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13篇)

时间:2023-12-09 15:51:46 作者:纸韵

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教案模板,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范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情境与有关旧知识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过程与方法: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全校师生一共捐款1806元。三(3)班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共捐人民币156元。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我们大部分同学捐的都是自己的零用钱。

学校打算用这笔爱心基金给贫困同学买一些文具用品。出示:一套文具28元。

问题(1)买2套文具要多少元?

指名回答:28×2=56。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2)师:如果买10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生:28×10=280。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3)师:如果买12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列式:28×12。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跟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什么算式?

生齐: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课题。你想怎样解决?(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算法。

1、28×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生1:比280多。28×10=280。所以28×12肯定比280多(大)。

生2:300左右。28接近30,12接近10。30×10所以是300。

2、28×12到底是多少呢?你会算吗?自己在草稿本上试试看,师巡视指导。

3、交流。师:谁是用以前的方法解决的?

预设生1:12分成10和2,28×10=280,

28×2=56,

280+56=336。

师板书:(28×2=56(元))这是几套文具的钱?(2)。

(28×10=280(元))这是几套文具的钱?(10)。

(280+56=336(元))。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预设(2)生2:12拆成2×6,28×2×6=336。或28×3×4=336。

师:将一个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变成我们以前的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真了不起。

(3)生3:笔算。

师: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肯定也可以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竖式。(投影)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28×2,再算28×10,再把两个积相加。

28。

×12。

―――――。

56。

280。

―――――。

336。

4、你喜欢怎样的算法?学生讨论,沟通竖式和_种算法。

你_想学习哪一种方法?(认识到竖式计算是_通用的方法)。

5、重点学习竖式计算。

首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书写格式,末位对齐;。

计算步骤:(1)先算什么?学生回答,师板书:

28(个位上的2乘28,求的是什么)。

×12。

―――――。

56……28×2=56表示2套文具的价钱。

(2)接着算什么?学生回答,师板书:

28(十位上的1乘28,求的是什么)。

×1。

―――――。

56。

280……28×10=280表示10套文具的价钱。

说明:这里的0可以不写,十位上1×28,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师:求的12套文具的钱,再怎样算?

生:把2套文具的钱和10套文具的钱加起来。

生答师板书:写好横式得数,答语,与估计得数比较。

―――――。

336。

板书:一乘、二乘、再加。

6、验算方法:学生交换乘数的位置,自己列竖式计算一遍。

一生板演,师巡视。讲评,说说计算步骤。

三、练习巩固。

1、先说说计算的顺序,再列竖式计算。

12135262。

×44×72×14×41。

练习后讲评。

第1小题:你是怎么算的?两个48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第3小题_步进位,第4小题十位乘时进位。

2、纠错书上想想做做第3题(略)。

四、总结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8×12刚才还是新问题,现在还是吗?(我们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学会了竖式计算的方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分哪几步算?_步,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对齐个位;第二步,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对齐十位;_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今天你学到好吗?作业:想想做做2和5。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本节内容的作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四边形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以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加强了集合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更好地体现了“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是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空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思想教育。

3、教学重难点:

在以往的知识当中,学生只对各种图形有所认识,而对什么是四边形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

三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能力还是很弱,所以说出四边形的分类标准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几何图形是比较抽象的,而学生的生活世界大都与空间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因此在教学时我会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整节课将采用观察法、操作法、演示法和讨论法,让同学们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的概括,充分遵循了感知——表象——概念——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想一想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从而调动他们的兴趣,是全体同学都参与探求新知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主题导入:

首先,我会提出问题,问他们是否喜欢体育运动?喜欢那种运动?这里就对学生进行了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然后问他们从主题图中看到了什么,让同学们从自己熟悉的运动场上找到生活中的感觉,从而自然走进本课。由于同学们在这节课之前就有一些图形的基本知识了,所以让他们仔细观察这张图片,从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图形并进行汇报交流。之后我便会引出本课的主题《四边形》。

2、自主探索:

在上课之前我就给同学们发了印有各种图形的纸,这时便让他们分组并给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然后汇报交流,让几名同学代表他们那组将四边形贴在黑板上并说出原因。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大概就知道了四边形的特点了。这时便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出四边形的具体特点,请同学发言,引导他们说出什么是四边形,并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分成规则的和不规则的。。这样就达到了自己探索出结果的效果,有利于同学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联系实际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达到一种从生或中提炼知识再回归生活的效果。

4、课后练习,巩固拓展:同学们在完成了教材第36页1、2题后,我便会引导他们从四边形的特点引申出五边形、六边形等等多边形的特点,培养他们发善思维的能力。

5、总结结课:

首先请同学们说说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回顾本课的知识,加深记忆。

其次就由老师总结,说出四边形的特点,和根据特点分类的标准,让他们所形成的概念规范化。

一、说教材 。

这一节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万以内的加法(二)”,本节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以后学生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教材用“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出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在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例1和“做一做”1、2题以及练习四的教学任务。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位1,例1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2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野生动物的情况,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

四、教学过程:   。

一、展示交流,导入新课   。

1、导入新课: 。

(4)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哪些数学问题?   。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

(5)请1-2名学生讲一讲竖式计算的方法,其余学生给予评价,发表意见。 。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好本课,是以后学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的重要基础,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之前,已经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心理发展仍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不能抽象理解。他们有初步的数学学习经历,但指向性不明,方法不够恰当;有较强的活动和观察兴趣,但是活动缺乏有序性,观察度不够宽泛,概括、归纳水平差距较大;有小组合作意识,有表达意愿,但数学语言不够规范,小组合作效率有待提高。对于面积这一具有抽象特点的知识,探索、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将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能区分面积和周长。

2、技能目标。

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实验――发现――验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迁移类推的唯物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我主要运用“情景创设法”,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理论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将小组合作探究作为首选。学生分小组进行“拼一拼”、“猜一猜”、“议一议”“验证”等活动,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行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六、说教学过程。

1、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出示两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和长7厘米宽2厘米)图片,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汇报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已有知识、经验。

继而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猜想一下哪个面积大?留下了一个悬念,导入了课题(板书课题)。

2、经历探索过程,概括归纳公式。

接着探索刚才的问题,并提出新问题:你们能想办法求出它们的面积吗?小组合作对长方形的面积进行探讨。学生在这个阶段可能会采取用面积单位摆、画格子等较为直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演示并对学生的探索结果给予肯定。继而让学生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该如何计算。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用面积单位摆各种规格的长方形,并填写记录卡。

提取3组以上操作数据,验证猜想,教师要作好小组操作指导工作。最后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经历了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后,再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通过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3、寓练于乐,巩固新知。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我还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同学们去游乐园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然后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比较碰碰车场地和旱冰场地的面积谁更大些。

4、拓展思路,启迪思维。

在本环节设计了两道具有一定难度,要进行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微型教案”,能具体、直观地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排疑解难,掌握新知识。所以,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清楚、明了地展示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学习内容。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由已知向未知的过渡;由具象的实物向抽象的数字转化;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力求体现自主化、活动化、生活化、情感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

长方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1、说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p1—3的例1、例2以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2、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读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且弄清楚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为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说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清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和数位表;引导学生正确读亿以内较大的数,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读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时所出现的错误。

4、说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法难点主要表现在各数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必须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下读0,哪些情况下不读0。

5、教材编排的特点:

本课教材是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排的,首先教材列举生活中较中的数据,如北京的人口数量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这些都是很大的数,用个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很困难,从而引出万级数的学习,并且让学生懂得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教材编排时很注重科学性和合理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记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然后引出万级的计数单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等计数单位,由于万级数都小于亿,所以教材把此部分的内容称为亿以内数,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既有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教材共安排了例1和例2两个典型内容和一些相关练习题,不仅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消化及巩固。

6、教具准备:计数器或算盘一个。

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老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之所以采用这两种教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问题,应该是可行的。

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

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为什么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个级数读法的经验,移植到本课,用来解决本课问题是很自然的,大多数的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比较的大的数,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较大的数,然后让学生用口头来描述,学生觉得用原来学的计数单位(个级)很难正确描述这些数据,从而引出新的课题,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内容。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复习旧知,先立后破。

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以复习旧知为基础,先唤起学生对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印象,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已经学过个级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然后板书:一万。

由于学生以前学过一万,对这样的知识不会感到陌生,因而教学可以用步步递进的方法引出后面更大的计数单位。

2、教师接着问学生:十个一万是多少?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结论,知道是十万。根据回答板书:十万。

3、教师可用类似的办法,让学生继续观察,得出后面的更大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新的内容。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学生已经认识计数单位,在此教师只不过引导他们提升对更高一级计数单位的认识,所以要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4、引学生看数位表,并说明个级和万级。个级有四个数位(个、十、百、千),万级也有四个数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计数器演示,个级的各个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学生很快从中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知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时为了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通学习例1和例2的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平移和旋转》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从低年级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感知物体的动态运动的起始阶段。认识平移和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物体运动变化中最简洁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化的必要手段,也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打下基础,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本套教材两次教学平移和旋转,第一次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二次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一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例题教学日常生活里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列举火车、电梯、火箭的运动和风扇、螺旋桨、钟摆的运动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能根据画面想象出实际状态。教材通过这些物体的运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很普遍,建立对物体平移、旋转的感性认识。

对于平移和旋转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些运动有什么相同点,通过观察、想象、比较等学习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

1、要求凭借初步的感受判断图中各个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2、到生活中寻找平移和旋转。这两道题既帮助学生充实感性材料,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

3、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让他们用动作表达、交流自己对这这两种运动的认识,也是对现实中众多的平移、旋转现象的初步概括。可见,教材安排平移、旋转的教学活动时,充分考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有层次地逐渐递进。

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也不会有意识地体会平移和旋转。而且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在确定图形的平移距离时,常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大部分学生会把两幅图之间的距离作为是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使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同时渗透分类思想。

2、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一次后的距离。

3、在经历观察、操作、合作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初步形成解决问题一些基本策略。

4、了解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

教具准备:

课件、画有房子方格纸、房子卡片等。

二、说学情。

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有助于他们选取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有很多,学生们都已见过,只是没有经过一定系统的理论学习。平移和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物体运动变化中最简洁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化的必要手段,也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打下基础,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三、说设计理念及教法学法。

本课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平移与旋转,使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操作等活动不断感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掌握平移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观察法和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移一移、画一画等活动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征,掌握物体平移的距离。

四、说教学程序。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创设情境,感受平移和旋转--联系生活,体验平移和旋转--观察操作,掌握平移的距离--轻松欣赏,感受神奇拓展视野”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感受平移和旋转”中,我首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感知它的运动方式是旋转,通过学生上讲台和回座位感知这样的运动和风车的运动是不一样,再通过课件演示物体运动画面,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运动的方式、对物体运动的方式进行分类、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等形式,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抽象出: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为了让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现象的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课件再次举例出示运动的物体,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性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

在第二个环节“联系生活,体验平移和旋转”中,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在哪儿见到过平移或旋转现象。学生也会在自己亲自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1、先通过点的平移这一形式按“先点后体”的程序来教学平移距离,然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搬房子”让学生感受物体平移的方向与距离,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有效地分散了教学难点,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再次直观地感受物体的平移距离和方向,又一次突破了难点。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找出一组对应点,再数一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师生共同总结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或某一个点确定平移的距离。(开始、1、23……)。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画三角形的平移图形,小组通过讨论,很快就能画出平移图形。可以选了几个画得快的同学上来汇报,你是怎样画的?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画平移图形的方法是:找点、移点,连点。

在第四个环节中“轻松欣赏,感受神奇拓展视野”中,首先让学生欣赏运用平移旋转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美丽图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接着用课件演示上海音乐厅搬迁的新闻报道,让学生通过了解楼房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的板书,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本课计划用一课时进行教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本课时的教学是进一步学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重要基础。

2、学生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对于市里的孩子来讲,这部分知识可能显得非常浅显,很容易。但是据我调查对于我的这帮孩子来讲则不是这样的。他们对百分数的了解仅仅是知道像这样的数是百分数,但是百分数究竟怎样读也会出现全军覆没。

3、学习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点、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数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服务,也就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会用数学。”一直是我数学教学的目标和追求。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我选择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场景和生活事件充实到课堂之中。“展示收集的衣服标签”引出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主要是先通过在全班范围内列举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例,再缩小到小组内举例说意义,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最后在学习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学法。本节课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主要注重以下方面:

1、举例探索、独立学习、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一)展示衣服标签,认识百分数。

小组内展示课前收集到的衣服标签,并互相说说上面的数学信息。然后全班交流,引出百分数,揭示课题。

这样设计首先利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衣服标签引出百分数让学生认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复习分数的意义。举例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这样为学生更准确地概括百分数的意义打基础。

(2)举例尝试说百分数的意义。先在学生全班交流,然后在小组内举例、试说。

(4)质疑:百分数为什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5)小组合作结合实例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让学生试写百分数,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并做示范;汇报百分数的读法,重点指出分母是100的分数的读法与百分数的读法两者的区别,并出示不同的百分数让学生读法。

(三)全课总结。

先让学生自己梳理和整理本节课的收获,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节清检测。

(1)一件羽绒服含鸭绒90%。90%表示()。

(2)我们班有10%的同学近视。10%表示()。

2、读数。

121.7%0.6%140%。

3、写数。

百分之十八点零三百分之七十九百分之二百六十。

这一节节清检测题以学习目标为依据,以学习的基本内容为测试内容,可以检测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情况即目标的达成情况。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个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两个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个内容是在以前学习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计算做准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本课知识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理解算理,

教学用具:课件。

二、说学情。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了解了整数及小数中各个数位的含义,并且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很清楚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所以对于这个知识的学习并不会感到困难。只要引领孩子们认真思考、认真动手操作一定能顺利获得新知识和成就感。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我区的教学实际设计如下内容。

1、教学模式:三段一思。

2、教学方法:因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内在的联系所以采用迁移类比法引入,并根据这个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3、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因为这个内容简单清晰,所以通过学生的自学,同桌互查,小组内交流展示完全可以学的会。在教师巧妙的设疑、质疑引领之下学生一定能学的轻松愉快!

四、说教学程序。

一段:学什么(共有两个环节)。

然后教师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师板书。

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计算探索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

学习目标就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样的设计既简练又易懂。不但包括学习内容,又包括学习方法,还有学习要求。

处理方法:自己读后指名读,这样目标就清楚了。

二段:我来学:(共有四个环节)。

1、用情境导入法出示课件——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文具超市里的三种文具学生说出名称和价格:

卷笔刀:0.8元,橡皮铅笔:1.2元,绿铅笔:0.6元。

3、出示自学提示:

(1)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口头提出问题)。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先独立计算,再同座互查。

(3)小组讨论: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试着总结出计算方法。

(4)时间为10分钟左右。

设计理由是:首先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然后在通过独立学习,同伴互助、小组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4、学习后一个或两个小组板前展示,同时学生可以随时评价和质疑,老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和强调。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或学生板书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从末位算起。)。

三段:我来用。

因为本课内容需在计算的基础上总结计算方法(算理),所以安排以下有基本算理练习、典型的错例分析练习、解决问题练习等系列练习活动。

1、填空: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对齐,也就是(),再从()位算起,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先自读再自己填完整,然后齐读。)。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5+2.4=2.97.5+1.5=8.03.2-1.6=2.6(给出竖式,判断)然后列出正确的竖式。(先独做再小组检查)指名说说每道题错哪了,应该怎么做。

3、列竖式计算。

98页3题选4道题(同桌互查后说出结果,错的改过来)。

4、解决问题:《动脑筋》6.8元《童话故事选》3.4元。

(1)《动脑筋》和《童话故事选》一共多少元?

(2)《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元?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互查。投影展示讲评,各组长检查一下有错的吗?如果有改正过来。

5、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一件上衣:27.9元一条裙子:54.6元一条裤子:38.7元。

四段:我来思。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其中包括知识方面、学习方法方面、合作学习方面以及情感方面等收获,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板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从末位算起。

学生板演学生板演。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今天我所要讲的是人教版小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与面积单位》这部分的内容。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中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培养能够使用适当的参照物比较图形面积的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

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增强动手操作、归纳与进行合理选择的能力。

解决问题。

学会根据物体的大小合理选择测量单位,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情感与态度。

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乐学”,在实践操作中感知与体验面的大小,让学生积累学习感情,享受在求知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是: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对统一面积单位必要性的感悟。

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有三方面:

1、理解物体表面的这个“面”与它们的大小叫做面积的这个“面积”。

2、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3、使学生从“线”的认识到“面”的空间飞跃,形成正确的表象。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我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这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上我主要采用的是活动教学与启发式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方式就比较综合了,有观察、分析、操作、合作交流等,这些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所体现。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从以下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一开始我尽量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我用一把米尺与一把卷尺,让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这两样东西的用途,学生已经学过长度单位,所以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把心去动起来(板书:长度单位)这时再分别出示32开、16开、8开三张白纸,让学生说一说,这三张纸你来选一张,你将用来干什么?为什么?引出大小。(板书:大小)这时学生还没有一种表面的意识,再让学生摸摸身边的数学书、文具盒、桌子的表面并说一说自己的感觉,让学生亲自感知什么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为大家的这个发现起个名字吧,导出“面积”。(板书:叫做它们的面积)以上是我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快的分出数学书面、文具盒的面、桌子的面的大小来,这时出示两个难以一下了分出面的大小的图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此时课堂中定会起争议,小组里商量一下,用你们讨论出来的方法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图形面的大小。正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时学生的求知欲强、兴趣浓。学生会用剪一剪、拼一拼来比较;或用圆片;或用三角形;或是画格子来比较,这时就会出现有的用大格子的,有的用小格子的。这时学生对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已经心中有数,汇报后教师故意不同意他们的意见,拿不同的两个组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来比较,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让学生选出一种最简便好用的形状来做为测量单位。这时学生已经明白不同大小的格子来比较物体面的大小是不正确的,所以要找出一些测量面积的单位来请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看,引出的1平方厘米。这时就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平方厘米大小的东西,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能亲身体会到的,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如果大的物体也用1平方厘米来量是很麻烦的,学生就会想着去找更大的面积来测量,就会发现还有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又用类似的方法让所有的学生对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有个认识。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做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这是我进行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三)观察比较,促进迁移。

通过上面的活动,学生对面积与面积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如果此时安排适当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层层深入,能使学生对所学印象更加深刻。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这个道理。对面积这一概念的强化中可以出示几个简单的图形,并有些是不封口的,让学生比较大小,这时学生就会明白只有围成的平面图形才能比较大小,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在面积单位的强化上,让学生比一比1分米和1平方分米,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根本无法比较或者是每小组用同样长的绳子围出一个图来,各组一比较就发现周长相等的不同形状的图形面积却不相同等等,这些不但发展了智力、形成了技能,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使学生能从“线”到“面”的真正飞跃,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这是我设计教学的第三个环节。

(四)分层练习,巩固所学。

这个教学环节可以安排得很灵活,教师可以使用课本中已有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做些选择题或是填空题。其间教师可以进行巡堂,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一个大概的评价。全班交流时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后进的学生。还可以在这里渗透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五)全课总结。

这个总结可以让学生来进行,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的课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说教材:

一、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六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材处理。

本单元概念较多,也较重要。另外还有四个例题,分7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中注意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机械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更不理解与有关概念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通俗地说,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单纯的接受学习,而且是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倾向,有必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中要重视对面积的估测如“估计本班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估计课本封面的面积,在小组中交流估计的方法。”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2、比较面积单位的大小,及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

教学难点;。

1恰当选择面积单位,估计物体面积的大小。

2、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体验。

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过程教学,这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使数学学习从“文本学习”走向“体验学习”,就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本单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说说多媒体教室和你的房间比较一下谁大一些?并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多媒体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的房间大多少?从而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的设计,创设了生活情景,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课的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2.直观演示法。

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面积单位的进率时,利用媒体直观演示把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划分成10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帮助学生理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说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与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广泛参与操作实践,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情感得到发展。

(1)操作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

作和多种感官参与来激发学习兴趣。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例如在认识“面积”这一概念时,首先让学生通过用手摸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课桌的桌面,看电脑中的两个镜框的画面,来感受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接着让学生画平面图形,让学生知道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议、说,给他们的大小起个名字,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面积定义,教师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眼看、手摸、口述、用脑思考等多种感观参与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在实践操作中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在学习用单位面积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进行了操作练习让学生去量一量橡皮、书本封面、课桌,并让学生学会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积。

(2).自主探究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规律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先用1cm2小正方形拼图形,在拼的过程中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宽有关系,再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

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说说各自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拼摆收获: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猜想,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和有意义的材料,把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5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也较重要。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形成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说说我的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面积与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形成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概念,学历运用各种估测方法比较面积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从物体表面大小和平面图形的大小两方面理解面积的大小。了解统一面积单位是必要性。

教学策略:面积的概念可以从比较物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引入。前者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寻找直观比较的对象,如课桌桌面,课本封面,黑板大小,练习本封面等等,从中还能比较自然地引出两种直接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大小的方法,一是观察比较,二是重叠比较。一般来说,当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差异明显时,可以观察比较;当大小相差不大难以观察得出结论,而物体又便于叠合时,则可以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

学习面积单位,先由第教材70页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让学生理解引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再介绍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规定,并通过多种活动:“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试一试,1平方米的正方形能站下几个同学?”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本册教材中,并非编者任意而为,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制定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策略意识、观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运用已学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与老教材只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平均数产生的意义,它的功能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中,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步:创设一个吸引学生的活动情境,以学生喜欢的问题引发新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营造学习新知识的氛围,引入平均数。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进行投篮比赛,每人投中的个数表示在条形统计图上,要比较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由于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不等,所以比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显然不合理。又由于女生中有2人套的成绩很好,另3人套的比男生少,所以很难对应着进行比较。在学生处于认知冲突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提出应该求出男生与女生每人平均套中的个数才能比较。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的引导地位,使学生主动得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会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在学生产生了对平均数的需求之后,就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该如何求两个队的平均得分,可以在纸上写一写、算一算,也可以用学具移一移。这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出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层次低的学生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可以移动方片的学具,层次高的学生可以用列算式的办法,从得出两个班的平均得分。在反馈移动方片方法时,老师适时引出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在反馈列算式的方法时,让学生明确先算出投中的总个数,再平均分给每一个人,介绍这种方法称为“先合后分” 。

以上过程我觉得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相结合,清晰地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平均数的比较功能。在求平均数的活动中,探索算法,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这里有两种方法,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让学生体会求平均数一般用先求和在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向日葵》是法国伟大的画家凡高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在《向日葵》这幅作品中,值得幼儿欣赏和学习的是:画面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然而对于城市的大班幼儿来说,孩子缺乏对“向日葵”这种植物的真实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这种植物的外形、色彩、特征以及它的象征。而这些恰恰正是欣赏《向日葵》这幅作品的经验基础。新《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美术欣赏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欣赏“向日葵”这幅作品之前,我认为幼儿应该丰富的经验可以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欣赏要素方面的经验,这一点大班幼儿已逐步积累;另外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向日葵”这种植物,帮助幼儿建构有关向日葵的知识经验。那么我相信在幼儿拥有了如此丰厚的经验之后,他们的欣赏活动会更加生动独特。

观察认识:向日葵。

欣赏凡高的其他作品。

基于两种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围绕“向日葵”的欣赏活动构建这样一个主题:

美术欣赏活动:向日葵。

实地参观:向日葵园地。

认识凡高。

生活经验。

美术经验。

种植向日葵。

说教材:

教材中截取近似值有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一般是采取“四舍五入”法截取,前面已学过积的近似值截取,对商的近似值截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教学时,通过结合实例教学,要求学生明确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当小数除法有时碰到永远除不尽或有时虽然除尽,但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这就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已基本掌握,也已学习了积的近似值的截取,对商的近似值的截取也能略知一二,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把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百分位,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直接截取,应看千位上的数是用“四舍法”或“五入法“再来截取,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感到更加困难了,如:有一堆煤共有100吨,用一辆载重3吨的汽车来运,几次能运完?学生计算得100÷3=33次……1吨,往往是根据已学的知识用“四舍法”把余数1吨直接舍去,直观地取整数33次,这样出现了这堆煤还留有一部分,学生这种直观地思考忽略了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揭露认知上的矛盾。

1、简单回顾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设计让学生求6.849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设计的这个数字既有四舍,也有五入,还有保留三位“五入”后的数字变化,可以说一题中涵概了许多知识分量。

2、生活实例引入,在探索中求知:

尝试计算后,学生发现此题不能除尽,得5089÷55=92.52727……(分)。

此时教师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小数除法不能除尽时,我们按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它的近似值,应是多少分?(五入法92.5分)。

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54~55页“分桃子”。

1.探索并掌握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懂得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猴山上有件喜事,猴王给小猴子们分桃子了,那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展示48个桃子和两只猴子)。

让生充分读取图中的信息,并说出要分的桃子的数量,为了公平要平均分等信息。

师:同学们请看,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生1:我知道有两只猴子。

预设生2:我看到一些桃子。

师:那么有几个桃子?

生:有48个桃子。

师:那么他们怎么分才公平?

生齐说: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展示题目的一半: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

师:那么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师展示全题)。

师:说的真好,请坐!

生齐读题!

二、探索新知:探究48÷2的算法和算理。

1、动画激趣,引导分法。

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怎么把这48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桃子,在桌面上将这些小棒平均分成2份,现在动手分一分吧。

生汇报分法:

生:先分整篮的每只猴子分到两篮桃子,然后再分单个的每只猴子分4个桃子(生汇报师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师:他说的好不好?

师:那你们都同意先分整篮的,再分单个的,对吗啊?

生:对。

2、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那这道题目怎么列呢?

生:48÷2=(师板书)。

师:同意吗?(同意)。

师:为什么用除法呢?

生:因为除法表示平均分。

3、生用口算的方法表示出分桃子的过程。

让学生明白口算过程正好与分桃子的顺序对应。

师:那这个怎么算呢?会算吗?

生:会。

师:赶快动手,看看谁的算法最多。

生探究算法,师巡视,生解说自己的算法师板书。

师:好了。算出来了吗?

生:算出来了。先40÷2=20(个)再8÷2=4(个)最后20+4=24(个)(师板书)。

师:对吗?

生:对。

师:她算的过程跟我们分的过程一样吗?

生:一样。

师:他也是先分整篮的。再分单个的。然后再把它们合起来。

4、尝试探究列竖式。

教师讲解48÷2=24的竖式计算过程及算理:

(在分析算理的过程中,合理地把分桃子(分两次)-口算(两步算式)-竖式(两层)三个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理解列竖式计算除法的想的过程跟分桃子、口算的过程是一样的。)。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写竖式的方法。

师请生说出写除法竖式的顺序(师板书)。

生:先把除号写好。再写被除数。再写除数。

生:先算十位,2商在十位。再算个位,4商在个位。

(竖式计算算法:先分整篮的,每只猴子分到2个10,,所以在十位上商2,接着分个位上的8,每只猴子分到4个,在商的个位上写4,2×4=8,全部分完没有剩余,所以最后写0。)。

师:说的真好,太棒了。他把我们分的过程和口算的过程用什么记录下来了?

生:用竖式。

师:竖式的计算过程有两步。跟我们分的过程一样的。

师:那么你们的竖式都是先算的十位再算的个位吗?

生:是。

师:那么如果他们不告诉你分的过程,你们从竖式上一眼能看出先分的十位再分的个位吗?(能)。

师:列竖式更能看出我们分的过程。不正确的同学请改正过来。

师:答:每只猴子分24个桃子(生说,师板书)。

总结竖式:孩子们。我们刚才用竖式计算了除法,那么竖式计算的时候先算什么位?(十位)商写在什么位上?(十位)。再算个位。个位上的数字对齐落下来。商写在个位上。

5、完成试一试,集体订正。

48÷4=69÷3=86÷2=。

三、情境延伸,深入探究48÷3的算法和算理。

1、根据情境提出问题。

师:猴王正想按你们的方法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时候,这时候,又来了一只猴子,他也嚷嚷着要分桃子。猴王只好把桃子分给3只小猴。

师:每只小猴分多少个呢?想一想。他们每个人还能分24个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来分桃子的猴子多了一只。

师:那我们来研究第二个问题,出示第二个问题: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出示题目)。

师请生列算式:48÷3(师板书)。

2、探索分法。

师:那我们先帮猴子分一分。拿出你们的小棒代替桃子。想一想,怎么分。请开始。我看看那组的小朋友合作的。

生操作分桃子,师巡视。

师:分好了吗?

生:分好了。

师:哪个小朋友上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上前演示。

师:听清楚了吗(清楚了)。

生说过程,师(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每只猴子先各拿一篮。拿走了3篮。把剩下的一篮10个,和8个合起来再分。每个猴子拿6个。(课件演示)。

3、研究算法。

师:谁能把你分的过程用除法竖式写出来呢?

生汇报竖式步骤,师板书并解释每步的含义。

师:余数1是什么?(1用红笔描出)。

生:表示1个10,余下的1个10和8合起来再分。

师:这样做的请举手。师评价(1在十位上表示1个10,)。

4、巩固练习。

65÷5=84÷6=。

四、总结竖式除法计算方法。

1.观察,对比48÷2和48÷3这两道题竖式的不同。

提问:请生观察两个竖式,请问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个十位都除的尽。第二个十位上有余数。

2、小结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被除数十位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

师小结:我们今天研究的是什么竖式呀?

生: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师板书副标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师:再看看这两道题448÷4=和726÷6=。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也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补齐副标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其实他们的算法是一样的,只是位数不同。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本学期新增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好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

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来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接着,他们可以用尺量或用对折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获得新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我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是:学生通过观察、验证,自主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新知,同时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观念。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图形新授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本理念下的六步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来设计本课。

教师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及重点,布置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完成前置性作业,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目标的理解。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是为了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明确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使讨论变得更加高效、具体)。

2.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形成小组的意见。(这样设计能够让学生充分交流,交流不同的理解、认识、方法,同时可以纠错,优生帮差生释疑解惑,继而确定前置作业的正确答案。)。

1.指名小组台前汇报、交流学习情况。(这一环节主要是汇报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解法、答案,通过这一环节初步生成这一节课的主干知识)。

2.其他小组适时补充不同的方法。(这一部分设计主要是解决在汇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通过学生不断的展示、质疑、补充,教师择机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适当点播、提炼等。最后形成知识,主要通过这一环节,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折一折、剪一剪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学习的收获,是一个知识的反馈过程,通过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再一次回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

总之,本节课我们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从而发现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同时学生通过动手“做数学”,获得数学知识,体会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了能力。

以上就是我们三年组教师对这课的浅薄理解,不当之处,还请专家、领导批评指正,下面请张凤玉老师为我们做课。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能用点子图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并理解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本节的教学内容,学生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就能掌握,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色:

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点子图上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究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经历完整的探究的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信心。

2.注重对算法的.展示和理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多种计算方法,也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自己想法和算法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队列表演(一)(课本第32—33页.)。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正确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点子图。

学生准备:点子图。

一、情景导学。

1.出示阅兵仪式的队列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行,每行有14人(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展示算法。

2.引导发现:这个算式和前面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板书知识性课题。

3.估一估:乘积大约是多少?

4.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算出14×12的结果。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把整体分块求积的方法吗?请你们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看看能否算出14×12(或12×14)的得数。

(1)学生独立思考,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根据圈的过程写出算式。

(2)小组交流。

(3)展示学生的想法:(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1)。

师:你们算出得数了吗?能说说你们的算法吗?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把圈点子图的过程和算式对应说明。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5.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2)。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2)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归纳与指导。

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

1.归纳提升,引出转化法:

师:面临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这个新问题师,我们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两个一位数,用连乘法计算。或者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乘数分别与这两个数先乘,再把积相加,都是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2.完成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四、拓展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五、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