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加减法复习教学设计(实用12篇)

时间:2023-12-26 09:20:09 作者:雁落霞

教学计划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改进和调整。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加减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6。03十8。47=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8和9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教学准备:课件。

一、情景导入。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新知。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出示课件。

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三、巩固新知。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引导: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8和9的加法和减法。还知道了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55页练习十一第6、7题。

5+3=8。

5+4=93+5=8。

4+5=98-5=3。

9-5=48-3=5。

加减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课本第二页至第四页内容及相关习题。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与问题中,经历概括总结加、减法意义的过程,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概括,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培养抽、概况、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点: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与关系的认知理解。

学习难点:加、减法意义理解,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国人盼了一百年的铁路,是一条行走在世界屋脊上的天路—青藏铁路。号称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他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地图,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实际问题?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请尝试列式。

814+1142=1956。

思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回忆:在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1)出示例1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题,进行解答。

试着解决这两道题,看看谁的速度快?

这三个问题有什么联系?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请你再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联系?

想一想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减法呢?(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回忆: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请再次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这三道题的计算和减法的意义可以看出,减法运算是加法运算,相反的运算,相反的运算在数学中叫做逆运算,所以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教学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想一想加数加数与和之间有什么关系?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1.完成课本第三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第1题。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算法的道理?

3.完成课本练习一第2题。

完成课本练习一第3、4、5题。

6和7的加减法复习教学设计

“6和7的加减法”是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来认识、掌握数的组成。掌握这一内容,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为掌握10以内加、减法打好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起了重大作用。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重点:学会6与7的组成。

教材难点: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的组成。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学会6与7的组成。

(2)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3)培养养成交流合作,鼓励摆出多样化的分法。

二、说教法。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第一步,他们还不习惯小学生的生活,还保留着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摆脱不了用实物来演示。根据这些特征,我在本节课中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直观演示法;

第二、探索操作法;

第三、游戏法。

三、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6和7的组成”,并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数的组成;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游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产生探究欲望。

(1)游戏《手指对数》。

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复习“2—5的组成”,让学生感觉到是在于游戏,而不是在进行枯燥的学习。

(2)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情境的兴趣,我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设问引入。

2、分析问题,主动探究。

(1)出示主题图。

根据学生的设问,出示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说出6的组成。

(2)提问。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驾驶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3)建立联系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6的组成,边读边看边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发现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习惯。

3、提供探索机会,让学生探索。

(1)操作。

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推想、合作与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去体会新知识的那种成就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加深认识。

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为了使学生对7的组成产生更深的记忆,我让学生手指对数读一读,通过手、口、脑三者的结合,从而使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

4、巩固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每到这个环节也是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趣味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摘星星、帮小蚂蚁找家等活动。

五、全课小结。

通过游戏的结束画面,使学生联想到今天学习的课题,并知道学习的内容。

文档为doc格式。

10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6页,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的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采用了逐步提高要求的做法,从7+3和10-3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让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体现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及规律。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另一个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悟“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规律。

3、通过用10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能过“一图四式”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能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掌握10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互逆关系。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10的加减法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四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

教学过程:

(一)导情激趣,复习铺垫。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快乐天使领我们到数学王国开开眼界,你们想去吗?不过,快乐天使要和你们对对密码,如果密码对上了,数学王国才会“芝麻开门”噢!

复习完10的组成后,快乐天使说:“小朋友们真聪明,密码已经成功对上了,我们一起去游览数学王国吧!

设计意图:此外采用与快乐天使对密码的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边举数字卡片边说10的组成,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二)参与游戏,自主控究。

1、套圈游戏。

快乐小天使先带我们去数学王国的游戏室参加套圈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1)课件出示甲、乙两队分别套10个圈。

(3)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甲队套圈的情况,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等学生说完后,课件出示4道算式:

6+4=10-6=4+6=10-4=。

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

(4)师生交流,请任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

数一数,共有10个圈,所以6+4=10。

因为6和4组成10,所以6+4=10。

……。

(5)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乙队套圈的情况,说出四个算式:算出得数,并说说算式。

2、玩玩想想,操作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四人小组合作做套圈游戏。

四人小组围成圆圈,举行套圈比赛,看10个圈能套中几个。

(2)观察套圈情况,在小组内说说算式和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组长经过整理后,把小组内列的算式写在课题下。

(3)班级交流。

谁愿意把自己列的算式说给大家听?并说说你是怎么列出来的?与这位同学不一样的小朋友请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每组的4道算式。

设计意图:做中学,玩中悟,学动中拓展,符合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心理特征。在这一环节中,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游戏,根据每次套中和没套中的圈列出四个算式,通过交流掌握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新知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

3、讨论记忆方法。

(1)你们能想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吗?说说看。

(2)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在一起,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游戏“找朋友”

学生扮演快乐小天使,我是快乐小天使,飞呀飞呀找朋友,我是“2”,谁是我的好朋友?其余学生(拿着数学卡片),我是“8”,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合:“2加8等于10”。

2、10减几(完成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第二题)。

(四)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课件出示数学王国小天使。

1、小朋友,数学王国里玩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想,对我说说看。(学生小结)。

2、教师总结。

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在活动中体验靴子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板书:6+4=。

4+6=。

(3)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把书上59页算式的结果填完整。

(4)交流汇报:任选一题,把自己的算法告诉大家。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小红在玩抛花片的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播放动画。

(3)交流小红抛花片的结果。

(4)在书上写填一填把这个结果用四道算式记下来。

(5)请你想一想,小红再抛一次结果会怎样呢?

(6)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按照你的想法可以列哪些算式呢?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和同桌一起找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交流后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

谈话:小兔子也想来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请你用小兔子伞上的数字减其他伞上的数字。同桌活动后全班交流。

3、开火车口算卡片。

4、想想做做第4题。

比一比,谁说得多。

同桌相互说以后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观看动画。

(2)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独立完成。

(4)交流订正。

6、想想做做6。

(1)读懂文字。

(2)观看动画。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4)独立完成。

(5)交流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第3题。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0.4213.4600。

2、你会算吗?

5.4+0.32.5—1.46.4+2.84.5-1.7。

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迅速完成上面的题目。

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科书第106页例1的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准备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讨论,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根据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24.83+51.6﹦76.43。

24.83+51.6。

76.43。

答: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76.43元。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

教师总结:只要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课件:小数加法计算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怎样解决?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交流,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交流。)。

师生共同笔算该题,教师板书:

51.6-24.83﹦26.77。

51.60。

-24.83。

26.77。

答:李伯伯家这个月水费比天然气费少付26.77元。

学生完成算一算。交流计算结果。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小数减法计算方法》。

教师:进行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的注意事项。(课件)。

课堂活动:1、数学医院。(课件)。

游戏。(课件)。

练一练。

教科书p109页1-4题。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学内容:教材95——97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2、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整数的加减法计算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小数的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

2、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三、出示自学提示(课件)。

1、自学95——97页的内容,根据例1两个表格中所提供的。

信息各提出一个或几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检查。

五、交流汇报。

1、指名汇报提出来的数学问题及解答方法。

如:在第一轮比赛中,中国队比加拿大队领先几分?

两轮比赛结束后,中国队和加拿大队总分分别是多少?

53.40+58.20=111.60。

49.80+49.20=99.00。

两轮比赛结束后,中国队比加拿大队领先多少分?

(1)小数点对齐。

(2)相同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六、当堂训练(课件)。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12.53+4.676.07+4.89。

5.64-1.787.2-6.455-0.41。

2、列式计算:

(1)4.6与10.2的和是多少?

(2)从80中减去10.65,剩下多少?

(3)比28.67少7.8的数是多少?

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名称:

白菜。

土豆。

萝卜。

收入________元。

30.45。

20.6。

19.75。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七、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

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迁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引入。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二、探究。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

教学得与失: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课前准备小黑板、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5、巩固练习。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布置作业。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五、全课总结。

教学得与失:

文档为doc格式。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48页例一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0.5+0.30.8+0.61.5-0.50.9-0.6。

二、教学例1。

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讲义夹和笔记本。

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3、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

三、教学例1减法部分和试一试。

1、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

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并列出竖式。

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

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

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

2、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归纳小结。

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

集体纠正。

五、全课小结。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

请参加培训的老师认真阅读以上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围绕“有效课堂”这一主题,从校本实际出发,结合“研学案”的设计模式,以胡老师的这节课为中心,谈谈“如何把研学案的设计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4.7-0.50.56-0.461.2+0.8。

1-0.40.39+0.157.7+0.63.6-0.8。

4.8-35.7+0.23.6-1.67+2.3。

学生独立。

完成并验。

揭示课题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环节二。

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环节三。

练习。

1、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

2、抽生板演检测。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简单小数加法计算过程,将整数加法方法迁移到小数加发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怎么计算的。

8+6=?

28+5=?

37+9=?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说明减法的问题明天再研究)。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小组合作、交流)。

(可能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一是以元作单位用小数,二是以角作单位用整数)。

学生试笔算小数加法(小组合作)。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怎样计算?

反馈练习:

1、列出2.8+2.1、6.4+0.9、19.2+0.9的竖式,然后计算。(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2、96页做一做。

三、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二1题第一部分、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减法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减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简单小数减法计算过程,将整数减法、小数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减法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一、准备题。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怎么计算的。

25-8=?

3.7+0.8=?

10.7+0.5=?

二、探究新知。

根据学生昨天提出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列式然后合作学习。

(可能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一是以元作单位用小数,二是以角作单位用整数)。

引导观察比较:整数减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小数减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试笔算小数减法。(小组合作)。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怎样计算?

当十分位上被减数不够减时,向个位借一为什么到十分位作十?

4、反馈练习:

1、

13.8-4.7=。

5.2-1.9=。

10.8-5.9=。

2、97页1题后面部分。

三、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97页2题、3题、6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