到江南,生出了怀念之情(提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最后回到家中,无奈回归现实。

5、总结。

通过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领略了月下荷塘的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同时又感受到了作者那淡淡的忧与淡淡的喜相融合的复杂感情。全文从情到景,复又归情,是记游又是抒情,结构安排恰到好处地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此外,在写作技巧上,文中多处使用比喻、拟人、叠字及通感等修辞手法,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最后,让我们欣赏一段《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再次品味一下那景那情。

6、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六段。

(2)任选校园中一处景物,仿照文中写景部分,写一段写景文字。

7、板书设计。

朱自清。

shapemergeformat。

一、说教学目标。

高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由于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因此,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现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独具魅力,被称为写景的好手。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壮年时期的作品,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作于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压抑、沉闷之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逃避,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理解具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坐实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这篇散文的误读。

作品中的“心里颇不宁静”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是因大革命失败而来,就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原因在大革命失败,也可能原因在家庭琐事。总之,作者是想找一个“逃遁”之所。所以具有日常性的“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特别美的荷塘才会变得美伦美奂。这样的荷塘首先是自然的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都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与诸如“舞女”“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梵阿铃”等联系了起来。荷塘之美被是清醇的,但是喻体却是艳冶的。在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形容荷塘与月色,但同时也表现了艳冶的想象。但不管怎样,艳冶的梦想是在半遮半掩中表现出来的。接着作者进行了深度的时间性想象,即将想象由现实/荷塘引入历史和文化,写出历史上许多采莲的盛事来,直接地写出历史上与采莲有关的情事。先是写出皇家的采莲景况,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写出“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热闹场景。但因为自己不是皇帝,而就是皇帝则事过时移,因此心里不免酸楚起来。于是又把自己放到平民的位置上写出民间采莲的情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迷恋过人头的莲花中,男女嬉戏,低头弄莲子相爱的场面。

无论是写现实中的荷塘的美,还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文本的总体指向都与娱乐有关。在写荷塘的现实部分,一系列的比喻,如“凡俄琳的歌声似的”“刚出浴的美人似的”,很显然是个体的欲望呈现。就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所想到的也都是与情爱有关涉的,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历史上的情事,使“我”心旷神怡。即使意识到现实/今的逼迫,但也不想回到现实。

但就在他反复咀嚼“弄莲子”,细诉内心“爱子”的心意的时候,突然到了家门口。因为是如此的沉浸,以致忘却了现实,而当现实突然出现的时候,所以吓了一跳,因此文中才有“猛然抬头”之说。一切的爱情想象,面对这现实中熟睡的妻子――家庭以及家庭道德责任的时候,都不得不烟消云散。所以说,这篇散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艳情想象,一场士大夫的艳梦。

这部写了士大夫艳情白日梦,但是这样的梦想又总是被现实所搅扰。这就形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既放纵/想象又约束/现实之间的振荡文本结构,既以谨严缜密的结构约束放纵想象的文本形式。在这篇《荷塘月色》之中是如此,在另外一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同样表现出来。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1、知识:情景交融、通感、动词、叠词。

2、能力:理清结构、感受语言美。

3、情感:感受意境美,体会作者全心自由的状态和情感。

1、重:情景交融;

2、难:感情的变化。

(一)导入:mv,解析课题“荷塘”“月色”,到底美在哪里。

(二)初读(朗读指导)。

1、朗读全文,想象画面。

2、师范读,让学生画出并评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品读(语言美)。

1、指名读。品荷花美。

(1)比喻:舞女的裙,静中带动。

(2)拟人:“袅娜”,姣美。

(3)通感:渺茫的歌声,荷香飘逸。

(4)品动态美:一丝颤动——凝碧的波痕。

2、指名读,品月色美。

(1)比喻句:牛乳——月下荷花的清新、月色的朦胧。

(2)黑影、倩影:借相关事物,形象化。

3、品评动词、叠词。

(1)师引导关注小词:“泻”——月光酣畅淋漓,写活了。

(2)学生按照方法,点评其他。

(四)争鸣(探究情感)。

1、听录音,进意境。

2、介绍写作背景,论点:此时的朱自清,心情如何?小组讨论,出示其内心独白。

(五)拓展(改写)。

1、配乐朗诵,摘抄、背诵。

2、改写:把散文改成诗歌,或给散文配上一副水墨画;小组。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难于上青天了。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今天我也上了《荷塘月色》,总的感觉不好,不喜欢这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其一,缺乏激情;其二,重点不突出;其三,分析不透彻;其四,学生活动不够。

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第一,课堂教学不是百家讲坛唱独角戏,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生去探究合作。

第二,散文教学要突出朗读,要学生读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和优美的散文语言。如何读,要课前设计好,面要广、要意义。

第三,抒情散文教学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如何梳理把握情感,怎样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写,中学语文老师不是大学教授不必要那么深奥,要讲得通俗易懂。但也不能流于表面毫无启发。

第四,教学要设计亮点和高潮,教学要有波澜,有余味。

第五,教学要选好突破口,设计好有价值的提问。

第六,散文教学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

《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设计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先生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十、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