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宋明理学心得体会(汇总20篇)

时间:2023-10-31 15:28:48 作者:琴心月 最热宋明理学心得体会(汇总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经历过成功和失败后的一种深刻思考和领悟。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不仅涵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还有一些普遍适用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明理学教案

知识与能力。

知道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培养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认识到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以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理学的评价,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社会背景,认识到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培养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提高自身修养。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宋明理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代儒学的发展变化,(展示课件:春秋至汉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和所学,归纳儒学地位的变化。

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秦朝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关注儒学在汉代以后的发展,“第2课宋明理学”。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理学的概念。

一、理学的概念和代表人物(板书)。

教师展示图片及文字材料: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三》,第7页。

师:根据材料,在把握理学这个概念的时候要注意请两点:第一,理学本质上说就是儒学,它一方面以儒学为基础,一方面是对儒学的发展。第二,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师:请你们根据图片思考,理学有哪些派别?其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

生:宋明理学主要有两个派别,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有陆九渊和王阳明。

师:很好。但还要注意两点:第一,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明朝的王阳明。

1.概念:(板书。注意两点)。

2.派别及代表人物(板书。注意各自集大成者)。

过渡语:吸取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儒学,为什么还会要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呢?我们来探究理学产生的背景。

展示课件:探究问题:理学产生的背景。

图1?河南洛阳白马寺?????????图2?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师:我们先来看这两幅图片。图1是白马寺,它说明了什么现象?

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生:东汉。

师:自东汉末年开始,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动荡和分裂的环境之中,随后就有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动荡。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佛教和道教的流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接着看材料。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

师:大家都信宗教了,这会对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师:看来理学产生的第一个背景,我们已经找到了。

3.儒学产生的背景(板书)。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广泛流传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板书)。

过渡:展示课件:

《三教图》(明?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生:“三教合一”。

师:正是在这样的思潮下,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当然三者是相互吸收的。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板书)。

展示材料:

材料:古代中国所有的王朝,都是曾经借助一系列的仪式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这叫“奉天承运”。宋初,在经历五代纷乱,权威失控,又看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斧声烛影,人们又如何确信这是一个拥有合理性合法的政府呢?所以不仅要采用一系列的礼仪,更需要一系列的思想文化策略。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师:通过这段材料,我们还会发现理学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

生:维护统治的需要。

(3)历经社会动荡、北宋统治者需要重建伦理纲常来维护统治(板书)。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二、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板书)。

展示材料:

材料一:“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朱子。

师:材料中的“生物之本也”告诉了我们理学的第一个观点是什么?

生:理是万物的本源。

生:唯心主义。

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

师:这个仁义礼智和君臣父子是先秦儒家强调的人之伦理,那朱熹在强调什么也是天理?

生:人的伦理道德。

师:那么,当人的欲望和伦理道德相违背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

生:存天理,灭人欲。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理学在人的伦理道德和欲望之间,很明显地看重什么?

生:伦理道德。

师:我们能否看出理学中包含了佛教的思想呢?

生:能。因为佛教强调六根清净,克制七情六欲。

师:很好。同样,强调伦理道德,社会秩序也符合了谁的需要?

生:统治者。

师:很好。通过这些材料和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理学再次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继续处于东方不败的地位。所以,到了南宋以后,理学再次被称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甚至影响到了海外。

师:那么,理学家认为如何才能很好的克制欲望呢?

展示材料: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师:这里的“格”,就是探究的意思,“格物”,就是探究物体。为什么要来“格物”呢?

生:获得道理。

志愿者宋明远事迹材料和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他从开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协助红十字会开展人道主义工作,累计服务时间达700余小时。他做好单位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宣传志愿者奉献精神,并且带头实践公益事业。参与交通事故救援100余次,参与宣传安全避险知识10余次,参与铁路春运志愿引导服务20余次,并协同救助一突发性心脏病患者,参与儿童村助学活动8次,参与敬老院敬老活动5次,白血病患者实地考察活动30余次,参与交通引导服务2次,募捐活动1次,个人为藏区儿童捐赠衣服2箱。

作为一名志愿者,他一直坚持奉献自己的'爱、身体力行地服务社会,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宗旨,立足岗位,服务社会,弘扬互助风尚,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一名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在志愿者奉献服务中,懂得了什么是志愿者,什么是红十字精神,体会到了“志愿付出,快了奉献”,同时也收获了无尽的感动与快了。

心得体会。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未来”,我们付出汗水收获快乐,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对自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受助者,可能是阴霾天气中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你我他。志愿服务就是奉献,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毫无保留、不求回报地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热情的双手,在奉献中收获精神上的愉悦,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宋明理学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宋明理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有着重要影响的思想体系,它的精髓就在于知行合一的理念。知行合一是指要使自己所知道的和所做的完全一致,既要用心去学习和理解道理,也要注重行动和实践。在笔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知行合一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本文将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知行合一的理念对自我的有利影响。

我一直以来都坚信,做一个品德高尚、价值观正确的人,关键就在于知行合一。通过不断的学习、钻研,我们能够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知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的一些奥妙。而知行合一还体现出一种极为重要的品德,那就是诚实。只有在我们做事情的时候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倾泻在其中,只有在坚持自我的同时还能真正理解他人,我们才能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品格和修养。

二、知行合一的理念对职业生涯的启示。

在职业发展方面,知行合一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只是沉溺于过去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中,就有可能会失去进取和创新的机会。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环境里,事情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一项业务的成功往往需要从当时的客观条件、市场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探索。只有真正了解并积极地去融入一项事业当中,我们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动力,并且不断地持续探索,推动业务的发展,从而在职业上走得更远。

社会贡献是知行合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对社会责任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有意义的行动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何种影响,并以这种影响为标准去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志愿者精神,以此来推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工作。只有在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观念的共同促进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知行合一的实践与培养。

当我们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意义后,怎么样去落实呢?实践成为了实现知行合一理念的基本条件。通过实现自己的行动和思想,我们才能够真正领会知行合一的真谛。在每个人的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如果能够尽可能贴近实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想法进行创新的思考,那么知行合一就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在实际实践中,我们也要注重自己的成长和培养,通过练习、反思,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开放心态、勇于尝试的好习惯。

五、知行合一的未来展望。

在今后的发展中,制约我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可能是社会环境、个人认知不足、缺乏探究等等原因。但对于我们来说,知行合一的理念有普适的价值,它不仅是我们之前的关注点,同时也是我们将来向着目标前行的动力。我相信,在结合实际,在贴近生活的实际尝试中,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践行知行合一,走向真正有意义的成功之路。

总之,宋明理学的知行合一理念对于我们道德修养、职业生涯以及社会责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种实现价值、追求理想的正确方向。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将知行合一理念融入到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追求自我提升和发展。也相信这种理念必定会在我们的行动和未来成就中闪耀出更美好的光芒。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2、隋朝:

3、唐朝: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2)朱熹的思想主张: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宋明理学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宋明理学知行合一是一种思想体系,它将道德修养与思想理论相结合,探讨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和人生的意义。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面对生活和挑战。

第一段:知行合一的本意和内涵。

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知和行应该是一个整体,两者相互搭配,相辅相成。知指的是学问知识、学术理论等方面,而行则指人们实践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行为习惯,及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知行合一不只是把知识学到,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将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将理论化为行动。我们应该通过知行合一,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

第二段:知行合一对我的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知行合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教会了我有目的地去思考问题、学习获取知识、理性作出决定,同时也鼓励我实践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思维水平,更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不断寻求改进的方法。在社会活动中,我们也得以遵从自我价值观与人际互动规范,树立起完善的人格修养。

各种机会是让我们更好落实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参加社区义工、社会实践、踏实工作、参与课外活动、欣赏历史文化等等,来以更实际的方式理解知识,发挥学习的作用。权衡利弊、接受挑战、正确处理关系等际遇也是知行合一的实际体现。这些机会不但可以提升个人行动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我们在实物社会和现实环境中的关系感、与强调素质教育更接近。

当今社会中,知行合一的意义尤为重要。由于各种人性偏差和重制形态、文化背景、物质技术发展进步等的影响,当代社会的转变正在不断促进、加速。因此,人们更需要谨慎思考、理性行动,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内外一体的认知模式,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要求。实现知行合一的实际效果时,还可以提供实际价值为基点的工作、学习环境,创造激发教育和人才技术的氛围,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第五段:结语。

知行合一是一种哲学思想,但不仅仅是抽象的观念。它是一种有价值、可通过实践提升的思维方式,是连接理论和实践、提高人的自我价值和修养的重要桥梁。我们希望能够以这种精神状态为指引,在修身、立志、言行之中,自主地探索知行合一的实现路径,充实自我与提高生命品质,从而带给自己和周围的人更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为社会的和谐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宋明理学

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充分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

【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通过了解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评价宋明理学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这些是课标要求的知识点,而且对于加深以前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并有利于学习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宋明理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代的反映。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聆听教师的讲解,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搜集材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讨论可以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有些内容很抽象,有必要教师重点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二文科班。

有一定的思维基础,特别是高二政治课已经开始学哲学部分。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对儒学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理解。

《四书》等历史文化典籍;《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网络;朱熹等人的传记;多媒体。

针对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的特点,采用设置情境、联系现实等策略并且综合运用讨论,讲解等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学习兴趣,从而突破难点。

1、导入:提问中国古代朝代的顺序和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汉儒简单的天命观已经无法使其充分起到控制人心的作用,出现了危机,而佛教和道教也乘社会动荡之机兴起,威胁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这样可以是学生形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的基本认识。

2、理学兴起原因部分:主要通过提问分析和展示历史材料。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尽量自己得出结论,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

3、理学主要思想部分:根据预习的情况,让各小组学生自己归纳。讨论三个问题:理学与汉代儒学的区别;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4、理学评价部分:展示几段历史材料,让学生联系历史和现实进行讨论,辨证看待其历史影响。

5小结:让学生总结。回答什么是理学?主要观点是什么?怎么评价。

可以使学生对这节课形成整体认识。

模式:激趣探究,主动学习模式。

本课思辩性强,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宋明理学与古代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与人生》涵盖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是我国文化长河中遗留下的重要的文化财富。在进行《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时,应注重明确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应放在为当代文学及当代文化的服务上。教学改革中应结合当代文化发展状况及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来作为改革总体方向,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对古代文学中涉及的积极思想及人生体验的感悟,提高学生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思想内涵,以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升。其次,《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应以古代文学背后隐藏的历史及哲学作为改革的聚焦点。文学作品渗透了作者的意识形态,并反映出了当时的历史及哲学面貌,同时还兼具了较强的艺术审美属性,古代文学也不例外,其背后彰显出了浓烈的时代风貌及意识形态。例如,《孟子》,《论语》中带有较强的时代政治及哲学韵味;唐代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宋代诗词中渗透着众多哲理等。因此,《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应聚焦于古代历史及哲学演变,探究古代文学与历史、社会文化、哲学思潮的关联,从而使学生的视角能够从文学作品本身拓展到更多文化层面,使其真正领悟古代文学的内涵价值。第三,《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应紧密围绕文学作品这一元素,深挖作品内涵。《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应合理确定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教学比重,将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通过让学生感悟阅读众多的古代文学素材,帮助其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而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积极的干涉影响,以达到教学改革的最终效果。

宋明理学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首段:从阐述「知行合一」的理论出发,论述其意义和作用,引出知行合一在宋明理学中的独特性,及其重要性。

宋明理学,以其「知行合一」的理论著称于世。所谓「知行合一」,指的是知识和行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知行相统一才能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达到知行合一之境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知行合一不仅对个人的修养和及人格的形成,更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段:从理论转向实践,分享自己实践「知行合一」的经历,重点强调实践中的不易,激励读者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从个人的角度,我理解知行合一,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反作用于自己的行为。在学习中我秉承了诸多的理论方法,但仅仅学习并不够。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才能够收获卓越的结果。实践中,需要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自我反省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终于发现了自己在知识和行为上的追求。

三段:进一步阐述「知行合一」对个人的影响,如何使其修养更上一步,达到完美的境界。

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我逐步体验到了心灵的愉悦。这种愉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源于实现一个目标、获得一个成就、解决难题。然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根本在于,我通过实践了解了更多知识和理论,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根本,恰好是知识和心理的平衡所带来的心灵愉悦感,同时也加强了我的价值观和修养。

四段:探讨「知行合一」如何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从宏观角度分析其意义。

知行合一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追求,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建设。首先,只有国家领导者理解并践行知行合一,才能够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其次,社会建设和公共事物的完成需要知行合一。社会建设必须以全体公民为中心,包括了个人和群体,他们必须在知识和行为方面保持统一。

五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鼓励读者积极实践。

总之,知行合一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智慧,是人的本质,无论在个人还是在国家和社会方面,知行合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努力将它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将知识变成人生的效力,将行动变成人生的自由,将智慧变成人生的康乐。通过实践知行合一,让我们变得更加完善和追求卓越。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内容提要】宋明理学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所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是体用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其在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性习分离到性习合一的转变,从而构成了从先验人性论到实践创生论的过渡环节,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于人性和性习关系的理解。没有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便不会有明末清初理学批判和自我批判思潮的实践创生论。

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在《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的著名论文。这篇论文所表达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为儒家哲学是儒家学者站在教育家立场上探讨教育问题的产物。所以如此,是因为儒家哲学的主题是“成人之道”,即如何通过教育和修养活动而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与此相联系,儒家学者关注和反复讨论的两个重要问题是“人是什么”(人的本性和本质)和“人应该成为什么”(圣贤人格)。它们与成人之道一起,共同构成了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哲学的,也是教育的。或者说,它们是儒学视野中的基本教育哲学问题。正因如此,性、习关系之辨一直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然而,如果对有关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成果作一系统考察,我们便会发现,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诸如“性善”与“性恶”、“化性起伪”、“性三品”、“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变化气质以复性”、“发明本心”等性、习关系论概念或命题的形式变化,较少关注潜藏于这些形式背后的思想模式和理论逻辑的变化,难以揭示在传统儒学不同发展阶段中性、习关系论的特定思想内涵及其理论深化。而作为性、习关系之辨的阶段性标志的“本体―工夫”之辨,要么没有进入研究的视野,要么语焉不详。我在《中国教育哲学史》第3卷的引言中,首先提出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是“自先秦以来性习关系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尚未展开论述。本文将通过寻求“本体―工夫”范畴与“体―用”范畴的内在联系,阐明理学“本体―工夫”之辨的教育哲学内涵,揭示其理论的深化发展和特定历史地位。

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以本体论为基础,以心性论为核心,以天人合一的圣贤人格和精神境界为理想追求的学术思潮和思想流派。本体论之所以构成整个理学思想的基础,不仅在于对宇宙本体(天地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源及其统一基础)的理论设定构成了理学探讨人的本性本质以及天人关系的逻辑前提,而且在于其本体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思想方法,一种思考自然、社会、人生的思想模式。它使理学超越了汉唐儒学的宇宙生成论思想模式和以章句注疏之学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思想方法,而达到了一种新的理论水平,获得了新的理论深度。理学的本体论思想方法集中体现在“体”、“用”范畴上。如果说胡瑗所首倡的“明体以达用”是理学复兴儒学的总纲领[1](p10),那么,程颐所提出的“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则构成了其后几个世纪中理学思想的基本原则[2](p153)。它们分别从思想目标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展现出体、用范畴和体用关系对于理学思想发展的核心意义。何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程颐在《程氏易传序》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在程颐看来,理无形不可见,故曰“微”,为体;象有形而可见,故曰“显”或“著”,为用。本质与现象、本体与作用,虽有显微之别,但二者之间却是“一原”和“无间”的关系。体是用的根据,用是体的显现。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体。体和用是并生共存的,二者并无时间上的先后之分,此即所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

当然,我们说“本体―工夫”之辨是“性―习”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仅仅是就两对范畴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的一致性而言的,它并不意味着“本体”与传统的“性”范畴、“工夫”与传统的“习”范畴在内涵和外延上完全一致。就工夫与习的区别而言,习(如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包括习染(在习染中,人是被动的)和习行(在习行中,人是主动的)两个方面,而理学的工夫范畴仅指习行。在理学思想中,只有当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从事学习和修养活动时,其活动才具有工夫的意义。在本体与性的区别方面,就与生俱来的先验性而言,本体与性具有一致性,但除此之外,本体还具有经验呈现和经验规范(所谓“先天统后天”)的性质。这也就是说,当性、习之辨发展到理学时代,通过以体、用关系为基础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而演变为本体、工夫之辨的时候,性和习之间的关系已表现为体和用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一原”和“无间”的新内涵。

上述范畴内涵和外延上的差异预示着,以“本体―工夫”范畴为核心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所体现的,不只是范畴形式的变化,更是理学对于传统性、习关系论的深化与发展。

我们知道,在传统儒学特别是先秦两汉儒学中,性始终与先验性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管人们赋予性以何种具体内涵。在孟子那里,人性被理解为以仁、义、礼、知为内容的道德性,是表现为“四端”的“良知”、“良能”,而“良知”“良能”又以“不学而能”(先验性)和“不虑而知”(直觉性)为根本特征[3](p529)。在荀子那里,人性被理解为以人的自然欲求(“欲”)为代表的自然素质和自然本性(“本始材朴”),它是“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4](p290)。人性的先验性不仅意味着它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即在受生之初就先天给定的东西),而且意味着先验和经验两者是可以分离的,先验人性遂成为对象化的存在而构成了后天经验活动的对象。在孟子,人性是活动扩充和扩展的对象;在荀子,人性是变化、改造的对象。因此可以说,传统儒学的性、习关系论是以性和习的分离为基础的。

从程朱到陆王的宋明理学,不管是以性为体还是以心为体,均赋予了人性以本体的含义。“本体”的提法本身就含有本来如此和天然如此的意义。因而,理学中作为本体的人性,并没有摆脱其先验性。但是,按照“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的思想逻辑,本体虽为先验,却不能脱离经验而存在,它必然要在经验中显现自身而成为经验活动的内在根据;工夫虽为经验,却不能脱离本体而自成其体,它要表现本体并接受本体的内在调控。在时间之维上,性和习由先后关系而变为共生关系。而人性的先验性,主要表现为本体对于工夫的逻辑优先性而非其时间上的在先性质。所以,在论及本体和工夫的关系时,王阳明才说:“合着本体的,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5](p1167)“合着本体的.,是工夫”是强调工夫不离本体。作为工夫的内在根据,本体发挥着对于工夫的调控作用,只有与本体的价值定向相一致并接受本体规范的习行,方称得上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是强调本体不离工夫,只有通过自觉的习行,自在的本体才能化作真实的德性而获得其现实性品格。这样,在本体与工夫的范畴框架内,性与习由分离走向了合一。

相对于性、习分离,性、习合一在理论上的深化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发现并肯定了人的本质对于实践的规范作用,人不可能在自己的本质之外去做任何事情,不管我们是把这本质理解为人的潜在资质(它有无穷的可能性,很明显,不管如何训练,猴子永远不可能成为人),还是理解为特定人生阶段的习得性(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模式,不仅构成了其新一轮实践的“历史”前提,它们同时也弥漫和渗透于新的实践之中)。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性的实践建构特征。从本体说工夫,工夫不过是本体的呈现;从工夫说本体,则惟有通过工夫,人的现实本质才得以生成。就此而言,人性的现实性与其说来自于本体,勿宁说来自于工夫。因此,性习合一之论通过肯定性和习的相互规定而深化了人们对于性习关系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理学通过本体工夫之辨而达致的性习合一之论,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还没有真正实现对于性习关系的辩证把握(真正的辩证把握只有在把人性和人的实践置于历史运动过程之中才有可能)。这使其性习合一之论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它表现为其本体的抽象性、非历史性与工夫的具体性、过程性之间的矛盾。

在程朱理学那里,作为心之体的本然之性,与终极的普遍之理具有同一性,它具有超越时空的绝对永恒性,不受物质世界、自然也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个人能够通过主敬涵养和格物致知的工夫去呈现和认识它,却不能改变它。这样,体现着过程性的工夫(如,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工夫需经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积累过程,方能达致“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之境界)之对于本体就只具有呈现而不具有创生的意义。

陆王心学以心体取代了性体,通过标揭“心即理”,把与理(道德原则)合一的主体意识看作是心之本体,亦即是本然之性。这一思想转向包含着沟通个体性与普遍性、感性与理性、存在与本质的可贵努力,使正统理学以理为性的超验色彩有所削弱。但是,它并没有改变本体的抽象性和非历史性质。为了保证道德实践的普遍有效性,心学仍然不得不把道德主体本体化,从而使心体重新沦为一种抽象而普遍的存在。故陆九渊说:“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6](p273)王阳明也说:“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一人之心以达于四海之远,自千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是良知也,是所谓大本也。”[5](p279)从这个意义上讲,体现为过程的“致良知”工夫,也只能是抽象而普遍的永恒之体的呈现:“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5](p63)。

这种对于性体或心体的抽象性和非历史性的强调,使本已建立起来的性和习的相互规定之论,面临着解体的危险。一方面,如果坚持本体的非历史性质,那么,工夫的过程性乃至于工夫本身的意义将被取消。这是因为,按照“合着本体的是工夫”的逻辑,任何称得上是工夫的东西,都是合乎本体的,本无过程性可言。这不仅与经验事实相悖,也会使理论退化到先秦以前的状态中。另一方面,如果要强调工夫的过程性,那么,抽象的本体将被扬弃。这是因为,按照“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的内在逻辑,工夫的过程性使得被人们所自觉和呈现的本体具有了不断变化的性质,那抽象不变的本体就完全变成了一个主观设定,又如何规范具体的工夫?于是,理学建立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的性习合一之论,在沟通性与习的同时,又使二者处于空前尖锐的矛盾对立之中。它孕育着扬弃先验本体而走向实践创生论的思想契机。

四、明末清初理学批判与自我批判思潮中的实践创生论。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沿着王阳明的思路继续前进,发展了其就工夫说本体这一向度。

东林学派的顾宪成指出,不仅不学而能、不虑而知是良知、良能,学而能、虑而知也是良知良能。他说:

孟子把人性理解为以先验(所谓“不学而能”)而直觉(所谓“不虑而知”)形式存在着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以本能为人性。顾宪成把“不能而学”、“不知而虑”和“学而能”、“虑而知”都当作良知良能,不仅扩大了人性的内涵,而且使性体由先验给定的、限定性的存在,变成了向可能性、向后天的实践工夫敞开的存在。也就是说,本体为工夫提供了可能,而工夫把本体开展为现实。所以他又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一语,看个‘为’字,委是表工夫;看个‘可’字,却是表本体。”[7]这就把本体完全理解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而展开着的工夫则构成了人性的实质内容。他由此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惟知学,然后可以言性。”[7]其理论的真实意义,是通过把学知虑能输入人性之中而对先验人性论进行解构,使人性变成了以工夫为基础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黄宗羲也是就工夫说本体的。他直截了当地把本体与工夫的统一看作是以工夫为基础和主导的统一。他说:

无工夫而言本体,只是想象卜度而已,非真本体也。[8](p1473)。

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8](p9)。

如果说前者还只是强调本体对于工夫之依赖性的话,后者则直接扬弃了本体的先验性,把人性的实现落实到人后天的生活和实践中。与此同时,本体也在日进无疆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创生:“道体无穷尽,吾之功夫亦日进无疆。才操已至之心,便去道日远。”[9](《孟子师说》卷四)其理论的真实意义,是通过对于工夫的过程性的强调,赋予了本体随着工夫而日进无疆的历史性质。

王夫之的本体工夫论与黄宗羲如出一辙,更加强调人性的实践生成性及其过程性。其理论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他把人性理解为人的生存活动之理,认为人性的形成过程是以自然素质(“命”)为背景,心智能力发展(“权”)、情志选择(“情之所歆”)和环境习染(“习之所贯”)相互协调的过程:“生之初,人未有所权也,不能自取自用也,惟天所授,则皆其纯粹以精者矣。天用其化以与人,则固谓之命矣。已生以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自取自用,则因乎习之所贯,为其情之所歆,于是而纯疵莫择矣。”[11](p299)在生存活动中,人的生理、心理机能也好,人的道德品性也好,都处在日新月化之中,“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形受以为器,气受以为充,理受以为德”[10](p43)。这是一个“命日降,性日受”的性命交融并进、人性本质的不断的创生过程,“未死以前皆生也,皆降命受性之日也”[10](p43)。这种不断创生性正是人性与物性的根本不同之处,所谓“禽兽终其身以用天而自无功,人则有人之道矣。禽兽终其身以用其初命,人则有日新之命矣”[12](p133)。初生之际,人还只是具备了成为人的可能性(“初生而受性之量”);那些在生活历程中不断创造生成的,才是现实的人性(“日生而受性之真”),它“未成可成,已成可革”。如果把人性看作是受生之际就已完全定型而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人和器物就没有什么不同了:“谓生初之仅有者,方术家所谓胎元而已”,“为胎元之说者,其人如陶器乎?”[10](p43)。

其二,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阳明心学,都认为体善而用有善有恶,人都有善的共同本质而具体的人有善有恶。王夫之指出了这种先验人性论的理论困境:如果认为人性是善的,那么,人在后天的经验活动中就不会受不良因素的影响,那么,当一个人习恶成性的时候,他的善性到哪里去了?如果认为用有善有恶,而同时又坚持“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方法论原则,那么,这有善有恶之用倒反证了体的有善有恶,又怎么能有一个至善无恶的体呢?[11](p299)为此,王夫之更喜欢用“性―习”范畴而不是“本体―工夫”范畴来论述人的本质与人的经验活动之关系。因为,习与工夫不同,工夫始终是受本体规范、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活动,而习则是丰富多彩的生存活动,由习所建构起来的个体人性也必定是多种多样的。这一做法的重要意义,是突破了单一的道德人性论,有利于人们从多个不同层面去把握现实人性的丰富性,因此才有了后来的戴震从“欲”、“情”、“知”等不同层面对人性的全面探讨。

在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环境和教育(在传统教育哲学中相当于“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中就涉及到人、环境和教育的多重复杂关系。由于缺乏对有关教育哲学思想史的深入考察,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众多的教育学教科书在不断地重复着诸如“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等简单化命题。这些命题虽出自当代人之手,但未必能充分反映当代哲学和教育的最高理论成果,有些甚至尚未达到理学有关论述的思维深度。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虽然建立在抽象的本体论之上,但它对于性和习之统一性的强调、对于性和习相互规定的论辩,无疑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洞见,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有关教育哲学问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

[2]成中英.本体与诠释[c].北京:三联书店,.

[3]焦循.孟子正义:尽心上[m].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86.

[4]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m].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86.

[5]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小心斋札记[m].清光绪刊本.

[8]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1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0]王夫之.船山思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1]王夫之.船山全书:第2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2]王夫之.诗广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宋明理学课件

一、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主动探究。

充分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通过了解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评价宋明理学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这些是课标要求的知识点,而且对于加深以前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并有利于学习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宋明理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代的反映。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聆听教师的讲解,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搜集材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讨论可以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有些内容很抽象,有必要教师重点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对象:

高二文科班。

有一定的思维基础,特别是高二政治课已经开始学哲学部分,

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对儒学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理解。

四、课程资源:

《四书》等历史文化典籍;《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网络;朱熹等人的传记;多媒体。

五、策略与方法:

针对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的特点,采用设置情境、联系现实等策略并且综合运用讨论,讲解等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学习兴趣,从而突破难点。

六、过程与模式。

1、导入:提问中国古代朝代的顺序和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汉儒简单的天命观已经无法使其充分起到控制人心的作用,出现了危机,而佛教和道教也乘社会动荡之机兴起,威胁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这样可以是学生形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的基本认识。

2、理学兴起原因部分:主要通过提问分析和展示历史材料。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尽量自己得出结论,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

3、理学主要思想部分:根据预习的情况,让各小组学生自己归纳。讨论三个问题:理学与汉代儒学的区别;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4、理学评价部分:展示几段历史材料,让学生联系历史和现实进行讨论,辨证看待其历史影响。

5小结:让学生总结。回答什么是理学?主要观点是什么?怎么评价。

可以使学生对这节课形成整体认识。

模式:激趣探究,主动学习模式。

本课思辩性强,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这三个词都是介词。“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改用“对”,如:他对(对于)集体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十分地关心。但“对”和“对于”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当“对”含有“对待”“向”等意思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如:“老师对我就像对待她的亲生孩子一样”。“他对我说:‘你要当心啊!’”

其次,当“对”用在副词之后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如:“对事不对人。”

再次,“对”多用于口头语体,而“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于书面语体。

“关于”是限定、揭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范围的介词,有时可跟“对于”互换。如:“关于(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意见,没有谁不同意。”

但“对”和“关于”又有明显区别:

第一,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如:“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研究分析。”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如:“关于牵牛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第二,“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在句首。如“我对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非常清楚。”不能说成:“我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非常清楚。”

第三,“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单独作文章的题目,如:“关于人生观”“关于散文”。用“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多作状语,一般不能单独作文章的标题。

作者:魏艳琼。

宋明理学课件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

2.“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

3.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发表)。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4.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的标志性人物: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版序言),其长诗《神曲》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地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8.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条文,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

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因为从此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10.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2)英国开始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活动;(3)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

11.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年)标志着荷兰的“世界海霸”和“世界商霸”地位的丧失。

12.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英国打败法国,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大帝国地位。从此,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

13.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该事件说明法国人民在资产阶级的号召下开始用暴力向封建专制统治势力发起进攻,而巴士底狱恰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物。

14.法国从传统的臣民社会跨入近代的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1791年宪法。该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标志着“法治”取代了“人治”。

15.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热月政变”是结束过时的雅各宾派“恐怖政策”,恢复和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转折点。

1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形成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1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8.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该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正式独立。

19.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着亚洲觉醒。主要指出现了新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2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标志: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只有形成了世界市场,经济危机才会扩展到全世界,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21.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一书,标志着自由主义的产生,也标志着欧洲经济政策由传统的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转变。该书主要内容是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主张放任自由,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的法则。

2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主要是指产业技术的革命,“珍妮纺妙机”的出现表明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它说明大机器生产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宋明理学教案

[摘要]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一直是教与学的双重难点,但本课既是全书重点之一,对于文化史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课标和教师用书的指导,在参考若干教学资料之后,笔者对本课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

人民版《宋明理学》一课,是新教材必修三中的教学难点之一,其难度笔者感觉可以归纳为“难讲,难懂,难体会”三个方面。“难讲”表现在教师本身对于宋明理学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如果不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的话,只靠教材难免有“现学现卖”之嫌;“难懂”表现在本课所包含的一些哲学思想内涵较为深刻,而学生又没有储备足够多的材料足以支撑对这些哲学观点的理解,学起来容易“找不着北”;“难体会”表现在本课的历史背景和哲学观点距离学生太远,学生不能很好地与教材和教师产生知识共鸣,学起来兴趣不高。

但《宋明理学》一课,既是全书重点之一,又是本专题的核心,对于文化史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的教学思路作一粗浅的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专题整体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本专题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精华的概要讲述,学生在学完本专题后,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主要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2]p2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这一板块的内容,学生通过初中教材的学习,只能形成对儒学很简单的认识,甚至形成“儒学等于孔子、等于论语”等错误的认识,根本无法将儒家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联系起来,更不要谈分析其演变过程了!而在本专题学习完毕之后,还要与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三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等专题进行比较学习,更是难度的提升。

二、本课教学思路及其重要性。

《宋明理学》一课中讲授的宋代、明代理学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离学生的距离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都很遥远,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和概念。由于教材衔接的缺陷,无论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之前学过的课程中只有极个别知识点能够给本课内容的学习提供支撑,直接造成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资料太少甚至不掌握任何资料,使本课的学习几乎成为空中楼阁。既然本课的课标要求为“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p14高考考纲对于本课的要求为“宋明理学”[5]p138,所以笔者认为,本课在讲授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两大问题:首先,如何将之前学过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与本课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思想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其次,如何灵活运用学生现有的、十分有限的哲学理解和思辨能力,结合教师通俗化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朱熹、王阳明等哲学家的哲学观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体会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本教材的教授时间普遍是高二上半学期,而同时期政治课教授的内容是所谓的“文化领域”,基本的哲学内容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刚接触本课的学生好比一张白纸。白纸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从头开始为学生这幅画卷做一个好的开端,而无需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但白纸的劣势也在于此:这个开端只能凭借教师一人之力完成,由于学生没有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必然不会太好。所以,本课内容学生容易学得一头雾水,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作为本专题核心就会出现偏离,前后的知识的连续性会遭到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到本专题的整体学习效果。

三、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标题:专题一三宋明理学。

学情分析:经过高一对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对专门史这种编撰体例做到了基本适应,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但由于学生现阶段掌握的关于本课的资料太少,而且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尚需锻炼,由于本课内容本身的原因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理解本课的哲学思想,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列表形式加以区分。也可以各有详略,重点介绍一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同学们,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先秦和汉代儒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有什么样的思想呢?(生甲:春秋时期是孔子,儒学的开创者,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和礼,要求德治;教育思想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生乙:战国时期有孟子和荀子,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还有性善论、仁义礼智等;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还认为人应当不断学习进而把握礼)(生丙:汉代有董仲舒,主要思想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独尊儒术)。

(二)新课导入:本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必修三专题一的第三节:《宋明理学》。所谓理学,本质上还是儒学,但他是儒学发展之后的究极形态,汉代董仲舒将儒学变成了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宋明理学将儒学维护专制统治的功能推向顶峰。

来看这幅《三教图》,图中三人分别是谁?(生: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说的没错!此三人坐而论道,有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存在吗?(生:不存在,因为这三人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此图为明代丁云鹏所做,这是一幅想象作品,你们懂的。

那么这幅作品反映出的,正式本课要讲的“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

既然说《三教图》能反映出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我们能从图中看到哪些信息呢?(生:三个人分别代表三种思想,孔子代表儒家、老子代表道家、释迦牟尼代表佛教)为何作者要让不可能坐在一起的三个坐在一起呢?(生:作者认为三种思想有共同点)。

大家认为这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三个人代表三种思想,说得没错,但我要纠正的是,图中的“老子”所代表的的并非道家思想,而是道教思想;作者让这老哥仨坐一起,想说的是当时三教并存并逐渐融合的情况。

这三种思想中,儒家思想为孔子所创,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这个无需多说。道教思想产生于东汉,相传为张陵所创,后来张陵在道教中被奉为张天师,道教思想脱胎于道家思想,主要讲究修身养性、炼丹服药、追求长生不老,奉老子为最高教主,称作太上老君。佛教产生于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时传入我国,主要讲究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追求来世幸福。三种思想在中国并存并互相影响。

(三)新课讲授:那么三教并存和理学的产生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先从魏晋时期儒学的困境说起。

一、儒学的困境与复兴。

儒学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大家再看《三教图》中谁的位置最显眼啊?(生:孔子)为什么呢?(生:因为儒家思想是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不仅是当时,从汉代“独尊儒术”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儒学基本上一直是正统思想。

那么既然是正统,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为何又会陷入困境呢?(生:道教和佛教的冲击)说得好!那么这次困境是儒学发展中首次遭遇困境吗?(生:不是,这已经是历史上儒学第二次陷入困境,上一次是秦代的“焚书坑儒”)没错,然后汉代学神董仲舒让儒学原地满血复活,并且与当时的土豪汉武帝做了朋友,让儒学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但是问题在于,三教并存的局面在东汉初年就已经出现,但是儒学受到严重冲击却是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原因是什么?(生:佛教和道教在那个时候才流行)这里没有说到根本。我们都知道“文化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佛教和道教在魏晋时期的流行一定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让其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依赖的是皇权的支持。东汉末年分三国,皇权被严重削弱,依赖皇权支持的儒学的权威性必然削弱。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分裂必然带来战乱,百姓在物质追求方面得不到满足必然就会追求精神满足。当时的儒家、佛教和道教,哪个能给百姓带来精神满足?显然是佛、道。有此可见,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虽然让其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但是却没有深入到百姓心中,没有成为社会信仰。佛、道两教在百姓中的快速传播使儒学失去了群众基础,所以受到严重的冲击。

唐代杜牧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此多的数量可见当时佛教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我们可以将“儒学的困境”总结为: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儒学权威性被削弱,遭受了佛、道两教的严重冲击,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儒学依旧是正统思想,众多从小读《论语》、《孟子》长大的儒生们面对这种情况,简直不能忍!所以他们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大家想一想当时的学者复兴儒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生:因为儒学的困境主要是佛、道两教造成的,所以儒学应该在理论上和佛、道两教展开辩论,扩大影响!)说得好,采用论战的方式!还有同学要补充的吗?(生:我认为佛、道两教之所以能冲击儒学,主要是因为信徒众多,而儒学受众面太小。所以儒学要想复兴就要增加受众面,深入到百姓心中,成为社会信仰!)补充的很到位!大家别忘了那个年代读书不容易,可是当和尚、当道士与读书与否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儒学的门槛太高导致受众面太小。其实简单说就是儒、佛、道这三家在争夺用户群的问题。儒学要想复兴,就必须争取到更多的用户!

这次复兴运动从唐中期持续到北宋,咱们先说唐代。

唐代的儒学复兴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有着怎样的思想?根据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切换幻灯片,展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

好,来验收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唐代的儒学复兴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生:韩愈和李翱)韩愈有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生:激烈的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大家有没有觉得哪里别扭?(生: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这里别扭,儒家是仁,道家是道,二者为何混为一谈?)的确别扭!但是韩愈是故意的!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生:韩愈意在用儒家的仁来压制道家的道)正解!咱们刚才说了要想复兴儒学就要争夺用户群,怎么能让用户不信道教而信儒家呢?就要让用户觉得儒家比道教好!所谓“道统”就是道的统一点,最高的道,可以理解为“桶”,儒家的“桶”可以把道教的“道”装进来!你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更有!快到桶里来!(生:你才到桶里去!)(笑……)。

李翱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同样道理,孔子有“道”吗?没有,但是这里这样说是为了压制道教。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儒家在逐渐吸收道教的思想。

到了宋代,复兴运动走向高潮!北宋的士大夫们主要提出哪些思想?(生: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最终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他们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尊王攘夷”是指维护王权防范少数民族侵略,当年齐桓公就靠着这个口号当上了春秋第一任霸主!这里再提“尊王攘夷”矛头应该指向的是佛教和道教了。宋代批评唐代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有没有道理?(生:有,武则天、杨国忠、李林甫等)尤其唐玄宗强行把自己的儿媳妇改成自己的媳妇,这种乱伦行为在宋代士大夫们眼中这简直就是畜生!而唐代最后也亡于藩镇割据,藩镇是唐代设立的用来守卫边塞的特殊行政区划,大多出现在边境,藩镇的长官称“节度使”,掌握有藩镇内的军政财等大权,相当于“土皇帝”,掀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曾经是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引发叛乱。在宋代士大夫眼中这是不遵守君臣伦理导致的。

唐代灭亡的教训历历在目,宋代统治者当然不想重蹈覆辙,而士大夫们提出要避免分裂就要加强中央集权,就要复兴儒学,也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和时代要求安定的潮流。

儒学复兴运动取得那些成果?(生: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分为逐渐形成。)忠孝、廉耻这些不正是儒家所强调的吗?所以儒学复兴运动至此取得辉煌的成果,理学也应运而生。

儒学复兴的实质是儒学也要像佛、道两家一样,不仅有官方正统地位,还要成为社会信仰,成为人们心中唯一正确的、包含宇宙万物及人间社会的信仰体系。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与唐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二者有什么共同点?(生:吸收了其他思想)很好!董仲舒改造儒学吸收了法家和道家思想,唐代韩愈改造儒学吸收道教思想。另外一个共同点是都争取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在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体下,无论哪种思想,必须要获得当时统治者的支持才能快速发展,董仲舒和宋代士大夫们都从维护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出发争取了当时的统治者。

儒学复兴所需的必备的条件可以总结为:吸收其他思想使儒学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争取到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儒学复兴的成果是从先秦的民间思想上升为汉代的官方正统思想再上升为宋明的社会信仰。

二、北宋五子。

方才说到理学在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是儒学的究极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维护专制统治。理学的开创者是北宋五子,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思想呢?根据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切换幻灯片,展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

好,来验收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生: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周敦颐大家熟悉,《爱莲说》都学过吧!周敦颐也是一代大儒,历史上尊称为周子。周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和韩愈说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是一个道理,使儒学融合道教思想同时打击道教思想。

(生: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邵雍历史上尊称为邵子,周子和邵子都在试图用“理”来解释宇宙规律,把“理”上升为世间万物的本源和运行规律。

(生: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天、道、性、心这些概念大家知道就好,这里请大家注意张载开创了“气学”,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材料,主要有金木水火土五中存在形态,都是看得见摸得到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气”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而“理”就是意识。张载认为有“气”才有“理”,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书上说张载属于唯物主义的代表。

(生: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我们在遇到一些不符合常理的事时常会说“天理何在”!“天理”即是万事万物必须遵守的规律,天理的核心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将天理与儒家思想划了等号。

宋明理学的兴起论文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思辨性最强、体系最完整、最具现代哲学意味的一次哲学思潮。宋明理学的兴起迎合了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历史趋势和唐宋以来社会对儒学复兴和儒家伦理道德权威的重建的历史要求,对宋明及其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重建伦理道德权威的两种思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本文试从历史角度考察宋明理学的兴起原因,并以朱陆之辩为切入点分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宋明理学(又称宋明道学)的兴起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它一方面迎合了唐宋以来混乱的社会局面和思想状态对儒学复兴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回应了佛道两教对传统儒学社会地位的冲击。理学的兴起与迅速发展给宋明及其以后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宋明理学的主题是重建儒家伦理道德在社会思想界的宗元地位。在这个主题下理学内部存在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种发展思路。两种思路宗旨虽同,而在方法上却产生了分歧。朱陆之辩正是此两种思路的一次全面较量。

8世纪末至9世纪初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本来十分强盛的唐王朝开始衰落,各地拥兵自重的藩镇形成了枝大于干的局面。这种政治权威失重的状态又连锁地引起了社会思想界的混乱:传统儒家伦理规范好像失去了对社会思想控制的主动权,失去了往日不言而喻的权威。这种思想混乱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北宋初期。10世纪60年代后,经过南杀北伐,北宋政府大体上恢复了中国统一的局面。然而经历了长时间的混乱无序状态,社会思想却很难一下子就回到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就给儒学的复兴提供了历史契机。

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和冲击是宋明理学兴起的另一重要原因。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和道教在与儒家的冲突、协调与适应过程中一直在侵蚀着主流儒学的领地。佛教在南北朝之后中国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至六祖慧能顿悟派禅宗取得胜利时它已在中国思想界稳稳地扎下了根。虽然中国化的佛教吸收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与术语去迎合中国民众的心理,但其出世的宗旨仍与儒家的入世精神相去千里。与此同时,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开始依附经典和借用佛教的一些术语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唐王朝时期一度还被尊为国教。佛道这样的广泛流行和中央的一再亲近佛道的行为无疑给保守的儒家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儒学已经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了,否则就难以继续生存。

以上两个因素都是宋明理学兴起的外在原因,而由此引发的重建儒家伦理道德权威的要求才是推动儒学变革的内在动力。自两汉以来,尽管儒学一直经历了重重磨难和数次改头换面,但其社会伦理道德宗元的地位却是愈加巩固。长期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国家、社会权威建立的思想基础。儒家的价值规范、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化形式化的礼学体系一直是不容置疑的。而在唐宋时期由于思想混乱和佛道流行却导致了人们开始对传统儒家缺少系统的本体论证支持的方法论思想产生了怀疑。而传统儒学面对怀疑情绪却无从应对。问题摆在了宋明知识分子面前:怎样消除人们心中的疑问去恢复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权威?解决问题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对传统的伦理规范和观念进行系统化地论证。宋明的思想者勇敢地担负起了重建时代精神、重新构筑人们伦理价值世界的重任,理学应运而生了。

二、理学要解决之中心问题――重建伦理道德的宗元地位。

“天人合一”思想一直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范畴。天人相通,由天道而及人性正是儒家发展其伦理道德的思路:由天道的不证自明而及于人性本善的不证自明,从而至于伦理道德规范的不证自明。但是在儒家学说的发展史上,关于“性与天道”的论证一直相当薄弱,对道德学说所依据的终极真理的论证十分稀少,有的只是只言片语和浅尝辄止。伦理道德学说的合理性其实需要一种可以言说的系统理论和价值基础的支持,可历史上儒者一直把它作为现实的肯定的'不证自明的价值基础。但是当它受到外来的佛道两教及其他思想的冲击时,儒者却拿不出更好的理论去解释“为什么是不可论证的真理”时,人们就会怀疑其可靠性:凭什么道德是社会价值的唯一尺度?失去了稳定知识判断前提和价值基础的人就会追问反思。这种追问反思曾经给佛道留下了生存空间,使得关于终极真理的论述和关于人性本原的论证成了儒者十分尴尬而其他思想十分活跃的领地。

这种追问与反思也是儒学复兴和权威重建的起点。从中唐韩愈李翱的“道统论”、“复性说”的提出一直到北宋五子再到朱熹陆九渊,儒家学者一直试图在思路上超越道德与秩序,追问其背后的根源。他们重新诠释了“性与天道”的问题,引入了许多佛道思想资源,对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基础给予了系统的本体论证和方法论证。宋儒逐渐地确立和明确了“性”、“理”、“心”、“情”等一整套观念,核心是将过去合理性的依据从“天”转向“人”,把人的本性“善”作为不证自明的本原与“天道”相通,确立一种贯通天人的绝对真理,从而恢复伦理道德学说的形而上地位。宋儒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建立起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周密的论证,但理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内部也出现了论争。

三、理学发展中的两种思路。

其实在宋明理学诞生之初其内部就一直存在着争论。被公认为是理学奠基人的二程兄弟的思想就各自代表着一种不同的思路。程颢从孟子思想中阐发了“仁”的观念,推崇“吾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在他看来,人必须了解到人与万物本原为一的道理,然后他所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个“理”放在心中,就会诚实地遵从这个道理。而程颐则通过《易传》发挥了“理”的概念。他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外在的超越的“天理”,人们需要身体力行地去体会从而践行这个外在的“理”。两兄弟看似细微的差别却成了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分歧的开端。

真正把“理”和“心”的区别发展到极致的是朱熹和陆九渊。淳熙三年(1175年)朱熹和陆九渊兄弟在江西上饶鹅湖寺展开了一场辩论,这就是有名的“鹅湖之会”。朱陆二人的分歧在辩论中全面爆发。正如与会的朱亨道在《象山年谱》中所言:“鹅湖之会,谈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1]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辩论不欢而散。朱亨道之言的确涉及了朱陆二人在教人修养方法上的分歧。而在此背后却隐藏着程朱与陆王两种思路的全部差异。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是大家熟知的一句名言,但却有“行成于思而毁于惰”的版本出现,笔者通过查找各种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随”与“惰”孰是孰非的问题进行了一番考校后,认为“惰”是“随”之误写.

作者:林雅芳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刊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英文刊名:modernchinese年,卷(期):2008“”(9)分类号:h1关键词:随惰韩愈

宋明理学教案

知识与能力。

知道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培养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认识到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以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理学的评价,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社会背景,认识到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培养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提高自身修养。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代儒学的发展变化,(展示课件:春秋至汉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和所学,归纳儒学地位的变化。

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秦朝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关注儒学在汉代以后的发展,“第2课宋明理学”。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理学的概念。

一、理学的概念和代表人物(板书)。

教师展示图片及文字材料: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三》,第7页。

师:根据材料,在把握理学这个概念的时候要注意请两点:第一,理学本质上说就是儒学,它一方面以儒学为基础,一方面是对儒学的发展。第二,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师:请你们根据图片思考,理学有哪些派别?其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

生:宋明理学主要有两个派别,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有陆九渊和王阳明。

师:很好。但还要注意两点:第一,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明朝的王阳明。

1.概念:(板书。注意两点)。

2.派别及代表人物(板书。注意各自集大成者)。

过渡语:吸取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儒学,为什么还会要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呢?我们来探究理学产生的背景。

展示课件:探究问题:理学产生的背景。

图1?河南洛阳白马寺?????????图2?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师:我们先来看这两幅图片。图1是白马寺,它说明了什么现象?

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生:东汉。

师:自东汉末年开始,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动荡和分裂的环境之中,随后就有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动荡。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佛教和道教的流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接着看材料。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

师:大家都信宗教了,这会对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师:看来理学产生的第一个背景,我们已经找到了。

3.儒学产生的背景(板书)。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广泛流传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板书)。

过渡:展示课件:

《三教图》(明?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生:“三教合一”。

师:正是在这样的思潮下,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当然三者是相互吸收的。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板书)。

展示材料:

材料:古代中国所有的王朝,都是曾经借助一系列的仪式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这叫“奉天承运”。宋初,在经历五代纷乱,权威失控,又看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斧声烛影,人们又如何确信这是一个拥有合理性合法的政府呢?所以不仅要采用一系列的礼仪,更需要一系列的思想文化策略。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师:通过这段材料,我们还会发现理学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

生:维护统治的需要。

(3)历经社会动荡、北宋统治者需要重建伦理纲常来维护统治(板书)。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二、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板书)。

展示材料:

材料一:“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朱子。

师:材料中的“生物之本也”告诉了我们理学的第一个观点是什么?

生:理是万物的本源。

生:唯心主义。

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

师:这个仁义礼智和君臣父子是先秦儒家强调的人之伦理,那朱熹在强调什么也是天理?

生:人的伦理道德。

师:那么,当人的欲望和伦理道德相违背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

生:存天理,灭人欲。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理学在人的伦理道德和欲望之间,很明显地看重什么?

生:伦理道德。

师:我们能否看出理学中包含了佛教的思想呢?

生:能。因为佛教强调六根清净,克制七情六欲。

师:很好。同样,强调伦理道德,社会秩序也符合了谁的需要?

生:统治者。

师:很好。通过这些材料和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理学再次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继续处于东方不败的地位。所以,到了南宋以后,理学再次被称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甚至影响到了海外。

师:那么,理学家认为如何才能很好的克制欲望呢?

展示材料: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师:这里的“格”,就是探究的意思,“格物”,就是探究物体。为什么要来“格物”呢?

生:获得道理。

宋明理学课件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兴起和发展、影响以及重要的代表人物,共分三个部分: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评价。

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认识历史的能力,但由于本课理论水平较高,较多概念理解难度较大,加上学生对宋明理学了解较少,因而学习有一定困难。因此引导学生课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如上网搜索资料、查阅相关思想哲学书籍、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教学问题去预习,这对本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能力与方法。

识记三教合一的表现、宋明理学两大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理解理学兴起的背景、理学的概念、格物致知的含义、理学所反映的哲学思想。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关于世界本原的看法、求理方法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其发展脉络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儒学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博大精深思想体系,了解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程朱理学的哲学思想、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以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师生的交互讨论为辅。

教学用具:

采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要求每个历史学习小组利用网络收集三教合一的含义,理学的概念,程朱、陆王的主要思想,各组进行讨论、归纳,准备上课交流。

带着老师事先设计的问题预习课本,思考课后的习题“阅读与思考”和“自我测试题’’。

二、导入新课。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该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指哪些?其主要代表的儒学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中处于重要发展地位的宋明理学到底有哪些内容?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宋明理学?由此导入新课。

三、教学结构。

(一)三教合一_____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一。

1、“三教合一”历史的背景。

(1)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2)儒学出现了危机。

2、“三教合一”表现。

(1)互相吸纳渗透。

(2)许多知识分子兼修儒学、道学或三教兼修。

(3)儒学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程朱理学的兴盛。

(1、1)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1、2)儒、道、佛“三教合一”

(1、3)新儒学面临的问题。

(1、4)宋代的“重文”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

(2)程朱理学的形成。

(3、1)理学的概念。

(3、2)“理”的概念;。

(3、3)把握“理”的途径:格物致知。

(4)程朱理学的影响、统治地位的确立、评价。

2、陆王心学的发展。

(1)陆九渊心学兴起的原因和主要思想。

(1、1)原因:对程朱理学认知方式的否定。

(1、2)主要思想:“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发明本心”以求理;。

(2)王阳明心学兴起的背景及其主要思想。

(2、1)原因:程朱理学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社会动荡不安。

(2、2)主要思想:“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1)影响:宋明理学对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并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师生互动。

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之一。

课堂设问一:三教合一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

课堂设问二:佛教和道教为什么会迅速传播?儒学为什么会出现危机?

提示: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的因果轮回和道教的修炼养生的思想;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受到怀疑。

课堂设问三:三教合一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三教相互吸纳渗透;许多知识分子兼修儒、佛或三教并修;儒学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三教图的图片和相关文字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

提示:三教合一;儒学的发展受到佛道哲学思想的影响。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三教合一的背景和表现的理解。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的兴起和陆王心学的发展。

1、宋代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课堂设问一:宋代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提示:宋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儒、道、佛“三教合一”;新儒学面临的问题;宋代的“重文”的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

课堂设问二: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有哪两大流派?

提示: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设计意图:理解并掌握“理学”的概念,了解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

两大流派_____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程朱理学的兴盛。

(1、1)程朱理学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课堂设问:什么是“理”?程朱理学是怎样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的图片,并作简单介绍。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感性理解。

(1、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课堂提问一: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有哪些?通过何种途径把握“理?

提示: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格物致知。

课堂提问二: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提示:两者都强调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研究来求取真理。但是在对于所求得的“理”的认知方面,两者又有区别。理学家讲求的“理”,作为万物的根源而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格物致知”要获得的,是这一先验性存在并且亘古不变的“理”。而“实践出真知”要取得的是一种与实践并行并展的真理性知识,并不固定而是出于发展之中。即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这一理论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设计意图: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历史事物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区别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是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有'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昨夜,这些“中国的脊梁”一个个从荧屏上向观众走来。

虽然屈原用生命做最后的抗争,也未能挽回楚国覆亡的命运;文天祥拼尽全力也没能挽救垂死的南宋;死谏自杀的司马直亦没能拯救东汉的朝廷;“五壮士”失去生命也没能留住大明的江山。但是他们却如颗颗闪亮的明珠,高悬在历史的天空,给后人以榜样、以激励、以启迪。他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气和担当,奉行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理念,演绎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故事。推动者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进步,才使伟大的中华民族“清气满乾坤”。

诚然,许多“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君子下场悲壮,然而,他们的悲壮却在印证着统治者的腐朽和黑暗。对此,已成历史人物的诸葛亮道出了原委,可谓一针见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总结的是前朝兴衰的原因,阐述了忠奸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倾颓”的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没成想,刘禅不听,不去亲近董允、姜维这样的“贤臣”,而去亲近黄皓这样的“小人”,结果是国破家亡,成了阶下囚,葬送了蜀汉江山。而他的老子刘备,当年以“织席贩履”为生,却因亲“贤人”――先是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又“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建立了蜀国,当上了皇帝。一语成谶,诸葛亮竟提前把蜀汉的兴亡作了“总结”,亦是历史兴衰、朝代更替的总结。

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个政党从诞生之日至今,就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锋模范:方志敏、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杨善洲……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奉献出了全部的智慧和鲜血。我们党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先锋模范凝聚在一起,团结起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让党的事业充满生机呢?以史为鉴,就是那句话,“亲贤臣”,习近平给出了答案,他曾指出“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他不断强调用人的风向标作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因为习近平悟透了历史这本教科书,深深的懂得“自古忠奸如冰碳”道理,忠臣良将自古为国家之金梁玉柱,奸臣妄贼从来是社稷之蛀虫硕鼠。忠多奸少则国兴,忠寡奸众则国衰。他也曾告诫官员交友的原则:“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与君子交往,既利己,又利国利民。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领导干部当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谨记习近平的用人观和交友观,把一批批愿意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的仁人志士聚集在党内,团结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宋明理学的兴起论文

[摘要]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一直是教与学的双重难点,但本课既是全书重点之一,对于文化史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课标和教师用书的指导,在参考若干教学资料之后,笔者对本课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

人民版《宋明理学》一课,是新教材必修三中的教学难点之一,其难度笔者感觉可以归纳为“难讲,难懂,难体会”三个方面。“难讲”表现在教师本身对于宋明理学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如果不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的话,只靠教材难免有“现学现卖”之嫌;“难懂”表现在本课所包含的一些哲学思想内涵较为深刻,而学生又没有储备足够多的材料足以支撑对这些哲学观点的理解,学起来容易“找不着北”;“难体会”表现在本课的历史背景和哲学观点距离学生太远,学生不能很好地与教材和教师产生知识共鸣,学起来兴趣不高。

但《宋明理学》一课,既是全书重点之一,又是本专题的核心,对于文化史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的教学思路作一粗浅的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专题整体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本专题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精华的概要讲述,学生在学完本专题后,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主要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2]p2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这一板块的内容,学生通过初中教材的学习,只能形成对儒学很简单的认识,甚至形成“儒学等于孔子、等于论语”等错误的认识,根本无法将儒家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联系起来,更不要谈分析其演变过程了!而在本专题学习完毕之后,还要与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三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等专题进行比较学习,更是难度的提升。

二、本课教学思路及其重要性。

《宋明理学》一课中讲授的宋代、明代理学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离学生的距离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都很遥远,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和概念。由于教材衔接的缺陷,无论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之前学过的课程中只有极个别知识点能够给本课内容的学习提供支撑,直接造成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资料太少甚至不掌握任何资料,使本课的学习几乎成为空中楼阁。既然本课的课标要求为“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p14高考考纲对于本课的要求为“宋明理学”[5]p138,所以笔者认为,本课在讲授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两大问题:首先,如何将之前学过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与本课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思想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其次,如何灵活运用学生现有的、十分有限的哲学理解和思辨能力,结合教师通俗化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朱熹、王阳明等哲学家的哲学观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体会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本教材的教授时间普遍是高二上半学期,而同时期政治课教授的内容是所谓的“文化领域”,基本的哲学内容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刚接触本课的学生好比一张白纸。白纸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从头开始为学生这幅画卷做一个好的开端,而无需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但白纸的劣势也在于此:这个开端只能凭借教师一人之力完成,由于学生没有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必然不会太好。所以,本课内容学生容易学得一头雾水,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作为本专题核心就会出现偏离,前后的知识的连续性会遭到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到本专题的整体学习效果。

三、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标题:专题一三宋明理学。

学情分析:经过高一对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对专门史这种编撰体例做到了基本适应,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但由于学生现阶段掌握的关于本课的资料太少,而且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尚需锻炼,由于本课内容本身的原因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理解本课的哲学思想,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列表形式加以区分。也可以各有详略,重点介绍一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同学们,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先秦和汉代儒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有什么样的思想呢?(生甲:春秋时期是孔子,儒学的开创者,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和礼,要求德治;教育思想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生乙:战国时期有孟子和荀子,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还有性善论、仁义礼智等;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还认为人应当不断学习进而把握礼)(生丙:汉代有董仲舒,主要思想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独尊儒术)。

(二)新课导入:本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必修三专题一的第三节:《宋明理学》。所谓理学,本质上还是儒学,但他是儒学发展之后的究极形态,汉代董仲舒将儒学变成了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宋明理学将儒学维护专制统治的功能推向顶峰。

来看这幅《三教图》,图中三人分别是谁?(生: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说的没错!此三人坐而论道,有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存在吗?(生:不存在,因为这三人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此图为明代丁云鹏所做,这是一幅想象作品,你们懂的。

那么这幅作品反映出的,正式本课要讲的“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

既然说《三教图》能反映出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我们能从图中看到哪些信息呢?(生:三个人分别代表三种思想,孔子代表儒家、老子代表道家、释迦牟尼代表佛教)为何作者要让不可能坐在一起的三个坐在一起呢?(生:作者认为三种思想有共同点)。

大家认为这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三个人代表三种思想,说得没错,但我要纠正的是,图中的“老子”所代表的的并非道家思想,而是道教思想;作者让这老哥仨坐一起,想说的是当时三教并存并逐渐融合的情况。

这三种思想中,儒家思想为孔子所创,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这个无需多说。道教思想产生于东汉,相传为张陵所创,后来张陵在道教中被奉为张天师,道教思想脱胎于道家思想,主要讲究修身养性、炼丹服药、追求长生不老,奉老子为最高教主,称作太上老君。佛教产生于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时传入我国,主要讲究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追求来世幸福。三种思想在中国并存并互相影响。

(三)新课讲授:那么三教并存和理学的产生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先从魏晋时期儒学的困境说起。

一、儒学的困境与复兴。

儒学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大家再看《三教图》中谁的位置最显眼啊?(生:孔子)为什么呢?(生:因为儒家思想是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不仅是当时,从汉代“独尊儒术”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儒学基本上一直是正统思想。

那么既然是正统,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为何又会陷入困境呢?(生:道教和佛教的冲击)说得好!那么这次困境是儒学发展中首次遭遇困境吗?(生:不是,这已经是历史上儒学第二次陷入困境,上一次是秦代的“焚书坑儒”)没错,然后汉代学神董仲舒让儒学原地满血复活,并且与当时的土豪汉武帝做了朋友,让儒学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但是问题在于,三教并存的局面在东汉初年就已经出现,但是儒学受到严重冲击却是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原因是什么?(生:佛教和道教在那个时候才流行)这里没有说到根本。我们都知道“文化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佛教和道教在魏晋时期的流行一定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让其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依赖的是皇权的支持。东汉末年分三国,皇权被严重削弱,依赖皇权支持的儒学的权威性必然削弱。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分裂必然带来战乱,百姓在物质追求方面得不到满足必然就会追求精神满足。当时的儒家、佛教和道教,哪个能给百姓带来精神满足?显然是佛、道。有此可见,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虽然让其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但是却没有深入到百姓心中,没有成为社会信仰。佛、道两教在百姓中的快速传播使儒学失去了群众基础,所以受到严重的冲击。

唐代杜牧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此多的数量可见当时佛教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我们可以将“儒学的困境”总结为: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儒学权威性被削弱,遭受了佛、道两教的严重冲击,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儒学依旧是正统思想,众多从小读《论语》、《孟子》长大的儒生们面对这种情况,简直不能忍!所以他们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大家想一想当时的学者复兴儒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生:因为儒学的困境主要是佛、道两教造成的,所以儒学应该在理论上和佛、道两教展开辩论,扩大影响!)说得好,采用论战的方式!还有同学要补充的吗?(生:我认为佛、道两教之所以能冲击儒学,主要是因为信徒众多,而儒学受众面太小。所以儒学要想复兴就要增加受众面,深入到百姓心中,成为社会信仰!)补充的很到位!大家别忘了那个年代读书不容易,可是当和尚、当道士与读书与否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儒学的门槛太高导致受众面太小。其实简单说就是儒、佛、道这三家在争夺用户群的问题。儒学要想复兴,就必须争取到更多的用户!

这次复兴运动从唐中期持续到北宋,咱们先说唐代。

唐代的儒学复兴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有着怎样的思想?根据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切换幻灯片,展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

好,来验收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唐代的儒学复兴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生:韩愈和李翱)韩愈有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生:激烈的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大家有没有觉得哪里别扭?(生: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这里别扭,儒家是仁,道家是道,二者为何混为一谈?)的确别扭!但是韩愈是故意的!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生:韩愈意在用儒家的仁来压制道家的道)正解!咱们刚才说了要想复兴儒学就要争夺用户群,怎么能让用户不信道教而信儒家呢?就要让用户觉得儒家比道教好!所谓“道统”就是道的统一点,最高的道,可以理解为“桶”,儒家的“桶”可以把道教的“道”装进来!你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更有!快到桶里来!(生:你才到桶里去!)(笑……)。

李翱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同样道理,孔子有“道”吗?没有,但是这里这样说是为了压制道教。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儒家在逐渐吸收道教的思想。

到了宋代,复兴运动走向高潮!北宋的士大夫们主要提出哪些思想?(生: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最终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他们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尊王攘夷”是指维护王权防范少数民族侵略,当年齐桓公就靠着这个口号当上了春秋第一任霸主!这里再提“尊王攘夷”矛头应该指向的是佛教和道教了。宋代批评唐代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有没有道理?(生:有,武则天、杨国忠、李林甫等)尤其唐玄宗强行把自己的儿媳妇改成自己的媳妇,这种乱伦行为在宋代士大夫们眼中这简直就是畜生!而唐代最后也亡于藩镇割据,藩镇是唐代设立的用来守卫边塞的特殊行政区划,大多出现在边境,藩镇的长官称“节度使”,掌握有藩镇内的军政财等大权,相当于“土皇帝”,掀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曾经是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引发叛乱。在宋代士大夫眼中这是不遵守君臣伦理导致的。

唐代灭亡的教训历历在目,宋代统治者当然不想重蹈覆辙,而士大夫们提出要避免分裂就要加强中央集权,就要复兴儒学,也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和时代要求安定的潮流。

儒学复兴运动取得那些成果?(生: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分为逐渐形成。)忠孝、廉耻这些不正是儒家所强调的吗?所以儒学复兴运动至此取得辉煌的成果,理学也应运而生。

儒学复兴的实质是儒学也要像佛、道两家一样,不仅有官方正统地位,还要成为社会信仰,成为人们心中唯一正确的、包含宇宙万物及人间社会的信仰体系。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与唐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二者有什么共同点?(生:吸收了其他思想)很好!董仲舒改造儒学吸收了法家和道家思想,唐代韩愈改造儒学吸收道教思想。另外一个共同点是都争取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在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体下,无论哪种思想,必须要获得当时统治者的支持才能快速发展,董仲舒和宋代士大夫们都从维护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出发争取了当时的统治者。

儒学复兴所需的必备的条件可以总结为:吸收其他思想使儒学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争取到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儒学复兴的成果是从先秦的民间思想上升为汉代的官方正统思想再上升为宋明的社会信仰。

二、北宋五子。

方才说到理学在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是儒学的究极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维护专制统治。理学的开创者是北宋五子,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思想呢?根据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切换幻灯片,展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

好,来验收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生: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周敦颐大家熟悉,《爱莲说》都学过吧!周敦颐也是一代大儒,历史上尊称为周子。周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和韩愈说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是一个道理,使儒学融合道教思想同时打击道教思想。

(生: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邵雍历史上尊称为邵子,周子和邵子都在试图用“理”来解释宇宙规律,把“理”上升为世间万物的本源和运行规律。

(生: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天、道、性、心这些概念大家知道就好,这里请大家注意张载开创了“气学”,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材料,主要有金木水火土五中存在形态,都是看得见摸得到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气”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而“理”就是意识。张载认为有“气”才有“理”,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书上说张载属于唯物主义的代表。

(生: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我们在遇到一些不符合常理的事时常会说“天理何在”!“天理”即是万事万物必须遵守的规律,天理的核心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将天理与儒家思想划了等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