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课教案(热门22篇)

时间:2023-11-22 15:20:32 作者:翰墨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大学课教案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群众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安全教育教案)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大学课教案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可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留意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头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状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状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超多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持续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大学》教案

(说明:本教学教案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大学文科数学》(张国楚等主编)教学内容为蓝本制作,按照教学顺序,展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内容:§1微积分基础---集合、实数和极限。

1.1从牛顿的流数法和第二次数学危机谈起。

1.2极限、实数、集合在微积分中的作用。

1.3实数系的建立及邻域概念。

计划:2学时。

主要讲述微积分发展演变的历史。

微积分的基础是---集合、实数和极限,微积分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在物理力学等实际问题中出现大量的(与面积、体积、极值有关的)问题,用微积分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到19世纪,经过无数数学家的努力,微积分的理论基础才得以奠定。可以说,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微积分课程的基本内容已经定型,并且已经有了为数众多的优秀教材。但是,人们仍然感到微积分的教与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与微积分学科本身的历史进程有关。微积分这座大厦是从上往下施工建造起来的。微积分从诞生之初就显示了强大的威力,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高不可攀的困难问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创始微积分数学的大师们着眼于发展强有力的方法,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他们没来得及为这门学科建立起严格的理论基础。在以后的发展中,数学危机的出现,促使后继者才对逻辑细节作了逐一的修补。重建基础的细致工作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也给后世的学习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今日的初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这一节重点了解十九世纪建立分析学基础的历史;了解第二次数学危机的意义;了解实数理论、集合论诞生的背景与内容;了解十九世纪分析学的新进展。重点提出几位数学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学);柯西、维尔斯特拉斯(为微积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康托(建立集合论)。

内容:§2微积分的研究对象---函数。

2.1变量相依关系的数学模型---函数。

2.2逆向思维一例---反函数。

2.3基本初等函数。

2.4复合函数。

2.5初等函数的含义。

2.6mm能力培养。

计划:2学时。

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甚至社会科学中,函数是被广泛应用的数学概念之一,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数学范围,在数学中函数处于基础核心地位。函数不仅是贯穿中学《代数》的一条主线,它也是《大学数学》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

《大学数学》课程中,将在原有初等数学的基础上,对函数的概念、性质进行重点复习和深入的讨论,并采用极限为工具研究函数的各种分析性质,进而应用函数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图形与特殊的几何性质(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函数的运算:和差积商四则运算、求逆运算(反函数)、求复合运算(复合函数);

初等函数与非初等函数的概念。

下面谈谈对初等函数的认识。

基本初等函数是在数学史的发展过程中,用到最多的6类函数,其性质在中学已经考察的比较清楚了,它们是: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以及对基本初等函数作有限次四则运算与有限次函数复合运算得到的由一个式子表示的.函数成为初等函数。在本教材中,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考虑初等函数。

内容:§1从阿基里斯追赶乌龟谈起---数列极限。

1.1数列的概念。

1.2数列极限的定性描述。

1.3数列极限的定量描述。

1.4数列极限中蕴含的辨证思想。

计划:4学时。

为了深入研究函数,需要引进极限的概念.极限是高等数学最基本的概念,在微分学与积分学中,极限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从方法论上来说,这是高等数学区别于初等数学的显著标志.

极限的定性描述是用所谓的描述性语言,例如,“无限趋近”“越来越靠近”这些都只是一种模糊的描述,一种直观的想象,缺乏精确性;尽管直观在数学的发展和创造中扮演着充满活力的积极角色,但数学不能停留在直观的认识阶段。为避免直观想象可能带来的错误判断,作为微积分工具的极限概念,必须有定量描述的精确定义。

本节的重点是对数列极限的定量描述的理解。

数列极限的定量描述:

n,nnxna.定义:(n语言)limxna0,n。

注意:

1)关于是衡量xn与a接近程度的,愈小,表示的接近愈好,它除受限于。

正数外,不受任何限制,正说明xn与a能够接近到任何程度.有任意性,但一。

经给出,就应暂时看作是固定不变的,以便据此来求n.也就是说,具有二重性,的绝对任意性是通过无限多个相对固定性的表现出来的.

2,同再者,既然是任意给定的正数,那么c(c是正常数),,

样都是任意给定的正数,因此定义中不等式右边的完全可以由c(c是正常。

2,来代替,同样可知,不等式中的“”可换为“”.今后证数),,

01,0。

1[]1.12,例如,为了使[]是自然数,限定01,从而有1。

(a,a),第nxn2,全部落在这个区间内.项以后的一切项xn1,

4)特别:当a=0时,即limxn0,则称数列{xn}为无穷小量不是很n。

若{xna}为无穷小量,则limxna.n。

大学语文教案

白居易写的《长恨歌》,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当时长安妓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长恨歌》的主题。

2、让学生获得一种学术眼光,对众说纷纭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内容概要:

1、《长恨歌》主题何以成为一种千余年来的学术争论。

2、关于其主题,主要有哪些学说。

3、今天我们应用何种方法来判定《长恨歌》的主题。

4、出现双重主题——讽喻与同情的深层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不在于给学生介绍千余年来的学术争论,重在让学生掌握一种尺度,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评判这些争论。

教学手段:

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长恨歌》这一长诗进行了串讲与品读,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它的内容。课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作业,你认为这一课的主题是什么?现在请几个同学发言。(学生答,时间2分钟)。

二、老师介绍专有术语。

“主题”一词源于德国,最初是一个音乐术语,指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段旋律——主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是乐曲的核心。后来这个术语才被广泛用于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日本将这个概念译为“主题”,我国从日本翻译它时就借用了过来。我国古代对主题的称呼是“意”、“主意”、“立意”、“旨”、“主旨”、“主脑”等。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处理、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又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

三、讲解主题何以成为争论的焦点。

原因之一是白居易的态度是矛盾的。陈鸿的《长恨歌传》说“此讥明皇之迷于色而不悟也,以女宠几于误国,应知从前之谬戾矣”。“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这一段确以讽喻为中心,也是“讽喻说”立论的根据。

白居易曾在《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一诗中写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风情”就是缠绵悱恻的恋情,这里指帝妃间缱绻浪漫的痴情、真情。

原因之二是当时及后世的作者坚信他们的判断。于是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综而言之,有以下诸说:

“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

“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

“风情说”,“以咏李隆基杨玉环爱情为主,充满伤感情调的‘风情’诗”;。

“双重主题说”,认为该诗的主题具有双重性,既有讽刺,又有同情。

自伤身世说,论者从白居易的个人情感经历和创作心理的角度,认为该诗与白居易早年和少女湘灵的爱情悲剧有关。

四、如何正确地把握主题:

关键是方法的采用,这关系着你得出的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能否站得住脚。我们经常说,正确的方法才能达成正确的认识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主题的'理解,我提出了三个尺度:一个尺度是不要全看作者怎么说,而应主要看作品怎么写和写了什么。作者说的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全部。道理在两方面:一是言不尽意,这是庄子这一派人说的。二是语言有一种隐蔽功能。所以说,我们探析作品主题,不是回到作者,而是探析作品所呈现出的意义和内涵。西方的哲学阐释说就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探析作者原意,一是读者从作品中读出了什么。事实上,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第一种路子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不妨看一看作品。以贵妃之死为界,它很明显地可以分两个部分。

前以讽喻为主:如。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后部分作者的感情又明显发生了变化: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幽幽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第二个尺度就要看相对历史,文学作品作了哪些处理,这样的处理也是作者匠心所在,最能见作者立意。

历史:玄宗“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

白居易:“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历史:玄宗被囚。

《长恨歌》:派临邛道士“上天入地求之遍”

第三个尺度就是将同类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同中之异。

白朴:《梧桐雨》批判了李隆基的荒淫误国。

洪升:《长生殿》“占了情场,废了朝纲”,又加入人仙情未了情节,最后二人同登仙界。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应为双重主题:此诗一方面对李、杨两人的生活荒淫、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另一方面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很大的同情。

五、出现双重主题的深层原因:

二是作者自身的体验。文学创作是一种表现出强烈主观性、独创性的客体主体化过程。这也就是说,作家从选取题材开始,就以自己的体验、经验/为过滤器,筛选着与内心情感合拍的最能打动他自己的情事。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前的情感世界、心理定势怎样呢?倘若能读懂他的内心世界,我们也就能窥测《长恨歌》的主题走向。

从现存诗歌推断,大约19岁时,白居易与15岁的湘灵姑娘产生了爱意。贞元十六年(800)以后,白居易与湘灵的恋情陷于苦痛境地。白居易曾为此写下多首饱含热的诗,倾诉内心的苦闷。如《生离别》一诗:“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蘖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诗中酸梅苦蘖对爱恋感受的变调性衬托,恰切地展现了白居易酸甜参半、苦乐交加的痛苦心境。再如贞元二十年(804)所写的《潜别离》一诗:“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低回的痛楚与无奈的悲哀,直可摧肝折肺。

元和元年,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元和三年(808),时年已37岁的白居易才与同僚杨虞卿的堂妹结了婚。应该说,这一长诗有自已的自伤身世有关并非空穴来风。

六:总结。

本诗有显主题与隐主题。

大学教案

一、学习目标:

2、《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要让学生明了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

3、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

二、相关知识。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v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3.《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疏通文意。

第一段。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根本问题没有抓好,而要把其他枝节问题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他所重视的反而薄弱,他所轻视的反而厚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第二段。

【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一见到君子,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第三段。

【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愤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恐惧,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忧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看,却看不见东西,虽然在听,却听不到声音,虽然在吃食物,却辨不出滋味。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第四段。

【原文】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之所以说整治家庭的关键在于修养自身,这是因为,人们对于他们亲近相爱的人多有偏爱,对于他们鄙视讨厌的人多有偏见,对于他们畏惧敬重的人多有偏爱,对于他们怜悯同情的人多有偏私,对于他们认为怠慢失礼的人多有偏见。所以,在喜爱某个人的同时,能知道他的不足,在厌恶某个人的同时,能够了解他的长处,这种人普天之下实在少见!因此有句谚语这么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子女的毛病,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庄稼长得茂盛。”这就是说不搞好自身修养,就无法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第五段。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译文】之所以说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原因在于,不能教育好自己家人,而能教化别人的事情不曾有过,所以,君子不必越出自己的家族,就可以推广教化于全国。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奉侍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尊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原文】……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译文】一家讲究仁义,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一家谦让相敬,整个国家都会谦让相敬。(统治者)一人贪婪暴戾,全国都会群起作乱。它的作用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事业,一个人可以安定整个国家。尧、舜用仁义来引导天下,民众就跟从他们追求仁义。桀、纣用暴虐来引导天下,民众就跟着凶暴。统治者形式上的命令与他们实际的嗜好相反,那么民众是不会听从这种命令的。

【原文】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因此,君子自己身上具备了某种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某种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假如自己不能做到有善无恶,推己及人,而想使其他人明白善恶的道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讲,治国的前提在于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第六段。

【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e矩之道也。……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译文】之所以说的使天下归于太平的根本在于治理好自己国家,原因在于,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下面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敬重长者,下面的老百姓就会尊敬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关怀体恤失怙的孤儿,下面的老百姓就不会背离这种做法。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道德上的示范作用。

这些说的是,统治者获得民众拥护就能取得国家,失掉民心就会丧失国家。因此君子首先要慎修德行,拥有了美德这样就拥有了民众,拥有了民众这样就拥有了土地,拥有了土地这样就有了财富,拥有了财富这样就可以用于各种用途,美德是根本,财富是枝叶。

四、问题研讨。

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

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

(1)小人闲居为不善独处。

(2)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显露。

(3)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有偏向。

(4)莫知其苗之硕大,引申为茂盛的意思。

(5)其机如此作用。

大学教案

教法学法。

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课堂考勤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

45’。

课堂复习与。

总结。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课堂评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语文教案

们的生活之母,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本学期我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让我对于人文和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完整,更全面的了解和感悟。上大学语文课,我体悟最深得就是学习语文一定要多读书,不要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任何一本书里。古时的颜真卿就曾经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还要趁早读书。我们要多读书,多读好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扩展自己的思维。

我对语文的兴趣也来自她的那份美感。深味人间真情,在语文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体悟人生真谛,在语文的妙笔下闪耀理性的熠光;历经社会百态,在语文的书卷上嬉笑怒骂;徜徉自然之乐,在语文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一篇散文,在缠绵绯恻中体会肝肠寸断的凄苦;一出戏剧,在曲折迂回中迭出动人心魄的震撼;一首诗歌,在含蓄凝练中读出超脱凡世的清远;一部小说,在潮起潮落中成就惊世骇俗的向往。

大学语文与我们以往初中和高中学习的有所不同,它更多的是强调能从欣赏语文的角度上出发,语文没有像以往学习时枯燥乏味的练习,它不再要求我们为了考试而循规蹈矩地学习。相反,它是让我们在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对它的接触和了解逐渐去感受语文的独特文化魅力。在学习当中,我们分别学习了中国的诗歌、散文、戏曲和小说。一方面,对语文的学习使我的国学文化积累有了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它通过文化的手法像我们展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首先,我认识到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在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而诗歌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

概分为四类﹐即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等。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内容差不多从远古传说时代到汉晋唐宋都有所作。清代小说代表主要有《红楼梦》。这些白话小说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文学﹑戏剧﹑电影有巨大影响﹐也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文学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心人,达到对个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我个人觉得,在弘扬文化的今天,我觉得大学语文让我们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语文的魅力和智慧,实现了科学和人文的回归,让我们不断的完善自我。

其次,在现在和当代文学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这个时期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不断涌现出文人雅士。他们也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文学作品,让我们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不断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了各个时代显著特点,并让我们不断的反思当下,进而促进我们历史的不断前进。

最后,我们也对外国文学进行了一定的学习。老师为我们选读了。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它主要讲述的是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爱恨情愁,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外国文学的特点,以及它与中国文学的不同之处,让我们更好的学习文学知识。语文,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它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是开启中华民族瑰丽文化大门的金钥匙。在本学期学习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了学习语文不只是课堂内老师的讲解,更是出于自己对语文或者说对文学的一种热爱,一种欣赏。除了书本,电影、杂志、报纸都可以让你体会到语文所带来的一种美感,有时还可以是一点小小的感动。

当然,语文也让我体会到了不同朝代,不同年代的文化元素、文化品位、历史事件,了解了某些诗人的气节与处世之态。譬如:李煜的诗:“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从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亡国之痛,却并无读出他的亡国之恨和作为一代君主本应有的霸气。他的词向我们诉说了他其实无心政治,所经历的这一切也许只是受到命运的摆布而已。着实,一些诗歌美得动人。例如周邦彦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婷婷的荷花在清风中摇曳的曼妙身姿我已不敢想象有多美,荷之韵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了。

走进语文,感受名著文化的熏陶魅力,有语文温馨的人文关怀等。

着;走进语文,触摸每位作者的欢乐与哀伤,有语文独特的视角期待着;走进语文,有丝丝书卷气与深切关怀心撞击你的思想与胸臆,有语文浓缩千年文化积淀陶醉着。

语文就像是一幅美丽的锦绣山河图画,它有优美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既道出了语文的复杂性,也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天生重要。学习大学语文使我更加向往文学的世界,想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复杂的情感,想用最平淡的语言创造一个不平凡的意境,想用粗糙的文笔记录被挥霍的幸福。它让我深深地感到文学的魅力,让我想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求知,进而不断的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之道》教案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一课时。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六、诵读,加深理解。

七、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大学生冬至教案

:“热乎乎的饺子,热乎乎的心”。

:快乐为主,比赛为辅。

通过包饺子比赛活动,让会员感觉到节日的温暖,同时促进职工的'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团队的合作力和凝聚力。

借此使职工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

1.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2日上午10:00。

2.活动地点:后勤集团会议室。

3.参加人员:后勤集团机关工会会员。

1.活动前准备工作。

(1)各工会小组报参加活动人员名单,确定参加人员数量。

(2)根据参加人数协调食堂准备活动食材。

(3)准备包饺子工具:案板、擀面杖、篦子、笊篱等。

2.活动规则。

(1)所有参加人员需准时到场。

(2)抓阄分为四组,每组4人参加比赛。剩余人员通过抓阄确定煮饺子人员、照相人员、裁判及评委。

(3)每组包够70个饺子算完成比赛,评委从包饺子速度、饺子的外形及比赛场地的清洁等方面综合评分后取团队优秀奖一个。

3.活动开始。

4.颁发团队优秀奖奖品。

5.吃饺子,聊心声。

6.活动结束,收拾活动现场。

大学教案

一、经典回放: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大学之道》教案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理解并把握《大学之道》的要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文中的“三纲”“八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点:掌握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难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写作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嘉力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嘉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作者介绍。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著作有《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四、题目解说。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求的“三纲”,交代达到“至善”的途径。

第二部分(第2段):点明《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全文分析。

1、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2、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3、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5、“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七、中心思想。

《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八、写作特点。

1、大量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使文章呈现出深邃隽永的审美特征。

本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语凝练,言简义丰。这些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是博学的儒者对思想加工锤炼的精神产品,也是他们艺术思维的智慧结晶。

2、顶真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

《大学之道》属于议论文,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使逻辑推理性强,论证条理清晰,表达周密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心之理时,先连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密地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

九、补充资料。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十、总结全文。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课后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大学之道》中,用“,”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3)《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是“”。

(4)《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句是“,”。

2.请筛选、整合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主要信息,为“慎独”下定义。要求不超过100字。

“慎独”是中国儒家创造出来的修身方法,最早载于《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可通俗地解释为: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其实说到底就是“慎心”,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

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

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

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欲治其国者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

(1)在止于至善。

(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3)先修其身;先正其心。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答案:慎独亦叫慎心,是最早载于《中庸》中的以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为原则的由中国儒家创造出来的一种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的修身方法。

解析:给“慎独”下定义,要在语段中找一个句子作为定义的主干句,这个主干句就是“慎独是一种修身方法”,然后提炼修饰成分,将其添加到主干句中即可。

3.答案:a。

解析:《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4.答案:b。

解析:均为介词,在。a项,助词,的;代词,它们。c项,介词,把;连词,表修饰。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大学党课教案

授课目标:

1、全体党员深刻了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2、全体党员能够深刻领会学习《廉政准则》重要意义。

3、全体党员能够认清党风廉政教育具有的意义。

授课方法:理论讲解。

授课时间:90分钟。

授课重点:我们党是个有着优良传统作风的党,也是一贯重视作风建设的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十七大召开前,胡锦涛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要大力倡导包括终身学习、发扬民主,讲操守、重品行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的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我们党事业的发展,党的作风建设正被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把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与其他法规制度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法纪意识、廉政意识、监督意识,以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坚持勤政廉政的优异成绩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果取信于民,为进一步推动管理处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保证。

一、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作风建设之所以重要,因为作风是一个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而优良的作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来说,同样如此。干部的作风往往会成为所有人仿效的榜样,进而成为一种精神、一种风气、一种凝聚力和号召力。新的历史时期,在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包括重视学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等良好作风。但也不可否认,在我们身边,由于受到某些消极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也出现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尽管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但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破坏,对党群、干群关系的损害,对加快广场建设管理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因此,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既是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进一步实现领导干部作风好转的鲜明标志。

作风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工作效率高低,众所周知,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大体包括四个方面:工作能力、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上四个因素,都与干部的作风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转变作风。

人民群众是从党的干部的作风上认识我们党,决定跟党走的。在价值观多元化、生存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人们也仍然对作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有着一种强烈的企盼和希望。特别企盼和希望作为执政党的各级干部,能够始终保留着战争年代所形成的那种作风,那种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为,没有这种党风政风所形成的廉洁高效的社会管理系统,就不可能为每个人的自我发展提供公平的支点、良好的秩序、和谐的氛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靠自身的优良作风来凝聚党心、人心,才能继往开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干部作风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等等,其中思想作风建设是一项核心内容。思想作风反映了干部的基本素质,包括的方面很多,要有政治素质,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精神,要有不断要求上进的进取精神,要有全局的观念,要有敢于负责的精神,这是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中要解决的一个根本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工作作风建设,工作是雷厉风行的,还是雷打不动的;是推诿的、拖拉的,还是高效率的、艰苦奋斗的,这也是干部作风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三个方面是廉政建设,要依法办事,遵纪守法,要发扬勤俭、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养成贪污腐化、假公济私的坏作风。

二、深刻领会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

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综观当今世界,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像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等,纷纷丧失政权乃至“人亡政息”。虽然各政党的兴衰成败都有其自身原因,但在党的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贪污腐化、作风败坏而丧失应有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随着执政日久,一些党的领导同志为了谋取私利,不惜违背党的宗旨、破坏党的纪律,甚至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导致党的整体状况向着消极方向发展,思想僵化、脱离群众、滥用权力、贪污腐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可以说,世界各国政党的兴衰成败史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廉洁从政、反腐倡廉将始终是各国执政党包括我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廉政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我党反对腐败、有效地预防腐败、通过制度来遏止和消灭腐败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党永保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实施《廉政准则》以来的情况看,对于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贯彻《廉政准则》,努力解决影响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深层次问题,最大限度地铲除腐败行为滋生蔓延的土壤,这对于我们党从制度入手遏止腐败,倡导廉洁从政有重大现实意义。

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加之自我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党性修养,有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主要原因是自己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作风,把握不住自己,耐不住寂寞,挡不住诱惑。我们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加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廉洁自律能力。

大学课教案

的故事。

(2)老师讲《乌鸦反哺》。

(4)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1)给父母一份惊喜。

(2)帮父母做家务事。

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3)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倾听父母的感受。

(1)甲:听了大家的回报方案,我们的家长十分的感动。下面请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爸爸、妈妈谈感受。

(3)乙: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您们对我们的肯定,您们放心吧,感谢您们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回报给你们,回报给亲爱的社会,回报给伟大的祖国。

(4)合:让我们伴着美妙的旋律把手中的鲜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5)齐唱歌曲《感恩的心》。

大学体育课教案

内容。

1蹲踞式起跑。

2接力游戏。

重点。

手臂推离,腿部蹬摆,重心前移.

难点。

上下肢协调,蹬摆配合连贯。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蹲距式起跑的技术动作,为提高快速跑能力打下基础.

2.身体目标:发展速度、力量、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协作互助和勇于探索的。;。

部分。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与队形。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指定地点集合并整队。

2、向老师问好。

3安排见习生。

队形: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饱满,富有朝气。

游戏:拉捕鱼。

徒手操:

1肩关节绕环。

2腹背运动。

3压腿。

4踝腕关节绕环、压指。

学生跟练。

1介绍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

2挑选作为的同学。

3组织实施,督促鼓励,适时。

4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教师讲解示范、口令领做。

组织:

篮球场地分2个半场,男、女各一个场地。

组织队形:

四列体操队形。

要求:动作有力热身充分。

一、蹲踞式起跑。

动作要领:两手扶地,后腿跪地,前脚脚尖与起跑线相距约一脚半,后脚脚尖约一脚半,两脚间相距约15cm,听到预备后,慢慢抬起上体,臀部要稍高于肩,身体重心前移,听到跑的口令时,两手迅速离地,两脚用力蹬地,上体保持前倾,积极加速。起跑分“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

二、接力游戏。

1.学生根据平时自己所了解到的蹲踞式起跑动作,分四组自行琢磨练习,看哪一组最正确。

2.请同学们把自己练习的动作出来进行讲解示范,

3.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行进间练习。

3.学生分组自主练习,互帮互助。

4.集合学生展示。

5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进行比赛。

1教师点评,找出最接近标准动作的。

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完整法和分解法相结合)。

3教师在学生练习中要及时发现错误并指导,集体纠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4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5组织学生比赛,宣布规则与注意事项。

组织:

各小组分散。

一、组织放松。

二、本课。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1、积极放松。

2、听取。

3、与老师再见。

1、带领学生放松。

2、本课情况。

3、宣布下课。

组织队形:

散点。

大学课教案

1、学生右手抱椅凳听《进行曲》的音乐入室。行进中自然成体操队形。

2、组织学生复习小动物模仿操。

师:小动物模仿操小朋友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

学生:老师,我想站在小板凳上做动物模仿操!

学生:噢,我也想。

师:大家觉得他的主意怎么样?

学生:噢,可以站在凳子上了,太好了?

师:好,我们轻轻站上来,大家可要注意掌握好平衡。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呢?

学生:可以再站上来。

学生:不能太紧张要不也会掉下来的?

学生:一只脚站的时候很容易摔倒的,最好两只脚都站在凳子上。(教师倾听、微笑、默许?)。

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操吧,动作可以稍轻一点。(学生听音乐做模仿操一遍)。

师:刚才我们在凳子上做操了,小朋友心里有什么感觉?

学生:我很高兴的!

学生:我觉得自己又长大了。

学生:感觉腿有点酸酸的。

学生:开始有一点点的害怕,后来不害怕了。

学生:我觉得自己比以前高了?

《大学》教案及反思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

2、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2、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3、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1、分析“八目”的基本含义。

1、理解“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学习目标、内容、考试、要求由教师讲解,分析内容和手法采取提问和讲授相结合办法。

大学。

1、导语:大学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著作与这一学习、生活阶段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2、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国学”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按照划分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思想分: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又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因此,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儒家的著作和学说,尤其是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3、国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以历史经验为鉴而资治:多取《尚书》《春秋》三传。

制典修仪多取: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道德教化多取:《论语》、《孟子》、《孝经》。

哲学构思多取:《周易》、《大学》、《中庸》。

儒家经典最初“六经”,“乐(乐经)”战国末亡佚。

汉朝:五经。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

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3、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大学》这篇文章。

“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原来分别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章,《小戴礼记》也即“十三经”中的《礼记》。

在唐代,韩愈等人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

南宋的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也竭力推崇《大学》和《中庸》。

在二程和朱熹看来,《大学》和《中庸》,一个是“初学入德之门”,一个是“孔门传授心法”,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把它们从《礼记》一书中提取出来,作为单行本刊印,并且和《论语》、《孟子》并列在一起称为“四书”。在经历宋、元以后,《大学》就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道德人文教育理论的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4、《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的核心内容就是讲“礼”:

礼,是维护古代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礼,儒家学说中核心部分。

《礼记.曲礼》开宗明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li)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dao)祠祭祀(si),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

《大学》作者,汉唐诸儒无说。朱熹整理《大学》时,将其分为“经”一章(“经”是基本的观点),“传”十章(“传”则是对“经”的解释、阐述)。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20世纪30年代初期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者所作。张岱年说:“《大学》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所谓家指大夫之家,不是一般家庭之家。这里反映的是诸侯纷争、大夫专权的局面,这是战国时期的情况,不是秦汉时期的情况。所以,从这点看,《大学》应是战国时期儒家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第83页)。

6、“大学”的定义。

“大学”一词包含2种意思:

(1)指成人所受的教育,与“小学”相对而得名。古代把童子所接受的启蒙教育称为“小学”,而把成人所受的高等教育称为“大学”。

(2)大人之学。“大人”与“小人”相对而言,“大人”指贵族,“小人”指一般平民。大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小人则没有。

上述三种意思,第一种最接近《大学》的原旨,所以朱熹加以采用。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大学》全书的文字结构,我们归纳为两大部分:

(1)"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为过程。

8、播放录音,学生齐读。

首先,“明明德”。程颐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其次,“亲民”。程颐:“亲,当作新。”朱熹:“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字‘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王阳明:“亲民,亲近民众”。即:“本其一体之仁心,以感化民众、革新国家与社会。”(蒋介石)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自己及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

最后,止于至善。朱熹:“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也,盖必其有以尽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之欲之私也。”蒋介石认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精益求精”、“以求至乎其极的意思”;一种是“择善固执”、“止其所止”的意思。

10、“八目”是什么呢?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先来看格物。“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注)格物就是穷究事物之理。例如《易·乾》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格“天”,认为天的根本就是“行健”——按照客观规律自觉地运行;再如《易·坤》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同一个道理。

致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传)同样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致知的结果就是通过认识天,我们总结出这样一种知识与认识:即我们要像天、地学习,得出君子应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认识并自觉地去遵守它、践行它。

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朱熹《大学》传)诚意要求我们要真诚,要自觉地遵循我们天生的“善”。最终要的一种能力便是要“慎独”。

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i),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传)正心即端正我们的思想,不要被外在的物欲所干扰。

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八目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它是从个人走向国家社会的根本要求。没有修身,便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后三目!

齐家。家国天下是古人的基本观点,有家才有国。齐家是治国的基础要求。

治国。治国即治理国家。

平天下。即天下太平。

《大学》重在阐述教育纲领,其着眼点为教育与国家政治、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以道德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克服偏私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诚意、正心)为根本要求,以“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核心论点是:治人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慎独为先。(慎独: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12、小结:

朱熹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儒家的全部学说都是循着“三纲八目”展开。

13、思考与练习。

(2)结合课文,分析古代大学和现代大学职能的异同。

(3)我们怎样借鉴大学之道,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党课教案

教学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要点,引导在校大学生正视自身精神现状,正确理解党性原则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涵义,将自身对政治生命的追求与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结合起来,能够正确享受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从思想和行动上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为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形成作出自身的努力。

教案正文:

第一部分序:大学生‘精神成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案例导入,精神追求是个人生命轨迹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案例一:徐本禹事迹——。

暑假,徐本禹带着募集来的三大箱子衣服、一口袋书和500元钱,和几个同学坐上了开往贵州的火车,去当地的大方县猫场镇支教,因为感动,,徐本禹本科毕业了,为进一步帮助山里的孩子,这位22岁的小伙子主动保留研究生学籍2年,志愿到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在乌蒙山区腹地的农村小学,他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用爱心精心栽培和呵护贫瘠土地上的花朵,用真诚和行动实践着一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及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他被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这是徐本禹日记上的一段话,徐本禹用行动绘出了当代大学生感人心扉的风采。

案例二:三毛钱一里的故事——。

大学党课教案

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和市教育党委的统一部署,5月3日学校党总支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安排落实。下面,就我校如何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谈一下个人体会并提几点要求。

一、充分认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中央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也是党中央向全党发出的政治号令,对于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团结统一、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上来,把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部署。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政党,要搞好自身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我们党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对思想建党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建设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常性教育还不够到位,导致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比如,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宗旨观念淡薄、道德行为不端、精神萎靡不振、身份认同感归属感缺失,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出现违反师德行为等等。这次学习教育,就是要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要求,在经常性教育上狠下功夫,把党建各项制度完善好、执行好,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办事的习惯,始终做到信念坚定、政治过硬,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我校共有59名党员,在职党员56名,占教职工总数的22%。正所谓:官风清则民风正,官风浊则民风恶,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状态如何,直接关系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影响着学校声誉和工作大局。应该说这么多年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党员干部中的大多数政治本色、公仆情怀、道德修养是好的。但也要清醒看到,具体到每名党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党的要求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比如,有的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表率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工作缺乏责任心,履职尽责不到位,工作中奉行“差不多主义”做“好好先生”;有的安于现状,缺乏创先争优意识,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缺乏教书育人的热情,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工作消极应付,计较利益得失等等。群众往往是通过身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和作为来评价我们党的。这次学习教育,就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小,落实到党的肌体的每条“毛细血管”、每个“肌体细胞”,说白了就是要落实到在座的每一名同志,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党的根基更加坚实、更加牢靠。

(三)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党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全校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以“内涵精效化”发展为主题,办学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师资队伍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技能大赛成绩斐然,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升,创建为我市首家全国千所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共有三个专业成为省级品牌专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城区中职教育资源整合的客观实际,我们既有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全面推进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水平提升和省级示范性优质特色学校项目建设,需要我们同心同德、创新创造;推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考核、规范教学行为、推行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好相关政策,需要我们勇于迎难而上、敢担当善作为;推进校企深度紧密合作,落实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解决体制机制难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精力、拿出落地生根的硬措施;做好新校区相关项目建设规划工作更需要我们在做好当下工作的同时做到两手抓、齐步走、两不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做到这些,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我们要紧紧抓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机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干事创业、担当进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振精神,顾全大局,为学校发展再添把火,再加把力,齐心协力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整体发展百尺竿头,再上层楼。

二、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总体部署和重点要求,确保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让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进而转化为每个人的内生自觉行动,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根据教育局党委部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刚才刘校长已进行解读,明确了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措施、进度节奏。下一步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就要遵循方案确定的时间表和任务书,深入学习领会,全力抓好落实,切实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绘出学习教育的美好蓝图。

(一)坚持以学为基础,用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武装头脑,在入脑入心、真学真懂上下功夫。“两学一做”其实是共产党人学习常态中的一节课,这节课是“走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在新形势下判断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考卷,因此“两学一做”要务求实效就必需首先明确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在学习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学好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党章党规”不是要死记硬背,重在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明白“党章党规”里的这些要求在风风雨雨中保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也是这些规矩和要求让人民群众信任党、拥护党,手拉手、心贴心地和我们党一起建设新中国。“党章党规”不是捆缚手脚的绳子,不是一个党员的底线,而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引以为傲的“徽章”和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进而深入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党章、准则和条例升华思想、规范言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在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要以《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版)》为基本教材,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理念新战略,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升发展标杆和精神境界,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在学习形式上,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结合“三会一课”和学习教育方案规划,每月组织1次党员集中学习,从我开始,党总支委员每月轮流登台讲党课,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深度讨论;每季度组织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围绕学习内容确定1个专题组织交流讨论,近阶段围绕“主动作为创新发展”,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切实查摆一下:主人翁意识强不强?主动作为的进取精神够不够?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牢不牢?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意识足不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缺不缺?;“七一”前后,结合庆祝建党95周年活动,拟组织全体党员赴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以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熏陶教育党员。在学习手段上,要充分利用中央组织部开通的“两学一做”学习,实行线下学与线上学相结合。借力xx教育网、xx教育微信公众号和学校党建网络平台共用共享学习资源,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把学习教育从现实课堂延伸到网络课堂,使党员能够时时学、处处学、随时随地学。

(二)坚持以做为关键,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在定标明责、干事创业上下功夫。

“两学一做”的落脚点是做合格党员。怎样做是个问题,何为合格同样是问题。翻看共产党的历史,任何时期的合格共产党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不是被动地去遵守党章党规,任务观点地去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他们始终是每个时代最敏锐的人,最有责任感的人,最积极主动的人。因此“两学一做”的目的应该不是让我们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学应该学责任和精神,做应该做出共产党员的本色和威望。

中央《方案》将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概况为“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四有四讲”的标准,是对每名党员起码的、基本的目标要求,看着简单实则很难,看似最浅显却抓住了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和时代使命,重申了党员要合格这一不可逾越的红线,不努力不付出不坚守是很难达标的。我们必须把“四有四讲”当做一把尺子来衡量自己、检视自己,真正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为人处事之中。共产党员的称号不仅仅是身份,他是融入生命和血液的荣耀,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共产党员没有上下班之分,没有工作和生活的分别。当你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份不讲享受只有付出的事业,这是一份在繁华诱惑里依然需要坚守纯洁的考验。结合这次学习教育,市教育局党委提出开展“修师德、树形象、作表率”的主题活动,学校藉此契机,将组织开展“双优双满意”(“推进优质服务办人民满意教育争创优秀业绩做人民满民教师”)争创活动。希望学校广大干部党员要修身立德、率先垂范,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铭记党员身份,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一丝不苟的履行每一项职责,讲奉献,比贡献,讲道德、有品行,积极为党工作,主动履职尽责;广大教师党员要重点围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素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关心爱护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真正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共产党员也是人,但不应该是普通人,工作合格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党员,生活朴素也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党员,合格的党员就是应该在工作中成为标杆,在生活中成为榜样,合格的党员就是要能引领社会的新风尚,成为时代的正能量。

(三)坚持以改为重点,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在边学边改、即知即改上下功夫。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鲜明特点、一条成功经验。带着问题去学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就能不断解开思想扣子、纠正认识偏差;针对问题边学边改、即知即改,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做好一件件具体事情,就能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尤其要结合《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对照前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查摆出的问题清单,每名党员都要结合实际,再次对标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整改效果不好的及时“回炉补火”,实事求是地给自己“画像”“打分”,列出问题台账和整改清单,深刻剖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持续向问题“叫板发力”。按照“五个必须”和“四个服从”“四个廉洁”“四个自觉”的标准要求,着力解决自身在理想信念、党的意识、宗旨观念、精神、道德行为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自省自励,净化革新,改造提高,将严和实的标准要求立起来、挺起来、强起来。

同志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是一次阶段性活动,其重要遵循就是要突出经常性教育的特点,以学习教育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制度的落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名党员。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坚持从严要求、从实做起、统筹推进,确保抓出成效。下面,就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提四点要求:

(一)思想重视,彻底破除误区解决困局。一是破除认识上的偏颇。认为活动就是活动,走走过场而已,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把活动的要求融入到工作中,提升为自觉性。二是破除情绪上的抵触。认为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会干扰正常的工作,用工作的正当性否定活动的重要性,割裂开来看问题,对立起来抓学习,结果是工作有情绪,学习没着落,一样都没干好。三是解决上的困局。不结合工作实际,不思考学习教育与工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形式简单化、老套路、老办法,让学习教育失去了活力。

(二)上下联动,做好学习教育的组织部署。这次学习教育是一项需要全校上下密切配合、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办公室作为牵头科室,要主动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协调,深入研究谋划,加强工作指导,把握进度节奏,确保稳步推进。各总支委员要按照联系指导工作配档深入支部推动学习教育落地生根。各支部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率先垂范,结合各自职责,分头抓好工作落实,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三)不走过场,从严从实开展好学习教育。这次学习教育,要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把各项工作抓实在、抓到位,抓出高质量。特别是要把这次学习教育提出的集中学习讨论、讲党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这些最基本的党员教育管理形式运用好、落实好、坚持好,发挥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提高功能,要立足常态,将建制度、立规矩贯穿学习教育始终,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推动践行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创新。

(四)做好结合,坚持把学习教育融入常态工作。开展学习教育的成效如何,要以推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成效和群众的满意程度来检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各部门要按照“两促进、两不误”的工作要求,加强统筹谋划,把学习教育与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与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学校改革发展有机结合,确保更好地推动各项重大改革项目、重点目标任务的落实,将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真正实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使乐业者精业”的目标定位和追求。

同志们,希望大家以学习教育为契机,以“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为标杆,以更加高昂的政治热情、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举措,目标同向,行动同步,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学习教育,通过两手抓、实现两促进、达到两提高,实现打造“阳光工校、高效工校、创新工校”的目标追求,取得基层党建设与常态教学业务工作双丰收。

大学课教案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常。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大学课教案

甲:亲情是母亲轻轻地帮你盖上被子,又不愿将你从梦中吵醒,却又为你的健康担心。

乙:亲情是父亲默默地为你整理的那凌乱的书桌,没有痕迹,没有絮言,却时时在关心着你们学习,你们生活。

辅导员:亲情是雪地里的那一堆火,暖暖地烘烤着行人那双冻僵的手,让他们感受着温暖的感觉。亲情是风雪中的那间小木屋,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港湾中小小的一区,被人忽视,却永远存在。

孩子们,孝敬父母、爱父母吧!这是我们的责任。然而,除了父母,我们要感谢的人还太多太多。

最后,我们一起大声地来读一读下面的话:(投影仪展示)。

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

感谢坎坷,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

感谢敌人,让我们使自己不断完善,不断朝前进步……。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大学课教案

乙: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竟相开放。

甲: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乙: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

甲:大自然尚且如此,人更应具有感恩之心。

乙:首先请欣赏第一小组的演讲《为何感恩》。

老师提示:

a、感恩有几种方式?

b、你有一颗怎样的感恩之心?

2、诗歌朗诵《感恩父母的爱》(全班齐颂)。

感恩父母的爱》。

是您,将我带到人间。

教会我在成长中,如何越过沟沟坎坎。

是您,领我认识世界。

天寒地冻时,将我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您用爱心穿引的线,

那一针一线,都是您的爱在悄悄蔓延。

如果我是风筝,您就是拉动风筝的线;。

如果我是一条船,您就是灯塔是港湾;。

这就是父母的爱,这就是父母的情。

她柔柔如水,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变桑田。

但父母的爱,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3、写“感恩卡”(分两组)。

甲:我们淋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乙: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甲: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乙: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甲: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一颗感恩的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驻心间。

乙: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甲: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乙: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甲: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困难的力量。

乙: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

合: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你最想感谢谁,就把感激的话写在感恩卡上。

(1)分发“感恩卡”。

(2)学生在“感恩卡”上写下感激的话。

(3)请学生把“感恩卡”的话读出来。(让学生到台前面对观众)。

(4)邀请家长即度发言。

4、歌曲《感恩的心》。

合:昨日的不懂事,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感悟,决定明天的我们。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用歌声唱出对父母深情的爱,把《感恩的心》送给在座的家长和师长们。(全体学生起立面对家长,边做手语边唱《感恩的心》)。

5、班主任讲话。

歌声寄托了我们对父母和对社会深深的爱,歌声也激励我们快快成长!

6、集体宣誓(背景音乐歌曲《感谢》)。

为了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恩情,请同学们全体起立,举手握拳做出承诺:(全班同学宣誓)。

亲爱的爸爸妈妈,

从现在开始,

在思想品德上让你们安心;。

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

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

我们决不辜负父母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老师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的感恩之花常开,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断进步,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社会)。

(4)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能记住感恩的多种方式,并让学生知道感恩也是一种互补。我们每个人必须持有感恩之心,明白感恩是一种责任、一种奋进、一种奉献。懂得回报社会、祖国、父母等。

大学班会教案

一、专业介绍。

1.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的介绍。

服务为主、还有管理、引导。

2.专业介绍。

是朝阳专业、学好后就业不是问题就业环境较好待遇较高关键在于学习。

3.班级形象目标。

团结、和谐、学习气氛良好。

团结:班级好我光荣,班级不好我羞愧,班级因我不好我耻辱和谐:不占小便宜,大度、理解、没什么大不了的。

4.班委成立方式。

需提交申请,先说明自我情况,提出申请职位,获得过奖励的要求组织能力较好、沟通能力较强、有奉献精神,我们提倡大优先考虑。家在大学里多实践、多锻炼、在更大范围内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5.第一学期不允许带电脑来学校。考虑到学生控制不住自己把时间都花在上网上了,而且第一学期电脑起不到作用。

二、材料的收集。

1.班费(3年)。。作用,多退少补。

2.其它资料,包括照片、户口、党团组织关系、档案等。。农村需贫苦证明(乡镇以上盖章),城市需低保证明、残疾证明等要每年最新的。可以国庆后交。

3.电信卡。

三、安全教育。

人身安全。

1.注意交通安全,以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2.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学校对学生宿舍防火安全问题作了严格的规定,如严禁私拉乱接电源、严禁躺在吸烟和乱扔烟头、严禁在床上点蜡烛看书、严禁烧电炉或煤油炉等,请同学们自觉遵守。

3.严禁在校外住宿。

4.严禁彻夜不归,要求7点前必须返校。

5.绝对禁止沉迷网络。

6.注意温差,早晚凉。

财物安全。

1.入学期间,注意看管随身行李,听从学校有关老师的指挥。来校报到时,不要将现金或银行卡交给不认识的人办理,谨防受骗上当,现金除留一些零用外,一般存进银行。。银行卡(存折)、密码和身份证,要分开存放,切记不要将密码泄露他人。

2携带的电脑、手机、mp。

3、照像机等贵重物品以及个人重要证件不要在寝室随处摆放,要入柜锁好,防止失窃。

3、离开寝室、夜间睡觉必须锁门,防止入室行窃。

4.随着新生入校,一些不法人员会在校园内以各种形式兜售偷盗来的二手自行车。我们提醒广大新生,若需要二手自行车,应到正规销售网点,经合法途径购买。

5、发现强行买卖、敲诈勒索现象,应立即向公寓服务中心(电话:)或保卫处反映。

6、严禁将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带入寝室;严禁在寝室内私接电源;严禁购买、使用热得快、电炉等违章大功率电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7、新生有事外出应向班主任或辅导员请假,不得单独离校,晚7时前必须返校,禁止报到后在校外留宿。

8、新生外出购物,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现金和贵重物品,人身财产遭受侵害,应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

9.宿舍禁止留宿他人。

10.禁止损坏公物,注意爱护公共财物。

11.注意防骗(重要)推销产品。。

四、日后几天的安排。

1.

2.15日晚领取体检表,填写好,贴上照片,学习《学生手册》。

3.16日上午两个讲座: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减免政策介绍入党启蒙教育。

后参观图书馆。

下午3点进行专业教育。

4.17日上午体检,抽血前不能吃,不能喝水。抽血后可以吃。

早上6:30一号教学楼下结合。带上体检表。

下午讲座:如何让大学生活更有价值。

5.18日上午9:00开学典礼军训动员大会。

6.不能参加军训的同学,需要个人申请、系部盖章批注、保卫处。

备案。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