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成德传读后感(实用16篇)

时间:2023-12-12 22:07:17 作者:温柔雨

读后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纳兰词》读后感

也许是最近天天读纳兰词的缘故,我梦到了纳兰。

于是这个梦变得异常的漫长,从他少年起,到31岁逝世,我跟在他身边足足十几年。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自叹“别有根牙,不是人间富贵花”。阳羡赌茶,西泠醉酒,秦淮听橹,梁溪赏画,这才是纳兰该有的生活,却又是多么的不容易。我就这样看着这个把一生都献给友情与爱情的人,一生都在寂寞与悲伤中不能自拔,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他离去的那天,我哭得撕心裂肺,声断整个纳兰府。第二天早上醒过来,发现枕头全都湿了,泪还未干,梦就这么结束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到底是庄生梦碟,抑或是碟梦庄生?梦过于真实,却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转眼便是几百年。

我记得他一身白衣,隐隐中有花香扑鼻,雪落无声,腊雪冬梅美,不及眼前人。

我记得他抚上枝头,眉轻蹙,似有万千愁绪不得语,只得垂目轻叹一声,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我记得他潜入皇宫内院,窥到朝思暮想的表妹,却只能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

我记得他对夫人卢温百般爱护,却终究天人两隔,涧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我记得他泪送沈宛回江南,情知此后来无计,却强说欢期,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我记得他从不看重名利,却被困在康熙给他造的笼子里,摆脱不了,恨不了,也爱不了。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他听了一夜玉笛音,幽叹只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

……。

记得太清楚,有时反而是件坏事,会不自主地去回想,去感受,然后,继续任泪流淌。

公子,你这辈子爱过这么多,最后悲伤的却是你自己,何苦,何苦啊……。

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竟要生生夺去你仅有的一点幸福……。

我想我该是动真情了,从来没有如此撕心的痛楚,却仅仅是为了一个隔我几百年的文人。

梦醒人未醒,断肠声里,凄凄惨惨凄凄。

历史的洪流摧毁了一个时代,却留下这样一位浊世白衣佳公子,忧伤的笑容,一如其名,忧如兰,形容若。

《纳兰词》读后感

“所谓诗,就是翻译之后失去的东西。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画、书、诗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我们自己。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总在其他人身上找着适合自己的镜子。”纳兰便是这样的一面镜子,很多人在纳兰身上读到理想的自己。读纳兰词传,读到的纳兰自然不可能再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纳兰,我想,我所读到的是经这本书的作者诗化了的纳兰,更是我心中的独一无二的纳兰。

我没有去读多少文学典故,也没有去读多少修辞特色,单是细读文字背后纳兰的一颗真心,便已足够我消化。这本书也编得极有特点,所谓“词传”,是词,也是传,是以纳兰词来传纳兰一生传奇。作者的本意多少与我相合,不为文字为性情。这也是我从众多关于纳兰的书中选择了这一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般的传记,总是将人物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盖棺定论详加叙写,一板一眼,娓娓道来,又或者加些戏剧效果以显示人物的神奇。而这本纳兰词传却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纳兰展现在我们面前:以纳兰词为主线,展开一幕幕词中景,剖析一缕缕词中情,以细腻而又如诗如画的笔触带我们恍然入梦,入纳兰缁尘京国的繁华生活、见纳兰饮水自知的真情真性。

在词传里,我读到纳兰的超逸才华。读其词,自然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我一直认为,词不同诗,它本该是温婉的,可以不如诗那般为国为民、豪迈大气。因此我固执地认为苏辛词太过豪壮,尤其是辛词,豪而生悲,欠缺韵味。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柳永词,俗则俗矣却是真情真性。可是,词之路越行越窄,到后来,空有辞藻华丽,满目典故,少有真情。这大改变是王国维所说“汉人风气”。读纳兰词,便如在狭窄的词路中寻到一抹亮光。纳兰这清初第一词人,也是词路上继往开来之人。除填词外,纳兰还主持编纂了《通志堂经解》,更将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与渌水亭诸友的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这“杂识”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诸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在词传里,我读到纳兰的缠绵情怀。词传中写纳兰与表妹、与妻卢氏、与妻颜氏、与才女沈宛之间的缠绵情爱。其实何必纠缠考证,考证历史过头了就变成了挖古代明星的八卦,何必如此。只看其词其情,一个:“真”字能感动读者就是好的。最忘不了的是那首《寻芳草·萧寺记梦》: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

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

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在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情真性。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交布衣文人,与他们纵谈文史。顾贞观、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等,皆是品格与才华并重之人。只为顾贞观两首金缕曲,救吴季子生离宁古塔的事更是其真情真性的流露。这个性情中人,只道自己是缁尘京国一狂生,只慨叹“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其文记其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深,可堪一读!(陆逸)。

《纳兰词》读后感

一人独坐,思绪万千,看《丰乐亭记》,想环滁之山水,而毫无可乐之趣,亦思纳兰,诗词尽显脑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思至此,但恐触景思人。纳兰,一介武将,亦知一位感伤词人,众人喜诗,唯他偏爱诗余,有人尝言“容若小词,直追后主”、又言:“北宋至此仅一人而已”。纳兰尚重感情,一生痴情,但求得一真爱,而人有悲欢离合,仅三年,纳兰卢氏便撒手人寰,往日欢娱尽现脑海“被酒莫惊春意重,煮书销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更添伤感,终日思妻,常作悼念词,以寄思念。吾常读纳兰小词,且读且泣,至此,已不能言!

又读纳兰,几多见解,但与尔共享。吾怨其不知怜取眼前人,及卢氏死后,方知其灵慧大方,常作悼亡词,词中之叙大抵是往日与妻欢娱之景,委婉感伤,使人不忍卒读。世间之人,常忘却当下,多于已逝之物感慨,或喻人之风流倜傥,或喻情之惆怅,或喻花卉之异香,重忆往事才觉草木之凋零,花不复香矣。吾敬其长情,终日思妇,茶饭不思,更无心进仕,梦妻复生,一身素衣,素未工诗,而得此佳言,叹妻之学,既醒,才知只梦耳。其后,偶读江南才女沈婉之词作,倾其兰心蕙质,属其兄顾贞观寻其红颜,即而,两人相视,虽素未谋面,已似相识多年之故交。纳兰终获其爱,然满汉不通亲之言,将其分隔,纳兰只言:一片伤心画不成。终以三十一之壮龄与世长辞,闻之伤感,而今吾亲视之已泣不成声。

而今又读纳兰,不叹其长情,不悲其早逝,生命亦长亦短,可悲乎?非也。且只道其才华洋洋也,岂非尔等可及也。汝知其为感伤词人,大体闻道: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成圆,夕夕都成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此皆为其著名词作。一生短短三十一之春秋,然其成就吾等之辈莫及。

清顺治十二年,明珠夫人诞下纳兰,只一孩童,谁知其为“清朝第一词人”,且道其亦为“一品带刀侍卫”,纳兰一生不求富贵,只道:冷处偏佳,别有枝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奈何生在富贵家。虽如此,纳兰并非纨绔,于其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因其才华出众,得国子监祭酒赏识,举其至内阁学士徐乾学处。十八岁中举人,可知其才华非凡,然其毫无恃物之气。其为吾等学习之圭臬。不道其伤感之事,只道其洋洋学识,吾等可敬也。其于妻之长情,人人有之?非也,吾亦应习之。“被酒莫惊春意重,煮书销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可见一斑。

古道“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吾愿知其心事,但且道不足知其事也。时过境迁,吾仍爱其长情,爱其才气,此吾所以作文也。

后记: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纳兰词》读后感

“春风鬓,少年心……梦百转,离别轻,蓦然回首,才被思念惊醒”。一曲《山水又一程》,毫无预兆地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三百多年前,想起了那个连名字都极美的纳兰容若。他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美到极致。我猜想该是一个怎样的男子?显赫高贵的身世,他有;怀抱珠玉的才气,他也有。乃至于说五百年来,如果非要评选出一位完美的贵公子形象,我觉得他都可以当仁不让了。

诗经中曾写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当是来于世,却不被世俗所侵,但千年之前的人们怎么会预料到,千年后,有一位出生在冬季大雪纷飞之时的少年,仿佛自那传世的诗篇中走出来的一般。

顺治十二年甲午,农历腊月十二日,纳兰容若,自此,风容尽现,带着他与生俱来的绝世才华,仿佛天际翩然而落的一片新雪,带着清新的气息,缓缓地、缓缓地坠入尘世间。看落花满阶,看烟雨江南,看塞外荒烟,夜深千帐灯,看尽天下风尘。

但纳兰的一生仅有31年,在这短短的31年之中,他家世显赫,他仕途亨通,他名满天下,他有爱慕他的妻妾,心意相通的朋友,对历朝历代怀才不遇最终郁郁而逝的无数人来说,他已是万分的幸运,他如上苍的宠儿,来到这人间,体验一番人世沧桑。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吧,上苍终究不舍得让他离开太久,只不过匆匆三十年,就将他召回,留下一些隐隐约约的传说,在风中耳说者,述说他缠绵悱恻的爱情与相濡以沫的友情,还有他内心不为人知的痛苦——不是人间富贵花,却奈何生在富贵家!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纳兰词以小令见长,在古代,“诗”与“词”的待遇,是大不相同的。

诗,向来被看成是文人立言的正途,而词则被看作小道,向来被正统人士看不起,但好的词却不约而同地透着股清峻,更不乏雄浑之作,纳兰容若正是在这“被正统文人看不起”的词上,大放光华。

纳兰是以“清朝第一词人”的称号扬名的。后人对他颇多推崇,有赞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的,也有赞他“纳兰小令,丰神炯绝”的,而最多的,还是说其“《饮水词》哀感清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这本《纳兰容若词传》收录的纳兰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书中所附原文、笺注、典评,从多个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感情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与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轻轻翻开这本书,透过婉丽俊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立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早早离世的翩翩公子,都尘封在这本《纳兰容若词传》里。

容若流传至今的349首词,在咪咕阅读里能读出他的清丽哀婉,仿佛能挑动人心最深处的那根弦,颤动不已。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王国维有评——。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词》读后感

晚秋,梧桐落叶,萧瑟寒风,我沐浴一丝和煦的阳光,读完了《纳兰词》,是惆怅,是感慨,亦或许是惋惜,像晚秋里的落叶,无影无踪,无声无迹,就这样悄然落幕。“别来几度如珪,飘零落叶成堆,一种晓寒残梦,凄凉毕竟因谁。”

晚秋的雨,是悲凉的,是孤独的,是冷漠的,那一场场雨,似一种种情,那是容若对卢氏的情,那是容若对相逢知己的情,一场雨,一场情,造就了容若的伤,造就了容若的忧,造就了容若的孤独。“伏雨朝涵愁不胜,那能还榜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晚秋的夜晚是干净的,星辰闪耀,有容若寄托的情愫,有容若寄托的思念,顾城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容若或许会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我的思念。”或许星空一夜的邂逅,定是容若难忘的回忆。“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灯灺挑残,炉烟藷尽,无语空凝咽。一天凉露,芳魂此夜偷接。

晚秋的水是澄澈的,秋水荡漾,漂向远方,飞鸟划过,不留一丝痕迹,晚秋的水就像容若的心,平静淡泊,在那个追求功名利禄的朝代里,容若选择隐居出世,就像他的《金缕曲》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暂觅个,柔乡避。

东君轻薄知何意。尽年来,愁红惨绿,添人憔悴。两鬓缥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便决计,疏狂休悔。但有玉人常照恨,向名花、美酒拼沉醉。天下事,公都在。

容若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孤傲,浪迹天涯的才子;一个痴情,静候佳人的痴情人。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价容若道:“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我们无法揣度,容若心中的所想,我们只能祝愿容若找到他的佳人。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词》读后感

朦胧中,雪纷纷扬扬的下着。寒风,肆意的凌虐着这腐朽王朝的一切。百花谢时,一树红梅犹傲立于风刀霜剑之中。你的存在,让已黯淡了的火光复燃,点燃了整个寒冬。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可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可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夜深千丈灯”催生的可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风雪交加的人生路,故园又在何处?江山满目兴亡,往事最堪伤。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干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这建功立业之心,却只能借于儿女情长而抒。

窗外,一树红梅散落一地红,雪纷纷,犹不畏,缕缕清香,氤氲萦绕。那辉煌而又黑暗的大清王朝,你的存在,如梅,如荷,如月,留下了一段段真情,如流星划过夜空,照亮了那一瞬。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纳兰词》读后感

夜色已浓,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缠绵而落,嵌入大地。

我聆听者富有节奏的雨声,一滴一滴,宛若海浪拍打,却不雄壮,细如蚕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得正是这些银针般的细雨。

我捧着一本《纳兰词》。思绪随着这场秋雨飘入容若构思的那个世界。在那里,漫天的梨花飞落,天空微蓝,泛着霞光。树下,人面桃花相映红。街市纵横交错,热热闹闹,一派和气。转眼,场景又转换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容若笔下那娇慵动人的宫廷女子,望穿秋泪,却被禁锢在高强下,终是笼中之鸟。

品读纳兰性德的诗词,好似那一地的残烛香。明月高挂,蓉蓉月色,塞外的词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亲人啊!“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没有太多的直白,字里行间却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词如人生,容若更是把人生汇入到小小的笔尖,从中涌出江河般或壮阔或抒情的词句。它们早已超越了朝代,至今在这压力巨大的城市,拥有一本意境如此优美的书,在忙碌中品读,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窗外的雨依旧在下着,滴答、滴答。流入梦境,花枝上晶莹的雨露悬挂。

隔着时空,我仿佛闻到了幽幽梅花香。我在纳兰容若所开创的世界中,在一弯清月梨花下,安然入睡。

《纳兰词》读后感

夜色已浓,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缠绵而落,嵌入大地。

我聆听者富有节奏的雨声,一滴一滴,宛若海浪拍打,却不雄壮,细如蚕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得正是这些银针般的细雨。

我捧着一本《纳兰词》。思绪随着这场秋雨飘入容若构思的那个世界。在那里,漫天的梨花飞落,天空微蓝,泛着霞光。树下,人面桃花相映红。街市纵横交错,热热闹闹,一派和气。转眼,场景又转换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容若笔下那娇慵动人的宫廷女子,望穿秋泪,却被禁锢在高强下,终是笼中之鸟。

品读纳兰性德的诗词,好似那一地的残烛香。明月高挂,蓉蓉月色,塞外的词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亲人啊!“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没有太多的直白,字里行间却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词如人生,容若更是把人生汇入到小小的笔尖,从中涌出江河般或壮阔或抒情的词句。它们早已超越了朝代,至今在这压力巨大的城市,拥有一本意境如此优美的'书,在忙碌中品读,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窗外的雨依旧在下着,滴答、滴答。流入梦境,花枝上晶莹的雨露悬挂。

隔着时空,我似乎闻到了幽幽梅花香。我在纳兰容若所开创的世界中,在一弯清月梨花下,安然入睡。

《纳兰词》读后感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他可悲但他完美。他不但是清朝第一个大词人,而且是御前一品带刀侍卫;他出身贵族,父亲权倾朝野,家中宾客如云;他气质高贵,清俊不凡,才思独特誉满京华;他年少得志,身得皇恩,众星捧月如日中天;他高朋满座,以诗会友,肝胆相照危难相扶;他得娶娇妻,琴瑟合欢,人生得意闺阁缱绻。只怪天意弄人然而他的妻子命祚不长,如花年月猝然而逝,他也于三十岁而终。这样的人上天也许只造了一个,他就是留给后人无限悲伤的古之伤心人——纳兰容若。

朱栏翠瓦、雕梁画栋的大家府邸,终究锁不住的是一颗轻灵飘逸的心。“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却是堂前惆怅客”,出身满族名门的公子,却看尽了这繁华云烟。朝夕出入金殿碧宇的紫禁城,御前侍卫的光环,蹉跎了你的青春。“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一声长叹,几许忧伤,是的,纳兰,我听懂了你惆怅的心声。“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赋大才华者必有大抱负。就像你在《金缕曲》中所言,“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寄情于山林野趣是在有了一番大作为之后的豁达与洒脱,如果失却了此种前提,这个念想就变成了退而求其次。空有旷世才华而无所成就,其实比天资平常之人的庸碌人生更可悲哀,那不更是对自己的最大的扼杀。

多情善感,率真热忱的你,视友谊爱情为生命。与落拓不羁的汉族文士为伍,为救友人于边塞,求父感皇恩破例释放,是何等重情重义!作赋首首《金缕曲》,尽诉浓浓金兰情。

渌水亭畔,听雨轩内,响着雅集联句、诗词唱和的豪迈之音。烈酒浓情,几多惬意,然而,友人在世事变迁中,如分飞劳燕,不断地离散,“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它们与你凄美的爱情一起,在心上又剜了一道深深伤痕。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当婉丽柔美的卢氏来到你身边时,琴瑟相谐,伉俪情深,温暖了你怅惘的心。“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红菂桥边,轻轻牵素手,缱绻和幸福溢满了英俊潇洒的脸庞;渌水亭畔,双双身影留连于花前月下,陶醉在红袖书香里,年轻的心若朝阳般明媚。

可是一切如春梦逝水,年轻娇美的妻子却早早撒手人寰。破碎的心,顿时浸在寒更雨歇的葬花天气里,你泪流满面,心痛不已。一片伤心写不成,上苍啊,你可听到纳兰公子的痴情心语:“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曾经那么渴望友情,而友人却不得不天南海北地别离,如今这温暖的爱情,也终于烟消云散了。纳兰啊纳兰,你感到了从没有过的空漠与茫然!

你终于一病不起,“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只有在梦里,才能让这颗与生俱来的诗人性灵,得以无际飞翔。

容若的一生是可悲可叹的一生,尽管短暂,却深沉地令人刻骨铭心。宛如其词作一般,想要步步靠近,却总是不忍伸手揭去面纱。然而容若最大的人格魅力也正在于此,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虚伪的掩饰,他身居贵胄却早已从心灵上脱去了那件厚重的黄金甲,世俗羁绊着他的肉体却永远侵蚀不了他的灵魂。它由心而发,化作容若手中的毛笔,化作毛笔上饱蘸的浓墨,于纸笺上一触倾泻。三百年来物逝人非,唯有这《纳兰词》流芳后世,它所散发出的词人那清新脱俗的人格魅力更是换来了千万“异代知己”。

《纳兰词》读后感

后来,随着年纪慢慢增大,我渐渐了解了纳兰的生平和故事,也逐渐明白了也许哀伤凄切、痛彻肺腑正是纳兰诗词的风格,也是由于他多愁善感的性情,才让一些无情的事物拥有真挚自然的情感表露。

纳兰的父亲是康熙朝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看似出身高贵,可是也是由于这样高贵的出身为纳兰的人生附上了无法摆脱的枷锁。出于贵族的纳兰也许应该立志于政治,可是他生性不在勾心斗角,如果纳兰是个性格豪放的武将,他也许也不会寡郁结病英年早逝,可惜他性情生来忧郁,翩翩公子腹有诗书气自华,也不免多了一些常人难有的情结。

《纳兰词》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诗莫属“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了。在一次偶然我听到有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最开始的开心是起于一个人,最后的苦恼也是来源于同一个人了,最初见面的惊艳早已不复存在。或许这句诗或多或少有一些这种意思,可是我总是感觉这样解释似乎并没有将这句话的灵魂表达出来,或者说,这样理解过于简单粗暴了。这句诗的点睛之字在于“若”。若,假若、如果。这个字对于纳兰的意义非同小可,它是纳兰的亡妻卢婉君生前告诉纳兰的。卢婉君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难得的才女,两人在卢氏逝世前经常共同写诗吟诗,他们不仅是举案齐眉的夫妻,更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卢氏问纳兰世上最悲的字是什么,纳兰不知,卢氏随即说道,是“若”这个字,因为一旦若这个字出现,就代表了无尽的悔,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回到原来了,也不可能达到心中所期盼的假想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也许就是在表达从前的快乐不再,如果能够像以前那该有多好。纳兰生性温柔,他又怎么会和妻子或者爱人争吵不止最终闹得两败俱伤呢,他的苦恼大概也是由于外在原因无法和想见的人见面吧,或是妻子难产离世阴阳两隔,或是迫于职位需要纳兰远赴他乡,才让他写下如此清冷悲伤的诗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片面之词,还有许多理解是结合全诗纳兰在感叹汉班婕妤被弃的典故。可如果纳兰本身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伤心事又怎么会有如此深的感悟呢?也许这就是诗歌的美丽之处,一句简单但又婉转的诗句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和寓意。

纳兰许多关于抒发客居他乡孤苦伶仃的词句,比如“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又比如“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纳兰的词中并没有过多抒发对国家的情怀,他的敏感、细腻、多情并不允许他把视野放到如此宏观的角度上。他也并不是能放下一切去闯荡事业的存在,他更希望能够在自己留恋的家乡有熟悉的亲人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有人浪迹江湖,有人寒窗苦读;有人阿谀奉承,有人早已麻木;有人家财万贯却还失声痛哭,有人半杯酒便再无贪图。这几句话里似乎有着纳兰的影子,从小安于本分,文武双全,麻木于官场的勾心斗角,出身高贵却并不想在朝廷中争抢什么,只是希望能有和自己搭调的赏花吟诗的日子。

有人说人们对纳兰过誉了,也有人说纳兰太多愁善感了。多愁善感的人物最属林黛玉了,其次就是纳兰,一个出现在小说中,一个却是真实的存在。可正是纳兰的多愁善感,才让他留下这些感动了时空的诗词,他和他的作品也确实值得人们反复琢磨品味。

纳兰词读后感

王国维曾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历代文学,大家都说唐诗,宋词,至于清代词人,在当今能过名世的也只有一个纳兰性德了。纳兰性德的词风,可以称为南唐后主李煜的传人,直抒胸臆,独发性灵。以王国维这样的大家,也推崇纳兰性德为北宋之后的词坛第一人。

这个人却不是汉人。

纳兰性德,他的姓是纳兰,这两个漂亮的字可不是汉人的复姓,而是满语的汉译。这个姓最著名的人物还不能算是纳兰性德,而是慈禧太后。

清朝定鼎之后,大学士明珠成为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正是他,给了纳兰性德这个家中长男以人见人羡的贵公子的出身和精英级的满汉两种传统的教育。出身始终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最强有力的因素,这是命定的,也是很难摆脱的。这种天生的富贵造就了纳兰性德一副贵公子的气质和风骨,正如普希金论诗的时候所说的:诗歌要有贵族气。所以,纳兰性德的诗词便天然带有了这种“贵族气”。诗歌就其精神意义来讲,是高贵的,他需要高贵的声音和高贵的情怀,而不仅仅是高贵的出身,在这层意义上,纳兰性德更加符合贵族的标准。

王国维曾说,纳兰词之所以高妙绝伦,正因为“未染汉人习气”。

纳兰词读后感

很多时候想起纳兰容若,眼前总是浮现出一幕,他落寞的身影永远都是背对着世人,衣诀临风,吹起一袭白衣,孤寂而清冷的气质,那来自灵魂的悲伤,深深的灼伤了我的心。

我的容若,如此至情至性的男子,却饱受情爱之痛。

年少爱恋深情如许,却如同泡沫般易碎,成婚后与妻琴瑟和鸣,奈何佳人早逝,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而后结识江南女子沈宛抚慰了他满是哀愁的心,然而却因满汉不能通婚,沈宛在身怀有孕的时候被迫离开,久居江南。所爱之人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无能为力的痛失去挚爱的痛,如何不让他痛不欲生。

我的容若,如此显赫无比的男子,短暂的一生却是郁郁而终。

生于金鸣鼎赫之家,为父乃权倾朝野的明珠丞相,而他又身居一品的带刀侍卫,深受康熙喜爱,如此天生富贵极尽荣耀的贵公子,如此身世,却依然没能带给容若片刻的快乐与幸福,他自喻天上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如此不着一点人间烟火气的公子,连着眉宇间都带着丝丝忧愁。世人把他喻为寒梅,傲立雪中,遗世独立,独自散发着暗暗的清香,让人不禁为之黯然伤魂。

我的容若,如此绝才潋滟的男子,却早早离世,享年三十一。

英年早逝,是遗憾还是解脱,我们不得而知。他曾在诗中这样说道,“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身为文官却被康熙当武官用,心有所爱却无法相守,看似风花雪月炫耀四射,心却敏感自省,是以,他总是逃不过寂寞,寂寞是容若最终的定命。

我的容若,我透过这三百年的时光来看你,却依然会心疼到为你落泪,如若你有来世,愿做一个平凡,简单的爱着你所爱的人,如若你有来世,愿我遇见你,为你抚平那眉间的`哀愁。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意象,细腻的笔触,温婉的诉说,对生活、对生命的慨叹有如山溪的清泉一般,清澈,却又带点青涩。我们在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又可曾想到,其实这也是生命的`一种过程?因为有困难甚至磨难,生命路上的欢歌笑语才更弥足珍贵。正如歌中唱到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苦难的洗礼,又怎么会有“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叹息?也许作为凡人,我们有太多的感伤、太多的惆怅。有人说,纳兰之所以一直困在悲伤中,是因为他不懂得倾诉,可纳兰的倾诉又有谁明白?或许纸笔更懂得他,文字最能道出他的心声。任时光荏苒,纳兰的诗词依然在历史的长河里翩翩起舞,在浩瀚的诗词海洋里涛声依旧,这不正是他对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喁喁私语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在《纳兰词》里,我最喜欢的便是那首《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啊假如人生永远像初次见面一般,那该多好!一切都保持着最初的好奇和新鲜状态,那些踌蹉满志的初生牛犊总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些羞涩的欲言又止有许多种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可惜的是,时光易逝,谁都抵挡不了光阴的利箭,瞬间的刻骨铭心,也只能归于长久的风轻云淡,如此,又奈何?长路漫漫。在这无尽的人海中,我们会遇见谁?错过了谁?观赏到哪些美景?又错过了哪些佳境?但是人生之路,驻足思考只是暂时的,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在跋涉,在途中。纳兰喜欢用笔叙写他的故事,他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这,正是我喜欢他的缘由。

《纳兰词》读后感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如此至情至深、珠玑透骨,动人心弦的诗词出自“国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之手神笔。他笔墨函砚,吹花嚼蕊,诗词缠绵悱恻,其代表作《花间词》是那个时代最华丽、最璀璨的瑰宝。出生于权贵相府的纳兰公子:天资聪颖、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品格高雅;十八岁中举,善骑射,精搏击,是满族正黄旗御前一品侍卫,然而,他武将的骨子里却彰显出一个多情文人的情怀。金价华殿钟鸣鼎食没有使容若感到快乐,反而成了他最大的负累。他一生以风雅为性命,落拓无羁,结交世上落落不合的布衣文人。容若曾说:“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如果可以,他愿意逃离紫禁城的樊笼,远离尔虞我诈的世俗,只做一片云,与心爱的女子在自由的天空相守,看日升月落、看沧海桑田,用深深的爱念、风雅的诗词将珍珠般的岁月串联成人生最美丽的风景。然,造物弄人,短暂人生,几多浓情,终是被这世事吹散,多情词人容若是用生命在歌咏凄美爱情!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风翘。”:出身于相府的容若天资聪慧,少有才名,正值青春年华,表妹雪梅走入了容若的内心世界。表妹因父母去世投奔至舅舅家,表妹雪梅人如其名暗香疏影、冰雪聪明,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容若与表妹一见倾心,情窦初开的青年尝到了爱情的甜蜜,那段日子两人一起读书作诗词无比幸福,一双壁人已相约厮守生生世世。然而,天不遂人愿,父母为了儿子的大好前程,竟残忍地将表妹送入宫中,他们的缘分终止在深深宫门阖然紧闭的那一瞬,命运残酷竟将相爱的两人生生分开,再不能相见,所有美好的期盼终成泡影,他不得不面对的是“烛花摇影,冷透疏衾”的孤眠之夜;陡然生出深深眷念,一曲长歌,一阵清风,都可以是思念的理由,从记忆缝隙里漏出来的字眼,成了他的词、他的魂、还有他的心,他刻骨铭心的初恋注定落花流水随风去,容若的相思沉重如雪,久久无法释怀。

“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解丁香结”:上天是公平的,为你敲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也为你预留了坚如磐石的希望。容若是幸运的,在痛失表妹后,竟在封建包办婚姻中遇到幸福。他的妻子卢氏聪明贤淑、温婉善良、情深义重,契合了容若爱情与文学上的双重渴望,成了他的无双伴侣。夫妻恩爱、琴瑟和鸣、甘如饴蜜。悠悠岁月,安稳静好,有卢氏的地方,便是容若的天堂。或许夫妻太过恩爱,就连老天也嫉妒了,一生的红颜,百年的挚爱,命运之神只给了他短短的三年幸福,竟残忍收回,任容若“清泪尽,纸灰起”,妻子抱病绝尘而去,他再次经历了与爱的人生死两茫茫。他满腹酸楚,悲痛欲绝却是无处排遣,只能将无尽凄苦倾注于笔端,泪痕总比墨痕浓,那美丽的文字便承载了他更多的生命内容,将那无尽的相思和哀伤,留与人间。这是属于容若的、精致的、唯美的哀伤,如杨花,片片是清愁;似细雨,点点是离人泪。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江南人杰地灵,是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的地方,也是容若钟爱之地。当乌发白衣的江南才女沈宛翩然而至,宛若一个盈盈的梦,就这样出现在容若的生命里。真可谓“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一个风度翩翩儒雅沉稳,一个娇艳宛尔如梦似幻,在诗意浪漫的江南一见钟情,愿意用生命中最娇艳璀璨的年华,来完成这段爱情相守的诺言。无可避免她们的相爱遭到了家族的反对,明相府是断不会接受曾浪迹青楼的女子,容若只能将沈宛安置在外。他庆幸历经沧桑的自己还能拥有一个相知相爱的红颜知己,他爱沈宛的冰雪聪慧、善解人意,更爱她对自己的款款深情。谁曾料,命运竟是这般残酷,不容许人生出一丝一毫的妄想,他们的静好年华只得一年,缘分竟然那样浅,令人欣慰的是他们毕竟曾深深地相爱过。命运造化弄人,沈宛终将成为容若生命里最后一段铭心刻骨,凄美哀伤的情缘。离别后,多情善感的容若身体每况愈下,时隔不久便英年早逝。剔透洁净的容若是误入凡尘的一株绝世莲花,夺目绽放后,终将凋零,令人扼腕叹息!

一首词,是容若一瞬的心城;一卷词,则是他一生的痴情。若人生中所有的相见亦或是相爱,只停留在那一刻——只有初见的欢喜、甜美、心动的感觉、天气宜人、鸟语花香,一切都刚刚好。然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却是经过凄怆后的感悟。趁着岁月未晚,时光尚好,翻开一阙纳兰词,品味他的悲喜,穿过时空和他的灵魂不期而遇,这该会是一次美妙的心灵之旅!佛说:苦非苦、乐非乐。情由心生,境由心造,物由心转。愿我们以一颗豁达的心胸看待世间,撷取尘世纯净的善意,忘却人生之路上的点滴坎坷,则会发现人生是这般美好,生活是如此绚丽多彩!唯愿一切如初见时美好!以下分享一阙纳兰容若的名词与大家共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祝书友们新春佳节快乐!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那读者读纳兰词,有何感悟?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纳兰词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初次了解到纳兰其人是在高考前模拟考试的语文阅读中,不知是那篇文章写的太好,还是我多看了一眼,于是心里对那个人生出一丝敬仰,时因高考,未来得及拜读,后因琐事繁多,亦未能静心品读,等到大一的第一学期,路过校园外的书摊,无意间看到一本《纳兰词》,我自认为从那时与它结缘。

我习惯了称他为纳兰,那是很漂亮的两个字,似乎也符合他浊世佳公子的形象,他全名为纳兰性德,字容若,其父明珠,为清朝大学士,在官场上,他是康熙皇帝身前的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从他的家境和自身成就来看,他确确实实是一个贵族子弟。有人说:“词中往往含有贵族的风气”,若是如此,则无论是家贫还是家富,平民或高官,总有一面是可以称得上是贵族的,家境富贵,身份显赫,是贵族;或是精神内心世界丰富,心中自有天下,也可以被称是一个贵族的。纳兰能够当上一品侍卫,并不全是靠其父的关系,据当时满人入关的情形来看,他精善骑射,自有当一名侍卫的资本,而使人为之惊异的是,一个御前侍卫,怎么会写出如此细腻的词来,读完纳兰所写的词,了解了他短暂却精彩的一生,就会更了解他这个人。纳兰的词分为两部,《侧帽集》与《饮水集》,后多称为《纳兰词》,纳兰由此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后有王国维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之词之所以高妙绝伦,是因为“未染汉人习气”,也就是说他有着满人的质朴天真,又有汉人的文化修养。

“人生若只如初见”,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句,同时也被很多人引用,经久不衰。读完《纳兰词》之后,觉得这句是佳作中的佳句,归根结底,是因为这句堪称是经典佳句,在那么一个瞬间,细心品读者,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回忆过去,黯然之色者,大有人在,更甚者潸然泪下。短短七字,便将过往一笔带过,读者若是有心于读起,往事难免浮现,一幕幕关于过去的画面出现在脑海,因此很多人便把这句认为是忧伤,我却不这样看,它不仅仅是忧伤,好的作品,好的诗句,当哀而不伤,不该是过于忧伤,读者感染了全身是悲伤的气息,让人难过不已,安然的句子可以与人达到共鸣,心境平和,而在安静中又带有一丝忧伤,情由心生,回首往事,只见“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当过往已然成为过往,记忆里的过去成为一场接一场的回忆,经历其中的人,方解其中味。人生如果是一场旅行,那么旅途的相遇相伴,沿途的风景,还有看风景时的心情,本是浪漫温馨的一幕幕画面,也确实是一场诗意的人生,而人生终究是人生,再诗意的比喻,它也只是人生,当现实冷冰冰的站在人的面前,人们把现在变成昨天,追逐现实已成今天,憧憬未来而成明天,而纳兰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好似一把穿过时间的剑,准确、肃然的打到时间,那一刻是时间与生活、人生无关的短暂瞬间,追溯往事,若时间停在初见那一瞬间,一切美好,滞留在那片刻的永恒,五百次回眸换来的今生擦肩,百年修得的同船共渡,巍巍汤汤的高山流水情,都只是那一刻的初见,百感交集。佛曰:“刹那永恒”,如此足矣。

因才疏学浅,我记忆中的那些词人,下笔迥异,笔下所述之情也各不相同,细想之,却没有与纳兰相同者,其实我妄图找相同点只是自扰罢了,个人境遇不同,经历不同,文笔又怎会相同?即使形似,而神终不相同。李煜一代君王,国破家亡,于是成就与词,其词哀伤,满怀愁绪,只因对自身经历的感慨;苏轼一声豪放,因为一梦亡妻,才有凄婉之作《江城子》;陆游忧国忧民,一场“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而作《钗头凤》,以托深情。今看古代词人,佳作皆因经历为基本,在加上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景,才造就而成。没有经历,写出的词就显得浮华,空乏苍白,而没有合适的外界因素,文思、灵感不能达到统一,也不能创作好的作品。

看了纳兰的爱情、友情就不难明白为何一个集富贵权势一身的皇帝近臣,却可以写出清新婉丽的细腻之作,读者读其词,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感受,继而感慨,词间所含深情、经历,好像发生在身边,感同身受,所以,读完《纳兰词》,把词所引起的那些忧伤、对往事的感慨都去坦然面对。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种诗意,往事却是一番经历。

我喜欢。

诗词。

特别是古诗词。很佩服那些远去的诗人们他们落落几笔便向我们勾勒出那么生动唯美的画面。

喜欢纳兰容若,喜欢李煜,喜欢李清照,喜欢……所以我读纳兰容若的这部诗集并非偶然,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纳兰的文笔,透过他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去感受他心情的圆缺,与他生活的喜忧。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会有些心酸,纳兰虽然有着令人羡慕身份、地位、才华,但他却有着很多别人不了解的哀伤。纳兰是一个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后他无法从过往的美好画面中走出来,因此郁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美的诗篇!虽然有时我也会感慨为何纳兰他要活在从前的记忆里无法自拔。但当我看到这首词“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我深深感慨,“十年踪迹十年心。”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爱情时,已是物是人非,总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却自能暗自轻叹。

我们最常看见的结果是: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很多时候也是熟悉就越让人伤悲,就像陆游与唐婉,他们再次在沈园相会时。那是何等的苦涩,纳兰也是如此。当他深爱的人离他而去时,当他再次站在那时他们曾有过很多回忆的地方时,他的心比谁都痛。但没有谁可以去解读他,纳兰变做了惆怅客。

那些赖以生存的温暖存在,曾经觉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可是但它改变了轨迹之后,就只能是一句“当时知道是寻常”,那是一句绝响的叹息。

从没有像现在一样,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有无尽的向往与渴望。步履蹒跚地蹀行在古道上,遥看日影衔山。落日也知道回家,那么人呢?也许作为凡人,我们总有太多的感伤,总是喜欢凡事都去探个究竟。

为什么总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寻常的好?年轻人,不出去经历一番,又怎么能甘心平淡终老?人心的贪婪,或者说追求,如同空阔的海,无法满足。当爱消逝如飞雪时,剩下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有很多的事儿,我们无人可问,也无人可答。每个答案都不会完全一样。类似爱情这种千古的疑难,是上苍留给人最大的谜题。

他们说上苍是公平的,人不能太过完美,所以给纳兰那样的人生际遇,也就是所谓的公平。其实,老天爷未尝不懂得嫉妒,因为它本身是寂寞的,黯然地俯视着苍生。天与地,从被分开那一刻,隔得已经太远,太长。或许这样说有一点唯心,但这只是作为一种慰藉而已。

前阵子,我还看过安意如的一部书,其中有一本是以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命名。那首词我最喜欢这两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它,的确,若人生之如初见,那该多好。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张白纸,如此无暇,如此透明,若不去经历那一番情感,也就不会伤到如此之深。可是,为何我却还是希望拥有那些经历?所谓刻骨铭心,或许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吧!

有人说,纳兰之所以无法走出哀伤,是因为他不懂得倾诉,可是纳兰的倾诉又有谁能懂?或许只有文字才最懂得纳兰的心,只有文字才能给纳兰一种心灵上的慰藉。纵使时光荏苒,但纳兰的词却依然在亘古的时空闪耀着光环。那种境界我们无法超越,也就只能望着星空长叹!

纳兰的词是唯美的,纵使他的笔下总是夹杂几许伤感,但无可否认纳兰的才能。从纳兰的诗词里,我不仅感受到了他的情感,更多的是纳兰透过文字带给我们的思考,中国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并把它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指导生活、事业、并把它艺术化。在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热情的交汇点上有所生发。纳兰也不例外,他以诗词的形式,以杰出的艺术互为观照着他的哲学理念。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也许我们这一生会看到很多美好的风景,也会去很多的地方,但有一些经历我们这生却只能经历一次,可是拥有那一次便以无憾此生。

也许在这无尽的人海中,我们总会遇见谁?谁?谁?也会遇到那些美丽的风景,我们驻足,思考,然后又从新背起行囊,继续流浪。

人是懂得回忆的动物,寂寞是因为失去。只是,很多事,当时只道是寻常。

不是无情,亦非薄幸,只是我们一生中会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连我们自己都只是过客。成长本来就是一种美丽的疼痛,我们无法逃避,无法改变。

其实纳兰还有很多很美的诗篇,只是这几首最让我难忘而已。有的人把心情挂在嘴上,纳兰的心情在笔下。我始终相信,文字有着无穷的魅力,相信纳兰他也是这样认为。纳兰,你将永远闪耀在空中,虽然回忆会变得暗淡,但经典却将永恒,这便是纳兰容若,永远经典的纳兰词!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他可悲但他完美。他不但是清朝第一个大词人,而且是御前一品带刀侍卫;他出身贵族,父亲权倾朝野,家中宾客如云;他气质高贵,清俊不凡,才思独特誉满京华;他年少得志,身得皇恩,众星捧月如日中天;他高朋满座,以诗会友,肝胆相照危难相扶;他得娶娇妻,琴瑟合欢,人生得意闺阁缱绻。然而他的妻子命祚不长,如花年月猝然而逝,他也于三十岁而终。这样的人上天也许只造了一个,他就是留给后人无限悲伤的古之伤心人——纳兰容若。

朱栏翠瓦、雕梁画栋的宰相府邸,锁不住的是一颗轻灵飘逸的心。“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出身满族名门的贵胄公子,却看尽了这繁华云烟。朝夕出入金殿碧宇的紫禁城,御前侍卫的光环,蹉跎了你的青春。“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一声长叹,几许失落,是的,纳兰,我听懂了你惆怅的心声。“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你并非贪慕权位之人,也并不是淡薄如水。赋大才华者必有大抱负。就像你在《金缕曲》中所言,“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寄情于山林野趣是在有了一番大作为之后的隐逸与洒脱,如果失却了此种前提,这个念想就变成了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空有旷世才华而无所成就,其实比天资平常之人的庸碌人生更可悲哀,那不啻为对自己的最大的扼杀。

至情至性,率真热忱的你,视友谊爱情为生命。与落拓不羁的汉族文士为伍,为救友人于边塞,求父感皇恩破例释放,是何等重情重义!挚热忠恳地作赋首首《金缕曲》,尽诉浓浓金兰情。

渌水亭畔,听雨轩内,响着雅集联句、诗词唱和的豪迈之音。烈酒浓情,几多惬意,然而,友人在世事变迁中,如分飞劳燕,不断地离散,“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它们与你凄美的爱情一起,在心上剜了一道深深伤痕。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曾经青梅竹马的表妹,被选秀入宫,使朦胧的蓓蕾凋萎了。辘轳金井,落花红冷,伊人已远去,“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只留下你在簟纹灯影里的声声叹息。

当婉丽柔美的卢氏来到你身边时,琴瑟相谐,伉俪情深,温暖了你怅惘的心。“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红菂桥边,轻轻牵素手,缱绻和幸福溢满了英俊清癯的脸庞;渌水亭畔,双双身影留连于花前月下,陶醉在红袖书香里,年轻的心若朝阳般明媚。

可是一切如春梦逝水,年轻娇美的妻子却早早撒手人寰。破碎的心,顿时浸在寒更雨歇的葬花天气里,你泪流满面,心痛不已。一片伤心画不成,再也没有被酒春睡之重,没有了赌书泼墨之香,上苍啊,你可听到纳兰公子的痴情心语:“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曾经那么渴望友情,而友人却不得不天南海北地别离,如今这温暖的爱情,也终于烟消云散了。纳兰啊纳兰,你感到了从没有过的空漠与茫然!

你终于一病不起,“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只有在梦里,才能让这颗与生俱来的诗人性灵,得以无际飞翔。

容若的一生是可悲可叹的一生,尽管短暂,却深沉地令人刻骨铭心。宛如其词作一般,想要步步靠近,却总是不忍伸手揭去面纱。以致顾梁汾悲悼:“吾哥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四个“百不一”写尽了容若一生的可悲可叹。然而容若最大的人格魅力也正在于此,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虚伪的掩饰,他身居贵胄却早已从心灵上脱去了那件厚重的黄金甲,世俗羁绊着他的肉体却永远侵蚀不了他的灵魂。它由心而发,化作容若手中的毛笔,化作毛笔上饱蘸的浓墨,于纸笺上一触倾泻。三百年来物逝人非,唯有这《饮水词》流芳后世,它所散发出的词人那清新脱俗的人格魅力更是换来了千万“异代知己”。

一个人在心境澄静的时候,心里的话才会顺畅的淌出。心里积存着排遣不开的郁结时,寄情于某些东西,干净得像一面镜子,反而会感到解脱。你在一个无形的枷锁里燃烧尽了自己一世才华。“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所以我宁愿相信,他的英年早逝是一个华美的谢幕。

《纳兰词》读后感

往事,已随风而逝,不知所踪,只留一些残留的碎片。有些人,也早已远去,其实,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但那人,却从未被淡忘。纳兰容若,生于梅花开放的时节,他风流倜傥,却无奈人生太过匆匆,就如昙花一现。

他的一生,出现了三名女子,一个是青梅竹马的表妹,一个是指腹为婚的妻子,而另一个是伴他走到结局的`江南才女沈宛。他和表妹,就像林黛玉和贾宝玉,无论怎样深爱彼此,最终也只能是形同陌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与她的妻子,原以为可以厮守终生,却无奈,相爱之人,阴阳相隔。他与沈宛,从一开始,便注定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寒疾,还是让纳兰与世长辞。

他是满族人,却有着江南人的细腻。他的人生本可以无忧无虑,然而,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他没有丰功伟绩,但若没有那一段段生离死别,也许,他的诗词就不会为人所传,而他也早已被渐渐淡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