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工作情况汇报(实用13篇)

时间:2023-11-23 16:21:08 作者:温柔雨

汇报的目的是向上级领导和团队成员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价值,获得认可和支持。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工作汇报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3月7日,在县宾馆召开了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会之后,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午即召开了镇班子会,认真传达了县委书记和市计生委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宁郭实际重新修订了《宁郭镇村级计生工作管理意见》,确定了2009年计生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3月9日上午,召开了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计生专干和计生管理员会议,就当前计生工作和今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明确。

一、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把稳定低生育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纳入构建和谐宁郭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

二、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以转变婚育观念、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切实降低出生人流比。

三、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出生人口素质的氛围,大力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的科学知识,推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队伍建设。以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争取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明确为公益型单位,()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开展“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组织镇村医生和学历补偿教育的培训。

五、加压奋进,勇争一流。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先进乡镇为榜样,努力打造“和谐、文明、诚信、高效、阳光、法制、廉洁”的人口计生系统,狠抓基础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抓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确保在2009年我镇的计生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广丰县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情况汇报

开春以来,我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进行宣传,大造春耕生产声势。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出黑板报、现场咨询等途径广泛宣传中央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严格保护耕地等多项惠农政策措施送进千家万户。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共出黑板报、墙报15期,张贴宣传标语100余条,印发农业科技资料5000余份。

(二)做好农资储备“稳”春耕

我县加大了农资保障力度,积极为春耕生产的稳步推进提供物质保障。今年,种子部门储备了水稻种子共计30万公斤,其中:杂交早稻种子9.5万公斤、一晚杂交种子5万公斤、二晚杂交种子7.5万公斤、常规种子8万公斤,储备了蔬菜种子共计5300公斤。农资部门储备了农药30个品种,共计630吨(含除草剂、杀虫剂),储备各种化肥1.36万吨,农膜290吨。畜牧兽医部门储备了禽流感疫苗470万毫升、口蹄疫疫苗40万毫升、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疫苗300万羽份、猪瘟疫苗45万头份、猪蓝耳病苗30万头份、消毒剂2吨、防护用服70套。

(三)加强科技服务“强”春耕

围绕发展提升年主题活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丰县农业局制定下发了广农字〔2015〕6号《关于开展春季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抽调100余名农技人员组成农技、种子、果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农业产业化等8个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农业企业、农民庭院,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活动。截止目前为止,共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活动10场次,开展技术服务1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千余份。

(四)落实工作“保”春耕

1、加强春熟作物的田间管理。针对当前春季农业生产特点和在田作物的生长情况,我局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引导农民搞好油菜田的开沟排水、清除杂草、防害防冻、科学施肥工作,引导农民,适时翻耕红花草田沤肥,冬闲田进行多次翻耕,杀除田间杂草。到目前为止,全县落实秧田面积2.2万亩,稻田翻耕面积15万亩,蔬菜大棚种植面积1800亩。

2、开展“十万农机闹春耕”活动。今年,农机部门紧紧联系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做好农机购机补贴实施工作,确保春耕前将政策落实到位,目前已检修好各种农机具600台(套),组织了耕整机300多台、旋耕机200台、插秧机10台,组织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达36台。

3、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我局联合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多次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市尝服务、信用入手,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到目前为止,广丰县农业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店)107余个,抽样送检19个杂交水稻种子样品、13个农药样品、5个饲料样品和6个兽药样品,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2万份。

4、加强春季畜牧水产业发展。一是积极开展畜禽春配工作。二是加强春季动物防疫。目前,我县已发放了禽流感疫苗150万毫升、口蹄疫疫苗15万毫升、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疫苗100万羽份、猪瘟疫苗7万头份、消毒剂1吨。三是及时做好池塘水库清整。目前全县清除池塘淤泥200余万立方米,修理塘耿库坝6500多处,塘、库消毒面积15000余亩,投放鱼种150多万公斤。

二、当前马家柚基地建设工作的情况

我县马家柚产业发展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马家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1、基地整地任务己完成。指挥部为保证马家柚基地建设按时高质量完成,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旬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制度。现阶段马家柚基地整地面积已近5万亩。

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先后在中国农业信息网、江西农业信息网、上饶市农业信息网等发布新闻50余条,印发《马家柚基地建设简报》6期,计900余份。

4、加强马家柚种植技术培训工作。共培训1000多人次。编制了《马家柚基地建设指导手册》,一系列措施显著的.提高了我县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

三、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春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资源流失。由于种粮收入低,不如从事其它行业或外出打工。

2、粮食价格的增长收益被种子、化肥、农机、人工等其它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吞噬,种粮不能致富,只能糊口。

3、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多年失修,灌溉难,运输不方便,部分田只好种单季稻。

4、城镇化建设占用了部分耕地,种植面积难以保证。

(二)马家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基地建设开始时间较晚,林木指标审批和土地流转等程序完成的较预定时间晚,影响到定植阶段按时完成。

2、现代果业发展的历史短,果农的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造成部分果园建设标准不高,种植管理混乱的情况。

3、缺少技术力量。表现为产业发展的基础性生产数据不足,相关的专门技术人才不够,影响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苗木调拨离五万亩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四、2015年农业工作重点

1、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一是加大中央、盛市、县对发展粮食生产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种粮面积。二是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抓好旱床育秧、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大力提高我县粮食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将农业科技和农业信息送到农民的家门口,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生产信息,增强他们科学种田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切实做好马家柚产业发展工作。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二是加大“马家柚”品牌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场合宣传推广马家柚,让“马家柚”品牌家喻户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三是加强技术指导。进一步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果业办技术力量。四是加大马家柚苗木生产的管理力度。五是开展马家柚基础性科学研究。加大马家柚新品系和不同成熟期品种的开发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后备种质资源。六是制定明年产业发展规划。按照【2009】28号文件的要求,我县要继续扩大马家柚种植面积。2015年单年需完成8万亩的种植任务,在督促今春苗木定植的同时,应尽快启动制定今年种植规划。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尤其是马家柚产业),高标准建立规模化基地。二是培养规模经营的生产主体,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围绕马家柚、天桂梨、葡萄、白耳黄鸡等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招商,鼓励引导创业成功人士或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三是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

4、加快畜牧水产业发展步伐。规范和完善畜牧生态小区建设,重点抓好下溪的生猪等30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搞好畜牧技术推广,重点推广无公害畜禽养殖技术、种草养畜技术及草食畜禽模式化养殖技术等六项技术。进一步发展白耳黄鸡加工产业。抓好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在大力推广科学养鱼技术的同时,重点抓好大南花鱼骨鱼良种繁育基地和丰溪泥鳅出口基地建设。

5、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将蔬菜基地建设列为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快引进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不断提升科技种菜水平。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鼓励菜农形成联合体,实行互助发展。加快城区中心批发市场建设,提高批发市场软硬件水平和质量安全监控能力。规范蔬菜质量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蔬菜质量监控工作制度。

6、抓好农业项目实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矗201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着力抓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工作。2015年我局重点向上争取12个农业基本建设项目:1、马家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资金15000万元;2、油菜高产示范片项目,项目资金100万元;3、大中型沼气工程及村级服务网点建设项目,项目资金200万元;4、流域内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项目,项目资金3600万元;5、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项目,项目资金360万元;6、广丰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项目资金540万元;7、水稻新品种集中展示区建设项目,项目资金100万元;8、广丰马家柚病虫防控体系建设项目,项目资金450万元;9、泥鳅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项目目资金250万元;10、花鱼骨良种场建设项目,项目资金150万元;11、鳗鱼养殖、加工建设项目,项目资金600万元;12、四大家鱼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项目资金750万元,总金额22100万元。

广丰县农业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工作情况汇报

入春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目标,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从早着手全年种植业生产,从指导思想上、计划规划上、技术支持上、物质保障上、加工流通上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促进了全县农业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我县如下:

一、春耕生产情况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尤显春季之重要。2012年我县春耕工作从早入手,从难着想,针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引导、指导、督促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抓好春耕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把握农业、农村工作主动权。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县政府组织涉农单位及各乡镇场领导进行集体学习、讨论、领会上级对农村工作的精神,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发展我县生态有机农业,做好一村一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的工作思路方案。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后,县政府及农业局及时组织农业部门、乡镇场分管农业领导及农技人员学习贯彻全国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布置我县今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

斤以上,农民觉得种粮仍较稳,风险小。

三是落实春播作物播种面积。我县春播作物面积相对较小,早稻仍维持在8000亩上下,比去年增加500-700亩,中稻预计比上年增加2000亩左右,面积在69000亩左右,二晚比去年增加2000亩,预计13000亩左右,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蔬菜种植面积2.3万亩,比上年增加1000亩,瓜果、花生等与去年持平。 四是抓好春耕物质准备工作。早稻播种并没受到低温天气影响,目前已基本完成,尚未发生大范围烂种、烂秧现象。一晚种子已入库3万公斤。已调入碳氨1000吨,过钙8500吨,尿素500吨,氯化钾400吨,烟叶专用肥(已下田)1000吨,商品有机肥800吨。农膜20吨、农药15吨,小农具300台,农资市场供给充足。 五是开展科技助农兴粮活动。2月下旬开始,我县在全县7个乡镇开展了“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测土配方施肥、水稻高产创建、良种良法选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技术送科技下乡活动。同时我县对种粮50亩以上农户,县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站直接与其挂钩,进田间实地进行指导,直接发放配肥卡、病虫情报,为其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

注射已接近尾声,4月底将接受市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督查。

二、农业产业化进展情况

1、有机米:抚州金穗米业有限公司已正式落户我县,现已在工商局注册成功,注册资金600万元,公司商标名为“深山谷物”。马头山镇新选定2个有机米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农田已落实到位。种子、有机肥已正在订购,全县种植有机米6000亩正在落实之中。

2、白茶:2012年新增白茶种植面积3000亩,目前一些山场正在开垦定植中。目前全县白茶种植面积达3.2万亩,现采摘工作已基本结束,干茶总产量20万斤,预计产值达5.2亿元。解决当地季节农民用工8000人,为当地百姓人均创收1750元.

3、品牌建设:成立资溪县白茶协会新的领导机构,并建立资溪县白茶协会新章程、资溪县白茶行业自律公约、资溪白茶包装管理暂行办法、资溪县白茶地理标志商标管理使用暂行规则。馨田茶业、思源茶业等三家茶业有限公司正在申报有机产品认证。目前我县“资溪白茶”正在准备申报江西省著名商标。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落实粮食扶持政策。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补贴奖金及时足额发到每个农户手中,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我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在上级统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成立机构,落实人员。为做好我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20xx年底,金安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金政秘【20xx】77号),要求各乡镇街、园区和区直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我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为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士银为组长,区政府副区长汪家胜为副组长,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金安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按照职能,各负其责,积极做好普查相关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领导组办公室内设综合业务、数据处理和后期保障三个小组,具体负责全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日常工作,六安市金安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印章同步启用。

各乡镇、涉农街道也相应的成立了普查领导组和普查办公室,乡镇街普查领导组一般有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组长,乡镇有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普查办公室主任由首席统计员担任,配备3-5名工作人员。

2、落实普查经费、场地。区级普查工作经费初步安排约200万元,其中60万元工作经费,分三年拨付,20万元pda增购经费,120万两员补贴,目前pda增购经费和20xx年20万元的工作经费已经拨付到位,两员补贴已作为20xx年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批,各乡镇街农业普查经费按实报实销的方法给予解决,初步预算每个乡镇街需要安排农普工作经费10万元。同时为保障普查正常开展,区统计局在区政府四楼安排两间约40平方米的办公室作为普查办公用房,基本能满足需求,各乡镇街也依托乡镇统计站,均落实了普查用房。

3、拟定工作制度和计划,稳步推进普查。按照省市普查办的要去,区普查办拟定的区农普领导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区普查办各工作组工作职责等工作制度,做到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责任到人,避免推诿扯皮。制定普查工作计划,按计划有序推进普查工作。

4、积极做好普查宣传工作。利用农普简报、一封信、宣传车等宣传载体,积极做好农普宣传工作,截止目前为区普查办已印发《农普简报》5期,同时在农普试点期间,发放农普一封信1200份,农普宣传扇1000个,印制宣传横幅60条,出动农普宣传车2辆,同时还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以及各乡镇街党员微信群、工作群宣传农业普查,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5、做好普查试点工作。6月下旬,全省农业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在我区三十铺镇凤凰村、枣树回民村进行,全省各市及我市各县区、我区部分乡镇普查办主任、业务骨干共计170多人参加试点,试点期间,省普查办对普查方案、流程以及普查表的填报说明进行了详细的讲解,6月25日-7月10日,我区组织18名普查员和4名普查指导员对两村范围内所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户、规模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以及村、镇表进行了调查,经过清查摸底、入户登记、数据审核、录入上报等阶段工作,共调查普通农户1333户,规模户11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9家。7月26日省普查办对我区普查试点数据质量进行质量抽查,对在我区举办的全省农业普查综合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此次试点非常成功。

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各区、开发区、街办农业普查办公室,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自去年12月1日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市农业普查的通知》(鄂州政发【20xx】22号)文件后,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第三次全市农业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扎实推进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现将各地农普工作进度情况通报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严格按照省政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完成农业普查机构组建工作。一是组建领导小组。市政府发文成立了以副市长程少云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易春明和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鄂州调查队、市财政局、市农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市委宣传部等15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二是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办公室设主任1名,由市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鄂州调查监测分局副局长许金桥担任;副主任6名,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统筹办、市财政局等17个部门的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各成员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农业普查工作,建立联络员制度,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调查与培训指导组、数据处理组、遥感测量组、联络宣传组、执法检查组等6个内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实施。

(二)落实农业普查工作经费。为了保障全市普查经费的落实,确保农业普查工作圆满完成,20xx年11月25日,市统计局向市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第三次全市农业普查经费预算的请示》,根据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普查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编制了第三次全市农业普查三年工作经费预算308.56万元。目前,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市政府已经批准市级农业普查20xx年度经费预算按总预算的60%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已到位185万元。

(三)明确工作职责。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根据全市农业普查工作需要并结合市级各成员单位的工作特点,制定了《鄂州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职责分工(讨论稿)》,对17个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并将于近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进行讨论,从而形成最终的文件,下发至各区、开发区、街办农普办及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遵照执行。

(一)农业普查机构已基本组建情况。目前,全市3个区、2个开发区和3个街办中,有7个地区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先后下发了政府指导性文件,对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组建了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梁子湖区农普机构正在组建之中。已组建机构的地方都能按市政府要求,由政府统一发文,政府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并且由统计部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二)农业普查经费落实情况。目前,全市3个区、2个开发区和3个街办中,有7个地区的普查经费已基本落实。其中: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开发区和鄂州开发区20xx年分别预算了普查经费256.91万元、222.12万元、23.5万元和40万元;凤凰街办、古楼街办和西山街办20xx年普查经费实行实报实销。鄂城区普查经费正在落实之中。

(一)召开全市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讨论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确保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开展普查工作。

(二)加强对区、开发区、街道办事处普查工作的检查督办,确保区街预算经费落实到位,办公室人员组织到位,乡镇普查机构3月底以前组建到位。

(三)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试点工作,按照普查工作的要求,选取基础工作较好的乡镇的一个村开展普查试点,通过试点找出正式普查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研究解决的办法,为正式普查提供经验和借鉴。

市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情况汇报

3月30日上午,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三农”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城乡发展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杆,确保我市“三农”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为“浙江的今天”“中国的明天”贡献更多的杭州实践、杭州素材、杭州智慧。

徐立毅主持会议。王金财、叶明、于跃敏、潘家玮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马晓晖通报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考核结果。西湖、萧山、余杭、富阳、桐庐、淳安、建德、临安等区、县(市)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区、县(市)设分会场。

赵一德指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的一系列事关“三农”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三农”重要思想,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切实巩固良好发展势头,更加坚定发展自信,确保“三农”工作继续为全局作贡献。要树立更高目标追求,推进城市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大杭州,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市民更向往。要着力补齐补好“三农”工作短板,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农村“拆治归”,系统推进“三农”发展全面转型,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为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夯实基础。

应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趋势,久久为功发展美丽经济,持续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抓实抓细春耕备耕工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以城乡统筹为根本路径,着力补齐农村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短板,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决守住平安底线,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要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在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上求突破,激发“三农”发展活力;要以“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为有效载体,强化组织领导、基层组织和作风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徐立毅要求,要紧紧围绕杭州发展大局,以高的站位、宽的视野、新的理念科学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再强化、财政投入再倾斜、工作推进再加速,扎实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在高起点上继续跑出加速度。要认真落实重点举措,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提升、环境治理、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上出实招、下功夫,探寻“三农”发展新路径,打好美丽乡村建设组合拳,让改革发展红利更多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要抓好村级组织换届、春耕生产、疫情防控、森林消防、防汛安全检查、平原绿化等当前工作,把各项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局贯彻《农业法》情况汇报

《农业法》既是一部农业基本法,也是农业发展法、农村改革促进法、农民权益保障法。《农业法》将与种植业、林业等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活动纳入了调整范围,将“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体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增强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的观念,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和保护力度,围绕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完善林业执法体系建设,减轻林农负担,增加林业投入等影响林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全县林业快速发展。现将我局贯彻《农业法》情况汇报如下:

二、加大林业投入,搞好林业产业建设,推动农业发展。

我县农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支持农业,保护农业,是我们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一方面逐步提高林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二是鼓励林农增加林业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向林业。 三是鼓励和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林业社会化服务。四是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五是搞好产业开发建设,典型示范推动林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林业体制改革以后,林业系统的主要职能转为林政管理和发展林业产业,加强造林绿化和林木管护,让山既出生态效益,亦出经济效益。一是发展竹业产业。根据规划,到2006年全县竹业产值翻一番,平均每亩产值500元,全县竹业总产值达2亿元。二是发展杨梅产业。在三洲、河田水土流失区进行开发性综合治理,已种植优质杨梅**亩,合计定植万株杨梅、万株银杏。计划至2005年建成连片万亩杨梅基地,并带动周边群众种植2万余亩,逐步把水土流失区的马尾松老头林疏林地更换成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杨梅基地。通过种植杨梅等经济林果,使水土流失区的土壤水肥条件改善,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加,不仅根治了水土流失,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山地的经济效益,走出一条水土流失区既添绿又添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发展花卉产业。以黄馆国债苗圃为依托,重点抓好桂花项目的开发,已培育6万多株,力争2~3年内形成规模,把国债苗圃建成花卉及优良种苗的繁殖基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县花卉产业的发展。四是发展速丰林产业。

三、认真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加快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在保持林地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集体统管山林和失管山林(不含生态公益林)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以招标或协议等形式转让给个人或联合体承包经营,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目标,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依法经营、科学管理”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截止*月30日,全县**个乡(镇)应开展**个村,已开展**个村,现已完成**个村,占任务的% ;应列入改革的面积*亩,已完成改革的面积*亩,占任务的%;林权应登记发(换)证面积**亩,已经登记面积**4亩占任务的% ;已发(换)林权证宗,面积*亩。

林改落实了林地承包责任制,明晰了产权关系,使林农享有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吃下“定心丸”的林农上山造林、种果、开发山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同镇林农种植酸枣、香樟、桉树等树苗达万株。个私造林就达六七千亩,是去年同期的三倍。来自建阳的老板与朋友合资,共投资了多万元承包了该镇光明村黄坑、雷婆障**余亩山场,种植毛竹或速生林等。

依靠群众,突出主体。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实施“阳光作业”,该由群众表决的交由群众表决,该公开的事项及时公开。对改革后林地使用费和林木转让费等改革收益资金分配问题加强审批管理,规定除主要用于兑现管护。

合同。

的收益分成、清偿债务、村民分红、扩大再生产和部分用于公益事业建设外,不得用于发放村干部工资福利等,各村收益资金使用办法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将收支情况列入村务公开内容张榜公布。这些措施,使得群众从“担心”到“放心”,实现从“要我改革”到“我要改革”转变。在林改中依法办事,于法周全。严格遵循《森林法》、《福建省森林条例》等法律法规,并注意与新颁布的《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衔接,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具体问题。特别强调集体林是全体村民共有财产,对于集体财产处置必须严格依法并充分尊重大多数村民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包办代替,不得以行政手段强行干预。

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调整木材税费计征价减轻林农负担的通知》(龙政综[2002]97号)精神,实施木材税费改革,已全面下调了木材、竹材税费计征价,全县木材税费计征价平均下调30%,竹材税费平均下调50%,提高了林农造林护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四、实施竹业产业化建设,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要依靠贯彻落实“科技兴农、兴林”方针,依靠提高农民的素质,支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和其他职业培训。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多次聘请在永安培育竹林的一淅江农民土专家卢林富来汀授课。

五、加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化我们的家园。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为了保护和发展我县森林资源,1998年就做出了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的决定;2000年县委、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封山育林的通告》,禁止烧柴片;2001年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禁止采伐天然林的通告》,提出了实现“生态环境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再造山川秀美新长汀”的宏伟目标,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封山育林护林和造林活动。县委、县府还制定了《关于护林失职责任追究制度的决定》,使我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全县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管严管死,商品林放开搞活。在2001年完成116万亩国家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的基础上,2002年以来开展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重抓封山育林,打造生态经济强县。主要做法:一是制定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建立权责分明的管护体制,确保全县390万亩山林都能得到管护。二是全面实行禁伐天然林,停止天然林采伐许可证的办理。三是全面启动封山育林工作,完成了管护责任区的划分、439名护林员的选聘,护林员从2002年6月开始巡山护林。

健全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加强监测、预警、防治、建立植物病虫害的快速补灭机制,实施植物保护工程。

六、正确引导竹产品加工与流通,促进竹业产业化建设。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产业化经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

我们进行了木竹经营体制改革,加强源头管理,建立源头征收税金费,木材经营放开,产销直接见面的经营新体制。新组建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和木材检验中心两个中介服务机构,保证公平交易和国家税费不流失。

为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从事竹产品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我们实施了竹政管理体制改革,2003年元月1日起,实施毛竹采伐流通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做法为:1、毛竹采伐实行报告制,采伐证允许一村一证;2、以毛竹标号建档代替伐区设计;3、实行源头征收税费,发给“竹票”,竹材凭“竹票”在县内流通;4、减少环节,降低规费征收标准,取消第一道检尺手续。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减轻了农民和企业负担,增加了竹农收入,按标准竹计算,每根原竹税费下降了36.1%;二是减少了办证中间环节,方便了企业经营流通,提高了竹农育竹积极性;三是提高了毛竹采伐许可证办证率。

七、强化执法监督保护森林资源。

加大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严格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行政执法严格规范执法主体、执法证件、执法文书、执法工作服、执法程序、执法行为,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从规范主体、规范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监督入手,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实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罚没收入要全额上缴财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小康社会才是完整的。下一阶段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要牢牢把握住“整改”这个中心环节,突出依法加大林业投入、依法强化基层执法队伍、依法保护林业用地、依法保护林农合法权益四个重点,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区工委、管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区实现农业总产值6.14亿元,同比增长4.9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80.3元,同比增长16.8%。现将我区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培育形成了主导产业。我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粮食生产上,坚持口粮与商品粮并举,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使粮食优质率达到80%以上,并通过普及推广高效实用技术,确保在调减粮食面积的同时保证粮食安全。在经济作物上,坚持以“市场畅销、效益显著”为原则,大力发展高效作物,并通过正确引导,使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目前,优质谷、中药材、香蕉、果蔗、黑皮冬瓜五大作物成为了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其中,优质谷种植面积11万亩,中药材2.1万亩,果蔗1.7万亩,香蕉1.3万亩,黑皮冬瓜2.3万亩。同时,桑蚕、香葱、白花薯等也不断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我区大力推广三黄鸡、黄沙鳖、胡子鲶、小龙虾等高效益特色动物养殖,积极培育业主特出、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村。目前,镇村黄沙鳖养殖业已发展到300多亩,涉及70多户农民。积极引进资金开工建设市胡子鲶原种场,培育成为最大的胡子鲶繁育基地;扩大小龙虾良种场养殖规模,饲养面积已扩大到100多亩,2007年4月引种成功后,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在小龙虾饲养量维持在5000多斤,将培育成为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

(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目前,全区有7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有6家企业获自治区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分别是公司、养殖尝养殖尝养殖有限公司。已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品种5个:分别是市种养有限公司的肉猪、肉鸡、鸡蛋品种、市养殖有限公司的肉鸡品种、市种养有限公司的肉猪品种。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皇公司,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巨东公司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分别建成了鸡养殖基地、“”鸡养殖基地、“”米优质谷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等颇具规模的种养基地;被誉为农业“三宝”,其中“参皇鸡”、“巨东蛋”被评为名牌农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1.7247万户,带动种植户0.8万户,带动农户率达30%。我区的公司在做大做强养鸡和鸡蛋的基础上,重点向养猪业发展,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8.6亿元,2008年计划销售收入10亿元。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4.3亿元,现在已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并做好上市的前期工作。

(四)专业大户不断涌现,规模化种植效益显著。目前,全区养殖50头猪或1000羽鸡以上的养殖专业户1500多户,全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31个,其中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3个()。种植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700多户,其中水稻规模化种植进一步发展,在新桥村建成1000亩免耕抛秧暨超级稻推广示范样板片。不少村成为了专业户村,如全村就有60多个果蔗专业大户,种植果蔗3200多亩。有的专业大户成为了全市乃至全国的典型,农业有限公司采劝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施规模化种植,连片种植面积已超过了3000多亩,种粮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标兵,获得了农业部的表彰奖励。

(五)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纽带作用增强。目前,全区经注册登记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9家,带动农户1.5164万户。良平水果合作社是第一家经正式注册成立的农村水果合作社。他们把分散的农户联结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共同谋求发展,共同化解市场风险。如果蔬合作社,2007年会员户1560户,辐射带动农户7000多户,种植指天椒面积5800多亩,平均每亩收入超2000元,是种植水稻效益的2倍多。合作社统一育苗发放给农户种植,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统一组织产品销售。

(六)对台农业合作取得新进展。著名的企业集团与区内公司强强联合,投资1000万美元,共同开发基地进行种猪研发,基地建成后将较大范围地使本地种猪水平与水平缩短10多年距离,并广泛带动及周边地区养猪业效益大幅度提高。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建成标准猪舍6栋,引进种猪220多头。此外,我区还引进外商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面积3800亩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

我区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区农业局农业保险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在年根岁尾,我区各项工作走向冲刺阶段,并着手制定明年大盘子的时候,耿书记带领市政府的其他领导来我区检查指导工作,必将对我区的各项工作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我们总结去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得失和安排来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能够给予及时地指导作用,我代表榆次区四套班子对耿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从一号文件出台以来,从中央到省、市的各级领导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重要举措,为此,我区在指导今年的经济工作中转变了工作思路,由原来的以城市工作为重心,转向城乡并重,并突出农村。我们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围绕农民增收这篇文章,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增加投入作为农民增收的基础,在机制上创新。

投入是增收的基础,只有高投入,才有高回报。榆次是个“吃饭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单靠财政,那只是杯水车薪,如何增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成为我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在投入这个主要环节上创新思路,创新机制,采取“财政引导、政策调动、农民为主、大户牵头、引资上项、股份经营”等多条腿走路的办法,搞活了四方面的投入机制。

一是强化财政投入机制。今年我区“吃饭财政”的困难显现越发突出,由于中央不断出台调资政策,加大了一块支出,各条条单位要求财政在一些经费的支出上逐年递增又挤了一块,有些政策因素减少了行政收费,增大了财政支出,又有了一块,象教育系统实行一费制,公务经费完全由财政负担就是这种情况,在这种困难下,我区为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足额到位,做到了四不,即“不挤、不占、不少、不挪”。“不挤”,象今年的支农支出我们预算安排43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5%,目前已全部到位;“不占”,所有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随便占用,象粮食直补资金,我们按照严格核定的实际面积不差分毫,100%直补到位;“不少”象科技研发管理费用,就是以前说的科技三项费用,按要求不少于财政收入的1.1%。榆次的财政收支能持平已经够吃力了,但给这块的预算安排就达到132万元,占到财政收入1.19%,并全部足额到位;“不挪”,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是项目专款,包括饮水工程、节水灌溉、综合开发、道路维修、危房改造等,资金总额为556万元,已到位556万元,仅此一项比上年增长48.66%。由于做到上述四点,使我区的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比上年增长了13.3%,比年初预算安排增加11.8%,达到7835万元。

二是落实政策投入机制。我们主要抓了“四个一”,即:落实了一项政策,就是“粮食直补”政策。通过摸底造册登记,经督查和两次公示后,核实小麦面积2.09万亩,玉米面积30.45万亩,发放粮补资金211.15万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直接增收8.1%;深化了一项改革,就是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在去年“四取消、一调整、一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农业税再减少1.5个百分点,减免绝对额219万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直接增收8.4元;健全了一个制度,就是“一事一议”制度。象东阳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全省确定的五个试点之一,除上级拨款资金外,村级也需配套资金100万元,东阳镇就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的。100万元中其中50万元通过筹工消化,剩余25万元现金已全部到位,25万元随工程进度以物折资逐步到位;突出了一个主体,农民投入始终是农业农村投入的主体。据调查统计,全区2004年农民自主投入蔬菜粮食种植、红枣开发、养殖小区建设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的农业资金达到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三是引深“三资”投入机制。就是争取上级资金,吸纳国外资金,引入大户资金。在争取上级资金上,我们充分发挥国家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国家对灌区改造、节水示范、农村饮水等方面投资的机遇,减轻农民在资金投入上的分担比例,仅近2年就引进国家及省级水利项目46个,如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淤积坝建设工程、水保治理工程等,共计总投资约6800万元。“863”计划是国家科技部在我区实施的农业节水项目,从2002年起至2005年四年建设期,建设规模10万亩,主要是以高标准灌溉为主的节水工程,涉及张庆、郭家堡、修文等三个乡镇的44个村。今年已完成投资800万元。

在吸纳国外资金上,我们主要抓了三大项目。第一是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该项目从2003年实施,到目前项目建设提供报帐已完成,共发放贷款891万元,涉及7乡镇28个村,直接受益农户469户。第二是日元贷款项目。项目总投资1719.9万元,其中贷款1228.4万元,政府配套245.8万元,以劳抵资245.7万元,现已发放贷款349.4万元,发展大户70户,完成面积4355.7公顷,占到总任务的95.6%。第三是中德技术合作项目,涉及我区什贴镇6个村,面积20688亩,现已完成投资130万元,其中德国投资62万元,通过项目的开展,使我区农民学到了参与式的高效集约管理方式,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

在引入大户资金上,我们根据我区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创出了“三结合”模式,即:开发与生态相结合。象华玉荣香椿有限公司就是利用什贴镇李坊村一片生态较好的山坡,进行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四位一体的综合开发,现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已经具备观赏旅游的框架;开发与治河相结合。东赵乡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社会资金300万元,开始大规模潇河治理,筑坝10公里,加宽取直河道,工程竣工后可使潇河岸3000亩旱地变水浇地。该工程采取边建设边开发的办法,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河沙开发的利润。开发与治荒相结合。象我区的红枣开发大户就达到180余户,开发面积16万亩,占到全区红枣面积的一半以上,累计已完成投资6200万元。

四是搞活股份投入机制。今年我们在修文镇、张庆乡、东阳镇的部分村开展了小型水利资产的置换,进行了水井的承包和购买。东阳镇下丁里村350户农民集资54万元,打井18眼,保证了全村2964亩的地浇水。象什贴镇的雨水集蓄工程,坚持了井随地有,国补建设,谁出地,谁使用,谁维修,谁受益,除国家予以资金补助外,其余部分由农民以土地、配套提水设备等入股。建成后,集蓄设施全部归农民个户管理,使用20年。多元化的投入新格局,明确了各个项目的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和受益主体,促进了农建基础工程和特色产业的同步发展。

二、把推进“三化”作为农民增收的主线,在重点上突破。

从现阶段看,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来自“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三化”抓了三点,有效地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一)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民增收的支撑点。

榆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阶段,就是要搞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为适应当前市场准入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进程。为此,我们狠抓了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对接。

1、扭住产业化龙头,优化区域布局。我们根据市场导向和资源优势,按照晋中市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在全区范围内共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四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包括种植产品4个(蔬菜、专用玉米、谷子和专用高梁),畜禽产品4个(奶牛、商品瘦肉型猪、肉羊、禽蛋),林产品4个(红枣、苹果、梨、核桃)。规划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27万亩,总产量达到9亿公斤,总产值4.75亿元,平均亩产量3519公斤,比全区蔬菜平均亩产量高出2.9%,平均亩产值1759元,比全区蔬菜平均产值高出7.9%。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5600头,比去年增长30.6%;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3.5万亩,比去年净增18.8万亩,增幅127.9%,全区玉米总产量达1.3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83.9%。

2、构建产业化基地,状大特色产业。蔬菜产业――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2004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含马铃薯、瓜类),其中占用耕地22.6万亩,复播面积11.4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平均亩产量3421公斤,商品率85%以上,其中省外销量7.5亿公斤,较上年增长5.6%;全区蔬菜销售收入6.12亿元,较上年增长11.9%;仅此一项,为全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1553元,较上年增长155元,占全区农民纯收入的44.4%。

红枣产业――农民增收的最大潜力。榆次种植红枣有千年历史,现红枣开发面积已突破30万亩,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北起乌金山镇、南到北田镇的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为全面提高枣园的生产效率,今年我区实施了“四个一工程”的枣园发展模式: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提供有机肥、叶面肥)、一座保鲜库(拉长销售期)、一座烤房(处理裂果)。目前已在大户枣园中普遍推广,增效十分明显。为此,晋中市为我区的四个红枣园挂了示范园牌子,榆次又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省里还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2004年全区红枣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产值4000万元,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进入盛果期,全区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可增加到460元。

畜牧产业――农民增收的亮点。全区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已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65%以上。2004年全区肉蛋奶综合产量将达到3.8万吨,比上年增长15%。畜牧业为农民提供总收入3.25亿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516元,比去年净增48元。增收的构成情况是这样的:价格因素增长34.6元,增产因素增长5.8元,新技术推广因素增长7.6元。

粮食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由于宣传到位,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中央及我省粮食补贴政策的措施得力,从而一举遏制了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局势,今年粮食面积实现突破性增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44.6万亩,比去年增加10.6万亩,增长31%。粮食总产1.55亿公斤,比去年增长6000公斤。预计今年粮棉油生产总收入可达1.9万元,比去年增长6315.35万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495元,比上年净增198元。

另外,果树产业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过程中,也有较好的收成,总产量达到1.0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总收入达到9000万元,为全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338元,比去年净增97元。

3、拉长产业化链条,完善市场体系。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第一,抓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全区初具规模的营销组织发展到20余个,发放营销“绿卡”500余张。第二,抓营销大户。全区常年从事蔬菜营销的农户达到4000余户,销售的蔬菜占到榆次蔬菜生产总量的60%。其中以王二只、赵四清为首的年销菜千万公斤以上的大户有15户。第三,农业连锁经营服务体系,这是城乡统筹发育最好的市场体系。普家乐农村服务项目,用现代流通方式建立起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三位一体”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现已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第四,在继续完善东阳等现有市场的基础上,什贴葵花籽集散地专业市场也已经投入运营。同时,华北最大的“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已报省计委立项,总规划占地400亩,总投资1.2亿元。一期工程占地43亩,即将开工建设。

4、提升产业化级次,狠抓标准化建设。今年我们又对4个项目16个产品进行了申报认证,其中绿色认证产品1个,无公害认证产品15个。全区蔬菜新增认证面积7万亩,认证品种达到15个;特别是东阳镇在已认证1.6万亩产地认证的基础上,今年把面积扩大到5万亩。以“魏榆”、“串串红”为主的品牌蔬菜在全国市场独领风骚,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榆次已列入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区),也是我国南方淡季市场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水果认证工作也有所突破,黄金梨、新红星苹果有2个产品申报认证;红枣以丰元枣业为示范基地,建立了《红枣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红枣农药使用准则》和《红枣肥料使用准则》三项标准,中昌基地的梨枣产品进行了绿色认证,认证面积300亩,另外,还新注册了“宁早”、“老树”2个红枣专用商标,标志着我区红枣标准化生产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同时为全区红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城镇化是农民增加收入的着力点。

第一是实施扶贫移民工程。扶贫移民工程涉及全区6个乡镇38个村,1393户4553人,采取地理位置上就近联片,经济发展上强弱结合的办法,使生产要素能够有效集中和充分利用,进一步调大了一些农村集镇的村组规模,优化了边远山区有限的资源配置。第二是在集镇建设上,与特色产业一同规划,齐步发展。东阳镇是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省35家中心镇之一,是国家小城镇经济建设综合开发示范项目镇。该镇在集镇建设中坚持以旅游产业带动集镇建设,以生产观光农业促进集镇建设的原则。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东阳镇的东清路商业街,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路两侧共建设134幢商住楼,商贸服务业经营户达到300余家,商贸业收入达360余万元,是全省城镇建设的示范工程和精品工程。另外,常家庄园的修复运营,使东阳镇的旅游业由一张白纸到旅游综合年收入达到1500万元。东阳镇的集镇建设带动了鸣谦、北田、长凝、什贴、修文等七个小城镇建设进程,这些乡镇也先后被列入了全省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

城镇化的推进,使二、三产业的发展由分散到集聚,并产生互动效应,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为此,根据晋中市的统一安排,我区承担实施了国家农业部的“阳光工程”培训就业任务,依托晋中农校和山西省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学校,对农民工职业技能进行实地培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餐饮服务、物业保安、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专业。全年共培训农民工1856人,超额完成任务的.15.6%,其中有60%学员输送到北京、天津、珠海、无锡、深圳、太原等地就业,就业推荐率达到100%,就业成功率达到82%左右,就业稳定率达到95%以上。

据调查,我区农业劳动力总数为12.9万个,其中18―45岁的10万人,从事农牧业生产实际需要的为6万个,剩余劳动力即需转移劳动力5.6万个。2004年全区累计转移劳动力总数达到4.2万个,占总需求的75%,比上年增长21.7%。从我区2004年农民现金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贡献率为26.6%。全区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为人均1064元,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长29.6%。其中,在本乡地域劳动得到的收入为649元。

(三)新型工业化是农民增加收入的落脚点。

加快工业化能够为农业提供广阔市场,推动农村工业化,还可以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像我们搞的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涉及3个乡镇8个村,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妥善安置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为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我们制定了两条措施,第一条是产业转移,一方面,工业园区现有企业建设投产后,将新增近两万个就业岗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着手制订了培训计划,为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目前,园区已投入资金15万元,对101名农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先后安置846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到一期工程所涉及4个村总劳动力的40%。另一方面,我们在园区内规划了若干生活服务区,为农民提供非常优惠的政策,使他们向餐饮、娱乐、购物、运输等第三产业转移。第二条是产业带动,我们结合榆次区的产业特点,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象白象方便面8条生产线投产后,年消化面粉就达12万吨。可以预料,随着工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我区农村工业化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三、把科技创新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在推广上出新。

新形式培训,造就农业专家。面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新形势,我们全面实施创新工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通过租赁农民承包地、参与农民土地入股和技术承包等方式,建立以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种苗繁育、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示范园为“田间课堂”,通过现场参观,使解决问题有针对性,不再是“黑板上种田”,农技推广效率大大提高。技术部门还根据各自的业务经常深入乡村进行季节性实地指导,现场培训,印发一些实用技术的“明白纸”,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逐步实现一户一个明白人和村村都有科技示范户这个目标,造就了一批不走的农业科技专家。什贴李坊村农民从未搞过温室大棚,今年实施旱作农业工程,利用集雨旱井建温室50套。蔬菜中心在技术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抽调了一名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进驻该村,从温室的规划设计到种植品种、育苗及苗期管理等一系列均进行全方面指导。目前,棚内西红柿长势良好,估计亩均效益在万元以上,并为全区及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子。同时,我区还继续开展了“双千双万”工程大培训,发放光盘25类150盘。共培训农民1800余场次,培训人数29.8万人次,发放资料34万份。修文、乌金山等乡镇还组织外出学习,更新观念,引进技术,发展当地经济。

新技术推广,加速农民增收。为了全面提高蔬菜竞争力,今年我们引进并推广了防虫网、杀虫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10多项高新技术,引进蔬菜新品种40余种,全区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抵顶6%的农资上涨因素,今年蔬菜产业为全区农民人均增收的155元,其中科技贡献率占到了62%。水果品质低一直是制约效益的重大障碍,今年我们在推广常规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狠抓了果实套袋和果型剂的应用。东赵乡小壁村果农张吉禄的富士苹果,往年拉出去5毛一斤不好卖,今年套袋后,在家一块二每斤全部批发出去;庄子乡果农小陈的1.2亩新红星苹果园,往年果品一共可卖2000元左右,平均0.35元/斤,而今年应用果型剂后,生产出的苹果果形高桩,五棱突起明显,着色艳丽,品质极上。直径8公分以上的果可卖1元/斤,特殊大的卖到1.2元/斤,最差的0.6元/斤,收入达到12000元,而一瓶果型剂成本才200元。

四、把强化措施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保证,在落实上下功。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使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人心。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后,我区迅速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领导组,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的高潮,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党日活动、开辟学习专栏、板面、广播等形式把《意见》精神和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到每个干部中,贯彻到广大农民群众中。使“一号文件”精神真正做到了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督查调研,制定方案,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以春耕生产和主导产业开发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工作。3月29日―30日,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组成了10支督查调研队伍,分赴全区10乡镇进行了一次督查调研活动。随后又分别组织各乡镇、农口各单位、涉农部门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就各自所处的位置和职能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意见87条,如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劳动力转移,以品牌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等。在这次督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榆次实际,出台了《榆次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各乡镇结合各自的实际也都制定了实施方案。同时,深入开展了帮农、支农、济农活动。区包乡领导和农业局下乡干部带来了科技书籍和种、养殖生产技术光盘等学习资料,无偿发放给农户;蔬菜、枣业、畜牧等技术部门干部还深入乡村举办种、养殖以及农村多种经营技术培训班,真心实意地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送科技、送信息、送技术下乡,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三)项目捆绑,龙头带动,大力提升农业产业级次。2004年我区列定实施农业工程项目16项。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我区组织农业、水利、财政、科技等部门联动,将各部门同类性质分散的项目捆绑实施,使有限的小块资金捆绑使用,从而避免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让小资金启动大项目,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收入。

一是集雨灌溉配套旱作农业项目的组装。集雨旱井工程2003年开始实施,至今已完成旱井407眼,今年在什贴镇李坊村项目区引入了旱作农业工程,完成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墙体大棚50座。目前大棚菜长势良好,预计每棚收益可达到1万元以上,效益是原来的30多倍,成为旱垣地区高效农业的一项富民工程。

二是农村能源(沼气)项目与世行贷款养牛项目的组装。通过沼气项目与世行贷款山西发展养牛项目、博瑞乳品公司奶牛基地组装,将养殖户、银行、企业、财政、世行资金进行集中使用,养殖户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建设牛舍,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奶台,财政资金建设沼气,世行贷款购进奶牛,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奶牛养殖园区。该园区已建成沼气池24套,并已正常产气。建牛圈4000平方米,入园农户22户,饲养奶牛500头。该项目集效益、生态、示范于一体,户均年增收可达4000元以上。

三是龙头企业的建设。围绕我区的菜、枣、养殖主导产业,我们重点对福大蔬菜、丰元枣业、博瑞乳业等企业进行了扶持,其中福大蔬菜和博瑞乳业被列入市“双百”项目。博瑞乳业依靠世行贷款,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北胡乔、陈侃、逯村、南谷四村建四个奶牛养殖园区,北胡乔、陈侃2个奶牛园区已经完成,进驻养殖农户76户,养殖奶牛500头,逯村奶牛园区即将完工。为了提升奶产品的质量,博瑞公司还投资60万元,建设两个挤奶平台,减少了环节,降低了污染。丰元枣业公司今年列入我区的农业重点工程,正在积极引入资金,扩大规模生产,力争今年的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利税280万元。2月初,我区还专门成立了农业项目领导组及办公室,加大了争投资、跑项目的力度,并综合协调项目的实施,达到以项引项的效果,从各个层面、各个渠道吸引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通过项目捆绑建设,龙头带动,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级次。

(四)信息引导,加强服务,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为解决农民获取致富信息、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我区今年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在建设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加快网络延伸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截止目前,以区农业局为中心,农口单位和各乡镇已建立起14个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并全部注册应用“一站通”,将我区的特色农产品供应信息及时地发布出去,寻找最广阔的市场,解决农民生产营销中的卖难问题。庄子乡注册“一站通”以后,发布了销售葡萄的信息,第二天便有浙江的客户来电联系,第四天来人直接订货,成效立显。葡萄由滞销变为脱销,而且价格每公斤还上涨了1元钱。为了尽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以及大户中重点推广了宽带上网、电视上网(机顶盒)、电话上网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媒介,仅张庆乡就推广宽带和机顶盒97户,让农民用得起、用得了、用得好,有效地解决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同时建立起145名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并正逐步走向完善,让农民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所需的各种信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往来,6月份,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和企业参加了哈洽会,在大力宣传榆次的同时,拿回了许多定单。10月11日至15日我们还组织华玉香椿等7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销售总额达到6万元,达成合作销售协议83个。海玉食品有限公司在参展的同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央视大腕肖维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个经销商及2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共签订销售协议7000余份,一次拿到订单价值总额3000余万元。

五、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在制度上完善。

今年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突出了三点。

首先,对任职20年以上(包括20年)的离任农村支部书记,实行了生活补助。我们首先通过各乡镇党委根据离任农村支部书记任职年限提出人选,再经区委组织部审核后,由区财政转移支付每人每年发放600元生活补助。全区共有九个乡镇的65名离任农村党支部书记符合条件。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区、乡镇两级党委、政府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感情,拉近了距离,他们把感激之情化解为行动,积极投入到农村基层各项工作中,有力促进了农村工作的进展。

其次,在全区开展了为期一季度的整顿后进农村支部工作。此次整顿由区委组织部牵头,重点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村“五个好”为目标,重点解决农村支部班子不健全、不作为,“两委”关系不协调,村情不稳、经济不发展等问题。通过一季度的整顿工作,以前村支部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第三,开展了农村党支部(总支)换届选举工作。今年,我区农村党支部(总支)班子任期届满,需进行换届。这次我们换届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通过选举,把我区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我区“五大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为此专门出台了《二00四年农村党支部(总支)换届选举工作方案》,目前换届工作正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有序进行。

六、存在的问题。

(一)农资涨价和电力紧张。春播期间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度上涨,特别是今年春季电力供应的普遍严重短缺,直接影响着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温室蔬菜受阻,调产成果受到挑战。在今年的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影响下,粮食播种面积猛增,蔬菜面积增长缓慢,与去年基本持平。特别是温室大棚建设实施较难。一方面是严格保护耕地政策的约束,不但与发展畜牧业形成矛盾,也使调地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是温室大棚的高投入加之上半年建材上涨使其发展受到了限制。三是优质不能优价,也制约了我区温室面积的规模扩张。如张胡的温室套袋黄瓜,由于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使温室效益大打折扣。

(三)重点工程进展缓慢。银行信贷较难,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大,特别是围绕我区菜枣主导产业发展的福大、丰元,由于资金上的问题,动作不大;万头奶牛基地工程、红马营生态养殖园区等也都存在相同的问题。

(四)服务体系有待加强。区委农委、区农业局仅设四个科室,四个编制(4人),要对应上级部门(晋中市委农办、农业局)13个科室(130余人)的业务,给正常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队伍急待建立和加强。

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是正确处理好确保粮食安全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同时,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为切入点,以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围绕区域性绿色农业中心建设目标,加快建设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的速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温室大棚工程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动,典型带动,搞好培训,继续扩大温室大棚面积;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积极解决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加快万头奶牛建设工程的步伐;对于龙头企业的发展,要积极制定和落实扶持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销售领域,使得福大、丰元等早日建成运行。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充分发挥其对农户的带动作用。

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等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对农业的服务功能。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督促力度,在全区10个乡镇全部建立起农村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延伸网络100个。要在全区范围内尽快制定和实施农产品标准技术规程,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推进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立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制度,以适应市场化和准入制度的需要。

四是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认真总结今年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组织安排好明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是积极落实农业综合市场建设项目。榆次农业综合市场建设,下一步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运作,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二oo四年十二月。

文档为doc格式。

乡农业情况汇报材料

喀拉托海乡工作组汇报会上讲话。

崔松龄:

刚才听了杰恩斯所长的汇报,咱们州卫生监督所驻阿克托海村工作组驻村以来,为当地的农牧民群众做了很多实事。从汇报材料看,尤其是体现了工作团要求的三个方面惠民生的工作,挖掘出了一些好的亮点。比如说良种马的繁育工作,刚才刘团长在现场也很感兴趣。建议工作组回去以后和乡党委认真对接配合一下,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往大去做,这是你们找到的一个为农牧民增产增收致富的一个点。要以这个项目为抓手,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带领驻村农牧民全部脱贫致富。

另外没有自来水的问题,回去以后,将之细化,拿出可研报告和工程预算,报工作团。卫生部门要和州上接洽,做好5月底义诊送药活动。

通过刚才你们的汇报以及我们实地查访过程中的了解,工作团对你们两个组这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工作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综合的认识。咱们路政海事局工作组回去以后也要和派出单位的主要领导反映一下,你们派出单位在资金扶持方面,目前做的确实有点太少。另外一方面发挥你们的行业优势,做好最后一公里通公交的工作。不要将眼光局限于你们一个村,要着眼全局,将全县都考虑进去。dv的选材,可以将帮助小孩治病和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工作纳入进去。做好相关记录过程,并且做好文字和图片记载,为后期的dv素材做好准备工作。

刘军:

松龄秘书长说也说到了,通过刚才的汇报和实地查访,目前我们工作团对你们的工作有了一个比较直观和全面的认识。感觉到,要想对工作情况有更深刻的认识,还得到基层一线来。目前来看,州卫生监督所和州路政海事局工作组的.工作开展情况都还可以,但是现在还没有看到整个工作全面的铺开,就看下一步能否按照既定方针去铺开工作。下面谈几点意见:

一、从“政策、服务、项目”等三个方面惠民生的工作中找特色。

目前大家“比”工作,基本上“比”的都是“访贫问苦”,或者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等等。大家都半斤八两,比较不出差别和特点。所以我们现在要寻找特色、寻找差别。比如说“良种马的繁育”和“最后一公里的公交”就都是很好的选项。这两个工作的开展,就是体现了我们的工作特色。但是其它的一些,像养鸡、养鹅、养牛以及搞家庭合作社等等,几乎是村村都在干,乡乡都在搞,哪个县都有。根本比较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看效益,所以我说良种马的繁育项目,既是dv的选材视野,又是展示特色项目的一个好工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钱挣,人人有奔头”的工作目标。养殖户多了,大家就都有事干了;有事干了,还需要我们工作组引导好。所以需要有特色,一定要将特色体现出来。

二、从宣传党的政策中找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这个话意味深长。我们目前的一些做法要变革,要在民宗委的统一领导协调下,安排阿訇讲经时拿出一半的时间,将我们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和伊斯兰教宣扬“真善美”的教义结合起来讲。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新疆以及伊犁,甚至本县、本乡、本村这些年来的发展,解决的问题等都纳入到阿訇的讲稿讲义里去。并且提前规定好讲义和讲经稿内容,同时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杜绝个别人故意歪曲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这也可以成为比较有亮点的做法。

三、从“访惠聚”中发挥行业优势。

目前我们这项工作的名称从“三民”改成了“访惠聚”。我们要在“访惠聚”的活动中发挥行业优势。现在这两个工作组的优势一个是卫生方面的医疗巡诊、救治,()而且还有一些防御性的讲座等,建议以后再开展一些关于地方病的预防讲座。我们在牧区还有很多地方因地理或环境因素引发的地方病,这些都是有针对性的,要发挥卫生部门的优势。不要局限于一般的巡诊义诊,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部门的行业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路政海事局是属于大交通,这就要求你必须把行业优势发挥出来,所作所为应该和别人都不一样。比如说你们的最后一公里通公交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四、其它方面的工作。

一是解决供水的问题。刚说的阿克托海村吃不上自来水的问题,如果不在县上的计划之内。要赶紧编制好项目建议书,我们好早点向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反映。

二是阵地建设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阵地建设要按照三层设计、两层施工、一层预留这个方法去做,同时一定要考虑预留大型会议室以及今后工作组、村警等人员的吃住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设计时,结构一定要考虑全面。

三是关于解决无能力建房户的资助建房问题。今年全县一共有400多户无能力建房户,县委也希望我们工作组能够协助解决一部分。我们每个工作组要资助10户,每户1万元,就是10万元。第一是这个工作任务必须要完成;第二是筹集的钱款不能直接交给建房户,要交到乡镇一级,由乡政府统筹安排。

四是关于解决救助的问题。救助问题分为以下几项:1、抓紧时间做好困难家庭上不起大学的统计工作,等6月份高考完,一旦录取了,就立刻给工作团汇报。州民政局每年都资助300多名困难大学生上大学,名单报来后,由工作团汇总整理,统一转报给民政局,将其纳入一次性救助范围内。2、治病的问题,一些特殊的情况,你们要写出专题报告上报到团部来,由工作团批转给县民政局和州民政局,列入州县两级的补助和救助计划。3、生活困难的问题。生活困难的家庭是有区别的,主要看困难到什么程度,考虑通过哪种渠道对其进行插入图片链接地址帮扶最有效果。以上三个方面,要抓紧时间进行统计,各方面的数据都要搞清楚,便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五是要对“四老”人员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但生活仍然在贫困状态的群体做一个统计。同时制定一个帮扶计划,便于我们掌握帮扶的侧重点。对于拥护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做好他们的帮扶计划,增加其就业、培训机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点做好技能培训。

六是做好工作团6号、7号文件安排事项的梳理。你们两个组的书面报告材料基本上写的不错,但是要将我们工作团在现场和会场讲的一些思路和要点和你们的汇报材料结合起来,下个星期三之前,报到团部。5月份工作的侧重点就是要将工作内容进行扩展延伸。

七是安全工作。目前来看,安全问题已经由开始住宿安全转移到现在的生活饮食安全方面来了。我们每个组组员本来就不多,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我们经不起由饮食问题引发的“战斗减员”。平时入户和进入清真寺时,一定要在当地村支书和村长的统一安排下开展,要按事先确定好的计划进行。要将入户重点放在“四老”人员和拥护党的政策、跟当走的农牧民中,去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知道我们老百姓现在真正想的是什么。这样既做到了访民情工作的延续和深化,也达到了访民情的目的。

八是做好经济观摩会的项目选定和筹建工作。今年6、7月份要召开一次经济观摩会,每个工作组要对展现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品展要在展板上、汇报材料上、项目上来体现。下次召开的第七次工作团会议就专门强调特色、亮点、优势这些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工作已经有很大的进展,但在理论上的总结落后了,所以我们在理论上要提升、要创造、要创新。

九是工作组提出的有关问题,我们会回去向有关部门反映,帮助协调解决。

城郊农业情况汇报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红花岗区地处遵义市半个城区及郊区,交通比较发达,适宜发展交通运输要求较高的产业,特别是以新鲜蔬菜瓜果为基础的观光农业。

一、工作情况主要为:建成了忠庄葡萄和草莓基地、新蒲莲藕基地。建成农家乐16个,乡村旅馆4个,旅游接待中心一个,年接待能力为7万人次。种植草莓400亩,葡萄1000亩,莲藕2800亩,10里葡萄长廊一个,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200元。

1、。

葡萄和草莓不耐运输,多数就近供应,亩产值高达5000-10000元。尤其是忠庄镇勤乐村,一到葡萄或草莓成熟季节,小车络绎不绝,农家乐生意爆满。该村全面进行了改厕改灶和连户路的建设,几乎家家建有沼气池,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给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忠庄镇勤乐村已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

该基地现种植草莓400亩,葡萄1000亩,建成农家乐8家,不但促进了农民增收,而其还具有较高的科技示范价值,2006年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万村书库”示范点,全省第一个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勤乐村召开,得到了中央、盛市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2008年举办了葡萄文化节,主题为“勤乐的葡萄熟了”。

2、。

新蒲镇文武村莲藕种植历史悠久,品质好、规模大、销路广,荷花盛开时,花香阵阵、美不胜收。以莲藕基地为核心,建成了畜牧养殖尝水产养殖尝10里葡萄长廊以及中心接待点。

2003年,投入1000余万元进行改造。2005年,新蒲镇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顺利通过验收。2006年,红花岗区委、区政府成功在文武村举办了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2007年,区委、区政府再次投入专项资金500余万元,把文武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点。

新蒲镇文武村农业观光旅游基地的民房统一按黔北民居的风格模式新建或改建,并配套沼气池,不新占地,不搬迁,不改变原有的自然村寨布局。从2003年起,开展平安村寨创建活动,推行“十户联防”制度,昼夜巡逻,开展“我为别人守一夜,他人为我守一月”活动,村民和游客的安全感得到了增强。

每年5--10月份,文武村绿叶如海,荷花飘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古色古香的黔北民居村寨交相辉映,游人络绎不绝,村民竞相开办了农家乐和乡村旅馆,为游人提供周到、淳朴、细致的服务。

1、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郊观光农业建设工作,区委书记和区长亲自抓,财政投入和争取上级资金达2000余万元。

2、密切合作。区委组织部、区农办、区农牧兽医水产局、区水利局、区蔬菜局、忠庄镇政府、新蒲镇政府等部门组成工作组,明确分工,密切合作,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思路清晰。以特色农产品基地为载体,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家乐和乡村旅社为保障,大力发展城郊观光农业。

4、引导正确。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势利导,使城郊观光农业建设工作事半功倍。

5、项目捆-绑。将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沼气池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优质农产品基地、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技术推广、食品安全等项目捆-绑在一起,其中资金,打造精品。

乡农业情况汇报材料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促进我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本着工作出特色,队伍建一流的宗旨,确保全乡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实现经济大幅提升。现将我乡上半年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的工作思路:

全面落实“农业稳乡、生态立乡、科教兴乡、工业强乡、旅游活乡”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以农业为主,以旅游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基础稳固,优势突出,结构优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和格局。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内,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3%以上,计生、综合治理工作进入全县一类行列,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一个新的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二、集镇建设。

集镇整体搬迁是我乡发展史上难得的一次机遇,也是提升我乡集镇品位的一个突破口,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库区建设的有利条件,按照打造xx后花园的工作思路,高标准、高定位、高质量地稳步推进新集镇建设步伐。

三是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电站大坝到乡卫生院处公路的路基改造,预计8月前完成水泥硬化工程。集镇供电、供水工程也正在逐步完善,排污管线、垃圾站场、绿化、亮化等建设工程也正在规划中。

三、稳定工作。

木洲村的稳定工作一直是乡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早在20xx年,县政法委就提出了“木洲稳,修溪稳、修溪稳、xx稳”的维稳口号,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xx乡所面临的严重的维稳工作压力。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切实解决疑难、遗留问题为切入点,把矛盾纠纷、群体性隐患事件消除于萌芽状态。

2、积极协同业主做好木洲村沿河水土流失的'赔付工作。因木洲村二期护坡未启动,造成沿岛护坡高程过低,每遇泄洪,必使岛上部分地段受水侵袭,水土流失严重,群众意见也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政府及时与业主协商,对群众的受损部分给予了经济补偿,并表示及时予以启动二期防护工程。

二是以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切实转变群众思想观念。

先后启动实施了村内道路的硬化工程、引水工程、农网改造工程,并通过县建整扶贫工作组的进驻,积极实施柑橘品改、蔬菜大棚、农家乐等项目建设,让木洲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让他们把心思从蛮要工程当包头转变到了实实在在搞开发上来。

目前,全乡社会大局基本稳定。

四、其他各项工作。

1、农业方面。

重点一是抓好征溪口村750亩的国土综合开发项目,目前已完成500余亩;二是抓好龚家湾村450亩葛根种植培育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完成280余亩;三是抓好库区网箱养鱼,目前全乡已有网箱824口,扶持网箱养鱼专业户82户。

2、旅游休闲业。

试点起动旅游休闲业项目,充分挖掘我乡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库区旅游休闲开发为依托,抓住大洑潭电站库区开发和清波浪新集镇建设的有利契机,增强新集镇与库区发展整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旅游开发“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的思想观念,激发农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旅游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开发,重点抓好以木洲大坝为点,沿木洲至龚家湾、木洲至黄埠库区游的“一点两线”建设,乡党委、政府在财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挤出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奖励“农家店”和“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同时组织邀请发改、旅游、规划、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或专家来乡实地考察,为我乡的旅游规划及开发工作献言献策,按照将我乡打造为“xx后花园”的总体思路,使旅游业成为壮大我乡财政、促进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五、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干部、干部与干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经常性开展谈心活动,营造了一个团结有活力班子队伍和风清气顺的工作氛围。二是要秉着“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开展“建功创业”活动,倡导岗位建功,积极鼓励干部创业。整顿作风、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抓好村支两委班子主要成员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6.8”洪灾受损情况。

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及时启动防汛预案,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一是加强汛期值班制度;二是加强汛期预警措施的落实;三是积极排查、消除灾害隐患;四是组织开展抗灾生产自救活动。

七、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1、按照“先稳定,再发展”的思路,重点做好全乡的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按照打造“xx后花园“的思路,重点加快新集镇的建设步伐和后续管理工作,完善集镇功能,确保新集镇年底前初具规模。

3、按照“保类进位“的要求,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年初所定目标的实现。

4、以全市基层武装部建设试点单位为契机,加强各部门的阵地建设,改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确保各项工作出特色,出亮点。

二0一一年是我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有乡村两级全体干部的拼搏进取,狠抓工作落实,一定会实现年初所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给县委、县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乡农业情况汇报材料

按照《中共**县委农村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xx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任务考核的实施意见》(宝委农办〔20xx〕66号)文件要求,我乡认真落实,开展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民增收工作。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为扎实推进我乡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乡党委、政府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农技站、财政所、村两委为成员的**乡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增收方案,落实增收致富项目,制定帮扶措施、年度工作计划。各村分别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相关村组干部为成员工作小组,具体到各村促农增收工作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切实履行农民增收工作,使我乡保质保量完成了统计抽样调查数据采集工作,按时完成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情况、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上报。按时报送下相关工作总结及材料,并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我乡把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专门办公室,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机制。20xx年以来,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建设规划,采取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每一个具体指标,逐一进行落实。具体规划如下:

一是农林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全乡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100亩,其中粮食种植4238亩,经济作物种植874亩,基本保持了基本农田不缩减;巩固退耕还林面积6004亩;累计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3475亩;发展魔芋、马铃薯、黄金果、莲花白等果蔬450亩;种植经济林木5500余亩;养殖蜂群3200群,累计年出栏生猪4200头。传统农业经济依然发挥支柱产业作用,群众增收稳定向好。

二是农村产业基础设施方面,我乡农村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巩固。维修养护了新华村5组、芍药10余亩。新康村2组、3组药山公路,保持道路随时畅通,确保药农的农资和中药材产品运输畅通。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管体系健全,监管措施到位,完成了县上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在今年,我乡全面完成了“四好村”创建目标任务,幸福美丽新村按“1+35”配置标准完善建设,建全“四好村”创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台账。健全了幸福美丽新村管理机制、制度,确保机构、人员、责任、经费落实到位,实现自建委到自管委的过度,制度完成《新村管理办法》,建立自管委运行、公共设施管理、资金筹集等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等配套办法和运行机制。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我乡重点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完成了20xx年度“四改、三清、三建、两调”和旧村落改造任务,搞好人畜饮水、公路建设、沼气能源综合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规划的落实,完善“1+n”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提升我乡专业合作社,产业规模适度,能够有效带动我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切实完成县级部门下发的农田水利建设任务,深入实施安全饮水等工程,加快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完成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目标任务,完成乡村公路建设任务。

我乡高度重视惠农政策落实,建立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惠农政策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保障涉农资金管理规范,无违规行为。建立了监督举报机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使惠农政策落实的到了保障。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新兴水果产业、试种新药材刚刚试步,存在较多问题。猕猴桃产业少数农户效益可观,多数农户管理粗放,产品品质低劣,销售困难,试种重楼、芍药等还未见效益。

二是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需要有名有实,需要真正发挥起作用。

五、明年努力的方向。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乡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农民增收、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惠农政策落实得到有力的保障,还将继续努力,力争使明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更上一台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